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講

【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菩薩的親近處、行處,兩個合而為一。什麼叫菩薩的行處?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應以佛所教誡的。菩薩有菩薩戒,依著佛所教誡的戒就是行處。久習成熟了,能夠住在忍辱地。忍辱地,就是菩薩地所行的行處,能夠達到柔和善順,不粗暴,這就是菩薩的行處。遇到任何的境界相,菩薩心是不動的,那就是不驚。依著佛所教授的行菩薩法,行即無行。不是假用行,驕揉造作,而成自然的。為什麼?菩薩觀諸法如實相。能夠觀諸法如實相,不但觀,而能進入;進入,而能證得。在他修行利益眾生的當中,沒有我見的,更不起分別。那就是菩薩的行處。這樣的久久的成熟了,能夠達到實相理。如果不能達到實相理的,不叫近處。

菩薩的行處,就是菩薩的因。行處是因,近處是果。同時行的時候是表菩薩的智慧,近處是菩薩他所對的境界相,利益眾生的時候對的境界相。因此稱為住忍辱地。菩薩能夠住忍辱地,就是他行處都能夠合乎理,合乎實相的理。以他的智慧對境的時候,能夠在境上不錯亂。我們對境的時候,容易錯。就是當你心對外邊一切事的時候,處理一切事務的時候,那你會不得當的。為什麼?你沒有智慧,處理不好。菩薩他所行的是因為依理實際實相,他沒有起分別念。這就是菩薩的行處。行處,就是菩薩在他利益眾生的時候,對一切境界相的時候,不論逆的順的他都能忍受,住忍辱地。

又者,忍辱地是認可,對於一切法能夠認可,能夠降伏一切法,能夠隨順一切法的生長。為什麼?因為他證得無生了,知道一切諸法無生,能夠忍受一切法。知道一切法是寂靜的,那就叫寂滅的忍辱。柔順、降伏、無生、寂滅,這是忍的形相,菩薩能夠做到。那這位菩薩不是因地菩薩,證了果地菩薩。果地菩薩就是他證得寂滅的境界,對於一切法的動相靜相他能深入了,動靜二相都能契合如如的實相理,所以他遇事不驚,都能達到適當。所以不粗暴,心地柔軟,見一切法平等平等。這是住於中道的菩薩,能隨順一切境界相。所以菩薩於法無所行。無所行,沒有任何造作,沒有任何運動。為什麼?因為他能觀到諸法的實相,他在一切法上不起分別,。這就是菩薩摩訶薩的行處。因為這是總綱,這個你明瞭了,以下的文你就容易懂;這個不明瞭,就很不容易。約菩薩的因果。不過以下還要加以解釋。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摩訶薩。不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菩薩要利益眾生不能不接觸人,但是接觸的他不親近,這裡有分別。不論國王、王子、大臣、官長多麼豪恃富貴,他不依附他們,就是不親近的意思。菩薩不失於正道,什麼是菩薩的正道呢?不因為一切的小益小害,而喪失了行菩薩道。這叫離的意思。凡親近國王大臣的,例如我們現在親近一些官吏,比丘不親近國王,不跟他們來往,國王、大臣、有勢力的人,不跟他們來往。為什麼?容易失正道。看跟他們交往會得到現世的利益,但是你的損害就大了。菩薩摩訶薩他的親近處,親近是法,親近是四眾弟子。所以菩薩摩訶薩他不去親近國王、王子、大臣、官長,為什麼?因為親近他是非法的。有十種非法。因為跟國王交往,國王要叫你做這個做那個,或者要做些事,那麻煩!咱們看過去的歷代祖師,有些參加政治的國師,那國王就找他商量事什麼的,這是非法的。佛法的內非法,非佛的弟子。陰謀王命,合著跟國王的勾結,商量事,王要欲誅大臣的時候,殺大臣的時候,跟這些國師,或是親近的,同時國家的寶庫裡頭,要有什麼失盜的行為,你要受牽連的;跟國王接近的時候,宮中有些個婦女,王宮的女人有懷孕,都疑你這個出家菩薩了;或者王身中毒,或大臣互相競爭,國家兩國交兵。這些都是非法的。所以說菩薩摩訶薩不近於國王、王子、大臣、官長,因為這些人都是邪人,遠離一切邪人邪法。

【不親近諸外道梵志尼犍子等。及造世俗文筆。讚詠外書。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同時對於外道、梵志、尼犍子等,乃至世間相,造世俗的文字,做文章的,寫傳記的,歌詠讚歎的,及路伽耶陀逆路伽耶陀者;惡解義叫路伽耶陀,就是儒教之類的,都是這一類的人,不要跟他們接近,非菩薩行。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說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不去接近這些人。

【亦不親近諸有凶戲。相扠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亦不親近諸有凶戲」,演打鬥的那叫凶戲,做戰爭的,這都叫凶戲,也不得與親近。「相扠相撲,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就是戲劇,菩薩不得親近,不得跟他們交往,因為這是放逸行為。

【又不親近旃陀羅。及畜豬羊雞狗。畋獵漁捕諸惡律儀。如是人等或時來者。則為說法。無所希望。】又不得親近旃陀羅。旃陀羅就是屠劊,就是殺豬宰羊,做殺業的屠門屠戶。「及畜豬羊雞狗」,菩薩不能養豬羊雞狗。乃至「畋獵漁捕」,一切諸惡律儀,自己不做,也不跟他來往,不跟這些人來往。換句話說,不給他們說法,「無所希望」,這是菩薩不許做的事,叫惡律儀。什麼叫惡律儀?惡律儀是對著善律儀說的,菩薩戒就是善律儀。凡是這些人所有他們的規矩、他們的行法,都叫惡律儀。

【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亦不問訊。若於房中。若經行處。若在講堂中。不共住止。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同時學法華經的人,不得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對他們問訊也不要打,亦不問訊。換句話說,你誦法華經發菩薩心的人,不跟這些人交往。前頭那是惡人,可以說不交往是對的。這下頭的不是了,下頭不是惡人了,不親近求聲聞比丘,他發的是小乘心,學的是聲聞法,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這四眾弟子,亦不問訊,不跟他們往還。或者在房裡,或者經行處,或者在講堂,不共住止,誦法華經的不跟這些人共同的居住。有時找到菩薩了,來的時候,隨宜說法,以方便善巧說幾句應付話就是了,無所希求。因為這些人不發大心,遠離菩提,容易雜亂菩薩之心,容易把你大心退掉,接受小法。這是菩薩應該注意的。咱們只知道學法華經、誦法華經一面,成就那一面。相反的一面呢?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說,學法華經的,誦法華經的,不得親近求聲聞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就是跟他們不往還,亦不問訊。換句話說,跟他們斷絕關係,不要跟他們交往。為什麼要這樣?怕你回墮小乘。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亦不樂見。若入他家。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

「文殊師利,又菩薩摩訶薩,不應於女人身,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法師要說法華經的時候,你特別注意,跟女人說話的時候、說法的時候,千萬莫有欲想相,慾望的想相;意思是不要給他們說法。「亦不樂見」,不要見女人。「若入他家」,你要到在家俗家居士家去,「不與小女處女寡女等共語」,這個欲想相是殺害菩薩菩提心的,深著五欲境界的人就叫欲想。同時對於人、龍、修羅、四天王,四天王就是所有這些不論約人、約天、約神、約鬼六道眾生,凡是女性的都不跟他們來往,乃至於不共語。若入他家,遇見小女人,小孩,女孩;處女,沒有結婚的;寡女,結了婚的守寡的人,丈夫不在了;不能跟他們說話,就是不共語。這個不要詳細講,大家可能明白。

【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以為親厚。】

同時「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非男非女,不能跟他們做親厚的關係想。哪五種不男不女呢?這在我們中國有,佛說這個法,當然印度也有了,或是一切人類都有。一生不男。生下來就不是男,沒有男根,這是生不男,從他生以來就是男根不具足。就是生、犍、妒、變、半這五種;二犍不男。他生下來是男的,但是把男根去掉了,就是太監,在宮裡當太監那個,那不是男人了,沒有男根了;三妒不男。妒是嫉妒的意思,沒有男根,看他初行淫的時候,他就有了,見淫而生的,就是妒,叫妒不男;四變不男。變,見女的他是男的,見男的他又是女的,他是起變化的;五半不男。半個月是男,半個月是女。就是生、犍、妒、變、半五種不男。佛說的,對這五種人不跟他們交往。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大菩薩,法華菩薩,不近這五種人,不跟他們交往。

【不獨入他家。若有因緣須獨入時。但一心念佛。】同時最好「不獨入他家」,菩薩不要一個人上他家去。若有因緣逼迫,你非去不可。那你就一心念佛,不要生其他想。這叫危害難處,去了很有危險。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你要注意!這主要是說讀法華經的法華菩薩。

【若為女人說法。不露齒笑。不現胸臆。乃至為法。猶不親厚。況復餘事。】能不能菩薩為女人說法呢?可以給女人說法,不許露出牙齒來,不許笑,對女人不許笑,說話不許露出牙齒來,就是不露齒笑。同時衣服要穿,不論多熱,胸臆不能現,乃至說法不要多。不是說法,其他的事根本佛就不許了,這樣容易引起譏嫌。

【不樂畜年少弟子沙彌小兒。亦不樂與同師。常好坐禪。在於閑處。修攝其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同時不許畜年少弟子,法華菩薩不許收小孩,沙彌、小兒不能跟他們共住。應當常好坐禪,在於閑靜之處,修攝自己的心。「文殊師利,是名初親近處」,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說的,教他說這些都不能做。特別注重心,修攝其心,好好收你的意念,收心。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法華菩薩修觀的時候,觀一切諸法皆空。就是從凡夫到佛地,十法界之法全是空,修法空觀。這個觀是觀中道的道理,就要修法空觀。單獨講這個空是空無所觀的智慧觀察,觀一切法顯現的都是空義。用這個空來顯現什麼?顯現實相。如實的觀,一切法的境界相,不存在。

【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

這樣觀實法,法不顛倒,法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一切法無有,無所有性。語言道斷,心行處滅。一切諸法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這是諸法實相。實相就是無相,就叫實相。隨緣而起一切相,相即非相,實相無相。為什麼?不顛倒,不動,不退,就是心心寂滅,入薩婆若海,永遠不退。不轉,凡夫常時隨著生死輪轉,轉生死,死了生了、生了死了;不轉,一身。也不會像二乘人凡夫轉凡成聖,凡夫轉二乘。不轉,就是不能轉二乘,同時也不為凡夫小乘所轉化。指著法華菩薩說的,菩薩不被二乘、凡夫所轉,性定如虛空。虛空是形容詞,形容菩薩證得的實相。一切諸法無所有相、無所有性,這就是咱們經常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一切法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這都是顯示法性的實相。

以空來破諸法之相。不轉,就是空空,空轉還是空,所以就不轉了,空即是空。以空來破諸法。諸法是所破的,空是能破的,以空來破一切諸法,連這個空也空,這是般若義。就是形容一切言語道沒有,就是言語道斷,一切法不生,不生就是空義。一切法不出,無為,無為就不出,不出就是空義。觀一切法只是和合,因緣和合,緣起而生諸法,諸法因緣和合,因緣不和合了,不和合不就不生了。不出叫無為空,什麼都沒有,無所作。不是斷滅的,我們要理解斷滅,這叫出離的法空。出離的法空,所以說不出。不出,本身就是空的,就是這個含義。總起來要形容什麼呢?性空。但是所有一切法的生,所見的法都是緣起的。我們上回講了性空緣起,因為緣起才顯性空。一切諸法無相,所以相空了。一切諸法無所有,無所有就是不可得,什麼也得不到,叫不可得空。

【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那不是一切法沒有了嗎?有。「但以因緣有」,這個有是因緣,是緣起的,這個生是顛倒生。「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讓你這樣來觀一切相、觀一切法,一切法是顛倒生的,一切法是因緣有的,這就是菩薩親近處。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說,「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知道諸法是因緣,因緣有,從顛倒生。這個生就是生死。一切諸法的生滅,顛倒生。兩種含義。經常觀如是法,就是觀空假中三諦,空觀、假觀、中觀,這是法華經最主要的。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應入行處。及親近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佛跟文殊師利菩薩說完了,佛又用偈頌體裁再說一遍,當然這是為了要教化眾生,文殊師利菩薩都知道了,聞於此法。跟文殊師利菩薩說,「若有菩薩,於後惡世」,末法那個時代,那個世間上是惡的,沒有善。一切眾生他在這個惡世之中不產生怖畏,沒有恐怖感。於後惡世,他沒有怖畏心。「欲說是經」,欲想要說法華經,「應入行處,及親近處」,佛講菩薩要想演說法華經,你應當入於行處,及你親近處。上面佛把這個分別很清楚,什麼是行處,什麼是親近處。寂滅是你行處。若在事相上說,找那清淨的、不憒鬧的地方。

【常離國王。及國王子。大臣官長。凶險戲者。及旃陀羅。外道梵志。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為聞佛道。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希望。而為說法。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亦莫親近。屠兒魁膾。畋獵漁捕。為利殺害。販肉自活。炫賣女色。如是之人。皆勿親近。凶險相撲。種種嬉戲。諸淫女等。盡勿親近。莫獨屏處。為女說法。若說法時。無得戲笑。入裡乞食。將一比丘。若無比丘。一心念佛。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能安樂說。】

你不要親近國王、大臣、一切財富長者,不要跟他們接近。乃至於二乘人,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他們是貪著小乘的,不要跟他們接近。國家的國王、大臣、官長,他們那個環境裡頭凶險,完全是戲論。屠劊,殺豬宰羊的,乃至於外道梵志,都不要親近。這些是增上慢人。千萬莫貪著小乘,莫貪著三藏的學者。「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深著五欲」,財、色、名、食、睡他們離不開的。「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若是人等,以好心來」。若是這些人發了大心來,就是以好心來。來到到菩薩所,來聞你說法,為了要聞佛道。那菩薩怎麼辦呢?菩薩則以無畏的心,無所畏懼的心,對他們不希求,一點希望心都沒有。就是不貪求名利,不貪求利養,也不要他們來讚歎你,說好話。這樣的可以給他說法,但是不要多。

前頭講寡女、處女,還有這些不男不女,皆勿親近,不跟他們交往,不要以為他們是親厚,切莫親近。「屠兒魁膾,畋獵漁捕」,打獵的,捕魚的,他們都為了求錢而殺害眾生,為利殺害。「販肉自活」,賣畜生肉,魚肉、豬肉這些。「炫賣女色」,專對女人說的。「如是之人,皆勿親近。凶險相撲,種種嬉戲。諸淫女等,盡勿親近。莫獨屏處,為女說法」。在僻靜處,人家看不到的地方,給女人說法,這是佛所制止的,不行。「若說法時,無得戲笑。入裡乞食,將一比丘。若無比丘,一心念佛」。你要去求食去,找個同伴的,不要一個人走。沒有人陪你,怎麼辦?一心念佛,觀想佛。這個我們都體會到的,這是重頌的,避免一些過錯。「是則名為,行處近處。以此二處,能安樂說」。避免這些,你就安樂了。

【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又復不行,上中下法,有為無為,實不實法」,不去做三乘法,這是說學法華的法師。上中下三法是指著三乘法,有為法、無為法,實法、不實法,不要去學;要學法華佛菩薩。「亦不分別,是男是女。不得諸法,不知不見,是則名為,菩薩行處」。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所親近處。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在於閑處。修攝其心。安住不動。如須彌山。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是名近處。】

一切諸法,空無所有,無有常住,亦無起滅,是名智者,所親近處。顛倒分別,諸法有無,是實非實,是生非生,在於閑處,修攝其心。不要貪著那些法上去,你自己應當住到空閑之處,把你的心收攝好。「安住不動」,安心於法華。像須彌山那樣,「觀一切法,皆無所有,猶如虛空,無有堅固」。一切法不生不出、不動不退,常住一相。這是近處。常住一相,這個是指著常住一乘,法華乘。一相就是無相。唯此一是實,餘二則非真。就是一乘無二,唯一解脫。唯此一是實,餘二則非真,就專是法華義。

【若有比丘。於我滅後。入是行處。及親近處。說斯經時。無有怯弱。】佛又對文殊師利菩薩說,若有比丘在我滅度之後,入是行處,及親近處,說斯經時,無有怯弱。要演說法華經,一切沒有恐懼,若是這樣子就對了。說斯經時,無有怯弱。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從禪定起。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開化演暢。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菩薩有的時候到那清淨的禪室。這時「以正憶念,隨義觀法」,這個憶是指著第一義,以第一義心觀一切法。一切法都從禪定而起的。若這樣給國王、給王子、給臣民、給婆羅門,開化演暢,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這叫安樂行。這就是安樂的因。修禪定,什麼過惡都止住了。為什麼?無我了。這樣能得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內外兩益。修行智慧,離一切取著。修智慧對任何法都不取著,知道一切法無我,內無顛倒,心不怯弱,不怯弱就叫安樂,這叫安樂行。

【文殊師利。是名菩薩。安住初法。能於後世。說法華經。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應住安樂行。】這樣子才能說法華經。「又」,佛又再說。「又文殊師利,如來滅後」,佛又稱文殊師利說在如來滅後,「於末法中,欲說是經」,你想要演說法華經,「應住安樂行」。要說,你先觀修口安樂行,你口要說。

【若口宣說。若讀經時。不樂說人。及經典過。】

若是口宣說此經的時候,你千萬注意,不要說人及經典的過。不論哪部,凡是佛說的經典,不要說經典的過錯。前頭佛說對小乘經典幹啥,那你演法華經的時候,佛又關照你,你不要說這個經那個經不對。那不是安樂行了。也不要說經,也不要說人,不批評別人,不批評其他經典,你就說法華經好了。應住安樂行。不管你口裡宣說此經,要讀法華經的時候,千萬不要說人家的過錯,說哪部經的過錯,說那是小乘法,不了義的,千萬不要這樣說。也不要說哪個人的眼睛鼻子怎麼歪了斜了的,不要說!隨他去好了。你聽到別人有過,就像沒聽見一樣。佛所說的什麼法沒有過錯,無論什麼大乘小乘,那是分辨,七方便法,佛是隨他語意。佛不是善巧方便嗎?但是對於不了義的法,你也不要說。法沒過錯,是行的人有錯。你這樣說就惱他人了,你就不安樂了。

【亦不輕慢。諸餘法師。】這對法上入手,對演說其他經論的法師,你不能輕慢。這個很難得選擇的,學法的人要注意,不輕慢任何的說法法師。但是前頭佛說不與一切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四眾來往,他是說小乘法的,不是說法華經的。那這個地方又跟你說亦不輕慢諸餘法師,是不是矛盾?你怎麼來解釋?佛前頭說你跟那些個學小乘法演說的,你不跟他來往就是了,並沒讓你輕慢他。這是怕你受影響,你跟小乘的法師來往久了,你要轉大向小了,含義一定要懂。佛在說很多法的時候,實際上是權巧方便,注重是法華,行權的時候他是以方便。佛有這種方便,用助道法顯示正道。應能順教,順佛的教導,不去違背。不批評任何人,不輕慢任何法,不輕慢諸餘法師。

【不說他人。好惡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亦不稱名。讚歎其美。】同時還不說他人的好惡,不管別人的好壞,不要去評論,也不評論他們的長短。「於聲聞人,亦不稱名,說其過惡」,某某人學小乘教的,不要理他。這就不對了,佛不許你這樣做。但是「亦不稱名,讚歎其美」。既不說他過,也不讚嘆他。你讚歎他,那你就讚歎小乘教了。對於演其他教的法師,既不說他過,也不讚嘆他。

【又亦不生怨嫌之心。善修如是安樂心故。諸有聽者。不逆其意。有所難問。不以小乘法答。但以大乘而為解說。令得一切種智。】菩薩對那些人和法,好像妨礙大乘法、妨礙大乘道有個怨心,不可以的,不要有怨嫌之心,這樣你才安樂。不要召是非。「善修如是安樂心故」,這樣你演法華經才安樂了。「諸有聽者,不逆其意」,聽經的人來問你,或者有問難,有什麼問答。你都以法華經的意思答,不以小乘法答,單以大乘而為解說,令他們都得到一切種智;不許說小乘法答,凡是他有所問,你答,都以大乘法法華經的意思答,不說小乘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菩薩常樂。安隱說法。於清淨地。而施牀座。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外俱淨。】「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這種道理佛又再說一遍,還是前頭長行,後頭偈頌。「菩薩常樂,安隱說法」,對於來請法的、來求教的,都以這安穩的道、安穩的法而給他說,讓他得到安穩。單以大乘法說。「於清淨地,而施牀座」,空曠閑野,或者室內,或者室外,給人家座位,供養來聞法者的座位,而施以牀座。「以油塗身,澡浴塵穢,著新淨衣,內外俱淨」,說法的時候還是要有儀式的。不過我們中國沒有這個習慣,拿油抹身上,或者拿香水,這個習慣沒有。在印度要說法的時候,要香油塗身,要洗澡,把這垢染除掉;要著新衣服。心裡要清淨,身外還要清淨,內外俱清淨。這叫安樂行。

【安處法座。隨問為說。】然後安處法座。不是主動說,他問什麼,給他解說什麼,隨問為說。他來請教你,問你什麼,給他解說,但是注重是以大乘教義,以法華教義。

【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若有難問。隨義而答。因緣譬喻。敷演分別。以是方便。皆使發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若有比丘,及比丘尼,諸優婆塞,及優婆夷,國王王子,群臣士民,以微妙義,和顏為說」,對他們說的事不要正言厲色的,要歡歡喜喜的、和顏悅色的來闡說微妙義。「若有難問」,他不理解,就隨那個道理來答覆他。同時假因緣、假譬喻給他分別解說,這是方便善巧了。使他能發大心,漸漸增益,入於佛道,引誘他漸漸的入佛道。說的是佛的大乘教義,讓他入於佛道,不是小乘教義。

【除懶惰意。及懈怠想。離諸憂惱。慈心說法。】在你說法時候,說法要注意,不要有怨心、有嫌恨心、有不滿心。求法者都要來求個歡喜,你要以這個心給他說,不是增加他的煩惱嗎?應該要以慈悲心,說的沒有怨嫌法。不要說大乘的,你正言厲色給人解釋,你學那些小乘法,完了批評人家幹什麼,這人家不煩惱了?給人家增加煩惱。菩薩說法要使他精勤修進,不要懈怠,讓他斷煩惱的。以慈悲心供養,說法的時候都要以慈悲心讓人家歡喜。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以諸因緣。無量譬喻。開示眾生。咸令歡喜。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但一心念。說法因緣。願成佛道。令眾亦爾。是則大利。安樂供養。】

「晝夜常說,無上道教」,這是專指法華說的,無上道的道教。道是菩提道,無上法所顯說的道理,就是菩提道的道理。同時假很多因緣,假無量的譬喻,開給眾生的佛之知見,示給眾生的佛之知見,開示眾生,讓他們都歡喜,咸令歡喜。衣服臥具,飲食醫藥,而於其中,無所希望。不要你給人一邊說法,一邊貪求,讓人家供養,沒有這些貪求,除了貪求心。「但一心念,說法因緣」,說法得有因緣的。緣,人家或來請問。因,就靠你來觀察。說法得知機,對機說法,就合乎說法的因緣,但是希望他們都能成佛,願成佛道。令一切大眾,不論誰來請法,都應當希望發願,願他們將來成佛。「是則大利,安樂供養」,這菩薩修菩薩道、行菩薩道就成了,以法供養。以什麼法呢?安樂行,以安樂法來供養一切眾生。

【我滅度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佛又對文殊師利菩薩說,我滅度了以後,佛不在世滅度以後,「若有比丘,能演說斯,妙法華經」。我若滅度以後,若有比丘能演說這妙法蓮華經。

【心無嫉恚。諸惱障礙。亦無憂愁。及罵詈者。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亦無擯出。安住忍故。】「心無嫉恚」。那要注意了,心裡沒有嫉妒、沒有瞋恚,也沒有諸障礙,也沒有諸煩惱,沒有憂愁,沒有罵詈。說法的過程當中,「又無怖畏,加刀杖等。亦無擯出,安住忍故」。這一段兩個偈子,一切法不生,哪有這些事物?什麼都沒有,無垢無染,安住於忍。這叫安樂行。

【智者如是。善修其心。能住安樂。如我上說。】有智慧的人,「智者如是,善修其心」。這個善修其心,跟我們講華嚴淨行品那個善用其心,這都是文殊菩薩教導的,也如是,佛也如是跟文殊菩薩說善修其心。若能把心修好就安樂了,最上的安樂,「如我上說」,我以前說過了。

【其人功德。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能盡。】「其人功德,千萬億劫」,這個說法人功德經過千萬億劫,算數譬喻說不完,說法功德殊勝。若能這樣說法,才是功德無量。

【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又」,佛又再說,還沒說完,意思還沒完。「又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我的教法在我滅度之後,那個法已經快滅了,法欲滅時。「受持讀誦斯經典者」,如果有人能夠讀誦這法華經者,應當注意兩件事:一個是不讓做的事把它都止住,一個是止行。還一個觀,觀以智慧指導你的思想。

【無懷嫉妒諂誑之心。亦勿輕罵學佛道者。求其長短。】不要有嫉妒心,不要有貪慾心,還不要有瞋恨心。嫉妒諂誑之心,包括這個了。嫉,嫉妒別人,是瞋,是瞋恨心的。諂,諂媚,就是見,邪見,不正確的知見。這兩種都不是慈悲心。要發起慈悲心,要想幫助別人,教化他人,這兩種都是違背了智慧,違背了慈悲心的。因此佛又跟文殊師利菩薩說在末法的時候,法要滅,若有人能受持讀誦這個經典,千萬要除掉嫉妒諂誑之心。切記,不可以輕罵學佛道者。凡是學佛的人不要輕視他,也不要侮辱他。凡是輕罵學佛道者,來求他的長短,就是找他的過錯,找他的毛病,完了看他有善根沒有,這是佛所不許可的。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薩道者。無得惱之。令其疑悔。語其人言。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佛又跟文殊師利菩薩說,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是求聲聞者。發的不是大心,只想了生死。或者以因緣法,求辟支佛者。或者求菩薩道者。這是三乘道法。或是學三乘法的人,千萬無得惱之,不要傷害他們,不要惱害他們。給他們說,不要令他們產生疑惑。對這些人說,「汝等去道甚遠,終不能得一切種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於道懈怠故」。佛教導說法者,對這些人應該教導他們說,你們沒有發大心,不是大的根機。這樣來批評他,他不是煩惱了嗎?不要這樣批評他。

【又亦不應戲論諸法。有所諍競。】同時跟他們說對法沒有什麼諍競,也不要有戲論,就是見、愛。在三界之內,很容易我喜歡的、喜見的就讚歎,我不喜見的就批評,愛發議論。現在咱們可以到處都看到,遇到什麼問題先發表一篇議論說他的看法,各個說各人的看法。這要不得!這是戲論佛法!那就有諍競了。佛說我的四眾弟子,不論他求小乘也好,求菩薩道,求三乘的,不要惱害他們,也不要批評他們。終不得一切智智,得不到成佛。對於放逸之人,對於道是懈怠的,對法有戲論,有所諍競。對人這種說,不對。

【當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想。於諸如來。起慈父想。】怎樣來治你的嫉妒跟狂妄呢?當於一切眾生生大悲想。你對一切眾生以慈悲心,大悲心,慈悲心,給他們作慈父想,治他們的心裡不舒服。

【於諸菩薩。起大師想。於十方諸大菩薩。常應深心恭敬禮拜。】於一切菩薩要起大師想。凡是說法的,行菩薩道的,對於十方這些大菩薩,要深心恭敬禮拜。不論說小乘法、說中乘法、說大乘法,都是菩薩化度一切眾生的,這是眾生的老師,對他們應起老師的想,讚歎他們,不要說他們的過患,不要找他的短處。

【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以順法故。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於一切眾生,平等說法」,沒有區別的,平等心,都能成佛。「不多不少,乃至深愛法者,亦不為多說」。給他們說法要知時、知機,不要演說很多,也不要三言兩語;不多不少,讓他們對法上生起信心,以慈悲關愛心,也不要說太多了,太多了他領受不了。

【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說是法時。無能惱亂。】「文殊師利,是菩薩摩訶薩,於後末世法欲滅時,有成就是第三安樂行者」,這就是成就第三安樂行者,說安樂法的人。「說是法時」,說法華經的時候,沒有惱亂,不會使眾生有惱亂。

【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聽已能持。持已能誦。誦已能說。說已能書。若使人書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得好同學,共讀誦是經」,得到很好的道友、同學,大家共同讀誦法華經。「亦得大眾而來聽受」,這樣可以感召有很多的大眾共同來學習,聽了就能受持,受持了就能夠誦,誦是背,不是讀。「誦已能說」,能背會了,就能演說了。「說已能書」,能說就能寫出來。不能寫出來,就使人家說,找別人寫出來。寫出就是經卷了,供養經卷,恭敬尊重讚歎。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諂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不輕蔑於人。亦不戲論法。不令他疑悔。雲汝不得佛。】「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若欲說是經,當捨嫉恚慢」,不要貪、嫉妒、障礙,起這個慢心,把這嫉妒的慢心去掉。「諂誑邪偽心,常修質直行」,質直,不只說話,乃至心裡想,身體所做的,就是質直,不加假偽的。「不輕蔑於人」,對別人都不要輕視,對法不要戲論。也不令別人懷疑,或者悔恨。「雲汝不得佛」,不能說人家不能成佛。

【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應生恭敬心。是則我大師。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是佛子說法,常柔和能忍」,這就是安樂行,要能柔和,要能忍可。忍字代表承認的意思,就是對於此法能夠認解、恭敬、供養,柔和的來給人家說。同時要發大慈大悲心,這個慈悲心永遠不能懈怠。演法不懈怠,慈悲心不懈怠。「十方大菩薩,愍眾故行道」,這是十方一切大菩薩行菩薩道的時候,利益眾生的時候,這樣的尊敬法,給眾生說法,對一切眾生都應當生恭敬心。「生無上父想」,當成自己的父親。「應生恭敬心」,是指著佛說的。「是則我大師」,能說此法的像佛一樣的,我們應當恭敬他。「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把佛當成父。「破於憍慢心,說法無障礙」。

【第三法如是。智者應守護。一心安樂行。無量眾所敬。】這才真正的安樂行法,一切大眾都尊敬的。這是口安樂。第四的誓願安樂,我們下次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