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講)

時戒日王,於曲女城舉辦法義辯論大會。

那麼大師在印度總共是參學了十七年,那麼正當他要歸國的時候呢,這當中印度發生了一件事。說這個曲女城,這個曲女城事實上是一個國家的名稱,是一個印度的大國。為什麼叫曲女城呢?說是在久遠劫之前呢,這個國家裡面的深山有一個修道的仙人,這個仙人他在修習禪定,從最初的散亂心,經過了欲界定、未到地定到色界四禪,得到禪定以後那他的色身就不壞,因為他在禪定當中有殊勝的三昧樂,這種三昧樂的加持,他的壽命已經到了幾萬年,他的色身不敗壞,但是他的色身已經像枯木一樣。那麼因為他經常是在大樹上打坐,就是偶爾到下面去散步了,吃一些水果,所以大家就稱他作大樹仙人。

這個大樹仙人,他偶爾在入定,但是有時候也出定,他到深山裡面去採一些水果吃。有一天呢,他到樹下來采這個水果的時候,這個時候國王帶著他的女兒,一百個女兒,遊山玩水。這個仙人看到這個女兒以後,就動了凡夫的這些欲。

那麼動了欲以後,他就跑到國王那個地方去,希望國王把他的這個女兒嫁給他。那麼這個國王愛著這個女兒的緣故,就一一地詢問他的一百個女兒,哪一個人願意嫁給這個仙人呢?每一個女兒都不願意,因為他這個看起來又是老又是丑的。那麼最後這個最小的女兒,很孝順,就說:我們今天要不嫁給他,這個仙人有禪定的力量,他一入禪定的時候會把我們國家給破壞掉的呀。那麼小女兒就願意犧牲,就嫁給這個仙人。

那麼這個仙人的意思是要他的大女兒,但是來了一個小女兒,就很不高興,就找國王理論。國王說:我沒辦法,我當初也問過她們呢,他們都覺得你是太丑了,太老了,不願意嫁給你。那麼這個仙人一氣之下,入了定以後,所以這個世間,這個禪定如石壓草,那麼遇到惡因緣的時候,他起了一念的嗔心就咒願,把他九十九個其他的這些女兒都把她變成了駝背了,這個脊椎骨就挺不起來,變成駝背了,只有他的小女兒沒有駝背。那麼從此以後,這個國家就叫曲女城,就是這樣來的。就是這些駝背的女眾太多了,叫曲女城。

那麼這個曲女城傳了幾代以後,傳到了戒日王,這個人是有德行的人,有道德的人。這個戒日王在當時五印度是個盟主,雖然這個印度不是統一,但是他是共同的盟主,他不但武功高強,而且他這個人有德行。

這個戒日王,他從傳記看,他有兩個很殊勝的功德:第一個,他這個人很有慈悲心,戒殺,命令他的曲女城的國度裡面呢,除了必要以外,不能隨便殺生,或者定期都要吃素,定期的,有固定的日期,都要全素的,這第一個。

第二個,他對這個佈施,這個佈施波羅蜜呀,他也修得很不錯的。他每隔五年要舉辦一個佈施的無遮大會,把他所有的東西,他所受用的珍寶,乃至於他的衣服、杯子,把他所有的東西全部拿出來,面對與會的大眾,你要什麼就給你什麼。佈施到最後他全部的東西都佈施出去,連衣服都佈施出去,他只能夠拿一塊布把自己的身體遮住。

佈施了以後呢,所以這個人的福德力也不得了,五年以後其他的小國又供養他很多東西,他又很富有。五年以後又開始做無遮大會,把所有東西全都佈施出去,施捨到最後只剩一塊布。那麼他每五年舉辦一次無遮大會,舉辦的第六次的時候——三十年,他在位三十年,那個時候他已經晚年了——第六次的時候,他知道他這是最後一次辦無遮大會了,所以他非常慎重。他辦無遮大會之前他又蓋了一個大廟,使令出家人能在這個廟中安身辦道。

但是這個時候,這個無遮大會第六次的時候,他因為這個時候他晚年已經完全學佛了。他早期的時候不完全學佛,戒日王,至少他遇到玄奘大師之前呢,還不完全學佛。他後來遇到玄奘大師以後,跟玄奘大師談佛法,就完全地皈依佛法,那個時候戒日王是晚年的時候。

所以這次的佈施無遮大會,他對出家人又特別恭敬,婆羅門就很不高興,說:以前,你們辦無遮大會的時候,我們婆羅門也是站在跟佛教的僧眾平等的地位,現在的大王,偏袒佛教徒。那麼婆羅門的主就派了一個人,把他所蓋的寺廟把它燒起來。這個時候,整個寺廟那個是完全燒得很厲害,用水救是沒辦法了。

這個時候戒日王這個屬下報告說:哎呀,大王,我們剛剛蓋的這個寺廟燒起來了,本來是應該是在這個無遮大會的時候正式啟用,讓出家人安身辦道,現在燒起來了。戒日王帶著隨從到了寺廟以後,他就咒願,他說:願我生生世世所修的福德一時現前,假設我的福德是真實的話,世界上真實有福德的話,我跳到火裡面,這個火要馬上消滅。如果我修的福德不真實,那麼就讓我跟這個寺廟共同的犧牲。

那麼他咒願以後他這身體就跳到大火去了,跳到大火以後那個火突然間就熄滅了。這個人的福報力,這種境界,把他多生多劫的福報一時現前咒願在這個地方,那個力量很大的。

你看他每五年辦一次無遮大會,全部的都佈施出去了,一點都沒有剩呢,剩下一塊布而已。所以這個人的福報也是,真的,這個時候就把這個熄滅了。熄滅以後呢,他這次,他想,他這次是這一生當中最後一次的無遮大會了,所以他也就辦了一個法義的辯論大會。

因為當時的印度思想非常的複雜,有大乘,大乘裡面又有空宗、有宗,又有小乘的部派,也有婆羅門的教派。這個時候他想要抉擇,到底什麼樣的教法是合乎諸法真實相,是最圓滿的說法,是真實能夠解釋宇宙人生真相的。

所以這個時候,他就在這個每五年的一個無遮大會當中,在曲女城,就是他的國家裡面,舉辦了法義辯論大會。這個大會當中,邀請了佛教大小乘僧跟婆羅門學者共七千多人。

這個時候,從傳記看,當初所有印度裡面重要的人物都被他邀請了。那麼這個時候呢,他就推大師作論主,因為大師在印度待了十七年,他前面的五年還不是很出名,但是他這後來參學那十二年,因為他的德行跟學問在印度也是相當有名的。那麼這個時候戒日王就以大師作論主,那麼作論主就是先要立一個宗旨,大家就就著這個宗旨來破,破它的缺點。

那麼大師就先闡揚大乘法義,他立了一個宗旨叫《真唯識量》。這個《真唯識量》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先講這個唯識。那麼這個唯識就是萬法唯識,就是這個大師所立的宗旨。大師的意思就是說,這一切萬法不是大梵天所創造,也不是自然而有,是我們的心識所變現。

那麼這個心識所變現分成兩類:第一個是第八識的一個業力所變的一個因緣變,就是變現出這各式各樣的客觀的環境。其次就是前七轉識的分別,你的那個分別心跟境界一接觸的時候,依止你的心情的好壞、善惡,又變現了另外一個境界,叫分別變,就是一個主觀的環境。就是包括了第八識的因緣變跟前七轉識的分別變,那麼就使令這個萬法出現了。

那麼這樣的萬法唯識的道理,不是我們凡夫所能夠見聞覺知的,這個義理非常的深妙,所以它是一個量,是一個比量,不是現量,是一個比量。

那麼這種比量,這個萬法唯識的比量,為什麼加一個真呢?表示這個道理是真實不虛的,不是大師所捏造,是真實不虛的,不是一般的外道,一般的小乘的學者所能夠破壞的,所以加一個真,就是真實不虛的道理。那麼什麼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呢?唯識量,萬法唯識的比量。

那麼大師立了這個宗旨以後,在十八日當中沒有一個人能夠發言難之,這七千多人的大小乘僧跟婆羅門學者,沒有一個人能夠發言難之。那麼最後戒日王還有來參加的十八個國王都奉大師作國師,並頒以大乘天的尊號。這個天就是至高無上,在這個大乘的學者當中,玄奘大師是最至高無上的,他能夠真實地弘揚大乘的教法。

這個是大師他在臨離開印度之前,他所參加的一個法義的辯論大會,這個時候對整個印度的佛教有很大的貢獻,特別對大乘佛法有很大的貢獻。那麼這以上是說明印度的求法情況。

再看第三段,他回國的情況:

其後歸國,為太宗及高宗之所欽重,賜號三藏法師。

太宗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而固辭之,帝唯從其志,於長安建譯經院,並下詔翻譯經論,歷十九年,譯出《大般若經》、《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及《大毗婆沙論》等七十五部,其中盛弘法相唯識之法義,後人尊為唯識宗中土之初祖。

大師在印度待了十七年,就在貞觀大致上是十九年,有些地方說十八年,在貞觀十九年的時候歸國,那個時候大師已經四十四歲了。那麼那個時候他歸國以後就蒙唐太宗的召見,為唐太宗跟他的兒子唐高宗之所欽重,賜號為三藏法師。

大師回國的時候,唐太宗那個時候剛好是要集合軍隊要去東征高麗,那個時候剛好是在籌劃這件事情,軍務非常繁忙,但是大師回來以後,他馬上召見大師,就跟大師一談,從白天不知不覺就談到晚上,還好是旁邊的宰相房玄齡的提醒,說國王現在很多事情要處理,等你處理。這個時候皇帝就提出了一個建議,就是太宗曾兩度勸其棄道輔政。

那麼談得很高興,唐太宗很欣賞大師的德行跟學問,就勸他還俗來幫他處理他國家的大事,總共兩度。剛開始回來的時候跟他談完了以後,第一次勸他,到太宗晚年的時候,他又勸他一次,但是大師都拒絕了。他怎麼拒絕呢?

他提出一個理由:師均以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而固辭之。大師的意思,希望能夠守戒緇門,闡揚遺教。希望能夠在出家僧團裡面好好地持戒。為什麼好好持戒呢?為什麼不還俗呢?為了要闡揚遺教。因為大師的本願是要弘揚佛陀的聖教,就是他還俗以後不能專心的弘揚聖教了。

所以這個人的願力是很重要的。

我們看這個大師的一生,從最小的十二歲出家,立志學道以後,乃至於他到印度的求法,乃至於在印度當中很多國王都要把他留下來的,用很好的利祿來留他,但是他都不為所動。當然我們不知道大師的境界,但是我們可以知道那個是都是他的願力在支持他,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如果大師那個時候還俗,那我們中國佛教就糟糕了,整個般若系,整個唯識的經論都得不到翻譯了,對整個大乘佛教,未來中國佛教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所以後來尊玄奘大師是中國佛教之寶,因為他翻譯的經典對我們中國佛教影響太大,特別是唯識宗這個宗派,所以大師的願力真的是挽救了中國佛教。

所以說這個世間上的事情,雖然講末法時代,但是事在人為,我們有這樣的願力,就能夠改變局勢的。那麼大師有這樣的一種堅定的願力,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而放棄了這樣的一種榮華富貴,那麼唐太宗也只好尊從他的志向,就在這個長安建了一個譯經院。

這個時候唐太宗準備要東征高麗,他就把宰相房玄齡叫來,叫房玄齡要完全配合大師在長安建這些譯經院的一切事宜。那麼這個時候就召集了全國五百多位高僧,經過十道的手續,從最初的翻譯乃至於最後的潤飾,那麼就是次第地翻譯經典,那麼最後再交給唐太宗下聖旨來頒佈流通,總共經歷了十九年的時間。

譯出的經典有《大品般若經》六百卷、《瑜伽師地論》、《攝大乘論》、《成唯識論》及《大毗婆沙論》等七十五部。

那麼這個大師譯經的情況他是分成三大階段的,第一次他所譯出的經典是屬於瑜伽,唯識瑜伽的思想,這個時候以《瑜伽師地論》為主,那麼包括了《顯揚聖教論》跟《攝大乘論》等等,這個當中所花了五年的時間,來譯出瑜伽的思想。因為大師的思想是以瑜伽為主,所以他先翻譯瑜伽的思想,當然主要是以《瑜伽師地論》一百卷為主。

第二個他翻譯的是《阿毗達磨》的思想,就是《俱舍論》和《大毗婆沙論》,那麼這當中花了十年的時間翻譯,因為《大毗婆沙論》兩百卷,花了十年的時間翻譯《阿毗達磨》。

那麼第三個階段就翻譯《大般若經》的思想,就翻這個六百卷的《大般若經》,總共花了四年。五年——十年——四年,總共十九年,那麼翻出了有七十五部經典,對中國佛教的貢獻是太大了。

其中盛弘法相唯識之法義,後人尊為唯識宗中土之初祖。

這當中以《瑜伽師地論》為主,對唯識的弘傳有很大的影響,後人尊為唯識宗在中國當中的初祖。

大師在臨命終的時候,有一件事情我們也提一下,就是到晚年的時候,這個時候唐太宗已經往生了,他的兒子唐高宗即位,唐高宗也繼續護持他翻譯經典。不過這個大師在翻這個《大般若經》的時候,到最後的時候身體出了毛病,他生病,生一種冷病,這個冷病一發作的時候,全身都顫抖,不能呼吸,呼吸困難,就像氣喘一樣。那麼這個時候他是很苦惱,因為他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了,生這個病就使令他翻譯經典經常要中斷。這個時候他就求佛菩薩加被,晚上就做一個夢,夢到兩個菩薩坐這個大蓮華乘空而來。

菩薩說:你這個翻譯經典的功德太大了,你今生要往生淨土了,但是你過去,所有一切損惱眾生的惡業,必須以現在小小的毛病把它給消滅掉。你再忍耐一下,你要把你過去所有損惱有情的這些罪業把它消完以後,你就能夠往生淨土了。

那麼這個夢以後,他就得到很大的加持,原來是重報輕受。所以他就後來就把《大品般若經》翻完以後,他沒多久,就念那個南無彌勒菩薩,就往生兜率天了,那個時候是年歲六十三歲。他四十四歲歸國,六十三歲往生,那麼總共是將近二十年的時間,有十九年是翻譯經典。

我們看這個玄奘大師的傳記,很有個感覺,就是大師從十二歲出家的求學,乃至於到印度取經,乃至於參訪善知識,歸國的翻譯經典,他似乎沒有什麼多少的信徒,沒有聽過他有什麼重大的信徒護持他。他在譯經院的時候,除了唐太宗召見以外,他什麼人都不見,他一生當中就是整理教典。從他十二歲出家到六十三歲往生,遊心法海五十年,五十年的時間在法海當中自受用、他受用,影響著中國佛教是非常的深遠,所以這件事情值得我們的注意。當然他今天會有這樣的行為,跟他的願力有關,願守戒緇門,闡揚遺教,這個可以看的出來大師心中的願力。

這以上是講到《八識規矩頌》作者略史。

我們看甲二解釋題目。那麼解釋題目我們分成兩科:乙一,總釋標題;乙二,別明八識。先看第一段,對這個題目作一個攏總的解釋。

甲二、解釋題目。

乙一、總釋標題。

那麼《八識規矩頌》,那麼前面的是一個別題,這個頌是一個通題,先解釋別題。那麼八識規矩,分成兩部分,八識是個法,規矩是一個喻,是一個譬喻。

這個八識,我們講萬法唯識,一切萬法是由我們的心識所創造,為什麼這個人到地獄去了呢?是心識的引導,使令他到地獄去的。為什麼這個人到極樂世界去了呢?也是由心識的引導到極樂世界去的。所以諸法意先導,意主意造作。這一切法是由心識作引導,心識所創造。那麼這個心識開展出來就八個識,叫八識,事實上合起來就是現前一念的心識,那這個是個法,當然這個法是指心法。

規矩,這個規就是畫圓的儀器叫規,我們要畫一個圓,要有這個圓規才畫得圓。這個矩是畫方的儀器,畫正方形的儀器叫矩。

那麼這是一個譬喻,譬喻說我們這個心識的造作有一定的軌範,就好像我們根據這個圓規,根據這個矩,這個矩是什麼呢?這個矩就是L型的曲尺,木工做的L型的那個曲尺,叫矩。那麼這表示一種軌範,就是說我們這個心識,這個心識的規矩。

我們看這個頌文當中明顯有兩類:第一類是講到凡夫有漏的雜染識,這是第一類,這個有漏的情況的心識的變化。其次呢,講到聖人無漏的清淨識。所以這當中的八識規矩,包括了凡夫的心識,包括聖人的心識的一些情況,都叫作八識規矩。那麼這個是個別題。

再看這個頌。這個頌是印度的一種文體,很類似我們中國的詩詞,它有一定的字句,有一定的押韻,叫作頌。這個頌有孤起頌,還有重頌,這個是屬於孤起頌。那麼這個頌,它能夠總持一切的法義,使令我們容易背誦,所以這個頌也有它的好處。

那麼合起來就是八識規矩頌,這是先攏總地解釋標題。

好,我們再看乙二別明八識,那麼我們就著八識,把它作一個個別的說明。

乙二、別明八識。

一、解釋名義。

那麼《八識規矩頌》當然主要是講八識的情況。那麼第一個我們先解釋名義。那麼八識,這個它所安立的名稱以及它的意義,我們分成三段,前六識是一段,第七識是一段,第八識是一段。我們先看前六識。

前六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當然這個前六識的活動是以第六意識為主,第六識是夾帶前五識,前五識是一個輔助者,第六識是一個造業者。

那麼這個前六識的立名是依根立名,就是它所依的根來安立它的名稱。換句話說,這個眼識它依止眼根攀緣色塵,那麼它所依的根是眼根,所以安立作眼識,乃至於意識它依止這個意根,所以安立作意識,它依止這個根來立名。

這當中《成唯識論》提出一個問答,說為什麼這個識不以它所緣的塵來立名呢?因為識的活動要有依止的根,也有它所緣的境界。比如說眼識它依止眼根攀緣色塵,那為什麼不安立為色識?乃至於聲識、香識、味識、觸識,乃至於法識?為什麼不依這個所緣的塵境來立名呢?要依根來立名呢?

《成唯識論》就回答說,因為在凡夫的有漏位,一個根它能夠發動一個識而攀緣一個境界,比如說眼識依止眼根,它只能夠攀緣色塵,乃至於意識依止意根攀緣法塵,這當然是不會混濫。但是到了聖人無漏位的時候,一個根能夠發動一個識,而這個識能夠普遍地攀緣六塵,換句話說,六根互用。

比如說眼睛它依止眼根它能夠見色,也能夠聽到聲,也能夠聞香,就是這個聖人的六根,它所發動這個六識,他能夠六根互用,他一個識能夠廣泛地攀緣六塵。那麼這個時候依塵境來安立就有混濫的過失了,因為這個聖人的識,能夠攀緣六塵,那麼這個時候以這個所緣的境界來立名就有過失,那依止根來立名就沒有過失。所以這個是前六識的立名是依止根。

那麼再看第七識末那識。末那識是屬於相應立號,這個在《阿含經》乃至於《大智度論》,並沒有明顯講到第七、第八識,只講到前六識,那麼要到了這個《解深密經》、《華嚴經》乃至於這一切的唯識的經論,才提到有第七跟第八識的存在,因為這個第七、第八識非常微細,活動非常微細,不像前六識是比較粗顯的。

那麼第七識翻成中文叫末那,那麼這個末那翻成中文叫意,意思的意。那麼這個名稱是怎麼來的呢?相應立號。就是說,因為這個第七意識為什麼叫末那呢?

因為這個意就是有恆審思量的功能,恆審思量勝餘識故,它的這個恆審思量的功能超過前面的所有的識。因為前六識它雖然能夠思惟度量,但是他不能夠恆常現行,第八識能夠恆常現行,但是不能夠思惟度量,只有第七意識能夠恆又能夠審。它能夠恆常相續地去思維觀察它所攀緣的境界,所以安立作意,這個意就是有恆審思量的意思,這叫相應立號。

不過當然這個意有染污意,有清淨意。在凡夫的有漏位,那麼在第七意識是攀緣我——以恆審思量我相隨。那麼在一個清淨的無漏位,它這個意,是攀緣二空平等之理,這兩點不一樣。

我們再看第八識。第八識是屬於阿賴耶識、異熟識跟種子識,是功能受稱。那麼第八識它的名稱以它的功能來受稱,第八識主要有三個功能:

第一個是阿賴耶識。阿賴耶翻成中文叫藏,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不過這個地方主要指我愛執藏。因為第八識的行相非常的微細,那麼被這個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的功能所誤會,以為它是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叫我愛執藏。那麼依止這樣的我執,第七意識對它產生誤會,產生我執,安立了第八識叫阿賴耶,因為它被誤會了,這叫阿賴耶識。

第二個異熟識。這個異熟翻成中文叫果報,就是說它能夠受熏,因為第八識能夠受前七轉識的熏習。你前七識造了善業,第八識就把這個善業的功能給保存下來;前七識造了惡業,第八識也能夠受熏,把你的惡業的功能保存下來。換句話說,它對望著前七識的業來說它是一個果,前七識是一個因,因為前七識造了善惡業,第八識就會有變化,它對望著前面的業來說它是一個果報。你造了善業以後,阿賴耶識這個善法的功能就增長,你造了惡業以後,阿賴耶識惡法的功能也增長,所以叫作受熏。這個就是異熟識。

我們凡夫的情況,阿賴耶識跟異熟識這兩個名稱都有。在《八識規矩頌》上說,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說這個不動地,這個八地的時候把這個分別我執、俱生我執都破壞了,那麼這個時候這個阿賴耶識的名稱就失掉了,因為它已經不再被執為我了。不動地前才捨藏,在不動地的時候,八地的時候就捨掉阿賴耶識的名稱了。

所以八地以上的菩薩第八識只稱為異熟識跟種子識,沒有阿賴耶識的功能。金剛道後異熟空,金剛道後就是成佛,成佛以後他的第八識不再受熏了。一個佛陀造了善業以後,他的功能不再增長了,他的功德圓滿了。所以佛的第八識就沒有異熟的功能,他已經不再是個果報了,他是一個法身的境界了。

這個種子識。這個阿賴耶識跟異熟識都是凡位才有的,這個種子識通於凡聖。為什麼叫種子識呢?因為它能夠執持無始劫來有漏、無漏、善、惡的種子。就著它持種的功能來說,安立作種子識,那麼這樣的話是從凡夫到聖人到成佛都有這樣的功能,叫種子識。

我們看佛陀有時候也跟眾生結一些善緣、惡緣,當然佛為法王,於法自在,但是畢竟他跟眾生所結的這些種子都還在的。那麼第八識就著持種的功能來說,它是通於凡夫,通於聖人,通於佛陀的。所以這個第八識它的名稱依止它的功能來安立的。

這個是根據《成唯識論》,把八識的立名作一個解釋。

我們再看第二個,相應的心所。

二、相應心所。

那麼前面是介紹八識的心王的名稱,這以下說明它所相應的心所。

前五識相應的心所是有三十四個心所,包括遍行五,別境五,善十一,本惑(本惑就是根本煩惱:貪、瞋、癡),中隨(中隨煩惱:無慚、無愧),八大隨煩惱(這是大隨煩惱——隨煩惱有小隨煩惱、中隨煩惱、大隨煩惱——就是不信、懈怠、放逸、掉舉、昏沉、失念、不正知、散亂),這個大隨煩惱有八個。前五識能夠跟這種種有三十四個心所活動。

當然前五識只能夠攀緣現在,不能攀緣過去也不能攀緣未來,而且現在也只能夠攀緣第一剎那。前五識在取境的時候只有一剎那,下一剎那第六意識就出來活動了,就變成五俱意識了。第六意識一出來的時候,前五識就沒有功能了,就完全聽第六意識的分別了,所以前五識攀緣現在而且只攀緣剎那,那一個剎那,跟境界接觸的第一個剎那,第六意識還沒有出現的那一個剎那而已。它時間非常短,所以它造善造惡的力量很薄弱的,因為它時間太短了。

其次看第六意識。第六意識能夠廣泛地跟所有五十一個心所相應,因為它廣緣十方三世諸法故,它能夠攀緣十方,攀緣凡夫的法界,攀緣聖人的法界,能夠攀緣三世,它能夠思惟過去、分別現在、思惟未來。它的活動範圍最廣,造業的勢力也最強,一個人的生命會造善造惡,都是第六意識決定的。

第七意識相應的心所是十八個心所:我癡、我見、我愛、我慢這四個,還有遍行五心所,別境裡面的慧心所,還有八大隨煩惱。

這個第六意識它在攀緣境界是廣緣十方三世諸法,它的所緣境是不斷變化,有時候起善,有時候起惡。

第七意識它所攀緣的境界主要的是第八識的見分,就是產生這個我。這個我癡、我見、我愛、我慢事實上是根本煩惱的六個裡面的四個,那麼就是貪、瞋、癡、慢、疑、不正見這六個裡面的四個,不過它這個煩惱都是依我而起,所以加一個我。

這四個根本煩惱當中,它的總相是我癡,這是最主要的。就是說,這第八識的明瞭性是剎那剎那生滅的,因為它是一個異熟,是一個果報,它不是一個法身的境界,它是一個果報體。它的果報體,換句話說,你前七轉識造了善業第八識就轉變,你造了惡業它也轉變,換句話說它是生滅變異的,它不是我。

但是第七意識觀察這個第八意識的明瞭性的時候,就以為它是恆常住、不變異的,所以產生一個我癡,這個我癡就是無明。依止這樣的癡就產生了邪見,就認為有一個我的知見,那麼就愛著這個我,保護這個我,給這個我所有的尊貴,所有的榮耀都歸屬於我,愛著這個我。

我慢,那麼有這個我以後,跟眾生就產生高慢了,高舉,把自己抬高了。那麼這個是一切煩惱的根本,當然主要是我癡,由我癡開出我見、我愛、我慢。

遍行五,這個是所有的心王都有的。

別境裡面,欲、勝解、念、定、慧,這就慧心所,因為它會抉擇,不過這個抉擇是一種錯誤的抉擇,它去抉擇第八識的明瞭性,結果它認為,結論第八識是恆常住、不變異的我,事實上這個抉擇是錯誤的。

八大隨煩惱,跟前面一樣,不信、懈怠、放逸、掉舉、昏沉、失念、不正知、散亂,它都有這種情況。它有時候也會不信,也懈怠、放逸、掉舉、昏沉、失念、不正知。不過第七意識它的所緣境相對第六意識來說了是比較單純了。

第八識是五心所,唯獨與遍行五心所相應。所有的心王,第八識是最單純的,它也不造善也不造惡,它就是保持無覆無記,就是跟這個作意、觸、受、想、思相應,其他的善念惡念一概不起。這個是第八識所相應的心所。

這個是把這個八識的相應心所先標出來,到了頌文的時候,會再詳細的解釋。好,我們今天到這裡,大家有沒有問題?

回答問題一:

就是說前五識,比如說我們眼睛去攀緣色塵,我們眼睛去取這個色塵境界,第一剎那的時候,是沒有名言的,只有自性的分別,不能夠去隨念分別、計度分別,這是第一剎那。但是這種時間不會太長,馬上你第六意識就會跟著起來。第六意識一生起的時候呢,主要就是第六意識在分別了,前五識就退居到一種輔助的作用了。

換句話說,當第六意識沒有生起的時候,前五識是單獨活動,但是那個時間非常短,那麼等到第六意識生起的時候,前五識事實上它的功能就很微細了,主要是第六意識的名言分別了,它等於是在幫助第六意識了。所以它只緣剎那,這在《瑜伽師地論》是解釋它緣現在,只緣剎那,就是第一剎那而已。第一剎那我們最能夠感覺到前五識的存在,事實上第二剎那以後那都是第六意識在主導。

回答問題二:

執著它是一隻豬,如果說就著執著來說,是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在那個《三十頌》,隨所生所繫,阿羅漢滅盡,出世道無有。《唯識三十頌》它解釋第七意識說隨所生所繫,隨著他的果報在什麼地方受生,他的第七意識就繫縛在那個果報體裡面,就是第七。隨所生所繫,係縛的系。

就是說,你變成一個人,你為什麼執著你是人,第七意識。我就是一個人,人就是我的果報,這個果報是恆常住不變異的。那麼他為什麼執著它是豬呢?也是第七意識在執著。當然這個是粗的執著,第七意識有粗跟細的。

第七意識的執著它還會影響第六意識,它會表現在第六意識,因為第六意識依止第七意識作根,所以我們不要忘了,第六意識的後台老闆是誰?是第七意識。它依第七意識作根,所以它生生受到第七意識的影響。

回答問題三:

那當然這改變的情況,這個就是主要是第六意識的改變了。就是這個思考模式就是,第六意識,這個不是執我,就是說,我們今天是一個凡夫,你第六意識所想的就是賺錢。你第六意識造業,就是,你的希望,當然主要就是希望了,一個人的希望問題,就是那個欲、勝解、念、定、慧,我今生的目的就是賺錢,得到最大的名聞利養,直到我死為止。那麼你出家了以後,你開始學習佛法,你的希望改變了,你希望要成就無上菩提,希望要廣度眾生,第六意識所相應的那個欲心所改變了,所以主要還是第六意識的改變。

當然執著你是一個我,這都是一樣的,那都是一樣的,自我。不過這個自我,出家人所執著的那個自我是清淨多了,那個是很微細的了。那麼你說這個心態的改變,那是第六意識所熏習的不同,因為在家人所串習的是另外一種欲。出家人也有欲,出家人的欲是追求無上菩提,追求廣度眾生,那就是第六識的變化。

回答問題四:

八地:初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就是最初的是歡喜地,你可以查查辭典,歡喜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難勝地,六現前地,七遠行地,八不動地。

修到什麼境界?就是說,一般在唯識來說,你破了分別的我執跟法執,就到初地了,破了分別我執跟法執,就是粗的,這個分別我執跟法執是一下子兩個都破壞掉了,分別的,就是第六意識相應的。

當然這個都是要修我空觀的,在禪定當中修我空,照見五蘊皆空,觀察色不可得,受想行識不可得,我們的生命體是五種成分所構成的,就是色受想行識,有色法有心法。這色法、心法都是隨順因緣而有各式各樣的變化,這變化當中沒有一個我的存在,沒有,那麼這個就是我空。

這空性的智慧,你一證得的時候,一念的相應就入歡喜地了,就證得法性了。那麼這個時候還要繼續破壞那個俱生的,俱生猶自現纏綿!後面偈頌會講到,發起初心歡喜地,在這個初地菩薩,俱生猶自現纏綿,俱生的煩惱還是現纏綿,還經常會活動,所以初地菩薩他有時候有俱生的煩惱,很微細的。

俱生就是說他不必經過分別。在經論上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們看到一隻老虎,第一剎那眼睛看到老虎的時候,事實上第六意識還沒有起來分別,還沒有老虎的這個名言,沒有名言表示第六識還沒有現前,但是你就會怕。那麼這種怕的感覺還沒有經過第六意識的分別就有,那是俱生的,那是第七意識的。

就是你還沒有經過分別,就有我的存在了,就是第六識還沒有動之前,那個執著就有,那個是非常微細的。那就是要到修道位,就是初地以後還要不斷地……雖然他也要度眾生,但是他還有很俱生的微細的煩惱沒有斷,他要經常地打坐,繼續修我空觀。

那麼到八地的時候,不動地前才捨藏,金剛道後異熟空,到了八地的時候,我們看看那個偈頌,看八地,到了八地的時候,無功用行我恆摧。無功用行就是八地,八地的時候就把這個我——俱生的我執完全破壞了,無功用行我恆摧。所以八地菩薩的時候,他的分別我執、俱生我執完全破壞,他是完全無我的,他完全是法執了。他只是在內心當中有一種清淨的願力,想要度眾生、想要成佛的願力使令他執著而已。他為什麼做這件事情呢?他想要成就佛道,想要成就度化眾生,但是他沒有一種自我的執著了,沒有了。

他的生命體不像我們凡夫以自我作出發,他完全是活在願力當中,一種希望在支持著他。但這個不是我執,這是一種法執。他沒有自我,他可以犧牲他的生命都無所謂的,他為了要實現他的理想,你說這個是個火坑他都願意跳下去的,因為他沒有我的執著,他的內心當中就是一個目標而已——上求下化這個目標。所以這八地菩薩就是他已經沒有我執了,所以沒有阿賴耶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