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二面,善十一。

前面的遍行跟別境呢,它的體性是不決定。不決定是善,也不決定是惡。如果它跟善相應,那麼它就是善;如果它跟惡相應,那麼它就是惡,所以它體性不決定。但這以下的十一個心所它的體性是決定,是屬於善性。換句話說呢,這十一個心所能夠引生此世他世可樂的果報,引生我們的現世的身心、來世的身心可樂的果報。

我們這個世間人,世間人,要想到說,哎呀,這是一個賺錢的法門,我們一般的世間人,聽到以後就會震動一下,唉呀,這兩個眼睛睜得很大,噢,這是個賺錢的法門。那麼,我們追求聖道的人呢,要聽到善心所,也應該有同樣的感受,哎呀,這以下的十一個心所,都是屬於聖道的法財,都是使令我們身心要生起。

那麼這十一個善心所我們分成三類。先看第一類:

第一類是有三個:信、慚、愧。

這個修學的次第,第一個就是信。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就是這個佛法的這種聖道的功德,要靠這個信心才能夠進入。

這個信呢,就是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就是對於這個三寶的真淨功德,能夠生起深忍樂欲。內心當中,隨順忍可,希望能夠成就。那麼這個是我們修學佛法剛剛的開始,就是相信佛陀的功德,相信佛陀所宣說的一切的法,包括因果的法,包括空性的法,世俗諦、真諦,也相信這些修學佛法的這些僧眾。這是第一個信。

信的以後就是慚、愧。對於這些佛法的本身,以及修學佛法的人呢,崇重賢善,輕拒暴惡。內心當中對這種賢善的功德,有一種追求尊重的心,對這種世間的這些暴惡的人、事,開始排斥。

這個慚、愧的生起,這個愧是更重要。就是我們對這個惡法的斷除,比這個修學善法更重要,對這個輕拒暴惡這件事情很重要。盡量避免這個身、口、意生起罪業,這個是在修行的時候第一步。換句話說呢,從信、慚、愧,我們能夠佈施,也能夠持戒,也能夠多少有一點忍辱,開始懺除罪障,開始積集資糧。這整個初學佛法,主要的就是有三種的功德在支持,就是信心,其次就是一個慚愧心。

進一步就是無貪、無嗔、無癡,這個就是一種止跟觀的力量。前面的信、慚、愧,他能夠斷除這個業種子,就是這惡業的種子,由於這個信心,就深信因果,有這個深信因果的觀念,崇重賢善,輕拒暴惡,有這個殺、盜、淫、妄的罪業要生起的時候,我們能夠慢慢慢慢地消除,這個對治這個惡業的種子的相續。

但是我們內心當中的名言種子,只有靠信、慚、愧,是不能對治的。這個名言種子是怎麼回事?就是這個想。說我們無始劫的生命的相續,我們跟很多人有這個貪愛的想,跟很多人有瞋恚的想。那麼,你今生跟他結了貪愛的想的名言,你下輩子看到他,你還是繼續貪愛他;你跟他有瞋恚的想,你下輩子來看到他還是不歡喜,這個等流性。那麼這個貪愛跟瞋恚之間還有關係,貪愛也會變成瞋恚,瞋恚也會變成貪愛。

所以說,我們跟眾生的關係就錯綜複雜,有貪,有嗔。貪也能夠變成嗔,嗔也變成貪。那麼這個貪跟嗔是怎麼來的呢?主要就是來自於癡,就是顛倒,就是人我執、法我執。有一個我,就有我所,那麼就開始有一種相對的貪、嗔的煩惱的活動。

所以我們在這個消除這個名言種子的時候,主要的就是修我空觀、法空觀,觀察這個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五蘊的身心世界,色畢竟空,無我無我所,受想行識畢竟空,無我無我所。那麼你內心當中以這個空的真理在那個地方安住,這個時候,你過去生、今生跟人家結的愛煩惱、嗔煩惱的名言,就在空性的安住當中,慢慢慢慢給融化掉,這個時候你跟眾生是平等的。就是你過去的那個名言種子,這個時候,慢慢慢慢就像太陽出來,把這個冰給融化掉一樣。

換句話說,無貪、無嗔、無癡的生起,你一開始就是要生起無癡,否則你貪、嗔不可能停下來的,這個不能夠靠強壓的。就是說你一定是生起對佛法的空性的一種觀照,然後把你過去生當中跟眾生結的愛煩惱的名言,嗔煩惱的名言,這個時候完全消滅掉。那麼,這個時候你的生命就更進一步了,這個時候不但是這種罪業的種子,內心這些顛倒的名言,這些戲論的種子,也消滅掉。

那這個時候還是散亂心的,還沒得到禪定。那麼,一定要精進,這個精進是得到禪定的關鍵。就是於斷惡修善,勇悍為性。等我們內心當中,這散亂的心要變成禪定的心,那要相續的用功。要閑居靜處,念所受法,要把所有的外緣都放下。在這個寂靜的山區,一次一次地去憶念你所緣的境界,閑居靜處,念所受法。那麼經過精進以後,得到輕安,這個輕安就表示禪定。

禪定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有三種相貌:

第一個:明,明瞭,不昏沉。

第二個,寂靜,不散亂。

第三個是樂。

明靜樂,是禪定的三種相貌。這個樂就是輕安樂。內,已經遠離這個欲界的身心的粗重。當然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有法寶的人呢,那就跟一個散亂心不一樣,內心當中能夠不放逸,對於種種的過惡能夠主動的生起防護的功能。

行捨,這個時候能夠相續平等正直,無功用住。這個時候內心,跟這個法的力量是任運而轉。

不害,乃至於生慈悲心。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從這種過去的罪業跟顛倒的名言裡面解脫以後,你看到一切眾生,會生憐憫心:我過去就跟他們一樣。這個時候你會有一種不忍眾生苦,不願聖教衰的使命感生起,就幫助那些還沒有解脫的人,這是悲憫心,不害。那麼當然這個是第三個次第了。

我們在這個成就十一個聖道的法財,他就分成三個次第。

欲界善五識,得與十善相應,但除輕安。初禪善眼、耳、身識,並得有輕安故。

在講到前五識的這個十一個善心所它的相應情況,假設你是在欲界,那麼欲界的這種良善的五識,當然這良善五識是要第六意識良善,第六意識良善前五識才能良善。這種前五識的良善,只能夠跟十個善心所相應,不能有輕安,因為輕安一定是一種定的相貌。假設他是初禪,這善的眼、耳、身識,他是有輕安的。當然,二禪以上前五識就不活動。這個是說明前五識的一種善的一個情況。

中二隨煩惱。

這以下的心所都是屬於不善的心所。那麼,它的相貌就是煩躁,擾動,惱害身心。它的相貌是不寂靜的,惱害我們現世的身心,也惱害我們來生的身心。所以它有種種的過患的,它的煩躁,擾動,而且惱害我們身心。這個中隨煩惱當中有兩個,無慚、無愧。

這個無慚、無愧剛好是慚、愧的顛倒。這個無慚就是輕拒賢善。那麼對於賢善的事情,對這種賢善的人、事,我們排斥。無愧呢,崇重暴惡,對這種殺、盜、淫、妄的事情,在你的身心出現,你一點都無所謂,崇重暴惡。

這個《瑜伽師地論》講到這個惑、業、苦,就是業,講到這個業力的時候,他講到這個業有定業跟不定業。那麼這個定業跟不定業關鍵就在這個無慚、無愧。說我們造一個業,假設具足兩個條件,那麼這個業就是定業。

第一個條件,見是功德,心生愛著。這個就是跟邪見有關,所以你造了這個惡業呀,你對於這個罪業的事情,你認為它是功德,你認為這個罪業讓你會得到快樂,會讓你現在快樂,也會讓你來世快樂,見是功德,心生愛著。那麼你深深地愛著這個罪業,你現在造的業,你以後還要繼續造,為什麼,因為他是讓你快樂的,你有這樣的邪見,這第一個條件。

其次,數數現形,都無慚愧。那麼,你對這個罪業的事情,一次一次的造作,完全沒有慚愧心,沒有羞恥心,你不想去調整它。你有這種兩種條件呢,就會使令你的業變成定業,這種罪業就很難懺悔,一定要得不可樂果報。

前段時間有一個這個殺人強暴犯,他臨命終的時候,他本來是信佛教的,他臨命終之前改信其它宗教。他也提出一個理由,他說佛門裡面那個因果輪迴的道理,使令我心不安,所以我不要信佛教,我信其它宗教,其它宗教沒講到因果輪迴,讓我心安。

其實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呀。你信了佛教以後你深信因果,你對你所造的罪業,崇重賢善,輕拒暴惡,你不安,而這個不安的內心的活動,它正是能夠對治罪業,它能夠減損你的罪業。結果你不是,你不去面對它,你把這個不安的心所給消失掉。這個時候,你對這個罪業呀,一點都沒辦法對治。

這個道理懂嗎?

就是說我們造了善業,那麼我們當然心安理得,造了罪業有不安的情況這個是很正常的,這個應該讓它擴大的。因為你這個罪業本身就應該不安,因為罪業的本身就是不寂靜。那麼你內心當中會有慚愧心,這種不安,其實這個不安的心所是對的,這個是正確的,這個是慚愧的心嘛。

它的活動,對你的罪業有折損的功能,你應該要使令它增長廣大,結果你不是,你把這個不安的心所、慚愧的心給消失掉。你內心當中的罪業,這個時候在你的內心當中是無障礙的,沒有能力再能夠障礙它,那麼這以後的果報就不得了。所以我們要不學唯識學,有時候,這個心地法門就會錯用。

所以這個無慚、無愧是很不好的,因為他會增長罪業的力量。當然這個無慚、無愧,主要是來自於邪見,因為你不知道世間上,善業決定成就可樂果報,惡業決定成就不可樂果報,你對這樣的一種緣起法,沒有勝解,才會無慚無愧。

再看大八隨煩惱,這當中有八個隨煩惱:

謂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

這個掉舉就是心於所緣,內心不寂靜,不寂靜住。

這個昏沉,就是心於所緣,無堪任性。這個堪任性就是內心沒有明瞭性,內心不能造業,沒有造業的功能。

那麼這個不信,就是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對於三寶的真淨功德不能夠隨順忍可,你也不希望成就,不信。

這個懈怠呢,對於這個斷惡修善的事情,懶惰為性。雖然知道它好,但是懶惰,那麼就是懈怠。

放逸,於諸過患,不生防護。這個比懈怠更嚴重。你內心當中,身、口、意當中有過患出現了,那麼你也不加以防護,繼續的放縱下去,就是放逸。

那麼失念,那麼這個失念就是心於所緣,不能明記。你本來是憶念佛號,或者憶念種種的法門,這個時候,你對於所憶念的法門忘失了,失去他所緣境了,忘失。

散亂,心於所緣,令心流蕩。就是你這個心已經控制不住了,東跑西跑,在這個所緣境裡面流蕩。

不正知,那麼,於所觀境謬解。你對於所觀察的境界是善是惡是邪是正,不能夠得到正確的理解。

我們在修止觀的時候,主要就是正念跟正知。一個是念力,一個是知。這兩個應用,我們前面也說過了。就是說我們在調這個狂象,調狂像要有兩個辦法,第一個就是要有這個大的繩子把它的頭綁住往前拉,使令它前進。那麼,不能念要他念,不能專要他專,這個就是念力。你要求你這一念,原來長時間這個散亂的心,現在強迫自己在佛號安住。你說,我不安住,不可以。就是你這個大象不走,不可以,因為我這個繩子就是要拉你走,這個是念。

那麼,這個時候呢,旁邊也有一個人在旁邊看著。這個大象,有時候這個繩子脫落了,這個繩子是不是脫落了,他是不是走歪了,是不是有什麼情況出現了,這個旁邊這個人,要在旁邊調整一下,這個繩子脫落,趕快再把它綁起來。你不能一路拉,拉到最後這個繩子脫落都不知道,這正知。這個正知是很重要,對於這個所觀境,是邪是正是善是惡要了知的。

在這個戰國時代,春秋戰國時代,這個趙國,有一個叫藺相如。藺相如他本來一開始不是在趙王的座下做官,他是在一個趙王的一個大夫,世大夫,叫妙賢,妙賢長者的家裡面做家臣。那麼這個妙賢,他是趙王的一個大夫。那麼他有一次在言語當中,得罪了趙王,觸怒了趙王,趙王非常生氣。這個時候,這個妙賢長者他也很害怕。回到家以後,就把他的家臣藺相如找來,他說我今天得罪了大王,大王可能要殺我,我們現在趕快逃難。

藺相如說那你準備怎麼逃難呢?這個妙賢說,我準備逃到燕國去,就隔壁的燕國。藺相如說你為什麼想逃到燕國去呢?他說,我過去,曾經跟趙王跟燕國結盟,這個時候趙王跟燕王結盟以後,這個燕王走過來拉著我的手說,我很喜歡跟你做個朋友,他對我印象很好,告訴我說,我很喜歡跟你做朋友。所以我想,我現在有災難了,我去投奔燕王,他一定會收留我,會保護我。

這個藺相如說,不對。他說,你當初跟他結盟的時候,你要知道,趙王是個大國,趙國是個大國,燕國是個小國。燕王是為了要討好趙王才跟你交朋友,他希望你在趙王面前,為他講幾句好話,那麼你現在得罪了趙王,你去投奔燕王,他不但不會保護你,他還會把你抓起來,送給趙王來邀功。這個時候,你投奔到其它國家去,被其它國家抓回來以後,趙王就一定要處罰你了。因為在這種情況之下,不處罰你,不殺雞儆猴,就不可以了。

如果你現在,你從你得罪趙王的情況,以趙王的個性,你主動跟他懺悔,在大眾跟他懺悔,他一定會原諒你。那麼後來這個妙賢長者,這個人也很難得,他就接受了藺相如的建議,就負荊請罪,在大眾當中向趙王懺悔。那個時候的戰國七雄,每一人都想要做武林盟主,做武林盟主他要表現他的胸量,趙王就在大眾當中就原諒了他。所以我們可以知道,這件事情,妙賢長者對這件事情不正知,藺相如是正知。這個事情的判斷錯誤,搞不好要你的命。當然這個講世間法的正知,對我們講這個佛法修止觀也是這樣。

我們在修止、修觀的時候,內心從一個散亂心,轉變成寂靜心的這個過程,會有很多事情出現,若身、若心,都會有很多的事情會有變化,身體會有八觸,內心有很多影像出現。這個時候你一定要了知,這個境界是邪,是正,你要了知。應該要讓它增長,還是應該熄滅它,應該修止,還是修觀?這個時候要增長,是修止增長,還是修觀增長?這個時候要熄滅,應該修止熄滅,還是修觀熄滅?你都必須要學習。你才能夠對這樣的整個止觀的過程,把你所出現的任何境界,都能夠如實了知,做一個正確的處理。否則,也可能會要命,當然要的不是你的色身的命,要的是你的法身慧命。

所以這個正知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們在修止觀,正念,正知。這個正知就是要靠學習,這個是講大八隨煩惱。

若恶心中——定有此十。若有覆無記心中——定有掉舉等八故。

如果是在惡的心所,這十個都具足。

如果只是有覆無記,這有覆無記是指這個色界、無色界那個高深的禪定,高深的禪定,在禪定當中他也不思善也不思惡,但是他的人我執、法我執存在,這第七意識的有覆無記,這個時候有掉舉等八故。當然這個是前五識了,前五識當然不可能在禪定當中,這是在散亂心當中。散亂心當中生起這個我執、法執,那就有掉舉等八故,就是扣掉了這個無慚跟無愧。那如果恶心所的話呢,就把這個八隨煩惱跟無慚、無愧加起來,就十個都具足。

最後再看根本煩惱,貪、瞋、癡。

根本煩惱之三,這個貪、瞋、癡的煩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叫根本煩惱。

癡即無明,遍與一切染心相應。

這個根本煩惱當中,以癡為主,就是無明。就一個人在這個沒有光明的處所,他也不知道是往東走或往西走,完全不知道,不知道怎麼辦呢?就隨順環境而轉,遇到好的環境,那麼就起善念,遇到惡的因緣,就起惡念,就是自己不能判斷,無明。這個是遍一切染心相應。

五識,緣欲界順情五塵,有任運的貪。若緣違情五塵,有任運的瞋。

這個是任運,就是它沒有名言。欲界的五塵,這個五識接觸的時候,有任運的貪。比如說我們這個眼睛,我們眼睛看到這個酸梅,看到酸梅的時候,我們流口水了,但是這個時候第六意識還沒有生起這個酸梅的名言,還沒有這句話出現。換句話說,那一剎那,第六意識還沒有分別,但是有流口水表示什麼?表示有貪煩惱活動才會流口水。那麼這個貪是誰呢?就是前五識,任運的貪,這個微細的任運的貪。那麼,如果有違情的五塵,有任運的瞋。

我們再看這個外道跟佛弟子,在禪定的差別。

外道凡夫入初禪時:眼耳身識,惟有貪癡,亦不名惡,但名有覆無記。

若佛弟子入初禪者:有觀慧故,不味著故,並無根本癡貪及大隨八,但名為善也。

前面的這個貪、瞋、癡,是在散亂的情況,如果是在初禪呢?如果外道凡夫入初禪,眼耳身識,有貪。這個貪不是貪五欲了,是貪這個禪定的三昧樂;也有癡,就是認為這件事情,是真實的,但是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安立做惡,但名有覆無記。因為在這個散亂心當中,我們身對五欲的貪,這種貪是粗重的,是會到三惡道去的,是惡法。但是這個禪定的所貪的三昧樂,他是屬於心一境性,他已經沒有這種粗重性,是一種寂靜的狀態。所以,不安立作惡,他也不會到三惡道去。所以這個禪定,貪求三昧樂,這種貪的業力呀,不會使令他到三惡道,它不是惡法,它只是有覆無記,它不是善也不是惡,但是會障礙聖道,叫有覆。

那麼,如果是佛弟子入初禪,因為他有無常、無我的觀慧,所以他不貪愛這個三昧樂,他知道它是無常的、是敗壞的、是沒有自性的。連根本的貪癡跟大隨八都沒有,這個時候就是善法,就是善,完全是善。

這個是說明前五識所相應的三十四個心所。大家有沒有問題?

問題一

答:這個若恶心中,就是說,前五識如果是在恶心所,定有這個識,這個識指的是大八隨煩惱,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再加上前面的無慚、無愧,就是一定有這十個。

問題二

答:對,他那個覆是覆蓋真如。所以,他這個覆,是完全就著聖道來說的,障礙你修學聖道。你對其它的善業它不障礙你。一般地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它都不障礙你,它只障礙你修學聖道。

問題三

答:這個是這樣,有覆無記是遍三界的,就是說,如果在大八隨煩惱的時候,有覆無記心中定有掉舉等八。這個時候有覆無記是指散亂心相應的,如果你在散亂心當中的有覆無記,你內心當中也不思善、也不思惡,但是內心當中也不是跟禪定相應,那一定有:掉舉、昏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亂、不正知的情況。那麼,如果是禪定相應的有覆無記,那麼就不是惡了。這懂嗎?所以,有覆無記的範圍是很廣的,三界的眾生,只要我們不修無常觀、無我觀,那可能不一定會造惡業,但是一定會落入有覆無記。

這個意思就是說: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我相隨,只要我們第六意識不修我空觀、法空觀,第七意識的這個恆審思量我相隨一定會現前,不管你是散亂心,不管是禪定心。所以這個有覆無記的範圍是通於三界的。

問題四

答:對。所以我的意思就是說,如果有覆無記是跟禪定相應,那麼他就沒有這個掉舉、昏沉的情況。但是這個地方的若有覆無記心中,定有掉舉等八故,這個地方所指的是散亂心相應的有覆無記。從文義來看,可以看得出來,他不是指初禪相應的,是散亂心的,是指這個五趣雜居地相應的。

唯識學把我們內心的狀態分成有善的心所活動,有惡的心所活動,但是這個當中,可以明顯地感覺出來,這個惡的心所的勢力是強過善的心所的勢力,這個表示什麼意思呢?表示我們過去生當中,造的惡業比造的善業多。因為這個心所是由業力的熏習所留下來的,雖然這個業力已經過去了,但是它造作的那個等流性,被累積下來。

所以我們剛開始學佛,這個初學佛法是最困難的,就是我們從這個凡夫到這個見道位,在整個聖道當中是最困難的,就在這個階段,就是初開始學佛。因為初開始學佛你要調整你強大的惡業跟煩惱,而這個時候善根是很薄弱,完全是仰賴一個信心跟慚愧心。那麼這個時候,面對強大的煩惱勢力,內心有很大的衝擊,所以這個時候完全就靠這個信心在支持。

我們看這個佛在世的時候一個大富長者,叫須達多長者,他是在中印度這個喬薩羅國,就是波斯匿王的一個大臣,他發心要蓋一個精舍來供養佛陀跟那些千二百五十人俱的那些僧團。他就以這個黃金鋪地,就把這個太子的花園買下來,買下來蓋了很多精舍。供養佛陀,安身辦道。

在蓋這個精舍的過程當中,他曾經有一度,要以世間法說是破產,沒有錢了。因為他這個黃金鋪地,把那一塊土地買下來,那個祇桓精舍,在佛世的時候是兩大精舍,跟竹林精舍是兩個最大的精舍。你看看,用黃金把這個土地鋪滿,要多少黃金?黃金蓋完以後,他裡面有八十個寮房,八十個大的,等於不是寮房,八十個殿堂。講經的,吃飯的,那麼這個修行的殿堂,八十個殿堂。這當中呢,他把他的財富完全都花光了,花光以後,他的親屬就譏嫌他,說你看,你說這個佈施能夠得到可樂果報,但是你現在佈施的結果,你就是當下就貧窮,誰看到後世了呢?那麼這個時候沒飯吃了,連吃飯都有問題呀,你看到這種境界。

這時候呢,沒有飯吃,須達多長者那個時候證得初果。那麼這個時候沒飯吃就煮粥,那要水放多一點。這個時候,他那個也是一個大家族,很多的僕人、眷屬。要吃粥的時候,目犍連尊者就來托缽了。一個初果的聖人那個四不壞心,佛、法、僧、戒是不可破壞的信心。他思維這個目犍連尊者是大阿羅漢,是一個甚深福田,就說,好,我們先不要吃,先把這個飯,粥,拿一半起來,供養目犍連尊者。供養以後,就剩下一半了,大家少吃一點。

最後要在吃的時候呢,舍利弗尊者來了,這個時候,須達多長者也沒有第二句話,把剩餘的米粒,一半的米粒再撈起來,供養舍利弗,今天大家只好吃粥水呀,吃粥,粥水,喝點湯。

那麼大家只好這樣,沒辦法了,主人這樣子講,大家依教奉行。要喝湯的時候,佛陀親自來了,但是,須達多長者,沒有動任何的懷疑,他親自把這個粥,粥水,拿起來,供養佛陀。佛陀這個時候為他咒願:從今以後,永恆富饒。因為佛陀知道,這個須達多長者,他過去這個慳貪的業力呀,最後這一點,就在這個佈施佛陀的這個時候完全消失掉。他的阿賴耶識當中,完全沒有慳貪的業力了。他生生世世從現在開始,初果一個身心開始,一直到成佛,他除非往生到淨土,只要在人間得果報,絕對不會貧窮。

所以,佛陀不會隨便講話的,我們看經典,佛陀要是不決定的事情,他頂多保持默然,他一講話,這件事情就是真實的。佛陀跟他咒願,從今以後,永恆富饒。果然,講完以後,他那些虛空的倉庫,又生起種種的珍寶。

我講這句話意思是說,我們這個學佛這個三大阿僧祇劫,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講過一句話:三界生死,這一關最難透脫。就是你剛開始要學佛的時候,這個是初發心是最困難。你能夠到了界外,做界外菩薩也還是很多。這個別教,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個初住就見道位了,就是斷了見惑了。十住、十行、十迴向,這個還是有一大段的時間,但是這個時候修行就簡單了。一個初果,見到真理的人,他有四不壞心。那問題就在什麼時候呢?就是在這個十信位的菩薩,內心當中還沒看到真理,還沒看到真理,帶業修行,內心帶著煩惱障、業障、報障在修行。

過去在放逸的時候,身體也健康,事情也如意。現在開始來到僧團以後,身體也痛,頭痛,牙痛,腰也痛……那我們會想,我過去在這個世間放逸的時候,什麼都不痛,現在來到深山裡面,開始三點半起來做早課,又拜八十八佛,又持八關齋戒,晚上又不能吃,又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為公為眾。佛陀說,造善業成就可樂果報,為什麼我看不到可樂果報?

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今生所造的善業呀,先保存下來,有這異熟果。你點點滴滴,你所拜的每一拜佛,你為僧團所做的每一件的善業,一點都沒有流失掉,被你阿賴耶識給攝持住了。而你在修止觀的時候,修四念處的時候,修空觀的時候,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時候,動搖了你的名言種子。動搖了你的名言種子,就動搖你的罪業,因為這個罪業,罪從心起將心懺。這個罪的本身是由內心活動所生起,這個時候你的無明被動了以後,你的罪業也跟著震動,就把你過去五逆十惡的罪業給破壞了。破壞了以後,就以現世微小的,什麼牙齒痛了,腰痛了,腳痛了,把這個果報給過去了,是這樣子的呀。

你現在的痛苦果報不是善業而來,是你過去生當中所造的殺、盜、淫、妄,誹謗正法,五逆的重罪所累積的。這個時候,因為你修行的關係呀,把這個勢力給破壞掉。破壞掉以後,就把這個罪給逼出來。

當然,我們哪一個人看到來生了呢?但是,我們透過對唯識的學習,我們能夠相信,我們由於今生的修行,能夠成就殊勝廣大的可樂果報,我們相信。而這樣的信心是依止勝解,對教理的勝解,在支持我們。

所以這個十信位的菩薩,他遇到很多的逆境,他自己身心的障礙,別人的障礙,環境也障礙他,他怎麼過關呢?他完全靠這個信願。這個十信位菩薩就是信願,而這個信願就來自於對教理的勝解來的。

所以在我們這個階段,經常學習佛法是很重要的,堅固我們的信心,堅固我們的願力,使令我們逆境現前的時候不動搖。而這整個力量,就是來自於對佛法的勝解。而這個勝解的生起,就是每天不斷的學習佛法,思惟佛法而成就的。所以我們看到這樣的心所,我們會有這樣的感覺。

好,我們再看下一面,第十四面: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那麼,前面的偈頌呢,是說明五識生起了別跟造業的功能。那麼這以下呢,是說明這個五識在了別造業的時候,所必須具足的因緣,它有什麼樣的因緣?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前五識要生起了別跟造業呀,必須要依止這個淨色根,要有根。那麼,它所具足的因緣呢,有三種情況:一個是九緣,第二個是七緣,第三個是八緣,把這個前五識分成三類。對眼識來說是九緣,那麼,耳識呢,是八個緣,耳識是八個緣,那麼,鼻舌身這三個識是七個緣,這叫九緣七八,就把這個前五識所具足的因緣分成三類。

這個好相鄰那是說,好相鄰就是鄰居呀,你也幫助我,我也幫助你,我們共同去做一件善事。那麼,這意思就是說呢,前五識的活動,必須有九緣、七緣、八緣那互相的支助,才能夠生起了別跟造業的作用,叫好相鄰。你也幫助我,我也幫助你,使令這個前五識能夠生了別的作用。這是一個簡單的消文,我們看蕅祖的註解:

這個前五識,我們先解釋它所依的根,就是淨色根。

淨色根謂勝義五根,乃第八識所執受之相分。

這個勝義五根,就不是浮塵五根,它是勝義五根,是第八識所執受。

以能發識,比知是有。雖是色法,非外四大所造,亦非肉眼可見,故名淨色根。依此五根,乃發五識,此根即名增上緣依。

我們這個勝義五根,眼根、鼻根、耳根、舌根、身根,它是微細的四大。微細的四大,我們不能見聞覺知,那麼怎麼知道是有呢?因為它能夠引發識,所以我們比度量知是有,是一個比量的境界,它不現在前,所緣境不現在前,它不是現量。那麼雖是一個色法,它是一個精妙的色法,但是它不是外四大,它是內四大,也不是肉眼可見,故名淨色根。

這個淨,就是有微細的意思,這個色法特別微細。那麼,依此五根,乃發五識,此根即名增上緣依。那麼依止這個五根,當然這個五根是各別依止,各別依止,眼識依止眼根,耳識依止耳根,乃至於身識依止身根,這個是不可以混濫的。這個就是五識同依淨色根。

再解釋這個九緣七八好相鄰:

眼識則更須空緣、明緣、境緣、作意緣、分別依緣、染淨依緣、根本依緣、種子依緣,方得生起現行,故云眼識九緣生。

要有九個因緣生起眼識。那麼耳識呢?

則除明緣,但須八緣,以暗中亦聞聲故。

這個耳識,就不需要這個光明,在黑暗當中也能夠聞聲,就把這個明給去掉。

這個耳識跟眼識,在修行是很重要的。當然我們一個禪定的人,他在禪定當中去分別種種的境界,分別法義,他是獨頭意識,不必要前五識。但是我們一個散亂心的一個欲界眾生,要學習佛法,這個前五識還是很重要的。

這前五識當中,眼識跟耳識又特別重要。為什麼?因為眼識跟耳識,它容易取到所緣境的相貌。你這個鼻、舌、身,去取所緣境,不容易取到所緣境相貌。眼睛看佛像,看經典,耳朵聽佛號的聲音,能夠善取所緣境的相貌,取這個三寶的境界,容易取得到。那麼這個眼識跟耳識再比較起來,耳識又更重要。因為,它不但能夠善取所緣境的相貌,而且它不耗損你的精神。

這不耗神,使令我們的修行能夠相續。因為你眼睛,眼識用太多,耗神,耗神你就必須休息。你眼睛看經典看多了,眼睛就痛,精神就覺得很疲倦。但是你耳識聽佛號的聲音,你越修行,不但不耗神,還養神,不但攝心,而且養神。印光大師說,我們這個持名念佛,一句彌陀念誦聽,不但能夠攝心——因為它能夠取到所緣境相貌,所以攝心,而且它還養神。所以在這個密宗,淨土宗,密宗講持咒,淨土宗講持名,對這個耳識是很重視的。

鼻舌身三識,則並除空緣,但須七緣,以合時方知香味觸故。

那麼,眼識是九緣,耳識是八緣,那麼,鼻舌身三識呢,就是扣掉空間,只需要七個因緣。因為它必須要合和,這個根跟境要合和,才能夠知道香、味、觸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