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教法師居士文章(第134頁)人如果活在希望中,就能夠產生活力;如果活在絕望中,就很容易失去求生的意志。因此不管有沒有崇高的理想,希望是...對立不見得是壞事,有時候相反的兩個立場,往往能激發出創意的火花。例如做學問,因為理念不同,彼此腦力激盪,反...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行為中,也就是佛在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的生活中。許多人學禪,目...我們所到的任何環境,都應看作就是我們自己。坐飛機時,飛機是我們的環境,也就是我們自己;坐車子時,車子是我們...從自我肯定、自我提升,到自我消融,是從自我到無我的三個修行階段。事實上,在未肯定自我之前,是無法達到無我的...愛美是人的天性,現代女性為了追求美麗,花費了許多金錢來整容、塑身,或是購買高級化妝品,所以在各種媒體上,我...悟的意思,就是本來不知道的,突然間知道了;但是佛教所講的悟與此有所不同。就一般人所謂的悟而言,約可分作五類...《金剛經》云: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如來,為佛的十種尊稱之一,是沒有來也沒有去的意思。廣欽老和尚往生...佛法就是解脫法。但是有很多層次,有淺、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脫,不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 解脫什麼...如果人生而沒有目的,生活便顯得十分空虛。如果生命欠缺意義,便會像行尸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著受苦。假使生存而...生命是什麼?生命就是我們有一個活著的身體。 生命的整體,包括生命的過程、生活的狀態和生存的事實。 而什麼叫...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騙他人,蓄意使人上當,或者自己的性格不穩。性格不穩的人,經常會發脾氣,而發了脾氣之後又...接著我們來講因果,因果是從因緣而來的。從前與後的關係看,叫作因果;從彼與此的關係看,叫作因緣。你和我的關係...不住於相,相的意思在《金剛經》中講得很清楚,即不住於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而行佈施。拿什麼來做佈施呢?...一位居士曾經問到:一些父母生下孩子後,為了使孩子平安幸福,一輩子無災無厄,即過繼給觀世音菩薩,讓孩子成為觀...現在社會上很多人在做善事、做好事,這代表著我們的社會充滿愛心和溫暖。但是,慈悲必須和智慧配合起來,否則,雖...每年到了夏天,就是陞學考試、求職考試等最熱門的季節,大家應該用平常心來面對每一次考試,不要把考考考變成了烤...人類為了生存活口,必須賺取活命的衣食,農耕時代的人類,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就是為了生活。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常常聽到很多人說壓力太大,不知道如何紓解,而憂鬱症的問題,更是困擾著許許多多的現代人;據說,今日台灣已有上...人前不說別人好,人後不說別人壞的人不多,當你發現你的朋友在你背後說你壞話,最好能以包容及諒解的胸懷泰然處之...真有亡靈嗎?當然。 超度有用嗎?是的。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一些怪異事,不過,先要探究清楚,如果不是空穴來風,...我想先談一下小時候發生的三件事情,它們在我的學佛之路上影響很大。每一件事都讓我對生命的本質產生了疑惑。 我...2006年11月9日,這一天正是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日,聖嚴師父在紐約東初禪寺向信眾講述與法鼓山關係密切的觀...有一次,我和一位居士同乘一輛車,遇到紅燈,車停下來,一個賣玉蘭花的先生馬上將花送進窗口,看到我說:師父!玉...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從知道什麼是好習慣、什麼是壞習慣開始。所謂好習慣,包括衣食住行等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的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前面已經做了一些說明,進一步談有相這個相是什麼?《金剛經》中提到四種相:我相、人相、眾...首先,我們要發現自私的我並認清自私的我。如果我們能經常自我反省,就會逐漸發現及認清自私的我。而在自我省思的...佛教不相信定命論,但是相信因果論。 因果是可以改變的,過去已造的因加上現在的因,可以改變它的結果。眾生為了...業障病又分為外病、內病兩種。 外病是由於福報不夠,所以修行時會發生障礙。譬如平時不肯放人家一馬的人,便會到...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教徒?我經常有機會與各界人士相聚,見面時,他們常會主動表明說:我不是佛教徒,而且我還沒...散漫可以分為頭腦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頭腦的散漫就是沒有組織力、沒有計劃,說得好聽叫做隨緣,說得不好聽就是...一般人只知道無常是損壞、消失、死亡等消極面的現象,這絕對是錯誤的觀念。 正確的無常思想,可以產生努力、改進...三寶,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寶住世,人類就有光明,人類就能得到救濟,就有未來的希望,所以三寶是萬世的明燈。...一般人誤解佛教,甚至佛教徒們也誤解佛法,認為佛教是出世的。世間太苦,離開世間之後即解脫,所以信仰佛教修行佛...凡夫不是佛,所以看到的人也不像佛;因為尚是未見佛性的凡夫,所以既不相信自已也不相信他人。如能相信佛法,便能...佛教有一句古訓: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若以我的解釋是這樣的:將相是豪傑的型範,大丈夫是聖賢的型範...在平常的意識形態中,每個人都幻想著以為自己是很巨大,很少有人覺得自己很渺小。特別是趾高氣揚的年輕人,那些自...問:唐朝牛頭法融禪師說:一心有滯,諸法不通。一旦這個心有牽纏糾葛,要談自在解脫就難了。是這個意思嗎? 答:...我在法鼓山的禪修營中,經常強調自我肯定、自我成長,但自我成長之後則要自我消融,人格的昇華,便為清淨心的完成...多聞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則博解義,見義行法安。(法句經卷上.多聞品) 多聞是博聞強記、博學勤學的意思。...問:六祖惠能大師有一個偈子,本來無一物是其中的一句,時常被人引用,請師父為我們說明它的精義。 師:凡是讀過...問: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句話似乎用在禪修居多,只要一發現自己在打妄想,就立刻回到方法上;如果一任自己隨著...很多人想知道觀世音菩薩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還是中國人? 中國人說他是中國人,印度人說他是印度人;也有西方...人是群體的動物,不可能離群索居,除非你想成為與世界隔絕的人,把自己關在一個獨立的空間裡,不想和任何人接觸,...很多人以為佛教的因果觀念是消極的,其實不然,學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觀念,一定會更積極努力。因為即使努力,還...觀世音菩薩的修行法門在顯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視,顯教常用的兩部經典中均有特別介紹觀世音菩薩,一部是《楞嚴經》...問:這句話是不是叫我們不要執著,但也不要因無所執著而冷漠消極,應該提起智慧心、慈悲心、菩提心? 師:一進農...我們先要善惡分明,才能開始修行。善惡分明的人,是正直明理的好人,善惡不分的人是糊塗蟲或是爛好人。孔子說的鄉...不寐夜長,疲倦道長,愚生死長,莫知正法。(大智度論卷三) 失眠時覺得長夜漫漫,疲倦時覺得路途遙遠,而愚癡的...守心的本身是一種方法,是從制心、守一而產生的。五祖弘忍講到守心時,提到《遺教經》中的兩句話:制心一處,無事...四念處是一種很複雜、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與五停心:即數息、不淨、慈心、界方便、因緣等五門有密切的關係。現...問:禪語中常提到腳跟下或看腳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實,注重當下眼前,不要耽於過去或幻想未來? 師:的確是這...問:許多人努力了大半輩子,迴首看,難免有這輩子似乎白活了的感嘆。可是人生不能重來,難道就只能如過河卒子,拚...自歸於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意。(六十華嚴淨行品) 此偈是說,當自己認識了佛的精神,知道了佛的意思...問:法眼文益禪師有一次問弟子:虎頭金鈴,是誰解得?大家都答不出來。泰欽禪師正好路過,答了一句:系者解得。這...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很多佛教徒在遇到災厄時,會祈求大慈大...問:有些人說做人比做事難。如果在職場受人冤枉,是要據理力爭,或是以和為貴? 答:在社會上做事,有時並不是你...幸福是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的,但在追求的過程中,有多少人漏失了唾手可得的幸福?又有多少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很多人...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人生有苦,包括: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以及五蘊熾盛等,總稱為八苦。苦...佛教的五大基本戒律中有一項不妄語戒,意思是指不說任何害人害己的言語。可是,懂得發自內心、恰到好處地讚美別人...如果有人家裡生了小寶寶,一般我們都會說恭喜恭喜、可喜可賀。但是佛教認為人生苦多樂少,即使是生,也是一種苦,...有位女士說她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快樂,感覺缺少一些自由,好像一輩子都在為他人而活,希望我能給她指點。 我說:...世界又可分為幾層次:個人世界,眾生世界,佛世界。個人世界又可分為內在的自心世界,及身體所屬的業報世界。 首...人間淨土這個名詞,是今日佛教界都在提倡的觀念。究竟什麼是人間淨土?它在那裡呢?是不是真的實現了呢? 《維摩...佛的意思是覺,就是智慧的意思。佛法的教育是從智慧的立場及態度,來推動慈悲的教化功能。 慈悲是什麼?慈是予樂...社會是人與人共同生活的環境裡,因彼此關係集合而成的組織,舉凡家庭、學校和公司都算是小型的社會,而個人則是組...我們常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可見修行必須要有修正的對像。因此,每一個人無論在待人處事、行住坐臥,或是起...佛教的修行方法中,有四種觀想的方法,稱為四念處,分別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與觀法無我。這些基本的觀...每一個人都會貪生怕死,只可惜當我們正在呱呱落地之時,便已開始一步一步邁向死亡的旅程。很多人自以為還很年輕,...問:從醫學和心理學來看情緒,它是自然反應,那麼佛法是怎麼看待的呢? 答:情緒可分為健康的和不健康的情緒。所...有一個《西遊記》裡的故事:說一隻猴子,神通很大,一個觔斗就可翻出十萬八千里遠。有一次他翻到很遠的地方,以為...緣又可分為四種: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因緣是主緣;次第緣又名等無間緣,是前後兩個相連接的主緣之間不容...我修淨土宗,專心念佛,一門深入,只有這個能了生死,其他是魔,其他經典不能看!不惜誹謗、攻擊其他不同的宗派,...有因緣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卻認為自己很行,起大我慢,別人稍微看法跟他不一樣的,就說別人是魔,好像...佛教團體經常舉辦各種法會,包括祈福平安法會、消災祈福法會等,可是有人會疑惑為何還是發生了這樣的大災難,那麼...感同身受的慈悲,可以幫助我們破除執著、抗拒誘惑。但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上,雖然自己對別人處處慈悲,別人未...要提升人的質量,首先要從心理的環保、心理的建設,以及精神生活上來提升和養成,只有心理先健全了,人格才能健全...(一)淨土的定義: 淨土的意思就是佛、菩薩等聖人所住的國土。是佛的功德所成的世界,也可能是佛的願力所成的世...佛法是讓我們在修行道路上解除煩惱、痛苦,了脫生死輪迴,最終往生極樂世界,圓成佛道。但是我們也看到身邊很多念...俗話說:好事多磨,成就一樁世間好事,尚且要費盡心力,突破重重困 難,何況是修行?修行路上,從凡夫到成佛,一...有不少人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順利,甚至事業做得也還平順,生活範圍相當廣闊,但是內心世界或行為模式卻總是像受...一般人常以為沒事做的人,才有空閑做義工。我卻說忙人時間最多,正是因為忙,所以才能夠來做義工。 就如同一位西...我曾經看過鄉下人家做竹扁擔,愈是上等的竹子,所做出來的扁擔愈是細巧,很能負重。有時候扁擔看起來似乎就要斷了...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種因緣觀,能幫助我們轉變觀念、破除執著,做出正確的決定,避免被七情六慾所困。 當我...我們要廣結善緣,不要結惡緣。因為一旦與人結了惡緣,冤冤相報無盡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萬一與人結了惡緣怎麼...虛榮心的氾濫,在現代社會中可說是越來越明顯了。原因無他,人的慾望無止境,同儕間會互相比較,看到人家要,我也...當我們用心用到心與事合而為一時,已經是心外無事,事外無心,這種情況才是真正修行得力的開始。通常,人們都是處...現代人的生活步調非常快速,時間也顯得不夠用。事實上,時間是夠用的,端賴我們有沒有使用時間、享用時間的智慧。...問:佛經裡稱眾生為有情,人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真的是因為人有情緒,所以才被稱為有情嗎? 答:眾...曾經有一位居士問我:現代人的生活節奏都很快,在日常生活裡很難攝心,該怎麼安心呢? 我說:還是可以安,快有快...佛教徒可分為三等:第一等人,精進修行而心無所求;第二等人修行求加持加被;第三等的佛教徒沒有修行的依準,只知...在我小時候出家的狼山,有兩個瞎子。一個是山上的法師,一個是山下的乞丐。 我曾經問山上的法師:你的眼睛都瞎了...不論我們在公司擔當何種職務,都要顧及整體,而且要對事不對人;如果老是不喜歡這個人、不喜歡那個人,將會寸步難...何謂解脫?一般可分為身的解脫及心的解脫。例如我們因為犯了法而坐牢,身體便受拘束;如果從牢裡出來,便得解脫。...吃飯要如何吃出健康?吃出味道?這要由我們吃飯的心態與動作來改善。 一般人吃飯時都是心不在焉。一邊吃飯,一邊...我有一次坐出租車,看見駕駛座上方掛著十八王公、行天宮等三、四個祈求行車平安的平安符。結果司機老是超車、超速...有一次,我看到一個人在掃院子,一邊掃,一邊抬頭看看樹上的葉子,最後將掃把一丟,坐在地上嘆氣。 我問他在做什...我今天來講什麼是禪宗的法門?禪宗有所謂頓和漸兩種法門,而且永遠爭論不休。什麼叫頓?什麼叫漸?頓是不立文字、...兒童、青少年是我們社會、國家的未來主人翁。這是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問題在於:如何成為主人翁? 首先要問:我們...
主觀和客觀是現代人很喜歡用的兩個名詞。如果有人堅持己見,我們就會批評他太主觀了,應該要客觀一點。相對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