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卷十六卷十七卷十八卷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五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卷二十九卷三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卷三十三卷三十四卷三十五卷三十六卷三十七卷三十八卷三十九卷四十卷四十一卷四十二卷四十三卷四十四卷四十五卷四十六卷四十七卷四十八卷四十九卷五十卷五十一卷五十二卷五十三卷五十四卷五十五卷五十六卷五十七卷五十八卷五十九卷六十卷六十一卷六十二卷六十三卷六十四卷六十五卷六十六卷六十七卷六十八卷六十九卷七十卷七十一卷七十二卷七十三卷七十四卷七十五卷七十六卷七十七卷七十八卷七十九卷八十卷八十一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整理並註音。句讀及註音僅供參考。特此說明。...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聖八關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我今當...(龍藏本)...佛說咒目經...天王太子辟羅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本)...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雜寶藏經卷第一(有九緣)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曇曜譯 十奢王緣 王子以肉濟父母緣 鸚鵡子供養盲父母緣 棄老國緣 佛於...阿闍世王授決經 西晉沙門釋法炬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祇國耆闍崛山中。 時阿闍世王請佛,飯食已訖,佛還祇洹。...大悲咒修持儀軌...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造化權輿之首,天道未分;龜龍系象之初,人文始著。雖萬八千...佛說法集名數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散大夫試鴻臚少卿傳法大師臣施護奉 詔譯 歸命頂禮一切佛、一切智智、天人師。無邊無...讚阿彌陀佛偈 曇鸞法師作 南無阿彌陀佛(釋名無量壽傍經奉讚亦曰安養)。 南無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現在西方去...七佛父母姓字經 失譯附前魏譯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國中有婦人,子字無延,因號無延母。佛將五百比丘,到無延...差摩婆帝授記經 元魏北印度三藏菩提流支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二十千人俱。多有諸菩...佛說滅除五逆罪大陀羅尼經...佛說菩薩本行經卷上 失譯人名今附東晉錄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見諸沙門,身心懈怠不勤...【瞢憒】 p1390 法蘊足論八卷十四頁云:云何瞢憒,謂身重性、心重性、身無堪任性、心無堪任性、身瞢憒性、心瞢憒性、...【正思惟】 p0501 如八支聖道中說。 二解 顯揚二卷十四頁云:二、正思惟。謂依正見,與彼俱行離欲思惟,無恚思惟,無...子午嶺沿黃土高原與關中平原之間的邊際徐徐東進,南折而行,忽然一個拐彎,遂聳成了玉華山。川流不息,衝出四個峽澗...
有人說:我自己賺的錢我自己花,不把錢花光享受,不是白賺錢了嗎? 我們可以通過比喻來思考,比如一個農民對著糧倉想...
所以蕅益大師他講一個觀念很不錯,他說沒有實體,你要可以從它的三個角度: 未生無潛處,正生無住處,生已無去處。 ...
有一個母親她跟她女兒住在一起,那麼這個女兒她領薪水了,她想要犒賞一下自己這個月的辛苦,她就到百貨公司去買一個...和哥哥對台演講 南印度阿槃提國的獮猴食村上,有一個富裕的家庭,是婆羅門的種族,受著當時人民的普遍尊敬。 迦旃延...
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達摩祖師說: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莊嚴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興此莊嚴。見有國土,欲以服飾布地,延請所尊。或欲以...
3月12日,日本發生了舉世震驚的9.0級大地震,地震、海嘯、核輻射一系列災難席卷而來。每天守在電視前,看到災區的慘...
某日,廣濟寺。有居士來問:她的下屬們在工作中形成了親密關係,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家庭,用她的話講不能看著他們往...
歸命十方佛 法身及報化 願共諸眾生 速成法界性 輪迴三惡道 法界理凝然 本來常清淨 諸相不能遷 寂靜如虛...
同樣一杯水,六道眾生以及佛菩薩所見到的是不同的。地獄眾生看到的是熾熱的鐵汁;餓鬼眾生看到的是膿血;人看到的是...盤圭禪師是一位廣受尊崇的禪宗大師,每逢他主持禪七之時,分散在各地的學生都會趕去參加。 有一次,在這樣的靜修會中...
【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三
0:00 / 0:00
《華嚴經》慧平法師01
《華嚴經》慧平法師02
《華嚴經》慧平法師03
《華嚴經》慧平法師04
《華嚴經》慧平法師05
《華嚴經》慧平法師06
《華嚴經》慧平法師07
《華嚴經》慧平法師08
《華嚴經》慧平法師09
《華嚴經》慧平法師10
《華嚴經》慧平法師11
《華嚴經》慧平法師12
《華嚴經》慧平法師13
《華嚴經》慧平法師14
《華嚴經》慧平法師15
《華嚴經》慧平法師16
《華嚴經》慧平法師17
《華嚴經》慧平法師18
《華嚴經》慧平法師19
《華嚴經》慧平法師20
《華嚴經》慧平法師21
《華嚴經》慧平法師22
《華嚴經》慧平法師23
《華嚴經》慧平法師24
《華嚴經》慧平法師25
《華嚴經》慧平法師26
《華嚴經》慧平法師27
《華嚴經》慧平法師28
《華嚴經》慧平法師29
《華嚴經》慧平法師30
《華嚴經》慧平法師31
《華嚴經》慧平法師32
《華嚴經》慧平法師33
《華嚴經》慧平法師34
《華嚴經》慧平法師35
《華嚴經》慧平法師36
《華嚴經》慧平法師37
《華嚴經》慧平法師38
《華嚴經》慧平法師39
《華嚴經》慧平法師40
《華嚴經》慧平法師41
《華嚴經》慧平法師42
《華嚴經》慧平法師43
《華嚴經》慧平法師44
《華嚴經》慧平法師45
《華嚴經》慧平法師46
《華嚴經》慧平法師47
《華嚴經》慧平法師48
《華嚴經》慧平法師49
《華嚴經》慧平法師50
《華嚴經》慧平法師51
《華嚴經》慧平法師52
《華嚴經》慧平法師53
《華嚴經》慧平法師54
《華嚴經》慧平法師55
《華嚴經》慧平法師56
《華嚴經》慧平法師57
《華嚴經》慧平法師58
《華嚴經》慧平法師59
《華嚴經》慧平法師60
《華嚴經》慧平法師61
《華嚴經》慧平法師62
《華嚴經》慧平法師63
《華嚴經》慧平法師64
《華嚴經》慧平法師65
《華嚴經》慧平法師66
《華嚴經》慧平法師67
《華嚴經》慧平法師68
《華嚴經》慧平法師69
《華嚴經》慧平法師70
《華嚴經》慧平法師71
《華嚴經》慧平法師72
《華嚴經》慧平法師73
《華嚴經》慧平法師74
《華嚴經》慧平法師75
《華嚴經》慧平法師76
《華嚴經》慧平法師77
《華嚴經》慧平法師78
《華嚴經》慧平法師79
《華嚴經》慧平法師80
《華嚴經》慧平法師81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華嚴普賢行願懺1
華嚴普賢行願懺2
天寧寺-華嚴經_起梵腔
天寧寺-華嚴經_寶鼎讚疏文
天寧寺-華嚴經_舉讚
華嚴發願文
華嚴經淨行品(旃檀居士)
華嚴經第0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0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1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2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3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4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5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6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1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2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3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4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5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6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7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8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79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0卷(印能法師)
華嚴經第81卷(印能法師)
上篇:【註音版】大方廣佛華嚴經(81卷) | 下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故,造...
【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佛說八關齋經
【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註音版】佛說咒目經
【註音版】天王太子辟羅經
【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諦譯本)
【註音版】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往生咒)
雜寶藏經
阿闍世王授決經
【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佛說法集名數經
讚阿彌陀佛偈
七佛父母姓字經
差摩婆帝授記經
【註音版】佛說滅除五逆罪大陀羅尼經
佛說菩薩本行經
【佛教詞典】瞢憒
【佛教詞典】正思惟
玄奘大師的生死觀

【推薦】折福太深,福盡而死,故當惜福

人生有無量的可能性

每一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妄想中
迦旃延-論議第一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身有生死,法性不滅

人生最大的難題是認清自己

龍樹菩薩:讚法界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