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4-1)前 言
淨土宗,所強調的修行目標是與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關於感應道交,我們前面也講了很多次,它不共於外道;外道的感應道交,基本上是「向外攀緣」,淨土宗的感應道交,則是「向內安住」,所以在感應道交之前,必須先培養正念的力量。
臨終往生的最低標準,不要求你斷惑、可以帶業往生;但是我們的心必須是:『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正念分明。』在這種正念分明的情況下,把佛號顯現出來;這時候,啟動了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功德,構成了感應道交而往生淨土。
正 文
所謂「正念分明」,到底是什麼內涵?什麼相貌呢?
天親菩薩在<往生論>中,講得很清楚,臨終的正念包括了:禪定心、智慧心跟大悲心,這三種內涵。所以臨終的時候,心是寂靜的、不能躁動;是智慧的、不能起顛倒;是大悲的、不能有自私的心理。換句話說,我們平常打佛七,其實就是為了臨終的正念,而預先做一些準備的功課;因為臨命終的正念,是靠平常用功、點點滴滴累積來的。
我們佛七的前面三天,所強調的是「禪定心」;剛開始念佛,一定要把心寂靜下來----「打得念頭死,建立阿彌陀佛!」一方面聽自己的聲音,建立佛號的力量;一方面透過智慧的觀照,降伏心中的煩惱;慢慢地,佛號在心中產生一種堅定的力量、一種無障礙的力量,這就是正念。
那麼,接下來要做什麼事呢?觀察門!
「禪定」可以給佛號一種強大的力量;「觀察」能夠讓佛號的前面,多了一個方向的抉擇,使令這句佛號有一個正確的方向!
我相信諸位都了解,不是所有的佛號都可以帶我們到淨土去;有些人念佛念了半天,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大富長者,就是沒有給佛號一個正確方向,使令佛號流入了人天的安樂果報,這樣就非常可惜了,本來是一顆摩尼寶珠,結果換成糖果吃掉了!所以我們在修學當中,每一句佛號都要有方向。什麼方向呢?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一、首先談到「厭離娑婆」:
身為一個凡夫,之所以在三界當中,死亡之後、又不停地在三界投胎,那種相續的力量,佛法說是因為我們對三界有一種很堅固的「愛取」煩惱----我們愛著三界的果報,所以一直離不開三界。換句話說,我們來三界,不是什麼人強迫我們的,是我們自己願意來的!
為什麼會有愛取煩惱呢?因為我們對三界產生錯誤的認識----「顛倒想」。所愛著的是什麼呢?三界的快樂感受!
比方說:我們有很多人喜歡吃榴蓮,其實榴蓮本身沒有多大意義,重點是我們的心跟榴蓮接觸後,有些人會產生一種快樂的感受,他在乎的是那種「樂受」;當榴蓮吃多了、那種樂受被破壞後,他就不喜歡吃榴蓮了;所以我們在乎的是----在我們內心的那種「樂受」!
榴蓮如此,世間的財、色、名、食、睡,一般人跟它接觸,也會產生一些快樂的感受;這些快樂的感受,對我們產生很大的傷害,因為有這樣的快樂感受記憶,使令我們甘願、辛苦的在三界裡勞碌奔波,一次又一次受生老病死的折磨。生死輪迴我們不再害怕,為什麼?因為我們期待快樂的感受,能再次的出現,所以不惜犧牲自己的法身慧命,是這個原因。
那麼,為了那種快樂的感受,一次又一次在三界裡輪迴,這樣的想法到底對不對?值得我們好好的冷靜思考。
佛陀在經典上告訴我們:其實,世間的五欲,所產生的快樂感受,只是一種表面的快樂;外表看起來很華麗、快樂,把它掀開來、看到它的本質,則有嚴重的過失。
世間的五欲樂是有過失的,這當中有三種嚴重的過失,我們可以把它分成「初、中、後」來分析:
一、經歷「辛勞」的過程:
世間上的快樂,沒有一個是自然成就的,都必須辛苦的工作、打拼,犧牲很多的時間、體力,才能夠獲得。就像我們一般人都要工作八小時,一天當中,最黃金、最可貴的時間,全部付出去。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換取那種快樂的感受;所以我們是得來不易,付出人生最重要的黃金時代、付出很多的精神體力,換取來的。這一點跟極樂世界完全不一樣,極樂世界的快樂是自然產生的,追求的過程沒有辛勞。
二、面臨「無常」的痛苦:
當你很努力的工作,也把人生的黃金時光獻出去了,快樂的感受終於出現了,果然是滿你的心願,得到了財富、得到了社會的地位、得到了親情的溫暖。但是,當你在受用世間這些快樂時,這當中有很大的問題,就是「無常敗壞」,這種快樂的感受,隨時會產生變化。
你看男女雙方,剛認識的時候、談感情的時候,兩個人感情非常好,但是一結婚,時間久了,感情就變質了。這很正常,因為世間的東西本來就變化多端;如果變化是出現在其他地方,我們還能接受,如果出現在我們花很多時間、體力,才追求來的,甚至把它當作我們人生的目標,一旦發生變化,對我們打擊就很大,因此會產生怖畏;就是在受用快樂的當下,內心產生一種擔心、怖畏,佛法說是一種「不安穩性」----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明天還在不在。
我想身為有情眾生,最基本的生命訴求就是:「安穩」。為什麼你要買一棟房子?為什麼你不租房子?租房子很便宜啊,因為你追求安穩,不希望整天搬家嘛!你看一隻螞蟻,再怎麼辛苦,也一定要想辦法找到自己一個安身之處。雖然說有情眾生,都想追求一種安穩的生命,不幸的是,生命的本質就是充滿了變化。所以當我們追求世間安樂的時候,我們的內心感到非常的擔心、非常的不安穩,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失掉、什麼時候會被破壞。
三、產生「放逸」的過失:
當我們受用五欲快樂之後,可能會產生很多的後遺症,因為快樂的本身,會讓我們內心產生放逸。除了聖人,凡夫都會放逸的;好比你看一個人貧窮的時候,安份守己;福報一現前,就忘了他是誰,開始放逸了。
「放逸」是造作殺、盜、淫、妄罪業的前兆!
一個人開始放逸,下一步就準備要造業了;所以很多古德、祖師,如果沒有求生到淨土去,福報修得很大,來生也不敢去天上,即便來到人間,也發願生長在一般的家庭就好,不願生在富貴家。不是因為怕把福報享盡,不是擔心這個,而是害怕:「富貴求道難」,恐怕自己在富貴當中,忘失了菩提心,這件事比較嚴重!所以在受用五欲快樂時,基本上會產生一種障道的力量,使令我們放逸、造業。
當我們還在期待世間的五欲快樂時,佛陀告訴我們:不要只看到表層的快樂,應該深入觀察世間的五欲樂有:「辛勞」的過失、「無常敗壞」的過失、「放逸造業」的過失,有這三大過失。這種世間的樂受跟極樂世界比起來,不是有益於修行。
關於這一點,佛陀在經典中,講了一個非常好的譬喻:有一個貧窮人,生活很貧苦,希望能夠改變他的貧困、獲得一點安樂,所以每天都去供養一個功德天。
供養了十二年,果然功德天被他感動了。有一天晚上,這個貧窮人在睡覺的時候,突然有人來敲門,打開一看,哎呀!是一位很莊嚴美貌的女子,她是功德天派來的。貧窮人問她說:「你來找我做什麼?」她說:「我要嫁給你,做你的夫人!」他說:「那你有什麼能力呢?」她說:「我是功德天,可以給你種種快樂的東西,你要財富、美好的名聲、種種幸福,我都可以給你!」這個貧窮人很高興:「歡迎,歡迎,請你快點進來!」
之後沒多久,又有人來敲門,門一打開,是一個非常丑陋的女子。這個貧窮人有點不高興問說:「你是誰?你來幹什麼呢?」她說:「我的名字叫黑暗,我來的目的,就是破壞你所有的快樂,把你前面所有的快樂,全部破壞掉!讓你產生種種痛苦。」貧窮人說:「我不歡迎你,請你出去!」黑暗說:「你要想一想,前面那一位是我的姐姐,我是她的妹妹,我們兩個永遠在一起,你要把我趕走,那我姐姐也會離開!」這時候,這個有智慧的人,就把這兩個姐妹全部趕出去,放棄了這些五欲樂,不享受了,去追求永久的聖道樂。
佛陀講這個譬喻意思是說:我們期待三界安樂的果報,結果一次又一次在三界中輪迴,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其實,我們有更好的選擇──可以選擇「聖道樂」!
身為一個有情眾生,歡喜快樂的感受,可以理解;但是應該透過智慧抉擇─什麼樣的快樂可以追求?什麼樣的快樂不能追求?你看極樂世界的快樂,完全沒有過失,沒有無常、敗壞的過失。極樂世界的快樂,在你的身心世界出現時,是跟涅槃、寂靜相應的,不會產生放逸,更不會產生造業;而且極樂世界的快樂,不必經過辛苦的追求,完全是自然生起的。
結 勸
總之,所謂「厭離娑婆」,這當中有兩個相貌:第一個「厭離今生的安樂果報」,第二個「厭離來生的安樂果報」。這裡先教導大家,如實地觀察,世間種種樂受背後的過失,讓你對今生快樂的貪執,能慢慢的鬆脫、慢慢的鬆脫,由此而產生出離心。
(4-2)前 言
今天要跟大家說明淨土宗的「觀察門」,主要有兩個方向:第一個:觀察娑婆世界的過失。第二個: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透過這兩種觀察,就可以把佛號引導到一個正確的方向。
正 文
我們念佛的每一句佛號,都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是「厭離娑婆」,第二個是「欣求極樂」,兩者不可缺一。「娑婆世界」可以說是我們很熟悉的世界,因為畢竟我們在這個地方打滾很久了,對於娑婆世界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熟悉,如果不加以觀察,我們的生命一定會繼續下去。
那麼,「觀察門」主要是對治----對娑婆世界的愛取,這當中包括:
1、對「今生」安樂果報的愛取
2、對「來生」安樂果報的愛取
有些人過去生有很多善業力:佈施、持戒、忍辱等等,善業強,所以今生的果報非常美妙,身體健康、長相莊嚴、財富特別廣大、眷屬也非常美滿;在這種美妙、安樂假像當中,就很容易起顛倒,忘了求生淨土這件事。
我們說過世間五欲的安樂果報,有「辛勞」的過失、「無常、敗壞」的過失、「放逸」的過失,所以一定要覺悟:今生的快樂隨時會被破壞;之後,留下來的,就是我們在快樂當中,所造的殺、盜、淫、妄種種罪業。所以當安樂果報現前時,要覺悟這只是一種暫時的安樂,從這樣去思惟無常,來對治對今生的愛取。
進一步應該要對治對「來生」的愛取
有些人今生過得不是很如意,比方說身體有很多病痛、生活過得很貧困、眷屬讓他感到很不滿意等等;在這些苦惱的境界刺激之下,激發他向上的道心,努力的佈施、做義工。他可以在別人休息的時候,一個人默默的去掃廁所,為大眾服務;也可以堅持他的戒律,不能持、要他持。
總之,今生努力積集善業,為了什麼呢?有些人對來生是有所期待的!他希望透過今生的行善,能夠創造來生一種安樂的果報。當然,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樣的想法,不好;我們一廂情願的把生命寄託於來生,而忽略了來生的快樂,也有過失的存在。
古德告訴我們:假設我們對來生有所期待,「來生的安樂」,也有兩種過失:
第一、有「退轉」的過失,
是說我們的善根,在來生的安樂當中,會產生嚴重的退步情況!為什麼會退轉?曇鑾大師提出兩個理由:
一、法弱─佛法的勢力衰弱
根據佛經的預言,我們從「正法」進入「像法」,之後到「末法」;只要離佛陀的時間越遠,佛法的勢力就會越來越薄弱,這叫做「末法」。也就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所以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的初期,末法一萬年之後,所有的佛法都會消失掉。如果我們來生再來的話,所遇到的三寶,肯定不像今生遇到的,層次上應該差很多;佛寶也不像今生那麼莊嚴、法寶也不莊嚴、僧寶也不莊嚴。
而「三寶」是啟發我們善根最重要的增上緣,當我們所遇到的三寶比今生羸弱時,我們的善根就很難進步,因為外緣助力太薄弱了!這個是講「法弱」。
二、魔強─外在環境誘惑勢力的增長
當你來生再來的時候,色、香、味、觸、法,種種美妙的六塵,五花八門,這個花花世界對你的刺激,肯定比今生還更厲害,你想要修道就很困難,因為外在環境的誘惑、刺激力太強了!
所以曇鑾大師說:在魔強、法弱之下,一方面佛法的勢力薄弱、一方面魔境的誘惑增長,兩種內、外夾攻之下,凡夫菩薩的善根很容易退失,所發的菩提心也容易退失,因為控制不了自己!所以我們來生善根肯定會退轉,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第二、有「三惡道」的過失
這一點在<印光大師文鈔>中,提了很多次;也就是很多人今生造了善業,希望來生得到安樂的果報。但是印光大師提出警告說:這種情況很容易墮入「三世怨」----今生在痛苦中,努力積集善業,這是「第一世」;「第二世」,因為前世造了很多善業,而現出美妙安樂的果報,結果產生放逸、造作了很多殺、盜、淫、妄的罪業,就在快樂中,埋下了痛苦的危機;到了「第三世」就墮落到地獄刀山油鍋去了。換句話說,我們在快樂當中,基本上是很容易造業、很容易墮落的,所以在受用快樂的當下,其實是有「三塗果報」的危機。
佛陀在經典中,講了一個譬喻:如果我們在修善的時候,沒有出離心,只是期待來生安樂的果報,這種情況:「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好比你喜歡吃一個甜美的蛋糕,不幸的是這蛋糕含有毒藥;當然毒藥也不是馬上發作,但在你享受甜美的蛋糕時,同時也把毒藥吃下去了,等到快樂的感受退失掉,毒藥累積到一個程度,就發作起來。那麼,這個毒藥是怎麼來的呢?是你在吃蛋糕的當下,已經慢慢進入到你身體裡面去了。所以我們今生積集善業、期待來生安樂果報的出現,這個想法是不對的。因為在享受快樂當中,善根容易退轉,並且有墮三惡道的危機。
在中國的歷史故事中,有一個「文昌帝君」的故事,大家應該都很熟悉:
文昌帝君,這個人可以說是一個正人君子,在他生命當中,相續做了十七世的士大夫,都是出生在書香子弟,從小接受儒家的教育薰習,可以說是知書達理的一個人。他在這十七世當中,基本上都是在朝廷作官,是一個很正派的官,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公為眾的一個好人。
但是到了第十八世,他的生命就產生了變化,因為他十七世的善業強,投胎做漢高祖的兒子。漢高祖的原配夫人呂后,是一個很厲害的女眾,漢高祖當時打天下,呂后獻了很多計謀,所以幫漢高祖取下了天下;漢高祖基本上對呂后是有一點尊重,也有一點害怕,因為她是一個很高明的女眾;但是漢高祖心裡所喜愛的不是呂后,而是喜歡一個妃子叫「戚夫人」。
他跟呂后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漢惠帝,立他做太子;跟心愛的戚夫人,所生的一個兒子,叫「趙王如意」。他心裡是喜歡戚夫人,也比較疼愛這個「如意」,因為「如意」的個性從小跟漢高祖有點相似,充滿了英雄氣概,而這個「趙王如意」是誰?就是「文昌帝君」來投胎的。
這個人累積了十七世的善業,讀了十七世聖賢之書----「苦讀聖賢之書,通達聖賢之道。」所以出生的時候,自然與眾不同。漢高祖很喜歡趙王如意,覺得性格跟他很接近,而漢惠帝昏庸無能,好幾次都想把這個太子給廢了,要立趙王如意做太子,但在大臣的反對之下,只好作罷。
然而這樣的行動,已經引起了呂后的怨恨,呂后認為漢高祖想廢太子,一定是戚夫人私底下煽動、慫恿的,所以心中對戚夫人有一股怨恨,因為漢高祖還在,她也沒辦法。
最後,漢高祖在臨終將死的時候,他知道戚夫人跟趙王如意處境很危險,就把趙王如意派到他所封的趙國地方去,並且派一個他所信任的人,來保護趙王如意。
但是漢高祖死掉之後,漢惠帝即位,這個人昏庸無能,由他母親掌大權,就是呂后掌大權。呂后掌大權第一件事,就是把戚夫人抓起來:「漢高祖在世的時候,你就在這個地方挑撥是非。」用一種很殘酷的刑法,把戚夫人給殺死。之後,又用計謀把趙王如意調回來,也是要殺趙王如意。趙王如意臨死之前說:「你用如此殘酷的手段,來對付我們母子,我心裡不甘願!因為我們沒有做什麼錯事,你一定要殺我,我來世一定要向你報仇!」他許下一個毒願,結果呂后還是把趙王如意給殺了。
我們都知道趙王如意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文昌帝君」的投胎,已經累積了十七世的善業,福報大的人,所發的願非同小可,所以死了之後,變成一條毒龍,當然一時找不到呂后…這當中還有很多的插曲,就不說了。
這條毒龍,後來因為在一時的氣憤之下,去吸長江的水,把整個村莊全被淹沒,殺死了村莊兩千多人,之後這只毒龍就不能再飛行了。以前它善業強,只是生起一個邪願,沒有罪業,所以很自在、福報也很大;但是這時候因為背負兩千多條人命,再也不能飛行,鱗片裡面開始長蟲咬它的身體,它極度的痛苦,經常在熱沙中活動,為熱沙所苦。
但是文昌帝君過去生,曾經當皇帝的大臣,當時印度有人送來一張釋迦牟尼佛的佛像,皇帝也不知道這個佛像是怎麼回事,就把他放在馬房(馬住的地方),結果皇帝就生病了。之後,感覺很奇怪,為什麼突然間生病?請了一些人來卜卦,卜出來是:「褻瀆聖人」,對聖人不恭敬。皇帝心想:我什麼時候對聖人不恭敬呢?文昌帝君大臣就說:「皇上!我聽說西方有聖人出世,您把印度供養的佛像丟到馬房去,那準是個聖人。」這時候皇帝很緊張,就趕緊把佛像找出來,懺悔之後,蓋了一個塔廟供奉起來,後來病就好了。
因為文昌帝君在那一世,對皇帝提出這樣的勸諫,把佛像從髒亂中請出來,所以那時候跟釋迦牟尼佛結了一個善緣。當它業障現前時,釋迦牟尼佛在空中放光為它開導、為它說因緣法,把它心中的仇恨解開來,它才解脫了龍身,轉生為人;後來慢慢受三皈五戒、慢慢修學…這個故事很長,諸位可以看<陰騭文>就很清楚。
在這個故事當中,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文昌帝君之前可以說是一個正人君子,怎麼後來會變成一條毒龍呢?這就是我們說的:善根退轉了!我們的內心,在沒有成就聖道之前、沒有斷惑證真之前,是一種「真、妄的和合體」,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惡的一面。所以我們平常看到一個好人,什麼叫「好人」?就是他善良的一面表現出來,邪惡的一面暫時隱沒,佛法說是一種睡眠狀態,並沒有消失掉,只是睡眠的狀態;當遇到惡因緣的刺激,那種邪惡的功能也會表現出來。所以凡夫是經不了刺激的,因為還有邪惡的一面、煩惱的一面!
一個凡位菩薩,不應該在三界待太久!
這不是一件吉祥的事,要趕快跳出三界!也就是,我們遲早要成就聖道,你今生不出去、來生總得出去;你來生不出去、第三生總得出去;那麼你越晚出去,對你越不利!
講實在話,你今生修不成功,來生就更難!因為三寶的力量越來越薄弱;你說你今生所遇到的出家人都不怎麼樣,來生更糟糕!佛陀的預言是:一代不如一代,它是從正法、像法、末法,勢力是往「不好」的方向在走,往放逸、魔強法弱的環境走。所以一個修行人,生長在「減劫」時代,從修行的角度來說,越來越不利!
我們一定要覺悟,不能想:「今生不成功,還有來生。」不能這樣想,來生更沒有機會了!所以必須透過如理的思惟,下定決心斷除對三界的期待、對來世的期待。
結 勸
諸位可以看看<淨土聖賢錄>,那些成就往生的人,基本心態都是:「背水一戰!沒有退路,你才有辦法成功。
印光大師常講一句話:「死盡偷心」,不要以為──「今生不成功,還有來生。」那你肯定無法往生到淨土去,因為你沒有百分之百的決心。所以,我們講「一心歸命」,印光大師也說,應該經常提醒自己:「今生若沒有成功,來生就直接墮到三惡道去了!」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只能往前衝,這樣想才有可能成功!
(4-3)
問:佛門說:「有求必應」,那麼到底是「應」出什麼呢?
答:諸佛菩薩的功德,所謂的法身常住;我們修學大乘佛法要有一個觀念,佛菩薩並沒有離開我們,時時與我們同在,只是以一種很特殊的狀態,存在這個世間。比方說,以「名號」的方式存在,所以當我們憶念「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都會產生感應的力量。
當然,這當中還要假借佛號來感應佛菩薩的功德,問題是:佛菩薩會應出什麼功德呢?我們要有一個觀念,佛菩薩的心是無念的,表示他的心是平等的;就像一座鐘,鐘本身沒有任何分別,你輕輕敲它、它就產生輕輕的聲音,你大力撞它、它就產生強大的聲音;所以這句佛號,到底會在我們生命創造什麼樣的功德?其實:是我們的心來決定的!你用世俗的心來念佛,佛菩薩就給你世俗的東西;你用消業障的心來念佛,佛菩薩就幫你消業障;你下定決心要求生極樂世界,用「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心情來念佛,佛菩薩就接引你到西方淨土去,就這麼回事。
所以說這句佛號,到底能對我們產生什麼樣的功德?決定不在佛菩薩,是在於我們自己,佛菩薩是隨眾生的心而應機的!
問:在什麼樣的情況之下,才可以受菩薩戒?
答:受菩薩戒的基本的條件,律上說必須要「發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必須跟智慧相應,就是要有真實的覺悟。在我們虛妄的心中,有一個真實、清淨本然的「真如本性」----「達妄本空,知真本有。」你相信清淨的本性跟諸佛不二,然後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就是「稱性」而發起了菩提心。
菩薩戒的戒法,不容易受持,因為它具恆沙的戒法;關鍵點是:你已經準備好要成佛,你的心準備好了,就可以受菩薩戒!不是說等你所有菩薩戒都持好了,再來受菩薩戒,那這個觀念就錯了!
全世界只有一個人,能夠把菩薩戒持好,那就是「佛陀」;像我們剛開始學佛的,都是搖搖晃晃、跌跌撞撞的,凡夫菩薩都是不斷的懺悔、不斷的改過、不斷的修正,只能要求自己──今天比昨天進步、明天比今天進步,如此而已。所以不是你今天受菩薩戒、明天就不得了,不是這個意思。
受菩薩戒是「成佛的開始」,就是你已經準備好要行菩薩道,你也準備好要成就佛的功德;雖然眼前還充滿了逆境,但是無所畏懼、決不放棄,你有這種心情,就有資格受菩薩戒!其他都可以慢慢學習。當然,你不能破「四根本重戒」─殺、盜、淫、妄四根本戒一破,你的菩薩戒體也就失去了!
你能夠守住這四根本重戒,內心也準備好要去積集福德、智慧資糧,你把人生當作一種歷練,如夢幻泡影,你就有資格受菩薩戒,其他的慢慢學習,沒關係。
問:弟子參加二十四小時念「阿彌陀佛」,可以肯定往生極樂世界嗎?
答:你可以不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跟你參加二十四、四十八小時念佛,並沒有直接的關係;有些人,臨命終時,只念了十句佛號就往生了----只有「十句」;有些人念了一輩子佛號,也沒辦法往生。
其實,重點不在數目,是在於你那念心,是不是能夠相應,要是你能「心心相應」十句佛號就夠了;要是不相應,念再多也沒辦法,結果變成人天福報。就是你的心跟佛的心,兩個頻率要調到相隨順,這是「心態」的問題,不是「數目」的問題。
我想全世界沒有一個人有資格保證,你是不是可以往生;只有一個人知道,那就是你自己!你是不是真實的「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你是不是真實的對阿彌陀佛,產生強烈的信心?你是不是把今生當作一個過客?你是不是真的把你的家,歸向於淨土?你是不是真的今生只為了完成往生淨土?
佛法很重視智慧的覺悟,一個人要不覺悟,做什麼都沒用。所以為什麼我們很強調「般若波羅蜜」?佛法的根本思想,就是從覺悟而發動善行,所以修淨土的人,要帶一點「覺悟」,這樣佛號才能產生感應的力量。
你想想看:這句佛號,是從哪裡來的?不是從嘴巴,是從你的內心發動出來的!所以保證往生,那是看你的心態,不是看你佛號的數目,你的心態準備好了沒有?這個才是關鍵點。
我們佛七的前面三天,一直都在幫大家「破障」----破除煩惱,然後把佛號建立起來,把躁動的心轉變成寂靜的心。接下來幹什麼呢?就是「起觀」嘛!觀察娑婆世界的過失、觀察極樂世界的功德。其實「觀」,就是在調整你的心態;每一次的佛七,都在做一些調整,慢慢的、不斷的從佛七當中,去修正我們的心態,是這個意思。
問:請示師父我們修淨土的在家居士,有關修學的次第;我們已經學習了<阿彌陀經>、<楞嚴經>、<遺教經>、<攝大乘論>、<菩薩戒>…應該如何有次第的來聽這些教理?
答:教理當然應該要學習!因為你的智慧是從教理聞、思、修而產生的。佛法對於生命的觀念是:「諸法因緣生」,大乘佛法的因緣,主要是觀察這念「心」。對於這念心,大乘佛法有兩種說法:
一、「唯識宗」的心─真妄和合的阿賴耶識。
由於阿賴耶識的受熏變化,而變現我們的根身器界,產生一種生命的現象。<唯識學>的特點是從人性的角度來探討生命;也就是每一個人,都有善根、但也有煩惱,有煩惱、也有善根。怎麼辦呢?首先不要去刺激煩惱,透過持戒,來遠離惡因緣;另外還要不斷的參加共修、聽聞佛法、增長善根,總有一天光明出現,照破一切煩惱,就「轉凡成聖」了;它的思考模式是這樣,所以出發點,是從「人性」來探討菩薩道,這是唯識學的特色。
二、「天台宗」的心─真如本性
天台宗是從「佛性」的角度來看生命,我們每個人的心,沒有「真」、也沒有「妄」,是清淨本然的;所有的煩惱,都是一念妄動之後才有的,必須先找到最初、父母未生之前的本來面目,然後從清淨本然的心性出發、去修學。
天台宗的看法,是要你相信本性是清淨的,依此出發;唯識宗是認為:雖然我是一個凡夫,沒關係,可以慢慢改,從人性的角度出發;簡單說:唯識學是講凡夫的世界,天台宗是講諸佛菩薩的世界;兩者不太一樣。
至於應該怎樣學習、把這兩個教法統攝起來呢?蕅益大師的看法是認為:必須先找到煩惱的問題根源所在,為什麼會產生煩惱、造業、有痛苦的果報?想要找出問題的根源,就要根據「唯識」,唯識學可以幫我們把脈、找出病因。
但是找出病因之後,蕅益大師說不能用「唯識」的觀法,這個觀法太慢了!應該用天台宗的藥來治病,以「空假中三觀」來治病。所以蕅益大師的思想是:
「教理」從唯識下手,但是「修觀」要用天台修觀方法。
蕅益大師這個方法很妙的,諸位可以試試看!
問:平常都有用功作功課,怎麼知道自己有進步?
答:就看你有沒有----會歸到那念心嘛!
學習佛法,並不是說要背很多名相,而是要改變觀念。就是平常你這念心跟外在人事接觸,是不是有觀照力、有一定調伏的力量?是不是多一份慈悲心?從你的心態,來反省是不是有進步,這是很清楚的;而不是看你今天作多少功課,那是人天善業;如果你的心跟菩薩悲智的菩提心,慢慢在相應,就是一種進步!
問:請師父慈悲開示,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勝於極樂世界修行百年,假如在娑婆世界能夠遇到圓滿的善知識、能夠成就聖道,那就不一定要往生極樂世界?
答:你講這些話,只是一種「假設」而已;這地方有兩個假設:第一個,假設你在娑婆世界能找到圓滿的善知識;第二個,假設你能如法的修學、破除身心所有的障礙,那就可以不往生極樂世界。
但是,這兩個假設都很難成立:第一個,你很難找到一個圓滿的善知識,全世界最圓滿的善知識,就是「佛陀」,我們在娑婆世界見不到佛陀,這是非常悲哀的事情。佛陀是大醫王,只要能見到他,一切事情都好辦,他就有辦法幫你消業障、有辦法告訴你怎麼修、怎樣把過去的善根啟發出來,佛陀有這些方便力。
我們並不怕自己病重,要緊的是能遇到好醫生!當然,現在問題的嚴重,是我們也不知道醫生在哪裡?大家就胡亂吃藥,反正看到法門就修,覺得不對的時候,已經浪費很多年了。釋迦牟尼佛離開以後,留下很多法門,大家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誦誦經、拜拜佛就算了,也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吃藥?吃幾天以後,改吃這個、吃完再吃那個,沒有人為我們設計一個「個人化」的菩薩道,只有念佛最安全了!
我想,大家要有一種覺悟,不要認為「明天會更好」。從末法的角度來看,我們是一天、一天往墮落的方向走,一直到最後、最極端的時候,才會「物極必反」,彌勒菩薩下生人間,又重新出現正法時代、像法時代、末法時代;末法時代又結束之後,再變成正法、像法、末法。而且我們現在還是末法時代的初期,還有將近一萬年要走,一萬年之後,還有五十六億七千萬年的黑暗時期。所以對於娑婆世界,我個人覺得從「解脫道」的角度來看,不值得期待!
問:我們訓練自己厭離娑婆,主要是厭離世間的情感,是否也包含了同參道友的情感?
答:所謂「道情」跟「世俗的感情」當然不太一樣;如果你跟他的道情是互相鼓勵、互相增上,那就不用斷。
大乘佛法講這個「情感」,諸位你注意看佛法的用字,小乘佛法通常是用「斷」字─斷煩惱、斷情感、斷生死;大乘佛法很少講「斷」字,都是講「轉」─轉世俗情感為道情、轉生死為涅槃,是一種轉變,也是一種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