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傑法師:童蒙止觀

代序

蕅益大師說:「佛道以見性明心為指歸,以信行、法行為方便。信行秉教,豈廢觀心;法行觀心,豈容離教。是以西天諸祖,無不貫通三藏,深入諸禪。南嶽天台弘通般若法華,亦未嘗不以觀心為要,目足並運,入清涼池。否則鑽他故紙,終招說食數寶之譏。

冷坐蒲團,未免暗證無聞之禍……又教下之人罔思修證,宗乘之士多落險途,致令行果無成,教 道幾熄。唯台嶺一宗,始從智者章安,中歷荊溪四明諸老,近復得妙峰、幽溪諸大師,相繼而興,教觀雙舉,信法兩被,故能超賢首慈恩諸教之觀道寥寥,亦勝曹洞臨濟等宗之教 法貿貿。東南一絲,信可系佛法九鼎於不墜,末世津梁,捨此安從邪。」

第一節  為什麼要修行

(一)光陰易過,命不長久

古人說:光陰迅速,時序更遷。人之生命剎那不住,榮華富貴豈能長久。從古到今,枉受生死之苦。已得人身,年華豈可虛度。當放下身心,急需尋找歸元之路;應猛地回頭,休得再受輪迴之苦。又獅子峰祖師也說:「人生在世能有幾何,石火電光眨眼便過。」趁此身體未老未病之前,抖擻精神,拔棄世事,得一日光陰,修一天功夫。祖師們悲心切切, 字字句句,徹入心扉,猶如當頭棒喝,豁然而醒,使人不得不去修道。

又諺云:「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三途一報百千劫,復得人生何時期?」

《雜藏經》云:「此身無常,彈指不保,宛如朝露,日出即滅,王豈不見,世上一切,盛年華色,老所吞滅,目視不明,耳聽不聰,手足不便,無所復堪……是身衰老,無能貪樂,唯有死迫」。

又云:「王豈不見,胎少幼壯,一切皆死,無一倖存,是身危脆,死賊追隨, 身心火燃,但是苦聚。」身有寒熱飢渴之患,心有貪癡嗔恨之苦,而我們貪著苦空無常膿血之身,不能覺悟,不思厭離,不自救拔,一旦命盡,誰能援手,國財妻子,皆非己有,死去之時,無一隨身。人到最後,身且自棄,何況餘物。

唉,舉世之人,悉沒五欲,迴流  生死,莫知出路。我等既已聽聞佛法,已經覺悟此理,應當迅速遠離世俗習氣,專心修道,是為急務。所以西齋詩云:「漸看鬢髮著霜痕,自省己非自討論,一世竟成何事業,百年還有幾朝昏,急須立志求安宅,休更甘心赴死門,樂國不遙歸有路,蓮台好去覲慈尊。」

又偈云:「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試問:眼前活計放不下,頻臨病殘交迫時,才修嗎?所以古人說:「壯時都為他人忙,誰人肯向死前修。」又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世度此身。」我們豈能不醒悟呢?

(二)唯有修行能作依恃

當知聰明不能敵業報,富貴豈免輪迴。勢短世長,回顧時空,帝王將相今何在?世上一切成就,無常到來,一無所靠,唯有修行,能為恃怙。可惜世人能知者幾何?知而能行又有幾何?大丈夫生於世間,事事無不預為之計。唯有最根本的生死大事反多置之不問。直待報終命盡,隨業輪轉,一念心識投向異道,方知水月空花一場夢幻。

古德云:「委骸回視積如山,別淚翻成四海瀾,世界到頭終有壞,人生彈指究何歡,成男作女經千遍,戴角披毛歷萬端,不向此生生淨土,投胎一錯悔時難。」可知人生在世,唯有修道,才是真正、最重要的大事,唯有修道才能真正地利益自己。三界當中,財色名利,既然不可靠, 唯有修道可做依恃,所以應好好學修止觀。

第二節 天台止觀法門的殊勝

佛法中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能帶領眾生了生脫死,解脫輪迴,證得無上菩提之果。但縱觀所有的法門,末法時期,最適合現代人根性的莫過於天台止觀法門。現就主要宗派(禪淨律密教)作一比對分析。

禪宗

禪宗開創以來,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為宗趣。妙則妙也,但只能接引上根之輩。中下之輩,窮年皓首,莫能入門。況末法時期,利根者又有幾何?縱屬利根人,禪堂參究,如果沒有明眼人畫龍點睛,終難成就。然善知識難尋,在此末法時期,若無福德因緣又去  何處找善知識呢?

和禪宗不同,天台止觀依教修心,解行並進,無盲修瞎煉之偏,無走火入魔之失。上根者,一生成就,中下之人,依次修行,有路可進。日本關口真大博士認為佛法特質在禪,禪在中國佛教中發展為達摩禪和天台止觀禪兩大主流。達摩禪是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貫佛法的全體為宗旨。天台禪則是教學縱橫,勿使盲目悟修為指歸。所以說,處此末法時期,修天台止觀禪最適合現代人的根性。如果有心於修道者,欲此生即要成就者,不可不修天台禪也。

淨土宗

淨土法門尤其殊勝,三根普被,無機不收,最直接最穩當。古德贊云:「不須三劫修福慧,但憑六字出乾坤。」誠為不可思議微妙法門。單以成就者數字來說,無論禪密二宗,無能出其右者。但在末法五濁惡世時期,人心險惡,福輕業重,縱使百聞即發真信,實為困難。

所以彌陀經中稱此淨土法門為稀有難信之法。淨土法門以信願行為綱要,如果有一絲不信與懷疑,縱然一句彌陀念的風吹不入,雨打不濕,西方豈能得生。又蕅益大師云:「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可知修淨土者,若對世上財色名利親眷子女等有一絲染著,執著不捨,生淨土即成障礙,此生又將空過。

而修止觀法門,縱然心存懷疑, 只要如法打坐,即可得定發禪,全無信根之人,仗此實證也能開發信心。又人之所貪無非五欲,天台五停心觀正是對症之良藥,所以求生淨土有障礙者,不可不修天台止觀。

律宗

戒律是修持之基礎,是佛法之根本。《佛遺教經》中云:「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又云:「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住處。」

又《楞嚴經》云:「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此可知,持戒目的是在禪定的修證,修定的目的在於無漏智慧的開發。而天台智者大師一向所提倡的止觀雙運,正是律宗的目的,因為止是禪,觀是慧。所以經上說:「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可見戒律是止觀的基礎,無須懷疑。

律宗的大成就者道宣律師在《高僧傳合集》裡讚歎天台宗智者大師曰:「博聽經論,明閑慧戒,然後歸神攝慮。憑準聖言,動則隨戒策修,靜則不忘前智,固當人法兩鏡,真俗四依,達智未知,寧存妄識。如斯習定,非智不禪。則衡嶺台崖扇其風也」。可見道宣律師對天台止觀是非常讚歎的,並對禪宗有嚴厲的批評:「倡言五住久頃,十地將滿,法性早見,十智已明。相命禪宗,未閑禪字,如斯般輩,其量甚多」。意謂禪者們,動言五住煩惱已盡,十地已滿而成佛了,其實連禪字都沒認識。

天台禪的殊勝在於依戒修行。智者大師在天台止觀中講二十五方便,就特別強調持戒清淨的重要性。由此可知,若能發揚光大止觀法門,非但能契合佛祖之心意,更能扶持末法戒律之衰運。所以天台宗與律宗關係非常深厚,天台大師得法華三昧,以諸法實相建立禪觀教律,攝受一切徒眾。又寫四分律疏,並疏梵網經等,後來宋朝靈芝律師完全依天台教義闡揚律宗,立圓頓戒體。律宗之前對戒體的解釋多依法相,自此以後,則宗天台。

密宗

密宗修法,雖極殊勝,但稍一不慎,即會反害自己。因為密宗在歷史上為了生存,曾經大量地吸收婆羅門教的修法,融合佛法理念的解釋。如果沒有很好的經論基礎,即易墮落外道行。據密宗規定,需學十二年的經論基礎,才可修四加行。三年後才可修本尊。為防止修行偏差不得不這樣做。

但人命無常,朝夕難保。不如天台解行並進,即學即修,不需擔心理念上和方法上的差錯。密宗裡邊規定,若犯了三昧耶戒,即墮入金剛地獄,十方諸佛都無法相救,唯有自己的上師才可救拔。所以假如你跟隨的上師只是一名凡夫,他又如何才能去地獄救你?又是否要等到上師成佛了之後才能得度呢?再如,如果上師自己也進了地獄,那豈不是更加的慘不忍睹。

如果修天台止觀的話,智者大師引妙勝定經云:「若人犯重罪已,心生怖畏,欲求除滅,若除禪定,餘無能滅。是人應當在空閑處,攝心常坐,及誦大乘經,一切重罪悉皆消滅,諸禪三昧自然現前。」而且修止觀不需立壇供養,隨時可修,不需千里求師,止觀一本就是善知識了。我們能在末法時期尚能有緣遇到如此殊勝的法門,當生珍惜難遇想。

又根據太虛大師對台宗與密宗評價云:「密宗特色是即身成就,一生成佛之說。天台圓教也說,在凡夫地證諸佛如來三德密藏,頓超之法,可以說不相上下,但天台宗更善巧於密宗的有六即義的樹立,密宗轉身成佛之義,只是六而常即之義。不能即而常六,而天台非但六而常即,更能即而常六。此為略勝一籌於密宗,並可糾正密宗的此一缺點。」

教宗

教宗是指三論、唯識、華嚴等,依此之宗而成就者,據《高僧傳》所記載並不是很多。

太虛大師說:在唐朝慧能大師以前,修禪觀者大多依天台止觀禪,到六祖慧能大興禪宗,一直到宋朝,天台歷代祖師弘揚的一心三觀禪法與禪宗的祖師相對抗,特別是宋朝天台宗經典從朝鮮取回而中興,而與禪宗平分秋色。到了元朝以後,天台祖師卻大半流於淨土,造成了天台禪法的衰落。由於天台祖師只注重教理的弘揚,而不注重止觀,本來教觀雙美的天台宗被人誤判為教下了。在唐朝之前修止觀成就者《佛祖統記》中記載很多,此不繁述。

現在學唯識的很多,但法尊法師說:「唯識亦仿取天台……所立觀法之名,而談修唯識觀。」唯識宗在唐後雖有玄奘法師翻譯《瑜伽師地論》,但依此修行之人少之又少。現在人雖學過百法明門論、二十唯識頌、三十唯識頌、八識規矩頌等,卻找不到修行的下手處。而天台立四教,說理清楚,分四種止觀,層次分明,一學即可掌握,有立竿見影之效。

又三論宗、成實宗、華嚴宗者,法尊法師曰:「成實三論之宗派,亦由彼時而始立。唯其成實與三論,仍僅講闡法相及破立之理論,至於學三論及成實者,應當如何依三論及成實而修行,乃至現在,曾未見有誰問之及誰釋之。此是餘見聞之狹小耶,抑中國佛法實如是耶?尚望三論諸師,有以教我也。」

又云:「賢首大師之華嚴,較之天台而尤晚,故所唱之高調,當然亦更玄之百倍。此宗學者,談理則必十玄六相,判教則必圓明具德,境觀必須事事無礙,週遍含融,如是方滿私衷之慾望。若有教之以小始行位及觀行,必急睜怒眼而怪之曰:汝欺我耶!汝豈知我非圓教之機乎?」

法尊法師也對天台宗批判說:「談乎理也,惟恐自宗之不圓不頓,敘其行也,惟恐自宗之不越不包,故天台立境,則必曰一法三諦,明心則必曰一心三觀,言行則曰圓教之十法成乘,更敘十法界中,各具十界,乃至百界而立千如,更加依正五蘊,轉為三千,而雲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圓融無礙之旨,可謂極矣。其判教也,則以《阿含》《般若》為藏通二教,此固非我大乘根性之所須,即不共二乘獨被菩薩之大乘教法及行位,亦望圓教之項背而不及,誰是狹心之士,甘在此別教而雌伏耶?故使吾國學子,人人皆生好高騖遠之狂心者,此宗不能無責也。」

一花一葉一菩提

看上段對天台之評論,可知法尊法師並未深入對天台宗教理的研究,他所引之例子僅是圓教之片面內容。圓教是最利根者而修,當然法法圓融無法不包。殊不知圓教之修法舉一乘無不同時修證三乘所有之內容。說三乘修法時,無不趨向於最高之一乘。大乘圓教行人並非捨三乘方法而獨修一法,故而稱之為一修一切修。開權顯實,即三乘是一乘,並非離三乘而可修。顯實開權,一乘為三乘之整體,因此一證一切證,證三乘之果德而趨無上圓滿之菩提。

所以天台止觀,針對大小根性不同而設立不同層次的修法。教理大小俱含,層次分明,修行止觀,證悟清楚。有心之人只需學了蕅益大師的《教觀綱宗》法本,就可以把握住所 有佛教的教理與修證的綱領了。台灣慧岳大師說:「中國佛教的教學思想中,三論宗、華  嚴宗、法相宗是精緻於理論而貫穿哲學的極致,禪、律、密、淨等,卻獨著重實踐為指歸!然在各宗中,能理論和觀行兼備教觀雙美的宗派,那就要推讓天台宗的教學」。

第三節 天台宗的思想淵源及史略

通過以上分析比較,可知天台止觀的殊勝,若欲依止觀修持不可不知天台宗的來龍去脈。

天台宗的思想淵源,理論體系遠承印度龍樹大士的思想而來,龍樹大士的思想早在西元四世紀時,已播滿了整個印度。且越過蔥嶺,經羅什的譯傳由我國的北齊慧文、南嶽慧思承傳及至智者大師,更為之發揚創立教觀雙美體系,集其成為天台教學的基礎。

所謂天台宗,天台是山名,智者大師棲身在此,倡立一宗之教觀,後世稱為天台大師,名所立宗,曰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因本宗依《法華經》以判一代時教,並且最尊崇《法華經》故。先是北齊有慧文禪師,讀《大智度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文,及中論「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偈,頓悟龍樹即空即假即中之旨,立為三觀,傳之南嶽慧思禪師,慧思傳智者。

大師於陳宣帝建德七年入天台山為終身道場,開拓鴻業以名一家。曾經說:道有傳行,亦必有說,於是約略五時,開張八教,總括群經,歸宗法華,說《法華玄義》以判教相,用《法華文句》以解名義。

教理之說既然顯明,又講述摩訶止觀,以資助觀行。弟子章安聽受隨記,成三大部。章安後智威、慧威、玄朗繼之,直至現在相續不斷。查天台大師著作及大意,數出於龍樹之書,確知天台學於龍樹大師思想是一脈相承的,故後世天台學者奉龍樹為初祖。

第四節 修止觀的利益

分五點:(一)現世利益、(二)來生利益、(三)究竟利益、(四)修止觀一法即已修一切佛法、(五)能光大一切佛教教派。

(一)現世利益:

修止觀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最好方法。它非但能治身病,也能醫心理上的過患,可以說是身心一切疾病均能治療。

身病者:如神經衰弱、消化不良、貧血體弱、失眠健忘、陰虛火盛、精力不足、傷風感冒、頭暈眼花等。

心病者:如憤怒悲傷、憂鬱煩悶、恐怖退縮、貪慾憍慢等。

若能學習打坐,持之以恆,不論上述什麼毛病,都可以治療。靜坐還能預防未然,更能使皮膚潤澤、美化顏面。又如工作辛勞、用神過度、形容憔悴、精神昏昧,只需如法打坐,便能恢復精力、面色光彩,而且心平氣和、意志高昂。因此不論什麼人均宜打坐修止觀。

我們如能經常靜坐會使心情平靜,使血脈暢通,而疾病不易發生。相反的,若時常受憤怒、恐懼、悲傷、受情慾所干擾,心煩意躁,則必致氣血不調,久而百病叢生。如人發脾氣時肝火上升,由於肝開竅於目,故易生眼疾及肝膽病等。諺云:「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可知嗔火一發肝膽俱損了。

又情慾生則必腎氣亢動,腎開竅於耳,所以易生耳病,總之對喜怒哀懼愛惡欲等七情六慾,不論哪一種發生,都會影響全身的機能變化。身是以心為主,心能控制各部機構。心情保持平和,則生理上也隨之平衡。若妄生七情六慾,如水因有風,波浪即起,故修止觀,能使人體陰陽平衡,百病皆遣。

若人年事已高,或體弱多病,冬天覺手腳冰冷,打坐後便會立覺手足發熱。可見靜坐能使氣血暢通,無所不至。夏天氣候炎熱,修止觀能令身體清涼。古人云:熄滅心頭火,除熱得清涼。又云:心靜自然涼。均是此義。打坐不唯能御寒祛暑熱,更能調整人的身心於最佳狀態。

有人懷疑,如此呆坐不動,將使血氣不通、消化不良。不錯,如果身在端坐,而心在不停活動,如看書、寫字或作其它的工作,則會影響氣血流通,食量減少。但佛教的靜坐,不僅要身體穩如磐石地坐著,同時也要心如靜水地修止觀,如此血液自然會循環。使血液循環有內外二種,外即運動鍛煉等,內即靜坐。若靜坐修止觀有功時,可能發覺腹部充實,似有一股真氣於其中,每每從放谷氣時將腹內一切積鬱排出,血氣如車輛,脈管如道路,若車輛有力,可將道路上的一切阻礙衝去。

故靜坐既久,脈絡通順,血氣充沛,由是上下運行,均無阻滯。中醫學也說,心屬於火,腎屬於水。若人用心過度,心火上升,由於腎水不能上潮,導致水火不濟,便會疾病百出,若心能寧靜或繫念丹田、或止於足部,心火若下沉,腎水便上潮,於是水火即濟,則百病可以消除。譬

如人失眠,也多由水火不濟所致。心火不能經常得到腎水潤澤,便會幻想多端,無法控制,若心能將萬緣放下,專心觀想丹田或集中於兩足之間約二十分鐘,水火便可互相接應,此時便易入睡。修止觀能修到降伏妄想後,便可發生輕安,一切宿病霍然而愈了。

(二)來生利益者:

修止觀不但此生身體健康長壽快樂,乃至來生必生天上,不墮三途。三界天上,欲界天前兩層修五戒十善即可,後四層天以及上二界天必有禪定功德才能得生故,生色界天必修止門中的四禪定,無色天必須修四空定等。

(三)究竟利益者:

謂依修天台止觀法門必定能超出三界得證清淨涅槃,此不繁述。

(四)修止觀一法即已修一切佛法者:

智者大師說:「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宗喀巴大師說:「三乘之果,皆是止觀之功。」由此可知一切出世法,皆是由止觀而成,佛法三大總綱是戒定慧,止即定,觀即慧,可知佛法若離止觀將無存於世,也無佛法可言。

止觀是佛法的根本,修習止觀,就是修習一切佛法。無論一切顯密修法,皆以止觀為體故。一切出世聖人中,羅漢修四諦、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此三法當體即是止觀。

先以四諦為例。四諦法門是以修十六行相為觀修對像,先以止息妄想,後以觀照四諦正理。十二因緣只是四諦的開合不同而已。

此止觀即是六度者,真能放下身心,人法兩忘,即是佈施;由修止觀內外光潔,一絲不染,真名持戒;由修止觀,身心不動,見佛不喜,逢魔不懼,榮辱不驚,順逆不著,真名忍辱;為修止觀,初夜後夜不廢,行住坐臥,歷緣對境,無不在修止觀中,是名精進;以修止故,發百千禪定法門,以修觀故,生實相智慧。

所以一修止觀,發大乘心者,直證菩薩果位,發小乘心者,即到羅漢境界,三乘之果包遺無漏。有心欲了生死者,不可不懂天台教,不可不修天台止觀法。

(五)能光大一切教派者:

慧岳法師說,當知天台與各派之間有「存則同存,亡則同亡」之關係。下略舉幾宗來說明一下。

天台與禪宗:天台立宗時禪宗雖興,但未十分隆盛,但天台思想的發源,實胚胎於北齊慧文,長養於南嶽慧思,所以天台一心三觀的印證,一境三諦的發揮,多出於禪觀而得自證之境界。由此教論,可以輔助禪宗的暗證之失。所以宣揚天台教學,正可以使禪教並行,促使佛教正常地發展,如鳥兩翼,不可偏廢。蕅益大師說:「有教無觀則罔,有觀無教則殆。」可謂一針見血。

律宗:

智者大師在二十五方便中特別強調戒律清淨對修止觀起決定作用。所以對於四分律、梵網經等並皆有註疏。宋代之前對戒體的解釋多依法相,及靈芝元照律師始以天台教義闡揚律儀立圓頓戒體,律學風氣倏然一變。所以欲長養善根之人,急需重興天台教學,以固身口之防。

淨土:

天台宗雖宗法華,所歸正是淨土。《法華經》卷六中說:「若人聞是《法華經》經典,若說修行,其人臨終即往安樂世界阿彌陀佛所,生蓮花中,諸大菩薩圍繞其處」。故智者大師著《淨土十疑論》,弘揚淨土法門,勸人求生西方,提倡般舟三昧一心念佛。又淨土經典之集大成者,是《淨土十要》,若不懂天台教理,即讀不懂此書。又印光大師《文鈔》思想,皆依天台教義弘揚淨土。故知天台之興對淨土實有大益。

密宗:

密宗之興,雖在天台成立後,惟智者大師對於古來所傳密咒皆能融攝無遺,所以其修持法多與密宗相倚。如《方等陀羅尼懺》等,吸收密咒作為懺罪之用,即是一個明顯例子。又黃教名著,號稱支撐藏地佛法五百年不倒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它的中心思想結構,是出離心、清淨見、菩提心這三者為主,而天台的十乘觀法,非但包含此三,並且更加詳細。

例如天台藏教通教二教之十乘觀法,第一即是觀正因緣,即是指清淨見。第二真正發心,即指出離心。別圓二教的十乘觀法第二真正發心,即是發菩提心。《菩提道次第廣論》要求,下士中士都要匯歸於上士。這種思想與天台三乘同歸於一乘是相同的。漢地佛學中的這種思想比藏地早了八、九百年。並且二宗在修持上都是提倡要求止觀雙運。又修加行時,《菩提道次第廣論》強調,要修七支供法,即是天台的前方便五悔法。黃教思想繼之於中觀,而天台二、三祖是觀《中論》和《大智度論》,而立一心三觀之宗旨的。故知學了台宗,對於各種教理,就無所不含了。

又大圓滿是紅教的無上法,什麼叫大圓滿呢?某大德說:「盡此現實世界生死涅槃,一切諸法都在於明空覺了之中,圓滿無缺,故名圓滿。」此種理論早在智者大師著作中即已說到。一心性中具善惡諸法種子,故知弘揚天台,即是推廣了紅教同等理念。

如果以唐密來說,天台宗的玉泉系如一行禪師,疏解大日經時,多是依天台教義而發揮。又日本最澄大師,既傳天台宗,復學密宗而建立台密。所以日本學天台者,必兼傳密法。吾人欲修密宗以達到殊勝的增上境界,尤其應學習天台教法,方能顯密圓融。

太虛大師曰:禪宗偏重於直覺的參悟,華嚴偏重於果地的發揮。天台則重於心觀的推理和因地的實修。所以天台止觀,最合適於我們凡夫初機要修行的人。

宋朝鎧庵居士曰:「奇哉,救世明道之書,不圖復行於今也。使王公大人,知有此書,必不致信讒以廢毀;使搢紳先生,知有此書,必不致立論以詆排;使啟禪關者,能讀此書,豈肯以教外別傳自欺乎。(慧岳大師說:因為禪宗是專以鍛煉精神集中,且以端身正坐,依自心的體驗,強調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為號召,遂有輕視戒律經教的傾向,致使養成晦昧不明的暗證禪師者不少。換言之,唯以日夜不休地端坐,雖得身心泰然的愉快安定,卻不能了悟所證的階段,容易變為增上慢,狂妄自大的暗證禪師,有無法自拔的危險,尤其只證初禪的境界,就認為已證出世大禪。如是錯誤,致使無法真正獲得解脫。尚且一不小心就墮所謂「野狐禪」「邪偽禪」之類的弊害!但學修止觀法門時,有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智、斷、行、位,故鎧庵居士有此語)使尋經論者,能讀此書,豈肯以分別名相自困乎。」

所以光大天台宗止觀法門,就可彌補各宗之短,使令各宗,教、理、行、證,更趨圓滿,佛法由茲可興。

第五節 總結語

某大德說:「佛教初傳入我國最早的修證法則,如大德佛圖澄等,皆以傳授禪那止觀為實證法門。一直到了陳隋之際,我國高僧如慧思、智者大師師徒則創建了天台一宗。獨以修習止觀為證果極則。明代密宗黃教初祖宗喀巴大師,亦以止觀教人為修行之捷徑。此外如唐代名士白居易、梁肅等,皆習天台止觀之法,為學佛修持之基。

明代大儒袁了凡攝天台修持之要,著止觀靜坐之篇。清代名士如龔自珍著文力斥禪宗,獨主天台止觀之學,尤為憤激。近代名士如蔣維喬靜坐法續篇之作,劉洙源觀心之說,亦莫非淵源止觀大要,或為純粹止觀的修證者,然而碌碌眾中,言理者多,實證者少,係心一緣尚不可能,何況於止中寂運觀慧,以證聖真者哉!倘至誠學佛之士,捨止觀而不習抑為非愚即狂者歟。」

第二講 本書之緣起

智者大師之兄陳針,當時為中軍參將,到四十歲時,一天路上遇到仙人張果老說:「看你相貌陽壽已盡,期月必死。」陳針聞之悚然,就向智者大師請教方法,智者大師說:「照我之法修持,即可得免。」智者大師乃為兄陳針述此《童蒙止觀》一書,令兄修之。陳針逾年又逢仙,

仙駭然曰:「汝之不死,豈食長生不死之藥乎?」陳針答曰:「非也,吾弟智者大師教修止觀法門,故獲如是身」。張果老乃嘆曰:「佛法之不可思議,能起死回生,可謂稀有。」後過數年,陳針於夢中見天上宮殿上書有「陳針之堂」四字,以及十五年之後生於此處。

後陳針果於十五年後與諸親戚辭別,臨終結跏趺座安詳而逝。然修止觀者為了生脫死,方是大師本懷。故此書第十章證果文中詳細說明為究竟成佛之果,非為餘事也。前言畢。

第三講  五重玄義

謹按天台講經芳規,談五重玄義,以釋題目。五重玄義者:釋名、辯體、論用、明宗、判教相。此五重玄義是天台大師深證如來妙心,洞徹明達一切的經旨,所以在解釋三藏之前,先用五重玄義以闡明經題,提示全經的大綱要,更於經中幽微難見的奧妙真理,分析闡釋,使學者一見經典題目之名,就能知道文中之大意,所以現在講解本書也依用五種釋題來說明。

第一節  釋 名

釋是解釋,名是題名。分三:

一)釋立名:即指解釋書題的立名之義,所以稱為釋立名。一切佛經所說的立名方法不出七種(單三、復三、具足一)

單三即指單人、單法、單喻。

單人:即指一部經書的題名以一人作為經書題名,如《維摩詰經》等。

單法:即指一部經書的題名以一法作為經書題名,如《般若經》等。

單喻:即指一部經書的題名以一喻作為經書題名,如《梵網經》等。

復三即指人法、人喻、法喻。

人法:即指一部經書的題名以人和法作為經書題名,如《文殊問般若經》等。文殊菩薩是人名,般若是法門。所以這部經稱為人法立名。

人喻:即指一部經書的題名以人和喻作為經書題名,如《如來獅子吼經》等。如來是人名,獅子吼是比喻。所以這部經稱為人喻立名。

法喻:即指一部經書的題名以法和喻作為經書題名,如《妙法蓮花經》等。妙法是法名,蓮花是比喻。所以這部經稱為法喻立名。

具足一:即指人法喻都有。

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等,大方廣是法、佛是人、華嚴是喻。所以這部經稱為人法喻立名。

本書在七種立題屬人法為名。童蒙是人,止觀是法。所以此書是人法立題。

(二)解釋題名意思分二:

1、童蒙

釋童蒙分二:

(1)解釋童蒙二字的本義

「童」指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童子。

「蒙」指微昧闇弱之名。

「童蒙」即幼稚未開智的兒童。

(2)解釋童蒙二字的引申義:

《童蒙止觀》所講的內容,是為指導剛修止觀初機者而說的。並且是指,縱然能夠通經達教之人,如果是剛修止觀法門都稱為童蒙之人。

2、止觀

釋止觀分四:

(1).止觀本義

止者梵語奢摩他,觀者梵語毘缽舍那。此奢摩他和毘缽舍那這兩種梵語,又譯為定、慧、明、靜等義。

止是停止義,停止於諦理而不動,這根據能止而得名。止又指止息義,就是指止息妄念之義,此就所止而得名。

觀者觀達義,就是指觀智通達,契會真如之義,此就能觀而得名。觀又指貫穿之義,即指智慧的利用穿鑿煩惱而殄滅之。上釋本義竟。

(2).止觀所屬

依所修之方便而言:止屬空門,即指真如門,此真如門系緣無為的真如法,而遠離一切諸相。觀屬有門,即指生滅門,此生滅門系緣有為的事相,而開發智慧從而理解一切法。

依所修次第而言:止在前,先伏煩惱。觀在後,斷煩惱證真如。此二雖有止觀之分,實則不二,真正的止必定是明靜,所以止即是觀,真正的觀必定是寂然,所以觀即是止。

(3).引諸經解釋止觀義以助理解

《維摩詰經》: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起信論》:止謂止一切境界散亂相,觀謂觀分別因緣生滅相。《大乘義章》:止者守心住緣,離於散動名止。止心不亂故復名定,觀者於法推求簡擇名觀,觀達稱慧。

(4).止觀的種類分三:

天台宗止有二類:方便三止和真實三止

方便三止分三:

系緣守境止:即是把心專注在鼻端、臍間等處,或身外的一物,令心不散亂,使心念不起。

制心止:就是在心念起處制止它,不讓流動。修習系緣止稍稍純熟後,即當修制心止。在此所謂的心,指的是胡思亂想的心,而不是指真心、觀照心之心,所以要設法加以制止。

體真止:《童蒙止觀》解釋曰:「所謂隨心所念一切諸法,悉知從因緣生,無有自性,則心不取,若心不取,則妄念心息,故名為止。」

真實三止分三:

體真止:全以空為體,因諸法由因緣而生,因緣假合之法體為空性。止息一切的攀緣妄想證得空理,謂之體真。空即事實之真相,是對於空觀之止也。

方便隨緣止:菩薩知空非空,而能停止於諸法幻化的理上,分別種種法藥,認識種種惑病,對症下藥,教化利益眾生,是名方便隨緣止。即知空非空,謂之方便。分別藥病,隨緣歷境,利益眾生,名隨緣。安住停止在諸法幻化的假諦之理而不動,名止。是對假觀之止。

息二邊分別止:第一體真止偏重於真空之理,第二方便隨緣止偏重於俗諦之理,這兩種止都不能領會中道之理。現在知道真空非空,就令本體界的空邊寂然,知道俗諦非俗,就令現象界的有邊寂然,像這樣的息滅空有二邊而止於中諦,就稱為息二邊分別止。

已上三止,如果是前後次第的修證,是為別教三止。如果能做到三止即一止,一止即三止,三止和一止相即不二,是為圓教的三止。

二者觀

觀分四:藏教析空觀、通教體空觀、別教次第三觀、圓教一心三觀。

藏教析空觀:謂分析諸法以入於空之觀法。是「體空觀」之對稱。具體的稱為析色入空觀。又稱析假入空觀、析法入空觀,或稱析法觀、生滅觀、拙度觀。

又《摩訶止觀》卷三(下)雲 「小者小乘也,智慧力弱,但堪修析法止觀,析於色心。」即分析人乃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要素所構成,分析色法至極微(構成物質的最小單位),或分析心至一念(六十剎那),而依此分析之結果,觀人、法二空之理,是為小乘之觀法。

通教體空觀:是指觀一切萬法皆是因緣和合,當體即空,以這樣的觀修就稱為體空觀。

別教次第三觀:是指先修空觀:空觀能破見思惑,得一切智,證真諦理。次修假觀:假觀能破塵沙惑,得道種智,而知假諦恆沙法門。後修中觀:中觀能破無明惑,得一切種智,而證中道法。所以別教三觀是次第而修證的。

圓教一心三觀:空觀者,觀一切法並從緣生,緣生無主謂之空,無性而生謂之假,非空非假不出法性謂之中。本宗認為宇宙萬有都具有空假中三種諦理。而三種諦理又互具互融。空就是假中,假就是空中,中就是空假。此三觀實為一法上的德用差別,皆是詮顯真理的不同面,所以三觀能於一心中得,在一心中這樣作觀,便叫一心三觀。古來惟天台一家立一心三觀之旨,其它教絕無名目。

太虛大師評曰:「由一境三諦起一心三觀,以一心三觀之智,證一境三諦之理,可謂得佛法一大總持,及一切禪觀法門之綱要者,為佛法中最普遍義,亦即為佛教的根本。」

三者一心三觀的來源:

本書所詮釋的正為一心三觀之修法。一心三觀又名圓融三觀、不次第三觀、不可思議三觀等,為利根菩薩所修習之法。《大智度論》第27卷,文中自為問答說:「一心中得一切智和一切種智,斷一切煩惱習。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種智,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答曰:實一切智一時得,此中為令人信般若波羅蜜故,次第差別品說,欲令眾生得清淨心,是故如是說。」此文中內容是為第一依據。又《中論·觀四諦品》中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偈說一切法同時具含了空、假名、中道三義。天台二祖北齊慧文大師,讀此文豁然而悟圓教之理,傳授慧思,再傳智者。智者大師依之證得一心三觀、一境三諦的圓理,開立一宗之基。

(三)釋異名:

1、《童蒙止觀》又稱《小止觀》

又名小止觀者:小者少也,寶靜大師曰:言稱小者,對汪洋浩瀚《摩訶止觀》之大而言。非是小乘止觀義名為小。名為小者是大部止觀之梗概,為初機學人簡略所說之小部止觀,所以名小。天台四種止觀皆是直緣中道實相,所以童蒙止觀稱為小止觀,非是對大乘而言小,是小而無外之小,謂一切法趣此小,是趣不過。如《摩訶止觀》稱大止觀,非是對小而言大,乃是絕待無外之謂言大。言小,小無小相,小即法界。言大,大無大相,大亦法界,小大咸是法界止觀,大小相融,廣略無異,皆歸不思議之中道,不過對眾生的機宜,所以有廣略之不同而已。上釋小止觀之字義竟。

2、《童蒙止觀》又稱《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修習止觀:「修」是指修治造作之意,「習」具有學習、練習等義。「修習」是指性善本來具足清淨,但在迷中。現在為了開發本具之性善,而修菩提治煩惱,所以要學習止觀,練習坐禪法要。這有兩層意思:

第一從開發性善角度來說,所謂修習止觀,寶靜法師曰:要開顯本具之性善,必仗智慧觀行照了本性,依本性而修,故能契本覺之性。如是性修不二名為修習。如何性修不二?自性本無煩惱生死,如寶珠但被塵染,將光覆蔽,今欲顯光,必加清洗,心性亦如是,用止觀之修德,以顯本性本具之光明。言修,修無別修,全性而起修,如黃金之戒指。言性,性無別性,因修而顯性,如戒指即黃金。全性起修,全修顯性,性修不二,如黃金戒指,金器不二,此名圓修止觀。此從性修不二性善角度說。

第二從息滅修惡角度來說,所謂修習止觀,「修」即修正,就指修治矯正之意。「習」即習性,指久習成性之意。此習性即修惡,指後天所起的各種惡習性。以止觀修治矯正惡習性,故名修習止觀,或修治矯正惡習性的止觀坐禪法要。所以稱為「修習止觀」。

坐禪法要,永嘉大師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可知止觀修禪,四威儀中均可進行。何以此處獨稱坐禪呢?六祖慧能大師云:「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為立功課。」此為上根者說,但初機人於坐中修習止觀較易得益。智者大師為了提醒初機行人,故強調說: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法是法則,規持義。要即要道,關鍵義。謂此書為修習止觀坐禪之法則,為修行之要道,證菩提之關鍵。所以稱為《修習止觀坐禪法要》。總上釋名所述,列表如下:

能傑法師:童蒙止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