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講

【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

這一段經文就說得比較深,因此這才是能夠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以此這個道理,就是這個經所說的義理,你若能明白的話,就能夠進入佛之知見了。佛所說的一切法、所說的一切經卷,都是顯自己的勢力,顯佛的歷史,或者說其他一切眾生的歷史,過去、現在、未來的。說這些的意思就是讓我們進入,進入什麼?如來的知見是如實的知見,以如來來看三界,欲界、無色界這些相,相即非相。相即非相,就是在生死輪轉當中,沒有生死輪轉。這是約理上來說的。看見有人變化了,滅了;滅了又生起了,生起了又滅了,就是這些意思,生滅之相,把它當成實的是錯誤的;不是實的,就是虛的?虛的也是錯誤的,實而非實,虛而不虛。非如,如就是如是。非異,就是不如是。不如三界見於三界。三界之相是隨緣的,見於三界是隨緣的。非如,就是不見三界之相,光見如是之理。假使你要執著說是實的,這世界本來不實,虛幻的。虛幻,就是沒有了,是假的,它也不假。怎麼來認識這種道理?這就是法華經道理,要開示佛之知見,這就是讓你進入佛之知見。

佛之知見是什麼知見呢?如實知見,就是真如實理。真如的實際照於真如的理,這是三界的實。不是咱們所見的三界,咱們見的三界是虛。虛是假,假是隨緣。見三界的實是真如不變,就是性空。如果按實理來說,三界沒有,皆是虛幻,三界之相是假的,隨時在變化。但是三界之理因什麼而產生這變化呢?是從不變化來的。不變化那就是實,可變化的就是事。事,在這個世界上有生死之相。這生死之相不是實在的,就是分段生死苦,這些是二死永亡,沒有。但是隨緣,集起一切諸法,那一切法就有生滅相,有因有果,兩種意思你都要這樣來認識。

這個道理如果一般的人,不是久學的,你一時不能入。佛所說的一切生滅之法、生滅之相,這是佛示現,佛也示現入涅槃,有生一定要有滅,從生到滅,這個現相都是幻化,假名,不是真實義。真實義,沒有諸相的差別。所以說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以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三界之相沒有,也沒有生死,也沒有涅槃,這樣來認識這個世界。這是佛跟彌勒菩薩說,給大家顯示的,如來所演的一切經卷,目的是為了度脫眾生,隨眾生的因緣法而說,乃至於拿佛自己的經歷、拿自己的身來說這個事實。現在就是以佛身來說的,以如來來看三界之相,沒有!所有的生死,所有的涅槃,乃至於修行,這都是隨緣吧!這叫事。如果按理上說,但有言說,都無實義,諸法如幻如夢如影,這是顯諸法的實義,如來不會有錯誤的。

因為前頭有很多疑惑,所以佛就解釋這些疑惑。一個是從事上來顯示的,眾生把這個看成真佛了,說佛也如是,有生滅,有涅槃,釋迦牟尼佛從降生,只活到八十歲,地下湧出品這些菩薩無量無量劫都是佛教化的,那叫顯實;你看到在印度這一段化身,這叫隨緣,這是講的事。事是從實理而來的,要這樣子的。你若看到佛教盡講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佛說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是真正的世界相。現在我們眾生所看見的世界相,那就是完全純粹假相,見不到實體。懂得這個道理了,你對生死有什麼畏懼?一會兒生了,一會兒死了;一會兒死了,一會兒生了;生生死死隨緣而已。就像我們一會兒上這個功課,一會兒又上殿,一會兒又吃飯,這一天的事天天都如是,哪件是實的?不實就可以變,實的你就變不動了。這個道理你從世間相上可以能懂。因為一切法無常,你可以能夠變化。實體上,一切法如空。如空,還有什麼變化?因為不變故,才能應付一切萬變;因為萬變故,才能回歸不變。這個道理要參的,不是從語言文字你都能夠認得的。

【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

佛說一切眾生每一個人有一個人的性,眾生有種種性。這個性是習種性。但是眾生性種性跟佛無二無別,一切眾生只是一性。這個種種性是變化的、生滅的,就是各個性不同。還有每個人的愛慾,喜歡什麼,種種欲,欲就是慾望,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慾望。你今生變成女人了,女人事所想的不同。你來生變成男人了,男人又想的不同。但是你從年輕時候到老了,老的想的跟年輕想的不一樣。三、五歲小孩子,他也是人,但是他想的跟大人想的不一樣。所以有種種的慾望、種種的行為、種種的憶念思想,這是有分別的。因此眾生的根機有頓根、有漸根,漸根得慢慢慢慢來、慢慢慢慢修,頓根一聞到佛法頓悟成佛,他聽到這種道理了,他可以把妄都止住,一般的人止不住,隨他的慾望,隨他的根性。因此你對什麼人說什麼法。

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說那麼多的法,眾生根機不同,無非使他能夠以什麼因緣,讓他能種上善根,讓他逐漸的能夠覺悟,逐漸能夠返回自性。這就是佛說法出世的因緣。佛是欲令眾生生善根的,假種種的因緣,還假種種的言辭,假種種的譬喻。不是佛想要說什麼法,而是眾生有什麼緣引起佛就做什麼佛事,就給他說什麼法。法沒有一定的,法無定法,因眾生根而異。眾生根不同,佛說的法也就不同。但是目的就是讓他種個善根,讓他不在惡道輪轉,不在三界輪轉,不住於偏執涅槃,都入於如來的境界。因此佛都跟他說以這種道理,大會一切眾生應當明白。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時所成壽命。今猶未盡。復倍上數。】

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言說表達不出來的,這是佛的秘密,諸佛的秘密。所以佛度了那麼多的大菩薩,從地湧出,彌勒菩薩不知道,相信嗎?在其他經,在我們講華嚴經,像善財童子參彌勒菩薩住大寶樓閣裡頭,那彌勒菩薩沒有不知道的。現在彌勒菩薩也是給這些大眾示現的,他是知道的,裝不懂。為啥呢?裝不懂好啟發大家。我們眾生相反的,本來不懂,他要裝懂。咱們社會上不是冒充行家,原來不懂。我們有些道友知道佛法不多,並沒證得,那還認為自己很了不起,好像什麼都知道,其實上什麼也不知道,原因就在這。佛跟大會說,以這種因緣、這種道理,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了,不是在娑婆世界看見這個釋迦牟尼佛化身。那我的壽命究竟有好長呢?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就是無量數,無量數再說到無量。沒有生滅,諸法本無生滅,所以佛身常住不滅。涅槃的意思,另一個意思說就是不滅的意思,不生不滅;但是隨眾生緣而有生滅,那是隨緣。

現在法華經是顯實,只入了隨緣義,唯此一是實,一切都非真,餘二則非真。究竟諸佛行菩薩道到成佛有好長時間?諸善男子,我本行菩薩道所成的壽命還早呢!現在猶未盡,未來也沒盡。不是像你們想像的八十歲,不是這樣子。這是釋迦牟尼佛跟與會大眾說我的因深、果遠,因果甚深久遠,在一般經論上講的不是事實,就是我的壽命是無盡的,無量壽。大家只知道阿彌陀佛無量,哪一尊佛壽命有量啊?佛佛道同,阿彌陀佛是代表;不過這佛顯他這種突出,釋迦牟尼佛顯他釋迦牟尼佛突出,不動如來也顯他不動如來的突出,其實佛佛道同。

【然今非實滅度。而便唱言當取滅度。如來以是方便教化眾生。】我以前跟你們說我現在快入滅了,而實實在在沒有個滅度。佛說我現在說法華經了,說完法華經要取滅度了,這都是方便,讓你感到趕快聽,聽完了趕快修,佛要走了,就這麼個含義。我們有些事因為以後得不到了,現在就很著急幹啥。認為佛還長住世,我慢慢來吧!以後再說,就這樣,隨眾生的心,隨眾生的願。本來沒有滅度,為什麼要說滅度呢?為了度眾生。為什麼?法本無生,一切法都無生,因境有,法本無生因境有,隨眾生緣就有了。法本無生,那也沒有滅,無生無滅,這是真正的了義話。隨緣呢?就有生有滅了,佛自己說自己解釋。

【所以者何。若佛久住於世。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便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之想。恭敬之心。】所以者何,把這種道理再深入說。若佛久住於世,假使我不滅度,我永遠住世間。那些沒善根之人、薄德之人,他就不種善根了,他有個依賴性,「等著吧!我先快樂快樂再說,將來到了有困難了,再去找佛去吧!反正他常在」。佛現在入滅了,他著急修行了,就這個含義,為了眾生。那薄德少福的人,他不種善根了,他就貪著五欲去了。貧窮下賤,貪著五欲,入於憶想妄見網中。若見如來常在不滅,他就起憍恣而懷厭怠,不能生難遭難遇之想,也不能生起對三寶的恭敬心,所以佛示現入滅。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比丘當知。諸佛出世。難可值遇。所以者何。諸薄德人。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有見佛。或不見者。以此事故。我作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必當生於難遭之想。心懷戀慕。渴仰於佛。便種善根。是故如來雖不實滅。而言滅度。】

是故如來以方便說,這是如來的方便善巧。比丘當知,你們應當知道,諸佛出世間難可值遇,不容易遇到。所以者何?那些薄德的人,就說功力不強的沒有福報的人。因為他經過無量百千萬億劫,或見有佛住世,或者不見有佛住世。因為這種原因,所以我才作如是言。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你見佛很不容易,就像咱們見佛很不容易。不說見佛了,咱們在五台山,在文殊菩薩道場,你見到文殊菩薩了嗎?這些菩薩現在每天一萬菩薩繞清涼,就繞那黛螺頂,繞這清涼山,你見到了嗎?不但文殊菩薩沒見到,一萬菩薩繞清涼,這一萬菩薩你也沒見到。為什麼?這就叫業,業障,業障,你所做的業跟諸佛菩薩障,中間有個障礙見不著。等你把這障礙消失了,你就知道了。文殊只此是,何處覓彌陀。你不求見。等你不求見了,不求見了佛常現前。你愈不見,佛愈現前。愈見,愈見不到,兩種都是妄執。妄執去了。

佛說的,現在法寶在,佛的全部法身在,你開經就見佛。你信不進去,你把佛當成佛,把法當成法,經不是佛,佛也不是經,所以你就見不到了。為什麼這樣說?薄德的人他經過了很長時間,無量百千億劫,或有見佛,或有不見的。以此事故,我作是言。因為這種原因,佛才這樣說。怎麼樣說呢?諸比丘,如來難可得見。你想見佛,不容易!難可得見。斯眾生等,聞如是語。所以佛一出世,他見到佛作難遭想,對佛生戀慕,渴仰於佛。為啥?便種善根。實際上,如來沒有滅。雖不實滅而言滅度,不是真正滅度了,而現的滅度。這就表示一切眾生他喜愛的是小法,不喜歡大法。因為見跟他想這種種的障礙重重,不得見佛。你學這種經,聽到這種佛說的教理,你就知道佛是常在的。不止法華經,隨便見哪部經,哪部經都如是,就是佛的全部法身,佛是以法為身。

【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為度眾生。皆實不虛。】又善男子,諸佛如來,法皆如是。一切諸佛法沒有兩樣的,都一樣,為度眾生,實實在在的,不是虛假的;皆是實在的,不是虛假的。

【譬如良醫。智慧聰達。明練方藥。善治眾病。其人多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數。以有事緣。遠至餘國。】

佛怕眾生不懂,又說個比喻。譬如一個良醫,最好的醫生。這醫生智慧聰達,聰明,有智慧,什麼都懂。懂什麼呢?醫生嘛,懂得處方子,開藥。藥到病除,藥一到了,眾生病就沒有了。這是形容詞,拿醫生來作比喻,智慧聰達,一般的就是聰明伶俐。我們經常講智慧有兩種,一個是世間,一個是出世間。我們經常講神通,五眼六通。講神通,講智慧。這個智慧是一般的,是就事論事,見到一切事就方便善巧,這種智慧。就像醫生治病的一樣。這個醫生有智慧,有智慧,他來治病的時候,看這個眾生的病,病在什麼地方。沒智慧的醫生看,就事論事。瘡長在胳臂上,就治他胳臂。瘡長在腿上,就治他腿。不是的,病也不在腿、也不在臂上。在什麼?在他的心。這種道理,那個明瞭的醫生他知道的,他治病先治他的思想。佛治一切眾生病,佛的智慧就知道他這病是怎麼得的,因為什麼得病,能對治它,對治它的病,對症下藥,哪一藥才適合他這種病。

因為佛稱大醫王,醫眾生病的,那是貪瞋癡病。如果愚癡的醫生他治病,不但沒治好,還增加了,或者給他治死了。為什麼?佛在世時打比喻,佛門盡講空。不錯,印度也有一種空見外道,他也講空。空見外道講空,那個空他看什麼都沒有,因果報應也沒有,他淨造惡事,把善根都斷滅了,他這個空不是空。佛教講空,空不礙有。佛教講的空是講理,理空。比如頓入空門,並不是逃避,世間什麼都沒有了,因果不空。空不礙有,在有上見空。這種外道怎麼能懂?不懂。醫生的時候,病沒治好,還給人家增加了,他治病沒治心。

還有一種醫生治病,能可以使人的病不增加,控制住了,但是他沒能恢復他強壯身體,這也不行。剛那個外道他看見一個牛,看見牛死了升天了,哇!他說牛的功德很大,就學牛,恭敬牛,這是信牛的外道。其實事實不是這樣,這是現在的報受盡了,他前生的功德成就了。他看不到,這是一種。治病的,假醫生治病,醫生使他的病一天一天減少,不是一下頓能情況。像現在很多按摩,按摩一天,逐漸你身體恢復健康,減少一點,不是一下病就好的。這是拿治病顯。

佛度化眾生也是這樣子。你習慧習定,漸漸的斷煩惱,漸漸的證菩提,是這樣子,不是頓的。你的善根,佛看這個人根機很特殊,給他說大乘的,說了義法,明心見性,直至成佛。像此經的龍女,文殊菩薩一度他,他就直接而成佛。醫生就是善知病象,也知道病因什麼得的病,這種就用什麼方法治,要吃什麼藥,吃完了以後病不再發了。佛也如是,眾生就是貪、瞋、愚癡,先斷他貪、瞋、愚癡,讓他先把現實的情況了解了,出了三界,了了生死,那這個醫生就很高明了。佛教導一切眾生讓他把貪瞋斷了,貪瞋癡斷了就不再生死流轉了,以後再趣向大乘,也如是。

佛又舉個比喻,其人多諸子息,這個人兒女很多。就像現在的歐洲、非洲人,有些人娶了很多的太太,兒女也很多的,過去咱們文王百子。現在那天我看報上有一段,非洲人、歐洲人他娶了好幾十個女人,每個女人都生幾個小孩,所以兒女很多的,這個現實都有。其人多諸子息,就是兒女很多。若者十、二十,乃至百數。但是他有事情到別的國去了,跟他的孩子們都離開了,就這個意思,形容詞。有別的因緣,有事到別的國去了,那他的兒子長大了,跟他爸爸也不認識。一切眾生本來佛教化過了之後的,他又墮落了。在地藏經,閻羅王問佛說,地藏菩薩那麼大神通、那麼大願力,把地獄眾生度脫了,出去了。出去沒好久,他又轉回來了,眾生又下地獄了。這有兩種,一種地藏菩薩的威力還是不夠大,不能一勞永逸,度了他就再不回地獄了;就是他懷疑這個問題問佛,佛就跟閻羅王解釋說,南閻浮提的眾生剛強的很,那個業很不容易斷,一下出去了,他又造業,又回來了。

佛說一切眾生都有三種性,哪三種性?一個因性,一個果性,一個隨緣性。所以他隨時的遇到惡緣他又去造惡去了,遇到善緣他又去造善去了,這屬於不定性,就是善惡不定,他容易變化。等他一到了聞佛法,成就了。定性聲聞,那個就不對了,就是定在二乘上了,他不發大心了。所以一個是從他因上講,一個是正因,還有一個是了因。正因,就是原來他本具足的正因的佛性。智慧是了,了因的性是了性。還有緣起諸法是緣因性,他不定,他遇著好人就學好人,遇著壞人他就學壞人,他並沒有定住在好人身上。有些他定在壞人身上,定在壞因上頭,遇著好緣不轉變。眾生有種種的,乃至十種、二十種、百千種,有很多很多的。現在遇著佛教的因緣了,成為佛子了。遇著惡緣,他就成地獄種子了。他是變的。但是了因不同,咱們現在說聞到法華經,就這個聞的種子,還不說你修道,一定能成佛。為什麼?這個覺了你種的是佛種子,不是聲聞二乘種子,是此經不同。不是你看看四阿含,看看十二因緣,因緣經,跟那個不同。這是了因、緣因。一切眾生就是了因、緣因因緣所合成的,所定他一切業性的。

【諸子於後飲他毒藥。藥發悶亂。宛轉於地。】諸子於後,就是長者所有他這些兒子。他父親到別的國去了,他們喝了毒藥了,毒藥的性能發作了,苦難就來了。

【是時其父。還來歸家。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者。遙見其父。皆大歡喜。拜跪問訊。善安隱歸。我等愚癡。誤服毒藥。願見救療。更賜壽命。】在這個時候他父親從各地方又回來了,一看見他這些兒子中毒了,有的把本心失掉了,或者還沒失。沒失的,看見他父親來了就跪拜問訊,請他父親給他們治。我等愚癡,錯誤的吃了毒藥,願見救療,請他父親救他。佛說這段是譬喻話。

【父見子等。苦惱如是。依諸經方。求好藥草。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搗篩和合。與子令服。而作是言。此大良藥。色香美味。皆悉具足。汝等可服。速除苦惱。無復眾患。】他父親見這些兒子都很苦惱,得想方找些藥草。這個藥色香美味,聞到就很好,聞著香。父親就把這些藥和合,給他那些兒子吃。吃了,毒就消了。同時說此大良藥,色香美味,你們可以把這藥吃了,吃了苦惱就沒有了。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見此良藥色香俱好。即便服之。病盡除愈。】這些諸子有些沒失心的,就是毒得不深,看見良藥色香俱好,就把這藥都吃了。

【餘失心者。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求索治病。然與其藥。而不肯服。所以者何。毒氣深入。失本心故。於此好色香藥。而謂不美。】有的中毒深了,雖然見父親來也高興,也來求飲食,求治病;給他藥,他不吃。

【父作是念。此子可愍。為毒所中。心皆顛倒。雖見我喜。求索救療。如是好藥。而不肯服。我今當設方便。令服此藥。即作是言。汝等當知。我今衰老。死時已至。是好良藥。今留在此。汝可取服。勿憂不差。作是教已。復至他國。遣使還告。汝父已死。】

他父親就說這些個孩子可愍,中毒很深,他心都顛倒了。他見著我也希望、也求藥,但是好藥他不肯服。我得想方便,讓他吃這個藥。不要從比喻上想,佛為了救度我們這些眾生,這佛經上都有,就是藥方。慈父就是佛,各個經論上都說的種種藥方,讓你念了經去學,學了去修。我們念了經還是不肯學,所以道也不容易成,生死也不容易了。那麼佛涅槃了,沒佛可依了,只能看看經上說,知道唯此能救。隔一段時間,這些人也能服藥。服藥,病也漸漸就可以好了。佛舉這段說,汝等當知,我今衰老。佛就形容詞,我現在也快死了,這些好的藥給你們留到這吧!汝可取服,不要憂愁病不好。如是教已,就到別的地方去了。去了,就沒回來,就死了。

【是時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父在者。慈愍我等。能見救護。今者捨我。遠喪他國。自惟孤露。無復恃怙。常懷悲感。心遂醒悟。乃知此藥色香美味。即取服之。毒病皆愈。其父聞子悉已得差。尋便來歸。咸使見之。】

這些兒子聽到父親死了,這才想到父親留下的藥。諸子聞父背喪,心大憂惱,而作是念,若我父親在,慈悲我們,能救護,現在已經不在了,自己想孤露了,沒有依怙了。心遂醒悟,到這個時候才明白,乃知此藥色香味美,即取服之,毒病皆愈。我們知道佛不在世了,自己生老病死憂悲苦腦,佛留下經卷,念經吧!就是這個含義。照著佛說的話去做,就等於那群子服藥。你依著佛的教導去做,就斷煩惱了,就了生死了。佛這段比喻,拿這個醫生跟藥來比喻,佛說末法之中弟子。

【諸善男子。於意云何。頗有人能說此良醫虛妄罪不。不也世尊。】諸善男子,於意云何。你們如何想?能有人說這個良醫虛妄罪過嗎?是不是良醫的錯呀?否也,世尊,絕對不是良醫錯了。

【佛言。我亦如是。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故。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

佛言,我亦如是。我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為眾生,我示現的涅槃。以方便力,言當滅度。這不是真實的,方便善巧。亦無有能如法說我虛妄過者,我示現入涅槃有過嗎?有人說我示現入涅槃是過錯嗎?不會的。那就說不是佛之過。佛向眾生說,佛亦如是。我成佛已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不是現在你們所知道的,這八十年,離開王宮,到迦耶,坐菩提樹,才成佛的。我成佛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劫,不可說數了。這像那個醫王一樣的。我見諸一切眾生,我以方便力,言我當滅度。以方便力,言當滅度,不能把我這個滅度如法說我虛妄過。示現滅度是虛妄的,有過錯嗎?不能說吧?佛說我過去的壽命是無量的,成佛久遠久遠的,這個沒有過錯,只是方便善巧在此娑婆世界示現壽命只有八十,隨順人間的,隨著當時的緣。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情。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佛怕眾生沒記到,再重新覆說一遍。自我得佛來,所經諸劫數,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我成佛以來,不是這八十年當中,那經過無量無量劫,百千萬億劫。

【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爾來無量劫。為度眾生故。方便現涅槃。】常說法教化,無數億眾生,令入於佛道。無量無量劫,就是無量無量的時分。經過這麼長的時間,我常時在說法教化眾生,令這些人都能入於佛道。從我成佛已來,教化的眾生無量,時間也經過無量。為什麼我現在要示現入涅槃呢?方便善巧。為什麼說法華經是真實的?因為到法華經最後佛說了,佛說不是方便善巧,如實而說。如實而說,就是說我真實相,我永遠也不會入涅槃。這個是指著我們如果從法身佛毗盧遮那說,毗盧遮那永遠不入涅槃的。說入涅槃是釋迦牟尼,這是化身。這個入涅槃是示現的,就是入涅槃也是方便善巧度眾生,對眾生有益的。

【而實不滅度。常住此說法。】那實在是什麼樣子情況呢?實在情況是不滅度,常住此說法。這在其他經論故事當中,也都說的有。道宣律師問他那個送飯的天人說:釋迦牟尼在娑婆世界入了涅槃了,你以天眼看,釋迦牟尼佛到什麼地方度眾生去了?天人就反問道宣律師說:你說的哪個釋迦牟尼佛呀?那就說明了釋迦牟尼佛多得很。道宣律師就跟天人說:我就說在印度那個釋迦牟尼佛。他說:我給你送飯時候,釋迦牟尼佛還在靈山說法呢!並沒有入涅槃。道宣律師是唐朝時候,那時佛滅度已經一千多年了,天人說還在靈鷲山說法呢!

同時古來有個印度得道的僧人,常在靈鷲山修道,忽然間他修道的地點,那個山變了,少了一塊。這就算了。後來他到中國杭州,他看見現在那個飛來峰,他說:唉呀!我在靈鷲山修道的那塊,怎麼飛到這來了?所以叫飛來峰。你到那個靈隱寺去,你看看那個飛來峰吧!那裡頭看看那石頭紫亮。拿這些事實證明,佛所示現都是善巧方便,佛沒入涅槃,常住於世間。這指著這一個釋迦牟尼。還有千百億釋迦,大家都讀過梵網經吧?盧舍那佛說梵網經,給千釋迦說的,不是咱們此土化現的釋迦牟尼,叫大化。千釋迦,每一釋迦佛又給千百億釋迦牟尼佛說。以此我們知道佛的化現是無量的,佛可以為一個眾生化現度他,也可為了千百億眾生化現。而實不滅度,佛並沒有滅度,常住此說法,常在這裡說法。

【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這些顛倒眾生,我就在他跟前,很近,但是他看不到我,他認為我死了;而實實在在我沒有滅度,常在此說法。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令顛倒眾生,雖近而不見。離著眾生很近很近,眾生就是見不到。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他們能見到我什麼呢?見到我死了,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供養我的骨頭遺灰。咸皆懷戀慕,這個時候不在世了,他拜舍利拜得很誠懇。這是真的吧?大家只要說這是佛的舍利,拜得很誠懇。我曾到寧波阿育王寺拜舍利,那個舍利是飛來的,阿育王造的八萬四千塔之中之一,飛來的舍利,佛的舍利。咱們這大白塔裡頭的佛舍利,是摩騰竺法蘭帶來的。摩騰竺法蘭到中國弘法,第一個是洛陽白馬寺,漢朝時候,第二個是這個懷恩寺,帶來一顆舍利供到白塔裡頭。那時白塔沒這麼大,白塔不是塔院寺,就是華嚴寺,是華嚴寺的塔,後來把它分開了,和尚也分家,塔院寺分了是塔院寺,華嚴寺是華嚴寺,這個舍利也是真的。

眾生認假,不認真。法華經是佛,我看沒有誰把它當成佛?佛說的,法華經是佛的全身舍利,法身。因此佛說的法目的一個,讓眾生入佛道。所以無量劫來,佛只是為了度眾生,佛沒有其他的任務。佛只有一個任務,度眾生。但是為度眾生,所以示現涅槃也好,示現降生、求道、修佛法都如是,實在佛沒滅度,常住此說法。信嗎?就我們現在,我們這裡頭六、七百人,信佛這句話不?我常住於此,以諸神通力,雖近而不見。因為我們顛倒了,令這些顛倒眾生在佛的跟前不見佛。拿著法華經,沒把法華經當成釋迦牟尼佛,也沒把它當成毗盧遮那。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只是供供我舍利而已。咸皆懷戀慕,質直意柔軟。能夠信佛見佛,憶念我,他心地就不那麼剛強了,就很柔軟的,不粗暴,很柔軟的。比丘,就是很安詳的。比丘、比丘尼應當很安詳,從來不浮躁。我看見我們有的道友突然間臉色也變了,發脾氣,那就不對了,不柔軟了,我們得柔軟像棉花一樣的,不要剛強。但是我們這個世界崇尚什麼?那人好剛強。特別說張飛,那些殺人不眨眼的大將,說性體剛強,說性如烈火,性子像烈火一樣的。這有什麼好呢?不但燒人,也燒自己,但是他崇尚的是這些個。這叫顛倒。

眾見我滅度,廣供養舍利,咸皆懷戀慕,而生渴仰心。眾生既信伏,質直意柔軟。眾生信了佛了,心裡頭沒有瞋恨心,都是柔軟,永遠是微笑的、安詳的。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聽到佛涅槃不在了,他可就一心想見佛了。佛在的時候,他不見想見。

譬如說我們四眾弟子見了佛像,跟那些不信佛的見了佛像,絕對不同的。我曾看見一些事實,什麼事實呢?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板垣征四郎,日本的首相,那時候他當一個軍團司令,就在我們這跟前打仗,他跟那時候叫八路軍把他消滅在平型關,他這個師團失敗了。後來他在這個山西到了山東青島,他進我們湛山寺,他把他的武器、軍服、槍、刀擱到那個廟門外頭,把他皮靴也脫了,光著腳,赤足,進到那個大殿裡頭,禮佛!拜佛!我看見,我說這殺人的魔王,他見了佛像,見了佛,大家都知道日本都信佛,他還產生這種恭敬心。不是說他本人,說佛的威德能可讓這殺人的魔王,乃至於我們所說的魔王釋梵諸天,他一見了佛像,他那個煩惱、瞋恨心消失了,善念生起來。當然我們這四眾弟子,你成天拜佛幹啥,這不足為奇的。特別是那些個人。所以佛有降魔的力量,從這就可以顯示,生渴仰心,生信伏心,信伏三寶。一心欲見佛,不自惜身命。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以方便力故。現有滅不滅。】

時我及眾僧,俱出靈鷲山。佛說我跟我一些弟子,跟這眾僧人,出靈鷲山,度眾生。就是佛無處不在,佛普遍化度眾生。我時語眾生,常在此不滅。佛就跟一切眾生說,我常在靈鷲山,沒有滅度;以方便善巧,現有滅不滅。這些大家很難得信,明明佛不在世了,涅槃了。但是這法華經說,佛說我沒有滅度,我這是方便善巧,現在示現的滅度,實際上沒滅。那非得到靈鷲山去拜,拜,能拜見嗎?玄奘法師到靈鷲山去拜了,佛也沒給他示現,他也沒見著佛。以他的功德,以他的道德,以他修道的力量,佛並沒給他示現。

【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故不為現身。令其生渴仰。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

餘國有眾生,恭敬信樂者。餘國就是離開印度之外,像我們娑婆世界。我復於彼中,為說無上法。釋迦牟尼佛的經傳到我們東土來,給我們說法了。特別是咱們清涼山,咱們上回講華嚴經菩薩住處品,佛說的東方有國,震旦國,清涼山,文殊菩薩在這住呢!你說到靈鷲山見佛,就在五台山也照樣見佛。文殊菩薩就在這山裡住,咱們就沒見到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也沒入涅槃呀!就在五台山住。沒有緣!業深,罪業很深,就是障緣。善緣很淺,什麼善緣呢?沒有能見文殊菩薩這個緣,還不是說佛了。現在就是彌勒菩薩跟佛在這互相談論這個問題,利益眾生的。汝等不聞此,但謂我滅度。你等不是真實認識我,認為我是滅度了。我見諸眾生,沒在於苦惱。一切眾生沒在於苦惱,就在苦惱所淹沒了。故不為現身。你在苦惱當中,佛不給你現身,現身你也不能認識。不給你現身,令你渴仰。渴了,喝不到水,你想水喝。見不到佛,想見佛。因其心戀慕,乃出為說法。因他的心戀慕,給他說法。能有法在,我們雖然沒見到佛,我們還能夠學法。這個法是佛說的。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

神通力如是,於阿僧祇劫,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及餘諸住處,不是光在靈鷲山,所有一切眾生都能夠見到佛,都有佛的住處。你要為了到靈鷲山見佛,一步一拜,拜到靈鷲山去,能見到嗎?心誠則靈。眾生見劫盡,大火所燒時,我此土安隱,天人常充滿。咱們五台山也如是,大火淹沒的,三劫災害的,清涼山不變。園林諸堂閣,種種寶莊嚴,寶樹多華果,眾生所遊樂。諸天擊天鼓,常作眾伎樂,雨曼陀羅華,散佛及大眾。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我這是清淨土,不是娑婆世界。憂怖諸苦惱,如是悉充滿。是諸罪眾生,以惡業因緣。這個世界充滿了惡、充滿的苦惱,那不是佛淨土的,是眾生的罪,以他惡業的因緣有這種現相。所見不同,業不同故。過阿僧祇劫,不聞三寶名。

【諸有修功德。柔和質直者。則皆見我身。在此而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我常住世間,給眾生說法。或時為此眾,說佛壽無量。我是給這些人說的,我是無量壽,沒有涅槃。等你業障消失了,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佛是難值難遇。

【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壽命無數劫。久修業所得。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我智力如是,慧光照無量。佛自己說他的功德,我的智慧是無量的,照無量界的,這是我的智慧,這是我的力量。壽命無數劫,沒有時分。這是我久遠修來的業用,這業用有大勢力所得到的。汝等有智者,你們這些有智慧的人,勿於此生疑,這個說佛的壽命無量,不要懷疑惑。明明沒見到,佛只活八十歲;那就不叫佛了。不是佛的過,是你的業,你還沒修到。但是在此當中有智慧的人,佛在這說無量壽,絕對不生疑惑。當斷令永盡,佛語實不虛。佛說的話真實不虛的。

我不曉得大家有懷疑沒有?說佛佛道同,我以前對這句話我有懷疑。我懷疑什麼呢?那個西方極樂世界釋迦牟尼佛說他無量壽,但是釋迦牟尼佛本身只活八十年,從生下來到死。佛佛道同嘛!這道不同了。後來我疑怎麼解的呢?佛佛道同是真實的,極樂世界的眾生是他的業,他看見無量壽佛是無量。我們娑婆世界的眾生看釋迦牟尼佛只有八十歲,現在法華經告訴我們佛無量壽,你信不信?不信,違背佛所教導。你信,跟事實不符,釋迦牟尼佛不在了,確實只有八十歲。

那佛說他是無量壽,如何理解?佛在世時候,只在恆河流域,從現在尼泊爾,也到那中間那幾省。我就想到我們那孔夫子周遊列國,看看他的歷史,好!這列國有好大呀?只是山東、山西、河南的邊邊上,這也沒到過嗎?孔子一生未入秦,連西安都沒到。終生沒入秦,連秦國都沒到,那還周遊什麼列國呀?在語言上文字,你可要想一想,不要去執著。在那個時候,那個當時的時間,那就叫列國了。一個山西就三國,韓、魏、趙。為什麼叫三晉?咱們山西稱三晉,三晉就是三個國家,一個韓國,一個趙國,一個魏國,因此叫三晉。一個山西省,還有些小國。周遊列國就是這個樣子,你得如是理解。釋迦牟尼佛所有教化的,佛常住在世間,怎麼樣理解?就是化身佛,佛就在,他的像在。

頭幾天我們道友他要拿我的相片,我說:這個相片真的、還是我是真的?他瞪眼瞅我。當然相片不會給他說什麼了,我是真的。我死了,沒有了,那相片在啊!雖然他不說話,他像還在呀!真假你分辨不出來,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那也叫化現吧!要以什麼來認識?這叫智慧。文殊菩薩天天在五台山到處轉,你看見了嗎?你能看見放羊的那個老頭,或放牛的老頭,你給他磕個頭,「文殊師利菩薩」!我可見到你了,那老頭是文殊師利菩薩。但是很多大德到五台山,看見放牛的或者放羊的一個老頭要來接他了,說你找文殊菩薩,就跟他說一段話,這個就是文殊師利菩薩,信嗎?當你業銷的時候,一切諸佛境界都現。

前頭咱們講那個夢中所現的,夢是真實的,不是夢。有時夢是真實的,有時夢是假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是前生的影子。還有沒來的時候,你那靈知靈覺把它給你現了,讓你夢,那未來的事。這叫智慧力。所以佛說我的智力如是的慧光照無量,壽命也是無量劫,為什麼?我久修業所得的。為什麼?就是我修來的無量的業用,這就是佛的智力。汝等有智者,勿於此生疑。如果你有智慧的話,你對我這些事,你不要疑惑。告訴你了,把你那些障斷盡了、疑斷盡了,知道了佛說的話實實在在,不虛,不是假的。

【如醫善方便。為治狂子故。實在而言死。無能說虛妄。】譬喻大家懂了,佛就跟大家說,我那是善巧方便,是度眾生,使眾生的狂妄停歇下來,沒辦法而說涅槃。實在而言死,也是實在的,這能說我是虛妄嗎?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為凡夫顛倒,實在而言滅。我是因為救度眾生的苦難說滅度了。以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如果我常在世,他沒有希有想、沒有難遭想。常在,他就感覺著不幹啥了。不在了,想起來了,盡想他的好事,想佛的功德。就像我們在每個老師的跟前的時候,在的時候,無所謂。老師走了,都經常懷念他,一樣的,就是這個道理。當他父母在的時候,對父母很不孝順,頂撞,父母不在了,可就不同了,常時思念,這就是人如是。但是我們這是情,不是智,智慧就不是這樣子。實在而言滅。因為常見我故,而生憍恣心。放逸著五欲,墮於惡道中。

【我常知眾生。行道不行道。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因此佛知道眾生這種毛病,他就不修行了,所以佛才示現滅度。隨所應可度,為說種種法。每自作是意,以何令眾生,得入無上慧,速成就佛身。佛說我自己常時這樣作意、這樣考慮,我以什麼令到一切眾生都能成到無上智?成就佛身?這就是佛的目的。今天就講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