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經文:【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相。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如來不以具足相,意思就是說:如來心性是不生不滅的,那麼是不是沒有三十二相的莊嚴相啊?就是否定佛的莊嚴的意思。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因為佛剛剛講的都是無相嘛!這一段世尊講,要對因果負責,無相是講本體,任何一個人都要對因果負責,不可以說斷滅相,這一段就是不可以斷滅,不能說:既然都是講無生無滅,那麼就不要做善了,也不要弘法,也不要利生了。錯!統統要做,還是要行善、要救人,還是要這樣做,因為因果嘛!你不能說否定這個因果,佛為什麼這麼莊嚴?就是修無量的福德嘛!無量的善,世尊才這麼莊嚴,要不然,每一個人貌相完全不一樣。各人造的因各人不同。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不要這樣講喔!釋迦牟尼佛也不能說他沒有莊嚴的三十二相喔,這個有修無量的福德善因,才有三十二相,你不能說:釋迦牟尼佛講不生不滅的空理,就否定了事相的因果,這是不對的。你不要這樣想,動這個念頭說:如來是無相,不以具足諸相,所以,【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把筆拿起來,「諸法斷滅」,就是壞因果緣起法,叫作斷滅相。也就是沒有因果了,你做善事,無善;做惡,也無惡;也沒有果報,糟糕了,這個就完蛋了,這個就是外道見。斷滅就是壞緣起因果法,叫作斷滅見。弄到這個就完了!世尊一直講不生不滅的清淨本體,那麼在事相上也不管善了,也不管惡了,錯了!善惡統統有因果。所以,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果你做這種念頭,如果有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就是無因無果,無善無惡,完了!

【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把筆拿起來,寫六個字:因果仍然存在,因果一定存在的。於法不說斷滅相,對這個法一定要對因果負責的,叫作因果仍然存在的。

【如來不以具足相故者。佛恐須菩提落斷滅見。是故令離兩邊。然性含萬法。本自具足。應用遍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去來自由。無所罣礙。此法上至諸佛。下至含識。本無欠少。】每一個人都存在,【是名具足相也。】

【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者。諸法性空。空寂是常。】空寂就是一片寂靜,當下就是永恆,【是故不斷不滅。】不能說沒有這個因果,不可以的。

【若作念雲。無相而有道心者。是斷一切行。滅一切法。此非中道也。又云。若作有相觀。即是一邊見。若不作有相觀。即是斷滅法。】

所以,佛法很難,說這個也不對,搞那個也不對,搞來搞去,眾生不是左邊就是右邊,不是有就是無嘛!佛法統統不是,也統統是,難就難在這個地方。若作有相觀,就是一邊,清淨自性是無相的,你作有相觀,就不通達清淨自性。若不作「有相觀」,就是因果緣起的法則,就是斷滅法呀!所以,你觀想佛像,還是有因果的,你心清淨,有這個心清淨的因,將來就往生極樂世界的果,因果還是不可以斷滅的。修淨土法門,念佛就是成佛的因,在因果法則就是這樣子。知道嗎?不能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錯了!「凡所有相,皆是實相啊!」凡所有相雖然皆是虛妄,但是,凡所有相,悟到,統統是實相,實相就是不壞因果,無相無不相嘛!所以,要對因果負責。【故知真如法性。不是有。不是無。湛然不動。觀與不觀。皆是生滅。故云莫作是念也。】

【於法不說斷滅相者。見性之人。自當窮究此理。】

此段為六祖講的,嚴重的誤解佛法,【若人空心靜坐。】這一句是六祖講的,如果有人空心靜坐,什麼都不想,跑去靜坐。【百無所思。以為究竟。】什麼都不想,認為這個就是修行,這個就是佛。錯了!佛就是要繼續造作,一定要好好的修善,同時無所著,該做的事還是要做,佛法就是這樣。以一顆清淨心,無所住的心,無所著的心,該吃飯就是吃飯,該睡覺就是睡覺,該上班就是上班,為人父母,就應該盡父母的責任,做法師的有法師的責任、義務,該怎麼做就是應該怎麼做,還是要積極度眾生,還是要積極行善,但是,內心無所著。如果你什麼都不想,就認為這個叫做佛,錯了!【即著空相斷滅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