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居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好,大家請放掌。
學人這一堂課要跟大家介紹這個已經存在法界當中,而且長時間被我們所忽略的彌陀的四十八種功德。為什麼要研究彌陀四十八種功德呢?我們先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蕅益大師說,一個人在念一句佛號的時候,基本上是在我們生命當中產生兩種的力量:第一種是心靈的力量,第二種是佛陀的力量。這當中有三種差別的情況:
第一種人是完全偏重心靈的力量。也就是說,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他主要是內觀的,所謂的觀照真如,以我空、法空的智慧來破除妄想,把內在真如的力量開展出來,破除心中的煩惱。
這種情況,古德給它一個評論,說是「入道多辛苦」。也就是說,在整個修學過程當中,他身業不禮拜佛陀,口業也不讚嘆佛陀,意業當然也不觀想佛陀,他完全拒絕外在的法界存在的那些功德力,完全憑著自己心靈的力量來面對自己無始的業力。當然,他的過程是非常的辛苦,所以叫「入道多辛苦」。
第二種人修學是完全依靠佛陀的力量。這種當然也有過失,因為你老是心外求法,到最後的結果,事倍而功半。因為你心中的煩惱不能調伏,心中的妄想不能消滅,對於感應道交產生了一定的遮障。
第三種就是蕅益大師說的,真正的念佛人應該是自他不二的。你自己產生一種心靈的力量來調伏煩惱,同時憑藉憶念佛陀的力量實現感應道交,幫你消除無始的業障。這個業力的力量是不可以忽略的。
所以,心靈的力量來破除煩惱,佛陀的力量幫助消除業障,這樣的「自他不二」是最圓滿的方式。
蕅益大師說,在自他不二當中,有一句話說:「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雖然我們心靈觀一切法空,安住了我空、法空的理性,但是不妨礙你具足莊嚴,你還是憶念彌陀的功德,祈求佛力的加被;雖然祈求佛力的加被,一一莊嚴還全體理性,又不障礙你內心的真空的理性。所以, 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這種所謂的禪淨雙修是我們在末法時代最適合的修行方式。
當然,關鍵點就是說,你必須要很正確地知道阿彌陀佛的本願有哪些, 否則你不能產生正確的憶念。所以我們這一堂課有兩個重點:
第一個,你要很正確地知道阿彌陀佛這個佛號背後有哪些力量在支持。就是說,你念這句佛號的時候到底啟動了哪些力量,這個你要很清楚。
修行最可怕的障礙就是愚癡。因為愚癡,你就沒辦法生起真實的信心。所以,在念佛之前,你應該要很正確地了解這句佛號是什麼意思、有哪些力量。就是,它背後有四十八種力量,你應該正確地了解這四十八種功德的相貌。
第二個,你要如何把這四十八種功德力轉成你自己的力量,轉他成自。佛陀的功德跟阿羅漢不同,佛陀的功德是可以他受用的,阿羅漢的功德是不能他受用的。
就是說,我們今天既要了解阿彌陀佛,又要好好地把阿彌陀佛的功德轉成自己的力量。那麼這有什麼方法?我們這堂課就探討這兩個主題。
「將述此義,大科分三。」為了說明這兩個主題,我們有三大科:
第一個,前言,先做一個應有的認識。這當中有兩段:第一個,彌陀本願的緣起;第二個,淨土法門的特色。我們先講這個緣起。
在佛教當中,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是因緣所生的,不像外道。你看外道的教主,他功德的生起是沒有理由的。他為什麼有這種能力?沒有理由!佛法裡面,諸佛菩薩的功德都是仗緣而生的。佛教的基本觀念,是認為「事出必有因」。那麼阿彌陀佛的功德,是在一個什麼樣的時空背景生起的?我想我們應該先了解一下,他在什麼情況產生這樣的本願。
第二個,淨土法門的特色。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當中的大乘的教理, 淨土法門是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它有哪些不共於其他聖道的地方?這個我們應該清楚。
這個就是前言,有兩大重點:第一個講到緣起,第二個講到特色。
第二段是正文,就是四十八願的整個內涵介紹。我們分兩段:第一個, 總標核心五願;第二個,別示其餘諸願。
我們的第二代祖師善導大師把四十八願分成兩類。他說,你要研究四十八願,首先你要了解它的核心的思想,有五個願。這五個願就好像樹的樹幹一樣,這個樹幹你清楚了,那麼其他的四十三個願,就像枝葉花果一樣,就容易清楚了。所以,我們就根據善導大師的開導,從這樣的方向,先了解根本、再了解枝末。這樣你就容易清楚整個四十八願的架構是什麼樣。
第三是結勸。結勸有兩段:
第一個,總結法要。這個地方等於是從理論上來說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有這麼多的功德,那麼到底我們怎麼去啟發它?它跟你有什麼關係?當然是因為有關係我們才學習的。那麼阿彌陀佛創造了這四十八種功德,我們透過什麼樣的方便力才能把它轉成內心的功德?
第二個,結示勸修。把心靈的力量跟佛陀的力量要怎麼樣交互作用,做一個總結。
甲一、前言 分二:乙一、彌陀佛本願之緣起;乙二、淨土法門之特色乙一、彌陀本願緣起丙一、親近諸佛;丙二、聞法修學;丙三、立定誓願;丙四、請佛證明;丙五、思惟攝取我們第一段介紹彌陀本願的緣起,就是阿彌陀佛的殊勝本願功德力生起的時空背景有哪些。這以下我們根據《無量壽經》,把它分成五段來說明。
丙一、親近諸佛
佛告阿難:乃往過去久遠無量不可思議無央數劫,錠光如來,興出於世,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道,乃取滅度。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名月光。次名栴檀香……如此諸佛,皆悉已過。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這個地方講到法藏比丘在發願之前的一個過程。在修學佛法的整個因緣當中,親近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善知識有方便力,他能夠幫助我們破惡生善。而所有的善知識當中,當然最殊勝的就是佛陀。法藏比丘在發願之前,其實是親近了很多的佛陀。這個地方古德是分成兩段:第一段是說明他一個久遠的因緣,第二段是說明他親近的因緣。他比較遠跟比較近的因緣。
我們先看遠的因緣。
「佛告阿難」,釋迦牟尼佛告訴阿難說,在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的阿僧祇劫當中,有一尊佛叫錠光如來,出現於世。佛陀為什麼出世呢?這以下說明佛陀出世的目的,說是「教化度脫無量眾生,皆令得度」。佛陀的出世並不是顯現他自己的神通、顯現自己的功德,而是為了利益眾生而出世的。
佛陀是用什麼方便來教化眾生呢?是用「教化」跟「度脫」兩種的方便。
對於善根沒有成熟的眾生,佛陀施以善巧的教化。如果你善根沒有成熟,一個初學者來到僧團,跟你講道理也沒有用,幹什麼?拜佛去!拜佛,嘴巴讚歎佛陀,內心觀想佛陀,我們早晚課就是這樣。為什麼做早晚課呢?早晚課都是在讚歎佛陀、讚歎法、讚歎僧。那麼為什麼要這樣呢?栽培善根,讓你這一個明瞭的心跟三寶關係慢慢地密切、慢慢地密切。就好像一個木材,先把它烘乾,總有一天,這個聖道的火就可以把它點燃。所以,對於善根沒有成熟的眾生,佛陀是施以種種的方便來教化他。
那麼等到這個眾生善根成熟了,佛陀就開始所謂的「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講道理給他聽來度脫他,使令他善根成熟乃至於脫落。這個是佛陀度眾生的方便。等到眾生的善根成熟了,「皆令得道」,心中產生光明。這個時候佛陀大事已辦,「乃取滅度」,再進入到涅槃的因緣當中。
當然,這不是一尊佛,「次有如來名曰光遠,次有如來名曰月光」,乃至於「栴檀香」,如此在經典當中列出了五十三尊佛。這都是過去的佛。
這一段等於是說明法藏比丘在正式發菩提心之前,已經親近了五十三尊佛。每天在那個地方拜佛、念佛,就在跟三寶不斷地淨法熏習當中已經栽培了善根。這個地方講到久遠的因緣,他過去的因緣。
下一段就講到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對他影響特別大,也可以說他善根成熟了。
「爾時,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來。」經過這五十三尊佛方便善巧的度化以後,到了第五十四尊佛——世自在王佛。這個佛陀有十種的通號。「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這五個通號是偏重在成就自利的功德;「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是偏重到利他的功德。這十種通號,我們講其中兩個。
第一個,「明行足」。佛陀的內心有兩種功德是具足的:一個是明,一個是行。佛陀的內心當中要活動的時候,是先產生光明再活動的,他是有智慧判斷,謀定而後動。這一點跟我們不太一樣。你看我們做很多事情都是隨情緒而動、隨妄想而動,心隨妄轉。這個「明」就是說,佛陀在行動之前是依止光明的,由光明來引導的,這個「明」指的是佛陀心中的智慧。這個「行」是佛陀的善行,福德資糧。佛陀的內心當中具足了光明的智慧,又具足了善行的福德,所以叫作佛,「明行足」。
我們解釋第二個,「善逝」。這個是介紹佛陀的死亡的相貌。我們凡夫的死亡是進入一種悶絕,安住在一種顛倒的昏昧當中,在這當中由我們業力的引導去三界投胎了,所以我們是在顛倒妄想當中進入死亡。佛陀的死亡,他的內心是怎麼個相貌呢?《大智度論》上說是於諸三昧、無量智慧中而去。佛陀到他的色身要敗壞、要死亡的時候,他進入到一種三昧,進入到一種智慧當中,然後慢慢地消逝過去。所以,佛陀的死亡叫作善逝,在三昧智慧當中慢慢地消逝。
這個是佛陀的十種通號。
這一段經文講到了過去諸佛的出世。在古德的註解當中有一段值得我們說明的,就是說,為什麼在法藏比丘發願之前要列出諸佛的出世呢?這當中有一層深意,就說明了大乘的根本思想,講到了法身常住、佛佛道同的意思。
你看我們佛教跟外道的差別,外道的教主是獨一無二的,你不能跟他說, 你有一天要變成上帝,不可能!那麼佛教呢?它的根本思想是建立在所謂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一種平等性。而這樣的一種清淨平等的法身,它不但是平等,而且具足廣大的力量。
在美國有兩個法師,一個叫恆朝法師,一個叫恆實法師。諸位有人聽過了。他出家以後就拜佛。他不是在房間拜,他在外面拜佛,朝山,三步一拜,感動了很多美國人。很多美國人就去訪問他:你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勇氣,在大太陽之下頂禮呢?問他勇氣哪裡來。這兩位法師就說,當你心靈當中那個本覺的覺性被啟發的時候,你會跟我一樣,堅定地往佛陀的方向走過去。當你的覺性被啟發的時候,他的意思就是說,你現在妄想打得很多,煩惱很重,這都不是重點,這個是生滅心,因為你的主人還沒有被啟發。現在我們不是說賊很多,其實這個賊很多不是重點,重點是你的主人翁還沒有醒過來,這才是重點。
從大乘的角度是認為「達妄本空,知真本有」。
這個地方有更深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麼佛陀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出世呢?你看,錠光如來往生以後,接著光遠如來、月光如來、栴檀香如來……會有一個一個佛出世。為什麼佛教當中的佛會不斷地出現呢?因為我們的覺性總有一天會被啟發出來,那個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妄想的力量能夠抗拒這個本覺的力量,沒有一個力量。而佛的出世,在宇宙當中永遠不會斷絕,會不斷地出世下去。諸佛的相續出世有這麼一層道理。
當然,這個地方也說明了佛教的根本思想,所謂的大乘的正信:「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段經文有這一層意思。
丙二、聞法修學
時有國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棄國捐王,行作沙門,號曰法藏。高才勇哲,與世超異。
我們前面講到「法身常住」,是我們所謂的一個本覺的性德。這個性德當然要仗緣而生,那麼我們看他是什麼因緣發起菩提心。
當時有一個國家的國王,聽佛說法,「心懷悅豫」。他在偶然的機會聽到了世自在王佛的說法。當然這個地方說的法是大乘的微妙法門,不是講小乘。他聽了以後,內心非常的悅豫,非常的歡喜。一個人聽法會產生歡喜,表示他明白這個道理。他從我空、法空當中觀察他的內心,得到一個很真實的覺悟:「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既然我們的本性是清淨的,表示什麼意思呢?表示我們的煩惱是可以消滅的,表示無量的波羅蜜是可以成就的,就表示這個意思。所以,什麼叫清淨呢?清淨就是說,斷惡、修善乃至於度眾生,乃至於成佛,是有可能的。所以,因為這樣的一種信解而發了無上菩提心。
這個無上菩提心,簡單地講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是開出來,智者大師說,無上菩提心就是四弘誓願。對這個四弘誓願的解讀有兩種,因人而異。
有一種菩提心是屬於智增上的菩提心。智增上的菩提心是怎麼念呢?他是先成就「佛道無上誓願成」,然後才有所謂的「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然後「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智增上的菩薩在緣這個法界的時候,他是緣佛道——甚深的佛道而發心。你要成佛,你怎麼辦呢?你必須斷煩惱、學法門、度眾生,他是以「上求佛道」來帶動「下化眾生」。一般來說,從這樣的發心,這種人會先成就聖道,再成就福報。這個是智增上菩薩,這種人大部分也容易往生淨土。
第二種,他在發四弘誓願的時候,是先發「眾生無邊誓願度」,他緣的是眾生法界的苦。那麼為了度眾生怎麼辦呢?他只好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這種人是悲增上菩薩。
所以,菩提心有悲、智兩種的差別。
總而言之,法藏比丘聽聞佛法、覺悟了真理,就從真理的啟動,發自內心地要上求下化。這個是說明他發菩提心的因緣。
第二個,他發了菩提心以後做些什麼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棄了國家,也放棄了王位,就做一個出家的沙門,他的法號叫作法藏。在古時候,出家的名號跟在家名號是一樣的,他在家叫法藏,出家也叫法藏。
「高才勇哲,與世超異。」這個是講到他出家以後的修學的相貌。「高才勇哲」指的是他外在的道行,就是他有高超的智慧,有精進的修學的力量。「與世超異」是說明他內在的道心,內心當中真實不為名利,一心一意地追求無上菩提。
這段經文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有一句話是非常重要的:「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其實,我們看一個人的緣起,就知道這個人未來會有什麼樣的結果,諸法因緣生,「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
我們一般的菩提心有兩種:
一種是世俗菩提心。就是說,他當初發菩提心的時候是依事緣而發的, 依事相、因緣。你看阿難尊者,在楞嚴會上他也說他發菩提心了,但是他菩提心沒發多久就被摩登伽女的魔咒破壞。破壞以後,文殊菩薩把他抓回來,他跪在佛前哭得很厲害,佛陀都沒有先責備他,而是啟發他先反省。責備沒有用,先反省:為什麼你發了菩提心會退轉呢?先反省出來,把問題找出來。後來是怎麼樣呢?他開始迴光返照,一直找過去,把他最初的根源找到了。原來他當初為什麼發菩提心?他說,我看到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我願意修學佛道、願意出家。佛陀說,這是生滅心。你為什麼出家呢?你是看到我相好。那要是我身上長一個瘡,你就不修學了。因為你的菩提心是依止相好,而這個相好是怎麼樣?是變化的。你的菩提心安立在一個變化的因緣上,這個非常危險。
所以我們有時候應該反省一下,你的菩提心是安住在一個什麼樣的立足點?你說,我這個菩提心發得很大,修很多善法。我要提醒諸位一個問題,你的房子是蓋得很大、很莊嚴,我要問你:看看你的地基牢不牢固,你是不是蓋在地震帶。這個很重要。
第二種菩提心就很堅固了,他依理性而發。他為什麼會發菩提心呢?他就是深知「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而發菩提心。我發菩提心只有一個理由,因為我的心跟諸佛的心是平等的。他的菩提心是跟外在完全沒有關係。說你怎麼樣、他怎麼樣,跟我都沒有關係!他的菩提心從內心發出來的,這個菩提心就非常堅固了。
所以我們看事情要看他的因緣。從這一點看,這個法藏菩薩的菩提心是怎麼樣呢?「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正真道意。」這個菩提心是真實的,真實的菩提心。所以他的願望果然成就了。
這個地方是說明他發菩提心的一個因緣。
丙三、立定誓願
立定誓願,就是從菩提心把它落實成一個願望。菩提心是一個大綱,願望就是一個別相。
願我作佛 齊聖法王
過度生死 靡不解脫
佈施調意 戒忍精進
如是三昧 智慧為上
吾誓得佛 普行此願
令我作佛 國土第一
其眾奇妙 道場超絕
國如泥洹 而無等雙
我當愍哀 度脫一切
十方來生 心悅清淨
已至我國 快樂安穩
我們知道法藏比丘的願望有兩種:一種是他發了菩提心以後直接發出來的;第二個是他請佛開示以後又加以修正的。這個地方的願是他還沒有請佛陀來開導,他自己一個很綱要的願。當然這個願也對未來的四十八願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等於是把四十八願的大綱,三個大結構都蓋起來。就像蓋房子,那個大柱子蓋起來了。當然,他這個時候還沒有正式請佛陀開示,還沒有作修正。
我們看他四十八願最初的一個原始雛形是什麼樣。
法藏比丘經過世自在王佛開顯大乘法義,通達甚深的道義以後,他就心中立定一個誓願。他說「願我作佛」,有一天我一定要成佛。那麼成佛是什麼相貌呢?他講出三種相貌。
第一個,攝法身願——成就正報法身。
這個攝法身是什麼相貌呢?「齊聖法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法身有兩種功德:
第一個是法空,法空智所成就的。菩薩觀一切法空,所以能夠「齊聖法王」,他的功德相等於法王,也就是說,他的明瞭的心能夠於一切法得大自在。
這是小乘學者所沒有的。因為小乘的學者法執很重,所以他於法不得自在。你看阿羅漢,他入了涅槃,就不能在生死當中;他在生死,就不能入涅槃。他這個生死跟涅槃這兩個法沒辦法轉變。而佛陀對於一切的法得自在。這是法空智,法空的真如所成就的。
第二個,「過度生死,靡不解脫」。前面是讚歎他的波羅蜜的三昧自在,這個地方是講到他的我空智的功德。佛陀觀察我空,所以能夠過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使令身心解脫於大般涅槃,這是我空智慧所成就的。
這個地方講到法身的兩種相貌:一個是我空智所成就的大涅槃,一個是法空智所成就的大菩提。
這個大菩提、大涅槃的功德是怎麼有的呢?這以下說明他的因地。
「佈施調意,戒忍精進。」因為他因地當中以佈施來調伏心中的慳貪, 以持戒調伏心中的惡念,以忍辱調伏心中的瞋恚,以精進來調伏心中的懈怠。這個是福德資糧。「如是三昧,智慧為上。」以禪定調伏心中的妄想,以智慧調伏心中的顛倒。這是智慧的資糧。「吾誓得佛,普行此願。」我依止這六波羅蜜的資糧,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二乘的偏空涅槃,我只求成就佛道來實踐這個六度的願望。
這段經文是說明這個法藏比丘要成就法身,攝法身願,就是一種正報的法身。
第二、攝淨土願——成就依報淨土
「令我作佛,國土第一。」這個法身要有一個依止的處所,就是我們講的淨土。法藏比丘說,我以後的國土是要最為殊勝的,在一切諸佛的國土當中最殊勝的。是怎麼個殊勝法呢?這以下列出了三點:
第一個,「其眾奇妙」。這個眾就是他的人天眷屬。一個佛陀要有眷屬。說你蓋一個義德寺,有方丈和尚,還要有住眾。法藏比丘要求,他以後成就佛陀的時候,他的住眾要特別的希奇微妙。這個地方我們提出三點,包括了未來,他有三個願是跟這個願望有關係的:
第一,法藏比丘成佛以後,他的住眾要具足三十二相,他要求裡面的住眾相貌要莊嚴。其他淨土的佛陀沒有這種情況,這是很特別的。第二,他希望他未來國土的眾生有五種神通,這個也不是其他的淨土所有的。其他淨土有的有神通,有的沒有神通,但是他這個國土的眾生一定要五種神通。第三,他要求國土的眾生壽命久遠,每一個人的壽命都要無量無邊阿僧祇劫。後面的這三個願,都是跟他當初那種很雛形的、原始的願望有關係的。
第二個,「道場超絕」。前面是講人,這個地方講處所。他這個處所要很超然。怎麼個超絕法呢?我們也提出兩點來說明:第一,你看極樂世界,它的受生處所很特別。我們讀《阿彌陀經》,七寶池,八功德水,上面的蓮華受生,這也是其他的國土很少的。第二,他的道場、他的住處要特別的莊嚴。
第三,「國如泥洹」。這個很重要了。泥洹的意思叫大般涅槃。他的意思就是說,我整個道場的設計,包括色聲香味觸這五塵的境界,必須要具足常樂我淨四德。也就是說,你的內心跟這個極樂世界的五塵接觸的時候,要能夠產生不退轉的功德。他那個國土不但是莊嚴,還要能夠釋放一種聖道的力量。它不但是莊嚴,還必須有解脫的力量,「而無等雙」,在其他的佛土當中是獨一無二的。
在準備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在想,一個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關係的。一個志向太羸弱的人不可能有成就,不管你一天拜多少佛、念多少佛,都沒有用,因為你的胸量狹小。我們講「器」,你這個杯子那麼小,你不斷地倒水,你的杯子就這樣子而已嘛。所以你看,今天阿彌陀佛能夠被十方諸佛公認,「十方三世佛,阿彌陀第一」,你看他在因地的時候發的願就與眾不同。你看,「令我作佛,國土第一」,他就有這種高超的理想。當然,他這個時候只是一個很粗坯的、一種心中的想法,還沒有經過世自在王佛的指導,但是 你也可以看得出來,這個人,就像懺公師父說的,這個人的性格是這種個性。
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他的結果。你說你一天拜一百拜,他也拜一百拜,諸位!你知道結果會一樣嗎?不一樣。對!因為你為什麼拜呢?你不是身體去拜,你的心不同嘛。他的心是這種心量,你是這個心量,同樣一百拜,加心,加上不一樣嘛。心為業主!我告訴大家,我在佛學院帶了一百多個學生,我得到一個結論:一個人胸量要大,功德才能夠大;你胸量不大,你整個格局都不會大,所有的都不會大。這個地方很重要!
這個地方講到他的攝淨土願。
第三、攝眾生願——度脫一切眾生
第三跟我們有關係了。這麼莊嚴的法身、這麼莊嚴的淨土是誰可以去?這個對我們可關係密切了,叫攝眾生願。
「我當愍哀,度脫一切。」我今天創造一個這麼漂亮、這麼莊嚴的道場, 到底是哪些住眾可以來住呢?我應該以大悲心來哀愍、來度脫一切聖位的菩薩,乃至於凡位的菩薩。一切的,就是十方發菩提心的菩薩都可以來。
那麼他們來的一個標準,往生的正因是什麼呢?「十方來生,心悅清淨。」這些十方的眾生要來受生,必須具足兩個條件:第一個,心悅,你內心當中要有一種好樂心,願生我國;第二個,你臨終要保持十念的相續的清淨,我們講往生的最低標準,十念往生。就是,你今天能夠以一種清淨的信願,然後臨終來憶念佛陀的名號,相續的十念,這是一個往生的標準。
往生以後,「已至我國,快樂安穩」。來到我的國家,你的內心有兩種功德:
第一個,快樂。極樂世界啊!你到了極樂世界,你的心情跟在這個娑婆世界不一樣。我們在娑婆世界那是苦樂憂喜捨,五味雜陳,酸甜苦辣都有;到了極樂世界,你的內心世界只有一種情況,「無有眾苦,但受諸樂」。
在安樂當中更重要是內心安穩。這個地方「安穩」指的是一種解脫的力量,聖道。我們今天的快樂是不安穩的。比如說你吃一餐飯,吃得很好吃、很快樂,但這個不安穩,因為它是五欲樂。但是,你在極樂世界的快樂是有聖道的力量,所以是安穩的。
這個地方等於是把阿彌陀佛發願的一個雛形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