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 無央數眾來詣佛所,稽首於地。世尊寂靜默無所說,光...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摩伽陀國波沙山(孤絕山也)過去諸佛常降魔處夏安居中,與舍利弗經行山頂,而說偈言: 「一心善諦...(印光大師校印本)...佛說施一切無畏陀羅尼經...虛空藏菩薩經...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維摩詰所說經...大雲無想經卷九 盲今已□□□□□□□□□□□□□□以憐愍心,受我等□□□□□□□□□□於先所,作眾罪心,□□□...凡趣聖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論若其不護淨者。一切行無由取見。願善知識如有寫者。用心無令脫錯。恐誤後人。 夫修道之本...佛說海八德經 後秦龜茲國三藏鳩摩羅什譯 聞如是: 一時,佛游無勝國。時在河邊,常以十五日,為諸沙門說戒經。佛坐寂...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能顯中邊慧日論第一 淄州大雲寺苾芻慧沼撰 十力五眼大聖雄 為物求法無邊劫 八萬四千妙寶藏 咸契其真勝彼岸...佛說時非時經 天竺三藏若羅嚴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王舍城鵲封竹園。 是時,佛告諸比丘:「我當為汝說:時與非時...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明教大師臣天息災奉 詔譯 灌頂真言: 唵(引)曩莫捨...雜阿含經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佛說稻芉經 闕譯附東普錄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薩摩訶薩眾。 爾時...五母子經...(圖像)修真言瑜伽經者觀想之尊像也。瑜祇經曰:若作曼荼羅,及畫瑜伽像。...梵名 ārāda-kālāma,巴利名 ālāra-kālāma。為釋尊初出王宮時,最先問道之外道仙人,係印度毘舍離城人(一說...
昔日,釋迦牟尼佛於靈鷲山說法華經時,有七寶塔從地湧出,多寶如來於塔中出大音聲讚歎釋迦牟尼佛,證明所說法華經皆...
受持五戒,它有兩層意思,第一個如果你是修聖道門的,從聖道門的角度,我們受持五戒,我們可以保證來生,不墮惡道,...《淨土聖賢錄易解》序 淨土法門 三根普被 佛不誑語 祖不妄傳 信願念佛 決定往生 聖賢錄者 千古明證 然由此書所載事蹟...
持戒與念佛的統一,一直是淨土祖師倡導的宗風。慧遠大師臨終堅持不飲非時漿。善導大師護持戒品,纖毫不犯。心絕念於...哲學家說:有智慧的人隨時從周圍取得快樂,沒有智慧的人希望別人給他快樂。 快樂是來自內在的解脫,你的內心不快樂,...
成差。天見是寶嚴地,人見是水,餓鬼見是火,魚見是窟宅。故知前塵無定相,轉變由人如云: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
德山棒,臨濟喝,開創了禪宗宗師的棒喝教學法。臨濟義玄禪師是臨濟宗的祖師,他早年在黃檗禪師門下習禪,因此承襲了...
念佛修法出自印光大師《復高邵麟書四》,是指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人生在世為什麼要修忍辱呢?首先就要明白我這個字的意義。將我字拆開來看,是由幹、戈兩個字結合而成,由此可知,有...
印祖一生非常強調家庭教育。有一次也就是1932年,他在蘇州報國寺閉關的時候,有一位皈依弟子叫今非,到報國寺請經書...
為什麼要講今天的僧俗關係呢?因為我覺得,今天的僧俗關係不太好處。不要以為今天當和尚容易,挺難的!我讀書的時候...
如何與最親近的人相處,這或許是每一個人都應該靜下心仔細思考的問題,而在古人看來,與至親交往,理應記住《禮記表...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六十六
0:00 / 0:00
《華嚴經》慧平法師01
《華嚴經》慧平法師02
《華嚴經》慧平法師03
《華嚴經》慧平法師04
《華嚴經》慧平法師05
《華嚴經》慧平法師06
《華嚴經》慧平法師07
《華嚴經》慧平法師08
《華嚴經》慧平法師09
《華嚴經》慧平法師10
《華嚴經》慧平法師11
《華嚴經》慧平法師12
《華嚴經》慧平法師13
《華嚴經》慧平法師14
《華嚴經》慧平法師15
《華嚴經》慧平法師16
《華嚴經》慧平法師17
《華嚴經》慧平法師18
《華嚴經》慧平法師19
《華嚴經》慧平法師20
《華嚴經》慧平法師21
《華嚴經》慧平法師22
《華嚴經》慧平法師23
《華嚴經》慧平法師24
《華嚴經》慧平法師25
《華嚴經》慧平法師26
《華嚴經》慧平法師27
《華嚴經》慧平法師28
《華嚴經》慧平法師29
《華嚴經》慧平法師30
《華嚴經》慧平法師31
《華嚴經》慧平法師32
《華嚴經》慧平法師33
《華嚴經》慧平法師34
《華嚴經》慧平法師35
《華嚴經》慧平法師36
《華嚴經》慧平法師37
《華嚴經》慧平法師38
《華嚴經》慧平法師39
《華嚴經》慧平法師40
《華嚴經》慧平法師41
《華嚴經》慧平法師42
《華嚴經》慧平法師43
《華嚴經》慧平法師44
《華嚴經》慧平法師45
《華嚴經》慧平法師46
《華嚴經》慧平法師47
《華嚴經》慧平法師48
《華嚴經》慧平法師49
《華嚴經》慧平法師50
《華嚴經》慧平法師51
《華嚴經》慧平法師52
《華嚴經》慧平法師53
《華嚴經》慧平法師54
《華嚴經》慧平法師55
《華嚴經》慧平法師56
《華嚴經》慧平法師57
《華嚴經》慧平法師58
《華嚴經》慧平法師59
《華嚴經》慧平法師60
《華嚴經》慧平法師61
《華嚴經》慧平法師62
《華嚴經》慧平法師63
《華嚴經》慧平法師64
《華嚴經》慧平法師65
《華嚴經》慧平法師66
《華嚴經》慧平法師67
《華嚴經》慧平法師68
《華嚴經》慧平法師69
《華嚴經》慧平法師70
《華嚴經》慧平法師71
《華嚴經》慧平法師72
《華嚴經》慧平法師73
《華嚴經》慧平法師74
《華嚴經》慧平法師75
《華嚴經》慧平法師76
《華嚴經》慧平法師77
《華嚴經》慧平法師78
《華嚴經》慧平法師79
《華嚴經》慧平法師80
《華嚴經》慧平法師81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天寧寺-華嚴經_起梵腔
天寧寺-華嚴經_寶鼎讚疏文
天寧寺-華嚴經_舉讚
華嚴發願文
華嚴經淨行品(旃檀居士)
華嚴經第0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1卷(印能法師)
上篇:【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 下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與大苾芻眾,而為說法。時舍利弗、大目乾連,前詣佛所,五體投地,禮佛足已,...
佛說法滅盡經
佛說彌勒大成佛經
【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註音版】佛說施一切無畏陀羅尼經
【註音版】虛空藏菩薩經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誦戒儀式
【註音版】維摩詰所說經
大雲無想經
最上乘論
佛說海八德經
【註音版】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
能顯中邊慧日論
佛說時非時經
佛說觀想佛母般若波羅蜜多菩薩經
雜阿含經
佛說稻芉經
【註音版】五母子經
【佛教詞典】瑜伽像
【佛教詞典】阿羅邏迦藍

龍女成佛

受持五戒對淨土學人的意義
【推薦】慧律法師《淨土聖賢錄易解》

持戒念佛--明學長老的堅守
沒有人能讓我們痛苦

境隨業識轉,是故說唯心

印光大師的棒喝教學

念佛的修法
見羲法師:忍辱入道 超越自我

【推薦】兒女教育得好,功德比請書送人大得多

僧俗關係要建立在道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