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大弟子眾千二百五十人、菩薩七十二那術、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舍離城中,有一梨車,名鞞羅羨那(秦言勇軍)。譬如天與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時釋迦牟尼佛告大眾言:「我曾往昔無數劫時,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佛說父母恩難報經...拔濟苦難陀羅尼經...大乘入楞伽經...佛說八佛名號經...譔集百緣經卷第一 菩薩授記品第一 (一)滿賢婆羅門遙請佛緣 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彼南方有一婆羅門,名曰滿賢,...文殊師利問經卷上 梁扶南國三藏僧伽婆羅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一千三百五十...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卷第一 宋四明東湖沙門 志磐 謹撰 明古杭雲棲後學 袾宏 重訂 (先一日。大眾沐浴更衣。...佛說戒香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光祿卿明教大師臣法賢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分別業報略經 大勇菩薩撰 宋天竺三藏僧伽跋摩譯 最勝無上尊, 知見悉具足, 是故稽首禮, 及法應真僧。 ...遊心安樂道 釋元曉撰 遊心安樂,略開七門:初、述教起宗致;二、定彼土所在;三、明疑惑患難;四、顯往生因緣;五、...私呵昧經(一名菩薩道樹) 吳月氏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捨國竹園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有誓...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卷上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佛說內藏百寶經 後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譯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有萬二千比丘僧,菩薩七萬二千人共坐。 文殊師利菩...據明代法藏所輯之弘戒法儀卷上載,於傳戒之際,以法衣袈裟付囑受戒者之戒師,稱為付衣和尚。若以坐具付囑者,則稱為...(流派)謂彌沙塞羅漢部宗之律藏。即五分律是也。...
4月4日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人們思源追遠、緬懷感念的祭禮,既...
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復歸北。武帝每向北稽首曰,鸞法師,肉...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一心求佛智 專精無異念 華嚴經十地品 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大乘教義告訴你,說人我空、法我...
內容簡介 《保富法》作者聶雲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國藩的外孫,舊上海首任商會會長。他從自家的經歷和在上海所見所聞...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 故保產心法,首戒交媾,婦一有孕之後,切戒交媾。所以昔人有孕,即另室,不與共寢,恐動慾念也...問: 我看見不少佛友,他們信佛、念佛,但是還有很多煩惱,有人做生意失敗,有人與婆婆不和,有人孩子不聽話等等,請...
原文: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修之及極,皆可以了生脫死。而於現生決定可以了生死者,唯有淨土一門。其餘則多生多劫,尚...
卑以自牧是出自《周易》謙卦裡的一句話,印祖也常常引用這句話。卑就是謙卑;牧就是駕馭,駕馭什麼呢?駕馭傲慢,要...
十一月初十開示(四七第四日) 三學兼修,一參具備。三學就是戒、定、慧。教下對於這個三學,修持極為要緊。為什麼要...
佛說阿彌陀經精華 ☆ 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令現在說法。 ☆ 其國眾生。無有...
【二○○五年十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圓寂前一個多月,當時上人已預知時至),八十五歲高齡的悟道大和尚,親臨浙江東陽...一天,大魚問小魚們:在一個釣鉤上掛著一條又肥又嫩、肉質鮮美的蚯蚓,你們會想什麼辦法吃到它? 小魚們聽了,各自挖...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八
0:00 / 0:00
《華嚴經》慧平法師01
《華嚴經》慧平法師02
《華嚴經》慧平法師03
《華嚴經》慧平法師04
《華嚴經》慧平法師05
《華嚴經》慧平法師06
《華嚴經》慧平法師07
《華嚴經》慧平法師08
《華嚴經》慧平法師09
《華嚴經》慧平法師10
《華嚴經》慧平法師11
《華嚴經》慧平法師12
《華嚴經》慧平法師13
《華嚴經》慧平法師14
《華嚴經》慧平法師15
《華嚴經》慧平法師16
《華嚴經》慧平法師17
《華嚴經》慧平法師18
《華嚴經》慧平法師19
《華嚴經》慧平法師20
《華嚴經》慧平法師21
《華嚴經》慧平法師22
《華嚴經》慧平法師23
《華嚴經》慧平法師24
《華嚴經》慧平法師25
《華嚴經》慧平法師26
《華嚴經》慧平法師27
《華嚴經》慧平法師28
《華嚴經》慧平法師29
《華嚴經》慧平法師30
《華嚴經》慧平法師31
《華嚴經》慧平法師32
《華嚴經》慧平法師33
《華嚴經》慧平法師34
《華嚴經》慧平法師35
《華嚴經》慧平法師36
《華嚴經》慧平法師37
《華嚴經》慧平法師38
《華嚴經》慧平法師39
《華嚴經》慧平法師40
《華嚴經》慧平法師41
《華嚴經》慧平法師42
《華嚴經》慧平法師43
《華嚴經》慧平法師44
《華嚴經》慧平法師45
《華嚴經》慧平法師46
《華嚴經》慧平法師47
《華嚴經》慧平法師48
《華嚴經》慧平法師49
《華嚴經》慧平法師50
《華嚴經》慧平法師51
《華嚴經》慧平法師52
《華嚴經》慧平法師53
《華嚴經》慧平法師54
《華嚴經》慧平法師55
《華嚴經》慧平法師56
《華嚴經》慧平法師57
《華嚴經》慧平法師58
《華嚴經》慧平法師59
《華嚴經》慧平法師60
《華嚴經》慧平法師61
《華嚴經》慧平法師62
《華嚴經》慧平法師63
《華嚴經》慧平法師64
《華嚴經》慧平法師65
《華嚴經》慧平法師66
《華嚴經》慧平法師67
《華嚴經》慧平法師68
《華嚴經》慧平法師69
《華嚴經》慧平法師70
《華嚴經》慧平法師71
《華嚴經》慧平法師72
《華嚴經》慧平法師73
《華嚴經》慧平法師74
《華嚴經》慧平法師75
《華嚴經》慧平法師76
《華嚴經》慧平法師77
《華嚴經》慧平法師78
《華嚴經》慧平法師79
《華嚴經》慧平法師80
《華嚴經》慧平法師81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天寧寺-華嚴經_起梵腔
天寧寺-華嚴經_寶鼎讚疏文
天寧寺-華嚴經_舉讚
華嚴發願文
華嚴經淨行品(旃檀居士)
華嚴經第0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1卷(印能法師)
上篇:【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 下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出家功德經
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註音版】度一切諸佛境界智嚴經
【註音版】佛說父母恩難報經
【註音版】拔濟苦難陀羅尼經
【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
【註音版】佛說八佛名號經
譔集百緣經
文殊師利問經
法界聖凡水陸勝會修齋儀軌
佛說戒香經
分別業報略經
遊心安樂道
私呵昧經
佛說給孤長者女得度因緣經
佛說內藏百寶經
【佛教詞典】付衣和尚
【佛教詞典】彌沙塞部

孝親追思的清明應該這麼過

梁武帝所禮敬的肉身菩薩
夢參老和尚:不貪於利養 唯樂佛菩提

聶雲台居士《保富法》
印光大師:安胎保胎的禁忌
信佛後事情不順,這是怎麼回事

現生可以了生死者,唯有淨土一門

處處謙卑,駕馭傲慢

一句念佛是誰,戒定慧三學兼備

淨土五經精華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