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

各位同學、各位同修,大家早上好,阿彌陀佛!現在我們進入嚴冬時期,天氣已經最冷了,咱們這學習佛法,這都不算什麼,小小的考驗,希望大家還是一如既往,抱著這種熱情來好好地學習這個《大乘妙法蓮華經》。

大家翻到課本,上次我們講到這個四諦,四種四諦,應該到這一段了。【涅槃聖行。追分別眾經。故具說四種四諦也】。這是《涅槃經》的聖行品,《大涅槃經》是佛教的大乘經典,也是屬於圓教的經典,跟《法華經》一樣的。法華涅槃時,《法華經》跟《涅槃經》都是天台判教稱為是說大乘圓教的經典。在《涅槃經》裡面有一品叫聖行品,追分別眾經,他追說,再往前說過的這些經典,他又把他重新再梳理一遍,所以把四種四諦全部都詳細地給大家說出來了。因為前面從華嚴一直到般若時,從第一時到第四時,它是包含四種四諦的,所以說叫具說四種四諦。

德王品也是《涅槃經》裡面的一品,叫德王品,叫【追泯眾經。俱寂四種四諦】。又說又寂,就是又說又不說。說是為什麼呢?應眾生的因緣而說,但實際上又不可說。真正的實相之理能夠說出來嗎?說不出來的。所以這裡叫做追泯,又說又泯。我們覺得很有意思,實際上就是泯的話,就是一種圓融,最終叫什麼?從可說到不可說,就跟我們說的,從可以思議到不可思議,這就代表佛教的最高境界。追說只是一種方便,追泯呢才是究竟,大家明白什麼意思了吧。當然沒有方便就沒有根本,就沒有究竟;但是僅僅有方便,沒有究竟的話,這就沒有真正講到佛法最圓滿的地方。

【文雲】,這裡面經文就說了,【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你看這很有意思。生生不可說,生生是代表什麼四諦啊?生滅四諦;生不生是代表什麼呢?無生四諦,這是通教的無生四諦;生滅四諦是藏教,三藏教的生滅四諦;然後不生生不可說是什麼四諦?別教的無量四諦;不生不生那是什麼呢?圓教。但不管這四種四諦,好像佛說了很多,四種四諦都說了,但最終呢統統歸於不可說。

如果按我們普通大家理解,應該不生不生是無作四諦,那是最高境界,它才是真正的叫什麼?不可說,叫不可思議。怎麼前面這三種四諦也是不可說呢?當然實際上上節課我們就已經講了。【法華明無量入一。是會三種四諦。歸無作一種四諦也】。會三歸一嘛,把前面藏通別三教最終都會入了、融入了圓教。所以前面這三種四諦也就會入了最終的無作四諦。在圓教人的眼中,一切法皆圓,所以說都是不可說。當然下面他具體說了為什麼不可說,實際上說得也比較簡單,咱們就怎麼去理解。

【云何生生不可說】。怎麼叫生生不可說呢?生生為什麼不可說呢?這裡有解釋:【生生故生。生生故不生。故不可說】。生生又是生,生生又是不生,到底生生是生呢?還是不生呢?生,有能生,有所生,實際上有生肯定就是有滅,當然這裡沒必要說滅的問題了。有生,從因緣緣起來說,它是有生的。有能生之法,有所生之法。所生的是什麼?是果;能生的是什麼?是因。因果這些事相法是不是存在的呢?確實存在。但既然它是緣起,這個因果事相,能生也好,所生也好,它是什麼?都是性空。所以說能生和所生,又是不生,緣起的當下就是性空。那麼你說它是生還是不生呢?既不是生也不是不生,也不是生和不生,也不是非生非不生。實際上當然這裡就沒必要說這麼多了,說這兩個就夠了,就不可說。

【若依文。但舉生不生釋生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這生不生就是指通教。通教是什麼,講性空,講空。所以說生即是不生,此之生生即生不生,就是用通教來解釋藏教這個生生的話,那麼通教這個生生實際上就是什麼呢?變成了生和不生。這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僅僅是站在三藏人的角度的話,生生還就是生生。但通教人看藏教人的生生的話,生生就變成了生不生,提高了,境界不一樣了,明白嗎。就是我們說世間人,你這智慧不一樣,眼界不一樣,看同樣的問題,他的境界就不一樣。如果境界低的人,他看待這個問題,他僅僅就是從比較低的這個層次去看,他沒辦法超越。但是突然來個比他高明的人,你看這個問題不僅僅是能這麼看,我還能那樣看,我告訴你,他一下,啊,恍然大悟,明白了。

【那可偏作生生而說】。生生之中就是什麼呢?生不生。【佛為利根人。舉一而例諸】。舉一個例子,其他的都是這樣子的,舉一反三。【若取意者。生生即生不生】。你看這裡說了吧。【亦即不生生。亦即不生不生】。那麼又從這個生生裡面推導出生和不生,從這個生不生裡面繼續往上再推導,又可以不生而生。到最終又推到圓教的不生不生。

所以很有意思,就是我們說的天台經常講這個四料簡樣的,這四句話。就像我們經常以前也給大家講的,這四門:空門、有門、亦空亦有門、非空非有門。表面上是四門,實際上四門是相通的,不僅僅是四門,最終都是通入這個城中,都能入這個城,入涅槃城,本身這個四門就是一體的,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佛教這裡看什麼,空即是有,有即是空。空有能夠同時什麼呢?並存,但是最終呢,空有最終又能雙泯,又要同時放下。

所以【那可偏作生生一句而說,若得此意,下三句例皆如此】。這就不用再說了,不用再重複,不然的話又來個生不生即是生生,生不生即是不生生,生不生即是不生不生。就把通教這個生不生又跟其他三教之間,加一個算是貫通吧。然後到別教也是一樣,別教是什麼呢?不生生。不生生裡面也有生生,不生生裡面也有生不生,不生生裡面也有什麼?不生不生。

所以我們看這個,實際上裡面這個句式,它這個次序也很有意思。

你看,首先是生,能生也好,所生也好,反正就是有生。三藏人比較實在,他老執著有個實在的東西、實有的東西。

但是通教人呢,他就比較那個了,他是屬於大乘,大乘就開始講性空了,生當下就是不生,不管是能生也好,不管是所生也好,皆是性空。所以他的生是什麼?叫幻生;他的滅叫什麼?幻滅。幻生、幻滅就不是真正的生滅,所以叫不生,他是注重在性空,剛剛進入大乘的時候。

好,再往上,別教,屬於大乘裡面再升級了,雖然說是空,雖然說是不生,雖然說性空不生,但是不妨從空而出假。所以叫不生裡面又有生。叫什麼呢?真空不礙妙有,知道嗎,從妙有裡面,妙有可以從真空裡面進行什麼呢?出生。當然不僅僅是真空妙有,實際上別教裡面已經開始講到中道了,他只是中道不圓滿而已。

到最終圓教這裡就完全究竟了,生也不生,不生也不生。為什麼不生也不生?不生就是不生,為什麼不生也不生?連這個不生的這個概念,也得放下。叫什麼呢?人空法空,最終空亦空,連這個空都沒有了,這就是最終空有二邊俱不著,進入中道了。

就像我們經常說,哎呀,你要學佛,學佛法才能去除煩惱,世間的事情真的都是生死煩惱,只有佛法才是最好的,只有佛法才是究竟解脫。到最終佛法也不這麼說了,連佛法本身都得放下,所以說叫作:「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把自我也得放下,這就佛教叫究竟無我,連自己本身佛法也不是說完全可以去取著的一個東西了。

有沒有佛法呢?以前也跟大家探討過這東西,當然有佛法,當然又沒有佛法。對於我們來說,佛法是存在的,佛法就是藥,對於我們有病的人、有煩惱病的人來說,佛法就是必然存在的。但是你說對佛、對菩薩來講,這個佛法還有沒有必要存在?他是不是存在啊或者說?沒有!他是完全健康的人,他沒有煩惱病,還需要佛法這個藥幹嘛?佛法在他這裡就等同於是無一樣的。但是對於我們眾生來說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佛法就把這些問題說得很清楚,就對於不同境界、不同根機的人來說,對於凡夫、對於聖人來說,他看一件事情的這個觀念,或者最終得出來的結論,得出來的認識,他是不同的。但即使這個結論不同,但是這個認識最終結論又可以把它融合在一起,它也是連貫在一起的,相互之間能夠相通的,這就是佛法的偉大,明白嗎。

世間法的偉大就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相互之間是矛盾的,是對立的,是衝突的。雖然我們經常世間也有,當然也有辯證的,比如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它只是它的母,但失敗並不是成功啊。從失敗裡面總結,總結經驗、總結教訓,最終下次可能就能成功,但是失敗的當下它是不是成功啊?還並不是成功。佛教不這麼講,到圓教,失敗就是成功,你當下能夠覺悟,當下失敗就是成功,不要等到以後。

所以說從時間方面說,從概念方面說,從重重種種認識方面說,佛教真正大乘的圓教,當下,講究當下。為什麼講究當下,不僅僅是當下這一念。就是我們當下能夠把一切問題都能圓融地去看待。如果你的根器、你的智慧足夠的話,當下立即就能轉變,他並沒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你覺得我這個事情我沒辦法去克服,這個事情我做不到,沒那麼嚴重,不能說你次次都能做得到。但是你如果具備信心的話,你不斷地去修煉的話,你可能在一定的時候,就能,哎有時候就能做得到了,你就能感覺到佛法所說的是真實不虛的,你說有就有,你說沒也就沒了,說句實話。所以困難是看你怎麼去看待這個問題。

下面又是問。【問。佛何故作偏釋耶。答。為利根故。亦是有因緣故。宜須如此。時眾如快馬見鞭影。不俟徹骨耳】。就說佛為什麼偏釋,就是為什麼又講這四種次第,為這個根機的人又說這個,為那個根機的人又說那個。為利根故,亦是有因緣故,當然說這樣主要講這個無作四諦,是為這個利根的人說,無作四諦。這裡又說了快馬見鞭影,這個快馬就是良馬,這個良馬悟性高,本身又有力量,它只要看到這個鞭子的影,不要抽到它身上,它就自己能夠奮蹄而跑,向前趕緊就跑了;比較笨的馬,比較根機差的人、眾生,那就必須什麼呢,一個是,有些是稍微好點的,次一點的碰到他的毛,這個鞭子它能觸到他的毛,他就知道,啊,要往前跑;有些呢要抽到他的這個皮和肉,打到他的皮肉上,已經開始有疼了,知道要跑;有些抽到皮上、肉上還覺得這個無關痛癢,沒什麼感覺,要徹骨,徹骨之痛,要疼到骨頭裡面去了,他才知道跑。就是藏通別圓四種根機嘛。圓教的人就是快馬;別教的人呢,就是觸毛,這個鞭子打到他的毛就可以了;那通教的人呢打到肉;像藏教的人就打到骨。

我們現在是打到骨,要是沒學佛打到骨都沒有用,不知道,為什麼打我,你還打我,我生氣了,我還要跑,我還要聽你指揮,我跟你理論理論,竟然這樣子的,是不是。幹嘛要聽你,說什麼東西,你還佛法,我看了你是歪說,歪理邪說,還得跟你爭辯。我才不相信呢,我們是相信世間的,我們高舉什麼旗幟,我們或者信那個主義,信這個理論,他有一大堆的東西,多了去了,那就沒辦法。所以說打死他都沒用,這就是得有因緣,知道嗎。所以為什麼佛對不同的根機說不同的法,沒辦法嘛。他不想讓大家都成為快馬,見個鞭影就趕緊跑?有些人沒反應,沒反應還好,有些人還負反應,更麻煩,還不如不說,弄得不好還誹佛、謗佛、罵佛,多可憐。

【如此追泯,何說而不寂耶】。就是佛說法四十九年,最終又無一法可說,無一眾生可度,又歸於性空,這就是叫做追泯。泯滅一切,一切法本來就是性空。所以何說而不寂呢?

【或三種可說為粗】。前面三種四諦都稱為粗。【一可說為妙】。叫什麼呢?無作四諦是可說的,是妙。【或三不可說為粗。一不可說為妙】。最終又把它可說變成不可說了嘛。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這三種不可說又是粗。只有不生不生不可說,這是妙了。【或四皆可說為粗。四皆不可說為妙】。它就不同的一種那個,我們說的算是一種比較。四種四諦只要是可說,都稱為粗。四種四諦你說到它不可說,都是妙。

【或四可說有粗有妙。或四不可說有粗有妙】。還是不出前面這個內容,一樣的。就是可說裡面分粗妙,不可說裡面也分粗妙。那就前面是什麼,第一、第二嘛,就這個意思吧。

或三種可說為粗,一可說為妙,就變成我們這句;或四可說有粗有妙;或四不可說有粗有妙,就相當於第二句;或三不可說為粗,一不可說為妙,就把它合在一起了;然後呢或四可說皆非粗非妙;或四不可說皆非粗非妙,那就更高的境界了,那就超越前面這幾句的境界了。你不要用粗妙去什麼呢,粗妙還是屬於相待的,非粗非妙才是絕待的。《法華經》裡面除了相待這個妙之外,最終還是絕待妙,而且絕待妙屬於最高境界。所以說就是什麼呢?可說的當下就是不可說,粗的當下就是妙!粗中就有妙,但是你懂得嗎?就跟佛拿那個金色的婆羅華給你看,懂得我的意思嗎?一看這不就是一朵花嘛,很漂亮,如此而已。人家看這是如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咐囑摩訶迦葉,人家就看到是實相,你看到就是表面上一朵花。沒辦法,粗人嘛,也就不錯了,能看到花就不錯了,我們花都看不著。什麼時候佛也能這樣,給我們示說,哪怕我們如聾若啞、如癡如醉也沒關係,能看就行,是吧。我們連著相的機會都沒有,想著佛像的機會都沒有,知道嗎,還別說不著了啊。

【四不可說皆非粗非妙】。就是把四不可說,它實際上也是平等的,你不要說前面三種不可說是粗,後面一種不可說才是妙,一回事。

【如是等種種。皆決了入妙。開權顯實】。你看不管是前面種種粗,最終都經過開會之後,經過給大家開示之後,都融入到這個妙裡面去了。一個是相待的妙,一個最終是絕待的妙。前面還是開權顯實,開始會粗歸妙、會權歸實,開權顯實;到後面實際上就是非權非實,非粗非妙。為什麼呢?它裡面有什麼直接的關聯沒有?給大家講過了,跟這個淨土宗是一個道理。叫什麼,「取捨若極,與不取捨亦非異轍」。它本來不是兩件東西,權實到最終權都歸於實了,粗都歸於妙了,還有粗嗎?沒有粗了!你這粗人都已經變成妙人了。點石成金子了,到處都是金子,沒有石頭了,那就叫非粗嘛。本來這個金子是因為這個石頭才顯出價值,這個妙呢是因為這個粗才顯出它是妙的來,既然這個粗都沒有了,這個妙也就不存在了,全部都已經脫貧了,全部都已經致富了。然後大家都是富人,你說我是富人,你有必要強調我是富人嗎?因為你跟大家沒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每個人、大家都是富人,就顯得大家都不富了,都是一樣,平等了。這個時候也叫非富,也叫非妙,就是當這個相待的兩件東西都已經不存在的話,實際上既是非粗,也是非妙,都不能成立。我們世間的東西都是因為相待而能成立。

打個比方,我們一直拿我們自己這個身體來打比方。因為有左才會有右,因為有父母才會有你,因為有人才會有我。當一切這些需要相待成就的因緣條件都不存在的時候,還有你的存在嗎?你已經找不到你的存在。你總得有你這個人,眼睛、鼻子、五官嘛、四肢嘛,沒有了,到哪裡去找你去呀。世間找不出一個東西是不要等待任何條件成就之後,它就能獨立存在的這麼個東西。這個東西就叫自性,有自性嗎?沒有。永遠都是種種外在的這種虛幻的種種事相、種種因果之法、因緣之法,這些東西都不是真實的。所以最終佛教為什麼講,非空非有,就是這些事,就是講這些道理。

好,最終又進行個總結啊,【四皆不可說。是位高。四皆可說。是體廣。四亦可說亦不可說。是用長。四非可說非不可說。是非高非廣。非長非短。非一非異。同稱為妙也】。又跟前面所講的位高、體廣、用長。又跟這個體、位、用結合起來。實際上我們再理解也很有意思,你別說它,雖然說不可說、可說又說,亦可說、亦不可說,它之間還是有差別的,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雖然最終都沒有差別了,但是這個過程還是有差別的。

不可說,我們說佛教有深廣二義嘛,它屬於深,深淺的深,它有高、低,有這個區別。不可說它是代表什麼?理解大乘的這個深義。可說的東西屬於體廣,屬於廣義,它都是講因果、事相啊,講種種佛法可以說出來的,可以思議的東西,但是它不夠深。它雖然廣,能夠普遍,但是它不夠深。就像我們說世間有很多人,學了很多東西,你說沒有他不會的,但是沒有他精的東西,沒一樣東西他能學得造詣非常深,他只是廣,屬於雜家,但不屬於專家,沒一樣東西屬於大家的。有些人到後面,亦可說,亦不可說用長,那就是既有位高又有體廣,他才能得到亦可說,亦不可說。那需要說位高的時候就跟眾生說位高,需要說體廣的時候就跟眾生說體廣,這屬於菩薩境界。你要哪樣東西,我就給你哪樣東西,你要來點世間法給你來點世間法,要佛法來點佛法,你要小乘我就給你小乘,你要大乘就給你大乘。可以窄、也可以廣;可以淺、也可以深,這是指菩薩。到最終非可說非不可說,這就是佛究竟了。非可說非不可說,並不是說那我就不說了,什麼都不說了,可說的也不說了,不可說的也不說了,不是說這個意思。大家千萬不要,就是他已經到了究竟的時候,已經沒有這些名相的東西了,達到頂點了,已經圓滿了,這個非的話是不執著、不取著的意思,並不是說他不說。那我可說也不說了,不可說我也不說了。那佛天天就無所事事了,真的就無作?啥都不做了?不會這樣子的。做無做做,達到最究竟,這才是真正的妙啊。

【觀心可知。不復記也】。大家好好去思考這些東西,觀心就從這個地方來。入文即能觀心,隨文就能觀心。

下面我們再看啊,這個四諦講到這裡就結束了,下面講二諦了,四種四諦說完,前面講的十二因緣。這個二諦挺複雜的,二諦比四諦還複雜,內容還更多。慢慢學吧,學完之後就有作用了。因為二諦它是從不同的角度去講這個真理,四諦是從苦集滅道嘛,二諦就是真俗二諦。

【四明二諦又為四】。分四個部分,跟前面一樣的。【一略述諸意。二明二諦。三判粗妙。四開粗顯妙】。一回事,它整個套路都是一樣的。【夫二諦者。名出眾經。而其理難曉。世間紛紜。由來碩諍】。就是說二諦是從很多的經典裡面出來的這個名字,很多經典都說到二諦。但是它的道理呢,很難知曉。名字大家一聽都明白,都知道有這個名。但是到底什麼道理呢?世間紛紜,眾說紛紜,你說你的,我說我的,而且相互之間還有很多的爭論,我覺得我說的這個更合適啊,我說得更有道理啊,反正每個人說的都不一樣。

【妙勝定經云。佛昔與文殊。共諍二諦。懼墮地獄】。你看這好,因為諍了這個二諦,墮到地獄裡面去了。當然以前還沒成佛嘛,以前也沒作為文殊菩薩,肯定都在因地的時候,大家在討論二諦,這好爭來爭去,最終都不討好,全部到地獄裡面去了。有些人一聽害怕了,也不用害怕,沒事嘛從地獄裡面很快出來了。估計他們倆當時爭得有點過分,可能是這個樣子的。知道嗎?這個爭得有一點過分了,就是有點偏了。知見方面可能會有偏,知見一偏的話,這就是非常大的一種障礙,這種障礙的話,墮入惡道。但這只是暫時的,是吧。有些人那我們就不要去爭論啊,對於佛法有什麼疑義,大家算了不要辯了,也不要自己執著了。害怕了完全就不接觸,迴避,這也不對。要爭辯,但是爭辯要有合適的方式方法,要保持好的心態,不要自我太執著,以為就是自己對,別人就是不對。要和氣嘛,自己心要空,就自己所理解的那麼一點點,跟別人之間分享一下。不要一上來,就覺得我就比別人高,你就得聽我的,我就得破掉你,我就把你辯輸了,你最終得歸順於我,那這個人就不行,這不是學佛的態度啊。你還說爭什麼二諦,這叫二諦嗎?一諦都沒有。從世間上你都說不定,都沒達到這個標準。人家世間有修養的人,從世間法來說,人家做什麼事情都是有個標準的,有個合理合情的一個方式的。你這個人一上來,這個標準、這個方式都沒達到,具體這個內容就可想而知了。

【至迦葉佛時,共至所疑】。你到迦葉佛時,你共至所疑,到底誰對誰錯啊,你看,一直還沒完沒了。【二聖因地。尚不能了】。你看,就是說,在因地的時候不可能完全把這個二諦搞明白,就這個意思。只有等到佛出世的時候,向佛請教,到底這個二諦是什麼意思,佛說的才為最準確,只有佛才具有這種能力啊。

【二聖因地。尚不能了。況即人情。強生去取】。實際上這是給大家學佛的一種態度,不要自以為是。為什麼呢?本來你就不是,說句實話吧,我說話都是很直接的啊,聽我說話,告訴你,你聽到了,這是對你們很有啟發的,知道嗎。本來就沒有是的時候,我們做的都是非的事情,是吧。身語意業,舉手投足全部都是錯的。因為什麼呢?我們都是妄想心。打個比方,我們這個發動機出問題了,這個思想就出問題了,你這個身語意業,你所做的一切東西能夠正確嗎?即使你現在在學佛法,因為你根器這麼低劣,最終思維佛法你也不可能完全正確,也還是有偏差。然後呢你還自以為是,覺得自己了不起,我學得很多,我學得很高了,我非常了不起,那沒有用!你說得稍微好點,就是比稍微差點的人稍微好點,知道嗎,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覺得哎呀,你看我很講衛生,我一回家裡我得洗三遍手是吧,洗一遍手我得搓十分鐘,但是最後一看顯微鏡下還是有細菌。你說你是清淨的人嗎,你永遠都不清淨,你是人就不清淨。但並不是否定你沒有學佛法的資格,就知道你學佛法可以在你的人的這個層次上不斷地進步,但是你永遠不可能達到究竟。不僅僅是在人的程度上,你就是在菩薩的法界,也不可能究竟啊。只有成了佛你才能究竟,這個時候你才敢說一句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才真正地知曉一切了。你其他人敢這麼說嗎?說這個就是大話,就是妄語。所以你必須要謙虛啊,要謙虛、要謹慎啊。我們現在都是人情,都是按人情。懂得多一點,我聰明一點,聰明都是小聰明,都是情執,都是妄想心。

【問。釋迦值迦葉。即是二生菩薩。云何始解二諦。爾前復不應墮惡道。答。爾前語寬。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就是說釋迦牟尼佛值迦葉佛的時候,當然不是說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成佛,是在因地的時候,已經是二生菩薩。為什麼那個時候才開始解二諦呢?爾前復不應墮惡道,在這之前不應該墮惡道才對呀,就是他應該能夠理解二諦才對呀,是說的二生菩薩,第二大阿僧祇劫。三藏佛修成佛要圓滿的話要三大阿僧祇劫,他是屬於第二大阿僧祇劫。第二大阿僧祇劫,但是他屬於藏教佛,知道嗎。爾前語寬,何必齊二生之前,始惡道出。就是說你不能僅僅從這個地方去看,二大阿僧祇劫從惡道出,當然有些他有不同說法,就是三藏教在第二大阿僧祇劫之間他還會墮落,他還會有退,到第三大阿僧祇劫的時候呢,才開始不退。

【又二生菩薩。將鄰補處】。三藏教的補處了。【補處位多。別圓。永無此理】。本來按補處菩薩的話是屬於別教或圓教的道理,實際上三藏教的話是不說這些東西的。【通教見諦。已免惡道。亦無墮落】。通教見諦就是已經破見惑的。通教有十地,其中這個見諦就是已經破除見惑了,他就已經超凡入聖了,所以他就不會再墮到惡道裡面去了。但是在沒有進入聖道之前,都可能會有退。那三藏教也是一樣的,沒有破見思惑,他也會有退,所以說這裡說【應是三藏菩薩】,是指三藏教的菩薩。

【至二生時。猶未斷惑。始解二諦】。他剛剛能夠解二諦,但是呢還沒有斷惑,還沒有斷見思惑。

【此義無咎。爾前墮惡道。亦有其義】。所以前面他們二生菩薩在之前墮惡道,這也是合理的,合情合理的。就是沒有破見思惑之前,都會有可能退墮。他雖然在修行,修到一定程度,但是有時候會退步的,但退步之後呢很快從惡道裡面又出來,等什麼時候破了見思惑,超凡入聖了,他就不會再墮了。當然這是說三藏教講這個二諦,三藏講這個二諦的話還差得遠呢,說句實話,何況他都還沒有超凡入聖,屬於二生的這個菩薩。三藏教的二生,就是三生又怎麼樣,就是三藏教已經成佛又怎麼樣,那也就是剛剛二諦。這按照佛教,這天台宗啊,這二諦剛剛起步呢說句實話。有好多種二諦,三藏教的二諦是屬於什麼呢,最初級的。

【問。三藏菩薩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那雲十地。猶有虎狼師子等怖耶。答。為惡友殺。則墮地獄。為惡象殺。不墮地獄】。就是說三藏菩薩有墮落,餘三教無者。《金光明經》裡面說:那雲,是在十地裡面,還有虎狼獅子等怖。就說還是可能會有什麼,有墮落。這裡的話實際上咱們怎麼去理解,不僅僅是三藏教的菩薩有墮落,餘三教,你沒有超凡入聖之前,都會有退轉,也都可能有墮落的,知道嗎。

當然他這裡說,從另外的角度說。為惡友殺。則墮地獄。為惡象殺。不墮地獄。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做惡友?什麼叫做惡象?惡友就是惡知識。惡象的話,就真正像虎狼之相,這些能夠害你命的這些猛獸。你為惡象殺啦,你最終就是這個身體死了,沒有了,你不會墮到地獄裡面去,你不會造業;但是為惡友殺呢,你受了惡知識的這種蠱惑,那就是說有惡的知見產生,那你就肯定墮地獄無疑。那就表明什麼意思呢,只要你還沒有真正地建立自己正確的知見,或者說沒有超凡入聖之前,你都有可能墮落。為什麼呢?你不可能完全遠離這個惡知識,你還有煩惱,而且你的煩惱還有很重。所以說為什麼我經常還得求三寶加被啊,大家為什麼要皈依佛,去求三寶加持。你不要去遇到什麼惡知識,要得遇善知識。本來你學學還好啦,學得稍微有點點基礎,但是還離得很遠。碰上一個惡知識,隨便給你說說,你以為是佛法,他說得很對,那就聽他的了,最終墮落了。

【然圓教肉身。於一生中。有超登十地之義。此則煩惱已破。無地獄業。猶有肉身未免惡獸】。你看就是圓教的肉身還是不免這惡獸之難。雖然心中的煩惱已經破了,但是身體這個業障,過去的業障沒有消的話,可能還會被這些什麼惡獸所害,但並不會墮於惡道啊。他害了你,你不會有嗔恨心啦,因為你煩惱已經破了,沒關係嘛。但是你如果煩惱沒有破,你這個惡獸害你不算什麼,這個惡知識想害你,那就很容易了。這個惡獸害你只是暫時這一生的生命失掉了。惡知識害你什麼,害你的法身慧命啊。那你生生世世,多生多劫,你在惡道裡面一時半會兒都出不來了。那是最害命的。

好,【餘教肉身。一生之中。不登十地。唯作行解】。其他的教,你的肉身在一生之中,不可能登十地。只有圓教才能什麼,頓超十地。【以煩惱為虎狼。作行解者。於理則通】。就是這裡的虎狼不是確切的實際之中的這個虎狼。是把虎狼呢比喻成煩惱,是個比喻,所以說你還是會被這些虎狼所害,還會墮落。

【於事不去(云云)。然執者不同。莊嚴旻。據佛果出二諦外。為中論師所核】。這是什麼呢。就是莊嚴寺的這個叫僧旻那個法師。他講二諦,認為佛果是出二諦之外的。結果這個中論這些法師,學中論就是三論宗的,他就進行破執,認為他說的不對。

【如此佛智。照何理。破何惑。若無別理可照。不應出外。若出外而無別照者。藉何得出。進不成三。退不成二(云云)】。這裡什麼意思呢,有時候認為:佛智是在二諦之外。如果佛智在二諦之外,那麼佛智他到底照何理,破何惑呢?這意思說:佛智不應該出二諦之外。如果出二諦之外則無別理可照,所以就叫不應出外。

「若出外而無別照者。藉何得出」。如果是佛智在二諦之外,他沒有其他可以照的,他本來就應該照二諦才對,那離開二諦之外他還能照嗎?既然沒有照,他怎麼又能出呢?實際上就是對這個二諦,這個諦理的一種討論。我們說智慧和諦。我們經常說這個諦是什麼?是境;智慧什麼呢?是能照。境為所照。就是說境和智之間應該是不分家的。有能照必有所照,能照的最終照的就是所照,所照最終就是被能照所照。打個比方就像現在太陽一出來,我們大地一切萬物都為太陽所照,還有什麼東西能夠不被太陽所照的嗎?他的光芒是遍一切處的,沒一樣東西不為他所照。那佛智也是的,佛智就像太陽,他能普照一切。你既然說這個二諦是在佛果之外,或者說佛果是在二諦之外,那就麻煩了,不出它之外。

所以說進不成三。退不成二。又沒辦法成為三諦,又沒辦法退,又不成為二諦。這就是你二諦本身不成立,但是你又另外還來個什麼三諦嗎,也沒辦法成就。進退都不成。那麼這個佛智又什麼呢,這個佛果又是什麼呢,在二諦之外難道還得另外立個什麼東西嗎,就沒必要。

【梁世成論】,在梁朝的時候叫《成實論》。成實論師,成論師。【執世諦不同】,就對世諦的這種理解也不同。【或言世諦名用體皆有。或但名用而無於體。或但有名而無體用(云云)】,就是對這個世諦的理解不一樣。有些認為又有名,又有用,又有體;有些認為只有名、用,但是沒有體;有些認為只有名,又沒有體、用,種種。實際上這些東西沒必要太執著,反正你公說公有理,是婆說婆有理,知道嗎。反正最終到這裡來說,一到天台宗智者大師就認為,你這個東西說得都太片面了。也不能說你完全不對,反正就是片面,沒必要在這些地方去糾纏。

【陳世中論】,你看,陳朝的時候,中論師破立又不同。【或破古來二十三家明二諦義】。就是古來對這個二諦解釋的共有二十三家,中間有法師,也有大居士。每個人對於二諦這個解釋道理都不一樣。但是呢,中論統統把它全部破了。就說你們這個解釋這個二諦啊,都不究竟,都不圓滿。只有我們中論師,我們重新再給你們解釋解釋,我們比你們確實要高明。

【自立二諦義。或破他竟。約四假明二諦。古今異執。各引證據。自保一文。不信餘說】。這個四假就是從四種境界來說,明二諦都是假的。

好,【今謂不爾】。就現在來說,智者大師又有不同看法了。【夫經論異說。悉是如來善權方便。知根知欲種種不同。略有三異】。從三個方面進行一個總結。第一【謂隨情】,第二【情智】,第三【智等】。一個是隨情,一個叫隨情智,一個叫隨智。【隨情說者。情性不同說隨情異】。每個眾生的情和性都不同,所以說佛所說的法,也就隨著眾生的情而有所不同。

【如毗婆沙。明世第一法】。應該這裡可能有點問題啊【明世第一法。有無量種】,就世第一法都有無量種。

【際真尚爾。況復餘耶】,就世第一法離最終的超凡入聖只差一步了。暖頂忍世第一,到後面就開始見道位了,離見道位、入聖位只差一步,它裡面都有無量種的差別,何況是其他的呢。就是說連世第一這個相似的,我們說叫什麼,這個忍位它都有這麼不同。我們說叫內凡,內凡位,他有四個位次,暖頂忍世第一,世第一是最高了,那麼前面的暖頂忍就更有無量種了,它的差別就更多了,就這個意思。

【如順盲情。種種示乳】。就是說順盲人之情,來開示什麼才是乳啊,給他解釋什麼是牛奶。這些人都是盲人,都是瞎子,沒見過牛奶到底什麼樣子,你要給他解釋到底牛奶是什麼樣子,你能說得清楚嗎?說不清楚。【盲聞異說而諍白色】,大家盲人聽了佛說的之後就開始在爭論,這個白色到底是什麼樣子呢?【豈即乳耶】。有些人說像雪一樣的,但不知道他見沒見過雪;有些人說像這個白鶴一樣的;有些人說像這個貝殼一樣的;有些人說像鹽一樣的,反正你就是種種比喻。這個乳的顏色——白色到底是什麼樣子,大家就在猜想。但實際上沒有一個是完全正確的。【盲聞異說而諍白色。豈即乳耶】,但最終真的這個白色都不是這個乳這個白色。

【眾師不達此意。各執一文自起見諍。互相是非。信一不信一】。只信這一個,不信那個。認為這個是是的,那個是非的。當然智者大師站在前任的這些高度來說,他統一再進行一個總結嘛。說起來實際上也容易,實際上我們做起來太難。我們現在大家實際上也都是這樣子,佛法,每個人看到的佛經文字都是一樣的,但是每個人看到佛經,理解的道理是不是一樣?佛教同樣一句經文,每個人理解就不一樣。就等於對這個牛乳,我們都是盲人,我們的智慧很有限啊,根性都不行啊。每個人都說,我是這麼理解的,他說我又是這麼理解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然後相互之間可能會有爭論,相互之間就有是非,沒有辦法。你說佛也沒辦法,你說佛你不要走,你不要圓寂,你到時候給我們解釋清楚。你的答案是對,我們都要尊崇,可能嗎?不可能。佛該走的時候就得走。留下這些問題的話,關鍵他解釋問題解釋不清楚,解釋清楚了這個問題,下面又有問題。因為你這還是瞎子,沒辦法。今天的問題解決了,明天又有問題;明天問題解決了,後天還有問題。難道還讓佛天天都跟著你們在一起,生生世世永不相離。你又沒這個善根,所以眾生就是可憐呢,你看,我們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了,佛已經留下這麼大財富給我們。但即使這麼好的財富給我們的話,我們也經常叫不識貨,看到這個寶貝,這個寶貝是什麼寶貝,不認識。這個寶貝有什麼用,這個寶貝有多大的價值,根本不清楚,有時候經常賤用,拿塊金子就買顆糖吃,反正有寶貝,無所謂,不值錢,隨便用。佛一看你這敗家子,沒辦法。

【信一不信一。浩浩亂哉】。但這是沒辦法避免的事情,並不是佛說,你看我這一圓寂,你看後世這些子孫怎麼是這個樣子的,我真是心裡非常傷感。你說他會傷感嘛,也不會傷感,他知道這些事情。他已經看到未來肯定就會發現這些事情,而且他也不是第一次成佛了,這些事情,已經演了無數次了。一切無非是過去世佛在度化眾生中曾經出現過的情景,在現在也會出生,在未來也還繼續。

關鍵是碰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大家得去除自我的這種執著心,知道嗎。我們抱著相對一種比較中允的態度、一種平和的態度,去面對這些事情。在我們這個世間只有相對比較有道理的,沒有一個人是絕對對的。沒有真正可以說是,我是絕對權威,我代表的說法就是,我講的東西就跟佛說得無二,沒有這樣子。當然我們不能要求太高了,就在世間來說相對大家比較公認的,大多數比較認可的,這就已經非常了不起的師父了,法師了。

【莫知孰是】,不知道誰是是。誰對誰錯嘛。【若二十三說。及能破者。有經文證。皆判是隨情二諦意耳】。都把這個二十三說啊,都歸隨情二諦了。【無文證者。悉是邪謂】。如果連這個經文這個證明都找不到的話,那你所說的二諦那就隨便說了,瞎說了,邪見。【同彼外道。非二諦攝也】。就說你起碼是什麼引經據典嘛,言之有據唄,你說這個二諦那還行,如果你都言之無據,你自己想出來這一套,我隨便怎麼去解說的話,那你這個人就靠不住了。

【隨情智者。情謂二諦。二皆是俗。若悟諦理。乃可為真。真則唯一】。你看,情謂是有二諦,但是二諦本身皆是俗,它都是有諦可說的,真正這個諦外之理你能悟得了嗎,不一定能悟得了,你能悟得這個諦理之外,諦中之理,這才是真正的真。就像我們現在在學習這個二諦。給你講各種二諦,給你講種種名相、種種道理,但是你能真正悟得這個理嗎?還是有很大的距離,等你真正悟得這個理的話,你才是真正的真。當然你真正悟得這個真理的話,你就離證道不遠了。起碼是悟道嘛,悟道的話就能修道,修道就能證道。這裡舉了個例子,【五百比丘各說身因】,這個五百比丘就是佛在世的時候,五百大阿羅漢各說身因。

【身因乃多。正理唯一】,就是過去修行時候是怎麼修行的。修學的法門都不一樣,但是最終所證得的這個真理都是一樣的,叫正理唯一。所以說最終佛也都肯定他們,你們所修的方法都是正確的,都沒問題。但是每個人修學的方法都不一樣。每個人修學的這種因緣也都不一樣。

【經云。世人心所見。名為世諦。出世人心所見。名第一義諦。如此說者即隨情智二諦也】。你看,這又是個第二種標準,世間人所見的就叫做世諦,就是世間人不管怎麼見,你說二諦也好,三諦也好,你見的都屬於世諦。只有出世人,超凡入聖的這些聖人,他能見到的才是屬於真諦。那麼意思就是說,隨情都只有世諦,隨智才是真諦,那這麼一說我們心中確實不得不服氣。就是真諦在你這裡就變成俗諦了,俗諦還是俗諦,真諦也成了俗諦。那麼在這個聖人面前呢,真諦是真諦,俗諦也還是真諦。以前跟大家都說過這些東西是吧,就不是這個意思嘛。你沒辦法,你就這麼點智慧,你就這麼個根性,本來一個好的東西往你這裡一弄,變成不好了。打個比方就是以前佛也拿這個比方,就是用甘露或者用醍醐,灌到你這個瓶子裡面去,關鍵你這個瓶子太髒了,無上的醍醐、這甘露都被你給糟蹋了,就這麼染污了。本來純淨的牛乳變成染污了,弄得不好成毒藥,吃了之後還有害,就像我們現在吃的很多食品不健康嘛,染污的。因為我們本身這根器,這個根身器界它就是有染污的。這個佛經本來是金光閃閃,佛像金光閃閃,結果你這好,有色眼鏡戴太多了,你看恍恍惚惚,不清不楚的,被你給那個了,沒辦法,哎呀!都不能完全見到他真實的這個面目,所以叫什麼?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此山中的話,你永遠都見不到廬山真面目,就像我們在三界之中,只要是你沒有出離生死,你永遠都不可能見到廬山真面目,這二諦也就是廬山真面目唄。你見到的只是世諦,只有你什麼時候不在廬山之中,不在山中的時候,你才能見到真面目,那就是成為聖人的時候。

所以為什麼大家看修行超凡入聖,第一個叫什麼,見道位,說是破見惑,實際上也就是見到道了,知道嗎,見到這個真理了,明白真理了,這才叫見道。

大家休息一下吧,我們這內容太多了,有時講起來時間根本就不夠用,大家休息五分鐘啊!待會我們再回來,阿彌陀佛!

好,大家回來,我們接下來看下面還有一個隨智。【隨智者。聖人悟理。非但見真。亦能了俗。如眼除膜。見色見空】。就是隨智二諦,聖人如果真正悟得了這個真理,那麼不僅僅能夠見到這真理,而且也能了俗;就是不僅僅能夠明白這真諦,同時也能知道這個俗諦;不僅僅能夠知道這真空,也知道這妙有,性空和妙有他同時都能知得道。如眼除膜,就是把眼睛這個膜給除掉了,比如說像什麼眼病啊,什麼白內障是吧,因為白內障看東西看不清楚,本來是空中無一物,你看到空裡見華紅,好像隱隱約約影影綽綽的影子,實際上什麼東西都沒有,但是把這膜去掉之後,就是眾生把這些情執去掉之後,用智慧來觀照世間的話,又能見色,又能見空。空的就是虛空,空無一物,代表什麼,真諦;色就代表什麼,俗諦。即使有森羅萬象種種不同的色法,他也是了知無餘。

這裡又打了個比方。【又如入禪者。出觀之時。身心虛豁。如輕雲靄空。已不同散心。何況悟真而不了俗】。就像這些入了禪定修禪的這些人,即使在不入禪定的時候,已經出禪定出關的時候,他身心還是非常虛豁、非常輕鬆的、非常輕安的。在入關的時候肯定他的境界就更好了,即使出關之後這種境界還能在他的日常之中,能夠持續很長時間。就是這個出關的時候,因為他入定的時間長嘛,再出來的時候,他彷彿還在入定境界之中,沒有出來。看到世間的東西啊,就看得還似有似無一樣的。即使是有,也就像輕雲靄空,一片都是空,都是真空,沒什麼真實的存在,就像非常輕薄的這個雲彩一樣,好像掛在這個天空上,不會障礙他。但是我們世間的人就不是,我們世間的人看到東西都是實實在在的,放不下,看不破,所以已不同於散心,我們是散亂心,他們的心是什麼?屬於定心。

【何況悟真而不了俗】,如果你悟到了真諦怎麼可能不會了悟這俗諦呢?當然他這個了俗跟我們之間去看這俗的話,完全不一樣了。他是以智慧來看這俗,照俗諦,我們呢是以這種妄想心、分別心去理解這些俗諦。比如我們看世間這些相,完全憑著我們意識心去認知,六根啊、六塵啊,我們是用根塵去了知這些東西,用六識去了知。那真正證入聖道的人他就不用這六根,他是用智慧,已經超越了。他六根已經清淨了,表面上還有六根,但實際上這六根的作用跟我們完全不一樣了。打個比方,就是過去,現在咱們的手機像素都提高了,原來的話可能有個幾百萬像素不得了,現在可能幾千萬都不算啥,以後可能就上億,看的景象完全不一樣。以前看個電視,弄個天線,天線信號還不好,晃晃晃,晃來晃去的,雪花點特別多,看人看不清楚;現在好,一根寒毛都看得清清楚楚的,現在我們又有些嫌太清楚了。有時希望來點什麼?浪漫一點或恍惚一點的,不一樣。就從肉眼就變成天眼,從肉眼又變成慧眼了,慧眼看東西跟我們肉眼是一樣嗎?不一樣,不同的境界了。

【毗曇雲。小雲發障。大雲發障。無漏逾深。世智轉淨】。小雲就是什麼呢?小的這種惑,見惑,大云是思惑。它都會出生種種障礙。當你的無漏智慧越來越深的話,世智就能轉染成淨,意思就是能破除這些障礙。

【故經言。凡人行世間不知世間相。如來行世間。明瞭世間相】。凡人行在世間,好像我們都看到世間的很多相,但沒有一個人真正能夠了知;如來行世間,他才是真正能夠明瞭世間相。這意思說得不好聽一點,就是世間的話,我們表面上世諦也不同,雖然有世間法,但是不懂世諦,如來在世間即使世間法、世諦,他在這裡已明瞭之後,世諦當下也就是真諦。

【此是隨智二諦也。若解此三意。將尋經論。雖說種種】,就是解,知道這三種意思,隨情、隨情智、隨智,這三種二諦,你再去看經論的話,你就不會一片茫然,雖說有種種二諦的不同,【於一一諦】,每一諦【皆備三意也】。實際上這三意的話我們再簡單看,就是針對不同的眾生去說,最差根機的眾生就只有隨情二諦;根機稍微好一點的話,隨情智,由情入智,慢慢能夠破除這些煩惱,能夠超凡入聖;那真正聖人的話,那就只要隨智二諦就夠了。那到底他是隨情呢?還是隨智呢?是吧,實際上二諦就是二諦,就看隨什麼根機不同,他表現出來的這種狀態或者說法的這種方式不一樣而已,實際根本上是一樣的。只是佛沒辦法,為了方便度眾生啊,適宜不同眾生的根機啊,所以說他有三種二諦。實際上不就一個二諦嗎?

東西都在這裡,你看不看得明白,你了解得清楚不清楚,這是你的問題。當然佛說法上吧,有時候可能會有些小小的差別,但實際上這種差別的話,不是根本性的問題。根本的問題在什麼?在眾生這一邊。只要把我們的問題解決了,佛自然而然就會呈現出其他的一種說法的方式,大家明白嗎?水清則月現,水濁則月不現,水要是半清半濁的話,就朦朦朧朧的月亮,就這麼回事。所以說你眾生意思代表什麼呢?眾生有多大的善根,就配聽聞多深的佛法。但有些人可能沒有這麼大的善根,但是呢過去又有聽法的善根,但是他沒有修法的善根,沒有悟法的善根,他聽到了他也不明白,所以你哪怕是最好的佛法放到他那裡,也就變成普普通通的了。本來聽到的是大乘法門,但是他的根器太差了,就跟聽小乘差不多,甚至還更差的話,就跟聽世間法差不多。有的人不是把佛法當作是修行的工具,當作個辯論,當作個知識,他跟別人說,我懂得佛法,我自己可能從來就不信仰,他也不一定了解多少。你說他懂嗎?懂一點點,他就跟別人去辯論、去爭論:你看我懂得很多。就當作世間的一般的學問一樣的。有這樣子的人,太多了。

第二,【二正明二諦者。取意存略。但點法性為真諦】,就簡單地說說。【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於義即足】。那什麼是真諦呢?法性就是真諦,十二因緣都是俗諦。通過十二因緣,最終我們能夠證入自己的法性,這就是從俗諦裡面最終能夠出生真諦。

【但人心粗淺。不覺其深妙。更須開拓。則論七種二諦】。這實際上講的這個俗諦,當然說十二因緣,十二因緣就包含一切的東西了實際上,我們說苦集滅道,實際上都可以算是。但是我們按照苦集滅道的話,有時候也劃分不一樣。苦集呢又算是俗諦,有些人說是把滅道劃分成真諦,有些甚至於把道諦也是屬於俗諦,只有滅才是真諦。反正不同的這種說法。

下面又論七種二諦,這就很複雜了,且夠大家學的啊!總共有七種。【一一二諦。更開三種。合二十一二諦也】。這就是把所有的二諦,最終我們用最完整的形式呈現出來,大家就記住七種二諦就可以了。實際上這三種二諦的話,就是把這個隨情、隨情智、隨智乘上這七種二諦,就變成二十一種了。大家就把這個基礎的七種二諦搞清楚,基本上就沒問題了,下面就是具體講這七種二諦了。

【若用初番二諦。破一切邪謂】,就是破一切世間的這個外道的邪見。【執著皆盡。如劫火燒】,就是劫火把一切都能燒盡了,【不留遺芥】,一絲一毫的東西都不存在了。【況鋪後諸諦。迥出文外。非復世情圖度】。就是真正的這個諦啊,不是在文字之中,而是在文字之外。文字外,就是我們說言外之意,就屬於這樣的東西,不是我們世間的人能夠去揣測的、去思考的。

我們再看第一個,我們再看下面。第一番,哪怕是最初的這個第一種二諦,都比世間的東西要超出。哪怕是第一層的,我們說最基礎的這個二諦,都超過世間的一切法,它是這段所要說的這個道理。

下面就是具體講這七種二諦了。這裡面大家看得有時候眼睛容易花啊,我告訴你。這個是俗,那個是真,這個又是俗,那個又是真。

【所言七種二諦者。一者。實有為俗。實有滅為真】。這是第一種二諦啊,也叫實有二諦。大家命個名字叫實有二諦就可以了,或者有些地方叫生滅二諦,當然也可以,實有。

第二是幻有,【二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為真】。它屬於幻有二諦。

第三那就更複雜了,【三者。幻有為俗。即幻有空不空共為真】。你看,幻有是俗諦,幻有呢,又是空,又是不空,空與不空同時存在,這都成為真諦。

第四個,【四者。幻有為俗。幻有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它跟第三個之間是有聯繫的,大家一看,就比第三個多那麼一句話,一切法趣空不空。

再往下,【五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為真。六者。幻有幻有即空。皆名為俗。不有不空。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你看,第五個跟第六個之間是不是又有聯繫啊?第六個又只比第五個多這麼一句話:一切法趣,不有不空,為真。前面這第四個跟第三個也是一樣是吧,也就多一切法趣空不空,為真。是不是,所以它之間是有聯繫的。

第七個,【七者。幻有幻有即空。皆為俗。一切法趣有。趣空。趣不有不空。為真】。這是第七個。實際上我們總結給大家簡單說一下的話,就是七種二諦不出藏通別圓四教,把藏通別圓四種教,通過它不同的這個,算是一種什麼呢?一個角度吧,把它分析出七種二諦來。

第一個,一者,這是屬於三藏教的二諦;第二者是什麼呢,通教二諦;第三個是別接通二諦;第四個是圓接通二諦,第五個是別教二諦,第六個是圓接別二諦,第七個是圓教二諦。

大家大概記一下就行了啊,一個是三藏教的,三藏教沒有被接,三藏教它就是三藏教,他根機太低了,沒辦法,接不了。要被接引太難了,不是說絕對不能啊,一般來說是不能的;通教的話能夠通後面的別、圓二教,他的根機就比較好了,屬於利根;然後呢他除了自身的二諦之外,還可以被別教、被圓教所接,他就是別接通,圓接通;後面的別教也是,相對於前面的藏、通來說,他是比較好的了,比較高明了,但是他相對於圓教來說,他又不夠,所以別教又能被圓教所接,所以叫圓接別。

打個比方你這個人啊,還是個可造之材,雖然現在層次低一點,但是被高明的人一點撥,哎,就從這裡脫穎而出了,上升到更高的一個層次了。有些人確實榆木腦袋,你也沒辦法,朽木不可雕,那就沒辦法被接了,你就老老實實在那兒待著吧,你先修吧,修到以後突然一下善根發現,我再把你接走,現在嘛,不行。有些人還不服氣,不服氣也不行,怎麼不把我接走啊,怎麼就接他們走啊!接你也去不了,到時候你半路都會下車,當然這是比方啊、比喻啊。

我們下面看第一個,一個一個二諦我們看:

【實有二諦者。陰入界等。皆是實法。實法所成。森羅萬品。故名為俗。】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所有世間的這一切,都是屬於真實之法。實法所成的東西,有森羅萬象種種不同。因為陰、入、界,它是構成一切法的基本要素。

五陰就是五蘊嘛,色、受、想、行、識。入是十二入,六根、六塵。界是十八界,再加上六識。實際上都是一個道理。五陰就是六根、六塵,五陰就是十八界,簡單的說就是五陰。把它說得詳細一點,就是十二入,把它說得再詳細一點,就是十八界。無非就是色法和心法。色、受、想、行、識嘛!色就是色法,受、想、行、識皆是心法。六根、六塵也是這樣子。六根裡面眼、耳、鼻、舌、身、意,實際上都是屬於色法。但是意根裡面它有一定的心法,包括後面這個塵也是這樣,法塵裡面也有一定的心法,其他基本上都屬於色法。十八界的話,就是六識都屬於色法,有些地方就是說色法多、有些說心法多,有時候色心俱多。說心法多,簡單說就是五蘊,因為五蘊裡面只有一個蘊是說色法,所以說色少心多,其他的受、想、行、識都是屬於說心法。然後六根、六塵是色多心少。除了意根,除了法塵裡面的一部分是屬於心法,其他的五根、其他的五塵全部都是講色法。

然後十八界呢,色多、心也多。雖然這個六根、六塵裡面是色法多,但是後來加上六識,心法也多起來了,就是色、心俱多。他是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這些東西,但不管怎麼樣,色法也好,心法也好,他認為都是真實之法。由這些真實之法所構成的其他的法,森羅萬象,故名為俗。

【方便修道。滅此俗已。乃得會真】。通過我們種種方便,修學種種道法之後,最終把這些俗法給滅掉之後,才能會入真諦。就真和諦之間是對立衝突的,有你沒有我,有我沒有你。實實在在有生死,實實在在有煩惱。要破煩惱才能得菩提,要離生死才能證得涅槃。

【大品雲。空色色空。以滅俗故。謂為空色。不滅色故。謂為色空】。你看,實際上這裡面講的就是空色。要把這個色給滅掉這叫空色。不要把這個色滅掉叫色空,色本來就是空。如果你色不能空的話,必須要空色,空色之後色才能空。這就是什麼?前面這兩個字說了什麼?是說的實有二諦。

【病中無藥,文字中無菩提,皆是此意】。這裡是用個比方呢,病中是沒有藥的,文字之中是沒有菩提的。有你就沒有我,水火不能相容。有病就不能有藥,有病就不健康,健康就不會有病,就這個意思。文字之中不可能有菩提,要離文字之外才能有菩提。要離世法之外、世諦之外才能有真諦。真諦跟世諦、跟俗諦永遠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它就屬於佛教的基礎階段。

所以我們經常說:眾生無邊誓願度,有眾生可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有煩惱可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有破、有斷、有度、有成。這個有的話就是實法,你執著這個有的話,那就屬於實有二諦。你什麼時候把這個世間的破了,你最終得到有佛道可成,有法門可修,雖然這屬於真諦,也是屬於實有的,這都屬於初級階段。再往下,【皆是此意。是為實有二諦相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推之可知。幻有空二諦者。斥前意也】。即是實有二諦裡面既有隨情、隨情智、隨智這三種二諦,不一樣,還是根據不同的這個根機,又分為三個等級。

下面是幻有空二諦,這就屬於通教的二諦。通教的二諦就有意思啦,能夠進入這個階段,你就不錯了。如果學佛,哪怕你只進入這個階段,你這個人基本上就及格了,達到及格線。如果你這個都不懂,你這個二諦就白學了差不多,及格都達不上,懂啥懂,都不好意思去說。斥前意的,就是把前面的實有二諦呢,破斥掉了,那個還不行,那個二諦的標準啊,理解的標準就太低了。

【何者。實有時無真。滅有時無俗。二諦義不成】。實有的時候無真諦,滅有的時候無俗諦,二諦義不成。這是什麼意思呢?實有的時候就沒有真諦,實有的時候就是講的俗諦;滅有的時候是講的真諦。就是有俗諦的時候就沒有真諦,有真諦的時候就沒有俗諦。那麼二諦的義就不能成就,就是真、俗不能二立唄,就這個意思唄。我們前面講,如果是實有二諦,它本身是有矛盾的。那就是什麼意思呢?只有一個能夠存在的。假如只有世諦存在的時候,這時候就沒有真諦了;你把這個俗諦滅掉之後呢,真諦出來,滅掉了俗諦,俗諦又沒有了。那這個二諦能夠成立嗎?能夠同時存在嗎?沒有。就是有敵就無我,有我就沒敵人。你不能說又有敵人,又有我,這不行。那就是敵我都不成就,又沒有真諦,又沒有俗諦,屬於中間這個階段,你到底是有,還是沒有呢?就談不上真正的有啦。

【若名幻有者,幻有是俗,幻有不可得,即俗而真】。這就說到了,幻有的、假有的這些俗諦,幻有是屬於俗諦,幻有的東西不是真實有,不是真實有的東西它就不可得。我們認為有得,實際上這些東西都是不可得的,都是虛幻的,都是騙人的,就這個意思。大家現在都是這樣,我們現在這些生活都是虛幻的一種假象,但是我們認為是真實的,你感覺這還不錯。實際上這些都是假的,因為你沒有從這個圈子裡跳出來,你認為是真的。我們是什麼呢?是愚癡的、是懵懂的一種狀態,就是我們這個覺還沒醒,所以你覺得都是真實的一種畫面。等什麼時候可能生命結束了,或者你站在另外一個角度,比如說「神識」,跳出來一看,哎呦,這不就是演戲嗎?都是假的。即俗而真,俗的當下就是真諦。因為這個俗就是幻有,幻有就不是真實有。沒有真實有就說明是性空。這說明俗中就有真諦,而不需要把這個俗諦滅掉之後,才能有真諦的呈現。這就完全不一樣了,這就屬於大乘的這麼一種境界了,雖然是空觀,有大乘的一種義理在裡頭了。

【大品雲。即色是空。即空是色】。就跟我們說的《心經》: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就說的大乘般若的思想,空義。空色相即,那就是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裡的空也就是空色相即嘛。【二諦義成】,既然能夠相即,二諦義才能真正地成就。這就是【是名幻有無二諦也】。幻有即是無,這個無就代表是真諦,幻有就代表俗諦。前面就是實有,他不知道實有,實際上不是真實有,這個所謂的實有是個假的有,知道嗎,他反而錯誤地認為是「實有」。所以那個「實有」應該雙引號把它引上,實際上就等於是幻有,它真實的面貌是幻有。幻有代表的就是空,就是無,就一步一步往前推進了。

【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云云)】。也有三種不同的階段。【隨智小當分別。何者。實有隨智照真。與此不異。隨智照俗不同】。實有隨智照到的真理,就是前面實有二諦,隨智照到的真理與此沒什麼不同。但是隨智照俗呢,就跟前面實有二諦不一樣了,明白什麼意思嗎?前面的實有二諦只能照真,能不能照俗呢?一般來說還不太能。這裡的話隨智呢又能照真又能照俗。當然也不能說不能照俗啊,即使是照俗跟這裡的照俗就不一樣了。

【何者。通人入觀巧。復局照俗亦巧】。通人入觀,復局,我看看,通人入觀巧。復局,照俗亦巧。通人入觀,巧這個地方可能有點問題啊,復局照俗亦巧。他入觀,他是體空觀嘛,所以他屬於巧觀,所以說他照俗呢也能巧。【如百川會海。其味不別。復局還源】。噢,這個復局沒問題,復局的話呢是他好像打個比方,就像這個圍棋復局一樣的,把它重新再演練一遍,那棋已經下完了,再給它復盤,又按照原來這個過程,第一步是怎麼下的,第二步怎麼下的,這樣子的。就是我們打個比方,這裡觀已經成就了,然後重新再去照俗的話,就等於這個復局一樣的。

【如百川會海。其味不別。復局還源。江河則異】。這個比方就挺好的,百川會海,海的味道沒有區別。但是呢回到源頭,這個復局就是回到源頭,這個江與河,這個百川之間是有差別的。沒有入海之前,江河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入了海之後跟大海的味道都一樣的。

【俗是事法。照異非疑。真是理法。不可不同】。俗諦是屬於事法,我們照它,是有差異的,不要有任何的疑問;但是呢真諦是理法,理法是只有唯一的,沒有什麼不同的。打個比方,那就說理就相當於大海,這個事呢就相當於百川,由百川會入大海之後,那你說這個百川到底是不是海呢?這個時候就是海,這個百川的水跟這個海水本身,連接起來它就是一體的。你不要等到說,哎呀,這個河已經入海之後才是海,通教的沒有入海之前也是與海相通的。跟海水也沒什麼不同,這就是不同的境界。

【秖就通人出假。亦人人不同。可以意得。例三藏出假。亦應如是】。所以說一個就是事後諸葛亮嘛。你必須把它破掉之後你才明白:噢,原來是一樣的,把這個過程全部都走完了才知道是一樣的。這個不需要,在走的當下就明白了,我必將要入海。俗諦的當下就真諦,這就是不同的境界。既然他入了海之後知道是海,但是他還認為海就是海,河還就是河。這三藏,三藏教的人執著心就那麼重,他實有的。我現在已經入海了,我不再是河了,我已經變成海了。但是通教的人呢,在入海之前就知道河必然要入海。在入海之後呢知道,海呢原先就是河,復局嘛,再恢復原來呢,它是怎麼來的。就等於下這盤棋,有些高明的人,在下棋的時候,走一步就能看到幾步,甚至有些最高明的人就知道最終的結局是怎麼樣的。但是你就說差一點的,復局也行啊,下完之後再一步步,噢,原來是這麼回事,他為什麼會這麼下,第二步為什麼這麼走,別人為什麼會這麼應。

所以任何過程跟結果之間,它是完全聯繫在一起的,它相互之間應該是有內在的這種緊密聯繫,不會衝突的。所以我們在學佛的時候,有時候也在理解啊,真正學佛人當然真正理解這種道理的話,就不會執著於這個百川之異,明白什麼意思嗎?大家這種分別心、執著心就應該放下了。你幹嘛還去糾纏這些問題呢?這都是障礙最終你入海的。要知道大家最終都要歸入大海,你應該以海作為自己的一個標準,海味是「一」啊,應該平等一味才對呀。是吧,應該有海的胸懷,有海的這種氣度才行啊。沒辦法,就是小家子氣嘛,小河小流,沒辦法。還相互之間,噢我這個方向流對了,你這個方向不能入海,我這個方向才能入海;我這個味道好,你這個味道不好。有意思嗎?學佛法也是這樣的,世間法本來就已經很多煩惱了,學佛法也學出很多煩惱來。一樣的,是吧。

再往下啊,這就更複雜了,不太好懂,這真是不好懂,大家慢慢學吧。

【幻有空不空二諦者】,你看,前面是幻有無,這裡是幻有空不空,實際上是幻有無不無,空跟無在這裡意思是可以完全是一樣的。又是空又是不空。如果僅僅幻有空的話,那還不夠,空中又有不空,這才更完整啊。

【俗不異前】,就是俗諦跟前面的這個幻有無二諦是一樣的。但是呢,這個幻有空不空的真諦跟前面就不一樣了。【真則三種不同。一俗隨三真。即成三種二諦】。這什麼意思呢?真諦跟前面的兩種幻有啊、實有啊都不一樣。

【其相云何。如大品明。非漏非無漏。初人謂非漏是非俗。非無漏是遣著】。一個是非俗,一個是非真。非無漏不就是非真嘛,是吧。【何者。行人緣無漏生著。如緣滅生使。破其著心。還入無漏】,本來就是讓大家入無漏的,但是有些人又執著於無漏的當下。本來是讓你入空的。但是呢有些人又會執著於空了,所以為什麼又來個不空呢?以不空來破除對於空的一種執著,它又更進一層了。

【此是一番二諦也。次人聞非漏非無漏。謂非二邊。別顯中理。中理為真。又是一番二諦】。真正的就是要顯這個中理。既不是空也不是不空。非空非不空,這就是中道。意思就是什麼呢,在這個幻有空不空二諦之中,它的真諦,表面上是真諦,實際上有中道的意思。知道嗎?已經表明中道之理了。

再往下,【又人聞非有漏非無漏。即知雙非正顯中道。中道法界。力用廣大。與虛空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又是一番二諦也】,你看這就是三番二諦。前面是一番,這裡呢又是一番,到最後呢還又來一番。像最後這一番的話,實際上這裡顯得有點早說句實話,因為這裡的話還沒有說到這個地步,還沒有說到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一切法趣有漏非無漏,什麼趣非有漏非無漏,應該是下一個二諦的內容,但提前說出來了。

看來這個智者大師都已經等不及了,怕你們到時候不把這個意思搞清楚、搞完整的話。這裡的話只顯得雙非中道,並沒說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到第四種才有,圓接通的時候,才有一切法趣非有漏非無漏。就是這個中道呢能包含一切法界,就這個意思。這中道不是離九法界之外。別教的話是什麼呢,佛法界是離九法界之外的,別顯的中道,叫雙非中道。而到圓教這裡呢,一切法皆是中道,中道即是一切法。離九法界之外,別無一法界,九法界就是佛法界,佛法界就是九法界,這才是真正的圓教。了不起就在這個地方,所以一切法皆趣非有漏非無漏,一切法皆是佛法。但是別教還做不到啊,你菩薩就是菩薩,眾生就是眾生,佛法就是佛法,中道就是中道,離中道之外另外還有二邊。到圓教這裡最終究竟圓滿,了解之後發現,二邊就是中道,叫即邊而中,有個詞叫即邊而中。邊,二邊,就是中道,實際上也就沒有邊,沒有中了,就這個意思。反正提前說了啊,把提前第四層這個二諦的意思都說出來了,大家可能聽我這兒講,一時半會兒可能也理解不了,告訴你,回去看吧,可不容易了啊。

【大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即是此意】。這是我們這個第三層二諦的正義,主要是指這個意思。這是普通的,實際上也是第一番二諦,這是最基礎的,你起碼要到達這個程度才行,也馬馬虎虎算及格了。聲聞之人只見到空,見不到不空,只見到真諦,沒有見到真正的俗諦。智者能夠見空,又能見到不空,能從空出假。

【二乘謂著此空。破著空故。故言不空】。就二乘人執著於這個空,那麼到了大乘呢,要破掉這個空,破了空之後,所以說這裡是不空的。

【空著若破。但是見空。不見不空也】。就二乘人雖然破了空,但也只能見到空,還是不能見到不空的一面。他老是執著於這個空智,不能從這個空智裡面再出來。

【利人謂不空是妙有。故言不空】。這利人就屬於大乘人了,但這個大乘人還不圓滿的根器,還不是真正最後的利根,還有個叫利利人,這是上上根機的人。

【利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一切法趣如來藏】。這個如來藏就是中道,就是非空非有,前面只是妙有,這裡又不是妙有,又不是空,是非空非有,屬於中道實相,然後一切法還趣中道實相,這就更高了。如果僅僅是比如說利利人聞不空,謂是如來藏,僅到這個地方,那屬於別教。如果我們再多句話的話,最終圓教還知道僅僅是利利利人,利利利人,三個利。聞不空,謂是如來藏,一切法趣如來藏,這就是真正的圓教。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還約空不空。即有三種二諦也】。但最終呢,還是從這個空不空分出這三種不同的二諦出來,就是說隨情,隨情智,隨智二諦。所以你看,那一分別,光看一個諦裡面它都有很多的文章存在,那我們再回頭看一下,這個地方還得給大家回顧一下。

比如說幻有空,如果僅僅知道幻有空的話,也最多就是通教,通教是知道幻有空。但是如果知道幻有不空的話,那就開始進入別教,從空能夠出假,這是屬於菩薩。通教的本教它當下,還是大概把它歸納成屬於二乘為主。但是呢通教不僅僅是二乘,它是屬於二乘裡面,它又具備大乘的根性,所以說它又能從空裡面出生不空,它就能接入別教,最終空和不空呢又代表中道,把它合在一起,你不能把它兩個分開,空和不空它是一家的。你僅僅看空的話就跟二乘人一樣,僅僅看不空的話只相當於權教的菩薩,如果空和不空合在一起,那就是實教菩薩了。最終又把這個空不空,最終跟這個一切法趣空不空,趣非有漏非無漏,這就是圓教。當然下面會講圓教,這是實際上還沒有(講到),這是叫別教接通教,別接通二諦。到下面才是圓接通二諦。我們再往下看,這裡還有很多,一大堆的東西。

【復次。約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顯三種異者。初人聞一切法趣非漏非無漏者。謂諸法不離空。周行十方界。還是瓶處如。又人聞趣。知此中理。須一切行來趣發之】。這是第一種,有些人雖然聽說是非有漏非無漏,但是最終認為諸法還是不離空。你到其他地方走了一圈,最終還是回到原本的這個地方,還是回到空,實際上這種的話,就屬於根機比較差的人了;「又人聞趣,知此是中理」,那就不一樣了,須一切行來趣發之,這就基本上屬於別教的根機了。

【又人聞一切趣。即非漏非無漏。具一切法也】。這就屬於圓教了。就是同樣地聞到這個最深的這個法義的,還有不同的理解。有些認為非漏非無漏就是空義,有些認為非漏非無漏就是中道義,但事實上中道義裡面又分別教和圓教的不同。就說中道跟空和有之間是對立的,那屬於別教的中道;中道跟空和有是完全不二的,是一體的,這就是圓教的中道。

【是故說此一俗隨三真轉。或對單真。或對復真。或對不思議真】。什麼叫做單真啊?空。什麼叫做復真啊?叫做不空。空和不空。什麼叫做不思議真啊?非空非不空。所以大家理解這個詞啊,事實上這個語言也很有點意思,你說它好像是玩語言遊戲,不僅僅是玩語言遊戲。它為什麼這麼排列呢?你僅僅一個詞的話,很難把這個事情說清楚,兩個詞組合在一起它就代表不同的意思,它這個意思就更加的豐富了。最終重新再理解,從不思議的角度來理解的話,雙非中道,又非有又非空。但是一切法都是非有非空,關鍵這句話很重要,知道吧,就是非有非空不是出一切法之外的。

【無量形勢。婉轉赴機。出沒利物。一一皆有隨情。情智。智等三義。若隨智證。俗隨智轉。智證偏真。即成通二諦】。隨智證,俗諦就會隨著智而轉。智證偏真,如果這個智只是證得這個偏真理性的話,它還是屬於通教二諦。通教二諦只能證得這個真諦理性,也還是叫做偏真。

【智證不空真。即成別入通二諦】。就是這個真諦裡面,空有不空的意思的話,那就成了別教入通二諦。【智證一切趣不空真。即成圓入通二諦。三人入智不同。復局照俗亦異(云云) 】。既然入智不同,最終呢照俗這個智慧也是不一樣的,你入了真諦的這個智慧不一樣,反過來去照俗的話,你觀察一切法的話,你也存在差別。打個比方就說,你這個相機更高級,拍出來的像素更高,他的相機比較低級一點的那個像素就低了,拍出來的照片能一樣嗎?不一樣。因為本身這個功能就不一樣。大家好好去理解,這個裡面基本上就把佛教不同層次,這個真諦就差不多說清楚了到這裡。實際上你把這個通教的這個叫圓入通或者圓接通二諦搞清楚的話,基本上這些就沒什麼太大問題了。

【何故三人同聞二諦。而取解各異者。此是不共般若】。三個人,三種不同根機的人,同樣聞這個二諦,為什麼大家的理解都不一樣呢?因為這是不共般若。每個人學的法都是不共法,不是共法。共法的話,那學的都是一樣的,取解都是一樣的。【與二乘共說。則淺深之殊耳】,有淺和深的差別。

【大品雲。有菩薩初發心。與薩婆若相應。有菩薩初發心。如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有菩薩初發心。即坐道場為佛。即此意也】。就是把這舉出三種不同的。如果是與薩婆若相應的話,這是第一種;第二種的話,不僅僅是與薩婆若相應,而且能夠遊戲神通,能夠淨佛國土;有些不僅是淨佛國土,能夠立即坐道場成佛。這就是菩薩裡面有三種不同根器。

【幻有無為俗。不有不無為真者。有無二故為俗。中道不有不無不二為真。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打個比方啊,說得很清楚。幻有無,皆是俗,本來前面是幻有是真,幻有是俗,無是真,是吧。這好,現在把空和有全部都成為俗諦了。就是說:三藏教的俗諦和真諦,到了這個別教或者通教這裡,統統都變成俗諦了。只有這個不有不無呢,才是真諦。有無二故為俗,為什麼有和無都叫俗呢?有是一邊,無是一邊,所以它都是俗諦。中道呢?既不是有邊,也不是無邊,叫不有、不無,不二。所以它才是真諦。

【二乘聞此真俗,俱皆不解。故如聾如啞】。這就等於像《華嚴經》一樣的,說的大乘圓教,二乘人根本聽不懂,二乘人只認二諦,不認這個中道,他不知道什麼是中道。你跟他講中道,那人家不認可,聽不懂。

【大經云,我與彌勒共論世諦。五百聲聞謂說真諦】。你看,大乘的圓教的菩薩,我們正在共同探討這個世諦,也就是俗諦,五百聲聞認為他說的是真諦。在聲聞這裡的真諦,到了大乘菩薩這裡就成為俗諦了。

【即此意也。約此亦有隨情。情智。智等】。看來今天不用講太多,講到這些地方都已經很難懂了,說句實話。就是我簡單說吧,這諦,就是表明什麼?佛法對於世間的一種觀察,認為世間的這些一切法,是屬於一種不同的什麼?一種境界。用什麼樣的智慧來觀照,這種境界就會發生什麼樣的改變。我們大家認為自己已經學得夠好的了,聲聞人認為覺得自己已經解脫了,但是在菩薩、在佛這裡一看的話,哎呦,還離得很遠,知道嗎。我們對於聲聞來說,對於阿羅漢來說,我們是凡夫。聲聞人是什麼呢?是聖人。但是聲聞人在佛、菩薩這裡,真正一看的話,他跟凡夫差不多。只有菩薩跟佛才是聖人。因為他還沒有了生死啊,他還有他的生死沒有了,他認為他已經了生死了,標準不一樣,就是這個意思。簡單跟大家講講吧,這些東西大家自己去慢慢悟,好了,這個地方是比較難的地方。

還有兩個問題,簡單給大家回答一下。

第一個問題,(阿彌陀佛,師父慈悲。第十五講中玄義說【若能妙悟寰中。息覺觀風。心水澄清。言思皆絕】。)

就是人如果真正能夠開悟,悟得真理的話,這一切的覺觀就不需要再用了。你不要再用覺觀去觀照了,你這觀照已經停止了,沒有能觀,也沒有所觀。一切言語、一切思慮皆要放下。因為那個時候自然一樣,就已經沒有了。那個時候是智慧自然地呈現,就不需要用那些其他的觀照的力量,普通的比如說,有時候還用什麼意根去觀察,這個意識去思考,都不用這些東西了。

(【如黠師子。放塊逐人。塊本既除。塊則絕矣】。)

是個比喻了。

(【妙悟之時。洞知法界外無法而論絕者。約有門明絕也。是絕亦絕。約空門明絕也】。)

法界外無法,法外無法界,一切法皆是法界,一切法皆是實相。那還有什麼法可以論的呢,那還有什麼法界可以論的呢,都沒有了。就跟我們現在說的這個真諦和俗諦一樣的。既然俗諦沒有了,真諦也就不存在了。

(【如快馬見鞭影,無不得入,是名絕待妙也】。)

非空非有,這就是絕待義。

(這裡的塊本和鞭影分別指的是什麼?)

這是個比喻了。剛才說了快馬鞭影,這個鞭影是種方便法門。就是這個利根的人,他只是看到這個鞭影,這個方便法門,他就悟得,噢,原來是這個意思。這個言外之意,這個鞭子就是指揮,他這個指揮,要知道要往前走,往左、往右、或者停、或者往前飛奔,它就知道這個意思。為什麼?它是快馬,它有這個根性。但是有些笨馬就不知道了,是吧。你這個鞭影沒有反應,抽到身上也不知道該怎麼跑,最終打到骨頭裡,痛醒了,知道要跑了。這個塊本也是,扔這個土塊。這個獅子比較有智慧,黠獅子嘛,就是聰明的獅子,另外還有一個比較笨的,就是這個狗,叫做犬,叫癡犬。就是這個人拿土塊去打這個狗,這個狗就比較笨,它只會去追逐這個土塊,它不會去追那個人;那個獅子就聰明,它知道這個土塊是誰扔的,是人扔過來的,它就不去追這個土塊的東西,它直接去趕那個人去,人追到了,他就沒有時間再去扔這個土塊去打它了。這是個比喻,這個人是什麼?說得不好聽一點,算是我們說造業的一個主體。我們眾生愚癡啊,愚癡心啊,無明煩惱啊,無明煩惱就會造種種業呀。所以真正我們聰明的人,就應該從因上去解決問題。找問題要找到根本,不要從枝末去解決問題。有些人說,我覺得窮。為什麼會窮啊?沒有福報唄。他就想到怎麼去掙錢,反正只要能掙到錢,不管黑貓白貓,都是好貓,造種種業都不管了。他不知道真正能夠改變自己的業力,應該用智慧去改變,而不是稀裡糊塗去造業,不能只是追這個土塊。為什麼他會打你呀?是吧,你笨唄,你傻唄,他就打你唄。打了之後你得覺醒啊,是吧。他為什麼要打我,是吧,我能不能變得聰明一點,把這個根本煩惱,背後這個主宰的東西給去掉,那才是真正聰明的人。

當然這裡面還有其他意思,不僅僅是我說的這個意思,還有什麼意思呢?就是比如說,我們學習佛法也是這樣的。這個塊,土塊代表什麼?文字語言。表面上這些經文啊、道理啊、聲音啊、傳播佛法這些手段啊屬於塊,言外之意這些道理屬於人。你要通過學習這些文字語言懂得言外之意,悟得這些真理,你才是抓到根本,才能解脫生死。不然你天天在這念經,又不知道經文到底什麼意思,念了也是白念。當然不能說白念,有些人說能種遠因,確實種遠因,但是即使種遠因,到無量劫以後,你還是要懂得這個道理,你才能開悟。開悟之後你才能伏惑,才能斷惑,你才能解決生死。所以說就是這個意思,咱們學佛都要明白這個道理,你的煩惱從哪裡來,你的生死怎麼破,抓住根本。

我們應該像獅子一樣,比較聰明一點,要有一點悟性。沒悟性的人,好,打一下動一下,打一下還不知道動。下回要知道,不打都知道什麼意思了。要跟佛、跟師父心心相印,一點就通,那就好辦了。所以快馬鞭影,大家都明白這個意思啊。當然鞭影本身也代表不用打到身上,打到身上那就是方便法門,鞭影的話還是屬於根本,屬於根本法門,相對來說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個問題:(阿彌陀佛!師父好!弟子在讀誦《法華經·藥草喻品》曰:【唯有如來如實見之,明瞭無礙。如彼卉木叢林、諸藥草等,而不自知上中下性,如來知是一相一味之法,所謂解脫相、離相、滅相、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弟子對於終歸於空有點疑惑,不是從空出假,從假入中道嗎?)

說得也有道理哦,幹嘛要歸於空啊?不僅僅是空嘛,空也能出假,空也是中道啊!沒有錯。

(這個空肯定非三藏教的析法空,但是具體的意義不太理解,恭請師父慈悲開示。)

這學倒是學了些東西,很有思考的。但你說終歸於空,你就不要把這個空想得太簡單了。剛才不恰好講這個二諦嘛,空即是不空,空即是非空非有之中道。說終歸於空,你就不要想著僅僅就是說空,明白嗎。空中有假,空中還有中道。

真正說,佛教天台宗(講)什麼,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用空來代表假和中,叫一心三觀嘛!然後不要說「終歸於假」,你就認為僅僅是假,假中難道沒有空嗎?假中就沒有中嗎?也都有,一回事。

就到了圓教的空和假,或者中之中,只提到一個詞的概念,立即想到它是三諦圓融,三觀於一心,三智一心得,要想到這些,不要僅僅想到一條線上去了。那還學什麼,難道天天都需要師父完完全全給你講一遍,要不耐其煩,又是空、假、中,還需要麼,已經跟你講過了,你應該領悟到這個道理了,下次我一點就通,知道嗎。

見到這個快馬這個鞭影就行了。還一次又抽到你的身上你才知道。第一次是笨,打到徹骨我才明白;第二次變得聰明一點,只要抽到點肉,就知道跑了;下回碰到毛,就知道怎麼走;下回只要看到鞭影,你就知道怎麼走。應該越來越聰明才對,還每一次都打得這麼實在,不需要了。

當然肯定非三藏教的析法空,也不是通教的體法空,也不是別教的次第三觀那個空,空觀,而是圓教一心三觀的空觀,明白嗎。這就是終歸於空,這是在法華圓教裡面這個空所代表的意思,跟前面其他的藏通別三教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這樣的話,他就能破除一切偏執。不僅僅認為空就是空,空就是不空,不僅僅執著於不空,不空、空都不執著,最終進入中道,這就是圓教。為什麼叫做圓教?圓教,圓滿、圓融,還有一個叫什麼呢?圓超、圓具,圓滿地具足一切,它就是叫什麼呢,沒有任何的瑕疵,說得不好聽一點,指不出它漏洞來。

有些人想批判圓教,批判不了,沒辦法,因為我這一個意思裡面跟你所理解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明白嗎?他一個意思就包含一切意。所以最終為什麼叫一切法趣空不空;一切法趣非空非不空。你可以簡單說一切法趣空也行;你可以說一切法趣不空也行;你可以說一切法趣空不空也行,沒有分別了。因為什麼呢?空就是假,空就是不空,空就是中道。

所以我們為什麼學這些東西,但是你必須要學,你不學的話你不懂,懂了之後還得學會用。包括我們世間做事情也是這樣。你學佛了,學佛了難道那就一定得放下世間法嗎?實際上是不需要的。你可以在世間法裡面就行佛法。但說句實話呢,這是隨情智,根機比較高的人才做得了,世法跟佛法不違背、不矛盾,能夠圓融。但我們人能夠圓融得了嗎?又圓融不了。你又得回到頭來說,那世法就是世法,佛法就是佛法。從理論來說,世法跟佛法是不二法門,講理論誰都會講,誰都能想得通。但是在行的地方,你就行不通了。哎呦,你在行世法就是在行佛法,你做不到,你在騙人。所以師父也經常說:你還是多念佛,少去幹那些無意義的事情。

什麼「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為什麼還有少與多呢?按道理應該是非多非少啊,非一非異呀,幹嘛要這樣呢?你最基礎的修煉都沒修成功,你還什麼非多非少,你先把少和多做好了再說。就是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先把這第一關、第二關給過了,最終才是什麼,「自淨其意」。最終這個自淨其意才是沒有分別,非善非惡的一種境界。為什麼呢?該修的善已經修圓滿了,沒有善可以修了,修到頂點了;該破的惡已經破沒了,沒有惡可以破了,所以叫非惡。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自淨其意,心才是完完全全清淨的。你開始該修的善一點都不修,該破的惡不去破,你就想自性清淨,不可能的!清淨從哪裡來呀,沒有耕耘就沒有收穫。就是慢慢地一點點,什麼「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什麼時候把它掃乾淨了,勿使惹塵埃,才轉入到第二個境界:「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第二重境界,你現在達不到,你就來第一重境界就可以了。你道理明白,有第二重境界就行了。到了圓教這裡的話,一看六祖慧能這個句子還不圓滿,什麼非呀,什麼非呀,什麼本來無一物呀,一非無亦非非無。本來無一物,有一物又何妨呢,有萬物又何妨呢!萬物當下就是菩提,就是明鏡台。又非明鏡台,又是明鏡台,這就是中道。所以我們一看,回去你們再編個偈子啊,只是編而已。比六祖慧能還高呢,我告訴你,這就是天台圓教,就不一樣啦!

所以為什麼我們說,不懂得天台,不懂得華嚴,你這個禪宗修來修去說句實話,你修不到那個境界上去。就六祖慧能又怎麼樣呢,光看點般若經典就夠啦,還不行,還得看《華嚴經》,還得看《法華經》,看《大涅槃經》,這才是佛教義理的最高峰。般若經典能夠通,它屬於通教,但是沒把這些東西最高的義理完全地呈現出來,或者單獨地給我們總結出來。需要你在裡面去選擇,需要你去悟。一般人根本悟不到。更多的人是容易執著於什麼呢,偏於這個性空,或者即使說這個中道,中道也不是天台宗這個圓中的道理,容易偏向於別教那個但中的道理,是但中,他這個中道跟其他的空和有是有區別的。到圓教這裡沒有區別了,一切法都是一樣的。但是能做到的話就不容易了啊,咱們做是做不到,先想到就可以了。這個想到的話為以後就種種子,先種下種子,以後你成熟的機會、成熟的時間就更早更多,我們就做這個基礎。

所以說現在咱們學習淨土宗,你不學天台沒戲。不學華嚴,淨土宗這個修行真的就是被人瞧不起。就念一句「阿彌陀佛」,什麼是佛啊,佛在哪裡呀,怎麼去理解,根本就搞不通,僅僅就是個西方極樂世界,這麼好我就去了,是好的地方誰都願意去。我編個世界你也去嘛,能隨便編嘛。他後面是有道理的,你把這個道理講清楚,人家才是心悅誠服。

好了,其他不說這麼多了,最後大家一起合掌,我們做個迴向:

願以此功德, 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 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 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 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的,今天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