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第四卷第五卷第六卷第七卷第八卷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第十二卷第十三卷第十四卷第十五卷第十六卷第十七卷第十八卷第十九卷第二十卷第二十一卷第二十二卷第二十三卷第二十四卷第二十五卷第二十六卷第二十七卷第二十八卷第二十九卷第三十卷第三十一卷第三十二卷第三十三卷第三十四卷第三十五卷第三十六
佛弟子文庫 > 佛經(大藏經) > 佛經註音版本 > 正文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說,章安記為十卷;二曰漸次止觀,在瓦官寺說,弟子法慎記,本...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愚人食鹽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頭喻 婦詐語稱死喻 渴見...大佛頂首楞嚴咒...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佛說闢除諸惡陀羅尼經...佛說文殊尸利行經...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大乘玄論卷第一 胡吉藏撰 二諦義有十重。 第一標大意 第二釋名 第三立名 第四有無 第五二諦體 第六中道 第七...佛說意經 西晉月氏國三藏竺法護譯 聞如是: 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彼時,有異比丘獨坐房中,意作是念:...佛說作佛形像經 闕譯人名出後漢錄 佛至拘鹽惟國。有諸樹園主,名拘翼。時國王名優填,年十四。聞佛當來,王即勅傍臣...佛說佛名經...八吉祥經 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羅譯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摩訶薩...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三界熱惱,猶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長苦。欲免輪迴,莫若求佛。若欲求佛,佛即是心。心何遠覓...佛說轉有經...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諸漏已盡,神通明達。諸眾聖其名曰:尊者阿難,...賢愚經卷第一 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 (一)梵天請法六事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摩竭國善勝道場。初始得...【觸支差別】 p1450 瑜伽九卷二十頁云:眼觸云何?謂三和所生,能取境界淨妙等義。如是餘觸,各隨別境,說相應知。此...(人名)明州雪竇山禪師,名重顯,字隱之,從所住號為雪竇。嗣法於智門祚。宋仁宗皇祐四年寂,壽七十三。賜號明覺大...
入胎相:父淨飯王,母摩耶夫人。經云:處兜率天,弘宣正法。捨彼天宮,降神母胎。 佛陀的出世,當然就有父親和母親。...
我們為它們誦經持咒,令它們得聞佛號及佛咒,在心識中種下一個種子,將來必會成果。我們也要迴向:祈願它們能於未來...
一、存心 即普通一般人所謂存心好壞的存心。明顯的說,就是各人的精神重心力,注意在什麼地方。依佛理來講,凡人以自...大多數的人,總是喜歡誇大自己自吹自擂,但卻又常常要求別人自己也做不到的事情。 例如有些父母,整天忙於公事、交際...
盡虛空界元同體,極一微塵總是真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只要有眾生的地方,他都能去呢?阿彌陀佛所證到的體性...很久很久以前,在釋迦牟尼佛還沒有成道證果的時候,佛陀有一世,名叫尚闍利,也是一位十分精進的修行者。他經常到森...
慈舟上人的禪定功夫,不是坐禪坐出來的,乃是念佛念出來的;一句阿彌陀,無上深妙禪;與上人處,更可證明。 真功夫不...
印祖當年還請許止淨居士,專門編了一本《觀世音菩薩本跡感應頌》,很厚的一本,大家可以讀一讀。 我記得裡面有這麼一...
《梵網經》者,如來陶煉一切若聖若凡,俾其究竟斷除三惑,親證三德,複本具之佛性,成無上之佛果之大法也。良由真如...
【知小而不知大,見近而不見遠者,此眾生之常分也。】 《徹悟禪師語錄》 首先提出眾生在認知層面上狹劣的特點:知小...
學人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來跟大家討論,我們淨土宗的一些修學重要的觀念。在佛教的修學有身口意,三業的修學。這個...
病乃人生八苦之一,人人必然遭遇之事。既屬人之所遭,所遭均屬業障,業有輕重、深淺、遠近之別。一個病,表面看僅僅...
【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卷第七
上篇:【註音版】南本大般涅槃經 | 下篇:【註音版】隨念三寶經 |
金光明最勝王經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峰山頂,於最清淨甚深法界,諸佛之境,如來所居。...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百喻經
【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註音版】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註音版】佛說闢除諸惡陀羅尼經
【註音版】佛說文殊尸利行經
【註音版】觀自在菩薩說普賢陀羅尼經
大乘玄論
佛說意經
佛說作佛形像經
【註音版】佛說佛名經
八吉祥經
高麗國普照禪師修心訣
【註音版】佛說轉有經
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賢愚經
【佛教詞典】觸支差別
【佛教詞典】雪竇

佛陀為什麼要示現「入胎相」

別小看為動物畜牲念一句咒語的功德

存心與擇法
慧律法師《做個真正的勇者》

阿彌陀佛為什麼能夠隨機應現
螺髻仙人

慈舟大師的念佛功夫

虔念觀音聖號,化除刀兵厄

印光大師對《梵網經》的開示

要「知大」,要「見遠」

淨界法師:淨土宗修學法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