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弟子文庫 > 如瑞法師文章(第2頁)
每天晚上要給自己一個總結:今天我的言語行為、我的心念,有沒有離開過失?如果把昨...
做回人不容易。因為在六道輪迴當中,我們看到,豬馬牛羊又有多少!河裡的魚又有多少...
文殊菩薩什麼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訴眾生想得到妙吉祥,那麼就要先...
文殊菩薩問佛:佛涅槃以後,眾生用什麼來做福田?佛答:汝等須知,我涅槃後供我身像...
從喜愛生憂,從喜愛生怖;離喜愛無憂,何處有恐怖。從親愛生憂,從親愛生怖;離親愛...
二佛神咒裡面有勤轉念,證菩提這兩句話。雖然只是短短的六個字,但已經把修行的方法...
給大家講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 一次法會,很多人來聽佛說法。有兩位好朋友,也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怎麼樣來修行禮拜的功德呢?我們用印光大師的話,給大家一個...
我們來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內涵,是要有遠大的志向、高尚的節操和不...
我們說生命很重要,真正生命重要的意義,是在於我們能懂得學佛修行。我們上課的時候...
嗡啊吽這三個字的功德非常大。如果總說,可以代表諸佛清淨的身口意。嗡代表身,啊代...
我們要訓練自己,就是要訓練我們的這顆心。從行上,我們以持戒入手。當我們遠離了緣...
常常說到口業四種過:惡口罵人、妄語欺騙、兩舌離間、綺言有損。前三種口業過失,相...有人問:你們出家人能役使鬼神嗎?答:不但出家人能役使鬼神,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這種本領。 問者愣了,說人人都可...
你的一切表現都和你的思想、語言、行為有很大的關係。你今天覺得你遭遇的一切很不好...
脫名韁利鎖,乘法船遨遊。 破我執自在,為蒼生奔走。 清朝乾隆出遊江南時,曾與鎮...
佛是從哪裡產生的?佛是由我們心成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那地獄、餓鬼、畜生是哪...惡業 佛陀說: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惡者方見惡。 這首偈頌是說:那行惡者因過去世積累的善業而...
作為一個修道人,我們現在還不能達到無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念。知道自己當下,從...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學習過龍舒居士的淨土文。再讀一遍,它的感受又不同的,就覺得真正...
一個人要想進步,就是要學習佛的三藏十二部講的戒定慧的內容,就是要通過聞思修來獲...
如果你問什麼是修行,答:心平氣和是修行,不慌不忙做事情,做到有事成無事,操心用...
人非聖賢,誰人無過呢?我們還沒有成聖成賢,那也就是說在我們沒有成佛之前,我們有...
能海上師曾經講過一個故事,是講到父母的恩德。同樣也是講到一個屠戶要殺一頭牛,這...
我們看到那麼多的經書,裡面都是告訴我們覺悟的方法。佛教的經典是非常浩瀚的,分三...
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體驗什麼是發菩提心。自己真正發了菩提心,向內就是要明白:我與佛...
祖師曾教導我們:時常日久揩磨,漸漸明通心地。我們總會想到一下子要怎麼樣,但有沒...
人從愛慾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這也是佛所說的偈子。這是說到曾經有...
喬達摩弟子,常善自醒覺, 無論晝與夜,彼常念佛陀。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佛...
實際我個人24歲出家到現在60歲,我們師父們也可以見證,我每天雖然累,但卻很快...
一次,文殊菩薩化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幾個人正在試圖擒住一頭豬,準備把...
人的生命在呼吸間,但我們不能只是知道會死,我們要好好地活。因為知道會死,所以我...
印光大師說一切從恭敬中求。一切,不外乎福報和智慧。學佛要知道怎樣來修福修慧,這...
有鋼骨可不能有傲氣,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規範就有了威儀,威是威德,儀是儀容,讓人一...
說到修行,實在需要我們慢慢地用心去體會。我剛出家的時候,總希望天天都不要離開老...
佈施好品德,幫助眾親眷,行為無瑕疵,是為最吉祥。 我們應該培養廣行佈施的好品德...
昨天有一位出家人問我在忙什麼。我說這段時間,上午忙的給同學上小課座談;中午該接...
如果有一個人,我們沒有惹過他,但他一直給我們出難題,那我們就應當生慚愧心,請諸...
為人子女要常念父母之恩。世人常說百善孝為先,侍奉父母是人類高尚的品德。佛戒雖有...
在修學佛法上,我們常說: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這正是在強調為人處世當中,首先要...
上通下願老法師在世的時候說,她接觸到的老百姓都會說: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問: 我認為我們修行實際上是修心的過程,要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去培養自己的心力。心中有佛,自己的心就是修行的...
有同學問,燒香是價格越高越好嗎?當然不是。我們學習佛法,就是要有正知正見。佛法...我這次到太原,見到一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家,念了一輩子的佛,現在不念了。說學了這麼多年佛,沒找到一個正法,現在...
一天中午,法堂裡坐了二百多人聽我開示,結束後,大家要求照集體相。此時,一位年齡...
古大德常講,修行人三常不足,要少睡、少吃、少穿。因為多多地需求,都是長養愛慾的...
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又由一天天組成,那麼我們的生命究竟怎樣才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是經附文,臨終方訣,最為切要。修淨業者,所宜詳覽。若兼誦經,獲益彌廣。了知苦、...
我們修行,要修什麼?最主要的是修對治自我的貪著。不要一天到晚我要這樣,我要那樣...
修行需要壓力,想一想,現在多少的父母親眷,對我們有恩的人,都在地獄、餓鬼、畜生...
即使雨金錢,欲心不滿足。智者知淫欲,樂少而苦多。 世間人的不滿足,就像佛在《法...
師父說:什麼是佛?可以有很多種答案,那我試舉一種。有個小和尚,他突然想起來問他...
接觸到幾位同參道友,大家談的話題,都是說無常迅速,要做無常的準備。本來,佛法再...
佛法很高深,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的道理越多,在生活當中就越會應用。拿吃飯來講,學...
曾經有幾位道友,她們都發願說:今生當中,修行一定要證得道果。說起來容易,真能那...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為智者。 拂除塵垢無煩惱,不復重來生與老。 (法句經)...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智者...
我們為什麼要皈依?佛,他完全覺悟了,他能覺悟我們,所以,我們才皈依他。換句話說...
伎樂聚會,當願眾生,以法自娛,了伎非實。 伎:古泛指歌舞表演。樂:音樂。妓樂指...
忍耐是說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說成安忍。我們在生活當中常常會碰到不如意的事,最容易...
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為最吉祥! 不要親近愚癡的人,應該和有智...
我們知道三寶是眾生的良福田,也就是是最好的福田。在三寶當中哪怕只做一點點的供養...
知足,就是知道滿足,不去貪得無厭。這好像很好理解,但真正做到知足,也不是那麼容...
大家學過《菩提道次第》,知道從修行上,根據各人發心的不同,也可以說根器不同,分...
要培養自己一個強有力的思想,來牽引自己的生命,很重要的。所以大家常念南無阿彌陀...
人生的話就是要有個好心情。你有個好的心情,一切負面的東西就給你轉化成正能量了。...
我們人都有這種習性:雖然知道死無定期,但因日日見不死,於是常見又會生起來。所以...
佛在法句經裡面說,不與俗人混,不與僧相雜。出家無慾者,實為修行人。如果約發心來...
當新的一天開始的時候,我們心裡應該充滿喜悅。 盡管昨天有一些不順心的人與事,比...
捨這一個字是很難的,不管是善法,或者是什麼東西,我們還是很難捨的。對這個世界,...
當我們不好的念生起來的時候,我們就煩惱了。貪慾煩惱時,你壓制這個貪慾的念,到現...
我們要歡歡喜喜地去面對一切,因為我們的人生就像一條長河,媽媽沒生我之前有我,今...
人做事兒,不能讓事兒做我們,所以佛教徒天天歡喜地面對一切。每個人你不得不做,為...
我們怎麼樣來長養我們的四無量心呢?《華嚴經》告訴我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
我們如果這一生,單單隻有這一生,如果沒有未來的話,其實我們都不要做什麼,為啥?...
當我們看到活生生的一個人,從他意識清楚的說話,到變成一把骨灰,我們可以問問我們...
給大家講個朝三暮四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有個宋國人,養了一群猴子。猴子們特別聰...
光陰就是這樣快得很,我們現在明白應該使勁地抓住它,不要浪費它。但是是無可奈何,...
曾經有位修行者,去參學一個很有名的道場。那裡住著很有名的大德。但是過了幾天,人...
奮勉不放逸,克己自調御, 智者自作洲,不為洪水沒。 暗鈍愚癡人,耽溺於放逸, ...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智能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 法句經忿怒...
我從小就有很多的疑問,也喜歡問。長大以後去讀書,老師那兒一講,完了以後,我肯定...
普賢菩薩強調,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法供就是用法來作供養。我們知道,我們用種種的...
今天是盂蘭盆法會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們陸陸續續的來,有居士問我,師父,我們到...問: 師父,像我們初學佛法的人,是每天都去上香拜佛,還是初一、十五去拜,或是心到就可以了? 如瑞法師答: ...問: 師父,您好!我想請問您一下:人從何處來?到何處去?人來到世界上的意義是什麼?謝謝! 如瑞法師答: 這...
有位大德說過這樣一句話:忙人的時間最多。 為什麼忙人的時間反而最多?我想,是因...
有父子倆是開飯館,賣打滷面的。打滷面的調料調配得特別好,誰家的都沒有他家的好吃...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若離世間證菩提,怎見如來金色身? 這是說明:佛法...
我們什麼時候能證道呢?這就全在於我們的信心,在於我們的用心了。 學,是為了讓我...
我曾經一再強調,過堂也好,上殿也好,要聽二磬。但發現現在很少有人聽二磬。我想是...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如瑞法師答: 佛教裡有很多的佛菩薩,每個人的因緣是不...問: 為什麼學佛多年,但長養不起來道心? 如瑞法師答: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問一問自己:學佛多年了,...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這需要因緣。不管信不信佛,只要來到五台山,我們...
當今時代,無論是居士還是出家人,都能方便、及時地接觸到佛法。但為什麼在我們的生...
前幾天,有位居士給我看他珍藏的一塊玉。玉的名字我記不起來了。這是一塊非常珍貴稀...
有的人會說。我很窮,根本沒東西佈施,你就佈施微笑吧!見了人很好地打個招呼,微笑...
人首先要能夠謙卑自己。眾生為什麼會有種種的苦惱呢?就是因為我執太重了,有著種種...
人為什麼要學佛呀?因為人有老病死這三種法,不可愛、不光澤、不稱意、不可念的。沒...

做出家人!我常常說高潔尊嚴人天師,如來親子不自棄。出家人就要有出家人的威儀幢相...

順境安適,般若無緣

珍惜自己的人生與福報

學佛後什麼都是順境了嗎

【推薦】只要心裡有佛,佛都會來護佑你

離喜愛無憂,一切無恐怖

短短的六個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訴我們

真正貧富的標準

不是業障消不了,而是虔誠心不夠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離了道

正念精進是我們人生的財富

「嗡啊吽」這三個字的功德非常大

常常看人不順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場

善護口言,切莫落在綺語之中
人人都可以役使鬼神

發了不好的心就會感召不好的人

您可知江上船隻多少

心念改變命運就會改變
幸福不是活給別人看的

不能達到無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確的念

肉體不過是幻化的因緣,為什麼要貪著

想讓自己不斷成長 這個方法可以幫助你

修行就是這麼簡單

是你造作的,將來都要付出代價

小牛救母口吞殺刀 孝心打動屠戶養牛到老

一切都是我們自作自受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時常日久揩磨,漸漸明通心地

人做事,不要讓事做人

無論晝與夜,應常念佛陀

一定要讓學佛成為快樂的事

佛教徒找工作應該注意什麼

因為知道會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學佛要知道怎樣來修福修慧

人應有鋼骨但不可有傲氣

每天都給自己一個檢驗

為什麼不把貧窮賣掉

能在動中修,這更是功夫

為什麼我們會莫名喜歡或討厭一個人

真正地孝順父母,一定要讓他們歸信三寶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踏踏五台山的土,生生世世不受苦
在家人是否比出家人更能利益眾生

燒香是價格越高越好嗎
念了一輩子的佛,現在不念了

假如生命只有三個月,該怎樣珍惜和利用

我們哪天離開過這具骷髏

生命如何才能活出意義與價值

了知苦空無常理,生安養欣樂心

學以致用,慚愧懺悔

從內心發起真正救度眾生的心

即使雨金錢,欲心仍不滿足

佛在你那兒睡著了

修行人如何激勵自己

內心要常懷感恩

若能做到這三種法,現生證二果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復重來生與老

智者不放逸,如富人護寶

皈依三寶讓我們找到吉祥幸福的人生

以法自娛,了伎非實

不從小事來學忍辱,沒法來成就大事的

勿近愚癡人,應與智者交

用觀想法來修供養,讓有限變無量

一輩子急急忙忙苦追什麼

要想達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視平常的小事情

有時平平淡淡也是一種福

人生就是要有個好心情

整天奔波忙碌為了什麼

修行人不與俗人混

遇到逆緣應先檢討反省自己

「捨」這個字是很難的

勤轉念,證菩提 -- 善於修這顆心

我們可以不接納傷害

誰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這就是學佛和不學佛的不同

善於醒覺,不要沉迷

「朝三暮四」成語的由來

別在煩惱當中浪費自己的生命

心要與法相應

【推薦】世間上什麼壽命最長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不要只求順緣,還要求點違緣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得到吉祥的方法
每天都要上香嗎,還是心到就可以了?
人從何處來?又到何處去?

自造業自受果

【推薦】奧秘來自我們的日常生活

正物須正心,修行即在平常中

要學會和佛的心相應

六根門頭無人用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學佛多年為何生不起信心

【推薦】有兩件事我們非常需要去做

降伏自心的秘決

【推薦】未成佛道之前,要先結人緣

福報是從眾生身上得來的

【推薦】為何不能低下心來向別人學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