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ye) 南(nan)無(mo)達(da)摩(mo)耶(ye) 南(nan)無(mo)僧(seng)伽...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諧偶者,有衰耗不得諧偶者,云何不等耶?願佛天中天,普為說之。...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佛說諸行有為經...勸發菩提心文...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聖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薄伽梵,在拘尸城力士生地娑羅雙林,與無量無數聲聞、菩...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裴相公問師曰。山中四五百人。幾人得和尚法。師云。得者莫測其數。何故。道在心悟。豈在言說。言...佛說緣本致經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愛訒深有,榮色未起,為纏...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八識規矩補註序 八識頌凡八章。文略而義深。乃集施頌體製兼以韻。故知義彼而文從此。擴充之則唯識理事無遺矣。昔天親...佛說見正經(亦名生死變識經) 東晉天竺三藏竺曇無蘭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園精舍。正以食時,將諸比丘五百人...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序 御製 大朴既散,有為遂作。名利牽乎代,巧智喪乎真,愛惡攻其性情,因緣堅其染習,內則百慮...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如是我聞: 一時世尊在王舍城鷲峯山中,與大...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yu)音樹下,與大苾(b)芻(ch)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hē)...(經名)具名聖迦抳忿怒金剛童子菩薩成就儀軌經,三卷,唐不空譯。大藏中分載於二處。迦抳之翻名未詳。...子題:出家人雖破戒罪畢得解脫、一日一夜出家二十劫不墮三惡道、出家偈 行事鈔·沙彌別行篇:「智論雲, 出家人雖破...
中國傳統文化裡每年一度的清明節,佛弟子應如何祭祀祖先?淨土宗十三祖師印光大師開示要以誦經、持咒和念佛號為主,...
為了盡快成佛,有好幾個月,一休和尚獨自一人在禪堂打坐,默然不語,對發生在身邊的任何人和事都毫無興趣。他的師父...
疏文 問曰 :未審定散二善,出在何文?今既教被不虛,何機得受?答曰 :解有二義。一者謗法與無信,八難及非人,此等...《心經》上的第一個字就叫你觀,觀就是思惟,思惟就是你想,你一天想什麼?經過你的想,經過你的思惟,經過你的理解...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為什麼這個戒是十方三世諸佛都要去製定的?而且大小乘經典都讚歎戒律的功德?你要修行佛道,一定...問: 請問法師,運動員學佛吃素體力跟不上怎麼辦? 大安法師答: 這個觀點完全是一種妄念的產物。怎麼能說吃素體力就...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
只要我們以一顆善心來對待別人,就能與人結下善緣,從而才能有好的人緣。如此,則在生活中處處都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與...
為什麼要受苦?我們招感來的。為什麼招感苦?因為沒有智慧,認不清這個事是真事、是假事,是好事、是壞事。你當著是...1、一切快樂,沒有比祥和更為快樂;一切享受,沒有比寧靜更為享受。 2、一個人心量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一個人心能...
我們對於因緣所生法,在《楞嚴經》講到兩種根本:一個是生死的根本,一個是涅槃的根本。生死的根本是攀緣心,涅槃的...
雲居山就有過這個事情。某某禪師他聽說雲居山真如寺道風好,就想到雲居山來。那時候交通不便,得走。走到山底下,晚...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九
0:00 / 0:00
《華嚴經》慧平法師01
《華嚴經》慧平法師02
《華嚴經》慧平法師03
《華嚴經》慧平法師04
《華嚴經》慧平法師05
《華嚴經》慧平法師06
《華嚴經》慧平法師07
《華嚴經》慧平法師08
《華嚴經》慧平法師09
《華嚴經》慧平法師10
《華嚴經》慧平法師11
《華嚴經》慧平法師12
《華嚴經》慧平法師13
《華嚴經》慧平法師14
《華嚴經》慧平法師15
《華嚴經》慧平法師16
《華嚴經》慧平法師17
《華嚴經》慧平法師18
《華嚴經》慧平法師19
《華嚴經》慧平法師20
《華嚴經》慧平法師21
《華嚴經》慧平法師22
《華嚴經》慧平法師23
《華嚴經》慧平法師24
《華嚴經》慧平法師25
《華嚴經》慧平法師26
《華嚴經》慧平法師27
《華嚴經》慧平法師28
《華嚴經》慧平法師29
《華嚴經》慧平法師30
《華嚴經》慧平法師31
《華嚴經》慧平法師32
《華嚴經》慧平法師33
《華嚴經》慧平法師34
《華嚴經》慧平法師35
《華嚴經》慧平法師36
《華嚴經》慧平法師37
《華嚴經》慧平法師38
《華嚴經》慧平法師39
《華嚴經》慧平法師40
《華嚴經》慧平法師41
《華嚴經》慧平法師42
《華嚴經》慧平法師43
《華嚴經》慧平法師44
《華嚴經》慧平法師45
《華嚴經》慧平法師46
《華嚴經》慧平法師47
《華嚴經》慧平法師48
《華嚴經》慧平法師49
《華嚴經》慧平法師50
《華嚴經》慧平法師51
《華嚴經》慧平法師52
《華嚴經》慧平法師53
《華嚴經》慧平法師54
《華嚴經》慧平法師55
《華嚴經》慧平法師56
《華嚴經》慧平法師57
《華嚴經》慧平法師58
《華嚴經》慧平法師59
《華嚴經》慧平法師60
《華嚴經》慧平法師61
《華嚴經》慧平法師62
《華嚴經》慧平法師63
《華嚴經》慧平法師64
《華嚴經》慧平法師65
《華嚴經》慧平法師66
《華嚴經》慧平法師67
《華嚴經》慧平法師68
《華嚴經》慧平法師69
《華嚴經》慧平法師70
《華嚴經》慧平法師71
《華嚴經》慧平法師72
《華嚴經》慧平法師73
《華嚴經》慧平法師74
《華嚴經》慧平法師75
《華嚴經》慧平法師76
《華嚴經》慧平法師77
《華嚴經》慧平法師78
《華嚴經》慧平法師79
《華嚴經》慧平法師80
《華嚴經》慧平法師81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天寧寺-華嚴經_起梵腔
天寧寺-華嚴經_寶鼎讚疏文
天寧寺-華嚴經_舉讚
華嚴發願文
華嚴經淨行品(旃檀居士)
華嚴經第0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1卷(印能法師)
上篇:【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 下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十小咒註音版
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註音版】佛說諸行有為經
【註音版】勸發菩提心文
【註音版】佛說希有校量功德經
【註音版】聖六字增壽大明陀羅尼經
佛臨涅槃記法住經
黃檗斷際禪師宛陵錄
佛說緣本致經
【註音版】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報四恩品
八識規矩補註
佛說見正經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
大乘捨黎娑擔摩經
【註音版】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佛教詞典】聖迦抳忿怒儀軌經
【佛教詞典】出家勝益

印光大師開示:佛弟子應如何祭祀祖先

心安處便是吾鄉

淨土教法何機得受
夢參老和尚:心經上的第一個字

為什麼佛陀要制戒
運動員學佛吃素體力跟不上怎麼辦
隨緣自適,煩惱即逝

以牙還牙的報復,只會結下更大仇恨

看著是幸福,其實是災禍
67條忠言語錄

依止無明煩惱來修學,都不能成就聖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