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39頁)

愚人食鹽

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遠親戚的家裡去。主人便很慇勤的招待。並煮了好幾道好菜招待這位客人,可是忘了...

蓮懺法師《地藏經簡答100條》

第一條、地藏經全稱是什麼? 答:地藏菩薩本願經。 註:此答是依一般常誦本的題名。 第二條、地藏經是何人所開...

海濤法師《十善惡業因果概見表》

區分 十善業 正報 餘報 進而推廣...

海濤法師《守五戒後的25位護戒善神》

《灌頂經》佛云:若能持五戒者,有二十五位善神設衛其身,在人左右,守於空宅門戶之上,使萬事吉祥也。觀此表可知...

海濤法師《佛陀的二十二相》

佛陀的二十二相 1、牛王眼相:於無量世,樂以善眼,和視眾生。 2、八梵音相:恆以軟語,實語教化眾生。 3、...

海濤法師《六方禮經簡譯》

1、東向拜者,謂子事父母,當有五事: 一者、當念治生。 二者、早起勒令奴婢、時作飯食。 三者、不益父母憂。...

海濤法師《十不善業道經簡譯》

此十不善業道,體性是罪:若樂求佛道者,遂離彼過。當如是知。何等為十?所調身業三種,語業四種,意業三種。於是...

海濤法師《十善業道經簡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婆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二千菩薩摩訶薩俱。 爾時,世尊告龍王言:一切眾生心想異...

海濤法師《佛說業報差別經節譯》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諸佛塔廟,得十種功德:何等為十? 一者:得妙色好聲。 二者:有所發吐言辭,人皆信伏。 ...

海濤法師《辨意長者子經節錄》

長者子辯意白佛言:人何因緣得生天上。 復何因緣來生人中。 復何因緣生地獄中。 復何因緣常生餓鬼中。 復何因...

海濤法師《梁武帝問志公禪師因果經節錄》

面上無嗔是供養,口裡無嗔出妙香, 心上無嗔無價寶,無掛無礙是真常。 1、為人豪貴,國王長者,從禮事三寶中來...

楊梓茗居士《肉食之害》

很久以來,我們都以為要吃肉才能得到營養,動物都是生來給人吃的,因此有許多人聽到吃素時,第一個反應就是:吃肉...

印光大師《印造經像之功德》

眾生沉淪於苦海,必賴慈航救濟,而後度脫有期。佛法化導於世間,全仗經像住持,而後燈傳無盡。以是之故。凡能發心...

太虛大師《由三種所依顯念佛勝義》

佛法在離言自證,本無可以宣說的文字語言。而佛以方便利人故說法,則法法皆顯不思議理,隨舉一句一偈,皆可總持全...

大安法師《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怎麼理解這句話?對這句話一般人會理解為: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

李炳南老居士《正是用功時節》

每年的元旦都要說幾句佛法,本人在台中每星期都有講經,但說的都是經文,且講經已講三十年,道理漸漸的就愈講愈深...

文珠法師《正見與邪見》

見是見解,人的社會背景不同,民族意識不同,思想觀念不同,以及情識分別都不同,致使人的見解互異;很難確定別人...

本煥老法師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今天座上的幾位大居士要我來給大家講幾句話,但是我不會講話,那麼就把這幾十年來我個人修...

文珠法師《生命壽命與慧命》

一、生命的組織 世間事物,由無而有謂之生,能令生起的事物不斷生長,得以延續的有機體謂之命。所以,生命不僅限...

文珠法師《無盡的孝道—地藏菩薩》

一、孝道的意義 何謂孝道?孝是孝敬、孝順、孝養;道是必然、或必經之道。合言之:孝道,是為人子女,或為人弟子...

文珠法師《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無限的慈悲觀世音菩薩 各位,勤求無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實踐無邊願行,是下化眾生。但當我們開始上求下化時,首...

文珠法師《無邊的願行—普賢菩薩》

無邊的願行普賢菩薩 今天講的題目,是無邊的願行。願是願望,志願;行是行為,作為。由個人的志願,策動個人的行...

文珠法師《無上的智慧—文殊菩薩》

無上的智慧文殊菩薩 各位法師、居士、聽眾,今晚本人又出席寶蓮寺主辦的佛學講座,非常高興。特別是今晚是舉世狂...

智者大師《五方便念佛門》

一凝心禪。二制心禪。三體真禪。四方便隨緣禪。五息二邊分別禪。凡住心一境。名曰凝心。且如行者念佛之時。諦觀如...

文珠法師《心靈的世界》

今天有機會與各位共聚一堂,討論佛法,首先要多謝志蓮淨苑宏勳法師,亦要多謝美西佛教會弘法組各位董事,因為由於...

海濤法師《大悲咒修持法與功德利益》

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是無見取心...

會性法師《小淨土文略說》

小淨土文為宋朝慈雲懺主遵式法師所作。遵式法師字知白,俗家姓葉,浙江寧海人,母親王氏,乞觀音而生,從小就隨母...

海濤法師《人間菩提》

人間菩提 生命盡管是有缺陷的,但生活是需要讚賞的,一個人如果否定自己的特質,不可能擁有美麗的人生,也不可能...

慈舟法師《八大人覺經淺釋》

為佛弟子,常於晝夜,至心誦念八大人覺。 但是歸依了佛的,不論是在家、出家,都是佛的弟子。既然是佛的弟子,就...

文珠法師《人間佛教與現代青年》

佛教是屬於人間的,因為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是降生於人間,生長於人間,出家修行,覺悟成佛,說法利生,甚至...

弘一大師《人生之最後》

第一章 緒言 古詩云: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輪到我。人生最後一段大事,豈可須臾忘耶!令為...

文珠法師《二十一世紀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興有機會與各位見面,共同研究佛學,可惜我是廣東人,不懂講國語,對於聽不懂廣東話的朋友,非常抱...

【推薦】印光大師《一函遍復》

淨土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乃如來普一切上聖下凡,令其於上生中,即了生死之大法也。於此不信不修,可不哀哉...

愛吵架的夫妻

有對夫妻開了一家糕餅店,因為生活忙碌又欠缺涵養,兩人經常稍不順意就發脾氣,每天過著吵架、打架的忙亂日子。左...

給閻羅王的一塊錢

有位名人,曾對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天,他的朋友跟他說:人!生死很可怕,隨時都有變化,不一定能讓我們有個完...

證嚴法師《解開瞋恚心結》

俗話說:相罵沒好話。對人說了一句難聽的話,別人也會反唇相譏,如此毒言惡語到底傷害了誰?終究還是會傷到自己。...

證嚴法師《無聲的說法》

無所求的奉獻,及為一切眾生而修養自己的言語行動,就是學佛。 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是教我們...

小沙彌與老和尚

老和尚帶著小沙彌出門行腳,無論行走在廣闊無邊的叢林,或翻山越嶺,老和尚都逍遙地走在前面,小沙彌背著行李緊跟...

證嚴法師《認清因果》

在無常的人生歷程中,如何選擇正確的人生方向?我始終堅信兩件事:一是相信因緣果報;另一是相信前世、今生、來世...

【推薦】證嚴法師《懂得修福的人》

人應互相幫助、彼此關懷。我們看看這個人字,恰好只是兩劃,而且互相倚靠、不能間離,或是少一畫,否則就不像人了...

證嚴法師《靜思語錄》

1.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2. 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3. 原諒別人就是善...

證嚴法師《四種貧富人生》

富中之富、富中之貧、貧中之富、貧中之貧 是法師經常提起的四種貧富人生。早會時法師申言,貧者,沉浮於種種穢惡...

慧律法師《解脫之鑰》

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成道後,到印度各地弘法度生。花四十九年弘化過程中,為了適應不同根器,做了深淺不同...

慧律法師《律己與寬人》

修行人要讓眾生有解釋的機會懺悔的餘地,不要咄咄逼人。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或在家居士過去曾造了很多殺...

慧律法師《往內在尋找自性》

開悟不是從外在找尋,而是不斷觀照內心才有可能獲得的結果。 一天,一位基督徒來見我,他因為看到釋迦牟尼佛成道...

慧律法師《不二法門》

禪,是感情和理性達到最平衡點的境界。此外,禪亦可解釋為不二法門的圓滿現量。所謂不二法門,是指在現實生活中獲...

慧律法師《解脫後的心靈》

執著帶給人束縛,使我們不得自在。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腳鐐,行動無法自由。心靈的超越正是讓我們放下執著,擺...

慧律法師《業與無明》

芸芸眾生,一念無明,遮掩自性,困惑造業,由業受苦,終至不能自拔。 依惑造業,業苦無盡,這種重複的輪迴,在學...

慧律法師《貓咬死老鼠與人打死老鼠有何不同》

有一位信徒這麼問我:貓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業?還有是人打死老鼠罪業重?還是貓咬死老鼠罪業重? 這個問題該如...

慧律法師《你儂我儂,障礙修行》

我們之所以會在六道輪迴、生死痛苦,完全是「自作自受」,怨不得人。因為每個人都把原本「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的...

慧律法師《往生是現在的事》

往生就是現在的事情,就是當下轉念頭的功夫,絕對不是臨命終的事情。你能夠萬法回歸當下,用大智慧打破無明、煩惱...

慧律法師《慈、悲、喜、捨》

我慢是障道的根本,古德云:我慢高山,不留德水。一個有德行的人,絕對不會驕傲的。一個驕傲的人,他的胸量就小,...

慧律法師《修行是享受,不是負擔》

對這世間的天地萬物,要先學放得下,修行不能有如下的想法:(今天要大迴向了,終於要結束了,可以輕鬆了,解脫了...

慧律法師《安住心性》

佛法最重視悟,不悟的人就像經典所講的煮沙成飯,那麼修行無量阿僧祗劫也不會成佛。 沒有悟的人,怎麼講都不對;...

慧律法師《愛你所做的事》

「我愛」會讓自己失去理性,甚至面臨沒有選擇餘地的窘境。因此,我們要恢復到理性和感性的平衡點。人最偉大的地方...

慧律法師《戒殺的重要》

大家一定要戒殺。真的,在座諸位,你一定要戒殺,所有的戒律最重的,這個殺業會影響我們的往生。我們去大專齋戒學...

慧律法師《觀照無常、放下執著、感悟佛性》

初學佛的人,觀照的力量不夠,自己的悟性也不足,自然對法的覺受較薄弱。學佛最怕一種人,師父問他:你有什麼問題...

慧律法師《心的真相》

修行,並不只是讓環境更加舒適而已,一般人常會要求生活週遭的條件:房子寬敞、廁所乾淨、燈光明亮。但卻往往不知...

慧律法師《保持24小時念佛的秘訣》

經常有信徒告訴我,他們在念佛的時候,會產生兩種現象: 第一、一直念佛到後來,會感到昏沉、想睡覺,提不起佛號...

星雲大師《有道者的心態》

道德,像一件華麗的衣服,可以莊嚴一個人的儀表;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自能從內心散發一股懾人的氣質,令人一望,...

星雲大師《佛教的物質生活》

(一)從《阿彌陀經》裡看衣食住行的生活 一般人都以為佛教講四大皆空,應該是只重視精神生活,而不重視物質生活...

美好的掌聲

王先生是一個公司的董事長,生意做得非常成功。 他的個性比較嚴肅保守,沒有什麼知心的朋友。每天忙完公事,回家...

星雲大師《青年的毛病》

我們時下的佛教青年是否也有毛病?今天就和大家談一談青年的毛病,青年有什麼毛病呢? 一.不耐煩而無恆 青年住...

星雲大師《慈悲是福》

一個人寧可什麼都沒有,但是不能沒有慈悲。 只要我們慈悲待物,愛護珍惜,花草樹木會酬我以繁茂青翠,昆蟲飛鳥也...

星雲大師《恭敬心是佛心》

五根手指開小組會議,主題是:誰是老大?大拇指首先威風凜凜地說:只要我豎起大拇指,就表示那是最大、最好的象徵...

星雲大師《改變心態》

有一個年輕人,剛結婚時,逢人便說,有了家庭生活多麼美好、愜意。單身時,回家吃泡面度日,現在一回到家,大門一...

星雲大師《如何啟發聰明智能》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很聰明,有智能,但是聰明智能不是你想要就有,想要就能得到。怎麼樣才能聰明有智能?我有六點意...

星雲大師《如何解決你我他之間的紛爭》

世間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紛爭,尤其有我有你再加個他,你、我、他之間的紛爭就更多了。你有你的看法,他有他...

星雲大師《人有沒有來生呢》

有人說,人死如燈滅,一死百了,那有來生?這是迷的斷滅見。 也有人說,人有來生,一顆顆種子,種到泥土裡,都會...

星雲大師《相互體諒》

人與人之間,最寶貴的,不是一起吃喝,一起玩樂,一起郊遊,一起戲鬧;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體諒、互相信任、互相了...

星雲大師《維護正義的勇氣》

輿論的力量與公權力的伸張是建設社會、安定社會的一股無形動力,一個人如果缺乏維護正義的道德勇氣,盡管沒有殺生...

星雲大師《做人密行二十五事》

1、 忍一句,耐一時,退一步,饒一著,是為做人的密行。 2、 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對我錯,你好我壞,是為...

星雲大師《隨緣不變是最好的性格》

《大乘起信論》是我最喜愛的佛教經論之一,我曾經五次研讀,三次講說,深感論中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是為人處世的最...

星雲大師《真正富有的人》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個富有的人,但是富有並不一定是很有錢。有的人錢財很多,房屋田產很多,但是沒有道德、智能,這...

星雲大師《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這次佛學講座的最後一天,我所要講的題目是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涅槃是我...

星雲大師《論鬼的形象》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本次佛學講座的最後一天,兩天來我和各位說到我們心中的秘密,談到夢境的種種神...

星雲大師《如何安心立命》

處在當前這個充滿聲色誘惑的世界裡,我們如何安心立命呢?有四個方向: 一、用平常心來生活: 人的生命中如果只...

星雲大師《如何認識益友和損友》

世間上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有所謂的益友與損友。什麼叫益友,什麼又是損友呢?在佛經裡說朋友有四品,就是四種...

星雲大師《夫妻之間怎樣相處》

感情的交流,以公理正義為原則;語言的溝通,以體諒包容為雅量;人我的相處,以不違情理為自然;金錢的運用,以量...

星雲大師《得與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間事,得失而已!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在得失之間,都過了一生。 金錢,有得有...

星雲大師《從何處下手學佛法》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各位輔導員、各位同學: 今天是佛光山大專佛學夏令營第六期開營典禮的日子,感謝各位同學在...

星雲大師《對「業」的認識》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時,往往會說:唉!這是我的業障!當某人遭到報應時,也都歸咎於業報。業,...

星雲大師《拒絕的藝術》

拒絕是一種藝術,當別人對你有所希求而你辦不到時,你不得不拒絕他。拒絕是很難堪的,不得已要拒絕的時候,我建議...

星雲大師《做個大丈夫》

在現在的社會中,大丈夫已不再是男人的專利了。現在有所謂的女強人、女中丈夫,女人也可以做強人,也可以做大丈夫...

星雲大師《如何在大眾中相處》

常聽人說: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在社會上和大眾相處,要不失禮貌,不失風度;在大眾面前要能讓人欣賞,讓人讚...

星雲大師《貧窮就是罪惡》

我初入叢林古寺參學時,發現有些人以穿襤褸衣衫為標榜,有些人以吃餿飯剩菜為修行,有些人裝窮賣傻,揚言金錢名利...

【推薦】星雲大師《不爭人我》

昭化道簡禪師追隨雲居道膺禪師學道很久,雖已得到老師的印可,仍繼續留在雲居山分擔寺務,因其戒臘最高,人稱堂中...

星雲大師《善因善緣》

人可以不信佛教,但不可以不信因果;因果不是知識,是人生的真理,是行事的準則。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人...

天堂與地獄

人常說做壞事下地獄,地獄有種種苦刑;做善事則能升到天堂享福,天堂有無比的快樂。到底天堂地獄是什麼樣子呢? ...

星雲大師《不殺生與護生》

佛教提倡不殺生,不殺生是一種慈悲,不殺生而護生,進而倡導生權平等,這是最合乎現代舉世所關心的生態保育,也是...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是印度的語言,中文的意義就是「我」的意思。人有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

星雲大師《開源節流》

在經濟學上,有一個千古不易的致富秘訣,那就是「開源節流」。一個人的生涯規畫裡,不能少了「開源節流」。創新一...

修行,從心開始

有一天,佛印禪師和蘇東坡在禪堂打坐。蘇東坡忽然問禪師:禪師!你看一看,我坐在這裡像什麼?佛印禪師仔細端詳說...

星雲大師《得失心》

得失之間,是歡喜?是悲傷?你有過這種經驗嗎? 日前報載,日本一位家庭主婦因為女兒沒有考上明星幼稚園,憤而將...

星雲大師《你對我錯》

我一生提倡人間佛教,非常重視人際的相處,因為人的一生離不開群體,佛經上也說: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因此,...

星雲大師《如何正心誠意》

人與人相處,總希望留給別人好的印象,讓別人覺得我們有道德,肯和我們來往,所以正心誠意很要緊。如何正心誠意呢...

星雲大師《人生的大病-貪》

有個仙人收了兩個徒弟,為了讓他倆證得仙道,就把他們完全與女色隔絕。等到兩人20歲左右的時候,仙人想試一試他...

發光的手指

佛陀在世的僧團,名為「六和僧團」,何以稱為「六和僧團」?主要是因為教團的組織嚴密,各項職務井然有序,讓大眾...

星雲大師《要空,才能有》

佛教講空,是要空諸執著,空諸兩邊,空諸假相,空諸對待,以還給我們一個真實的世界。 我剛出家時,奉家師志開上...

星雲大師《願心的昇華》

心靈境界的不斷提升,使我的生活領域更加海闊天空!僅僅一個祈願;我也好像經歷了春夏秋冬,單單一個願心,我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