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面,我們看丙四的「十念必生願」。

願文講到:「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這個願是整個往生的最重要也是最低的標準。這個地方也說明了帶業往生的相貌。

這個帶業往生的意思,當然包括了帶善業往生,也包括帶罪業而往生。那麼他帶罪業怎麼往生呢?因為臨終的時候他的正念非常的強烈。什麼叫正念呢?他不是觀察空性,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他在臨終的時候真實地放下萬緣,順從本願而願生彼安樂國,以這種正念的力量跟彌陀的本願感應道交,觸動了彌陀的加持力,而把他帶到淨土去了,這個叫作「至心信樂,欲生我國」。

我們講一個實際的《淨土聖賢錄》的公案來加以印證。在唐朝,有一個先生叫張鐘馗,這個人的家族是殺雞的。他的父親是殺雞的,所以他從小也就跟他父親一起殺雞,殺了一輩子的雞。到了晚年的時候,他是業障現前了,就生病。生病的時候,晚上經常做惡夢。他一睡覺的時候,就夢到一個穿紅色衣服的人,帶了很多很多的雞跑到他的面前。那個紅衣人說:啄!雞就跑到他身上去,啄他的身體,臉部、耳朵、眼睛都啄得流血。他醒來的時候就全身疼痛。他每一次做這個夢就全身疼痛。他經常做這個夢,一睡覺的時候就夢到很多雞去啄他的身體。後來實在受不了,他就跟他太太說,請一個出家人來幫我消業障吧。

這個時候他請來一個出家人,叫作弘道法師。這個弘道法師到了以後, 看這個樣子,就跟他太太打聽他平常幹什麼。殺雞的!完蛋了,殺雞的。弘道法師就跟他講說,你要懺悔!你內心當中很真誠地對這些雞懺悔,一方面你自己的念頭要斷相續心;第二個,好好地憶念彌陀的功德,憶念彌陀的聖號。

他就在弘道法師的勸令之下,一方面懺悔,一方面念佛。經過一段時間, 他就跟他太太說,群雞化去,雞已經消失掉了。再過一段時間,他說,香氣滿室。突然間他太太聞到整個房間有香氣。其實,有香氣的時候,跟阿彌陀已經感應道交了。後來他就要求太太把他端坐起來,他就在床上端坐,安然地坐化。

這個公案意思就是說,這個張鐘馗是一個造業凡夫,那麼他為什麼能往生呢?其實就是「順從本願,欲生我國」。他內心當中,在臨終的時候,生命當中最後的關鍵,他選擇了順從本願,而沒有選擇順從自己的妄想。所以這個地方是一個往生的關鍵。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一提的,就是後面那一段話,「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個地方當然很多古德就提出疑問了,說是在第十八願是「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但是在《觀經》,這個五逆十惡照樣往生,它下品下生的眾生,他五逆十惡也照樣往生。那麼這怎麼理解呢?蓮池大師做一個融通,說,這個人雖然生前造五逆十惡,誹謗正法,但是臨終之前懺悔,懺悔就清淨。所以他只要懺悔,他就不是五逆,就不是誹謗正法。

所以這個地方的關鍵是他以後的懺悔。我們到一個地方去助念,你要發現這個人業障深重,他當然沒辦法順從本願,要教他先懺悔,把他過去所做的業力,內心當中很真實地懺悔,斷相續心,然後再來順從本願。這就是一個往生的標準。

這個地方是講到臨終十念的情況。

丙五、臨終接引願(十九)

我們看第五個,臨終接引願。

前面的十念必生是為中下根人而發的,這個地方是為上根機人發的。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我們加以解釋。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這個地方的根機,我們看他的根機是十方眾生。當然這個地方的十方眾生跟前面的十方眾生是不一樣,前面是顛倒的凡夫,這個地方是發大乘心的菩薩,這叫十方眾生。

這個菩薩在修學當中有兩個重要的功德:第一個,發菩提心;第二個, 修諸功德。

他內心當中有一個很堅定的願望。這個菩提心當然主要是,或者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或者說「佛道無上誓願成」,有兩種。但是這個地方,曇鸞大師說,淨土宗的菩提心就是「願作佛心」。所以淨土宗的菩薩是偏重在智增上菩薩。因為,你悲增上菩薩,你怎麼到淨土去呢?你是寧可陪著眾生流轉的,你的思考模式是以「眾生無邊誓願度」為主的。

所以,淨土宗的菩提心是怎麼樣呢?曇鸞大師說,他的思考模式是這樣:發菩提心就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就是願求生淨土之心;願求生淨土之心就是願度眾生之心。他是為成佛而求生淨土,然後再回入娑婆度有情。他這個人基本上是依止大乘的空正見,發明瞭現前一念心性以後,發起了「眾生無 邊誓願度」的決心。所以,他修學的時候,不為人天福報,不為二乘的涅槃,希望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他內心當中有這麼一個堅定的誓願。

他不但是有誓願,他還有行動,修諸功德。他平常佈施、持戒、修習止觀,積集福德智慧兩種殊勝的資糧。

但是到最後的時候,一個關鍵點——「至心發願」,這個是往生的關鍵。

前面講「至心信樂」,這個地方講「至心發願」。我們講一下。

前面的眾生是一個顛倒眾生,講得嚴格一點,這種人是沒有資糧力的。他哪有什麼資糧力呢?所以他完全偏重在信仰,就是順從本願。

但是這個善根人不一樣,你要他順從本願是有困難,因為他是一個有資糧的人。你說,你從現在開始,完全放棄你的自我意識,完全放棄你的菩提心,完全忘掉你的資糧力。那不可能!所以這個地方的關鍵不在信心,在於願望。

這個發菩提心的人,他是要成佛的,但是他看到整個佛道久遠,去佛久遠,因為怕退轉的緣故,所以他為菩提道求生淨土。他把成佛的願跟往生的願巧妙地連接在一起了:為了要成佛,所以我必須到淨土去。這兩個不衝突的。

所以,他這個關鍵叫「至心發願」,跟前面的「至心信樂」不同。「至心信樂」是我完全沒有想法,反正你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我完全相信你。反正我就是怎麼樣?通身靠倒。就像小孩子,他根本不會站。三歲的小孩全部靠在母親的身上,他自己根本使不上力。

但是這個菩薩不同,你要他完全靠上去是有困難,因為他怎麼樣?他是「發菩提心,修諸功德」的菩薩,是個有資糧力的菩薩,所以他不能完全順從本願的。他是怎麼樣呢?至心發願。他把自己成佛的理想訴諸到淨土去了,所以「欲生我國」。

那麼,這個人到了臨終的時候就有事情出現了。「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因為他本身不是完全順從本願,他是為了菩提道而求生淨土,所以到了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跟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要現前。幹什麼?開示慰導,給他種種的開示,給他種種的安慰,給他種種的引導。因為他這個人是有想法的,必須在臨終的時候開示慰導。在《觀經》上說,佛陀是怎麼開示?先讚歎他的功德,善男子,你修諸善法,善哉!然後再帶他到淨土去。先開示安慰他,鼓勵他。當然,這個臨終的開導,這個時候是阿彌陀佛親自來做臨終關懷。

蕅益大師說,這個臨終的開導很重要,特別是對一個修學大乘的菩薩。他說,這個菩薩到了臨終的時候,他第六意識是處在一種亂心位,所以這個時候修行最難得力。他為什麼能夠發菩提心呢?因為他有第六意識的心念。他為什麼能夠修諸功德呢?因為他有第六意識的心念。他整個「發菩提心,修諸功德」是依第六意識而住。

而不幸的是,他在臨終的時候,第六意識即將消失掉。你想想看,一具臭皮囊,何來立功課?他發菩提心,不是靠身體發菩提心,也不是靠嘴巴發菩提心,是靠他的心念發菩提心,他持戒也是靠他的心念來持戒。但是臨終的時候,所有修習善法的依止處——那個心念,開始要退失掉,要進入悶絕。這時候,他內心當中情何以堪!他根本使不上力嘛。

平常有人刺激你,你可以安住正念,因為你第六意識還在,但臨終的時候,你第六意識是消失掉了。所以這個時候,蕅益大師講,「倘分毫習氣未除,未免隨強偏墜」!只要你內心當中還有一絲一毫的業力,你就必須隨這個業力強的地方去投胎。這個時候他處在亂心位,內憂外患,所以彌陀的開示慰導就變得非常重要。

這個地方就是說,他修的是一個上等根機的大乘法門,至心發願而求生淨土,那麼到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給他開示慰導而往生淨土。

我們看蕅益大師的傳記,剛好就是這個十九願的最好印證。你看蕅益大師一生,他二十四歲就開悟了,「宗乘教義兩融通,所悟與佛無異同」。他所悟的現前一念心性的那種「何期自性本自清淨」的真理,跟諸佛沒有差別。但是他說:「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當我從空性出來的時候,我面對的是無始的業力,我一點辦法都沒有。就像那個坯器,我用泥土捏好了以後,還沒有去燒,一場雨下來,這個坯器又變成泥土。

所以,我經常去提醒修般若法門的人,我說:你入空性的時候人法雙亡, 你從空性出來的時候是業力現前,所以我們不能忽略業力的力量。蕅益大師後來他也說:「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你看他做過幾次的加行,他曾經努力過,他曾經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他安住空性的時候,他覺得內心當中是平等無障礙的,但是他從空性一出來的時候,「惑業未斷猶坯器,經雨則化棄前功」。所以他最後選擇「至心發願,欲生我國」,所以他說「由此力修念佛行,決欲現生出樊籠」。

蕅益大師在《靈峰宗論》說,修念佛法門有兩種:一者專修,二者圓修。

專修是什麼?就是前面我們說的,這個人臨命終了,或者已經年紀大了,你不能說,哎呀,你要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你這樣子,法不契機了。臨終人,晚年人要怎麼樣呢?「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用第十八願來攝受他,三業專修。你這個時候講什麼都沒有用,也不是叫他趕快去佈施,來不及了。往生不是靠資糧力的,靠的是什麼?靠的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這個時候你遇到年紀大的人,你就告訴他說,你內心當中只要做一件事情,把你的過去忘掉,想你的未來就好,就是順從本願,欲生我國。所以這個時候,善導大師所提的三業專修就很有效了。什麼叫順從本願呢?身業專門禮拜阿彌陀佛,其他的佛一概不拜;口業專門稱念阿彌陀佛;意業專門觀想阿彌陀佛,萬修萬人去,這叫三業專修。

第二個是圓修。看蕅益大師的意思,他是選擇第二個。那什麼是圓修呢?就是以一門圓攝百千法門,以念佛為正行,以戒定慧整個波羅蜜為助行,他是提出了正助雙行。但是,在這個地方要「至心發願」。三業專修所強調的是一種信心,「至心信樂」;這個圓修所強調的是「至心發願」,強調的是願望。

但是這個地方,在專修、圓修當中,要揀別另外一個,叫雜修。有些人是今天念地藏王菩薩,明天念觀世音菩薩,誦《地藏經》,誦《金剛經》。這些法門通通沒有錯,錯在他的心態沒有信願具足。你的目標沒有明確,那就完了。你既不是「至心信樂」,十八願也不攝受你;你也不是「至心發願」,十九願也不攝受你。那你就由業力來攝受你,就這樣子。

所以這個地方的意思就是說,淨土法門要麼強調信心,要麼強調願望。其實這兩個都是有具足,只是有所偏重。所以窺基大師綜合第十八願跟第十九願,講出一個總結,說:「彼方精微,欲往實難;佛力加持,去之甚易。」說極樂世界,若實論之,是一個非常精妙的地方,要往生是很困難,那是連阿羅漢都沒辦法去的。怎麼辦呢?「佛力加持,去之甚易。」你一定要去觸動阿彌陀佛的本願,唯一的選擇,就是本尊相應法。觸動彌陀的本願,從經文當中來看,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選擇至心信樂,順從本願;第二個,你選擇為菩提道,求生淨土,選擇至心發願。這兩個。

我們淨土宗的思考模式跟禪宗、天台宗的差別在哪裡,諸位知道嗎?它們兩個都強調正念,都是在心地上下功夫,但是諸位要知道,你修天台的圓頓止觀也好,修禪宗也好,他的心是觀察過去的:你從什麼地方來?所有的天台止觀,圓頓止觀都是在探討你的本來面目是什麼,你原來是什麼東西,就你父母未生之前,什麼是你本來面目。

淨土宗剛好相反。淨土宗不要問你的過去,你過去造善也好,造惡也罷, 它的重點是:你將往哪裡而去!它不問你說,你從什麼地方來的?而是問你說,你以後要怎麼樣?你將往哪裡而去?你是不是真實地皈依阿彌陀佛,真實地願求生淨土,這是成敗的關鍵。

所以,在大乘的修心法門當中,天台宗是去找他的過去,淨土宗是找他的未來。所以大家要把這個心地法門抓到。淨土宗是既往不咎,它不管過去的,但是你的未來很重要。這樣子,你應該把十八跟十九願的關鍵抓到了。

乙二、別示其餘諸願分四:丙一、國土莊嚴;丙二、身心安樂;丙三、出世解脫;丙四、聞名得益我們看第二個,別示其餘諸願。

前面的核心五願,把淨土的因果做一個綱要的說明,這以下我們詳細地說明淨土的因果。

入文分四:一、國土莊嚴;二、身心安樂;三、出世解脫;四、聞名得益。

前面的三個是說明往生以後的利益,就是你憶佛、念佛的時候,這三個是來世才兌現的。聞名得益有十二個願,是你念佛的時候當下就可以受益。

丙一、國土莊嚴分五:丁一、一切嚴淨願;丁二、道樹高顯願;丁三、寶香妙嚴願;丁四、照見十方願;丁五、樹中現剎願我們看第一個,國土莊嚴。這當中有五個願,我們先看第一個,一切嚴淨。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一切萬物,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其諸眾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瞭,辨其名數者,  不取正覺。

這個願等於是把極樂世界依報的國土莊嚴做了一個總結。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國中的天人,以及這些天人所受用的一切依報的萬物,包括山河大地、房子、草木,這些依報萬物是什麼相貌呢?這當中有兩種的功德,第一個從本質上來說,第二個從數量上來說。

先看它的本質。它的本質是「嚴淨光麗,形色殊特」。

第一個,嚴淨光麗。這個「嚴」當然指的是整個總相是特別的莊嚴。這個莊嚴開出了三個相貌:第一,清淨而不雜染。極樂世界那個莊嚴是清淨的莊嚴,它不會讓你產生煩惱。第二,極樂世界的莊嚴是有光明的。極樂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沒有黑暗,都是光明的,因為它的寶物都是放光的。第三,極樂世界的東西都是美麗而不丑陋的。這個是它的功德莊嚴。

第二個,形色殊特。它的形狀也好,它的顏色也好,也特別的殊勝,世間所少有。

總而言之,這個極樂世界是特別的微妙而不能稱量。你不但是不能用嘴巴來讚歎它,你甚至於沒辦法用心思來加以測量。它是怎麼的莊嚴,它是怎麼個微妙,你沒辦法去測試它。這是講它本質的莊嚴程度。

其次,我們看它的數量。這些眾生,甚至於已經成就了天眼通,都不能夠去明瞭它的名相跟數目,也不能去加以形容辨別它的名相、數目。明瞭指的是內心,辨別是口業的形容。我們常說,這個人是日用而不知。他平常住在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但是他根本沒辦法去形容它,也沒辦法去想像它的存在。

那麼,這個地方到底是想要表達什麼意思呢?我們講一下。

極樂世界這樣的一個總相,是說明它的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塵是一種勝妙五塵。勝妙五塵,當然它包括了提供你一種安穩的功德跟快樂的功德。而這個地方,阿彌陀佛強調說無能稱量,就是說,極樂世界的整個功德,你是不能用心思口議來稱量。也就是說它是一個時空無盡的世界。

那麼這個時空無盡的世界表示什麼呢?窺基大師說,極樂世界跟彌勒淨土有十種差別,而其中一個就是在莊嚴的差別。他說,彌勒淨土的莊嚴是有時空限制,叫低劣的莊嚴。你看彌勒淨土,你到那個地方去,時間有限度,空間有限度。為什麼?因為它是業感的緣起。你為什麼到彌勒淨土去?因為你造了善業,因為你持戒,你佈施。諸位要知道,你持戒的時候,你心是有所得的。有所得的心是怎麼樣?有限量的。你在因地是用有限量的有漏的善業,果地就去招感一個有限量的國土。

極樂世界就不同了,極樂世界的莊嚴是無限量的一種殊勝莊嚴。為什麼?你今天往生極樂世界,不是用有漏的業去招感。是什麼?是至心信樂,是至心發願,是順從本願,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那是一種時空無盡。

所以,極樂世界的國土,諸位要知道,它不是業感所成,它是法身所變現。這個是關鍵點。

很多人研究極樂世界,方向錯誤。看到寶石,看到黃金,他就很質疑說, 欸,為什麼阿彌陀佛把極樂世界創造這麼莊嚴呢?它是一個法身所變現的世界,本來就很莊嚴嘛!你到極樂世界,等於是到了阿彌陀佛的整個法身的境界裡面去了,時空無盡。所以你根本不能夠去稱量它、去想像它的數目。你沒辦法想像,因為它是一個時空無盡的世界。它不是一個三度空間的世界,那是多元化空間的世界。

這個地方等於是把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做一個總說。

丁二、道樹高顯願(二十八)

我們看第二段的「道樹高顯願」。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見其道場樹無量光色高四百萬里者,不取正覺。

前面等於是把依報的國土做一個總結,它是一個時空無盡、法身所變現的國土,這以下就個別解釋這個國土的相貌。當然,這當中極樂世界依報值得我們談的,包括在《阿彌陀經》經常提到的宮殿、樓閣、七寶池、八功德水、蓮花,還有樹。這個地方先提出這個道場樹。

為什麼先提道場樹呢?古德解釋說,釋迦牟尼佛的八相成道,有四相成道是在樹下完成的:第一個,出生。佛陀是在樹下出生,他不是在房子裡面出生,在樹下出生。第二個,成道。佛陀成道是在樹下成道。第三個,說法。佛陀說法的時候是在樹下說法。第四個,入涅槃。佛陀入涅槃的時候在樹下入涅槃。所以佛陀在八相成道當中,四個最重要的,出生、成道、說法、入涅槃,都是在樹下完成,所以,樹跟我們的關係非常的重要,應該解釋極樂世界的樹是什麼相貌。我們加以解釋。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那個國中的菩薩(就舉初心的菩薩),這些帶業往生還沒有積集資糧的菩薩,還沒有供養十方諸佛的這些菩薩。那麼他一定要能夠怎麼樣?知見其道場樹。知,什麼叫知呢?就聽聞它的名聲,哦,我聽過這個道場樹。這個見,就是親自見到。這個道場樹就是菩提樹。因為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所以以後這個菩提樹叫道場樹。

那麼這個菩薩他知見道場樹是什麼相貌呢?它的形狀是無量的光色, 無量的光明、無量的顏色;而且它的高度四百萬里,有十萬由旬。如果不是這樣,「不取正覺」。

這個樹,當然在我們的依報環境當中是很重要,否則佛陀不會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一而再、再而三提到這個寶樹的莊嚴。你看,我們在一個房間當中放一棵樹,你會感到有生命力。在所有無情的世界當中,樹是唯一有生長能力的。它雖然沒有明瞭性,但它有生長能力,所以你看一個地方放一棵樹就充滿了生機。

當然,極樂世界的樹不但是給你提供一種生機,它有兩種的功德:

第一個,它演說妙法。在《阿彌陀經》講得很清楚:「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有些人可能不太習慣去講堂聽佛陀說法,那怎麼辦呢?他想一個人靜一靜,他到樹林當中打坐,或者在那邊經行,樹為他說法,可以的。

第二個,這個樹能夠顯出十方諸佛國土說法的情況,顯現。你說我現在要看看藥師佛在說什麼法,多寶佛說什麼法,這個樹就能夠隨心而顯現諸佛說法的狀態。這個樹還有這兩種功德。

丁三、 寶香妙嚴願(三十二)

我們看第三個,寶香妙嚴願。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自地以上,至於虛空,宮殿樓觀,池流華樹,國土所有一切萬物,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超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薩聞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那麼這個地方,寶香妙嚴,我們先做一個說明。極樂世界的五塵,當然在《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講很多了,勝妙五塵。但這個五塵當中,我們仔仔細細地看《阿彌陀經》,再比對《無量壽經》,發覺釋迦牟尼佛在極樂世界的依報環境當中,特別強調三種塵:

第一個,色塵,光明。所以你在觀想極樂世界的時候,沒有一個極樂世界是黑暗的。所以你看佛堂,一定要有燈光,因為極樂世界沒有一個地方有黑暗,它每一個寶物都放光的。我們娑婆世界的寶物,那是能夠反射光明的,白天看是很光明,晚上看就是黑暗的。但極樂世界的寶物一定有光明。這是第一個,色塵。

第二個,極樂世界的寶物一定有香氣。這個香氣在《無量壽經》講得很多,《阿彌陀經》講得少。極樂世界的五塵,每一個塵都有栴檀香氣。光明,當然主要是什麼?消業障,身心柔軟。它這個香氣,你聞到這個香氣,「菩薩聞者,皆修佛行」,增長你的菩提心,這個香有這種效果。

這個五塵當中最有代表的光明、香氣——香光莊嚴,還有聲塵說法,聲音說法,它每一個寶物都可以說法。你看這件事情,「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所以我們在觀想極樂世界的時候,你要記住幾個特點:第一個,一定要有光明的內涵;第二個,一定要有香氣;第三個,它有聲音出來。這段經文就講很清楚了。

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整個依報的國土——什麼叫依報國土呢?它的範圍怎麼說呢?從大地以上乃至於虛空,我整個的生活空間就在裡面了。這依報當中包括了:宮殿,菩薩所居住的環境;樓觀,是佛陀說法的處所;池流,我們受生的地方,八功德水、蓮花;還有種種的寶樹。總而言之,國土所有一切萬物,有三個相貌:

第一個,從本質上來說,「皆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極樂世界的整個宮殿、樓觀,乃至於道樹,道場樹,是由珍寶所成,放光。這個珍寶,在《阿彌陀經》提到七寶:金、銀、琉璃(琉璃是青色的寶物)、玻璃(是透明的水晶)、硨磲(是白色的貝殼)、赤珠(是紅色的寶珠)、瑪瑙(是暗紅色的寶物)。極樂世界的整個本質是七寶所成。所以你觀想極樂世界的房子,你不能把它觀想成水泥的,那你來生就投生到娑婆世界了,因為娑婆世界才有水泥。極樂世界沒有水泥做的房子,你想錯了,那本尊不相應了。極樂世界的房子,七寶所成。

第二個,極樂世界的寶樹,具足百千種栴檀香,而用這個光明跟香氣所合成。所以古德說,在娑婆世界,金銀雖有光輝,而無栴檀之氣。金銀髮出光輝,但是沒有香氣。栴檀雖有香氣,而無珠玉之光。只有極樂世界,香光具足。所以說是「嚴飾奇妙,超諸天人」。

第三,為什麼講它是奇特又微妙呢?古人解釋說,香光具足名之為奇, 廣做佛事名之為妙。極樂世界的寶物,又放光又有香氣,這件事情非常稀奇,連天上都很少有。而且,這個香光還經常演說妙法,廣做佛事,這叫妙。所以這個香光普熏十方世界,菩薩在那個地方經行也好,打坐也罷,聞到這個香氣,看到這個光明,皆修梵行,增長他的菩提心,更堅定他修習六波羅蜜。「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極樂世界依報的意境,我們用蕅益大師的一段偈頌做一個總結。

蕅益大師說:「一一理性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就是說,你在極樂世界的時候,你安住在我空法空的理性,但是你又同時看到了光明,也同時聞到了香氣,一一理性具足莊嚴;雖然你聞到了香氣,你也看到了光明,你還是安住在空性,一一莊嚴還全體理性。兩個完全不相障礙,真空不礙妙有,妙有你也不要去障礙真空,就是這種意境。所以蕅益大師講,一一理性還具足莊嚴,一一莊嚴全體理性,事事無礙的境界,兩個不互相干擾。修空觀,修假觀,兩個不互相障礙的。

這個地方講到極樂世界的香光莊嚴。

丁四、照見十方願(三十一)

看第四條,照見十方願。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土清淨,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這個地方講到照見十方,我們看消釋的地方。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我的國土是清淨無漏的。無漏只是斷惡,它只是一個基本,還要修善。怎麼修善度眾生呢?「皆悉照見十方一切無量無數不可思議諸佛世界。」這個地方就是說,極樂世界的七寶,它所顯出的色塵,前面講到光明,這個地方講到還有另外一個,就是顯現十方世界的種種的相貌。這個地方曇鸞大師的《往生論註》就講得清楚,他說極樂世界依報的這些所謂的寶物,能夠顯現十方國土。「淨穢諸相,善惡業緣,一切顯現。」

也就是說,你到了極樂世界,不但是用耳朵聽法(你看娑婆世界只能耳朵聽法),在極樂世界你還可以用眼睛看到所有的真理,用親眼,百聞不如一見。你看這個人,他因為持戒的關係生天了,你看得清清楚楚,看到整個十方世界善惡的業緣全部顯現。你看到別人怎麼樣,你就會警惕:哦,這個人因為持戒的關係生天了;這個人一天到晚說人家的是非,到拔舌地獄去了!你看到以後,內心當中特別深刻,跟聽聞的感覺又不一樣。所以,在極樂世界,它的說法不但用音聲,有時候佛陀他不講話,讓你自己去看,皆悉照見十方世界種種善惡的業緣。那麼看到是怎麼樣呢?「猶如明鏡,睹其面像。」就好像你照鏡子看到自己的面像那樣的清楚分明。雖然你看的是一個很遠世界的眾生的情況,但是你看得就像自己在照鏡子一樣,如此的清楚。當然你的感受也特別的深刻。這個就是能夠照見十方的業緣,舉出這種功德。

丁五、樹中現剎願(四十)

看最後一段,樹中現剎願。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設我得佛,國中菩薩,隨意欲見十方無量嚴淨佛土,應時如願,於寶樹中,皆悉照見,猶如明鏡,睹其面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前面所看到是眾生的善惡的業緣,那當然是給我們一些警惕的情況,那麼這個地方是看到佛陀說法的情況。前面是看眾生法界,這是看佛法界。說在我成佛的世界當中,國中的菩薩如果想要見到在十方淨土當中的某一尊佛跟他的淨土,比如說你在娑婆世界的時候就非常仰慕藥師佛跟他的淨土,但是因為有特殊的因緣,你沒有求生到那個地方去,那麼你到淨土以後,你想要去見到藥師佛的淨土,怎麼辦呢?「應時如願。」因為在道場樹的樹葉當中,你就能夠隨你的心願而看到藥師佛跟他的淨土、跟他的眷屬。雖然這麼遠,你也是像照鏡子一樣,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其他版本的《無量壽經》說,你看到這個諸佛世界的國土,「眾生睹者,生希有心。」這個希有心,古德解釋,生起無上菩提心。看到諸佛在說法,生起菩提心。所以古人常說,你往生到淨土,就等於往生十方淨土。我剛開始還不懂這個道理,為什麼往生阿彌陀佛淨土是往生十方淨土呢?因為你到極樂世界,整個十方世界的資訊你全部很清楚,就像你在家照鏡子一樣,身歷其境。這個是其他世界很難提供給你的,很難提供。所以古德講,親近阿彌陀佛就等於親近十方諸佛,往生極樂淨土就等於是往生十方淨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從這兩段經文可以看得出來。

我們希望大家的思考模式是這樣:這個四十八願,你不要把它想成是阿彌陀佛發的,它跟你是有關係的。你現在四十八願聽完以後,你要做一堂功課,你要在心中畫出你自己淨土的願景。四十八願講完以後,每一個人的心中都要有一本四十八願,你就成功了。如果四十八願聽完以後,你的心中還是無住,那就完了。這個四十八願是告訴你,你怎麼去規劃你來生的願景,而且這每一個願你都可以做到,每一個願都可以兌現,佛陀絕對不妄語的。所以你一定要告訴自己,這每一個願跟你關係密切,有的是跟你今生有關係,有的是跟你來生有關係。只要你憶念它的存在,它就會存在。是這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