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法集要經卷第一
觀無畏尊者集(總二千六百八十四頌)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伏除煩惱品第一
稽首三有最勝尊, 吉祥無垢盡諸漏,
愚夫為惑所沉溺, 能以等慈而拔濟。
依正法念處, 廣大契經海,
集成此伽陀, 為作世間眼。
當發生淨信, 精進不放逸,
棄背於六塵, 修習微妙智,
樂佈施持戒, 忍辱諸禪定,
以四無量心, 利樂諸含識。
若散亂放逸, 起暴惡邪見,
常發虛妄言, 當墮於地獄。
若慳悋憎嫉, 遠離於善法,
樂損惱眾生, 定墮餓鬼趣。
若破壞正法, 愚癡著染欲,
耽飲食睡眠, 當獲畜生報。
身語意三種, 造作諸不善,
為業之所纏, 數數而增長。
如是彼愚夫, 展轉無休息,
智者善修習, 當得寂靜樂。
了知是業果, 棄捨於放逸,
以智慧揀擇, 此善無過上。
常樂修惠施, 堅固持淨戒。
憐愍諸有情, 令諸願成就,
與慈悲相應, 不生於希望,
為攝受於他, 決定得成就。
解脫彼貪瞋, 知足離過患,
愛念於眾生, 決定得成就。
以平等質直, 無有冤親想,
永脫諸惡趣, 決定得成就。
具足諸威儀, 善平等說法,
離慳嫉過失, 決定得成就。
樂承事師尊, 持戒修諸定,
明瞭罪福相, 決定得成就。
起勇勐精進, 坐禪若讀誦,
愛語無諂曲, 決定得成就。
於時及彼方, 或作或止息,
皆方便了知, 決定得成就。
無瞋伏瞋恚, 忍辱除暴惡,
正法捨非法, 光明滅黑暗,
真實遣虛妄, 寂靜摧兩舌,
憐愍息毀呰, 無縛解纏縛,
慈心止殺害, 樂施銷慳垢。
以淨善對治, 不如理作意,
以智照無明, 無常破常執。
猶日昃月虧, 遷流本如是,
當自善思惟, 觀察離邪欲。
八聖道為因, 能越諸惡趣,
住四無所畏, 能降諸恐怖,
正念祛妄念, 勝智摧邪智,
樂住阿蘭若, 澹泊絕貪慾。
譬如眾山中, 須彌為最勝,
如大海深廣, 能生諸珍寶;
如皎日光明, 映蔽諸宿曜。
無生止有生, 如火然藁木,
亦如妙飲食, 能除於飢渴。
如師子進止, 能伏諸群獸,
知足絕貪求, 無畏亦如是。
仁慈世共稱, 捨此咸輕鄙,
懈怠與顓愚, 精進能除斷。
如有暴惡人, 非理相加謗,
智者以誠言, 安忍能除遣。
諸天降脩羅, 由信樂正法,
佛出於世間, 能制諸外道。
說法品第二
若人善說法, 能使彼開解,
為眾之導師, 令至安隱處,
示菩提正路, 畢竟令趣入,
生死險道中, 永斷癡纏縛。
是法無過上, 非世俗所說,
若有聞是者, 能渡諸有海。
若有智慧人, 於此勤修習,
有四種福田, 能生諸善果。
若奉持佛教, 得諸根具足,
不生愛樂心, 於後徒悔惱。
若人於五欲, 常追求耽染,
戀著於妻孥, 當墮於惡趣。
起不正思惟, 積集諸過失,
皆由於自心, 為妄想縈縶。
是心難降伏, 多攀緣欲境,
若能善制之, 獲清涼安隱。
是心如惡馬, 以正法調伏,
聞已當憶持, 數數而觀察。
若人聞正法, 聞已悉明瞭,
發生於善根, 遠離諸過咎。
由聞正法故, 心淨無垢染,
生踴躍歡喜, 增長於明慧。
由聞正法故, 不造作眾罪,
知業果不虛, 當得菩提道。
由聞正法故, 知佛諸功德,
法為解脫因, 是為真智者。
由聞正法故, 知法相常住,
是故當一心, 於事勤修作。
由聞正法故, 解脫輪迴海,
斷種種貪愛, 當證於實際。
由聞正法故, 悟彼生滅相,
具四種因緣, 當明瞭信解。
由聞正法故, 了知蘊處界,
與生滅相應, 今正智明顯。
是三種過患, 為輪迴之本,
樂多聞正法, 當斷令永盡。
若樂於多聞, 處世無過上,
於動不動法, 悉究諸源底。
是人命終時, 無復諸憂怖,
善達彼正法, 不生於少苦。
能以正智火, 焚燒煩惱薪,
由樂於多聞, 後苦不復受。
若親近多聞, 則生安隱樂,
離放逸燒然, 此為善根本。
當承事耆德, 欣樂彼宣說,
出離老死因, 得證真常處。
了達一切法, 解脫諸障染,
引發菩提心, 多聞為最上。
若習近多聞, 樂欲修正慧,
當以身語心, 尊重常恭敬。
若樂多聞者, 善住於法性,
堅固勤修作, 能越三有海。
若人有多聞, 則具諸財寶,
無聞雖富饒, 愚懵同貧窶。
若人無法財, 遠離於師範,
虛受彼形軀, 常懷於憂赧。
若近惡知識, 生放逸懈怠,
猶如磽田中, 虛擲於種子。
多聞具法眼, 雖瞽亦明覺,
無目無多聞, 是為暗鈍者。
若遠離正法, 依止於非法,
猶如捨良醫, 而求愈篤疾。
諸法無限量, 積學方悟入,
滴雨成駛流, 皆由於漸次。
無始輪迴海, 發起菩提心,
至金剛道場, 成佛果亦爾。
淨心持正法, 不著於諸禪,
非欲境所牽, 決定常安隱。
有智親智人, 當捨離無智,
以智德修身, 斯人甚希有!
以信心求法, 常生於勝處,
設墮險難中, 諸天常捄護。
於暗作明燈, 於病為良藥,
貧乏與珍財, 盲者使能視。
於世間瀑流, 為作彼舡筏,
若醉傲放逸, 決定為自損。
是先佛所說, 當具足信受,
令正智現前, 修習忘疲倦。
厭離自身品第三
謂利養名聞、 飲食臥具等,
無少分希求, 於我何所作?
是身可厭患, 損害如冤賊,
造作諸過愆, 常樂非梵行。
又復此身者, 為眾病依止,
不淨常盈流, 實罪惡之器;
與心為近住, 無思惟覺知,
剎那命終時, 惡色深可畏。
壽煖識三緣, 俱時而棄捨,
如枯木無知, 形消流穢汁。
愚夫當盛年, 迷亂多憍恣,
須臾不暫停, 變異成衰老。
恃財富奢逸, 廣造諸惡業,
是人命欲終, 受極苦熱惱。
不樂於正法, 何異彼非人?
違背涅槃城, 棲止於邪道。
廣大修福報, 由是生人間,
當乘智慧舟, 永越於有海。
是身如掣電, 類乾闥婆城,
云何於他人, 數生於喜怒?
此身非堅牢, 暫時而動轉,
常諂曲為心, 寧免老死怖;
為疾病城邑, 是憂惱舍宅,
亦如於田疇, 生善不善種。
若人以施戒, 慈智莊嚴身,
唯此善因緣, 為第一堅固。
又說此身者, 為諸界所依,
若能善覺了, 速得於解脫。
此明自身界, 虛假強分別,
若樂他蘊界, 愚癡無出要。
若外具諸財。 內界無寂靜,
於身善了知, 則能脫諸苦。
由守護己財, 復增於苦惱,
諸恐怖隨生, 謂官賊水火。
若遠非法財, 則無諸障礙,
棄捨常獲安, 攝取當自咎。
應如實了知, 自他蘊界相,
習定持經典, 焚燒煩惱聚。
是故有智人, 於身善觀察,
既明彼界性, 是名解脫者。
遠離不善品第四
若人於五欲, 常生其渴愛,
由彼心動亂, 諸惡此隨轉。
若見於女色, 樂著無暫捨,
不悟彼無常, 諸惡此隨轉。
由彼貪癡故, 增長於生死,
凡夫不了知, 諸惡此隨轉。
常樂行放逸, 壽命非長久,
無正智思惟, 諸惡此隨轉。
貪慾無厭足, 侈服恣嚴身,
生掉舉無慚, 諸惡此隨轉。
常為六塵坌, 五欲之所牽,
迷三世無知, 諸惡此隨轉。
樂著己眷屬, 自不知殞沒,
顧戀起恚心, 諸惡此隨轉。
昔耽於欲境, 則為後過患,
由意不寂靜, 諸惡此隨轉。
受用彼富樂, 恩愛忽乖離,
不究先苦因, 諸惡此隨轉。
為染欲所迷, 譬若魚投網,
纏縛不能脫, 諸惡此隨轉。
愚夫常愛著, 不知欲過失,
癡暗之所迷, 諸惡此隨轉。
多畜於寵嬖, 命終而獨往,
為業羂所拘, 諸惡此隨轉。
迷失於正道, 三界殊不知,
不攝護諸根, 諸惡此隨轉。
於有戒、無戒, 樂行於損惱,
破壞於正法, 諸惡此隨轉。
於罪福損益, 聞已如聾瘂,
譬愚童作戲, 諸惡此隨轉。
捨寂靜園林, 流泉諸勝處,
樂著於嬉逸, 諸惡此隨轉。
離岩谷宮殿, 清淨蓮花池,
由貪彼欲樂, 諸惡此隨轉。
雖嗜妙飲食, 無光澤威德,
作非法業緣, 諸惡此隨轉。
如是愚癡人, 常不生知覺,
為業風所飄, 輪轉於三界。
或有生勝處, 放逸而墮落,
由懈怠癡迷, 不能斷諸過。
若棄捨五欲, 得最上安隱,
如諸佛聖人, 無貪無憂惱。
初中後修習, 解脫諸垢染,
當得牟尼尊, 第一寂靜樂。
若樂五欲者, 則墮於惡趣,
彼無別功能, 唯招其苦報。
是故有智人, 於欲何所著?
為彼輪迴因, 定受諸楚毒。
或住天寶峰, 園林淨池沼,
由戲妄染著, 從彼而墮落。
天上妙金山, 琉璃為峰頂,
由造不善業, 從彼而墮落。
天上諸寶樹, 清泉相間繞,
以貪慾因緣, 從彼而墮落。
天上諸寶坊, 香海可愛樂,
毀戒離諸善, 從彼而墮落。
天上妙音樂, 聞已能適意,
由樂著廢時, 從彼而墮落。
若意生貪著, 欲境常現前,
無正智思惟, 何因獲安樂?
如童稚無知, 豈能修少福,
從彼墮落已, 自受其業報。
若人作不善, 而求於樂果,
彼因不相似, 愚夫心妄轉。
於施戒正慧, 不起於修習,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無智迷業果, 常作諸過惡,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為貪火燒然, 不知輪迴苦,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由情愛所鐘, 生別離苦惱,
愚人當爾時, 為死所吞噉。
不厭怖輪迴, 心馳於色境,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生病難憂怖, 而不能厭患,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為彼惡知識, 趣輪迴險道,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心起邪思惟, 違背於正理,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自行於非法, 作生死怖畏,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常發染污言, 心寧知罪福,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由慣習貪愛, 不樂真實法,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於己求快樂, 於法生損壞,
愚癡著欲人, 為死所吞噉。
當專注一心, 常修持淨業,
棄捨諸不善, 是名為智者。
若諸天著樂, 不樂修施戒,
常生放逸心, 決定當墮落。
復有天寶山, 諸珍所嚴瑩,
琉璃以為峰, 與須彌相稱。
彼天或初生, 現住及將沒,
若生放逸心, 於彼而流轉。
其地悉嚴淨, 林木起涼風,
若生放逸心, 於彼而流轉。
有妙蓮花池, 金葉琉璃幹,
若生放逸心, 於彼而流轉。
有清勝河流, 珍禽悉翔集,
若生放逸心, 於彼而流轉。
有上妙輦輿, 層樓極高勝,
若生放逸心, 於彼而流轉。
如是流轉相, 皆由迷欲境,
云何說名人, 心不生厭捨?
樂習放逸行, 則增長輪迴,
於此不遠離, 當受大苦惱。
屠者縛群畜, 皆不令馳散,
眷屬累於身, 何由能免脫?
又彼諸天眾, 常著諸欲樂,
不知生滅因, 彼天如愚者。
如是彼眾生, 為放逸牽縛,
極增上愚癡, 至死無醒悟。
心常造諸惡, 為死所降伏,
慾火鎮燒然, 徒增於後悔。
由樂行非法, 決定入輪迴,
於彼命終時, 極怖無捄度。
不思擇善法, 常樂於歡聚,
倐爾忽乖違, 則受別離苦。
晝夜促壽命, 在須臾頃刻,
死怖若現前, 應知無能免。
智者覩生滅, 則興于嗟嘆,
捨放逸愚癡, 得離垢清淨。
觀自他滅相, 何容造諸惡,
若心離過失, 當獲寂靜樂。
不放逸最勝, 是如來所說。
人若悟無常, 則捨諸不善。
無常品第五
盡快樂邊際, 一切無有常,
若自生愛樂, 應知當棄捨。
是死怖可畏, 迅速難防護,
或於戲笑中, 忽爾而長逝。
此滅法平等, 處處悉週遍,
於此不了知, 真是愚癡者。
若年少衰老, 或貧乏富足,
及在家出家, 為死所勾攝。
若快樂苦惱, 或有德無德,
淨行非淨行, 為死所勾攝。
若持戒毀戒, 或智者愚夫,
乃至尊及卑, 為死所勾攝。
若天若地獄, 或餓鬼畜生,
醒覺及惛迷, 為死所勾攝。
若生於欲界, 或住色界者,
無色亦復然, 為死所勾攝。
是身老病侵, 如杖索捶縛,
彼死有強力, 於眾無慈護。
有種種恐怖, 死畏極險惡,
諸天癡所盲, 對此有啼笑。
從天中墮沒, 有乖離苦惱,
或墮地獄中, 彼苦無窮極。
受天上快樂, 唯滅生憂苦,
如毒雜美味, 是故當棄捨。
彼天福將盡, 親屬皆捨去,
當其墮落時, 是苦無相似。
以福減劣故, 如油盡燈滅,
於此命臨終, 但增其逼惱。
為愛慾所纏, 憂慼心狂亂,
語緩身顫動, 是彼墮落怖。
常著彼快樂, 為欲所欺誑,
或暫時捨離, 彼則生苦惱。
諸天墮落苦, 比地獄猶輕,
於十六分中, 而不及其一。
天中滅沒怖, 人間死憂惱,
見已不厭患, 況復輪迴火。
由著樂退失, 即知世無常,
若覺悟彼因, 心當造諸善。
高者必當墜, 世數終歸盡,
合會有分離, 死為命邊際。
諸法有無常, 生滅即隨轉,
有生無滅者, 三界何曾見!
或一生餘族, 或一胎中喪,
或隨轉往來, 或作欲事業,
如見日光明, 出已定當沒,
一切有生者, 滅即依前住。
愚夫不了知, 彼樂生即滅,
無出離方便, 後當唯守死。
當求彼常樂, 未殞勤修善,
隨順正法行, 此說為智者。
無常亦何定? 他世轉艱辛,
佛說輪迴因, 唯此為真實。
謂彼彼生起, 即數數墮滅,
諸天著樂故, 則多生憍傲。
又復彼天中, 滅時受苦惱,
唯除地獄中, 餘苦無與等。
由堅著五欲, 自不知退沒,
如是愚癡人, 何由免老死?
受輪轉生滅, 其數無有量,
不生出離心, 彼為自欺誑。
居高者必危, 聚寶當有乏,
恩愛有乖離, 生者皆歸死。
生已即長大, 壯色不暫停,
倐爾即無常, 俱生性如此。
於福不攝取, 為境界所縛,
由貪愛愚癡, 臨終無救護。
復有妙寶峰, 莊嚴皆具足,
有種種蓮華, 林木極可愛;
有種種河池, 水鳥咸依止;
有眾妙名華, 眾寶而嚴飾;
有最勝宮殿, 皆珍寶所成,
劫樹發金光, 葉布琉璃色,
尼俱律陀樹, 銀光相間錯,
蓮蘤悉開敷, 眾蜂如音樂,
有上妙瓔珞, 奇巧勝無比,
人世昔所修, 感果皆如意。
彼諸天著樂, 不悟彼無常,
如乾闥婆城, 如幻泡聚沫。
愛慾如熾火, 依彼即破壞,
由此而命終, 漂沉於有海。
於五欲快樂, 受用無厭捨,
滅時為彼燒, 諸天皆遠離。
多欲無慚恥, 為第一鄙惡,
諸天縱癡冥, 死魔得其便。
若天人脩羅, 夜叉龍神等,
為死羂所拘, 無一能捄者。
乃至遍三界, 皆為死所攝,
由堅著貪癡, 何由得解脫?
諸天由著樂, 受百千死畏,
境界如乾薪, 彼死如熾火。
若覩他滅謝, 己何不知覺?
病苦欲終時, 自受其業報。
放逸染於心, 耽著欲境界,
不悟彼無常, 俱生性如是。
若樂行放逸, 常追求欲樂,
彼與毒相似, 為死兵所逐。
非咒術妙藥, 及大力脩羅,
為死繩所牽, 彼彼不能救。
為貪塵翳目, 都無所覺知,
彼著欲眾生, 唯死為歸趣。
若樂於貪慾, 多求於快樂,
不生厭離心, 於死而不遠。
彼焰魔使者, 強力無能卻,
剎那現其前, 即受大恐怖。
捨彼天寶山, 林泉殊勝境,
從彼而墮落, 隨業受自果。
樂著於遊戲, 受欲無厭足,
彼渴愛癡迷, 墮落無能捄。
如遙見彼煙, 則知火非遠,
衰相若現前, 彼定當退沒。
有生必當滅, 無病暫輕安,
年少老所侵, 榮盛倏衰變;
恩愛有別離, 和合不久住,
諸法本無常, 正覺之所說。
自他生滅法, 二種常隨轉,
滅己復還生, 決定如是住。
愚人剎那間, 少福即消殄,
是故彼正士, 速修調御法。
壯色非久停, 壽命亦隨滅,
常袪放逸心, 具足修諸善。
諸天具智者, 悟剎那生滅,
勤修於福業, 當證於真常。
復有妙樓閣, 密葉羅清陰,
修藤發異花, 芬馥而圍繞。
有勝妙樓閣, 眾寶所裝校,
金河泛清泉, 諸珍廁階陛。
皆由善業招, 畢竟不久住,
譬若彌盧山, 劫盡亦散壞。
又彼諸天人, 生憍慢放逸,
不念於無常, 剎那而墮落。
彼天中有情, 五欲得自在,
受多快樂已, 定溺於惡趣。
若身根意識, 逼迫無時處,
彼苦極艱辛, 不知其數量。
恃己多眷屬, 而生於常想,
當其退沒時, 則受乖離苦。
於侍衛僮僕, 俱時而棄捨,
由增上愚迷, 至死無知覺。
彼天將滅時, 根識唯憂苦,
覩斯墮落已, 彼我當無異。
是三界虛假, 諸法皆有為,
旋轉如車輪, 不堅如聚沫。
是身如聚沫, 著臥具衣服;
是心如車輪, 樂和合動轉。
非天人夜叉, 脩羅迦樓羅,
唯自作善業, 於死能捄度。
乃至未來世, 死怖深可畏,
若不修勝因, 後悔無所益。
是鄙劣境界, 能生多欲樂,
由無智愚癡, 不知命邊際。
何者是親屬? 何者為快樂?
滅相現其前, 彼天無依怙。
捨離諸勝處, 林木花莊嚴,
為死繩所牽, 隨業而長逝。
如水踴於空, 勢墮即飄散,
聚首有睽離, 輪迴各流轉。
又如陽春時, 眾花悉開發,
時景速遷流, 人豈能長久?
諸法集要經卷第一
諸法集要經卷第二
觀無畏尊者集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宣梵大師賜紫沙門臣日稱等奉 詔譯
無常品第五之餘
爾時諸天人, 著樂生喜悅,
過彼時分已, 各懷於憂惱。
如樹當滋榮, 密葉而彌布,
過彼時分已, 悉見其衰落。
輪迴如彼樹, 諸天則為葉,
由著欲樂故, 為無常散壞。
又如雨際時, 於空而遍灑,
下已不復轉, 彼樂亦如是。
如響騰於外, 由風而發起,
虛假本來無, 彼樂亦如是。
又如投火炬, 則焚彼乾薪,
死火極熾然, 燒諸著樂者。
無量百千生, 於輪迴往返,
為貪癡所迷, 而不生出離。
於多種欲樂, 縱逸而受用,
為諸苦所因, 滅已自當受。
謂彼生老死, 及愛別離苦,
如是於自他, 各各無能免。
見一天墮落, 何不生驚怖?
若無善方便, 我亦當如彼。
知已勤修作, 常念於無常,
是人命欲終, 即無諸痛苦。
彼親眷朋屬, 相對懷悲感,
當其大怖時, 憂苦無能代。
住壽者當殞, 未墮者終沒,
是死力堅強, 貴賤皆勾攝。
若天善決了, 則不生放逸,
積集彼善根, 而斷於諸惑。
聚者散之本, 少即老歸趣,
命為死所侵, 各依之而住。
是無常劫火, 能爇於須彌,
況復諸天人, 類芭蕉聚沫。
當知有為法, 自性非安住,
若常若快樂, 何有於少分?
世間諸眾生, 皆知死非遠,
無方便免脫, 不起對治道。
謂自、他形色, 何能得久住?
癡暗無覺知, 快樂亦如此。
一切諸有情, 不修淨善業,
皆為生死輪, 分裂而破壞。
具百千種類, 剎那皆喪滅,
當知有生者, 咸為死所伏。
若人意思惟, 常樂行放逸,
匱乏無樂因, 徒為焰摩攝。
恃形色勇健, 著樂即散失,
大力焰摩羅, 是人樂親近。
若近焰摩羅, 為最極鄙劣,
快樂與壽命, 速疾皆消殄。
若天著欲樂, 長時廢善因,
盲瞑無覺知, 彼為欲欺誑。
無威德光明, 根昧心散亂,
從彼夜摩天, 隨業而墮落。
快樂暫時住, 衰老常切身,
若生染著心, 彼無目無智。
於上妙快樂, 受用無厭捨,
不覺剎那間, 死怖忽來至。
愚夫無止足, 不念於老死,
於後命欲終, 悔惱徒如是。
又天中快樂, 思惟即獲得,
當其墮滅時, 彼樂何所往?
快樂速遷謝, 壽命亦復然,
不久於自身, 定得無疑惑。
若於強健時, 淨惠心明瞭,
樂求於正法, 此為具智者。
一切樂有盡, 一切愛有離,
一切命有終, 未死當修學。
死怖極險惡, 唯法能捄拔,
是故常愛樂, 得生安隱處。
由樂正法故, 得生於天中,
若彼退滅時, 則無於少苦。
凡夫死將至, 其心無少樂,
朋友雖眾多, 一步無隨者。
若生前所作, 臨終悉現前,
恐怖唯自知, 眷屬空圍繞。
又彼命將盡, 於他起分別,
癡執為我所, 於死生大怖。
境界如蛇螫, 貪毒如悶絕,
諸天不了知, 為死所侵暴。
又彼天中滅, 或生於人中,
應當諦思惟, 生滅苦相逐。
隨逐於業風, 受方便苦惱,
世有彼正人, 當降心免死。
非父母親屬, 及朋友僕從,
是人命終時, 慘然而獨往。
本性自欺誑, 當死無儔侶,
於眷屬妻孥, 一心空繫念。
又彼諸親族, 無一能捄度,
惶怖無所依, 相視如閑者。
愚夫無識知, 今生枉虛過,
後世轉辛酸, 各受其苦報。
若於苦生怖, 於死何不然?
志求於正法, 當得真常樂。
諸天著樂故, 暗鈍不明瞭,
一切悉無常, 快樂何久住?
幻法即遷流, 實相常不動,
諸天捨宮殿, 由不依正法。
若波心動亂, 耽迷於五欲,
不知命邊際, 當受其磣毒。
或彼天中沒, 復生於餘天,
終當有墮時, 若晝盡有夜;
晝則同彼命, 夜乃譬諸死,
了知彼二相, 於心善修作。
欲境縛眾生, 長時不自在,
即為彼死魔, 不久而消伏。
女人多諂惑, 美語相承奉,
愚人於死時, 業報當自受。
昔於勝園林, 香風淨池沼,
縱逸多嬉遊, 快樂知何所?
彼樂定變異, 此身定當沒,
如何名丈夫? 常為貪所使。
或苦及快樂, 長幼與衰老,
若勝劣種族, 為無常所伏。
或端正丑陋, 及有力無力,
若親與非親, 為無常所伏。
或王者使命, 及長者營從,
若柔軟剛強, 為無常所伏。
或貧乏富饒, 及有德無德,
若男若女等, 為無常所伏。
或客或主宰, 及水陸所居,
若住諸山峰, 為無常所伏。
或寢寐惺寤, 及飲食宴處,
若往若來者, 為無常所伏。
或空居地上, 及中夏邊夷,
如輪鋸不停, 為無常所伏。
或具智豐財, 精勤並放逸,
若病若輕安, 為無常所伏。
或暴惡仁慈, 儉約與奢侈,
若覺悟癡迷, 為無常所伏。
或地獄餓鬼, 及傍生人趣,
若懈怠勇勐, 為無常所伏。
若欲界諸天, 及色界安住,
由無力能故, 為無常所伏。
若無色天人, 住三摩缽底,
彼皆無力能, 為無常所伏。
若法從因生, 彼定當散壞,
未見諸所作, 而能常住者。
五欲諸過失, 惠力能除斷,
若離彼貪愛, 得出於有海。
謂彼情非情, 終歸於磨滅,
了世相如是, 心當樂寂靜。
園林諸寶山, 宮殿妙嚴飾,
劫火洞燒然, 諸天咸退沒。
愚癡心放逸, 境界何窮極,
愛索縛如啞, 從彼而墮落。
壽命與喜樂, 於是而棄捨,
盲瞑無所見, 迷失於正道。
又一切眾生, 命若浮漚起,
為欲浪傾搖, 壯色何能久?
彼兜率天人, 無常火所逼,
油盡滅燈光, 迅速亦如此。
業果如其輪, 十二支如輻,
各為因所牽, 生滅同旋轉。
棄天中妙樂, 莊嚴勝境界,
復受彼輪迴, 為滅所降伏。
由滅所伏故, 則增長苦本,
循環三界中, 無能免諸苦。
又彼天墮落, 餘天則生喜,
由是恚惱故, 流轉無休息。
福盡力還墜, 漂淪於有海,
若樂若苦因, 自受無差忒。
由昔修善業, 得生於諸天,
著樂廢淨因, 漸次而消盡。
彼因不增長, 其福豈能久?
皆由於無常, 一切都散失。
諸有為色相, 悉虛假無常,
眾生著妄心, 不樂依正法。
諸天耽欲樂, 迅速如瀑流,
壽命剎那間, 愚癡而不悟。
自作不善業, 而招於老死,
彼天不正知, 常追求欲境。
三界有何樂? 一切皆無常,
為癡之所盲, 不能尋出要。
譬如虛空中, 降澍於洪雨,
勢速無暫停, 快樂亦如是。
如風飄塵沙, 於空而暫住,
惑業以成形, 而不知所墮。
眾生無有常, 快樂亦非久,
愚人無正思, 彼樂不可得。
增長諸欲樂, 則為流轉因,
若不善了知, 當為彼破壞。
謂彼苦與樂, 相須而止住,
猶如妙花鬘, 而覆於毒虺。
如毒和美饌, 食已即當死,
若著於欲樂, 定沉彼惡趣。
一切有為相, 皆歸生住滅,
彼樂亦復然, 意妄生其愛。
由虛妄生貪, 即剎那流轉,
快樂與壽命, 不久而棄捐。
若樂行諸善, 初中後無懈,
由意寂靜故, 當死無憂悔。
形色必當盡, 恩愛終別離,
愚者無思慮, 常著欲境界。
老死如輪轉, 迅速難防護,
眾生無智眼, 即為彼分裂。
彼天墮落時, 根識皆惛亂,
眷屬皆捨棄, 彼苦無相似。
受彼彼欲樂, 貪著心無厭,
於此命終時, 受種種苦惱。
若人作善業, 定免於惡道,
於後命臨終, 則無諸憂怖。
乃至未遷謝, 福報皆具足,
自獲彼大利, 此第一安隱。
諸天謂墮落, 人間名夭喪,
既知彼無常, 何復造諸惡?
譬若油炷盡, 即知燈定滅,
福業若消亡, 退失天宮殿。
如壁施彩繪, 壁毀畫寧存,
樂壞福衰微, 墮落無疑惑。
諸天捨勝處, 著樂故如此,
一切諸有情, 當悟無常法。
生者死所吞, 盛為衰所逼,
四大忽增損, 病惱何由免?
若生有眾多, 滅亦無限量,
滅已復還生, 生已即衰老。
於剎那頃刻, 大怖即將至,
遷流無暫停, 人何無知覺?
又一切眾生, 年少速變異,
壽命倏無常, 人何無知覺?
由日日推遷, 須臾即殞滅,
為業所牽纏, 人何無知覺?
皆千俱胝天, 自在而遊戲,
彼尚有墮落, 人何無知覺?
又六欲諸天, 貪著於快樂,
由此而滅謝, 人何無知覺?
快樂如夢幻, 亦同彼泡沫,
暫有即散壞, 人何無知覺?
又如彼陽焰, 從妄想所起,
愚夫處輪迴, 何不生厭患?
是死最可怖, 無方便免脫,
若舍宅天宮, 孰為久安處。
快樂皆棄捐, 無量苦逼切,
親眷悉分離, 此說名為死。
由癡覆正惠, 趣彼大恐怖,
極深廣苦海, 此說名為死。
諸根皆昧劣, 須臾命將斷,
棄捨善名聞, 此說名為死。
於受用境界, 及稱譽等事,
由是皆散失, 此說名為死。
具決定真實, 為眾生所依,
能壞眾同分, 此說名為死。
若天龍夜叉, 及諸鬼神等,
時至皆歸盡, 此說名為死。
如惡馬奔馳, 如熾火逼迫,
一切無堪任, 此說名為死。
壽煖識俱舍, 蘊處皆散壞,
是法最平等, 此說名為死。
如是諸有情, 遷流無暫息,
當離放逸心, 勤修於善業。
如風及飛鳥, 其性極捷利,
彼眾生壽命, 迅速過於彼。
風勢有迴轉, 禽去亦可還,
眾生命若終, 空愛不復得。
形色皆變壞, 福業悉銷鎔,
為彼焰摩王, 強力之所攝。
死苦極險惡, 破壞諸眾生,
速疾不暫停, 彼何無知覺?
諸天多放逸, 著樂癡所迷,
不知大苦惱, 決定自當受。
謂有為諸法, 體性無有常,
恐怖即隨生, 展轉當破壞。
年少老所侵, 命為死吞噉,
由住破壞因, 則生諸災橫。
諸天放逸故, 貪慾心狂亂,
於如是諸惡, 而不生憂怖。
惠眼悉明見, 未來諸苦果,
智者善思惟, 愚夫起顛倒。
由意造諸惡, 彼為自欺誑,
福減命即終, 如油盡燈滅。
於上妙快樂, 園林勝境界,
受用不厭足, 由是而墮落。
壽命匪堅固, 譬若彼浮泡,
倏有即還無, 愚夫亦如是。
如風飄聚沫, 暫時猶可停,
彼天若福盡, 瞬息不能住。
若人著欲樂, 則為貪所使,
展轉多希求, 不知死將至。
由縱彼貪愛, 念念則增長,
寧知彼壽命, 漸漸而減少。
少壯倏衰朽, 猶如杖捶打,
安樂病來侵, 損害亦如此。
是三種過惡, 能壞天非天,
凡夫癡所加, 見已不驚怖。
觀自他親屬, 如涎洟不斷,
由彼彼癡愛, 互相而纏縛。
若人貪種族, 子孫相繼嗣,
彼如繭自縛, 畢竟何所得?
壽命難保護, 死冤有大力,
勢速不暫停, 剎那即相近。
非天人修羅, 鬼神諸異類,
唯除佛世尊, 餘無力能伏。
善了力無力, 顯示真實法,
不造諸罪因, 永離彼險道。
不放逸品第六
若人樂放逸, 此說非解脫,
由彼癡所迷, 去菩提即遠。
不樂放逸者, [貝*示]放逸如讎,
諸天因此故, 即墮於地獄。
眾生若放逸, 則沉於生死,
心若離彼過, 自性本清淨。
不放逸最勝, 如飡於甘露,
若放逸癡迷, 服毒即當死。
又彼放逸者, 如彼熾毒火,
由是造作故, 長時自燒煮。
於一切世間, 無為最寂靜,
是人不放逸, 當得至彼所。
若人生放逸, 常造諸不善,
彼為癡所蔽, 云何得生天?
放逸當殂壞, 離此常安隱,
鄙惡深可厭, 是故當遐棄。
若人不放逸, 為世所崇重,
常離於顛倒, 此稱為正人。
云何著喜樂, 起放逸過咎?
心若不制止, 為死魔所屈。
喜樂如熾煙, 放逸猶炎火,
燒無量諸天, 癡醉無知覺。
若不斷放逸, 常作輪迴人,
為境界所迷, 不能求解脫。
放逸牽諸天, 令墮於險難,
是故智惠人, 說放逸為毒。
快樂如彼蜜, 放逸即耽嗜,
後感苦果時, 自受其楚毒。
放逸招危厄, 智者皆了知,
愚癡不厭患, 譬彼牛無異。
若樂行放逸, 是人唯有苦,
放逸非善因, 少樂不可得。
不放逸當得, 寂靜心死處,
放逸無他能, 唯招地獄苦。
諸天著放逸, 耽染無明惠,
彼則同異趣, 暗鈍悉相似。
彼天極放逸, 樂種種變現,
謂常處天宮, 不知己墮落。
又彼諸天人, 知量而受樂,
若淫縱過多, 失壞唯自咎。
於天中妙樂, 貪著無暫捨,
福業即隨減, 自知當退沒。
示放逸過患, 諸天當永斷,
由愛著不捨, 從忉利而墮。
愚癡樂放逸, 生種種過惡,
於彼命終時, 為慾火所逼。
五欲如於地, 放逸依之生,
常耽染癡迷, 不修其福業。
欲為放逸因, 暴惡極捷利,
智者當制之, 了彼皆如夢。
夢非地獄因, 五欲即為因,
當離於五欲, 勤修殊勝行。
諸天於欲樂, 隨念皆獲得,
以智善開悟, 則為不放逸。
諸天處宮殿, 為境界所惑,
放逸無出離, 沉淪於苦海。
放逸極癡暗, 以無明為本,
為彼癡所覆, 雖見若無目。
又如騰熾焰, 因火而發生,
放逸生諸惑, 由癡而得起。
意若生放逸, 即為彼所燒,
如是愚癡人, 當墮於地獄。
諸天起放逸, 戀著於天女,
樂和合快樂, 不覺乖離苦。
彼天命欲終, 則近大恐怖,
快樂非堅牢, 當此徒厭悔。
合會當離散, 著樂苦所壞,
少者即衰朽, 一切皆歸盡。
又彼諸有情, 善、惡業所縛,
各各往諸趣, 如彼俳優者。
由業所牽故, 隨輪迴流轉,
報盡即無常, 有智無能免。
放逸甚可惡, 方便常遠離,
若能斷彼過, 則超三有海。
如人墜深崖, 彼命或少活,
放逸若墮落, 少樂不可得。
由放逸過失, 造無量惡業,
於其晝夜中, 而無有少善。
世間出世間, 所有諸快樂,
為放逸破壞, 是故當棄捨。
放逸速破壞, 離此即安隱,
後得生諸天, 為最勝天主。
若人離放逸, 則斷流轉因,
是故當棄捨, 常得離憂怖。
若人求樂果, 當除其苦因,
若斷彼放逸, 則無諸苦難。
又著放逸者, 引生於睡眠,
及惡作因緣, 當墮於險岸。
不放逸最勝, 無令少生起,
捨離常獲安, 樂著為彼縛。
諸天放逸故, 展轉增癡醉,
如禽無所知, 常為地獄行。
無量諸天人, 為欲所桎梏,
墮放逸海中, 如魚投羂網。
又天中有情, 耽欲無知覺,
為放逸纏心, 彼樂豈能久?
意隨放逸轉, 境界常現前,
於樂無厭患, 彼天常苦惱。
諸天著欲行, 皆由彼放逸,
是法不堅牢, 能壞於壽命。
無量百千萬, 那由他諸天,
為慾火所燒, 由愚癡放逸。
彼放逸過惡, 能令諸有情,
造彼不善因, 後招其苦果。
善真實觀察, 彼放逸自性,
譬之於毒蚖, 亦如利刀劍。
放逸使諸天, 一切皆隨轉,
初眎若親朋, 後覺如冤敵。
天人阿脩羅, 及彼諸龍等,
皆由放逸故, 而生諸障難。
為放逸所惑, 不能修眾善,
是人失大利, 求趣險惡道。
若人常樂著, 飲食與和合,
造作傍生行, 為放逸欺誑。
又彼諸天人, 遠離眾善業,
展轉恣癡迷, 放逸何所得?
諸天放逸故, 福盡而墮落,
為業風所吹, 漂淪於惡趣。
經無量百千, 輪迴生滅苦,
無正念思惟, 常生諸憂怖。
諸天由彼癡, 飲放逸濁水,
後墮地獄中, 勐火常圍繞。
若人於世間, 常樂不放逸,
勤修諸福業, 定得生天中。
人身極難得, 得已生放逸,
放逸極黑暗, 當招地獄苦。
若人樂放逸, 復不生憐愍,
於彼命終時, 受極苦熱惱。
非世火所燒, 及刀劍所斷,
是放逸熾火, 從五根發起。
樂壞即為苦, 親屬亦如冤,
皆由放逸生, 是故當棄捨。
放逸與癡愛, 令貪轉增長,
是三種可畏, 能壞眾生善。
無智捨正法, 樂作於放逸,
為焰摩使者, 臨終所驅逼。
放逸極險惡, 智者常守護,
彼於命終時, 安隱無諸怖。
放逸第一苦, 不放逸最樂,
若求彼樂者, 不應行放逸。
於彼處界等, 起放逸過患,
損壞諸善根, 則生諸障礙。
又彼放逸者, 樂著於形色,
由增上無知, 即趣於險難。
若常作放逸, 定墮於惡道,
愚夫不覺知, 彼死掌中住。
諸天福盡故, 皆由生放逸,
為彼所損害, 墮落無能捄。
唯有一善法, 具足諸功德,
忍辱常相應, 憐愍於含識,
由此善根力, 臨終離諸怖。
是故捨放逸, 專注勤修作,
常遠離愚癡, 善護於明惠,
若達此二法, 放逸自除斷。
此丈夫法財, 決定當修習,
由具彼財故, 則樂不放逸。
放逸名為縛, 不放逸即解,
如是二種相, 以方便揀擇。
若樂放逸者, 當起善思惟,
於後命終時, 則知其業果。
又復捨家人, 常生於止足,
精進修諸善, 得近寂滅樂。
離世俗攀緣, 唯務於真諦,
不為諸魔事, 少分而動亂。
若人意寂靜, 常離諸希求,
勝智則發生, 於彼何有苦?
以正惠觀察, 過現諸恐怖,
當脫彼未來, 無量煩惱縛。
若樂不放逸, 常不值諸難,
由智離垢染, 當證真常處。
此放逸能壞, 諸天妙五欲,
何況彼愚夫, 耽著無知覺!
若樂行放逸, 彼人則近死,
能離彼過失, 善任持惠命。
放逸不放逸, 二種如是說,
近之為苦本, 捨之則遠死。
諸天及世人, 常著於欲樂,
猶如彼飛禽, 二種無有異。
不達彼正法, 不知解脫因,
如是天及人, 故與彼相似。
若棄捨放逸, 常樂於勝行,
如是諸有情, 此為真智者。
諸天樂遊戲, 常作於放逸,
雖受天福報, 與彼禽同類。
諸業有差別, 受生則有異,
唯善法可依, 決定無少墮。
若不悟輪迴, 一切皆歸盡,
彼天極愚癡, 顛倒唯自損。
若天依正法, 住無垢境界,
不作放逸行, 為世所恭敬。
謂彼苦與樂, 皆從因緣起,
彼天善覺了, 不造非義利。
於親眷朋友, 互相而系屬,
不厭怖輪迴, 何曾求出離!
飲酒生放逸, 智者當了知,
飲已即消散, 放逸難可壞。
放逸發狂亂, 馳騁於五趣,
是故方便說, 為患逾惛醉。
若人行放逸, 受罪俱胝劫,
飲者日當醒, 放逸長時醉。
遠離放逸者, 則無彼墮落,
若為彼所牽, 常沉於諸有。
若樂饒益者, 當捨諸放逸,
為最上煩惱, 是諸佛所說。
為放逸所牽, 令心則輕動,
諸天由是故, 懈怠無修斷。
若不遠放逸, 惡惠深可怖,
定墮於險難, 後受彼熱惱。
從天中墮落, 則受諸艱苦,
當知彼放逸, 少不可親近。
若常樂放逸, 彼無快樂分,
當知彼放逸, 第一苦根本。
無數諸天人, 皆因放逸故,
墮於地獄中, 百千俱胝劫。
放逸第一冤, 不放逸如友,
是故當親近, 常為作饒益。
諸法集要經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