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法等菩薩約此三十頌造《成唯識》,今略標所以。謂此三十頌中,...十善業道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摩訶比丘僧萬二千人,皆淨潔一種類,皆阿羅漢...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整理並註音。句讀及註音僅供參考。特此說明。...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大輪金剛陀羅尼...佛說樂想經 西晉月支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有沙門婆...大方等如來藏經 東晉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寶月講堂栴檀重閣,成佛十年與大比...南無月光如來神咒...華嚴法界玄鏡卷上 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 餘覃思大經薄修此觀。羅其旨趣已在疏文。恐墮業於深經。少讚演茲玄要...念佛警策卷上 菩薩戒弟子 彭際清 纂 無量壽經 佛告阿難。十方世界諸天人民。其有至心願生彼國。凡有三輩。其上輩者...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佛告無盡意菩...佛說諸行有為經...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開府儀同三司特進試鴻臚卿肅國公,食邑三千戶,賜紫贈司空,謚大鑒,正號大廣智,大興善寺三藏...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爾時,居士因此指示...佛說鴦掘摩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五百眾俱。舍衛城中有異梵志...【三獸窣堵波】 p0198 西域記七卷八頁云:烈士池西,有三獸窣堵波,是如來修菩薩行時燒身之處。劫初時,於此林野,有...梵語 ?ruti。印度婆羅門教用語。原意為「聽」,引申為「神的啟示」。婆羅門教謂吠陀乃聖人受神之啟示而誦出者,故為...
佛制亡僧焚化,原本是為了令其離開分段生死的虛假形體,從而證得真常法身。所以自佛陀立制以來,僧眾奉為常規。怎奈...
謙卑比山高比海深,無所不容。傲慢比麥芒尖比針孔細,無所不入。 出生五十多載以來,我深知,消業的重要性。業有善業...在某個婆羅門道場裡,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務熱忱,他任勞任怨地為五百位婆羅門修行者張羅飲食,並且將道場佈置得很整潔...問:未來如果有人提起「聖嚴師父」,希望他們如何記得您們? 聖嚴法師(以下稱師):希望別人怎麼記得我?我從來沒有...
無量劫以來我們在五欲六塵打滾,你說對五欲六塵能夠通體放下,這是大丈夫氣概,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他做不到,雖然...
【經文】:又若家內遇大惡病百怪競起。鬼神邪魔耗亂其家惡人橫造口舌以相謀害。室家大小內外不和者。當向千眼大悲像...
先把心從外在的六塵帶回來!因為我們的心,雖然五陰都是一種執取,但是要從外面先破壞。古德講一個譬喻說:我們現在...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淨宗的同修們,一定會深自慶幸守身如玉,以對配偶的忠實而引以為榮。當然,想要往生西方...【六字真經堪讀誦,誰言名字假非因。即名顯體方稱妙,托境觀心易入真。蜾蠃祝兒終肖父。蛣蜣丸糞亦遺塵。勸君早發西...
參禪,是以見性契悟涅槃妙心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禪之一字,本是天竺語音,具體應名禪那,翻成漢語意為思維修。...佛教傳入中國,始於西漢,早期乃是在上層皇族貴族階層流行,並伴隨特權階層的倡導而逐漸發展起來,最終融入到中華文...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那麼佛教的因緣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就是說這個生命,我們本...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七
0:00 / 0:00
《華嚴經》慧平法師01
《華嚴經》慧平法師02
《華嚴經》慧平法師03
《華嚴經》慧平法師04
《華嚴經》慧平法師05
《華嚴經》慧平法師06
《華嚴經》慧平法師07
《華嚴經》慧平法師08
《華嚴經》慧平法師09
《華嚴經》慧平法師10
《華嚴經》慧平法師11
《華嚴經》慧平法師12
《華嚴經》慧平法師13
《華嚴經》慧平法師14
《華嚴經》慧平法師15
《華嚴經》慧平法師16
《華嚴經》慧平法師17
《華嚴經》慧平法師18
《華嚴經》慧平法師19
《華嚴經》慧平法師20
《華嚴經》慧平法師21
《華嚴經》慧平法師22
《華嚴經》慧平法師23
《華嚴經》慧平法師24
《華嚴經》慧平法師25
《華嚴經》慧平法師26
《華嚴經》慧平法師27
《華嚴經》慧平法師28
《華嚴經》慧平法師29
《華嚴經》慧平法師30
《華嚴經》慧平法師31
《華嚴經》慧平法師32
《華嚴經》慧平法師33
《華嚴經》慧平法師34
《華嚴經》慧平法師35
《華嚴經》慧平法師36
《華嚴經》慧平法師37
《華嚴經》慧平法師38
《華嚴經》慧平法師39
《華嚴經》慧平法師40
《華嚴經》慧平法師41
《華嚴經》慧平法師42
《華嚴經》慧平法師43
《華嚴經》慧平法師44
《華嚴經》慧平法師45
《華嚴經》慧平法師46
《華嚴經》慧平法師47
《華嚴經》慧平法師48
《華嚴經》慧平法師49
《華嚴經》慧平法師50
《華嚴經》慧平法師51
《華嚴經》慧平法師52
《華嚴經》慧平法師53
《華嚴經》慧平法師54
《華嚴經》慧平法師55
《華嚴經》慧平法師56
《華嚴經》慧平法師57
《華嚴經》慧平法師58
《華嚴經》慧平法師59
《華嚴經》慧平法師60
《華嚴經》慧平法師61
《華嚴經》慧平法師62
《華嚴經》慧平法師63
《華嚴經》慧平法師64
《華嚴經》慧平法師65
《華嚴經》慧平法師66
《華嚴經》慧平法師67
《華嚴經》慧平法師68
《華嚴經》慧平法師69
《華嚴經》慧平法師70
《華嚴經》慧平法師71
《華嚴經》慧平法師72
《華嚴經》慧平法師73
《華嚴經》慧平法師74
《華嚴經》慧平法師75
《華嚴經》慧平法師76
《華嚴經》慧平法師77
《華嚴經》慧平法師78
《華嚴經》慧平法師79
《華嚴經》慧平法師80
《華嚴經》慧平法師81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天寧寺-華嚴經_起梵腔
天寧寺-華嚴經_寶鼎讚疏文
天寧寺-華嚴經_舉讚
華嚴發願文
華嚴經淨行品(旃檀居士)
華嚴經第0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1卷(印能法師)
上篇:【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 下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來諸眾生故。說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羅尼法。即說咒曰。 南謨颯...
唯識三十論頌
【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註音版】佛說普賢菩薩陀羅尼經
【註音版】暮時課誦--雙日
【註音版】佛說十一面觀世音神咒經
【註音版】大輪金剛陀羅尼
佛說樂想經
大方等如來藏經
【註音版】南無月光如來神咒
華嚴法界玄鏡
念佛警策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註音版】佛說諸行有為經
文殊問經字母品第十四
華嚴經善財童子參觀自在菩薩章
佛說鴦掘摩經
【佛教詞典】三獸窣堵波
【佛教詞典】天啟

印光大師:臨終舟楫(白話文)

我為消業,抓了三副禪藥
佈施不只是佈施物質
【推薦】聖嚴法師對生死的對話

讓我們輪轉不休受痛苦的就是五欲

家中有惡病口舌,當誦大悲神咒

該做什麼還做什麼,但是心不要住在上面

高僧大德對夫妻情愛的開示
南無阿彌陀佛即六字真經

調和五事助參禪
中國歷史中的五位佛門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