(第十七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好,請大家放掌,阿彌陀佛。
各位蓮友,今天下午是我們在講《無量壽經》的第十七次的講座。如果按計劃的話,差不多今天把上卷就能夠圓滿。我在備講的過程中,因為翻開經本,我也有時候捫心就是這樣換位思考一下,就是說我們一直堅持講這樣的一部經典,在訴說這樣的一個勸誡大家都往生淨土的法門。我把自己給清零了一下,覺得如果我是一個現在還沒有跟佛法起緣,沒有結緣,不要說皈依受戒了,就是完全連信受度都沒有。那麼如果給我呈現這麼一部經典的話,我會作何感想?特別是我們這幾講,一直這樣講下去,全是講極樂世界的殊勝境界。單純地從描繪上來講的話,它是非常的不接地氣的說實在的,因為這離娑婆世界太遠了,差得太多了。
那麼全憑我們一路走過來,對於佛法的相應、熏習,就把這一點點、一點點的福報,再加上我們平常的念佛功德,信願堅固的這種執持,就好不容易現在積攢積攢到這裡,我們也能同步,只要一進入這個法義,法界,那麼大家都能夠提起心來,來相應這樣的一個什麼無量光炎呀,照耀無極呀,珍妙寶網呀、無量妙法音聲等等這些。哎呀,我真的設想一下,如果我是一個,完全是一個「青瓜」學佛的話,真的是一下子根本熟不到這裡。所以我一方面覺得說,大家能聞法是一種莫大的福報,特別是能聽到這種地步,能理解到這種地步,能信受到這種地步。另一方面來講的話,這種善根確實是來之不易。因為跟佛法結緣,釋迦牟尼佛講了這一套的宇宙萬法的真相,他方國土的情形,不是說每個人都一步都能登到這個地步,可以說一步登天一樣,這樣來信受淨土。
那很多人還在皈依,這就算一個護佑吧,還在人天福報裡邊不斷地打轉,越積越大,就走不出那個圈子。一旦涉及到說生死之際,他根本就沒有這個緣法,也沒有這個膽量和承擔來接受這個法。所以由這點來講的話,確實我們要感到非常的珍惜。今天第十七講我們還是到了六十九頁了,第六十九頁的第二段從這裡開始講起。第六十八頁最後一段,第六十八頁的最後一段,佛告阿難,這裡開始講起。首先我們一起大家來端身,同心地來讀一遍。那麼這段經從佛告阿難,一直讀到六十九頁的第二段,乃至七寶轉共合成。請大家一直讀到這裡,找到了嗎?好我們一起來:
佛告阿難:世間帝王有百千音樂,自轉輪聖王,乃至第六天上,伎樂音聲,展轉相勝千億萬倍。第六天上萬種樂音,不如無量壽國諸七寶樹一種音聲千億倍也。亦有自然萬種伎樂。又其樂聲,無非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
其講堂精舍宮殿樓觀,皆七寶莊嚴,自然化成。復以真珠、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絡,覆蓋其上。內外左右,有諸浴池。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皆各一等。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淨香潔,味如甘露。黃金池者,底白銀沙。白銀池者,底黃金沙。水精池者,底琉璃沙。琉璃池者,底水精沙。珊瑚池者,底琥珀沙。琥珀池者,底珊瑚沙。硨磲池者,底瑪瑙沙。瑪瑙池者,底硨磲沙。白玉池者,底紫金沙。紫金池者,底白玉沙。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
好。看到這裡開始是講的什麼呢?極樂世界的音樂莊嚴,也就是音聲莊嚴。那麼這裡佛講法也確實是非常的巧妙,他先從世間的帝王講起,說有音樂,這也算接地氣了。你看這個世間帝王有百千音樂。咱們都知道有一種叫宮廷音樂。自古以來,就算我們這個中國吧,歷史上那一定是在宮廷裡邊皇家,那麼他所具足的這是最上品了,不管吃喝玩樂一定是最上品。所以這裡講到的,世間帝王有百千音樂,至轉輪聖王。一般的小國王來講,國主裡面的國君皇帝來講,你看現在我們文物裡邊,不是有一個叫戰國編鐘麼,是不是有這麼一個?那是敲音樂的還是做什麼的?就是奏樂麼,好多樂器不是出土的文物,那就說明當時確實人家有這個品位和水準,可能當時的欣賞水平要比我們現在甚至要高得多。
那麼這些樂器現在留下來,這也是一個證據吧,就是說世間帝王,你看百千音樂,就是這樣的情形。但是這裡一直到轉輪王,轉輪王比帝王,我們此前講過,那要殊勝得很多了。輾轉一直到乃至第六天上的音樂,第六天是哪裡啊?第六天叫什麼天?他化自在天。這裡是等於說一個比一個層次上要殊勝千萬億倍,就是光這個音樂來講。可是盡管如此,第六天上的這個萬種音樂,都不如無量極樂世界中七寶樹裡邊百千萬億音樂中的一種音樂。大家看這個話,我們要理解,有時候你文貫不過來的。你看,乃至第六天上,伎樂音聲,展轉相勝千億萬倍。這是指的我們這個世界一直到欲界裡邊的第六重天,一重比一重要殊勝非常多。可是這裡的節點是講什麼呢?第六天上的就那麼多的音樂,萬種音樂,這是等於說第六天極盡其所悅耳之能,都不如無量壽國七寶樹中,也是那麼多音聲中的只要一種就可以了。大家發現了沒有,就是以我們欲界來講最圓滿的音樂,比人家那兒最單調的音樂,是在這個比點上。這個我們要搞清楚,最單調的音樂都比不上,要差多少呢?千億倍也,就是連千億倍分之一都沒有。所以說你看看極樂世界的這種音樂有多殊勝。聲音佛事,六根載體,六根門頭是載體。所以這裡你看,亦有自然萬種伎樂,又其樂聲,下面這個話才是它的主旨:無非法音。
大家體悟,我們現在也在講法。可是我們現在宏海法師說的法,至少要說普通話,然後大家聽懂,還要心裡琢磨一下什麼意思,對了說,噢原來如此。這個程序裡邊已經煩惱重重了,明白吧,我們這個世界就這麼一下已經煩惱重重了。人家這裡的無非法音就是佛法之音,音即是法,法就是音,中間根本沒有這麼多分別煩惱。當下就是直通的,無非法音,那麼它有一個什麼功能呢?清暢哀亮,微妙和雅。這八個字已經就把極樂世界的聲音功德說得非常的殊勝。大家要曉得,我們一般在這裡講到佛的功德裡邊,佛的聲音也是屬於圓滿音。但是在我們這裡,因為我們不圓滿的世界裡在描繪佛的圓滿音的時候,它有好多這樣的一種音聲功德,也有八種。這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其實就是極樂世界佛的八種音聲各個層面殊勝的體現吧。像我們一般說佛的聲音呢,你比如說佛的聲音我們有時候叫做極好音,好壞的好,就是極其特別,世出世間的一切聲音不能跟佛的第一個功德叫極好音功德相比,比不了。極好音。第二個叫做柔軟音,佛的聲音他一定是讓聽聞者生歡喜心,而不是生硬呀、或者躁動呀等等這些。第三個就是和適音,和合的和、和氣的和,適合的適,就是讓你聽了以後,調和眾生之心,你要去除煩惱,和適音。
再一個就是不誤音,耽誤的誤。不誤音是什麼呢?佛講出來的聲音一定不會讓你誤入歧途,獲得邪知邪見。你想咱們在娑婆世界我們講法,說實在的,一句話法義沒聽明白,你可能就會誤會。你誤會,你再依著這個誤會,再繼續進行演繹的話,很可能就錯會成那樣的意思了。雖然有些時候無傷大礙,但是確實有時候。你比如說咱們這裡講《無量壽經》,我們現在傳到視頻上的時候,大家知道有好多護法菩薩發心,已經經了好多工序了。那因為我們頭一版下來是交給速打,就是打字快速的時候,他畢竟不是專業的,速度是快了,而且劈哩啪啦一個半小時馬上就快速地就出來了,但是咱們校的菩薩在去看他上面打那些字,再聽音的時候就覺得完全就是,我有一次看了以後笑得都是肚子疼啦,說他怪的怎麼能聽成那個意思。
音還是那個音,但是他就完全會成另外一套意思,特別有意思,看了真是讓你好玩極了,就怪了你怎麼能聽到那兒。你說音聲的這個諧音來講,他還沒錯,但是徹底意思就變掉了。其實這就是我們這兒的一個有漏世間,所以佛有一個叫不誤音,就是不會讓別人產生誤會,或者生起其他的見解。再第五個還有一個叫不女音。不女音你們理解嗎?就是沒有娘娘腔的。用現代社會的話來講就是這樣,沒有娘娘腔,就是具足這個思維,聽了以後馬上就信服了。不是幸福生活的幸福,這要解釋一下,要不然又誤聽了。信受的信,降服的服。所以這就叫不女音。還有一個叫尊慧音,就是讓聽聞者聽了以後生起恭敬,啟發智慧。第七個叫深遠音。第八個叫不絕音。深遠音就是佛講出來這個聲音呢,我們這裡你看,阿彌陀佛,就高了吧,我在這兒阿彌陀佛就低了。就因為這個遠近的關係,那麼我們近處聽就會高,遠處聽就會低。佛講法完全是一個音律,近著聽了也不會聲音高,遠處聽了也不會聲音低,這個就叫做深遠音。
不絕音就是滔滔不絕,其響不絕,這樣不斷地有加持。大家讀過梵文的這些經咒嗎?特別是咒語,你看用梵文讀咒語的話,讀過來確實有這個功用的,就是滔滔不絕,讓你得到非常大的(加持)。這就是佛的八種音聲功德。那我們如果大家在《地藏經》裡面讀誦的時候,也會讀得很熟了吧。裡面說釋迦牟尼佛放光現瑞,然後出大音聲,慈悲音,喜捨音,解脫音,無漏音,大智慧,獅子吼、雲雷音等等,這不是有這麼一章嘛,裡面就有這個內容,其實就是講的佛的或者說整個法界清淨土的這種音聲功德。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就是它的總集。清就是清晰流暢,不讓你心裡有停滯有疑惑,越聽越堵,越聽越不明白。在我們這裡講法有時候越聽越不明白。
所以說這是一個。哀亮就是說,哀是什麼?就是慈悲的流露,慈悲攝受讓你增進自己的心力念力,亮就是越來越亮堂、清晰嘛,所以清暢哀亮。微妙就是我們大乘的這種法音,這種一聽了以後又覺得說非常的確實是妙不可言,又覺得說從未曾有所聽聞,微妙和雅就是悅耳信受。等等這一切都是極樂世界的音聲功德。所以大家想想,相比之下我們這個世界,你沒得比的呀。不要說音聲了,就我們說六根門頭,說話是音聲,耳朵來聽。你就說眼神吧,大家設想一下極樂世界的天人們,他們碰到了以後是一種什麼?眉眼之間相互表達跟咱們這兒一樣不一樣?
你想我們這兒世間就有個叫眉目傳情,人與天人等等,我們這兒這個眼神,要說你的眼神多麼多情,水靈,機靈,一看就是個精明人。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傳達著什麼呀?凡夫的煩惱堆出來的一種情態,煩惱。極樂世界人家這種,你不要說我們這兒的眼神了,天人的眼神人家就不想跟咱們對一眼,看都不想看,何況說極樂世界。我們不要說跟天人了,跟龍的眼神我們估計都沒辦法,對不過。龍的那眼神可能有時候,福報大的龍王出來,它的眼神也非常有威德的,很可能見了馬上你就不敢看了。如果從此講的話,龍還屬於畜生。所以這裡講到說無非法音,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無非法音就是顯這個聲音妙,十方世界就是顯這個聲音殊勝廣,這叫做音聲。
所以講到這裡我不知道大家還記得,我們給大家講到法照大師當時在極樂世界傳承過來的五會念佛法。法照大師,慧遠大師、善導大師、承遠大師、法照大師,這是淨土宗的第四代祖師。他當時創造這個五會念佛法,就是直接從極樂世界的聲音中學過來的,大家知道嗎,是阿彌陀佛親自傳授給他的。當時在我們五嶽的南嶽有一個彌陀台,每年到結夏安居的時候,夏三月的時候他就入到般舟念佛道場裡面。那麼有一天就是在第二七夜,第十四天,念到第十四天的時候,他自己念到極樂世界,入到極樂世界的這個法會裡邊了,到了佛所裡邊。他就問說,跟阿彌陀佛說,有何妙法,唯願說之、唯願說之,向阿彌陀佛親自去請法。請法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給他授了一個說,有一個梵音五會念佛法門是無價之寶,現在正當要給你這個五濁惡世的,給你傳授過來。說完了以後,阿彌陀佛就開始念。整個這個國土裡面,諸佛菩薩、水鳥樹林全部就是在念佛誦經,整個音聲就響成一片。響成一片以後,整個極樂世界虛空中都是念佛之聲。
可是當時大家要知道,法照大師呀,他在極樂世界聽到極樂世界念佛這種聲音,他就只記得那麼一點點。所以從我們現在來講,就是說我們凡夫的這個耳根功能作用呀,根本去了那兒聽都聽不全,不要說你能聽得受用圓滿了,聽都聽不全呀,就記住那一點點。但是就這一點點,回到我們娑婆世界以後,這個五會念佛法不知道度了多少人。只要用這個五會念佛法,後來流傳了五百年以後,我們現在已經無福聽聞了。也就是從法照大師傳到咱們娑婆世界來講,這五百年內的眾生聽聞到這個五會念佛法的,可以說是格外的福報。現在我們就已經失傳了嘛,沒有這個音律了。雖然也有一些念的說也是仿照當時的記載,但是肯定不是那個原樣。為什麼當時念五會念佛法的很多人就念到現證現見極樂淨土呢?就是因為那個聲音的音律直接是從極樂世界共振到我們娑婆世界,它有一個共振效應。也就是我們在這兒念的時候,就等於說這個音聲已經跟極樂世界的這個清暢哀亮,微妙和雅的萬種伎樂是共振同步的,一樣殊勝。
可是其實也是其中的一點點,法照大師就跟取經一樣,只取回來那麼一點點,而且只有五百年。這就是音聲佛事。那麼這裡我們再往下看,這裡講到的其講堂精舍宮殿樓觀開始這一段,這一段話就是整個講極樂世界的道場莊嚴了。特別是這裡有一些特色的道場,你看行人有的喜歡,比如在咱們這兒諸位常聽法,那到了極樂世界還依然會有這個習性,那就必須入講堂,隨時隨地都有講法。你喜歡清修、靜坐,那麼就在精舍裡面。大家聽得懂精舍吧?什麼叫做精舍?演繹到我們現在來講的話,精舍好像就是說,說是廟吧它不是個寺院,但是自己清修一下,搞一個小房子或者一個小院等等,弄得精精緻致的。是不是我們現在很多時候覺得很精緻的、範圍小一點的就叫精舍?
跟大家講不是這樣的。精舍是什麼意思?就是精行者所居,精緻的精就是這個精,精緻地去、細緻地去用心修道的人所居的舍宅,叫做精舍。其實就是寺院的又一個名稱。而且當時來講的話,精舍精舍就是,不是粗暴人所居的,比較精緻的,修道的,心力比較微細清淨的,這樣的一個就叫做精舍。又取叫做靜舍之意,這個地方很安靜,所以又叫靜舍,這樣才叫精舍,這個特別給大家在這裡額外地說一下。
這裡講到的精舍、宮殿、樓觀等等這些都是七寶莊嚴的。自然化成,復以真珠、明月、摩尼眾寶,以為交絡,覆蓋其上。內外左右,有諸浴池。大家看到了嗎?這裡所有的這些依正莊嚴,下面特別從一個境界中抽出來一個,就是浴池。釋迦牟尼佛講法,你看我們如果貫通前後文章句,經文章句的話,就發現他是一步一步循序善誘往這裡引導。為什麼這裡開始先講浴池?大家要知道這浴池七寶池,就是將來我們出生的地方。慢慢後面最後上半卷的最末端講的是什麼?蓮花,就是我們化生的地方。所以後半卷開始急著就轉什麼呀?轉就開始勸導行人往生了。現在我們一味地在講極樂世界的莊嚴,那麼講這個莊嚴它是有目的性、有鋪墊性的。
所以大家往下看,這裡講到的浴池,浴池它有一個去垢的功德。裡面裝的是水嘛,水在我們這個世界來講也是有淨化功德呀,有去污功德呀,有盥洗去染功德。所以在這裡你看,縱廣深淺,皆是各有型號的。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皆各一等。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不論大小形態,皆是稱合每一位行者的心意的。而且後面一句什麼?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我們來理解湛然盈滿是什麼意思?不是說我們這兒哎呀,你喝了沒了,再給你添上一點添滿,倒得滿滿的,倒得太滿了嘩地又溢出來了。我們這兒不是不夠就是多,始終你不能保持這個正好。這個湛然盈滿始終如一,它可不是說不斷地需要我們這兒換水呀,水漏了再加點呀,或者多了往出來泄一點,都不需要。就始終跟這個行者的心所招感的這個浴池的量,跟我們浴池的量所承載的始終同步的,就是永遠不會多不會少,湛然盈滿。特別是在這種八種功德裡面,八功德水,你看後面講到說清淨香潔,味如甘露。
我跟大家講,就這個水呀,當時在廬山東林寺,一百二十三個行者那會兒結社往生極樂世界的,其中的劉遺民居士,我老跟大家講不是被阿彌陀佛顯現的時候摩一下頂,袈裟蓋一下。他後來還跟著阿彌陀佛到八功德水裡面舀了一碗水喝,喝回來以後,就是出了這個定境以後,身上的這個香味瀰漫了好長時間,就因為喝了一碗水,就這個清淨香潔,味如甘露。那好,我們以前當然也給大家講過,我們在這裡稍微了解一下,八種功德叫做什麼?八功德水其實就表八種正見。為什麼叫八功德水?我們再再地給大家講,第一個叫做澄清嘛,澄清就是離開這個渾濁的功德,這就表我們的八正道。剛才講,第一個是正見,我們修學佛法,是不是從見解上你就容不得一點沙子。你的見解中容了沙子,容了染污了,那你後面的修法就都染掉了。所以第一個功德叫澄清,代表正見,八正道裡面的。第二個叫做清冷,就代表正思維。就是我們正思維,你始終處於一個離開熱惱,離開煩惱的一個狀態,叫做清冷。
但是大家不要覺得說清冷,那我們這兒的水也是清冷的呀,從井裡剛出來的時候涼颼颼的。它這個清冷是什麼呢?既不熱,還不冷,始終是一個常溫的、適合的這樣一個(狀態)。第三個就是甘美。甘美是什麼呢?離開不是咸的就是澀的,就代表正語,我們的語,口業呀,要多說讚歎,成就別人,少說惡口,少說綺語,少兩舌。這就等於說正語。正見,正思維,正語等於甘美。
第四個叫做輕軟。輕軟是什麼意思呢?你看我把這杯水端起來,有份量對吧,這水裡面沒有的時候是空杯子,一有水注入進去,份量就多了呀。現在我們少一點,一大桶水的話,勁小一點就提不起來。你看我現在這駝背,就是打小挑水挑的。大家知道,我這駝背就是從小我抱怨,在家的時候抱怨母親,打小就開始這麼大兩桶,我住的那個年代,小時候就必須挑水,差不多到十幾歲,才從這個陝北山上黃河水給抽上去、壓下來,有了自來水。那會兒就挑兩擔水,哎呀,一天要挑兩回,洗個碗誰要是把水給我舀得多了,我就跟他拚命,家裡面的幾個兄長。就因為挑水我負責,值班一星期一星期地輪流嘛。所以為什麼?因為它不輕軟。
極樂世界的水它是輕軟,可以上下這樣微瀾迴流,可上可下的,這就代表正業。我們要造善業,要造白業,要造上升的業,不是下墮的業,離開這個沉重。第五個叫做潤澤,就是離開酸呀、臭呀、腐蝕呀等等這些水功德,這就代表我們的正命。我們的命運,我們的命運走向,我們的生命依托在什麼這樣的一個養育中,就是要叫做正命潤澤。第六個就叫安和,離急躁急暴。咱們這兒的水你看,前段時間這不是還下冰雹,稍微雨下大,昨晚是不是又下雨了,昨晚下雨了,我還以為夢見了,聽著就劈哩啪啦往下打嘛,雨點子打下來都疼呀,這就叫做什麼呀?不安和,是急暴的。這個代表什麼呢?正精進。所以特別要告訴大家,精進可不是二百五,精進是什麼呢?就是這個細水我一直長流,安和呀。
我們念佛號不是常跟大家說綿綿密密、滾動起來,不急不躁,就是執持名號的意思。所以這個安和代表正精進,就是表的正好是這個法義。你看每一個都是對應的。除飢渴是第七個功德,就表示我們的正念。我們的念頭是處在出世間中,處在正念中,那當然我們就不會有煩惱,就是等於說飽足了一樣,安住在這個上面,這叫做除飢渴。第八個就是長養諸根,就等於說正定。
見、維、語、業、命、進、念、定,八正道,代表八功德。長養諸根就是不去損壞諸根,那就是勤修戒定慧,定嘛,才能息滅貪瞋癡。所以大家看,八功德水湛然盈滿,八功德水洗一下,就全部具足了這個八正道的自利利他功德。
當時有人反對淨土法門的就提問,說這極樂世界其他的說依正莊嚴,這水有什麼?說極樂淨土瘋子們就把極樂世界說得太神奇、離奇了,說水的話咱們這兒也有,你說那麼多幹嘛呢,哪沒個水呀。後來祖師光針對這個問題,就給他們回答說,說我們此土之水呀,說到此土之水,說此土之水過擾則昏,就是你把它攪一下它就昏了。你遇到個土坡呀或者什麼經過這麼流一下,清水流一下馬上就濁了,所以它沒有澄清的這個功德,第一個不常澄清。第二個日曬一下就暖了蒸發了,火煮一下就熱了,不是清冷的功德。下雨的話馬上瓢潑大雨瀑流過來,非常洶湧,它不是安和的功德。到天旱的時候它就幹了枯了,它沒有潤澤的功德。慢慢你看東流到海,那水就咸掉了,沒有這個甘美的功德呀。放久了,放得久而久之就臭掉了,所以不會甘了。到了冬天就凍成冰了,所以說不是輕軟的。吃多了肚子就脹了,你們夏天渴的時候喝過那飲料吧,喝著喝著沒把得住,急得喝過頭了,肚子就脹了,又入寒了。這就叫做什麼呢?不能夠除飢渴,泡得多了就成病了。
可是極樂世界它能夠長養諸根呀,所以說極樂世界的水經億劫從來不改勝妙功德,所以叫八功德水。大家要了解到這些水的功德作用。這樣的話就說八功德水湛然盈滿,還味如甘露,這樣的一個(功德)。這就我們再往下看的話就說,又是什麼黃金池者,下面是墊的白銀的沙。你說這也全憑在極樂世界,這要在咱們娑婆世界,這沙子能保得住嗎?金子邊上早被摳完了。所以說哎呀,阿彌陀佛,後面你看一直到瑪瑙池硨磲沙、白玉池紫金沙,等等這些,還是乃至七寶轉共合成,講的還是這樣的一個微妙觀法。我們可以在讀誦的時候自然而然就相應這樣的一種莊嚴。下面我們再讀一段,六十九頁的最後一句開始。這一段開始就是要講到什麼呢?講到這個八功德水的隨心所欲。大家仔細啊,讀到這一段的時候真是特別地有攝受、加持和嚮往,促大家生起這個嚮往之心。好我們一起來把這一段,第二章的到七十一頁的最後一句,我們一直讀完。今天因為這個內容比較流暢簡單,所以我們可能能夠進度稍微快一點。一起來:
其池岸上,有栴檀樹,華葉垂布,香氣普熏。天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即至於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調和冷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寶沙映徹,無深不照。微瀾迴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或聞佛聲,或聞法聲,或聞僧聲,或寂靜聲、空無我聲、大慈悲聲、波羅蜜聲,或十力無畏不共法聲、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隨順三寶力無所畏不共之法,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無有三途苦難之名,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名曰安樂。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淨色身,諸妙音聲,神通功德。
好到這裡。這裡經文開始從其池岸上,這上面首先第一個是說,這個岸上有栴檀樹,華葉垂布,香氣普熏,這是從聞的香塵上而言的。好像以前跟大家講過,應該是在講《楞嚴經》裡面講到過,栴檀樹啊,我們現在也說老山檀,老山檀,這跟咱們這兒的不一樣。我告訴大家就這個真正的栴檀呀,咱們四大部洲裡面,我們現在南瞻部洲沒有了。在人家其他的部洲裡面有阿耨達池,那旁邊就跟天上之水一樣,雪山之水,旁邊流下來的河,這個河的岸上,你看這裡也是傚彷其池岸上。這個栴檀樹一般就長在河岸邊。那麼它叫做牛頭栴檀,這個牛頭栴檀的香味有多濃呢?就雞蛋卵一樣這麼大的一塊,只要把它點著了熏起來掛在城門,四十里以外都能聞得到香味。可不是我們現在到處說老山檀,還不知道真的假的。你要是買的,有時候燒起來可能裡面還有化學原料。這就是我們現在的果報共業了。
可是曾經福報大的時候,有這樣一種香料,你看華葉垂布,香氣普熏,就是這個樹發出來的香塵。那麼下面的天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這又指的色塵,就是見到的殊勝的自然下的四種蓮花,這些花都屬於蓮花系的。天,不是指的說天上下下來,而是這個天表自然而有,天生就會顯現。這個優缽羅、缽曇摩、拘牟頭、芬陀利代表四種顏色,大家知道就跟《彌陀經》裡面不是講到的說青色青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潔。這裡的這個也是,優缽羅華是青色的,缽曇摩華是紅色的,赤色的。拘牟頭華是黃色的,芬陀利華是白色的,白色的是最佳的。所以這裡講到的就是自然有這種蓮華,在池裡邊雜色光茂,彌覆水上。這是指的蓮花在裡邊是這樣的一種存在。那麼彼諸菩薩及聲聞眾,若入寶池,大家看人家這一段的水功德,這個八功德水除了有那樣的表法之外,它還有現實意義。
意欲令水沒足,水即沒足。欲令至膝,即至於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頸,水即至頸。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還復,水輒還復。就等於說這個水不是你來迎合水。我們現在的話你去浴室裡面,你想泡個澡,你得手伸進去看一下燙不燙。還用得著看燙不燙嗎這兒?你多了你還得放點,少了你還得再加點,都是你得隨著水由它,你是被動地去由著它而你去行動。可是極樂世界的水是由著行者的心念,你看想到腳脖子就到腳脖子,想到膝蓋就到膝蓋,想到腰這兒就到腰這兒,想到頸這兒就到頸。這樣的水你說還能把人淹死嗎?實在個子高矮夠不著的時候,到了腰我就不讓你動了。或者到脖子這兒就卡住了,別再往上升了。你想從上面灌下來,你又自然灌身。哪裡跟我們這兒,你說一個水龍頭還要設計成這樣,設計成那樣,天天做廣告為賣點錢。一不小心裝修的又把你忽悠了,兩天就生鏽了。拍的廣告也是哎呀多麼舒服呀,或者什麼又拉一個漂亮的女人在那兒一洗澡,引發無邊的淫慾心。可是極樂世界這裡是什麼呀?洗澡的時候,後面還有一段,看到了嗎?調和冷暖,自然隨意。開神悅體,蕩除心垢。不是增你的貪心的,是蕩除心垢的。
截然相反跟我們這兒。所以這裡講到的這一段就等於說,前面講到的浴池是有這麼大、有那麼大的,那就是大小合意。這裡講到的水能稱心而現。前面的道場樹能夠讓行者六根清淨,那麼這裡的水能夠讓心地無染。這都是配套設計,大家要知道。所以大家要認真體悟這些,這絕不是描繪得就讓你讀起來很舒服。你看特別是後面一段的話,這裡就正好表這個,真的我們說從聞思修開始起修,最後成佛乃至度眾生,整個這個殊勝法似乎都在這裡邊。就等於說你在那兒洗一個澡、泡一個澡,成佛度眾生的事就做完了,你信不信?不信你往下走。我們來這裡看一下:開神悅體,蕩除心垢。那麼這裡後面說,清明澄潔,淨若無形。寶沙映徹,無深不照。微瀾迴流,轉相灌注。安詳徐逝,不遲不疾。
就光這一段大家看,這個就是說整個形容水來沐浴的時候,它這是一系列的水的自然提供的服務。那麼我們就來看,你看這裡非常有意思。大家看前面的調和冷暖,找到這一句了嗎?調和冷暖,我們可以把它理解成什麼呢,這個確實不是祖師們講的,這是我給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算我們表法上的一個會意吧。調和冷暖就是代表什麼呢?聞思修的聞。為什麼呢?因為一切法皆得隨機受用。我們聽法的時候,你是什麼根機,那麼接受什麼法義,什麼信號,所以叫做調和冷暖。就是你自己什麼樣的溫度你自己掌握,能到什麼溫度就到什麼溫度。就像我們聽法一樣,你聽到哪一層算你哪一層。這是聞,聽聞。那麼自然隨意,這就等于思的功德了,聞思修的思。為什麼呢?
你隨這個法義,你還不起邪執外見,自然隨意,就是隨自己的心願自然而然地去作意。作意以後,開神悅體,蕩除心垢,就是聞思修的修了。我們聞思修是為了什麼?一個是為了什麼呀?解脫。二一個斷煩惱,證解脫嘛,對吧,得解脫。所以這裡蕩除心垢就是斷煩惱,開神悅體就是求解脫。你看是不是從聞思修入這個解脫道呢?這是人家洗澡的過程就在這麼進行著。我們洗澡的時候在想幹啥呢?所以大家看,那麼修到最後證到空性了,入到般若波羅蜜,就是怎麼樣呢?清明澄潔,淨若無形。淨若無形是表的畢竟空性,根本智慧。再往下看,寶沙映徹,無深不照。你有了根本智慧,你還得起後得智慧呀,還得善於深入法界去度化眾生,又不能離開這個根本的空性智慧。
就我們前面講到的是什麼呢?入佛法藏。還有一個什麼呢?究竟彼岸,入佛法藏,還有一個是什麼呢?當時的這個法義是什麼,就是表的乘願再來嘛,為男為女,無所不變,本學明瞭,在意所為。這個清明澄潔,淨若無形,就是指的本學明瞭,入佛法藏。那麼這個寶沙映徹,無深不照就是指什麼?本學明瞭,在意所為,你去從根本智觀照法界的時候,還要用後得智怎麼樣?你看,寶沙映徹,無深不照。
十方法界裡邊,沒有一個你夠不著的,觀照不到的。生此死彼,輪迴中沒有一樣不在你心目中,所以叫寶沙映徹,無深不照。既然如此,你就得微瀾迴流,轉相灌注,這是什麼意思呢?運用方便善巧,神通妙用,示現地去怎麼樣?度化眾生。聽明白了嗎?聽明白,跟得上嗎?微瀾迴流,轉相灌注就表達我們比如說我往生了以後,乘願又回到娑婆世界,又回來了,這就叫做什麼?轉相灌注嘛,就是自己已經可以了嘛,回去又就跟灌溉別人一樣。最後才來了一個什麼呀?我們再往下看,安詳徐逝,不遲不疾,這是什麼呢?雖然應萬機去度化,但是你的根本,本身本尊不動,法身不動。雖然本身法身不動,可以分身散影地去度化眾生,所以這裡才叫做安詳徐逝,不遲不疾。就是佛的境界呢,有緣,我就應機去度一下,但是我也不刻意地去動作,我非得著急地去度,或者耍賴我就不去度。我們現在不是就這樣嘛,一下子激情上來了,要度眾生呀,好像天下的善事他一天今天就做遍。過兩天業障現前了,啥也不想幹了,哎呀眾生太難度了。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裡講到的安詳徐逝,不遲不疾,這是不是無生法忍啊?不遲不疾是什麼意思?就是不慢不快。不慢不快是什麼意思?就是不動呀。因為我們刻意地要慢點,刻意地要加把勁,這是不是動啊?你想快的時候就表明心就動了,想刻意慢下來也叫動了。所以安詳徐逝,不遲不疾,就是無生法忍。
所以大家想想,人家洗一個澡就完成三大阿僧祇劫的成佛之道,直接又乘願回去度化眾生,就完了。就洗一個澡的功德,你相信極樂世界就是這般殊勝。像我們這兒現在的洗澡,浴室都快變味了,所以看看這就是染淨國土的分別。由於這樣,我們來看,後面就講到說,波揚無量自然妙聲,隨其所應,莫不聞者。根據每個人演暢無量的微妙法音,聞者各個聽到想聽的應機之法。所以大家來看,下面就是各種法了。或聞佛聲、法聲、僧聲,這是什麼呢?這是皈依三寶。或寂靜聲、空無我聲,這就是大乘佛法的止觀法門嘛。寂靜,空無我。寂靜就是止,空無我就是觀,觀無我的空性。大慈悲聲是指的發了大乘的菩薩心,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這個法門。波羅蜜聲是指的起了菩薩的六度萬行,般若波羅蜜。或十力無畏不共法聲這個就比較專業吧,大家大概知道,我在這裡給講過吧,聽過沒有?十力,十力就是指的成佛了以後的十種力用。這個佛有十種,這十種力量是非常的(圓滿),比如說能夠知道世間的一切道理,這個道理是不是道理,是不是正確的道理,沒有不知道的。當然它聽起來非常的專業,叫做知覺處非覺處智力。
知就是知道,覺悟的覺,覺處和非覺處的這麼一個智力,就是如來十力之一的第一力。我們概論地講一講。比如說知三世業報智力,就是完全能夠知道三世的前因後果,一切眾生三世的因果業報,這叫做知三世的業報智力。知諸禪解脫三昧智力,就是能夠知道各種禪定解脫三昧到了哪兒了,有沒有解脫,有沒有出世,世間還是出世間等等這些,一切瞭如指掌。知眾生的根性是什麼根性?你這輩子修你能得多大的果報?你下輩子充其量得個人天福報,還是說這輩子有可能趨向於解脫菩提種子,或者這輩子就能往生等等,佛都知道。我告訴諸位,算命的可算不出來,再靈的算命的,他算不出來你往生。所以大家要知道。諸根勝劣,知道種種解智力,就是一切眾生的知解,他都知道你能夠把這個道理了解掌握到什麼程度,這也是佛知道的。
知道一切眾生的境界各個不同,這叫知種種界智力,知一切眾生的行道業果的智力等等這些,反正總歸就十種力用吧。大家一定要詳細了解,回去查一下。這裡講到的一般我們說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這是佛的匹配的功德。就一說起菩薩就知道六度,一說起聲聞就知道四諦,但是一說到佛,就知道佛已經不是因地的修行了,大家知道,佛已經是圓滿了,所以他體現出來什麼功德?主要的就是這三種,一個是十力,二一個四無所畏。四無所畏肯定給大家講過,就是我們是可以在任何時候說:我是一切智人,沒有人能夠嚇得住他。就是永遠都不會底氣不足,旁邊有一個反對的聲音,馬上就說,哎呀,是嗎?就覺得我這個說的對不對呀?佛不會這樣的,這叫無所畏。那麼這個十八不共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這十八種法裡面,菩薩都不能夠跟他同步具足,唯有佛具足。比如說身口意業沒有失,念也不會失,失就是失去正念,心不會不定,或者過去事能夠了知無礙,現在事了知無礙,將來事了知無礙,一切的身業只是隨順著佛法智慧而行的,不會再去隨著輪迴而行。就大概這些內容,這所有的我們時間關係不能細講了,這就屬於十八不共法。所以這裡講到的這就是整個十力無畏不共法聲,這是佛的境界,一乘法,佛法。
那麼下面有一句叫做諸通慧聲是指的什麼呢?指的三賢的菩薩。我們四十二個階位裡邊,前面不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屬於三賢位,賢惠的賢。三賢位就到通達智慧的地步,所以叫做諸通慧聲。這個大家搞明白,有時候我們這個容易誤解。你看後面還有一句,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我們就以為說,通慧菩薩這是一個具體的菩薩的名號叫通慧,其實是泛指所有通達智慧的菩薩,是這個意思。諸通慧聲、無所作聲、不起滅聲,無生忍聲。無所作、不起滅、無生忍,大家知道,這裡只有初地到八地的菩薩才能具足這個無所作、不起滅、無生忍,這三樣功德。無所作、不起滅、無生忍,大家會成一個概念來理解,就是不會忽地一下子起心動念了,明白吧。
大家試著感受一下,我們為什麼沒有這個無所作,我們就是所作,我們為什麼?因為我們有起滅,馬上就心生一計,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這不是說我們嘛。眨一個眼睛,一個花花腸子就具足了,算計呀。所以大家想想,其他的不說了,就光說說這口話。當我們卯足了全身(的勁),恨不得即刻把這個話表達出來,不管你是為自己還是為別人,你念頭一動,這句口業要呼之欲出的時候,是不是就開始起作了呢?是不是?開始就起了,起了就會有滅呀,就會生就會滅嘛。所以大家反觀一下,有時候我們一個念頭,就跟我們說,哎呀我實在看不慣了,我忽地一下開始就說話了,這就是起作。所以真正的只有一地到八地才能到無所作、不起滅、無生忍的這個地步。
那麼乃至甘露灌頂,眾妙法聲,這是指十地的菩薩。十地叫做法雲地,到法雲地,十方諸佛同步授手,給他灌頂。第十地的菩薩要馬上進到等覺妙覺的時候,就是甘露灌頂,眾妙法聲。因為這個時候加持灌頂就等於說,我們可以猜想,每一尊佛過來修的法門全部傳授給他,因為他要成佛了,成佛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落下。如是等聲,稱其所聞,歡喜無量。所以這裡講,後面講到的隨順,用了好多隨順,這些隨順是什麼呢?什麼叫做隨順呢?我們現在一般都是隨順煩惱,對吧,隨順輪迴。這個隨順都是隨順著出世清淨之法。你看這裡講到的,隨順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義。這個說的多巧妙。
清淨離欲寂滅真實。早上在居士林講法的時候,還有一個居士在問我。他說,我們說的常樂我淨,聽過這四個啊,他說,到底是該破呢還是該提起呢?當時我就給他作了個回答,可能就是說,把這個佛學概念他沒有搞清楚層次,為什麼呢?眾生有八倒,就是沒有成佛之前都有八倒,八種顛倒。這八種顛倒,前四種叫做什麼呀?常樂我淨。後四種又叫做苦空無常無我。這八種顛倒,前四種屬於凡夫的顛倒,明白吧,後四種屬於聖人的顛倒。凡夫執著,諸行無常嘛,我們都知道凡夫執著是常的,不想改變。整個這個地方都是染土,是不清淨有漏的,我們執以為這是淨的。本身諸法是無我的,我們認為有一個我。一切人生過往是苦的,我們認為是樂。
所以是不是四種顛倒?對吧。那麼修,比如說聲聞乘的聖人他一聽這個以後,他說哦,原來是苦的,空的,無常的,無我的。在這個階段,他修這個法是對的。可是修著修著,他自己又執著到什麼?苦空無常無我,他又咬著這個法不放的時候,又成了障礙了。所以在這個時候,佛就在講涅槃的功德裡面講涅槃具足什麼?常樂我淨四種功德。這個常樂我淨,大家記住已經不是凡夫執著的這個常樂我淨了,是涅槃功德裡面具足了常樂我淨四種。
所以早上有一個居士問我說,常樂我淨到底是該破呢還是該宣講?我說你看站在哪個角度。如果是凡夫執著的角度當然要破,如果站在佛的大般涅槃上來講,這是涅槃四德叫做常樂我淨。我講這個次第大家聽明白了嗎?這裡講的隨順清淨,就是指的佛的涅槃功德裡面的淨。離欲就是指的我,離欲了以後才現真我,自在我。寂滅,隨順清淨離欲,寂滅是指的樂,寂滅為樂,對吧。真實就是指的常,這個法是真實不變的,佛性是永久長存的,如是我聞,如如不動的。那麼清淨離欲寂滅真實之意就是指的涅槃四德,這裡就是指的佛的涅槃功德。隨順著佛的涅槃功德。再我們看說,隨順三寶力無所畏不共之法,這是指的佛的什麼呢?不共法呀,這是生了無上菩提心得的無上佛果。
隨順通慧菩薩聲聞所行之道。這是指的什麼呢?這個涅槃能生三乘的聖賢之樂。你看,聲聞、通慧菩薩,包括這裡邊還有什麼呢?緣覺。這三種聖者,隨順他們的修行之道,隨順無上菩提心所得的無上佛果,隨順涅槃的常樂我淨四種功德,這個才是極樂世界蕩除心垢以後,聽到的這些法聲,一系列的佛法之聲。
所以這裡才講到說,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其國,總結了,名曰安樂。一切恐懼為作大安的安,究竟寂滅、常樂我淨之樂。所以這裡才佛又囑託了什麼呢?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淨色身,諸妙音聲,神通功德。交代了,就是這些都是現成的。這是他的每天的住處、生處、洗澡沐浴處,也就是人家的生活之處。講到這裡我們說一聲吧,因為一直就是在講經,大家能理解講經嗎?聽經聞法我們的格調是很高的,所以我一直希望大家悟到這個相應的法義上來。說實在的聽這樣的法義,你想靠世間的或者說每天泛泛地談點小開示,分享點佛法,這些真的會不上來,因為確實這個法高妙。
那麼我們在隨順講法,隨順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聽得美妙無比的時候,大家要這樣,因為什麼呢?單純地給大家講這個美妙莊嚴、稱合我意的時候,我們就覺得,會覺得說你講得那麼單純美妙,這就是一個,好像一個烏托邦的東西一樣,真正的到底有沒有也不知道。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有時候又會把這個依正莊嚴轉化成現前的法,表法嘛,你看涅槃四德,對吧,聞思修、成佛之道、度眾生,都又會到這個水裡邊了。那這樣的話,因為分別心已經成為常態,我們會出現什麼狀況?我這裡設想一下,一個,單純地聽極樂世界的美妙,會覺得烏托邦,好像那是另外一個與我無關的東西。可是你單純地在說表法吧,你又覺得說,表法的話,所有的這些原來都是表法的,現前我聽了當作法的功德受用一點,可能真的沒有一個極樂世界。
那麼回過頭來再跟大家說極樂世界是真的,就是這樣的話,我們就又以為說單純美妙,又跟法又不相應了。光一味地說,這個世界原來就像神話世界一樣,就那麼去投入去了,享受去了。為什麼呢?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個麻煩事,我們永遠是什麼呢?表法表得多了,馬上大家就覺得這是教,這是理。那麼講這個美妙講得多了,又覺得說沒有法了,就有這麼一個世界,好像跟法不搭嘎了,馬上就到了兩邊了。所以今天在這個上面我們要會一下,就是說表法表法,表的法,正當下就是這個殊勝的世界;而這個殊勝的世界莊嚴,當體就是法。你千萬不要把它整個呈現出來,就這麼美妙的世界真實不虛的,這個美妙的世界當下就是具足這些法的加持。不是像咱們這兒,世界就是世界,我到世界裡面就每天吃好的喝好的,唱歌跳舞,這就是世界。然後我必須聽法的時候就坐在這兒,端身正坐,容不得一點不恭敬的,這樣聽法就是正經八百的講法。這是我們這個世界,明白嗎?一旦到了極樂世界,這兩個是合二為一的。大家能理解這種狀態嗎?
就是美妙的世界當體就是法,這個法不用轉化,現前就是世界。能明白嗎?咱們這兒要轉化,要理解,要起修,還要實證。這個理解很重要,為什麼?因為只有理解這樣,才發現說世界莊嚴就是法,它不是口頭法,是活生生的現境當下法。因為極樂世界是什麼?色心不二,色法和心法是不二的。境智不二,無礙當下的境界和觀照的智慧也是不二的。教理不二,明白吧,說教引導和當體的真理也是不二的。修證不二,不要說從這兒開始修,到那兒證,修證也是同步的。因果是不二,全是這樣不二的。我不知道,可惜娑婆世界的我們可是非分開說不可,我們說東一定要捨西,說南就不在北。所以說到這裡就不說了,大家慢慢去參悟去透去。這才是極樂世界、娑婆世界同步之法,你能把這個參透過來,心地法門就也有點胸有成竹了吧。下面我們又要開始讀下一段了。讀下一段我們連著讀兩段,這兩段開始就講到,不是世界的生活環境了,是這裡的當體的人的衣食住行了。好,我們一起來讀,七十一頁的第二段開始,一起來:
所處宮殿、衣服飲食、眾妙華香、莊嚴之具,猶第六天自然之物。若欲食時,七寶缽器,自然在前。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諸缽,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足。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
其諸聲聞菩薩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形無異狀,但因順餘方,故有天人之名。顏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
好。大家常讀嗎?《無量壽經》,常讀不讀?你看這兩段這種經文,真是我們想想佛是當時怎麼說的,康僧鎧這位大德當時怎麼譯的,能如此的這樣的流暢殊勝,這種加持力。想想讀讀這些話,前面的什麼寶沙映徹、蕩除心垢,這裡的這個百味飲食,自然盈滿。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事已化去,時至復現。
這一些,我們看在極樂世界,從這段開始,開始是講的所處的宮殿,帶了這麼一句,宮殿樓閣,那麼裡邊天人所著的衣服、飲食,道場中的一切莊嚴之具,首先交代了一個,猶第六天自然之物。現在我們就都已經知道第六天了,大家這裡要想想,為什麼這裡講第六天?大家有沒有會到這個奧妙?為什麼這裡,因為第六天才是欲界的最高天,上面光色界還有十八重天呢,哪一天不如欲界殊勝?為什麼這裡用第六天自然之物?為什麼?你想第六天的情形能跟極樂世界比嗎?那比我們這兒當然強一點,怎麼跟極樂世界能比?縱然是一樣的東西,那就真是跟我們說的正牌跟冒牌,原裝跟偽裝一樣。大家要知道,但是它這裡為什麼,我有時候想想,極樂世界的人家的這種宮殿樓閣,跟咱們這兒比,跟第六天吧,不要說咱們這兒了,那真的是就等於說豆腐渣工程一樣,就這樣的,沒法比。可是為什麼這裡用了第六天來做比喻呀?大家不要忘了第六天叫做什麼天?對,他化自在天。我們這裡突出的一個,為什麼用第六天呢?因為第六天有一個特色叫什麼?他化自在。很巧妙地用了他化自在表了什麼?極樂世界一切,後面講到的,自然在前,是化現出來,而且不是自己用力化的,是什麼呢?是他力化現出來的,所以叫他化自在。不在這個天的功德,而在於他化自在的這種微妙殊勝。
所以佛講法絕不會亂講,一定會最大的張力。那你看這裡,特別是衣食住行皆由外力,彌陀的願力變現的,所以他這裡他化的這個特質這個屬性。因為如果用前五重天表的話,前五重天包括化樂天,在他化自在天前面,還都屬於自己招感變化的。那麼你自己招感變化就等於說使用的是自力。自力,自己的力量,你就需要怎麼樣?作意,需要起作,對不對?你需要去刻意有造作地去攀緣。那麼人家這兒他力他化是什麼?是現成的,是具足的,是招感的,是無為而起的圓滿功德。這個差別可大了,大家要知道。所以這裡才叫做,猶第六天自然之物。就是外力化現的,根本用不著一點力氣,就是這樣。你看想吃的時候,七寶缽器就現前了。也就是說物質是隨著念力而成就的,無為而起的,自然現前。
這裡的缽,缽大家都知道,可是也很怪,他為什麼沒有用碗呢?沒有用盤子、碟子呢?沒有用杯子,他用缽器。缽叫做什麼呀?應量器。出家人托的缽都叫應量器。應量器是個什麼概念呢?大家都知道出家人曾經用缽吃飯,可是這個應量器叫做什麼?應各種身量而施捨吃飯、施食的器物。應各種身量就是說,這個人,這個師父你能吃多少,那你就打多少。像我們過堂的時候,假如果說這是個筷子吧,比如說這是個筷子,那你在缽裡邊,勺子或者筷子,你吃到哪裡,你就得用這筷子點到。比如說這是個缽,你只能吃到第二個關節這兒,那你就點在這兒,那麼行堂的師父就給你點這麼多。你到第三個,他就給你打這麼多。你要稠的,你就這麼,這就是意思說你要稠的。你要稀的,就在這上面這樣瓢一下,這叫稀的。他給你打湯的時候,說稀的已經夠了,你手往上一弄。現在我們也沒有,根本就不懂這些,居士們也不懂這些,這些都是出家人在受具足戒的時候,都挨了香板換出來的這些規矩。你們這現在稍微說兩句,就得罪了,就生氣了,就不來了。我們那會兒都是挨香板挨過來的。
一個筷子拿不端,左右瞟一眼,一香板就下來了。我這是那會兒在廣化寺受的戒,叫做樣板叢林。大家想想樣板叢林的受戒是什麼概念。一般用缽的話怎麼去洗,完了以後怎麼涮,都是有嚴格的(規矩)。但是大家要知道,缽的一個核心功能就是應量器,應你的身量,該吃多少給你多少。所以大家要知道,這裡就有一個功德是什麼?七寶缽器就是說,這個缽的功德就是說,你能吃多少,你習慣吃多少,你喜歡有多大,它還是隨著你的意念,都有這個功德含在裡面,各種身量,正好,不多不少。然後才是自然在前,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明月、真珠,如是諸缽。你看這些寶貝有多麼多呀。這個金銀琉璃,咱們這兒硨磲也能見,瑪瑙、珊瑚、琥珀。這明月咱就沒見過呀。
咱們這兒的珍珠能做成一個缽嗎?最大的也就這麼大,能做成一個缽嗎?你想要做成一個缽,那麼這珍珠得有多大顆珍珠呀,他總得把裡面挖空了做成一個缽嘛。當然這裡講到的自然在前,大家也不要以為說這是耍魔術呢,那你一聽就趕緊說,那可能就我們在這兒,天人們在這兒坐著,菩薩們坐著,然後空中就跟魔術一樣,就跟舞台上耍魔術,突然這兒就飄出來一個缽。這裡是略說了,不是這樣的。
雖然極樂世界可以有這樣的功能,但是不要忘了,人家依然不執著這些空性的體現,他還是有板有眼的,像我們這兒一樣的程序。所以這裡是略說,在其他的版本都寫到,說阿彌陀佛、諸菩薩羅漢在吃東西的時候,先是有一個自然的寶幾,茶几的幾,七寶幾,先在這裡擺在前面,然後你坐在一個蒲團上,坐在上面,然後想吃是甜的酸的,不管是胡椒還是大料,反正只要你想吃什麼,自然而然就前來了。都是自然而有的,這裡省略去了,這個版本省略去了,只是以這個缽為主,自然在前。所以這個大家來看一下,猶第六天自然之物。
可是大家想,真的不能比,為什麼呢?第六天的這些衣食呀,它都是粗劣的,有量有漏的,就最充其量是修十善業而感召的這些勝妙的。可是極樂世界這個情形它是無漏的,它是無漏的大願力,彌陀大願所感來的,它不能比。有的時候可能我們要問說,那法師你不是,我們有時候常講說萬善同修嗎?不是說我們這兒所有培的福報、做的好事都算極樂世界往生資糧嗎?怎麼你這會兒就說,這些福報都充其量算到第六天的帳去了,極樂世界不至於這麼跟這個持平,大家想為什麼?為什麼一樣的福的因,到了第六天還是有漏的,到了極樂世界全成了無漏的,為什麼?為什麼?大家要知道,從因到果之間還有什麼?從因到果還有什麼,中間有什麼?對,還有緣呀。你們學緣裡面有什麼所緣緣、增上緣,不要忘了有一個最大作用的叫做什麼?增上緣。為什麼一樣修的福業,淨業三福裡邊也是修福,可是一到極樂世界全轉化為無漏的這種呢?就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四十八願作為強大的增上緣。你不去求往生,那麼就轉到第六天只是有漏的福報。你去求往生,同樣種的福到那兒,全成了這樣的自然功德。所以這就是一個理解點吧。
我們再往下看,你看: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這一句話。你想關於這個吃東西,咱們這兒因為生命有週期,生命的週期中,你就每天都要補給,你不補你就餓死了,一定要吃東西。可是雖然極樂世界在理上來講,人家都是跟空性相應,對不對,可以不吃東西。都是那羅延身,你想想還要吃東西嗎?就光這一點。可是他雖然跟空性相應,可是人家並沒有執著於空,不妨礙他們的天人眾相應著事項上,還這麼一次又一次地經過,還按點吃飯,照樣吃完了說飽。但是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也就是雖然有吃東西的過程,可是沒有一個我吃、在吃的執著。你想我們這會兒吃東西,你能空得起來嗎?你吃的時候,你能想著說這不好吃,或者好吃,你能不想嗎?
現在在我們這兒你吃東西,就是一個祖師爺(湧泉景欣禪師),說他修行了多少年了,還是吃飯的時候尚有走作,就是在吃飯的時候還會相續的這個念頭偶爾地會走,正念還會走,吃飯的時候還會走。可是極樂世界就人家一直在相續到這個真空妙有中。我們一般的食,我們這兒叫做斷食,一口一口地咬,還有觸食、思食、識食等等。極樂世界的這些都不是我們界內、三界內的食,你看,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說實在的,這就是依著我們此方描繪,本質上人家怎麼樣?你看,自然飽足。自然飽足是什麼概念呢?就是從來也不餓,也就無需飽,自然就是這樣,沒有一個飽和餓的概念,始終就是一個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不飽不餓的狀態。
所以又在這個狀態中,人家也不妨礙怎麼樣呀,去經歷一番見色聞香、意以為食的妙有作用,不妨礙。我們這兒你入到空了,你就不去有了,在有中你就空不掉,就永遠都是這樣的一個(狀態)。所以說人家這兒並非是六根對六塵的作用,而是什麼呀?根境一如,緣起緣滅,自然的緣起緣滅。一頓飯的功夫,就是自然的緣生緣滅。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全在這個法裡面。所以大家想想,這樣的話,所以說身心柔軟,無所味著。事已化去,時至復現。你看這事已化去,時至復現是什麼意思?就是每天每頓都是,需要的時候,就是吃完了以後就沒了,化去了,需要的時候又來了。
那咱們這兒為什麼就需要的時候趕緊去收拾去做呀?有時候到一兩點了還吃不上頓飯,吃完了又不想洗碗,你說這是為啥呢?就是我們現在都是起伏懈怠,不能夠。大家想極樂世界這個功德怎麼來的?我們其他的因果不說,你就想這個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就是週而復始人家不間斷的功德是怎麼來的呢?這種功德說明因地的時候,一個,信願堅固沒有動過。大家明白,不動,信願不動的地步才有這種功德。所以往生的人受這種功德的法悅。信願不動,名號執持,這就叫做事已化去,時至復現。永遠就是在這樣的一個水平上不起不伏,永遠不斷,不間斷。所以大家想想這些功德,還是跟我們在娑婆世界的時候修行有關呀。為什麼說應當發願,願生彼國,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就是信願不動,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
而又說,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你念佛一天又一天的時候,其實就在成就說,今天吃明天吃,還是到時候又來了,吃完了又化去了,就在同步這個功德,大家要記住。所以說因果就是這樣,執持堅固的因果。後面說到,彼佛國土,清淨安隱,微妙快樂,次於無為泥洹之道。這樣的這種境界受用,這種無染清淨的微妙。
你看這裡這個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次是什麼意思?次就是說往生的人每一個人都接近,馬上就要得這個泥洹。泥洹是什麼呀?泥洹是什麼?若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就是涅槃之道,就是我們剛才講的常樂我淨,常樂我淨之道。所以你看,清淨安隱,微妙快樂。你想想,為什麼說常樂我淨的涅槃之道,在這樣的一種生活中就體現出來,吃住行中就體現出來了?常樂我淨,比如說樂吧,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涅槃這個樂。你看,身心柔軟,無所味著,其實就是一種樂。淨就是清淨,雖有此食,實無食者,但見色聞香,意以為食,這就是清淨。微妙就是我,常樂我淨的我,為什麼?七寶缽器,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這個怎麼能叫做我呢?就是它已經把我化到整個世界中了,沒有一個我執。有我執的時候,就得我吃的時候我去做,我吃完了我去洗。所以說常樂我淨,這才叫真我,微妙法。
常就是事已化去,時至復現,安穩,永遠是這樣的一個常態。你看這也是次於無為泥洹之道,就是具足常樂我淨這種功德,馬上就具足了,往生的人個個就具足。這裡淨的話就等於說什麼呢?怎麼講呢?就是說從證量現前而言的話,這個境界已經差不多了,就叫做次於無為泥洹之道,次就是近的意思,接近的意思。從時間久近來講的話,馬上就要到達了,這個境界已經差不多,這個時間上馬上就要到達了,所以說次於無為泥洹之道。大家想講到這裡的話,你們還敢再說,或者出去給別人講的時候,還能夠讓他們誤會說涅槃就是死嗎?你說這才叫無為泥洹之道。我們多少時間,曾經幾多,包括現在下意識中,往往認為涅槃就是死。很多學佛者都不能說個往生這字。我們往往說根器不夠或者什麼,別給他說這些,他害怕。確實害怕,因為說一涅槃就得死呀。前一段時間我就去參與了一個涅槃,前兩天吧,周幾來著我想,算算這是週三、週四還是週五?週四,應該是週四,我忘掉了。
這講法有時候結的緣多了,我也不知道她怎麼拿到我的電話號碼,給我打電話。這個人的因緣福報真的是勢不可擋,你說我的話平常只要不顯示名字的,我真的接不過來。所以不顯示名字的我就,除非他特別發信息說是誰誰誰或者怎麼樣,一般的我就不接了,在靜音上不接了。
但是那一天就不知道怎麼搞的,我就給接起了。它響了半天,我就說這誰呀,我就接起了,因為剛剛從外面辦了點事回來,下午了嘛到了,剛想休息一下。哎呀法師呀法師呀,我在居士林常聽您講法。我妹妹死了,中午死了,您能不能來開示一下?結果她閨女就把她的電話接過去了,剛才是我媽媽,我媽媽說常聽你講法,說你就是,只有你大法師,你一定要來,她就覺得我姨被您這麼給來念一下,就覺得這事就了了。我一聽了話,仔細想想,這個罪過了,在此也懺悔,當時下意識說,我下午難道就沒事嗎?如果有事的話就去不了嘛。轉念,那個念頭的第二念,就是天天講淨土,必須要去。那會兒就是,馬上就自己給自己說法,必須去,否則你平時就在騙人。
因為這個時機已經來了,你為什麼不去呢,要成就人家呀。所以,聲音沒那麼大的力氣,但是很斬釘截鐵地說好,可以,兩個字可以。她說那我就在北京南站,還是怎麼怎麼樣,我開車過來接你。我說好的,電話就掛掉了。掛掉了還沒過十五分鐘一刻鐘,車就來了,就到門口了。剛好還來了外面的一個我一塊兒的同盟,剛剛坐在我屋裡,把背的行李才放下。我說走吧。說幹什麼呢?我說助念去呀。說那你去,我在這裡呆著等你。我說走吧,這是份內職責。就把他也給拽著,開著車就去了,就去了。去了以後呢,路上就把這個,因為回來很累,就對治得差不多了,又觀想一下,憶念一會兒法義,去了就在狀態了。
當時我就一看說,哎呀,繞了個彎,她在床上,她在雙人床一樣,老太太在這兒躺著,我就過去盤腿就坐在她旁邊了,拿一個引磬一敲,開始差不多開示了四五個回合吧。無非就是說,極樂世界是真的,要放下世間,就旁邊的這些子女親屬,反正他們是助你道的,格外有因緣。法師來開示,這是多大的福報。你已經死了,放下走吧。第三個娑婆世界是苦的。第四個往生不是那麼難的,只要一念現在提起來,就是千鈞一髮的絕佳之際。那次我就真的根本沒想她死了,就覺得神識還在,中午才死的嘛。確實家裡這個老太太有福報,為什麼呢?我去的時候,她的晚輩是出於孝順,她的姐姐是出於信仰,正在帶著她的晚輩在那兒給她念佛。那我去了以後,就一部彌陀經,我看還記得是一百零八遍往生咒,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陀羅尼,然後剩下來就念佛,坐一會兒累了再繞,反正就兩個多小時吧。
又給家裡囑託的說盡量放到第二天,你們放心,肯定不會穿不上衣服或者什麼,他們也再沒有回饋過來。因為本來想還幫忙叫個助念團,可是可能信心還沒到那個地步吧,就觀察了一下,觀機嘛,就是可能不符,因為他們第二天就要到火葬場去了。那我想今天就盡心盡力,也盡力地做了一些觀想、迴向,這一件事就完了。完了以後就非常累得法喜充滿,就覺得今天沒有違背自己的言行,言和行。這就算,最後我就特別感動,我真的當時感動了。我走的時候給他們活人也開示,不是光度死人的。因為家裡還有些晚輩哥幾個,咱們老北京嘛,老北京也是說起來仗義,他們都是說謝謝您。就是屬於那種說,好像是家裡走了人了,那必須請幾個僧道給過來念叨一下,然後這事就了了,在世的人也就過得去了。
我就給他們開示,我說我非常感動。我跟那個老太太說,你的法沒有白聽,因為你家里人走了以後,你第一念想起來的是要請僧人來做超度,給她開示,還有這樣的信心。我說至少今天你的言行也是沒有違背三寶弟子,所以我說我特別感動,然後希望你也精進地再繼續念。完了以後我也跟他們家裡說,大家不要以為說就是家裡死了人了,按照古傳統習俗或者民俗說,非得請個光頭穿點這種紅色或者這種衣服,來給念念叨叨的。我說這個是因為她的神識還在,我們要勸導她,一塊兒成就她往生極樂世界,這事是非常難得的。光頭們是很尊貴的,不是說你花錢僱來的給在這兒講排場念經的。我就覺得他有點這麼個味,我就側重又給這個在世的人又這麼講了一下。他們最後還挺那個,反正也出於禮貌吧,辛苦您了或者怎麼,又把我送回去了。
所以說這一件事我就覺得說挺殊勝挺相應的。特別是剛才講到無為涅槃了,當時她一邊老太太在那兒,念完了不是就開示嘛,開示的時候我也就對著她講,我自己也在想。我就跟她講說,你看這會兒你躺在這兒還是你嗎?就那麼一塊肉,走的時候還受了些苦,為什麼呢?因為可能是上面這兒還是哪裡有病吧,有比較嚴重的病,結果就一直不能夠躺下來,一躺下來就呼吸不了,一直得坐著,坐著呢把下半身的腿又坐得腿都腫得這麼粗,蓋個陀羅尼被。我念經的時候我還用珠子這樣就觀想說,讓她的這些根本業障(消)。可能性子比較暴吧,當時的感覺,另外一個法師的感覺。所以說,你說是成就別人嘛,坐在那兒的時候自己也能感受得到。一挺挺在那兒的時候,所有的那些活靈活現,你來我往,巧取豪奪,都已經指不上任何事了。
就跟那個《行願品》裡講的一模一樣,一切眷屬,一切象馬車乘,一切威勢,全部沒影了,唯有跟著你的就是這一輩子你幹了一堆啥,明著幹的,暗著幹的。當時我就確實得到這種加持了,所以我想那一家子或許也又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這也有可能吧。所以說這就是每天的生活就這樣過,這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來講,這也是向極樂世界的次於無為泥洹之道靠攏了。所以大家要知道,泥洹之道是所有佛弟子的最終目標,所有修行人的末後一著。涅槃不是死了。希望真正的一個淨土行人,如果說這種涅槃能早日出現,那我們就趕緊走。哪怕現在還處於怕死的階段,但是還是要建立這個知見。好,今天時間已到,我們一起來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今天就到這裡,隨喜大家,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