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講)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實修群的同修們,大家晚上吉祥如意。

這一次講法隔了兩週,因為我在五台山的因緣,上一次有所失約,向大家致歉。如果把今天講的內容,能夠做一個供養,讓大家更加心開意解的話,也算個加行吧!有人說,時間久了,再一碰撞反而更能得力。所以也希望今天晚上的內容,對於長久以來一直堅持功課,有所感覺的人,有一點點增進,沒有感覺的人也結個善緣吧!

為什麼在實修群裡面,沒有先和大家一起來合掌、三稱、求加持、念開經偈等等,並不是隨意或者不恭敬。今天也跟大家交代一下,既然當初建了這個實修道場,確實在我的設想中,也許是一種妄想,總歸是一個非常如法並且能足夠引起大家殷重的,也念念把它作為最清淨的一個靠山、平台的,這樣的一個線上道場。

所以我想,不管三稱不三稱,不管完了以後念不念迴向偈,都不從這方面去注重。言外之意,就是只要一入這個道場,你的正念就在,你憶念這個道場,每天的迴向,時時刻刻這個道場是與你同在,是伴隨著的,希望有這麼一個殷重的發心。所以一直也沒有從開始跟大家去念個「無上甚深微妙法」,也沒有在完了以後非得要迴向「同生西方淨土中」,就是這個用意,這是不言而喻,明擺著的事。希望大家在這個上面能夠提起正念,常在此觀想中。一直也沒有道破,今天晚上跟大家說一下。

今天要學習的這一段蕅益大師的開示,是非常幹練、痛快、直接的。但是有一點也要提前說明,是比較難懂。這個難懂又體現在兩點,一個是看每個人天生的悟性,悟性也是累生累世積累來的,還是從修來的。

再一個就是看長久以來的修功,你是不是確實念念在道上,就跟兩情相悅的人,相思久了突然見面一樣,會有碰撞的感覺。那麼不在道上的,可能覺得還是很教條,或者很術語化。當然,這是給大家打個預防針,結個善緣,那我們的功德還是能夠得到的。

因為蕅益大師一輩子曾經也有過大的誓願,確實這些祖師大德們的性格是既柔又剛的,「柔」,表現在不忍眾生苦聖教衰的慈悲情懷,「剛」就是絕不會妥協於流俗知見和流俗之行。蕅益大師剛到什麼程度呢?發誓一輩子被人欺死也絕不會抱怨反擊一句話,意思是修忍辱心。

後來大概成名以後,還有一個因緣,發誓一輩子不受人別請,赴宴應供齋飯等等。最重要的還有一點,一輩子誓不登座講法。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因為後來他在描述自己修證境界的時候說,僅開了「名字位中真佛眼」,承認確確實實是開悟了。而且他說,佛法興盛不在乎能夠弘通多少,怎麼樣做的熱熱鬧鬧、轟轟烈烈,大家都皆大歡喜的,而在乎能夠固守一個精髓的、脊樑的、精神性的東西,所以他一直守著這幾條。

只有一條他後來破了,就是不登高座講法。那為什麼後來登座講法?有一個叫謙公的人去請他,他還是慈悲不捨,當時就開緣了,解除了這一條誓言,其他的都沒有失言。一個開悟的人說法是不會誤導眾生的,所以他講法的時候,既有禪門的幹練,也有淨土的感性,而且能把這兩點相結合的非常好。

今天的開示全部來自於《靈峰宗論》卷七之四的「淨然沙彌化佛念疏」,就是從這兩點入手而走的合二為一的中道道路。希望我們聽了這段開示以後,也在見解或者修行的感覺上能有所增上。

好,我們來看第一段:

「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稱性所起緣、了二因,必與正因同得究竟也。是以念佛三昧,名為三昧中王,普攝一切三昧。修此三昧,凡有三種:一者唯念他佛,二者唯念自佛,三者自他俱念。修雖有三,成功則一。」

這段是一個綱領性的介紹,開示念佛徑一定要從道理上明白念佛的前因後果、功德利益關係,再一個從念的正在進行時的時候,要把握好狀態,從三個方面入手,分為念他、念自和自他俱念。雖然每一個念佛方法都會攝入到另外兩種,但我們基本上都提倡念他佛,念他佛更能夠讓凡夫的口味嘗得到法味。所以如果有一些悟性上的東西不足的時候,是可以用信心來彌補足的。所以這一段大概的介紹,給大家做一個知識性的貫解。

「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佛講法裡邊最圓頓的《法華經》裡面講到一句,只要無意中到廟裡面散亂心一稱南無佛,都已經肯定必然能夠成佛。這句話的知名度確實很高,後來為念佛的淨土行人所常引,意思就是念佛的功德殊勝。

但是確鑿的講,這句話跟淨土法門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的廣度上面是一樣的,深度上面是有差別的。為什麼呢?這個屬於通途表達,意思大概就是只要你跟佛結緣了,那麼就必然會成佛,已經鐵定是打這個保票的。「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我們後來常引到淨土法門裡邊,其實淨土法門更痛快直接是什麼呢?即生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兒當下成佛。

所以蕅益大師就做了一個交代,「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具。故稱性所起緣、了二因,必與正因同得究竟也。」這句話串起來給大家講。這裡面有三個概念,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正因佛性」,後面所講的「稱性所起緣、了二因」,是指的「緣因佛性」和「了因佛性」。名詞很嚇人,什麼意思呢?「正因佛性」就是每個人都本有的佛性,那麼本有的佛性怎麼啟動,怎麼顯發?就是要跟佛法結緣,開始用這個引子。

比如北方蒸饅頭的時候都會用酵母,那個酵母放一點點,整個一團面都發了,就是這個原理。所以「了因佛性」,就等於說我們無意中到廟裡邊看到一本經書,念了個阿彌陀佛,聽了一首佛曲等等這些,突然間把佛緣給結上了,一發不可收拾了,這就開始要讓他明瞭,開始要啟動了,所以叫做「了因佛性」。

那麼明瞭、啟動以後,不是說一下子就到了「正因佛性」,就全顯現出來就成佛了,而是要你積功累德,從五戒、十善、六度萬行等等所有這些路途中的,都稱之為「緣因佛性」,就是不斷的往裡添柴、加火、扇風。這三個一體配套程序定位、啟動以後,才能稱之為修行,最後成佛,是這麼一個體系。

那為什麼要講這個體系呢?它跟下面的內容是有關的,在此先給大家說一下。不管修什麼法門,學哪個教派,哪怕追隨任何善知識,等等一切,只要你修著行就脫不了這個體系,永遠都是這麼一個路子、一個模範。

在這種情況下,又把念佛三昧給提出來了,「是以念佛三昧,名為三昧中王,普攝一切三昧」。就是用前面的整個理論框架來套,念佛也在其中。既然已在其中,我們從這樣的理解,念佛離不開這個套路,說明這個套路就在念佛法門之中了,是這個意思。

所以蕅益大師讚歎念佛三昧是一切三昧中王。大家常聽三昧這個詞,也不曉得有沒有嘗到。如果依照理論上來講,「三昧」叫做正受,又叫正定,又叫等持。「等持」就是相續的在一個狀態中,始終這樣平等的不動,如如不動的守在這個狀態、住在這個狀態裡面,所以叫做三昧,也叫三摩地,三摩提。

這裡要引出下面的文章,修這樣三昧的人一共有三種狀態:只念他佛、只念自佛和自他倶念。雖然修的狀態有這三種,它得到的功德,最後得到那個成功的感覺是一樣。

首先來看第一個,念他佛,講到的這一段想必非常好理解,可以說是老調重談了,大家一聽非常相應,「一、念他佛者。托阿彌陀佛果德莊嚴。」

我們常說淨土法門是把佛的轉果地覺為我們的因地心,這些語言大家要吃透,怎麼吃透呢?從理解上,他說的是當時慣用的語言,而且又如此的專業,那麼我們一定要把當時的語言,轉成現在心裡的一個下意識表達,然後再把這個表達先自己說服了,用心念去觸摸一下他的語境,然後,你可能才能夠轉成自己向別人訴說這樣的一個表達方法。

「以果地覺為因地心」,就是直接把阿彌陀佛修出來的所有成果,這個成果沒有版權,也沒有保密,他巴不得所有眾生都能夠跟他一樣得到這個成果。這跟世間的自私法,所謂的版權也罷,申請專利也罷,沒有這麼一說。整個九法界來講,他巴不得所有眾生都能夠早日得到這個成果,成佛的果。

所以只要我們跟阿彌陀佛結緣,托著他所修的成果為我所用就可以了。你相信他的果德,一旦用這個念頭,就把他所有修行的成果給執持、攝受過來。我們往往覺得只有佛能攝受我們,殊不知凡夫心跟佛心其實本質上是一樣的,所以當你對佛的功德有足夠的信心,就等於說把佛的功德攝受成我的功德。

所以在這裡講到「托阿彌陀佛果德莊嚴,為我所念之境。」就是這麼個意思。人家已經到頂了,我現在還在開始邁步或者怎麼樣,那沒辦法,借個力吧,我先到你的肩膀上,一步一步的把最好的風光盡收眼底,我先這麼走著,走的時候自然而然這個風光看明白了,跟你一樣時候我就跟你一樣高了。

「專心注意而憶念之。」我們來考察這句話,「托阿彌陀佛果德莊嚴,為我所念之境。」其實就是前面講的正因佛性,每個人都可以做,本來也是這樣的。「專心注意而憶念之」,就等於是緣因佛性。「為我所念之境」是了因佛性,這個專心注意開始就是緣因了。其實我們真正要成佛,最關鍵在路途中要大量的修緣法功德,緣因佛性。

所以,「或憶名號」,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或想相好」,就是觀想阿彌陀佛的三十二莊嚴相。不斷的依照經書裡讚歎的「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以及其他的描繪,用自己的心念貼近他的莊嚴果報。

「或緣四十八願往昔洪因。」你想想阿彌陀佛當時發的這四十八願,已經把我們所有解脫可能性給表達清楚了,也把解脫路上所存在的所有潛在障礙給掃蕩清楚了,全在四十八願給搞定了。所以你就憶念,把他擺平,說我相信四十八願,那麼必然四十八願就能夠攝受我,保證我將來往生等等這一切,把心安在他的願力上。這也是一種念他佛。

「或思力無畏等現在勝德。」這裡有兩個專業詞語,但是我不準備給大家細講,今天晚上比較籠統的讓我們具足這個宏觀的悟性。思力、無畏,就是用你的心思、思想來憶念佛的果地功德,佛的果地功德有十力、四無所畏,連菩薩都沒有這樣圓滿的威德,大家想了解的下去查一下就知道了。

阿彌陀佛也具足這樣的十種力和四種無所畏的功德,就是讓我們思他現在的勝德。

「或觀正報,或觀依報,總名為念他佛。」一目瞭然,說的整體狀況就是我們全身心的靠投、撲倒在西方聖境上,徹底把娑婆世界現前境界完全給轉移到極樂世界,這種轉移是非常忘我,不管不顧的。

下面講,「貴在歷歷分明,一心不亂。」為什麼觀他境的時候要觀得歷歷分明呢?我們現在也有歷歷分明的力量,就是使在咱們這個世界了。為什麼說很精明、斤斤計較的人日子過的很安逸,就是在這個世界他很有把握,也可以稱之為「歷歷分明,一心不亂」。

那麼要轉「歷歷分明,一心不亂」的這股勁,不要用在這兒,而要用在西方。因為將來所顯的是我們要生西方,怎麼生呢?就是由我們的心力所顯,心力顯現出來的時候,我們的西方就到。

所以,「歷歷分明,一心不亂,則三昧功成,逕登淨域。如東林諸上善人,即其證也。」

這其實就是讓我們常規的念他佛,念極樂世界、西方三聖、清淨海眾,念那兒的依正莊嚴等等。只要你心死在那兒,念念不忘,那麼將來必然由這個一心不亂的功夫,三昧功成以後,自在往生,橫超淨域。下面特別舉例,就好像東林諸上善人,指的是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那時候號召了一百二十三個人一起結蓮社,每天念佛,修念佛三昧,果不其然最後功成名就,依然往生。

這一段可能比較容易懂,可是這只是其中一段。第二段首先給大家念一下:

「二、念自佛者。觀此現前一念介爾之心,無體無性,橫遍豎窮,離過絕非,不可思議。具足百界千如,種種性相。與三世佛,平等無二。如此觀察,功深力到,圓伏五住,淨於六根,豁破無明,頓入秘藏。如西天四七、東土六祖,及南嶽大師、天台智者,即其證也。」

我在看這段文的時候有一個顧慮,從消文給大家講,我害怕還是落入到言詮,因為本來文已經很難消了,我們就那麼一點點靈光和精力,現在把它所有都使在弄懂文理上,很可能心跟不上來。所以我們就粗略的把文貫一下,往義上會。

這一段是什麼意思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念他佛是剛才講的,現在是念自佛。其實從境界上來講,「念他佛」是把心往開了展,「念自佛」是把心往濃了縮,不管展到一定的地步還是縮到一定的地步,最後都會豁然開朗,親見佛性。

所以這個念自佛,「觀此現前一念介爾之心」,每個人現在生活都如此的真實,其實從來不知道這是假相。我們有時候說:「哎呀,你這個人現在在幻想什麼呢?你在想啥呢?心裡在盤算什麼?」很可能我們都覺得,這個東西是人的一個本來常規的生理功能。

但是錯了,不管認為是人的生理功能或者心理功能,你認為它是一個屬於你的東西,那就錯了。

就是這個現前一念,每個人的靈動心,不管怎麼表達都行。認為說我存在也行,認為說所有世界都為我認識也行,認為說人有主觀能動,我要思、我還會考、我還會想、我會思辨、我會辯證,等等這些都行。你只要能夠反觀得到這個是怎麼作用的,只要你觀到這個作用本身的當下,就是你的起心動念,在起心動念就可以了。

可能聽起來人人都知道,不是這樣的,我們平常是不知道自己的起心動念的。我們所有的心力都依附在起心動念上,所有的力量都是被它牽著走的,而不是盯緊它的,這個大家一定搞明白。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並不知道現前一念的狀態。當我們貪著的時候,鬱悶的時候,心生歡喜的時候,根本不知道念頭在鬱悶,在歡喜,而是隨著歡喜和鬱悶走了。就跟游泳一樣,觀不到這整個是一潭水,就撲到水裡面盡情地比劃費力氣去了。

所以真正的「觀此現前一念介爾之心」,大家要學會這個心到底在哪裡?比如說,這會兒大家往遠處望一望,那這個心到底在眼裡邊呢,還是在望到的物體上?這都是你的心的功能。又比如說,大家在聽我講法,那麼這個聲音到底是我現場的聲音,還是手機上的聲音?是我手機上聲音,還是你手機上聲音?還是你耳朵裡的聲音?到底在哪兒不知道。可是問題是,這個聲音在我這兒,也在我的手機裡,也在你的手機裡,也在大家的耳朵裡,哪兒都在。

所以這裡講,「觀此現前一念介爾之心,無體無性,橫遍豎窮,離過絕非,不可思議。」

你沒有辦法形容,逮著它,甚至都沒辦法讓它停住,所以說「無體無性」;「橫遍豎窮」表達的它又是無處不在的;「離過絕非」就是你想形容表達的任何言詞,乃至否定、肯定的手法,都不能夠把它說出來;「不可思議」,用思想和語言不在這個層面,這叫做「不可思議」。

雖然不可思議,「具足百界千如」。「百界千如」也是一個佛學詞彙,你想一下,其實就是所有十方三世一切世界而已。一切世界是由物質世界和思想世界,一切眾生的世界,一切凡夫、聖者、佛的世界等等,都是在這個百界千如中。但凡有你想到的世界,包括想不到的世界,都離不開這個百界千如世界,就是這麼一個法場,大世界。

這裡面具足了「種種性相」等等這些一切,現象也罷,本質也罷,不要管它,你就守好肯定離不開這一念,這一念「與三世佛平等無二。如此觀察,功深力到。」

上面講理論的時候,「如此觀察」,怎麼觀察呢?我相信剛才講了半天我們也不會觀察,因為守不死,心力太弱。就近來觀察,給大家舉幾個例子,比如我們如果不學佛的時候,每天心都用到外面的滾滾紅塵,財色名食睡上。

現在我們都學佛了,想了生死,還要往生西方,每時每刻要迴向功課,迴向功課數字多了,覺得很不錯,這是個修行的;迴向數字少了,今天覺得有點拿不出手;又有的人天天迴向,他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有的人偶爾迴向一次,他就覺得自卑根本不敢說話;等等這些。

那麼我們就此裁住,自問一下所有的這些關於修行的感覺。我是一個佛弟子,就需要一個我是佛弟子的感覺,一定要住在這裡面,才是一個好的狀態,正的心念。或者說他不好好修行,我比他強,馬上就住在這種享受自己優越性的感覺上。

乃至在聞思講堂實修群,有一個宏海法師每週四都講法,我一定要如約而至在那兒聽,還是一個感覺。包括一定要今生了生死,要往生極樂世界,最後見阿彌陀佛,所有的念頭一定要存在一個感覺。

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這個感覺是沒用的,是障道的,是本來要作廢的。大家仔細將所有的感覺消融自性。當感覺出來的時候,我們才覺得活得有價值、有意義。其實都不知道,沒有感覺才是根本價值的體現。但是現在我們不敢,覺得沒感覺是一種泯滅的狀態,而不是騰空的狀態。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會觀察。縱然觀察,也不敢從根本上兜底,把它徹底掀翻的觀察。大家想想為什麼要有這麼多幻想、妄想、感覺?所有的都是錯覺。如果我們消融了所有的感覺,不要說當體悟道、證道,你想一想,假想自己是一個完全不求,沒有期望,沒感覺的人的時候,才叫徹底解脫自在。

這時候大家仔細想想,一切相都是虛妄的。「如此觀察,功深力到」,久而久之,在把握好這個感覺的時候,明白這也是種感覺,不斷地就這樣反觀,伴隨著它,那麼久而久之,「功深力到」,就開始「圓伏五住,淨入六根,豁破無明,頓入秘藏。」

這裡的「五住煩惱」指的我們三界內的見惑、思惑以及三界外的無明惑。三界內的見惑算一住,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個地方都有思惑算三住,三界之外還有無明煩惱,一共是五住,統歸就是成佛路上的一切障礙。只要你久而久之,「圓伏五住」,首先伏住了,再慢慢「淨入六根,豁破無明,頓入秘藏。」見到這個明心見性的本來自性,正因佛性悟到了,這就叫念自佛,在淨土法門叫做實相念佛。

後邊蕅益大師講到了「如西天四七,東土六祖。」「四七」指的是從釋迦牟尼佛到迦葉尊者,一直直承下來的西天四七二十八位祖師。西天的第二十八代達摩祖師到中國以後,是「東土」的初祖,一直到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祖師是第五祖,一直到第六祖,東土一共有六位祖師。這才是真正我們稱之為的祖師,他們悟到了這個心法,就是念自佛成功。「南嶽大師」指的是南嶽慧思大師,「天台智者」指的是天台宗的開山祖師智者大師,「即其證也」,這是取他們的修行路子是作證明的。

可能大家知道,宏海法師以往不是常講不要參禪,其實這不就是參禪嗎?下面還有一段,就是交代給大家,如果你能夠依著這個念,那麼就比我們光念他、光念自要來的快,而且品位要高,第三種叫「自他俱念者」。

因為我們在念他佛的時候,道理雖然不能徹見,但是正在用的這個道理是確鑿無疑的。所以只能守住念他佛的功德,其實念自佛和自他俱念已經具足了。那麼問題是什麼呢?如果你想錦上添花、如虎添翼,那肯定是這個理你明白,然後再依著事還是這麼去做,那就更好。

為什麼在三輩九品裡面有品位呢,主要就是從這方面來見分曉的。所以今天晚上的開示,也可以說給諸位蓮友將來的蓮品增上做一個基礎。

「三、自他俱念者。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是諸佛心內眾生,諸佛是眾生心內諸佛。托彼果上依正,顯我自心理智。如《觀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由我心性本具功德不可思議,諸佛果中威力不可思議,故感應道交,自他不隔,極果圓因,稱理映發。如永明壽、楚石琦所修法門,即其證也。」

大家不要被嚇壞了。很簡單,我們也不要依著貫文跟大家再調出來,把它化繁為簡。

「自他俱念者。了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個第一重要吃透,什麼叫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當然又會給大家講老調,不就是所有的眾生也有佛性嗎?就跟黃金一樣金性永不改嗎?這個聽多了就不起作用了,反正知道佛性就如黃金一樣,我們現在用金子冤枉的做了馬桶一類的器具,我已經無數次地用過這個比喻了。

大家現前設想一下,什麼叫做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每個人捫心觀察自己的心念中,或者耳朵聽聲音的功能,或者眼睛看東西的功能,等等這些。起心動念中你發現了沒有,這個不一定能觀得到,你試試,始終有一個凝聚的、不動的東西。任你手舞足蹈,口吐蓮花,講得引人入勝,乃至你的心念速度快,一個念頭你比人家快了多少。但是你發現了嗎,一定有一個凝固不動的東西,是這個世界的本來面目。

在《楞嚴經》裡面很巧妙的就用耳朵聞聲音的來講,響的時候聲音他聽見了,沒有聲音萬籟寂靜的時候,這個聽聲音的功能還跟有聲音的時候沒變,還在那兒,好像始終全天候在一樣,這就是不動的那個東西。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就是指,我們的心其實本來就是這個東西,不動。佛雖然成了佛,如此華彩的樂章,他的國土顯得那麼淨土,還是必須依照這種不動在顯現。我們雖然現在流浪到六道,又做了人,或者曾經下過地獄等等,還是依這個不動的東西,始終就離不開它的掌控,而且就在它的範疇和場所中進行起伏。但是這個東西從來沒有動過,記住這就是三無差別,就是講的這個不動的層面。

既然是不動,大家看下面兩句:「眾生是諸佛心內眾生,諸佛是眾生心內諸佛。」如果這個心不動,那麼想想佛是這個心發揮的,西方極樂世界也是這個心發揮的,我也是這個心發揮的,娑婆世界也是這個心發揮的。你說,娑婆跟極樂,我和佛,它沒有相互交錯的這個實質嗎?它一定是用這個心作為平台,相互轉換,相互交織的。

後面說「托彼果上依正,顯我自心理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回到頭一種念佛中,我念極樂世界種種好,阿彌陀佛種種殊勝的時候,其實就等於說,我也成了那個殊勝。大家聽明白,很難理解。

雖然佛已經在究竟圓滿的淨土中,可他念我的時候,還必須把這個法延續到娑婆染土中來進行稱性發揮,弘揚立宗,這就是我們的交織處。交織是有一個平台,怎麼交織的,還是前面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由於無差別上面現在有差別了,那我們修行就等於無差別是正因佛性,修行啟動開始不斷地利用這個交織的功能轉化的時候,就是了因佛性和緣因佛性。

所以這句話聽不懂不要緊,我打個比方大家就知道了。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極樂和娑婆離得太遠了。比如一個小區裡,你住在你家,我住在我家,他住在他家,好像是各住各家不一樣,但是始終就在這個小區裡邊。這個小區沒有動過,任你家、他家、我家,都在這個小區內,這個小區是平台。

那麼當我想到你家去的時候,就會想你們家在幾樓,怎麼進門,客廳是怎樣的?等等等等,反正不斷地就想這個。然後我就啟動了,出了我的家,進了你家的門,在你的沙發上坐一會,喝個茶等等不斷的這些,這不就圓滿了嘛!

但是還不要忘了,雖然我去了你家,還沒有離開我家和你家在的這個小區,你來我家亦復如是,還在這個小區內。雖然在這個小區內,你家必然是你家,如果你家富有,那麼咱們兩家的擺設,所用的資具,裝修的檔次,享受的一切整體環境等等,那肯定就不一樣。

這是就近而相似的比喻,顯發我們什麼叫做自他倶念,其實就是這個理。

那具體怎麼行呢?大家都在摸索階段,我現在也不可能像佛一樣給大家講明白,我們相似的這樣做個比喻。比如說,在念佛的時候大家生起一種心,什麼樣的觀照呢?前面講了念他佛、念自佛,你自他俱用。

自他俱用是怎麼用呢?這個就要靠其中的一個訣竅,就是你觀自己的心,首先把這個不動的心守死,既然一切法如幻如化,整個娑婆、極樂全是如幻如化,我的凡夫的肉身,佛的圓滿報身如幻如化,之間是可以轉化的,你確信無疑,為什麼?因為我們依著本來平等的心,這個心我和佛是一樣的。

雖然是一樣的,可是現在的對立面又生出來,為什麼?我在染土,他在淨土。我依著染念造了一個染土,我現在就享受到染土;佛依著淨念造了一個淨土,他就已然生在淨土。

但是雖然我在染土,我現在要念淨土的佛,始終廓然自他不二的整個遍法界是在一個平台,娑婆也在,極樂也在,那麼現在誤區是什麼呢?我把本來遍法界的心念依托在染土和我的凡夫身上了,那這時候就依附不到淨土和佛身上了。

盡管如此,可是佛和淨土還在我依附在染土和凡夫身上這個念的念中,也就是這個心的心中。我只要具足的一轉念,我只管念佛、念淨土,我就可以成功的依附在佛身上和淨土上,就離開「我」。

這就是後面講的如《觀無量壽佛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你的心想什麼,心在哪裡,那麼你的心就是什麼,呈現的什麼,呈現在哪裡。

把這個道理明白以後,每當我們念佛的時候,就這樣作觀,如果心繫在觀想西方,你就同時觀照東、西並在,你現在在娑婆世界,坐著的這樣一個如幻如化的色身,這個遍法界的念頭一啟動的時候呢,你就觀想自己的念飛奔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現前,你的念頭不斷地從這兒剝離,往那兒依附。但是始終就在這個心中,不離開這個心,娑婆也是心,淨土也是心。就依著這個念頭,從依附我改成依附他,從依附娑婆改成依附極樂,從依附凡夫改成依附阿彌陀佛。我們每天所做的工作,只要這樣就足夠了,就必然能解脫,一定會往生。

一個是把整個遍法界的心用活了,全體提起來了,觀照在;另一個,把念頭不斷地往那兒輸送了,造的就是依附那兒,成就那兒,顯現那兒的業,那麼自然這邊就轉成那邊了。盡管這邊轉成那邊了,你還始終知道就在這一個邊,就是一個遍法界心。那麼你發願去了以後,乘願再來的時候還是離不開這個。

這就叫做「由我心性本具功德,不可思議」,跟阿彌陀佛不可思議一樣的,都是這個心。「諸佛果中威力,不可思議故。」阿彌陀佛已經把這個心給用到極致,顯現發揮到最佳狀態,那麼我就照著他的這個,自然而然我也相應的到不可思議的最佳狀態,故而稱之為感應道交。憑什麼感和應呢,因為是三無差別一個心。憑什麼道和交呢,就是因為從來沒有分開,就在一體。

那既然如此,「自他不隔。極果圓因,稱理映發。」

這些道理不能講了,大家慢慢悟去。如果你的修功始終不落下、堅持的話,這些話將來自然不言自明瞭。剛才講半天「自他不隔,極果圓因。」就是修的是西方極樂世界是最極莊嚴的果,我們現在依照這個,自他同時並起的念佛,這個理論明白了,然後拚命的去依附在阿彌陀佛身上,那不就是圓因。一開始從因地就是圓滿的,果地當然就更加圓滿的快呀!所以這裡他講到的永明延壽禪師,還有一位叫楚石梵琦的所修法門就是這樣來修的,可以稱之為「禪淨雙修」吧。

講這麼多,大家不要又被攪混了,本來是想上提,結果又給攪亂了,那功德就不在了。什麼意思呢?假如你的心力提不到自他都能運用的時候,那麼至少自他這個理是通的,知道我念阿彌陀佛的時候,這個心念是貫徹無礙的一體心,感召的西方極樂世界也在這心中,我也在。理明瞭以後,你再忘我的依著光念他佛,只管去念,就是一樣的水平,一樣的境界。

有人可能會問,這個理聽了半天,你說的自他俱念,念自佛者,我根本聽都聽不懂我怎麼觀呢?那這樣,你信他就行,你信念他佛,跟後面念自佛,自他俱念,跟前面講的,「修雖有三,成功則一。」就是最後徹底成就了,到手了以後一模一樣。這其實也是屬於自他俱念的功德,其實你已經在自他俱念了。就是只念他佛,但是你相信這都在其中,這也是一套。

如果實在聽的雲裡霧裡,更加亂了。那你可不要被亂,還是老老實實「願生西方淨土中」,你相信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其實還是暗與道和,跟這個妙道完全也是脗合的,不必掛念,不必多此一舉。

所以今天晚上講這個如果大家悟性跟不上,有可能就成了多此一舉,甚至害事。但是長久以來大家一直在念,每天都在修功課。那我不知道,我們是不是機械性的死的做功課,有沒有會有反觀的時候?因為確實積功累德久了以後,修行增上的時候,也是需要這樣的一種開示和點撥的。能夠開一點就算一點,開不了的你就結個緣,也不要心急,總歸後面講了一句,「方便多門,歸元無二。隨行一轍,俱得到家。切勿疑慮,自隔要津。」

你不要聽了以後覺得,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聽過,不是說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就行了嗎,怎麼又出來這麼多的行行道道呢?不要這樣去「自隔要津」,又把它割裂開來自己生疑情了。「隨行一轍,俱得到家。」相信這個就可以了,當然從理上今天能把心擴展開來,那就更好了,事理圓融。

另外再說一下,我們這個群現在人是越來越多了,三百一十九個了。其實用功的越來越少了,那我也不想這樣厚著臉皮老是催促大家,因為畢竟個人生死個人了。能夠催促動的,一次就行,催促不動的呢,十次、百次、百千萬次也無濟於事。

那也不必大家為此而招煩惱了,覺得說不完美,因為我們這兒本來就是個有漏的世界。

我想,在群裡能夠精進,能夠真正得力的,如果說罪過的話,一個法場也罷,一個生活場、工作場也罷,都是一樣的,總會有主角和配角,不可能都平等的。那麼真正的主角,始終能夠次次跟進開示,得到真實利益,念念不忘向道,然後每天老老實實念、迴向、懺悔,這樣的一個「二百五」的老實人,才可以說是我們這個實修道場真正的寶。

一旦花開見佛的時候,就像被評為整個一部電影的最佳女主角、男主角,那時星光大道一走,人家是整個聲光電的核心,是真正的王者,真正的成就者,所有的目光只能聚焦他,但是誰都學不了他,也不能像他。

我希望人人都有當主角的發心和立願,不要自甘當配角,甚至配角當著當著都不曉得怎麼配了,就在這兒掛了個名,那確實也沒什麼意思。所以希望大家還是能夠發長遠心,立相續願,不要自暴自棄。每天思維一點點,進步一點點,這樣才不枉在聞思講堂實修群這個道場湊了一份子的因緣,希望大家能夠以此共勉。

並願今日的講法功德,同生西方淨土中!南無阿彌陀佛,謝謝大家,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