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講)

我們前一條戒講到「掉動嬉戲戒」,就是佛陀要我們菩薩應該要好樂寂靜。

「好樂寂靜」這件事情我們再說明一下。我想我們每一個有情眾生都是希望追求安樂,這是眾生的本性,不要說是一個人,連一隻螞蟻它都知道要去追求快樂,但是我們對於快樂的果報要觀照觀照。

在《瑜伽師地論》上說有兩種的快樂:第一個是五欲樂,第二個是聖道樂。我們內心當中在這種五欲、在財色名食睡的境界接觸的時候會產生一種樂受,但是這種樂受會夾雜著煩惱跟罪業,說是「譬如美食,夾雜毒藥,初雖美味,終成大患」,所以我們今天在五欲當中追求快樂,那個快樂是擾動相,而且這個擾動相夾雜著過失,也就是說你必須為你現前的快樂,以後要付出痛苦的代價,這種快樂其實是犧牲你的未來,所以五欲的快樂在受用的時候,就像受用一個美好的食物,但是有毒藥。

但是另一方面我們怎麼辦呢?佛陀要我們放棄五欲樂,我們生命是不是都沒希望了呢?不是,有大乘法樂。就是說我們今天去拜佛的時候,當然剛開始我們在拜佛的時候,可能煩惱會抗拒叫你不要拜,但是你剛開始勉強,修行人剛開始都是勉強自己的,因為你這個習氣剛開始是隨順煩惱而轉的習氣,要把它轉為聖道,我們講良心話,剛開始都是勉強自己,不能拜要他拜,不能念要他念。

但是你拜了幾拜以後,你內心也會出現法樂,這種快樂跟你在五欲所受用的快樂是不同,這種樂受是功德相,完全沒有過失。所以我們今天,你要能夠長時間的修行,你不能夠把大乘法樂的受用辨別出來,你說我修行是勉強的,勉強的東西能夠保持多久呢?你老是靠著一念的宗教情操、一念道心的支持,這件事情能夠維持多久?

所以一個人能夠長時間無怨無悔的修行下去,他內心當中一定是受用到殊勝清淨的法樂,他知道世間的五欲樂其實不是真實的快樂,那是一種顛倒相、過失相。尤其我們身為一個出家人,那更重要了,長時間的修行不能夠只是勉強,剛開始是一念的宗教情操、道心、行力,但是你一定要在你的修行當中培養出一種樂受、這種寂靜的樂受,這樣子才能夠支持你很堅定的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明這個意思,一個菩薩要好樂寂靜的法樂、厭惡這種五欲擾動相的過失的樂,這一條戒有這個意思。

庚五、倒說菩薩法戒

辛一、明染犯相

首先我們解釋戒題,菩薩法就是菩薩修學的法門,菩薩修學的這種正確法門,如果我們對於菩薩修學的法門加以錯誤顛倒的宣說,那就正式犯到這條戒。這當中有兩科,先看辛一、明染違犯,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欣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內心當中生起如是的見解,他這個見解這個時候只是內心的自己受用,還不構成犯戒的條件,但是這個錯誤見解生起的時候,菩薩正確的觀照力還沒有發動,就使令這個見解增長廣大,慢慢的他就會立出很多的宗旨,有的會以語言文字來宣說他的宗旨,使令眾生也能夠受用,這個時候就正式犯戒了。

他安立什麼宗旨呢?他說:「菩薩不應欣樂涅槃,應於涅槃而生厭背」,說一個菩薩的修行者,對於寂靜涅槃的樂受不應該好樂,反而對於涅槃的這種寂靜樂應該要加以厭惡背棄,他提出這樣的論點,對於佛法的功德涅槃應該是要厭惡。第二個「於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對於這種貪瞋癡的煩惱、這種擾動相的煩惱,以及煩惱所引生的這些等流煩惱、這種比較輕微的煩惱,菩薩都不應該怖畏對治它的。

不對治的意思就是隨順,我們對煩惱只有兩種情況:不是對治它,就是隨順。這意思就是說身為一個菩薩不應該對治煩惱、也不應該好樂寂靜的涅槃樂。為什麼這樣講呢?他為了要自圓其說,就講出一個理由來支持他的道理,說「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說菩薩的宗旨應該在三大阿僧祇劫當中生生世世的流轉,所以我們應該保存我們的煩惱來滋潤我們的生死,以這種生死生命的相續來追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這種情況就犯到了這條菩薩戒,而且這一條戒沒有任何的開緣。

一個人如果完全沒有學佛,他不會講出這麼似是而非的話;對佛法完全通達的人,他也不會講出這種話;這種人大致都是一知半解、對佛法一知半解,才會講出這句話來。

我在佛學院有一個恩師達公長老,他是修禪宗,他有一次在彰化講《六祖壇經》,講到一半的時候有一個居士問達公說:老法師,你們禪宗是不是都不持戒?老法師說:你怎麼知道呢?怎麼知道我們禪宗不持戒呢?

他說:六祖大師說的「心平何勞持戒」嘛。達公說:你心平了沒有?說:我還沒有心平,我的心還是起起伏伏的,有時候快樂、有時候痛苦,情緒變化很大。

達公說:你趕快去持戒。(呵──)他是告訴你「心平何勞持戒」,如果我們內心當中對立好壞喜樂這種有所得的心消滅的時候,你幹嘛要持戒!你每一念都安住在戒法當中。

所以我們不能夠以諸佛的果地功德來問難因地。比如說我們讀《永嘉大師證道歌》,剛開始第一句話,我們不會讀也會錯認消息,說是「絕學無為閑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你看,修行人不除妄想煩惱、也不對治煩惱、也不追求涅槃。但是這是什麼人?他前面講過了,是「絕學無為閑道人」,這不是我們凡夫。如果你達到了「絕學無為閑道人」,你根本沒有煩惱可對治、也沒有涅槃可追求,因為你已經到彼岸了。

但是如果一個生死凡夫說「你不對治煩惱、不厭惡生死、不欣求涅槃」,這個是邪見顛倒。一個人對煩惱對治的關鍵點就是你這個知見、觀照,你認為煩惱不是過失相,你不可能對治它的;你有可能會修善法,修了很多很多的慈善業,但是你這個善業當中那個內心煩惱的障礙,這些染污的過失都夾雜在善業裡面,你這個善業是夾雜煩惱的善業;以後得果報的時候,你會有快樂、也會有痛苦。

所以一個人能夠對治煩惱,一定是見到煩惱的過失,你看佛陀對煩惱是「譬如大火,使令我們熱惱;譬如怨賊,奪取我們的功德」,佛陀是以過失相來觀照煩惱,然後以種種的方便、以止觀的方便來對治的。如果我們認為煩惱不須要對治,那表示你不可能對治煩惱,也表示這個煩惱永遠存在我們的心中,就像垃圾一樣,一個房間裡面有一堆垃圾,你不掃它它永遠存在的。所以這樣的邪見也就容易導致這種錯誤的行為。

辛二、釋成犯相

說明犯戒的理由:

何以故?如諸聲聞於其涅槃欣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於大涅槃欣樂親近,於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於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

這個地方是說明犯戒的理由,先說明聲聞跟菩薩對於涅槃跟煩惱的看法:先講聲聞,如諸聲聞人,他對於涅槃之法是欣樂親近。這個地方的涅槃是偏重在空性的涅槃,就是阿羅漢的涅槃,他是沒有所謂的造作相、沒有妙用。

聲聞人主要是觀四聖諦──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觀察三界的苦,欣求不生不滅的涅槃樂,所以他對引生痛苦的煩惱跟隨煩惱是深心厭離的,你看阿羅漢認為煩惱是像大火在燃燒一樣,他要趕快離開這個火宅。阿羅漢如此,其實大乘菩薩也是相同的道理,他對於大般涅槃也是欣樂親近,對於引生痛苦的這些煩惱跟隨煩惱也是一樣深深的厭離,而且這種心情是倍過彼百千俱胝,俱胝就是億,大乘的菩薩對於煩惱跟隨煩惱的厭惡是百千億倍於聲聞人,不要說是不怕,比阿羅漢還害怕。

為什麼呢?這以下講出理由了,因為聲聞人他只為了個人自身的利益、自身的解脫、為了證得我空的義利,而勤修這種戒定慧的正行,所以阿羅漢他只是為了自己的解脫,他為了自己的解脫尚且要證得我空來對治我們內心的我愛執!菩薩為了一切如母有情的解脫,而來證得我空法空這樣的一種解脫,勤修六波羅蜜、自利利他的妙行,所以菩薩應當要在生死當中修集無雜染心,無雜染心等於是要修集清淨心、我空法空相應的清淨心。

他雖然為了利益有情眾生的因緣,在表面上隨順這種生死的有漏事業而行,但是他內心是清淨的,所以超越出阿羅漢的無雜染法。

無雜染法等於是清淨心,所有三乘聖人的共同相貌就是清淨心,三乘共坐解脫床,只是說這個清淨心有所不同。阿羅漢的清淨心沒有大悲,他的清淨心只是安住在空性,所以他的涅槃叫偏空涅槃;大乘菩薩的清淨心有大悲心,他能夠不住生死、又不住涅槃,在清淨心當中生起種種的妙用來度化眾生,所以不應該說菩薩不厭惡生死、菩薩不斷除煩惱。不要說是不斷除煩惱,我們可以這樣講,其實你在修學菩薩道,你第一個就是要先斷除煩惱,說是菩薩有斷惡、修善、度眾生,其實斷惡是最重要的基礎。一個初學者你還應該偏重在斷惡,在修善、度眾生方面剛開始只是在作意、發願。

如果我們今天一個初心菩薩,內心煩惱的調伏還沒有到達一個程度,你就廣修善法,以後會出事情,因為你的大悲心活動的時候,你的煩惱也跟著活動,跟著活動,我們現在是一個沒有資糧的菩薩,等到你善業修多了以後,你福報大、你講話有力量的時候,而且你這個講話是邪見跟煩惱的時候,那對佛教的傷害是不可思議的。雖然你也做一些慈善事業,但是你對佛教也產生的負面力量,那個時候是誰也沒辦法勸諫,一個福報大的人要做的事情,誰也沒辦法障礙。

所以我們寧可應該在次第上先調伏自己,在我們自己的資糧還沒有準備好之前,其實你還不急著去修善、度眾生。換句話說,這條戒的意思就是「成就一種遠離憒鬧調伏煩惱的清淨心,是三乘的共學之道」,這一點是佛陀提醒菩薩:我們在度化眾生,不要忘了調伏煩惱這件事情。

庚六、不護雪譏謗戒

辛一、明犯相

壬一、明染違犯

這一條戒的意思就是說有譏謗的事情發生了,我們不加以護、不事前的避免,護就是事前避免,雪就是事後的消除,讓這個譏謗的事情不斷的蔓延下去,這樣菩薩就犯了這條戒了。分兩科,先說辛一、明犯相,這當中先看染違犯,我們看戒文: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於自能發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其事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這個菩薩可能身口意有什麼過失,引生別人對這個菩薩發起一種不信重的言詞,這個言詞對菩薩已經沒有信任、而且沒有尊重,對菩薩沒有信心跟尊重。什麼樣的言詞呢?

這以下提出了三種:一個是惡聲,他當著面表達一種粗惡的言詞;或者惡稱,惡稱就是譏笑,用種種的話來譏笑你,他不是用粗惡的,他是用譏笑的;或者是惡譽,惡譽等於是背後的一些譭謗。菩薩對於這種惡聲、惡稱、惡譽譭謗譏嫌的事情出現以後,菩薩不能事先的避免,乃至於事後的消除。總之,「其事若實而不避護」,而這件事情也的確是存在的,菩薩的確有這個過失,有這個過失以後,菩薩不能事先的避免、也不能事後去消除這個譭謗的事情,讓這個過失不斷的蔓延下去,菩薩就違犯了菩薩戒,也就傷害了你的菩提心。

壬二、明非染違犯

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如果別人對我們的譏嫌譭謗是虛妄的、捏造出來的,但是菩薩對這件事情完全不理睬,讓這個譭謗的事情在世間上流通出去,讓眾生對三寶失去信心,菩薩也是犯戒,雖然是非染違犯,但是你沒有把它解釋清楚,你就障礙眾生的善根。所以雖然你沒有染污心,但是也是犯菩薩戒。

辛二、無違犯相

無違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謗聲流佈;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謗聲流佈,皆無違犯。

開緣當中有五種情況:第一個「若他外道」,對方是一個邪見外道,邪見外道故意來譭謗佛弟子,你怎麼解釋都沒有用的,愈描愈黑,這樣子我們可以保持默然,因為他根本就是不可理喻;「若他憎嫉」,這個人內心當中對菩薩有很堅固的嫉妒心跟憎恶心,當然對方有堅固的瞋心跟嫉妒心,也就沒辦法解釋了,解釋可能會讓對方又再一次的譭謗;「若自出家」,身為一個出家人,為了隨順佛陀的制教而行托缽的善法、或者修行種種的戒定慧,當然在修習戒定慧的時候,有時候是違背世俗之道,因為你的出家關係,引起在家人的譭謗,這件事情讓我們別無選擇,因為我們要修學善法,我們要尊重佛制,這種情況是開緣;「若忿蔽者」,就是對方被這種猛利的瞋心所蒙蔽,在這個氣頭上,我們暫時的不護不雪,等到對方心平氣和再加以解釋是可以的;第五個「若心倒者」,對方精神錯亂,當然你就是解釋也沒用:在前面的五種情況下,即使是「謗聲流佈,皆無違犯」。

這個地方等於是統攝所有「護世譏嫌戒」,任何一個會讓眾生譏嫌的事,我們都要事先的避免,乃至於事後的解釋。我們在聲聞戒裡面,佛陀對於護世譏嫌是明白的一個一個解釋,「這件事什麼不能做、什麼事不能做」,因為聲聞戒本身有一定的時節因緣;但是菩薩戒本身是通三世的,所以菩薩戒在護世譏嫌方面,沒有明白的說哪些不能做、哪些要做,他只告訴你一個原則,會讓眾生產生不信重言,這件事情就不能做。

為什麼佛陀不明白的解釋到底哪些不能做呢?因為「護世譏嫌」每一個國家的因緣不同,你看看,以出家眾來說,如果諸位到過南傳國家:到泰國去你吃肉,居士不會譏嫌你;但是你要過午吃東西,那是很嚴重的,他認為你這個出家眾不守戒行。但是在中國佛教:你晚上吃東西,居士不一定會譏嫌你;但是你要吃肉,就件事不得了了,說你這個出家人不守戒行。所以中國佛教的譏嫌跟泰國佛教不一樣。

比如我們講現在的因緣,比如說你插隊,佛在世的時候,聲聞戒沒有說你不能插隊,但是你沒有排隊去插隊,人家會說「你這個人沒有修養」。所以諸如闖紅燈、插隊、嚼檳榔這些,這個聲聞戒都沒有製定,但是這些事情都會讓眾生產生「不信重言,謗聲流佈」,所以這些都要避免。在家居士也是有這種情況,比如說你受了菩薩戒,隔壁的鄰居都知道你受了菩薩戒,就算子女托你去買一些非法的東西,買肉、買什麼非法的東西,你都不能去做,雖然你內心當中沒有染污心、你不是自己受用,但是你要考慮別人看到你這樣做,他內心是一個什麼想法。

就是說我們講觀照,觀照有兩種:一者、迴光返照自己的心,那是一種自我的調伏跟反省;二者、身為菩薩你還要對外觀照,你要看看自己的行為對眾生會產生什麼影響,因為你這個菩薩除了三空自調,你還要大悲利他,你不但修我空、法空、空空,你空性的智慧事實上等於戒定慧,以戒定慧的力量來調伏自己,你還要經常注意你的行為是不是引起眾生的譏嫌,所以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這一條戒等於是統攝所有的「護世譏嫌戒」。

庚七、不折伏眾生戒

辛一、明非染犯相

這當中分成兩科,先看辛一、明非染犯相: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

一個安住在菩薩種性的菩薩,他見到有這種個性剛強暴惡的眾生,這個眾生出現了身口二業的過失,這個過失相已經不能用柔和的道理來勸諫。那應該怎麼辦呢?應該以種種辛楚加行這一種身業的責罰,比如說應該讓他去罰跪香或者出坡,有一些身心的痛苦來給他有所警惕,身業的責罰;或者是口業的責罰,猛利加行,這個人可能須要有一些嚴厲的罵詈言詞來加以對治,才能夠產生反省:因為這種身業口業的責罰而得到佛法的義利、得到身心的安樂。

菩薩明明知道這個眾生應該要用這種責罰的方式來產生反省對治,而菩薩護其憂惱,為了避免他產生一時的憂惱,而一味的寵愛,而不加以「辛楚加行、猛利加行」,只是一味的呵護寵愛對方,這樣子是名有犯,有所違越,但是是非染違犯,因為他沒有依止煩惱,但是他使令眾生因此不能夠進步,這也是傷害菩提心。

辛二、無違犯相

無違犯者:觀由此緣,於現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

開緣的情況是說,菩薩觀察,雖然這個眾生個性剛強暴惡,但是如果用辛楚加行、猛利加行,在他現法的生命當中,他不但不能反省,可能更加的變本加厲,甚至於對三寶失去信心,所以多生憂惱,增加彼此的惡因緣,所以菩薩可以不採取行動,可以的,因為對眾生沒有利益。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是不是施給眾生辛楚加行、猛利加行,這個地方你要看因緣。就是說這個眾生跟你有深厚的因緣,對你有深厚的信心,你對他辛楚加行、猛利加行,他能夠接受;如果你跟他沒有因緣,你不能這樣做,這樣做就結惡緣。

我們講一個故事大家來體會一下。佛陀滅度以後一百多年,有一個尊者叫優婆鞠多,優婆鞠多尊者在當時的阿羅漢當中是特別的善於教化,有一天他到摩竭陀國去教化眾生,舉辦了一個三天的說法法會,他在定中觀察,這三天的法會將會有很多人因為這個因緣而成就佛法的利益。第一天他在說法的時候,他講四聖諦的法門,講到正重要的時候,魔王就在外面虛空現出七寶樓閣的莊嚴相貌、放大光明,這個時候居士就放棄聽法跑去看七寶樓閣,這個說法的因緣就被破壞了,優婆多尊者入定觀察知道這是魔王所為,他第一天也沒有採取行動。

到了第二天,他把佛法再加以濃縮,知道時間不多,應該講得更扼要一點,第二天在說法講到扼要處的時候,魔王不但現出七寶樓閣,還在這個當中有很多的女眾唱歌跳舞,這個時候大家又去看唱歌跳舞,這法會又被破壞了,優婆鞠多尊者知道這件事情也是魔王所為。

到第三天的時候,優婆鞠多尊者在說法的時候,魔王不但是唱歌跳舞,還從空中掉出很多的珍寶飲食,大家都去撿珍寶。這個尊者優婆多就觀察因緣,他覺得要對治魔王的時候到了,優婆鞠多尊者就到曠野的地方,去拾取人的尸體、狗的尸體跟蛇的尸體,把三種尸體串成一個花圈的樣子,以神通力把它變現成華鬘,就拿著這個華鬘到天上去掛在魔王的身上說:我在說法的時候,你出現很多的寶閣,我現在禮尚往來送你一個華鬘。魔王很高興,但是當尊者優婆鞠多離開以後,這個華鬘就變回原來的相貌,變成臭穢的尸體。

魔王雖然內心貪愛五欲的快樂,但是好歹他是個天人,他的色身特別的乾淨,他對欲界臭穢的東西當然不能忍受,他很生氣:這個阿羅漢真壞,怎麼這樣做呢!他就去找忉利天,忉利天的天王釋提桓因 說:你這個尸體是誰給你掛上去的?

他說:就是人世間的優婆鞠多。釋提桓因說:須彌山可以動搖,尊者優婆鞠多掛上的華鬘誰也不能動。沒辦法了,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次第的找到大梵天王,大梵天王也說「沒辦法,你現在別無選擇,只好去向優婆鞠多尊者懺悔」,魔王只好乖乖的跟優婆多懺悔。優婆鞠多提出兩個條件:第一個、從今以後你不可以再干擾修行人;第二個、佛陀滅度了以後我才出世,所以我沒有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佛在世的時候你經常干擾他,你一定看過佛的身相,請你現給我看看。

魔王就答應了。答應了以後,這個時候魔王也提出一個疑問說:尊者,我有一個疑問,佛陀在世的時候,他做什麼事我都破壞他,但是佛陀都沒有對我採取行動;我為什麼破壞你,你就對我採取行動呢?這是怎麼回事呢?你們這些聖人是不是有什麼差別?優婆鞠多尊者說:我在定中觀察,佛陀就是把度化你的工作交給我,因為我跟你宿世有緣。

就是說世間上的事情,你還真不能夠否定因緣法,如果我們出家久了以後,你內心有點功德,你會發覺有些人還真是因為你得度的(呵呵),他就等待你度他、等待你度他,你要進步他就跟著進步,你要退步他就跟著退步,這些人別人講都沒有用的,但你講話有用。這個時候他有過失出現了,你這個時候「護其憂惱」而不攝受他,但是你明明知道你這樣子訶責他他會接受,而你不採取行動,對他來說是很大的損失,因為這個人的善根就必須因為你得度,就像魔王的善根必須等待優婆多尊者的出世,所以說我們對眾生應該要畏愛兼抱。當然你老是訶責他,他就會怕你;但是你老是用攝受的,有些時候這個效果又不好。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辛楚加行、猛利加行都有須要。

這個地方是講「障持戒度」,基本上菩薩的持戒從兩方面來說:第一個、你要能夠調伏自己;第二個、要能夠攝受眾生,這攝受眾生又更困難。

還有一點時間,我再講一件事給大家作一個參考。諸位看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戰國時代在中國的歷史是一個很特殊的時代,春秋戰國五百多年,可以說是一個亂臣賊子最猖狂的時代,是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幾乎每一天都有人在打仗;但是也是忠臣烈士特別多的時代,在亂世當中有些人表現出美好的德行。

我們講齊國,齊國的皇帝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齊桓公,是春秋戰國五霸當中的第一個,統一中國的就是齊桓公。齊桓公相管仲,九會諸侯一匡天下,因為齊桓公重用管仲,把天下統一了,避免了外族的侵略。但是齊桓公死了以後,事實上齊桓公到晚年的時候就有一點放逸了,因為管仲死了以後沒有人勸諫他、輔導他,所以齊桓公到了晚年做了很多荒唐的事、重用很多的小人,所以齊桓公死了以後,整個齊國就大亂,大亂以後就衰敗下去了。傳了幾代到了齊景公,齊景公本身也是一個平庸的人,但是他用了一個很好的宰相叫晏嬰,這個晏嬰很有智慧的,晏嬰觀察齊景公的根性好逸惡勞,他就要提升齊景公的力量,他就思惟:在齊國以前有一個謠傳,就是田氏代齊,就是說總有一天田氏的家族會取代齊國做國君。晏嬰就把這個大家已經忘掉的謠言,把它廣泛的流通出來。

這個時候齊景公一聽很害怕,因為當時的齊國四大家族,田氏家族特別興盛,所以這個時候齊景公幾乎是寢食難安,一想到齊國田氏家族的勢力強大就非常害怕,有一天晚上甚至在夢中驚醒過來,他就叫很多侍衛想要把田氏家族全部殺掉。

晏嬰馬上阻止,晏嬰說:田氏沒有過錯,你現在去殺死田氏,馬上引起四大家族的叛亂,你的性命馬上不保。齊景公說:那怎麼辦呢?我現在是恐怖到了極點。(呵呵)晏嬰說:其實大王你不用恐怖,再怎麼說你是君、他是臣,而且從聖賢的開示當中,得天下一定要先得民心,你應該要廣設方便減少賦稅來得到民心。

齊景公因為這樣而勤政愛民,開始關心老百姓的痛苦。田氏家族聽到「田氏代齊」而得到了鼓勵,他也找人去問晏嬰:怎麼樣讓這句話趕快實踐?晏嬰說:你要得到天下,也是要得民心,你家裡那麼多倉庫,老百姓那麼多人在飢餓,你要趕快把倉庫打開去賑災。

田氏就做出很多救濟老百姓的事。到晚年的時候,其實晏嬰那個時候快要死掉了,他旁邊一個好朋友就問他說:晏嬰,你一生的所為我非常讚歎,但是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你真的相信「田氏代齊」這個謠傳嗎?你是一個務實的人,你怎麼會相信這個謠言呢?

晏嬰說:其實我壓根都不相信。你不相信,為什麼把它提倡出來呢?他說:你想想看,我提倡了田氏家族,使令齊景公得到警惕做個好皇帝,使令田氏也得到了鼓勵能夠廣泛的修善,我何樂而不為呢?因為這樣子的謠言使令老百姓得到利益。

所以在持戒的時候,說是三空自調、大悲利他,其實我們調伏自己基本上是比較簡單,但是你要去面對不同根機的眾生、攝受眾生,這件事不容易,你就必須要廣學多聞。當然就是因為不容易,菩薩才必須生生世世的學習,還要常隨佛學,廣學多聞,成就辯才,這也就是菩薩功德超越小乘的地方,要廣學多聞。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

(視頻、音頻都只是講到這個地方。)

我回答幾個問題: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六波羅蜜的圓滿並不是外在的事情,而是以內心的利他為主。請問法師: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願如何解釋?

【師父答疑】:其實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個應該這樣子講:地藏菩薩是不是成佛,跟眾生是不是到地獄去沒有關係。地獄當然不是馬上空,但是地藏菩薩發了這個願以後,對他的成佛會加快速度。這個成佛不像我們在選舉、選總統(呵呵),沒有人投你的票你就不當選。成佛是你自己內心的問題,別人墮落、別人增上跟你都沒有關係,所以地藏菩薩什麼時候成佛,跟地獄空不空沒有關係。沒有關係,他發這個願幹什麼呢?他發這個願對他成佛有幫助。

【學員提問】:自己的煩惱重,跟人群接觸的時候容易造惡,那麼是否現階段不適合度眾生,盡量以自修為主?

【師父答疑】: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眾笑),對的,你現在煩惱沒辦法調伏先不要去度化眾生;但是你應該要安住菩薩種性,為以後佈局,因為你總有一天會從煩惱中走出來。那有些人從煩惱當中走出來就走到偏空涅槃,有些人走到大般涅槃。為什麼?就是你因地的時候有沒有發願、有沒有那個大乘正見。所以我們應該要有遠見,不要只看到眼前,眼前的煩惱障礙其實很快就過去了。

【學員提問】:念佛者是否一心念佛,而度眾生是發願成就無生法忍再回入娑婆度眾生?

【師父答疑】:念佛人把目標著眼在往生淨土,但是他生命在的時候也可以隨緣度化眾生。

【學員提問】:受菩薩戒是行菩提心否?若是,那是否可以等待以後有能力時再行菩薩道,現階段以自修為主?

【師父答疑】:其實菩薩戒是包括願菩提心跟行菩提心:當然剛開始先偏重在願菩提心;行菩提心有斷惡、修善、度眾生,先偏重在斷惡,先淨化自己。

【學員提問】:在修行的過程當中,常會遇到逆境而心生退怯,如何克服這個怯弱之心?

【師父答疑】:我想怯弱之心每一個人都會有。怯弱之心我們可以看看古德的開示,我認為你可以看蕅益大師等祖師的開示,他們是有廣大胸量的人。我們如果一時的怯弱,讀讀蕅祖的開示,會容易過關的。

【學員提問】:在修行當中,如何體會我法二空的道理?

【師父答疑】:我法二空當然是要先觀照,在觀照之前要正見。就是說我空,這個我空是怎麼安立的?什麼叫做我?為什麼在生命當中沒有這個我?一切法因緣生,我們當初是怎麼樣起顛倒的?在清淨心當中捏造一個我?佛陀引導你怎麼去觀察,觀察這一念心是剎那剎那生滅沒有一個我,你一定要把這個基本定義抓到了,你才知道怎麼觀察。

說你以前不小心掉到坑洞去了,佛陀告訴你:你現在往前面走兩步、往左邊走一步、往右邊走一步、出來。所以你一定要把我空、法空的定義,佛陀是怎麼安立我空的、在什麼因緣下安立法空的,把那個道理明白了,然後去觀察,這個時候你的心就會有變化。

【學員提問】:法界緣起的重重無盡,牽一法而動全身,是否跟菩提心跟空正見相同?

【師父答疑】:這個空正見跟法界緣起不同:法界緣起是講妙用,這當中有深義的,這個空性是觀察理體,法界緣起是講作用,這個更深了。

【學員提問】:可否請法師補充說明第四頁「附表第二」的末三行。

【師父答疑】:你可以聽聽錄音帶,這一段已經說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