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今天路上有點堵,耽誤大家幾分鐘的時間了,對不起啊。天氣也慢慢熱了,現在都入伏了嘛,這也是咱們上半年這個學期,應該是最後一堂《法華經》的課。天氣熱,大家得注意啊,注意防暑降溫,特別咱們在座的很多都是中老年居士比較多,更是也得注意自己的身體。

上次咱們是講到這個問答這裡,是吧,【問曰】,我們看,【決諸權悉檀。同成妙第一義。為當爾不】。這裡是個問題,提出一個問題。諸權悉檀,咱們不是有四種悉檀嘛,那麼中間呢分成有權有實,前面三種悉檀都叫權悉檀,最後第一義悉檀才叫什麼呢,妙悉檀。這裡就說把所有這些方便的悉檀,權悉檀,最終都融入到第一義悉檀,這樣合適嗎?這樣可以嗎?

下面就回【答。決權入妙】,這個決權入妙,實際上就是跟開權顯實一個意思。把這個方便的歸結到真實,歸結到妙。【自在無礙】,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假令妙第一義。不隔於三】,跟前面這三種方便的悉檀沒有任何的差別。然後【三不隔一】,三種方便悉檀又跟第一義悉檀沒有差別。【一三自在。今且作一種解釋也。若決諸權世界悉檀。為妙世界悉檀者】,下面就是看具體怎麼開權顯實。

【即是對於釋名妙也】,我們不是有釋名嘛,就是五重玄義裡面,第一是釋名。【亦是九法界十如是性相之名。同成佛法界性相。攝一切名也】,就是把九個法界,從菩薩法界一直到地獄法界,這種十如是,如是性、如是相,一直到後面如是本末究竟等,同歸結到什麼呢,佛法界,就是我們說的一真法界。只有佛法界才是真實,前面的九法界都是屬於什麼呢,都是屬於方便,它就能夠攝一切名,以佛法界就能夠攝一切名。

【亦是會天性。定父子。更與作字。名之為兒。我實汝父。汝實我子也】,這是《法華經》裡面一個故事,就是這個窮子喻。這個窮子很小的時候就流落他鄉了,過了幾十年之後呢,一次非常偶然的機會,恰好就回到他原來自己的父親的這個家。但是呢,他不認識自己的父親了,但是父親認識他。當然這個流落的浪子是誰啊?就是我們所有的眾生。這個大富長者,這個父親呢,是佛,他是用這個來比喻。

會天性,定父子,就是說父親認出這個兒子了,就告訴你,你實際上是我的兒子,我是你的父親,你不要迷失了。更與作字,又給他取新的名字,名之為兒。我實汝父,汝實我子也。實際上就是告訴眾生,每個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眾生不知道啊,迷惑不解,所以眾生一直在三界輪迴。好不容易遇上佛法了,遇上佛給我們開示,好,知道了原來我們每個人都有佛性,每個人都可以成佛,每個人都是什麼,都是佛子。是從這個,這叫釋名妙,從名字上我們知道自己跟佛是無二無別的。

【若決諸權第一義悉檀。為妙第一義悉檀者】,權就是方便的第一義悉檀,為真實的第一義悉檀者。【即對經體妙也。即是開佛知見。示真實相。引至寶所也】,就是前面佛也講了很多經,給大家開示了很多佛法,在他們那個階段的時候,也有第一義悉檀,但是那種第一義悉檀呢不究竟,是方便。一直到《法華經》的時候,這個第一義悉檀才是究竟真實的。所以說叫開佛知見,示真實相,這就是開權顯實。你們以前,佛給你們講的這些道理,還不夠究竟,不夠圓滿。一直到現在我才把真實的這個家底給你們全部亮出來。你們要知道,這才是真正佛的究竟義,佛法的究竟義。

引至寶所也,這也是比喻,是吧。五百由旬,你們才走了什麼,三百由旬,中間只是什麼呢,化城,最後五百由旬才是寶所,你們還要繼續往前走,才能到這寶所,繼續往前走,才能究竟成佛。如果只是按照前面所說的這些去修的話,大不了成什麼呢,聲聞,緣覺,最多也就是成個菩薩,還成不了究竟佛。

【若決諸權為人悉檀。為妙為人悉檀者。即是對宗妙也】,你看,前面是名妙,體妙,這是宗妙。

【如此經云】,就像《法華經》,我們這部經所說的,【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也】,是吧,有哪三種車啊,什麼羊車、鹿車、牛車、最後這個大車是什麼呢,大白牛車。你看大家都很熟了,很聰明啊,前面給你們這些車都是說,逗你們玩玩兒,確實也對你們有利益,但是這個利益不究竟啊!真正佛想給每一個佛子的,都是平等的一個大白牛車。

但是每個眾生習性不一樣,有些孩子就喜歡羊車,有些喜歡鹿車,有些喜歡牛車。開始佛就隨著他們自己個人的喜好,你喜歡羊車,我就給你羊車;喜歡鹿車,就給你鹿車;喜歡牛車,就給你牛車,他是隨著眾生的需要來做的。沒辦法,他開始,你給他一個大白牛車,他根本就不認得。給他羊車,喜歡羊車的他都不喜歡鹿車和牛車;喜歡鹿車的,又不喜歡羊車和牛車,一樣的。

所以只有到最後他根機都成熟了,經過佛的這種調教之後,這個時候佛才是說,我並不是對你們有分別心,前面給你們的車不一樣,是根據你們自己各人根機的需要,我真實的想法是每個佛子都平等地贈予一個大白牛車。只有這個大白牛車才能成佛。前面這個羊車、鹿車就是什麼呢,二乘人,牛車的話菩薩乘,只有這個大白牛車這是佛乘。

就是佛的這種慈悲心是什麼呢,是平等的、是徹底的。而不是說,啊,你這個人,你這個孩子聰明點,我就教你多一點。你這個笨,我就教你少一點。實際上從他心裡來說都願意,每一個人都達到最高程度,這個時候才說真話,所以我們學佛法,不是這麼簡單的,是吧。如果我們不是把佛的這一代時教,都通通地做一個了解,沒有對比,你是不知道的。

有些人一看到這本經,就覺得這本經是最好的,這個羊車最好,有些人說我的鹿車是最好,有些人說我的牛車最好,當然有些人也會說,我的大白牛車最好,是吧。實際上說大白牛車最好的,本身就還沒有上這個車,他還有分別。只有到最後呢,所有的車都歸結到一個大白牛車。大白牛車,也就是諸車,沒什麼區別,這種境界才是最高的。所以我們就說,你要把佛法都要學究竟了,學通透了,這才行。學了一點點,就自以為足,根本就不值一提。你學得多一點點,就開始有點小小的驕傲,行不行啊,也不行。你學得究竟了,當然就更不會驕傲了,他就知道,本來眾生就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層次。

下面我們再看第四個,對治悉檀,【若決諸權對治悉檀。入妙對治悉檀者。即是對用妙也】,是吧,這個用,名、體、宗、用,這是第四個,【文雲】,經文裡面說,【以此寶珠。用貿所須】,就是這個寶珠是無價的寶珠,它是不可衡量它的價值的,你去買任何的東西都可以買得到,想買多少東西都可以買得到。這個寶珠是什麼東西呢,比喻什麼?無價的寶珠,比喻我們的佛性。它是體,知道嗎,這個體上會有什麼呢,會有用。你拿那個寶珠,隨便去買什麼,隨便做什麼都能成就,它的用處是無窮無盡的。所以說用貿所須,你可以去購買任何東西,把整個三千大千世界買下來都沒問題。不說三千大千世界,把整個,我們說整個法界買下都沒問題,因為你的體性,你的佛性,就是遍於虛空的。

【又云。如此良藥今留在此。可用服之。勿憂不差】,不(chai),這當然是個通假字,不差,就是病癒的意思。這個良藥,這個是最好的良藥,能治一切病的,現在呢給你們留下來。就是這也是個父親,他下面有很多孩子,這個孩子呢,很多都得了病,知道嗎,但是不知道自己得了病。然後呢,父親呢,一天天老了,要走啦,走了怎麼辦,又擔心這孩子病了,給他們藥,吃藥嘛,他們還不願吃,老勸他們吃藥。就是佛要度眾生啊,你們來學佛吧,你們要聽佛的話,不聽。好,現在把這個寶珠啊,這些良藥留在這裡,臨終的時候就給他們交代,你們以後要是病了,遇到什麼問題了,我這裡有良藥,放在這裡,你們隨時可以用,只要用了,一切病都可以治。

好,果真就有很多這些孩子,就等到這個父親去世之後,心裡才懊悔。哎呦,父親怎麼在世的時候,我們怎麼不聽他的話呢?不去學佛呢?好,等到走了,開始後悔了。哎呀,我們趕緊學吧,不要辜負父親對我們的一片好意啊,開始服這個藥。說的就是我們現在這些人,知道嗎?沒遇上佛啊,即使遇上佛,我們也不聽他的話。好,到佛去世了,現在我們有什麼呢,有佛經留下來了,哎呀,見不上佛,太可惜,太遺憾了,現在我們趕緊學吧,也還行,也能治病。

【經云。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正直捨方便,就把種種方便善巧的這些法門給捨棄掉,直接走最直的道,最正的道,但說無上道,這就是一佛乘。就到《法華經》這兒就說,把所有的其他的方便的權巧的法門全部給拋棄掉,直說一佛乘。【動執生疑】,很多眾生的這個執著和疑情就會生起來了。【佛當為除斷。令盡無有餘】,佛為了除斷眾生的這個執著和疑問,令盡無有餘,所以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

【又云。我已得漏盡。聞亦除憂惱也。若是分別諸權四悉檀同異。決入此經妙悉檀中。不復見同異】,這什麼意思呢?如果說前面不同這個,我們說的四時之中,有種種悉檀的同和異,有相同的,有差異的,但是到了這個經,《法華經》的時候,把它們都決入,全部開權顯實之後,全部都進入到什麼呢,妙悉檀之中。所有的權悉檀都變成什麼呢,實悉檀,或者叫妙悉檀,那麼就不再會有同和異的這麼一種差別了,都是一樣的,叫不二了。權就變成了實,粗就變成了妙,那麼就沒有粗,既然沒有粗的話,還有妙嗎,也就沒有妙。

【昔所未曾說。今皆當得聞】,過去都沒有聽說過的,現在呢都會聽得到。【即是妙不同異】,這個妙不同異,是什麼呢,真正的妙的話,是沒有同,也沒有異的。【即對教相妙也】,這是佛所說的法,權法、實法、粗法、妙法,最終什麼呢,決粗為妙,開權顯實,就沒有粗與妙之間的差別了,這叫教相妙。實際上就把這個五重玄義都開為妙了。從釋名、辨體、明宗、論用一直到這個教相。所以我們看看這個四悉檀跟這個五重玄義啊,它又結合起來了,很有意思。大家可以記一下,是吧,第一義悉檀,是對什麼呢,體妙。然後呢,為人悉檀是對什麼呢,宗妙。對治悉檀,是什麼呢,用妙。然後前面這個世界悉檀是什麼呢,釋名妙,然後把這四個悉檀最終歸結到一起,叫教相妙。前面四種悉檀,最終歸結到一起,它就是教相妙。

【即如文雲。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一乘。雖分別諸同異。為顯不同異。說無分別法也】,這就把佛的真正的這種,他的真心話說出來了,雖然給大家講了不同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但最終呢只有一個法門,這一個法門就是什麼呢,成佛的法門,一乘法門。最終八萬四千法門都歸入到一條道上,它的根本目的,最後的究竟處,都是到成佛這條道。雖然前面分別了種種相同和差異,但是最終是為了什麼呢,要顯出它們是沒有什麼不同,也沒有什麼相同,這才是佛的本意。

所以我們這個佛教跟其他一般宗教的區別,可能我覺得,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比如說一般宗教的話,它這種包容性、平等性是達不到佛這樣的。我就是對的;我是正的,你是邪的;我是善的,你是惡的;我存在的時候,可能就會排斥你的存在。但實際上只有佛法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也就是一切法。甚至到最後什麼呢,善即是惡,惡即是善,非善非惡,就看你自己這個境界能不能達得到,哪裡有什麼相差、差別的。連同都沒有了,哪還會有異呢?一切相皆不可得,是吧。

那我們不要說,自己就不要標榜,啊,我學佛,我是佛弟子,我是佛教徒,是吧。剛開始的話可能會給你講這些東西,但最終就告訴你,你千萬不能有這些什麼呢,宗派門戶之見。這才是佛究竟的道理。所以我們得領會這些東西,才知道這個佛教的偉大,知道嗎。咱們作為教徒那就更是這樣子。別說我是學淨土宗的,你是學密宗的,我是禪宗的,你是什麼什麼其他宗的。說實話,那都是,哎呀,都根本不上那個的,沒有上路的人,知道嗎。沒有真正理解佛的這種教法的人才會說出這樣,這種我們說的,有點是說實話,玷污了佛對我們的教導,違背了,最起碼是違背了佛陀對我們的教導。

好,【十通經者。問。今以四悉檀通此經】,通我們這部《妙法蓮華經》。【此經何文明四悉檀耶】,就是我們這部經裡面,有哪些文字是說明這個四悉檀的呢?下面回【答。文中處處皆有此意。不能具引。今略引跡本兩文】,就是文中,經文中到處都有這個什麼呢,四悉檀義,不能全部把它引出來,我們只是略引跡和本兩文。兩部分文字,我們看看啊。

第一,我們看方便品,方便品屬於什麼文啊?跡文。我們看,【方便品雲。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此豈非是四悉檀之語耶】。這就把四悉檀全部都在這什麼呢,這個偈子裡都有了。第一,我們看,【欲者。即是樂欲。世界悉檀也。性者。是智慧性。為人悉檀也。精進力。即是破惡。對治悉檀也。諸根利鈍。即是兩人得悟不同。即是第一義悉檀也】。

我們就看這個,方便品雲,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過去所習業,一直到這個欲性。這個欲這裡,就是眾生的樂欲。他們過去這些眾生就經常去做的一些業,經常在想的一些東西,他就形成一種習慣。到現在呢,他就會什麼呢,展現出他的一種習性,他就偏好於這方面的事情,這就是什麼呢,樂欲,這叫世界悉檀。

性,是指什麼呢?智慧性。為人悉檀,這是指眾生的什麼,善根。然後下面精進力呢,就是指破惡,到後面,諸根利鈍,即種種因緣,這是每個人得悟的不同。根機利的,悟得更深;根機鈍的,就悟得更淺,每個人的悟道的因緣都不一樣,這就是屬於第一義悉檀。所以我們一看這一首偈子,基本上就把這個四悉檀都包含在裡頭了,但是你不跟著大家說的話,大家可能就自己去看經,看不出來,不了解。這是方便品,這是跡文。

後面是什麼呢?是本文,壽量品,是吧,開跡顯本,這是壽量品,就說的本。【又壽量品雲。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我們看啊,【種種性者。即是為人】,你看,性,就是前面這個智慧性是一樣的,這是為人悉檀。【種種欲者。即是世界】,種種樂欲,喜歡的東西,這個欲是指世間的一般的種種慾望,當然都是指善法欲了。【種種行者。即是對治。種種憶想分別。即是推理。轉邪憶想。得見第一義】,所以我們這一看,它也有四悉檀。

大家就可以看,把這個東西記住啊,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分別對應四種悉檀。【兩處明文。四義具足】,就是四悉檀義都具足了。【而皆言為眾生說法。豈非四悉檀設教之明證也】,而皆言為眾生說法,這都是為眾生所說的法,那屬什麼呢,實際上就屬於教相。依四悉檀而設教之明證。

好,下面我們看,【第二別解五章。初釋名為四。一判通別。二定前後。三出舊。四正解】,就是別解五重玄義,五章就是五重玄義。第一章是什麼呢,釋名章。把它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是什麼呢,判通別。第二個是定前後,第三出舊,第四正解。【妙法蓮華。名異眾典。別也】,這就是它的名字,這個經名,經題,它跟其他的經不一樣,雖然都叫經,這叫《妙法蓮華經》。前面這四個字跟其他的經名之間是有差別的。【俱稱為經。通也】,所有的經,不管叫什麼名字,這是通名,經是通名。【立此二名。凡約三意。謂教。行。理。從緣故教別。從說故教通。從能契故行別。從所契故行通。理從名故別。名從理故通。略說竟】,你看,就說這個教、行、理各有什麼呢,各有通別。

首先我們看啊,教,【夫教本應機。機宜不同。故部部別異】,這說的什麼呢,教別。為什麼會有教別呢?前面說,從緣故教別,從眾生的機緣有差別,所以佛所說的教法也就會有差別,這就叫做什麼呢,教別。你看,這就說了,機宜不同,眾生的根機不同,所以給他所說的法也就不同,所以呢故部部別異,每一部經都不一樣,它所說的是不同的教。

那麼下面還有呢,還有教通,【金口梵聲。通是佛說。故通別二名也】,你不管他說的是什麼教,但是從所說的、能夠說的是誰啊?是佛。金口梵聲,都是從佛的金口裡面出來的梵聲。通是佛說,都是佛所說的,所以說這是教通。從眾生這個位置來說,根源來說,機緣來說是教別;從能說的佛這個角度來說是什麼呢,是教通。故有通別二名,就是教有通別二名也。

下面我們看第二個,行,【約行者。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門入。如五百比丘。各說身因。佛言。無非正說。三十二菩薩。各入不二法門。文殊稱善。大論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訶衍。以不可得故。當知從行則別。所契則同。求那跋摩雲。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這說的行別和行通,是吧。前面都說了,泥洹真法寶,眾生以種種能入,這個泥,泥洹,這讀泥(huan)吧,這是什麼,涅槃。雖然大家都是進入涅槃最終這個境界,但是呢,是以種種不同的門來進入的。就是所行的是不一樣的,但是最終行入的目的是一樣的。所行不同,法門不同,但是最終證得這個涅槃,這個目的都是一樣的。

就跟前面我這裡說了幾個比喻,五百比丘,各說身因。五百個比丘各說自己什麼呢?最終證得阿羅漢的不同的因緣。佛都說了,無非正說。怎麼證得阿羅漢的?每個人修行的法門都不完全一樣,但是最終證的都是阿羅漢。三十二菩薩,各入不二法門。這是《維摩詰經》裡面,文殊稱善,每個人都說自己證得了不二法門,但是證入不二法門的這個方式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在不二法門上來說是平等的,但是進入不二法門的那個法門就不一樣了。進門之後都一樣,但是從不同的門進入的。

大乘裡邊也是這樣,《大智度論》明阿那波那,皆是摩訶衍。這個阿那波那就是什麼呢,就是數息觀。按一般來說數息是屬於小乘的,這裡說了,皆是摩訶衍。就是小乘跟大乘最終也都是歸於到一處。以不可得故,當知從行則別,所契則同。這句話很重要,行,從他修行的法門,它是有差別的。但是最終所契入的這個目的,或者所得的道,所契入的道是相同的。所以後面就用求那跋摩一句話作個總結,諸論各異端,修行理無二。每一部經論所說的這個法門都不一樣,最終修行所進入的這個理,證得這個真理,是沒有任何差別的。歸結之處,沒有任何差別。我們說的「歸元無二去,方便有多門」,這是從行上來說,行上有同無異。

下面我們再看理,【約理者。理則不二。名字非一】,真正的理沒有兩個,沒有任何的差別。但是從名字來說呢,就不只有一個了。【智度雲。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般若只有一種法,但是佛呢用種種不同的名來說這個般若。【大經云。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如天帝釋。有千種名】,你看,天帝釋,一個人身份,他有一千個名字。咱們不知道有千個多少個名字,那誰記也記不住。稱呼,就像我們比如說出家人。你可能叫沙門,有些地方叫比丘,有些地方又叫什麼呢,這個和尚,反正種種,法師也行。反正各種稱呼都行,實際上都是指的你這個人。【名異故別。理一故通】,名字上有差別,但是從道理上都是相通的。

【今稱妙法之經。即是教之通別。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即行之通別。或言實相。或言佛知見。大乘家業。一地。實事。寶所。系珠。平等大慧等。即是理之通別】。你看,最後又用《妙法蓮華經》裡面,這個什麼教、行、理三個通別,分別來進行說明。

第一個比如說,現在我們把這部經叫什麼,《妙法蓮華經》,這是教之通別。妙法蓮華是教別。經是什麼呢?是通,是教通。

各賜諸子等一大車。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各賜諸子,你看,雖然是什麼,都是一個大車,但是每一個大車是一樣的嗎?不一樣。你乘你的大車,他乘他的大車。沒說,啊,你們大家都共同乘一個大車,有沒有啊?也沒有啊。雖然都是大白牛車,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大白牛車。所以說乘是寶乘,最終到道場大家都是一樣的,到達目的地了。你也到這裡,我也到這裡,但是每個人乘的車不一樣。雖然是大車,也是不一樣的大車。這是行之通別。

好,下面是實相,就是這個理之通別。有些地方叫做實相,有些叫佛知見,有些叫什麼大乘家業,什麼一地、實事、寶所、系珠,什麼如來藏,什麼涅槃,什麼般若,什麼菩提,都是一回事。就是不同的名字而已。實際上都是指的什麼,真如實相,都是指的一個理,這就叫理通。名字有別。當然這裡說,你看,我們這裡都是用《妙法蓮華經》,其他不用《妙法蓮華經》的咱們不說。《妙法蓮華經》裡面出現這麼多異名,實相啊,佛知見啊,大乘家業,一直到後面大慧,這是在這一部經裡面就出現的不同的名相,指的都是一個理。

【約此三義。故立兩名也】,三義,哪三義啊?教、行、理三義,是吧。有兩個名字,有通,有別。

問,下面又是【問。教主不同設教亦異。云何而言金口梵聲。名為教通】,下面又問了,教主不同,設教亦異。說教法的這個主是不同的身份,那麼他所設的這個教法也會有差別。你為什麼說金口梵聲是教通呢?這有些人就又執著了。比如說這個是老比丘示現來說法,這是佛的什麼應化身來說法,那是佛的什麼報身說法,還有的甚至,我這是佛的法身再來說法。既然說法的這個教主不一樣,身份不一樣,你怎麼能說他是金口梵聲是教通,都是一個人說的呢?

【答。此有兩義。一當分。二跨節。當分者。如三藏佛。赴種種緣。說種種教。緣異故教別。主一故教通】,你看,比如說三藏教裡面,都是三藏佛所說的法。雖然語言不同,教理不同,但是呢主人,說法主都是一個,所以稱為教通。從它當下,當分就是從它當下,當教,這個方面來說,它是什麼,是教通。這不存在任何異議啊。他這一類的,都是屬於三藏教。能說三藏教的,都是三藏佛這麼一種身份。但到了通教、別教就變了,可能通教佛,通教菩薩。別教有別教佛,有別教菩薩。到圓教有圓教的佛,那我們另外再說,不著急。

我們看,【依此教行。有能契所契。種種名理。理無種種】,你看,能契所契,依此教而修行,有能契所契,種種名理。這是什麼呢,能契所契是什麼呢,行,知道嗎,行別和行通。種種名理是理別和理通,大家要看清楚,這不是隨便寫的,仔細看啊。依此教而修行,能契是什麼呢,能契是什麼?教,教什麼呢,教別,能契入到最終這個什麼呢,真理的,能證得涅槃的這個修行的道路,它是有差別的,但是所契得的這個目的地,到這個寶所,是吧,那是通的,這叫行通。

你打個比方,我們從不同的路都到這個地方來。大家,今天居士林要講《妙法蓮華經》,這個地方是一樣的,目的地是一樣,大家有些從南城過來的,西城、東城、北城都有。每個人行的道路是不是不同啊,但最終所契,到達的這個目的地是一樣的,這就叫行別和行通。種種名理也是,理有種種名,那就是理別,但雖然有種種名的差別,最終這個理是無種種。你看理無種種,這叫理通,大家好好看看啊。

【經言。即脫瓔珞。著弊垢衣。語言勤作。勿復餘去。並加汝價。及塗足油。此則身口行理。齊分而說。不得作餘解也】,你看,齊分就是當分,知道嗎。按照你當下的這個根機,或者當下這個教來進行教導。經言裡面,這個也是這個故事裡面說的。即脫瓔珞,你看,就是佛開始說《華嚴經》,是吧,恨不得大家都趕緊成佛得了,結果一發現,度不了幾個人,算了。不能說大教了,不能說佛法了,是吧。

著弊垢衣,說三藏教,給你們說點阿含就可以了。說點最基礎的,叫什麼呢,三藏教。我們說基本上屬於小乘為主,著弊垢衣,你穿得太豪華了,人家看你是國王,人家都不敢親近你了,知道嗎。人家眾生都太貧窮了,都跟乞丐差不多,你著弊垢衣跟我們差不多,我們就願意親近你。

語言勤作,就告訴你,你趕緊勤快一點,好好地勞作。就跟那個長者跟那個窮子一樣的,這個浪子不知道他是孩子,不知道他是他的父親,然後這個長者遠遠看到這個兒子了,然後就派手下這些奴僕去,趕緊去把他叫過來。他們就過去,你趕緊過來吧,我們長者要找你。他以為要抓他,知道嗎,害怕,趕緊跑。後來好賴總算把他捉過來了,然後就告訴他。你,反正也是到處流浪,沒有吃的,沒有住的,我現在可以給你提供,你給我打工就可以了,也不能告訴他是兒子,你告訴他是兒子,人家根本不相信。

你好好工作,不要再到其他地方去,勿復餘去,不要再跑了。這是什麼意思呢,你好好來學佛吧,進這個佛門吧。不要再流落生死了,你趕緊要信佛,學佛啊,我好不容易找上你了,你要聽我的話,知道嗎,趕緊皈依佛門。你不皈依,我愛怎麼樣,我生活挺好的,我流浪慣了。繼續做我的凡夫去,繼續到處六道輪迴去,那不行啊。勿復餘去,並加汝價,你看,你只要給我好好做,過段時間我給你加工錢,是吧,你的待遇可以提高啊。及塗足油,你看,還有享受,過去印度天氣比較熱,恐怕容易那個,足油,給他塗點足油,還做點什麼,印度不是有很多油嘛,各種各樣的,防護的。

此則身口行理齊分而說,身和口按照理而行,齊分,按照眾生的這個本分來說,他能接受多少就說多少。你一上來說,你是我兒子,我趕緊把家業交給你。人家一下害怕了,腦子可能弄得不好就已經精神病都會出來。這個大人跟王族一樣這麼尊貴的,我是個乞丐,一個浪子,他不敢去承擔。不得作餘解也,你就在當下來說,你不要再做其他的解釋了。

【通別圓等。教。行。理。當分亦爾】,其他的教,通教,別教、圓教的教、行、理,跟這個三藏教的教、行、理是一樣的,它都有按照它自己當下這個教去說,不超過它這個教的範疇。你不要說著說著三藏教,由三藏教又說到通教,又說到別教,說到圓教去了。同樣通教你就說通教,別教就說別教當下,圓教你就說圓教當下,這叫做齊分,也叫什麼,當分。

【斯義易解。而理難融】, 這個意義比較容易理解,但是道理很難圓融起來,為什麼呢?它只說當下一個教理,它跟其他的幾個,三個教就沒什麼相干了,它能夠融合在一起嗎,沒辦法融合。打個比方我們經常有時候,有些,當然我們也是善巧方便,你就好好學我這個法門,你其他地方都不要去了,什麼師父你也別拜了,跟著我學就夠了,你這一輩子就夠了。其他法門、其他經書都別看,就看這一部經。是,倒也看了,懂了,但道理呢,跟其他的佛法,跟其他的宗派之間,他就沒辦法去融會了。以後到了其他地方就說,我師父所講的就是最好的,我這部經就是最高的,你們其他我都不信,他倒學得好,挺忠實的,是吧。但是這種忠實的話就是太狹隘,知道嗎,理難融 。

下面我們再看【跨節】,你不要把佛法看做什麼呢,把它分割成一塊一塊的,實際上所有的宗派最終不都從佛而來嗎,是吧。開始哪裡有宗派啊,有宗派也是後來歷史上慢慢發展出來的。下面【跨節】,你要從你當下這個本分之中跨躍出去,要超越出去。【何處別有四教主】,哪四個教主啊?藏、通、別、圓,對了,各有各的教主。

實際上是沒有的,什麼【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說。秪隱其無量功德莊嚴之身。現為丈六紫金輝】,你看,真正這無量功德莊嚴之身,這就是佛的法身了,最高的,最圓滿究竟的身體了。現為丈六紫金輝,這是什麼呢,應化身,化身佛。【不說甘甜常樂之味。說於咸酢無常辛辣。棄王者服飾。執持糞器。名為方便】,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的,前面實際上都是否定,真正要給大家說明的是什麼呢,下面這一段。

【若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向身是圓常之身。向法是圓法。向行向理。皆即真實。如此通是一音之教。而小大差別。能契有長短。所契唯一極。種種名名一究竟。唯一究竟。應於眾名。作如此論教行理通別者。相則難解。理則易明】。這裡實際上就說的什麼,跨節。你要超越當下的這種差別相,知道他們本身就是什麼呢,一體的。

所以說這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是最關鍵的。把這個方便門一打開,才知道,我們真實要給你揭示的這個佛法的奧妙是什麼東西,實際上當下這個方便就變成了真實了,因為方便跟真實就已經什麼呢,貫通了,已經貫通了。前面只有方便,沒有真實,到方便這裡戛然而止了,就到方便這裡就停住了,當分嘛,是吧。後來發現這個方便就通向最終真實的,通向最後這個路。

所以說,你看,向身就是過去什麼呢,丈六紫金輝,就是圓常之身,就是佛的法身。過去所說的這些法是粗法,到現在就是圓法,就是妙法。向行、向理,過去是權巧方便,現在都變成真實。

如此通是一音之教,所以不管他前面講的什麼教,三藏教也好,通教也好,別教也好,都是屬於一音之教。跟圓教沒什麼差別,都是佛從金口裡面說出來的一種聲音,但是聽到眾生的耳朵裡面就不一樣。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這個一音演說法就是佛是沒有差別的,是平等的法,施與所有的眾生,但到眾生的這個根器,每個人聽到的法就自然而然不一樣了。

當然我們又說,有的人就喜歡研究,不是啊,佛在這個地方他只說四諦法啊,他怎麼說了六度萬行啊?他也沒有說常住之教啊,是吧。我們經典上都記載了,大眾聞法的時候,信受奉行啊,歡喜而去啊,是吧,你怎麼說他都是一音法呢?所以大家就很那個了。這就是什麼呢,因時、因地、因緣去說的這個法門。大家記錄下來,覺得他就是這個,跟其他的法毫不相干,跟佛法更不相干,實際上不是這樣子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知道嗎?實際上天上只有一個月亮,實際上佛說法還要有心嗎?比如說,我一看,這個眾生要聽什麼法,我給他說這個;那個眾生根機好一點,我再給他說其他法,都不需要。他只要每天說一種法就夠了,到了你這裡自然而然就轉變成不同的法。有些人就說,是不是太奇妙,不可思議。這就是佛的境界,不可思議。

能契有長短,你看,能契的法門有長有短,有優有劣,有高有低,但是所契的最終都是一個道理,都是成佛,一極。

種種名名一究竟,以種種名來說明這個一究竟的法,但是最終這一究竟就一個,但是能夠說一究竟的這個名呢,就有種種,是不是啊?叫應於眾名。

作如此論教行理通別者,相則難解,理則易明,你看,前面恰好相反。前面是什麼,相則易解,理則難明,因為他理之間有差別,你當下這個相容易。現在這個相比較廣,比較多,但是最終的理就比較容易清楚。

所以講到這個地方的話,大家也說,天台宗真的是很圓融無礙的,好像是有分別,哎呀,藏教,我們經常看不起三藏教,比通教、別教好像都低。你真要從差別法來看,它是有差別,但是如果真正從佛的平等法來看,有差別嗎?又沒有差別。開權顯實之後,權就是實,權已經不存在了。三藏教、通教、別教統統都是圓教。所以看你是不是能夠到達這個境界,知道嗎,有沒有這麼一種高度的認知,沒有的話,那你永遠之間就有分別心;有的話,那就沒有分別了。

實際上最終你這個圓教本身也是叫什麼呢,也不能執著,也得放下啊,最終還是叫什麼,無所得,大家還得記住,無所得。既然都已經沒有差別了,你這個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知道嗎?有其他的,才有你;沒有他,就沒有你。這就是佛法最終所給大家揭示的。

當然我們說,這個最終的是一種道理啊,並不是你前面說,我們都沒差別了,就不要差別了。該差別的還得差別,只是說差別呢,越來越小,越來越小,到最終沒有。你千萬不要說,我一下就到最後,不要有任何差別最好了,不可能的啊。

好了,我們上半節課到這裡,大家先休息一下,十分鐘後我們再回來。

阿彌陀佛!好,我們看經文啊,看這個《玄義》,【二定妙法前後者】,《妙法蓮華經》嘛,這個妙法到底是妙在前法在後呢,還是法在前妙在後呢?當然最後叫《妙法蓮華經》,不是法妙蓮花經,是吧,為什麼這樣呢?他就說了,【若從義便。應先明法。卻論其妙】,如果從義便的話,應該叫法妙,【下文雲。我法妙難思】,這是用經文裡面一句話來說明,從這個意義上、法義上的一種方便的話,應該先說法,有法才有妙。

【若從名便。應先妙】,如果立這個名字的話,應該先什麼呢,用這個妙字在前,法字在後。這個我們稱這個名就比較什麼,比較順當了,先妙,【次法】。這裡說了,【如欲美彼。稱為好人】,我們為了讚美一個人,就經常說這個人是好人,你不會說這個人是人好,你會說他是好人,因為著重的是這個人,知道嗎?首先要知道這個人的對像是最重要的。【篤論無人。何所稱好】,如果連人都沒有了,你這個好用在誰的身上呢?所以這個妙法這個妙,是為了什麼呢,修飾這個法,這個名詞的。

【必應先人後好。今題從名便。故先妙後法】,現在我們這個經題是從這個第二個名便,所以叫做什麼,先妙再法。叫妙法而不從義便立這個名,【解釋義便。故先法後妙】,從解釋這個道理來說,意義來說,方便的話,那法在前妙在後。【雖復前後。亦不相乖】,實際上誰前誰後,本身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了。

【三出舊解】,什麼舊解啊?就是過去曾經註解過這部《妙法蓮華經》的,【略出四家】,簡單拿出四家的這種註解,我們來進行個分析。第一家我們看叫【道場觀雲】,就是道場寺,叫慧觀法師,他是解釋這個《妙法蓮華經》,他也做了註疏,也是比較有名,有代表性的一家。

【應物說三。三非真實。終歸其一。謂之無上。無上故妙也。引經云。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又云。寄言譚於象外。而其體絕精粗。所以稱妙。又引經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就第一個是道場寺的慧觀來解釋,他怎麼解釋這個妙的呢?應物說三。應物機就是眾生的根機而說有三,哪三呢?藏、通、別。但是這藏、通、別教呢都不是真實,最終都要歸於什麼呢,一圓教,這個一圓教才是無上的教法,因為無上,所以叫做妙。他是這樣去理解這個妙法這個妙的義理。

然後經典,這些經文的引用我們看,是乘微妙,清淨第一,於諸世間,為無有上。你看,這裡不就有個無上嗎,無有上,他前面說無上故妙。好,又云,寄言譚於象外,而其體絕精粗。言譚於象外,真正的言譚是在象之外的,但是要是落於言譚的話,它實際上就在象內了。其體,它的本體是沒有精,也沒有粗,所以稱為妙。他又是怎麼說呢,是法不可示,言辭相寂滅。如果用言辭種種相來說這個法的話,這個法不是真正的妙法。只有寂滅了,連這個言辭相都不能著了,我們說,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這種法才是真正的什麼呢,妙法,這就是是法不可示,他是沒辦法給我們說出來的,你也沒辦法去思考、去想像的。他是,這個是道場慧觀,他的解釋這個妙的這麼一種方式。

下面第二叫【會稽基雲】,在會稽,這是個地方了,會稽在浙江吧,浙江那個地方啊?紹興,是吧。這個稽,也叫會稽法師。他以前都是略稱,所以弄得我們現在沒辦法,只知道他的名,不知道他這個字輩是哪個字輩。他就一個字。他不排他的輩。他為了尊重這個人,叫名諱,諱稱嘛。尊重他的,所以他就一個字。這個好在比較有名的法師還能研究出來。不然不知道叫什麼稽。以為窺基、道稽、會稽,這裡會稽法師。

【妙者。表同之稱也。昔三因異趣。三果殊別。不得稱妙】。這什麼意思呢。表同,同者就是妙。異者,那就是不妙了,就是粗。三因異趣。過去的三教,藏,通,別。三因異趣。三果殊別。因為因別,所以果也別。不得稱妙。那麼現在呢,因同則果同。因果皆同,所以稱為妙。【北地師雲】,這是第三家了。北地的這些論師,這裡不是具體說哪一個人,這是統稱。【理則非三。三教為粗。非三之旨為妙】,從道理來說,沒有三,沒有這種分別。但是三教是粗,藏,通,別三教都是粗。非三之旨為妙,實際上就是說的這個圓教是妙。【此意同而辭弱】,就他們這三家大概的說法比較相同,但是從他們自己本身這個道理、這個說辭還是比較弱。就是說道理,論據不充分,理由不充分。

下面又舉出最著名的一家,叫光宅雲。【光宅云云】,這兩個雲。後面這個雲就是說。這個云是他的法名叫法雲。光宅寺法雲。過去是在南京,在金陵。這個是在智者大師以前,說《法華經》最具代表性的這一個法師。大家都認為他是講得最好的。現在把他拿出來做例子說說,就是意思說他還不夠好。只有到我們這個時候才是真正的好。我們看看這意思啊。【妙者】,什麼叫做妙呢。【一乘因果法也】,一乘一佛乘,一佛乘的因果法,這才能稱為妙。【待昔因果。各有三粗。今教因果。各有三妙】。過去所有的教的因果,分別有三個粗。現在法華教的因果,它有三種妙。過去是粗,現在有妙。而且各有三。所以才顯出《法華經》的妙來。那怎麼有三粗,怎麼有三妙呢。下面具體有解釋了。

【昔因果粗者。因體狹因位下因用短】。這三個都不行。因體狹位下用短。為什麼體狹,我們這裡看看啊。【聲聞修四諦。支佛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三因差別不得相收。因體是狹】。他說三乘人,聲聞乘的人修四諦法,辟支佛修十二因緣,菩薩修的是六度法門。三種因都有差別,各自修各自的法。不得相收。什麼意思呢?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各各法門不同。不是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是不一樣的。四諦法就是四諦法,十二因緣法就是十二因緣法,六度法就是六度法。它本身的內容是不一樣的,所以因體是狹。【昔第九無礙道中行。名菩薩伏道不斷。未出三界。故名因位下】。九無礙道中行,這是指的聲聞修的是九無礙九解脫。菩薩伏道不斷。未出三界。這是什麼,他們菩薩乘的人啊,叫什麼呢伏惑潤生。他只伏,沒有斷。只伏惑,不斷惑。沒有真正地出離三界。因為三界後他留一點沒斷,故意不出三界,我要度眾生。我還在生死之中跟眾生打成一片,所以說因位下。

【第九無礙。止伏四住。不伏無明。故言用短】。哪怕第九無礙,修到九無礙了,只伏四住煩惱。只伏見思煩惱,簡單點說見思煩惱。無明煩惱沒有伏住呀,他的用處就很小了,不大。叫用短,不長。因體狹,因位下,比較低下。因用呢,又比較短。不長。【是為昔因三義故粗也】,你看,這是光宅法雲研究的。他們這三個教啊,從因上來說都不圓滿。狹,下,短。【昔果粗者】,為什麼叫昔果粗者呢?【體狹。位下。用短。有餘無餘。眾德不備。故言體狹】。因為他們在因位是體狹,是位下,是用短,所以他們到果位證得是有餘和無餘涅槃。這個涅槃不是大乘的涅槃,主要是指聲聞乘的涅槃,他不是大般涅槃。他沒有證得法身,所以說眾德不備。所有的德行他沒有完全具足,所以叫體狹,這從果上來說他是體狹的。

【位在化城。不出變易。故言位下】。他所證得的果位是在化城,不是在寶所。只走了三百由旬,有些地方說有四百由旬,但是沒到五百由旬。只出分斷生死,沒有出變易生死。這叫不出變易,所以故言位下。了了生死,但是只了一種生死。了了分斷生死,沒在三界內有生死了,不會在三界六道之中輪迴了。但是三界外還有一種生死叫變易生死。主要是指這種煩惱,微細的這些煩惱沒有伏,他還是有生死。雖然身體沒有生死,但是心裡面這些煩惱,他是生生滅滅,還有。所以叫做位下。【第九解脫】,前面是九無礙。到第九解脫。前面是伏四住。這是除四住。他破除了四住煩惱,但是沒有破無明。【又八十年壽。前不過恆沙。後不倍上數。是故用短】。就是他在果中已經證得九解脫了,但是也只是在伏四住的基礎上,破除了四住煩惱。一個是伏惑,一個是斷惑。在因位是伏惑,在果位是斷惑。但斷的也是四住煩惱,最後這個無明住地煩惱沒有斷啊,所以他的用是短吧。然後你看佛所現的壽命只有八十年,這說的釋迦佛,是吧。前不過恆沙。他能跟,一般我們說法身佛,恆沙壽命,恆沙劫,能比嗎。這恆沙劫都是說得少的。後不倍上數,比恆沙都不知多多少倍,那就更比不上了。所以說,是故用短。

【是為昔果三義故粗】,過去的這些,他得到的果位,從這三個方面來說,都是很有局限性的,所以稱為粗。【今】就說的是法華經。【因體廣位高用長者】。應該他這裡按理說用因體廣,因位高,因用長,那個省略了。【會三為一】,會三教而為一教,把藏,通,別三教最終會合到一圓教。【收束萬善。故言體廣。不止界內無礙道中行。能出於界外。行菩薩道。故言位高。無礙伏惑。不止四住。進伏無明。故用長】。你看,這是從因上去講的。第一個,因體廣會三為一。前面這個三教,你這個因體他狹,你這個因就是這個因,他那個因就是那個因,六度就是六度,十二因緣就是十二因緣,然後四諦就是四諦。現在好,所有的最終的四諦、十二因緣、六度都統攝到什麼呢?萬善萬行之中。合二為一了,所以叫體廣。他不僅僅是在界內無礙道中行,而且能夠出於界外行菩薩道。前面的因位呢只能在三界內,無礙道中行。九無礙嘛,前面說的,他沒有出三界,他只有證果的時候才能出三界。這個時候他在因位上不僅僅能在界內了,他已經出界外了,已經到界外去了。

【行菩薩道。故言位高。無礙伏惑。不止四住。進伏無明】。他這個界外的無礙道,他伏惑不僅僅是伏什麼四住惑,而且能夠伏無明惑。前面不能伏無明惑,現在能夠伏無明惑,所以說用長。【今因三義妙也】,所以最後總結出,現在這個因從三個方面來說,它都是屬於妙。好,還有今果,從果上來說,【今果三義妙者。體廣。位高。用長。體備萬德。眾善普會。故言體廣】。前面是不具萬德,現在是萬德具足,這就真正成佛啦。【位至寶所。故言位高】。前面只到化城,沒到寶所,是吧?位置是不是比他高啊,實際上高了不止一點點。我們說三百由旬,這個說法這個比喻是非常不恰當的。如果說前面三百由旬的話,就是聲聞跟菩薩之間的距離遠遠不止三百。菩薩跟佛的距離更遠遠不止三百。知道嗎?這個差得太多了,你修成這個聲聞道阿羅漢,時間是很短的。最多花幾十個小劫基本上差不多,最多幾個劫就夠了;你修成菩薩,那就得以恆河沙劫來計了;你要修成佛,那就是無量阿僧祇,甚至恆河沙劫。那根本就這個量,數學我們都不知道怎麼算了,知道嗎。有些地方就乾脆說沒辦法算。這個時間反正是大家想像不到的長。所以說你這個三百由旬,五百由旬根本沒有,這個距離,我們按照這麼一分,實際上很不恰當。

【斷五住惑。神通延壽。利益眾生。故言用長】。能夠斷五住煩惱,能夠什麼呢,用自己的神通來延長自己的壽命,來利益眾生,故言用長。但是這個神通延壽,佛也不會說沒事自己現點神通,要活得長一點。佛看眾生,眾生的因緣還有,還有眾生能夠聞法得度,那佛他自然就能延壽,壽命就長。眾生的因緣不夠,福報都不夠,佛就說,我現個神通,我故意就住世,永遠不滅,沒必要。他不像我們凡夫一樣的,好像活得長,好像就顯得你怎麼能耐大一樣的,不是這個意思。所以說我們說哎呀請佛住世,要佛要常住世。你光請行啊,你得自己好好修啊,你修得越來越好,更多的眾生越來越有福報,佛一看,哎呀,大家既然這麼努力是吧,看來我也不能著急走啊。多住幾年吧,多住幾劫吧,給大家好好說說佛法。一看大家,哎呀一看也就這個樣子,算了吧。再學也學不出什麼樣子來,是吧,我跟你們的緣也就斷了,你們也不用心的,我趕緊走得了。你看,釋迦牟尼佛就八十年壽命,但是他是在五濁惡世,一般想長也長不了,為什麼呢?在我們這五濁惡世,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眾生的福報就是極其有限的。我們即使想請佛住世,估計多住個一天兩天的,一個月兩個月的,也許還是有可能。你說再住五十年,再活五百年是吧,歌詞裡面再活五百年,可能嗎?你們能修出這個真正讓佛住這麼長時間的這麼一種福報來嗎,修不了。

那同樣如果不是在這個五濁惡世,比如說我們轉到在彌勒佛住世的時候,他那個時候,整個我們所有的這個世界眾生福報大了,他能活八萬歲,你那個時候可能延個幾百歲估計也就比較輕鬆了。就像我們現在延個幾個月一樣的,或者一個月,或者十來天,就是這個意思,就是個概念。如果你是在其他的地方,比如說我們在西方極樂世界,哎呀我們都非常希望阿彌陀佛長久住世,雖然已經是無量壽了,再住一住吧。他多住個幾十劫幾百劫,我估計太容易。因為大家的福報大,所以請起來就容易。打個比方,你這個人有身份,你尊貴,你說師父你別走,我想供養你。那師父就留下來,給你面子,是吧。你一個普普通通的,師父你留下,我來供養你,結果你也沒什麼好供養的。當然這不是說看你貧富的問題,這就說看你這個人根器。師父我想跟你好好學,結果你一個字都不識。師父我想跟你好好學,結果師父給你講完之後,你該幹嘛幹嘛去了。師父一看,那我還幹嘛費這個神。一看,這個確實是個法器。師父,我想跟你好好學,師父就留下來。你是這種根器才能留得住這個善知識。你不是這個根器,你想留,師父也不留。為什麼,留了也沒用啊。你說著玩的嘛,說話是說大話,但實際上做不了這個事兒。

【今果三義故妙。即是一乘因果之法妙也】。當然有些話說的可能會比較俗一點,但是這個俗啊,有時候也就是一種因緣。說句實話。你在世間他這些東西就說不清道不明的。打個比方你說咱們這個北京佛教居士林,在全國都是很知名的,歷史也是很悠久,以前也很多大德居士還有大德法師,都在這建設或者弘揚佛法。有時候請哪個法師來這裡講個課,人家法師多少肯定得給個面子嘛是吧,也挺不容易。實際上我們還挺感恩的,能請我來,我很感恩。打個比方其他地方一個小佛堂,也沒有什麼證,沒什麼正式的道場,沒什麼手續,法師我請你去說法。那法師就得衡量,去你們那邊,你在哪個地方,你們道場正不正規,能聽法有幾個人呢,就三五個人還不夠麻煩一陣子。這一看大家濟濟一堂,高興啊,來吧,來多少次都可以。你一看,本身我在這裡講法,弄的不好外面這些其他的街道辦事處或者什麼其他城管還來抓人,宗教局還來過問,講法都沒心思了是吧。你不正規啊,隨時就把你給取締了。人家想怎麼治你治你,那就沒辦法。所以這些都是因緣,你還不得不講。當然咱們不僅僅有俗的,咱們還有雅的,咱們前面也說了是不是,我們要上得去下得來知道嗎。佛法是要貫通的,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說存在這個分別心,但是我們必須要了解世間的眾生的因緣,世間萬法的因緣,你這樣才會順著這個緣去做,順著這個緣去做,你得到這個效率、效果是最好的。你要去反著做的話,那有時候就特彆扭,弄得不好還弄出很多是非很多煩惱來。

當然有些情況是這樣子,萬一都沒人聽法了,哪怕有一個人聽,這個人根機再差你也得去說,那是已經沒辦法選擇,有辦法選擇的時候,那肯定我們相對選更好的因緣去做。那就你也不能去非議,有些人看不起我,你不平等,你怎麼怎麼著。實際上師父就一個身體,師父就這麼點精力,也這麼多時間,你說都分配,怎麼分配呀。我們世間的都知道什麼好鋼要用在刀刃上,你這錢也要花在真正有用處的地方,不要瞎花。也是要去衡量這麼一種情況的啊,所以說世間也是這樣子的。

【今古諸釋,世以光宅為長,觀南方釋大乘,多承肇什,肇什多附通意,光宅釋妙,寧得遠乎。今先難光宅,餘者望風】。今古,現在的包括古代的,所有來解釋《法華經》的這些著述,世間的人以光宅為長,就是認為光宅法雲他註釋的是最好的,排在第一。智者大師沒出來,他確實排在第一。智者大師一出來,完蛋了,這樣說有點不太尊敬他,因為我們說得簡單一點、輕鬆一點,對不對,他就不行了。觀南方釋大乘,南方的這些論師、法師來解釋大乘經都多承,都是承僧肇和羅什,他們繼承的是三論宗的這一派。因為那時候在南北朝的時候,南方的論師多重義學,他喜歡研究佛教的義理、這些經論啊,探討佛的這種經義。北方的喜歡禪修,沒事就打坐修行,不太喜歡研究這些經論的義理,各有側重。

但是南方諸師呢,都是繼承羅什這一派,僧肇這一派。而肇什多附通譯,當然鳩摩羅什是他們的師父了。鳩摩羅什下面不是有四大弟子嗎?僧肇是其中一個,僧肇、僧睿、道生、道融,稱為四哲,最傑出的四位弟子,僧肇在其中又非常突出。有些居士可能我們在坐的都知道他寫的一部《肇論》,《肇論》在中國佛教史上是非常非常有名的,即使在中國哲學史上,不僅是佛教史上,在哲學史上也有他相當的地位。當然是寫得非常精妙了,從我們現在看來也是非常精妙的。什麼《物不遷論》、什麼《不真空論》、什麼《涅槃無名論》、什麼《般若無知論》,主要是這四部論,合在一起叫《肇論》,大家以後有時間想研究可以去看看。也不太容易看懂,我告訴你,主要是站在三論宗或者中觀宗的基礎上去理解的。但是呢,按照天台宗一看,他們不究竟啊,還不夠究竟圓滿。多附通意,什麼意思呢?他們跟通教的義理是相通的,他們多依附的是通教的義理來說明這個佛法。

所以以前我在學天台宗的時候,然後呢,我們當時還有一位講三論宗的導師,我們也去聽他的課,他也知道我們這邊在學天台,知道嗎?他還經常忿忿不平說:天台宗你們太不夠意思了,你們好像很瞧不起我們,把我們三論宗判為通教,然後你們自己是圓教,怎麼怎麼著。當然他也是表達自己心中的一種不滿。但說句實話,確確實實他們的這個通教還是低不止一個檔次,通教當然也能通圓教,但是他本教當教的義理的話,他確實差得很遠。他主要是講性空為主,般若性空學,雖然也講中觀,當然中觀這個理論也是建立在這個空,這個基礎上為主,他沒有談到常住的佛性,更沒有談到諸教之中的一種圓融的思想,所以他跟圓教的思想還是沒法比。他動不動破邪顯正,知道嗎?破邪顯正,你這個邪,我這個是正,那麼有邪有正實際上不就有對立了嗎。當然最終破邪之外別無顯正,他也說,破邪就是顯正,但是你不是還要顯個正嘛。只說破邪跟顯正是一回事而已,但邪和正還是有啊,他沒有脫離對於邪正一種二元對立,知道嗎?當然這裡不多說了。就是對佛法這種視野,對於整個萬法的這種胸懷來說,沒有比天台圓教更圓滿的。

華嚴宗也還算不錯,但都還差那麼一點點。當然其他學華嚴宗,讀《華嚴經》的可能有點不高興了。不是《華嚴經》,是華嚴宗,大家一定清楚,因為《華嚴經》裡面也有圓教,但不是純圓。有一部分是圓的,有一部分是別教。光宅釋妙,寧得遠乎。你看,羅什、僧肇也就是多附通意而已,光宅法雲他難道比他們就更高嗎?就這個意思。比他也差得不遠。所以今先難光宅,餘者望風。現在我們先把光宅的法雲,他解釋《妙法蓮華經》裡面的一些不究竟的東西給他分析出來了。把他給折服掉了,那麼其他的人又望風披靡,其他人就不得不折服了,你還有什麼不服氣的嗎?拿出你們之中最傑出的一個來作為代表,我們先研究研究,把他研究出問題了,其他人也就不用再說了,抓典型嘛,就是抓典型。

這裡面都是講這些教理的東西,比較深。我們看看。首先看,【因體廣狹四難者】,前面不是說因體有廣有狹嗎?這就開始用問難的形式。【若謂昔因體狹為粗。指何為昔。若指三藏等可然。若指法華已前皆稱為昔。此不應爾】。就是說你說過去的這些因體都是狹,他們是粗,不是廣,不是妙,那麼你這個昔到底是指何為昔呢,你這個時間,這些教是指哪些教呢?如果你僅僅指三藏教可以,如果你指法華以前的都稱為昔,包括通教、別教,那就不對了。因為通教和別教裡面因體並不狹也並不粗,它有廣,也有妙。

何者,我們看看,【般若說一切法。皆摩訶衍。靡不運載】。這般若經說一切法皆是摩訶衍,皆是大乘佛法,沒有不運載的。【思益經明解諸法相。是菩薩遍行。華嚴入法界。不動祇洹。淨名一念知一切法。是為坐道場】。就是這幾部經:《般若》也好,《思益》也好,《淨名》也好,乃若包括華嚴也好,華嚴時、方等時、般若時這三時的經典,都說什麼呢?【無所不收】,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就是一法,難道他的體還會狹嗎?這裡說的一切法皆摩訶衍,這個摩訶衍就是大乘佛法,實際上就是成佛的法門。就是說沒有把一切法他是當作分別對待的這麼一種性質來分析的,而不是你這個是聲聞法,這是人天善法,這是大乘佛法,沒有。人家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摩訶衍。人家的體多廣啊,你還說人家體狹,好意思嗎,不好意思。一切法相,菩薩遍行。菩薩要遍行一切法相,法相是沒有區別的,雖然有種種。這裡說不動祇洹,入於法界,這是《華嚴經》所說的,這個祇洹應該叫祇園精舍,他不動不離開這個祇園精舍而能入整個法界。一及一切,一處及一切處,佛的這種功德神通不可思議。《淨名經》裡說,一念就能知一切法,是為坐道場。在一念心中就能知道一切法,這是什麼樣的一種功德,一種智慧呀?你怎麼說它是因體狹呢,它應該廣才對。

【若為是狹。若言今因體廣】,如果你說現在這個體才是廣,【那忽言法華明一乘是了。不明佛性是不了】。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光宅法雲裡面,他有時自相矛盾。他說《法華經》因體是廣,他有些地方又說,法華明一乘的時候是了義,不明佛性的時候是不了義,自己打自己的臉,有點這個意思,知道吧。【那復言法華明緣因是滿,不明瞭因是不滿】。明緣因佛性是滿,不明瞭因佛性就是不滿。實際上三佛性都是一佛性,我們把它分為正因佛性、了因佛性、緣因佛性。你不能說它明緣因佛性的時候是圓滿,說它沒有說了因佛性它就是不滿。【那復言前過恆沙。後倍上數。猶是無常因】。前倍恆沙這都是《法華經》裡面說的,後倍上數,就是佛的壽命,用恆河沙,甚至用恆河沙這個劫數都沒法說明,後倍上數。猶是無常因。【既以無常因。那得常果】,因都是無常的,果怎麼能夠有常呢?【因果俱無常。此無常人。那見佛性】。因果俱無常,最終不可能見到常住的佛性。所以這裡面實際上也就說了,他這個果體也是狹。

【非了義。故體不收行一。非滿字故。體不收教一。非常住故。體不收人一】。應該是這麼念。既然不是了義,那麼它這個體就不能收行一;既然不是滿字教,所以它這個體就不能收教一;既然它不是常住的佛性,所以它體不能收人一。【不見佛性故,體不收理一】,就是說他這個講《妙法蓮華經》的時候,除了有了義之外,還有不了義。既然是不了義,說明它體不收行一,它體不夠廣,它不僅僅有了義教,還有不了義教。那應該有體廣之外還有什麼呢?體狹。所以它不能收行一。非滿字故,它除了有滿字教之外,還有半字教,所以體不能收教一,這個教不僅僅是滿字教,還有不滿字教。非常住故,體不收人一。這不僅僅是常住佛,不僅僅有法身佛,而且有其他的應身佛。不見佛性,既然不能見到佛性,那體就不能收理一,佛性都沒見到,真正的真理,真正的理性,他就沒有見到,不能收。

【當知今因。狹中之狹。狹。則是粗】。如果是這麼個說,那麼現在這部《法華經》中它也有狹。狹,既然是有狹,就是粗,那你怎麼能說它不是狹是妙呢?不是狹是廣呢?不是粗是妙呢?【昔體既廣。昔還是妙。此一難已知粗妙。薳復具作後難耳】。這就說了,昔體是狹,現在我們破了它,昔體之中不僅有狹,而且有妙。他說今體是廣,現在又破了,今體不僅僅有廣,按照他的說法,今體之中還有狹。那他所說的這個三狹三廣三妙,什麼三粗三妙就不成立了。此一難就已知粗妙,就從這一種問難,就已經知道他這種粗妙就不成立了。薳復,還更要做其他的後面的問難,就沒必要說了。

我們還可以說,當然。今天就不說了,我們今天的課就講到這裡,差不多時間到了。後面主要就是破光宅法雲,顯出我們真正應該怎麼去理解《法華經》真正的妙理。為什麼要去破呢,實際上還就是說,破除我們眾生對《法華經》的一些疑惑。什麼才是真正的妙?怎麼去理解這個妙?所以說真正一部《法華經》,最關鍵的核心就是妙法這兩個字,而且最關鍵是講怎麼樣的法才是妙,怎麼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妙。如果沒把這個妙搞清楚的話,真正的佛法,最無上的佛法,你就沒有真正的理解。當然我們現在說,你要真正理解這麼多的妙確實也不容易,但是起碼得理解到一定的程度。

好了,今天就不說了,這裡面還有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問得也挺讓我為難的。當然問得都還不錯,但是這些東西,我們都是講這些道理,直接給大家這樣念的話,大家還不一定搞得特別清楚。

第一個問題,我簡單回答一下,時間也挺緊張的。(阿彌陀佛!師父吉祥!《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上,玄義第13頁第一行,)你看,都分得還很清楚。(裡面說:【分別十二因緣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別心滅即有四聖高下。是為教相。兼於開合也】)。光聽這句話大家都得好好看看,光看這個書,看書也不一定都懂。(這段話的意思是說,用空觀來破除因緣和合,結果就可以了分段生死,裡面有這樣的意思嗎?沒有執著了,六道就沒有了?)他表示疑問,是不是這個道理。(叩請師父慈悲釋疑。至誠感恩!)

【分別十二因緣心生。即有六道差降。分別心滅即有四聖高下。是為教相。兼於開合也】。這裡主要講的是十二種因緣。 十二因緣心生,那麼就有生死輪迴;十二因緣如果沒有生,滅了,這個心滅了,那就出離生死輪迴。有生死輪迴,就有六道差降,這個六道差降就是高低,就六道輪迴。當然這個生看你怎麼生了,比如你生得煩惱重,造的業重,那六道之中肯定就是惡道;如果你生得煩惱比較輕,造得惡比較少,反而造一些世間的善比較多的話,你就生到六道之中的善道,反正都不出這個六道。因為這心最終有生,看你生的是善,還是生的是惡,是善生得多,還是惡生得多,這個十二因緣。前面講過十二因緣,從無明開始一直到老死,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心生則種種法生,那麼後面呢,好,心滅則種種法滅。如果你是順著十二因緣去觀的話,就會有生死;如果你逆著十二因緣去觀察的話,就能滅生死,出離輪迴。你順著十二因緣,無明生則行生,行生則識生,識生則名色生,然後六入一個一個,一直到老死,我們反過來知道,一切生的根本,最終從老死反過來推,推到無明是根本,你要破除無明,你要讓這個無明滅。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六入滅,我們經常放生大家都不知念了多少遍了 ;無明生則行生,行生則識生,就這樣的,一個生一個,一個滅一個。所以這裡實際上就從十二因緣法來說,他這種生滅的不同,決定了你有生死輪迴,還是能夠超出生死輪迴。

後面的四聖高下,四種聖人,聲聞、緣覺、菩薩、佛。你滅的煩惱越多,滅的無明越多,那成為聖人的位次就越高,你只是滅見思惑,聲聞、緣覺;滅塵沙惑,菩薩;如果把這個無明惑全部給滅了,成佛了。這就是佛所說的教法。這段話就是用空觀來破除因緣和合,這不僅僅是空觀了。三觀都有,說句實話三觀都有,哪是空觀就能全部破的了,空觀最多聲聞、緣覺,是屬於空觀。到菩薩階位就有假觀了。到佛的位置,中觀一定得具足。所以說對這個滅的話,理解就不一樣,有些人滅就滅了他,有你無我,有我無你,把他消滅掉。實際真正佛法最高境界不要消滅,根本就沒有滅,叫無生亦不滅,八不中道嘛,「不生亦不滅,不斷亦不常,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這個無滅而滅才是最高境界,你用這個來對治那個,把這個來滅掉那個,那是比較蠢的法,比較低的法,到最終的話我們當體即空。比如我們開始說析體空,把這個東西分割了。比如說這個電腦是怎麼組成的,有鍵盤,有鼠標,還有屏幕,現在把它拆了,哪有什麼電腦,這是笨的方法。

現在不用拆,因為這個電腦本來就是由這些東西構成的,構成的當下不用把它拆掉,沒有了,它當下就是空的,它肯定就是性空的。為什麼呢?緣生就是性空,當體就是性空。因為它是緣生的,如果它體不空的話,它就不要這些東西構成,不需要因緣而生了。即然是因緣生的那就是性空。既然是性空,那就沒有生,這個生是假的生,知道嗎,不是真的,哪裡有真的生呢,有沒有真的生呢,沒有,所以佛教最終叫無生。即然是無生哪還需要滅呢,大家經常講的滅,最終不要滅,要滅的話,永遠滅不完。你今天滅他了,他明天滅你,知道嗎,這就叫輪迴知道嗎。有這個生滅心的話你永遠滅不盡的。到最終只有沒有這個生滅心的時候,才能真正地無滅而滅,自然沒有了。

所以這是佛法對這些東西的理解。這個空觀也是,空中有假,空中有中,空不僅僅是空,空具備一切法,大家明白嗎。這個是佛教真正講的空義,有些人理解這個空就是說,哎呀沒有了,空掉了,或者自性空。不僅僅是自性空,性空之中還有什麼呢,還有緣起,明白嗎。這才是更進一步地去理解這個空的意思了。甚至呢也沒有緣起,也沒有性空,這才是最第一義的所謂的空的道理。非空非有,這才是真正的空。所以就是講沒有執著,六道就沒有了嗎,沒有執著當然你就遠離六道了。你不能說六道沒有了,不能這種話說出來。就說你跟六道沒有緣份了,你不會再淪落到六道之中了。你說沒有了,六道實際上還是有,這個六道不屬於你而已,屬於別人。沒有生滅了,這世界就沒有了;沒有煩惱,這個三界就沒有了。不會,三界還有,但它有,跟你沒什麼關係呀。它不是你的世界,你的世界是佛國,是淨土。

好,這是這個問題。下面第二個問題。這個第二個問題也不好回答,是一個人問得吧,我看這個前面後面都一樣的。(阿彌陀佛,師父吉祥,師父慈悲)。你看和前面開頭是一樣的。(《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一下玄義第16頁中間所說四悉檀中云:【四善根內外凡隔別是世界。暖頂是為人。總別念處是對治。世第一法近真是第一義】。伏請師父說為垂哀憫,)哎呀說得這麼,不要這麼客氣啊。(略為展開復議四善根與四悉檀的對應關係。)

四善根,暖頂忍世第一嘛,這不僅僅是說的四善根,當然包括內外凡兩個位置。當然說到位次的話就比較複雜了,它實際上用四悉檀來對應在三藏教之中沒有超凡入聖之前,你在凡夫位上修行的位次是怎麼對應的。這句話比較長,大家聽清楚沒有啊?藏、通、別、圓四教,這裡所說的是三藏教。三藏教之中不說聖人的位次,只說凡夫的位次。那麼這個凡夫的位次有內凡和外凡。這個內凡外凡也好,他跟四悉檀之間是怎麼對應的,這麼一種關係,我們看看啊。四善根內外凡隔別是世界,內凡和外凡之間是有差別的,他說的是世界悉檀。我們去理解這個世界悉檀,那麼這個四善根之中的暖頂是為人悉檀。暖位和頂位是為人悉檀。那麼總相念,別相念,還包括四念處,總別相念,這是對治,是屬於對治悉檀。實際上也可以包括五停心觀啊,都是為了對治。對治比如說我們多貪眾生是不淨觀,怎麼對治你這個貪的煩惱;多嗔眾生慈悲觀,對治你這個瞋恚的煩惱。後面世第一法是第一義。當然這是大概的一個比較,在不同的修行階次它是怎麼對應這種不同的佛法的。就是再怎麼說,所有的佛法歸結在一起不出於這四個類型。一個是世界悉檀,世界悉檀是隨眾生的樂欲而說,眾生的樂欲他是在世間這個角度去說的,他不是出世間法,是屬於世間法的。因為眾生的樂欲都是貪圖世間的一些東西,貪圖世間的這些善法,人天之法,這個也得說,所以佛教裡面不是有人天乘嘛。再往上,為人悉檀,世間的善根具足了,有些人開始就要發出世,要解脫,他有出世的善根,所以佛就給他們講這些法,培養他們的善根,這是為人悉檀。為人悉檀修到善根的時候,說實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煩惱啊,這些障礙啊,就出來了,所以佛要給他們說對治的法門,對治悉檀。你不修行的話,這煩惱還不太容易出來,實際上也有煩惱,煩惱一大片,但是你感覺不到,知道嗎,你修行了到一定的時候,這些煩惱你就能看得到了,它就來起破壞作用。這個時候就要有對治悉檀,分別來加以對治。對治悉檀對治到一定的時候煩惱越來越少,最終會證到第一義悉檀,得道,這是第一義悉檀,最終究竟的。所以實際上我們看看就是這樣,佛法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啊,第一義悉檀,四教各有第一義悉檀,以前都講過,藏、通、別、圓四教。

我們現在實際上比如我們拿西方極樂世界來做個比較的話,它也具有四悉檀。一個是淨土,一個是穢土,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我這個世界只有快樂沒有痛苦,是長壽的,是無量壽的,沒有生死,世界有種種依正的莊嚴,實際上這都是說的什麼?世界悉檀。跟大家說什麼五根、五力、三十七道品,基本上都是以為人悉檀為主的。當然了三十七道品裡面具體有對應的,怎麼去破除我們的這些煩惱,怎麼去解決我們自己的一些無明無知,這就有對治悉檀,最終讓大家都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了什麼呢,不是為了了生死,而是為了讓大家都要成佛,這就是第一義悉檀。所以很多人把這個第一義悉檀忽略掉了,以為大家都是逃避生死,這個世界太苦了,我們都到西方極樂世界享福去了,不是那麼容易,他是開啟了有這麼個方便。眾生都怕死嘛,誰不想長壽啊,誰不想永恆啊。所以建這麼個世界,所以世界悉檀是最重要的一個。佛接引眾生的第一個方便,就是世界悉檀。但是你到了世界悉檀這個角度,你發現那個世界和這個世界實際上不一樣,就他在那個世界悉檀裡面實際上就已經包含了後面的三個悉檀。所以我們這麼一理解,整個淨土宗的位置一下子就高了。不像我們說的你這個人太自私,你這個人只願意享福,不願意受苦。你這個人都不顧我們,不顧家里人,你就自己往生了。剛開始誰都會有自私,但是往生之後呢,就不一樣了。剛開始的時候是稀裡糊塗,去了之後,高興啊,喜出望外。

但是真正能夠完全理解的,你不能按這種普通的根器的人去看淨土宗,而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根器更利的人,更有智慧的人,甚至是要站在佛菩薩角度去看這個西方極樂世界,看這個淨土宗,你才能真正完全地去理解、去了知淨土宗的一種方便和真實之間的一種對應,知道嗎。他能把方便發揮到極致,這就是最了不起的。所以按照天台宗去理解,彌陀淨土它最優等的地方,不是它的最圓滿最究竟的,每個教都有最圓滿最究竟的,它的殊勝之處能夠把方便發揮到極致。它的門檻最低,它能夠普度眾生,讓眾生費最少的時間,花最少的力氣能夠了脫生死。但是了脫生死之後,雖然起點低,到那邊他就沒有生死。當然到那邊要花很多的時間,那不管,先生到淨土再說。你在這邊,太難修了,你自己怎麼了生死啊?所以說我們要度眾生,你就要花這些力氣,要做好服務,說得不好聽一點。把服務做到位,一個眾生都不能少。讓眾生哪怕以最低的標準,只要他能及格到60分,立即就錄取。你不能說必須要考80分,要考90分,我們要擇優錄取,怎麼怎麼不能這樣的條件,只要達到我的及格線通通錄取。你這個題目還不能出得太難了,大家能答出來就去了。去了之後繼續修唄,你讀預科班也行,不一定直接讀本科班,這多好啊。當然這樣老師就費心了,學校校長就費心了,說實話,你看我什麼學生都收進來了,學校分很多部啊,哪些部啊,四部,四種淨土。

四種淨土裡面最難教的就是我們凡聖同居土的這些弟子,其他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比較容易教,素質高,起點高,凡聖同居土太難教。所以我們在這裡可以感受一下,真正為什麼說淨土宗了不起,阿彌陀佛的慈悲、他的願力、他的智慧,對我們眾生痛苦的一種體貼,沒有其他的法門能夠超過的。所以我們學這個天台宗,學這個《法華經》的話,反過來又可以重新去認知我們這個西方淨土的一種殊勝、一種圓滿。所以我們學做人也好,學佛也好,都應該養成這麼一種見識,我們不能看一些表面現象,人與人之間也是的。進入佛門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何苦相互去為難對方呢。就像以前一個老和尚說的,我們出家人都很不容易了,何苦去為難對方呢。老去說你這個做得不夠好,你這個做得有問題。相互之間總去指摘,我們好不容易進入佛門來了,為什麼不能相互之間去鼓勵多讚歎呢。老說你這個人脾氣太差,你這個人分別心太重,你這個人太怎麼怎麼著,不能這樣子。那沒有進入佛門的,我們都還要慈悲,要包容呢,進入佛門,人家已經很不容易了。

我們都是帶著很多業力呀,背了很多債的人到這個地方來的,不是想修就一定能修好的。所以大家得有這樣一種胸懷。你看佛會放棄任何一個眾生嗎?佛會瞧不起任何一個眾生嗎?不會的,永遠都不會的。那我們在往其他地方去想也是一樣的,不同的宗派,不同的法門,不同的道場,不同師父座下的弟子,都不應該相互之間去什麼呢?去是非。這樣的話才是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都應該有一種很高的胸懷、一種氣度去看這些東西,你才不把這些當回事。你這個人沒有胸懷,天天就斤斤計較這些事。沒有境界的人,沒有涵養,沒有眼光,所以學佛都從這些地方去學習。《法華經》就是這麼一種胸懷。說法華是圓教,實際上最終一切法都是圓教。

法華只是教給我們一種思維,圓教是怎麼看待一切法、一切眾生的。他為什麼是圓,圓的思維、圓的理解、圓的智慧,到底是什麼樣?如果你能理解到就好了,法華教會了,不僅《法華經》是圓教,其他的一切教一切法都是圓教。因為你會這種思維了,你已經具備這麼一種胸懷一種智慧了,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吧,講一個法不僅僅是講這個法,而是把它內在的這些精神、本質的東西給說清楚。然後你通了這個之外,其他的東西都能觸類旁通,一路通時路路通,一切萬法盡圓融。那就好辦了,你這個學佛就不會走錯路了。

好啦,今天你看又說了一大堆事情,最後我們大家一起合掌,做個總的迴向。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瞭,

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合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今天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