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講)

大家看到課文啊,今天我們講到這一段,【更說五境竟。】我們看課文,【對此五境明五三智者。】前面講了境妙,這第二個是什麼呢?智妙,是吧?境妙相對應智妙,它是怎樣一種對應的關係。

【對此五境明五三智者,謂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三智相入,五種不同:】我們平時都講三種智慧,是吧?屬於大乘的說法,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際上這三種智呢?既有差別,但是相互之間又能什麼?相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不完全地有差別,就從一個意義來說,它們從根本上是一樣的。

就像我們說的,菩薩跟佛,跟聲聞、緣覺,他們都是聖人,但是呢,他們所證入聖道的這個果位,是不是有差別呢?有差別。但是即使是聲聞和緣覺,乃至菩薩,他最終必定要什麼呢?要證入佛果,這是肯定的。

我們看,下面五種不同,哪五種不同?【一、中智入空智,對道智為三;次、如來藏智入空智,對道智為三;次、中智對兩為三智;次、如來藏智入中智,對兩智為三智;次、圓三智。是為五差。】有這五種情況不同,下面呢,一一都會進行說明。

首先我們看第一個,就是【中智入空智分別為三智者,】是怎麼一種情況?這裡說的這三種智是什麼?【初、依無漏發一切智;次、依有漏發道種智;後、深觀無漏之空,知空亦空,發一切種智。】就講的這三種智慧的一種區別。

比如說第一個,一切智是依什麼而發呢?依無漏發而發。比如聲聞、緣覺已經證得無漏之道,他應該有什麼呢?一切智。但是這裡說的一切智,還不只是指聲聞緣覺啊,按道理應該指什麼?是指菩薩。他這個無漏智,已經不是屬於小乘的無漏智了,是大乘的無漏智。

比如說,別教初地,圓教初住,這個時候他的這種無漏智才是真正地發起來。但是我們一般不這麼講啊,就說這裡面就按照聲聞、緣覺這種無漏,就已經可以發起一切智來。但是要發道種智呢?這必然是什麼?菩薩才發得起來。

就是說你從無漏這個道裡面再什麼呢?從空出假。天台宗叫從空出假,這就是依有漏。說是說依有漏,實際上它本身這個根本還是什麼呢?建立在無漏的這個道上,大家明白嗎?你先證入這個空智,證入這個一切智,然後從一切智的這個基礎上,才能發出道種智。

就說你先得自度,自己已經覺悟了,但是為了要度化眾生的話,你必須要依有漏法去發。你所現的種種假法,是為了方便什麼呢?教化眾生。因為眾生不可能直接進入什麼?這個無漏法,或者這個無漏道,但必須是說依照有漏。

比如我們現在學習佛法,大家所依的這種方便都是有漏的。我們聽佛陀的這個言教,我們看經書,從語言,從文字,這些都是屬於有漏的。真正的道不是用語言和文字,你能夠什麼呢?直接得到的。我們只是間接地通過什麼呢?文字和語言去思維藏在文字語言之後的這些真理。大家明白嗎?

所以說佛法是什麼?是一個橋樑,這個橋樑最終是通向什麼呢?無漏之道,就是解脫之道的。就是那個菩提,那個才是真正的東西,叫作無漏。但是我們現在這個橋樑是不是有形有相的東西啊,它是有漏的。

什麼叫作有漏啊?有為法。是因緣所做的法,它就是有漏。當然有些漏的話,它解釋叫作煩惱。有煩惱,就叫有漏,是吧?但是為什麼有煩惱呢?它是有為法,它是因緣造作所成的,那麼這些文字語言不也是人寫出來的嗎?也不是人說的嗎?它都是有形有相的東西。

但是有形有相的東西背後,它蘊含著一些無形無相的道理,這個無漏道在後邊,所以說依有漏而發道種智。當然這個道種智是菩薩度眾生的一種智慧,屬於一種方便的智慧。你看它,它是有漏啊,它只是依有漏而已,它實際上背後的內涵是什麼呢?是無漏。

我們說世間有句話是什麼?「道似無情卻有情」,這一句話可能恰好看似有漏,實則無漏。就是我們有時候看菩薩應化眾生,你看嬉笑怒罵,種種讓我們看跟凡夫弄得不好還是一樣的那種作為,但是實際上人家是什麼?是聖人的境界。你覺得:哦,他也就是個凡夫嘛!也是吃喝啊,玩樂啊,也做種種甚至非善法的事情,但是他本身的這種心境,他的境界,已經不是我們凡夫相了,不是我們所能去真正去明白,你不能把他當做凡夫。

再往後,更高了:深觀無漏之空,知空亦空,這是一切種智。就是把無漏的這個空也放下,達到一種極致。你不要認為有個什麼無漏的空,當然也不能認為什麼?有個有漏的有,既沒有有漏,也沒有無漏。把最後的這些對法的一種執著,也放下。

你覺得無漏道,這才是真道,對真他就會產生一種執著啊,對空也會產生一種執著,空也要空,這就是一切種智。再往上一層啊,這就成了佛,這是佛的智慧。所以你分別對應的話,一切種智是佛才完全具備的。道種智是菩薩,大菩薩才有的。一切智呢?是低位的菩薩,或者是聲聞、緣覺,他基本上就具備一切智,叫一切智。

下面就說了,【然初心不知空空;】初心只知道空,這都還不是指我們這個初心啊,我們空都不知道,這是指的什麼呢?小乘聖人,或者初位的菩薩。他知道一切智這個空,但不知道空也是空,他會執著於空。

【次雖得空,亦不空空;後能深觀於空,】次雖,就是指第二個道種智,雖然已經得到了空,但也不能完全把這個空給放下,只有最後這個一切種智,深觀於空,【空於前空。】實際上這裡面我們在這裡理解的話,說是說空,但實際上有時候實則不空,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沒有徹底地、完全地空下來。

比如說你前面證得這個無漏道的時候,你認為這個無漏空這是解脫,但你本身對這個無漏空會什麼?產生執著:認為我已經解脫了,我已經證道了。認為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實際上已經不是空了,明白嗎?

為什麼這個阿羅漢他不願度眾生呢?他認為解脫挺好的,涅槃挺好的,他執著於他所證得的那個空法,執著於空法的時候,實際上他就沒有完全地空掉,他執著自己所證得的那個空性的法,是不是?沒有空吧?

而菩薩呢?從有漏發這個道種智,雖然他本質上還是空,但說句實話他還沒有完全究竟把這些東西,把那個執著給放下,他雖然從空出有,但是他不能自在地、畢竟地去消掉這個空,或者這個有,對他產生的一種影響,所以他還得繼續往下走,空也空,有也空,一切皆空。

但是這個空的話,你怎麼去理解?不是說什麼都沒有了啊,千萬不要這麼去理解。哦,什麼都沒有了,什麼都不要了——不是這個意思!放下,無相,無住,沒有執著。所以空於前空,把前面這個空也放下了。

【但二空名同,二境亦合,】二空名字相同,這兩種境界也能相合,【故言相入。】這兩種境界比如說,我們說的這個智,這個中智入空智,它是兩種智,但是我們說,實際上如果說中智入空智的話,本身這兩種智慧也就能夠相合了,那你所對應的兩種境界也能相合,所以叫相入。

但是如果你沒有真正把它融合在一起,那中智可能還是中智,空智還是空智。比如我們一般說空智是什麼?是聲聞的智慧,中智是佛的智慧。但是在佛的境界裡面說,空智也就是中智,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因為你這裡一切皆空了,你這個空智就相當於什麼呢?一切種智,已經超越了前面的這個空的一種更高的一個境界。

【今若分別,以無漏空為一切智,有漏空為道種智,中道空為一切種智。】他這裡就說得非常完整了,一切智是什麼?是無漏空,證得無漏的中道的空性,這是一切智。但是有漏呢?你還得依有漏法,生道種智,最後把有漏法也得空下,所以說他本身是依有漏法,但是他不住於不執著於這個有漏的法,這叫作有漏空為道種智。

但是你要是聲聞人的話,他就有漏跟無漏之間,他是對立的:哦,我只要證得無漏道就可以了,我才不回到這個世間有漏法之中去呢!很煩惱,很麻煩。眾生難度啊,是吧?生死很恐懼呀,很畏懼啊,我幹嘛還到這個五濁惡世之中去度眾生呢?我在這裡,清淨的這個無漏道中多好啊!他就有這種無漏跟有漏的一種分別。既然是有漏和無漏的分別,說明他對這個有漏有沒有空掉啊?沒有空掉。

那即使是菩薩,他是不是把有漏都完全空掉了呢?也沒有百分之百,他已經做到一定的這個自在,但還沒說完全的自在,跟佛還不能比。所以我們說這個有漏空道種智,大家實際上要明白,並不是說真正菩薩證得道種智,一切有漏全部都空掉了,還差一點。真正到後面中道空為一切種智,這時候無漏空也是達到極致,有漏空也是達到極致,這才是真正的叫一切種智。

講到這裡的話,實際上就是跟大家重新捋一下啊。就是前面這個無漏空,也不是真正證得圓滿的無漏道。中間的這個有漏空,也並不是完全的這個道種智能夠成就完全的空掉的這個有漏法。為什麼呢?實際上在這裡說,這個有漏也就相當於是無漏,無漏跟有漏之間這個區別已經不大了,明白嗎?你對於這個有漏沒有空掉,實際上說明你就沒有完全證得無漏法。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意思?你既然對這個有漏的東西還沒有空得徹底,那說明你還有什麼呢?還有有漏的東西存在,有有漏的東西存在,反過來就推理到什麼呢?說明你還沒有證得究竟的無漏。如果你究竟已經無漏了,那這個有漏的東西還會對你產生障礙嗎?就不會了。

所以說這個聲聞也好,菩薩也好,他都有不完整的地方。他即使度眾生,他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是他解決不了的。所以說你若真正徹底的是無漏的話,那有漏的東西肯定也是空的。正是因為無漏空沒有證到極致,所以有漏的東西在某些層面上,對你還會造成一定的障礙,或者是影響。

打個比方,你這個人就是說:我都已經很淡泊了,我不執著於世間的東西呀,不要什麼財色名食睡,不要這個種種享受。一般的你確實不要了,看不上。但是可能在你內心深處,還有一兩件最重要的事情,你還是放不下,或者說你接受的考驗還不夠。

你表面上這些比較粗糙的東西,或者你看不上的,低等級的這些東西,色聲香味觸法,你無所謂了。但是更微妙的,哎呦,娑婆世界這些享受,我實在確實很厭煩了,但是西方極樂世界那種微妙的境界、極樂的境界,你肯定會起貪慾之心吧?

就像我們淨土宗經常說,你要厭離娑婆,要欣求極樂,你對這些已經濁惡的世界,你看不上眼了,說句實話。但是你有更高的追求,你追求淨土的什麼?無量壽、無量光,種種方面的一種快樂。實際上這不也還是一種有漏嗎?是吧?你有起心動念,你有一種慾望,即使這種慾望是屬於對清淨善法的一種慾望,它還是慾望。那你這個方面,說明你還沒有真正什麼呢?證得無漏之道。

真正證得無漏之道的話,這個欣厭心就不必要去產生,說要欣求極樂,厭離娑婆,是對我們凡夫講的,知道嗎?關鍵我們凡夫這個欣厭心都生不起來,還覺得這個娑婆世界還挺好,幹嘛要去西方極樂世界?我這生活得有滋有味,我還且得多活幾年呢,活過百歲再說。實際上活了百歲之後,還有可能放不下。對凡夫說欣厭心,你對於真正根機好的,比如說聲聞菩薩,你還對他說欣厭心,那不是把人家規格給降低了嘛!

人家能夠修更好的法門,就是淨土法門裡面也有啊,有持名念佛,有觀像念佛,有觀想念佛,還有實相念佛。如果根機高的人,你要叫他如何觀實相,既然是實相的話,還有分別心嗎?沒有了!實相者,空相也。是吧?一切畢竟空,這就是實相。一切法皆是無常,一切法皆無自性,一切法皆是虛幻的,這就是實相。既然是虛幻的,你幹嘛還要欣求極樂呢?當然並不是說你不要去生,你生則無生,你已經達到那種境界了。

我們現在還生則無生,你能趕緊生過去就不錯了,趕緊跑啊。先找到相對的安全,然後最後再悟得什麼?無生法忍。現在是有生啊,你還無生法忍,你先把有生這個關先度過了,到那邊花開見佛,再悟無生。你如果當然這裡悟得無生的話,說實話你去極樂世界分分秒秒的事。隨時想去隨時就去,是吧?我們這隨時想去,去不了,到死了還更去不了,就麻煩了。

所以咱們在看這些東西的話,有時候經論裡面說的,它只是個主體的意思,但是背後的東西,如果說你不好好去思考,你有時候看不到,明白嗎?他說的只是主要的這個意思說出來了,他不可能把所有的話全部說清楚。如果全部說清楚,那就一句話說不清的,他後面得附一大段的解釋。

這段解釋呢,我給大家就,這裡就算是給大家補充了一下。這是肯定是這麼回事,就是真正在佛的境界,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這是什麼呢?一心三觀,圓融三智。但是呢?一心三智,也可以說一心三觀,一心三智,但是你在眾生,他是根機有差別的,他必須按照次第,一個一個往上修,先空,再假,最後中。

他是不可能脫離這麼一個次第修行的一個過程,只有到最後你根器最好,或者到了佛的智慧,或者接近佛的智慧,你才能空假中本身就是一體。修空就是修假,修假也是修中。一法中具一切法。但我們現在不行呀,你還一法中具一切法,你現在一個法都修不了,你還具一切法?老老實實啊,但我們得明白這些道理。

【世人采經論意云:「六地斷惑與羅漢齊,七地修方便道,八地道觀雙流,】這是說的菩薩的十地之中的六地斷惑,七地修方便道,到八地才是道觀雙流。就是斷惑與羅漢齊,這就是空智;七地修方便道,這是道種智;然後八地道觀雙流,是一切種智。分別對應,有這種說法。

但是這種說法,不是所有的說法都是一個口徑,還有其他不同的說法,這對於別教是這麼說法,但是到圓教這裡可能就不是這麼說法了。當然從八地開始,道觀雙流是什麼呢?修這個一切種智,具備一切種智。【破無明成佛」,即此意也。】然後才能破無明,最後成佛,這種說法不是屬於天台的說法,天台不是這麼講的。

【如來藏智入空智分別三智者,依漏無漏發一切智、道種智,不異前。】就是跟前面的一樣的,一個是中智入空智,這是如來藏智入空智,那麼這也是依漏無漏,實際上應該也是依無漏發一切智,依有漏發什麼呢?發道種智,跟前面這個中智入空智的說法,是沒有任何差別的。

【而後不因別境,更修中智,但深觀空,能見不空,不空即如來藏。藏與空合,故言相入。】實際這種說法跟前面也差不太多,深觀空嘛,空也是空,但是這裡多了一句什麼呢?叫不空。前面是空也空,現在觀到了空不但是空,而且能夠從空裡面見到什麼了?不空。這是他的不同的地方,不但知道空,而且知道不空。

【以深觀空,見不空故,發一切種智。前中道智,但顯別理,理之與智,不具諸法。藏理、藏智具一切法,】這裡藏理,就是如來藏的道理呢,藏智呢,能夠具一切法,大家明白嗎?就是前面這個中智,中道智,只顯別理,只但顯理,不顯什麼呢?問大家,只顯理,不顯什麼呢?理的對面是什麼呢?不顯事。

理是只講空,所以他說空還是空,空也是空,他最後第二個空,這個用空來概括這個智慧,但是這裡不僅僅顯這個理,而要顯這個事,事是什麼呢?事是不空的,事是什麼?是有的。你不要僅僅只看到空的一面,也要看到什麼?不空的一面。不空的,那麼就是具足什麼呢?諸法。

前面的話,理和智是不具諸法,這個理叫作別理,這個理跟事是有別的,明白嗎?這叫作別理。但是這個如來藏理、藏智呢?它不僅僅是理,理中還具有事,具有一切法。那從這個道理來說,他這個理解的程度 就比前面這個中道智要什麼?要更進一步了,這是更高的一個道理了,明白嗎?

所以說,你即使說大乘的佛法,他有時候講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是有不同的理解層次的,有時候只講到第一層,有時候到第二層,有些可能到第三層,不一樣的啊。

【故異於前。以藏智對兩智,為三智也。】這是對兩種智慧為三智。你說:欸,這個空智也好,什麼一切種智也好,或者一切智、道種智也好,它是第三種智。大經云,這個我們說,實際上就是藏智,如來藏智,就很有意思了。你說是它好像是一切種智,但實際上它本身的話,這個一切種智跟前面這個中道智,這個理解又不一樣了。就是這個一切種智之中具備什麼呢?道種智和一切智,它是實際上具備前面這兩種智慧。

【大經云:「聲聞之人但見於空,不見不空;智者見空及與不空。」】大經是什麼?《大涅槃經》。就是聲聞,這個證得聲聞果位的人,這些聖人只見到空性,但是沒有見到不空的這種智慧,這個不空實際上應該屬於什麼?屬於道種智。他只見到一切智,沒見到什麼?道種智。

但是真正智慧的人,又能見到空,又能見到不空,實際上這就相當於什麼呢?一切智和道種智的一個融合。實際上也就相當於一切種智。

但是這個智者,你看怎麼去理解,如果你是菩薩,你是佛,他裡面又有不一樣的地方。菩薩也能見到空與不空,但是菩薩呢?只能得到道種智,或者一切種智的一部分,一切種智他不完整,他不圓滿,但是作為圓滿的智者——佛,他能什麼呢?圓滿證得一切種智。

同樣看一件事情,是不是看得究竟、徹底?還不完全一樣啊!菩薩跟佛就差這個,是吧?比如我們就說這個月亮,菩薩是什麼?前面的非滿月,佛是十五的滿月。都是月亮,月亮這個本體好像沒有區別,但是這個圓缺是有區別的。

大品,《大品般若經》也說,【大品云:「一切智是聲聞智,道種智是菩薩智,一切種智是佛智。」即此意也。】這裡面就說得很清楚了,大家把這幾句話一定得記住,大概是這麼一種對應方式啊,一切智是聲聞智,道種智是菩薩智,一切種智是佛智。大概對應啊,千萬不要就以為僅僅是這麼簡單啊,前面跟大家說了,不用我再重複了,是吧?

一切智是聲聞智,聲聞倒是證得一切智了,但是他的一切智究竟不究竟呀?不究竟。道種智是菩薩智,是,相對應來說,菩薩是屬於道種智,但是他的道種智圓不圓滿啊?也不圓滿,但是已經說是他證得道種智,沒問題了。一切種智是佛智,那就毫無問題,佛是完全證得一切種智,而且是圓滿的,而且對於道種智、一切智,他也是圓滿的。

所以我們也得從這個層面去理解,就說你如果沒有圓滿一切種智的話,肯定你的道種智和一切智也有不圓滿的地方。打個比方,你說這個一切智就是空,但是他會執著於這個空啊,執著於空的時候,說明你這個空智是不是究竟啊?不究竟。道種智是依有漏法,但是菩薩,還有些眾生,他是度不了的,他還有他解決不了的問題,佛能夠解決一切。

為什麼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本身他自己的問題都還沒有完全解決呢。這一說大家就明白了,他內心還有煩惱,還有一些無明的煩惱,雖然已經破掉了一部分,但他自己的那些沒有破掉的無明煩惱還存在嘛。這個煩惱是不是有漏啊?還是有漏。

打個比方:這個醫生是最高明的醫生了,他能治別人的病,但是碰到最難治的病,他治得了嗎?自己的絕症,他自己治得了嗎?治不了了。他也會碰到這些問題,他有他的短板。世人都會得病,那麼好,真正沒有病的人是誰呀?只有佛,一切煩惱全部破掉了。

所以,你只要是眾生,你都會有病,菩薩從一個境界來說,他也是眾生,為什麼呢?他內心還會起心動念,他還有煩惱生起,無明的煩惱,雖然微細,但是還有,這就是他的問題所在。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啊。但是從基本的意義來說,聲聞是有一切智,菩薩是有道種智,這沒什麼問題。你不要把它推翻了,不是讓你去推翻,只是看到它的另外一個層面。

打個比方,你這個人已經及格了,你這個人已經學得很好了,並不是說代表你學得圓滿了,但是確實已經達到我們的要求了,給你頒發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但是你以為你的學位就已經圓滿究竟了嗎?沒有,畢業之後還得繼續學啊。它是按照一個普通的標準去衡量你,你已經達標了,但是你要按照更高的標準去衡量的話,繼續努力吧。

好,【中智對兩成三智者,各緣一境,各發一智,】對兩,就是對前面的一切智和道種智,稱三智。

【次第深淺,不相濫入。故地持云:「種性菩薩發心欲除二障,有佛無佛,決定能次第斷諸煩惱。」即此意也。】就是他一切智、道種智和一切種智,他分別對應的境界、所發的智慧,深淺次第是不一樣的,不能相互混亂。

《地持經》就是這麼說的:種性菩薩發心欲除二障,有佛無佛決定能次第斷諸煩惱,即此意也。這實際上是屬於別教的說法,如果到圓教的說法,就不是這樣的了。就沒什麼次第了,也沒什麼差別,還什麼互相混亂,本來就是一回事。

【如來藏智入中智為三智者,兩智不異前,一切種智小異。】就是兩智不異前,就是他的兩智跟前面中智入空智這個兩智不一樣,沒什麼差別,他的一切智跟道種智跟前面這說法是一樣的,但是一切種智稍微有一點不同,剛才已經說過了,他不但見到空,而且能夠見到不空。

他能見到不空這一部分,跟前面這個中智入三智者,這個一切種智的理解就不完全一樣了。說是說小異啊,實際上我覺得不能叫小異了,已經差別相當大了,一半一半。一半是同,一半是不同,甚至可以這麼去理解。

【何者?前明中境,直中理而已,】這個境所對應的是理的一種境界,就是真理。比如說我們要觀察這個真理,這個理就是一種境界,就是我們用智慧去觀察真理,真理就是我們智慧所對應的一個境界。比如說我們不去觀察世間的其他的事相,事相也是一種境界,真理、道理也是一種境界。

【欲顯此理,應修萬行顯理之智,故名一切種智耳。】你要觀察中道之理,當然必須要用一切種智,也就可以說是中道的智慧,最高的一種智慧。你只有具備這種中道智慧,才能觀到中道實相,或者說中道佛性。你如果沒有中智,或者沒有一切種智,你是觀察不到的。

相應的智慧,是觀察相應的境界。比如打個比方,我們現在是肉眼看世界,我們凡人是肉眼觀察世界,所以我們觀察到的是娑婆世界、是三界、是輪迴、是生死無常。但如果我們修到一定的智慧,我們不僅僅是肉眼,我們有慧眼,你看到的就不是現在的這個境界了,你能看到一切即空,看到它的空性的東西,你不僅僅停留在事情的表象之上。

你說這個人長得好看,哎呦,這個人長得不好看;哎呦,我喜歡這個人,不喜歡這個人。這是我們凡夫。你用肉眼你只有這麼大的智慧。你為什麼長個肉眼出來?有這個業報、這個果報,你就只有這樣的眼光、只有這樣的智慧,你只能配生個肉眼出來。

如果你有更高的智慧,比如說你有空智了,你有一切智了,你就能生出慧眼。打個比方,你好像是表面長個肉眼,但是你內在的內質是慧眼,你就可能已經不是像普通的凡夫,你還會斤斤計較於外在的事相差別嗎?這個人對我好我喜歡,這個人對我不好我特別討厭。你就這麼一點層次,沒辦法。人家有智慧的人根本就不在乎這些東西,已經超越你這個階段了。再往上,當然還有道種智,還有一切種智,比聲聞還高的不知道多少倍了。

【今如來藏理含一切法,非直顯理之智名一切種智,與前為異,】前面都說過了,它不僅僅是顯理,而且也能具一切諸法,而且也能顯事,能夠真正觀察種種事相。但是事又不能離開這個理,理之中也具有這個事。

【用此智對前為三智也。故地論師云:「緣修顯真修,真修發時不須緣修。」前兩智即是緣修,】大家都明白吧?地論師,專門研究《地持經》的,叫地論師。我們再看看,這裡他說什麼?緣修顯真修,沒有緣修哪兒會有真修呢?就是意思說緣修是在真修之前的一種準備階段,你先讀預科班,然後才能進入正科班。

就像我們凡夫,先從凡夫修起,凡夫修到一定的時候才能超凡入聖。你進入聖位之後的修行,還得繼續修啊,你還沒有圓滿啊,進入聖位之後的修行才叫真修。但是這個真修,它是有一定的界定的。比如說你證得阿羅漢的果位,算不算真修呢?問一下大家,證得阿羅漢道,已經超凡入聖了,證得小乘的果位了、聖果了,算不算?不算。

為什麼不算呢?二乘三藏教?這講三藏教也沒什麼,為什麼他就不算真修呢?你得講出根本的地方來。所謂的真修它是有個界定的,在別教和圓教裡面才會有這個界定,你要破無明惑。這些以前都跟大家講過,知道嗎?都忘了!你要破無明惑,證得法性之後才叫真修啊。二乘人的修行都還不叫真正的真修,知道嗎?

那我們的修行就更不用說了,我們更是緣下的緣修了,是不是?我們是最初級的修行,因為你是帶著煩惱去修行。我們是用煩惱心、用分別心去修行:我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趕緊保佑我,阿彌陀佛趕緊讓我生活安定,不要生病,要趕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往生,最好是上品往生,是吧?

你心中老是在起心動念,你念個佛的話,心裡都不清淨,知道嗎?一想:哎喲,我這不舒服了,趕緊念佛,趕緊佛幫我弄好吧,保佑我,加持我。你就想這些東西。你起心動念,一起心動念,這就是煩惱的呈現,你說你還是真修行?真修行就不起這些心了,知道嗎?他直接觀到法性,觀到法性還住這些法相的東西嗎?不會住這些法相。佛法的相都不住,何況是世間法的相呢,是吧?《金剛經》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我們現在,法你根本就摸不住邊,現在非法都不想捨,是吧?不是如法的東西,不是佛法的,我們世間法的東西都想要。多掙點錢,買個更好的房子住,多掙點錢,以後養老我有依靠,是吧?孩子要孝順一點,以後我病了,他能照顧我,是不是啊?

我們到這個道場來也會有想法:哎呀,師父對我慈悲一點,多關照一點,我什麼問題,他都給我解答,幫我解決。你們不都在想這些事嗎?是吧?哎呀,同修,大家都要對我尊重一點,要看得起我,怎麼怎麼著。我要學得好一點,以後我在這裡有地位、有面子,是吧?哎呀,吃個齋飯,吃齋飯要做得香一點,好一點,不然我吃不慣。你看,沒有我喜歡吃的菜,我下回再也不來了。是吧?住的這個地方,你看衛生條件這麼差,師父對我愛搭不理的,一點都不慈悲。

你看,你還什麼?都是凡夫心在作怪,你說學佛法,有一點與佛法相應嗎?沒有。你說你是真修,誰才信啊?所以為什麼有些社會上的人,人家看不起我們這些在家的居士啊?確實你這個,叫什麼低級趣味,說得不好聽一點,還是。反應出的都是,呈現的世間的一般的這種煩惱。弄得不好還說是非,說這個:哎呦,那個居士可好了,那個法師可好了。哎喲,那個人不行,一點都不懂佛法,哎呀,特別的差勁,我以後不跟他來往,是吧?你都這樣子的,不能包容,不能慈悲,不能平等,不能把自己的這個心態,心裡的煩惱放下,真修不了。

那麼好,到了二乘境界,阿羅漢,已經斷了見思惑了,已經證入這個無漏道,他所謂的無漏道是解脫,但他的解脫不究竟啊。破了見思惑,但是塵沙惑沒有破。破了塵沙惑也不行啊,無明惑還沒破。只有真正破無明,根本的煩惱破了,你才是真修。方便惑破了,都不算。見思是方便,知道嗎?什麼叫作方便?不根本,不是真的,還不是最真實的,知道嗎?是進入真實、進入根本之前的一種方便而已。現在大家修的都是方便。我們現在是方便之方便,給你們最方便的,所以勸大家念「南無阿彌陀佛」。

為什麼呢?你自己解決不了自己的煩惱問題,降伏不了,那就直接靠佛力接引吧。你要靠自己,你說:哦,我自己入定了,我解決煩惱了,我自己去啊,西方極樂世界。你去得了嗎?你有這個本事嗎?你有這個根性嗎?沒有。一看大家根機不行,最終末法時代,就給大家傳授一個什麼呢?念佛法門,直接往生淨土。生淨土也不是你自己生的,是阿彌陀佛接你去的。

就是打個比方,就說你這個人都已經窮得叮噹響,反正買張飛往西方極樂世界的機票,你都買不起了。阿彌陀佛就服務到家,我直接派宇宙飛船,或者直接派人把你接過去得了,你也不用花錢了,讓你享受一下吧,因為你念佛了,發願了。就這樣子,可憐到這樣。

就打個比方,就說我們自己的這個福報非常的淺薄,智慧也是非常的微弱。所以這麼一點點資糧都不夠自己去往生,要靠佛來接引。所以大家不要覺得自己好像多了不起。你現在只能修念佛法門,說明你是屬於最下根機的人。

如果你自己能解決問題,還需要阿彌陀佛這麼辛苦嗎?沒事老來接你們,是吧?不僅僅跑娑婆世界,十方世界到處都得去跑。天天到處去接這些眾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自己一想,一剎那、一動念立即就去了,那才是真正了不起。

像菩薩他就這樣的。像阿羅漢,如果他一發心,一發念,他能立即就往生。佛接不接都無所謂了,知道嗎?我自己去,不麻煩你。我自己開車去,我自己,我自己的飛機,私人飛機,我自己直接飛過去,那多好啊。這是說的不一樣啊。

當然真修發生,就不需要緣修了。你都已經入了這個段位,你還去學嗎?你都已經大學畢業,沒事還看看小學的課程?重新再來學一遍?沒有必要了。就你真修之中已經具備緣修,早已經遠遠地超越了緣修的這個階段了,所以叫真修發時不須緣修。

就是高的段位是早已經具備下面的這個低的段位的東西。但是低的段位呢?還只是在慢慢地往上走,你得一步一步、一個一個階梯往上走。但是沒有基礎也就沒有最高的成就了。所以緣修還能顯真修。

前兩智即是緣修,前面的什麼?一切智、道種智,都叫緣修,明白了嗎?說的沒錯吧?聲聞、緣覺,當然這個聲聞、菩薩,菩薩為什麼也叫緣修呢?他沒有破這個無明惑的菩薩,是緣修。但是一剎那破了第一念無明惑,就已經從緣修進入到真修,明白嗎?

所以說,我說前面這個菩薩對應這個道種智,它不是這麼什麼呢?說得這麼細微、這麼詳細。實際上菩薩不僅僅有道種智,他也分證什麼呢?可能分證一切種智。他證得一部分。這是沒給大家講的。所以你光僅僅看書,如果不把這些弄清楚,搞不清楚的。你懂得其一,不懂其二。

這裡也是,前兩智是緣修。是,從兩智是沒事,但是從這個對應的菩薩來講,他就不僅僅可能是緣修。他有可能是緣修的菩薩,也可能是真修的菩薩。因為菩薩的階次非常非常的多。

【後智發時,即是真修。】就是後面一切種智顯發的時候,這個時候才是真修。

【真修具一切法,不須餘也。即是此義(云云)。】就是真修就已經具備一切法,再不需要修前面所修的這些兩種智啊,或者其他的一些法。他已經自然就具備了,自帶的,就是這樣子。但是前面,下面的不具備上面的,上面的能具備下面的。

好,這裡我們再講,【圓三智者,】這是講到最圓滿的了。前面如來藏智還是屬於別教說法,這圓三智屬於圓教說法。大家看看,【有漏即是因緣生法,即空、即假、即中,】這簡單就是一句話:「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簡單就從這個有漏的因緣生法之中,就能直接悟到空、假、中三種智慧。

【無漏亦即假、即中,】你看,無漏按道理應該是空啊,按照我們普通的理解,是吧?通常的理解。但是,無漏空中竟然也是假。空即是假,空也是中。空不僅僅是空,空之中也有不空。空之中也有什麼呢?空非空,就是中。它具一切法。

那麼反過來第三句也是,【非漏非無漏亦即空、即假。】什麼叫非漏非無漏啊?就是中。非漏非無漏就是中,中也是空,中也即假。【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三即是一,一即是三。前面呢?一就是一,一不是三。前面三就是三,三也不是一,因為你沒到那種境界。你到了那種境界才知道,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因為在他這裡已經了無分別了。

這裡【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還哪裡說什麼三種智慧?太囉嗦了!說前面兩種智慧都是對你們這些段位不夠的人才說的,對聲聞、對緣覺、對菩薩說的。對佛還需要說這些嗎?沒必要了。就一切種智都搞定了,甚至於一切種智都不需要說了,到最後。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已經無所說了,他已經全部都修過了,還需要修嗎?不需要了。

當然對我們現在就需要說了。我們說了之後也沒什麼多大用,說句實話。別說一切種智了,一切智你能修得了嗎?現在你都修不到。大家說:哎呀,師父,你說這些東西都是聖人修的智慧,我們可能也修不成啊。但是我們能不能修呢?先修唄,是吧?叫緣修,我們現在都是叫假修。

自己先想一想,用我們凡夫的智慧,用我們凡夫的這種心量,先相似地修修,修總比不修好,是吧?真正雖然沒有入門,但是你在外面看一看,以後說不定什麼時候就入門了,知道嗎?你先積攢這個資糧,積聚資糧。你說:不要修,反正我也修不了,乾脆就不要了——那以後就永遠沒有。

【智即是境,境即是智,】本來智和境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是吧?智是能照的,境是所照的。比如說我們用智慧去思考一個東西,或者去思考一個概念,或者具體的一個境界。比如我在想像:哦,哪天,今天來這邊講課了,大概在場的來了哪些人,我回憶一下,是吧?實際上就是用一種智慧去照這種境界。雖然是回過來復照,但也是在照啊。

這下我在影現,原來他來了,他也來了,喲,好像某某人沒有來,你就在想,這是兩種不同的。但是到這裡的話,已經合一了。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無礙。】跟我這個容通同音不同字啊。融通無礙,就是它本身沒有差別,你不要去想。如果你要去想才能想得到的話,說明你這個智慧不究竟、不圓滿啊。不用想,它自然就在境前面,明白嗎?就像鏡子,一放這裡,立即這個外在的境界就在這個鏡子裡面了,是吧?

在鏡子裡面,說明跟這個鏡子已經合為一體了。只要有鏡子,它就能照境。而且照境,它這個速度根本就不需要思索的,等於就是零反應,零秒的時間,就進去了,立即就呈現了。反過來呢?有這個境界,他能呈現相應的這種高的境界,就說明他具備這種智慧。

比如說,我們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淨土,他能呈現這樣的淨土,建立這樣的淨土,代表只有佛才能成就,只有佛的智慧,佛的願力,佛的功德,才能成就這樣的淨土。明白什麼意思嗎?沒有這樣的智慧是沒有相應的這種境界的,境界出不來。

再講個非常粗淺的例子。打個比方,一看到這個豪宅,就代表你是有錢人。一看這個豪宅:哎呦,這個宅子起碼得值個上億吧?幾億吧?你不是有錢人,你能蓋得起來嗎?就想著它背後,它的主人,肯定是有錢的人,有實力的人。

看到這個人,這個人是有實力的,是億萬富翁,那蓋個豪宅是分分秒秒的事情,那肯定後面他有其他的對應的物件,有豪車,有豪房,肯定都會有。這不要去起其他的種種反應的時間了。

【如此三智,豈同於前?】在這個時候,他所理解的圓教的三智,跟前面的如來藏智,或者中智理解的如來藏智,已經不是同一個標準了,它是最高的一個境界了。

所以【《釋論》云:「三智一心中得,無前無後。為向人說,令易解故,作三智名說耳。」即是此意(云云)。】《釋論》是什麼論?什麼叫作《釋論》啊?《大智度論》。大家記一下,《大智度論》。因為《大智度論》是解釋《大品般若經》的。解釋《大品般若經》,所以它簡稱叫作《釋論》。所以看到《釋論》,起碼在天台宗這裡,是專指《大智度論》。

三種智慧只在一心中得,沒有前後的差別。不能說從一切智,再到道種智,修了道種智,才能最終修一切種智——沒有前後的次第。但是為向人說,就是為我們這些人,為前面這些人說,令我們生起種種容易理解。

因為你不分別說的話,我們不容易理解。那三個智就是一個智,我就說一個智就夠了。你能理解到其中的一智能夠蘊含三種智慧嗎?理解不到。所以還得一個一個分別給你掰開了、揉碎了,反覆地說。但最終讓你明白,實際上三智即是一智。

打個比方說,你是有分別心的人,我就跟你分別說;你是有煩惱的人,我就跟你說方便的法門;如果你已經沒有分別心了,我就跟你說真實的、根本的法門。就是對什麼人說什麼話,說得不好聽一點,也就是這樣子的。

好像我們在世間這個是個貶義的詞,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實際上按道理,這是最符合道理的,大家想一想,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你見人說鬼話,他能聽懂,該害怕了。見鬼說人話,人家鬼也聽不懂啊?是吧?如果真是這樣子的話,見什麼人說什麼話,他能相應地理解層次。你要說他能夠聽懂的話。你對小孩子,你說大人的話。當然現在的小孩子都已經早熟了,他也不能完全聽懂吧?你對這個大人說小孩話,那簡直就是胡鬧嘛,是不是?

打個比方,對一個真正聰明的人,你說些非常傻的話、糊塗的話。這個人是大乘根器,你跟他說:你好好修五戒、十善,你好好修小乘的法門——人家根本看不上,不願意聽。你跟差根機的人你說佛法,人家根本也聽不懂,接受不了。

當然並不是說故意去要掩飾自己,或者說要為求世間的種種名利,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你這是為了度眾生,這反而是種好事。說明你的用心,包括你用的方法,都是恰如其分的。如果你用心不對,即使你這種方法是同樣的方法,那也是錯誤的。等於拿把刀,你可以去砍柴,這是好事,這是正事。你拿刀去砍人,那就是壞事。同樣都是一把刀,同樣都是砍。但是你看是砍的對像是什麼?你自己發的心是什麼?所以這裡面就分成兩種不同的。

同樣是一心,可以生善,可以生惡。那你心是造惡呢?還是造善?就看你自己決定了。你決定不了,說明你力量不夠啊,你去修啊。修好的嘛!讓自己善心的能力越來越強,以後你想造惡都不太容易造了。

但是我們偏偏相反。善法不太想造,想造也無能為力去造。最終又被這個恶心給帶走了。他心中一產生這個念頭,立即就跟這個惡相應。然後呢?具體的行為就會呈現出來。做的惡事太多了,想當好人都當不了了。

所以我們經常說,你要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輩子好人太難了。就是你做點小小的事情,偶然做一件,你還是有能力的。要持續地做,做一輩子,你確實是做不到的。說明你這個善緣還不究竟、不圓滿。你沒這個能力持續地做下去。所以我們得修行,就這樣的。

我們要什麼呢?要念念不斷,念念相續,讓這個善心。就跟我們念佛一樣的,要什麼呢?要一心不亂,要念念相續。

好,先休息下吧!休息一下我們幾分鐘之後再回來啊,阿彌陀佛!

大家回來啊,天氣很冷啊,不容易呀,我們在世間都得克服這些對我們小小的考驗。太冷了還受不了,你不多穿點衣服身體就得感冒,就得生病。為什麼這樣啊?我們也很無奈,這就叫共業唄。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你因為業感生到這個娑婆世界來,他面臨著寒來暑往、嚴寒酷暑都是一樣的。

大家這個身體反應也都差不太多。你即使再強壯,那也得多穿衣服,你也不能當作夏天過,只穿件單衣就出去了,時間長了你也扛不住啊。就是你個人的各業、別業可能比那個人稍微好點、強一點,身體強壯。但是共業方面,大概也是相同的。你能扛住一個小時,人家可能扛幾分鐘就扛不住了,也就這個量級的差別。從這個性質來說,你脫離不了這個凡夫的趣味,不然怎麼生到這個世間來了?

所以我們這裡就知道,每個人相對應的這些果報,都是因為前面所造的種種業因感得,業感緣起,由業力所感得我們現在現實之中的種種果報。那我們現在也是,在學佛過程中也是面臨這些事情。

你學佛的因緣的好壞,你學佛成就的大小,你學佛是不是得到一些收益,和內心產生多大的一種法喜,或者沒有法喜,你都不能怪別人,你也不能怪外在的種種境界。你要怪就怪自己去,你修來的,沒修好,修得不夠。但是我們往往自己都不認賬,老是從別人身上去找問題,生煩惱。

有些人表面上:師父,我確實很慚愧,我修得不好,怎麼怎麼著……但是一到具體事情上,他該怪別人還得怪別人,還是看不透啊!當然你怪別人,肯定是不對的。

你老怪自己,裝可憐,你說你這就對了嗎?自己堅強努力,去勇敢,有勇氣去面對,修得不好慢慢修唄,你著什麼急啊?說什麼喪氣話啊?過分地慚愧或者謙虛,表達你自己一種軟弱無力、無能。認賬,無所謂,不好的事情、不好的果報我也承受,要還債,還業債。但是受了之後,繼續好好修,以後改變。要相信一天會比一天好的。

下面我們再看這一段啊,都很重要。

【若欲顯智,】你怎麼才能把這個智慧給顯發出來呢?證得這種智慧呢?得到這種智慧呢?需要修因。什麼是因啊?觀,【要須觀成。】要修觀,才能成就。修觀行,這個觀行,比如說坐禪也好,念佛也好,所有的行為都是可以把它合在這個觀法裡的。只有修觀,才能成就智慧。你要修行,修行到一定的境界,你這個智慧才能出得來。

【泛論觀智,俱通因果,】大概地討論這個觀與智之間,它兩者都可以通因通果。【別則觀因智果。】但是分別來說,觀對應的是因,智對應的是果。因為修了觀這個因,最終才能得到智慧這個果。所以觀與智之間,還是有差別的。

【例如佛性通於因果,】佛性你可以從因上去說,也可以稱為佛性,到成佛之後也可以叫作佛性,它是通於因果的。但是別說的話,分別來講的話,就不一樣了。【別則因名佛性,果名涅槃。】分別來說,佛性只能叫作因。

比如說我們大家,眾生皆有佛性,但是我們都是屬於因位。你還得去修,你還得知道自己有佛性,還得從佛性起修,你才叫作因。但是以後,你佛性已經證得之後,已經成就涅槃了,這個時候才叫作果。你現在有佛性,那你看得到你自己的佛性嗎?看不到啊,它被你掩蓋了,它隱身了,知道吧?隱藏起來了,你看不到。

等你什麼時候修到一定的程度你有智慧了,能夠照見自己的佛性了,得果了。這個時候你照見佛性,佛性就能發揮它的作用了。這個時候你想不涅槃都不行。涅槃不是死啊,就不生不滅,沒有生死了,就是生死跟你徹底沒關係了。你現在是跟生死有莫大關係,天天都在生,天天都在死;念念都在生,念念都在死。你說我不想起心動念都不可能。

比如說,現在我要給大家講課,大家一起分享,我要不起心動念,都不知道這課要怎麼講下去。佛還會這麼講嗎?講下來,哎呀真累啊,腦子在高速運轉,你要稍微分一下神,都不知道講到哪裡來了,弄得不好就講錯了。

你用這個生滅的念頭,用自己凡夫所有的這一點小小的智慧,在運轉這些東西,跟真實的智慧完全不是一回事。真實的智慧,那不用去想,自然說的絕對百分之百正確,不會有錯誤的。講完之後還會累?哪兒會累!不會累。鏡子照這個萬物,你說鏡子累不累?它一點都不累,你才累呢,是吧?

【今就別義,】現在我們就別義,為什麼就別義呢?因為便於我們去理解。你說:啊,什麼都沒差別,那就不講了,不用講了。不講還真搞不清楚,因為在我們這裡就是有差別,你搞不清楚。為什麼沒有差別?你要先從差別說起。越說越說越說,越來越沒有差別,到最後就沒有差別,你就明白了,對我們是相應的。你說一開始就沒有差別,你說沒差別,我做不到沒差別啊。那你還是先跟我說差別做起吧。

我記得以前聽過一句話,就說,當你不能放下的時候,你怎麼辦呢?你乾脆就不要放下來,你就拿起來唄。比如你好不容易出家了,哎呦,師父,我雖然身已經出家了,但是我心沒有出家,我心中還牽掛很多的事情,我放不下這些五塵的種種塵緣,世間的種種塵緣,怎麼辦啊?師父說,乾脆你還入世吧,你繼續去體驗世間的這些苦難煩惱吧,等你什麼時候已經被逼得沒辦法了,已經看破了,放下了,你再出家。把這個心得死掉。

你這個凡夫心,你這個煩惱心,你世間的心還沒死掉,你想出家都出不了,說明你還有牽掛,還放不下。還想著:我出家之後,要把日子過好一點,吃不能吃得太差,我找個好的寺院,哪個寺院吃得好?住的條件也不能太差,住的起碼要乾乾淨淨的,舒舒服服的。是不是有熱水器呀?是不是有空調啊?寺院每個月單資給你們發多少?我還得有點錢,沒有錢的話,萬一我生病了怎麼辦?他都在想這些事情,你說他這個出家出得好嗎?天天表面出家也在念經,但效果不大,知道嗎?當然你不能說他沒有功德,還是有很大功德。但是離我們所要達到的要求太遠太遠,跟真的出家這個標準來講,還不符合。

【以觀為因,成於智果。】所以以觀為修因,最後成於智慧的這個果報。當然,你觀,你怎麼觀啊?你得用空假中這麼一種智慧,用這麼一種思維、佛法去觀察,你不要隨便亂觀,還是用原來的那種想法,用凡夫心去觀,用分別心、執著心去觀,那你越觀越倒霉,你還成於智果?

【如瓔珞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假是一諦,空是真諦,二諦觀。從假入空,但最後著眼的是要空。但是怎麼才能空呢?從假才能空,明白嗎?就是佛法不離世間法,沒有世間法怎麼修佛法啊?沒有假的,怎麼得到真的東西啊?是吧?真的東西不是另外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你單獨見到的天上的彩虹,是前面已經有風雨了,有陽光了,所以它才有可能形成彩虹的現象。

那麼我們要得到解脫也是,你沒有煩惱怎麼得到解脫?這個解脫不是憑空自然就給你的。天上掉不下餡餅來,靠自己去爭,靠自己去修,知道嗎?你要從煩惱之中慢慢去經歷,經歷種種考驗,得到種種感受,最終想種種辦法去解決,然後最終一步一步得到解決之後,你才能成就這個解脫,這就叫二諦觀,從假入空。

第二,【從空入假,名平等觀;】你不要老是說,得到一個空的認知,對真諦的認知之後,你就沉滯於空,執著於空,從空裡面出不來了,我自己解脫了,挺好的,眾生跟我關係也不大。你不發菩提心,不行!那你得到的境界就很有限了,很多內心的煩惱還是有,為什麼有呢?你不敢面對,你還有不敢面對的世界,還有不敢面對的眾生。

你內心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所以當眾生來找你解決的時候,你沒有辦法去應對呀。別找我麻煩,我都已經解脫了,不了世事了,我不理世事了,你幹嘛還來找我呢?是吧?我好不容易都已經出家了,你還來煩我幹什麼呢?是吧?就是打個這樣的比方。我已經是塵外之人,不問世間之事。我已經是涅槃之人,我不再想眾生的這些生死煩惱之事,跟我沒關係。

那不行!還得從空出假。要起大悲心,要起菩提心。這樣的話,就是說,要面對眾生,實際上就是更好地面對自我。因為自己的問題沒有解決,你不通過眾生這個境界,你最終是沒辦法解決自己內心更深一層次這些煩惱的問題,所以還得從空出假。這是第二個過程,叫平等觀。

你不要以為空就是空,空就是解脫了,這個境界很好,再入假,我才不幹呢,太煩惱了,太苦惱了。那麼假跟空之間是對立的,是不是呀?涅槃多好啊?幹嘛還跑到生死之中,我們沒事還找你們這些人,我都是聖人了,我不與凡夫為伍。就是內心裡很清高,把自己標為聖流,確實你已經入聖了,但是你的聖不完整,你就看不起我們這些凡夫唄。就是這個意思,懂嗎?有分別心,那就不平等。真正菩薩應該要平等。

【二觀為方便道,】這第二觀叫作方便道。這兩種觀都叫方便道。一個二諦觀,一個平等觀,最後從這個方便道入到真實之道,【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最後二諦觀也完全圓滿了,平等觀也完全修成了,這個時候才能成就中道第一義諦觀。前面還講什麼?從假入空,從空入假,到中觀這裡就沒有什麼了。無來亦無去。還要從假入空?還要從空入假?就沒有這些過程了,沒有前後了。

次第而修,或者本身這個觀是兩種不同的觀法,那說明你還沒修好啊。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不要從哪裡來,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什麼叫作如來啊?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你修行也是這樣的,還要從這個才能修那個,從這個才能修那個——說明你還離不開它,明白嗎?你離不開它你就成不了事,那說明你的能力不夠啊!說明你的觀法、你的智慧還不夠啊!不需要,也能當下成就,因為本身它就在這裡,它本身就存在,你就具足的。明白什麼意思嗎?

打個比方,你要做件什麼東西,結果你還到這個商店去買這個材料,到那個商店去買那個零件,然後最終才能把它做出來,不是你現成就有的。你要做什麼東西是不是?沒問題,我家裡什麼都有,如來藏嘛,什麼都具足,立即,咵,一下就做成了,甚至都不用做它就成了。你要,立即拿出來給你。

哪裡還要上網查查啊,淘寶,京東,哪個地方好,貨比三家,哎呀,趕緊下單,趕緊付款,趕緊把貨拿過來——這都是笨方法,是吧?你要什麼立即就給,任你要什麼東西,如來藏,寶貝太多了,隨時給你。你還用去想?都不要去想,不用費錢,不要費力,不用費時。這就是如來境界,這就是中智的境界。

前面還得有步驟,講先後,說實話還得費點神,勞點心,雖然是聖人,人家修行起來也不容易啊!為什麼修到菩薩境界,後面你要從一個位置到一個位置,他要花更多的時間?不花時間他修不成啊,為什麼花的時間更長啊?因為難度越來越大了!前面的難度都是小難度,所以大家不要訴苦了,要訴苦的話,菩薩比我們,當然他不叫苦啊,比我們修行更難。

就是我們自己從凡夫進入小乘聖人的這個階段、時間,遠遠比什麼呢?菩薩從一個地位到另外一個階位,比他的時間要短得多。我們世間大家不也都在玩遊戲嗎?你前面進一關的話,我們得五百分就夠了。從第二關到第三關,拿一千分。到幾十關的話,拿幾萬分都不夠。它就是這樣的,你的積累是不一樣的了。當然了,雖然好像這個量是不一樣,有大小,但是對於他們容易程度來說,菩薩好像很享受啊,修行就是一種享受、快樂,而且他的效率也高了,所以他也不在乎這些東西。

【今用從假入空觀為因,得成於果,名一切智;用從空入假觀為因,得成道種智果;用中觀為因,得成一切種智果也。】

這是把三種不同的因果分別對應說出來。當然圓教這裡的話,一因一切因,一果一切果。用從假入空觀為因,不僅僅得一切智,也能得什麼呢?道種智和一切種智。為什麼?你看他好像只是空觀,但是空觀之中自然就具備什麼呢?從空入假觀和中道第一觀。因非一因,所以,果非一果。因為它一因之中就具足三因,所以它最終所得的一果之中也自然包含什麼呢?三種果,這就是不同的事情。

就是打個比方,你能力太弱,你同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情。那人家能力高,同一個時間能做兩件事情。能力更高的人,做三件事情。是吧?當然並不是鼓勵大家都做幾件事情,我們現在只能是盡力就夠了,有限的。打個比方,我們現在叫分身無術,你來了居士林,家裡面還有你嗎?沒有吧?你只能同時間到一個地方吧?但是菩薩就不一樣了,觀音菩薩能分身無數,遍塵沙界去度化眾生。人家的能量、智慧就不一樣,有神通嘛!你能嗎?把你一分,完蛋了,死了!是不是?你還真要分啊?學不了的。

所以我們再想這些事情,就比較容易理解了。你能力高的人,他自然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他觸類旁通,一通一切通。我們要做一件事情,有時候都很艱難,還得分步驟地去做。

好,這是講的這一段。下面我們再看。

【上明於智,略有五種。今以觀成,亦應五種,細作可知。修觀義,如《止觀》(云云)。】這都是相對應的。智有五智,那麼觀也有五種,因果都是相對應的,這樣我們就不仔細去說了。

【言粗妙者,藏、通兩佛,雖有一切種智之名,更無別理,不破別惑,此智不成,故不用也。】

就是藏教和通教的他們的佛果位,雖然好像也有一切種智之名,但實際上不是真正的一切種智。我們說的不好聽點,叫有名無實,大家明白嗎?他也叫名,也叫涅槃。他也叫佛,他甚至也叫菩提,但是他這個小乘的菩提,跟究竟的菩提、佛果菩提完全不可等量而觀。他跟真正我們大乘所理解的這個解脫,或者涅槃,或者一切種智,是不一樣的,根本就達不到這個標準。所以他是叫名不副實。他實際上沒有證得這個究竟的涅槃,也沒有真正證得這個一切種智,所以更無別理。實際上他沒有這個理的,他只有這個話,只有這個事情、事相上有,叫不破別惑。這個別惑就是指無明惑。

此智不成,當然別理別惑主要是從別教來說的,但是別教之中的東西,跟圓教它就差別不是那麼大了。你到了別教的話,就以後成佛,他就已經有希望了。你藏通那個佛不叫真正的佛。

此智不成,故不用也。意思是說,他們的這個智啊,還不能成就,所以不能用。實際也就是說他們的這個智慧比粗,說得不好聽點,就這個意思。

【中入空智者,雖說中道,因於通門而成兩智,後照中道,無廣大用。】這是屬於通教,由通,就是中入空,就是通教可以把中道的智慧,引入到通教的這兩種智慧之中。引入到什麼呢?一切智和道種智之中。但是呢,後面也能照到中道,但是沒有廣大的用,就它的用處還不是特別大。

【因於拙教,果又不融,是故為粗】。就是他的果,跟這個他所修的因,不能完全融為一體。因為通教相對於別教來說,它又屬於拙,所以它叫因於拙教。就是它這個起點太低,它本身這個境界還不夠高,所以還叫粗。

下面再看,【次如來藏入空智者,】這如來藏這個境界就不一樣了。【教果理雖融,因是通門,亦名為粗。】把如來藏引入到通教的空智中,雖然從教理上、從果上它理已經融了,但因為它是屬於通教的法門,所以它還是粗。

【中對二智者,雖不因通,而三智別異,】用中道來對應兩種智慧者,雖不因通,就是它的因雖然不通,三種智慧呢,也有所差別,所以它的【果教未融,是故為粗。】就是他所證得的果,跟他所修的教法,沒有完全地融為一體,所以還是不通。

就是他不圓滿。大家大概聽明白,就是他不圓滿,因為他的教不圓滿,所以他證的果也不能完全圓滿。雖然他也能破無明惑了,也能證得部分的法身,但是他這個法身不圓滿。

【如來藏入中者,在果雖融,因是別門,此因亦粗。】它還屬於別教的法門,所以還是粗。

這就分別說這幾種,其中前面是引入到通教之中,這裡是說別教之中。

圓三智就不一樣了,【圓三智者,因圓果圓,因妙果妙,諦妙智妙。「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是故為妙智也。】

他大概就是把藏、通、別、圓這四種智慧說了一個遍,就是藏教和通教,乃至於別教,都屬於粗智,只有圓教的智慧,才是真正的妙智。即使把別教或者圓教的智慧引入到通教之中,它也不能完全地圓滿。真正完全圓滿的,只有圓教自身的三種智慧。

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打個比方,你本身這個能力不夠,是吧?後來呢,我請了好的老師來教導你。雖然老師非常優秀,但是說實話你這個資歷,你這個根機,還是差那麼點,知道嗎?所以老師所教的東西,你能不能完全地掌握呢?或者你即使掌握了,你花的時間精力是不是要更長啊?肯定存在這些差別。

但是圓教的根器又好,他找的老師又是最好,他因為這個教學的這個教法是最高的,他的根器又最好,所以他能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高的效果,這才是真正的妙。因為你呢,說實話,還是你的因緣不夠,說得不好聽點,還是沒有資源,是不是?資源不夠,資糧不夠,佛教講資糧不夠。或者是自己的資糧不夠,或者是外在的資糧不夠。

比如說自己你有時候雖然說已經很聰明,根機也夠了,但是因為過去修的這個緣法不夠,沒有廣結善緣,善緣這個等級不夠,所以有時候一時半會兒碰不到最好的老師,你可能只能碰到中級的老師。但是教你的話,說實話就有點屈才,有點大材小用的意思。你又能自己具備主觀的自己的根機,最好,如若碰上最賞識你的人,最好的老師,這相得益彰,就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這裡面就打了這個比方,就是說,藏和通教的根機是比較差的,知道嗎?你即使用最好的圓教的法門去教,他一般也接受不了。他不適合學,根機太差了。如果他自己學自己這個法門呢?他又達不到最高的這個成就。

好,那通教比較特別。通教除了一部分人修不了這個圓教的教法,有一部分人呢?他有可能修得了。但是即使修得了,因為他這個起點低,他的根機還不是特別的好,最多屬於中下的根機。所以他即使修了這個,他修起來也很艱難。他花的時間、花的精力、花的時間很長。即使修成之後,他得到的這個效果也不是最好的。

打個比方說,我也過關了,但是考的分不太高,達標了。我們達標是九十分,剛剛過達標線,九十一分。但是人家別教就不一樣,別教要是修同樣的圓教的法門,他也可以接入,他可能就能考九十五、九十六,甚至九十七八都有可能。那圓教就不一樣,全部都考一百分。明白嗎?

你好像也有,但是你還是比人家差不少,是做這麼個比喻。那你比別人那還是不滿啊,這就叫粗啊。人家比你更圓滿,叫妙啊。大概是這個意思啊,大家想想啊。要麼就是前面根本就不具備資格去學的,要麼具備資格,但是資格還不完整,差了那麼些火候。

再講得現實一點,就像我們大家現在都來學《法華經》,師父也在上面講,當然我講得不咋地,是吧?要是講的人好的話,估計大家得益會更多。打個比方,如果是哪個已經開悟的法師來講,那大家聽得很歡喜啊,法喜充滿嘛。那以後呢,受益匪淺,修行會達到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成就;如果是菩薩來講,那就更好了;如果佛來講,那當然最好了。但是說你也沒這個福報,也感不到佛菩薩來講,是吧?那還得聽。你也不要光從講法的法師身上去找原因了,你找找你的原因。哪怕師父就講到這個層次,但是不同的人聽法的時候,他得到的理解、感受,或最終能夠起到的作用,是一樣嗎?也不一樣。

打個比方,你什麼基礎都沒有,也沒有入佛門,連基本佛教的概念都沒有。當然你偶然的機會也來這裡聽課了,聽了之後是一頭霧水,講的啥,根本聽不懂。哎,如果你學了幾年佛了,對基礎的一些佛教的知識、教理有所掌握,能聽這裡,就能相應得更多,受益也會更大。比如大家都已經混了十幾年的老居士了,聽了這麼多課,基礎已經相當好了,那聽我的課,哎呦,師父講的我基本上都能懂,那最好。

這它就有這些差別,這裡講的這些,實際上是一樣的,我們凡夫有凡夫的差別。但是聖人也有聖人的差別,你以為聖人就沒有差別了?聖人是沒有凡夫層量的差別,但是聖人在他聖人的層級上,他有他的差別。「一切聖人,因無為法而有差別」,一切凡夫,因有為法而有差別,明白嗎?

我們差別是有為法,我們層次太低了,所以都是在有為法這個層面上有差別而已。你日子過得好一點,你一個月掙十萬;我日子過得差一點,我一個月才掙五千是吧?反正他也能掙錢,你再怎麼掙得好一點,你一天也吃三餐,你吃個五餐六餐把你撐壞了,也不行。你就是在這個方面有所差別,但是差別不大。你再怎麼樣你還能活五百歲?你還跟天人比?比不過啊,是吧?是有為法而差別,當然天上也是有為法。你再怎麼樣你還能出離三界?你跟聖人,你以有為法跟無為法去拼去比,比不了。

但聖人已經出了三界,三界之內的生死煩惱雖然已經沒有了,但是界外,還有界外的生死啊。界外有什麼生死啊?變易生死,是吧?你破的這些無明惑,破的塵沙惑之間,它就有差別了。見思惑我們都已經解決了,但是我們面臨著新的問題。我們在新的時期,面臨著新的發展問題啊,是吧?就是原來我們這個溫飽已經度過了,我們小康基本上大概都已經達到了,當然我們改革開放要繼續深入,就會遇到更嚴峻的課題。

我們修行也是一樣,是吧?解決一些小的問題,但後面有更嚴峻、更大的問題在考驗我們。當我們有一天已經跨越三界,到三界之外,又有新的問題又面臨著,一樣的。只有最終成佛了,一切才解決啊。

好,再往下。

【若歷五味教者,乳教有三種三智;】這三種三智是哪三種三智啊?這段是不是講過啊?沒有講是吧?乳教是三種三智,哪三種三智啊?乳教只有圓教,還有別教,應該是有兩種,是不是啊?還有什麼呢?只有圓教和別教了。這裡面有兩種三智,這三種三智是不是文字上有點出入啊?應該按我的理解,應該二種三智,因為它只有什麼呢?圓教的三智和別教的三智。乳教是講華嚴,華嚴是什麼?正說圓教,兼說別教,它是應該只有兩種三智。說三種三智我就不知道還有另外一種什麼三智,大家說說,哦,別入圓,是這麼理解,這樣的話就可以了。別入圓,這樣的話可以理解,沒錯。

【酪教一種三智;】酪教只有一種三智,那就只有藏教的,三藏教的三智,是吧?

【生酥具五種三智;】生酥是,這五種三智我們想想是哪五種啊,藏通別圓應該都有,乳教,酪教。酪教是阿含時,生酥教是方等時,方等時應該是四教並談了,四教並談那麼好,這個四教的三智肯定都會有啊,應該有七種是吧?應該這幾種都有,前面講的幾種三智,全部都有,應該生酥教是最多的。

所以這裡面還是有存在這個問題,他說【熟酥亦具五種三智。】那麼熟酥跟生酥之間應該有所不同了,熟酥已經不講什麼呢?不講藏教了,當然三藏教你可以說它只有其名沒有其義。但是你說有其名沒有其義的話,酪教它對應的就是三藏教,但三藏教。是吧?

所以這裡面可能還是會有點出入,不是這個地方有出入,就是那個地方有出入。熟酥教已經沒有三藏教了,應該比生酥要少一種三智才對,啊?應該六種吧,是吧?所以這地方大家重新再去查一查好不好?如果總共是七種三智,比如說藏通別圓,然後呢?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再加上這三種三智,應該總共是七種三智。那麼七種三智,生酥教應該是七種三智都應該有的。不是這麼理解嗎?應該是這樣子的。如果按照這麼一個思路的話,應該是這樣子的。那麼熟酥的話,應該就只有六種,少一種三藏教的,其他的都應該有。

【粗妙可知。】當然前面都是粗,後面都是妙,相待的粗妙。法華呢?只有圓教三智。【法華但一種三智,此是法華破意,即相待妙也。】大家看看吧,反正這裡面就是,可能這個理解就是我們這些大概還是這樣對應的。

還有,再往下,【開粗明妙者,】這就是說絕待妙了,開粗明妙之後,粗也變成了妙,粗都變成妙的話,就沒有粗了,就全部都是妙了。

【世智無道法,尚以邪相入正相,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低頭舉手,開粗顯妙,悉成佛道,】就是世間的智慧,我們按道理說是沒有佛道的,它跟佛法是不相應的。但是它能用邪也能入正,能夠轉邪入正。那麼如果真正從佛教裡面看,世間的這些治生的產業,做世間的這些事業,實際上也跟諸法實相不相違背。所以你是看到哪個角度,你從最高的境界去看的話,世法跟佛法就是一個法。但是以我們凡夫的角度,世間法就是世間法,佛法呢就是佛法。

我們現在還只有什麼呢?世間法,還談不上佛法。即使說佛法,也是什麼呢?從嘴巴上說的,文字語言。你真正跟佛法相應嗎?也叫有名無實,說得不好聽點。那麼在聖人的境界就不一樣的,是吧?他觸目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實相。所以他即使聖人在做我們普通的人所看到的,凡夫所看到的世間的這些產業,他也是在行佛道,了無差別。他吃飯也在修行,他做什麼事情都是修行。你做什麼事情就是做什麼事情,跟修行沒有關係。所以低頭舉手,都是修行,皆已成佛道。所以開粗顯妙,悉成佛道。

【何況三乘出世之智?】凡夫都是這樣,何況是三乘的聖人出世的智慧呢?他自然能夠開粗顯妙,他要引入到佛的智慧之中,就更加容易了。世間凡夫的,既然也能引入到佛智,何況是三乘之人呢?

【故大經云:「聲聞緣覺,亦實亦虛。斷煩惱故,名之為實。非常住故,名之為虛。」】斷煩惱故,這是實實在在的,但是呢,還不是常住,他心裡面還有生滅,他還有變易生死,所以不是常住。所以這是虛。我們現在什麼?只有虛,沒有實。二乘人呢?有虛有實,是吧?要是真正的佛呢?無虛只有實,是這樣子的啊。

【凡夫未斷煩惱,無實唯虛,尚開粗入妙,即是大乘,何況二乘之智?】所以說,我們大家都是來假的,我們世間都是虛幻的,三界,是吧?我們三界的生死都是虛幻的,我們自己的生命,和生命所經歷的種種境界,都是虛幻的。你要說這種話的話,一般人肯定不會相信。

好在大家學了佛,不信也得信,信不信啊?就是虛的。但是即使是虛,大家以為它虛的就沒有作用嗎?它有作用,是吧?假作真時真亦假,知道嗎?弄假成真,離開虛,哪兒還另有一個實的東西呢?是吧?離開煩惱,哪裡還有菩提呀?大家不要以為煩惱就永遠是煩惱,虛的就永遠是虛的。

虛中自然還有實的東西,但實的東西因為虛,它隱藏起來了,它不能發揮作用了。所以你得修,修了之後,這虛之中它自然慢慢就遠離,真實的一面它就慢慢就呈現出來了,知道嗎?就像你這個惡行越來越少,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當惡行越來越少,什麼惡都不做的時候,你的善法就越來越增長。

當你的善法達到圓滿的時候,最真實的實相,它就有機會呈現出來了。但到那個時候真正呈現出來了時候,也就沒有實、沒有虛了。說是說實,實際上已經沒有虛了。

好,再往下。

即是大乘,何況二乘之智?凡夫都可以開粗入妙,入大乘之智,何況是二乘之人呢?【二乘之智,根敗心死,尚得還生,】焦芽敗種嘛,說這個根都已經敗了,你們這個二乘人成佛永遠沒有希望了,在很多經典裡面有這種說法。但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方便說,他最終還能回小向大。有些人說,你這二乘人還不如我們凡夫呢。

凡夫呢,雖然沉淪生死,但是他要發起大乘之心,弄得不好,他的機會比你們還多。但是二乘人因為執著於這個涅槃,執著於這個空,他反而不容易從這個地方解放出來,他有包袱的,知道嗎?我們反而光腳不怕穿鞋的,就這個意思,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我們有後發的優勢,他先發,到了這個地方,他反而放不下了,他有包袱了。

打個比方,我現在一窮二白,重新建,比你拆除之後再建,是不是負擔要小?比如說我們要改造,需要拆了,拆,可費事了,有些人不願被拆的,拆了你還得補償,怎麼補償?要安置人家,拆完之後重新再建起來。

我現在反正沒有,就沒有前面這個步驟了,直接建就可以了,花的代價反而小。所以這裡面有兩種說法,你不要以為就一定比他強,也未必,但是某些地方可能會比他有優勢,明白嗎?大家得思辨地去看這個問題。

【何況道種之智?】何況是菩薩的這種智慧?要進入到一切種智就會更加的容易了。【如此開時,一切都妙,】既然能夠有這個開示的時機,能夠開示悟入佛之實相,開示悟入佛之知見,那說明因緣已經成熟了。因緣成熟的時候,大家再想想,不同的智慧被引入到佛智之中,情況是完全一樣的嗎?也不一樣。

你開始基礎好,引入到佛智的時候,你的成就相對來說會更高;你基礎要差一點,雖然也被接入了,但是你的境界會低一些。就像我們說,我們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但是每個人修的這個境界,修的這個福德資糧不夠,各自的功德不一樣。

有些是下品生,有些是中品生,有些是修得好的是上品生,還不得分等級嘛!不是佛想分等級,不得已,只能這樣分,是因為你修得不夠,佛想給你最好的東西,也給不了。等你自己有本事,應該得到這個最好的東西,自然就上去了。當然起碼都叫妙,但是這個妙跟菩薩的妙,跟佛最後的妙,肯定還有距離。

【無非實相。七寶大車,其數無量。此是法華會意,即絕待妙也。】七寶大車,最好的車,大白牛車都是來接大家的,阿彌陀佛不會說:我只接你不接他——不會,只要念到這個程度,都可以接,都可以去西方極樂世界往生。但是接到那邊去,你該是怎麼樣就怎麼樣,有些立即花開見佛,有些還在花裡面且待一段時間,是吧?

你也不用著急:哎呦,阿彌陀佛幹嘛不讓我這個花開啊?實際上佛比你還著急呢,你著急有什麼用?你自己以前幹什麼去了?以前修行怎麼不著急?以前怎麼不早點學佛呢?以前學佛怎麼不學得更像樣一點呢?是不是?這都是你自己的原因。佛能夠給予你的,全部都已經在這裡準備好了,是你自己的準備不夠。

就是我們說,機遇永遠是給做好準備的人。即使有機遇,如果你自己沒做好準備,這個機遇得而復失,它就會失去的,它對你來說就不算是機遇了。但是從客觀來說,它實際上是個機遇。我們都趕上改革開放的好時代了,那為什麼有一部分人能先富起來,有一部分人富不起來。排除種種客觀原因之外,你自己的主觀原因的差別肯定是存在的,這你不能否認。

那學佛也是一樣的。哎呀,師父對他更好,師父給他開小灶,師父對我有意見,師父不給我講,怎麼怎麼著……你講這些東西有意思嗎?當然師父也是凡夫,你說沒有分別,不可能。但你說分別心有那麼大,好像說實話,又有點貶低師父的意思,這話也不能隨便說出口,師父聽了還不太高興呢,是吧?為什麼這樣呢?為什麼師父對他更好點,師父對我不好呢?那即使師父有差別心,為什麼他會有差別心呢?那還不是因為他表現好一些嘛!最終講來講去,原因還在自己身上。

那說:哦,師父不應該有差別心,我們有差別心可以,師父應該是平等心——不這麼簡單,那有些人修得好,能見到佛,有些人修得不好,暫時見不到佛。你說,那佛為什麼就感應他不感應我?找佛的原因嗎?找不到的。

佛說,我也沒有辦法,因為確實是人家的福德資糧夠了,所以他有因緣來見我一面,他機票已經買了,所以他飛到我這來,能見到我一面。你還缺那麼點錢,你機票不夠買,你走得慢點,你走路慢慢去,你開個車慢慢去吧,過多少年之後你還能見到我。資糧不夠,兜裡的財富,就是我們的福德資糧不夠,這是個比喻,那你就慢一點,你著什麼急呢?是吧?

好,今天時間也就差不多了,我們就其他不再講,大家回去看看這段文字,這裡面的理解可能是有些不同的。

這裡有個問題:「師父吉祥,不知道這個問題當問不當問。」你看,都已經問出來了,還當問不當問?別這麼謙虛了,別那麼客氣,問了就當問,不然我根本就沒必要去說這個問題。

「淨土宗判教屬於通教,為了使我們淨土行人更好地理解和修持淨土宗,恭請師父慈悲開示:淨土宗裡面有體法二智、體法含中二智、體法顯中二智嗎?」

淨土宗判教屬於通教,這是從哪裡得出這個結論來的?誰說淨土宗就只是通教了?首先我第一個就不太答應,說句實話。你說淨土宗,我們依據的是什麼呢?《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它屬於方等教典,它方等教典好像是應該屬於通教,但不能僅僅這麼看,明白嗎?

它雖然屬於方等教典,方等時,但實際上它裡面所說的這些內容,已經不僅僅是通教所能涵蓋的,大概地、一般地來說,他可以把它判攝為通教,或者判攝為方等時更合適一些,不能叫通教。因為方等是什麼?四教並談,你直接拿個通教就把它給圈住了,師父最後怎麼給你回答啊?

首先師父給你講,你這種說法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有一些錯誤的,淨土宗判教是屬於方等教,但不叫通教,方等是藏、通、別、圓四教都有,明白嗎?所以這裡面大家一定得明白這個概念。

但是如果說它通教,肯定有體法二智,體法含中二智和體法顯中二智,這肯定是有的。

通教本身,它是屬於體法智,修體法,體空觀嘛,當體即空,看一切法,直接看它的空相,而不要去經過分析,經過思維:哎呦,這個要放下,這個要看破,然後再進入空——當下就是空。所以它的根器比三藏教的要更利一些。

但是實際上,我們現在基本上是有什麼呢?有通教,別教,圓教的這個聽法因緣,但是修的呢?實際上是三藏教的這種修行,就是我們實際上是看不破的,天天聽師父教你:當體即空,你要生菩提心,你要修空觀、假觀、中觀,實際上我們哪能空啊?空不了,連空都空不了,還假呢?你假的話,真的是完全是虛的東西,在做世間的這些生死的事了,你不是修菩薩度眾生的事業了。

菩薩的假是為了度眾生,他的假實際上是建立在空觀的基礎之上,他雖然做種種事業,實際上他內心沒有種種罣礙,他已經證入空智了。

但是我們沒有空智,你做假,真的就是修假,人家的假是真正的假中之假,實際上是落在空上面去。但是我們現在呢?還得慢慢分析,還得放下。世間人確實太苦了,不到黃河心不死,你要不碰得頭破血流啊,你還真的不認帳,你不覺得這世間是苦。

所以你還得接受這世間的苦的體驗之後,才知道,我要離這個苦,才捨得放下,不去做一些糊塗的事情,最終不做這些惡業。不做這些惡業的時候,你才慢慢進入這個空性,你要修集善法。所以,惡還是惡,善還是善,我們現在都是善惡不分,不是不分別哦,不是那種智慧:哦,我們平等了,善惡不分別——那是兩回事。

你現在是分別都不清楚,我們說:分別一切法,不做分別想。你不做分別想,你這個境界完全達不到,你現在不做分別想,你第一階段,你就達不到。你都不知道什麼是惡,什麼是善,什麼是正,什麼是邪。

首先,第一個,認知就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第二個,做事情,即使有一點點小小的認知的能力,知道這個是惡,不能做,但是偏偏還抑制不住自己的習慣,還要去做。我就喜歡吃,一看到吃的時候流口水,唉呀,好吃。這是比方啊,就是看到這些事情,本來覺得不應該做的,但還是內心蠢蠢欲動,這個煩惱蠢蠢欲動,你的行為還是跟這個惡行相應。

你說你不分別,你這個時候怎麼就分別?你怎麼就碰到好吃的就想吃了?是不是?所以你跟後面的不做分別想,又違背了,一個是分別,簡單的客觀的分別你也做不到。另外,你主觀又會起分別的想法,你又做不到。所以我們大家都得從這個地方先簡簡單單去做。咱們修念佛也是這樣子的,你先把這句法號念好就不錯了。

念佛的時候,你想念好也不容易,一念佛,嘴巴上在念,有時候心裡也會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自己還會自己照顧自己,我只要念阿彌陀佛,我只想阿彌陀佛,千萬不能再想其他的世間的事情。但你在想的時候,實際上有時候又控制不住了。前一念還在想佛,後一念突然一下,由不得你不去想世間的事情。

突然一想:哎呦,家裡好像忘記了一件什麼事情沒做,明天好像誰誰要約我,要見面,我趕緊想想,到時候我們說些什麼事情呢?這個事情怎麼解決?又跑了。所以說,這些事情就是我們第一個階段,你分別一切法,你能不能真正執著於這個正法,現在說執著於正法這種方便的能力都不強,就是把自己的這個心繫在這個境界上,係在這個一句佛號上,你都繫不住。

就是你打這個結,結不牢,一下就鬆了,一下就鬆了。這個牛,這個心牛,你牽不住,它一下又跑了,不聽你的使喚。它心也不聽你的使喚,你想這樣,它偏偏,它心偏偏就不聽你這樣。實際上這顆心,就不完全屬於自己可以控制的這麼一個範疇。所以現在我們為什麼要學會觀心呢?先觀察,明辨清楚,然後訓練自己,能夠控制自己內心,主宰自己內心的這個念頭的這種能力,我們念佛就是這個方便法門。

你要靠其他的念頭,比如說,我什麼都不想,我就去雜念。但是你拿什麼東西來對付這些雜念?沒有。所以得拿這個佛號去對治。凡夫不是念這個,他肯定就是念那個,你想無念,不可能。你不可能一下子達到無念的境界,那個境界已經基本上達到聖人,或者說是一種聖人的境界了。你先得有個具體的依靠的東西,這個依靠的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有利的,或者有很大利益的,那麼,念佛啊。所以大家好好從這裡去理解。

至於說體法,或者說體法含中,那都是後面的話了。你先念到什麼呢?叫事一心不亂,念念無有間斷,念念能夠相續,心中只有佛號,佛號就在我心中,沒有其他的事情繫於你的心上,障礙你的心。你能達到這種程度,你就了不起了。

先修析法吧,該分別還得分別,分別清楚,不僅僅要分別清楚,而且能夠做得到。你修到事一心不亂,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毫無疑問的。但是你沒有修到事一心不亂,是不是不能往生?當然也能往生,那就叫不決定往生,明白嗎?那個是百分之百,你那個弄得不好,能有百分之五十,你就阿彌陀佛了。

弄得不好,百分之五十都靠不住。你這概率就極其的低了,為什麼低?你也怪不了佛,因為你自己的心念,自己沒有掌控力了,到臨終的時候,業障一現前,你自己比平時的控制力更差了。平時覺得都已經不能完全掌控,到那個時候,你的掌控力就更是微乎其微。所以說,你得注意。

所以,我們大家想想,當然,都可以通,但是說實話,你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以前跟大家講,也就是凡聖同居土。我們是到凡聖同居土,而且做的是凡夫。如果你真正能夠修成這個析法觀,析空觀修成了,你能夠修成這個析法的二智,就是三藏教的兩種智慧修成了,你就能生到方便有餘土。

體空觀能夠修成了,體法二智能修成了,也是生到方便有餘土,但是這個方便有餘土,比前面那個三藏教的方便有餘土,它要高一點,但是根本上差別不大。就是你的智慧比他更高一點,但是解決的問題也都是三界內的生死,也就是見思惑的問題。

到後面體法含中二智就不一樣了,體法含中二智用別教的兩種智慧,來接引通教的這個智慧,他就能修到別教了,叫實報莊嚴土。體法顯中二智,弄得不好,不僅僅是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你也能證得一部分。

分別對應的,不一樣。所以,大概是這麼講。所以說,我們現在不要去講這些教理的東西,先暫時還真用不上。你就明白有這麼回事,老老實實一句佛號念到底。當然背後的道理你要明白,但是現在你要切實地先從這一句佛號做起,知道世間的一切事情都是生死,都是虛幻,不要太在意,不要太貪著。不要貪著不捨,而應該以這個佛號作為自己的皈依,以西方極樂世界作為自己的歸宿,這樣的話,你才有希望。

好,其他我們就不講這麼多了,今年一八年最後一次課,我們時間到了,時間過得很快。實際上時間本身也沒有什麼快慢,我們覺得很快,講這些東西都是從世間法上去分別,時間有沒有?時間到底是快是慢?都是我們人說出來的。

它自然而然這個因緣到什麼時候成熟了,或者快,或者慢,它自然有個對應的一個結果,它有自然的一個規律在運轉,所以大家把當下這一念做好就可以了,念念要做得更好,那就當然更理想。

起碼我們大家對佛法的認知,通過學習《法華經》,對念佛法門也好,對所有的佛法也好,都能對號入座,分門別類。知道佛法是有八萬四千法門,知道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知道我們所有眾生的根機,每個人都是千差萬別的,知道嗎?然後明白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以後要做什麼。

你都得先準備好了,不要說,我現在做這個就可以了,我其他就不學了,這句話千萬說不得。我就一句阿彌陀佛,就一本《阿彌陀經》,這種話說得太狹隘了,知道嗎?就你現在一句阿彌陀佛,一本《阿彌陀經》,也是當下而言。

以後你還能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一本《阿彌陀經》,你度眾生怎麼度啊?你度自己都不能度得完整,是不是?此一時,彼一時。那麼針對所有的信眾來講,你還說一句、一本,那就更不合時宜了,更有問題了。對自己都不能這麼講,個人都不是這種情況,何況對所有的人呢?千差萬別。

所以我們什麼事情都得全面地、客觀地去衡量,理智地看一些問題。不能僅僅從一時、一世,或者暫時的一個機緣去說一句話,這句話只能代表一剎那而已,不能代表永恆,不能用局部去概括所有的全部、全體。

所以,大家學佛也是這樣,不要執著於當下這一下。哎呦,我看到這件事情不高興,這一天都不高興。你看,因為一剎那,因為一秒,損失了幾天幾夜。幾天幾夜之後忘記了這件事情,才緩過勁來。緩過勁來,弄得不好,突然一下子,又重新想起記憶了,又不高興了。那你怎麼修啊?是不是?所以這些事情就沒完沒了,這也叫作輪迴。

這個生命,你看這個生命的因緣,它是相互之間相續的,你心在相續,它所呈現的境界業果就會相續;這業果一相續,以後又會產生新的因,又會相續。所以我們就在這個因上下功夫,什麼是可以讓它相續的,什麼事情是不可以讓它相續的。

好,其他的不說了,今天就到這裡,阿彌陀佛!

最後大家一起合掌。

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三遍)

今天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