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講
好,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面。
大乘佛法的生命觀,簡單地講,就是「諸法無自性,一切從緣起」。從大乘佛法的觀點來看,一切法的本來面目是畢竟空的,沒有一個東西是本來存在的。那麼本來是沒有,是怎麼會有的呢?「一切從緣起」,仗緣而生。阿彌陀佛廣大的殊勝願力也不例外。就是說,阿彌陀佛為什麼會發起這麼大的願望呢?
第一個,要有諸佛的出世。這個世間上如果沒有佛陀出世,沒有一個人可以明白道理,也就沒有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也就沒有這個聖號。第二個,他要能夠聽聞佛法。前面是佛的力量,這個是法的力量。法有開慧之恩,開啟他心中的智慧。然後依止智慧發菩提心,去觸動他心中的願望,立定誓願。
這個立定誓願當中,當然包括了攝法身願、攝淨土願、攝眾生願。值得我們說明的一個觀念就是,這個願望就代表佛的一種加持力,當然也包括了成立這個「阿彌陀佛」的聖號。
我今天問大家一個問題,看大家對緣起法是不是了解。你認為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跟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有沒有一樣?沒有一樣。對了!你的心去接觸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時候,你是啟動釋迦牟尼佛的本願功德;你的明瞭的心去接觸阿彌陀佛的時候,是啟動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當然是不一樣的。「諸法因緣生」,這兩個因緣不同。
我想,阿彌陀佛本願有兩句話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我們看一個佛菩薩的名號,有兩種差別:
第一個,功德力量的不同。你看經文第二段,「令我作佛,國土第一」,這個地方就不一樣。他產生的一種對你未來生命的加持力真的是不一樣。
第二個,除了功德的大小以外,它也有容易跟不容易的差別。從我們現在所知道的諸佛菩薩,有幾個加持力是很容易感應的。你看,念觀世音菩薩感應特別多,觀世音菩薩的感應錄,那寫起來有好幾本。地藏王菩薩也特別容易感應。排名第三的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很容易感應。當然這就跟這個佛菩薩當初在攝受眾生時所定的標準、門檻有關係。你看第三段經文,「我當愍哀,度脫一切」。當你這個願發下去的時候,就決定了這個名號的定位——我這個名號是攝受哪些人,大概就定出來了。
所以,第一個,他的加持力有多大;第二個,你是不是很容易感應。從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知道,慧遠大師說的阿彌陀佛的聖號有兩種力量:第一個,下手易,他容易感應,這個跟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類似;但是成就高,這是第二個,這一點就不共於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因為,你念地藏王菩薩,來生不可能到他的淨土去,他還是個菩薩,他還在莊嚴淨土。
其實,到這個地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綱要的雛形,我們大概心中可以看得出來。也就是說,這個菩薩未來成佛的時候,他的名號所產生的力量是怎麼樣,應該可以看出他的大綱。
丙四、請佛證明
身為一個菩薩,法藏比丘發了願以後,在經文上可以看到,他說,這個發願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做的。所以他就把這個願望來白告佛陀,請佛陀指正。佛陀當然就跟他做開示。我們看經文。
爾時,世自在王佛知其高明,志願深廣,即為法藏比丘而說經言:譬如大海,一人斗量,經歷劫數,尚可窮底,得其妙寶。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於是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
前面法藏比丘所發的願只是一個大綱,還不是一個很成熟的願,所以他這個時候很謙卑地請佛陀跟他作指正。世自在王佛聽到法藏比丘的請求以後,「知其高明,志願深廣」,知道這個菩薩不得了,智慧特別高超,志向特別的深廣,給他做了兩個非常重要的開示:第一個開示是說明他整個修學的心要,第二個就開示他修學的法門。
我們先看心要的地方。先講一個譬喻說,「譬如大海」,雖然有廣大的海水,但是只要有一個人,用他微薄的力量,拿著一個非常微小的量米的鬥,他幹什麼呢?想把這個水舀幹。那慢慢地一天舀一點、一天舀一點,經過了很多很多劫的時間。但是我們要知道一個問題,這個水不管怎麼多,它畢竟是有限量的,所以「尚可窮底」,而得到這個海底中的珍寶。
這個譬喻什麼呢?下面就很重要。「人有至心精進,求道不止,會當克果,何願不得。」他說你今天發了這麼廣大的願,那麼到底,你這個願到最後是放棄了、變成消失了,還是你這個願會成功,一個關鍵點就是,你在實踐這個願的時候,你背後那個心靈的力量是不是能夠做到「至心精進,求道不止」。
我覺得,一個人的成功,你的心靈的素質很重要。真的,有些人他有成功的傾向,有些人是有失敗傾向,這是一個事實。你看有些人,他遇到一個逆境就放棄了,他不做了,改做其他的;做其他的,沒多久他又放棄了。這種人是很容易跟失敗結在一起的。
就是說,今天這麼大的願望,你那個背後的力量——用什麼樣的心的法門來推動這些願望才會成功呢?只有四個字:「至心精進。」我們解釋一下這四個字。這四個字是分兩段來說明。
第一個,「至心」。這個至心,善導大師解釋說是一種真實的心。你列出很多願望,你以後要幹什麼幹什麼,要做一個講經的法師,要成就種種的波羅蜜,要蓋一個道場攝受很多人來住,最後往生淨土。那麼你這個願望是不是可以成功呢?就看你的心是不是真實。
什麼叫真實的心呢?善導大師說是「不求名聞利養之心」。一個菩薩要完成他的使命,要完成願望,就是慾望要淡薄,才能夠發揮強大的力量。一個人妄想太多,慾望太重,很難產生強大的力量,很難。所以,你要能夠讓你的心力強,只有一種情況:讓你的內心妄想減少、慾望淡薄。這個叫至心。
然後,在這樣的一種沒有妄想干擾的情況之下,「精進」!精者專一,進者相續。你很專一、很相續地去完成你的使命,而且求道不止,簡單地講就是你不能放棄。你只要保持一個精進、不放棄的心情,一定可以成就你的無上菩提的佛果,也可以完成你在因地所發的三種願,法身願、淨土願、眾生願。這個地方,佛陀就跟他開示要完成這個使命最重要的心法。
第二個,開示他的修學法門。佛陀開示心法以後,就廣泛地宣說在過去諸佛當中已經成就的二百一十一億的諸佛的剎土。這當中包括他的眷屬,這些眾生有什麼善惡的正報身心,包括他的依報的國土,有粗妙的差別。就相應其心中的願望,顯現給法藏菩薩來作參考。
這裡有一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古德說,佛陀要顯現給法藏比丘看他的國土,就把好的一面顯現出來就好,為什麼要把所謂的天人的善惡、國土的粗妙——把好的顯出來,壞的也顯出來呢?古德解釋說,好壞都顯出來,要使令法藏比丘善知取捨。比如說國土,你只顯現好的,就不能夠避免壞的。
我舉個例子。法藏菩薩的第一個願就是國中沒有三惡道。他為什麼知道發這個願呢?他就是看到,世自在王佛顯現的國土當中,有的佛土是有三惡道,很多的苦惱。他就覺得這個不行,我的國土要避免這件事,就發不能有三惡道的願。他看到有的國土眾生當中有很多的女眾,引起很多是非,就發我的國土不能有女眾的願。
當然,你今天要能夠遠離過失,一定要先看到過失相,所以世自在王佛 必須把諸佛剎土當中優點的地方、缺點的地方通通顯現給他,使令他善取優點、善捨缺點。所以你看,在彌陀本願當中,有些是建立的,有些是遠離的。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因為當初這個佛陀所現的國土就是有好壞的差別。
當然,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這個「至心精進」。印光大師說, 我們菩薩六波羅蜜其實只有四個法門,就是佈施、持戒、禪定、智慧。忍辱跟精進不是法門,而是一種心理素質。他說,你這個六波羅蜜是成功還是失敗,行力跟忍力是關鍵。所以印光大師說,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你的心理素質就是善用你的行力跟忍力。一般來說是這樣。
以前我們的教務主任慧天法師說,我告訴你們一個秘訣,傳授修行的心要。他說,你順境的時候要行力。你身心健康,非常好,因為有時候我們善業起現行,身體健康,心情愉快,這個時候你要趕快用功。因為這個是大好時光,太陽出來的時候。因為你一生當中這種好時光不多,你要趕快地精進用功,積集資糧。遇到逆境的時候,你剛好阿賴耶識罪業現前的時候,處逆境要守,安忍不動。這個時候你一動就完了,更糟糕了。所以,順境要用行力,逆境用忍力,這個是很重要。
這個地方意思就是說,菩薩今天發了很多願,而這個願是不是可以實踐, 就看這個菩薩的心理素質,他的行力跟忍力是不是夠好。
丙五、思惟攝取
我們看最後一段,思惟攝取。
前面佛陀開示心法跟國土的差別,法藏比丘聽了以後,就開始去對這件事情加以思惟,加以攝取。我們看經文。
時彼比丘,聞佛所說嚴淨國土,皆悉睹見,起發無上殊勝之願。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
這一段經文我們分成三段:
第一個,是說明他的誓願力,他發起願望。法藏比丘聽到世自在王佛所說的、顯現的這些國土以後,就產生了一種無上的要成熟眾生、莊嚴淨土的願。這個也就等於是前面發過了,把這個願更堅定了。
第二個,「其心寂靜,志無所著,一切世間,無能及者」。產生一種智慧的觀照。
這個智慧的觀照是兩部分:第一個是我空、法空的根本智。我空、法空智是所謂的「其心寂靜,志無所著」。當我們以空觀智觀照真理的時候,內心是無著的。第二個是指的後得智,善知諸法的差別。所以他這個時候「一切世間,無能及者」,他雖然觀一切法空,但是他又能夠善知取捨:這個國土要怎麼安排,所謂的無住而生心。
這個是讚歎他的智慧。
第三個,是讚歎他的行動。「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淨之行。」他花了五劫的時間,可以說,這個時候他還沒有產生真實的波羅蜜,他等於是息諸緣務,好好地去思惟、去攝取清淨莊嚴佛國的這種妙行。
這個攝取的意思就是說,攝他人國土取為己用。舉一個例子。比如說, 法藏比丘看到其他的國土有八功德水,它這個水質特別好,他就發願,我成佛時亦當如是;他看到這個宮殿很莊嚴,他就發願,我成佛時亦當如是。他把別人的優點攝為己用,這個就是攝取。當然也包括把別人的缺點拿來,自己能夠好好地作參考。
到這個地方,等於是整個彌陀四十八願就正式成立了。接下來就正式發四十八願。這個我們到正宗分再說明。到這裡我們等於是介紹了法藏菩薩整個的願望。
乙二、淨土法門之特色丙一、難行道、易行道;丙二、聖道門、淨土門;丙三、他力門、果地教我們看第二段,淨土法門的特色。
法藏比丘發了這個四十八大願以後,這樣的一個願望開始創造,在法界當中對大乘佛法到底產生一個什麼樣的影響?當這個願望成立以後,後世眾生在修學聖道的時候,其實深受這四十八願的影響,所以就開始產生很多的判教出來。
丙一、難行道、易行道
首先,我們看最早的一個判教,龍樹菩薩的判教,有難行道跟易行道。
難行道——惟靠自力,勤修戒定慧,於無量劫,捍勞忍苦,次第破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豎出三界,歷劫修證,是為難行道。
易行道——仰賴佛力,一心執持名號,得佛願力加持,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疾速圓成菩提,是為易行道。
在整個佛教,把這個心力跟佛力作判教的,最早最早的祖師就是龍樹菩薩。龍樹菩薩是在佛滅度七百年以後,在《十住毗婆沙論》當中的<易行品> 提出了易行道跟難行道的概念。他說,我們每一個菩薩的成佛之道,其實是有二道的差別,一個是難、一個是易的差別。
什麼叫難呢?假設你選擇的道路是「惟靠自力」,你修學過程當中完全仰仗你心靈的力量,持戒對治你的身口的過失,禪定對治你的散亂,智慧對治心中的顛倒。這個時候,你完全拒絕存在法界當中的這些本願的功德,完全不要,你也不禮拜它,也不讚嘆它,也不觀想它。這樣子經過無量劫的時間,用你內心的力量來面對你無始的業力,過去所造的殺盜淫妄,你自己一個人去承當。當然這個過程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捍勞忍苦。那麼次第地去破除三界的愛見煩惱,也破除界外的無明煩惱,也破除了塵沙惑(塵沙惑就是法執,通界內界外的),慢慢地豎出三界,歷劫修證,是為難行道。因為你要單獨地面對你的業力,當然這個困難度就特別的高。
第二個選擇,你是怎麼辦?仰賴佛力。你一方面修戒定慧,把心靈的力量加強起來,一方面拜佛、念佛,憶念佛陀、執持佛陀的聖號,那麼當然就得到佛的感應。這個時候你就能夠在感應當中不退轉於無上菩提,而且能夠很快地成就佛道,這個叫易行道。
這個難易當中包括了兩個差別:第一個,時間上的差別。龍樹菩薩說, 這個難行道的時間是久苦的,而易行道是速超的。也就是說,當你選擇完全靠心力的時候,你的菩薩道肯定花的時間會比別人多。第二個,你選擇難行道還有一個問題,在空間上有這個險墮的問題。很容易一個腳沒有踩好,就墮落到深坑去了,有這個危險墮落的障礙,就是我們講很容易退失菩提心。龍樹菩薩舉一個譬喻說,我們從這個地方要到目的地,你有兩個選擇:第一個,你走陸道,步行,我用走的,可以,但是很辛苦;第二個,水道乘船,就比較容易。
這個地方我們要講一個問題,就是說,龍樹菩薩當初提出難行道、易行道的時候,跟我們現在的淨土法門是有兩點差別:
第一個,他講仰仗佛力,這個地方的佛他沒有單指阿彌陀佛,而是指十方諸佛菩薩。只要法界當中已經成就的,藥師佛、阿閦毗佛,都可以,你都可以憶念他的聖號,啟動他的力量來幫助你。
第二個,在龍樹菩薩的概念當中,並沒有求生淨土的概念。他只是說仰仗佛力,在生命當中保持我們菩提心的善根,破除我們的遮障。所以,在這個時候,龍樹菩薩的難行道、易行道的概念並沒有說是念阿彌陀佛,也沒有說求生淨土的概念。
這是一個最早的一個判教,就是開始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把存在法界當中的佛力引進來。也就是說,我們身為一個菩薩,我們沒有必要單獨地面對業障,你有更好的選擇,因為你拒絕佛力對你沒有幫助。所以蕅益大師說,修行人你要理智,修行人不能意氣用事。因為意氣用事,你選擇一個比較難走的路,其實吃虧的還是自己。所以我們研究教理,你可以怎麼樣?你還沒走之前,「欲知山上路,須問過來人」,要怎麼走,要先規劃好。這個菩薩道真的是有困難跟容易的差別,有這個差別。
這是我們最早的一個心力跟佛力的判教。
丙二、聖道門、淨土門
我們看第二段,聖道門跟淨土門。這個就比較成熟。
聖道門——於娑婆世界,但憑自力,斷惑證理,入聖得果之法,名「聖道門」。
淨土門——稱念名號,乘佛本願,往生淨土,入聖得果之法,名「淨土門」。
我們把它解釋一下。到了道綽大師的時候就正式地成熟,把難行道跟易行道的判教轉成了聖道跟淨土的概念,也就是說把往生淨土的思想放進去了。他說,假設你是在娑婆世界來修學菩薩道,當然「但憑自力,斷惑證理,入聖得果」,這叫「聖道門」。假設你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仰仗彌陀本願的加持,往生西方淨土而「入聖得果」,這叫「淨土門」。
從難行道、易行道到聖道門、淨土門,其實這個轉變,有兩位菩薩是值得我們說明的:
第一個是天親菩薩。龍樹菩薩是在佛滅度七百年出世,天親菩薩是佛陀滅度後九百年出世,差了兩百年。天親菩薩應該看過龍樹菩薩的《十住毗婆沙論》,他就把難行道跟易行道昇華到一種往生的概念,他作了一個《往生論》。在《往生論》的序分當中他提到一句話說:「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他這個時候就已經把往生的因果這個概念提出來。
他說往生的正因就是「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他提出,一個人要成就淨土的因地,就是一心歸命。那麼他一心歸命的目的是幹什麼呢?「願生安樂國。」他認為說這個真實的所謂的難易,應該把求生淨土的概念放進去。他到了這個後面的頌文,把一心歸命分成五門。
說我們怎麼樣達到一心歸命呢?包括禮拜、讚歎、作願、觀察、迴向。就是,你今天要歸命阿彌陀佛,你要不斷地身業的禮拜,口業的讚歎,稱念他的聖號,第三個,心中不斷地憶念。這樣禮拜、讚歎、作願,是成就奢摩他的止,安定內心。觀察門是修毗婆舍那,你要不斷地去憶念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規劃你未來的願景,這個觀察門是成就毗婆舍那的智慧。最後迴向,你希望法界眾生同時求生淨土,迴向是修大悲。
以禪定、智慧、大悲的這三個法門,完成一心歸命而願生安樂國。
所以,在最早的祖師當中,把求生淨土的概念提出來是天親菩薩。這是我們第一個注意的。
第二個就是北魏的曇鸞大師。天親菩薩提出了求生淨土的概念,但他並沒有解釋當中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難行道跟易行道要加上淨土呢?北魏的曇鸞大師作一個《往生論註》,就把天親菩薩要求生淨土的概念詳細地加以說明。
曇鸞大師說,為什麼在早期的時候只要提出難行道、易行道就好呢?因為早期的時候大家善根深厚,去佛不遠,所以得道者多。環境很好,所以求不求生淨土差別不大。但是,時值末法,這個當中有機、緣二義:第一個,根機有變化;第二個,外在的因緣也產生了變化。
什麼叫根機的變化呢?就是時值末法,五濁惡世產生了。就是,龍樹菩薩那個時候不思考淨土的問題,因為那個時候眾生根機好,他自己可以跳過去。而到了末法時代,眾生的身心世界有五種的障礙,煩惱濁、業障、各式各樣的果報體,又比較容易生病,又短命,這個身心世界的障礙太多了,所以造成了一種淨土的概念慢慢慢慢產生了。因為一個「機」的問題——五濁惡世的問題產生了。
第二個,去佛久遠。前面是講魔強,這個地方是講法弱。我們離佛陀的時代越來越遠,法的力量越來越差。就是這個緣,所處的環境,放逸的力量越來越大,你要培養正念的力量越來越難。
因為機、法二義,就必須把這個求生淨土的概念放進去了,就創造成聖道跟淨土二門。
假設我們今天不考慮求生淨土,菩薩會產生兩種過失:
第一個,由邪師惡友的誤導而退墮大乘。你容易遇到邪師惡友。發了菩提心,你真的要成就佛道,但是你所接觸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他今天跟你講一句話,明天講一句話。這個法就是一種名言,名言的熏習會影響我們的思考模式。我講實在話,大乘的思考模式是很難建立的。我們很容易生起人天的思考,反正我就是斷惡修善;我們也很容易生起小乘的思考,我就觀一切法空。我們很容易生起單向的思考,但是,你要生起雙向思考:我要無住又能夠生心,又生心又無住,又要「猶如蓮華不著水」,又要「又如日月不住空」,非常困難。菩薩種性很難生起,非常容易失掉,因為他這個概念思考太難了。你生起的時候本身就不堅固,外面這些小人物又說三道四,就把你給誤導了。
所以你很容易遇到邪師惡友的誤導,退墮大乘。這是第一個過失。
第二個,顛倒善果的誘惑,破壞勝德。什麼叫顛倒善果呢?菩薩因地的時候修智慧也修福德,你也佈施、持戒、忍辱,來生變成一個大國王,這是一個善果;但是菩薩沒有成就聖道之前,面對善果容易生起顛倒,產生放逸。這個善果的誘惑就破壞你戒定慧的功德,這樣子也退失了菩提心。
所以,假設不求生淨土,就會有邪師惡友的誤導跟顛倒善果的誘惑,使令我們一個初心菩薩容易退墮。曇鸞大師講出一個譬喻說:譬如小樹未成,經歷暴雨,終為所折。說你這棵樹,幼苗很小,你沒有把它放在溫室當中栽培,說,欸,我一定要歷練!那麼這棵樹在暴風雨當中,又是風又是雨的吹折,第二天早上起來看到這棵樹完全被破壞了。你禁不起這麼多的傷害。
所以,到了末法時代,曇鸞大師其實在《往生論註》已經提出了求生淨土的概念。到了他的學生道綽大師,就把這個概念落實了,安立了聖道門、淨土門。當然,善導大師是道綽大師的學生,就把這個思想再發揚光大。這個是淨土宗判教的第二個情況。
丙三、他力門、果地教
最成熟的就是印光大師了,民國的。印光大師提出了淨土的判教,說是他力門、果地教。這個「他力」就是佛陀的力量,這個「果地」是講淨土,他把佛力跟淨土善巧地結合起來。龍樹菩薩強調佛力,曇鸞大師、道綽大師強調淨土,印光大師覺得這兩個都很重要。
也就是說,我們身為一個菩薩,我們憶念佛陀,希望得到佛力加被,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成就今生的破障;當然,更重要是,我們憶念佛陀是要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說,到了印光大師,等於是把龍樹菩薩的佛力的思想跟曇鸞大師、道綽大師淨土的思想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就建立了所謂的「他力門、果地教」的思想。這個時候整個淨土宗的思考就成熟了。就是,你念一句佛號,包括了現世的業障消除、福慧增長,也包括了來世的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這個他力門、果地教,一言以蔽之,就是印光大師最有名的一句話:「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就是說,當你念佛的時候,你的相貌就是,就著你這一念惑業苦的心,然後直接地進入到阿彌陀佛的四十八種功德大海當中,我們說的本尊相應法:「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到這個地方等於淨土的判教就完全成熟了。
這個地方我們說出一個總結。成佛之道的確有很多的因緣,你現在做出一個什麼樣的選擇,一定會影響到你未來的結果。我們講一句話,說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我們只能夠說結果是一樣,但是過程不一樣。你說,欸,為什麼結果一樣?我講實在話,你走難行道,吃了很多苦,花了很多時間,當初你們兩個在義德寺同時受戒的,有些人成佛了,而你還在三界中流轉。
等到你成佛以後,我跟你講,結果是一樣。沒有一尊佛跟哪一尊佛有什麼差別,沒有這種差別,佛佛道同。但是這個過程,我保證是不一樣,方便有多門。你選擇一個你要走的路,你就必須承當它所有的結果。所以,菩薩道說穿了就是,生命就是一個抉擇。我覺得,我們今天在走之前,多看一些大乘經典,做好事先的佈局是很重要。
在管理學上有一句話,叫馬到成功。這句話是什麼概念?這句話,我突然想到跟淨土法門有關係。做企業,它的概念就是:這個馬跑得很快,而你是一個人,你沒有必要整天在那邊訓練體力跟馬比賽嘛!你怎麼跑也跑不過它。但是,我不要跑過它,我只要騎在馬上就好了!我騎在馬上,這個馬到的時候我也到了嘛,我就差馬一個頭而已。
當然,這個觀念,他們的思想是策略聯盟。就是我是小公司,你是大公司,我再怎麼比,我比不上你。但沒關係,我不想跟你比,我跟你合作,你到了我也到了。
這個思考就是,你的心力跟佛力之間的關係,你必須建立一個策略聯盟, 這個很重要。你的菩薩道你不能單獨地面對,你要跟佛陀合作,對你有幫助。我覺得我們沒有拒絕佛陀的理由。他對你無所求,是不是?他只想幫助你。我覺得我們沒有拒絕的理由,真的。
這個地方,他力門跟果地教的差別,我們還有點時間,我們把它做一個說明。我們下一堂課介紹阿彌陀佛的核心五願,然後會介紹其他四十三願。四十三願我們分成四段:國土莊嚴、身心安樂、出世解脫、聞名得益。前三段是講到果地教,就是你念這句佛號未來會有什麼結果。會有三個結果,你會有國土莊嚴、身心安樂、出世解脫。你念這句佛號,你今生的「他力門」,當下有十二種加持力,就是你現世可以得到的。後面有三十一個功德是來生得到的。這個就剛好是印光大師的判教。也就是說,你念這句佛號,有四十八種力量在幫助你,這個就是我們心力跟佛力的一個相互關係。
我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法師慈悲!法藏菩薩是在什麼樣的菩薩階位立定誓願而思惟五劫成就四十八願?
【師父答疑】其實我當初在準備這個功課的時候,我也提出這個問題。後來我找了很多很多的註解,都沒找到,好像祖師大德都沒有為法藏菩薩來判定他的階位。不過我們可以從一段經文當中知道一個消息。這怎麼知道呢?你看這個「請佛證明」。
法藏菩薩是在聽聞佛法以後發了誓願,那這個地方到底他是在凡位的時候發,還是在聖位的時候發,其實看不太出來。但是到這個「請佛證明」的時候,他說,這個時候「世自在王佛,即為廣說二百一十一億諸佛剎土, 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之」,這個地方應該是可以看出一些消息。我們一般凡夫位的菩薩發願,不太可能會驚動佛陀,不太可能。你發了願以後,會驚動佛陀為你說法,把那個淨土現出來,應該都入了正定聚,就是應該初地以上,否則你這個願不足以驚動佛陀來為你顯現國土的。當然這個是我從義判。
從世自在王佛為法藏菩薩現出這麼多的國土,這麼慎重地開示他「至心精進」,那表示這個菩薩開始要上路了。大乘菩薩的上路就是初地,開始要成熟眾生、莊嚴淨土。
【學員提問】修行者對於檀越至誠供養,他們為了修福報,減少妻兒的受用;而身為僧眾要接受供養,怕自身無德行而又不能不接受,應如何辦才好?
【師父答疑】我想我們每一人都有自己的定位。其實你出了家以後,你扮演的角色就是這個角色,你就是三寶,這個是你不能夠逃避的責任。就是說,今天不是說你接不接受,你一定要接受。你可以把它轉到三寶,轉到常住,轉給需要的眾生,但是你身為三寶沒有不接受的理由,特別菩薩戒是講得很清楚。
那當然,我們今天的回饋就是什麼樣呢?你供養我,我把功德迴向給你, 產生一個良好的互動,這也是佛陀的本意。佛陀是告訴我們,出家眾不能經營生產事業的,你一定要接受人家的供養。你以前很有錢,你出了家以後全部捨掉,然後接受人家的供養。佛陀的思考模式是這樣子的。你沒有不接受別人供養的理由,你沒有這個權力了,可以這樣講。
我們今天就是少欲知足。你來供養我們,欸,我們歡喜接受,我成就你的善業,成就你的福德;我把這個多餘的東西放到弘護正法,放到住持三寶,我們把功德迴向。那變成一個相互的好的互動。佛陀當初的設計是這樣子。
我們今天就把四十八願的緣起跟特色做一個簡要的說明,下一堂課我們就正式的把彌陀四十八願跟大家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