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實修群的道友們,大家晚上吉祥。

今天晚上又是我們來共學,也希望大家能夠隨著聞思的講解,隨文入觀來共修。這一小段的時間,再跟大家分享一會兒蕅益大師的開示。在日復一日的平淡中,希望能夠增加我們的信願,冷冷清清的在我們道場裡邊暗暗的精進用功。

上講給大家說了蕅益大師是蓮宗的第九代祖師,但是由於他老人家的德行和見識,以及對經藏的深入度,其實從其他的任何一個宗派來講,都可以稱之為當之無愧的祖師。特別是我這段時間在居士林講《楞嚴經》,有時候最主要的參考總是來自蕅益大師的註釋,他的註釋能夠讓你覺得即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總是讓你眼前一亮心地一閃。所以說這種加持,確確實實是沒有徹悟到法源頭的大祖師呢,沒辦法稱性發揮這樣的功德,而且他老人家在行持上,又特別地從事相上來講,都是非常的投入,宗教情感到極致的一個人。

所以上次我說,看《靈峰宗論》的時候如果有人不落淚,就必無大悲心。特別是《靈峰宗論》開場一大段的篇額,蕅益大師每次都是要麼持了多少萬咒,念了多少部經,禮拜了多少多少,迴向他的父母親、或者恩師、或者道業等等,都是非常認認真真、一絲不苟的去做的,是這樣的一位已經具足了宗通和說通的祖師。

什麼叫宗通和說通?在心地法門上徹徹底底的悟到心性,已經頓然開了佛知見,這就叫做宗通。那麼宗通悟到這裡,你不是啞巴呀,還得度眾生,還得在利益眾生的事情上點點滴滴、認認真真的去做,這樣才不至於墮到斷滅空見中,所以還要去說,說的時候就成了他的方便後得智慧了。所以具足這兩大功德的人,我們才可以把他當作為祖師。所以我想對於這樣的一位祖師,希望大家都能夠生起真實決定的信心。特別是在漢傳佛法裡邊,現在雖然是建寺堅固,像雨後春筍一樣,可是真正的大善知識,我們是沒有這個福報來召感的。

那我們到哪裡去找善知識呢,像以前的大德們也講過,說有佛出世或者有大辟支佛、阿羅漢出世的時候,一呼百應,那麼我們都追隨他學修,這是沒問題的。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時代,就是要以佛像為佛,以法寶為法,以祖師的開示論典為學,認認真真的依照次第學修起來,基本上也不會出問題的。所以希望大家對蕅益大師建立起來信心,有了解的或者不了解的,特別是他對淨土的這種情有獨鐘的情懷,也是一直伴隨他所有著述的思想始終的。

他老人家有一次給一個同修寫信說到「今夏兩番大病垂死」,說這一年入夏以後我兩次差點死掉了,感慨地說,哎呀,平常的都在心性上用功,觀照自己的心性,可是一到病死連天的時候,一點點心都提不起來。最後總結剩下唯有一個本事,「唯痛哭稱佛菩薩名號」。這是他吐心吐膽跟最知心的同修寫了一篇短信,說到這個情形,所以蕅益大師最後決定往生極樂世界。而且現在我們在聽法現場,他也在極樂世界關注、加持著我們。

那麼我們首先來看他老人家給一個叫素風的居士,寫的一段小文章。

「學不難有才,難有志。不難有志,難有品。不難有品,難有眼。唯具超方眼目,不被時流籠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則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末世競逐枝葉,罕達本源,誰知朝華易落,松柏難凋。才志之士奈何甘捨大從小哉!(《靈峰宗論》卷二之三,示素風)」

首先這個「學」,不是說我們世間的學什麼本事,主要講的是學道之人,懷揣著一顆向道之心,認認真真去想了生死,修行佛道,是在這個層面的人而言。「學不難有才」,那麼在世間法裡邊,大家現在一說,哎呀,誰誰誰特別學問高,或者口才好,或者能力大,有本事等等諸如此類的所有的著相眾生,無非就在這個上面論分別、論高低,可是殊不知作為一個學道人而言,盡管有時候也看重,可是從修道上來講,這是最外圍的東西。有時候如果你的才華很高,結果定力不夠德行不好,那麼這「才」往往容易貶為小聰明。所以在三塗八難裡邊就有一個叫「世智辯聰」。

所以這裡大師說「學不難有才,難有志。」講到這個志氣,同修們一定要知道學佛人一定要有志。其實從我們學佛道始終,很多法門裡面都是暗藏了不斷策發志氣的。從開始跪在這裡念「盡形壽皈依佛,盡形壽皈依法,盡形壽皈依僧」,這就是一個開始勵志。再比如大家有受過五戒的話都知道,問「盡形壽不殺生,是優婆塞、優婆夷夷戒,能持否?」我們跪在那裡說能持;「能依教奉行否?」說能依教奉行,這也是給我們勵志。

如果一個修道的人沒有志氣,不要說開始真正的用功辦道,就是學佛皈依了沒有點志,也淪的俗氣的很,天天轉來繞去,最後得不了真實利益,沒有志氣只圖熱鬧,所以說志氣很重要。我們每次做佛事,要發諸佛菩薩發的這些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都是「志」的表現。

再往下「不難有志」,比志難的一個,「難有品」。好像世間說一個人,你這人太沒品了,那麼就說明他一定是不入流。

什麼視為學道路上的「品」呢?大家捫心一下,真正的一個佛弟子,信仰作為人生的大坐標,最基本的一個品就是「依教奉行」,佛法從恭敬和虔誠中求,在俗,一定要給自己定位三寶弟子;出家為僧,要有格。這是有品,一定要有自己的品。如果你沒有品,擺不正位置找不著感覺,就像世間法裡邊說走到哪裡都是遭人不待見的一個人,因為你老是顯得不入流,在一個很好的氣場、環境或者道場中,你老是要發聲音、出怪調。所以這就是從一個人來講我們說品,沉默是金。今天我看到一句話,「最好的修行是止語」。當時我覺得,為什麼說言多必有失、禍從口出呢,對於我們來說,止語的功德太重要。

再一個,修行得有「品」,就是你要體現你的信仰是真的,是誠懇的,不是說借著信仰來做一些冠冕堂皇、粉飾太平的事,最後弄得自己是不是有信仰都搞不清楚。雖然皈依了,最後也找不著佛弟子本位的心態。這樣的話,走到哪裡都不受歡迎。所以學佛要有「品」。

最後,「不難有品」,品還不是最難的,最難最難的在哪裡呢?「要有眼」,難有眼呀!這個眼當然從廣義上來講,首先說大家在世間裡面能夠學佛、發心,從此來講就是一個很大的才,也是很好的志,也是一個高檔的品,也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眼。一眼命中佛門了,這太大的福報了。

迴首想想真的能夠皈依三寶,乃至出家為僧,能夠修行聖道,把我們所有的生命都體現在信仰和修學上,跟凡夫層面的貪、嗔、癡作鬥爭,反觀,帶著超越煩惱的人生目標不斷的走在菩提道路上,這樣的一個眾生,真的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那麼具足了這個眼,就是「超方眼目」。在這條路上能不能走得穩,會不會走岔路,或者說被人拽幾下就轉身回頭,這是很麻煩的事。所以蕅益大師這裡說,「唯具超方眼目,不被時流籠罩者,堪立千古品格」。要成就一位真正的我們講到的佛門大德也罷,或者說在家一個大德居士這樣的具備德行,真正的一個體現自己佛弟子這樣的一個同修的話,確確實實你看這一關又一關,從你的才、再你的志、你的品、你還得有眼,這個眼是最重要的呀!

為什麼佛法叫做「正法眼藏」,為什麼在禪宗裡說「不貴子行履」,就是看你的修行都是次要的,「只貴子眼正」,就是你抉擇法門上面要眼正,特別是蕅益大師這裡講到的,其實他是鎖定淨土法門。我們老老實實的修念佛求生極樂,不被「時流」籠罩,大家一定要仔細的體悟什麼叫做「時流」。現在佛門裡面的「時流」也很多,你仔細觀照一下,有時候當然沒有法門差別,只說一個一門深入吧。

我們修一門就立一門的祖,就走一門的路,你不要走著走著,哎呀,今天看看這樣好,明天又覺得那個妙,頭頭不了,賬賬不清,那麼這就等於說你流俗了嘛。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像世間裡面女眾穿衣服,如果今天時興這個,你跟著走了,明天又時興那個也跟著走了,就特別俗。一定要有底氣有主見,說我選擇這個跟我是最相應的,我修的很好,輕易不變,不被「時流」籠罩,這樣才「堪立千骨品格」。

所以,「品立則志成」。品格立起來了,那志氣就能夠圓,就肯定能夠得志嘛,得志了就是學佛成功,有了一定的積澱,確確實實成為一個從內而外來的大德的話,那麼「志成才得其所用矣」,就是你的才這會兒才能夠稱之為有益之才。

為什麼世間人講到說這個人有才沒德呢,特別是學佛法,有的人確實有才,但是德行不夠,道行沒修上去,就光靠著世俗的這種才,或者口才也很好,提筆出口就詞驚鬼神,筆拿起來可以夢筆生花,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當家的頭頭是道,誰也弄不過,可是問題是如果你缺乏了志,缺乏了品,這個很麻煩呀,才越大,越禍亂佛門,越惱亂眾生,越延誤眾生。所以說真正的才得其所用,就是一定要從我們的志氣、德行和品位上來講,這是一個修行人非常敦厚、平穩、有把握的一個狀態。

現在的人心緒不定,呼哧呼哧的,就怎麼也定不住。整個來講,工作不斷的換,感情不斷的轉,修學法門上也是這樣,一會兒這個好,過幾天就覺得不行了,稍微看多點都挑毛病了。那麼這樣的話,我們心的志氣、才、品都出不來。

蕅益大師這裡講到「末世競逐枝葉,罕達本源」。這就是大家都容易犯的錯誤,可是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呢,「誰知朝華易落,松柏難凋」,我們就更要講到,要鎖定現在修學的這個法門,淨土法門,念佛求生極樂世界。很多時候我們讀經典,今天讀一部明天讀一部,稍微了解的多一些,就覺得說,這麼多的佛法,如此的百花齊放,那我肯定要更多的去嘗試,當然有時候也講廣學多聞,問題是如果真正需要吃飯了道,大家想想「朝華易落」呀,你讓別人追逐去,因為這個百花園裡面這會兒只能開一個時辰。

所以印祖說「應當發願願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戀」。淺的一層理解,「客路溪山」就是這個世界的五欲六塵,讓這些不想了生死的人去戀;再引申一層,就是所有法門裡邊,看上去那麼美妙、甚深甚玄、甚至這通那靈的,任他戀去,我如如不動,就當一個「松柏難凋」。百花齊放的時候誰能知道蒼松翠柏的好呢,都覺得光綠油油的顏色而已,很單調,而且老態龍鐘,可是一旦冬天下雪以後你再看,百花哪兒去了,只有蒼松翠柏還更加的翠綠。

所以說從這點來講,蕅益大師這一段,從世間入道,到修學抉擇法門,一定要有自己的主意。「才志之士,奈何甘捨大從小哉」。很多時候我們把西瓜丟了去撿芝麻呀,因為芝麻撒的多,看上去碎,咬一口好像似乎很香。所以呢,這段文章跟大家分享,這也是蕅益大師當時觀機逗教,覺得有這樣的時弊,有感而發的一小段開示,這是其一。

我們再看下一段開示:「世間學問,義理淺,頭緒多,故似易反難。出世學問,義理深,線索一,故雖難仍易。線索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古雲,‘立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靈峰宗論》卷二之三,示匯宗)」

我在開始想跟大家講蕅益大師這個開示的時候,心裡還是有一些顧慮,確確實實由於我們現在熏習的都是現代的比較淺顯直白的話,而且又是碎片式的興趣,加上現在這個年代網絡整個所有這些知識撲面而來,你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枝、什麼是末、什麼是根本、什麼是正、什麼是深、什麼是淺等等,都攪成一團了。

特別是我自己有時候出去講經也覺得,有一些年輕的同修朋友覺得真的是也可能不契機吧,也是我們的福報問題。就是真正這些祖師們從大悲智慧中流露出來的法語呢,我們基本上都聽了沒感覺,也生不起來信心,又覺得不夠玄妙,還不熱鬧、不華麗,覺得沒受用。就等於說真正能頂餓的飯呢,他覺得太單調了,吃不下去,那出去牙籤上紮個小吃,弄得花哨的點心,弄一堆回來,就以為那就是主食,把身體吃壞了。我們現在為什麼對於祖師們理解不了,相應不上呢,就是真的福報不夠,很多時候這麼精闢的開示我們跟不上,沒信心,索然無味。

這一小段話,大師首先就說了世間的學問。這是在明末清初的時候蕅益大師都說了,那個時候的人做學問還是很嚴謹的。大家看現在的世間學問,確實一條一條分的越來越細,在大學或者一些專科學院裡面,某一系專門研究某一個,某一個又分成若干,可是真正學術上總掌控的一個大家都很難出現了。為什麼?就是頭緒多,很淺的一個東西像分子一樣,不斷的分,不斷的分,扳過來正過去的講,弄得好像很格式化。

就跟有的人講話一樣,永遠是那個語調,一句很簡單明瞭的話能跟你說半天。看上去本來是容易的,義理淺嘛,可是搞得就很複雜了。大家想想我們是不是這樣的,不能相應,大道至簡。

而出世學問,當然是我們說的佛法智慧,義理深,線索是一的。就是說義理它是很深的,為什麼說我今見聞得受持,有的時候我們見聞了但是受不了把持不了呢?就是因為對於佛法這種一語道破,甚至可以說真的是天機一樣的出世間甚深法理,你的心調不到那兒,匹配不上去,所以這個時候呢,每個人的善根就顯發出來了。

大家可能有這個心理體驗,一句話講出來,有的人一聽一目瞭然,大概這個意思正中我的下懷,把我心裡的疑團給解開了,疑情給抹掉了;有的人,大家都聽的懂,他怪的很,就他聽不懂,而且是越聽越不懂,越想越不懂,怎麼也不懂。別人翻過來解釋過去,不懂,最後就是那個因緣真的到了,再回過頭來,哦,恍然大悟了。

為什麼呢?就是義理確實是深邃,一個緣起性空可以道盡整個宇宙萬法,一個心地法門就把世出世間給整個盤羅打盡。為什麼我們說,識得首楞嚴,從此不食人間糟粕味。認識《華嚴經》方知已是佛法富貴人。大家要悟這些,這不是好像隨口這麼一稱讚,就是說它的這種究竟圓滿,把它整個一線穿來,你再從上面找不出一個分叉,而且又整個有序的把它影現在前。

所以這個話呀,真的就跟現代人穿佛珠一樣,可勁往上裝扮,這個靈杵,那個鎖線,又加一些隔珠,隔珠旁邊還大大小小五彩的把它卷一圈,纏在手上或者掛在脖子上顯擺。可是什麼時候都抵擋不過最平普的一串星月菩提,念了十年以後那種鋥光油亮,那種加持,真正是法器的感覺,很簡單,但是它年代久,念的功夫深。隨便世間的一物,就可以提供給我們這樣的道理。所以這就是一個對比,一定要把世出世間的枝和末要搞清楚,一切法皆是佛法,世間法跟佛法比起來,確實是講的太顛倒了。

真正心入到佛法裡面,就會覺得世間的東西索然無味。說句罪過的話,有時候有人說起世間的一些東西,我只是為了讓大家歡喜一下,才強顏歡笑說好好好。記得我以前看《紅樓夢》,只要看見有關《紅樓夢》的書我就買,後來差不多有一人高了,可是淨土一入心以後,那一摞書整個看不下去了,跟嚼蠟一樣,馬上就送人了。所以說呢,這些大家要有主次。

蕅益大師又提到「線索非他」,是什麼線索呢?「現前一念心性而已」。為什麼說現前一念心性?大家到這裡悟一悟。我們現在坐在各自的地方聽開示,那麼整個群的起心動念,是不是一個念?好像是一個念,可是又各自在動各自的念。如果說各自動各自的念,不在一個法界,那麼我這裡講話,盡管有作為因緣的現代化的微信傳媒的共業,可是怎麼會到諸位的耳根裡面,這是怎麼回事呢?

所以說從這個很簡單的現象,我們一入進來就悟到什麼?現前一念心性,是整個遍法界如如不動的真如本體,因為我們可以了解這是一個絕對的真理,所有的一切現象,都是這個真理的隨緣發揮,千絲萬縷卻絕不紊亂,就這麼一個法界。而且在這千絲萬縷的法界中,如果把現前一念心性給悟到了,正可以窺到它如如不動的整體次序從來不變,就是這樣的,緣起性空。為什麼?「立一心為宗,照萬法如鏡」呀,所有的法門都是心地法門,而心地法門中最最能體現心地的、鎖定現前心地的、能夠相續不斷心地的,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所以大家要悟這些法語,什麼叫做「立一心為宗」呢?為什麼老給大家講修行上要一門深入?「一門深入」當然是讓你鎖定一個法門,還有一個是什麼呢,所有的法門最後都會到心地一門。「唯心淨土,自性彌陀」,不是讓你在這兒呆著不去念,不往生,而是說極樂世界西方三聖現前,就在我的這現前一念心中,我也在,他也在,都在,誰都逃不開,誰都逃不開的在,可是還各在各的。

就跟現在我們都在一個法界,同聞實修群的佛法,但是又各自在各自的現前的場景裡邊,各自動各自的心,起自己的念。這是不違背不矛盾的,把它合化為一就是心地法門。所以能夠把這個線索拿到手的話,那麼你不管修什麼法門都是往心地上會,不管心地把它演繹成什麼法門,始終都在這個心地之中,所以它就像一個不可思議的鑰匙,可以遍開一切法界,哪怕是佛說的經典、世出世間一切學問,都可以在這個心地法門中,離不開現前一念。你要悟到這個,佛法就這麼一滴獅子乳,萬變不離其宗,緣起無窮無盡,性空只有一念現前心性。

大家好好悟,這個就得多聽多悟,聽不懂的就多念、多拜、多讀誦,都往這兒會,自然而然的就悟到,要相信這個相續度,為什麼?就是有志、有品,這個出世間才會突顯。

那麼我們再看一段:「超生脫死,捨淨土一門,決無直捷橫超方便。而生淨土,捨淨土一法,決無萬修萬人去工夫,近世盲禪,妄謂彌陀不必念,淨土不必生,籠統鶻突,墮塹落坑。(《靈峰宗論》卷二之三,示陸喻蓮)」

既然剛才說到都是不昧的在心地之中,雖然我們現在悟不到心地,見不到心地,那麼就要找一個方法、方便作為下手之處,大家都是學修人,利用我當下活著的感覺,我的六根門頭,我的眼耳見聞覺知等等這些,要從這兒下手,怎麼下手呢?

「超生脫死,捨淨土一門,決無直捷橫超方便」。

什麼叫橫超呢?修行的方法林林總總,效果也是完全不一的。雖然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有一些大路,是要你憑自己力量艱辛跋涉,不斷往前走;有一些大路是走水路一樣的,可以順水颺帆,直到目的地的,所以叫做橫超法。在所有的法中,只有橫超法具足了善巧勝異方便,所以從這點來講,我們要把它作為一個重點的法門來取捨抉擇。

剛才說要有眼,我們既然是為了超生脫死,那麼就要從這個眼入門,要有正眼抉擇說,我要生淨土,要依這個法門得解脫,它屬於橫超法。而如果捨去橫超生淨土一法呢,沒有一個輕易能夠有成功的效果,沒有「萬修萬人去」的功德出來。所以在淨土的經典裡面講「易往而無人」,就是這個法門特別容易,可是很少有人能夠真正的成功,就因為它太易了。

「萬修萬人去」是宋代的永明延壽禪師說的,「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所以說以這樣的一種命中率極高的法門,如果你能選擇,就說明你已經具足剛才講到的「志」和「品」。

但是這個法門傳得太久太廣了,肯定會有一些不贊同的聲音,因為要論修行者的志、品和眼,都是有差別相的。特別是從歷史來講,在蕅益大師之前的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真正禪宗開悟的祖師,得了禪的功德的人,倒是盡回過頭來轉弘淨土;而沒有開悟,或者是好「妄談般若,踏有談空」的,一說淨土就跟有仇似的,「當下就是、本來面目、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取不捨、求一個樂也是自私的」,這些話常有人說,相信諸位也都曾聽過。蕅益大師把這些給說成「近世盲禪」。

「盲禪」的「盲」是什麼意思,就是他沒「眼」呀!根本沒有明心見性,還自以為是,照著祖師們說過的話,好說一些現成的,比如「彌陀不必念,淨土不要生」,痛快淋漓直接,還特別容易引人注目,我們一聽覺得這個好,一下就被吸引住,為什麼呢?念佛很苦、很枯燥呀,求生極樂世界得硬生生的往下放呀。

人都是模棱兩可,想左右逢源,好見風使舵,雖然說也念佛,或者真正的信念,徹底往生的心沒生起來,本來還稍微有點希望,正在這個時候被「盲禪」的話一引,好啦,正想等個枕頭睡覺,來得正好,就不念了甚至退了。他不知道禪宗和淨土的修法不一樣,弘揚不一樣,表達的更是天壤之別。所以他照著禪宗祖師說的話是有人家的口,沒人家的心,沒人家的眼,就叫做「盲禪」。而真正的佛法,是要從心地流出,才是真正的正法眼在。

所以以前祖師說,很多人一是宿世善根不夠,二是今生遇不著通人,就是真正在教理上沒有通達的善知識給他講,或者講不透,他也明白不過來,稀裡糊塗就被這樣的一句話給轉了。所以「籠統鶻突,墮塹落坑」。

住到這個窠臼裡面就出不來了,自欺欺人、自以為是,最後坐到這兒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修禪又修不上去究竟不了,念佛又信心深心不夠,總歸就是情分四路,念分八方,最後什麼也修不成。這就是沒眼呀,為什麼沒眼,因為他沒品,一聽就被轉;因為他沒志,不能常相憶阿彌陀佛,用佛號來莊嚴。本來越念就越明白,可是他沒念,所以不明白。

如果念佛真正用功,心地上沒有不明白的,有的大善知識接引人,根本不是跟你說半天閑話,而是讓你去讀多少遍經,讀到一定程度上省很多口舌,為什麼?你自己有感覺了呀!害怕的就是自己沒有感覺,又被這樣一引,那就麻煩了。蕅益大師這裡講到的就是這個情形,「籠統鶻突,墮塹落坑」,就是說囫圇吞棗的給一個看似美妙,結果走到跟前又吃不進嚥不下的東西,就跟掉到一個坑裡面,上嘛上不來,下嘛下不去一樣,你說這樣的多難受呀!

諸位同修,好多時候我們現在修行道法的人就是這個樣子的,最後弄的直至見不了一點效,最後覺得佛法不頂事,就退了呀。阿彌陀佛是大總伽藥,靠不死嘛,這種感覺說不得,只能如人飲水吧。

下面我們再看一段。「若漫雲,悟心之士,此間即寂光,何不曰惡罵是稱讚,惡打即供養,糞穢即栴檀,塗炭是天宮寶殿乎,若未能啖糞臥炭,則淨土決不可不生。(《靈峰宗論》卷二之三,示陸喻蓮)」

大家看,一旦墮到這種邪知邪見窠臼中的人,一般的話都是這樣。「若漫雲,悟心之士,此間即寂光」。「若漫雲」可以說是一種輕漫的、泛泛的說;「悟心」,就是我悟了心地法門了;「此間即寂光」,寂光就是佛所居的常寂光土,說娑婆世界當下就是寂光,是因為我們心不淨所以見不到,諸佛的寂光就在當下,你何苦捨此求彼,何苦風塵僕僕的求生十萬億國土外的西方極樂世界。

這時蕅益大師就對治這種邪見,很平鋪直敘的理,很多時候我們都不明白。他說既然你覺得當下即是,那在被人惡罵的時候當下就是稱讚,你怎麼轉不過呢?也是一樣的呀。

被別人暴力的時候當下就是供養呀,你為什麼不能等而視之呢?這個拉的大便啊,洗腳水都是跟旃檀香一樣的,為什麼旃檀你聞著香,屎你聞著臭呢?你能夠把塗炭的火宅,當作天宮寶殿一樣的在那兒待著嗎?

所以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這就是我們說的口角滑舌。心沒有悟到,嘴上這麼說,還不想老老實實念佛,讓心開意解求生淨土,在這兒嘮口角,被反問住,就是這樣。

以前印祖也說,你能夠把吃大便跟吃飯是一樣的,沒有分別心了,這個時候你可以說,當下即淨土,否則全是吹牛的。可是吹牛的人呢,沒人買賬了他就是個吹牛的,一有人買賬,就一盲引眾盲,相繼落火坑呀。

所以說從這點來講,念佛求生淨土,同樣也是一個返迷向悟的、圓頓的、開心地法門的法門。正因為在娑婆世界現在很難開,而且往往是不但開不了,還越來越下墮,這麼一個場景,所以以極樂為跳板到了極樂世界,還是要開呀。你不能用此間的話說,如夢幻泡影,《金剛經》裡面講的就要橫超法做豎出解,就混淆法門,濫談佛法了。該怎樣是怎樣,理上是這麼個理,事上該怎樣得怎樣,要依事而行。

就像我們有時候常愛說,一切是夢幻泡影,既然是夢幻泡影,那功名富貴也是夢幻泡影,我們為什麼不想遠離呢?一年四季的寒來暑往也是夢幻泡影,可是我們夏天就熱冬天就冷呀!妻兒老小家庭世緣都是如夢幻泡影,一點都放不下,親的疼的都捨不得。那你說西方極樂世界就非得說夢幻泡影不必求生,這是為什麼?所以我們要知道,正因為現前的夢幻泡影,我們如膠似漆,捨不得放不下,西方極樂世界的夢幻泡影就決定不可以不求,淨土不可以不生。所以從事上而言,不能用理判。

我們有的都聽過這種話,說當下就是淨土,何必去西方呢?那我們當下就是保暖,你為什麼要吃著飯,穿著衣才保暖呢?當下就是富貴,為什麼還要從小學、初中、高中到還要高考讀大學呢?當下就是北京,為什麼廣州的人就必須向北走才能到呢?我們在世間法裡邊一點都放不下、廢不了,出世間法念佛,他就想廢,就想不讓他求。所以說從這點來講,諸位要知道淨土之生呀,真正深入了解這個道理,一萬頭牛拉著你,你頭都不回,直奔極樂世界,這輩子決定要往生淨土。

天如惟則祖師曾說過,開悟後不願往生的,敢保你老兄沒有悟。釋迦牟尼佛來了,也說不過這個話。

所以今晚的這幾段開示,就是蕅益老人給我們針對時弊,痛徹心髓。我想我們在群裡面實修,有時候也會被禪宗或者其他宗的知識所轉,一會兒要學教,一會兒要那樣,那都不妨礙,但是你一定要記住,眼千萬不敢斜了,品千萬不敢降,志千萬不敢斷了,否則你的才全是歪才。

所以說既然稱之為實修群,大家還是老老實實一往情深,唯願生西方淨土中,念南無阿彌陀佛,決定有好消息。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