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各位聞思講堂、正法學堂的同修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請諸位放掌。各位晚上吉祥,又是週一,我們一起來學習《印祖文鈔》中的《淨土決疑論》第八講。盡量每週一次,如果有精進勇猛的同修念佛念得相應,尚還可以。如果為俗務所纏,心力不堪,乃至功課也沒有怎麼做,如我者也,那麼每週的一次聽法,我可以告訴大家是救命稻草。這個在因緣法中,將來自然會水落石出的。

在此前的內容中,講到印祖在呵斥這些「但噇酒糟,逐土塊」,誤入偏頗渠道的禪人。他也為祖師爺鳴不平,說千百年來,像趙州禪師說,不要說佛這個字,念佛一聲,還要漱口,多少人在傳頌。但是同樣也是趙州禪師,他說的另外一半就忽略了,就像喝咖啡要有咖啡伴侶,很多人就只喝咖啡,忘了伴侶了,所以就會誤入到知見上的一種苦,不明瞭。伴侶就是,沒有提及祖師爺還說阿彌陀佛是三世諸佛的老師,要以念佛來報四重恩。

那麼印祖就說了,這本來是一個人說出來的話,為什麼大家覺得舒服的、自己相應的就成為依據,不相應的就不成為依據。然而讓大家在知見上受損,修行上懈怠的,反而成為依據。真正從事相上要有法,要執持,要老實行去,反而大家認為是執著。這種佛門弊端一直在傳續,到現在還有。就像我們老不願意承認末法時期,認為法怎麼會末呢,可是到了這個時代確實末法,因為人末了,所以問題還是出在人。

前面講到「一依一違,自相矛盾」,同樣一個人出口的法,為什麼信這一半兒,不信那一半兒,這樣的話是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下面我們再來看,「夫趙州所言,總歸本分。‘佛不喜聞’,與‘念佛’等,皆屬轉語。」

趙州禪師也是走過所謂的冤枉路。為什麼說所謂的呢?我們都知道「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回來以後才知道白白費了草鞋錢。現在的柏林禪寺也是禪宗的一個代表道場,特別是在當代來講。要知道趙州禪師成就了以後,他所有接引人方便的這些語錄,法法頭頭都是讓人往法上、道上直接痛快的去會通、相應,所以趙州禪師的這些話是極專業之專業的。不要說外行,在業內來講,你不是高端的,都沒辦法把他弄明白。所以他完全是無暇顧及全面,只從根本上下手,所以叫做「總歸本分」。

「總歸本分」是佛法的核心。但是如果都講本分,那麼就讓眾生喪失了入道的因緣。不懂「本分」的人就入不了道,一下子「本分」不了的就上不了道,而且由這個「本分」所引發的弊病,防護不了,就中了邪道。所以「本分」這一法呢,只是在最關鍵、緊急關頭,畫龍點睛的時候用一下。平常佛法在人間,一定要依著人的能力來修。所以才說萬善也要同修,不能瞞因昧果。要論本分的話,所有法中都見本分。那反過來說,每修一法都在本分中,沒有離開本分。

趙州禪師講這些話是為了讓你就跟鑽角、鑽鑽子一樣,就借用這個點,蹭的一下穿過去、透過去,所以叫「皆屬轉語」。什麼叫轉語呢?就是轉識成智,或者常說的截斷眾流,即刻超情離見。比如有的祖師說:「我的煩惱太重,把我束縛住了。」那他的師父就說:「誰束縛你了?」這一句話說出來,誰束縛你,就是讓你轉,從凡夫的思維心、妄想不斷流水線上,即刻讓他截斷,悟入無言,頓悟真理之境。

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一聽轉語,其實還轉不了。為什麼?比如「念佛是誰」的用意,就是「啪」的給你來這麼一下,你即刻悟道,到處都找不著個誰,這也是一種轉的方法。當然,從禪宗專業的參究來講,它是一個話頭。直接就說「念佛是誰」,這個話頭的那一念沒起來的,最乾淨的那個不動心念的時候。

這個且不說,光說「念佛是誰」,我們不是轉念就止住了,狂心就歇了,往往又會轉念去想:「這念佛的是誰呢?是誰呀?」所以真正讓你參念佛的是誰,就是要悟到那個沒有誰不誰,跟智相應,不要在妄想上不斷的製造流水產品。很多人了解不了這個手法,但是了解的就能夠得到大利。

「若能直下識得自心」。

「自心」時時刻刻都在,我們所有的,包括打妄想的、起煩惱的、貪瞋癡的,這些都是心的作用,心的相態,就是因為我們在這上面又加了一層情見、分別。可是這個法,在此時此刻要在微細上來論的。因為一旦說到如如不動或者什麼,我們就以為一定是個死的、不動的東西,是凝固了的、僵化的,這是我們常在法上理解的一個誤點。實際上並不妨礙它繼續有物質的這種存在、感官覺受,同時也包括思想上面種種所謂的想法。想法想法,這個「法」是有的,包括妄想這個念頭也是有的,你不要在這個法上再起想就行。這次次我們也常說,一次又一次心地上的認知吧。

所以說「直下識得自心」,「自心」就一直在,都不用你刻意再去認識,直面它就行了,無間距的、沒有推敲的去面對它,它就是自心,一切都是心。但是因為我們的情見太多了,而且形成一個常規的一種堵塞包圍。

「若能直下識得自心,方知趙州道越常情,語出格外。」

才知道為什麼祖師爺要說這些話呢?就是因為我們情見太多了,包裹的太多了,讓你直接把它給閃出來。就像一堆人圍著你讓你都喘不過氣來,你找到一個口,蹭的出去了。他圍他的,你已經出來了,冷眼抽身在外,一切就是心的顯現,隨它顯現,隨它輪轉。

所以「道越常情,語出格外」,就是不在通常以為的這個。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就是擺脫不了通常、以為。這麼一講,大家可能說:「好好好,我清洗一下思想,歸零一下認識,然後從頭開始。」所謂的重新認識,他還在這個常情,這個格局中。

所以為什麼悟比登天還難,就是這一點,抖不乾淨,退不出來。但並不是說悟的人就啥都不幹了,既然一切都是心的體現,那心開悟了,難道你還依著這個心讓自己墮地獄嗎?顯現地獄境嗎?不可以。

所以說,「當孜孜念佛,唯日不足矣」。

開悟以後的人還是念佛,而且念得勇猛精進,「唯日不足」就是嫌時間太少。所以,禪門常說悟後的修行還跟悟前一樣,還是該幹啥幹啥。印祖在《宗教不宜混濫論》中講到宗和教,一個如將軍密令,一個如聖帝明詔。實際上密令它也有不得已的苦衷,不能公開,這是禪宗的特色。所以既然說開悟了,還是念佛。我們現在也明白,悟後還同悟前一樣修。那此時念佛是在幹什麼呢?難道沒在禪裡邊嗎?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這都是禪,就是禪,本來就是禪啊,根本沒辦法不禪。

所以說:「當孜孜念佛,唯日不足矣。」識得自心的人也是這樣,那一下子悟不了的,「倘不能親見趙州,則寧可以念佛為修持,不可依撥佛為把柄。」你既然沒辦法跟趙州祖師爺一個鼻孔出氣,那麼你就依他所說的念阿彌陀佛為日常的修持。而不應該把他的這一句話當作不念佛的藉口。為什麼這麼說呢?

「依念佛,則即生便出輪迴,將來定成佛道。」

這是太正統的一個次序了,禪宗開悟了以後,也不是一下子就成佛道的,是跟佛一樣的知見。也就是這麼往上砰的一跳,跳到這個高處了,跟個子就長那麼高的人,見到的視野是一樣了。問題是你還沒那麼高,還得長呀,什麼時候穩穩的在地上走著個子有那麼高,就能看得見那兒了,那才叫做成佛道。所以有時候個子不夠高,你還看不到那兒,一堵牆堵著,你還沒有出輪迴。

但依念佛的話,肯定這輩子是出輪迴,阿彌陀佛來接引。這個法就是這樣的,一定是這樣的,將來定成佛道也一定是這樣的。因為極樂世界去修行,就是一生補處,圓成佛果。問題是你如果依著趙州禪師這樣的來依教奉行,那就好,不妨礙。如果你依著趙州禪師本來是「宗」的那個,當作「教」來奉行了,就慘了,為什麼?

「依撥佛,則謗佛、謗法、謗僧。」成了一闡提,十逆重罪就造下了。「現生則罪業山積,福慧冰消。」

你活著的時候,圖口角痛快,隨便這樣放開了一說,把那罪積的就跟山一樣成立次方的增長,自己的那點本來就不圓滿的福慧,就跟現在的氣溫升高,雪山化的時候啪啪的往水裡融化,就那麼轉眼就淹沒在水中不見了,淹沒在貪瞋癡之中。

現生而已,「命終則永墮阿鼻,長劫受苦。」

這就是一樣的祖師爺,講出來兩樣的話。其實是一個法,應該也是一個話,但是就被兩樣的人解讀成不一樣的法,有見地的能徹悟自心,沒有見地的跟著瞎轉悠,繞遠了。將來你自己繞吧,一直要繞到地獄,繞進去了繞不出來,很可憐。

所以印祖說,「其利害得失,奚啻天淵」。

兩種路線的差別何止天壤之別,如果說有一部分人能夠得「識得自心」,利益尚還可以。問題是現在的人沒有這個機緣,沒有這個法,沒有這個福德了。

所以,「總之,今人率皆福薄慧淺。」現在的人狀況就統一這樣,「業重障深」。具體表現在哪裡呢,從趙州禪師的開示被演繹成這樣的一種角度,就足以說明業障深重。

為什麼呢?「於得益者,皆若罔聞。」真正要緊該聽進去的話,跟沒聽一樣,聽不進去。應該記在心裡依之而行的,完全忽略。「於受損者,全身頂戴。」反而是很難得利益,甚至完全背道而馳,這樣的效果,倒是非常投入的就讓它出現了。

當然這裡面還有一行小字,特別要注意一下,也不能把它混亂了。「得益受損,且約未悟錯會說。」如果真正聽了以後開悟了,那就按照前者一樣是得大利益。現在說到底是得益還是受損,都是立足於你沒辦法沒機緣開悟。所以「非古德所說之法,有益有損也。」不是趙州老和尚說的,有一些法是讓你得利益的,有一些法是讓你吃虧的,不是這樣的。吃虧、得益全在於我們會不會聽。

「諸師酬機之言,悉皆如是,不勞備釋。」

後面說這一句一筆帶過,所有的祖師爺門,特別是趙州禪師以後還有很多大祖師,這種轉語,為了讓人識得自心的話,太多太多了,都是這個套路、手法,就看聽對還是聽不對。而有得益和受損的差別,自己心裡有數就可以了。

好像我自己的因緣也是,數次講法中都涉及到這個問題。這也是禪、淨兩門的核心要釐清、辨明和融匯貫通的問題,大家一定要搞清楚。甚至有時候聽完了回去,自己的知見,佛法的領悟力生起來,跟別人講解乃至分享的時候,還會犯這樣的錯誤,甚至不經意間就帶出來這樣的姿態。這個請大家切記、切記。

下面的一段話大意是什麼呢?既然你喜歡聽禪門大德這些開悟祖師的話,雖然趙州禪師確實是一線的、有份量的人物,但是還有同樣泰山北斗的人物,也說了些另外的話,都是宗門的祖師。一個人說的這樣兩邊的法門,方便門。那麼還有這麼多人,個個也在偏讚淨土。比如說有的禪宗祖師也會讚淨土,你咋不作為依據,來這裡說辭討論呢?這一段的立場大致如此。我們來看論文。

「汝謂諸祖誠言,斷可依憑,何不依百丈雲‘修行以念佛為穩當’乎?」

印祖不止在他的一篇文章中羅列有功於淨土的這些大禪宗祖師。像百丈禪師,他是在六祖慧能下面第四代的祖師爺了。六祖慧能有一個優秀弟子叫南嶽懷讓禪師,南嶽禪師傳給馬祖道一,馬祖道一又傳給百丈懷海。那個年代來講,特別是馬祖道一和百丈禪師師徒倆,可以說是他們創建叢林法則。

也就是說從佛陀時代,帶著那麼多的常隨弟子去乞食,然後樹下坐、禪修、聞思。可是問題是,印度的風俗如此,還有它的氣候屬於熱帶。轉到中國以後,一方水土一方人,所以就成了這樣的一種情況。我們從佛教史上稍微了解一下,很多那會兒剛剛過來翻譯經典、傳揚佛法的人,那個時候還沒有道場寺院,就是自己有個機構。再一個就依附在其他的地方住,就跟精舍或者是居山等等,反正各種形式吧。還沒有形成統一的這樣一個叢林道場,特別是在規模上和規矩上。

像馬祖道一,特別是百丈懷海禪師,就是真正開創時代的標誌性人物。現在的叢林要則有二十條,大家都知道,「疾病以減食為湯藥」,「因果以明白為無過」,「山門以耆舊為莊嚴」等等,大家到廟裡邊,很多時候都有機會看到。這也是他老人家留下來的智慧結晶和慈悲心腸,對於住叢林怎麼樣共住,怎麼樣發心,有這樣的二十條開示,每一句都是八個字,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其實就是「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很多時候大家聽了,就覺得禪宗的大祖師,為什麼要說這麼一句話,可是這就叫目標明確的好處。「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就鎖定西方淨土,這是大靠山。你修什麼都往淨土這兒迴向,你愛修什麼修什麼,參究、觀照、持咒都可以。其中「以念佛為穩當」,念阿彌陀佛最沒有後顧之憂,不會出現險情。一句佛號鎖定西方,這就是穩當的一個指標。

比如說,我們一輩子在心地上用功夫,也不說開悟吧。有一點點世間通常認為的定力,哪怕有這麼一點點功夫,你其實也不知道到時候能不能使得上勁。甚至積功累德一些功課,有時候亂糟糟的,這也想修一下,那也想試一試,最後等到要開始立地算賬的時候,它們也開始鬧分家,不穩嘛,家裡就亂了。什麼是家,就是我們的心地。

只有一心一意念佛這個穩得很啊,到立地的時候,都是南無阿彌陀佛,不往西方往哪裡嘛。所以說淨土法門進可攻,穩當,退可守,是後台,阿彌陀佛攝取不捨。能行也行,不能行也行,所以真的是彌陀攝取不捨,就跟摸頂加被一樣,常住其頂。說實話,其他的法門很難摸的著頭腦。縱然偶爾的摸見一點頭腦,也不是能夠一直摸到頂的,縱然一直能摸,這輩子能不能到頭呢?而且就禪宗來講,這種高妙法,不要說淨土是極難信之法,其實換某種角度意義上來講,淨土法門是最好信的法,所有其他的法都要比淨土難信。

比如禪宗說相信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這個法更難信呀!大家要知道信自佛比信他佛更難。信阿彌陀佛就在西方尚且還能接受,一步步不斷的堅固,信自己就是佛,一切眾生本來就是佛,太難以置信了,越想越不敢信,越想越鬆動。本來禪宗開示,一聽覺得暢快,馬上還一念相應,過一會就想想,因果輪迴真實不虛,我還是個罪惡生死凡夫呀。你不敢相信,所有罪惡生死凡夫一切的行儀舉止其實都是佛心、佛性?你不敢苟同,難以置信,所以狂心就歇不下來,依然心動不已。確實就是罪惡生死凡夫,就這麼難。

今天也不一條一條的往開了說,像祖師們提供給我們的,念佛穩當的功德。就隨便從這種小小的側面角度說一下,都能夠挖掘出來很多見解,大家要注意。百丈禪師在叢林要則裡面,居然加了這麼一條,而且還排在第二句。「叢林以無事為興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一個是住的地,安身立命之處;一個是修的法,安心立命之處,已經早給我們道破了。祖師爺們慈悲,在各種載體中都早已經把這個法門襯托出來,這可以說在現前的大眾中這麼的給開示。

亡者也同樣如此,大家看:「又何不依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悉迴向往生淨土乎。」

這個我們在另外的課程裡也給大家講過了。百丈禪師立的規矩裡邊,叢林裡的師父們要往生或者去世以後,都是依照淨土的迴向方法,全部都要念誦「阿彌陀佛身金色」,希望西方三聖加持攝受病僧或者亡僧,全寺的兩序大眾,海眾同音齊心協力迴向。如果能好,就讓他好起來繼續修道,如果不能好,助成他往生。所以在清規裡邊,不管是說法、助念、迴向、乃至荼毗,全部都是以淨土為歸的,沒得商量。

所以天下叢林幾多都是禪宗道場,都是依這樣的化送亡僧的軌則,難道你視而不見嗎?這個禪人難道你就沒有住在叢林裡嗎,何苦還有這樣的疑慮呢?

後面還加了一句,既然是化送亡僧,無一不是如此,「將謂百丈唯令死者往生,不令生者求生乎?」

反問這個禪師,你就不要再有問題了。僧人圓寂了以後的法軌,並不代表淨土在禪門裡邊盛行。印祖就提前把他的嘴給堵上了,你不要再說這是給往生的僧人所設的法,難道百丈就只令死者往生西方,令生者就留在娑婆世界,不要成就嗎?

比如說我們也助念,助念的時候實際上意味著生者也在加分。道場裡面這樣的軌則說明要給亡僧助念念佛,那麼沒亡之前的僧,其實平常都在念佛求生西方。只不過是按照這個法,在亡者往生的時候給他添力,實際上同時也給現前在世的行者們加分,助念也是這樣的功德。這就為什麼好多人把淨土當作死法門,佛門尚且也有這種誤區。這是百丈禪師。

下面又引出一位大祖師爺,「又何不依西天第十四祖龍樹菩薩,如來預記往生,龍宮誦出《華嚴》,廣造諸論,偏讚西方。如《毗婆沙論》稱為‘易行疾至’之道乎?」

印祖在呵斥輕慢淨土的人時,特別是對教理和佛教史有些了解的人,都會有這段話。第一個比如說西天十四祖龍樹菩薩,漢傳佛教稱為「八宗共祖」,把他老人家請出來,就像你這個禪人,你還有什麼好說的?龍樹菩薩是佛給授記的,說將來我滅度後,印度有菩薩出世,「證得歡喜地」,歡喜地就是登地的菩薩,最後還是「往生安樂國」,這是佛給授記的。

釋迦牟尼佛給龍樹菩薩這種授記,實際上就是,在正法時期就開始為末法鋪設得度的法門和眾生的依怙。要不然像龍樹菩薩這樣的大菩薩到人世間來,度化眾生完了,哪怕他密修還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沒必要說了,反正他是在這個世界修成的,證到歡喜地。佛還在龍樹菩薩沒出世的時候,就把他的法緣給講出來,大家想想意味著什麼。

所以九界同歸,上聖下凡皆還歸此法界。龍樹菩薩能誦出《華嚴經》,那是什麼境地,可以這樣理解,他遊遍華藏世界海,反而又特別造論來偏讚西方,《毗婆沙論》裡邊第一次把淨土法門提出來,稱之為「易行道」。他打了一個比方,就是依照通途法門修,等於造了一艘船倒是挺好的,放在陸地上你推著走。也不是說走不動,可是推著走,挪一點點,那太費力,磨損度還高。那麼淨土法門就像在水裡乘船,而且風也順,帆也揚,正好。

所以印祖說,你反對淨土,咋不看看龍樹菩薩的結局呢?還有,「又何不依第十二祖馬鳴菩薩」,馬鳴菩薩比龍樹菩薩更早,也是大乘佛法代表性人物,「於《起信論》末後,示最勝方便,令人念佛求生西方,常侍彌陀,永不退轉乎?」

《大乘起信論》其實內容是非常難的,很生澀。有的同修可能有所了解和涉及,它講到,「一心生二門」,乃至常說的「一念無明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裡面講的特別細緻入微,所以這部論典非常偉大,可以說是在宗經論裡邊是最傑出的代表。這樣的一部論典,你看,「示最勝方便」,《起信論》最後專門有一小章講淨土法門,勸人念佛求生西方,能夠見到阿彌陀佛,常聆法音,侍奉彌陀,那麼能夠快速得不退轉,這是第二位,馬鳴菩薩。馬鳴菩薩、龍樹菩薩從宗門的視角來看,他們的教法還傳得很廣。我們再來看,再往前推那就更厲害了。

「又何不依二祖阿難、初祖迦葉,結集三藏,與淨土諸經乎?倘淨土不足為法,有害於世。彼何不知好歹。」

印祖很少把話說到這個層面。一般常講的就是,你為什麼不看看龍樹菩薩、馬鳴菩薩,歷代的大祖師,智者大師呀、永明延壽禪師呀,乃至明清的這些大祖師們。在《淨土決疑論》裡邊,這段話還真的說得很絕。如果你認為淨土法門有害,不是個好的、究竟的法門,那麼為什麼不依二祖阿難?阿難叫「多聞第一」,如果要說阿難有不是的話,說實在的佛法整個一套就敗壞了,佛法也沒有了呀,結集三藏是阿難誦出來的啊。還有初祖迦葉,如果說迦葉都有過失的話,那釋迦牟尼佛也不對呀。為什麼呢?迦葉是他的首席心子,結集經典也是迦葉提出來,組織成這五百人的隊伍。

所以印祖說如果淨土法門有害的話,為什麼這兩位人物當時在結集三藏時候,把淨土諸經也要結集進去呢?它不是究竟法呀,不是上妙法門呀,不足以為大根器人修,到末法時期甚至有害於世,難道他們就不知道輕重利害,沒有擇法正眼?

「貽後世以罪藪乎?」

這話問到這裡,這個禪人也再不能說了,因為他要反對這個,就等於說自己安身立命的佛法,佛教三寶,都有問題。

印祖又說,「又諸大乘經,皆讚淨土。而小乘經則無一字言及。將謂諸大乘經,不足為法乎?」

因為教法中,我們知道小乘還不是究竟法,只有大乘才是究竟法。在小乘法中,沒有一字提及有淨土法門,因為他們吃不消。反而在究竟了義的大乘經中處處偏讚淨土,指歸西方。為什麼就不想想佛的用意何在呢?你就認為諸大乘經都不靠譜嗎?都在千經萬論同宣淨土法門。那就算釋迦牟尼佛一尊佛有錯,阿彌陀佛難道賄賂了釋迦牟尼佛,在這兒宣揚他的不究竟法?

「又佛說《彌陀經》時,六方恆河沙數諸佛,悉皆出廣長舌,勸信此經。」難道這些佛都糊塗了嗎?「將謂六方諸佛,亦貽人以罪藪乎?」這六方佛代表其實也是十方一切諸佛,佛佛道同,佛都有佛知見,佛都是五眼圓明,都是正遍知、明行足的功德,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反對淨土法門?不但不反對,還大力的提倡,還吃偏食般的讚歎,正信。這是為什麼?你身為佛弟子,難道你就不想想?

你看,印祖這麼一脈給講下來,真的是頭頭是道,可以說批的這個禪者是體無完膚。因為給說絕了,不給你這個機會了,這是弘法人的辯才無礙。無礙有一個功德,就是我已經把它說到圓滿了,你再無漏可尋了。

隨喜讚歎《印光法師文鈔》,也隨喜讚歎現在在聽的諸位,將來能夠聽到的諸位,大家的福德因緣能夠聽聞學習《印光法師文鈔》,在因緣中此時此刻我能夠榮幸的來講《印光法師文鈔》,大家能夠受用的來聽《印光法師文鈔》。阿彌陀佛!

「如謂六祖、趙州等,不可不信。則龍樹、馬鳴、阿難、迦葉、釋迦、彌陀、六方諸佛、諸大乘經,更為不可不信。若謂諸佛諸祖諸經,皆不足信,又何有於六祖、趙州為哉?」

這裡傳老講的特別好,說禪者其實就是自相矛盾,自語相違。你現在在讚歎六祖、趙州禪師講的痛快淋漓的這些話,似乎在呵斥淨土,被你這麼一聽更加的放大了,就用它來撥無淨土,貶低淨土。那麼你有沒有想過六祖、趙州靠誰呀?背景是什麼?源頭在哪裡?你現在說六祖慧能大師、趙州禪師,當然是不可不信,確實要信。可是你不要忘了,那像龍樹、馬鳴菩薩、阿難、迦葉,我們的本師教主、彌陀慈父、六方諸佛、三世諸佛皆以「大乘般若波羅蜜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麼這些經法,這些佛菩薩、祖師難道就可以不信嗎?

所以印祖說「更為不可不信」,也就是說一定要比較,那麼輕重、大小你也要知道。雖然平等來講都是佛知見,但是差別相上,教主就是教主,佛就是佛,菩薩是菩薩,祖師只是祖師,你不能混亂。

所以印祖做了一個比喻,特別到位。「見近而不見遠,知小而不知大。如鄉民慕縣令之勢力,而不知皇帝之威德。小兒見銅錢而即拾,遇摩尼寶珠而不顧也」。

特別的貼切,讓人非常深刻的來認知這個上座師的錯誤知見。老聽這樣的法,大家每一次都要吸取出來,一定要說服告誡自己,淨土法門的偉大、究竟、根本,和我們的緣分,就是死死的賴在淨土法門上,這輩子就要靠淨土,就要靠阿彌陀佛,就要靠四十八願。但是確實真的很多時候,我們「見近而不見遠,知小而不知大」。

現在來看,整個教內外來講,說是法要弘揚吧,弘法的也多,亂弘的也多,能不能弘的,是不是弘法的,有沒有正知見,各種各樣的人。我們在聽這個法的時候,真的,現在的人呀,困難重重,我可以這麼跟大家說。不是說沒有善根,前面不是講過,這個障礙太深了,有時候入佛道先起信的時候,第一個就接觸不到正法。在我這裡,我也有一些法緣,甚至一些弟子,開頭的時候也走彎路,接觸不到正法。

正法有兩個標誌,就是佛說的經教,公認祖師們的論典,不能繞開。而且古來的大德,跟現在亂嚷嚷的這些,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大家在這個上面一定要認清。

這幾天有人說哪個法師在弘揚《法華經》、《楞嚴經》,說只有《法華經》是究竟的,說他講的法太好了,自己聽的特別痛快。我說你慘了,為什麼偏偏就你就能遇到這樣的?為什麼?我就連續問好幾個為什麼。你好好的學佛,我們一直也在講祖師的言教,但是不曉得為什麼在他的因緣中,就老會橫插進來這種門門道道。

所以一個是要能夠接觸得到正法、教法,另一個還能夠接觸到真正的善知識。當然特別聲明一下,我也不足,慚愧不算是個真正的善知識。那麼我一直在講的、遵循的,都是真正的善知識開示的話,我們共同來學習貫解一遍,這也是一個天大的福報。如果你第一重關都過不了這個,你還講什麼法門、宗派的利害相關,進退次序,你更進入不了了。所以「見近而不見遠」呀,就是因為我們的目光短淺,福德不夠。

好多時候就知道一點點,「知小而不知大」。現在的很多法,我們都往佛法上會,但是一見到這些小法,小到什麼程度,比如一味的只講世間法,不求解脫法,不求往生法,這大小就分明。那從因緣法中好像跟佛法沾上點邊,只是結個小小的佛緣,再上不了道。但是我們也往往就停止於結緣就好了,每天好像就是也跟佛門有點因緣,做做好事,發發心,或者跟師父們一起溝通溝通,聊聊天,一起朝拜朝拜,參加參加,就這些,他就又知足了。

大家要知道,在法上真的不能知足。在世間的物質上知足,在法上不能知足,要有善法欲。現在更麻煩的是什麼呢?為什麼又講一重更為低層次一點的,「知小而不知大」呀,就是我們根本不知道佛法在講什麼。

昨天四月初八浴佛節,這是釋迦牟尼佛降生的日子。大家都在看著那個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都在參加浴佛。那麼有幾人能知道,釋迦牟尼佛來我們世界說了些啥?為什麼說這些啥,有沒有研究?

現在也是亂象頻生。我昨天看到視頻上,有些不正規的道場或者一些糊塗居士呀,一塊搞的這些活動,還給釋迦牟尼佛太子像通了個開關,然後上面一澆水,水就從這個太子像下面流出來,大家還拿瓶接,又成了聖水,靈水了。就這種,我看著想想傷感,在這種氛圍中這佛教往哪兒走,往哪兒流呀?一個,也不了解,不了解也算了,管他三七二十一就亂來。你也亂來,我也亂來,人人都亂來。最後不亂來的說,他們能亂來,我為什麼不能亂來?再加上有的居士團體,他才不管你什麼正法久住不久住,護持不護持,當下熱鬧了再說。

反正就這些,就叫「知小而不知大」。我們現在就知錯而不知對,知偏而不知正,已經達不到「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的地步了。

所以印祖也說「如鄉民慕縣令之勢力」,看見個縣老爺就以為牛的不得了了,他從來沒有想到能夠見到皇帝。小孩見到錢就趕緊去撿,見到摩尼寶珠反而認不得它有多寶貝。

傳老在這裡特別把摩尼寶珠解釋了一下,我們常聽這個詞,就叫「如意寶珠」。這摩尼寶珠能夠隨意滿足需要,能夠想幹啥就幹啥,不可破壞。在經典裡邊,一直用摩尼寶珠來比喻佛陀的功德,乃至一切眾生本有的佛性。希望大家在我們的法緣中能夠一直增進不退,早日見到每個人自性的摩尼寶珠,也是阿彌陀佛這個摩尼寶珠。

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