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聞思講堂群三的同修道友們,大家晚上吉祥。下面請大家合掌,端身正念。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各位佛友們,今天是我們講《宗教不宜混濫論》的第八講。上一週跟大家致歉,因為一個是準備不足,再一個那天是初一,所有道場裡面大家要集眾,出家人誦戒的日子。所以我們停了一週,今天還復再來,還是講印光法師的這篇開示。

在此之前,我們所有的內容都圍繞著宗和教。從正宗分開始就是宗和教的定義,宗教的教理,上一次主要講到是宗教所被的根機不同,傳老已經做了很好的判別了。今天的內容,我們開始講到宗和教的悟,宗和教的修。從悟、修,也就是真實的操作,凡聖超越的差別相上,給大家進行一個了解。

有一點就是,今天的內容可能會比較深,也可能會比較專業,我們常常會覺得,特別是現在的通俗弘法,覺得好像跟生活有關聯了,這就叫非常生活化。如果一旦說有點高、妙,離開我們通常的語言溝通表達的這些常規的詞也罷,行為也罷,理解力也罷,就會覺得這太難了,等等這些,說一堆詞出來。我個人的意見不是這樣的,並不是佛法能用不能用,實用不實用,不是在簡單和難上,不是講的好像跟生活脫節了就不能用,我們就要向那兒用,既然講的這個理,我們就要向理上會,既然導的這個行,我們就要依之而行。

你不可能永遠腳踏實地的在人世間的紅塵裡面,一點都不捨得,或者一點都不往上攀的,來學習佛法。所以我們要有一個態度是,實用不實用是要我們去真實的來用,發自內心的想來用,才稱之為實用。如果你覺得好像很高深了,與自己遠了,把它就稱之為不實用,是我們沒有想用,也可能是我們根本就不想需要,甚至是下意識的一種推開,沒有接近。所以首先大家在這個上面,先有一個定位,然後我們再契入今天主要的內容。

今天開始講到宗教的悟修,我們首先契入一段論文。大家來看,這是承接轉化上一次講到的內容:

「又教則以文顯義,依義修觀,觀成證理,令人由解了而入。故天台以三止三觀,傳佛心印也。宗則離文顯意,得意明心,明心起行,令人由參究而得。故禪宗以直指人心,傳佛心印也。」

大家來看這一段話,這一段話雖然是方法上宗和教有一些分別,但是我們要注意到最後的落腳點,都是為了傳佛心印。通常我們以為是說,只有宗門才稱之為心法,以為是傳佛心印,故而好像覺得教法不在此列一樣。我們今天就明白,不管是宗門還是教下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傳佛心印,也就是讓我們覺了諸佛的正知正覺。既然都是為了這樣,但是他的方法方式上有別,也就是不論從悟或者從行來講,修來講,他還是有差別相的。

你看這裡說「教是以文顯義,依義修觀,觀成證理。」他的特點就是「令人有解了而入」,這是一個教的特色就出來了。「解了」就是容易理解,明白,了了分明,知道道理了,然後往進去學,往進去修。我們這裡剖析一下,如果要把他配別一下的話,「以文顯義」可以說就是信和解,「依義修觀」可以說就是行,「觀成證理」可以說就是證。「信解行證」正好是一個佛法的脈絡,修學次第。

為什麼我們把「以文顯義」判作信和解呢。不知道我們通常有沒有對信和解做過一個深度的剖析,什麼是信,什麼是解。佛法非常巧妙,大家看《法華經》裡面有一品就叫「信解品」。通常我們認為「信」肯定是相信,「解」就是理解,但是不知道我們有沒有從大的懷疑精神上,了解一下信和解的內涵。也可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信就是解,解就是信。或許在人的能力中,似乎不知道真正有沒有理解力的存在,很多時候其實我們所謂的理解力就是一種理論,一種解析系統,一種新的解析系統又把我們原有的認知,人生觀也罷,宇宙觀也罷,給他進行一個融化,或者進行一個包圍,我們就要新的所謂的自己的思想體系。反過來看這種狀態,其實恰恰就是一種本能的信的狀態而已。所以這裡講到的「以文顯義」就是讓我們在這裡信解,以信為解,以解為信。

為什麼這麼講呢,不知道大家能不能跟的上來,因為文字語言,可以說是一種週遍的共許的工具。但是它所要體現的功能,絕不是文字本身,而是文字表達時所產生的,我們每個人所共證的心念狀態吧,這就是我們所謂認知的顯義,「以文顯義」。依所顯的義,也就是我們的心念狀態,去不斷的改造原來的心念狀態,其實就是這裡講到的「依義修觀」。

所謂的觀法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改造,重新這麼想,把常態變成非常態,把非常態變為常態。因為我們現在的常態是一種生死輪迴煩惱的常態,那就改成一個解脫自在,涅槃的態,就是這樣一個意思。所以「依義修觀,觀成證理」,說白了就是把我們現在的心念,染的改造成淨的,現在所有的想法,生死煩惱的想法改變成不分別的般若智慧,這就叫觀。「觀成」也就是把這種狀態,持續到一定的地步,不斷的讓他「非常態」轉成「常態」的時候,就叫觀成了,觀成了自然而然就見到真如實相的般若空性的道理了,這就是最後的真實利益。所以這就是所謂的佛祖的言教,這裡講到「令人由解了而入」,你念明白了就這麼來進,無非如此,一切的法門,一切的行門,都是讓為了覺悟的。

特別是這裡印光法師列舉了天台宗的「三止三觀」。他是講到天台宗的學人是以「三止三觀」這樣的一個見解,也就是解和悟,來傳佛心印,以達到傳佛心印的功德。如果從教下來講,其實不僅僅天台宗,每一個宗派都有他的觀法,就是一套成熟的學修體系裡面,一定有他修行的一個技巧。所以這裡雖然以天台宗的「三止三觀」,我們把這裡稍微做一個更多的介紹,讓大家對於佛法的觀法,就是我們常入到修的階段的時候,怎麼來調製我們的心念,怎麼來讓他恆守在一個清淨相續的狀態,怎麼樣又是在這種境界中慢慢的調製,把他從染到淨的進行一個清洗,一切都源於「止觀」,這是按照天台宗來講。

「止」是什麼意思呢,「三止三觀」的「止」就是定力,我們說的禪定的定。「觀」就是慧。有時候我們又把「止」叫做寂,就是圓寂的寂,寂滅的寂。「觀」叫做照,就是「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的照。這是一種定慧等持的狀態,就是把我們的心調到這樣一個狀態,那就說明有「止」的時候,我們的定力在,有「觀」的時候,我們的智慧在,這樣一直相續下去,就是我們能夠達到「觀成正理」的成功的那個時候。

所以天台宗認為一代教法,統歸都把他稱之為「止觀」而以,無非就是這個道理。甚至他們說天台宗的創始人智者大師,他靈山親承,就是從釋迦牟尼佛當時聽《法華經》的時候,承下來的法脈,大蘇妙悟,他是在大蘇山悟到止觀法,三昧所修,縱辯所說都是「止觀」一個法。所以天台宗的人是非常注重止觀,他們甚至以修止觀為根本法門,說參禪者得之,克證無疑,就是修禪的人肯定能夠悟,能夠證。修淨者得之,就是修淨土中得到了以後呢,往生可必,就是一定能輔佐你往生。甚至說持律學教的得之,也能夠戒淨理明,這是他們對止觀的大加的讚歎和推廣。具體當然操作上,我們得慢慢來,從理論上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叫做「三止三觀」。

我記得我那會兒普陀山剛出家的時候,有一個對聯叫做「依聞思修,入三摩地」,這是咱們正在依著聞思修,學習這部論典這就是在走這個路。下聯就是「依空假中,立一乘行」,這就講的天台教下的止觀了。止叫做體真止,方便隨緣止,息二邊分別止;所配的觀呢,就是空觀、假觀和中觀。

我們一起來看「體真止」顧名思義就不難理解了,體就是體悟真實的,說白了體悟真實的狀態。真實的狀態是什麼呢?一切法無自性,就是他的空性。如果能體悟到一切萬法從緣而生,空無自性,就叫體真止,這配的就是空觀。我們常說的空,不是真的有一個空,空也是空的,所以在這樣怎麼練空也是空的狀態呢,就必須用方便隨緣止,從空觀入假觀,就是廣修一切的六度萬行的這些善法,方便隨緣就是依著方便,隨順因緣該幹啥幹啥,但是你要始終知道這都是假的,本質上還是空的,空的他是因緣而有,假緣和合而現,這樣的話就叫做假觀,這叫方便隨緣止。這邊講空,那邊講假,既然有一個定性的空,有一個定性的假,也不行呀,所以最後就叫息二邊分別,不要有空假的定性,一切法都是即空即假的,不離空假的,這叫做遠離二邊的分別叫中觀。這裡天台宗就是以「三止三觀」來傳佛的心印,這是他們的修法。

其實其他的宗派也有,比如說一樣的為了傳佛心印,在唯識宗裡邊,唯識是八個宗派裡邊另外一個,講一切的萬法,現象,五位百法,都是唯心唯識所現。那他們的觀法就有了另外一套體系,今天我們也做一個了解。大家來看,唯識宗裡邊列了五重觀法,遣虛存實觀,捨濫留純觀,攝末歸本觀,隱劣顯勝觀和遣相證性觀。

為什麼叫做遣虛存實呢,大家知道唯識裡面講到的三性,在此前講過麻蛇繩就是唯識三性的一個比喻,裡邊講到了說遍計執,就是週遍計度一切幻相上又進行分別,依他起性就是一切法都是因緣而組合成的,圓成實才是圓滿真實現成的真如法性。這裡的遣虛存實觀,就是遍計執在繩子上面錯認為蛇的錯覺,把它給遣掉,留下依他起和圓成實暫時留下來了。

捨濫留純觀,這就是把所有的心,我們一切的萬事萬物,除了心,就是外在的境嘛,心攀攬外面的境,才會有分別出現。所以捨濫就是捨得外面的相分,也就是外在的環境,存下來我們內心能夠了知的功能,這就叫捨濫留純。

攝末歸本就比較難理解了,大家知道由我們主觀的能了知的這一方來講,我們唯識上通常叫做見分,看見的見,分別的分;由我們能夠去攀攬外境,為我們所了知的外在的境界,叫做相分。剛才的捨濫留純觀就是把相分給去掉,只留下見分。如果再要往上提升一層,如我們能見的主觀和被見的客觀,雖然把被見的客觀去掉了,能見的主觀依誰而立呢?他也是一個存在的錯覺。這個時候呢,唯識宗裡面還有一個叫做自證分,就是見分和相分這兩者,主觀和客觀有一個統一的主管,就叫自證分。這個時候攝末歸本就是把見分也給去掉了,能見的主觀也把他給修掉了,歸到自證分的狀態。

自證分的狀態的話,再往上修就叫隱劣顯勝觀,就是把自證分再歸到一個證自證分的狀態,唯識宗裡面有四分嗎,這叫做證自證分。如果我們理解不了,給大家做個比喻。相分就好比我們開了店舖,就跟一個賣的貨物一樣;見分就跟能知道所有這些賣的貨物的一切情形的小夥計一樣;自證分就跟統治賣的東西和僱傭店裡面的小夥計的老闆,叫做自證分;自證分又歸誰管呢,歸老闆娘管,很有趣的比喻。

所以隱劣顯勝觀就是把自證分也給修掉了,歸到證自證分,其實就是一個從粗到細的一個心性修法,這樣的觀法。我們如果對唯識有一點知識的人的話,就知道有一個五位百法,五位百法就指的五種把所有的萬法歸為一百個類別,這一百個類別又分了五個層次。比如說色法、心法、乃至心所法,還有不相應行法等等這些。這裡的如果要配這五重觀法的話,色法,一切的萬事萬物這種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這種東西,其實在捨濫留純觀的時候呢,就把它給去掉了,色法,在第二重觀法就去掉了。剩下的就是心不相應法,不相應行法其實在第三重的時候,攝末歸本觀的時候就把他去掉了。

在隱劣顯勝觀中,其實就把五十一心所法也給隱去了,最後只剩下八個心王了,就是我們說的八識。由萬相到百法,由百法到五位,到隱劣顯勝的時候這一層觀法就只剩下心法了,最後的一個徹底明瞭的總結就是遣相證性觀。就是把依他起的萬法也給捨掉了,最後入到圓成實中了,這就是一個由染到淨,由凡到聖的一個觀法。當然唯識宗裡面更加的專業,聽起來不是那麼好理解。

但是具體操作上怎麼這樣講呢,比如說如果我們通常這樣的去觀,養成一個專業的水準的話,首先見到一個人,不會說這是某某某,還進一步分別他是男的女的還是老的少的,而是說人當體就是五蘊組成的,色受想行識,最後五蘊也是空的。或者觀到人當體就是四大組成的,四大也是空的,五蘊非有,四大本空嘛,就一點一點把他空掉,其實唯識五重觀也是一個趨向於最後遣相證性,就是一個空的過程。

最後也是落到天台宗的中觀息二邊分別止,是一樣的境界。包括中觀裡邊講到,三論宗裡邊的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八不中道,也是最後的無得證觀,叫無所得證觀,還是一樣的道理。乃至華嚴宗裡邊也有三觀,真空觀、理事無礙觀、週遍含容觀等等這一切,都一樣的,都屬於這裡的「傳佛心印」。

這是教下,所有的教法都是以他的以文顯義,依義修觀,觀成證理來體現的。包括我們的淨土宗,我們在講淨土,以淨土為根本,淨土的觀門是什麼呢?如果一定要套的話,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就是止,就停止在這,依附在這上面了,信願就是止。信願我們鐵定的深信迴向發願心就是止。那念佛就是觀呀,特別是在《觀無量壽經》裡面的十六種觀法,那一一都是妙觀啊,全部都屬於觀行。所以大家來看,教下都是以消文解義,以章句名相為方便,最後還是以觀心證入為根本。如果在宗門下面,宗則離文顯義了,他不是依文顯義,消文解義,而是離文顯義,得義明心,明心起行。他是讓人由參究而得,他是以這樣的方法來進入到佛的心印。

所以大家看看,其實這段話要說的就是,還是沒有離開信解行證。主要的差別就是在解上,一個是漸解,一個是頓解;一個是解悟,一個是參悟。最後落腳點都屬於要傳佛心印,沒有兩種心印,佛法是無二無別的,你最後入的就是佛之知見,心地法門,這個是絕對不會錯的,所以這是這一段的大概意思。

我們再往下看,印祖寫文章邏輯性非常強,一卯扣一環,大家來看:

「又經教所說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事理行相,歷歷分明。若能修因,自然證果,超凡入聖,即眾生而成佛道矣。既得此事,則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之理,豈待外求。」

這是從教來講,教的依教所修所證的一個次第。依宗怎麼來修證呢。

「宗門所說,總歸本分,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此理即也,若得此意,此名字及觀行初心也,定然依此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之理,」大家注意這一句話,「而起修因證果,超凡入聖,即眾生而成佛道之事矣。」

雖然是兩套,走的好像是兩套,可是大家發現了沒有,其實是一套體制。這裡首先我們來講,一切如來所說經教的內容,無外乎就是這裡講了幾個詞:「凡聖生佛,因果修證,事理行相」。也就是說什麼是因,什麼是果,世間的一切事,出世間的一切事,無外乎因果。什麼是修什麼是證,修一定在因上來修,才能在果上來證。什麼是凡夫,在凡夫的時候就屬於因地,要修,是從世間。什麼是聖呢,在果上就叫做聖人,已經出了世間了,叫做證。在凡夫的時候我們通常稱之為眾生,在證的時候果地圓滿了,我們就叫做佛。乃至事理,還講到什麼是事理行相,事就是現象,理就是本質,一切都交代的清清楚楚,這就是經教所詮的道。

所以由此而見,我們學教的話,就好像打個比方,進入一個景區,也許景區今天天氣不好,都是雲纏霧繞的,但是我們只要按著景區的指示牌走,一定會到。就像我們成佛了之後到的最佳觀景台了吧,一切景區整個的來龍去脈,各個景點乃至一路走過來的情況,我們都一目瞭然了,是這樣的一個修法。但是宗門所講的都是歸本分事,也就是首先你就把所有景區的全圖給看清楚,在這樣的情況下也許不需要指示牌,你自己心裡明瞭有數了,按著自己的認知圖你自己找,一直走走走還是走到最佳觀景台。

最後的目標都是為了上最佳的觀景台,但是教是雖然你什麼都不懂,也不知道怎麼走,只要你按著指示牌就行;宗呢,是你已經把整個景區的全圖已經看清楚了,還是這樣走。由此大家要看到,教雖然心裡沒有數,但是我們只要按著指示牌走,這就是教,按著教走,一定能到。宗呢雖然有數了,但是大家也一定要知道,他並不是不走了,還是得走,只有走才能夠到,這是一樣的道理。這裡講到的這段話,首先我們總體上來把他做一個提綱挈領的理解,把他分別開來,然後再匯向一處。

我們這裡總的講一下,就是不論宗和教,他是一個路數。就是絕不會繞開因果,修行,修因證果,不能離開因果修行而轉凡成聖的。所以統歸不論是從教來講,乃至從宗來講,以前的大祖師們,這些開宗立派的這些大智者,大圓滿者,給我們列了一個非常也就是萬聖同遊之路,必走的六即佛。特別是在天台教下有一個六即佛這樣的一個教理脈絡,今天我們把六即佛跟大家認真的進行一個了解,學習一下,請大家仔細的把六即佛的內涵,進行一個系統的了解。

因為有時候我們在教法上不知道,就不能夠統觀,甚至遇到一些學修途中的人和事,你也沒有鑒別的能力。天台宗的六即佛的義理,對於我們修行人整個統觀佛法的因果修證、事理行相是一個總覽,也可以說就是一個景區的全圖,我們給大家貼出來。為什麼這裡要插這個內容呢,就是這裡講到的因為宗和教,不管是因果修證,從凡夫到聖者,他是有一個體系的。這一段話裡所介紹的體系呢,唯有天台宗最推崇的六即佛義能夠完全說明清楚,也讓我們非常好理解,易於理解。但是因為六即佛,平常如果沒有時間稍微了解佛法的教理,聽起來就會很澀。

首先我們要知道這裡列了六條,所以才叫六,裡面都有即,理即佛,名字即佛,觀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證即佛,究竟即佛。即是什麼意思?即就是本來的意思。首先我們講一下為什麼要說六,又要說即呢。六呢,是六種次第,即呢,可以理解為本來具有,分為六種次第就是害怕修行人他不懂得前後修因證果,事理行相會亂掉了。比如說有的人講空,比如說開悟了就以為了生死了,就不修了,這就不對了,為什麼呢?不能夠以凡濫聖,你一定要依著這六個次位來修,最後到究竟佛才算成佛了,在此之前都不能夠算成佛的。為什麼又分而即呢,分為六以後就好了,為什麼又要說六即呢?就是有的人呀,雖然他是凡夫,他不敢相信自心就是佛,不敢諦信這個道理,害怕。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會出來一個弊病叫高推聖境,就是哎呀你們修吧,我可到不了高的,我不可能成佛,就以為成佛非常高攀不可及。所以這裡講到的理即,名字即,觀行即都是即,本來就是佛,有什麼不可及的呢,每個人都有佛性,都能成佛,他是從這兩方面上了一個雙保險。所以說六而常一,就是我們本來具足佛性。一而常六,就是裡面的次第嚴格分明,不可以逾越的。這是首先從給大家做一個交代,然後我們再來看一下六即佛的具體內容。

六即佛的來歷,緣起於在《涅槃經》裡面打了一個比喻。就是我們每個凡夫修成佛的時候呢,《涅槃經》裡面講到說有一個很貧窮的貧女,大概叫做貧女寶藏。貧女家有一個寶藏,她自己不知道,不知道的情況下呢,後來終於來了一個高人給她指點,說你們家就有寶藏你都不知道。她一知道呢就開始去挖寶藏了,慢慢不斷的挖離寶藏越來越近了,最後終於把寶藏給挖開了,看到這些寶貝了,拿出來她可以用了。就是用貧女寶藏,比喻我們成佛的路程。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叫做理即佛呢?這就是指的本有的佛性,如來藏心,我們常說到凡夫也不少聖人也不多。這就等於這故事裡面說,貧女知道自己家裡面有寶藏,如果不知道的話就挖都不去挖啊,首先她要知道自己有寶藏,這就叫理即佛。這個寶藏如果沒有人指的話,她永遠都不知道,雖然在她家後院,沒有人指點給她說呀。所以第二個是名字即佛,就是我們或者從善知識,或者從經教上慢慢的悟到二無我的空性之理了,馬上開悟了,大開圓解了,通達一切法都是佛法了,這個時候所悟的道理和佛無二無別了,就叫名字即佛。為什麼呢,你只是個名字,雖然是個名字,但是確實可以即佛了,因為你的知見跟佛無二無別了,可是你的修行還離佛差的很遠,因為覺在了,行不圓滿,覺是跟佛一樣的覺,但是你的行不圓滿。

這樣的時候就開始修第三個觀行即佛了,就等於說那個故事裡面有人指點給她那有寶藏,她開始挖了,進入到挖的次第了。情況就開始到了觀行即佛的地步呢,就可以說解和行合二為一了,到這個地步就可以把五住煩惱給伏住了。五住煩惱就是我們指的見思惑和無明惑,三界內的見惑呢等於說是一住,三界內的思惑為三住,然後三界以外的無明為一住,一共叫五住,這是一個佛學知識。把五住煩惱給伏在那了,就是不讓它鬧騰了,但是大家要知道一點還沒有斷,包括三界內的見惑還沒有斷,這叫做觀行即佛。

再往上修,不斷的修修修,就等於說挖寶藏挖的越來越近,已經馬上就要到了寶藏跟前了,就叫做相似即佛了。相似即佛的地步,按照傳老這裡也列出來了,就是得到相似的中道的觀照智慧了,這個時候差不多就是到了圓教的七信。到了相似即佛的地位的話,可以等於說能夠六根互用了,這樣講大家比較能聽明白,就是六根可以隨意的不染外面的六塵了,眼耳鼻舌身意的眼睛就可以有鼻子耳朵的功能,到了這個地步的時候阿羅漢都不能比了。

雖然還沒有證到佛性實相,但是已經有了大神通了,不可思議的神通有了,六根能夠互用了。大家想想,六根清淨了。再往上修到了分證即佛,這個時候就等於寶藏徹底開了顯現了,裡面有什麼東西已經開始要見到了,寶藏裡面埋了什麼已經一點點的開始見了。由這個時候已經開始破一品無明,就是證到圓教的初住位了,一直到等覺位都屬於分證即佛。大家要知道到了分證即佛地步的菩薩呀,到了初住位的菩薩就能夠去在一百個佛土裡面去大作佛事,他能夠就是「應以何身得度現何身而為說法」了。這樣就等於寶藏開了,最後把寶藏取出來,你可以隨心所欲的用了,就叫做究竟即佛。

大家來看不管是宗門教下,都離不開這六個次第。教下的大開圓解就等於說在名字即佛的階段,他開了佛知見了;宗門的明心見性也是等於說到了名字即佛的狀態,等於說開悟了。所以在這樣的開悟了圓解了以後呢,大家來看他並不是不修了。教下經教所說的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事理行相,歷歷分明,如果能夠修因自然證果。「超凡入聖,即眾生而成佛道」。後面有一句話叫做「既得此事」,就是既然已經到了大開圓解了,也就是名字即佛的層面了,就明白了說原來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沒有這些分別了,本身是我們一心本具的,不會向外攀緣了,莫向外求嘛,所以這裡印祖說「豈待外求」。

宗門所講的悟和修,是引發你頭頭法法全部向「名字即佛」上會,就是要開悟。開悟了以後已經馬上就明白了,還是不涉及什麼因果修證,凡聖生佛的理。既然「若得此意」,就是已經悟到以後呢,還得「依著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之理,而起修因證果,超凡入聖之事」。就是還得要修,不是不修了,是這麼一個理路。所以這就跟我們現在有的時候錯覺,比如說有很多時候就以為開悟了就了生死了。開悟了就到了「名字即佛」的地步呀,名字即佛到這裡講的話,大家想想不要說煩惱能夠斷,伏都沒有伏住,才開始修行了。到「觀行即佛」的時候才能夠把煩惱伏住了,還沒有斷呢,到「相似即佛」的時候才開始慢慢斷了。

所以大家想想煩惱斷不了一點,都了不了生死,這是一個。但是我們也不要退卻的說,這麼難我們就不去修了,為什麼?因為「理即佛」,我們每個人家裡邊都有一個寶藏,寶藏都是現成的,不是從外而來的,不管你學教也罷從宗也罷,只要你悟到就有,人人都有。所以一切的修行都不是外來的,我們本具的,要具足信心。

從這兩門我們看的話,就可以稍微做一個劃分。好像從教來講,就是六即佛裡面比較側重於六,而隱說於即;從宗來講,六即佛裡面就可以說重於即,而不能夠混濫六,還是依照六。當然這是我們個人的一個見解,不知恰當與否。從悟也罷修也罷上,當然根機也是不一樣的。

永明延壽禪師,這裡傳老也列出來,根機不一樣就是從頓和漸上來講,從悟和修上來講,各式各樣的都有。有的是頓悟漸修的,有的是漸悟漸修的,慢慢的悟慢慢的修;有的是漸悟頓修,就是悟的時候慢,修的時候快;還有一些頓悟頓修的,頓悟頓修的人那就太少了,除了像六祖惠能大師這樣屬於頓悟頓修的,一句話開悟了以後馬上就即證,就修,可能八地就上去了。通常最多的人是屬於頓悟漸修的,悟是要頓悟,修得漸修,這是一個通常基本上所有的聖者都是這麼過來的,雖然其他的也有少數。

雖然有頓有漸,頓漸好像不一樣,可是悟和修是一模一樣的,哪怕你看上去有點快,就跟我們說大鵬一展翅馬上幾萬里就飛上去了,它也是從下往上飛的,不可能省略一點點高度。哪怕是用一把刀把一摞紙給切下去,一千張紙給切到底,它也是一張一張而過的,不可能繞過任何一張紙。這就是宗也罷教也罷,一定是這樣的,你不管是先修再悟,或者先悟後修,都繞不開六即佛的總把握。所以大家要學習天台六即佛裡邊,把修證次第已經一目瞭然了,千賢萬聖都不能逾越。

因為我們這裡主要是講的宗教不宜混濫,所以大部分的內容都是講到的悟修分明。可是我們要知道悟後,這裡印祖為什麼列這麼一段文字,往哪引呢,悟後啊並不是不修了,而是開始更加註重事修了,不是不修了。悟明心見性的理呢就跟眼睛開了一樣,可是你還是得用腳去走,腳不走,行門不走的話,那你缺一步也到不了家。所以這裡印祖就開始具體的舉例子,古德都是我們的榜樣,說了好多古來大德的難行之行,難忍之忍之事。講到這裡我們也要看,印光法師閱藏真的是功德無量,好比就是把千百年來這些古來大德的奇人奇事,在他這就如數家珍一樣,所以這些都是逐漸深入經藏的見多識廣。

所以下面一段的話就開始具體的講一些,千百年來的大善知識,他們在悟後以後是怎麼來修的,我們一一做一個了解,大家來看,這一大段都是介紹古來的大德悟後以後,怎麼具體的行為方法。

「所以古德大悟之後,」就是已經明心見性了,開心了,大悟之後呢,首先第一個「有三次七次閱大藏經者。」這裡括號裡是說(汾州無業,三終大藏,育王知微,大慧杲門人,禁足於上塔院十餘年,七終大藏,見育王山誌)這是他進行了一個註解。

這裡講到的大悟之後,前面不是解了嗎,再看經教的話就如同家里人說家裡話一樣了,就是說即教印心了,至關重要。這裡講到的三次看大正藏是指的汾州的無業禪師,無業禪師是馬祖禪師門下得的法,馬祖道一。他人本是山西人,九歲的時候就開始學佛了,大家看看這些祖師們,十二歲的時候剃度,二十歲受戒。為了開悟,去了當時江西最有名的馬祖道一,得了大徹大悟的功德,後來回到五台山隱居,八年閱大正藏,看了三遍。

這是說的「三終大藏」。第二個就是寧波的阿育王寺,這次如果去普陀朝聖的話,就會去阿育王寺去拜舍利。阿育王寺當時有一個知微禪師,他是南宋時候的人,他的師父就是得法師,是非常有名的大慧宗杲,他是禪師的法子。悟了以後他就在山上的塔院寺裡面閉關修行,差不多有十年讀了《大藏經》閱了七遍,是這麼來修的,這是指的第一個層面,看經的人。上一個如果說我們講到的學習,還是學佛,可以說是一點都不敢懈怠,深入經藏智慧如海,下面就是有從行門上看祖師們的恭敬是怎麼恭敬的呢,這裡講到:

「有以坐看為不恭,跪讀行披立誦者。」

這是指的棲賢的禪師,他是宋朝人,可以說是法眼宗的門人,是福建的。他是從百丈這裡大徹大悟以後,他在看《大藏經》的時候怎麼看的呢,如對聖容一樣,不敢坐,或者有的時候跪著來閱讀,或者有的時候經行的這樣來看,或者有的時候站著來看,一共讀了三遍大正藏就是沒有坐著看。那大家想想如果換到我們現在來講,又說這人太著相了,大家要知道這些祖師已經悟到不著相之理了。

我們現在就不想這樣,為什麼?重身輕法呀,祖師們重法輕身,我們是重身輕法,累呀,跪在那膝蓋疼呀,走的時候走著走著腰酸腿痛,那走著怎麼能看書呢。縱然我們現在有些恭敬,又是乍現恭敬居多了,其實心懷著天大的我慢之山。大家要知道祖師們已經悟到無我之理了,還這樣去恭敬去學習。在這裡大家看:

「有畢生日持一部法華者。」

畢生持一部《法華經》最有名的就是永明延壽禪師,他一天要做一百零八件佛事,誦一部《法華經》是其中的一件佛事之一。還有當時河南開封有一個首山省念禪師,他是專修頭陀苦行的,也是誦《法華經》不斷,當時的人把他號稱為叫做「念法華」,他有這麼一個外號。這就是「畢生日持一部法華者。」

有的「有看經唯恐打差,貼帖子於方丈門首,曰看經時不許問話者。」

這主要指的是仰山的慧寂禪師,是溈仰宗的祖師。他老人家因為是一代祖師,我們說參訪參訪,很多雲遊的納子去到他那,就是為了去問個話,問話對答一下,看能不能印證開悟了沒有,能不能得到他的加持。那人家這樣的話,在看經的時候害怕別人來打岔,打岔就是說干擾嘛,中間給斷掉了,所以在這個時候呢就貼一個貼子在門上說,看經的時候不要來問話。

還有這裡說「有持觀音聖號者。」

這是指的明教契嵩禪師,他也是七歲出家,十三歲剃度,十九歲開悟。人家一天念觀音菩薩聖號要念十萬聲,才獲到意持陀羅尼門。明教契嵩禪師有什麼功德呢?他是對一切世間出世間所有的書呀,他不用讀就知道。不讀怎麼知道的呢?大家仔細想想,我們讀了還不知道,人家不讀就知道了,為什麼?因為得了陀羅尼門了嘛。就是海印三昧一樣,一切出世間物質也罷,精神也罷,眾生的心念也罷,完全就像海里面映現出來的萬事萬物一樣,一目瞭然。

所以不讀而知呀,別人肚子裡有的就等於他肚子裡有,別人心念中啟動的,他就能夠感應的到。還有長沙地方有一個華林善覺禪師,也是常念觀世音菩薩,而且他是在晚間才出來修道,手裡拿一個錫杖,走七步一震錫,稱一聲觀音菩薩聖號。當時還有兩個侍者叫大空小空,裴休去問他的時候說,「你山裡面連個侍者都沒有」,說「有啊,有兩個侍者」,說「誰呀,叫來看看」,說「大空小空」,結果就出來兩隻老虎。嚇的裴休趕緊說,「走了,你別嚇人了」,「去吧」,就走了,你看他把兩隻老虎給降伏了。當時裴休問他話的時候,他就問裴休,「會得會不得」,意思是你開悟沒有,裴休說沒有開悟,沒有開悟只能用事相上給你講,我每天都是念觀音菩薩聖號,這就是我的法門。

再一個這裡講「有持准提神咒者。」

這是指的大概浙江金華的俱胝和尚,他是南嶽懷讓門下的禪師。他的根本法門就是豎起來一個指頭,他自己也是從法師父那裡豎一個指頭而悟道的,還是法師父給別人講法,豎了一個指頭,他倒開悟了。所以一切人來他那請法的時候,他都是豎起來一個指頭,這就是他的法。他日間常誦的就是《准提神咒》。

還有「有日課百八佛事者。」

我們剛才講到的就是永明延壽禪師,還有這裡更恭敬的是北宋時期的精於律儀的大通本禪師。他的恭敬心虔誠到什麼程度呢,佛像是站著的佛像呢,他就不敢坐;佛像是坐著的佛像呢,他就不敢臥,不敢躺。他是北宋雲門系的,他虔誠精嚴到什麼程度呢,凡是吃的裡面有說到雞、魚、肉呀等等有這樣名字的,他都不吃。所以大家想,我們現在有時候不要說聽到名字了,奔著名字,一聽說什麼紅燒魚呀、松鼠魚呀、西湖魚呀就吃去了,武昌魚,只要各式各樣的聽著就趕緊去吃。人家聽到名字都不吃,就是不是真的魚肉,用了名字人家都不吃了。

「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者。」

這是指的是百丈懷海禪師,當時他上了年歲了,跟大家一塊出坡的時候呢,別人把他的農具給藏起來了,說他太老了,別這麼辛苦,他都不行,最後生氣了那天就沒吃飯。大家看看這些呀,等等都是祖師們的方軌,就是人家的行履。

為什麼說這麼多呢,這都是開悟了的大祖師呀,已經明心見性了的大善知識。開悟了以後尚且能有如此的行門,那我們沒開悟的人該怎辦呢。所以印光法師講法,確實是一點都不違背佛的法式。

我們讀過《楞嚴經》的,如果在居士林正在聽的都知道,《楞嚴經》裡邊選圓通法門都是把前面二十四個法門都給羅列完了以後,最後才把耳根圓通給壓軸,脫穎而出的。這裡印祖也是用的這個方法,講了前面有持准提咒,念觀音菩薩聖號,閱藏的,乃至經行的,日百佛事的,都不算數,當然不是說他們不對,都是不重在指出。他要最後指出什麼呢,「至於念佛求生西方,」也就是說烘托在這裡了。最後要托出來宗門下開悟的祖師,最後修念佛的是最最最多的了,說「則多不勝數也。」為什麼這麼說呢,確實是。

有一個北宋時期臨濟宗的法系裡面有一個死心悟新禪師,他在勸別人的時候就講到,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就是彌陀這麼好念,淨土這麼好生,所以他說參禪的人最好念佛,因為根機有利有鈍,如果你今生未必能夠大徹大悟,哪怕你小悟也不行,哪怕你大徹大悟還沒有了生死呀。所以死心悟新禪師他說如果有人念佛生不了淨土的話,老僧當墮拔舌地獄,你看這些善知識婆心切切的。

還有一個叫真歇了禪師的,也是曹洞宗的法系,他說洞下一宗都是來密修的,為什麼呢?其實他說都是來暗暗的修淨土法門的。因為淨土法門,他說直接上上根器,旁引中下之機呀。像天衣懷、圓照本等等這些大禪師們,全部是在宗門開悟了以後轉弘轉修淨土的。其實印祖的用意在此處,特別是他最後這段:

「良以百丈乃馬祖傳道嫡子,」我們常說「馬祖建道場,百丈立清規」,天下的叢林都是從他們兩個人來的。給大家貼出來:「至於念佛求生西方,則多不勝數也。」最後他舉了個例子,就是所有天下的叢林,都是馬祖開的建叢林的規矩。「百丈」就是立的清規,所有叢林裡邊的規約都是百丈來的。但是就這樣的人,可以說天下的叢林基本上都是禪宗道場,就這樣的人,禪宗的祖師爺裡面的祖師爺,還開示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由此我也想到我們雲門寺佛源長老,他是一輩子建叢林,收徒弟,帶領著他們往道上匯,但是最後一次在禪堂裡面,大家知道在禪堂裡面講法的時候說,念佛,修行以念佛為穩當、保險。

而且這裡印祖又說:「又所立清規,凡祈禱病僧,化送亡僧,皆歸淨土。」

這確實如此。就是哪個叢林裡邊晚課的時候都會念《佛說阿彌陀經》,沒有人不念阿彌陀佛,最後念完了以後,寺院裡面有師父們生病以後,就會念佛,說如果說大命將終的話,今登極樂,如果世緣未了,就是意思趕緊好起來,都這樣迴向的,以念佛迴向。至於說亡僧的話,廟裡面都叫往生堂,或者叫極樂殿,等等這些都是最後導歸淨土的。

「故五宗諸師,」就是這五個禪門五宗下的這些所有大祖師們,「多事密修也。」都是秘密的迴向往生極樂世界的。

「多有久歷年所,躬行苦行。無非欲圓滿六度,自利利他。類皆重法如寶,輕身似塵。」

這是最後一句總的說了,說這些祖師們他們的行履,你想他們什麼來歷,他們什麼根機,尚且如此。我們現在這一般的這些,只能夠粗持根本戒,老實念佛,求生西方。他們的這種知見,印祖的落腳點給我們兩個啟示。就是祖師們的這種超高見地,正知正見,行門又穩如泰山,在這樣的一種根器了別下呢,尚且如此。

那給我們兩個啟示,一個是從祖師們的悟後堅持的法門,苦修中,我們要認認真真從事相上該怎麼修因,就怎麼修因,該怎麼依著教理次第,就依著什麼次第,不能夠亂章法。再一個縱然間你明心見性了以後呢,你還離不開事修,不是明心見性了以後就不修了。再一個最重要的突出就是,雖然明心見性了以後,尚且還生死不了呢,所以不如求生淨土更為穩妥。這都是這一段話裡邊的密意吧,我們當如是理解。

那我記得蕅益大師都講到了,說祖師們是怎麼成就的,都是一些超方眼目,千古品格的人,他們的心非常柔,他們的志非常堅,雷打不動。再回想到我們現在,基本上都是末世了,都喜歡追逐枝葉,放棄了根本。記得蕅益大師有一段開示就是說「末世競逐枝葉」,就是喜歡追逐枝末的葉子,「罕達本源」不去管樹幹樹根。最後他感嘆了一個「誰知朝花易落」,就是開一段時間的花很容易落,「松柏難凋」只有松樹柏樹這才算是四季常青的。如果把開示比做我們抉擇法門,或者修行精進上來講的話,確實如此。

今天還有一件事讓我覺得很感慨,為什麼呢?靈岩山是淨土宗的祖庭,靈岩山有個法師到處去問說要修內觀禪,這不捨大從小嗎?放著現成的祖庭裡面的淨土修法,又去修內觀禪去了,這麼大的圓頓教法方便至極的殊勝法門,他覺得沒什麼意味,可能嘗不著吧,就說不好吃,結果又去問內觀禪怎麼修,內觀禪你就再怎麼修的好,你就這輩子頂多接一點點舒服的緣,你能了生死嗎。請大家認真思考。

好,我們一起來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我們今天的法就到這裡,下一週再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