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妙法蓮華經玄義》,大家翻開課本,這裡也有電子屏幕,大家可以看投影。今天講的內容是講三諦,前面講了四諦,講了二諦,現在來三諦。還屬於我們講的第一個妙,是吧,屬於什麼妙啊?境妙,境妙的內容。今天的內容不太好懂啊,大家可能得多費點心,認真地來聽。聽完之後估計還得回去反覆地看,內容太多了,這個太豐富了。

我們看第【五明三諦者。眾經備有其義。而名出瓔珞仁王。謂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就是說三諦從哪裡來?很多佛教的大乘經典裡面都有三諦的這個意義、道理。但是這個名字從哪裡出來呢?從《瓔珞經》,還有《仁王般若經》裡面出來的。從這兩部經,這兩部經裡面講到了有三種諦。哪三種諦呢?第一個叫有諦、無諦、中道第一義諦。到我們後來天台宗就叫什麼,真諦、俗諦、還有中諦。名字差不多,都是一個意思。

【今經亦有其義】,就是說現在我們講的這部《妙法蓮華經》,也講到了三諦,但是沒有三諦的名字,你找整個《法華經》裡面,找不到,哪裡講了什麼真諦、俗諦、第一義諦,沒有三個名字,但是這個意義裡面已經包含了。

《法華經》【壽量雲】,壽量雲這裡說,【非如非異。即中道。如即真。異即俗】,壽量品裡面有句話叫什麼?非如非異,它只講這四個字,非如非異就代表什麼呢?中道,就中道第一義諦。如就代表什麼呢?真諦,異就代表俗諦。所以這四個字就已經包含三諦的道理了。當然它本來是用中諦來表達,但是中諦裡面就含藏了真諦和俗諦。

如是什麼東西啊?一切法皆如,如就是說一,什麼是一啊?性空,一切法皆是自性空,這個性空就是指真諦,在性空這個道理方面,一切法都是相同的,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十法界一切有情無情眾生,都是什麼?都是空,這就講的真諦。沒有自性,沒有一個法有自性的,甚至包括佛性,我們說的佛性,我們經常用佛性,我們是不是每個人都有佛性,是實有的。如果在真諦裡面講,佛性也沒有。千萬不要去執著有一個佛性,知道嗎?你就好好修就行了,沒一個具體的東西。

但是你也不要說,它就絕對沒有,千萬也不能這麼想,所以後邊有個俗諦,異即俗。一切法雖然從自性上是相同的,都是自性空,沒有自性,但是萬法森羅萬象。每一個法都有每一個法不同的地方,它有它的差別性。這是它的異,就是指俗諦。這是指什麼呢?緣起,說到諸法的緣起。每個人每個法的諸法的緣起的這個因, 都是不一樣的。所現的相也都不一樣,所得到的果報也都不完全一樣。世界沒有說完全同一樣的一個人,或者同一樣的一個法,找不出來的,沒有絕對相同的。即使我們現在說,你克隆,那克隆也不是完全一樣的,還是有細微差別。

好,下面就【問。若此經無四種因緣等名。那用其義】,就是說,如果《妙法蓮華經》都沒有談到四種因緣,那怎麼能夠用這個道理呢?它這個意義從哪裡來呢?有些人他故意就挑你的毛病,他說你講的這些道理啊,不一定《法華經》裡面都有。

下面就回【答。五住二死。名出勝鬘。涅槃不應用其義。若不用五住。則不破無明。若不用二死。則非常住】,這什麼意思呢?五住二死這兩個佛教的概念、名相是從什麼出來的?從《勝鬘經》裡面出來的。那《涅槃經》裡面就沒有這兩個名字啊!沒有兩個名字,但是它有它的道理啊!你看涅槃講到什麼呢?「不用五住,則不破無明。若不用二死,則非常住。」涅槃就講的什麼呢?破無明,顯我們常住的佛性,所以說有些大乘經典,你講的不一定它也講,但是它裡面有這個意思在,就行了。

【又三佛名出楞伽。餘經應無三佛義】,其他的佛經沒有講到三佛義,難道它就不同意,或者不肯定,有這個三佛的名字嗎?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只要一部經講了,其他佛經都是一樣的,大乘經都是相通的,你不要說每一個經典都必須要談到這個名字才行。

【眾經皆是佛說。名乃不同。義不可壅(云云)】,都是佛說的大乘經典,名字雖然有所不同,但是從義理上都是相通的,沒有任何的障礙。所以我們都得了解這些東西,學佛法也得學通了,知道嗎?不能執著於一詞,更不能執著於一經。你說這部經最好,這部經講了,那部經沒有講,相互之間去對立,就不好了,這就不對了。

這就說的五住二死,是吧?五住就是五住煩惱。二死就是分段、變易兩種生死。以前跟大家都講過這些概念的啊。四種因緣,大家還記得哪四種因緣嗎?四種十二因緣是吧!大家還記得嗎?前面講的,生滅,思議生滅十二因緣,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記得嗎?就是對比什麼,藏、通、別、圓四教的,講了十二因緣嘛,前面講了十如是嘛,現在講四諦嘛, 講了四諦又講什麼?講二諦,講了二諦現在又講什麼呢?三諦。

實際上都是這個名詞,好像都不一樣,最終代表的意思,差不太多。但為什麼要這麼講呢?為什麼要講這些東西呢?因為在不同的佛經裡面,有不同的這個表達的方式,在這個佛經裡面可能就是講的是十二因緣,在那些經典裡面可能就講的是四諦法,在另外的一些佛經裡面又是講什麼呢,二諦,在有些經典裡面又講到三諦,還有些地方講十如是,都會講。你都把這些東西概括非常全面,非常清楚,然後你才知道:啊,原來大家講的都差不太多,相互之間意義是可以相通的。

好,【今明三諦為三】,分為三個部分,第【一明三諦。二判粗妙。三開粗顯妙。卻前兩種二諦。以不明中道故。就五種二諦。得論中道。即有五種三諦】,這是說三諦分幾種啊?分五種。前面的二諦有什麼呢?有七種,這裡只有五種,把前面的兩種二諦去掉了,那就它沒有了,後面的五種二諦,對應的就是五種三諦。

前面哪兩種二諦啊?一個是三藏教的藏教二諦,一個是通教的二諦,因為藏通二教都沒有說明中道第一義諦,它不包含中道第一義諦的道理,所以把這兩種二諦給去除掉了,它不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三諦的一個範疇,因為三諦裡面必然有中道第一義諦。

那麼好,還剩下五種二諦,哪五種二諦啊?別入通,圓入通,別教二諦,圓入別二諦,加上圓教二諦,剩下這五種二諦,最終就跟這五種三諦是相應的。你簡單點說,它是五種二諦,你把它展開來說,它就成了五種三諦,實際意思上基本沒什麼差別。

首先我們看,【約別入通】,你看第一個嘛,別入通第一個嘛,【點非有漏非無漏。三諦義成】,非有漏非無漏,這是什麼呢,中諦,三諦義就成了。那麼前面的【有漏是俗。無漏是真】,有漏是俗諦,無漏是真諦,那麼最終非有漏非無漏,不取這二邊。不取有漏的一邊,也不取無漏的一邊,這就是中諦、中道。

這裡說【非有漏非無漏是中。當教論中。但異空而已。中無功用。不備諸法】,當教論中,什麼意思呢?就是當教,這個當教當什麼教呢?當通教,一個是別入通,那麼好,在通教它本身這個教法,所討論的這個中諦的範疇裡面,它這個中諦只是跟空跟真諦有所不同而已,但是這個中諦呢,沒有任何的功用,不包含一切諸法。你看這個裡面它是叫非有漏非無漏。這個中諦呢不具一切法,但後面的中諦就能具一切法了,為什麼呢?因為圓教引入了通教的三諦。

所以第二個,【圓入通三諦者。二諦不異前】,二諦跟前面的別入通二諦是一樣的。就是什麼呢,有漏是俗諦,無漏是真諦,跟前面的這個第一種三諦,就是別入通三諦是一樣的,完全相同,真諦和俗諦。但是中諦就不一樣了,【點非漏非無漏】,而且呢,關鍵是這個字,【具一切法】,它這個中道第一義諦是具一切法的。

【與前中異也】,與前面的別入通三諦的中諦有所差異,差異就在它的中諦能具一切法,前面的別入通三諦的中諦不具一切法,為什麼有差別呢?實際上它的差別就是因為,一個是圓入通,一個是別入通,別入通的那麼它的中諦就跟著別教在走,別教的中諦是不具一切法的,但是圓教的中諦是具一切法的,這就別教跟圓教最終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其他的差別不大。

好,第三個【別三諦者。開彼俗為兩諦。對真為中。中理而已(云云)】,就它這裡實際上這個俗諦的話,跟前面差別不大,它叫什麼幻有即俗,幻有即空為真諦,然後對這個真諦來說又立了個什麼,中諦,就是非空非有,它就是中諦,但它這個中諦也只是理上而已,它不具一切法,知道嗎。它這個中道的道理,只是從理上去講,理不具一切事,不具一切法,實際上就是不具一切事,只是單獨一個道理,這個道理不包含一切法,一切事,這是別教的,就跟前面那個別入通的中諦一回事。

然後再往下,【圓入別三諦者。二諦不異前】,不異前面的什麼?別教的二諦。圓入別三諦的真諦和俗諦,跟別教的三諦的真諦和俗諦,完全是一樣的,大家聽明白沒有?我已經說得很慢了,希望沒有說錯,因為你這有時有些東西容易混淆。但是它的中道就不一樣了,【點真中道】,它點這個真諦成為中道,但它這個中道呢?能夠具足一切佛法,前面別教這這個中道不具一切法,這就是別教跟圓教中諦的根本差別。

就說圓教這裡說,一切法皆是佛法,簡單跟大家說。因為圓教它已經有這個智慧,一切法到它這裡都變成佛法。再差的法,這凡夫啊,哪怕魔王啊,到它這裡都變成佛了。但是別教不一樣的,魔就是魔,佛就是佛,眾生就是眾生,佛是高於一切眾生的,眾生跟佛是有距離的,這是別教。它有什麼?有隔別不同,它有障礙的。你只有超凡入聖,你只有一層一層慢慢往上修,到最終你才能到佛法界。

但圓教不這麼說,圓教,即九法界就是佛法界,完全是相通的。甚至都沒有高低的區別,這是圓教人的智慧完全不一樣,能達到這種認識的人,才是真正的平等,不然九法界有差別的話,這就不平等。所以說有些地方也叫別教的真如叫什麼呢?叫凝然真如,凝然它不動的、不變的,它就跟其他的法完全都是隔離的,它唯一是最高的,叫一真法界。它這個一真法界的話,不包含其他的九法界,但是圓教的一真法界,跟眾生是打成一片的,就這麼一點不同。

好,最後【圓三諦者。非但中道具足佛法。真俗亦然】,這就更不可思議了,不但是它的中諦能具一切佛法,它的真諦和俗諦竟然也能具一切佛法,說一即三,說三即一,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真諦裡面就有俗諦和中諦,俗諦裡面就有真諦和中諦,中諦裡面就更不用說了,都包含真和俗。沒有三諦的區別,三諦只是個名相而已。沒有種種差別了,這才是真正的圓教。

所以圓教的三諦,那真是圓融無礙。平等、普遍,叫【三諦圓融。一三三一】,說一諦的時候,就包含具足三諦;說三諦的時候實際上指的就是一諦。就像一個諦是一樣的。如《摩訶止觀》,就是【如止觀中說(云云)】,說到這些東西。簡單跟大家講這個,這就三諦的分為五種三諦。

好,下面是判粗妙,【二判粗妙者。別圓入通。帶通方便。故為粗】,就說第一個別入通,或者圓入通,這兩種三諦,不是一個。前面的這兩種三諦,都是屬於粗。為什麼呢?別入通,它還帶通的方便,它通的東西還保留著。雖然別教已經引入了,但是通教不可能完全就變成別教的了,它是部分地結合在一起。等於兩個人嫁接在一塊,好像相互之間都能合作,但是它又有各自的獨立性。所以通教的方便,它沒有完全地去除,通教是屬於粗。實際上不僅僅是通教屬於粗,別教也是粗啊。當然別入通,只是通教更粗一點,別教相對沒這麼粗,好一些,接近於這個妙。

那圓入通就不一樣了,圓教本身是妙,但是通教還是粗,所以它不是純粹的這個妙,它中間還有通教這個粗,所以圓入通也就變成粗了,受影響了。本來我們說句實話,我們這個班級是差班,差班的話,我們就想用個好班來幫大家,把它帶起來。一對一,幫大家。是,他倒是幫你了,當然可能你會拖他的後腿。分成兩個小組吧,一看你們平均成績,雖然比差的,原來要進步了。但是比原來好的那個,平均成績它是不是就要低了,是吧?這就是受這個通教的影響。

好,下面【別不帶通為妙】,實際上這句話是值得商榷的。因為別教的三諦,它並不是完全的妙。別教相對於圓教來說是粗的。但是別教相對於通教來說,它又成了妙了,所以它只是個相待妙。即使是相待妙都還不完全圓滿。所以說別不帶通為妙,只能這麼去理解。別教三諦相對於通教來說,它是妙,所以別教的三諦就簡單把它叫做妙。但是別又不通於圓啊。實際上我們可以加一句話,我這個人的個人理解吧,當然我覺得沒什麼太大問題:別不通圓為粗,也沒問題呀,兩可啊,都可以成立的。它相對通教,它當然是妙了,你比差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就這麼個意思。

好,下面【圓入別】,你看這就說得很清楚了,為什麼別教三諦還是屬於粗的呢?【帶別方便為粗】。你看,圓本來是妙的,但是因為它入別之後,別教的這個粗,沒有完全地去掉,受這個別教三諦的影響,所以它又是粗。你看圓入別都是粗,何況別教的三諦呢,還沒有圓呢?那它不是更粗了嘛!所以我前面說得應該沒什麼問題啊!這句話是可以信的。

最後【圓不帶方便。最妙】,只有圓教的三諦,不帶通、別的方便,它是純粹的妙,叫純圓獨妙,這就這個意思。只有圓教了,所以它只有妙了,就沒有粗,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啊。當然圓入別的話,還不一樣,圓入別,我覺得比別教又更高一層。所以這裡講的,我給大家再簡單概括一下,這五種三諦裡邊是有差別的。

第一層三諦,別入通三諦,是屬於最下一層的。

好,再往上,圓入通三諦,更高一些。為什麼呢?它引入了圓教。

再往上,別教的三諦,這裡面就值得商榷了,別教的三諦,我問大家,比圓入通三諦孰高孰低?圓入通更高嘛!你不能說圓入通更低啊!為什麼呢?它雖然通教比別教低,但是它引入圓教啦,圓教就比你高。你只比高的,你不比它的缺點,比誰的優點更高、更強,是這樣子的。

所以說這談不上按這個順序排列,大家千萬記住啊。你不要說,就是按照這個順序依次排列,不是這樣的。圓入通比別教的三諦高得還高,但是它低的又比人家低,就是這個意思。它比較複雜嘛。它別教的話屬於中上層。當然圓入通又有尖子生,又有差等生,就這樣子,它是兩頭,明白嗎。但是我們現在就把這個尾的要去掉,就比它高的地方就行了,看誰最高就行。你們班級誰是成績第一的,都拿出來比比,你第一的還比不上人家第一的。當然你最末一名比人家最末一名肯定要高。這是別教的三諦跟圓入通三諦比。

然後再往上,圓入別三諦,毫無疑問比別教三諦更高,同時也比圓入通三諦也更高。因為它沒有通教了,它是別教作為起步了。它這個門檻起步都高了,更不用說圓教了。

最後是圓教,那是最高的。圓教只有圓,不帶通、別的方便,它是最高的。都是尖子生,都是最棒的。大家就明白這些了啊。

所以講這些東西,為什麼要講呢?它為什麼要分成三種三諦呢?這跟天台宗的判教有關係,就通過這些東西的話,讓我們理解,每個教之間,它實際上相互之間是有聯繫的。你不能說,這個教就是這個教,那個教就是那個教,相互之間是完全獨立的,不存在任何關係、聯繫,不是這樣的。你通過一定的方便可以接引,上面的教法是可以接引下面的機的,下教之機可以被接引上去的。不然不被接引的話,說句實話,這些人就很可憐了,你差等的永遠都是差等,中等的就是中等,跟我們優等生沒有什麼關係,什麼時候修,什麼時候才能出頭啊。

當然並不是說他自己就不能出頭,沒有你們傳幫帶,沒有你們帶領,我們就不能學好,那得費多長的時間啊!等到他什麼時候開悟了,又突破了,太難了。就是佛法它是個整體,它能夠相互之間相互貫通,我們說的融通無礙。你能夠明白這些東西就好辦了。當然你得有這個因緣,並不是說想通就通得了,理上是通的。

你有這個善根嗎?你有這個慧根嗎?你有這個因緣聽這些法嗎?聽完之後你能理解、能開悟嗎?這就看你自己個人的造化了。能夠聽得到,聽了能夠相信,信了能夠修,修了能夠悟,最終你才明白:噢,它完全是相通的。需要很多的環節,不是說簡簡單單一說就完事,但現在先講出來,先從理上我們大家知道有這麼回事就行。當然從實修實證上,那我們根本不沾邊啊。沒關係,先理解,先學。

下面【約五味教者。乳教說三種三諦】,就是用五味教來對應五種三諦。那麼在五味教裡面,分別每一味教,它包含哪幾種三諦呢?一一給你排列出來。乳教說《華嚴經》,包含三種三諦,三種三諦裡面【二粗一妙】,哪三種三諦呀?這上面沒有寫,我覺得大家都應該可以知道,別教三諦、圓教三諦,還有什麼呢,圓入別三諦。是啊,大家你看,越學越有智慧了,聰明,不要太多提醒。

【酪教但粗無妙】,酪教是什麼呢?阿含時。阿含時根本就沒有三諦啊,它只有什麼呢?只有三藏教的二諦。但說三藏教,沒有通教、沒有別教、沒有圓教,所以它跟三諦不沾邊。說它但粗無妙,都說的對它有點客氣了。我這個人可能說話有點刻薄,不太合適。粗,還是什麼?三諦裡面論粗妙。它連三諦都沒有,何談粗妙啊?!不但妙談不上,連粗它都沒資格談,說句實話。

因為我們現在談粗妙,是就五種三諦裡面談粗妙的,它只有二諦啊。說句實話你都不能入流,你根本就進不來,是吧。不讓你進來,你在外面聽,外面都不讓你聽,聽不見,也沒喇叭,就這意思。在裡面聽的,我們再分,那些人可能聰明一點,那些人可能普普通通一點,就這樣的,論粗妙的。

下面【生酥熟酥】,生酥教,第三味的,熟酥教,第四味,【皆具五種三諦】,大家想一想,回憶下我們以前講過的這些內容,就能夠大概明白。生酥教是說什麼經啊?主要說什麼?方等,方等經嘛,大乘經典。方等是四教並談,藏通別圓都有,刨去三藏教不講,三藏教只講二諦,後面通別圓都有,那就包含什麼呢,五種三諦了。有別入通三諦,圓入通三諦、別教三諦、圓入別三諦、包括圓教三諦都有了,它有別、圓就可以了,但是你說光有別、圓不行啊,還得通的話,把人家帶一帶。

熟酥教說的是般若經,般若經說哪幾種教呢?般若時?不是《金剛經》,我們說藏通別圓四種教,它談了幾種教?般若時。通、別、圓,它沒有三藏教,沒有小乘的佛法,純粹都是大乘佛法。所以它也包含五種三諦,跟熟酥沒什麼區別,在三諦方面,都叫四粗一妙。不用說了,前面兩粗一妙是什麼呢?哦,還回到原來的乳教啊,別三諦、圓入別三諦屬於二粗,圓教的三諦屬於一妙。【四粗一妙】,回到現在是什麼呢,前面的四種三諦通通都是粗,只有圓教的三諦是一妙。

好,下面回到最後一個,法華涅槃時,【此經唯一種三諦】,《法華經》唯有一種三諦,只有圓教三諦。它純談圓教,連別教和通教都不談了,所以叫純圓獨妙嘛。【即相待妙也】,為什麼叫相待妙呢?有粗,也有妙。粗對妙而言,妙也是相對粗而言的。所以曰五味論這個粗妙,它都是屬於相待論妙的這個範疇。

下面還一個絕待妙,絕待妙就要開粗顯妙了,第【三開粗顯妙。決前諸粗。入一妙三諦。無所可待。是為絕待妙也】,這就是《法華經》最了不起的地方,知道嗎?相待的粗妙,除了《法華經》之外,其他的《華嚴經》大乘經裡面都說到了,但是絕待的妙只有《法華經》才說到了。

為什麼呢?開權顯實、開跡顯本、開粗顯妙,這是它《法華經》最了不起的一個功能。開粗顯妙之後,那麼把前面所有的粗,最終都融入了圓教的一妙三諦。不管前面是什麼,別入通、圓入通、別,還有圓入別三諦都是屬於粗,但是經過開顯之後,最終都全部融入到了圓教的三諦,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嗎。

融入到圓教的三諦之後呢,那麼前面這種三諦通通都已經不復存在了。我們說的百川入海,無復河名,無復江河之名,都叫做海了。那前面的江河還有嗎?沒有了,都成了海,只有一個海了,那就叫一妙三諦。既然沒有粗了,那也就沒有妙了。沒有江河了,那還要海幹嘛。這個名字就沒必要了,有粗才能顯出妙來,粗已經完全都成了妙了,那就絕對就沒有粗了,世間都找不到粗的東西了,只有妙的,那麼妙又何談稱為妙呢!

你前面的相待妙,是對待這個粗而言妙的。世間人都成佛了,也就沒有眾生了,沒有眾生,談佛也沒什麼意義。就是我們說,沒有煩惱還需要菩提嗎?沒有生死還需要涅槃幹嘛呢?沒有眾生的種種煩惱,還需要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幹嘛呢?沒必要了。這就是絕待,這屬於佛教的最高的一種境界,絕待、平等、不二、圓融。

所以佛因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大家最終都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最終大家就成佛啦。實際上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是四個不同的節奏,一個比一個更高。但是不管你是屬於哪個層次,最終都是入佛知見、最終都要成佛,這是佛的唯一的一個目的。但是到了眾生都成佛了,佛也就沒事可做了。

所以有時候再想想,大家眾生都成佛了,成佛幹嘛去呢?就是在胡思亂想,是吧。佛,成佛了,我們說成佛是為了度眾生,度眾生就是我們的事業,我們很有意思,因為有很多的眾生等著我們度,我們覺得每天都很有意義。他們出離生死了,他們證得涅槃了,當有一天世界上所有的眾生全部都度盡了,真的佛就沒事可幹啦,大家都是佛,面面相覷,你度誰去呀?沒誰可度了。

當然你覺得這就沒意思嗎?千萬不能這麼想,這是你自己凡夫在這裡想,好像除了度眾生,他就沒事可幹。該幹嘛幹嘛去,也許他還有其他的事情。我們再開闢新的事業,當然這都是開玩笑說的。實際上就是我們很多世間的這種,所謂的種種思維、一種道理,無非就是說借東來說西、借西來說東,把這個道理說明白了,給你思想能夠打通了,就行了。

你不要再追問下去,最後又為了啥?成佛又為了啥?度眾生度完了怎麼啥?沒這些東西了,問不完的問題。不要有這麼多煩惱。有煩惱,有這些妄想就有煩惱;你要是沒有妄想,它自然就沒有煩惱了。你還擔心這些事情,自己的事情都還沒辦,還擔心這些、擔心佛、為佛操心啊!所以我們眾生也是不是有點菩提心呢,這什麼菩提心就說不清楚了,不但為自己憂,而為佛憂,你看佛,你幹嗎去了,到時候我們都成佛了,為自己以後,將來成佛以後的事情還擔憂,你看,真是,阿彌陀佛。

第六,三諦就講完了,很簡單啊,大家把這個二諦掌握了,三諦就不難解決。下面是一諦。【六明一諦者。大經云。所言二諦。其實是一。方便說二】,就是真俗二諦實際上不是二諦,實際上它是一諦,分別把它展開來說,它就成了二諦。實際上本身就緣起和性空,它是不分家的,知道嗎?說緣起必然就是性空,說性空必然就有緣起。就像一個東西一樣的,這個東西是性空的嗎?沒錯,它有性空的一面。它是緣起法嗎?肯定是緣起法啊,這個蓋子怎麼不是緣起呢,它一個東西實際上就包含兩種二諦在裡頭。然後你硬要把它分開來說,它有緣起的一面,你看它是怎麼組成的,誰製作的,哪個廠家生產的,這都屬於緣起。

然後因為它是緣起的,所以它沒有自性,它性是空的,是空無的。你硬要從兩方面去分解,那就成了二諦了。實際上我拿了個東西,給你一看,你就當下明白,啊,真俗二諦都在其中。真正有智慧的人就沒必要說多餘的話,這是屬於上等智慧的人了,像我們這種比較差等智慧的人,給你說,你還不聽,說了之後也不明白。你說明白一點點吧,也不想去修,修行不得力啊,沒有善根,沒有基礎,沒有資糧,很麻煩就在這些地方。

這裡說了,有個比喻,【如醉未吐。見日月轉。謂有轉日。及不轉日】,就像一個人喝醉了酒,沒有把這些酒給吐出來,然後還在這個醉之中,然後就看到這個日月天地都在旋轉。實際上這個日在轉嗎?沒在轉。但這個醉人看見的,它就是轉啊,所以在他這個世界裡面,就有「有轉日」和「不轉日」。實際上「不轉日」的話,是天上本來存在的這個太陽,它是不轉的,但是他是誤以為、或者妄以為,因為他喝醉了嘛,太陽是轉的。這是什麼?一個客觀的,是不轉的;一個主觀的,他認為是轉的,有主客兩方面。那麼轉的是什麼呢?就是俗諦。這些比喻都是有指代的。「轉的日」是俗諦,「不轉的日」是真諦。實際上兩個有什麼區別嗎?沒有區別,都是一個太陽。

而【醒人但見不轉。不見於轉。轉二為粗。不轉為妙】,真正你醒過來的人就發現,哪有什麼轉日啊?只有一個不轉的太陽啊。哪有二諦啊?實際上只有一個諦啊,就這個意思,明白嗎。有轉的二諦,那就是粗。如果你心中有二諦的分別,你就是粗,如果心中沒有二諦的分別,二諦就是一諦,那這就是妙。那這個意思大概就是說,你心中沒有分別,你的境界就更上一層,比你有分別的時候,就是更妙了。

【三藏全是轉二。同彼醉人】,也就是三藏教的這個二諦,都是轉的,沒有不轉的。三藏教很悲催,人家還有不轉的,還有轉的,它統統都是轉的。為什麼呢?本來人家還有不轉的真諦,但三藏教的這個真諦啊,叫什麼偏空真諦,偏空理性,偏真理性,都還不算是完全的真諦。從真正嚴格意義上,它這個真諦都不成立的,所以它這個真諦也是轉的,麻煩了,可憐啊。我們更可憐啊,人家還有二諦,雖然轉的,我們轉的都沒有,我估計。

【諸大乘經帶轉二說不轉一】,這些大乘的經典,什麼方等啊,般若啊,帶轉二說不轉一,【今經正直捨方便】,現在我們《法華經》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不轉一實】,它只有說不轉的這個一諦,沒有說什麼轉二,沒有,瞭然沒有分別。【是故為妙】,大家就知道了。

就是說大家如果是喝了酒,如果是醉的時候,佛就給你們說二諦,說三諦,說四諦,說無量諦都可以,頭腦不清醒嘛,沒辦法,只能說這個。如果你頭腦完全清醒的話,說一諦就夠了。實際上說到一諦的時候,就跟最終的這個無諦是相通的。一諦到最後,一也變成無諦了。就叫不可思議,不可說了。

好,【地持明地相明義。說相似法。地實明義。說真實法】,他用的是《地持經》來做個比較,《地持經》裡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明什麼,地相明義,一個是什麼,地實明義。地相明義是相似法,也叫方便法門;地實明義是真實法,也是什麼,根本法門。所以在《地持經》裡面,它有方便,有根本,有真實,也有相似。真實就是完全真實的,一點都不假;相似的叫似是而非,很相同、很相似,但又不是完全真的,但是已經接近於真實了,就是可以,我們說的以假亂真了,差不多,簡單地說是這個意思。那地相明義是什麼意思呢?在地前修行的這些階段,都叫相似法。沒有入初地之前。那地實呢?登地之後,屬於真實的法門,它是說真實法。

【又教門方便。即教道明義。說所證法。即證道明義】,一個是教道,一個是證道。教門是屬於方便,為什麼呢?我們用教理、用教義來理解佛法,都是相似的理解,方便地去引導大家,理解這個真實的佛法。你能不能完全得到真實的佛法呢?不可能的。僅僅是聽聞佛法,不可能得到真實的佛法;僅僅思維佛法,也不能得到完全真實的佛法。要通過最終修行佛法,而且修了之後還得證悟,這個時候,所證得佛法之後,你證到佛法了,這時候說出的東西才是完全真實的。這是說所證法的證道明義。證道的時候你再來說,這就完全靠譜的。

你只是在教道方面說,還不完全靠譜。為什麼在教道的時候說,你沒有修證、沒有證悟,你還是用意識心,用我們這個妄想心去思維,去計較、去分別。打個比方,你說這沒有這個金剛鑽,攬不了這個瓷器活,就是這個意思。你這個電腦太落後,更新換代,等你什麼時候超凡入聖了,用聖人的智慧再去觀照佛法,這個佛法才是真實的。現在你是肉眼凡胎啊,看不清楚,朦朦朧朧的就不錯了,朦朦朧朧還算相似,已經很好了,真實的東西你看不見。等什麼時候你升級了、換代了,換成慧眼、法眼、佛眼了,OK,行,你就明白什麼才是真實的佛法。

但是我們現在功夫也不白做。那就好,我們做這些東西都沒有用處了嗎?有用處啊。沒有方便,哪有真實啊?沒有方便,就沒有根本;沒有相似,就沒有真實。真實的東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步步,慢慢地,除去這些煩惱啊、業障啊,除去這些所知障啊,除去這些障礙之後,慢慢接近,最後一下突破,超凡入聖。

就像我們說的煉這個純金,是慢慢地煉出來,開始這個金沙、金礦,雜質很多,裡面有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就已經很不錯了。然後一步一步把這些雜質去掉,越去越少,百分之九十九,千分之九百九十九,什麼多少18k的,多少24k的,多少k的。最終一點點雜質都沒有,百分之百全是金,這時候才是真正超凡入聖。我們現在除這些雜質是很重要的,只是雜質多雜質少的問題,但是你不斷地努力,終究有一天,你就成就了。

【今借用之】,就是借用地持的這個說法,【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就是佛已經說了很多法了,度眾生已經施設了很多的方便了,眾生的根機已經成熟的時候,佛是不是要給大家說真實法呢?肯定要說。實際上佛一直在盼望這一天,知道嗎。實際上我們也很盼望,但我們不知道什麼是真實的,我們是無知的狀態,但是佛已經知道了,什麼時候才適合說真實的法門。你說的太早,沒有用啊,聽不明白,你也不願信。所以前面必須要「法久後」,你看久後,就多長時間,把你慢慢地培養,你的根性才成熟,才能說真實法,這就是【即地實義】,而不是地相義。

【道場所得法。即是證道明義】,而不是什麼教道明義,【是故妙也。執著此實。實語是虛語。生語見故】,這是什麼意思呢?又怕大家產生執著,千萬不要,又執著這個是真實的,那個是虛妄的。當你執著真實為真實的時候,那麼真實也就變成虛妄了。不是真實的客觀本體是變成虛妄,而是因為你有執著,知道嗎?執著就是妄想,為什麼叫作妄想啊?虛幻的,假的,在假想,不是真正的想。

我們現在這腦袋都有問題,都是在胡思亂想,本來好的東西,你這一亂想,真的也就變成假的了。所以必須要去這些執著是最重要的,所以實語也就變成虛語了,一執著就麻煩了。「生語見」,一執著就會執著這個見解,這絕對是真實的,絕對是可靠的。這個法門是最好的,千萬不能這樣說,說完就完了,不要執著,不要執著,說過就過了,說說還是可以的,不能說「不能說」——說了之後不執著。

【故名為粗】,生來語見,當然就是粗了。【融通無著。是故言妙】,粗即是妙,妙即是粗,無粗無妙,不要執著任何這個粗妙的相,這才是真正的妙,這叫作絕待妙。所以佛法最終,《法華經》給大家最重要的指出來的,就是要明白絕待妙。【開粗顯妙。可解(云云)】,就不用再說了,是吧。開粗之後,粗即是妙,所以也就無粗無妙,也就變成絕待妙了。

好,時間到了,大家先休息一下吧。這個內容太多了,太豐富了。我們別看就簡簡單單幾句話,休息五分種到十分種,大家再回來,阿彌陀佛!

好,大家安靜下來啊。咱們繼續看,下面是無諦了,你看,講到最後一個諦。四諦到二諦,二諦到三諦,三諦到一諦,最後無諦。那為什麼講這個無諦呢,講到佛教的根本。【諸諦不可說者。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諸諦不可說,本來是不可說,不得已為眾生方便而說,因為不說,你不會明白啊。你不講話,你不說法,大家怎麼去了解佛法,怎麼去開悟呢。從佛本來說,常自寂滅相,一切法本來就是寂滅的,它沒有生滅的。我們見到的生滅,都是幻生幻滅,所謂的生滅不是真正的生滅,但是眾生認為是有生滅的。

就像我們現在大家的生死,生也不是真正的生,死也不是真正的死,都是因緣和合,因緣散滅。因緣聚合了,生了;因緣散滅了,死了。有個真正的生嗎?誰在生啊?有主體嗎?沒有主體。如果有個主體的話,過去應該是張三,現在還是張三,過去你是畜生,現在變成人了。現在是人,可能以後又變成畜生,哪個是你啊?然後現在這個身體難道是你嗎?是假的。臨時把這些零件湊在一起,把這些因緣湊在一起,形成一個暫時的你的一個假相。哪裡有一個真正的我?沒有啊。

所以既然是諸諦不可說,常自寂滅相,【那得諸諦紛紜相礙】,有這麼多又是四諦,又是二諦,又是三諦,又是什麼一諦的。這麼雜亂,相互之間還不同,你這個諦跟那個諦不一樣,那個諦跟這個諦又有差別。【一諦尚無。諸諦安有】,說一諦都是有點多餘了,何況說什么二三四諦呢?更是徒費口舌,當然這是站到最根本的地方去說的。

【一一皆不可說。可說為粗。不可說為妙】,什麼意思呢?前面的不管是一二三四,全部都是粗的。只有這個無諦才是妙,叫無言說道,不用用言語去說道,這個道,離言語之外的道,這個無諦,才是真正的妙法。這是從純粹這個意義上去講啊,但是眾生不說,你也不行,你也不明白,所以即使是無諦,現在不也在說嗎?怎麼去表達這個無諦呀?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一切法本來就是寂滅,寂滅就是沒有生滅,寂滅就是無生無滅,就是涅槃。哪還有說,沒有生滅,故意去說個生滅,多此一舉,徒增煩惱唄。

好,然後下面說,【不可說為妙。不可說亦不可說是妙】,你看,再加一層,即使這個不可說,你都不用再說了,要執著一個不可說,當下又變成粗。所以說,不可說不可說亦不可說,這才是妙,連這個不可說都沒必要去說了。

【是妙亦妙。言語道斷故。若通作不可說者。生生不可說。乃至不生不生不可說】,就是從不可說來說,前面不是說了嗎?有四種不可說。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不可說,分別對應藏通別圓,大家還記得嗎?四教皆有自己的不可說,都有自己的無言說道,就是不用語言去描繪的、去敘述的一種道理,這是最終的真理。但是最終的真理,四教呢不完全一樣,藏教的是生生不可說,通教的是生不生不可說,別教是不生生不可說,圓教的是不生不生不可說,一層一層往上遞進,一層一層比上面越來越高,就這個意思。

【前不可說為粗】,也就說後不可說為妙,一直到最後,【不生不生不可說為妙。若粗異妙。相待不融。粗妙不二。即絕待妙也(云云)】,這又有相待妙,有絕待粗妙。前不可說為粗,也就是說後不可說為妙,一直到最後不生不生不可說才是最妙的。

【若粗異妙,相待不融。粗妙不二,即絕待妙也】。這有相待妙,有絕待粗妙。若粗跟妙之間有對立有差別,這是對粗而說妙,對妙而說粗,粗妙之間不能圓融。它兩方面是二,而不是不二。它是兩個法,一個是粗法,一個是妙法。粗法跟妙法永遠是涇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那就是相待論粗妙。帶粗而說妙,帶妙而說粗。最終開粗顯妙之後,粗就融入到妙裡面去了,就無復粗了,再也沒有粗法了,純粹都變成妙法了。叫作粗妙不二,粗妙平等,這就是絕待妙。

再往下,【約五味教者】,從五味教來論這個無諦。【乳教一粗無諦,一妙無諦】:就是一粗一妙嘛。粗是什麼呢?別教的無諦是粗,圓教的無諦是妙。【酪教一粗無諦】:只有一個粗是什麼無諦呢?三藏教的無諦。【生酥三粗無諦】:生酥教,三粗是什麼呢?藏、通、別。一妙是圓。【熟酥二粗無諦,一妙無諦】:通、別二粗,還有圓教的一妙。【此經但一妙無諦】。只有圓教一妙無諦。這是從無諦上,雖然都叫無諦,但四個教是層次不同的。五味教就是五時教,它也是有不同的內容的。所以佛法裡面有些東西講起來好像名字講的都是一樣,但是具體的內容不一樣。小乘也講涅槃,大乘也講涅槃。大乘的權教講涅槃,大乘的實教也講涅槃,但涅槃的含義是不一樣的。小乘的涅槃能跟大乘的涅槃相提並論嗎?不一樣。無諦也是一樣。

所以說同樣說一句話,但是因為你個人的理解也好,因為這個本身的教法不同也好,它還是分層次的。名字都叫無諦,也分一二三四。當然我們希望大家最終融通入妙,最終粗都變成妙。但是沒有融入之前,粗還是粗,妙還是妙,這個差別性還是存在的。就像我們說最終修行大家都為了成佛,但在成佛大家在最後一刻全部成佛之前,永遠都是有差別的。你就是做了菩薩你都有差別,那觀音菩薩跟大勢至菩薩都還有差別呢,他們都基本上差不多嘛,99.999%都完全一樣,就差那麼一點點,億分之一,多少億分之一,還不一樣。觀音菩薩先補佛位,他就在左側,大勢至菩薩他就只能在右側。這不是為了謙虛,說明他們之間修行方面還有細微的差別。那他先成佛,他成完佛之後,大勢至菩薩繼他的佛位才能成佛。他們之間都有差別,何況我們呢?那差別得多大?實際上我們的差別,還沒他們的差別大,聖位之間差別那麼一點點,要不知道得等多少劫,知道嗎?就打個比方,阿彌陀佛成佛他是無量壽佛,等到他圓寂之後,當然觀世音菩薩不像我們,哎呀還要等這麼長時間,你早點圓寂得了嘛。這都是凡夫,這些都是貪心、嗔心都來了。他等到阿彌陀佛無量壽已經結束之後,他才在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次補佛處才能成佛。

我們之間差別差多少?我們的根機都差不多,你覺得很聰明,他覺得很笨,就可能差那麼幾十年的功夫,你用功一輩子可能趕超他了。那差多少無量劫的功夫啊,大勢至菩薩跟觀世音菩薩也是一樣。你觀世音菩薩到極樂世界次補佛處,他成了佛估計也是無量壽。大勢至菩薩不要著急,慢慢來,慢慢等啊。當然他們不著急了,他們時間過得很快,我們看是無量劫,轉眼一瞬間過了,打個盹,不用打盹,入定,過了。多少萬億劫,無量劫都過去了。人家有定,你沒有定,天天哎呀這日子真難熬啊,等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啊?沒頭啊。不一樣,這就是分別。當然我們還是用種分別來說這個法的,實際上都不去想這些事情,人家不思議這東西。我們還是用思議法去給大家述說之間的一種微妙差別而已。

再往下,【問:何故大小,通論無諦?答:釋論云:「不破聖人心中所得涅槃。」為未得者,執涅槃生戲論,如緣無生使,故破言無諦也】。這是一個問,實際上這問問得非常好。何故大小兩乘都去論這個無諦呢?他的意思背後就是說,只有真正的大乘佛法,甚至只有圓教,才夠資格去談論無諦。真正的寂滅,真正的涅槃是大般涅槃,成佛才叫涅槃。你小乘的那個偏真涅槃,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涅槃嗎?都談不上。所以你說的這個無諦,你的無諦只是有名無實,只是這麼一種名相概念而已。真正他能證得這個無諦嗎?沒有,離得太遠了。

我們經常把小乘教稱作叫半字教,三藏教叫半字教。實際上半字教都稱不上,一半一半,月亮的話就是月牙都算不上。跟大乘的比完全就是像什麼?螢火之光怎麼與日月同輝呀?差多少億倍,就是這個意思,不是差一半。所以說基本上就是可以說是他沒有,但是為了照顧他們情緒呀,不行,還得照顧人家,人家也有涅槃啊。

不破聖人心中所得涅槃。不要破除人家小乘也好,大乘也好,各自聖人心中所得的那種涅槃。他雖然證得的果比較低,相對大乘來說是低,但他也有他的涅槃。名字涅槃或是無諦,也允許人家有的。只是跟你比起來,當然如果嚴格地來說,它不叫真正的無諦,不叫真正的涅槃。「為未得者,執涅槃生戲論」。如果沒有證得真正這個究竟圓滿的菩提的,就會執著於這個涅槃這個果,產生種種戲論。就是說沒有成佛之前都會有執著,都會有戲論,這是說到根本之處了,明白嗎?

你別說小乘了,菩薩也有啊。菩薩也不究竟的,明白嗎?緣無生使,本來是無諦的,但是你一攀緣,一執著,一妄想,就會產生。緣這個無諦,本來是無的,你一胡思亂想,無就變成有了。一有妄想煩惱,好,使就產生了。使是什麼呢?煩惱結使。一旦執著,一旦產生胡思亂想,煩惱就出來。本來沒有事,庸人自擾之嘛。這就是使,當然有什麼五鈍使啊,五利使啊,種種使都有啊,指一切煩惱。「故破言無諦也」。所以為了破除眾生的這些沒有得到菩提的果證的這些眾生的執著,所以給大家說無諦,把這個最究竟的真理給大家說出來。

哪怕你證得了菩薩果位,哪怕你證得了等覺果位,但凡你有那麼一點點的執著,麻煩了,生煩惱了。那你就離這個無諦就還越來越遠了。當然,到了等覺果位,你肯定不會那麼執著了。我是這麼說,但肯定還會有那麼一點點的,非常微小的,比佛呢只差那麼一點點。

【問:若爾,小乘得與不得俱皆被破,大乘得與不得亦俱應破】?就是說,如果按照你這麼說的話,那麼小乘的果位,他得到或者不得到,都應該屬於被破,用這個無諦來破斥。因為小乘得的不是究竟的,沒有得的更要破,得到的也要破,因為它不究竟嘛。那麼好,大乘的得與不得,也應該去破。不得,肯定要破;得了,有執著,是不是也要破呢?

他這個回答就不一樣。【不例】,不一樣。不要把大乘和小乘混為一談,他們是不同的。【小乘猶有別惑可除,別理可顯,故雖得須破。中道不爾,得云何破】?就是說小乘的是可以破的,大乘的得到了之後呢就不能破了。沒有得到之前可以破,大乘的沒有得到之前可以破,大乘的得到之後就無需破了。為什麼呢?這裡說了一下:小乘即使得到了,他只斷通惑,沒有斷別惑。什麼是通惑呀?見思惑,是通惑。什麼是別惑呢?無明惑,或者塵沙惑,都算是別惑。既然他只斷通惑,別惑沒有除的話,那麼別的理,就是中道之理沒有顯,他只顯真諦之理,沒有中諦之理,他很不究竟,所以還需要破。破除別惑之後,最終才能證入中諦理性。

那麼好,大乘的已經證入中諦理性就不需要破。為什麼呢?他雖然證得,他就不會再執著了。明白嗎?他到了那個位置他就不會再執著,不會說我成了佛我還執著:哎呀,很高興,我今天終於成佛了!哎呀,很歡喜——不會這樣的。如果他有這種心態,他還能成佛嗎?他跟我們凡夫眾生差別就不大了,他就不叫佛了。既然是佛,他就不會執著自己所證的這麼一個果報。不會覺得:哎呀我很高興,你看,我成佛了,我是人天之尊,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我天上天下都是第一,特別的驕傲——不會這麼想的。

如果他有這種想法,他連菩薩都做不了,還能成佛?既然成了,就不會有執著,明白嗎?得,就是叫無得。佛教裡面的話,叫得無得得。這話很繞口,他得到的是什麼?實際上是無得的道理,無所得的道理。既然是無所得,他就不會有執著。表面上、文字上現個相,好像是有證得,實際上是無所證,因為他證得的就是無所證的一個境界。好,大家要明白這個意思。就是沒有得到的人怎麼破都可以,真正得到大乘的中諦理性的,已經證得圓滿果位的,就無需再破了,因為他已經沒有執著,沒有罣礙了。

【問:若爾,中道唯應有一實諦,不應言無諦也】?當然這話實際上問的也有意思,但也有點多餘。你說一實諦也可以,你說無諦也行,為什麼呢?不要執著就行了嘛!你說二諦、三諦也行啊,你已經證得最終的這個果位了,你說多少諦都行。說等於沒有說一樣,沒有說也不妨以後有因緣可以為眾生說嘛。只要心裡不計較,現什麼相都無所謂,因為佛本身了無分別了。

【答:為未得者,執中生惑,故須無諦。實得者有,戲論者無】。

對於實得的人,認為有實得的人,那產生這個有的執著的話,那就需要說無諦,戲論者就必須要說無諦,實得者就沒必要再說了。「實得者有,戲論者無」。實際上這裡面實得者,有不有關係也不大,有這個一實諦,沒有這個一實諦也可以。關鍵對於戲論者呢,必然要說無諦。因為他老會執著有一個諦,有一諦,有二諦,有三諦,有四諦,有無量諦,他老會執著於有。所以對這些有戲論的人,就要說無。對於實的人說有也沒關係,他有而非有嘛。他已經證得中道了,他不會執著於有。但至於你跟他說無諦,也沒關係,什麼法都通。說無也是道,說有也是道。

好了,卷第二講完了,我們速度足夠慢的。講到什麼時候啊,才139頁,總共這裡是顯現是749頁,才139頁,還有610頁。咱們這是幾分之一呀?四分之一都不到。好,下面我們繼續來。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三上,總共是卷十,咱們剛剛到卷三。五分之一或者略強一點,也就這樣子。天台智者大師說,第二,【諸境開合者】,前面講了這麼多境,十如是、十二因緣、四諦、二諦、三諦、一諦、無諦,都在講這個境,都是叫不可思議境,最終都通通叫不可思議境。但是諸境之中呢,有開有合,開就講得更加詳細,更加具體。合就講得比較簡略,比較精煉。

我們看,【先用十如為首,何者?此經命章,絕言稱嘆十如】。為什麼把十如是放在這個諸境所有境的第一的位置呢,最先來說呢?因為在《法華經》裡面,開始說的話,第一個就是絕言稱嘆十如是,開章明義,命章,就是開章明義。首先第一章就開始讚歎十如是,所以說《妙法蓮華經玄義》在談到諸境的時候,也是把十如是放在第一位,突顯《法華經》十如是的這個地位。

【今更說五境,云何同異耶】。在十如是下面有什麼十二因緣、又有四諦、又有二諦、又有三諦、又有一諦,實際上還不包括無諦,不然的話還得六種境。無諦就無境。

【十二因緣與十如開合者】,你看,把所有的這些名相概念這些東西進行比較,告訴你,這太好了。我們以前看書的話,就看了這個,不懂那個,看了這個又看那個,相互之間沒辦法圓融。現在把這個全部打通,把所有的這些障礙全部給你打通,把這些差異全部給你消融。【名異故言開,義同故言合】。因為它們名字方面有差別,所以把它就叫開。它們的意義是相同的,所以叫做合。叫做名開義合,簡單就可以這麼理解啊。這裡信息量太大了,回去大家自己慢慢看吧,這裡沒時間講,也講不了這麼多。

【無明支】,就是十二因緣裡第一,無明支,第一支【合如是性】,第二支叫【行支,合如是相】,跟它的義是相同的,義合嘛,他們意義是一樣的。下面,【識、名色、六入、觸、受合如是體】,跟如是體,十如是的如是體又是相合的。【愛合如是緣,取合如是力、作】,這就省略了,作就是如是作,十二因緣裡面的【有】,【合】什麼呢?【如是因】。十二因緣裡面的 【生】和【老死】,【合】十如是裡面的【如是果報等(云云)】。它相互之間一種對應的關係,雖然開合不同,名相不一樣,一個十二,一個是十,但相互之間呢,是完全對應的。這大家自己慢慢回去可以畫個表,十如是畫出來。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十如是全部排出來。這邊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愛、取、有、生、老死。然後連線,這一個對應的是什麼,那一個對應的可能是兩個,這個可能兩個對應一個,這個三個對應一個,或者怎麼樣的,分別對應,完全意思最終說的都是相等的,只是在具體的這個名相上,稍微有些細微差別而已。

【又總合者,如是相,合行、有兩支;如是性,合無明、愛、取三支;如是體,合識、名色乃至老死七支;如是力,還是煩惱道三支】,煩惱道哪三支呀?行取有,行有,無明行取有。【無明、愛、取能生業力】,這就是這煩惱道三支,這三支無明、愛、取,能生業力,所以叫做如是力。【如是作,還是行有二支】,就屬於十二因緣裡面這個行支,行有二支都是屬於如是作,【能為苦作業也】,他有作業的這種能力,就叫如是作,【如是因,還是行、有二支,為七苦作因也;如是緣,還是無明、愛、取三支,能潤業取苦也;如是果,還是行、有之習果也】;果就是什麼?果有兩支(行和有),屬於習果。【如是報,還是行、有之業招名色等報】。什麼是名色?大家記得吧,一個是物質的,一個是精神的;一個是色法,一個是心法。就像我們這個身體,有色法,地水火風;也有心法,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第一是色蘊,這是色法,受想行識都是屬於心法。

【此兩番通用思議十二因緣,合六道十如是】。前面兩番兩種比較,兩種對應,都是通用思議十二因緣合六道十如是,什麼叫做思議十二因緣呀?這是三藏教,這是從三藏教進行對比,它對應的是六道的十如是,明白嗎?這個十二因緣它有個界定,是三藏教的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這裡的十如是,前面這兩番比較,它是屬於六道的十如是。

那麼好,意思說這個十二因緣不包括後面的通教、別教、圓教。這裡的十如是不包括後面的四聖法界,不包括聲聞、緣覺、菩薩、佛十如是。大家明白什麼意思了嗎?都標註一下,回去可以畫表,畫圖表。

【次用不思議十二因緣合四聖十如者】。這裡有點問題,前面這個思議十二因緣,包括思議生滅和思議不生滅,就是藏教和通教,大家記住,藏教、通教都在裡頭了,十二因緣。下面不思議十二因緣,是指別教和圓教,合四聖的十如者。

【無明支轉,即變為明,明即了因】,無明進行轉變之後,無明就變成明瞭,明就屬於了因佛性,了因佛性實際上對應的是般若德。【成聖人如是性】,這對應的是如是性。

【惡行支轉】,就是第二行支,通通都叫惡行,沒有什麼不是惡的,凡夫的都叫惡行,不是說有善有惡嗎?善是有漏之善,相對於無漏的道來說,有漏的善還是惡。【惡行支轉,即變為善行,善行即緣因,成聖人如是相】,緣因佛性對應的是解脫德,成聖人如是相。

再往下,【識、名色等】,識、名色、六入、觸、受五個,這五個是苦道,【苦道轉】,苦道一轉變成【即法身】。本來我們的身體是在生死輪迴中受苦的,但是從苦道裡面出來,出離生死了,就成就我們真正的法身,法身是沒有生死的,真正沒有生死的是法身,【成聖人如是體】。【愛、取二支轉,成聖人菩提心】,我們是愛、取之心,聖人的是菩提心,我們看見什麼東西就喜歡,就想得到。聖人不是呀,菩提心呀,要度眾生,要利他無我,要發菩提心,恰好相反。【即是如是力】,這是聖人的如是力。【有支含果,變成六度行,即成聖人如是作】,聖人所作的就是六度萬行。【亦轉成聖人如是因】,既然作了就會產生因,這個作的東西他有力量,他是種業因,以後成就道果,但這個業是無漏之業了,是道業,不是我們眾生這個善惡業了,不是有漏業。

【此有支轉有二種,正道轉成如是因,助道轉成聖人如是緣】;就是這有支跟這個如是作相對應,作了又有因又有緣,正道之法是如是因,助道之法是如是緣。比如你發菩提心這就是如是因。你修其他六度萬行,都叫如是緣。菩提心是成佛正因,其他六度萬行是成佛的助道之法。

再往下,【老死支轉,成法性常住,成聖人如是果報(云云)】。我們眾生都有老,都有死,這一轉變之後呢,就成了法性的常住。常住法性,沒有生,沒有老,沒有死。甚至我們就是無生無死。所以大家想想這說的很有意思,不看的話不知道,一看大家基本上也就能夠明白。回去慢慢再練,再慢慢琢磨,再慢慢思考去。這裡面東西太多啦,往下都是這樣。所以今天這堂課的話很費腦子,回去畫圖,畫圖表。

我們再看一段吧,再看一段就夠了。這回信息量足夠大,不然腦子,腦袋會有點那個轉不動了。

【又總作者,體、力、作三法只是煩惱、業、苦,變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等】。你看什麼,體、力、作三法,只是煩惱、業。知道嗎?煩惱、業、苦,變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等。它就分別對應。體變成什麼呢,法身;力,變成菩提心;作變什麼啦,六度行。大家看到沒有相對對應的,實際上根據上面這個內容,上面的內容都能夠畫出來。

那麼好,法身、菩提心、六度行又跟什麼呢,煩惱、業、苦能對應。但是怎麼對應呢。這個就不是按照順序來的。法身對應的是什麼,苦道;菩提心對應的什麼呢,煩惱道;六度行對應的什麼,業道。這就不一樣啦,這個順序。必須給大家說出來,不然的話,你這就容易弄混淆了。

苦,是指生死之苦。生死之苦了脫之後,就變成法身,法身就沒有生死之苦。

菩提心是清淨的,是沒有煩惱的,所以菩提心的對立面就是煩惱。

六度行是什麼,是無漏的行。無漏的善行對應我們所造的種種有漏的業,它又是相對應的。

所以這些東西大家不要看一二三,一二三,你以為就按照順序就排開了,就完事了。不是的,你看。所以這裡面他有時候也挺麻煩。祖師也考驗我們後代眾生,你都按順序來排不就得了嘛,是吧?體、力、作就是什麼呢,苦、煩惱、業,然後呢,變成法身、菩提心、六度行。他就完全順序就順過來了,但是他第二層他就沒按照這個順序排。

【勤習三法,在內成性,在外成相,正意成體】。勤習這三種法,在內就成了性,就是如是性;在外呢,就有相,有相可以顯現的;正意呢,就成體。那麼好,什麼是在內呢?法身在內;什麼是在外呢?考一下大家,什麼在外?六度萬行在外;什麼是意啊?正意?菩提心是正意之體。明白嗎。這體、相、性。

【誓願深遠成力,立行成作,牽果成因,相助成緣,克發成果報(云云)】。最終你證得的,發出來這個,就是生出來結出的果子,這就是果報,克證的這個果報。

【若細分四聖,節節有異】。哪四聖啊?聲聞,緣覺,菩薩,佛。每一聖人都不一樣。【今取大概,故通釋耳】。實際上這種通釋的話,主要是站在圓教的角度去說。【經云:「一切智願,猶在不失。」二乘亦得作通釋也】。實際上我們說的二乘人的話,哪裡有什麼菩提心啊,哪裡談得上真正的六度萬行啊,哪裡證得什麼真正的法身呢。但是我們從通釋來講,也就算他有吧。就這個意思,明白嗎?一切智願,猶在不失。比如說我們說三藏教,他也修六度萬行啊,他也修佈施啊。但是因為他的這個理解、這個智慧根機達不到,所以他的六度萬行最終能成就圓滿的佛果嗎?成就不了。他只是有行,行也不圓滿,所以他最終沒可能證得真正的佛果。所以我們把他的行叫什麼呢?六度行叫什麼呢?叫事六度。叫什麼,事,做事的事,事情的事。有事沒有理,他不懂得真正的道理。做也在做,老老實實做,但是傻笨,就是不聰明,不夠聰明。為什麼要這麼做,不懂得,反正就做吧,佛告訴我這麼做的。什麼原因?又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反正就是知道做就完事了,他讓我這麼做。就像流水線上的工人。你就是其中的一個,一道工序。為什麼要這麼做,他不知道。他組裝的可能是個電器,非常複雜的,電器的原理他都不知道啊,他組裝的只是其中一個部件,在整個電器之中發生什麼作用,他也不知道。你只要裝上就完事了,也就完成你的工序了,發工資完事,就這麼簡單。為什麼這麼做,其中的原理何在,最終的目的何在,其中的道理何在,通通不知曉,明白嗎。再往上,他就得講道理了。告訴你為什麼讓你這麼做呢,為什麼給你講道理呢,因為你還比較聰明,聽得懂。不聰明的人你就聽話就完事了,我叫你怎麼做你怎麼做就得了,跟你講也講不懂,浪費時間。講了之後你還胡思亂想,本來是講東的,你還理解到西去了。還不如老老實實就聽話就完事了,知道嗎。當然還真有聽話的,最終也修成了。但是即使修成,他果位不會太高,且得努力呢。

有些人就聰明,悟性比他好。但是悟性好呢,又不腳踏實地,不老實。我們震旦國人就是屬於這樣的,有點小聰明,自詡為大乘佛國、大乘佛教。但聽了之後呢,實際上有時候理解有那麼一點點,經常都是理解偏了,理解很不全面。但是讓你做,更不行。你解嘛,還能解那麼一點點,做是一點點都不行。還不如人家不解的還能行。人家起碼了生死了,你還沒了生死。但咱們有個什麼好處呢,暫時落後。只要你有這個菩提的願心,以後你就比他快了。他是什麼快中慢,我們是慢中快。簡單看好像是慢,以後比他快得多。他現在好像先成小乘道果了,但以後他要從小變大,回小向大,時間太漫長。

所以說實際上這個最終這個慧根,佛教智慧還是第一的。還是要有智慧,要巧,不要笨。所以為什麼要聽聞佛法呢,必須要聽聞,不聽聞不懂道理呀。像我們這些人,這麼挑剔的人,不跟我講通了,我哪會信你啊。師父當然也不一定講通了。你們聽明白了沒有?都不好意思回答。「哪有這麼問我們的,沒聽明白顯得我們太笨,聽明白了好像顯得你講得多好一樣的,反正都是你佔便宜」。不容易,所以咱們都是在一起學習,我就把我自己所能理解的給它講出來。實際上多少你說完全對嗎,估計也夠嗆,也夠嗆,大家千萬不要執著,先在這聽著,暫時湊合著聽,以後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繼續聽,聽阿彌陀佛再給你們講,那就明白啦。沒關係,聽也不會白聽的,不會白聽。

你們別說哎呀算了,費那個事幹嘛,還講幾年,我哪有這麼多時間,你講那麼多,我以後直接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聽完事了。當然也挺好,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聽,當你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去聽之後你發現,在我這裡聽好像也不白聽,這佛法你就是我不講,你自己看,一熏習,這個菩提種子就已經種下去了,你以後省多少力,省多少功夫,省多少時間,你不去算算這個帳。你說等到以後,不能等,時不我待。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接下來有兩個問題,順便給大家回答一下。

提問一,南無阿彌陀佛,第二十二講,《法華玄義》有云,【涅槃贖命重寶,重抵掌耳】。這裡的命是指法身慧命,絕待妙,中道實相,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嗎?至誠感恩師父慈悲開示。

上次跟大家講了,它是個典故。就說本來這個命是指我們的性命,就是眾生的生命,你這個時候遇到壞人了,家裡有個寶貝,這個壞人說,你必須拿這個寶貝來贖你的生命,我們說綁票了,被綁架了。不撕票可以呀,我只想圖你的財,你家裡有個傳家之寶,你得拿給我,你不拿給我,就把你給害了。那就比喻什麼,涅槃就是這個重寶,最重要的一個寶貝,但,他是贖什麼?法身慧命。借這個性命,來指代這個法身慧命,兩重意思都有,但最終的意思就是指我們的法身慧命。你如果不聽《法華經》,不聽什麼《涅槃經》,你這個法身慧命,怎麼去恢復呢?找不回來啦,永遠就丟掉啦。就這個意思,所以叫重抵掌耳,重新擊掌,相互之間就這個因緣要和合。我講的這個法,你得有這個因緣聽才行,就像一個巴掌拍不響。你想聽,沒有佛給你講,不行;光有佛講沒有眾生聽,佛講幹嘛去了。叫重抵掌耳,重新擊下掌。這個比喻,至於絕待妙、中道實相,這都不是正確的意思,還有什麼本具一念心性,就是指法身慧命。當然中間相互之間可以融通,有這個意思,但還就是指法身慧命,最直接。

第二,南無阿彌陀佛,第二十二講《法華玄義》有云,【且用理妙比依止勝相】,這是比攝論裡面講的依止勝相,它裡面不是講了十種勝相嗎,第一種勝相叫依止勝相,我們用十妙裡面的第一個妙,理妙,也叫做境妙,來跟這個十種勝相裡面的,攝論十種勝相裡面第一的勝相,叫【依止勝相】,進行對比,【明不思議因緣四句破執】,就是我們講的這個境妙就是講的不思議的、不生滅的因緣,這是講的最高的境界,但你們的境界,只停留在哪個地方呢?阿賴耶識,阿摩羅識,他是阿賴耶識緣起,知道嗎,攝論師他所主張的,就是一切法都是依阿賴耶識而生起的。上次不就講了嘛,阿賴耶識是一個大的倉庫,它是種子,一切種子都在這個阿賴耶識這個藏識,含藏一切種子,都在這個倉庫裡面保存著。那種子呢,有些種子會先發芽,會先成熟,有些種子呢要等到以後才能成熟。那麼先成熟的東西,就會先什麼,果報來了,就有現行。先成的種子,比如是人的種子先成熟,你就先做人,投胎做人;如果是惡道種子成熟了,你就到三惡道去。到了下一輩子,這個以前的種子,果報已經完成他的使命了,他的力量已經沒有了,然後新的種子又會發生新的作用,然後下一輩子你去哪個道?就看這個先成熟的種子,誰在前面,誰的力量大,就這樣子。

但是你在墮入這個道的時候,本身又會出生新的種子,你會造業啊。造了業,這個業力又成為一個新的種子,又重新輸入到倉庫裡面去了,所以它叫種生現,現又生種。種子生現行,現行又能生種子,種現相熏。唯識宗裡面有個叫種子和現行相互熏習,種子先天的,現行後天的,這一講大家就明白了。又有先天的,又有現行的,又有過去的,又有現在的,也包括未來的。

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它都能變成一個種子,無形的種子,收藏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等到什麼時候這種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成熟了,或者相類似的種子成為一個合力,一起成熟了,然後就決定你可能到哪道去。但是呢,肯定都是在六道裡面,因為阿賴耶識是虛妄識,是染污的。它是染污的,所以我們所種的種子都是六道的種子。你只有明白佛法的道理,才能破除這些業力,破除這些煩惱。你超越這些煩惱之外,降伏煩惱之後,才能不去造六道的業力的種子。不造六業之種,那麼以後這個阿賴耶識裡面的種子是不是就越來越少了?阿賴耶識以後就不復存在了?所以在唯識裡面叫轉識成智,這個識以後就不存在了,成為大圓鏡智。轉八識成四智,這個阿賴耶識就轉為大圓鏡智,就成佛了。那個時候不是用我們虛妄的心識去造這些業,而是用佛的智慧來普度眾生,完全不一樣。當然不管怎麼樣,它是依止這個東西,它是主張這個東西。

那麼這裡問,請問師父天台法華是主張依止賴耶緣起?還是真如緣起?或者讓我們通過五重玄義七番共解乃至四悉檀,來解悟證悟中道實相,請師父開示?

那法華到底是賴耶緣起,還是真如緣起呢?肯定不是賴耶緣起了。我們一般地來說,它是屬於真如緣起的這一派的,但是如果真正了解法華宗的知道,它既不主張賴耶緣起,也不主張真如緣起,這都是屬於方便法門。法華宗是圓教,天台法華是圓教,它怎麼可能停留在這個水平上呢,它只是借來幫助我們去理解宇宙人生的一切因果現象而已,說明這些道理,明白這些道理之後,不要停留於此,應該向上繼續突破,超越才對,明白嗎?它是個台階,它是個橋樑,通過這個橋樑,最終通向彼岸。

所以這裡後面這句話倒是說的有意思,通過五重玄義七番共解乃至四悉檀,來解悟和證悟中道實相,沒錯。就通過種種不同的法門,來給大家說明真正的佛法究竟義是什麼意思。通過了解這些究竟義,修行這些道理,最終你才能證悟。前面什麼賴耶緣起,真如緣起,都是敲門的磚,把這磚一敲門,把門打開,可以進門了,扔掉了,不要了。一根枴杖,幫助你走路的,到家了,你還拄著拐幹嘛?把枴杖往旁邊一放,就坐下來,不走了,明白什麼道理嗎?

其他的也是一樣,五重玄義也好,七番共解也好,四悉檀也好,十如是也好,我們講的所有的境也好,什麼四諦,十二因緣,三諦,二諦,一諦,無諦,通通都是這些東西,通過一層一層給我們剖析這些佛法,剖析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之後,這些東西,就沒必要再執著了,(沒有)再存在的必要了。對於你來說,沒有必要了;但是對於眾生來說,還是需要的。

打個比方,我們這個身體,聖人來說,已經沒有生死了,他還需要真正吃飯嗎?他真不要吃飯了,他吃飯是為了隨順眾生。但是我們也想學聖人,你不吃飯,七天餓死你,三天就渴死你,你還得借助這些方便,沒辦法。聖人不吃不喝跟吃喝沒有任何兩樣,不吃不喝活得很好,吃吃喝喝活得也很開心,你千萬不要以為他就離不開吃喝了,或者就以為他就不需要吃喝了,他吃喝也沒有關係。

就像我們很多人不懂佛教,你們和尚吃什麼?是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到山裡採野果子吃?原來也和我們一樣也做飯啊,當然我們做飯,吃素,原來還是不吃素的,現在改吃素了,都是為了修行的一種方便,明白嗎?為什麼從不吃素改為吃素呢?因為你沒有慈悲心,要培養你的慈悲心,所以必須要吃素。什麼時候你有慈悲心了,就不要求你吃素了,但是即使不要求你吃素,你還會去吃那些非素的東西嗎?不可能了。你覺得這個素的東西都不乾淨了,你已經成為聖人了,素的都不要,真的不食人間煙火了,還吃點蔬菜,吃點水果,這個很乾淨,這是綠色。你認為是綠色,天人都看不上,什麼東西,多少蟲啊。你看,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多恶心。如果你真看見了,佛當然不會恶心,你看見了,借一雙法眼給你看看,你吃不下去了,完蛋了。

所以在你這個能力不具備的時候,你幹不了那事。所以與其有這能力,還不如沒這能力,否則你吃了恶心,你看都看不下去。你肉眼算了,反正看不見,吃吧,也沒事,大家都這麼吃的,你能接受得了,你這方面能力很差,那方面突然給你個特別、特異的功能,你受得了嗎?簡直沒法活了,你會抓狂的,會走火入魔的。

所以說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有善根,有智慧,外面這些神通,有一點點是好事,沒有真正的善根智慧,你求這些神通,墮入魔道,沒有比這更快的。你沒有能力去支配駕馭自己的這種妄想心,有點能力,想辦法,我有天眼,我去看看,哪裡有錢,哪裡地下埋有寶藏,哪裡有金礦。你看這都不用什麼勘探隊了,不用什麼專家了,一看,幾千米之下,多少公里之下,幾萬米之下我都能看,挖,一挖一個准。不等別人挖,你自己先挖了,貪心,滿足自己的財富,就捨不得。

廣收門徒,你看我有徒弟,有名,有利,還有供養,多好,大家都說,大家都崇拜我,我是祖師,因為我比你們都強,你們都得跟著我學。那一驕傲,這就是魔,魔王就是這麼形成的。魔也做好事,但做好事是有所圖的,為自我,為控制眾生,為了眾生誇獎,為了成就我慢貢高,所以他就成了魔,你說魔多壞嗎?也沒多壞,就是有致命的弱點,所以他就成了魔。所以說修行不容易,大家趕緊去西方極樂世界,這比較好。

好了,時間也到了,最後大家合掌,我們一起來稱誦佛號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今天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