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講)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實修道友們,大家晚上吉祥。今天又到週四,依照慣例我們再在網上跟大家做一個開示分享。

今天的內容依然是蕅益大師《靈峰宗論》中的兩段開示。第一段開示是有關供養,特別是供養僧人。這段開示的緣起跟大家說一下,有一個禪者,他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化緣,然後再供齋,當時供的十萬八千僧,他有這個願力來供養這個齋法。

古代常有千僧齋。供齋的概念,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平常我們有時候到寺院裡邊或者說道場上,都會說「供眾」,就是供養現前在這道場裡面住的一切常住僧眾。

現前而言,一般我們供的齋,最基本的稱之為如意齋,就是隨分隨力,隨自己的能力或者當天的發心,乃至到廟裡面的客堂(就是接待一切來往佛事的地方),說:「今天弟子發心,以幾百或者多少供養一下大眾。」這個我們通常稱之為如意齋,也就是隨自己的發心稱心如意的意思。

還有羅漢齋,是相對來說大型的,所有今天寺院裡的師父,乃至周邊聞訊的,都來這裡吃頓飯,我們一般把它稱之為羅漢齋。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還有羅漢菜。我們有時候到寺院裡面看到,包括五台山顯通寺和菩薩頂上都有,特別大的那個鍋,就是古時候做羅漢齋用的,做趕齋佛事,這是又一個。

還有一種叫上堂齋,同樣也會請所有的僧人來過堂,來應供,或者供養一個紅包。但是它就比較隆重,為什麼呢?因為它的規格比較高,要上堂說法。這個供養者如果是居士的話,著海清乃至縵衣到丈室裡面去迎請和尚,然後請到法堂登堂說法以後,再到齋堂去過堂。這儀式非常的莊嚴,特別攝受人,所以現在來講,基本上通常所見的最大規格的叫上堂齋。

那麼還有一種齋叫千僧齋,可能大家聽過,甚至有時候叫萬僧齋。千僧齋是最常見的,現在像五台山、普陀山都會有這個大的千僧齋法會。千僧齋是緣於什麼呢?釋迦牟尼佛當時十六位弟子裡面,所有的這些羅漢尊者,有些弟子佛都給授記過了,不讓他涅槃去淨土入滅,讓他永遠住在娑婆世界人道中,來作為應供給世間的人培福田。

大家知道福田就是給我們增福嘛,所以就留下來這麼一個傳統,只要有一千個僧人能聚集起來,今天一起來應供,來過堂吃齋,那麼其中就必然我們可以結緣供養到一個阿羅漢。大家知道阿羅漢就是已經了脫生死的大聖人。千僧齋就是給我們打保票,肯定裡邊會有羅漢來,能跟聖人結緣。我們現在在五台山,真正千僧齋的時候有三四千人,那裡邊絕對會有羅漢,菩薩肯定也會有。這就是大家來供養的時候,普同的這樣來跟每一個出家人結緣,這就叫做齋僧。

給大家講一個前提,就是源於蕅益大師寫的一篇疏文,讚歎這件事情,借此抒發他對齋僧、供眾的看法,原文如下:

「人但知佛法重,不知僧之重也。但知僧以佛法重,不知佛法以僧重也。無僧則法輪息,法輪息斯佛慧命絕矣。故較福田於末世,無尚供僧也。僧固不同,有真實僧,有清淨僧,有啞羊僧,有無慚僧。夫真實名勝義,清淨名世俗。非勝義則世俗不尊,非世俗則勝義無寄。故應真大士、地上菩薩,每現身世俗中,不但同修清淨,亦且混跡無慚,所以警肉眼凡夫,令知僧相不可忽也。是故為僧者,應善自料簡,誡無慚、啞羊之行,由清淨而進真修。供僧者,應一切恭承,視啞羊、無慚之儔,如真實之偕淨侶。然後觸目所遇,罔非勝田。職此之由,感賢格聖。倘心生分別,雖供五百羅漢,不如值一凡夫僧矣。」(《靈峰宗論》卷七之三,象岩禪人化齋十萬八千僧疏)

這是蕅益大師寫的這麼一段話。那為什麼呢?剛才講到供齋的一些種類大小,也許我們會看到一篇文章甚至寫到,為什麼供養出家人還得感謝他們。

已經學久一點的佛弟子們,當然能夠理解其中的所以然,一般初機的就覺得這個很不能接受,好像出家人得了好還賣乖。為什麼呢?就是我們這整個有一個供養機製,這是住持佛法長久以來其中的一個模式。

這樣來能夠正確的給眾生培福,因為出家人號稱世間的福田嘛!他們辭親割愛,不蓄妻兒,奴婢、家庭沒有,就是一心一意的求道弘法,以清淨的身心福田僧來給大家機會,那麼我們供養也是跟佛法結緣,增長自己的福慧。

那麼這個機製,是佛門千百年來已經形成的一個很好的,如果說俗了,就是運營模式吧。這個模式即保障了出家人修道的根本資糧,又巧妙地給在家人乃至一切佛弟子一個對境來培福,所以等於是我們常說的「雙贏」。

在應供的來講,你不要執著,你就作為僧團的一員,三寶之一,那麼你去做這個佛事,你必須要去。如果有時候這也罪過的講,像我在五台山上,有時候知道有時候不知道,有時候知道了也沒辦法去,我住在那個廟溝村好像在十幾里外。但凡方便能去的話,就應該去。這就跟聽法一樣,如果你聽到了,不給供養的人一個機會,那麼身為出家人來講,也是有一些過失的,所以應齋是他的份內事。

那麼供齋者而言,深信供養三寶德福無量,然後歡喜的去做這麼一個廣結善緣的佛事。但是在供養的過程中,人們能不能意識到應該用所謂的平等心、恭敬心來供養每一位僧人?像我前幾年在普陀山的時候,每年也有好幾堂千僧齋。我記得那會兒有的一些齋主,學佛比較久了,他可能自己也不曉得所以然,就聽說有這樣的事,反正他有這個能力來結這個緣,就做這個事。但是並不是真正的說,從恭敬心或者從培福心的角度來做的,他就覺得這是觀音菩薩道場,跟觀音菩薩結緣一樣。

所以在這點上關於供養,特別是關於齋僧,蕅益大師就講了一個知見。我們從第一段看起:「人但知佛法重,不知僧之重也。但知僧以佛法重,不知佛法以僧重也。」

通常我們講起佛法,都知道佛門廣大,佛法無邊,博大精深,但是不知道僧人也很重要。有時候可能跟佛門接觸的不是很密切,或者信仰沒有建立起來的話,大家可能知道聽到佛法,或者佛、如來、佛祖等等,覺得非常有神秘感。那看見出家人他覺得怪的很,為什麼不要老婆,不在家待著,就出家了。他就把這個弄成好像是兩個極端,不在一塊的事,確實世間也有這樣的一種見解。

「故較福田於末世,無尚供僧也」,培福田,種福田,在這上面有大的發心,再沒有比供僧來的快的。

但是這裡也話鋒一轉,說「僧固不同」,就是僧人也是有差別的。這是他首先從事相上來交代,「有真實僧,有清淨僧,有啞羊僧,有無慚僧。」

一般就真實僧來講,屬於聖賢僧,就是指的證阿羅漢,或者說菩薩再來的大聖人,那麼叫真實僧。

清淨僧,就是心地上可能還是一個凡夫,但是他規規矩矩出家、受戒、持戒,乃至弘揚佛法,這輩子老老實實修行,包括往生極樂世界,身為三寶之一,好好修行,認真住持佛法,這叫做清淨僧。

出家人也有好多層面,有的就像在窗口行業一樣,接待、住持、當會長等等。還有一些在寺院裡默默無聞,把交給他的事都做完。乃至更有一些,一個人清清淨淨住在山裡邊,啥也不幹,只管自己,光是自己先清淨了再說,或許甚至有的文化水平也不高,讓他講什麼,也講不出來頭頭是道,但是他就是穿這身衣服,很清淨這樣的在道場裡面生活著。這些我們稱之為「啞羊僧」。

那最次的一種叫做無慚僧,就是沒有慚愧心,可能是污道沙門,在威儀上、戒律上都不那麼地道等等,貌似僧流裡邊的害群之馬吧。

這四種是蕅益大師在這裡進行的一個揀別。

大家來看下一段,蕅益大師說:「夫真實名勝義,清淨名世俗。」什麼叫做真實,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勝義僧,也可以說是聖人僧。「清淨名世俗」就是還沒有轉凡成聖,這輩子是一個世俗的人,發心出家正在修行的道路上。

「非勝義則世俗不尊。」

我們看待僧人,要從勝義的角度覺得他是一個聖人,有威德,又有慈悲,又有智慧,攝眾等等,真的跟一個聖者一樣的去敬仰和皈依。為什麼呢?因為只有這樣的一種仰望、崇仰,才能讓我們生起一種尊敬之心,對於三寶發自內心的尊敬。因為世間人他是一定要著這個相的,所以在這個相來講,他覺得他很厲害,了不得,甚至不是凡夫,就會生起這樣的認知。

那麼為什麼要說「非世俗則勝義無寄。」

這個世俗僧應該就是下面的啞羊和無慚也可以說在其內吧。那麼如果你不以世俗僧為對境去恭敬的話,那麼勝義僧從哪裡來的呢?遍天下的勝義僧,難道格外的拍拍胸脯喊個口號,扛一面旗子打個廣告說:「我是聖人,其他都是凡夫。」

你沒辦法辨別,所以最好的心態是什麼呢?就是像尊敬勝義僧一樣,去尊敬凡夫世俗僧,可以確定的是勝義僧一定就在凡夫世俗僧中。大家記住這段開示是為了供齋,供所有僧人齋所寫的疏文。

所以後面講到,「故應真大士、地上菩薩」,就是登地的大聖人、大菩薩,他們示現在這個世俗中,然後為了度化眾生,圓滿菩提道業,成就佛果,就像地藏菩薩,觀音菩薩,正在進行他們的這個階段水平中。

所以,「每現身世俗中。」 《地藏經》裡面說,「每一世界,化百千萬億身。每一身,度百千萬億人。」那麼多的大菩薩總是上求下化,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那麼大家想想他下到哪裡去度化呢?就在我們染土世間,在這個世俗裡,就在我們身邊。

「每現身世俗中,不但同修清淨,亦且混跡無慚。」

什麼意思呢?大家記住,就是這些大菩薩們來示現來度化眾生,他示現的也跟一個凡夫一模一樣的,大家一定要把這個法搞清楚。有時候我們弄不清楚,就覺得這乘願再來的肯定得顯神通,天天弄的身體發光,他心什麼前因後果都得顯現。

不是這樣的,就算一個登地的菩薩,像觀音菩薩他來示現成一個人道的僧人,那麼他就跟一般人一模一樣的,他還會示現有煩惱、有貪著。不知道諸位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做「隱德顯陋」,就是菩薩再來的時候,他為了跟世間人步調一致,他自己所有的德還不能全部顯現,還要故意顯一些陋劣的習氣、毛病、貪心等等這些,給世間人看,否則他就不能長久住世。

所以這裡講到地上菩薩,他每現身世俗中的時候,不但示現的跟一個清淨僧一樣,而且更可能的跟一個無慚僧一樣,無慚無愧,不好好修行,乃至有可能特別貪財,或者說吃肉喝酒的僧,都有可能。所以這裡講到說「不但同修清淨。亦且混跡無慚。」這句話就是這段開示的核心,他就要說明這個義理。

「所以警肉眼凡夫,令知僧相不可忽也。」

這就警醒了我們習慣以貌取相的凡人呀,一定要記住沖著這個僧相去恭敬。不管他是勝義僧也罷,凡夫僧也罷,乃至無慚僧,是沖這個僧相,他是三寶的一員,不要忽略了平等心、無差別心去恭敬僧相,而不是某一個僧人,沖著這樣的一種心去供養。

「是故為僧者。」他也從僧的角度也做了開示,「應善自料簡。」就是你自己要管好自己,「誡無慚、啞羊之行。」

最好成一個勝義僧,至少也做一個清淨僧,不要做無慚無愧擾亂佛門的這些敗相弟子,天天花天酒地的,穿著僧衣不做僧事。還有啞羊,就是不發心,光管自己,什麼也不精學,一問三不知,著一身僧衣沒有住持法道的功德。

所以他也開示,為僧者應該這樣:「由清淨而進真修。」至少要以一個清淨僧的身份,而進一步修勝義的功德,轉凡成聖。這是從僧人來講,「是故為僧者,應善自料簡。」

下面又是從供養者來講:「供僧者,應一切恭承。」「恭」就是向上這樣推舉,「承」就是下侍,自己在這兒候著,這麼個意思。就是在整個供養的過程中,今天齋僧的這個法會裡,一切恭敬、承敬。

特別是「視啞羊、無慚之儔」,哪怕你今天供的僧人裡邊,好像有一些不怎麼會說的啞羊僧,或者無慚僧也混進來結緣個紅包,那麼你不要在這上面有分別心,一旦分別就壞自己的供養功德。「如真實之偕淨侶。」 雖然看到有這樣的啞羊、無慚僧在裡邊,那麼包括清淨僧,你都要把他們觀成是真實僧、勝義僧一樣。

我跟大家說,這個還真是一個微妙的修法。有時候我們去其他地方,比如五台山,我這個見聞短淺,就喜歡去五台山。在顧盼之間,一個場面、一個情景,你確實有一種感覺,如果你修的真的滿目都是菩薩,就覺得橫一個豎一個,來一個走一個,嬉笑怒罵,念念都是菩薩,你就覺得這裡邊都是菩薩化現。哎呀,這種法喜非一般人所能感知。覺得那整個就跟在淨土一樣,諸上善人一樣。

所以我們說有這樣的境界,有這樣的法喜。那麼我們沒有這樣的境界,我們也在這樣的境界中修這個平等,人人皆菩薩的境界。這樣的話,你的功德才能到位,你的供養才能確實,我們常說的功德圓滿。所以這裡講,就是你看到這些,也要跟真實僧一樣去抬舉恭敬。

「然後觸目所遇」。這是一種觀法,大家要知道,你只有這樣子去作觀,在這種情況下,就是你自己有了這個見解、恭敬具足了以後,「然後觸目所遇」,不管他來的是什麼樣的僧,在你的眼裡全是勝義僧。

所以說「罔非勝田」,沒有一個不是殊勝的福田,你供養一個僧人就像供養一個聖人一樣。「職此之由,感賢格聖。」由這樣才能夠真正的說,感得聖賢僧也真的能夠來到法會應供,也能夠感得自己的心也提得跟聖賢一樣,這是叫做「雙贏」。

下面一句告誡的是什麼呢?「倘心生分別。」

如果你在供養的時候,總是覺得這個行那個不行,這個不錯那個很差勁。大家想,我們有時候這種分別心,真的是無端的處處都顯現。喜歡神通的,能給你顯現點就厲害,沒有神通的就沒有道;喜歡苦修的,覺得他穿著朴實,看上去蓬頭垢面的,從山裡來的,這就好。

那麼看上去油光水亮的、比較富態的,他又說這是一個富貴和尚,也有此意,前者好,後者不好;甚至有一些人,師父講的法跟他相應,他就說好。如果說的話跟他覺得不太買賬的,或者宿世沒有因緣,或者今生法門不應機,那他又覺得不行。種種這些分別,我們時常會有。

可是如果在供養的時候,這樣子去心生分別,是怎麼個結果呢?

「雖供五百羅漢。不如值一凡夫僧矣。」

如果你以這樣的一種分別心來供養的話,哪怕你今天真的供到五百羅漢,哪怕你是開千僧大法會,還不如一個人以清淨心,在路頭路尾看到一個出家人真實的去供養,還不如這樣的供養大。所以這一點,就是講到我們對於三寶中僧寶的一個認知。

另一個,我們供養師父,或者與出家人打交道這個層面,就是要守好這個原則,這個修行方法,這個觀法。如果能把這個觀法觀好,在末法時期,這是一種莫大的修行,比你苦修磕頭拜山,要功德大,這個功德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大家想想,修行無別修,就是你得識得路頭。路頭對了,在哪兒都能修,會修的點滴不落他都能修;不會修的人,最佳狀態境界呈現出來他也修不了。這就是這一段的一個開示。

下面一段是關於懺悔的開示。可以說也有一個連貫性,我們在跟三寶打交道的過程中,有時候確實會無端的自己去造一些業吧。那麼造了業以後,覺得這可怎麼辦,這就沒辦法了,好像永遠再沒有機會似的,不是這樣的。

這段開示,也是一個閉關的人要去拜這個懺法持咒,然後去募捐,積聚了一些米,他用咒來加持,來供這個米寫了一篇疏文。原文如下:

「迷真起妄,誰不造業。業有輕重,果報隨之。於中轉重令輕,轉輕令盡,獨賴有懺悔一門耳。重業而能深悔,業遂冰消。輕罪而不革心,終成定業。

故經嘆二種健兒,一不作罪,二作已能悔。不作罪,固是穩當。作而能悔,悔力若深,彌稱勇健。三世諸佛,始從名字初心,極至等覺後際,罔不以五悔為進修方便。當知作法懺,能滅業障。取相懺,能滅報障。無生懺,能滅煩惱障。三障圓滅,三德圓成,三身圓顯,直捷痛快,所謂屠刀放下,便成佛也。」(《靈峰宗論》卷七之三,涵白關主禮懺持咒募長生供米疏)

大家來看,第一句講到,「迷真起妄,誰不造業。」

說明人在這個世間,每天身口意具足貪瞋癡,都一樣,誰也比誰好不到哪兒去,誰也比誰突出不了多少,都是在起心動念中去造業。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本具的佛性人人都在迷的層面,大家共同聚到一起,那麼就提供一個絕佳的機會,一塊造業。所以這裡講到誰不造業,就是人人皆如此。那麼既然造了業就一定會感得因緣果報。

「業有輕重,果報隨之。」

就看你造業造的有輕有重,你造的時候是什麼樣性質的輕重,那麼感果的時候,同樣也是直通如影隨形來呈現你的遭遇。那造了業又要感果,可怎麼辦呢?如果是定了不能改的話,難道佛門裡面的修行就白白虛設了嗎?

所以這裡講到說:「於中轉重令輕,轉輕令盡,獨賴有懺悔一門耳。」

就是說造了業不怕呀,佛門裡面還有一句話叫做「不怕念起,就怕覺遲」。「覺」,如果從廣義上來講,首先第一念覺是什麼呢?就是心生悔過的時候。我們造了重業,業雖然有輕有重,但是你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呀。這個消業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呢?全憑佛門裡面有懺悔法門。

「重業而能深悔,業遂冰消。」

哪怕你造了再重的業,只要能夠懺悔。你看,《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造了五逆十惡的人,到臨終的時候生起這種大慚愧、懺悔心,念念、念十念阿彌陀佛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就生到淨土去,大家看這個懺悔的功能。所以你造了重罪,只要你能夠深悔,大家要記住這裡有修飾詞,「深深」的生起慚愧心,那麼再怎麼大的業都能消去。

「輕罪而不革心,終成定業。」假如你造的罪雖然不重,可是你沒有慚愧、懺悔心,說沒什麼大不了的,這點事不成問題,那麼終成定業,就是一定會將來感果。

「故經嘆二種健兒,一不作罪,二作已能悔。」

有時候大家在我這裡來皈依,都念到說:「懺悔法門,佛法中有兩種健兒。」當然這個「健兒」指的是,一個是健康的兒子,另一個是矯健的健,就是修行上面特別的矯健,也就是力量很大。

那麼這兩種健兒是怎麼體現呢?一個是天生他善業比較做得多,罪業少,或者不造罪。但是另外一種呢,跟他完全可以持平的,就是我雖然造了,能夠悔。所以大家知道,「懺」就是把罪業說出來,「悔」就是決定以後不幹了。能夠生這種大慚愧、懺悔的,那麼不管你過去造罪不造罪,一律平等。在佛的眼裡看來完全是一樣的,自己親生的兩個孩子。

所以這裡蕅益大師特別強調是,「不作罪,固是穩當。」你什麼也沒有做過的話,這個根性來說當然是好了。

「作而能悔,悔力若深。」 假如你做了好多不好的事,重罪的話,這個我不知道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啊我覺得,如果一個人好像在修行的時候,比較清淨,那麼他還好修,覺得修的不錯。可是真正的修行,要從紅塵染濁,這種喧囂中修出來的,那才是真正的清淨。

那這裡講到說「不作罪,固是穩當。」固然是好。「作而能悔,悔力若深。」的話,等於說由於你作罪,而生起悔心,那麼反而罪業成了你生悔心的一個緣起了。這樣的話,就等於說無端的提供給你一個修行的機會,這是從單純的這個生悔心的緣起,不是提倡大家去造重罪,然後再悔。大家不要理解錯了。

「彌稱勇健」。這樣的話,那就說明你才能稱之為真正的精進,是佛的真正勇健之兒。

「三世諸佛,始從名字初心,極至等覺後際。」

意思就是,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從開始修行,名字位就是理即佛、名字即佛。從開始入了佛法,明瞭心、見了性以後開始修行,一直到等覺後馬上成佛的那一剎那,「罔不以五悔為進修方便。」「五悔」是天台宗的一個專業術語,指的是一般在做懺悔法門的時候,修的五種觀念法,包括懺悔,勸請,隨喜,發願和迴向。這五種法門可以成為助行,伴隨著我們的一路修行。

懺悔,剛才講了,可以消我們的大罪業;勸請,普賢菩薩「十大願王」裡面有,就是勸佛住世,請轉法輪,就是請人來講法,勸大家修行可以消什麼大業呢?消誹謗佛正法的五逆業;隨喜可以消我們過去的大嫉妒,大的嗔恨這個業;那麼發願、迴向,不是往出世間、往西方極樂世界迴向嘛,就可以消我們這個有為心,留戀世間的心,消這樣的業。

蕅益大師說,諸佛在修行過程中,沒有一個不是以「五悔」為他修行上面助道因緣的。

後面又講到說:「當知作法懺,能滅業障。」這個懺悔又是從另外的角度。「作法懺」比如說出家人在僧團裡邊,那麼他有過失以後,一定會當著大眾的面,做這個羯磨,就像審判公平,你把罪說出來,然後大家聽到了,說你今天發露懺悔了,好了,這個懺悔法就如法啦,起作用了,這就叫「作法懺,能滅業障。」

「取相懺」主要指的我們去拜佛,拜佛拜的能夠見好相,或者夢裡,或者現前能夠見到好相的話,那麼這裡就叫做「取相懺,能滅報障。」

「無生懺,能滅煩惱障。」「無生懺」是什麼呢?就是觀罪性無生,觀這個犯罪是空性,它是假的,一念不要住,所以這叫「無生懺」。

這是從淺至深的三種次第懺法,有一種我們懺的到了位了,其實其他兩種也就到位了。但是它這裡分別滅的煩惱,一個是滅業障,一個滅報障,一個是滅煩惱障。

業障就是我們造的業,有業必要感果嘛。我們如果「取相懺」,比如說拜佛,這個懺悔方法呢,就可能我們造了業以後,由於拜佛就消了這個業了,就把果報給滅了。這也是滅報障。「無生懺」的話,比如說我們造了一個過失,如果是一個修行人,他會念念的很煩惱,很自責等等。

這個時候就觀這個罪性是空的、假的,不要被它所牽,無端的又生煩惱來後悔這個煩惱,這就叫做煩惱障。這是現前就這個地方就近的解釋,嚴格的話,煩惱障就是「願消三障諸煩惱」,這裡講到的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等,這都是我們每個人與生本具的無量劫來的一些煩惱。

所以,「三障圓滅,三德圓成,三身圓顯,直捷痛快。」

「三障圓滅」就是滅了前面的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三德」就是我們說的般若德、法身德、解脫德。「三身」就是法身、報身、化身,這都是佛的功德。他這裡意思是什麼呢,佛的這些功德都是從懺悔來的,所以才講到說「直捷痛快」。

「所謂屠刀放下,便成佛也。」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就是懺悔法門的殊勝之處。那麼這段開示,就是講的我們造罪的時候都會有業,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慚愧和懺悔心。只要你的懺悔心到位了,那麼再重的業也如同洪爐化雪一樣。

這是今天給大家講的那兩段開示的一個分享共學吧。好,今天的開示就到這裡,《蕅益大師法語》一共講了十四講, 隨喜大家的聽聞功德,下次因緣到了再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