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五面:

合三離二觀塵世,愚者難分識與根。

這是第二個偈頌的後半段,說前五識在了別境界的時候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根、境要和合,就是鼻舌身這三種,這三個識它的根境要和合才能了別。第二種情況是分離,就是眼識跟耳識它了別境界的時候它的根跟境要分離,就是它們兩個之間要有空間才能夠生了別。這個地方是說明,識的了別有合跟離的差別。

以下第二句話愚者難分識與根,就是除了大乘的佛弟子以外都叫作愚,包括凡夫、外道、聲聞。這些人為什麼講愚者呢?因為他很難分別識跟根的差別,很難分別。

這一段,蕅益大師講到根、識的差別,我們前面大致講過了,就是五根對境,這個根它是一個生理的器官,眼睛的視神經,耳朵的聞神經,這種神經系統,這種生理狀態,跟境界接觸的時候,它的確能夠取到所緣境的相貌,但是它沒有了別性。

講一個譬喻,就像鏡子取到所緣境的相貌,你拿什麼東西在鏡子前面它就出現什麼,但鏡子對這個東西它也不會愛也不會憎,對這個東西它完全沒有任何了別功能,它沒有分別的功能,但是它能夠取境,它只有取境而已。這個是說明根的功能是這樣子,他沒有緣慮的作用。

但是這個識就不同了,我們看這個五識緣境。

五識緣境則有自性分別,任運起貪瞋癡,然猶無有隨念、計度兩種分別,所以不帶名言,不執為外,仍名現量。同時率爾意識亦復如是,直至尋求等流心起,方墮比非二量之中。

這個五識在緣境就跟前面的根不一樣了,它有自性分別。什麼叫自性分別呢?它任運生起貪瞋癡,它有這個貪瞋癡的活動,就是有愛憎取捨了,這是我愛的,這是我不愛的。

然猶無有隨念計度分別,這個前面說過了,前五識的分別它只有自性分別,沒有這種粗的隨念、計度分別,所以前五識它不帶名言,它不能說話。這個是鏡子,這個是蓮華,前五識它不能講話的,這個是第六意識才能夠帶名言,所以它不執為外境。這個時候它的明瞭性是屬於現量,現前明瞭但是不帶名言。

同時率爾意識亦復如是,直至尋求等流心起,方墮比非二量之中。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這個五俱意識在了別境界,五俱意識就是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它了別境界有五個次第:

第一個是率爾心,率爾,就是你的前五識跟境界一接觸,第一剎那是前五識,或者是眼識去接觸種種的色法,或者是耳識聽到種種的聲音,這個時候第六意識還沒有出現,還沒有。這個時候你取到這個境界,不帶名言,沒有名言的分別。

到了尋求,這個時候尋求的時候,第二個是尋求。前面是率爾,尋求的時候,第六意識就出來活動了,所以前五識事實上只有一剎那而已,就過去了。下一剎那就第六意識夾帶前五識,它作引導了,這個時候就有隨念、計度的分別了,就帶名言了,開始安立名言了。

第三是決定。尋求是對這個境界開始分別名言,第三個是決定,這個時候對境界生起決定的理解了,更深刻的理解了。

第四染淨。這個時候就引生染污跟清淨的心所,或者是善念或者是惡念就生起了,染淨心。

第五個是等流。這個是念念相續的增長叫等流。

五俱意識它有五個次第,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染淨心、等流心。前五識在活動的時候它的單獨的作用只有第一剎那的率爾,到第二剎那的尋求以後就必須有第六意識的資助。假設第六意識這個時候不出現來資助它,前五識就退失掉了,就只有率爾,然後就退失掉了。所以說,同時率爾意識亦復如是,亦復如是是表示這個率爾意識,這個第六意識在率爾心的時候它也是屬於現量,所以說亦復如是。

第六意識要什麼時候才落入名言呢?到尋求、等流的時候,這個時候就生起名言,有名言就落入比量、非量。如果他對境界是一種正確的認識就落入比量,如果不正確的認識就落入非量。所以這個意思,根、識不同,因為前五識有了別作用,根沒有了別作用。

然此根識之不同之致,唯有秉大乘教,以智觀察,乃能分之。若愚法聲聞,便難於分別。況凡外乎?

這個根識的差別,只有學習大乘佛法,特別要學習唯識的教法,以唯識的聖教量觀察,才能夠分別。如果愚法聲聞乃至於凡夫外道,就很難去分別識跟根的差別。聲聞人都不能分別,何況是凡夫外道呢?

這個根識的分別是很重要的。為什麼要把這個根跟識分別出來?因為這牽涉到生死輪迴的問題。如果我們今天根、識不能分別,就正如醫學界所說的,他說你為什麼能夠了別呢?因為你有大腦,你的思惟功能是大腦發動的,就糟糕了。你的了別性是由根發動的,換句話說,根有了別的功能,大腦能夠思惟。你為什麼能看東西呢?你眼睛能看東西。

這樣的思想就會有一個問題,就是說,你生命在的時候,你的了別性就在;你死掉以後,你的色身敗壞了,你的心識就斷滅了,就會形成一種斷滅見,就是你的生命不能相續了。因為你的了別性是由你的根發動的,而你這個根會老、會病、會死,當你這個根死亡了,變成一個枯骨,到最後沒有的時候,你這個人生命也就消失掉了,這樣子就是斷滅見。

斷滅見的情況,這個時候,如果這個理論成立,我們所謂的皈依三寶,所謂的斷惡修善,為來生積集資糧,為來生懺悔業障,都變成沒有意義了,所以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

所以大乘的論師,你看《成唯識論》,他很堅定地提出種種的論證來分別根、識的差別,我們簡單講一下。這個根、識的差別有兩個重要的地方,所以我們在判斷的時候,根識為什麼差別,因為前五識的了別性它很微細,它只有自性分別,所以很容易讓你覺得:哦,前五識的了別性是由根發動的,很容易。

這當中的差別,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說。

第一個,根是不能了別的,這個第一點。物質是沒有了別性的,這個識是有了別性的,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這個根他是個異熟果,它只有一期的果報。你是一個人,你死掉以後你這個人的果報就消失掉了。你下輩子生天,得到一個天的果報,天的果報把這個福報享盡了到三惡道做一個豬。所以這個根,眼耳鼻舌身,有可樂、莊嚴或者不可樂、丑陋的差別,但是這個根只有一期,一期的果報而已,它不能相續。

比如說我今生是人,我今生的身相特別莊嚴,我捨不得,我希望把我今生的這個臭皮囊帶到下生去,不可以。你說我今生色身很健康,我下輩子希望繼續用這個色身來生活,不可以。你的根,你生命一變化,你的根就要放棄掉,你要留在這個娑婆世界。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心識去的,不是色身去的。

所以這個根是約著一期的果報來說,但是這個識不同,識是相續的。你現在的想法可以帶到你的下輩子去,是的,可以。你今生聽聞佛法,栽培的智慧的善根也可以帶走。我們講,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什麼叫帶不去呢?就是帶不走你的色身,你的根帶不走,但是你內心當中,在佛法當中所熏習的戒定慧是可以帶走的,就這點不同。這個識有相續性,這個相續性,心識的相續流動才能夠建立三世因果的。

比如說,我過去在上課也講過,一個雙胞胎的出生。這個雙胞胎是同一個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分裂成兩個色身,他們兩個根,眼耳鼻舌身是同一個結構,同一個DNA。這兩個同樣的根,為什麼兩個人個性差那麼多?哥哥的個性特別的外向,口才也好,他的弟弟特別的內向,可見得根不能發識。他有他過去生的心識在裡面,他只是心識依止根。

比如你看這個玄奘大師傳,你看這個祖師傳就知道,玄奘大師十三歲通達《攝大乘論》。那個《攝大乘論》,我們不要說十三歲,你現在看看,看不懂。鳩摩羅什大師他十三歲還是十五歲出家的時候,日誦千偈,一天能夠背誦一千個偈頌。一個偈頌是四句,四八三十二,三十二個字,他一天能夠背三萬兩千多個字,一部《法華經》,兩天背起來。所以古人說,書到今生讀已遲。書到今生讀已遲,他為什麼能夠背那麼多呢?你說這個人是偶然的,世界上的事不是偶然的。那麼為什麼他的第六意識,他的心識能夠發動這麼大的功能,我們就不能有這樣的念力?這表示一定要有前生,有前生的串習才有今生各人各人的善根。

比如一個小孩子,我們看這個小孩子剛出生,他不能講話,但是你從他的動作當中,你可以看得出來這個小孩子的心識是有愛憎取捨的。你看他動作,他不能講話,但是他會喜歡某一個人,不喜歡某一個人,他用哭來表達。

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從醫學上說,他這個時候還沒有接受教育,他的思想的分別是從裡來的?一定有前生做他今生的因緣,就是他前生的熏習。所以他剛出生的時候,這個時候他母親也沒教他什麼,他的老師都還沒教他什麼,他就有各式各樣的分別。這個分別就是有前生,就是心識的流動。所以這個根是老病死的,但是你的心識是有過去的心,現在的心,未來的心,所以這個心識的流動才能建立三世因果。

我們看經典上說,佛陀有時候教育比丘。有一個比丘他很害怕看到佛陀,因為他對自己沒什麼信心,看到佛陀就緊張害怕。他也不敢在僧團住,因為他看到佛陀就害怕。怎麼辦呢?就自己去住茅棚,住茅棚打坐就昏沉。昏沉,佛陀要教化他,佛陀不能現佛身,佛陀現出一個比丘的色身跟他在一起住,這個時候鼓勵他、安慰他,他就證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

佛陀就說,這個化身是沒有心識的。佛陀的自在力,佛陀能夠變化出種種的身相,變化出一個人、一個狗王、一個蛇王,但是佛陀不能創造一個心識,不可以。所以醫學上說,說能夠把一個動物給創造出來,複製,其實這個是不可能的。有可能是怎麼樣呢?我們在這個物質在交合的時候,阿賴耶識這個心識在虛空活動的時候,它動了一個念頭就進去了。

你看那個禪宗的一個祖師,是道信還是弘忍大師大家再確認一下,這個祖師,是弘忍大師還是道信大師,他是年紀大了,他是修禪宗的,但是他的道業沒有成就。沒有成就那怎麼辦呢?要轉世,身體已經壞掉了,不能再用了,這個根敗壞了。

這個老人就跑到河邊去,看到一個小女孩在洗衣服,說:小姐小姐,你的房子借我住一下。這小姐說:你要住房子你要問我母親去、父母親。他說:不要問你父母親,你同意就好。我沒有意見。好,你沒有意見就好了。沒有意見的時候,就懷孕了。懷孕的時候,古時候的思惟那是保守,這沒有結婚就懷孕了,父母親就很生氣,就把她驅逐出去了。驅逐出去以後,這個女孩子是很可憐,就說:都是你害的,我也莫名其妙就生個小孩子出來,就丟到河裡去。

丟到河裡去他不沉下去,這個這樣子水流動,他也不流動,就保持在原地。這個女孩子:這個小孩子不得了,就把他抱起來,就做乞丐了。過了乞丐的生活,後來就成為一代祖師。這個《藏經》有的,這個事實是這樣的。是弘忍大師還是道信,後來他住持一個道場,把他母親接到道場去住。

所以說,正常的情況,我們的第八識的投胎要經過父母的和合,但是有特殊的情況,不必。他那個心識可以直接進入到某一個色身去。我的意思就是說,生命的本質以心識為主。心識的了別要依止根,沒錯,但是不表示這個根能夠發動心識,不表示這個意思,它是它的依止。

說我們今天開車,這個車子壞掉我換一個車子。換了,把這個舊車子,這個車子不能開了,丟掉。往菩提道這個車子他也壞了,也不能拜佛,也不能打坐,這個車子開不動了,在高速公路開太慢了,要換一個好車子。但是這個人是不能改變的,車子是有變化,人是不能變化,人是不能斷滅的,你換了一個車子繼續開。

所以根是只有這一期的果報就敗壞掉了,但是你的心識能夠流到下一期去。所以這樣子就能夠建立過去的生命、現在的生命、未來的生命,說有這個三世因果的觀念才有佛法緣起的理論生起。從緣起理論當中我們才知道要皈依三寶,要斷惡修善,為未來的生命積集資糧。

所以說這個根、識的分別就很重要了,很重要。所以這個地方講愚者難分識與根,這個識跟根不分,就很難建立三世因果了。

這個是從唯識的角度簡單把根跟識作一個分別。到這裡有沒有問題?

回答問題一

浮塵根跟勝義根的差別。浮塵根跟勝義根都是屬於色法,我們以眼睛來說,你看到眼球,這個叫浮塵根,它是比較粗顯的色法。但是眼球裡面的一個微細的神經系統叫淨色根。淨色根是眼睛不能見到的,這個識它所依的,主要還是依止淨色根,但是這個淨色根它又依止浮塵根,所以這又互相有關係:識依止淨色根,淨色根又依止浮塵根,淨色根又依止浮塵根而住。但是真正能夠作識所了別依止的是淨色根。

怎麼知道呢?比如說有些人他眼球看起來好好的,他眼睛看起來都沒錯,眼球都在,但是他眼睛不能看東西了,就是這個視神經破壞了,他淨色根破壞了,淨色根破壞了眼睛不能看東西了。所以這個五識同依淨色根,主要的是依止淨色根。淨色根是識的依止處,但是問題是,淨色根還要依止浮塵根而住,這兩個還有關係,是這樣子的。

回答問題二

我們講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門頭。六根門頭表示什麼?我們造業就是六根,這個門嘛。我們一個人要從這面門出去,從這面門進來。在《楞嚴經》的意思,說:

使汝流轉,生死相續,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使汝解脫,安樂妙常,唯汝六根,更非他物。

說我們會生死流轉是怎麼回事呢?是六根,六根造了很多罪業。這個門,你從這個門出去造了罪業。那麼我從現在開始,我的眼睛,我用膠布把它貼住,耳朵也不要聽聲音了,把它貼住,六根都貼住,是不是可以成佛呢?不可以。因為使汝解脫,安樂妙常,也是依止你六根,唯汝六根,更非他物。你現在要聽聞佛法,要假借耳根。你要去聽佛號,也是要耳根。所以這個六根是罪業的根本,它也是善法的根本,這六根門頭。

那麼六根門頭當中,在《楞嚴經》這個二十五圓通,六根、六塵、六識,就十八個圓通,再加七大地、水、火、風、空、根、識,十八加七,二十五圓通。二十五圓通,每一個聖人他從每一個法門都悟入圓通了,這個時候佛陀說:文殊師利菩薩,你選擇一下,這二十五個都可以悟入真如本性,你看看娑婆世界是哪一個根最好用?文殊菩薩就出來讚歎: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

說娑婆世界的這個根性,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耳朵特別利。欲取三摩地,實以聞中入。就是說,娑婆世界的六根都能夠悟入佛性,但是耳朵特別好用,就是耳朵,第一個它能夠取到所緣境的相貌。六根裡面其實眼根也不錯,我們前五根眼睛也很重要,你眼睛有障礙,你修行會障道的,你不能看經典。但是耳朵比眼睛更重要,因為你眼睛看東西還要有光明,耳朵不必光明。這表示什麼?你白天可以修行,晚上就不能修行了,沒有光明你怎麼修行呢?你去看佛像,沒有光明看不到佛像。但是你耳朵聽佛號的聲音,沒有光明照樣聽到。白天可以修行,晚上也可以修行。第二個,你耳朵這個根,你在用它的時候這個耳根它不會累,這個根特別厲害,耳根它的結構就是這樣。

說你有兩部車子,你有兩部車子都可以載你到台北去,但是有一個車子它的油只能夠開五十公里就不能開了,要休息一下,你再開這個汽車就壞掉了。有一個車子可以不休息,直趨涅槃城,你要用哪一部車子?用好的車子嘛。說這個六根都可以修行,耳根特別好,你白天用它晚上用它不會累,不會有累的感覺。它的結構本來就是這樣子。

回答問題三

不是佛號聲,你持大悲咒也養神,是根的問題。你注意,比如說你要某一個人給你報告事情,那他要假借名言嘛,文以載道。第一個他用文書的方式,他寫了一大堆的報告給你看;第二個他用口頭上給你報告。這兩個是兩個方式,第一個你用眼根去取境,取這個文字,一張一張地看;第二個你就坐在那個地方,眼睛閉住,用耳朵聽他講。哪一個比較不會耗損精神?

聽比較不會耗損精神,對不對?這表示什麼?耳根它不耗損精神。要是說同樣一件事,人家用嘴巴跟你講,你用聽的,這耳朵在那邊聽,不覺得累,不容易覺得累,它就是這樣子的。

好,這個地方是說明五識生起的因緣它的一個差別情況。

丙二、無漏清淨識。

我們再看下一個偈頌,這個是前五識的而最後一個偈頌:

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這一科是丙二、無漏的清淨識。前面的兩個偈頌是講到有漏的雜染識,這一個偈頌是講到聖人無漏的前五識的情況。

變相觀空唯後得。這個變相,什麼叫變相呢?是變帶真如的相狀。這個觀空,就是觀察二空真如。這個意思就是說,前五識不能直接觀察真如,不可以,它觀察真如的時候要變帶真如的相狀,這種智慧是屬於後得智所收攝,不是根本智。

果中猶自不詮真。這個果是講佛果,成佛的果,不要說凡夫不能去直接去契入真如,成佛了以後,佛的前五識這個成所作智也不能夠直接契入真如,它還是一樣要變相觀空,不能直接觀空。這個是講到前五識轉成成所作智的一種情況。這個成所作智有什麼樣的功能呢?這以下講它的功能。

圓明初發成無漏,三類分身息苦輪。

這個圓明初髮指大圓鏡智,大圓鏡智一發動的時候,這個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前五識同時也變成無漏的五識,這個時候成所作智的功能,三類分身息苦輪。它能夠變化出三類的分身來度脫眾生,來熄滅眾生生死的輪轉,這種苦海的輪轉。這是個消文,我們看蕅祖的註解,分成兩段。先看這個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看這個偈頌:

此明五識,至果位中,轉為成所作智之時,猶自不能親證真如體性。但於自識,變起真如相分,以觀二空之理。故非根本智攝,唯是後得智攝也。

這個前五識,不要說凡夫位,到了佛果的時候轉成成所作智,這個時候成所作智也不能夠親證真如體性。那麼前五識在觀察真如是怎麼觀察呢?但於自識,變起真如相分,就是變相觀空,就是從前五識當中,變起了真如的相貌來觀察二空之理。

這個意思是說,我們講這個凡夫的前五識,合三離二觀塵世,說這個凡夫的五識是觀察塵勞的世間,聖人的五識也不能觀真如,它只能夠在有相的境界活動。這意思,觀察真如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

幾年前,我們去見懺公師父,有一個執事問懺公師父一個問題,說,請問懺公師父,有人說工作即是修行,問懺公師父對這件事的看法。懺公師父說:工作就是工作,修行就是修行,怎麼說工作就是修行?這句話就是這個意思。

因為你工作的時候是五識的活動,當然有第六意識。但是修行,你要成就聖道,那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直接契入真如,那一定要熄諸緣務的。修行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的事情,沒有人說在工作中成就聖道,沒有這件事情,因為五識不能攀緣真如,不可以。五識能夠幫助你積集福德資糧。

你說我在工作中,沒有一個聖人是在工作中成佛的,沒有這種事情的。因為你悟入二空的時候是在前五識不分別的情況之下,第六意識的這一念無分別智去親證二空真如之理,所以成就聖道是這個時候。每一個聖人在成就聖道那一剎那前五識都是不活動的,都是獨頭意識。

這個地方我們要清楚。所以前五識不要說凡位,在果位這個成所作智生起妙用的時候,它還都不能直接契入真如。那麼這個時候是什麼智呢?故非根本智攝,唯是後得智。這根本智跟後得智簡單講一下。

這個是這樣子的,我們修行的智慧,這個般若波羅蜜分成三種智慧,第一個是加行智,第二個是根本智,第三個是後得智。這個加行智又分成三類:聞慧、思慧、修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這個聞所成慧就是你要先聽聞佛法,主要的就是四聖諦,一切法是緣起的,是苦集滅道,苦集是世間的因果,滅道是出世間的因果。世間上的生命的變化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自然而有的,這是有因果的。你聽到這樣的觀念以後,你有一個理解,有一個粗淺的理解,叫聞慧。你會在聽完以後在寂靜處去思惟這個道理。你一次一次地思維,這個道理就很深刻。前面的聞慧還不足以去抵抗你無始的煩惱,你說我知道這個罪業不能做,但是煩惱現前的時候你控制不了你自己,你還是去造罪,你還是去造殺盜淫妄,造罪,造作。當然有聞慧的人會起一點慚愧心,但是他沒辦法抗拒。

到了思慧的時候就不一樣了,到了思慧的時候他對這個理論的體驗更深刻了。這個思慧就是怎麼樣?就是勝解了,能夠斷疑生信。所以這個思慧多少能夠調伏你的煩惱:哦,這個罪業不能做,為什麼?去造這個罪業會使令我未來的生命墮落到一些苦惱的法界去,到刀山油鍋去,所以不能做。為什麼不能做呢?這刀上的蜂蜜,你暫時嘗到這個刀上的甜蜜,但是以後會被這個刀所割,不可以做。你對這個因果的道理有勝解,這個時候可以斷惡修善,可以,到了思慧的時候它的力量就強大了,在心中那個光明就更加殊勝廣大。

但這個時候都是散亂心,到了修慧的時候,內心有禪定的一種寂靜的力量。在禪定當中你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觀察你的生命,色受想行識都是因緣所生,剎那剎那變異,這當中是無我、無我所,是畢竟空的,這個時候就是修慧。一念的相應,這個時候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跟空性就接觸了,這個時候是能所雙亡,諸相叵得,一切法不生,就像《心經》說的: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在這個你跟空性相應的時候,在空性當中,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這個時候你內心當中是諸相叵得,一切法不現前的,這個時候是根本智。根本智以後,下一剎那就起發後得智,又開始出現相狀。

就是我們剛開始是有漏的名言,證得根本的時候是沒有名言,到了後得智名言又出現了。但這個時候的名言是幹什麼呢?這個名言是無漏的名言,他能夠施設方便來引導後學。

比如說這個六祖大師,六祖大師他開悟以後他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我們想,他怎麼能夠講出這句話?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句話,佛陀並沒有講出這句話,但是他講這句話跟佛陀的義理是相符合的。

說我們剛開始在加行智的時候,文以載道,要從文字去體會這個道,但是你悟入這個道以後,你從你這一念清淨的道,也能夠發動很多的名言,道也能夠引生文字。所以一個開悟的人,他怎麼講都對。他講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跟佛陀講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兩個義理是相合的,這就是後得智。它能夠施設種種的名言來引導後學,使令後學依止這樣的名言也能夠悟入二空,是這個意思。

所以我們講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這個慧本身就是根本智,為什麼又多一個解脫知見呢?這解脫知見就是後得智。所以一個聖人,成道的聖人,不管他是不是學習過佛法,他只要成道以後,他一定能夠講出這個空性的道理,用名言來表達出來。這個名言就是後得智,是從根本智生起的,叫後得智,在根本智之後。

前五識沒有根本智,因為前五識不能夠親證真如,前五識只有後得智,因為他要變相觀空,它變帶真如的相狀來觀察空。第六意識有根本智也有後得智。這個是講第一段,再看第二段。

未成佛時,一向有漏。

在沒有成佛之前,這個前五識是有漏的。

直俟金剛道後,異熟識空,轉成大圓鏡智相應之庵摩羅識,名為圓明初發。爾時庵摩羅識所持五根成無漏故,依根所發五識亦成無漏,名為成所作智相應心品。

這一段有很多話要說,我們下一堂課再講好了。我們先講到它的無漏識,變相觀空唯後得,果中猶自不詮真,到這裡大家有沒有問題?

回答問題四

隨念跟計度兩種分別。這個分別,這個識有分別的功能,但是在《瑜伽師地論》上說,這個分別主要就是那個想,作意、觸、受、想、思的那個想,所以這個五遍行,作意、觸、受,這個時候還沒有很明顯的分別,到想的時候就施設名言,就有很大的分別。但是這個分別有三種分別:第一個是自性分別,不帶名言。計度分別是帶名言,它能夠有很廣大的分別,當然名言也可能是雜染的名言,依止無明而起的,你有以這個自我為中心來分別事情,跟我利益相隨順的我就歡喜,跟我利益相衝突的我就不歡喜,這樣的名言都是依止我而發動,依止自我的角度來發動名言,這個就是無明。

但是我們也可以依止聖教量來發動名言,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這個生命體是我不可得的,沒有這個我,只有一個色法、一個心法的存在,這個色法是老病死的,這個心識也是剎那變化的。怎麼知道呢?我現在去拜一部八十八佛,我的心識會有變化,就是我那個心識裡面的善法功能增長了,惡法的功能減少,我這個生命改變了。

我去念一枝香的佛號,哦,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這個心識的那個罪業被這個佛號的力量破壞了。所以這個心識也是無我的,變化的。那麼色心都是無我、無我所的,這樣子也是名言,這個也是計度分別,依止名言,它能夠用名言來廣泛地分別諸法的自相、共相。

但這個隨念分別,它是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隨順前念,你前念想什麼,這個勢力會延伸到下一念,叫隨念分別。隨順前念的分別叫隨念分別。隨念分別是就著一個念心所,你前一念想佛號,這一念還想佛號,就叫隨念分別,隨順前念的分別而分別。

所以這個就是三種分別。自性分別只能夠分別現在,不能分別過去,不能分別未來。計度分別能夠分別過去、現在、未來。隨念分別只能夠去追憶前一念的事情,前一念,這個差別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