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今天我們開始《妙法蓮華經》,那是第四講了,講到我看多少頁來了,該第八頁了,好,才第八頁,這一點就過去了。好,上次我們講到這個漸頓,這裡有個問答,問答在天台宗這裡經常叫料簡。料簡,料,料理的那個料;簡,簡單的那個簡。實際上就是個問答,通過問答把大家對於這個經典教義的這些疑惑進行消除。這就問了,【云何相資】,就是說漸教與頓教之間云何相資,前面不是說漸頓相資嗎?哦,還沒到這裡來吧,應該是上面這一問,哎呀,這裡一晃一晃,剛才給我點的,我看,應該是到這裡來了,我這一看就以為云何相資了,應該是上面這一問,大家看看,云云這裡開始,這一段開始。

【問既以五味分別。那同稱漸】,應該是這個問話。上面是以五味來判釋如來的一代時教,五味大家很熟悉了,五個時間階段,分別對應五種味道,華嚴、阿含、方等、般若、法華涅槃五個時間,分別對應乳、酪、生酥、熟酥、醍醐,這五種味道。以五味來分別如來的叫五時教,五個時間階段的不同的教法。那同稱漸,這個那同稱漸的話,並不是把這五個時間的所有教法,五味法,全部都稱為漸法,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把中間的這三個時間,三種味道,阿含、方等、般若都稱為叫漸教。阿含、方等、般若也就是從乳出酪,酪、生酥、熟酥這三個味道,乳不包括啊,酪、生酥、熟酥這把三種味道都稱為漸教。

為什麼把它們都稱為漸教呢,這裡就回答說,【答。約漸得明五味耳】。把它們稱為漸教,從這個漸的方面才能說明這五種味道的不同。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看看。

【又若小不聞大。大一向是頓】,小不聞大是什麼,小乘的根機聞不了大法。那麼大教、大乘的這種佛法,它一向就是頓法,它就不叫漸,它不是漸教,它是頓教。這說的什麼意思呢,實際上我跟大家說一下,如果大家不聽我講,這東西肯定看不出來,你去找參考書都沒用,參考書上都沒說出來,我自己琢磨出來的,版權暫時歸我所有。當然其他地方有沒說到,我不知道,反正我所看到的沒有。這說的是華嚴時,乳味。大家看一下,小不聞大,佛剛開始成道說《華嚴經》,小乘人二乘人如聾若啞,聽不懂啊,那你這個華嚴是屬於頓教,你頓就是頓,我們小,跟我們沒什麼關係,我們聽不懂,是不是啊?大一向是頓,大跟小之間沒有任何的什麼呢,相互之間的相輔相成,沒有任何的幫助,對小乘人沒有任何幫助。

好,然後再看下面,大家就可以依此類推,我們把第一個給大家說出來,後面大家就會用了。第二句話,【若大不用小。小一向是漸】,這什麼意思呢?第二個時間,阿含時,你一直就是說的小乘法,就是阿含嘛,三藏教嘛,小乘的佛法。你中間從來就不用大,從來不說大乘,那麼它小永遠就是漸,它小就變不了,漸就變不了頓,知道嗎?漸跟頓之間就沒有任何的呼應、相關,這說的是第二個時,阿含時。

然後再往下,【若以大破小。是漸頓並陳】,這說的哪個時啊?大家就知道了,哪個時?方等時。方等是大乘也說,小乘也說,大小同時說,四教並談,藏、通、別、圓四教並談,有大乘,有小乘。但是呢,它是以大乘來破小乘,雖然說了小乘法,最終告訴你,大家不能光學小乘啊,我的本意是讓大家回小向大,以大乘來破除小的,叫什麼彈偏斥小,嘆大褒圓。彈偏,學偏了不行,要學圓教;學小的,呵斥,不行,要什麼呢,讚歎大乘教。所以是以大乘來破除小乘,雖然大小並談,但最終佛的本意是要你們回小向大,放棄學小乘,迴向菩提心,學大乘教,這是漸頓並陳。漸頓並陳那就好辦了,漸和頓之間就有什麼呢,相關,就有個過渡了。那要麼你乾脆就一直說頓教,一直說漸教,那漸頓之間沒有任何相關。有漸有頓,但是呢從漸慢慢地引入到頓,從小慢慢地引入到大,這就是佛說法的一種方便善巧,這是第三個,叫什麼呢,方等時。

再往下,【若帶小明大。是漸頓相資】。這裡說的相資,這什麼意思呢,說的哪個時間,大家都會看,都很聰明啊,般若時。依此類推它按照順序排列的,帶小明大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就說,在般若時裡面基本上都是說大乘法,基本上就不說三藏法,不說三藏法。所以它是什麼帶小明大,實際上這個什麼,用帶小明大,實際上這種說法還不是特別的嚴謹。如果按照天台宗真正判教叫什麼,帶半明滿。帶半明滿,滿是圓滿的,除了圓教是圓滿的之外,其他統統都不屬於真正的圓滿教。所以大乘教裡面也有權教,有實教,只有大乘的實教才是滿字教,大乘的權教對於滿字教來說,它就屬於半字教。只說一半,不完整,不全面,不圓滿,所以它跟我們普通人認為的小乘大乘還不完全一樣呢。所以說是漸頓相資,哪怕你是什麼呢,般若時說三教,說哪三教啊?以前說過的,哪三種教,般若時,通、別、圓。通和別相對於圓來說都屬於漸,只有圓教才是真正的頓,所以叫漸頓相資。帶小明大也是,如果是說通和別相對與圓教來說,它只能算是小。當然它跟這個三藏教的那個小,還不一樣。如果它相對於三藏教來說,通教和別教又是屬於大。所以這說的是什麼呢,第四個,般若時。漸頓相資。漸能夠資頓。頓也能夠資漸。相互之間相互幫助,能夠這樣子的。

【若會小歸大。是漸頓泯合】,你看,這毫無疑問,這什麼,說的法華涅槃時。第五個時間,最後的醍醐味。會小歸大,會三歸一,開權顯實。把所有的前面的三種方便教,藏,通,別全部都歸入大乘的圓教。既然是歸入大乘圓教,好了,漸教變成頓教了。所以說漸頓俱泯。大家聽明白什麼意思嗎?漸教已經變成圓教了,因為經過開權之後,權已經會於實了。那麼權教就不存在了,漸教也不存在了,只剩下圓教。所以漸就泯掉了。漸泯掉了,那麼好,頓教存不存在呢?也就不存在了。沒有漸,哪來的頓呢?所以頓最終發現,它也不存在,它也無法建立。漸和頓是相待而說的。有漸方有頓,有頓方有漸。沒有漸哪裡說什麼頓呢?漸不成立了,漸已經泯滅了,那麼頓也就沒有存在的任何必要了。不是說它必要不必要,它本身就不存在了。所以說漸頓相合之後,融合在一體之後,就分不出誰是頓誰是漸。到底是你呢?還是我呢?所有的眾生都融為一體的時候,你說這是張三?這是李四?實際上就一個人。又不是張三,又不是李四,都是大家所有的總和。就沒有分別,再分成兩個。所有的眾生裡,你是一個身體,他一個身體,大家都一個身體,一個法身嘛。

打個比方,就像我們說的,所有佛的法性身都是一樣的。他成佛之後,我們剛剛念名字,這叫阿彌陀佛,這叫釋迦牟尼佛。從法身來說,哪有什麼釋迦牟尼佛,哪有什麼阿彌陀佛的區別。那都是個名字,法身都是一樣的。但是如果從報身和應化身,那就還是有差別了。那你就是你的,他就是他的,個個又不同。所以大家是要學,明白嗎?實際上佛說的這些法,它都是有一個什麼呢,次第。為什麼要說這個,為什麼這個時間要轉成說那種法。都是對應不同的時機、不同根機的眾生。然後在法上面要巧作方便,施設這些法藥。施設法藥最終目的又是為了什麼呢,讓大家最終都什麼,成佛,開示悟入佛之知見。

但是大家如果真正成佛之後,這法也就無法可說了,沒必要了。還說什麼呢。佛該做的就做完了,你該吃完藥,你已經去掉病了,已經健康了,佛還需要給你開藥嗎?哎呀,我吃慣了,上癮。佛開的藥就是好,我病好了,我也得吃。這就是說明你還沒治好,還沒治好唄。那佛給你開的法藥吃成這個樣子,那要麼就是佛的這個水平不太高,要麼你就是不太會吃,瞎吃藥,無非就是這兩種結果,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最終說,漸頓俱泯,實際上就說法無所用了,沒必要了。你已經成佛了,你已經佛法全部都已經悟得、證得。佛法對你來說,已經瞭然於胸,你唯一需要做的是什麼,用這些佛法去度眾生了。並不是說沒有用了。有些人說,哎呀,我該成就的成就了,沒事做了,無所事事了。不是這樣,度眾生啊。你不要以為你好像就沒事做了,怕你沒事做,讓你度眾生去吧。當然也不是這個意思了,佛本來願就是發願度眾生的嘛。

【故無量義雲。漸頓二法。三道四果。不合。今時則合。即此義也】。《無量義經》說,漸頓這兩種法門,這兩種教法,在三道和四果,它是不合的。今時則合,就到了現在法華會上,它就合在一起了,就說的這個意思。原來是不合,現在合了。佛教不是講和合嘛,要講融合嘛。你要把這東西都得學貫通了,都得融合在一起,不能你是你,我是我,有大有小,有偏有圓,有頓有漸,有高有低,麻煩了,太麻煩了。漸頓二法不用說了,這是判教。我們叫什麼呢,化儀四教:頓、漸、秘密、不定。後面還會說不定和秘密,大家待會兒可以看。前面說的五味教是五時教,從時間的順序來判教。這個化儀四教是從施設的這個藥方來判教。

三道四果,什麼是三道啊?哪三道?地獄,惡鬼,畜生啊?是這三道嗎?哪三道?問問大家啊。聲聞,還有什麼,緣覺,菩薩。對,三道這裡說的就是三乘,大家把它改個名字就完事了,好不好?不然你還以為是惑、業、苦三道,地獄、惡鬼、畜生三道。麻煩了。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三乘,三乘人他是達不到像佛教,這個圓教這麼高的階段,所以他是不合。

四果是哪四果呢?再加上佛。聲聞,緣覺,菩薩,佛,四種果。他都沒辦法把漸頓二法加以融合。到了法華會上,佛把這個意思給大家進行開顯之後,開權顯實,才真正把這三乘四果融合在一起了。雖然表面上看,他們是有差別的,是有次第的。但是一開之後,聲聞、緣覺、菩薩最終都歸於一佛道。你看,聲聞也成佛了,緣覺也成佛了,菩薩也都成佛了,統統是成佛了。那麼聲聞、緣覺、菩薩就成了佛。漸就成了頓了,所以漸就不存在了,就這個意思。就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只有一乘佛法,其他的二法三法都沒有,統統不在,不存在了。

【問。云何相資】,它們漸頓之間怎麼去相資的呢?好,【答。小聞於大。恥小而慕大。是為頓資小】。就小乘人聞於大乘法,然後以小乘為恥,仰慕大乘。然後他就會回小向大,他就放棄了。哦,原來學了這個小乘法還不圓滿,還不足夠。佛說這樣不行,還要趕緊去學大乘法。大乘法更加的什麼呢,殊勝,更加圓滿。這就是以頓來資小。實際上就是以大來資小,以頓來資漸,這個意思。

【佛命善吉轉教。大益菩薩】。實際上前面這一句說的是什麼時,大家就不用說了,前面應該都知道了。說哪個時啊?小聞於大。恥小而慕大。是為頓資小。哪個時?阿含時?哪個時啊?聲音大點,方等時,主要說的就是方等時。

我們再看,【佛命善吉轉教。大益菩薩。是為漸資頓】。佛命令,善吉來轉教,什麼叫做轉教呢?就是佛已經把前面的這個大乘的教法,給大家說了一遍。然後後面呢,又讓這個善吉來重新再給大家說,就有點像是復講一樣的。再轉一遍,這叫做轉教。善吉是誰啊?誰是善吉啊?文殊(眾答),文殊是妙吉,好不好?妙吉祥。文殊,這,有沒有知道善吉是誰的,應該曾經看過,但大家不一定熟,善吉就是須菩提。須菩提是梵音,翻譯成漢文、中文的意思就是善吉。我們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裡面就須菩提、須菩提,知道嗎?佛跟須菩提之間,相互之間老是問答,須菩提是不是這樣啊?須菩提說,不也,否也,世尊,不也,世尊,反正就是這樣,相互之間老是這樣。就是須菩提在《金剛經》裡面他是屬於當機眾,他具備這個因緣和這個資格來跟佛相互之間對答。所以你看,他問的也好,他回答的也好,都不犯什麼錯誤。不會說,佛問須菩提怎麼怎麼樣,須菩提回答完了。嗯,你這樣是不對的,你須菩提,你答錯了,沒有這樣的。他一答肯定都是對。

所以說這是為什麼以漸資頓,本來是說菩薩利益大乘的,《金剛經》啊,當然不僅僅《金剛經》,其他的般若經典裡他都參與,因為他是解空第一嘛,須菩提。他是以漸資頓,他是屬於聲聞啊,但他表面上是聲聞,實際上已經不是聲聞地位了,看到他是小乘的聲聞,但是他反過來以漸資頓。他可以幫助這些大乘的菩薩,讓他們獲得對於佛法的一種認知,大乘的一種認知,所以說是以漸來資頓。所以有時候你別看,光是大可以資小,頓可以資漸,不對,漸有時候也可以資頓。所以為什麼在方等的時候、在般若的時候,為什麼有時候還得說這個小乘或者說漸教呢?必須還得說,你光說頓教,大家也沒辦法,根機不成熟啊。

就像我們打個比方:我們修行一樣的,每個人修行哪這麼容易。啊,一皈依,你以為你就成了真正佛子,好像多清淨樣的,差得遠呢。剛入門,剛掛了個號,你到醫院去掛號,掛了個號。我是病人,人家給我看病了。哎呀,我很高興,人家不丟棄我,人家醫生願意給我看,掛上號了。還沒看你到底多少病呢,還沒給你開藥方呢,還沒熬藥,還沒吃藥呢?吃了藥之後到底效果怎麼樣,還搞不清楚呢。所以說這裡面還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就說你老毛病老是復發,老病會復發的,習氣太多,所以有時候還得吃點漸教,來點方便的。你直接來頓教,給你說《華嚴》,給你說《法華》,你受不了。

所以我們看,我們經常學佛的人,經常就出現這個毛病。以為,哎呀,我是佛子,我要對自己要求很高,要發菩提心,我要向佛學習。我任何時候起心動念都要跟菩薩一樣的慈悲智慧,不能起凡夫心,一起凡夫心自己都沒辦法去原諒自己。但你不知道自己無量劫以來就造業的一個凡夫,業障得多重呀。你世間吸個煙,你要戒煙,上癮了,你說一下就不吸了?那你這得多難受啊。你要是吸毒,中了毒癮,你說一下我就不吃了。我用非常強大的這個意志力,我去克服,弄得不好人都得死。那我們學佛實際上是一回事,我告訴你。

大家這個貪瞋癡這個毒啊,非常非常的深,你別說漸教還得修,你世間法有些東西都放不下。不要吃了,不要喝了,原來一年能掙一百萬,我現在我不掙了,我工作都不要了,我專業學佛,我屬於專業學佛居士。也不出家,出家也未必就需要你。說句實話,因緣不成熟啊,那人家也不一定想出家。好,啥世間事都不幹了。當然想法很好,但說句實話,你突然來個一百八十度的轉彎,你轉得了嗎?受不了。剛開始精進、努力啊,對自己非常的苛刻呀,後來,好,習氣一復發,麻煩了,受不了,退心了,懷疑了,甚至對佛法產生誹謗都有可能。呀,不是這樣的,原來說這個藥包治百病,但怎麼到我這裡就治不了呢。你不知道你的病情有多複雜啊。

所以說有時候,為什麼我上次跟大家講,就像治水一樣的,你光堵也不行,光疏散也不行,又要堵,又要疏散。堵的話是用佛法來對治你,它是相互之間一個鬥爭,是矛盾的;疏散的話,有時候就是說稍微適當地放鬆一下自己,因為你的習氣很大,你不給它疏導的話,它一下會把這個堤給衝垮。老堵你堵不了,你沒這麼大力量,你肯定沒辦法跟這個洪水猛獸抗爭,這洪水太大,你堵,堵不了,放一放吧,給它更大的空間,但是不像以前這麼肆意氾濫就行。然後呢,慢慢地再堵,知道嗎?邊退邊戰,不要直面去交鋒,直面交鋒你沒這個本事。把敵人的兵力分散,就跟我們抗日戰爭是一樣的。有人說,哎呀,東三省,當然那時候是故意的,算是投降主義,直接退讓,就送給人家了。你真要跟人家打,肯定打不過,我拚死,正規軍全部上,大會戰,把所有的寶全部押上,兵力全壓上,那就全完了。就在那塊土地上大家都集中兵力,最終你肯定鬥不過人家,你力量跟人家還是比較懸殊,你人多有什麼用啊?兵力不強啊,戰力不強啊。乾脆把他放進來,當然也不是故意放啊,慢慢地放,不是潰退、潰敗,他面積大了,他兵力分散了,然後你再去跟他拼,那就好辦了嘛。學佛也要學會這些,知道嗎。

我們經常學佛,看到很多人都比較傻、特笨、特愚蠢,當然我也包括在此列,慢慢自己總結這些經驗,自己對自己傻還行了,對別人也是一樣的。你學佛的人怎麼能說這種話?你學佛的人怎麼能幹那種事?你還是不是佛教徒?動不動就以佛法的標籤給別人亂貼。說得不好聽一點,就像我們屬於文革的殘毒啊,沒事給別人戴大帽子、寫大字報,這一點很糟糕。你看還皈依佛,學了好幾年了,還是這樣子,哎呀,簡直就是我們佛門的這種羞辱、敗類,怎麼怎麼著。你也不看看你自己,你有資格去給別人評判嗎?給別人下這個結論嗎?去說這種話嗎?本身就是錯的。說句實話誰不是從三惡道裡面出來,誰不現在都在六道裡面混啊!你三善道又怎麼樣,你個人道,人毛病多得很,你一不小心隨時都跌到三惡道裡面去。你剛剛從這個牢獄裡面,被禁錮的地方剛剛釋放出來,你還沒休養生息呢,你說你趕緊成佛吧,一下就趕緊走吧。你想走,想是想走,走得了嗎?有那麼容易走嗎?你總得給別人時間嘛,給別人更多的因緣嘛。

所以大家注意了啊,以漸資頓,世間的善法有時候也不能完全不去修。正常的、積極的、健康的一些事情,不能完全放棄。我純粹就喝法藥,其他的世間的藥不喝了,世間的事我都不幹了,我沒興趣,我就一心向佛。關鍵你能一心嗎?你心一不了,從你自己的善根來說你不具足,從你外在的因緣來說,沒有外在環境的配合。福德智慧都不夠,走到半路上,中路就什麼呢,夭折了。基本上都屬於這樣子。一夭折還不如人家慢慢地修呢,完蛋了。這一完蛋,我告訴你,要麼破戒,要麼破見,一下就墮落,基本上墮落地獄的多。墮到地獄裡面那就長期地慢慢在裡面混吧,一時半會兒出不來。出來之後,你天天都是在地獄跟這些極惡的人處在一起,你說又染了多少習氣,天天都在那裡受刑,你想想,哎呀,心裡極其的扭曲、難受。老被別人一吹又活了,一刀又砍下去又死了。懷著多大的不平的心呀、仇恨的心呀!你說回到人道來,這些基因帶過來,這些種子帶過來,你做人也不好做了,說句實話。

所以說這些惡習力量很大,你要變成個善人,除非你過去有堅強的、非常大的一個善種、善根,它突然一下能夠衝破過去的這些惡習的重重障礙,你才可能在某一個很短的時間階段上升,做人或者升天,這個時間是極其短暫的,在下面的時間是極其漫長的,就這麼回事。如果不是這種比例,你想想,如果是善道容易,惡道反而待的時間短,難的話,那你早就已經成就了。也就不要靠佛來解救你了。就是因為你是往下容易,往上難,都是這樣子,你要往更高的上面就更難了。想你好不容易來人道混混,都已經是百千萬劫難遭遇的人身了。聽聞佛法也是,你說我一下就悟得佛法,我一下得道,那就胡思亂想,那就異想天開吧。不說這些了。

【如前分別。但約顯露】,前面都說的是顯露,不管是漸教也好,頓教也好,前面五味教也好,都是從顯露來說的,都是明明白白給大家說出來,這是漸教啊,這是頓教啊,這是華嚴,這是阿含,這是什麼什麼五時,五味啊,【明漸頓五味之相】。給大家說出來了。

【若論不定。義則不然】,僅僅就是以為顯露,就這麼簡單嗎?有時候不是顯露的,有時候不是這麼明明白白給大家說清楚的。不定教,就是佛法,佛的這個善巧方便啊、神通啊、智慧不可思議。

【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游化鹿苑】,高山頓說什麼意思呢,說《華嚴經》唄,說華嚴頓教啊。日出先照高山嘛,不動寂場,寂滅場,就是佛成道的地方。他不從成道的這個寂滅場出來,自然而然就能分身到鹿野苑去什麼呢,游化眾生,教化這些聲聞弟子。前面是屬於頓教,游化鹿苑說的是什麼教啊,阿含教,屬於漸教,這就不定了。你看,大家以為,是不是就在這個說華嚴的時候,就僅僅說華嚴,就沒有說阿含啊?NO,不是這樣子的。佛的神通、佛的威德不可思議,同時在說這個時候,不妨他分身到其他地方說其他的教了。

【雖說四諦生滅】,再往下,【而不妨不生不滅】。你看,雖然說鹿野苑,比如阿含教是說生滅教,屬於三藏教,但是不妨他同時又可以到其他地方說什麼呢,不生不滅。甚至就在這個地方同時說也可以,也不是,異地亦說,同地亦說,這就叫不定。就同一個地方,你看他好像是在說這個教,不一定,他同時也在說其他的教,其他不同根機的眾生聽到的就是漸教,根機高的眾生聽到的都是頓教,這就屬於不定啊。

【雖為菩薩說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你看,這都說了,這實際上引經據典,都是這樣的。跟菩薩說佛的境界,說大乘的圓教,但是同時也有二乘人能夠獲得利益,二乘智斷。雖然五人證果,五人是什麼,就是鹿野苑,五比丘唄,證得果位,但是也不妨八萬諸天獲無生忍。無生忍這是大乘佛法,你不要以為就僅僅是五個人在這聽,只有這五個人聽得到這種利益,只是得到小乘法的利益、漸教的利益。不對,同時還有八萬這些天眾也在來聽法,他們得到的是無生法忍,可不是證得小乘的阿羅漢果之類的。

所以,【當知即頓而漸。即漸而頓】,這個什麼意思呢?就是漸中有頓,頓中有漸,在說漸教的時候可以說頓教,在說頓教的時候同時也可以說漸教。不要以為漸教僅僅就是漸教,頓教就僅僅是頓教這麼簡單。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實際上這很容易理解的。打個比方,我們做個非常淺顯的例子。六道眾生,品類不同,但是拿我們人來說,人有人中之人,人有人中之天,明白什麼意思嗎?如果你把自己這個人的本分做好了,你就算是人中之人。但是你比一般的人做得更高,你相當於天的一個修為的話,你雖然在人,相當於人中之天人。但是你這個作惡那就不用說了,人中的畜生也多啊。人中惡鬼,人中地獄嘛。所以你不要僅僅以為人就是人,錯了,人不僅僅是人呢,你現在是人,你現在所做的是不是合人的標準呢?不一定啊,就看你做的是什麼。你現在所做的就決定你未來是怎麼一個走向。你不永遠是人,不僅僅只是人,人也不僅僅會做人事,人還會做很多事啊。可不是這樣子的嘛,漸教不僅僅是漸教,漸中有頓,頓教也不僅僅是頓教,頓中有時候有漸。那佛說法更是這樣,隨意自在,你說一法就只當一法來用啊?哪這麼簡單啊,純粹就說一法,或者怎麼說,不可能的。

你看,【大經云。或時說深。或時說淺。應問即遮。應遮即問。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大經云,或時說深,有時候說深法,有時候說淺法。佛就是隨意,他在不定之中,哪怕是不同的眾生,他是說的不定法,哪怕是同一類的眾生,有時候也說的是不定法,明白嗎?等於開個藥方一樣的,你光開開這個藥不行,還得有其他藥的配合。你光吃醍醐啊,吃久了你受不了,給你再吃點什麼,生酥熟酥的,再喝點牛奶,乳之類的,乳酪之類的,哎,還是這個更舒服。天天就吃一樣的,你胃口還真受不了,你沒這麼好的胃口。所以說大家就知道,應問即遮,應遮即問。有時候應問的時候,比如說該問,是不是佛就一定回答,不一定哦。佛就不回答了,有些人問,佛默然不說,默然不答,有的時候別人不問,佛反而什麼呢,主動地給大家回答,問答。他就看機緣,知道嗎?當然這裡面還不僅僅是這個意思,就說有時候應該跟大家說頓的時候,不說了,說漸了,有的時候該說漸的時候,說的時候不說了,說頓了。

打個比方,就像我說法,就得照顧全面啊,主要讓大家大多數都得聽懂。當然有時候說得太淺了,就簡單地釋文解字,或者來個什麼簡單的解釋,我們有很多其他的講經的這些錄像啊,視頻啊,包括這些書籍都有。但說得太簡單淺顯的話就沒什麼意思了,你只是照顧那一部分人的需要,所以我必須還把它基本的一些道理用《法華玄義》做一個底本,為什麼?學習的一個資料,它是基本上的把這個佛法,《法華經》的這些內容都挖掘出來了,它是解釋《法華經》所有的論點裡面講得最好的,代表我們中國對《法華經》的解讀的最高水平。我不能說讓大家放棄這個深入經藏、得到更高智慧的這個機會啊。所以說,又得說深一點,但是更多的時候可能是說淺。

當然大家可以誇獎我一下,什麼深入淺出,實際上達不到,或深或淺都得顧及到,那佛說法實際上也是這樣的。淺就永遠淺,那大家沒辦法提高;深一直深,那這些普通的人他怎麼去悟入呢。他沒辦法去普攝三根,普被三根,所以這些地方大家都得好好去想。那當然肯定,即使我這樣說,大家實際上也有反饋,哎呀,法師你講是講得好,道理講得深,我們確實也一時消化不了,我說消化不了正常,你一堂課你就消化得了,你也太把《法華玄義》當作兒戲了,哪這麼容易的呢,可不是這麼容易的。你看我學了,當然我也沒學多長時間啊。就這麼學,很多東西實際上也不一定搞得透,就那麼回事。也跟大家講過,大家估計,當然有個別比較傑出的人,可能比我智慧更高,學一遍可能就夠了。但是一般不太會遇到這樣的事,且得學呢。你學完之後,你過些天你再看,又不一樣,又有新的發現,又有新的體會。

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一時之中,不是說一個法,一說之中,也可能說的不同的內容。一念之中,可能也是有什麼呢,有頓有漸。老是在不停的變化之中,你不要以為一個時間就說的這個東西,說的一個法會,就是說的這個法。一念大家都是同樣的念頭,都在想這個事,不是這樣子。備有不定,都有什麼呢,不定這麼一種情況存在。

【不同舊義。專判一部】,就不同以前的其他的一些法師,或者一些宗派判這些教,認為說,這個教就是這個教,專判一部,它就這個內容,鐵板一塊。不是這樣子,所以為什麼天台宗它這個圓融就做得好,它有別、有通。別的話,是相互之間有不同的地方,專判一部,你這一部是有自己的特點。但是它也不否定你這部之中有其他部的一些內容,相互之間又是相通的,這才是它一種,我們說的一種智慧所在。

【味味中悉如此】,這是什麼意思呢?乳、酪、一直到醍醐,五味各有不同,這是基本的一個概念,這不能否認。但是你以為這個五種味完全就截然不同,沒有任何相通的地方?錯了。味味之中,一味之中又有其他的四味,就是一味又具五味,五味就成五五二十五味,明白嗎?它都是一脈相承的,從乳出酪,從酪出生酥,生酥再出熟酥,熟酥最終再提煉變成醍醐,最上的味道。但最終它實際上的本質不都是一樣的嗎?只是這個味道可能更純一點,這個味道更好一點,都是從牛出來的,明白嗎?從牛出乳啊,明白嗎?這個牛是誰啊?牛就是指的佛,我告訴你,這裡用個比喻啊。佛給我們說佛法,等於從牛出乳,從乳裡面再慢慢提煉,一個味道比一個味道好。酪、生酥、熟酥一直到醍醐。沒有佛,沒有這個牛,你們吃啥啊?說句實話。

【此乃顯露不定】,就是這個不定說的是顯露不定,很明顯的,大家都知道的。它們中間不會有決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說這個時候,同時又說其他的,這個時間可能又說其他的,都有這樣。還有一種叫秘密不定,秘密不定實際上叫秘密教。所以頓、漸、不定、秘密,不定教實際上叫顯露不定教,秘密叫秘密不定教。就分別把它簡單了,中國人喜歡簡單,把顯露不定,把這個顯露兩個字去掉了,就叫不定教;把秘密呢,又把這個不定教給去掉了,叫秘密教,所以顯露秘密不定。【秘密不定。其義不然】,就是其義跟顯露不定呢,它的意思又不完全一樣。

【如來於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機。若時若處。三密四門。無妨無礙】。就是如來於佛法,對於佛法是得到最自在的這麼一個人。若智若機。他的智慧也好,他對於這個根機的這種鑒定也好,鑒察也好,時間、處所他都自在無礙。三密四門是什麼意思啊?什麼是三密啊?身、語、意三密。為什麼叫秘密呢?就是佛的這個身語意三業不是眾生所能夠思議的,所能夠完全理解的。我們身語意三業叫三業,身語意,造作叫三業,佛的身語意就叫做三密,知道嗎?我們是在造業,有業就有果。佛叫三密,你看他也在說話,你看他也在吃飯,你看他好像也在動念,實際上跟我們所想的不一樣,你根本就猜不透,不知道。四門,哪四門啊?眼耳鼻舌啊?那叫六根之四根,眼耳鼻舌身意,四門哪四門?大家有知道的嗎?這個不說大家也搞不清楚,當然後面實際上說到了,大家如果往後面看,就可以看得到。

先不說吧,先往後看,【此座說頓。十方說漸說不定。頓座不聞十方。十方不聞頓座】。這是一句,十方,在十個方所都在說漸教,說不定教。此座,只有在此座是說頓教,在我們此時此刻,其他的所有地方都是說漸教和不定教。但是我們在此座聽這個頓教的人呢,聽不到其他十方說的這個漸教和不定教。但實際上都是同時說,你聽到的就是自己這個位置的頓教,人家十方聽到的是他們自己本身聽到的漸教和不定教。相互之間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這所以叫做秘密,互不相知,所以叫秘密。說的是不同的法,互不相知,這叫秘密不定。如果是說的不同的法,相互之間你也知道我聽的是什麼,我也知道你聽的是什麼,各自相知,這就叫什麼?顯露不定。互不相知叫秘密不定,他們差別就在這裡。都是佛什麼呢,說不同的法,各自聽到的也是不同的法,但是互不相知,就是秘密不定;互相知道,那就叫顯露不定。僅僅就這個差別。

反過來,【或十方說頓說不定。此座說漸。各各不相知聞。於此是顯。於彼是密】。在十方說的是頓教和不定教,只有在此座,在我們此時此刻,在這個地方說的是漸教。各各不相知聞,在此座聽漸教的人不知道十方說的是頓教和不定教,在十方聽頓教和不定教的人也不知道我們此座說的是漸教。於此是顯。於彼是密。就是我們自己對自己聽到的東西是什麼呢,是顯,我們當然知道啊,我們聽的就是什麼呢,此座說的是漸。但是我們同時不知道十方說的是什麼呢,頓和不定啊,所以說於彼是密。自己知道自己,別人也不知道你,別人知道別人自己,我們又不知道別人。所以這個密和顯又是從這兩方面說。對自己來說,當然我們知道我們自己聽的是什麼,這是顯;對別人說的是什麼,聽的是什麼,我們搞不清楚,這就是密。反過來別人也不知道我們,那是密;別人知道別人自己聽的是什麼,這是顯。大家聽明白沒有?只知道自己所聽的,不知道別人所聽的。知道自己所聽的,那當然對自己來說是顯的,但是對於別人說就是密。但實際上這還是屬於秘密教,就是我們說的各自不相知。你自己知道自己,這都不算數,這只是說句話而已。

好,再往下,【或為一人說頓。或為多人說漸。說不定。或為一人說漸。為多人說頓。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你看,為一個人說頓教,為多人說漸教和不定教,反過來為一個人說漸教,為多人說頓教,就把這兩個做個對調。但是不管怎麼樣一種形式,互不相知,互為顯密。就跟前面這個意思一樣的,這就不用說了,自知是顯,不能知道別人這就是密,叫互為顯密。對別人來說也是這樣子的,他知道自己,但是他不知道你,知道自己那就算是顯,不知道你的所聽的東西那就叫密了。這是對一個人來說,實際上他說的是不同的一個概念。

大家看啊,十方,有時這些是一人,這裡說一座,你看,【或一座默。十方說。十方默。一座說。或俱默。俱說。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有時候說,有時候是默,不說;有時候是一座都說,有時候一座都不說。或說或默,反正佛都是自在地運用。有些人說,佛都不說法了,那對我們能有什麼利益嗎?不行,有時候還就得不說,不可說嘛,有時候是不可說啊,各各互不相知。

【雖復如此。未盡如來於法自在之力。但可智知。不可言辨】。即使是這樣,我們把種種情況給大家做個介紹,於十方於此座,說頓說漸,說什麼秘密,說什麼不定,或說,又或不說,也沒有真正把如來自在、於法自在的這種宣說的這種力量,把這種神力說出來,只可以智慧來知道,不可能用語言去把它說清楚、分辨清楚。

【雖復甚多】,雖然有種種不同的這種形式,但最終也不出這四個教。變來變去,它就是這四個東西在變化。頓、漸頓、不定、秘密,這叫化儀四教。就是佛為了度化眾生,施設的種種教化的一種方式,我們叫做藥方。都叫藥方,但是不出這些藥,就是開的不同的藥方而已。藥嘛,都是這幾種藥,反正變來變去的,這個多開點,那個少開點,開一味,開二味,開多味,就這樣子。但根據每個人的病不一樣。

【今法華】,現在最終做了個小總結吧,現在我們說《法華經》【是顯露。非秘密】。你看,它是顯露教,不是秘密教,大家各自相知,明明白白說出來,這就是圓教,大家也都知道是圓教。

【是漸頓。非漸漸】,這個要理解就難了。漸頓,什麼叫做漸漸,漸教就是漸教,來個漸漸教,頓教就是頓教,還來個漸頓教,難道還有頓頓教嗎?他說這個漸頓是什麼意思呢?是開權顯實,知道嗎?權就屬於漸;實,顯實就屬於頓,知道嗎?所以為什麼叫漸頓啊?開漸為頓,並不是說《法華經》裡面就完全不涉及到漸教了,但是它能接引漸教進入頓教。這才是《法華經》了不起的地方,知道嗎?我頓就一味是頓,永遠就是頓,你們漸根本就摻和不進來,我也不屑於說你這些東西,你們就根本達不到這個層次。你們是漸教,你們是鈍機,不是利根,你們永遠都是鈍根,沒辦法,不行。可以的!機緣成熟了,漸也能入頓,所以到法華會上,開權顯實,會三歸一。所有的漸教、所有的漸教的根機全部都匯入頓教,圓教,這才是法華了不起的地方,其他的經典沒這個。

《華嚴經》也沒有啊,我告訴你,《華嚴經》比《法華經》不如的地方就是這個地方。《華嚴經》也有圓教,但是《華嚴經》也有漸教,漸不通頓,頓不通漸,漸頓不相濟,這就是《華嚴經》不足的地方,而《法華經》把這些東西全部給解決掉了。

大家要相信自己,雖然你前面在修行,功夫還日淺,還差得很遠,但是我給你們授記,你們將來都能成佛。佛在《法華經》中這麼說了,這不是我說的,這是《法華經》上佛說的,明白嗎?就這個意思。一個是要確立大家,唯一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佛。另外要相信自己,即使你自己現在離成佛很遠,只要你確立成佛的目標之後,你必定能成佛。有早有晚沒有關係,知道吧?成佛的最終這個果是確信不疑的。所以佛為了證明這個因果之間,它不會有任何的這種錯亂,因賅果海,果徹因源,他就直接給大家授記了。

大家要相信自己,不要相信:啊,我是小乘人啊。哎呀,我是鈍根的人,我沒那麼大的本事,沒那麼大的善根,我修不了這個東西。很多人就怯懦了,對自己懷疑,覺得自己根本就差得很遠。不要這麼想,雖然要謙虛,知道自己差得很遠,也得抱定堅定的信心。只要假以,不是時日啊,假以無量劫、多少劫,總還是可以成就的。所以說它是漸頓,漸頓並不是說漸僅僅是漸,漸也變成頓了,由漸到頓,開漸為頓。經過開實之後,漸教也歸入頓教了,方便就變成真實了。

非漸漸,前面的都叫漸漸,什麼阿含啊,方等啊,般若啊,都是漸漸,一個是漸初,一個漸中,一個漸後。初、中、後,好像有些差別,但都屬於漸教,漸初當然是最低級,屬於什麼呢?阿含,三藏教;漸中,中間,屬於方等;漸後屬於什麼呢,般若。但是都沒到最終成佛,沒到法華,所以它還不夠圓滿,都通通屬於漸漸,沒有頓,漸中只有漸,漸還永遠是漸,沒有開漸為頓,所以它漸就變不了頓,叫漸漸。

那麼有些人就在問了,那華嚴應該叫什麼呢?華嚴是不是應該叫頓頓呢?華嚴也不能說是頓頓,華嚴這要我來理解,應該屬於頓漸。我這個理解、我這個判斷基本上,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啊,我也看過一些那個,應該用頓漸兩個字比較合適。它看是頓,但是頓中之漸,明白嗎?它應該沒有經過開顯,開權顯實,所以它頓永遠是頓,漸永遠是漸,它這個頓還不夠圓滿,因為頓中沒有漸,所以頓不能圓滿了,知道嗎?頓跟漸之間是有分別的,叫做二法,不是不二法。所以雖然看是頓,實際上是頓中之漸。明白我的意思嗎?那有些人說,難道法華是漸中之頓。不是這意思啊。漸也變成頓了,頓還是頓,這樣理解這個漸頓。

好,【是合。非不合】。大家都是和合的,都是融合的,不是不融合的。漸就是漸,頓就是頓。頓漸沒有任何的關係,不是這樣的。【是醍醐。非四味】,你看,不是其他的四味,非四味就不用說了,不是前面的這個乳、酪、生酥、熟酥,它完全是醍醐味。就是佛法之中的最頂級的味道,最高的佛法,最頂級的佛法了 。

【是定。非不定】。是決定說,而不是不定說。什麼呢?就決定說的就是圓教,一乘之法。而不是說,哦,我說圓教的時候我來點其他的,頓、漸、秘密、不定,來點其他的藏、通、別,沒有了。純一法味,就是說的一乘之法,就是一味,醍醐味。所以這裡就看出來,【如此分別此經。與眾經相異也】,才看得出來《法華經》跟其他的經典不同的地方,也看出它超出其他諸經的地方。為什麼成為經中之王。不給大家分析,你光知道經中之王,為什麼稱為經中之王,講不出個所以然來,不懂其中的道理奧妙,這就看出來了。

好,【又異者】,你看,又跟其他的諸經不同的地方,繼續接著說,【餘教當機益物。不說如來施化之意。此經明佛設教元始。巧為眾生作頓。漸。不定。顯。密。種子。中間以頓漸五味。調伏長養而成熟之。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脫之。並脫並熟並種。番番不息。大勢威猛。三世益物。具如信解品中說。與餘經異也】。你看,為什麼跟其他的經典有不同呢?其他經典教法都是當機益物,雖然也是對眾生的根機說法,能夠利益這些眾生,讓他們得到利益,但是沒有說明如來施化的本意。如來教化眾生,就是讓眾生最終成佛,唯一的一個目的,就是讓眾生成佛。而不是說四諦法,讓你成了個聲聞、阿羅漢;也不僅僅說十二因緣,就讓你成個緣覺;也不僅僅說六度,讓你當個菩薩。就最終讓你究竟佛道,這才是佛說法的唯一的目的,施化的本意。但是其他的經典沒有說到。他就就事論事,我說的這個法,我就讓眾生得到這個利益。但是之後,還有什麼路要走的,最根本的目標是什麼,沒有說清楚。一般都不具備的。而《法華經》是什麼,全觀的整個佛法,全面地看待整個佛法,把整個佛法都跟你說清楚了。而且把最終的目標給你提出來了,佛的本意給你說出來了,這是佛化教的始終不始終啊,就這個意思。

好,巧為眾生作頓、漸、秘密、不定,種子,善巧地為眾生做種種種子,頓、漸、不定、顯、密、種子。像我們現在,說句實話基本就屬於種種子,知道嗎?我們這個田之中啊,福田之中都沒這些種子,現在都屬於種種子。種了種子大家就不能著急啊,剛下種啊,有些種子都還沒下呢,我告訴你。種子還不夠啊,太少了,還沒下呢,沒下幾個種子呢,就望著它開花結果。才下一顆種,兩顆種,種子太少,不行啊,它是一個大的工程啊,就盼望著要成佛,沒辦法,你不讀法華,你怎麼知道啊,大言不慚。

我們現在都屬於種種子,種子都差得很遠。不然的話,說句實話,你們還來聽我講《法華經》幹嘛,你直接上極樂世界,直接聽釋迦牟尼佛去講,去他那法會上去聽《法華經》,到我這裡來,說句實話,肯定最多就是種個種子,這個種子還不一定是優良種子,說句實話。不是優良種子沒辦法啊,我這個種子公司也不是那麼好,優質的,起碼比沒種子好啊。多少給你們賣一點吧,大家也不要嫌差,拿錢來就行,隨便賣,都可以。起碼有機會買到種子,不然都買不到啊,你想種種子,機會都沒有了。如果你是真正要種的種子好,那當然肯定得親自聽佛說,他給你們種的種子得多好啊,多優良啊,多優質啊,以後開的花得多美啊,多璀璨啊。

然後大家一看,哎呀,一個個,有些人聽經都不聽的,道場也不去,寺院也不去,不親近三寶,也不聽師父講經,一個人在家裡瞎修、盲修。很精進啊,所謂的很虔誠,你自己怎麼種啊,更沒法種。你來這裡種的種子都不怎麼樣,在家裡種更沒法種,你一個人,我有這麼大的悟性,我有這麼大善根,我一個人就成佛啦?那才奇怪了,是不是啊。想一想吧,大家想一想,你什麼時候能夠親近無量諸佛,到諸佛世界,然後親自聽聞這些殊勝的法門,那你種的種子才差不多,把這個種子種全啦,給種好啦。你這一關都沒過呢,你還想著其他後面的事,不可說啦。

好,這是屬於這個根機剛剛結緣的眾生,根機很淺的眾生。然後種了種子之後,慢慢地中間這個時間就極其漫長了。中間以頓漸五味,還是前面的什麼,華嚴一直到法華,五種味道,頓教,漸教。調伏長養而成熟之,慢慢地調伏,你的煩惱、習氣得調伏吧,你的善根得長養吧,然後慢慢才能成熟啊。成熟的時間,調伏的時間特長。你什麼都沒調伏呢,前面都是種子,這時說了,種子都沒種全,也不用說了。種幾個種子,你看,習氣,煩惱,誰克服掉了?貪瞋癡三毒之染,惡性不改,惡習不改,調伏都沒調伏,怎麼長養,你善根怎麼長養出來啊。學佛學不進去,念經有口無心,打瞌睡、昏沉、散亂,障礙種種都出來了。身體的病也出了,心裡的病也出了,一看別人就不高興,別人都是來干擾我的,障礙我的,只能聽我的,就執著一個我。善根沒有長養,煩惱習氣沒有調伏,你怎麼去成熟。你一個毛病都沒改,你突然就成就啦,你就開悟,得道了,哎呦,那簡直就互相矛盾嘛,這不是。明明在火坑裡,你說我得清涼,你以為你是菩薩。不可能的事情,異想天開。

所以實際上我們要看一個人,自己自我衡量,或者衡量別人很容易的,看這個人是不是不願意去真實地直面自己,知道嗎。都不能理智地去自我觀察,自欺欺人唄。哎呀,佛說啦,只要一加持、一念咒什麼都解決啦,滅一切根本的重罪,滅多少億劫的生死重罪,滅罪滅罪,那是秘密的滅罪,你這眼前的這些毛病沒改,有什麼用啊?那是佛的力量,佛的力量能不能在你身上發生作用,還看你是不是根機已經到了。你根機不到,沒有用的,再念也沒有用啊。他也不可能真正那個啦,滅罪啊,得道啊。哪這麼容易,說得這麼簡單,沒這麼簡單的啊。最終自己的問題要先解決,否則佛拿你也沒辦法,這是第二個階段叫什麼呢,成熟。

好,最後,又以頓漸五味。而度脫之。看眾生已經成熟得差不多啦,根機已經熟啦,最後到解脫的時候啦,再給大家以這個頓漸五味,還是以這些東西,佛法,來度化,度脫他。所以說並脫並熟並種,就是天台叫什麼:種熟脫。種種子,調熟,到最終解脫。那並熟並,就是同時的,同時都做這些事情,都不耽誤。但對於不同的眾生來說,眾生我們就處於不同階段,我們就屬於被種種子的階段,自己也得趕緊種,希望佛來給我們多種點善根,知道嗎?廣種福田啊,你看我們功德箱不都叫廣種福田。你給你種福田,你不去種,你自己主觀也不願意種,別人客觀的環境給你提供,已經條件因緣快到了,你也視而不見,心裡也不發這個心,那怎麼給你種,種不了。

後面熟也是,所以佛叫什麼呢,未種者令種,種者令調熟,調熟者令解脫,知道嗎?佛給所有的眾生的利益都是一樣的,不能說只讓你成熟,就讓你解脫,我就給他種點種子就行了。佛才沒這個分別心。最終都讓大傢什麼,並熟並脫並種。但是看你這個階段,你現在處於第一個階段,那就種種子唄,下種子。第二個階段,慢慢去調伏、調熟。到最後才給你真正解脫。

所以佛,你說多不容易啊。番番不息,一次又一次地、一遍又一遍地,講了無數次的《法華經》,來了無數次的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就為了你們這幫眾生。聽一次不夠,明白一點點;聽二次,明白兩點;三點四點,慢慢地積聚。乃無數次,番番不息,不停啊。眾生不度盡,佛的事業就不停止啊。

大勢威猛。三世益物。佛的大勢力、佛的威勢雖然威猛,三世益物,過去、現在、未來。所以在法華會上能夠聽釋迦牟尼佛親自宣講《法華經》的他座下的這些弟子,不管是菩薩弟子,還是聲聞、緣覺,乃至普通的天龍八部、這些凡夫,他們都是過去跟釋迦牟尼佛有非常久遠的一個因緣,才能同時在靈山會上、法華會上能夠聽《法華經》。實際上在之前,已經聽過無數次了,很多人已經聽過無數次了,當然也不是完全都一樣。有些人聽多一點,有些人可能就聽得少一點,所以在法華會上也有不同根機的眾生,有些人就解脫了,有些人慢慢成熟了。有些人可能剛剛種種子也不是時間太長,但即使不長比我們也長多了,比我們長得不是一丁半點啊。所以在信解品裡面都說了這東西,《法華經》有個信解品,

【與餘經異也】。那我們就知道,餘經呢,那就不一樣了,有些餘經的話就只管種種子了,它哪裡管什麼調熟啊。種點種子吧,修點五戒十善,乃至修點什麼四諦也可以。當然有些人悟道了,悟道了那也是悟的小乘,跟大乘還不沾邊呢。跟大乘一看的話,還屬於種種子階段,離成熟還差得遠,調熟那麼一點點,那離真正調熟這個無明煩惱那差得太遠了。有些就比較成熟,有些是最終解脫。像《華嚴》倒也有很多人解脫了,但是它沒其他的一些東西,什麼種啊、熟啊。它又說了,它不像《法華經》,把整個佛的教化眾生,從始至終的不同的階段、不同的內容、不同的方式方法、善巧方便,包括最終的目的都給大家通通說出來,一目瞭然啊。我們對整個佛法,如來一代佛法,一代時教,乃至三世諸佛的教法無非如此。大家還是很幸福的嘛,明白嗎?把佛教的家底都給你們亮出來了,大概給大家看看啊。

【又眾經咸雲。道樹師實智始滿。起道樹始施權智】。在道樹,道樹是什麼呢?佛得道的菩提樹下。師,就是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佛的真實智慧,就是佛道的智慧才剛剛第一次的圓滿。就是有些人認為佛第一次成佛,在2500多年以前在菩提樹下是第一次成佛,然後呢從道樹起,起道樹開始給大家施權智去度化眾生。錯啦。今經,現在我們《法華經》給大家說出來,【明師之權實。在道樹前】,什麼才是權實,在道樹前【久久已滿】。在這次道樹成佛之前,在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久遠劫不可說不可說久遠劫以前,早已經成佛了,並不是第一次成佛。什麼在開始啊,久遠劫以前,無量無數劫以前,這才是第一次,才是開始。而不是從這一次釋迦牟尼佛2500多年以前,剛剛成佛才叫開始。

【諸經明二乘弟子。不得入實智。亦不能施權智】。諸經就是其他的經,說二乘的弟子不能入實智,二乘就是二乘,二乘跟菩薩、跟佛是有差別的,他不能入佛的真實之智。既然沒有實智的話,就更沒有佛的權智了。從實而施權知道嗎?沒有實智就不可能施權智。沒有真實就沒有方便,這從佛的角度來說。但是呢,其他的經就說,那二乘就是二乘,二乘怎麼跟佛、跟菩薩相提並論呢?現在就不一樣了。

【今經明弟子入實甚久。亦先解行權】,就說你不要看我這些座下的弟子好像是聲聞阿羅漢,都是聲聞乘、緣覺乘,可不是這樣。哎呀,他們的來頭可大啦。他們過去就已經發菩提心,有些早已經成就了菩提啦,成了佛了,他示現叫聲聞弟子而已。但其他人以為,佛的弟子,聲聞弟子就是聲聞弟子,阿羅漢就是阿羅漢,他怎麼可能是菩薩。大家也不知道他真實的身份,這就是給說出來了,人家早就成就了。到這一世是為了配合來幫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然後示現為聲聞弟子,所以他亦先解行權,早就已經解了實智了,也能行這權智來度化眾生。自己已經解了實智,當然就能行權了,自己都不解實智你怎麼行權啊?自己的問題都沒解決,你怎麼權巧去度化眾生呢。

【又眾經尚不論道樹之前。師之與弟。近近權實。況復遠遠。今經明道樹之前。權實長遠。補處數世界不知。況其塵數】。這是一段,又其他的經典,眾多的經典,尚且不去談論在菩提樹之前,師之與弟。就是師父與弟子,就是釋迦牟尼佛與他的這些弟子們,近近的權實,何況是遠遠的權實呢。什麼叫作近近?就是現在,包括現在以前的,只要不是最早大家已經成為師和弟的這麼一種關係之前,都叫近近。何況遠遠,就是他們作為老師,作為弟子,也不僅僅是現在才剛剛開始,實際在久遠劫以前,無量劫以前,就曾經是他們的老師,他們也曾經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關係太長太長,關係太鐵了,知道嘛。這也講關係學,在佛教叫因緣學,不叫作關係學,知道嘛。關係,我們屬於不正常關係,佛教的因緣都是跟因果律完全遵循的,不能違背的。所以你結的緣不夠多,你怎麼能碰上釋迦牟尼佛呢。人家生生世世以來就已經發願要聽聞佛,要依止做他的弟子,乃至最終要成佛道的時候,都要佛來幫他授記。我們現在沒這個善根,所以我們碰不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出來,我們不知道到哪去,墮落到哪個地方去受苦去了。現在出來啦,可能大家跟我結了點緣,結的緣不夠好。你看,結到我這個緣來了,在這裡聽聽《法華經》,那能聽到《法華經》也算不錯啊。

所以說這東西就是這樣,過去要結這些善緣,善緣要深厚,你才能永遠不能離佛,也不會離佛。你想遠離都離不了,他的緣就跟線一樣把你拉過來了,你不去也不行啊。當然你自己主觀也是極其願意去的,明白嗎?就怕你有時候有稍微有點點,信心可能差那麼一點點,但是這個力量、這個緣還把你給牽過來了。大多數的時候可能你都是非常積極向上的,非常堅定的。所以大家不要擔心,就知道這個很重要。你現在不努力,將來憑什麼去聽聞佛法?怎麼去修證佛法?沒有這些基礎,沒有這些資糧,資糧太少,說資糧太少有點俗。打個比方,人家要聽個法會,我們是要賣票的,你發現人家賣票是100塊錢,你只有50塊錢,進不去,就這麼簡單,俗一點。就是你的善根不夠,你想去聽聽不了,沒機會。你還自己哎呦,怎麼搞的,他們還有分別心不讓我去。也不看看自己善根夠不夠,你就沒這個緣聽到這個法,就是這樣子的。

【今經明道樹之前權實長遠】,什麼是權?什麼是實?佛在長遠劫以前就已經成佛了,這些弟子們在長遠劫以前,也就已經作為佛的弟子,也在聽聞《法華》了。對這個權教實教早已經瞭然於胸了,但是今天又給大家重新再說出來。【補處數世界】,這是什麼意思呢?況其塵數,就是佛到底時間有多長,最早成佛有多長,第一次成佛有多長,說不清楚,無量無數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簡單可以這麼說,我們叫做塵點劫。把五百萬億阿僧祇始,三千大千世界盡抹為塵,把這麼多的世間,一個大千世界把它磨為塵,咱不說把一個房子磨為塵,就是弄成墨水一樣的,然後點那麼一點點,這個墨就相當於微塵那麼小,不是我們蘸了很多的墨,一點點墨,再過五百萬億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過了這麼多世界,才點一個點,這個點就相當於微塵這麼大,你把前面這五百萬億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盡抹為塵。它得有多少塵土多少微塵,你想想,光我們這個房子,磨為塵都數不清楚了。五百萬億阿僧祇,還是三千大千世界,是吧,這個墨水得有多大,得有多多。過了這麼多國土,才點一個塵,然後又過這麼多國土,又點一個像微塵大的,一直把前面這墨,全部點完。哎呦餵,你得點到什麼時候啊。當然有算數可以算出來,是吧,如果確實能夠獲得這個有多少點的話,把這個點數乘以五百萬億阿僧祇,每隔這麼多,才點一個點嘛。然後最後把這些墨點完之後,點過墨的世界,和中間隔的這個所有的世界,又把它磨為塵,磨為微塵,是吧?得有多少塵?大家想想,這個塵數得有多少啊,算不出來了吧,更不得了。然後佛成佛以來,比這還要更加的長遠,怎麼想都想不到了,是吧。當然他是用這麼一種方式,用一個故事來說,用一個比方來說。但實際上的話,我覺得這個東西可能還沒辦法真的說清楚,佛真正成佛,最早成佛到底有多遠。所以說,【補處數世界不知】。這是補處數(shǔ,動詞),不是數(shù,名詞)啊,數(shǔ)世界不知。哪怕除了佛之外,補處菩薩要把這個世界有多少世界的數字,要數清楚都數不清楚,何況是把這個世界又磨為塵,他更數不清,不知道有多少塵點,多少點數,只有佛才知道。

【況其塵數】,是不是?世界都不知道,何況是把這些世界磨為微塵呢。所以說,【經云。昔所未曾說。今皆當得聞】,大家過去都沒有聽過的,現在大家都可以聽到。【慇勤稱讚。良有以也。當知此經。異諸教也】,就是過去從來都沒有聽到過的,今天終於聽到了。就是比所有曾經聽到過的,都要什麼呢,要殊勝得多,今天終於有機會聽到,這叫做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什麼才叫做無上甚深微妙法?我們在講所有的經典的時候都念這幾句開經偈,但即使都可以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從理上講,平等這個角度來說,都是無上甚深微妙法。但實際上法與法之間呢,還是有差別相的,有同還有異呢,知道嗎。《法華經》、《涅槃經》,然後呢《華嚴經》,《華嚴經》勉勉強強吧,按我的說法,《法華經》是最高的,《涅槃經》也還可以了啊,這才是真正的無上甚深微妙法,沒有比它更高的了,這才是無論從哪個角度,它都是站得住腳的,去看這個問題,看這個經典。大家累了吧,也中間沒休息啊,不休息了啊,這一休息,好像顯得這個時間就有一點亂啊,說吧。

下面我看第二個引證。前面是標章,這裡是引證,是吧。標章講完了,講第二個引證。這裡給大家講七番共解了,還有五重各說,五重各說那就太多了,七番共解還簡單一點,就前面開個頭。這七番共解的第二個部分,叫引證。引種種證明,引經典、經論來證明。【如文殊答問偈云。我見燈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這是四句偈,一個偈子。我曾經答問,答誰的問啊?這是答誰的問,大家知道嗎?誰提出疑問來呢?文殊,這不是文殊答問。是誰提的問啊,誰啊,說大聲一點,大家讀過《法華經》的,可能有些經常還讀的呢,彌勒菩薩提的問,可不是普通人能夠提問的啊。彌勒提問,文殊菩薩來回答,答他的問的一個偈子。就說,哎呀,就說前面佛啊放光現瑞,知道嗎?哎呀,示現種種神通、種種瑞相,然後其他在座的弟子都搞不清楚,哎呦,佛放這個光瑞,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每次佛現的神通都不一樣,知道嗎?今天要跟大家說什麼法了,搞不清楚。大家心中都存疑慮、疑問,然後他們就去問彌勒菩薩,彌勒菩薩你看你是上首,是吧,我們問問你,到底佛要說什麼呢?彌勒菩薩也故作謙虛,他說,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知道,我搞不清楚,我從來也沒見過,怎麼辦啊,我去問問文殊菩薩看看,他去問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呢,就回答,【我見燈明佛】,就是過去久遠劫以前,有尊古佛叫燈明佛,曾經也現過這樣的光,放過這樣的瑞,跟現在釋迦牟尼佛,現在要開講法華時的時候,所放的這個光瑞是一樣的,所以通過前面比較、對比,就知道,【以是知今佛。欲說法華經】。他跟過去燈明佛的時候,日月燈明王佛的時候,所現的瑞相是一樣的。他那個時候,現這樣的瑞相,是要講《法華經》,那麼現在釋迦牟尼佛,肯定也是要講《法華經》了。

他就回答,【何但二萬億。大通智勝。及五佛章中。三世佛說。皆名法華也】。何況是二萬億佛,乃至過去久遠的大通智勝佛,是吧?三世諸佛所說,這經典都叫《法華經》,他們都是現這樣的瑞,都是有這麼一種過程,放光顯瑞。這裡五佛章中是什麼意思呢?什麼叫做五佛章?這個就不好弄了,你不看,不找點資料,什麼叫做五佛,可不是我們現在的五方佛,不是五方佛啊,東方什麼佛、西方什麼佛,什麼東方阿閦佛,南方什麼寶生佛,不是這些。這個五方佛是什麼呢?釋迦佛,算是一佛,三世佛,算三佛,過去、現在、未來佛,乃至什麼呢,一切諸佛,這就叫做五佛,都是要說《法華經》,要放光顯瑞,都是這樣的情形。

【文雲。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又云。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又云。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就是放這樣的光明,肯定是說法華圓教,一乘圓教,助發實相義,為說實相印。就是要開示悟入什麼,諸法實相,諸佛知見。

【此亦今古同以實相為體也】。不僅僅是現在釋迦牟尼佛說《法華經》是以實相為體,過去所有的諸佛,三世諸佛,過去的不能算三世諸佛,過去的佛所說的《法華經》都是以實相為體。那未來的肯定也是這樣了,不用說了。過去的,現在正在說的,未來將要說的,也是一回事。

【文雲】,經文裡面說,【佛當雨法雨。充足求道者。即是會三歸一之法雨】。你看,佛當下這個大雨,下這個法雨,為了充足這些求道,讓這些求道的人獲得滿足,獲得佛法的滋潤,即是會三歸一之法雨。讓三乘人,聲聞、緣覺、菩薩最終都歸入一佛乘,是說的這個法雨。就說所有的與會的這些不同根機的眾生,都能得到什麼呢,這種一味的法雨,都能成佛。

【令求佛道因者充足。乃至一切皆會令充足。若開近顯遠之法雨。令求佛道果者充足】,這是什麼意思呢?一個是佛道因者充足,一個是佛道果者充足。如果只是開權顯實的話,只是令求佛道因者充足。如果是開近顯遠,就是開跡顯本的話,那就是令求佛道果者充足。什麼意思呢?如果你現在剛剛聽《法華經》,聽的時間不夠長,你只是種點因,你想立即得果不太可能。開跡顯遠,如果是久遠劫以來,你就已經聽過法華,你不是第一次受這個法雨,那麼你就能求佛道果,能很快就成熟,能得果,能夠充足,都是這樣子的。所以叫做並脫並熟並種,同時又在脫,同時又在成熟,同時又在給大眾種種子。就看你善根怎麼樣,根機怎麼樣。

【文雲。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諸求三乘的人,有些人還要求三乘,我證阿羅漢、辟支佛、做菩薩,有懷疑、有疑悔的人。佛就給他們斷除這些疑悔,你不要再去遲疑了,別再憂豫了,真正佛為了是讓你們成佛,你其他的東西都不要去求了,三乘沒什麼意思,佛不是讓你真正去得到這些什麼阿羅漢果的 。

【又云。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佛法說了很久之後,眾生根機已經成熟了,佛肯定就要說真實的法了。【即是斷三乘五乘。七方便。九法界等疑。皆令生信。此證經用也】。斷疑生信,這就是本經的力用。這裡又說三乘五乘,三乘好理解,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五乘呢?是加人天乘。是,對了。七方便呢?七方便就不知道了,七方便上次給大家講過一次。七方便是人、天、聲聞、緣覺、菩薩,這是五乘,五乘再加什麼?把這個菩薩乘分成三個,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別教菩薩,藏通別三教菩薩,它就不是增加兩個了嗎?總共是七個了嘛。前面人乘、天乘、聲聞、緣覺,這四個,藏教菩薩,通教菩薩,別教菩薩,七方便。九法界就不用說了,就除了佛法界之外,其他的九法界。所有的,只要是不是成佛,下面所有的賢聖的眾生、凡夫,凡聖所有的眾生能把所有的一切的疑全部給斷掉。

【又如來神力品雲。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你看,《法華經》有一品叫如來神力品,他最終下的總結,以要言之,最終我們做個小的總結,把所有的東西都歸結在一起來說,如來一切所有之法,這四個方面在《法華經》裡面全部給大家說出來。一切所有之法都說了,如來一切的神力也都給大家顯示了,秘要之藏,也給大家說出來了,甚深之事也說清楚了。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沒說盡的了,如來一切法,全部都在這說出來了。

下面就具體說了,我們來看具體解釋。【一切法者。權實一切法皆攝也】,就是這個法是攝權實一切法。有權法,有實法,一切法都包含在裡頭。【此證經名】,經名是《妙法蓮華經》,攝一切法,所以叫做妙法。這個妙法是能夠攝一切法的,權實之法都在裡頭。【一切自在神力者。內用名自在。外用名神力。即證用也】。這是本經之用,一切自在神力。自己的用叫做自在,我自己內心很自在。神力是為了化他,要教化眾生示現種種神通,所以叫做自在神力。一個是自行,一個是化他,自行化他為用。

【一切秘要之藏者。非器莫授為秘。正體為要。多所含容而無積聚名藏。此證體也】,這是本經的經體。實際上跟我們所說的這個諸法實相是一個道理。改個名字叫一切秘要之藏,什麼叫做秘呢?非器莫授為秘。什麼叫做非器莫授?你不是這個根器,就不會跟你說這個法門。你不夠這個資格,那就不會授給你,這叫做秘。你是這個根機,那我就授給你,傳授給你這個佛法。正體為要,正體就是實相,多所含容而無積聚名藏,就是這個正體它是含藏一切法的,一切法都包括在裡頭,所以此證體也。

【一切甚深之事者。實相名甚深。為實相修因名深因。究竟實相名深果】。你看就是實相因果,就是指佛道的因果。什麼叫作因,實相修因名深因,一個是深因,深果。這個深,實際上就是指實相,就是把圓滿實相、成就佛道的所有的因果都包含在裡頭。怎麼修成佛的因?最終怎麼成就得佛之果?這個經典裡面也都說出來。一切甚深之事,不是成佛都不叫甚深,甚深就是指實相,就是指成佛,其他的事都不叫甚深之事。你幹的什麼事啊,跟佛法都不沾邊,這才叫甚深之事。

【又法師品雲。若聞此經。乃是善行菩薩之道。深因也】。如果能夠聽到這個《法華經》,才是真正地善於修行菩薩之道,這是指種深因。【求佛道者。咸於我前聞妙法華經一句。乃至一念隨喜。我皆與授記。乃至須臾聞之。即得究竟三菩提深果。此證宗也】。佛都會給你授記,哪怕你善根很微弱,咸與授記。所以大家應該慶幸,佛當時在法會上,這麼多眾生,都給他們授記了。那我們現在,佛有沒有給我們授記?有沒有?有(眾答),你都知道了,好,太厲害了。有沒有還真不能隨便說,有可能有,真可能有。雖然現在佛沒有親自現前給我們授記,但是當大家已經聽聞《法華經》,也已經在相信了,產生了一定的信仰,也在學習。雖然修還沒正式怎麼修,估計佛可能也秘密地給我們授記,等到什麼時候你能見佛,佛再給你授記唄。當然雖然說授記,你這個記不知道能夠記得多遠就搞不太清楚了。時間太長,沒關係,已經記上名了。

【所以引二文者。古佛事定。舉要略以釋疑。今佛說竟。舉要略以付囑】。古佛事定,那就好辦了,把過去佛所說的這些事情、這些因果給大家說清楚了,起了決定心,那就好辦了,大家的這個疑問就沒有了。今佛說竟,現在釋迦牟尼佛說了《法華經》,舉要略以付囑,又付囑後來,付囑這些弟子們。【中間正當機廣說。故不引證耳】,中間就是說從最早釋迦牟尼佛成佛,一直到現在釋迦牟尼佛剛剛成佛,這中間久遠劫以來的所有的這個時間段、這個過程,就叫當機廣說。有這個根機的人能夠聽到法華的,就跟他廣說。沒有的話就聽不到了,就不需要引證了,一前一後就夠了,就是這個意思,不要說得這麼多了。

【若引者。開。示。悟。入。即其文也。為大事因緣故。證名。佛之知見】。若引者,開,示,悟,入,即其文也。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是引。為大事因緣故,就是佛為大事因緣故,叫做名。佛之知見,叫證體。

【開示悟入。證宗。為令眾生。證用。此異餘經。證教也】。所以,你這麼一看,真挺有意思。就這麼一句話,又把它分解成我們所講的五重玄義,大家看清楚了沒有?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這裡說,佛之知見是證體。為大事因緣故是證名。開示悟入是證宗。為令眾生是證用。用,就是為了度化眾生,怎麼度化眾生呢?開示悟入,度化他們到哪裡去?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佛之知見就跟實相是一個意思,名字不同,意思是一樣的。大事因緣就是名字。打個比方,這個因緣已經到了,現在我們就是大事因緣了,不是小事因緣。大事因緣到了,講《法華經》的時候到了。所以這個時候,給大家宣講這個《妙法蓮華經》,這就是證名。

後面此異餘經。這部《法華經》跟其他所有的經典都不同,這是證教,是教相的區別。就是教與教之間它是有不同的相的,這個教相是有什麼?是有差別的。所以很有意思,這種簡直我們就是嘆為觀止。智者大師他怎麼能想出這些東西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就這麼一句話。他就知道把名體宗用相全部包含在裡頭了,而且解釋得確實合理。我們根本,念就念了,哪知道這句話說的什麼意思?有什麼玄妙的地方,搞不清楚。

【又藥王品舉十譬嘆教】,藥王品也是《法華經》中的一品,舉了十種譬喻來讚歎這個教法,讚歎圓教,就是讚歎《法華經》這個圓教。【今引其六】,現在引其中的六個譬喻。【大如海。高如山。圓如月。照如日。自在如梵王。極如佛】,十種譬喻。還有四種,我想想是哪四種,日月山海佛梵王這是六種。除了佛之外,還有辟支佛,還有菩薩,除了梵王之外還有轉輪聖王,還有一個是帝釋天,就是釋提桓因,加上那四種,就成了十個譬喻,十個譬喻。當然我們這裡引用六個就夠了。

我們看看。我們說的,【海是坎德】,大如海,這個海是坎德,這個屬於《易經》裡面的坎,對應的是水,海是海水。【萬流歸故。同一咸故。法華亦爾】。為什麼把這個《法華經》比作像大海呢?大海有這個水,水性是向下的,萬流最終都得流入這個大海,就是一切佛法最終都要歸入法華圓教。《法華經》是大海,把所有的水全部聚攏起來了。萬流歸海,同一咸味。沒有歸海之前,他們的味道是不一樣的,到達海里面,全部變成咸味了。大家知道最終都是在入海之前,其他的法都不是圓教,一入海之後,一進到我圓教之後,統統都變成圓教了,都被我同化了,知道嗎?這就有這麼大的力量,其他的江河湖泊根本就不可能的。首先沒這麼大的氣度,另外,也沒那麼大的力量。那大家都跟我一樣,世間還涇渭分明呢,是濁就是濁,是清就是清,有味的沒味的,各種味的都有,是甜就是甜,是咸就是咸,哪有大海這麼一種功德。

【佛所證得萬善同歸。同乘佛乘。江湖川流。無此大德】。這就說出真正的意思了,佛所證得萬善同歸,把所有的善法都同歸一處。他是萬德圓明,一切善法,一切功德都具足。同歸佛乘,而且讓大家也歸於佛乘,自己也具備萬德,同時也讓所有的眾生,不管你是修什麼善法,慢慢地都能成就佛道。江湖川流,無此大德。【餘經亦爾】,其他的經的話,就相當於什麼江啊河啊,還有川流。這裡又有不同譬喻,江比喻成別教,河比喻成通教,川流比喻成三藏教,只有法華涅槃是大海。【故法華最大也】,就像大海是最大的,為什麼用大海這個比喻?這就說出這個意思來了,有相同的一些道理在裡頭。

下面【山王最高】,高如山,這就像須彌山是眾山之王。整個世界之中,所有的山裡面誰最高?須彌山,也叫妙高山。【四寶所成故。純諸天居。故法華亦爾】。四寶所成,須彌山是四寶所成,哪四寶所成?金、銀、琉璃、水晶,四種寶貝所成的須彌山,它還分東西南北。因為須彌山有四大部洲,東邊是東勝神洲,南邊是南贍部洲,我們現在就在南贍部洲,西邊是西牛賀洲,也叫西牛貨洲,有些地方翻譯的不一樣,北是北俱盧洲。北俱盧洲好像是金色的,東勝神洲,東邊好像應該是銀,金銀,然後南邊是琉璃,西邊好像應該是水晶,大概是這樣,也許記錯了。每一個不同的方向,四個方向對應四種不同寶貝,所成就的。純諸天居,就須彌山頂是什麼?是四天王天居住在上面。須彌山,他還不離須彌山,他在這個地上,屬於地居天。再往上就是忉利天,忉利天實際上就已經在空中了。

【故法華亦爾。在四味教之頂】,就是把這四寶比喻成四教。【離四誹謗】,四種誹謗,四教就有四種誹謗,我們四種誹謗就是空,有,亦空亦有,非空非有,都有這些東西。【開示悟入純一根一緣。同一道味】。本來是不同的根機,也是不同的緣份,也是不同的法味,到了之後,開示悟入之後,變成純一的味道。【純是菩薩。無聲聞弟子故】。就這個時候,聲聞弟子本身就變成菩薩類了,剛剛參加這個法華會還沒開始說法之前,大家還就是聲聞,聲聞就是聲聞。佛跟他們一講《法華經》,開悟了,聲聞就變成菩薩了。就這樣子。有點像我們說的點石成金啊,是吧?大家想點石成金嗎?趕緊去西方極樂世界,點石成金吧!

好,【月能虧盈故,月漸圓故。法華亦爾。同體權實故。會漸入頓故】。你看,為什麼比如像月亮呢?月亮有虧有盈,有頓有漸,有權有實。月是慢慢的漸月,慢慢地變成圓月,不是一下就圓了,《法華》叫什麼?漸頓之教,漸、頓嘛,【法華亦爾。同體權實。會漸入頓故】。有漸,但是漸也入了頓了,所以【燈。炬。星。月。與闇共住。譬諸經存二乘道果。與小並立】。這是前面一個月就已經說完了,這是後面的。【燈。炬。星。月。與闇共住】,就是它們的光明都是很有限的,光明之中還有些黑暗,這個黑暗沒有完全地破除。就譬喻諸經,除了《法華經》之外,其他的經典都存在二乘的道果,不圓滿、不究竟,與小並立。或者大乘是與小乘並立的,大就是大、小就是小。但是【日能破闇故。法華破化城除草庵故】,但是日光它是最大的,它出來之後所有的暗全部都破了,一點暗都沒有了,就像《法華》一出來,把所有的二乘人、化城草庵全部都破除掉。

【又日映奪星月。令不現故】,就是日光太晃耀了,光明太熾盛了,它一出來把其他的光明全部給奪走了,都看不出它們能夠發光,它們的光明都看不到了。它是第一的,日光的光明是第一的。【法華拂跡。除方便故】,你看,法華拂跡就是拂跡顯本,把過去佛曾經教化的這些化跡,全部給大家掃除掉了,告訴大家這些都只是跡,真正的本在哪裡,真正的實教在哪裡,把方便給除掉了。就是開權顯實,開跡顯本。這開跡顯本最終廢跡立本,廢權立實。廢權立實的話,就等於是日光就映奪星月,你太陽一出來,把其他月亮的、星星的光明全部奪走了。這個實教立起來了,其他的權教自然就廢掉了,沒有用了,不需要再用了,就這個意思。

再往下,輪王。它這裡還講到輪王了,本來是梵王,【輪王於四域自在】,你看,【釋王】就是帝釋天,【於三十三天自在】。輪王於四域自在這不用說了,四天下嘛,是吧?我們說的四天下,南瞻部洲,東南西北四部洲,他能於四天下,他是統管四天下的,能夠在四天下他能自在,這是他自己所管的區域。帝釋天呢,能在三十三天自在,只能在他自己這個三十三天,他管的區域裡面他能自在,想做什麼做什麼,是吧?他是老大啊。【大梵】就不一樣,他在三界之中都能自在。欲界、色界、無色界,所以用大梵天王來比喻《法華經》。

【諸經或於俗諦自在。或於真諦自在。或於中道自在。但是歷別自在。非大自在。今經三諦圓融。最得自在】。你看,就是其他的經典,或者在俗諦之中能夠自在,或者只證得真諦自在,或者只證得中諦自在。但即使證得這個中道自在,它也是有差別的,中道跟前面的真諦俗諦互不相干,所以叫做歷別。歷,隔歷,有次第的;差別,有上下有高低的差別,不是現在的大自在。現在《法華經》是三諦圓融,真諦、俗諦、中諦三諦圓融,最得自在。這個道理前面跟大家說過了是吧?比如說小乘人,他只證得什麼呢?真諦自在。即使這個真諦自在都要打個疑號,他這個真諦是叫偏真理性,還不圓滿,是吧?菩薩呢,俗諦自在。菩薩裡面高一級的,比如法身菩薩,登地的菩薩,是吧?他能中道自在。但即使他那個中道也不圓滿啊,別教的中諦自在的菩薩,他是中諦之中不俱備真諦和俗諦的,他之間是有差別的,叫隔歷三諦。但是圓教就不一樣了,三諦圓融。真諦就是俗諦,俗諦就是中諦,一諦就具備三諦,三諦最終又是一諦。沒有高低的,沒有前後的,這就是《法華經》。

【譬如大梵王。餘經拔眾生出生死。如五佛子。於凡夫第一】。這裡就是把《法華經》比為大梵王,他是比輪王、比帝釋天王都要更自在。那《法華經》呢,比其他的什麼藏教、通教、別教要更自在,更高,它是最自在的。其他的經典拔眾生出生死海,如五佛子。這五佛子是哪幾個,知道嗎?誰啊?就是五比丘。大家記住,就是五比丘,大家記住。他是那個出生死,出生死就是三界生死唄,它三界內的什麼分段生死,跟凡夫比當然他們是大阿羅漢啊,他們肯定是第一的,於凡夫是第一,是吧?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或拔眾生出涅槃。如菩薩居無學上】。拔眾生出涅槃,出了生死幹嘛還得出涅槃啊?為什麼出涅槃?因為這些阿羅漢住於涅槃,他不住生死,他住在涅槃,他求得解脫。哎呀,涅槃太好了,證得這個涅槃道了,啊呀,太快樂太自在了,他不願再回到生死之中去度化眾生。然後佛說你們這樣不對啊,光圖自己快樂了,還有這麼多苦的眾生,你們得去救啊。你不能住於涅槃,你得從涅槃裡面出來,去到生死之中再去救其他的眾生,發菩提心。所以菩薩又比前面的聲聞阿羅漢要高,是吧?拔眾生出涅槃。拔這些聲聞的人,聲聞乘也叫眾生啊,從涅槃裡面出來,居無學。無學是什麼?阿羅漢叫做無學位,阿羅漢在小乘裡面是極果,最高的果位,該學的都已經叫做學完了。但是小乘已經學完,大乘還沒開始呢,這是不一樣的啊。

【今經拔出眾生。過方便教菩薩上。即成法王最為第一】。你看,我們拔的眾生可就不是普通眾生,是方便教的菩薩。方便教的菩薩也屬於眾生啊,要真正最終要成佛,知道嗎?即成法王,這才是真正的本經的意思,它才是第一的。【引諸譬喻。明教相最大】,為什麼要引這些譬喻呢?最終就要說明一個道理:本經從教相方面去判攝的話,是所有經典裡面最大的。這裡的六種譬喻,包括十種譬喻沒說的四種,都是要說明《法華經》是第一,於諸經中是第一,它的教相是最大的、最高的。從這裡例知,我們就是說自己可以推彼吧,以此類推。

【例知,用宗、體、名。亦大如海。境。智。乃至利益亦大如海】,是不是?前面不是用了大如海這個譬喻嗎?不僅僅是教相大如海,前面的這個四重玄義也是大如海。用,力用。宗,明宗。體,辨體。名,釋名。乃至境和智,乃至利。境是所觀之境;智是能觀之智;利,眾生所得到的最終的利益,都是最大的。

【教相如山。在四味教上】,教相,比如像山一樣的,高如山,比四味教都要更高,那麼其他的【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這幾句基本都是這麼說的。

我們再看,【教相虧盈圓滿如月。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教破化城。用。宗。體。名。境。智。利益。亦復如是。教相自在。餘亦如是。教相王中王。餘亦如是】。就把這四個比喻分別都說了一遍。教相什麼,如山,教相如月,教相如大海,什麼什麼都說了,是吧?山、海、日、月、梵王,乃至最後佛。教相如這六個譬喻,其他的用宗體相,用宗體名包括境智利都是用這個譬喻,都是最高的。就是從五重玄義各個方面來說,《法華經》都是屬於所有經典裡面排在第一的,就是這個意思,大家明白就可以了。

【非但引文證教。餘義亦成】,不僅僅是以這些經文來證明這個教相是最大的,其他的四重也是一樣的成就,也是最大的、最高的。基本上這個引證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把這些證明所有的最終指向這個目標。《法華經》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第一。就這麼簡單,大家聽明白了吧?好了,今天就說到這裡,也沒什麼太多時間了。

還有點時間呢,大家提了兩個問題,給大家回答一下吧,咱們在結束之前。

問:阿彌陀佛!師父吉祥!弟子在學習《妙法蓮華經》中,經常會聽到妙字。智者大師談玄說妙九十天,請問師父,這九十天說妙有文字記錄下來了嗎?弟子很想聽這個,想必其他師兄也是這樣吧。

你們也是這樣嗎?不是啊,有是的嗎?還真沒是的,就你一個人提那麻煩,也不麻煩,感恩師父慈悲開示!有記錄下來沒有?當然有記錄下來啊,沒記錄下來咱們現在聽這個《法華玄義》幹嘛?《法華玄義》就主要說的這個妙字,不是《文句》,《文句》可不都說妙,主要就是《法華玄義》。九旬說妙,三個月,說了90天。《法華玄義》它整個結構,前面說了七番共解、五重各說,主要說的就是五重玄義,它整個結構,七番共解都是簡單的,前面簡單鋪墊一下,後面主要說的就是五重玄義。整個就是按照五重玄義這個順序基本上排列下來的。

那麼在這個五重玄義之中,又前面這個釋名是最重要的,釋名這裡面就專門說的這個妙字,這90天就是從這裡出來的。整個講這個《法華玄義》,可以說百分之差不多七十左右的內容,六七十吧,都是說這個妙字,所以都有文字記錄下來,都在《法華玄義》裡面。你想聽這個,你先去看吧,聽還聽到什麼時候。可得說了,你把這個妙字說完的話,智者大師講90天,當然我們也不是每天說,我們估計也得講幾十堂課。光這個妙字講下來得講幾十堂課,差不多吧。我想就是智者大師在世,他也不能天天上午、下午地全部給你講完,講一天嗎,一天給你講一座也就不錯了,不容易了是吧,講經也很累的。很不容易,大家一看,實際上我們看智者大師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物了不起的,是吧?東土小釋迦,最終他活了多大歲數,才多少歲啊?40多歲太小了吧,60歲左右,有些地方說60歲都不到的,稍微存在點疑問,就活這麼長時間。所以說你說天天給你們講經,哪有這麼容易啊是吧?雖然我講得不好,但我講得夠多了,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大家想聽,不要著急,慢慢地來聽。為什麼給大家講《法華玄義》,而不是《法華文句》呢?《玄義》在我自己個人認為來說,比《文句》更加重要。知道嗎?它是真正代表《法華經》,對於如來一代時教的這個判釋,它是達到最高的一個高峰的。《法華文句》只是釋文講義,講這些文字的一些道理 ,就是入文嘛,一句一句給你解釋。這個《玄義》它是整個把佛法當作一個整體,把它進行分析,進行分判,有結構、有層次、有條理、有次第,然後最終又把它融合在一起。那才是真正顯出這個天台宗的一種圓滿、圓融、一種大的氣魄,也看得出來智者大師的智慧太了不起了,大家以後慢慢去看吧。

好,這裡還有個問題:阿彌陀佛。頂禮法師,第三講《妙法蓮華經玄義》講到別教菩薩因地修行中【因不攝善。果不收德】,這句話弟子不好理解,希望師父慈悲開示。

別教菩薩修行中,【因不攝善。果不收德】。我們是講什麼呢,圓教的因果,究竟佛果,他的因果。而為什麼不講別教因果呢,就是因果它不圓滿唄。因不攝善,他這個修因,雖然最終也能證果,但是它的因不圓滿,有很多善法它是沒辦法什麼呢?收攝的。它不圓滿,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這一部分的話,這個就是這個,那個就是那個,相互之間不圓融,明白我的意思嗎?它法門之間沒有貫通、沒有圓融。而圓教不一樣,修一個法,一法即是一切法。而別教還達不到這個,他雖然也修三觀,我們打個比方來說,修三觀:空觀、假觀、中觀。他是什麼呢?先修空觀,再修假觀,最後修中觀。為什麼有先後次第,叫作隔歷三諦,次第三觀。修空觀的時候,他就不能修假觀和中觀;修假觀的時候,他又不具備修空觀和中觀;修中觀的時候,又跟修假觀和空觀不一樣,他超過了。它相互之間這三觀不能什麼呢?相互收攝、相互包容,明白嗎?比如說你上一年級,你一年級就學一年級的,你一年級怎麼能跟三年級比呢。修二年級,你升了一級了,二年級比一年級高了,一年級學的東西他也不學了,跟他沒什麼關係。三年級他就只學三年級,他沒把它當作個整體。後來圓教就不一樣,一年級他是圓教的根機,一年級就能學二年級,一年級也就能學三年級。二年級東西雖然高,但是也包含下面一年級的東西,也能包括上面三年級的東西,這就是圓教了不起的地方,明白嗎?別教的不一樣,為什麼叫作別呢?是不是?別別不同啊,這個就是這個,那個就是那個。所以既然是因不攝善,果就不收德,因地你都不圓滿,你相互之間都是有差別的,到果地你成就的這個果德,相互之間也不能相互包容、相互收攝。

當然我們呢還可以從其他地方很多說。比如說地前的,他就不包括啦,他是別菩薩法,他只講菩薩法。那麼其他的聲聞、緣覺他是排斥的,根本不修那些東西的,也不招這些人。知道嗎?我們都是純菩薩,不是菩薩根機的人你別來啊,我們不收這麼差的弟子。但實際上他學的東西本身也不完整、不圓滿。

那圓教不一樣了,都來吧。不僅僅是圓教根機的可以來,別教的、通教的、藏教的,只要大家發心,最終都能成佛。這是圓教的胸懷,相互間是包容的,明白嗎?所以大家還是很有福氣嘛,你看,我們都能聽到《法華經》。雖然我們根機不一樣,每個人的理解不一樣,但多少都能從法華圓教裡面得到利益。雖然暫時看這個利益可能有大有小,但是最終大家在未來劫或長或短、或近或遠,必定成佛,這是毫無疑問的。

別教可達不到了,別教自己都沒有圓滿佛道,還別說讓大家都成佛道。這就是因不攝善,果不收德。並不是說它因地不善,沒有攝其他的善,不攝眾善。果不收德,不能萬德莊嚴、萬德圓滿。它的道德、它的功德還是有限的、不圓滿的,還是有瑕疵的。明白這個道理嗎?這還是說別教呢,其他的教就更不用說了。只能說叫一因迥出,一果不圓,這就是別教。一因迥出是什麼?迥出二邊,它只修中,偏中理性,它是排斥什麼呢?這個真諦理性的,和這個俗諦的。一果不圓,它這個別教的果只證得什麼呢?真正證果是屬於十地。它當然也要十地啦,還有什麼等覺、妙覺了,但是其他的它就不行了,再往上沒有了。它的十地就相當於圓教的十住,再往上它就不圓滿,修不上去了。它最多就相當於圓教的二行,十行之中的初行、二行,就等覺、妙覺,到此為止。那它怎麼能圓滿呢?是不是啊?不可能圓滿,也不可能去跟其他之間的相互包容。

所以從這裡也看得出來啊,所以大家學佛,要具備這麼一種胸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做起來太難了。自己回去好好懺悔去吧。真的是,天天都得懺悔,真的。不然的話,說句話都是錯的,動個念頭也都是錯的。好不容易來學個佛,也會生煩惱,真的是這樣子的。為什麼呢?表面上是打這個學佛的旗號,現在這種現象多極了,不是說我們大家在座的啊,所有現在整個佛教界很多都這樣子的。都是打著這種標籤,打這種牌子,我是學佛,我要努力學佛,好像你就是非常堅定的什麼學佛主義者啊,不是共產主義者。

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的。你內心是怎麼樣子的,你自己心裡清楚。當然你學佛想學,我們不能說排斥你,不能說不允許你進來。但你知道口號不能喊得太多,調子不能定得太高。知道嗎?你踏踏實實的,是吧?你是學佛的,不要去標這個名嘛,幹嘛要打這個口號,要自我標榜啊,沒必要。你就老老實實學,反而能學到實處。是吧,你越是講這些表面,做這些表面文章,越說明你學佛的這個發心就是錯的。你還是一種世俗的心來修學佛法。你還是想在佛法裡面給自己掙點面子,就這個意思唄。你看我學佛多久了,我聽了多少經了,我學得多好,我見了多少師父了,我怎麼拜了多少師父了,統統都作為一個,好像一個資本。問題很多,別人的東西都看不上。世俗的看不上眼也就算了,別人學了佛,跟你說了幾句,討論一下佛法。哎呀,你這個有問題,還是我的好,相互之間去爭辯,硬要去分出個你高我低來。反正心裡就是排斥別人,他永遠不會想自己,人就是這樣子的。

所以說自己要學會什麼呢?為什麼要懺悔呢?要觀察自我。實際上按照佛教講,沒有一個人是什麼呢?完全正確的。除了佛之外。是吧?就算你學得高一點,你那麼一點高,根本就不值一提,你自己慚愧都來不及。恨不得地上有條縫鑽進去,趕緊完事。你還好意思堂堂皇皇地、什麼大義凜然地、怎麼怎麼著地跟別人去計較、去爭辯,還去義正言辭去呵斥人家。這叫什麼?沒有慚愧之心,沒有羞恥之心,都配不上去學佛。明白嗎?

所以我們學佛要明白這些東西。不明白這些東西,你內在沒有一個真正能夠慈悲、一個慚愧的心,你這些東西,學了一輩子,沒有用。學些表面的文字、文章,內心真正沒有跟佛法融為一塊。所以我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吧,好不好?從細微的地方做起,你不要喊什麼高調,沒有用的。你做不了那麼高,你能改那麼一點點毛病,我都已經覺得你非常了不起了,就在一點一滴之中,去實踐自己的佛法,好不好?

時間也到了。最後大家請合掌,我們做個迴向: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今天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