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同修,各位蓮友,大家晚上吉祥。

日子過的飛快,又到了週四,我們還是一起來學習蕅益大師,對特別是發心專修淨土的行人的開示。

從開始講蕅益大師開示以來的每一段,我也說了,真的就跟他老人家親臨現場,如對目前一樣娓娓道來,我只是做一個轉述而已。所以,特別是希望大家在聽聞法義的時候都能夠聽對。佛陀講法的時候曾經也有過提醒,有一種聽法容易反記。講法有好多種情形,讓你看的是它的重點,有的法是糾偏的,糾正偏頗的地方;有的法是正指的,指引前方的方向;有的法是激勵的,讓你精進不懈,等等諸如此類的,都會有這樣的一個姿態出來。為什麼文殊菩薩稱之為法王子,每次釋迦牟尼佛講法的時候,並不是說其他人聽不懂,但是文殊菩薩每次都能聽對,他知道佛的正意是什麼,旁意是什麼,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是什麼。

比如我們在這個群裡面可以說是專弘淨土吧,也不知道是我個人的執著,還是大家都跟淨土法門有緣,我想應該是後者。今天為什麼先講這個,就是我們有一個誤區,往往在偏弘揚淨土的時候,大家都覺得這個好,一定不是其他的不好,是這個最方便,相對現在來講更好,是這樣的一個姿態。

再一個,當然能夠每次真切發心來群裡面聽的,也不盡然都是在聽的,我想能夠常來聽的,這就說明是有緣的。在聽的時候,每個人都帶有自己的見解,要懂得怎麼樣去領納祖師的法義,然後進一步再回歸到自己當下的認知中,有的是鞭策、激勵,有的作用是讓我們來反思,有的是讓我們在行門上再更加的精進。所謂的開示,「開」就是把前面的障礙給你掃開,「示」就是把最正確的、究竟的、圓滿的、最美麗的風景展示給你,就在前方,這也是一種對開示的理解。

所以每次如果能達到這樣的效果,那就說明我們應該是聽對了。否則的話有時候會反記法義,越聽越會往對立方面想,真的是很浪費一次聞法的機會。為什麼這麼講呢?現在的人確實都太聰明瞭,殊不知這個人一聰明,智慧就下降,恭敬就下降,覺得自己八面玲瓏的,總是一聽法就覺得這裡面有一個暗指,或者說一聽就聽出來故事了。真的不需要這些,聽法就是一個減法,讓你在心地上單純,在信仰上單純,在修行上單純,所以說這是非常難得的。甚至一個人是否有福報就在這方面體現,請大家都如是信,如是行。

今天我們要講一段蕅益大師《靈峰宗論》卷四里專門對於念佛法門的開示,這一段開示極其有名,有的同修很可能學習過,那麼我們就再複習一遍。大家來看第一段。

「念佛法門,別無奇特,只深信力行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雲棲云:‘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謂愚夫愚婦工夫。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終日悠悠,淨功莫克。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殊不過現前一念能念之心,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即現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下念去,或晝夜十萬,或五萬、三萬,以決定不缺為準。畢此一生,誓無變改。若不得住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靈峰宗論》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門)

為什麼說祖師們的講法特別契機,而且絕不會不契理。但是特別契機什麼意思呢?他一開始所陳白的:「念佛法門,別無奇特」。真的已經對末法時代眾生的習氣瞭如指掌了,為什麼?追求奇特。現在說一個人有個性,特立獨行,當然有的他是對信仰的堅守。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對於玄妙的東西比較感興趣,佛門裡面有一句戲論「和尚不作怪,居士不來拜」,不知道大家聽過這句話沒有,為什麼?就是大家都喜歡奇特。甚至有時候的恭敬心也不是油然而生的,而是出於對這種奇和特格外的追逐,甚至最後走著走著,就把全部的視野鎖定在這個上面。

我們現在學佛是不是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最根本的、稀鬆平常的覺得沒意思,或者全盤托出、直暢本懷的他覺得太便宜。所以在這裡祖師剛開始就講到,念佛法門最接地氣,但是人人皆不能夠生起殷重心來。

為什麼一開始撲面而來就要說這麼一句呢?下面是「只深信力行為要耳」,念佛的特色主要在於你的純真信心和你的老實修行,祖師的第一句開示就這麼講。

所以,現在大家來學修淨土法門,有時候確實把太多的精力浪費在副業上。祖師爺們也講過開示,真正的根本就是真信切願,老實念佛。那我們現在弘揚淨土還要有旁邊的萬善來滋養,來迴向,要同歸,這確實有時候,有需要點「特」,總是被這個「奇」才能夠激盪起來。

下面蕅益大師講,「佛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這是對於念佛當前境界的第一層描繪,我們把它幾層聯合起來講一下。下面又是「天台云: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第三層,「雲棲云: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這都是從佛到祖師對於念佛的一個總結陳詞,只有他們這樣說出來的時候,我們才感覺到念佛為什麼這麼高妙,道理在哪裡。

大家首先來看,這是佛說的,「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禪是什麼呀?禪就是靜慮,思維修,也可以說是深深的處在一種相續的執持狀態中。我們常說「一行三昧」,就是把心念恆守在一個狀態上。佛說「但念阿彌陀」,「但」就是你記著這一句佛號,只管去念,其他的不管,不要去想多了。「但念」一方面是只念阿彌陀佛,再一方面「但」也就是只有阿彌陀佛就夠了的意思。一般頭一層意思好理解,第二層意思難以悟到。

所以,你只要念阿彌陀佛,就是無上深妙禪。什麼禪呢?還有其他的再往進去摻雜的時候就多了,是這麼個意思,這是佛說的。

下面「天台雲」,「天台」指的是天台山的智者大師。智者大師在講到「四種三昧」,是他對於一個修行人,設了四種入道的儀式,有的人需要常坐著,有的人需要常行著,有的人常行常坐,或者非常行常坐,就是從四種方法都可以入到三昧的儀軌、儀式。「四種三昧,同名念佛」,就是二六時中,對於任何儀式下行三昧法,都是念佛,甚至整個一代教法就是念佛,確實如此。

大家學習佛法經過所有的法門,仔細往深裡悟一下,最後都是對於念佛念念不忘,就是一個趨向菩提道業,成就佛果的過程。等於說萬流同歸向,都是眾星捧月,都向著月亮,只不過我們每個星星所在角度不一樣,向著月亮的線索不一樣,但是總歸始終是朝向月亮,邁向月亮,以月亮為核心,所以你在任何角度,任何法門都可以稱之為念月亮。所有的法門,都可以稱之為念佛。

但是「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這個在《大智度論》裡面也有說過的。為什麼說是「三昧中王」呢?就是其他有好多三昧,你只要修一個法門,最後就能夠得這個三昧總持。但是能對治得了一個習氣毛病,很可能另外一個習氣毛病對治不了。比如說有的三昧能夠對治貪,但是對治不了嗔恨;有的能對治得了嗔恨,對治不了愚癡;有的對治得了淫慾心,對治不了嗔火生起來,種種的這些。而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一切的煩惱習氣,念佛三昧都能夠總持對治,這就是念佛三昧的功德。這是天台智者大師第二層進行的讚歎。

雲棲法師就是蓮宗的蓮池大師,他對於淨土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讚歎,「一句阿彌陀佛」就可以「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八教就是八個宗派,「圓攝五宗」是要把這個八個宗派收攝一下,禪、淨、密、律、教稱之為五宗,淨就是淨土,禪就是禪宗,教就是所有講教的這幾大宗派,再一個就是律還有密。那麼把它舒展開來,教下又分了天台、華嚴和三論、唯識四個教派,四個教法裡面的宗派就叫八教。總歸南無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就是把所有一切的,宗也罷教也罷,都給囊攝進來了,都在里許。

這段開場白首先針對我們追奇好特,所以說念佛法門是一個接地氣平鋪的法門,大家想要在這上面好好修,就不要從奇特上面入手了。但是無奇特中最為奇特是什麼呢?就是它的含攝量和總持功德,是其他任何奇特都比不過淨土奇特。所以,這裡從佛到祖師,都把念佛的功德讚歎到無以復加的層面,可以說是無上甚深法。

第二段話鋒一轉,「可惜今人,將念佛看做淺近勾當」。這種時弊現在不要說了,蕅益大師是明末清初的人,在那個時代大家都對淨土的誤區輕慢的流弊已經很嚴重了,都看不起念佛,覺得誰都會,沒什麼高妙的地方,這就是千百年來的一個通病。「謂愚夫愚婦工夫」,認為是一般沒有文化的老頭老太太,實在是沒有看經的能力,沒有聽法的悟性,也不會參禪、談玄說妙了,就只能夠念念佛了。把如此高妙的念佛法門,反而把它碗一扣,趨向於一個根本不值得關注的通常好像很卑微的法門,看不起,跟卑微的人聯繫到一起了。

所以它的弊病是「所以信既不深」。祖師說的多好啊,也不是說你不信,信是信,沒有關注,沒有身心投入,沒有踐行身體力行,所以就叫做「信即不深」。很可能其他的教法聽起來有文化、有水平、有哲學思辨,每天講起來、聽起來,在第六意識的推比度量中,能夠過足了癮,因為知識豐富、博大精深,不想到學佛是要從行門上著手、著眼。所以在這個時候就說「所以信既不深,行亦不力」。

很多時候不管教內外,在僧在俗,你說他不信淨土吧,他打招呼見了人合掌,都是念阿彌陀佛。你說他信吧,他還是看不起念佛法門,這是一種很奇怪和矛盾的現象。這個蓮池大師都說過,既然相信念佛是總持法門,甚至說是專修淨土,可是為什麼在有事情或者超度亡靈,或者廣結善緣的時候,又出來那麼多的方法,那麼多的說法,那麼多的施設,種種的該這樣、該那樣的,就是忘了說這會兒念佛正好解決問題。總而說明的話,沒有把念佛當做本命元辰,當做我的身心依靠解決生死的法門。

所以那會兒蓮池大師就說了,念佛的人平常念阿彌陀佛,突然間有什麼事出來了,迴向一下,或者平常身體上出了不適了,就趕緊忙著去養生,去求生了,等等這些弊病。最後蓮池大師說,既然說念佛法門是總持法門,念念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能夠自利利他,念佛的時候身上不經然出四十里的光明。雖然說到這地步,為什麼不能信到這地步,但凡有點風吹草動,趕緊就轉向其他的方法,反而把念佛給扔在一旁。這確實是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出現的問題,希望大家反思,這就叫做丟了西瓜撿芝麻。所以「終日悠悠,淨功莫克」,得不到真實的受用。

下面又說:「設有巧設方便,欲深明此三昧者」。假如有人「巧設方便」,想得個三昧的話,他不是從念佛上著手,從去向上一路「動以參究誰字為向上」。就是我們說的,他不是念佛,而是問念佛的是誰?繞遠了。為什麼說繞遠了,我們再往下看:「殊不知現前一念能念之心」。諸位聽法,千萬不能草草從這兒轉過去了,「現前一念能念之心」說究竟了,就是我們本有佛性,這一念能念之心跟佛本來是平等不二,當下就是無二無別,相即不相離的。但是就是因為凡夫他不能夠反觀,不能夠諦信,所以不經意中帶著我執向外馳騁,而忘了現前一念能念之心。

這一念能念之心,下面講到「本自離過絕非,不消作意離絕」。可能我們聽了這一句話,好像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意思。說白了,修行總是轉染成淨,對吧。就像這個東西很髒,我一定要洗乾淨,想方設法的換各種洗滌液把它洗乾淨。可是大家在洗的過程中,誰都沒有明白,原來這塊東西本來是乾淨的,而不是髒的。怎麼髒的呢?是我們這個妄想覺得它是髒的,我一定要洗乾淨,用了好多髒的方法,反而把這塊本來乾淨的一念心性給弄髒了。所以大家仔細反觀一下,是不是越簡單越好,甚至一念都沒有洗的概念,本來相信它就是乾淨的,只要把它的乾淨顯現的呈現出來就可以。

怎麼呈現呢?就是用一念能念之心,念一念離過絕非之佛。大師講到「不消作意離絕」,你不要刻意的在這上面用思維分別,乃至說我刻意要進入一種清淨狀態,這都屬於髒,反而離淨越來越遠了。我不知道我這麼講,大家能不能聽的受用,這個地方大家一定要認真的如理作意。

後面講到:「即現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自超情離計,何勞說妙談玄。」如果這個道理能聽的明白,你就能理解六祖大師說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模一樣呀。這佛法的玄妙之處,就是它最簡單、最直白、最能溝通、一目瞭然。但是我們還是好奇、好特啊,看不起。這麼一個還原要素,大家都以為是「淺近勾當」。

說一百道一千,怎麼樣勸就是聽不進去,覺得念佛還是簡單。今天要修加行,明天要做禮懺等等這些。當然我說的禮懺是專門去參加禮拜能消業障,我們是從見地上來講,大家一定不要以為,其他做到的有可能是彌補了念佛做不到的。我的意思是念佛什麼都能做到,我們現在之所以那樣,就是你沒有這個見解,諦信不起來,自信不了。所以今天要這樣,明天要那樣,後天又要換個法子,那麼就沒完沒了。到底哪個是染,哪個是淨呢?所以說本來面目已經超情離見了,你何苦在這兒又說玄說妙,說殊勝功德。

蕅益大師這一段總結來講,就是所有人把念佛當做「淺近勾當」的時弊由來已久了,所以蕅益大師等於說給淨土翻身一樣的,把它的最深妙處,最簡捷處,直接痛快的直指出來,是這一段的大致內容。

再來下面的一小段文字:「只貴信得及,守得穩,直念下去」。我們發現了沒有,前面屬於信和願,這裡就開始講行了。「只貴」,最可貴的就是你「信得及」,一信永不再疑。「守得穩」,願力絕不再改。「直念下去」,從上到下或者一天十萬,或者三萬、五萬,「以決定不缺為準」,大家一定要記住這句話,為什麼不斷的給大家講,我們一定要堅持十念法。

這裡講到的「以決定不缺為準」,這是最重要的。「為準」就是為根本,這是一個命脈,不能斷。每天念的數量當然多多益善,乃至五萬,三萬都可以。我們現在已經很慚愧,能夠每天堅持一萬,迴向的時候都已經讚歎了。那麼根本的成功與否,我們要記住是後面的話,「決定不缺為準」,不能讓他命脈、法脈斷。 「畢此一生,誓無變改」。這是一浪比一浪高,真正的訣竅在後面這裡壓軸。

「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諸佛便為誑語」。我們一定要來體悟祖師的這種苦口婆心、悲心,他是深入了三藏十二部經教以後,把所有佛說的話已經成竹在胸了,才在這裡給我們代佛打保票,「三世諸佛便為誑語」的情況是什麼呢?如果不能往生三世諸佛就打誑語,可是佛不會打妄語,所以必然往生,只要你守得穩,信得及,每天都念,不改變。是這樣的一個倒裝。

在行門雖然是講開示,大家也要在這裡生起真實的信心受用。只有淨土法門是沒有人問出來,是佛親自說的,就是攆上來跟大家弘揚的一個法門;只有淨土法門是特別用專用的經典,再再勸說應當發願往生極樂;只有淨土法門說臨終的時候,「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而且「一得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咸得現前」。這個話我們要好好認真的來信受。為什麼說「一旦往生,永無退轉」,這已經給大家常再再的講過了。「種種法門,咸得現前」就是說一門入,門門入。念佛求往生,就等於是轉凡成聖,轉迷為悟。

我常打的一個比喻,水落了石出了。要讓水落,一個方法就是去舀水,讓水越來越淺,石頭自然就露出來了。可是不要忘了,舀水只能在一個地方舀,你不可能拿一個勺子,整個海里面的水都能遍開海面的去舀,不可能。但是你一定要知道,你這個地方把水舀了,整個海面都往下淺現,那麼所有的石頭都會自然出來。

好像覺得說修這個法能得神通,修那個法能消業障,修這個法能增智慧,修那個法能增福報,這就是這裡講的「種種法門,咸得現前」,自然而然跟進上來。不是你去把它修出來的,是它自然而然顯現了,憑什麼?就是念佛,成功往生,為什麼說總持法門,常說的「身至含元殿,何須問長安」、「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這就說了多少遍了,就是這個意思,「咸得現前」。

這以上的文意還是說「守得穩,信得及」,以前祖師們開示,哪怕達摩祖師、釋迦牟尼佛再來了,說這是方便法,頂禮完畢,你都不能夠轉知見,一定要在這上面守得穩,信得及。

好,大家來看下面這一段,這一段比較長。

「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里許。千七百公案,向上機關,亦在里許。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亦在里許。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鎮癡,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試自檢點,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瞋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岐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靈峰宗論》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門)

這一段,蕅益大師首先是對修行念佛的幾個大忌諱,其次再真正的把念佛進入到深度修行的時候,怎麼一個種種法門咸得現前法進行了一個闡述。

首先我們來看,念佛行人的大忌:「切忌今日張三,明日李四」。什麼意思呢?今天遇到一個,明天又遇到一個,那麼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可以遇到八萬四千個說法不一樣,你怎麼辦呢?這個時候就會亂掉,為什麼呢?因為念佛法門是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打個比方吧,說這個買賣你攤得大,將來一旦成功了,這個項目成就了回報是沒完沒了的,究竟一了百了搞定的回報。

那麼在攤得大的時候,你覺得有希望,但非常的渺茫,看不到頭。在這個時候遇上一個小買賣,或者是一個真正淺近勾當的話,他給你一說,就好比買股票,今天買了一百塊錢,明天就漲二十塊,你就賺了二十塊,一百二十塊到手了,一旦遇到這樣就慘了。為什麼?覺得自己現在買賣攤子太大了,估計到不了頭,那馬上就轉嘛!怎麼個情形呢?

「遇教下人,又思尋章摘句」。又想著研究經論去了,怎麼個說法呀,講空還是講有呀,唯識還是中觀呀,天台還是華嚴呀,教下人好學問呀,這個第一個誤區,走了;

第二個,「遇宗門人,又思參究問答」。哎呦,一聽禪門的問答可痛快了,說呵佛罵祖,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這聽起來意思是什麼都不用考慮了。我們現在有一個非常大的錯覺,問到宗門的公案,總是頭頭的向上會。祖師在教誡人的時候,是不按尋常理路來的,那麼有一個什麼弊病呢?在上面的人說著,如果一旦被下面的人聽見就慘了,因為下面的人正在下面的境界中覺得很苦,什麼都要執著,讓你修善法,戒殺、吃素、持戒等等往那兒走,那麼一旦把上面高年級的課程拿到手以後,覺得現前的功課就不想學了,他不知道現前的功課不學,學不到高年級,他就把高年級的拿來,現前的功課一看太淺了,就以為很淺就丟開了,結果最後就慘了,死在這上面了。所以說參究問答,確實不是我們現在的人能夠學得了的,如果大家有機會去學習一下印光法師的《宗教不宜混濫論》,那才叫正法眼藏、正知正見。這就是我們現在第二個誤區,又去參禪去了;

第三個,「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缽」。當然從戒律上來講,每一個修行人最根本的一定要守。在律宗裡邊,還有一種過頭陀的生活,這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佛制的要用十八種東西,每天要不離身,一看到這個好像是威儀很好。現在好多人真的發心有問題,詐現威儀。比如說穿百衲衣吧,當然我不是說穿百衲衣不好,可是如果你有好的,你還非要穿這個百衲衣,那就有問題了,就得思察一下為什麼了,因為穿百衲衣的,那時候確實是沒有。再一個,你故意的顯現出來一種淒苦相,與所處的環境,你所弘法的外在的水平不相脗合的話,那就有點譁眾取寵。所以等等這些,一定要判別清楚。

遇到持律的人,又想「搭衣用缽」,這不是說譁眾取寵的,而是真正發心持律的人,那麼每天搭衣用缽也很好。上座部現在能夠托缽,咱們大乘在漢地現在能夠托缽嗎?這個時節因緣已經沒有了。

按說持金錢戒也好,可是現在在漢地出家人如果說持金錢戒不拿錢,還得有一個人天天替你拿著錢。那上座部持金錢戒,有淨人呀,就像一個管家一樣,天天跟著這樣的來護持。你說現在要發心持金錢戒,哪找這麼一個人天天給你拿錢?不持錢就不花錢,吃穿用度什麼能夠不用錢呢?在上座部的話,人家出去坐交通工具都不要錢。咱們這兒就不行,所以這個就叫開緣,基本上主流你都去持金錢戒,持不了。

所以說等等這些指的這方面,又來了許多的想法,突然間冒出一個念頭,就開始踐行去,問題是你能支持到底也就好了,很多時候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就是祖師接著講的,「此則頭頭不了,帳帳不清」。最後你把最根本的丟了,喜新厭舊的,新也沒有喜起來,舊也厭了。所以一個法門都沒有修成就,這就叫「頭頭不了,帳帳不清」。

所以蕅益大師說,「豈知念得阿彌陀佛熟」,就是把阿彌陀佛念的熟了。大家知道什麼是熟了嗎?不念而念,下意識就念起來,所有的聲音都是阿彌陀佛。不想而想,不觀而觀,但凡一切境界現前都沒有恐懼,沒有顛倒,總之阿彌陀佛是我的大靠山,大本命無辰,時時就在,當下就在,每時每刻都在。你嘗試一下,每時每刻都與阿彌陀佛同在,一切的世間得失能夠生起恐懼心嗎?真正用這個來勘驗的話,我們現在哪個念的阿彌陀佛熟呀,沒有熟嘛!

真正念熟了,「三藏十二部極則教理,都在里許」。教裡面講的所有的道理,都在其中了,那些道理就為了讓你這樣,那麼你現在已經這樣了,還害怕明白不了那些道理嗎?如果修行方面稍微深入一些的就知道了,很多道理不是學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為什麼?修行修久了以後心淨了,自然就悟出來了。

「千七百公案」,就是禪宗的這些公案,「向上機關,亦在里許」,還是在裡面。「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等等這些都在裡面。「三聚淨戒」就是攝善法戒、攝律儀戒、饒益有情戒。大家如果要了解的話,去查一下。總歸不管學教、參禪、持戒所有的法門,念佛念的熟了,都在裡邊了。

蕅益大師下面又特別說了根本法門,漢傳大乘法門裡面所講的六度萬行,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就是以這個六個法門為根本,其他所有的法門都是從這六個法門開出來的。那麼蕅益大師接下來就進行了一個匯總,念佛念的好了,這些法門就都修圓滿了。

「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佈施」。念著念著沒有我、沒有佛,空空如也,就一句佛號相續不斷,那這個時候還有身、還有心嗎?身、心都是妄想分別,二元對待。從佈施開始,比如說財施有外施有內施,外施就是所有的物品,內施就是一切的色身器官,這不就是大佈施嗎,念的沒有了,捨掉了呀。當然捨並不是大卸八塊,而是徹底、頓然放下,沒有罣礙了。

真能念佛就不起貪瞋癡了,你還要刻意去持戒嗎?戒自然就清淨了,跟脫落了的髒東西一樣一抖就沒了,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大持戒。我們之所以毀犯戒,就是因為貪瞋癡為根本。

「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人和我,人說的話我受不了,人對我的態度我想還回去,不就是嗔火現前嘛!那你能忍得住,克制的了,就是忍辱了。念佛念的根本沒有個他,沒有個我,沒有個你,誰跟誰還有閑功夫去抬杠、謾罵、動手去呀,這不就忍住了,不忍而忍。

「真能念佛,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念佛憶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心不向外求了,一句佛號都攝六根,最佳的禪定就是心不向外攀援了。心向外攀援靠什麼呢?六條渠道,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佛號把這六根攝住,就在禪定中。

「真能念佛,不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大家一定要把這一句話記住,「不為他岐所惑」。什麼叫岐?就是另外的一些枝葉,本來在一棵樹上,這倒還好了,如果旁邊生出來一些邪門歪道的東西,都是毒枝、藥樹,這些知見轉你的時候你不被轉,這不但是大智慧,還是大福報。甚至同為學佛人不被其他宗的知識,其他的法門所轉,這也是需要大智慧、大福報,才能夠守的住說:「我就念佛可以了,我這輩子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夠了。」這就是現前修的六度萬行。

所以蕅益大師就說了反面的開示了,「試自檢點」,捫心自問,誰也評價不了誰,只有自己知道。

怎麼樣呢?「若身心世界猶未放下,貪鎮癡念猶自現起,是非人我猶自掛懷,間斷夾雜猶未除盡,妄想馳逐猶未永滅,種種他岐猶能惑志,便不為真念佛也」。大家要聽明白,就是這上面的每一條沒有做到的時候,都不能算有淨土的念佛人,你沒有淨土,心沒入道。所以大家看看,念佛有多難呀,入這個念佛一道,有多艱苦,有多高深。在這六個方面有一個過不了關,說明根本就沒得力,都不能為真念佛。設的這個念佛法門,我們根本就沒修,沒有入這個門。這就不用多說了,請大家自己觀照,自己反思。

我們再看最後一段,這是蕅益大師的囑託了。

「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最初下手,須用數珠,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饒汝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珍重!」(《靈峰宗論》卷四之一,示念佛法門)

大師講到了,剛才所有說的這些如果能到的話,就到了一心不亂的境界了。如果沒有做到,就沒入一心不亂。

「要到一心不亂境界,亦無他術」。就是說沒有別的方法,你不要想投機取巧。怎麼樣呢?「最初下手,須用數珠」。當然現在很多同修也用念佛器,這都可以。祖師是過來人,說一開始「記得分明,刻定課程,決定無缺。久久純熟」,這樣相當的一段時間,這就叫加行呀!你一定要有法器,什麼叫做法器呢?

就是提醒你修法的器,就叫法器,可以這麼理解,這是我自己突然想起了,大家想想也是如此。那麼這個時候就需要念珠或者念佛器來計數,來鞭策,不能離手,每天看你數到了多少了。很多人一看說,念佛就要心裡念,你搞這個幹什麼呀?好像顯擺一樣。誰在顯擺都不知道,一定要開始有功課,「刻定課程,決定無缺」,這是過來人給的知心話。

經過一段時間,「久久純熟」了以後,「不念自念,然後記數亦得,不記亦得」。現在基本上一定要先開始計數,有功課,慢慢的覺得不念而念,阿彌陀佛自然往出湧現,這個時候每天還是要有功課的,至少要用時間,如果久而久之自然湧現的境界能夠相續的久了,是節節增上了,還可以說計也行不計也行。有的時候我們稍微得了一點好處,這幾天感覺可以,再把他忘懷了,扔在一邊的話,很可能又會滑落的。所以在這方面大家一定要知道,要久久純熟了,才能夠把法器暫時放在旁邊不用。

「若初心便要說好看話,要不著相,要學圓融自在,總是信不深,行不力」。

如果你一開始說不執著,我的心在念,心裡有佛,不在於執著這個行為、記數,都是功利心,統統屬於邪知邪見。特別有的人會說念佛為什麼要計數呢?難不成千百年來祖師們手裡面那串珠子是為了忽悠大家,禍害大家嗎?所以還是「信不深,行不力」。

最後的結果是「饒汝講得十二分教,下得千七百轉語」,把宗和教完全宗通、說通了,還是「皆是生死岸邊事。臨命終時,決用不著」。用不著呀,大家要把最後一句落腳點記住,「用不著」就是不頂事。你再怎麼悟性高,說的淋漓說的好,可是沒有出生死海的時候,那些玩意都是生死邊的事,臨終的時候頂不上,可是學佛的目標就是為了生死之際能頂事,所以大師最後說了一句,希望大家能夠珍重。

好,今天也不多說,我也就再重複一下蕅益大師的這兩個字,希望我們每天看護好自己,照顧好自己的法身,照顧好自己的行門,希望大家也同樣能夠珍重。阿彌陀佛!願以此功德,同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