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

好,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妙法蓮華經玄義》。大家看到這個課本,上次我們講到這個開合,下面這一段是講,一實諦跟十如之間的關係。

【一實諦合十如者】,一實諦怎麼跟十如相合呢?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呢?下面說了,【一一法界皆具十界】,我們不是說有十個法界嗎?從佛法界一直到地獄法界。十法界每一個法界之中又有十界,十乘十就成百界。我們可以理解,就像我們打個比方,拿人法界來做個介紹。我們人中有佛,比如說我們釋迦牟尼佛,是在人中成佛的,是吧?他是以人身成就佛道的,是人中之佛法界。他本身是人法界,但是他實際上是成佛了。

那人中有菩薩,釋迦牟尼佛成佛的時候,四大菩薩、五大菩薩、無量菩薩都來助佛宣揚。還有緣覺,像大迦葉尊者屬於緣覺。其他阿羅漢就不用說了,聲聞,聲聞法界。至於其他普通的眾生嘛,也就屬於算是六道眾生吧,人法界裡面就有六道。人中有天,你要修十善,你就能升天。你要修五戒,你就繼續還可以做人。但是你要是造十惡,下品十惡,這是畜生法界;中品十惡,什麼法界啊?惡鬼法界;上品十惡,那就最惡的,地獄法界。

人也一樣的,不要看他現在表面上暫時還是人,但是他現在所作所為,他的心理,他的狀態,實際上已經決定了他,是跟哪個法界相合、相應,所以每一界都具有十界。跟人法界是一樣的,其他法界也是如此。

當然有些人可能就有點費解,他說,師父,怎麼,佛法界難道也會有十法界嗎?佛已經成佛了,他不可能再去做凡夫眾生,甚至也不可能退回到菩薩聲聞法界去啊?但是大家記住,佛法界他雖然不會退轉,但是他要去九法界裡面度化眾生啊!他還可以示現同九法界眾生一樣的這麼一種身份,去度化眾生。他並不是說一個人,我成佛啦,我永遠就在佛法界裡面待著,永遠都是以佛的身份來示人——不是這樣的。眾生有什麼樣的因緣,需要佛以什麼樣的身份來度化,佛就變現什麼樣的身份來度化。

所以他十法界都可以去。他具有其他九法界之用,但是跟我們用不一樣,他是什麼呢?他是度化眾生,他是為了度化眾生去的。而我們呢,是造業。特別是在六道眾生裡面,你是造業,你是迷惑的,不自覺的。聖人法界,他是自覺的。其他聲聞、緣覺、菩薩也不用說了,菩薩跟佛差不太多,只是沒有圓滿佛道而已。聲聞、緣覺嘛,只要回小向大,最終也能成佛,也能度化眾生。即使是三惡道的眾生,他也可能得度啊!咱們不是地藏菩薩經常去地獄度化眾生嘛!地獄裡面的眾生,有這麼一種善根,他能直接從地獄裡面出來,升天或者說解脫。他甚至比你解脫還快,也可能啊。但那種概率比較低,比我們人的概率低得太多了。比如說我們這裡是百里挑一的話,他那裡可能得百萬里挑一,甚至億里挑一都很難說,概率太低了。

下面說【簡卻九界,但與佛法界同也】,這什麼意思呢?簡卻哪九界呢?把其他的九法界都排除掉,只與佛法界同。為什麼只與佛法界同呢?為什麼要這樣?因為它這裡說的是什麼?一實諦。只有一諦,是吧?我們前面說有四諦,有三諦,有二諦,有一諦。實際上簡單一點說,只有一諦。那麼這個一諦就是什麼呢?中諦。就是真如諸法實相,就是諸法實相。那麼諸法實相,唯佛與佛方能究竟。諸法實相只有佛法界,只有佛他才能證得。所以為什麼「但與佛法界同」,其他九法界就排除在外了。就說真正能夠相應相合的只有佛法界,但是為什麼說一法界具有其他的十法界呢?就是其他九法界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因緣,你自己修唄。你修到一定的程度,你與佛法界相應了,你就能與一實諦相合。

下面我們再看,【簡三種十二因緣,但與一種十二因緣滅同】,前面是跟十如,十如就講十界。再往下,四種十二因緣裡面,與一種十二因緣滅同。與哪一種十二因緣滅同呢?四種十二因緣,我們前面講過,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滅,而且是十二因緣滅,大家記住後面帶個「滅」字。因為十二因緣有流轉門,還有一個還滅門。這是講的還滅門,知道嗎?流轉門是什麼呢?是生死,是指眾生。還滅門呢?是指解脫、涅槃。所以你這個一實諦它最高的成就,最高的涅槃,那就是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滅。

下面又跟四諦,來進行比較。【簡三種四諦,但與一實四諦同】,四種四諦裡面,哪四種四諦啊?我們再回顧一下。生滅四諦,不生滅四諦,無量四諦,無作四諦。就是跟這個無作四諦,它是相同的。跟其他前面藏通別三種四諦呢?就不是完全相應了。一乘實諦只有是圓教,只有佛才能相應。

下面【簡七種二諦,但與五真諦有同不同】,七種二諦,前面是藏教的二諦,還有通二諦,別入通,圓入通,別教二諦,圓入別二諦,還有一個圓教二諦。跟後面的別入通,圓入通,別二諦,圓入別,圓教二諦,它們之間的真諦相應。但是呢,它這裡說稍微有個問題,「有同不同」。就是說有時候還不完全相同,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就是說,跟圓教的二諦是完全相同的,跟圓教入通二諦,基本上也可以說相同,沒什麼太大問題,跟圓教入別二諦,也可以相同,沒什麼問題。

但是別教二諦,別入通,跟這個一實諦之間是不是有距離呢?有差別,不完全一樣。別教的二諦跟圓教的二諦相比,一個是究竟,一個不那麼究竟。一個是究竟佛,一個不是究竟佛。別教的是分證佛,只能在圓教裡面算分證,證得一部分。只有圓教的佛才究竟成佛,圓滿的佛。

打個比方就說,十五的月亮,這是圓教。那別教呢?最多算是初七、初八,不得了了,十三、十四都算不上。因為它差得太遠,就這個意思。

那麼我們這裡說也是,這個一真實諦,只有其中的五種真諦相同,但是又不完全相同,看裡面具體的這個分類。與其中的圓二諦,圓入通,圓入別是通的,是同的。與別入通,別教二諦,這兩種二諦,那就不同了,還稍微不完全相同。

好,下面,【簡五種三諦,但與五中諦同(云云)】,像這裡面的話,也值得那個……它前面有同不同,實際上這裡中諦也是有同不同,按我的理解也是一樣的。為什麼這麼說呢?五種三諦之中的中諦,實際上跟前面的七種二諦之中的後五二諦的真諦,它是對應的。因為三藏教跟通教都沒有三諦,具有三諦的只有別教,圓教。通教的話還馬馬虎虎,還可以說得上一點的什麼呢,可以別入通,圓入通。加上別教,加上圓入別,加上圓教,這五種三諦。那麼我們再想想,這裡面跟圓教的三諦之中的中諦,跟圓入別,跟圓入通的中諦,它是相同的。但是跟別教的三諦之中的中諦,跟別入通的三諦,實際上還不完全一樣,大家明白嗎?所以說,這裡面還是有區別的。因為別教跟圓教比,它的中諦之間是有差距的。就跟說,別教的真諦跟圓教的真諦比,有差距是一樣的。但是我們前面都已經講過,涉及到這個內容了,我們這裡就不再多說了。

他為什麼要講這些東西啊?實際上天台宗他為什麼要講開合,又相互之間比較啊,有什麼出入啊,有什麼相同的,有什麼不同的。實際上就是幫助我們去理解真正的佛法,我們在閱讀很多不同的佛經的時候,實際上同一個概念,同一個用詞,它有時候代表的意義不盡相同,大家明白嗎?因為它說的是三藏教,它就代表是三藏教的這個範疇;如果它說的是通教的內容,它是通教的這個範疇;如果是別教,它只到別教為止;只有圓教才是圓滿究竟,無所不包。這是佛教的最高的義理,最頂峰。

打個比方,這是真正的博士,最高學位。其他呢,別教相當於大學吧;通教呢,也就是高中吧;三藏教嘛,也就算是初中吧,義務教育。我們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是吧,初三畢業,完事了,初中畢業,不算是文盲就可以了,相當於這個概念。那麼你所學的這些知識,能跟上一級的這個層級去比較嗎?比不了。初中跟高中沒法比,高中跟大學也差得遠,大學生跟博士也差得很遠。

所以我們在研究不同佛經裡面它是有這樣子的,大家以後可以去看啊,因為天台宗有判教。大家看不同時期的,佛為了度化眾生,他所說的一些經典,特別是有代表性的這些經典,他就能發現其中有這些道理。

下面,還有個無諦,【言無諦不可說者,合十如】,言無諦嘛,既然是無諦,就不可說。前面還有諦,還有個道理可以跟你講。現在是無諦,就代表什麼?不可言說。諸法寂滅,本來寂滅。

【如名不異,即是空寂,言辭相寂滅,不可說示,即是十種皆如義也】,就是它跟十如的這個「如」是相應的。「如」就代表不異,不改變,沒有變異,也就是空寂的意思。

打個比方,什麼東西才是永恆的呢?諸法性空。一切法皆沒有自性,這是所有的法完全相同,永遠不會改變的一個事實。這是唯一的一個真相,其他都沒有真相。因為其他所有的外在的因緣都是可以改變的。你的生命有長短,你的相貌隨著時間在流逝,會改變。你的財富隨著時間會改變。只有這個空性,只有這個緣起性空這個性空,這個真諦之理,它不會改變。這就代表「如」。

「如」就是永遠,我們說一如既往,是吧?如就是永遠不變,也叫如如不動。佛教經常叫如如不動。我們佛的名字也叫什麼呢?如來,是吧?本來就沒有來,所以也就沒有去。無所從來,亦無所去,這就是如來。但是為什麼還要加個來字呢?就是佛本身是已經涅槃的,已經證入佛道。他自己已經完全解脫圓滿。但是為什麼還要來啊?後面還加個來字?為了眾生嘛!沒辦法。叫什麼呢?所以又叫不來而來,乘如實道而來,所以叫如來。

雖然來了,實際上呢?沒有來。來的是什麼?不是佛的真身。佛的法身還需要來去嗎?永遠不會來去。來的是什麼呢?應化身,只有佛的應化身才能來。我們能見到的佛像,基本上的佛都是應化身佛。釋迦牟尼佛應現於世,所現的是八十歲這麼一個時期,八相成道,度化眾生。八十年一過,涅槃了。真正涅槃了、死了嗎?不是死,是這個相沒有了,但是他的法身,實際上一直存在,那是不生不滅的。就像天上的月亮,它永遠都在天上掛著。能夠映現在水中的月亮,這就是應化身。

所以說十種皆是如,所以為什麼叫十如啊?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這十種法都是如,所以叫作十如。這十種法本來都是空寂的,都是寂滅的,所以叫作十如。別看它有種種相的分別,有性的分別,有體、力、作、因、緣的分別,但實際上本身來說,本體來說,都是空寂的。所以我們這樣理解一下也好,別看我們每個人大家都有差別,實際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就這個意思。

所以佛教為什麼說眾生平等?你的身體跟別人的身體不一樣,你的因緣果報跟人家因緣果報不一樣,你長那個樣,他長那個樣,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窮一點,有的富一點,有的聰明一點,有的不那麼聰明一點,沒有關係,只要經過努力最終都能成佛。這種差別都只是暫時的,這種差別都是比較細微的,跟你真正具有的這種佛性的力量來比,根本就不值一提。當然你得經過努力不斷地修啊,你得成就你的佛,那才行啊!不成就的話,那這個差別就一直存在著。

所以下面說【諸無明滅,乃至老死滅,其義甚深,甚深即無諦同也】,這是講的十二因緣了。從無明滅就有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六入滅,六入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苦惱滅,就一直十二因緣的還滅門。從無明,這是根本,就是我們眾生沒有智慧,眾生愚癡。所以首先要解決大腦的問題,就是心智的問題。

把這個問題解決了,心智開發了,有正確的心態,有正確的智慧,有正確的思想觀念,那以後你的生命就會發生改變。否則的話,後面怎麼老死滅、你這個生死輪迴怎麼滅?滅不了。這個滅就是代表這個無諦,無諦就是寂滅。所以這裡也一直講滅,這個滅了,煩惱息滅了,那麼生死輪迴最終也就沒有了。生死輪迴沒有了,我們就回到本性空寂的、如如不動的這種狀態了,所以與「無諦同也」。

下面說【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即與無諦同也】,前面是生生不可說,這裡代表四種四諦了。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都不可說。當然最能與無諦相應的,應該是不生不生不可說。但是既然都說的是「不可說」,那就與這個「言辭相寂滅,不可說示」,它是相應的。所以說四教各有自己的無諦,大家明白這個什麼意思嗎?這個無諦是通四教的。但是真正這個無諦最相應的是哪一教呢?圓教,圓教才是完全相應。

下面說【七種真諦皆不可說,最初真諦不可說者,如身子云:「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你看七種真諦也是不可說,這是說七種二諦了。把真諦說出來,為什麼真諦不可說呢?因為俗諦可以說。真諦跟俗諦它是對應的。俗諦是說世間的因緣,種種事相之法;真諦是性空。那個是講緣起,性空是不可說的。真諦叫第一義諦,也叫勝義諦,它是超越種種事相,超越種種言辭,甚至超越我們的思維,不能用文字,不能用語言,甚至不能用思維去想像的,那麼一種超出這些範圍之外的真理、真諦,這才叫……

所以說為什麼叫不可說?首先就是舉出第一個,三藏教的真諦,他這裡舉了一個例子,「吾聞解脫之中,無有言說。」因為身子他本身就是聲聞的代表,是聲聞的第一代表了也是,佛弟子之中,聲聞弟子之中他是排在第一的。他所證得的這個解脫,所證得這個聖道之中,既然也是不可說的,【況後六耶?】

三藏教的二諦之中的真諦都不可說,何況是通教以後,包括別教、圓教、入通、入別的其他的幾種真諦,更是不可說。

所以說就是什麼意思呢?佛教不是經常講去悟嗎?真正的佛法不是說出來的,是什麼呢,是悟出來的。甚至光悟還都不行,知道嗎?還得修。修還不行,還得證,知道嗎?但是你能夠悟就不錯了。能夠悟的話,已經從心智上已經開解了,就是說你不能用普通我們平時運用的第六意識,去思考問題了。

第六意識老是在那裡思考,老是在那裡瞎琢磨,知道嗎?沒有用。你只有把第六意識停止,停止它的活動,讓真正的你的智慧去觀照這個真諦,你才能照得見。

打個比方,你拿一個寶鏡,它才能呈現出來,你普通一面鏡子根本照不出來。就像我們老的這個材料弄不出來的,怎麼修都不行。所以我們為什麼所有的修行,最終都是滅除我們的第六意識的這個思維活動,不讓它去起用,而讓我們真正的內心的真心去起用。第六意識是妄心,你只有把妄心息滅了,真心才能啟動。就是說比如把這心裡面所有的這些濁水啊,這些泥沙啊,這些污染的東西全部給沉下去了,沉到底了,你的心水已經完全澄淨了,這個時候才能映現出真正的月亮,否則永遠映現不出來。

好,再往下,【非生死,非涅槃,既非二邊,亦無中道】,你看這裡就講得更那個了。又不是生死,又不是涅槃,非生死,非俗諦,非涅槃,非真諦。它又與這個真諦去進行比較。它們這意思比較接近,或者某些地方是相同的。

但是這裡又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甚至比真諦還更高。為什麼呢?你真諦的話還有個諦可以說,無諦就無法可說了。所以說既不是俗諦,也不是真諦,也不是這兩邊,甚至連中道都不是,說個中道都多了,亦無中道。

它並不是否定中道,就是它這種是不能用語言去表達的另外一種方式。就是用非語言表達的方式,去闡述無諦這麼一種道理,大家明白嗎?有時候我們是用語言的方式去表達,因為你離開語言你沒法去表達。但是你完全又執著在語言方面,不離開語言這個層面的話,你又會產生另外一層執著。你老覺得我是用語言可以把它完全表達清楚的,實際上不能完全表達清楚。接近,只能無限接近,但是永遠到不了那一步。

【即五種中諦與無諦同也】,這是跟五種中諦進行比較,既然前面五種真諦是相同的話,跟五種中諦也是相同的。當然這裡還跟前面一樣的,還是一個道理,實際上五種真諦也好,五種中諦也好,它這個不可說,跟這個無諦之間,跟這個一真實諦之間,實際上真正最相應的就是圓教。

大家一定要明白記住,它只是有些地方差不多,咱們也就算可以了。比如說你小學畢業也算畢業,中學畢業也叫畢業,都叫畢業、畢業、畢業,畢業這個名詞大家都同,但是你畢業的是什麼?小學,他畢業的是中學,他畢業的是大學,這裡面再去分別的話,就不完全相同了。我們這裡講的畢業,實際上最高,起碼博士得畢業了。但是怕你們,這個大家都接受不了嘛,你們都算畢業,都可以了,算了,差不多意思啊,不容易。

【一實名虛空,虛空無一,云何有實?即無諦同也。】

就是一實諦跟無諦之間進行比較。真正的真實就叫作虛空,虛空實際上就是沒有。所以它跟無諦是完全是相同的。「虛空無一」,連一個都沒有,既然虛空,連空氣都沒有,什麼都沒有了。真的就像我們物理上所說的真空的一種現象,除了這個空間,任何的物質都不存在,它怎麼還有實際的東西在裡面呢?所以說它就真正跟無諦是相同的。

所以我們理解的這個真實,真實就是代表什麼?虛空,代表空無所有。

但是這個空無所有它又很奧妙,並不是說空無所有好像就絕對的沒有,不是這個意思。不是絕對沒有,跟我們說的沒有還不一樣。就是我們說的空中還有妙有,有妙有,但這個妙有又不能說出來。為什麼叫作妙有啊?不可思議叫作妙,然後呢又加個有,因為怕你落入空、落入無的這麼一種偏執之中,所以後面加「有」這麼一個詞,知道嗎?

實際上這個「有」跟平時這個「有」完全不一樣,我們平時的「有」是看得見、摸得著,即使看不見,它也是存在的一個物質的現象,或者是存在我們心裡之中的一個概念、一個虛擬的東西,它還是「有」。而這個「有」,一切都不存在。就是用我們的這麼一種思維,用我們所具備的這種能力,是想像不到的另外的一種「有」,超出世間的一種「有」。

那它到底是有沒有呢?真不好問這個問題啊!你一說「有」,不能用這個詞。說「妙有」,就是個概念,明白嗎?好的,這裡不多講了。然到時候「無諦」講成「有諦」就麻煩了。本來是無諦,你怎麼,到你這裡就成了有了呢?它是從這個無上去講,是從性空上去講。

【無諦自無所存,平等大慧無若干也。雖無若干】,你看,所以這裡邊後來就把這個意思給我們就說了嘛,【若干無量】,你看,什麼都沒有,但是呢什麼都不缺,就是這個意思。又若干,又無量。

【舒之充滿法界,不知從何而來;無量無若干,收之莫知所有,不知從何而去。不來不去,即是法佛(云云)】,這講的什麼?法身佛,法性身。

法性身是無形無相,但也不妨它變出無量的相來。所以我們有些東西,可能大家就很難明白,怎麼還能空中,無中生有呢?世間是不可能無中生有的,三十六計裡面不是有無中生有嘛,但那個無是假的無,並不是真正的無,是用障眼法,迷惑敵人。實際上無的背後代表的是什麼?隱形的有,大家表面上看不到,突然出現了,無中生有。

但這裡的無和有,這個無你真的是什麼都看不見。就是我們是什麼都看不見的,確實看不見。並不是說把它掩蓋起來,你表面上看不到,然後把它這個布給掀掉了,突然一下全部鑽出來了——這不是變魔術。不像那個大魔術師,突然一看,什麼都沒有,魔術師都是假的,早都準備好道具了,就障眼法,大家看不見而已。他真正能夠把這個沒有的東西變出來?那他就不叫魔術師了,他真正叫神仙得了,叫佛得了。變,你再變一個,他再變他不能大過我們這個空間嘛,是吧?他不給他準備好,你看他什麼都變不出來。讓魔術師隨時到這裡來聽候命令,什麼東西都不帶,你變出個長城來試試看,變不出來。

但這個就不一樣,我們的法性身就能做到。所以說「收之莫知所有」,把它收攏來,什麼都看不見;把它舒展開來,放開來,哎呀,整個山河大地,整個虛空法界,全部都滿了。所以說我們講的,實際上就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這種力量用我們現在物理學的「能量」都有時候很難去描述它,這個能量的話都顯得太物質性了。能量我們覺得還是種量,還是有能。

在佛教這裡,直接就說空性。你用能量,它還是個東西,它能夠表達,它是一種量,它是一種能量,能量能轉化物質。我們甚至這裡可能有時候要不要轉化都很難講。但是佛教又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可以利用現代這些量子力學啊,前端的一些物理學啊,去解釋這些現象,確實,有時候有形跟無形之間是完全可以轉化的。

所以運用到這裡是說明個什麼意思呢?為什麼有時候說四諦,有時候說三諦,到最後成了無諦呢?四諦、三諦是不是有啊?有啊,一二三四啊。無諦呢,有沒有?沒有。但是無諦跟一二三諦之間有差別沒有呢?真正的差別是沒有的。什麼收之則是無諦,舒之則什麼呢,三諦,四諦,甚至十二因緣,十如是,無量的法門,全都可以舒開。可不就是這樣嘛!明白嗎?這實際上就是把這個東西用這種道理來說明,世界任何的現象和它的本質完全是圓融在一起的,你不要被表面這些差別的東西給迷惑了。

真正背後的真實的面目都是什麼呢?沒有差別的,平等的,甚至完全是相同的。這就是天台宗的一種什麼,它算是一種境界了,知道吧?實際上一般的經典哪會說這些東西?不會講。你那本經講那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這個法門就是好,你念一遍滅多少億劫生死重罪,你讀幾遍能夠修多少福,滅多少罪,你再念幾遍,阿耨多羅不退轉,再念幾遍即成佛道……它都是說自己好,但最終我們一看,哎呀,什麼才是真正的好?《法華經》把這些東西都融合在一起了。

下面【復次七種二諦,赴緣開合】,你看,它是赴眾生不同的緣,所有才會有開有合。有時候需要講的開一點,展開來說,有些人就喜歡聽的詳細,你給我講明白,你不跟我說清楚了,我聽不懂,不相應,不服氣。有些人說,你別給我講這麼多,簡單點就完事了,一二三,OK了就。有些人你天天跟他講,他都聽不厭,他都想聽。

【轉轉相入,一一又各有隨情、隨情智、隨智等】,你看,同樣七種二諦,又有隨情、隨情智、隨智等。就眾生的因緣不一樣。低等的東西,下根機眾生就是隨情二諦;中等的什麼呢,隨情智;上根的眾生就隨智。但是又有七種,這裡面就有好多種了。

【餘五義,例亦應有】,其他的也是一樣的。什麼四諦呀、三諦呀、一實諦呀、什麼無諦呀、然後什麼十二因緣啊,什麼什麼什麼十如是啊,都是一樣的。

【今不具載。何者?「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

「佛以一音演說法」,這個說是一音,為什麼要用一音啊?為了顯示佛說法無礙唄。

實際上佛有時候在不同的地方是說不同的法,但是在同一個法會,他只用一種音去說法。但是眾生入耳聽到的法,因為各自因緣的不同,他聽到的是不完全一樣的。「隨類各得解」,隨你自己的根機,你不同的品類,得到不同的理解。當然這都說得比較簡單了,實際上裡面有很多的奧秘。

比如佛說的是同一種語言,但是可能中國人聽到的就是中國話,外國人聽到的就是外國話。日本人聽到日本話,英國人聽到英國話。哎呀,我們就覺得奇怪,不要同聲翻譯了,到你耳朵它自然就變成這種語言,就有這麼先進。然後你能聽懂多少,你就聽多少。可能聽不懂的估計很少,也會有。比如說法華會上也有退席的,華嚴裡面也有如聾若啞的,華嚴會上,如聾若啞。看來如聾若啞就是聽了這些,他本身無法理解的那種大乘佛法,他聽了等於沒聽一樣,傻乎乎的。

但是我覺得這個更多是為了示現給我們末法眾生看的。因為佛我想他這種神通,他這種威德,不是我們所想像的。我想他就像是什麼呢,你是拿個盆來接水,就給你一盆水。你是拿個桶來接水,就給你一大桶水。你拿個大缸子來接水,就給你一大缸子接水,就接滿就夠了。不可能你拿個小杯子來接水,我給你一桶水。有必要嗎?是吧,把你給澆壞了。就像個小苗一樣的,是吧?弄這麼多水,不給你淹死了?恰到好處,我們佛教裡面有句話叫什麼?如理如量,是吧?理,是從佛法的義理方面去講。量,是從這個數量,知道嗎?要理解佛法的義理,跟這個義理要符合,要相應。同時呢,量,你得注意啊,並不是說好菜就不怕多,吃多了,也撐壞。

打個比方,你現在就有這麼大的善根,你聽多了,天天聽,你聽到一定時候,你精進過度啊,麻煩了,受不了,是吧。你這倉庫太小,說句實話,寶貝太多了,盛不下,放不下啦,撐壞啦,這個胃都撐壞啦。你倒是覺得好,但是你吃不了這麼多啊,所以得如量。

所以我們大家都得把握好節奏,有些人就是老去跟別人拼,知道嗎?不合適。就不知道自己,比如說你都六十歲、七十歲了,你跟小夥子去拼,有必要嗎?人家跳街舞,你也去跳街舞。跳了幾天,弄得不好胳膊扭了,腿折了,關節不行了。當然你也想璀璨一把,也輝煌一把。輝煌一把之後面就是痛苦來了,歇了去吧!沒必要啊,是吧?不在一時嘛,下輩子再來唄,是吧?誰沒有年輕的時候?是吧?誰不會再年輕?是不是?

學佛不是說現在,有些人他就不講這個實際問題,當然我這是個比喻啊。就是我們按照自己的這個節奏,按照自己的這個根器,去選擇適合自己的佛法。

即使同一個法門,裡面有時候什麼樣一種進度,什麼個節奏,什麼一種量,你還得隨時去調整。打個比方你就喜歡吃白菜,你也不能天天吃白菜啊,你不能一日三餐全吃白菜啊,是不是?那不傻嗎?倒也不傻,你真正能夠百吃不厭,那也真不容易,太難了!你得結合點其他的來,明白嗎?這樣的話你才能比較全面地去調整、協調、發展。

下面,「眾生隨類各得解」也是一樣的。佛說什麼辭無礙,是吧?說法無礙,他的語音也是無礙的,辯才也是無礙的,說的義理也是無礙的。有四種無礙嘛,四種無礙的辯才嘛。

那麼眾生也是一樣的,眾生我們就隨著自己個人……所以這很難說,我們說有時候你善根不具備,這個智慧太低的話,遇上好的東西,要麼你就是錯過了。有些人好的東西不願去聽,他故步自封,閉門造車,他比較封閉,不開放。有些人倒是開放啊,什麼都開放。好的也去聽,不太好的也聽。就像我們現在網絡上,什麼都有。但說實話你根本就沒辦法分別,哪些是真,哪些是偽。偽中又有真,真中又有偽。並不是所有的偽都是這樣的:我就是騙子,我就是小偷,我明明白白告訴你。他可能百分之七、八十都說得不錯,甚至百分之九十都是對的,但是關鍵的一些地方他是錯的,你沒法分辨。

何況你也沒辦法去要求,我們所有的法師或所有的說法者,都能達到百分之百準確吧?不然的話我們也別說了,算了,我都不敢來這裡。誰敢百分之百沒有漏洞?那你找佛去吧,你趕緊生西方極樂世界去吧,別找我。但是我能保證大概的、重要的、關鍵的地方不能出太大錯。另外我也提示大家,千萬不要以我的作為標準,我也從來沒說我是完全正確,是吧?防止以訛傳訛嘛。

【自思之】,自思之,要思考啊。所以經常得去想,去明白,去反省,這樣的話你才能明白一點,知道哪些地方可能又出現一些小小的問題,需要去調整。不容易,學佛不容易。很多事先大家都得去想想,不是這裡出點問題,那裡可能就出岔子。思想出點問題,心態出點問題,身體出點問題。今天病了,明天傷了,後天家裡又有什麼煩惱,後天哪裡又出事,是不是?後天你可能經濟又出狀況,哎呀,操心的事多了。然後你怎麼學佛?你得克服這些東西啊,是不是?

下面,【問:諸境理既融會,何意紛葩,更相拘入耶?】它說境理,我們說的是境妙吧?這個境的理,它的真理既然是融會的,你為什麼還講這麼複雜的東西、講這麼多呢?紛葩複雜,紛葩。我們說的紛葩就像百花齊放一樣的,百花竟放,百花爭艷。這個也講,那個也講。這裡又是四諦,那個三諦。這裡什麼二諦,那裡什麼一諦。這裡無諦,這裡十二因緣。這裡又什麼什麼十如是。幹嘛講這麼多?你給我們講簡單點完事了嘛!沒有辦法,不講不行,眾生根器不一樣,因緣不一樣,是吧?

【答:如來觀知十界性相,有成熟者,未成熟者。大機未熟,不令起謗;小機若熟,不令失時】,這什麼意思呢?十法界眾生的性相根機不一樣,千差萬別。有些是成熟了,有些沒有成熟,有些成熟的是小根機的先熟,但是他的大機還沒成熟啊。比如說你現在什麼,可能有點財運,但你的財運比較小,估計發個小財,掙個幾十萬也可以,但是你要想掙個幾千萬,你暫時還沒到。

「大機未熟,不令起謗」,就什麼意思啊?大機沒有熟,你跟他講大乘法,他能相信嗎?他能接受、他能理解嗎?理解不了。理解不了怎麼辦?懷疑。一懷疑可能就會用語言去說啊:哎呦,這是佛說的嗎?我怎麼聽不懂?跟我以前聽的這個小乘法——當然肯定他不會說小乘法,跟我以前聽的這個佛法怎麼不一樣啊?聞所未聞,太令人害怕了,肯定不是佛說的,是吧?沒有見過,就是劉姥姥進這個大觀園一樣的,鄉下人啥見過啊?沒見過世面。還有這麼好的地方?是我眼花了嗎?看到幻象了嗎?我是進入夢境了吧?他都懷疑。

我們普通的根機沒有成熟,大的根機沒有成熟,你一看就害怕了:還有這樣好的法門?原來我怎麼就沒有遇到啊?我學了幾十年,學了幾輩子都沒有碰到這樣的法門。別說你害怕,舍利弗他們都害怕啊,經常佛在說到這個大乘法的時候,他們也在讚歎:哎呀,未曾有啊,從來沒有聽佛說這麼好的法門啊,我們都不敢相信啊。佛最後來安慰:你們一定要相信,為什麼以前沒跟你們說?你沒成熟,根機還沒成熟呢。不行的話,再讓什麼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代表來證明一下吧。人家就聽過,你們沒聽過。人家聽過,很自然就接受了;你們沒聽過,需要一個過程,也是能夠理解的。但是你的根機差得太遠,那就完全接受不了。就像我們一樣的,再找其他的人來證明,他都不相信。

「小機若熟,不令失時」,小乘的根機這個時候他已經成熟了,你就要趕緊給他說小乘法。你不能說:不跟他講,不著急,等他再熟一熟,等到他大乘的根機再熟點兒,我再跟他說。那不行,那就失時了。人家現在能開什麼的花,結什麼的果,趕緊讓他先收點果實再說,知道嗎?你不能讓這個果實都爛了,都錯過這個時機了,所以這個時候就得說。

那麼好,大乘的不說,小乘的反而說。等到以後大乘的熟了,那麼小乘就不用說,就說大乘的。

那就說,有什麼樣的根機的眾生成熟了,佛就說什麼樣的法。而不能說,不著急,等到所有的眾生大乘根機都熟了,我佛再出來,我就一個法會把所有眾生都度了。直接度成佛,多好啊!佛也太懶了吧?有這麼容易嗎?我估計那個時候永遠都等不到,等大家所有大乘根機都成熟了。沒有慢慢的小乘根機的積累,這些善根的積累,不可能一下就到大乘的成熟的。你不要想一夜暴富,沒這麼容易的,大家都是慢慢地積累,知道嗎?表面看人家一夜暴富,實際上人家背後付出多少啊,是吧?何況還有前輩子的因緣、善根,你是看不見的。

【隨其所宜,應單應復】,你看,有時候是單,有時候是復,有時候說得簡單,有時候說得複雜。

【偏圓相入而成熟之】,就是有偏又有圓,相互之間交叉在一起,偏中有圓,圓中有偏,沒辦法啊,什麼方法都得用。你吃過的這個東西吃得太好,你又吃不下去了,吃點普通的。老吃也不行,你善根不夠,知道嗎?所以說頓根之中有漸,頓漸兩種方法,頓中漸,漸中頓。你不要想當然頓就一頓永頓,永遠是頓根。有時候這段時間,欻欻欻,走得快一點,進步快一點,但是可能到前邊就會遇到阻礙、障礙了,然後得慢慢地走,慢慢小心翼翼地走。小心翼翼地走,把這段難走的路走過去了,前面又是一片平坦,又走得快。所以說沒有真正永遠的頓,也沒有真正永遠的漸,是在修行的路上永遠都是反反覆覆,甚至有時候還會有倒退的,知道嗎?前進三步,倒退兩步,前進三步,倒退一步。沒說我一往直前,我們專門有這歌,一往直前,向前、向前、向前,想得這麼好,實際上這是鼓勵,鼓勵大家的話,沒有的。

【聞即得益】,你只要聽聞了就能得益。

【華嚴雖具鑒十界,兩界熟故】,具鑒十界是什麼呢?具鑒十法界,鑒十法界之間,就是拿個鏡子一樣的,照見十法界之機,知道嗎。十法界的眾生之機它都能照見,但是說它偏偏接引的是兩種法界,哪兩種法界啊?哪兩種法界之機啊?跟大家說,問?菩薩法界,還有呢?佛法界。它對應的是菩薩法界和佛法界,它說的是菩薩法和佛法。而且菩薩法裡面都是法身大士,都是高段位的菩薩就是,高階位的菩薩,低位的都不說。

它是【別圓二種而成熟之】,是說的是別教和圓教,對應的是別教和圓教的這兩種根機,為了成熟他們,也就是他們這兩種根機已經成熟了,然後佛就給你講《華嚴經》。如果沒有別、圓兩種根機,沒有成熟的時候,佛能說《華嚴經》嗎?沒事天天說,下個月要跟大家說《華嚴經》啊,再下個月還是說啊,明年再說啊!

沒辦法!我們現在沒辦法。華嚴雖具鑒十界,但我們現在是兩界熟——我們哪界都不熟。我們倒是十界都有啊,但是哪界都不熟。當然其他六凡法界,當然不需要熟了,咱們都看不上,聲聞法界咱們都還看不上,緣覺法界的也不要,但是我們現在是佛法界、菩薩法界也沒熟,不熟也學吧,管它熟不熟,先學著再說。有點不好意思說的,就是有點拔苗助長,來點催熟吧,能不能催熟搞不清楚,肯定催不熟,一催還催壞了,弄得不好。

但是學不白學,我們也不是指望立即就能成熟,立即就能成就,起碼加快它成熟的一個進程,大家說是不是?這就對了。《法華經》裡面叫「種、熟、脫」,我們現在是下種子,種子多了,時間長了,資糧更多了,就越來越成熟了,等到成熟的時候,以後離解脫就不遠了。等到時候我們再過,到西方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再給我們講講這個《華嚴經》,估計那個時候大家就已經熟得差不多了。

你現在不聽,以後到那邊去,我估計你都夠嗆。有點兒嚇唬大家了,這話也不是我說了算的。你現在種子下得太少,你那邊當然我不能說你聽不到,這不好說,這麼講的,能聽得到,聽不懂,聽不太懂,聽不那麼懂。這裡聽得多了,到那邊就聽的,接受能力就更強了嘛,知道嗎?

為什麼我們生下來這些小孩兒,有些接受能力就是強,有些就是很聰明,有些接受就是慢。不僅僅是從現在這個生理去研究,他跟過去世他的熏習種子有關係。有些人他第一遍,他學一遍就會,有些人你教他十遍還不會。有些人記性特別好,基本上記個一遍兩遍,欻,就不忘了。有些人記個幾十遍,回頭該忘還是忘。沒有熏習,過去種子不種,你怪現在,基礎太薄弱了,知道嗎?

當然富二代、官二代也是有積累的,是不是?這都是前世還是種了善根,種了些福報的,他才有這個。有些人生來他就無依無靠的,是吧?家裡就條件很普通,甚至貧困的。我們現在條件多好啊,要回到幾十年前,沒有解放的,有幾個真正富裕的家庭啊?有多富裕?都夠嗆。所以這些,大家還是修得還算不錯,是吧?

三藏,這是三藏教了,【三藏亦鑒十界】,它也鑒照十法界之機啊,但是它鑒的什麼呢?二乘根性的人。【二乘性相熟故,用生滅而成熟之;】用生滅四諦來成熟它,來成就這兩種根機,聲聞、緣覺來度脫。

所以每一種法,實際上佛的用心都是為了讓眾生,所有的眾生都能得度。但是那個時候呢,只有這類的眾生,或是這兩類的眾生,這幾類的眾生,他根機成熟了,那好,我就只能說這個。

打個比方,你今天病了,你是什麼病啊?感冒,就給你開感冒的藥;明天你又病了,發燒了,開發燒的藥;後天嗓子又發炎了,消炎的藥。你不能今天感冒,你開發燒的藥。不能亂開藥啊,不能亂吃藥。佛法就是藥,知道嗎?

好,再往下啊,方等,你看方等時,【方等亦鑒十界,四界熟故】,哪四界熟呢?大家很清楚了,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所以【用四種相入而成熟之】,所以四種法同時用,交叉進行。

【般若亦鑒十界】,般若時,【亦四界熟故】,一樣的,也是聲聞、緣覺,菩薩,還有佛。

但是【用三種相入而成熟之】,這為什麼用三種呢?前面是四種,這變成三種了。前面四種是四種四諦,這裡三種呢?就有三種,是什麼呢?通教、別教、圓教,沒有三藏教了。因為它已經回小向大了,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聲聞、緣覺了,只有菩薩以上了。它所以說般若是純菩薩法,菩薩以上,當然也包括佛法。

就是這個時候的話,大家慢慢已經經歷了一個轉變的過程。開始的話是小乘,後來佛看方等的時候,你們大家不要執著於小乘,不要得小為足,趕緊要回小向大,大家要發大菩提心,以後要成佛,然後大家開始從小慢慢變成大。

但是雖然在從小入大的過程,但是小的心沒有完全去除,是吧,就我們說的,小富即安的心還有一點點,自私的心還有。雖然我們說,也為大家做點貢獻,但自己還得多剩點糧食,倉庫裡還得多保存點東西,還有點自己個人的慾望。

到般若的時候就沒有了,純粹就是為了利益眾生了,還自己存什麼餘糧啊,還自己做什麼個人打算,沒有了,為了眾生,犧牲一切都沒有,我一點都不要了,一點都不留,所以說它是純菩薩法,這個境界就完全不一樣,就跟過去有小乘的這個心,完全告別了,告別昨天,然後迎接明天。

到最後法華涅槃,【法華亦鑒十界,一性相熟】,一法界,只有佛法界。它就是為了讓眾生成佛,菩薩都不要當,當菩薩都沒意思。雖然它也有四種車,什麼羊車、鹿車、牛車、大白牛車,但真正他想給你的是什麼?大白牛車,這是佛法界。牛車是菩薩法界,鹿車是緣覺法界,羊車是聲聞法界。最後我們希望你們從羊車、鹿車、牛車裡面下來,全部登上大白牛車,直至道場,及至成佛之所。你這個羊車、鹿車拉不到那個地方,拉到半路,它就拉不動了,成不了佛。

【但一圓諦而成熟之】,只有圓教的這個四諦來成熟,當然四諦也好,三諦也好,二諦也好,都可以了,都可以通的。

【若無善巧方便,出沒調熟,云何境智而得融妙耶?】,就說如果沒有佛的種種善巧的方便,出沒調熟,或者出,或者沒。出的話就說;沒的話就暫時不說。或者說這個,或者說那個;或者有時候說這個,或者有時候說那個。相互之間交叉說,都會有,就是為了調熟眾生。如果沒有這種方便,怎麼能夠得到境智最終的這個妙呢?能得到妙境、或者是妙智呢?

【譬如畫師,尚能淡入五彩,作種種像。況佛法王,於法自在】。就是工畫師還來畫種種相,就說比如我們心一樣的,心就像工畫師,能夠運用種種色彩畫種種相,何況佛是法王呢?就是眾生都能造種種不同的法界,何況是佛呢,是吧?

我們是有時候,還真造不出來。雖然從我們的能力來說,大家都能造十法界,但我們現在基本上也就具備造六凡,六凡法界的這種能力。你畫的這個畫,全部都是六道輪迴,你也看不到聲聞、緣覺是什麼境界,你畫不出來。等你哪一天聽聞佛法,明白這些之後,你才能慢慢去描繪。等你什麼時候把這個描繪越來越像了,越來越真了,你就成就了,當然這是比喻了。

你現在都沒見到,你怎麼去畫呢?你都沒有聽聞聲聞法,你怎麼修聲聞道呢?你沒有聽緣覺法,怎麼成就緣覺道呢?你沒有聽菩薩、佛法,怎麼最終成就佛道?你沒有聽大乘法,只是聽小乘法,你可不可能成佛呢?成不了。你都沒有見過,你怎麼能畫出這個畫來?你憑什麼畫?憑空去想像嗎?不可能。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習佛法,佛為什麼要度化眾生,要通過法來度呢?這個法就是改變我們自己內心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給你內心種下這些種子,用這個種子它慢慢就會發芽,最終能夠生長,它能夠成就你的善根。這個善根是佛法的善根,不同佛法對應最終不同佛法的成就。栽下這個種子,種瓜就得瓜,種豆就得豆,種菩薩種就得菩薩,種佛種最終就成佛。

所以說【而不能種種間入調伏眾生耶】,就是佛度眾生,從佛來說,真的是不難的一件事情。難的是什麼呢?難在眾生。就是佛早已經所有的藥都已經準備好了,關鍵你們相不相信佛,你們願不願吃佛的法藥啊,你們願不願意接受這個大醫王的治療啊,最麻煩的是在這個。大家,你願意信,願意修,最終你就能夠成就。大家接受不了,懷疑,那佛拿你有辦法沒有?沒有辦法。

意思就說,從我們現在技術層面來說,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眾生的這個意識形態,他的意識、思想、觀念能不能達到這個程度呢?能不能跟你呼應呢?這是最難的,這個市場是很難把握的。我個人的科研開發早已經開發到極點了,沒問題了,就給你用。但是你願不願意用,願不願意買這個產品,這就是個人的事情。所以難就難在這裡啊,不是在佛,是在眾生。

眾生每個人又不一樣,有些又比較容易,有些又比較難。就像我們教很多學生一樣的,同一個學校裡的學生,同一班的學生,裡面還是參差不齊。要是不同的學校那是更不一樣了,重點大學跟普通的這個大學那差別還是有。

但有些人不服氣:哎呀,我們也不比他們差多少的。確實普通的裡面可能也會有幾個優秀一點的,但是從整體來說,它水平就是低,你不服氣也不行。

就跟我們現在是末法時代,哎呦,我們也不比什麼正法時代、像法時代差多少,我們要相信自己,我們要有自信,我們現在看到的經典比他還多呢,他們過去能看到這麼多大乘的經典嗎?他們還能看到藏傳的經典嗎?他們還能看到南傳的經典嗎?我們現在想看什麼都能看得到。

實際上這種比較沒多大意義,你不能拿有限的那麼一點點的小善根,跟別人的大善根去比。你的智慧,你的根機,你的善根,你的福德都不如他們。在某些地方小小的超越,那你現在還有空調呢,你現在還有汽車呢,拿這些福報有用嗎?跟出世解脫不相干,甚至反而成為我們修行的一種障礙。不能說人家是障礙,是我們被障礙,知道嗎?就你自己無能,所以被障礙了。

你得克服,你得去除這些東西,你不要貪圖這些世間的享受、物慾的東西,你要克服的就越來越多了。反而原來人家可能比較簡單,他沒有這些障礙,障礙或者更少一些,他就一門心思去鑽研。現在像我們來說,要忠誠的是很難的,企業文化都是跳槽,到處挖人,獵頭,這都是,哪裡能掙錢。當然有些人說:為了發揮我們更大的力量,為了成長,美其名曰……更多是喊一個口號,給他自己戴一個好的帽子,實際上後面錢是最主要的。

你成長,讓你成長一輩子,就是不給你多少錢,看你受得了?我估計沒幾個人受得了。他成長性就不僅僅是能力、技能、什麼事業的發展,他還帶著收入,肯定都是相關的,沒這些東西的話,估計一百個人裡沒有一個人願意去。讓你成長一輩子,就是不給你實惠的,看你受得了嗎?如果你能這樣,那說明你這個人還真是有點超越性,淡泊於世間這些物慾的東西。但是即使這樣都很難,這還是身外之物,何況自己的身體,你能放得下嗎?你的生命,你的生死,你能放得下嗎?更放不下。

大家休息一下,休息一下,我們接下來還有點時間,阿彌陀佛!

好,大家看,【問:上明六境等,此經聽可無名,有其義不】?這裡有一個問題,就是說,上面我們講了六種境,一直在講境妙,講六種。十如是、十二因緣、四諦、三諦、二諦,還有無諦,實際上還有個一實諦了,一實諦,無諦,講了這六種境界。但是此經,就是說《法華經》,我們好像沒有看到這六種境界的名字啊?有它的意義嗎?有它的義理存在嗎?當然肯定有了啊。

下面就是回答,【答:十如名義,已備於前】,就是說裡面講的這個十如是,就是從《法華經》裡面直接出來的。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已經裡面有啊。

【四種十二因緣者】,那麼四種十二因緣呢?雖然沒有十二因緣的這個名字,但是裡面所講的這些道理,這些義理,實際上已經包含了這四種十二因緣。

下面就是在說明,【化城品明生滅十二緣;譬喻品「但離虛妄」,是不生十二緣;方便品雲「佛種從緣起」,是界外無量、無作兩種十二緣】。化城品說明的是生滅十二緣,生滅十二因緣,這是三藏教的生滅十二因緣;譬喻品「但離虛妄」,是不生滅十二因緣;而方便品裡面說「佛種從緣起」,是界外的無量、無作兩種十二因緣。所以說在不同的,《法華經》不同的品內裡面,就說了這十二因緣的義理。

下面又是四四諦,【四四諦者,譬喻品「諸苦所因,貪慾為本」,是生滅四諦】。這裡說了,一切苦的根本的原因是從哪裡來呢?是從貪慾而起,貪慾是一切苦的根本,這是講的生滅四諦,這是三藏教。

【藥草喻品「了達空法」,是無生四諦】。前面還講有苦,苦有因,是吧?苦是什麼呢?苦是果。因是什麼呢?貪慾。有因有果,有苦也有樂,還有解脫的法門,這是三藏教。到了通教這裡呢?一切皆空,了達空法嘛,就是緣起性空,當體即空,所以它講的是無生四諦。

【又云「無上道」,及方便品「但說無上道」、「如來滅度」等,是界外無量、無作兩種四諦也。】又云「無上道」,及方便品「但說無上道」、「如來滅度」等,這是什麼呢,界外的無量、無作兩種四諦也。

【十如差別,是世諦;「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即真諦也】。這說的是什麼呢?二諦。就是十如是裡面本身就包括二諦的思想。十如是有十種差別,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這些都是不同的。但是最終「如」是什麼呢?是等的,「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這就講的真諦。

【安樂行云:「亦不分別有為無為,實不實法」】,就是安樂行品裡面說,不分別有為法、無為法,實、還有不真實的法。【有是俗諦,無是真諦】,就說的有為就是俗諦,無為就是真諦。

後面還一個什麼呢,【「亦不分別」,是遮二邊,顯中道;】遮哪兩邊呢?遮有,遮無,遮實,遮不實。只要你有兩邊的對立,全部都幫你遮。就說你要去除,去除這兩邊的對立。不要有這種對立的方式,或者對立的這麼一種觀念存在。兩邊都不是真正的中道,左也不是,右也不是。

那麼什麼是呢?沒有說出來,不能說,知道嗎?他就用遮的方式,所謂遮的方式呢,就是用否定的方式。就是說我這個道理,既不是這樣說,也不是那樣說,這兩種說法都不是我要說的道理。那我要說的道理是什麼呢?你自己去猜。我只說都不是,你只要把這個「都不是」明白了,你可能也就明白了我要說的是什麼。

這叫什麼?遮詮,佛教裡面用遮詮。遮就是遮止的意思,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反正就是否定你,但是不給你個直接肯定的一個答案。然後有些人:哎呦,師父,我搞不懂你到底要說些什麼,我這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那我怎麼才是呢?大家去想想什麼才是呢?當你把不是的都去除掉了,沒毛病了,沒有毛病,這個就是了,知道嗎?沒有病了,就說明你是健康的。並不是說另外還給你找個健康的概念,一個什麼東西,沒有。把你自己的問題解決掉了,你就正確了。

我們現在叫什麼?叫糾錯。你沒法去判斷你到底什麼樣才是一個正確的狀態,但是你知道我現在是錯誤的,這樣也錯誤、那樣也錯誤,但這種錯誤會越來越小,我糾錯能力越來越大,到了最終把那麼一點點的錯誤越糾越小,到糾正所有的錯誤都沒有的時候,你就找到正確的方式了。

但是你開始跟他講什麼是正確的方式他明白不了,也沒法講。實際上有沒有這麼一種狀態呢?實際上說不出來,你一說出來可能那種就不正確了。很多東西就是這樣的,不能用語言去描述的,但是你慢慢從這個實踐之中去摸索出來的。如果開始就用語言、用什麼東西概念,去給你限定,或者去給你定義一個正確的狀態,反而會限制你自己最終糾錯的這種能力,反而會給你帶來一種障礙。所以每個人運用的方法、他適合的修學法門是不一樣的。

那麼佛法裡面它去解釋這個中道的時候它有這麼一種方式,當然有些地方是用什麼呢?照詮,詮是詮釋的詮,一個言字旁一個全面的全。遮,是用否定的方式去說明中道的意思;照,是用直接的方式,直接了當的方式去表明什麼是中道。所以佛教裡面不是常用「非空非有」?這是表達一種中道的意思。但有時候又什麼呢?「亦空亦有」,又是空又是有,這就是雙亦中道,就是照詮,用照詮的方式去解釋中道。

但實際上這兩種方式都不能完全地表達什麼是中道,因為你是亦的話,兩個都是,好像兩個都不是,或者各自都有一半——又是空又是有,又是有又是無,有時候還會讓人迷惑。你說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是,你就會想到底什麼才是呢?所以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很好地表達,為什麼?大家還是有時候會產生疑問。但是沒辦法,也只能用這兩種方法去表達。所以這個「詮」是用語言去詮釋一種真理,但是用語言去詮釋的,它總是有局限性,這就沒辦法了,這是我解決不了。這個技術問題是永遠誰都解決不了的,只要你一落於文字,它就會有局限性。

但是文字是有局限性的,你的智慧、你的理解能力、你的領悟能力也許能突破文字對你的局限,那就看你自己個人了。所以禪宗為什麼叫「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實際上是教外別傳嗎?不是,不離教。但是它的悟——禪宗講究開悟,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後,開悟的這種智慧已經超越了言教、文字、語言給它表達的這種信息,他悟到了更高、更深一層次的,言語之外的更高的一種智慧,所以它叫教外別傳。

【壽量云:「非如非異」,非異非俗,非如非真,三諦義也】。這裡的意思,有點那個……非如非異,非異又非俗,非如又非真,一個是如、一個是俗、一個是真。如的話代表什麼呢?中諦;俗的話,代表是俗諦;真的話,代表真諦。但是這個中諦總是不好去表達,又是非如,又不是異,如的話就是一,是相同的,異是不同的。非異是非俗,非如則非真,那麼意思說,最終表達就是說非俗亦非真,明白嗎?把兩句就合在一塊了。非如非異,非異非俗,我們實際上用這樣表達一下反而更好,非如非異,非俗非異。把這個非異都放在後面得了,最後即非如也非俗。非如的話就是非真,非俗的話這裡還不完全一樣,非如非真,三諦都不是了,非真非俗又非如。這裡面道理有點不太好去理解,就不能用語言完全去表達出來。

【方便品云:「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是一實諦也】。這第一義諦就是指的一實諦。真正的真諦只有一個,沒有兩個,沒有三個。打個比方,說到真俗兩諦的時候,實際上真正能代表佛法最高道理的是真諦。說到三諦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中諦。俗諦是為了說明真諦而設立的一個方便。說三諦的時候,真俗二諦是為了讓我們去理解中諦而設立的一個方便。把這兩個方便都去掉之後只剩下一實諦。

【又云:「唯此一事實也」】。就像我們說,佛就是為了讓你成佛,不是讓你成聲聞緣覺,也不是讓你成菩薩,最終是讓你成佛,只有這個才是事實。但是前面你不可能一下就成佛了,所以佛有時候跟你說聲聞緣覺法,有時候跟你說菩薩法,到了最後才說佛法。然後跟你說佛法的時候才告訴你,這才是我真正想跟你說的。

那前面的都是白說了嗎?不白說。得有次第,你的根機得慢慢地調熟、得慢慢地培養你。不能說你一上來就給你個部長當吧?一上來就當總理?那你太厲害了!先到下面基層去鍛煉吧,給你個科長幹幹就不錯了,科長、處長慢慢當,局長、廳長再來,最後給你個部長。看你不錯了,最後再給你個主席噹噹吧。

一樣的嘛,世間都是這樣子的,習總也不是一下就成了總書記呀,也從縣長開始做起,縣長之前還是知青呢。一樣的,誰不得鍛煉啊?有些人鍛煉出來,有些人沒鍛煉出來。成佛也是一樣的。

【若言「說無分別法」,又「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是無諦義也】。

說沒有分別,說言辭相寂滅,不可以言宣,這是無諦。不可以以任何語言去說明這個真理,不可以用語言去分別,甚至不可以用思維去分別,因為這個東西不是分別出來的。

但是大家千萬不要說,無諦那就什麼都沒有,就是說沒諦,無諦就是沒有道理,沒有真理——不是這個意思啊,千萬不要理會錯了。

無,無分別、無語言、無思慮。

諦,離開語言、離開我們的思慮之外的最終的那個真理。因為它是超越我們種種文字語言之外的,不可言宣、不可思議、不可用我們的意識去思考的,那個真正的超越我們現在這個能力的一種真理。那個真理雖然我們說它可能是個慨念的東西,或是它不是個確切的物質性的東西,但它確實是存在的,這就是無諦義。

好了,到這裡你看終於第一妙才講完,十妙嘛!跡門十妙,第一妙境妙,現在才第二妙,智妙。剛剛開始啊,路很漫長啊,這成佛更漫長:哎呦,聽《法華經》師父得講幾年啊,我們能聽得完嗎?能聽那麼長時間嗎?這點時間算啥?跟你以後修學、成佛無量劫,那根本就不算啥,慢慢學,不著急啊,反正我都是慢慢講,我現在也不著急了。

【第二智妙者,至理玄微,非智莫顯。】最高的真理,最極致的真理非常玄妙,非常玄遠,非常微妙,我們哪裡看得清楚啊?太遠了看不見,太精細了我們也看不清楚,沒有智慧哪能看得見?就像我們看個什麼細菌,你不借助這個顯微鏡你怎麼看得見啊?你的肉眼能觀得見嗎?就像我們說我們沒有開發智慧,光靠我們現在僅有的那麼一點點小小的世間的智慧這個大腦在運行,行嗎?轉不動了,轉不了這麼快,在某些方面來說我們的大腦還不如電腦呢,人家現在的運算速度多快啊!計算能力多快?億億次,百萬億次都有了。那我們現在你能,有時你數學問題你還心算,還算不了。

【智能知所,非境不融。境既融妙,智亦稱之】,智慧能夠知道你所要照見的東西、所要觀照的東西,智是能知,境是什麼呢,所知。它是一對,知道嗎?比如說你用鏡子是照什麼東西?照外在的這些物體、這些東西,鏡子就相當於智慧。你有這個智慧,鏡子已經把它擦乾淨了,它自然就能顯現出它所對面的、對立的、照見的這些物體,就能映現在裡頭,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的。你有智慧了,你能看清楚這個世界,明白嗎?

當然你沒有智慧,你也能看世界。我們現在是用肉眼看世界,是用意識去思考問題,思考這些境界。但是如果哪一天真正有智慧了,我們就不用這些低級的功能了,用更高級的功能,用智慧直接去觀照,就不一樣,那你的能力就升級了,就這個意思。我們現在不都是升級換代嘛,你把自己的生命也能升級換代,那才行。你光靠外在的物質去升級換代,你自己沒有變化,沒有用。那是人家變化,跟你不相干,你生命該完蛋完蛋。我們說生命科學以後發展,我們現在平均壽命八十歲,比如說,什麼時候突然發現什麼更好的東西,從我們的基因改造,有長壽基因,把什麼癌症啊,什麼病啊什麼基因的缺陷給去掉了,那也許人活到一百幾十歲,以後慢慢發展二百歲,也很難說。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我們原來的話,沒有解放前,大家可能五十歲左右就差不多了,四十多歲啊,五十歲都不到。

你生命時間越長了,你生命的質量越高了,包括我們現在的科技文化,或者你自己修行的智慧越來越增長了,你對世界了知的範圍、深度、廣度是不是也就增加了?你就能發現過去很多東西,未知的領域就越來越拓展,這樣的話對你自己以後生命的成長,它是有作用的。你好,剛活了二十歲,好不容易成年了,你病死了,想學,來不及啊,你都能懂得多少東西啊?你再是神童,也就學那麼點東西。當然以前確實有很多聰明的,幾歲就當宰相,十幾歲就當大元帥、大將軍的。原來大家活得都不長,說實話,好不容易出個人才,沒幾年也就走了。我們現在覺得很了不起,但是從某些地方說他有卓越的地方,可能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很容易想像的。現在三十多歲都算是毛頭小夥子,未成年,不成熟,不能說未成年,就不成熟,你不活到四五十歲你還真懂不了多少東西,甚至活了一百、活了一輩子沒活明白的人也多了去了。

因為我們發現我們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了,我們跟過去的標準已經不完全一樣了。所以你的生命不再成長,你的壽命不增加,你生命的空間不拓展,你認識的能力不增加,你怎麼去照這些境啊?想照的機會都沒有,照也照不清楚,所以等到多大你也要去學習。

佛法也是一樣。境,非境不融,沒有這個境,它怎麼能夠融呢?境既然已經融妙了,那麼智慧也能融妙。境本身就有它妙的地方知道嗎?就打個比方,每件東西都有它的美,但是我們能不能發現它的美呢?你要具備發現美的眼睛,發現美的能力,知道嗎?你的智慧要跟境相稱、相融才能發現。

當然說句實話,並不是所有的境都是美。一法皆是十法界,每件東西它可以說是美麗的,每件東西又可以發展出丑陋的。每件東西它又是妙的,每件東西它又是粗的。你可以說因人而異,但是呢,即便排除人的因素,排除我們主觀的眾生的因素,境的本身客觀的這個物體,它也是存在這些差別的,它自己本身也有這種不同的可能性的。那麼好,你能夠對應的能力增強了,自然就把它美妙的一面能夠發現出來,提取出來,就能利用它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你就能夠去除掉,不去管它。

所以什麼樣的智對什麼樣的境,智慧越高的人,能力越強的人,它能活得更加的自在,更加的美妙。智慧越弱的人,他生活的這種質量,生活的狀況,生命的這種境遇就越糟糕,他無力去提升他自己的這個世界,即使有個好的環境在他面前,可能也會被他破壞。打個比方,我們說比如素質不高的人,本來好端端的,我們建了一個非常好的房子,但是不管理好,不打掃,不維護,沒幾天裡面弄得是亂七八糟,烏煙瘴氣。但是有些人素質高,即便這邊可能是一片荒山野嶺,最終把它開拓出建設成一個非常莊嚴的一個道場。為什麼?智慧不一樣。

所以能夠隨著我們的心去轉,心智越高的人,境會越美妙;心智越低的人,即使開始比較好的境界,也會被他轉化成比較低下的境界,被他破壞了。

【其猶影響矣】,所以這裡有個比喻,如影隨形,如響應聲。那麼好,這個影跟響是指什麼呢?形是智,影是什麼呢?境。有什麼的形,才會有什麼的影子。身正不怕影子斜,你身不正那肯定影子就斜了。你形體越大,影子越大;形體越小,影子越小。你長什麼樣,鏡子裡面呈現出來的可能就相對比較端正,你長得丑,鏡子裡面一照還能把你變得好看了?就是隨著心在轉變,心是根據能力的,它是因,它能改變外在的境。

響也是,響必應聲,有聲音就會有響,所以這個聲音,發出來這個聲音、這個聲源不一樣,它最終這個響是不同的一種音響效果。它也是這樣的,一個是因,一個是果,所以在這裡面也是這樣子的。

【故次境說智】,當然這裡面佛法有時候是圓融的,沒有絕對的。我們一般理解,智肯定說應是以我們的心為主,萬法都是唯心所造,唯識所變。但是說實話,有時候從另外一個角度去思維的話,境界跟我們的心理,外在的東西,物質跟我們內在的心理、精神世界,實際上應該是平等的。按照佛法,實際上最終是沒有差別的。但是對我們娑婆眾生來說,我們心能動的能力更強一些,外在的境相對是被動的。但是有些世界眾生就不一樣,人人達到平等的話,心境是一樣的,甚至有時候境界比你這個心的能量更強的都會有。

打個比方,我們現在大家都想,覺得好像自己的心都很大嘛,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改變。但是實際上我們自己個人的積極性、能動性,其實力量是很弱的,更多的是受環境的影響。環境好了你可能就從小成長,以後會有更好的人生的道路,有很大的空間,會走得更好。你從小的環境就很惡劣,你說我根正苗紅,我過去的善根積累很厚,我不會受任何惡劣的影響,我愈挫愈勇,我還是能夠非常茁壯地成長,還是能夠有很大的成就——這種人是很少的。所以我們現在反而在這種屬於初級的、一般的我們善根比較微薄的這麼一種狀態的時候,受環境的影響反而更大。你自心能夠決定自己,這種能力反而是小的。但是修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就不一樣了,你心的能力越來越大,反而環境對你的影響會越來越小,因為你自己心能夠自己做主了。你做不了主,外在的環境隨時改變,外面的人隨便就改變你,你有時候做了一輩子,自己努力了一輩子,但是一個壞人就把你帶壞了,這可能。

【智即為二】,這個智妙分成兩部分。第一個【初總論諸智】,第二是【二對境論智】,兩個部分。

總智又分為六個部分,【一數,二類,三相,四照,五判,六開。】就把它分成這麼一個結構層次。

首先我們看數。今天沒太多時間,我們就簡單看看數,就差不多了。

【數者】,從數字上去說到底有多少種智呢?這裡分成二十種。

第一個【一,世智;】世間的智慧。

第二【二,五停心、四念處智;】從五停心開始,就開始在修學佛法的智慧了。從第二開始都屬於出世的智慧,屬於佛法的智慧,前面都是世間的智慧。二,五停心、四念處,這兩個合在一塊。

【三,四善根智;四,四果智;五,支佛智;六,六度智;七,體法聲聞智;八,體法支佛智;九,體法菩薩入真方便智;十,體法菩薩出假智;十一,別教十信智;十二,三十心智;十三,十地智;十四,三藏佛智;十五,通教佛智;十六,別教佛智;十七,圓教五品弟子智;十八,六根清淨智;十九,初住至等覺智;二十,妙覺智】。

這就按天台宗的這個思路,把世間法、佛法的智慧簡單做個歸納,有二十種智慧。

下面是類,【二,類者】,把它分類,為什麼要這樣分類呢?分成二十種呢?

【世智無道,邪計妄執,心行理外,不信不入,故為一】。把所有世智都歸為在一類,世智是沒有道的,是沒有解脫之道的;它是邪計,就是錯誤地去進行種種執著、分別、計較;心行理外,它跟這個道理是不相應的,它心所想的、所做的都跟道理是違背的,我們叫背道而馳。也不信佛法,也不入佛法,所以把它歸為第一類。

第二我們看,【五停心、四念處,已入初賢佛法氣分,俱是外凡,故為一】。五停心、四念處這是屬於什麼呢?外凡位,而且是三藏教的外凡位,是佛法裡面最初級的這麼一層,佛法裡面最先修行的這兩種智慧,把它歸為一類。

所以大家怎麼修行呀?這裡就可以說得很清楚了,都在裡頭了,五停心、四念處。

五停心以前說過了:貪,多貪眾生不淨觀,多嗔眾生慈悲觀或者慈心觀,多癡眾生因緣觀,多散眾生數息觀,多障眾生念佛觀。就說你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停心,停止五種不正確的煩惱心。比如說你貪心重的人,貪是一種煩惱,主要是貪慾,首先說我們貪自己的身體,或者貪漂亮的身體,不淨觀。這個身體真正漂亮嗎?不漂亮。不僅僅是自己的身體,到後面還得觀這個世界,這個東西真的好看嗎?真的美嗎?這個飯菜真的是美食嗎?美味嗎?都是不淨的。

首先是觀自己身體不淨,後來又觀察自己所貪戀的一切的美妙的環境都是不淨,所以裡面還有什麼種種九想觀呀,白骨觀呀,種種都有。就像你看到白骨一樣的,骷髏,大家看看,學醫學的看裡面都是什麼東西充滿,骨架,最後只剩下白骨了,還好看嗎?還喜歡嗎?討厭都來不及,趕緊走了,是吧?還美呢,美啥美?是不是?就去除你的貪心,知道嗎?就是我們看的都是皮包骨頭,你看的那麼薄薄的東西骨肉全包起來用皮膚:這個人形象挺好,長得挺漂亮,身材挺好,皮膚很白、很細膩,哎呀怎麼好——看的都是表面,實際上都是一樣的,看看裡面,真正裡面包裹的是什麼東西?你看到的只是暫時的現象,年輕的時候好像還能矇騙一時,歲數一大,不都一樣嗎?雞皮鶴髮,你還愛她的身體?不會了吧?更多的是因為你們有親情、有感情,也就這點而已。身體還多可愛?我才不相信呢!

所以這裡面都有這種對治的方法。

其他的也是,嗔心重的人,容易動怒、發脾氣,沒有耐心、急躁——慈心觀,慈悲。眾生都不容易呀,世上苦人多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啊。小孩有小孩的苦,成長有成長的煩惱;中年人有中年的苦,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老年有老年的苦,身體也衰老了,能力也不強了。甚至還有很多人,經常兒女不一定老是在身邊去孝順、去伺候,他很孤單、很寂寞。這都有自己的苦。多慈悲,多去體諒別人,設身處地換位思考,自己有能力,多去包容,多去理解,多去幫助,多發慈悲心,平等的心,你這個嗔心不就越來越少了嗎?看到老人你還不願意,你也有老的時候啊。看到小孩你覺得煩躁,天天還得伺候他,你小時候不是被你父母給慢慢培養出來的?一樣的。

每個生命的成長的階段,成長之中的煩惱,每一個不同種類眾生所遇到的一切的困難,所讓你產生的種種煩惱,實際上你曾經都幹過,你都做過,甚至有時候做得比他還更多,都一回事。所以你不應該這樣,心要放平,能理解,能包容啊,首先是。

後面癡也是一樣的,愚癡沒有智慧。學習佛法,了解種種的因緣。我們看問題都是看表面,看結果,看一個時間,沒有真正去研究它背後的原因,所以我們很多東西沒法去理解。如果我們能夠看到過去,能夠看到未來,能夠看到表面這個現象之外的更多的一些原因、本質的東西,我們很多東西就清楚了,就不會產生疑惑,就不會產生錯誤的判斷,也不會誤解。沒有誤解的話,你就不會產生一個錯誤的行為,這是必須的。

散亂也是一樣的,散亂眾生,數息。心太散,要學會專注做一件事情,專注把一件事情做好,甚至要做到極致。

念佛,去消種種業障。業障深重,多障啊,多念佛。念佛有功德,念佛能增福,念佛能增長智慧,念佛能懺悔業障,能消除業障,能成就一切功德,好好去念。這些東西都在裡頭,這是五停心最基礎的。

還有四念處呢,四念處也跟大家都說過,身、受、心、法嘛。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就是苦、空、無常、無我,大概是這樣子的。

觀身不淨,不淨,觀受是苦,不淨、苦、無常、無我。就世間的東西沒有一件是可靠的,就是這個意思。身體可靠嗎?不可靠,苦啊!觀身不淨,首先是不乾淨的,不清淨的。觀受,你所有的感受都是苦的。

有些人:我感覺很快樂,我有苦也有樂吧?佛教裡面說什麼?三苦,是不是?苦也是苦,苦苦。不苦不樂也是苦,是行苦。樂也是苦,是壞苦,它會變壞的。說壞苦的話,都是說得稍微安慰的話。就是我們所感覺到的樂,在聖人看來,它本身就是苦。你認為是樂,樂是假的,你被這個虛假的暫時的快樂,或者說不圓滿的快樂給蒙蔽了,你受騙了,知道嗎?

就像我們說,舔這個刀尖上的蜜一樣的,你覺得:哎呀,很甜。接下來就把舌頭給割破了,一點點小小的快樂,換來的是更大的痛苦。一時的享受,最終是可能會造更多的惡業,讓你去沉淪墮落,這就是世間的所得,暫時的一種快樂。那這種快樂稱得上是真正的快樂嗎?不是的,它會有嚴重的後果。

所以說我們大家覺得,自己的感受也是一樣,好吃的東西:哎呦,很香,好吃,再多吃一點。這個很甜,我喜歡;這個地方很好玩,我喜歡;這個小夥子很帥,我喜歡;這個工作能掙很多錢,我喜歡。他就被那些東西……就是這樣子的。它就用種種慾望,這些你喜歡的東西啊,它形成這個境界來吸引你。說的不好聽,它就是魔術,是魔鬼,知道嗎?變化出這個境界來勾引你,一勾引你,立即上當了。就像我們現在這個蒼蠅,一聞到香味就上去了,後來你下了藥了,把它給毒了。

人也差不多是一樣的,「先以欲勾牽」,當然不是「再令入佛智」,讓人家最終消滅掉了。世間的東西在我們暫時看來,好像都是能夠獲得暫時的一種享受,實際上最終都是無盡的痛苦。

心也是的,心無常,法無我,無常無我,你的心永遠都是在變的,永遠都在流動,知道嗎?前念後念,念念都在相續,永遠都是不斷的。就像瀑布,就像河流,它永遠在流淌。人家河流有時候還有枯竭的時候,黃河有時候還斷流了,你這永遠不會斷的。每一念都不同,前念想的是這個,下一念就是那個。即使有時候想的是同一類的東西,也不完全相同。比如你的貪心,十年前給你一百萬你挺高興的,到今天給你一千萬你可能都不滿足。十年前一個房子,可能在北京,普通一個地段可能也就一二百萬,兩三百萬,零八年嘛,三百萬左右吧。現在動不動上千萬,你說你還會滿足嗎?同樣的貪心,過去、現在、未來都已經在改變了。沒有一件東西不變,這個不變就是個不確定的因素,實際上就已經在生滅了。前念生,後念未生。前念滅,後念生。後念再滅,後後念又生。老是在不停地轉換,就是因為你的心是無常生滅,所以你的生命也在無常地生滅。你所對應的這個環境、依報的環境,也在不斷地生滅、在改變,所以說叫觀法無我。

這個法不僅僅是心,包括其他的外在的一切的法,物質的、心靈的、都在裡頭。所以這裡面都是在講,我們修行都是從這些地方觀察,你觀察,觀明白了,就有智慧了。觀是因,智就是果。你要用正確的觀察世界的方法,用佛法去觀察世界,最終裡面就能提煉出真實的智慧。你把這個煩惱心給克服掉了,立即就能產生一種智慧。克服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就獲得一種成就。我們叫吃一塹長一智,這不叫吃一塹了,那叫吃虧。克服一個問題就增長一種善根,增長一種智慧。克服另外一個問題,又增長另外一個善根,又增長另外一種智慧。

這是初賢位,屬於外凡,所以把它歸納在一起。

後面還有四善根,四善根是暖、頂、忍、世第一。後面都會講到,這就不說了。暖、頂、忍、世第一,內凡位,故為一。

後面,【四果同見真,故為一】。這個四果是什麼?聲聞四果了,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聲聞四果,他都能見到這個真諦。已經開始證入聖道了,但這個聖道屬於聲聞道,聲聞的果位。但是見到的這個聲聞道不一樣,初果是剛剛到見道位,剛剛見道,他是屬於入聖流,已經從凡夫進入聖人的行列。但是剛剛進入聖人的行列,他見道的這個聲聞道,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見道之後還得繼續往前修,不斷地再克服,破見煩惱之後還得破思煩惱,見思煩惱嘛。然後第二果斯陀含,第三果阿那含,一直到第四果阿羅漢,把所有的思惑全部都給破盡了,這個時候才成就聲聞的極果,到聲聞的最高的果位,就是聲聞的道他已經完全究竟地證得了。但他是這種智慧,他看到的只是聲聞這個智慧的一個圓滿的境界而已,再往上他就不行了。

再往上還得修,還有支佛位,辟支佛,緣覺。【支佛別相觀,能侵習】。他不但能見真,而且能夠侵習氣。就是不但能破見思煩惱,而且能夠除掉見思的習氣。這個習氣是什麼呢?就是你這個煩惱證實已經破掉了,但習氣還存在。就像我們房子,幾十年都沒打掃了,裡面都已經發霉發臭了,然後呢今天大家都來打掃,花了三天時間,終於把它打掃乾淨了。裡面所有的污穢的東西都沒有了,但是裡面還有一種霉味,還有一種怪味呀,一時半會除不了,它暫時還會停留在裡頭,這就是習氣。那還得過好長的時間,可能得幾個月的功夫,甚至一年兩年,這個味道才能慢慢散掉。等所有的味道都散沒了,這個習氣就沒了。就是說現在你不會做壞事了,但是因為你過去做的壞事太多,所以還有些習氣,叫作無意識狀態,你就會做這些東西,不會有意去做壞事。【故為一】,這個支佛又是另外一種。

【六度】,這是三藏教的六度,三藏教的、聲聞乘的人修的六度法門。【緣理智弱,緣事智強,故為一】。他緣真理的這種智慧比較弱,但是緣事的智慧比較強。這因為他們是三藏教的菩薩嘛,他叫事六度,事情的事。為什麼叫作事六度呢?他因為緣事的智慧比較強,緣理的智慧相對弱。他只能修事六度,他修不到理的這種階段。他對這個理,真理的這個認知還不夠深入,所以比較淺。

【通教方便聲聞,體法智勝,故為一;】到了通教就不一樣了,它的智慧相對聲聞來說,前面三藏教的聲聞來說,它智慧就更加地殊勝,他是體法智。前面是什麼智呢?叫析法智。就一個是拙,一個是巧;一個是勝,一個是劣。有些人修行是用笨方法,有些人聰明一點,就用巧方法。用笨方法,花的時間更長,修的程度還不夠深。用巧的方法,說明他本身就比較聰明,根機好,他修學的時間就很快,而且進入的程度也比較深。就是你花五年的時間把這個小學課程讀完,人家花三年就夠,就這個意思,不一樣。

這個析法是一件一件把它拆掉,拆掉之後什麼都不見了,說這個是空的。

人家不用拆,因為你這個是用不同的東西組成的,就知道你是空的。緣起即是性空,不要等到這個緣散了之後,才說是空。緣聚的時候就知道是空,就說我們在正相聚的時候就知道,我們必然有要離去的這個時候,有聚就必有散。你好,等到真正散的時候才知道:哎喲,痛苦了,知道空了。這就是不同的智慧。

【支佛又小勝,故為一】。就是通教的支佛、辟支佛,比通教的聲聞,他的智慧又更加的要勝一籌。

【通教菩薩入真方便智,四門遍學,故為一】。哪四門啊?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四門皆能入真。不管從哪個門,他都能領會到這個真理。他能力比較強嘛,四門皆通。

【通教出假菩薩智,正緣俗,故為一】。前面是緣的真,這是緣俗。出假智慧,出假的菩薩,他要度化眾生,不僅僅自己已經認識獲得真理了,而且必須要去度化眾生,用這個真理去教化眾生。所以說叫「從空出假」,從真裡面出假,用種種方便去度脫眾生。為什麼?沒有假就沒有真,知道嗎?他這個假是度化眾生的一種智慧。這種智慧能夠接引眾生重新又入到真諦裡面來。前面是自己進去了,現在要學會給大家鋪橋,修路,讓大家也進去。

【別教十信智,先知中道,勝前劣後,故為一】。前面只知道真諦,不知道中諦,這個時候別教的話,已經知道中諦了,知道中道的智慧了。所以比前面的藏教、通教都更加的殊勝。但是比後面的圓教它又更加地低劣,就不如了。所以故為一。

【別教三十心,俱是內凡,故為一】。別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三十心,三十個位置都屬於別教的內凡位。別教的十信智,毫無疑問就是別教的外凡位,這裡沒寫,大家寫一下就知道了。別教有外凡,別教也有內凡。十信是別教的外凡,別教的十住、十行、十迴向,三十心是別教的內凡位。

【十地同是聖智】,這是別教的聖位。已經從行位入聖位了,初地就已經入聖位了。【故為一】。這個時候別教的十地是真正的證果的位置,證到了別教的真正的智慧這個果。

【三藏佛是師位名】,為什麼把這個佛又提出來?前面都是講的菩薩位。當然別教的三十心、別教的十信都是菩薩位,三藏佛是佛果位。【勝三乘弟子,故為一;】當然這裡勝三乘弟子,看是哪三乘弟子,藏教的佛,只勝藏教的三乘弟子。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只能勝出他本教的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但是對於通教、別教的三乘弟子他能不能勝呢?不能勝,勝不了。就是他的佛,反而還不如通教的聲聞、菩薩、佛。通教的聲聞、菩薩的話,他們還有時候相當。關鍵是通教的佛他肯定是勝不了,甚至通教的菩薩他也勝不了,不一樣。別教的就更不用說了,就差得更遠。

就打個比方,你小學的老師,弄得不好你可能就是初中畢業、高中畢業,你連我們的大學的學生都比不上,你還想跟我們大學的老師比嗎?比不了啊。明白吧?就這個意思。幼兒園的就更不用說了,當然現在幼兒園的都要求學歷很高了。不一樣啊,我們現在的情況不一樣啊。

【通教佛智,斷惑照機勝,故為一】。就是通教的佛又比三藏教的佛要更高,所斷的惑,斷的煩惱更多。照機,所能度的眾生根機,所掌握的佛法的智慧也更加的廣,更加的殊勝。

【別教的佛智又勝】,又勝於通教佛,【故為一】。好,把他們三種教的佛呢,又放在這一個系列。

下面是圓教了。

【圓教五品弟子,同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故為一】。沒有破煩惱,甚至還沒有伏煩惱,但是能夠知道如來秘密之藏,能夠知道如來真如法性之理,所以他是把它另外分為這一類,這屬於圓教的外凡位,也叫圓教的五品弟子位。

【六根清淨智隣真,故為一】。六根清淨位的智慧已經跟真正的智慧相鄰近了,很接近了,就是鄰居樣的,再過去再往上,就已經達到真正的智慧了,它是叫相似的智慧,所以叫六根相似位,有點相似,有點像了,但不完全是,也叫圓教的內凡位。

【初住至等覺,同破無明,故為一】。從圓教的初住位,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一直到等覺,它都是同破無明。初住破一品無明,二住破二品無明,第十住破十品無明,第十行破二十品無明,十迴向破三十品無明,十地破四十品無明,等覺破四十一品無明,它所以叫同破無明,故為一。

到最終【妙覺佛智】,破最後一品無明,也就是第四十二品無明,成就【無上最尊】,成就圓滿的佛道,這是圓教。【故為一】。

【如是等隨其類分相似者,或離或合,判為二十(云云)】。就他們大概是相類似的,同一類的,比較接近的,把它分成這二十種。

或離或合,是什麼意思呢?有些地方是開,有些地方是合;有些地方說得簡單,有些說得比較詳細;有些地方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有些地方可能有些小小的差異。都包含這個意思在裡頭,就是說,我們說大同小異,大概是這個意思。我們大同小異百分之八九十都相同,就把他們劃在一類差不多,差別很小了,沒必要再把它分為另外一類了,所以就大概把它歸結於二十種、二十類智慧。

所以大家要學啊,基本上所有的佛經,不同的宗派,所有的佛法的智慧都在這裡。那以後就按圖索驥,對號入座,自己去選擇,自己去分門別類。但它肯定不會說貼個標籤,說我是這一類的啊,不會。上面沒有貼標籤,你自己去貼吧。你會不會貼?貼不貼得對?那就是對佛法的一種理解、領悟,你才能決定:哦,這個大概是屬於這一類的智慧,那個是屬於那一類的智慧,所以你得去學習,不學你搞不清楚。你到底修的是啥?你修這個東西到底能夠獲得什麼智慧?獲得什麼樣的果位?得到什麼樣的一種成就?一無所知,反正先修了再說吧,搞不清楚。修到哪個是哪個,不管。有些人就是這樣的,稀裡糊塗嘛。所以這些地方都得學。

什麼樣的境界要了知,什麼境界用什麼的智慧去照,要了知。什麼根機應該修什麼樣的法門,要明白。學佛不能盲從,不能迷信,不能稀裡糊塗,所以這些東西都得學,所以為什麼給大家講?你說:師父,算了,我就不學這麼多了,我就一句阿彌陀佛多簡單,反正佛就把我接引完事了,是不是?都有這麼簡單,你說佛,釋迦牟尼佛還費這麼多時間,費這麼大精力說四十九年法幹嘛?就說一部《阿彌陀經》完事了唄?淨土三經就夠了唄?

所以大家不要這麼說。在宗言宗,在教言教,你在淨土,當然你說淨土法門能夠普被三根,所有都包了,但實際上有這麼簡單嗎?哪位祖師不是學三藏十二部學得差不多都通了,最終才能去給大家把淨土宗給講圓滿、講透徹了?大家以前也學過《淨土宗教程》,基本上有成就的這些大的祖師,淨土宗的祖師基本上都是通宗通教的,這才是大成就。一般的人你能夠當祖師嗎?能夠把這個淨土宗講明白了嗎?講圓滿了嗎?講不明白!所以說明還是得學。

當然有時候祖師為了安慰大家,不要學這麼多,學這個就夠了。就是說看你的根器呀,也學不了那麼多,算了吧。當然我現在得換一種方法,我相信大家都是有這個能力的,沒有關係,先學再說,能學多少是多少,不一定得急於求成。

說句實話,當然我希望大家今生可能都得往生呢,都要決定往生,大家都很急迫。但說得不好聽點,退一萬步來說——不說退一萬步,退得太多,退一步來說,即使你今生沒有往生,你聽聞了這麼多大乘的佛法,甚深的佛理,你現在起步晚,往生的時間晚,說不定哪一生過了幾百年,或者幾萬年,幾百萬年,你品位比人家高,人家還在蓮花裡面等著,還沒出生,你後來先智先開了,花先開了。人家生的可能是凡聖同居土,弄得不好,你生的是方便有餘土呢。開的花還不一樣,都是花開見佛,但是淨土不一樣呀,你這個花是長在方便有餘土裡面,他這個花是長在凡聖同居土裡面。他一開花見佛,聞的法是普通的法,因為你是凡夫,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出蓮花還是凡夫,佛也沒辦法,你是小根嘛,小根先熟,先給你說小法。你是大根啊,你是方便有餘土啊,你弄得不好還是實報莊嚴土啊,一出來,聞大乘佛法。

所以說孰快孰慢不能看一時,有時候不能著急。當然這個也不能誤導大家:啊,那就不著急了,今生不往生也可以——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你今生要盡可能去學習更微妙、更甚深的大乘佛法。我的意思是這個啊,沒其他的意思。那個是退一步來說,那可能是弄得不好你沒發揮好,一般你都會正常的,沒問題都能往生的。

所以大家好好去想想,這絕對不會說錯的,因為佛法它是講究規則的,它是有它的原理、因果。如是因,如是果,善因得善果,惡因得惡果。小因小果,大因大果。大乘佛法,大乘佛果。小乘佛法,聲聞緣覺果。就是這樣的,一點都不會錯。你想圖便宜,你想圖簡單,最終你證得的這個果位,得到的這個果報就小。你花的功夫多,厚積薄發,最終大器晚成。人家雖然是早成了,但是小器。小器可不是早成嘛,容易成嘛。這裡面它是有講究的。當然你如果能夠大器早成,很高興。當然你得前世就已經修了很多世了,修了很多劫了。

好,今天課就到這裡,下面有兩個問題,簡單給大家回答一下。

阿彌陀佛!師父吉祥!上一節師父開示,生滅、無生兩種道滅,即是兩種思議十二因緣,無明滅乃至老死滅。此乃逆觀十二因緣,是出世間的因果。逆觀十二因緣就是把煩惱降伏住,把煩惱給去除掉,那麼生死的根源就斷掉了,生死的果報也就沒有了,也就沒有生死的輪迴流轉了。

這說的都沒有錯。無明滅則行滅,乃至老死滅,就是把無明煩惱給降伏住了,把無明給去除了,這個生死的因沒有了,自然就沒生死的果,就出離輪迴,這是學習佛法的一個原理。

《法華經·化城喻品》也講到,「無明至老死,皆從生緣有,如是眾過患,汝等應當知。」就是法華化城喻品也說到這個道理,無明一直到老死,這十二因緣都是從生緣有,就是從無明有,無明生,則有行,行生則有識,識有則有名色,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一個有,就有下一個有,你生了,就會生它,它生了,就會生下一個。那麼好,你沒有了,它就沒有,這就是佛法的「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一個條件的有無生滅,就決定了另外一個條件的有無生滅,前面一個條件是因,後面一個物是果,但是後面為什麼又叫條件呢?因為它後面的這個果又為其他的物、其他的法可以做因。

打個比方,你是由你父母親生的,然後你結婚娶妻又可以生子。你相對是你父母親的果,你父母是你的因,或者是你的緣,但是你又為你後一代可以做因。你又是果,又能為因。相對前面來說,你是果;相對後面來說,你是因。所以不停地在循環,在流轉,我們的生死也是這樣子的,沒有停止的時候。

懇請師父能詳細開示,我們在日常修行中能抓住這一點突破,從而不斷破除煩惱,出離輪迴,最終獲得解脫。

怎麼才能抓住這一點?那就是現在嘛,我們經常講當下,過去已經過去了,未來的還沒有來,我們最有能力,最能夠契合實際的就是當下這一點,你可能還能抓住。

但實際上也不太容易抓住,因為你想抓住當下這一點的時候,實際上剛才這一點就已經過去了,快速地,剎那剎那,就在生滅之中。但是起碼它這個時間點是離我們最近的,最容易把握的。所以我們得觀注當下,你要提高自己的覺照能力,你能抓住,你能把它照清楚。就像照相機一樣,要具備這個能力,快速抓拍。你照相的能力越來越強,你就能把當下這一念給照清楚,看明白。那看明白之後你才能分析,如果問題你都是模糊的,看不清楚的,你怎麼分析呢?或者這個時間已經過去了,離我們很遙遠了,你也看不明白。即使看明白,可能對我們當下的意義不大,因為這已經形成是過去時了,你現在出現的問題跟過去不完全是相同相應的。所以我們現在每個人根據我們現在所反應出來的這些具體情況,打個比方,你現在可能今生出現的最大的問題,最大的毛病在哪兒?有些人貪心重,有些人癡心重,有些人散心重。你千萬不要說我什麼都重,當然你可能什麼都重。但是你要抓住你最要解決、最急需解決的一個最重的問題,先從這一點去突破。因為這一點可能會隨時出現的,在這裡,這個生命階段反覆出現,出現頻率最高,出現次數最多,產生的問題也會最多,你要針對這個,有針對性地去解決。

那麼說有針對的,我們說前面說的五停心觀就可以發揮作用,什麼樣的毛病,就用什麼樣的藥去對治。怎麼去對治呢?那就是多種方法了,說句實話。比如說,不淨觀裡面也有很多講究,不淨裡面實際上代表苦,不清淨的、不喜歡的東西,你肯定是不願意接受的。不願意接受的東西你可能就會產生厭離,就會討厭,不喜歡,不喜歡這個東西不就是苦嘛,不喜歡的東西,但是它又存在。所以說世間的苦,你要去觀察,觀察這個世間的苦,你就不會去執著這麼多了?你覺得世間很多東西我們所想像的,一種快樂的東西,一種境界,一種喜歡的東西,全部都是假的。本來這個物體本身,這個境界,不是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美妙。首先我們能夠感覺這個物體的感知,也是錯誤的一種感覺,不是真實的心。主觀和客觀,都在產生錯誤的一種判斷,或者錯誤的一種識別。

所以說我們從這裡面慢慢要走出來,要清醒。那用什麼東西去替代?用佛法。改變,你不要用原來的這種觀察的方法去觀察,你也不要去觀察原來錯誤的一種境界。用正確的方法,用正確的境界去替換它。所以大家為什麼要誦經啊,要念佛啊,要修福啊,要修慧啊,就用這些正法,用這些善法去改變我們所對應的境界,用這些正法去改變我們對應這些境界的時候,所抱有的一種心態,一種智慧,用這種智慧的東西去替代。替代之後,自然而然,慢慢地,這些東西、煩惱就會越來越少,厭惡的環境也慢慢就遠離了,這是一個法門,用替代法。

另外的話,有些替代不了的話,有些人還是執著怎麼辦呢?那只能找到它不如意的地方,不美好的地方,苦、空、無常、無我、不淨,去修。有些東西,你直接讓他修佛法,他修不了,他不習慣,那你乾脆就受點苦,多吃點苦,吃夠你就回頭了。但你吃苦不能白吃啊,吃苦的時候還得適當運用佛法,時時刻刻保持一定的清醒、覺知,不要到時候,你吃了苦反而適應了,不吃苦反而不適應了。當然用有些詞不好用,打個比方,我們經常說糞坑裡面的蛆,我就好這一口,有些人就這樣,吃習慣了,你要換一口,換更好的東西,反而吃不下去。顛倒,這佛教裡面叫做顛倒,知道嗎?麻煩。

所以你要明白,你正在做的是什麼,要清醒地認知你現在做的,我現在雖然離不開,但是並不是我自己本心想做的,也要慢慢認識到它的一種過患,它對我所產生的一種嚴重的後果,我慢慢地要越來越淡薄,從裡面慢慢地剝離出來。過去可能是十分的喜歡,現在變成了九分,以後變成八分、七分,慢慢地遠離。靠這種方法,只能這樣去修,你想一下子突破,沒有,不可能的。

所以說從這兩方面,正負兩方面去,一個是正法,增長善根;一個是從負面,就從本身這煩惱之中,去認識煩惱的過患,去遠離。就像我們說,正面教育、反面教育一樣的,都要,拿榜樣來激勵,作為你學習的一個標榜,一個模板,你就學得越來越好。你正氣足了,這歪風邪氣就越來越少。另外,用反面教材,你看,你現在只是小壞蛋,現在這個大壞蛋是這個後果,你想不想成為大壞蛋呢?不想,防微杜漸,慢慢就改變自己的這些煩惱、習氣,讓這些煩惱越來越淡薄,習氣越來越少,就這樣。

所以說人有時候是這樣的,不見黃河心不死,我們人都很可憐,業障太重。不到逼不得已的時候,不願意放下,不願意捨棄,不願意遠離。所以,佛法裡面有時候也讓我們經常去修點苦行,就是這樣,你要體會一下人生的苦,你要鍛煉自己一種堅毅不拔的品格,你要去觀察這個苦所帶來的種種過患。這樣的話,反而你從這裡面會振作,會抖擻。

但有些人,這能力也不具備,修太多的苦,最終反而被這些苦所沉淪,陷沒在裡頭了,受不了。所以不是每個人都能吃得了苦的,吃點小苦還行,吃點大苦就受不了。所以這裡面他也在不斷地在修行,在突破自己。開始是吃小苦,吃小苦你還能保持覺知,保持清醒。然後慢慢再吃更大的苦,也沒關係,對你不會造成什麼障礙和傷害,再增加量。

修正法也是,修善法也是,開始時修點小的善法,修大的善法你修不了,你也理解不透,吃不透,慢慢越修越大,越修越大,善根越來越增長。這兩方面,你這個生命、空間都在不斷地拓展。你生命拓展了,說明生命的能力、智慧已經在增長。所以說你苦也能吃得了,福也能享得了,這樣的話,說明你這個人都能不動心,不變心,這個是修行功夫的增長。當然了,這對我們太難了,趕緊還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這個太漫長了,太艱苦了。

好,第二個問題,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好,四聖界外,涅槃十如,第二十四講有云:無量無作兩種道滅,即是四聖界外涅槃十如。

就是說用這個無量無作四諦之中的道滅二諦,跟十如是進行對應。

其中的道諦即涅槃性、相、力、作、因、緣,就是十如是的如是性、如是相、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等,也是般若和解脫,是般若德和解脫德。無量無作四諦之中的滅諦,即是涅槃的體、果、報,就是如是體、如是果、如是報等,亦成常住法身也,就是對應的是法身德。

這沒什麼問題,就是我們前面學習過的內容,就是四諦之中跟十如是是怎麼對應的,跟講的這種三德,般若德、解脫德、法身德是如何對應的。

請問其中的三德是不是相當於已經合三為一了,是嗎?

說合三為一也可以,說一分為三也行,實際上本身說三德的話,就跟我們講這個三諦講四諦是一樣的,本來是一個,把它分開來就成了三個。就跟我們說,佛有法身佛,有報身佛,有應身佛,佛有三身,佛有三德,但實際上佛不就是一個嗎?真正的佛是什麼?法身佛,這才是真佛,報身佛和應身佛,是從法身佛裡面所顯出來的果報和外在的一個相。

打個比方,這個法身佛是月亮的這個本體。報身佛呢,是月亮放出來的光明。應身佛呢,是應現在水中的月亮,這個影子。那麼真正的本體什麼?就是月亮本身,是月亮就會發光,是月亮就有可能會映現這些影子。但是映現影子也不是月亮自己本身說了算,還有下面這個水,千江有水千江月。沒有水,眾生沒有緣,佛就不會現種種應化身,所以根本的佛只有一個,就是法身佛。

那麼真正的德,那麼般若德跟解脫德也是從法身德裡面引申出來的,般若就相當於佛的報身,解脫就相當於佛的應化身。解脫是為了解脫眾生,用種種法門去教化眾生,度脫眾生,真正的法身跟法身佛是相應的。

所以恭請師父開示一下三德、三寶及法、報、應義理的對應關係。

法、報、應已經講得差不多了,法、報、化,化就是應化身。三寶,三德跟三寶是怎麼對應的?法身德是對應的什麼寶?法寶。千萬注意,這個地方就有點小小的出入,不要說法身德對應的佛寶?不是,法寶。般若德對應的是佛寶,解脫德對應的是僧寶。僧是求解脫的,佛是有圓滿的覺悟的,所以叫般若德,法身是代表法寶。

所以說我們有時候在理解,實際上佛、法、僧也是一體,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法是什麼東西?法性,說法性當然就有法相了,任何世間的一切的法,我們佛教都叫眾生,可以都叫做眾生,眾因緣生法。一切眾生皆是平等,佛是已經覺悟的眾生,僧是正在求解脫的眾生,眾生呢,當然可能就是還在迷惑之中的,沒有修行,正在修行也沒有得到證悟的眾生。但實際上最終大家都可以證得平等的這個法性。證得這個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樣的,佛性是從佛的位置講,法是從普遍的法的這個角度去講。比如說人,人有人性,畜生有畜生性。但是人性之中也有佛性,人性之中也有法性,就是我們不要把這個有情跟無情這兩個東西分開來,明白嗎?有些說法性這是指無情的,把它歸類叫做無情。佛、眾生是有情的,實際上「有情無情,同圓種智」,最終大家的這個性是一樣的,平等的,所以最終我們歸到一起的話,是法。如果佛沒有證得這個法身,沒有明白通達這個法性,他成不了佛。如果眾生不去理解這個法性,不去修這個法,最終也不可能成佛,所以最終圍繞一切的核心是什麼?是法。所以在三寶裡面,實際上法反而是最重要的,以法為中心,以法為住。佛能成佛,是因為他已經通達了一切法,證得了法性。眾生沒有成佛,就是沒有明白這個法性。明白了法性,一切法就通達了,一切法都平等了,沒有問題了,不存在任何的問題。

所以說我們大家都好好去學習,學無止境啊。所以佛覺悟的什麼?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所謂的真理是什麼?最高的法,最究竟、最圓滿的法,代表這個意思。不然佛他成佛沒什麼意思,他要覺悟的就是這些東西,他要了解法的真相,法的真諦。所以我們在世間、出世間這些東西實際上最終可以統一起來。我們人生在世間幹嘛?人生在世間來說當然時間很短暫,也就是為了學習,為了了解這個世界,探索這個世界,了知未知的領域,成就自己沒有成就的種種善根或者品德,這就是我們人生的一些意義所在。你不能說老是在原地踏步,甚至這輩子還不如上輩子,就沒什麼意義了。不能負增長,還是要正增長。說到正增長,實際沒有增長,因為你法性之中都有這些能力,就是把這些能力給恢復,把潛能給挖掘出來,如此而已。要相信自己,就像要相信一切眾生一樣。當然不該相信的時候千萬也不能相信,不是說不要相信,我們內心都是相信的,只是沒到相信的時候,知道嗎?我們內心都想無條件地相信任何人,就像佛隨時都想把這個法說給一切眾生,但是沒到時候你去說,那不是傻子嗎?不能這樣去做!不是我不願做,是時候沒有到,或者說你的能力不具備,得因緣和合,這才是最恰當的。

今天就講到這個地方,其他就不說了,最後請大家一起合掌,我們來念一個迴向。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