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四面:

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這個偈頌是前五識的第二個偈頌,這個偈頌的主要大意,是說明前五識它生起了別的功能所必須具足的因緣。五識同依淨色根。這個識要生起了別的功能,它要依止這個根,這個根指的是淨色根,是微細的四大。

為什麼講同依呢?這個同是怎麼說呢?就是說雖然前五識,眼耳鼻舌身這五識,它所依止的根是各別依止自己的根,比如說眼識依止眼根,耳識依止耳根,乃至於身識依止身根,他們有各自所依止的根,但是它們都是屬於色法,所以講同依淨色根,不像第六第七第八,它們的根是屬於心法。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明前五識共同的根它的性質都是屬於質礙的色法。

它除了所依止的根以外,還必須有其它的條件。這以下說出它的條件,九緣七八好相鄰。就是前五識了別的時候它是分成了三類:有九種因緣的,有七種因緣,有八種因緣,這幾種因緣互相的資助,才能夠使令前五識生起了別跟造業的功能。

這個觀念我們在蕅祖的註解已經說過,我們看附表第三,把這個諸識生起的因緣跟它的差別作用作一個補充說明。看附表第三。

淨界法師:八識規矩頌

這個附表第三等於是廣泛講到八識,八識的生起的因緣以及它差別的作用。我們先看第一個是識,這個識總共是分成八個識,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是屬於比較粗顯的識,第七、第八是屬於比較微細的、比較深層的一種了別功能,我們不容易了解的,總共八個識。八個識的生起有四種因緣:親因緣、所緣緣、增上緣跟等無間緣。先看親因緣。

每一個識的生起一定要有它自類的種子。這個種子,什麼叫種子呢?在《成唯識論》上說:

於本識中,親生自果差別功能。

種子就是在這個本識,這個本識指的第八識。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體,都有一個很微細很微細的心識的流動,這個心識就是第八識。第八識不造業的,它也不造善業也不造惡業,但是它可以把你一生所造的業力都保存下來,它做這種儲存業力的功能,這種功能就是種子。它在本識中親生自果,這個種子累積到一種能量的時候,他就會使令你去得到自類的果報。這個種子,在唯識學根據它的功能分成兩類:一個是屬於業種子,善惡業的業,業種子;第二個是屬於名言種子。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這個造業,第七識是也不造善也不造惡的,第七識是有覆無記的,它只是執我。這個造業是誰造業呢?就是第六意識,你現在能夠聽聞佛法的,能夠明瞭一切法的那個第六意識,那個是我們能夠感覺得出來。這個第六意識它可能會跟煩惱相應,貪瞋癡的煩惱相應,就造了罪業,造了罪業的時候就被第八識保存下來。你也可能會造善業,你會去拜佛、誦經、持咒,或者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你也能夠起善心去造善業。造了善業以後可能也沒有人知道,但是這個業也保存下來。

這個業力以後是幹什麼呢?它會使令你到三惡道或者到人天去得果報,就得這個異熟果。這個叫業種子,它是一種善惡的業力所成就的種子。這個種子的功能可以引你到天上去得可樂的果報,也可能引你去地獄去得刀山油鍋的果報。這個就是屬於業種子,它有明顯的善業跟惡業的差別。

第二個是屬於名言種子,這個名言種子是屬於由我們的思想名言的分別所熏習的。這種果,它以後得的果報叫等流果。這個等流是怎麼說呢?這個等就是平等。什麼叫平等呢?我們舉這個水流來說。這個水流,上游的水流是乾淨的,流到下游它也是乾淨的,這叫平等。如果這個山上的水是髒的,流到山下它也是髒的。所以這個水呀,你現在的水流是怎麼有的呢?是從前生流過來的。說我為什麼有這樣的思想?如我們講有些人貪煩惱重,他動不動就起貪煩惱,但是他沒有什麼瞋心,你觸惱他,他無所謂,但是他遇到那些五欲的境界他就是一定要貪的。有些人瞋煩惱重,有些人個性很淡泊,對名利很淡,但是脾氣很大,有各式各樣。

我們講佛法的善根也是這樣子,過去生有出家的因緣,他今生遇到三寶的境界他就控制不住,一定要出家。你說他為什麼要出家呢?他講不出個道理,但是他內心當中就是要出家。這是什麼呀?等流性,就是他前生有栽培這樣的善根。這個善根,雖然他今生的果報跟前生的果報不一樣,但是他內心流動的那個水,那個心識的流動,從過去生流到今生。

在唯識的經論上說,你要過去生是從欲界天來的,或者你過去生是個大富長者,你今生的貪煩惱會比較重。這個欲界的境界在那個地方,你那個貪煩惱數數現行,熏習了這樣的名言的種子,就把過去生的這種貪煩惱帶到今生來了。你過去生是阿修羅法界來的,這個瞋煩惱特別重。你要過去生是畜生,這個畜生道它的第六意識很暗鈍,長時間的暗鈍,你從畜生道來,你剛剛得到人的果報你這個人很愚癡,聽聞佛法聽不懂。

我看經論上有講到一個阿羅漢,這個阿羅漢他從小的時候女眾絕對不能去碰他,乃至於他的母親。他從小,這個小孩子很特別,他母親不能抱她的,任何的女眾一接觸他,他就哭,他只能夠讓他的父親抱。他很小就發心出家就證得阿羅漢果。為什麼呢?因為他從梵天來的。這個大梵天長時間修習梵行,女眾不能相碰的,不可以的。這個是怎麼回事呢?這個就是名言種子,他的思想是由於前生的栽培而有的,而這樣的思想我們安立作名言種子。

這個名言種子是特別重要的,是很重要的,就像滾雪球一樣,如果你不用修行的方法來對治、調整,它生生世世就會不斷地增長廣大。你過去生貪重,你不對治,今生繼續地增長貪情。你過去生是怎麼樣的情況,今生就繼續地相續。所以這個名言種子是很重要的,對我們這個生命影響力很大的。

這個意思講八識,當然這樣的主要的這樣的功能就是第六意識的力量最大,第六意識的名言種子它有影響到我們一個人的煩惱的厚薄、善根的淺深,都是由第六意識的種子。事實上八識都有自類的種子。

第二個是所緣緣。八識生起活動,除了自類的種子以外,要有它的所面對的境界,比如說眼識要有顏色——色塵的現前,耳朵要生起聽聞的功能,要有聲音出現,乃至於香味觸法。第七意識它的所緣緣是第八識的見分,因為第八識的見分恆常現起,所以第七意識它的功能也就恆常現起。第八識的相分,這個所緣緣就是相分,第八識的相分就廣大了,廣泛的根身、器世間、種子,正報依報種子,第八識是晝夜六時地去攀緣這樣的廣大的依正二報。

再看增上緣。增上緣就比較多了,先看第一個,根。

我們將五識同依淨色根,那前五識所依的根是個色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這個都是沒有明瞭性的,都是四大所成的一種物質。第六意識所依的根是一個心法,就是第七意識,第七識。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

我們一個人,就是生老病死,慢慢慢慢老了以後你這個根就會慢慢慢慢衰敗,眼睛也看不清楚了,耳朵也聽不清楚了,乃至於鼻子也聞不到味道了,吃東西這個舌也吃不到什麼味道了,這個諸根慢慢慢慢的衰老。所以你這個前五識的功能會隨著你的年齡,慢慢慢慢地那個了別性的功能慢慢慢慢地就會退失掉。

但是從唯識的角度來說,第六意識不應該隨著你的年齡而有影響,因為第六意識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識,它是個心法,心法是不老病死的。但是一般沒有修行的人,他年紀大的時候他第六意識也沒精神,而他沒有精神不像前五識。前五識的了別,年紀大的了別功能退失是因為它的根衰敗,因為它所依的根是個色法。所以這個色法一老病以後,這個識的了別就受影響。

在家人它的第六意識,年紀大了以後變成癡呆、暗鈍,主要是因為心光外泄,耗神太厲害。我們一個人經常追求世間的欲樂,追求名聞利養,都沒有修止修觀來養神,就把精神耗損掉了,到年紀大了第六意識就不行了。

我看到一個老和尚,這個老和尚住在基隆,他的色身因為過去的罪業,已經敗壞到非常嚴重,他幾乎是不能坐,連坐都不能坐,不要說走路了,他躺在床上。但是你一跟他接觸的時候,你看他的眼神,那個第六意識明瞭性非常的明利,但是他的色身是敗壞得非常嚴重了。這表示什麼呢?

修行人這個第六意識,他不會受你的色身的影響,因為你這個第六意識所依的根是一個心法。從理論上來說,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四大敗壞,你的第六意識應該可以保持正念的,是可以做到的,因為你第六意識跟你的眼耳鼻舌身——跟你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完全沒關係的,它是可以當獨頭意識,它可以獨立活動的。那你說我為什麼身體不舒服的時候第六意識也不舒服?那是因為執著。

你說你身體不舒服的時候你的前五識會有障礙,這個是事實,因為你說我眼睛痛,眼睛不能看東西,這個不能怪你。你說我耳朵痛不能聽聲音,這個也不能怪你,因為前五識它事實上是依止淨色根。根明淨故識明淨,你的根不明淨,你的識的了別就受影響。這個不要說凡夫,聖人也是這樣子,這個是很正常的一種作用。

但是你的身體有障礙,你第六意識也提不起來,這個就是你自己的內心的執著,你執著你的色身是我或者是我所。

從理論上來說第六意識不應該受眼耳鼻舌身的影響,不應該,它跟它是完全沒關係的,因為它的根是第七意識,所以這個地方也值得我們注意。

第六意識所依的根是第七意識,第七意識如果是有漏位,是我執法執,第六意識也容易會有這樣的思想,就是我去造善業,我去佈施,我去持戒。就是這個第七意識的恆審思量,它就會影響到第六意識的造業的情況。

那麼第七識跟第八識的根是誰呢?它們兩個剛好互相為根,第七識以第八識為根,第八識以第七識為根。他們兩個都是心法,互為根,你做我的根,我做你的根,是這樣子的。這個是講到增上緣的第一種。

第二個講空,空間。眼識跟耳識要了別,它這個根跟境界要有一個距離。比如說我現在看這個撫尺,撫尺跟我的眼睛要保持一個距離我才看得到,你把這個撫尺貼到眼睛上就看不到了,就是說眼識的了別要有空間。耳朵也是,你那個根跟聲音要有距離。其他的都可以不必距離,所以空間只有兩個。

第三個增上緣:明,光明。眼睛要有光明,耳朵就不必光明了。我們念佛的時候在黑暗當中,黑暗當中我們念佛耳朵還是能夠聽到自己的佛號聲音,所以耳朵,耳識在取這個所緣境不必要光明,鼻舌身意都不必光明,第七第八也不必光明。

其次,作意。這個作意是五遍行的第一個,我們也說過了。就是說這個作意它能夠警覺心王,警覺應起心種,引心令趣自境。它能夠引導這個心王,使令它生起趣向所緣境的相貌。這個作意有如理作意跟不如理作意兩種。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引生這個作意有四種因緣,有四種因緣能夠引生我們的作意。你為什麼經常會在五欲的境界作意?為什麼有些人經常在三寶的境界,清淨莊嚴的境界作意?這個是怎麼回事呢?這個有四種因緣:

第一個,欲。欲的力量,就是你的希望,每一個人每一個人心中有他的希望。在家人的希望就是,我的希望就是追求世間的五欲,依止這樣的希望他從小到大就努力地讀書,讀完書以後幹什麼呢?就去賺錢。為什麼要賺錢呢?就是要享受五欲,就為了這個目的。他有這樣的享受五欲的希望,他的內心就很自然地會在五欲的境界裡面去作意,會跟五欲的境界接觸,引心令趣自境。

一個發了菩提心的人,一個菩薩,他的希望改變了,他觀察這個五蘊是不淨、是苦、無常、無我,譬如刀上的蜂蜜,不足一餐之美,而有割舌之患。

我們一個菩薩,我們依止佛陀的開示,知道這個五欲,它就像刀上的蜂蜜,雖然我們去舔這個蜂蜜得到一點點的美味,但是卻被這個刀給割傷了。我們就思惟五欲的過患,我們就厭惡這個五欲,就追求無上菩提。你對無上菩提希望以後,你就願意去在佛法僧的清淨的境界去聞思修,去作意。所以我們的希望會影響我們的作意。

第二個,念力,欲勝解念定慧的念力,就是你經常去思惟什麼樣的境界,它會引生你的作意。就是念,明記不忘,你經常去憶念什麼事情,這件事情也經常會生起作意。

第三個是串習力。有些人念佛,念不了幾句佛號就丟掉了,他很難在佛號作意,但是他持大悲咒很順利。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過去生大悲咒串習的力量強,跟佛號的串習薄弱。有的人念阿彌陀佛很快,但持咒很慢,這個就是串習。當然這個都可以改變,由生可以轉熟。你這個法門你經常不修,也可以由熟會轉成生。就是你的串習的力量也會影響你的作意。

第四個是境界的力量,就是環境。前面的三個,欲力、念力、串習力,是屬於你自己的力量。我們講環境,你在世間塵勞的境界,萬丈紅塵裡面生活,你不容易生起正念。為什麼呢?你旁邊的所有人都在放逸,就像這個水,你這個魚,這個水流是逆流的,你要很辛苦很辛苦往上爬,很難很難。你來到一個清淨的環境,你就很容易,你拜八十八佛也很容易,誦一部經也很容易,打坐也很容易,修止觀也很容易。為什麼?因為大家都這樣做。就是這個境界的力量會影響我們的作意,外在的環境會影響到我們內心是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

有四種的力量會影響我們的作意。

再看根本依。根本依就是第八識,前七轉識要生起了別都要依止第八識。

這個染淨依就是第七識,因為它是前六識染污、清淨的依止,六轉呼為染淨依。

其次就是分別依,這個分別依就是第六意識。前五識要生起了別,只有第一剎那,就是率爾心的時候,它一落入尋求的時候,第六意識要生起活動了。就是說前五識不能單獨生起了別,一定要依止第六意識當分別依。

再看這個等無間緣。這個等無間緣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們心識的流動,它是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不常又不斷,就像水流一樣,前面的水流接下一個水流。前一念的念頭消失了,下一念才能夠生起,前一念滅是後一念生的等無間緣。

我過去在學唯識的時候,我看註解不懂等無間緣。什麼叫等無間緣?不懂。我現在是有一點概念了,我舉一個例子。

比如說,什麼叫等無間緣呢?說有一個座位,就是他們只有一個座位,後面很多人在排班,但是這個座位只能夠坐一個人,這個人上去坐了,下面就在等著。他坐好以後,他要離開了以後,下一個人才能去坐,他要離開這個座位以後,下一個人才能夠遞補上去,那麼他的離開是後面的人他能夠坐的等無間緣,因為他要不離開你不能坐的。這樣懂嗎?

前一念的念頭消失,前一念的念頭滅了,是後一念生的等無間緣。就是說這個座位只能夠坐一個人,他的離開——第一個人的離開是第二個人能夠去坐座位的等無間緣,這個叫等無間緣。這個等無間緣就是前念的,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識、阿賴耶識,前一個念頭是後一個念頭的等無間緣。

這個就是八識能夠生起了別功能的一個情況。那麼它的作用呢?

眼識是見色,眼識能夠見到各式各樣的青黃赤白的顏色。

耳識是聞聲,聞到這些高低曲折的聲音。

鼻識是嗅香,香臭的味道。

舌識是嘗味。

身識是觸,我們的身體能夠接觸軟硬這樣的感覺,這個質感。

意識就是廣泛地能夠去了別前面的色聲香味觸,都可以。這個第六意識能夠跟前五識合作,去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觸軟硬等都可以,它能夠了別一切的五塵境界。

第七意識是執我,它的功能就是恆審思量,他去執著第八識的見分為我。

第八識的功能有兩個:第一個它持種,它把你過去的善惡種子保存下來,而且它是異熟,它能夠變現一期的果報。這個第八識的持種跟異熟,前面也說過了。

我們看古德的偈頌,古德把八識的生起因緣作一個偈頌:

眼識九緣生,耳識唯從八,

鼻舌身三七,後三五三四,

若加等無間,從頭各增一。

眼識要九種因緣,我們看一下,眼識要種子,要色塵當所緣境,所緣緣,眼根、空間、光明、作意、根本依、染淨依、分別依這個增上緣,就是種子到分別依總共是九個。

耳識唯從八。這個耳識扣掉光明,它在黑暗中也能夠聞聲,是光明是黑暗它無所謂。

鼻舌身三七。鼻識、舌識、身識它不需要空間。

後三五三四。這個後三指的是誰呢?指的是六識、七識、八識。六識、七識、八識它的因緣是五個因緣、三個因緣、四個因緣,後三個是五三四,它次第地分別是五三四。

如果再加上等無間緣,那每一個都要再加一個,從前面的眼識乃至阿賴耶識,再加一個因緣,從頭各增一。

這一段是說明五識同依淨色根,九緣七八好相鄰,是說明五識的活動它所需要的因緣。

這個地方有一個重要觀念,我們要了解一下,就是,我們講萬法唯識,萬法唯識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

就是說,從世俗諦來說,這一切的生命的現像是由心識的流動所決定的。他為什麼到三惡道去了呢?因為他的心識裡面,染污的心識的力量強。為什麼他生天了呢?它的心識裡面善的力量強。他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了呢?他內心當中那個信願持名、對彌陀的皈依、對往生淨土的願力、對阿彌陀佛的名號的那個執持名號的念力,善根特別強,所以他到極樂世界去了,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了。所以生命的現像是由心識來決定的,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就是你這一念心決定了你的生命。這個是從世俗諦來安立。

要從真諦來說,那就是我空法空。所以我們在修唯識觀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從世俗諦觀察,哦,萬法唯識,我起了一個善念,我起了一個佈施的念頭,這個念頭它有力量使令我生到天上去。雖然它只是一個小小的念頭,但是它的本質是生天的念頭,你慢慢的增長它,它臨命終的時候就發揮作用。你現在念一句佛號,臨命終的時候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從世俗諦。

但是我們不能夠只是這樣觀察,最主要的你要觀察這個心識本身,其實心識它的流動,它的本身也是緣生緣滅的,我們看這個表可以清楚地看到。你看這個八識,不要說是眼耳鼻舌身意這種粗顯的意識,乃至第七第八,它的生起的了別都要假借種種的因緣。這表示什麼?它要假借因緣,表示它無自性,就表示這個觀念。它要有它的種子,有它的境界,有它的根,有它的作意。所以我們講觀心無常,這個是很重要,觀心無常。

我們觀察我們這一念了別的心,它的生起,我們講觀第六意識好了,因為第七第八觀不到。這個第六意識它的生起要有種子、有境界,不同的境界第六識的了別不同,這個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得出來。你去思惟你的親人你會生慈悲心,你思惟你的冤家你會生瞋恨心——這個人真是對不起我,我對他這樣的好,他這樣的忘恩負義,起瞋恨心。那麼這表示什麼?我們的內心會隨著我們所攀緣的境界會有變化,這是觀心無常。其實觀心無常就等於是觀心無我,是這個意思。因為它的變化性就表示它本身是無自性的。這個我們要天台宗講是要從假入空。

所以我們在修唯識觀的時候,你觀萬法唯識,一開始是破所取相,一切法都是我心識所變化,我們所取的境界是如夢如幻的,這個境界是你的心變現的。比如說一灘水,人看到是水;餓鬼道看到是火,它的罪業重,看到的是火;天人看到水是琉璃地;魚看到水就是它房子一樣,就等於是觀法無我的意思了。

所以說,我們在修四念處的時候,以唯識觀法,是先觀法無我,觀外境是心識所變化。但是如果你只是觀法無我,而不觀心無常,就會有問題,就是很容易落入外道的這種神我外道:這一切法都是生滅變異的,我這一念心是明靜不動、常住真心的,會有這樣的思想。所以我們再進一步觀心無常,觀察能取的這一念心,它也是假借因緣而有的,它也是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時候你的心安住在畢竟空裡面,這個時候就入了從世俗諦進入到勝義諦,唯識的勝義諦,這個時候內心當中是無我無我所的,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這個時候外境不可得,內心也不可得。這個是很重要的,從假入空。

所以我們在了解道理的時候,是知道一切法是空有無礙,即空即假即中,但是你下手的時候要先修從假入空。下手的時候先不要去分別假觀,先修我空觀跟法空觀。為什麼呢?因為我們長時間在色聲香味觸法裡面活動,那個自性執太堅固了,你經常修空觀就能夠去消滅你心中的我執跟法執。

我們看臨命終的時候,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有很多的障礙,但事實上從《瑜伽師地論》上說,臨命終的時候那個諸根暗鈍,臨命終的障礙主要的是來自於內心的執著。他那個時候身的苦受已經沒有了,因為那個時候他的根已經敗壞,他已經感覺不出身體是痛苦、快樂,他已經沒辦法感覺了,只是麻木了,因為他的根那個神經系統都敗壞了。

那麼他為什麼——經典上比喻作生龜脫殼呢?這怎麼回事呢?那是一種心苦,內心的心,是內心的執著,內心堅固執著自己的色身、自己的眷屬,這個時候你要離開你的色身,離開你的眷屬,就像這個生龜脫殼一樣。

所以我們經常能夠觀心無常,觀察我們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生滅的,這個生滅變異當中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的我。你經常這樣子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觀這一念心是因緣所生,畢竟空,你慢慢慢慢你內心的執著就鬆脫了,你的思想就會有很大的變化了。所以我們講,常在燃燒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

我們長時間在這個煩惱的燃燒當中,要緊就熄滅心中的煩惱,主要是修我空法空。

那麼這個空觀怎麼修呢?主要是修這個緣起性空。我們觀察我們每一個心法的活動都要假借因緣,這個因緣有變化,這個心的了別就變化,可見得心的本身是沒有自主性的,沒有自主性它本性就是空,沒有一個恆常住、不變異、有獨立自主體性的我,那個我是不可得的。我們從諸識的生起因緣也能夠看得出,識的流動是無自性、空的。

好,我們再看下一個偈頌: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合三離二觀塵世,這個觀塵世是指這個前五識它所能夠了別的境界是一種塵勞的世界,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塵的境界。前五識不能觀察真如,不可以的。前五識在觀察這些塵勞的世間,它是什麼觀察法呢?也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合,這個合是指根跟境界相合,這個識是——不是講識跟境界相合,識是遍一切處的,跟境界沒有界限的。這個合是指根境的和合。有三個識,鼻舌身這三個識的根要跟境界和合。另外一類的觀塵世要離,要分離,根境要分離,就是眼識、耳識。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一般的凡夫外道,乃至於與法的聲聞很難分別識跟根的差別。我們看蕅祖的註解:

鼻舌身三,合中取境。眼耳二種,離中取境。故曰合三離二觀塵世也。觀者,能緣之見分。塵世者,所緣之相分。

我們先解釋觀跟塵世。這個觀是指前五識能分別的功能,叫見分,前五識是能觀。所觀的是這些塵勞的世間,是所緣的相分,就是五塵的境界。它是怎麼個觀法呢?鼻舌身三,合中取境。分成兩類,鼻識、舌識、身識是合,根境的和合才能夠取到境界。眼睛跟耳朵要離,就是要有空間,我們前面說這有空間,眼識跟耳識它了別的時候根境要分離,這之中要有個空間,所以講合三離二觀塵世也。這是解釋第一句的偈頌,合三離二觀塵世。

再看這個:愚者難分識與根。

我們一般人對這個識跟根很難分別出來,所以蕅祖把它作一個分別。先看,他把根跟識作一個簡別,先看根。

無根對境,無緣慮用故。

這個五根去接觸境界的時候,它沒有緣慮的作用。這個根,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跟身體,這個是一個臭皮囊,四大所成的一種臭皮囊,它會老病死的,它沒有了別的作用。不要說我們欲界的色身,就是色界、無色界的禪定的那個精妙的色法都沒有了別作用,它沒有緣慮的功能。沒有緣慮功能,以下蕅祖就引證:

大佛頂經云,但如鏡中,無別分析。

《楞嚴經》上說,這個根它在取境界的時候,是不能夠生起分析的功能,不可以。它就是把這個境界取到,它就像鏡子把這個境界取到,但是它不能分別。你一個男人在那個鏡子上它現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站在鏡子上它就是一個女人,但是他心中沒有男人、女人這樣的分別,沒有,它取到這樣的相貌而已,就像這個鏡子在取像一樣。

《圓覺經》云,其光圓滿,得無憎愛。

《圓覺經》也是把這個根說明,說這個根取這個境界是圓滿的。為什麼講圓滿呢?得無憎愛,它沒有愛憎的分別。

有些人,世間人有時候的看法的確是有障礙的。有些人說佛法,出家人離開世間的五欲是不合理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男女的慾望本來就合乎生理需求的。講這句話是不能成立的!因為我們的慾望是來自於內心,佛法講是內心的煩惱,跟根沒關係。根怎麼會有愛慾的煩惱呢?根是沒有了別性的,根它只是一個質礙。雖然這個心識的活動要依止根,但是不表示說根有了別性,真正了別的功能是心識。

我們看修禪定的人,剛開始修禪定是散亂心,欲界的境界有欲,但是他慢慢慢慢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禪,他得到初禪的時候心中的欲就熄滅了,離欲了。但是他的色身還是這個色身,看他的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完全一樣,但是他心中沒有欲了。他修禪定之前的根跟禪定之後的根是完全一樣,但是他的心識有變化,他的第六意識跟禪定相應把這個欲給調伏了。所以我們心中的欲是從心識所發動的,不是根所發動的。

這個醫學界的確是,愚者難分識與根。他以為說,哦,這個是一種生理的需求,生理裡面哪會有需求呢?四大敗壞的東西,它根本沒有了別的功能,其光圓滿,得無憎愛,我們的色身是沒有愛也沒有恨的。所以有些人說,我喜歡賭博,我把我這個手剁掉,這錯了。賭博跟手沒關係,你那個心識是煩惱的根本。這個身根它是聽你第六意識招呼的,推動你去作惡業的。

所以我們在對治煩惱不要傷害色身,它沒有錯。色身不能發動善心,也不能發動恶心,它都完全沒有錯,它完全沒有意見的,問題在你的心識。說你開車去撞到樹,你不能怪車子。沒有錯,是它去撞樹,但車子不會自己動,是人控制的,你要怪這個開車子的人。是人有問題,不是車有問題。

外道修這個無益的苦行,說我這個色身有很多的煩惱,怎麼辦呢?用這個身體泡在冷水當中。我內心有很多煩惱怎麼辦呢?我不吃飯。這個色身有很多的煩惱怎麼辦呢?就躺在有荊棘的有刺的上面。

佛陀說,這個都錯了。佛陀講一個譬喻,那個時候沒有汽車,佛陀不能舉汽車。佛陀說這個牛車,它走錯方向了你不能怪車子,怪那隻牛,你要打那一隻牛。你要用四念處來調你的煩惱,不是用無益的苦行來破壞你的色身,這個是不對的,那個是沒有用的。

所以我們講其光圓滿,得無憎愛。這個根面對境界的時候,它沒有任何的分別,沒有。它也沒有愛,也沒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