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同修道友們,大家晚上吉祥如意!

又是一個殊勝的晚上,在這裡非常慚愧的跟大家打個閑岔,再說一段吧。因為本來我們在線上,看大家精進的依然精進,懈怠的是充耳不聞,所以沒辦法,只能夠靠自己了。不管怎麼樣,有這個因緣聚在一起,每週一次的開示對我和各位同修來講都是一個很好的增上,各自在各自的身心法界中,能夠提攜自己,保持精進,所以也是非常好的一個緣起,請大家歡喜、信受。

可能有新進來的同修不知道,咱們這個實修群主要是以行為主,以功課為主。為什麼稱之為開示呢,就是一個星期做這麼一段共同的聽聞。因為我也沒有他心通,只能夠依著言教,揣測著來跟大家共同的提攜。

如果說比較相應的話,諸位有的可能正好碰到自己的不足,或者在這方面的缺憾,有所懈怠,甚至生起信心上的退失,乃至不想堅持,等等一系列這些心念的話,突然間把它給滅除掉,那也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今天我們講蕅益大師的開示,有幾個點,也是算問題吧。其中的一個點就是戒律,最近也有同修在這裡我隨喜成就他們受三皈,特別是五戒。從我本人而講,現在特別歡喜和受用的去成就別人來正受五戒。

因為佛門常說「戒為無上菩提本」,所謂的實修,任何一個法門,都離不開以戒為基礎。所以咱們現在雖然把戒律當作一個宗派來這樣的提倡,但是從根本上而言,戒是不能死板的稱之為一個派的。佛藏裡邊包含經、律、論,那麼律格外的提出來,是為了強調它的重要性、基石性。

所以一切的學修人,一定要有持戒和受戒來作為修學最基本的底盤。而且對戒律的認知夠了,行持跟的上去的話,那麼其他的道業自然而然就排憂解難,一切走的特別的順暢,違緣業障等等這些都有戒的功德給它擋在兩邊。所以說「戒為無上菩提本,長養一切諸善根。」

今天我們就戒這個主題,來看一下蕅益大師對於戒律的幾個小段開示。這段話我們分作兩段講解,前面的這幾句比較短,是給一個叫做庸庵的同修開示的。原文如下:

「千里之行,始於一步。一步未足,不名到家。謂千里只一步,可也。謂一步即千里可乎?夫以佛道為千里者,戒是最初一步。從此至成佛總不出此一步,而決不容守而不進。蓋進則此一步念念保全,止則此一步當下衰息。然進步之法,不過捨無始故步,故步各有偏滯,而最障道,莫若嗔慢。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慢如高山,法水不停。又非理嗔粗而易除,執理嗔細而難斷,慢過慢顯而易見,增上慢、卑劣慢隱而難知,知所難知,斷所難斷,是謂能離退緣矣。」(《靈峰宗論》卷二之四,示庸庵)

大概是這位同修在戒律操守的過程中,覺得戒就是死執教條,那麼到底對於持戒而言,是不是能夠快速的在菩提路上作為加行、增進?可能是他在具體的持行中有一些疑問,在此發信問蕅益大師,蕅益大師給他的回應。

大家來看第一句話,「千里之行,始於一步。一步未足,不名到家。」祖師的言教,三言兩語就能把整個一個脈絡給論貫清楚。「千里之行」等於說我們從初發心開始,一直到最後究竟圓滿成佛的那一剎那。「千里之行」整個行程始於一步,就是第一步你怎麼邁腳怎麼走。

但是盡管走了九百九十九里又多少步,只差最後一步,如果你沒有到頂,就「不名到家」,就是你到不了最後圓滿的這一剎那,那麼前面的那些都只能說在行進之中,都不能叫究竟圓滿。

「謂千里只一步,可也。」什麼意思呢?等於說這麼漫長的菩提路,「千里只一步」就是你一下子到位了,跨到佛國境界了,那麼就是一了百了,可以啦,修行可以歇手,徹底覺行圓滿了。

但是如果說一步即千里,「謂一步即千里可乎?」就是你想一口吃成個胖子,有沒有這樣的好事呢?不可以的。我們學習佛法也得修因證果,一步一步的來。所以這個鋪墊是要說什麼呢?就是說,始於一步的第一步是十分重要的,而且這一步是始終伴隨著我們,所有成佛道路上的所有步,步步都要有這一步在,是什麼呢?就是戒律。

「夫以佛道為千里者,」這還接著上一段,就是以佛道為千里的這個比喻來講,「戒是最初一步。」雖然是最初的一步,「從此至成佛總不出此一步。」雖然戒、定、慧好像戒是第一步,但是就算由戒生定,由定發慧,可是定和慧的層面決定是離不開戒的守護的。

那現在諸位同修發心,最起碼能夠受五戒,就知道對於這個菩提道業多麼的重要,對於往生資糧有多麼決定,就是要受戒、持戒,不但是第一步,究竟的一步,也是自始至終的一步,出不了這一步。

後半部分這一段,說為什麼在戒律上,或者是小小的有些毀犯,乃至根本的不保等等這一切,這就是蕅益大師開示的,問題出在哪裡呢?還是修心,從修心開始,心上不夠,心力不夠。所以大師就講,「而決不容守而不進。」雖然持戒是最初的一步,到成佛一直是這一步,但不是說你一動不動的守著這個死執崖板,每天的心念死守在戒條上不動,這是沒有進步的。

而是,「蓋進則此一步念念保全,止則此一步當下衰息。」大家一定要把這個道理搞明白啊!想要持戒圓滿,並不是說每天不斷執著於教條,而是戒它有修理功能,這個修理功能要體現在心地、心行上而言。那麼心行的改變,不斷的進步,乃至增加加行了以後,視野的高度,對持戒的認知,又會增進你戒品品位的增長,它是一個相得益彰、併駕齊驅的功德。

那我們也反觀一下,為什麼我持戒持的有時候覺得丟幫跌底的,或者覺得越來越沒意思,說持戒好像沒什麼感覺,找不著這個邊畔在哪裡?為什麼是這樣呢?這個問題出在戒的功德沒有當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二六時中,你的心行沒有跟戒保持一致的正念,沒有貼上去。

所以這裡蕅益大師就提出來說,戒的功德,「進則此一步念念保全」。你想進,在持守上有進步,那麼就一定要念念保全,念念保全的意思,往這兒會,往心性上會。「止則此一步當下衰息」,如果不當回事,不殷重,沒有這個概念,對於戒的戒法體行相,徹底沒有心行跟上去,不相應的話,那只是當時受的時候的一個儀式,過完了,種了個緣沒有了。

祖師這裡講到「然進步之法,不過捨無始故步。」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你想從持戒上體現修行增進的話,「不過捨無始故步」,就是你不要老在原來那個視野和心態上,封止不前,一定要走出來。原來你的心行、心量很小,很自私,或者大心菩提心不夠,你始終鎖定這個心行,那麼你持戒就增長不了,所以叫做「捨無始故步」。你不要就那麼一點執著,就那麼一點心量,你要往出來走,往開打。

所以,「故步各有偏滯,而最障道,莫若嗔慢。」這就是蕅益大師開始講,為什麼說持戒總是不圓滿,甚至不清淨的詬病點在哪裡呢?你看,「故步各有偏滯」,就是懈怠或者信心不足等等,都會讓我們有偏頗或者停滯。但是真正裡邊最為障道的,最讓我們戒心、戒行不得力的是什麼呢?兩大主要的心理煩惱,一個是嗔一個是慢。嗔就是嗔恨,慢就是我慢。

這裡蕅益大師把它分開來講了,他講到,「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

為什麼今天給大家講起這個,也要一起來反觀和共同學修這個嗔火呢。我們的嗔心就算控制不住,也一定要能照看的到,特別是脾氣比較暴躁的人。這個火燒功德林是實打實的,好不容易近段時間積攢的一點修持功德,積攢的一點持戒正念,但是可能外境也罷,自己也罷,一旦引發了嗔火冒起來,燒的昏天黑地,連續幾天、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的燒上了,一燒不復回頭了。善境界、正念感覺都沒啦,都是因為嗔恨心。

在這種情況下,我想諸位同修如果發心想在心性上用功,那麼第一個就是要懺悔。因為但凡嗔火重,那就說明你過去在生生世世的熏習中,這個煩惱種子特別的強、特別熾盛,存的特別多,比別人還格外多。如果比別人多,首先你要有一個心態說我這不對,不對了以後呢,我還想轉好。如果你沒有這樣的一個慚愧、懺悔心的話,覺得理所當然,就不會有修改的機會了。

所以脾氣暴躁或者容易起嗔火的同修,大家在有境界現前的時候,首先要觀的清楚,意識到我又發火了,這是第一個本事吧。那麼其次,慢慢的隨著反觀的能力增長,它就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進步。比如說你雖然還是控制不住的發著,但是一邊發著火一邊還有慚愧心,知道不對。慢慢的你就能夠,發著發著發了一大半,就不發到究竟圓滿了,不要非得把它發完了,快到一個點上的時候,你停下來了,總比上一次徹底的這樣沒完沒了強,那就是進步。

如果隨著到了中途突然間嘎然止住的話,那就說明你在法上相應起作用。修得等到你開始起心動念,將要蠢蠢欲動的時候,能夠觀的到,這是其一,能夠止得住,這是其二,這就說明你確實可以稱之為一個修行人了。就會對你的戒業,就是你持戒的功德有增進和護持。

你想想嗔火它會導致什麼呢?殺心嘛!所有的戒律裡邊,殺、盜、淫、妄、酒,殺業是排名第一的。所以「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第一個煩惱破戒法,就是嗔火。

第二個,我慢。「慢如高山,法水不停」。

有兩種,一種是外道人,沒有學佛的,佛法的這個法水肯定停不在他的八識心田中,這我們就不計較,算他無知者無畏吧。特別是學佛了以後,越學越我慢山高,這一類人是什麼情形呢?就是他本身要麼非常自負,要麼非常自卑,所以對自己的種種就特別的在乎和敏感。

在這樣的情形下,他的這種我慢,一個是根本聽不進去,另一個是根本就覺得自己做不到,所以就不去做,甚至連想去做的這個發心都沒有,這也是一種我慢。

蕅益大師後面又進一步分析,講到從嗔火到我慢這個微細的心理狀態,一般我們最為克服不了的是哪一種呢?大家往下看。

「又非理嗔粗而易除,執理嗔細而難斷。」「非理嗔」和「執理嗔」,這是在佛學術語上的兩個名詞。

「非理嗔」,就是說人家沒有怎麼得罪你,招惹你,你不知道怎麼一下就火了,有一個心念乃至一個其實不是真正針對你的外境,你自己就火了,自己就把自己給得罪了,這就叫「非理嗔」。或者你沒有理由生氣,無緣無故的一下子又不知道今天犯了什麼毛病,神經了一樣,這就叫「非理嗔」。那麼這些火我們是容易發現,好控制。特別是一旦有時候反觀一下,真是我不對,不應該這樣的話,能夠把自己暫時的伏住或者平息住。

「執理嗔」是什麼呢?說俗了一點講就是得理不饒人。也許他確實不對,今天把你給得罪了,也許兩個人在爭執的過程中你有發火的理由,這就叫「執理嗔。這個火很難熄下來,為什麼?因為你會跟別人說:「你講不講理呀?我現在有理呀。」

你要知道我們是修行人,有理也不能起嗔念。不管有理無理,但凡起嗔火,那就錯了。特別是有的付諸於行動,意業和口業還不夠,還要付諸於身業,大打出手。對一個修持者,佛的弟子來講,這是非常慚愧,甚至很丟人的事情。

我不知道群裡的諸位同修有沒有在「執理嗔」的時候,一下子一發不可收拾。以前佛在言教裡面講到,說修行人不要大發雷霆的去生氣,不應該無緣無故,乃至有緣有故的生嗔火。佛打了個比喻,「譬如清冷雲中,霹靂起火,非所應也。」大家見過天上的清冷雲中霹靂起火呀?大冬天的烏雲密佈,溫度又低,濕度又大的時候,你還能一下子暴跳如雷,確實太有本事了。所以就是因為這個本事,那麼在嗔火中就障礙著我們的戒律之道,增進不上來,視野提不高,守不住。

剛才講到關於「嗔」這個心念,再一個更加容易障道的就是我慢。

「慢」一般在佛法裡面也有七種類型的差別,「慢過慢顯而易見,增上慢、卑劣慢隱而難知」。蕅益大師這裡在講到我慢的時候提出來三個概念,慢過慢、增上慢和卑劣慢。

什麼叫做「慢過慢」呢?就是說,人家本來要比你強,結果你還反過來說自己比人家強。這種煩惱這裡講了,「顯而易見」,就是自己能夠意識的到,別人也能看的出來。大家在平常一定會看到有一些人,依照世間的俗情俗見來講,確實可能他能力差一點,本事也沒有,乃至財富地位可能大大的不如別人。那他喜歡吹牛或者喜歡自我陶醉,活在自己世界中,自尊心極強,人家比他強他看不到,他老覺得他比人家要強的多,這種就叫做「慢過慢」。一般我們容易發現這個煩惱,因為這個煩惱顯現的比較粗淺。

後面有兩種叫做「增上慢」和「卑劣慢」,是「隱而難知」最為障道的。「隱而難知」,其實就是我們自己意識不到,這是其中一層。還有一個,就是你意識到了都不願意改,這也叫做「隱而難知」,大家要知道意識到不願意改的居多。有些毛病是粗淺的容易改,稍微有點道心的,他就說下一次不幹了,或者還幹了一次兩次,終究能改得了。

有一些雖然別人勸導說不對,他自己意識到,或者意識不到不對,但是根深蒂固的這種慢,他不願意改,甚至連改的發心都沒有,所以「隱而難知」,一個是「增上慢」,另一個是「卑劣慢」。這個「增上慢」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我慢嘛,人天生的這種自我優越感,每一個人都認為自己是一切世界的中心、主宰,與生俱來這種感覺,就認為說,所有我的和我所在的都要比別人高尚了,他才舒服,一旦有一點欠缺,一定會奮起直追,有時候我們把它美化成理想、目標、人生境界等等這些。

這就是我執,特別強盛,叫做「增上慢」。這個還是根本的,人人有之,本能的增上。

那麼最麻煩的是什麼呢?有一種人他不知趣,「卑劣慢」是什麼?就是人家比他要強的多,他也承認,但是他潛意識裡面認為,人家只比他強一點點,他也不比人家差到哪裡去,而不是說差的很多。

特別是一個修行者在道業上如果臉皮厚的話,這個障礙是非常大的。就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功夫不好,修持不夠。不願意承認人家特別能夠放得下,在有些方面就是非常的清淨,他不願意承認,他受不了。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滋生「卑劣慢」。

比如說念佛,同修道友一天念五萬,他念一萬或者五千,乃至就念了個十念法。他會覺得說,功課一定要在數量上嗎?他會找藉口說,一切唯心,數量上是不能說明的,他不說數量上念得多是需要發心也大的。他不管這個,這就屬於「卑劣慢」。

還有一種更麻煩的「卑劣慢」是什麼呢?就比如說,另外一類人修行勝過我們好多,他也完全承認,但是他就破罐子破摔。反正你修你的,我不好,我根機差,我是俗人,貪瞋癡煩惱俱足,六根不淨,我不修,你修你的,與我無關。這也是一種非常麻煩的「卑劣慢」。

「隱而難知」,一個是發現不了,另一個,發現他也不改,也改不了。這兩大煩惱就會傷害我們千里之行始於一步的第一步,戒律。所以蕅益大師最後的結語是「知所難知,斷所難斷,是謂能離退緣矣」,大家一定要把這兩句話給聽進去。

「知所難知」,不要以為說真的是發現不了,是你對自己的習氣毛病,你的心行所欠缺的地方,你有沒有想悔改,你知不知道可以改,你願不願意改,這是一個麻煩。「知所難知」,有的他裝作沒這麼回事,不知道,不願意面對。這是一種知所,就不知。

另外一種是「斷所難斷」,特別是前兩者,像「非理嗔」和「慢過慢」是好斷。這個「執理嗔」和「增上慢卑劣慢」是難斷,難斷上面的煩惱,你能夠頓斷或者漸斷,只要你有心去斷,那麼你就一定能夠離開退緣,這是給我們打保票的,大家要曉得。

我們在修學過程中,如果真正把這種與生的、本能的,特別自己的習氣體現在哪裡最濃的這上面,你能夠下刀子,能夠斷,那就能夠離退緣。不進則退,不退必進嘛!

所以後半段講了這麼一大段,是為前一小段服務的,就是我們為什麼持戒要麼心力不足,要麼戒條不明朗。很多時候表達在我們的記性不好,一不小心就犯了,犯了不知道,過一會兒想起來等等這些,都是由於一個「嗔」,一個「慢」,這是我們主要的退緣。

所以大家在戒上面,要有這樣的認知。不要以為持戒是死守戒條,不但戒條要守得住,還要在心性上去動刀子,增進戒律的內涵。說俗了就是增進戒律的檔次,佛法裡叫做戒品品位。一定要用心行來補戒律,用戒律來匡心行,這是一個始終如一的修行進步方法。

這是第一段跟大家分享一下,蕅益大師對於庸庵同修的一段開示,關於戒律和心行的相互滋補問題。

好,各位同修,下面我們來看第二段,是給一個叫做淨鄉的居士開示的,也是關於戒律。

「四不壞信,尤從戒始。蓋昏途寶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何路超生脫死,何路墮坑落塹。凡發心起行、親師取友、擇法眼目、看教指歸、工夫要訣,鉅細精粗,無不從學戒而辨。故從上佛祖,雖教觀有偏、圓、權、實種種不同,未有不以戒為初基,以戒辨邪正者。清淨明誨,的是樂邦左券,此信不可壞也。」(《靈峰宗論》卷二之四,示淨鄉)

因為這段比較澀,先給大家讀一下,我們先熟一下。這裡講到的是什麼呢?從理上來講跟上一段是完全脗合的,是一個義理。這裡著重強調的戒律的什麼呢?前一段可能講的從一步到千里,始終戒律伴隨。怎麼個伴隨方法,具體戒律在這個千里之行的過程中,從始至終的怎麼樣去起作用,就是這一段開示裡面,特別把它都給確指出來了。

所以祖師們的開示,他其實是給兩個人或者是兩個空間、兩個時間段的,相隔也許很久的開示,但是,他會相互能夠顯現開發相互的義理,兩段開示就有如此的功德。我們要相信祖師的法語說法不會有誤導眾生的弊病。

這裡講到「四不壞信」是什麼呢?「四不壞信」就是我們常說的皈依三寶,信佛、信法、信僧、信戒,佛、法、僧、戒屬於「四不壞信」。

「四不壞信」本來是佛、法、僧排在前面,戒排在第四,但是蕅益大師這裡說,其實「四不壞信」是要從戒開始的。那諸位同修想想,從戒開始體現我信仰三寶。諸位同修皈依的時候都知道嘛,三皈依雖然不是戒,但是它有戒的精神在。盡形壽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邪眾。這就是三條你必須要做到的。從皈依三寶,信佛、法、僧三寶開始,戒就在。所以「四不壞信,尤從戒始。」

那麼為什麼說從第一步開始就如此重要,一直伴隨著我們呢?蕅益大師說「昏途寶炬」,「昏途」就是黑暗的道路上,有一個非常明亮的火炬嘛,就是戒有這個功德,是猶如「昏途寶炬,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

大家聽這一段開示特別重要,一定要切中時弊,針對要害。我們現在學佛有一個什麼大弊病呢?就是末法時期,很多原則守不住了,他找藉口。覺得就圓融一下嘛,恆順眾生嘛,慈悲嘛。這些事這些詞本來是大乘佛法裡面的第一殊勝義,被一些完全是稀裡糊塗的人給用壞以後,現在都成了一個障道因緣。

如果從戒律來講,就是有可有不可,有為有不為。佛弟子剛開始邁步,就像一個人剛生下來一樣,牙牙學語學語步履蹣跚,你就直接讓他這樣那樣,兩天就弄死了。

所以一開始戒律就是昏途寶炬示人,哪個路你現在可以走,哪個路你不能走;那麼有些路是暫時不走,以後再走,以後再走的路,你現在就讓走,還是死路;乃至有些路一直永遠都不可以走,直至成佛了,回過頭來很可能才在上面說「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有些路是一直要走,離開一步都決定不行,這就是戒律。

「示人以何路可行,何路不可行」,諸位同修要記住,如果我們操守三皈五戒,決定念佛求生,那麼這條路就可以走的。如果走這條路的時候,千萬不要說別的路不好,但是你絕對就橫跨不了,確實你橫跨不了。

再往下看,「何路超生脫死,何路墮坑落塹。」還是以戒為判別。出家人的二百五十條比丘戒,叫做別別解脫,持一條就是一條的解脫因緣。

等於說人在輪迴路上,胳膊腿生的一定是趨向輪迴的,那它把你有可能輪迴的胳膊腿綁定了,給你收回來,讓你不犯這些,那自然而然一個綁定你的繩索,就可以說是一條指向解脫道路呀,你不輪迴了,就必然解脫嘛。

戒的功德就是止輪迴,雖然止你的輪迴,不推你解脫,其實真正的功德就是推向解脫。所以戒的解脫功德是這樣的一種方式方法和著力處,我們要了解。

如果明白戒的功德,「何路超生脫死」,大家要知道五戒是一切戒的根本,所以我們佛弟子修持來受持五戒是最起碼的,希望大家都能夠發心來受戒,不要怕,要發心守。「何路超生脫死」,就是說明以戒為根本。「何路墮坑落塹」,戒就是坑和塹上面的安全板呀,那你不守戒了,一旦沒有這個東西,那必然會落,會墮。這是從根本的邁步,根本路線上而言的。

那麼在走路的途中,「凡發心起行」,這是開始上路了,發心起行了,抉擇法門修行了。那麼抉擇法門你得「親師取友」,得親近善知識,一塊結伴同修道友,那你怎麼判斷他是善知識?怎麼明瞭他是同行道友呢?這個時候,又用戒來發揮功德。

親近善知識就看他根本的戒守的怎麼樣,這是必然無疑的。從外相上來講,現在的漢傳佛法,至少你要獨身。外在的法來講,有時候也常會說素食、僧衣等等這些。我們可能說這個是一個外相的表達,你如果為了住持佛法,而非常注重外相的表達,能夠做到,這也是算心裡有法道,也是願意護持的,那就說明你心裡有道,才可以作為善知識。

我們親近善知識就是以戒律為標準的,大家都知道五戒,那就用五戒來看一塊的同行善知識、道友,他的戒律怎麼樣,清淨不清淨。其他的不說了,就雞蛋來講,吃不吃且不說,實在業障現前你就吃。你能夠守著不吃,那就真的好,不能說是太執著。

或者說,哎呀,算了,雞蛋現在沒有一個怎麼怎麼樣的,不可以這樣講的,哪怕你吃,你也要說不吃好。這才叫做「親師取友」,不管是師和友,你都用戒律來看。下面講到「擇法眼目」,就是你有擇法的眼目呀!

「看教指歸,工夫要訣,鉅細精粗,無不從學戒而辨。」

這就是更到了微細的深入經藏,以戒為師。每日參禪悟道,心地上的功夫要用戒來勘驗。這個是什麼道理?比如說,你看教的指歸,學習佛法三藏十二部教典,那麼你就能明白,最後的落腳點一定是從戒始,從戒終。一個是從信條的執守,第二個是心念的不動,第三個是圓滿任運自如而不毀犯,那就成就了。

那麼從「工夫要訣」來講的話,境界現前的時候,你的心地功夫怎麼樣?美色當前,你的淫慾念會不會有所生,有所毀有所犯,身口意業上能否守住?這就是「工夫要訣」。從戒來鑒別看你的功夫怎麼樣,就看你在戒上面操守的如何。所以 「鉅細精粗,無不從學戒而辨。」現在我們真是慚愧,有時候戒是怎麼回事也不知道。阿彌陀佛!

所以,最後蕅益大師總結,「故從上佛祖,雖教觀有偏、圓、權、實種種不同」。這個「教觀」,主要是指的天台教下,修止觀法門,有教有觀,止觀不二,教觀不二。

因為蕅益大師當時他在抉擇教門的時候,也是進行過抓鬮的,抓鬮到底是依著哪一個宗派入,還是自己再創立山頭,結果最後抓的是天台宗,從此就以天台子孫而自認。

所以這裡他特別提到「故從上佛祖,雖教觀有偏、圓、權、實」,在天台教下,他認為教法純圓獨妙的就是《法華經》,是一乘真實法,其他的是從偏道。這是把他門裡的自身門風給帶出來說了一下,說雖然有種種的不同,沒有一個法門,一個教派,沒有一樣不是以戒為初基的。

所以徹悟禪師講到七種修行淨土人,一個是「真為生死,發菩提心」為學道通途,「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最後是以四種根本而為入道,就是只有殺、盜、淫、妄四種根本戒守得住,才有入道的資格,否則你道都入不了。

《楞嚴經》講到,不斷淫慾心而修禪定是魔業,淫慾都不斷你去修禪,越修得高越危險,因為你有資本危險了,而這條最基本、最根本的漏劣根沒有斷,大家設想一下有多危險。就好像一個身體,外面的皮膚長得越來越緊致,越來越健康了,可是你內臟有一個毒沒除乾淨,出不來了,那可想而知。

所以一切「未有不以戒為初基,以戒辯邪正者。」特別是我們凡夫,看不到菩薩示現還是凡夫的根本煩惱顯現,所以就不要都說是菩薩示現,就用「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用戒看他怎麼樣。不要一旦看見有毀犯的了,就認為是什麼再來人,菩薩示現等等,不許這樣,這不合法度。再大的大德,再高的高僧,他一定是以戒為根本而示現在這個世間的,一旦捨開這個,就是邪魔外道。

所以這裡講到「清淨明誨」,這是《楞嚴經》裡面特別提出的四種根本,「的是樂邦左券」。你看,一個念佛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還要以這四種根本,這也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勝券在握。「此信不可壞也」,大家一定要對戒有信心。為什麼今天晚上講這個呢,我也想跟大家說,我們從信佛法,到學修,對匡正自己,抉擇善知識,一定要以戒作為標準,不要壞戒法。末法現代的人都不愛吃苦,不想受約束,可是戒就是要你苦心苦志,要約束,讓你不能夠犯貪瞋癡、財色名食睡,那麼你就對戒一定要有正念。

什麼是正念呢?因為戒它管轄的多,如果對一個沒有道心或者初機的人來講,他認為被管了,不知道戒是在保護我們。所以他那種被管的心理,被動割捨的心理來學這個戒,他沒有主動放棄的這種法喜快樂。

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會沒有正念,你稍微操守的好點他說你執著,稍微斤斤計較的他嫌你煩。結果學佛法的人嫌煩,那麼弘法的人就不斷的稀釋,最後妥協,弄得這就是法滅之相。

為什麼虛雲老和尚走的時候說戒,佛陀走的時候說以戒為師呢?所以大家要對戒有足夠的信心,從始至終一定要用戒在佛法大海里,在三寶路上來作為指路的明燈。

這是我們今天講的第二段開示。

戒有法體形象,我們都學過的話,知道具體戒的內容,怎麼受,怎麼守,怎麼持,戒條一條一條應該怎麼樣。戒法、戒行、戒相,每天對戒規定的,你的身心依托在上面,有的不能做的絕不毀犯,你持戒的生活內容就是呈現出來這麼一種相狀,這是一個正知正解。但是我們也不要以為,光這麼持戒,定慧就沒有了,好像這麼在乎戒,說一定要三而一體的。要知道戒持圓滿,戒念、正念足了,自然而然心行就會有質的飛躍。

我們下面再看一段。「法法頭頭,無非至道,人見不徹耳。今受根本五戒,只須住於戒中,明見佛性。五戒之體,固是無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無非法界。慈良清直,正見昭明,念念圓滿無上功德。(《靈峰宗論》卷二之四,示見徹)

這段是給見徹同修開示的。因為沒有看到問話的原文,他可能是修禪的,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可能有兩種可能性。一個就是認為參禪,只要一心一意地修無為法、修虛妄法、觀空遣相,頭頭法法都往這個空性上會,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的非得去執著些戒條,天天在戒上擺弄,這是一種認知;另一種認知,說持戒只能夠得人天果報,要麼脫離三界。

可能悟入到大乘佛法緣起性空這樣是比較難的,好像持戒是個基礎,只是一個鋪墊,後面的高妙處是不能從戒功德得的。這是兩種知見。

蕅益大師就針對這個,做了一個非常圓融無礙的稱性發揮,可以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開始就講到:「法法頭頭,無非至道。」首先什麼叫做至道呢?就是成佛之道,究竟圓滿,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之道。

我們如果聽過《楞嚴經》,也可以叫如來藏心,《金剛經》裡面叫「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圓滿的見到一切法皆是佛法。「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悉是法身。」一切法在他眼裡看來都是現成的佛法。

所以天台宗也有一個說法,叫「圓人觀偏法,偏法也圓;偏人觀圓法,圓法也偏。」就是從圓教的角度來講,「法法頭頭」都是究竟佛法的體現,吃喝拉撒都是這樣。所以禪宗的祖師們以前開示,怎麼用功辦道呢?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什麼是祖師西來意?說我這兒沒有西來意,只會過日子,等等這一切都是講這個法義。

但是一般人為什麼理解不了了?蕅益大師說「法法頭頭,無非至道,人見不徹耳。」就是一般的凡夫見不到,見到了也見不全。什麼叫做見不到?就是充耳不聞,不知道佛法的微妙之處、玄妙之處。

「不徹」,就是雖然見到一點了,見解不圓,等於說看一座玲瓏寶塔,從下面數一共十二層,從上面數還是十二層,很可能你就覺得從下面看和從上面看是一樣的看。但是你在第一層看跟在第二層看,絕對風景是不一樣的。如果大家用過功夫的,學佛一路走來,對佛法的這種感悟,對於戒律的這種心力,都是不可同日而語的。

這裡首先說到一切法都是根本佛法,只是人的見解不徹,就是你見不到,不能在一切法上見,所以才有次第法,才有淺法有深法,我們就認為深法才是佛法;才有偏法、有圓法,我們認為圓法才是佛法;才有戒法、有定法、有慧法,就以為戒是戒、定是定、慧是慧,不可以三而一,一而三。這都錯了,這都叫人見不究竟,不通徹。

這裡蕅益大師就給他講了,「今受根本五戒」,這應該給居士同修說的,諸位同修也要聽明白了,不要小看五戒。以為沒機會出家,也沒有資格受比丘戒,就淺顯的簡簡單單基本的受個五戒,不敢小看。為什麼?「法法頭頭,無非至道」。「至」就是究竟圓滿之道,包括五戒。

所以,「今受根本五戒,只須住於戒中,明見佛性。」只要你住在五戒中,就能夠見佛性。這個話不是一般人能夠講出來,天天守著殺盜淫妄酒,我一樣不幹,就能明心見性嗎?可以。

大家試想一下,五戒又叫五大師,殺盜淫妄酒這五樣,就是促使我們犯貪瞋癡慢疑,還有五種不正見,所有的十惑煩惱都是從毀戒中來的。那麼你住到這個戒中,你自然而然守在戒裡邊,那就說明一切的煩惱就開始捨呀,切呀,斷呀,久而久之佛性就現前了。

戒性就是佛性的另一種表達,從人的本位來進行的表達,所以你依人的本位而住到戒性之中,本來就是佛性的顯現。就跟念佛的時候「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一模一樣的道理。

所以這裡講到,「住於戒中,明見佛性」。特別這裡「住於戒中」是什麼呢?就是守持受戒,任運自如,沒有刻意毀犯,沒有刻意執守的時候,舉手投足都是自然而然,自然而然就是操守五戒,那這個時候你說離佛性還遠嗎?明心見性,我們為什麼明不了心,見不了性呢,就是因為有障礙。

為什麼有障礙,障礙從哪裡來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和罪來的。所以只要你住在戒中,大家好好參悟這個「住」,久久自得。

那麼後面又講,「五戒之體,固是無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無非法界。」

這段話特別的暢快淋漓,但是也極其的難明難解。為什麼說「五戒之體,固是無作法身」呢?什麼叫做「無作法身」?解脫裡面也有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無作解脫門。就是不生不滅的本來佛性,如來藏,如來密因,在《楞嚴經》叫修證了義。

「五戒之體」就是我們起作的時候,剛才講起心動念,就是要去毀犯的時候,你只要不作,自然而然本來面目一認而知,當體就是五戒體。具體我們去持這個五戒之相,你不要以為,好像持戒之相就有一個我在持戒,戒是被我持,我持完了以後有功德,我犯了戒了就有罪過。

不管持戒毀犯,功德罪過等等,都離不開這個現前如如不動的無作法身、佛性。任何時候,任何時空法界,任何現前一念都離不開,「無非法界」就是你離不開這個。就我們講到的,全修在性,全性在修一樣。

再作這個金子和器具的老套比喻,「五戒之相」就是耳環、戒指、盆、佛像,「無非法界」就是都離不開金子本身。你能夠把思想立足於這樣的層面,才能夠悟到什麼叫做「法法頭頭,無非至道」。我們悟不到,所以「不徹」,見解不徹底,不圓滿。

這裡講到的「五戒之體」就是「無作法身」,「五戒之相,一一無非法界。」這個話他要表達的什麼意思呢?「五戒之體,固是無作法身」,就是一切法的本質,我們容易接受它是一樣的,是本來無二的。但是一切法的現象,我們就覺得它不可能是一樣的。

但是這裡講到「五戒之體,固是無作法身」這個好理解,大家都認同。蕅益大師後一句話什麼意思呢?就是我要告訴你們,「五戒之相」就是你發心去受,受的過程中羯磨圓滿,最後得了戒體,盡形壽的操守,所有的修行行為和修行狀態都離不開佛性,就在現前佛性中顯現,這才叫做「無非至道」。念念不離開這個性,而念念依照相在修。這個比較難理解,善根好的人一點就通。善根不好的就好好悟吧,多去拜佛懺悔,發心受戒,要不然越想越糊塗。

最後形容描繪,「慈良清直,正見昭明。」能夠發心受戒,以直心道場認認真真去持守,自然而然對於佛法佛性的領悟,圓滿見解就會自然而然顯現的。顯現出來的,不是求來的。「念念圓滿無上功德」,所以持五戒就等於成佛一樣。

那麼他這裡講到,你就以為一定要參禪悟道才是向上一路,才是最圓滿究竟的上上之法,說五戒就跟參禪是一樣的。那我告訴諸位,五戒跟參禪一樣的,五戒跟念佛是一樣的,念佛跟參禪一樣的,念佛跟五戒是一樣的。戒定慧都是一樣的,了生脫死都是一樣的,一切都是一樣的。問題是你要挑一樣去具足所有的一樣,以這一樣為代表認認真真的一天一天的去用這一樣去積功累德,那才能具足所有的都是一樣的,否則永遠到不了那個地方。

希望以今日開示功德,讓我們大家又做一個菩提道業的增上。願以此功德,同生極樂國。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