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妙法蓮華經》,大家翻到課本。當然我們也有字幕顯示,現在越來越方便,很清晰,我看就是在殿堂外面都可以看到這個字,字足夠大。
上次我們講到這個二諦,七種二諦,大家應該還有印象。藏通別圓、化法四教,各有自己的二諦,就有四種二諦。然後還有別接通,圓接別,圓接通,三種二諦,加起來就是七種二諦。實際上它的主體內容,不出這四教。當然最終又是以別教和圓教,特別是以圓教的二諦,才是真正的究竟圓滿,我們叫做不思議二諦。
今天我們看到這一段,叫開粗顯妙。前面就說了,這個二諦啊,用粗妙來進行分判,哪種二諦是粗,哪種二諦是妙,我們稍微再回顧一下啊。
七種二諦,【乳教有別。圓入別。圓。三種二諦】,就是乳教,我們按五味教嘛,五時教嘛。
第一個是乳味,就是華嚴時,華嚴時是什麼呢?正說圓教,兼說別教,主要說的是圓教,所以它有圓教的二諦,但是有別教,所以也有別教的二諦,然後又把別教引入到圓教,叫圓入別,就接到圓教裡面去了,所以具備這三種二諦,稱為【二粗一妙】。
【酪教但實有二諦。純粗】,它只有三藏教的這個生滅二諦,它都是粗。
【生酥具七種二諦。六粗一妙】,生酥教呢,六粗一妙,六粗一妙了,不是我們說的三粗一妙,六粗一妙。生酥教,七種二諦全部具足,前面的六種二諦,相對來說都是粗,只有最後的圓教的二諦才是妙。
【熟酥六種。五粗一妙】,熟酥就少一種,五粗一妙,少哪一種呢?少的是三藏教的這個實有二諦。
【法華但有一圓二諦】,法華只有一種二諦,只有圓教的,只有一種圓教的二諦,不思議二諦,【無六方便】,沒有其他前面的六種方便二諦,所以叫【唯妙不粗】,所以這裡,五味,五時教,分別有自己粗妙的不同。【題標為妙。意在於此。是為相待判粗妙也】,這是相待判粗妙,後面為什麼要開粗顯妙呢?就是開示什麼是粗,什麼是妙,最終把這個粗融入到這個妙之中去,經過開示之後,粗也就變成了妙。
就像我們不是經常到師父那裡去,請師父開示,我這個事情想不明白、想不通。師父給你一開示,你是不是就通了?就想明白了?由不明白到明白,是不是一個跨越性的進步啊?那麼這裡也是,學習佛教的教理也是,粗教對小乘根機說的,但是小乘根機經過慢慢的學習、修行之後,他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慢慢地步入將要成熟的一個階段,根機將要成熟,這個時候呢,佛就會觀察眾生的根機,就會跟他進行開示。一開示之後,誒,他突然就悟入妙理了,原來不會,現在就會了,所以說【四開粗顯妙者】。開示完之後,開後無粗,粗即是妙,開示完之後,粗就已經不復存在了,為什麼呢?粗已經變成妙了,就大家已經開竅了,開悟了,知道吧?
所以我們說,【三世如來。本令眾生開佛知見。得無生忍。大事因緣出現於世】,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諸佛,三世的如來,他只有一個目的,就是為了讓眾生開佛知見,讓眾生得無生法忍,最終成就無上佛道,他才出現於世。但實際上我們知道,這個過程是很曲折的,目的雖然只有一個,要成佛。但是成佛談何容易啊?做人都不容易,人一輩子,我們覺得人生不過數十年,最多不過一百年,覺得也很快,有時候也覺得很漫長,做人都很難,何況是要學佛、成佛呢?
所以佛一出現於世的時候,也不是說就只講圓教,只講成佛之道。在成佛之前,還得慢慢地給眾生培養善根,培養福德因緣。所以也談人天乘佛法,也談二乘佛法,也談菩薩乘佛法,最終才談佛乘。因為眾生,絕大多數眾生的根機,都還沒有達到成熟的地步。除了極小的一部分,能夠直接跟他談佛法,那就是在華嚴時的時候,法身大士,上上根機的人,才能聽得懂。其他的不要說是凡夫了,二乘人也是如聾若啞,聽不懂啊!是吧?聽又聽不懂,說又說不出,所以說如聾若啞。比如說師父在這裡講經,講的課堂上,你聽吧,當然有些人還能聽懂一些,有些人可能就聽不懂,然後你問,今天你聽的什麼課啊?說不出來,不知道法師講什麼,因為自己都不明白,何況還跟別人去說呢?沒辦法去演說了。
這就真正的大事因緣,只有這一大事,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按我們現在也是,我們學佛是我們人生的唯一的大事,解脫、出離輪迴,到最終成佛,這是我們唯一的大事,這是所有眾生生命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唯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其他的生死,所有經歷的這個過程,其他的事情都是小事,你悲歡離合也好,你痛苦快樂也好,所有的這些東西都會過去。
生老病死也終將過去,生的,我們已經生了,我們生下來都幾十年了;老,現在大家都在漸漸變得衰老,即使再年輕的人,也在衰老;病,誰沒得過病?是吧?從來沒得過病的,這福報太罕見了,不太可能,都會經歷的,在你的生命階段之中,都會經歷這些過程,到最終死亡。但這些東西都不是真實的,它只是我們無數次生命歷程之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而已,佛教叫輪迴嘛。
你來這個世間,不知道來了多少趟了,有時候是作為人的這個身份來到這個世間,有時候來的時候做畜生,有時候做惡鬼,甚至有時候入地獄。如果有時候修得好一點呢,可能多少劫,混得好一點,到天上去了,到了天上又得下來,這些東西都是夢幻泡影,不是真實的。真正大事因緣是成佛,成佛之後,就不再回到生死之中,才完全地了脫了生死。
即使是二乘菩薩,也不究竟。我們說二乘菩薩了了分段生死,但是還有什麼生死沒有了?變異生死。他一期一期的生命,這個輪迴的受報應這個身體沒有了,但他內心的這些微細的煩惱還存在,他心念還在浮動,還在流動,他心念還有生滅,知道嗎?就是他還有煩惱的存在,碰到有些問題他還解決不了,他心中會起煩惱。但這種煩惱是我們考慮不到的,它更加微細,但是有。所以那種對他來說也可以說是痛苦,當然他並不覺得多痛苦。只是需要解決的一些問題。
【法華論雲。蓮華出水義。不可盡出離小乘泥濁水故。入如來大眾中坐。如諸菩薩坐蓮華上。聞說無上清淨智慧者。必非坐華葉也】,就說我們從蓮花裡面出水,但是說是說出水,實際上也離不開這個泥濁之水。既然是出水,說明這個出水的蓮花,它是非常潔淨的。而說明這個泥濁之水是染污的。有清淨,有染污,這什麼意思呢?相待義,是吧。沒有染污,哪會有清淨呢?沒有好的,哪裡有壞的呢?反過來,沒有壞的,沒有丑惡的,也就沒有美麗的東西。
所以你不能離開這個小乘而談這個蓮花出水,但是最終的話要開粗顯妙。這個泥、水,跟這個蓮花,它從本體上,大家想一想,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嗎?實際上本質上沒有不同。這說明一個什麼意思呢?妙不是天然就有的。妙是從哪裡出來的?從粗中得以顯現的。開粗才能顯妙,沒有粗哪兒能顯出妙來呢?沒有人,誰來修佛呢?佛是誰來成的?人來成的。或者說眾生成的。不僅是人成,六道眾生皆可成佛啊。沒有這些,誰來成佛?佛難道是天然自然就已經成就佛了嗎?佛性都有,但不是天然就成就佛。佛也是從眾生一步一步修成佛道,最終才圓滿佛道。
這裡說「必非坐華葉」,當然說不是坐的蓮花葉。這裡是簡單說,有的說坐蓮花台,有些我們說坐蓮葉上。實際上我們也知道,普通做的佛像就是蓮葉之中還有蓮台。我們看看後面的佛像,直接就是蓮花座,是吧?這個蓮花上面是不是有個平的座啊?那就是台。你說是坐蓮花,實際上是坐蓮花之上之中有個台。你不能說這個蓮花它長得參差不齊,凹凸不平的,你往上一坐,也不像那麼回事啊,是吧?所以我們還是按照人的想像,給他鋪一個蓮花台。我們有些叫金剛台。佛要坐金剛台,那最殊勝無比,金剛台,坐那個法座上,但旁邊是有蓮花的。
【乃是諸菩薩聞說一圓道,證一圓果,處華王界,同舍那佛。坐蓮華台耳】,舍那是報身佛。【佛意如此。始見我身。初聞一實。已入華台】,剛剛聞到真實的圓教的時侯,就已經進入了這個蓮花台。所以這個圓教是這樣的,你因該果海,果徹因源,你一聞圓教之後就注定你必然成佛。這是真正的直接的成佛之因。因為你這個因是直接的真實的因。如果你沒有聞說圓教,這個因還不是完全真實。就前面你是考個預科班。為進入本科,進入正式班,做準備而已。
【為未入者。從頓開漸。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沒有進入這個圓教的,沒有真正開悟的人,所以說給他們開種種方便,叫從頓開漸。就說從根本之中,生出種種方便來。本來我們按照正常的課程應該是這麼教的,但大家可能一下聽不明白,聽不懂。怎麼辦呢?從這個根本的教義裡面,找出些比較簡單的、易學的東西,給大家入門的一個課程、初階的一個課程,先接引,這就是從頓開漸。等於從樹幹里長出種種枝杈,或者從樹根裡面長出種種枝葉,它的根本是在這個根。沒有根就沒有枝葉,但是你一下要真正看到它的根是很難的,你只能通過外在的東西一步一步地引入。
所以「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以種種不同的方便,異就是不同,來幫助顯第一義。就是我們說「歸元無二路,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第一義,種種異方便,那就是方便有多門。沒有門,沒有這些方便法門的話,不得其門而入。你到不了這個第一義地,到不了這個目的地。
所以【說諸二諦。或單。或復。或不可思議。種種不同】,什麼是「或單」啊?單就是指三藏教的二諦;什麼是復呢?三藏教以後,從通教到圓接通,別接通,別教,還有圓接別,這五種二諦都叫復;什麼叫不思議呢?圓教的二諦,叫不可思議。它就有種種的不同。【皆為華台而作方便】,都是為了最終大家成佛而作種種方便。
【但如來常寂。而化周法界。實不分別】,如來本來是靜寂不動的,寂然不動的。但是為了要化導法界眾生,他的教化是要週遍整個法界的,叫化周法界。實不分別,真實的是不分別的。但是方便之中有沒有分別呢?有分別。
【先謀後動。施此汲引】,所以佛教化眾生本來是什麼呢,本來是無謀而動。這裡我們按照人的思維角度說,叫先謀後動,我先考慮好了,先觀察眾生有什麼根機,需要聽什麼法門,他能聽懂什麼,然後我再給他講什麼法。所以佛跟眾生說法,現種種感應,說種種法,從來不會多說一個字。也不會少說一個字,沒有廢話。他說的每個字都是你能夠聽明白的,都是你需要聽的,都是恰恰適合於你聽的。如果你聽不懂的,他絕對不會說。你不要說:哎呀,佛,你再跟我講點兒其他的吧,我還想聽其他的。你都不需要說了。如果你主動有這個需求,因緣成熟了,佛他自然會給你說。
但是你要找師父,那就沒戲了。師父也不知道你需要的是什麼,先給你講一通,你自己慢慢去悟吧。能不能聽懂,消化不消化,像先給你做一桌子菜,你吃去吧。好不好吃,對不對你的胃口,無所謂了。要是佛給你做一桌菜,每個都是你喜歡的。哎呀,是吧,太好了,你想吃飽,你說吃撐了,不會。佛恰到好處,剛好飽,還不會撐著,所以這些東西都是恰到好處。
佛就是先謀後動,你看著他有謀,實際上是沒有謀。為什麼呢?他就像什麼呢,水,水現月亮一樣,水清則月現。他是大圓鏡中,他自然就有這種能力,不要去思考。我們人還得思考,我們有時候看看這個人,我先了解了解他是什麼文化程度啊?學了多久的佛啦?他的佛學水平怎麼樣啊?他對佛法的信仰真不真誠啊?他能不能聽懂啊?然後再給他講什麼東西啊,你還得琢磨,還得思考,且費腦子,費腦子還不一定講得合適。
佛不用,一看你就一目瞭然,知道嗎?你跟透明人一樣,還需要什麼科學儀器,什麼醫學儀器給你檢測,哎呀,這個指標高,血壓、血脂,都不需要,你這個人聰明度多高?你的智慧度多高?你這個毅力多大?全部看得一清二楚,別看你現在的一清二楚,過去的都歷歷在目,過去、現在、未來,都清清楚楚。你過去幹什麼了?現在幹什麼?現在應該幹什麼?現在適合幹什麼?什麼幹得了?什麼幹不了?都知道。你有多大的力氣,你有多大的智慧,統統明白。我們不知道啊,是吧。所以施此汲引,汲引就是接引眾生嘛,施種種法門。
【慈善根力。令諸眾生從此得入】,培養眾生種種善根的力量。他善根的力量越大,他的吸收這個佛法養分的能力是不是也就越大啊?是不是?所以我們用這個來比喻,我們既要多種福田,多種法田,然後你的慈善根力越長越大,越長越茁壯,以後你吸收佛法的能力就越來越大,你不但自己能夠自養,你自己的土地種了這麼多糧食,還可以貢獻國家嘛,貢獻社會,打這麼個比喻。
【有人言。始自鹿苑。皆是法華弄引。今言不爾。且近說寂滅道場已來。悉為法華弄引。所以光照他土現佛。悉為頓開漸。文殊引先佛。亦為頓開漸。如此弄引。猶恨其近】,就說佛方便接引眾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這個弄引就是什麼呢,方便接引眾生。為這方便接引眾生什麼呢,做種種鋪墊,這個弄引就是有鋪墊的意思。
比如我們說要做一件事情,你先得做好種種鋪墊,做好種種準備。你得做菜,比如做菜樣的,你得先到市場去買菜吧,回來得摘菜、洗菜吧、切菜吧,什麼料都備好了,是吧?鍋碗瓢盆,油鹽醬醋,全部弄好啦,開始做了。前面什麼都沒有,你說炒菜,憑空而炒啊?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是吧?這就是弄引,把所有的這些條件、因素都準備好了,然後就開始啦。
「今言不爾」,所以從鹿野苑,就是從說三藏教的時候,佛就開始已經方便接引了嗎?不是,比這更早,且近說,我們就近來說,寂滅道場已來,寂滅道場是什麼?佛成道的時候,佛寂滅道場的時候,在三七日最早是說的什麼?《華嚴經》,從那個時候就已經為《法華經》做弄引,做鋪墊了,為以後第五時,講法華時的時候就做準備了。就前面的一二三四,講這種四時教,都是為第五時教法華做鋪墊的。就是你們現在好好讀書,為以後讀大學做鋪墊,你不要讀個小學不讀啦,讀個中學輟學啦,不行,最終得考大學,大學畢業才及格。
好,這個還算早,還算近的,不算遠的,再往遠了還有,「光照他土現佛,悉為頓開漸」,光照他土現佛,這是寂滅道場,還有文殊菩薩引先佛,亦什麼呢?為頓開漸。先佛什麼時候啊?大家讀過《法華經》是吧?《法華經》裡面序品是第一品。第一品裡面就講到,佛放眉間白毫相光,光照無量大千世界。放光現瑞,六種震動,什麼天雨曼陀羅花,什麼曼殊沙華,摩訶曼陀羅華、什麼摩訶曼殊沙華,種種瑞相。
佛在說法之前,他先都得現瑞,為說法做準備、做鋪墊。就跟我們現在,我要上來登台說法,大家先得什麼?迎請,表達對法的恭敬、供養。放光現瑞也是一樣的,這個放光,一種光明,這種光明就代表佛法。雨花是代表什麼呢,供養,所以,文殊菩薩那個時候,當然開始看到這個現象,哎,一看佛怎麼放光現瑞了?是不是要準備給我們說法,哎呦,一看放這麼好的這個瑞相,到底要說什麼法呢?大家都不知道。
彌勒菩薩也在那裡犯糊塗呢,搞不清楚,哎呀,這個佛放這種光,現這種瑞,我們以前好像沒看過,跟過去不一樣啊,到底要說什麼經呢?然後他就犯迷糊,他說,哎呦,我搞不懂,那我再請教其他的人吧。當然直接問佛,肯定不好意思問啊,多露怯啊,是吧。直接問文殊菩薩,比他更強一點的菩薩,文殊菩薩是他的師兄,哎呀,文殊菩薩他見過的佛太多啦,佛所說過的經法,他都聽過,他肯定也見過這種場面,知道準備要講什麼經,要現這種瑞,那我就問他。然後,「文殊菩薩,請問你,到底是佛要開始什麼經呢?」然後文殊菩薩就跟他講,在過去哪尊佛的時候,也是現這種光,放這種瑞,然後佛這個時候是講的什麼經啊?《妙法蓮華經》,現在也是現這種光瑞的話,同樣我想佛肯定要說《妙法蓮華經》。
過去的先佛是哪尊佛呢?過去的叫日月燈明佛,無量阿僧祇劫之前,日月燈明佛。有兩萬尊都叫日月燈明佛,這很有意思,看來這兩萬佛的話,很有因緣,過去都是師兄弟啊,成佛的名號都一樣。這尊佛出現於世,說法度眾生,他這一期佛,佛教教法已經結束了,下一尊佛,重新出現於世,又叫日月燈明佛,然後次第相承,一直有兩萬尊,到最後第二萬尊,最後一尊佛出現的時候,下面有八個王子,他有八個王子,這八王子當然肯定又是以後的法王子,要繼承佛位的。
那個時候日月燈明佛就給大家講什麼?《妙法蓮華經》,所以他現在猜想,佛也是這種情況,肯定也是為大家開示《妙法蓮華經》。就說給大家講《妙法蓮華經》,開權顯實之道,已經不是說從這一世就開始,過去的先佛就是這樣子的。「如此弄引,猶恨其近」,還覺得這個時間太近了,不夠遠,再往上,再往久裡推。
【從大通智勝已來。而為眾生作法華方便。當知不止近在寂場】,不僅僅是在這一世在寂滅道場,過去無量,再比日月燈明佛更早,早無量劫、無量倍,有個大通智勝如來,他那時候也是一樣的,放光現瑞,也是給大家講這個《妙法蓮華經》。但是說句實話,放光現瑞估計差不多,但是那時候不一樣啊,那是在淨土佛國。比如日月燈明佛說法的時候,這講《妙法蓮華經》,是吧,大家這一入座,坐一小會兒就六十小劫過去了。
六十小劫聽這麼一座法,講六十小劫,大家覺得這個時間不長。我們覺得六十小劫那得多少?活多少輩子啊?多少億年啊?這一個大劫是多少個小劫啊?嗯?有多少個小劫?一個大劫有四個中劫,一個中劫有多少個小劫啊?二十個小劫,加起來就八十個小劫,你一下就六十個小劫,快一個大劫就過去了,大家覺得就吃頓飯的時間,就結束了,六十小劫,講《妙法蓮華經》。
所以他們的福報我們就比不了,同樣是聽《妙法蓮華經》,差距就這麼大,你不要說差距,沒辦法,這就是不一樣的。我們是在這娑婆世界,在穢土,誰在給你們講《法華經》啊?凡夫,在給你們講,那是誰啊?那是佛,究竟佛,不一樣!所以大家以後如果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聽我們尊敬的阿彌陀佛,他肯定也講《法華經》的,等那時候,時間過去就快了。
【又此猶近。從本成佛已來。而為眾生作華台方便】,從釋迦牟尼佛最早,就是第一次成佛以來,就為眾生做什麼呢,成佛的方便。因為這還是個中間,還不是最早,最早的話,再往前要推,不知道要多少劫之前。
【又復猶近。從本行菩薩道時。而為眾生作華台方便】,還沒成佛的時候,就是為眾生要成佛。比如我們現在發菩提心,一個是要自己成無上佛道,同時也發心願所有的眾生,也成無上佛道。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個準備,只有一個目的,讓自己和眾生最終皆成佛。所以從這一個開始,就已經在修這個,我們要發這個弘大的誓願。
【文雲。我本立誓願。普令一切眾。亦同得此道】,你看,我從開始的時候,就發自己的誓願,要令一切的眾生都能得到佛道。【當知弄引。豈止今耶】,難道只有這一世嗎?無量世以前,甚至還沒有成佛之前,就已經是這樣了,這是從時間來講。這為什麼講這個時間呢?佛這個叫從本開跡,知道嗎?法華里邊有從本開跡,從權顯實,只有根本才能顯出後面的化跡。
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成佛已經無數次了,來這個娑婆世界已經無數返了,但是一次一次來這裡,就是為了度眾生啊。就跟我們到娑婆世界來開這個佛學培訓班一樣的,沒辦法,需要培養的人太多了,需要度的眾生度不盡啊,度不完啊。但是報名的人還不夠多啊,每次度了,就是度了無數次,還是有很多人根本就不進來的。所以大家都得好好地珍惜這個機會,實際上我們要遇上這麼一次機會很難的。
【本來所化入華台者。自是一邊。其未入者。如上方便不息。中間亦如是】,本來所化,就是從他最早教化的眾生,已經進入華台,已經開悟,或者成佛的來說,那是另當別論,放在一邊先不說,他們已經成就。但是還有很多沒有入的,沒有真正開悟的,入佛道的人,如上方便不息。就是從本以來一直沒有停歇。一次接一次地,是吧?好,學到一定時候又不學了。這善根需要很長的時間不斷地培養,不斷地增長,不斷地鞏固,到最終才能真正進入這個開悟成佛的這個階段。中間亦如是,從最早是這樣的話,中間也是這樣子的,到現在也還是這樣子。
【若從華嚴方等般若等經。或別入通。圓入通。圓入別等。入華台者。與本入者無異】,本來所化就進入,那是善根利器的人,從剛開始聽說《法華經》,就能夠開悟。但是還有很多人沒有進入的,沒有開悟的,沒有關係,經過後面的不斷地方便地教導,從華嚴時、從方等時、從般若時,通過種種方便接引,用別教來接,用圓教來接,最終也能夠進入到這個華台,也能成佛的,與本入者無異。可以有先成的,可以有後成佛的,沒關係,都是一樣的,成佛之後大家都平等。只是時間有早,有晚,但是最終的成就都是一樣的。
【復自是一邊】,這還是經過調熟,已經成熟的,有些還沒有入的。【其未入者。四味調熟。皆於此經。得入華台】,就到現在講這個《妙法蓮華經》的時候,才開始真正開悟了。四味調熟,經過前面四時教的調熟,也是華嚴、阿含、方等、般若。
【諸教之中。或住三味。二味。一味。或全生者。皆決粗令妙。悉入華台】,就是在諸教,哪幾種教呢?藏、通、別、圓。或住在三味之中、或住在二味之中、或住在一味中、或者是全生者,它實際上是個比喻了。有些比如說,這它是不同的說法,這個全生者就是還沒有斷見思惑,只是伏見思煩惱,這是全生者。住一味者呢?剛剛開始斷見思惑。住二味者是斷塵沙惑。住三味者,開始已經斷無明惑了,但是無明惑還沒破盡,最終都決粗令妙,進入究竟成佛,悉入華台。
【三藏保果。難破已破。難開已開。況易破易開】,就是三藏教在四教之中,它是屬於相對比較初級的一個教法,也是最低級的,三藏教主要是什麼?二乘人,小乘之人,他叫保果不前。他證入這個涅槃之後,叫偏真涅槃,他就保住這個果,他,我這就已經足夠了,我能夠保住這個勝利的果實,這個證道的果實,就可以了,不再往前再求上進了。
這樣的人,佛也進行教化,讓他慢慢回小向大:你不能滿足現在一點點小的成就啦,你要發菩提心啊,你要最終成佛啦,是吧。就像我們要出去旅遊學習一樣的,你不要走到半途就而廢了,不走了。繼續往前走,前面還有更好的風光等著你。你走的更遠,你看到的東西就更多,你的感受,你的體驗,你的收穫,就更加大。難破已破,難開已開,何況是後面的通教和別教呢?就屬於易破易開了。
【悉隨情仍本。當門顯實。即入華台】,還是隨著眾生的種種情智,按照當下這個教,仍本就是本教。三藏教就是三藏教,通教就是通教,別教就是別教。當然實際上三藏教是沒辦法被接入圓教的。但是經過開悟以後,三藏教本身已經不僅僅是老停留在三藏教的這種水平,它慢慢會回小向大,就可以進入通教的水平。進入通教,開發這個菩提善根之後,就可以被接入圓教了,叫當門顯實,在當下,當下你這個法門,這個教門就能顯實出真實出來。
當然如果按照天台圓教的說法,不是絕對的,即使是三藏教裡面也有它的真實。為什麼呢?圓教人學法,無法不圓,何況是三藏教呢?別說是三藏教了,就是世間的一切法,世間法皆是佛法。在佛的眼中,看眾生皆是佛。為什麼呢?佛有佛眼,所以看眾生皆成佛。但是人是人眼,看眾生,是吧,有的是人,有些還不是人呢。首先看佛是人嘛,看比我們高級的也不過就是人嘛,長得比我們莊嚴高大一點。當然我們羨慕,讓我們也崇拜,是吧。什麼眼就看什麼世界,就這個意思。
但是換一雙眼看同樣的世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所以說當門顯實,在當下來說,他有時候是沒辦法去逾越自己的局限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在此山之中,你是永遠看不到全部的廬山真面目的。別說真面目了,就整個廬山你都看不下來,因為你是在山中,你要換不同的角度,你要全方位的去看,最終才得出整個不同的這個廬山的真實的全部的印象。那只是看外貌,當然我們再看他真實的東西,那得靠自己去修,去悟了,所以說當門顯實。
所以佛眼來看的話,即使三藏教就是世間法也是佛法。但是,不是佛(眼)來看,按照普通的這個法門來分別的話,三藏教就是三藏教,圓教就是圓教,通教就是通教,別教就別教。它還是分門別類,涇渭分明,還是有各自不同的。就跟藥物跟藥物之間,它藥性還是不同的,但是有些人吃這個藥的話,它也管用,吃那個藥也能管用。我們有些人吃這個藥不管用,吃那個藥也不管用,都沒反應。
好,【文雲。七寶大車。其數無量。各賜諸子(云云)】,你看,用七寶造成的大車,有無量,實際上大家都想,實際上佛的本意,就是長者的本意,都想讓這個大車,都給予每個兒子,平等地給他。但是有些他不喜歡大車,他就喜歡小車的,大白牛車他不喜歡,太大了。他喜歡羊車、鹿車,或者普通的牛車,最豪華的車他不喜歡,當然這是用個比喻了。
按我們現在說,大家都喜歡坐奔馳、寶馬,沒事誰去坐什麼,叫什麼,我們沒什麼馬,有寶萊,奔馳沒有,有什麼馳呀,反正有不同的,其他的你不可能坐差的車吧。但是有些人興趣不一樣,我就喜歡這個玩具,他就喜歡那個玩具。有些人就喜歡大的,豪華的,有些人就喜歡小的,天性就不一樣,這個當然是從孩子的天性中。實際上從人的天性也是一樣的,我就想修這個宗派,我就想修禪宗,我就想修淨土宗。有些我就想修密宗,有些想修天台宗,我就不喜歡這個,我就不喜歡其他的,這個喜歡,沒問題,都給。但是說句實話,最終的本意讓你什麼呢,你各宗各派你都得學,說句實話,當然這個不同的宗派裡面肯定都有些相通的東西。
但是我們憑實而論,因為宗派它有形成自己的因緣,佛講的時候是平等法,一到了後代這個,哪怕是高僧大德又怎麼樣,歷代祖師又怎麼樣,他是從他自己心中所流露出來對佛法的一種領悟,然後通過文字語言再傳諸後世,立宗立派。你學的東西實際上都是不離開這些祖師的這個範圍之內。比如他可能有一盆水的話,你有一小碗水,就一碟水就不錯了。人家悟的東西多,你跟他學,說句實話你能學多少啊?很多東西看都看不懂。人家是悟了之後,證悟之後,通過這些語言表達的。我們是在因地修行,通過文字語言慢慢修行以後,再達到這種證悟的境界,人家已經走過的路,我們剛剛才起步,完全不一樣啊。
但是沒關係,先給你們再說。喜歡這個,以後都要喜歡,學了這個法門,以後其他法門,你要不要學啊?都得學,不學不讓你畢業。就像我們現在讀大學,你得有多少學分啊,學分制啊。你得讀滿多少學分,比如說五十個學分,你才修四十個,不能畢業,三十個更沒戲,讀吧。四年讀不完,五年再讀,六年再讀,是吧。但中國可能有時候還沒那麼開放,有時候讀的太多不行,一看老不及格,算了,退學吧,不要學了,費時間,費資源。老師還不夠教你的,這麼笨,又不用功。
佛法裡面八萬四千法門都得學,所以我們現在大家,我們能量都很有限,時間很有限,生命很有限,學習能力也太有限了。領悟能力更有限,學不了那麼多,所以說我們只能說一門深入,知道嗎。如果你真正有這個能量的話,你不要一門深入,二門三門,你無量門同時深入也可以。你沒這個功夫,修不了。所以我們說專心致志,這對我們這種人根機來說,但是我們現在連專心致志都做不到。比如同時間做幾件事情,有些人我能力很大,我同時做好幾件事情,但做的質量都不怎麼樣,他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跟這些人比,普通的人,平庸的人,他覺得能力很強,但實際上沒一件事情,他真正做到極致。
【此即開權顯實。諸粗皆妙。絕待妙也】,經過開權顯實之後,粗,相待的粗,就變成了相待的妙,粗就不復存在了,所有的粗都變成妙,那就沒有粗了。以前也不跟大家講,粗都沒有了,那還要妙作何用呢。打個比方,這矮子裡面什麼,選什麼呢,是一樣的。我們打個比方,用另外一個說法,如果你這個人長得確實很漂亮,鶴立雞群,那是因為旁邊的人長得都不怎麼地。你還自己很嘚瑟,很高興,很炫耀,很驕傲。哎呀,那走出來了簡直是,都不知道自己天高地厚了,因為我第一漂亮,其他人都不如我,都比我差得很遠。打個比方大家都跟你長得一樣漂亮,你還有什麼炫耀的資本沒有?就顯不出你的美來。所以有丑才有美,有粗才有妙,是吧。你這種傲慢心,你這種自豪從何來啊?
當然這都是從客觀來說,由客觀而引導我們主觀的這種思維產生變化,和不是我們主體思維自覺而產生的一種變化,實際上這個東西不可靠。是因為別人都富了,顯不出你多富有來,你才不驕傲了。一旦你又比別人更富的時候,又超過別人的時候,你的這種狐狸尾巴又得露出來,你的煩惱又得出現,一樣的。因為你根深蒂固主觀的這些煩惱沒有克服掉,它只是沒有施展的這個空間機會而已。
就是我們說內心的這個潘多拉盒子,這個魔鬼的這個盒子,它沒有釋放出來,它被裝在裡面了。像以前我們講的這些小說,被封印了,封住了。這個印破開之後,全部散開來了。又到世間又作怪了,做壞事了,人都是這樣子的。你能降伏就不錯了,何況我們還降伏不了。實際上時時刻刻都在等著機會呢,只是苦於沒有機會而已。自己沒有機會,看到別人有機會,心裡還嫉妒難受啊,羨慕嫉妒恨啊。實際上羨慕的時候都少,嫉妒的時候比較多,恨的當然也不是這麼多了,說這個人特別地欺負你,覺得特別的那個,過於誇張了,那我受不了,恨他。
所以這些事情大家都再想想,學佛就得發現這些東西,要明白這些,所以說諸粗皆妙,粗都歸於妙的話,那就叫作絕待妙。只有妙都不存在了,粗不復存在,妙也不復存在,就沒有粗妙的相待。沒有相待的這種狀態就叫什麼,叫做絕待。我們最終成佛就要進入這麼一種絕待,就我們叫妙不可言,如果妙還可以言的話,這屬於什麼,相待妙,它還可以通過語言,通過思維,可以想像。真正的妙是不可言,不可思,不可思議的,這叫作絕待妙。
當然這都是一步一步修上去的,有些人說,師父,到底什麼才是不可思議啊?搞不清楚,你給我講一講。你不太為難我了嗎,是吧,我這相待妙,我現在講都還講不清楚呢,你要我跟你說絕待妙,一個是我自己本身沒有獲得這個絕待妙,我拿什麼東西給你呢。另外一個是即使我獲得了絕待妙,我給你看,你能看得懂嗎?
就像那個寒山詩一樣的,人問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釋,日出霧朦朧。我這道太高深了,太遙遠了,你看不到的,你看上去都是霧朦朧的,你的冰雪沒有消,你的煩惱太深了,你的慧根太淺了。我給你太陽,你也看不到,你是盲人。你什麼時候把眼睛修好了,心眼、心智開發了,我這個東西才能看得到,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大家先好好修,這些東西學是個過程的。
【若如上說。法華總括眾經。而事極於此】,向上所說的進行個小總結。《法華經》是總括一切的佛經,所有的佛法最終是到這裡,到了最極致了。【佛出世之本意。諸教法之指歸】,都到這裡是到達頂點了。
【人不見此理。謂是因緣事相。輕慢不止。舌爛口中】。有些人覺得,哎呀,《法華經》很好讀啊,你看,都說的是些因緣事相的東西,給這些什麼舍利弗啊,給二乘人啊,給他們開示、授記,講的也不是特別什麼深奧的佛法的道理,這個經典很淺嘛,沒多少深奧的意思嘛,就輕慢了。完了,舌爛口中,造業啊,知道嗎?所以你沒有讀懂佛法,不要隨意妄加評論,你說得不好的話,言不達意,或者說得不對的話,就是誹謗了,口中就會有過失啊。
【若得其旨。深見七種。二十一種。無量教門】,這七種是什麼呢?七種二諦。二十一種,是二十一種二諦。再往下繼續開,有無量無邊的教門。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明白。七種二諦,已經跟大家講了。二十一種二諦,就是三七二十一,是吧。隨情、隨情智、隨智,乘以這七種二諦,三七二十一種二諦。再往下再細分就是無量的教門。
【意氣博遠。更相間入】,它的這個意蘊,它的這個底蘊是非常博遠、非常深遠的,哪是我們所能想像到的。更相間入,相互之間,教與教之間是可以貫通的。比如說別接通、圓接別、圓接通,它相互之間是有聯繫的。你不要僅僅以為淺就是淺,由淺而入深,淺中可以見到深。
【繡淡精微。橫周豎窮】,都是描寫這些經文的,有時候這個色彩比較絢爛一點,這個繡,就像我們說錦繡一樣的。有些比較淡,比較雅淡一點,素雅一點。精微,精緻、微妙。各種各樣的都有,品類很齊全。【橫周豎窮。悉歸會法華】,橫週三界,橫周十法界,橫周十界,豎窮三際。我們說盡虛空遍法界,過、未、現三際。最終所有的佛法,都歸入到法華之中來,融會到《法華經》之中。
這裡說的【二萬燈明】,就是二萬日月燈明王佛,日月燈明王。還有【迦葉等。古佛設教。妙極於此】,過去的所有佛,他講這些教法,最高的教法,也就到這個地方,不超過《法華經》的。【有經云彌勒當來。亦妙極於此。釋迦仰同三世】,就是過去佛,彌勒是未來佛,釋迦是現在佛,日月燈明佛加上什麼迦葉佛都是過去佛。三世諸佛講所有的佛法,最妙的地方也就到這個地方,沒有超過這個的,【亦妙極於此】。
【涅槃贖命重寶。重抵掌耳】,因為《涅槃經》跟《法華經》屬於同一個層次的經典,都是最甚深微妙的經典,屬於圓教,叫法華涅槃時。它們從時間,從經典的這個高度、內容來說,都是同一個級別的。
《涅槃經》裡面贖命重寶,為什麼叫做贖命重寶?這是個比喻了,比如說你這個人被綁架了,被綁票了嘛,為了防止撕票,當然人家綁票不是為了僅僅撕票。他是要敲詐,他圖財吧,不是為了害命。你要贖吧,你要贖你這個命的話,拿多少錢來,拿多少萬,甚至上億的都有啊。李嘉誠那個兒子,不是被綁架過嘛,拿多少億,一下發了,贖命重寶。
當然這是比喻,我們不是幹壞事。就是我們要把自己的法身慧命,重新地恢復,要贖回來,你要聽聞無上的佛法才行。那無上佛法,《法華經》裡面有,《涅槃經》裡面也有。
而《涅槃經》裡面是講什麼呢?常住佛性,涅槃四德嘛,常、樂、我、淨。當然那個常樂我淨跟我們所理解的,普通凡夫意義的常樂我淨不一樣的啊,大家不要以為(是一樣的)。那個常是什麼呢?絕待的常,樂、我、淨也是,都是絕待義。它不是表面停留在這個語言文字,那麼佛是有常住的,佛是快樂的。真正的常住不是常住,真正的快樂也不是我們所理解的快樂。
我們的快樂是什麼呢?相比較痛苦的時候而說的。我覺得我很快樂,為什麼突然覺得很快樂?就是你前面不快樂,突然才快樂,是吧。一生下來你就快樂?或者你一直都很快樂?或者你這個快樂都妙不可言,不可能達到那種狀態,是吧,遇見歡喜的事情快樂了,遇上不痛快的事情又難受了,就不快樂,這都不叫做快樂。
快樂也不是快樂,痛苦也不是痛苦,是吧。就是我們佛眼看世間,我們佛法在看世間的時候,跟我們人的角度,或者看的這個問題的實質,是不一樣的,都是叫夢幻的真實。我們認為的真實,都是真實的夢幻,知道嗎。我們認為是真實的,實際上是夢幻的,它的本質都是夢幻的。這也是一樣的,佛法它那些東西,贖命重寶,扶律談常。《涅槃經》一個是談常住佛性,就是讓大家最終要成佛,扶律是什麼呢?談戒律的問題。又回到前面來,成佛也不是這麼容易成的。要勤修戒定慧呀。你戒律都不修,佛法都不修,怎麼成佛呢?叫「重抵掌耳」。就兩個人拍掌,擊一下掌。這個擊掌代表的什麼,你明白了嗎?重新再叮嚀,交待你,知道麼。這樣好,下個決心好不好?這樣做!好,擊掌,擊掌為盟、擊掌為誓。就是叮嚀這些佛的弟子們,佛快要滅度了,我快要走了,你們一定得聽我的話啊,這是最後一次叮嚀你們吶,你們要再不記住,這次機會就沒有啦。以後什麼時候有機會搞不清楚了,顧不了你們了,我自己都要走了。你不要走吧!不走也不行啊,是吧,使命已經結束了。
所以【莫以人情局彼太虛也】,就是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都是一樣的,是吧。我們人情看世間,虛空是無窮無盡的,佛法是無窮無盡的。但是人看的佛法,有時候佛法就變成了眾生法。他是以人的這種情執去揣度的,他很難完全讀懂佛法。所以我們得不斷地自我去超越、去突破,就這個意思。
當然了,不能太過於去要求大家。喝酒,啊,那不行啊,你這樣做很不應該啊。沒辦法,我們就是這個人情,就是人眼嘛。看的時候他東西就被,說得不好聽點,比喻當然有點污衊的意思,有點輕蔑的意思,就狗眼看人低,知道嗎,是不是。我們狗眼看人低。人看佛法也一樣的,把佛法也看低了,一回事兒。我們在說另外一件東西的時候,實際上放到我們身上,跟另外更高級的東西、物種相比的時候,一回事,明白嗎。
所以說你有什麼資格去評論其他可能比你更卑微的生物呢?我們別說其他卑微的生物,就是人類之間,相互之間也是相輕啊,看不起別人。有才能的人相互之間也是非常高傲的,文人相輕。所有的同類的人,同樣的人都是這樣子的,基本上都是相輕的多,沒有傲慢心的人都非常非常少。所以我們自己得認清自己的局限,就是我們看這個世界的時候都不完全是真實的。我們是什麼?盡量從這夢幻之中想辦法逃離出來,通過佛法,從夢幻進入到相對的一種真實境界,到最後才完全的真實。但是這裡面的路太長太長了,所以我們誰也不要說誰,老實努力吧,相互愛護,相互尊敬,相互鼓勵,不要去說別人的過失,不要誹謗,不要輕蔑人家,更不要去害人家,也不要嫉妒,也不要恨,都不容易。稍微走得前一點的呢,學得好一點的呢,不要驕傲,不要孤芳自賞,比上面差得太遠,你都不好意思。打個比方,因為我們現在這個身體如果我們是蓮花化生,你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你都不好意思見人。你看你長得這麼矮小丑陋的,你覺得我在這裡娑婆世界已經長得很漂亮了,一看你這個身體,血、膿都是髒東西,人家多清淨的這個身體,多光明多透亮,你長這麼個,都不好意思去,就這個意思。所以說大家就以這種心,它是一種思維的一種模式,去除我們一種高卑的心,你又不要傲慢,不要高慢,同時也不要卑微,也不要輕視自己,同時當然也不能輕視別人。保持一顆平常心,反而你這個人顯得更加相對的高貴了。
好了,大家先休息一下,我們休息幾分鐘回頭再來,阿彌陀佛!
好,大家安靜下來,我們繼續來看下面的內容。【攝大乘明十勝相義】,前面實際上還漏了一兩句。【重抵掌耳。觀此妙旨,宏壯包籠,尋者須曠其意,莫以人情局彼太虛也】。宏壯包籠就是指《法華經》,微妙的教旨法義是宏大的雄壯的能夠包籠一切的,能夠籠括一切佛法。所以我們學習的人,尋寶的人須曠其意,你的胸懷得廣大,你的氣度得什麼呢?更加的宏壯才行。否則的話你怎麼能夠包容這些東西,能夠學到這些東西呢?就像我們人與人之間能夠看這個人的氣度,氣度有多大最終他的成就才有多大。氣度小的人,氣量狹小的人,他吸收東西是有限的,再往下他就吸收不進去了。我們的心要像太虛一樣,心包太虛,量周沙界。知道自己的渺小,知道自己所要學的東西太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擺正自己的心態,擴大自己的心胸,這樣的話你才能真正明白這個《妙法蓮華經》的微妙之處。把所有的東西,該學得你都要學得差不多,即使學不到,你也要明白它這種非常微妙、了不起、不可思議的地方。你不要把它看輕了、看癟了、看小了,那就可惜了。
下面一段,【攝大乘明十勝相義,咸謂深極,使地論翻宗】。《攝大乘論》是佛教的一部著名的論典,是攝論宗的根本的一部論典。攝論學派就是根據這個《攝大乘論》而成立的,它不是宗派,它是學派。大概成立的時間是在中國古代南北朝的時代。那個時候有攝論宗,有攝論師,有地論師。地論師主要是研究的是《十地經論》,是根據《華嚴經》中的其中的一部分衍生出來的。這《攝大乘論》是自己立了一個宗派,一個學派。但他們之間呢相互之間也在爭論一些問題。你說爭論也好,你說探討也好,但既然是人在爭論的話,也難免不了相互之間呢有點是非的一些東西存在了。覺得我說的東西更加的深妙,覺得你說的東西更加低劣,不如我的,他肯定會有這些東西存在,沒關係。說是說,但是自己內心的話,不要太多去執著這些就可以了。
既然是用語言的話,它總會有高有低的,但是不要過分地去強調、去誇張,或者因為有些事情去貶低人家,說事就說事,說法就說法,不要去談及到人的問題。這個人不行,根基太差;這個人太執著,這個人心胸太狹隘,沒必要,自己也是一樣的,你說別人實際上就是說自己,一回事。就事論事,不要有過激的這種攻擊性的語言,就行了。他們說的這種十勝相義,十種殊勝相義,這種十勝相義的話,就在它那裡是最深奧的理論了。大家都認為非常的奧妙,非常的已經達到極點了,叫深極。
地論翻宗,就是他們跟地論師在辯論的時候,地論師就辯不過他。因為他立了這十勝相義。地論師裡面的這種道理,就沒有比他更深妙的了。後來很多地論師自己就不學地論了,改學攝論去了。他知道自己的東西不如他的好嘛,都改學他。就像我們現在也是一樣的嘛。這個模式不行,生產力低下,我們換個更好的模式,引進先進的模式再學習。那我們不是提高自己生產力嘛,跟世間的生產是一樣的,咱們學佛也是一樣的。這套方法可能我們學佛,你再想往前進步、推進,很難,有另外一個法門可能更適合於你,那你換一個法門去學習又有何不可?你說,哎喲你要忠誠,你不能背叛。這不是忠誠不忠誠,沒這些東西,不要以人的道德這些東西去攻擊別人、去約束別人。好的東西就是好,它是自由的,它是開放的,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我們得尊重,尊重人性,也尊重法性。不能說讓你跟著就在一棵樹上吊死,不能這樣,從一而終,這輩子學了這個,下輩子還得學,永遠不能這樣,那怎麼去超越自我?這都是人為的去施加這些局限,那就不對了。
當然他們翻宗,這已經覺得攝論是很厲害了。但是呢,【今試以十妙比之,彼有所漏】,就用《法華》的十種妙跟它進行比較的話,攝論的十勝相義就顯得有所漏,就不完整、不圓滿。就說《法華》天台的這個十妙,遠遠比它的這個十勝相義要更加的深妙。【且用】,舉出一個例子,用【理妙比依止勝相】。
十勝相裡面第一個是依止勝相,我們用第一個妙,叫理妙,去跟它進行比,這個理妙就叫境妙。境、智、行、位、法,這是前面的五妙。神通、感應、說法、眷屬、利益這十種妙。第一妙是境妙,境妙是直接通向這個真理的。跟它這個依止的勝相相比就【明不思議因緣】,我們講的是不思議因緣境。我們世間人能夠感受到的都是思議境,我們的所有的境界都是因緣形成的。我們看見任何的事情,看到的任何的人,看到的任何的山河大地,都是因緣境。有些人看到境界他是怎麼去理解,有些人看到境界他理解就有所不同。我們看到世間的事情都是生滅、輪迴,都是一種虛幻的相。但是如果是真正證入聖道的人,他看到世間的東西就不是這麼一種情境,如如不動。佛看人,人皆成眾生;佛看這個無情的世界,這個無情的世界處處都是佛國淨土。它都是黃金為地,就像西方極樂世界一樣的,我們去了,就像我們這個業報如果沒有償還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立刻就變成娑婆世界一樣了。你享受不了啊,境由心現,境由心轉。好的境界你沒有這個福報去承擔的話,它立即當下自然就轉化成一個低劣的境界了。你有這個福報的人,即使到了個低劣、惡劣的環境裡面,他也是境由心轉,它就轉變成淨土。那麼就像釋迦牟尼佛、像阿彌陀佛,如果到我們娑婆世界來,他所感受到的這個娑婆世界,就跟我們感受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他就是處處是佛國淨土,沒有一處不是淨土。
大家這麼說,可能嗎?當然我們有信心相信佛絕對沒問題。有些人就會懷疑,會這樣嗎?我怎麼就看不到呢?什麼時候也借我一雙佛眼看看啊。佛眼,你慧眼都沒有,你還佛眼!前幾天我跟他們學生在探討的時候,我說我們人是肉眼、天有天眼、二乘人有慧眼、菩薩有法眼、只有佛才是佛眼,佛眼是最高的。我們慧眼、法眼都沒有,你怎麼去看啊?借你一雙慧眼吧,借你一雙法眼吧,借你一雙佛眼。當然我們還是可以去理解,雖然不可能拿慧眼、法眼給你看,我們比如說:我們去觀察這個天文,觀察這個宇宙是不是用望遠鏡啊,你肉眼去看的是不是很有限的。看到的遠處有限,空間有限,看到的時間可能也會有限,看到的清晰度也有限。
現在有更好的天文觀測台、望遠鏡種種儀器,你能看到更遠的世界。實際上不是借你一雙更好的眼睛嘛,雖然不是你的眼睛,起碼你能通過它去看到更遠的世界。
那麼好,通過自己的修行,從自己內在去改變的話,如果我們的眼界能夠修得更加得透徹明亮,有更好的視力的話,是不是可以看到更廣闊的虛空。如果我們的生命有更長的時間,不止一百年,有一萬年;如果我們的速度、我們的時間、我們的智力,種種力量都能夠往前去推進的話,我們是不是可以去探索更加浩渺無窮的宇宙,去得到更多的一些信息呢,破除更多的疑問呢。然後那時候認識的東西,得出的結果跟現在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你這個東西就可能已經被推翻了,你自己就轉變了。沒有轉變之前,你覺得故步自封,覺得這已經很了不起了,這就是最好的了。實際上這離最好,我們說世間永遠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所謂的佛叫最好,實際上也是個定義而已,就學吧。
【明不思議因緣四句破執】,四句義嘛,就是佛教經常用這四句,什麼離四句絕百非。是有呢,還是空呢,是亦有亦空呢,還是非有非空呢,依此類推都是一樣的。是一呢,還是異呢,是非一非異呢,還是亦一亦異呢。從時間也是,從空間也是,從相同、不相同也是這樣的,從有和無都可以比較。就是用四種不同的理解方式,去看不同的一種問題,你得出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結論。但即使這四種不同的結論,沒有一個結論是完整的、是真實的。
橫看成嶺側成峰,又回到這個問題,遠近高低各不同。它只是給你一個角度,讓你有不同的這種觀念,或者思維,或者得出不同的認知而已,並不是要你執著於這個角度所得出的這一部分的結論,也不是讓你執著於從另外一個角度所得出的另外一種結論。都具有相對的一些意義,但不都具備絕待的真實的意義。你是人的一部分,你是人類的一份子,但你不能代表整個人類,你太渺小了。那麼好,佛法裡面也有這種方式,實際上就是從我們人來說,去思考、去認知佛法的一種邏輯、一種方式。
這裡攝論講的是什麼呢?阿賴耶識,這叫黎耶。你看,【豈留黎耶、庵摩羅為依止耶?】,阿黎耶識,佛教不是講緣起嘛,它叫賴耶緣起。阿賴耶識也叫阿黎耶識,最早翻譯它有不同的名字,有些地方再早一點,舊譯叫做庵摩羅識,實際上跟阿賴耶識是一回事。我們都是依這個第八識,它是個大的一個種子的倉庫,從這個種子倉庫裡面,然後現時這個種子什麼時候成熟了,有一類的種子先成熟,那麼你成熟的結的是什麼果。
比如說:你人的種子先成熟了,你先來做人,你這世就投胎到世間來做人吧。如果你這世人的種子暫時不是先成熟,成熟的是畜生的種子,畜生的種子先發揮作用成熟了,開花結果了,你就來當小貓小狗。但是這裡品類齊全,什麼種子都有,為什麼什麼種子都有?過去你造的業。你有種種行為、你生命的行為、所有的行動,它都叫業力,一種力量。這種力量就轉換成一種無形的種子,儲存在這個第八識阿黎耶識之中。造業的行為有先有後,力量有強有弱,然後呢數量有多有少。然後力量強者,它會結更大的果,會更早的出現;做得多的事情它力量也更多,人多還力量大嘛,種子多了力量也大。然後是時間,做的早的,它結的果就早;做的晚的相待來說,相比較來說它結的果就晚。然後這裡面就根據它自然的一種排列,它的力量誰強誰弱,誰先誰後,看哪個種子先成熟。
實際上大家的倉庫都差不多,你是百貨公司,他也是百貨公司。這輩子你這個百貨公司呈現的種子是比較好,聰明啊、漂亮啊、各方面的資源都很多啊、受人敬仰啊、社會地位很高啊,你覺得自己了不起,那不過是你過去造的一些善業的種子、世間福報的種子先成熟而已嘛。成熟完,結完果,享受完了,這輩子完了,下輩子可能就是小貓小狗,甚至地獄裡面去了。你在這裡還驕傲一番呢,沒驕傲多久就走了。你覺得人家小貓小狗不如你,下輩子它可能和你現在是一樣的,甚至到天上去了,也可能。它是以這個作為依止,叫做藏識,能夠含藏一切善、惡、無記的種子,善種子、惡種子、非善非惡的種子都在裡頭。那我們的生命就是圍繞這個東西,依止這個東西而存在。
我們的身體可能會壞滅,但這個阿黎耶識它是一直存在的,這個無形的倉庫種子,一直都是承載你生命的最重要的一個平台或是一個載體。我們現在的身體只是我們阿黎耶識這個大倉庫裡面,所形成的一個果報而已,現行的果報而已,那麼現行的果報並不會停止,又會造業。
打個比方,你又生產東西,生產完東西又要入庫了,又要進入倉庫存起來,又作為新的種子。這個新的種子跟過去的種子相比較,誰又發生新的先成熟,發生效果,發生果報,然後等到下一輩子,決定你下一生可能到哪一道去。這個阿黎耶識這個種子又跟著去了,它整體好像不太變,但是微觀來說,局部是在變化的。
這是攝論師的,包括唯識宗的,它後面也是根據攝論慢慢演化出來的,它吸收了很多的理論,它把這個東西當作我們生命的一個根本,依止這個東西。但是如果按照真正最高的佛法來說根本就沒有,這也是方便假設的東西,真的有阿黎耶識嗎?就我們經常用一句話,佛就像哄小孩一樣的,攥著空拳,空拳誑小兒,誘度於一切。實際上這個拳裡面是什麼?空空如也。你要乖,你要聽話,你不能胡鬧,不能調皮,然後我待會給你糖吃,你安靜下來好不好?小孩一聽有糖吃,高興了,就止哭了嘛。我們就是那個小孩兒。後來一看,哎呀,啥都沒有,上當受騙了。然後你還說,哎呀,怎麼什麼都不給我,你剛才不是答應我給我糖吃嗎?不是要給你糖吃,這個無形的糖比有形的糖更有價值,空義,一切法皆空。當然他也可以變現個糖給你吃,沒問題,如果你要執著這個糖,你就完了。他認識到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法、一切現象之後的一種真實的、本來的、空性的一種道理。
那麼好,世間法是這樣,佛法亦是如此。佛法當然它能幫助我們認識世界,能夠破除我們心中的迷茫,能夠降伏,能夠除煩惱,但它不過是藥而已嘛,是吧。病是無常的,藥也是無常的。世間的煩惱是無常法,那麼好,這些法門也是無常法。只是這個無常法跟無常法之間它有一個比較,這個相待來說,佛法是什麼?是清淨的,是高尚的。而世間的煩惱是染污的,是卑微的。人都有一種向上的自然的一種需求,都想嚮往光明,嚮往善良,嚮往美好,嚮往永恆。那好,真正的美好永恆一下子沒辦法全給你說明白,相待的、相對地來說,更好的、更美的、更直接、更永恆的,先給予就不錯了,但這些東西是真實嗎?不是真實的。最終的真實是離開我們自己的這種執著,看到一種什麼呢?空性的一種世界。沒有相待的什麼更長。本來就沒有長,沒有短,本來就沒有好,沒有壞,這是絕待義。那是完全已經清澈透底的時候所見的另外一番境界,而不是我們現在無知,大家無知就不分善惡了,不分好丑了,這是我們眾生無知的狀態,跟佛那種絕待義不是一回事,有些人就是理解歪了。
所以,【四悉檀施設,不止立無明他生一句】。這什麼意思呢?我們佛教講什麼?四種悉檀。圓教講四種悉檀。哪四種悉檀啊?世間悉檀,為人生善悉檀,還有對治破惡悉檀,還有什麼呢?第一義悉檀。你要真對不同的根機,給他不同的佛法的施設,應機施教。說句實話,我們現在誰能悟入什麼第一義悉檀啊?都悟不了。現在我們所能理解就是世間悉檀,生善悉檀,破惡悉檀。破惡都很難,說句實話。現在世間能夠生點善根就不錯了,善根都沒有,沒有破惡的可能性,知道嗎。打個比方,你自己防禦能力都不具備,你還談什麼進攻啊。壞人,你能把自己的城牆防得厚一點,修得厚一點,能夠防備他的入侵,不受他的侵害,就不錯了。你還主動說我去殺賊、破惡,不要去想。
那麼他所受的這個無明,他生,因為阿賴耶識是屬於染污識,它是染污的,不是清淨的。對於我們的真如佛性來說,阿賴耶識是染污的,所以唯識裡面,包括攝論裡面,它又叫轉識成智。轉染污識成就我們的清淨真如的智慧。那麼好,為什麼它能轉呢?說明染污的本體跟清淨的本體之間,它最終是能夠相通的才能轉。如果你本身都沒這個素質,本體都不一樣怎麼轉呢?就像你說的這個金礦才能煉出金子,你銀礦永遠煉不出金子來。礦藏裡面它雖然有雜質,而且雜質很多,但它有金子的成分在裡頭,它最終提煉出純金,這就清淨了。那麼,這個阿賴耶識就相當於是這個金礦,它是屬於無明,它是屬於染污的,這個時候不是我們已經獲得智慧的一種狀態,我們大家都屬於無明的狀態,無知的一種狀態。那我們的生命是從哪裡來呢?是從這個無明的染污識——阿賴耶識而產生的。那麼阿賴耶識是什麼時候有的呢?不好說,無始以來就有,沒有開始。如果你不修行的話,那它也就沒有終結,它會一直跟隨你。那麼我們的生命就叫做他生,依什麼呢?依阿賴耶識而生,明白嗎。
那麼好,佛教裡面有四句: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都破了,你這個他生算什麼呢。也不是自己生來的,也不是靠他人生下來的,也不是自他合和共生的,也不是無有因緣而生的。只要你說出生,這本身就是個錯誤的一個定義。所以說離四句絕百非,你說什麼話都是錯。舉念,動念即乖。動個念頭都錯的,說句話也是這樣的。
為什麼不能自生呢?當然這裡面我們不說從性上去破,自性上去破,就從事上去破,誰是自己生出來的?你自己能生自己啊?不然的話要說你自己能生自己,那幹嘛還要生呢?就是在你生自己之前,你已經有自己,他才能生啊。原來就有容通了,後來又生出個小容通來,是吧?後來再生出,那還要生嗎?那你原來跑哪裡去了?那不等於兩個、三個、幾個,無量生了,無量個身體了,是不是?何況你已經有了,你幹嘛還得生,早已經有了就不用生了。生是個時間概念,是吧?所以不是自己生出來的。
那麼好,我們是父母生出來的,這個意思也不完整,到底是父親還是母親生出來的?還是父母一起生出來的。沒有你的業力,父母能生出你來嗎?你沒有做人的這個因緣,父母能生出你?有些夫妻他就生不出孩子來的。他沒有跟其他眾生做父母孩子的這種因緣,他最後怎麼想生他都生不出來。是吧?所以你說是他生?好像這意思也不完整。那好,有些人就會說,可能有自生,有他生,合在一起,又有人的因緣業力的種子,加上父母的因緣種子你就生了。
那到底是誰生呢?各種因緣生,誰都不是。是地水火風呢?還是五蘊其中的一蘊呢?還是所有的蘊呢?講不清楚了。因為你從這些眾因緣所生出來的,說明這個東西不是真正的你了。你在哪裡呢?你不屬於自己,你實際上是眾因緣組合的一個東西,這個組合的東西這個身是不可靠的,他合在一起好像就有一個生,一旦什麼時候他不合和了,他分散了,還有什麼?生只是一個過程一個假象,暫時的一個現象而已。那有些人乾脆說,那就是說什麼都沒有生。那不對,你不能破因緣法。雖然他是暫時存在的現象,但你不能否認這種現像他是曾經存在過的。他曾經在這裡出現過,你不能說空無所有,就沒有生了,也不對。
所以你只要產生個固定的一個知見,佛就全部給你破掉。就是你不應該有這種想法,有這種想法就錯了。所以這裡也是,都是方便說法。這裡就是建立這麼一套體系,設立這麼一個什麼?阿賴耶識。依這個體系來說明一切生命的流轉、輪迴、因果關係這麼一些問題。它為了解釋這些問題,它解釋這些問題確實能夠得到答案。但是它是有限的一種知識,有限的一種智慧,最終它並不究竟,也不圓滿。所以世間有絕對的真理嗎?沒有絕對的真理!絕對真理應該是不在世間,我們叫超世間,叫出世間。但出世間又是個概念了,什麼叫做出世間,你就在這胡思亂想吧,想也想不通。不要去想,你去學去修就行了。
【彼直是一道明義,不見開合】,就是說《攝大乘論》只是從一個法門去解釋佛法的道理,沒有開也沒有合。沒有種種方便的開合,開的話就顯得更加的寬廣、更加詳細,合的話就顯得更加的集中,就一個太單調了。
【眾經頓漸為物,約教約行,隨情隨智,大包佛化,深括始終】,就說所有的經典,眾多的佛經,有時候是頓教,有時候是漸教,他的施設都是為了所有的這些不同的萬物眾生的。有時候是從教上去說;有些是從修行的方面、法門去說;有些是從眾生的情執方面去說;有的是從佛法的智慧方面去講。大包佛化,把所有的佛教教化的這些方式、方法、內容,包括這些原理都包含在裡頭了,你只用一個法門,哪裡足夠呢?而且這一個法門還不完整,還不究竟,還不圓滿,還不是究竟了義的。所以就深括始終,把所有的從始至終所有的佛法全部包括在裡頭,這是所有的經典,眾經。
【因緣一境,已廣於依止】,因緣一境就是境妙,天台宗《法華經》的十妙之中的第一妙,境妙,就已經比你這個依止這個勝相更加的寬廣豐厚了。【更用四四諦】,我們前面講過四種四諦的是吧。四教各有四諦,藏教是什麼四諦呀,生滅四諦。通教是不生滅四諦。別教是什麼四諦呀,無量四諦,還有個什麼呢,無作四諦。一個是生滅四諦,一個是無生四諦,一個是無量四諦,一個是無作四諦。七種二諦,剛剛學完不用再說了,五種三諦下面還會講。還有【一諦等比者】,諸如此類,太多了。他用不同的這種方式給大家講一個道理,有些是從四諦去理解佛法,有些從二諦去理解,有些從三諦,有些從一諦,甚至後面說到無諦,都有。你可以看你自己更適合聽什麼法門,就跟你講什麼佛法。【彼無準擬】,沒有一定的標準,沒有一定的施設,不同的人就吃不同的藥唄,不同的病需要不同的藥來治唄。
【跡中十妙已有所漏,本中十妙群經所無】,就說跡中十妙已有所漏,就說攝論中的十勝相義跟天台的十妙相比已經是有所漏了,有漏不完整嘛,不圓滿嘛。十妙是圓滿的,是無漏的,就像我們說這個瓶子它鑽了好多洞,沙子會流出來,水會流出來,它是有漏的,不完整。本中十妙,還有本中十妙,這是說的跡中十妙嘛!(本中十妙)群經所無,其他的眾經都沒有談到這些,都是根據天台宗,我們說主要是智者大師,他從經典裡面總結出來的一種道理。【何況彼論】,何況這部《攝大乘論》呢,甚至其他經典有些地方都沒把這個深妙的意思給完全地說出來,沒點透,但是意思裡面有,但不經過祖師大德給我們的開示,沒有經過他的加工的話,我們不知道。
【又觀心十妙,即得行用,不如貧人,數果頭寶】。就天台宗不僅僅是講教,還講什麼,講修行、觀行。我們學習這些理論的東西、教理的東西是為了實際地操作和運用,為了修行。修行是為了什麼呢?有所改變,有所提升,最終圓滿佛果。所以能夠得到修行的作用,你講的那些道理的話,有時候不太適合於修行,沒有具體的一些操作的方法吧,不如貧人數果頭寶。說貧數寶嘛,佛教的一個典故。說食數寶,不是說貧數寶。說食數寶,就說你這個不吃飯,你光說這個食物多好吃多美味,肚子能飽嗎?貧人數別人的寶貝,你跟地主家,你去數他的寶貝,哎呀今天掙了多少錢,你該貧還是貧。你說那個佛呀,佛教裡面多豐富啊,多少的寶貝,你不學不修,你光從理論上去講,說破天也沒有用,你得用你得修,你得學會運用,這才是這個寶貝真正為你所用呀。果頭寶是佛寶,果頭就是成佛。
【當知十妙法門,鱗沓重積,可勝言哉】,就像那個我們說什麼魚鱗或者龍鱗一樣的,一片積一片的,這個沓也是一層積一層的,這個深淺呀,相互之間的這種深厚啊,不是我們用語言能夠描述的。【天竺大論,尚非其類,真丹人師,何勞及語】。這個《攝大乘論》是從印度傳過來的,然後到中土之後呢翻譯過來,然後後來大家來學習。就是這部大論都跟《法華經》,跟天台都沒法比較。真丹人師,何況是我們本土的這些法師,他們所造的這些著作更不用去說了,那就相形見絀了。真丹嘛,就是震旦,翻譯不一樣,它就是音譯而已。為什麼叫震旦呢?因為我們是屬於東方,東方曰震,太陽升起的地方,震旦。
【此非誇耀,法相然耳】,這不是自己去誇耀自己這個《法華經》或者天台宗,而是法相本來就是這樣。所以我們如果是真正學了這些佛法,學了不同的宗派,大家回過頭來進行比較,你思考之後才會發現,原來起碼在我們所知的這些宗派裡面,去理解佛法最為精妙、最為深奧、最為廣大的一個宗派,不超過法華,不超過天台宗之類。就是我們迄今為止,可以用現在語言,我們解讀所有佛經的最高的一種成果,就是天台宗。那你不學這個,你不是太可惜了嗎?
【思自見之】,你自己思考之後,自己就能夠看見,自己就能夠明瞭。【無俟辭費也】,還勞我多說話嗎,多言語嗎?你自己看去,說也沒有用。我只是說,該說還得說,但是你認同不認同,你自己去看吧,看了之後你自己可以得出不同的結論。但是像一般如果你真正有慧眼的人,你有一定慧根的人,你肯定也會得出同樣的結論,意思大概是這樣。
所以我們大家還是很幸福的,有我們這個諸佛如來,特別說咱們還碰到釋迦牟尼佛,為我們開顯《法華經》,開說《法華經》。光聽到經典還不行啊,我們的能力太低了,我們的肉眼太笨了,這麼太拙了,看不懂。恰好祖師大德高僧倍出,通過他們的慧眼、法眼去看,看完之後,他們寫出著作來,現在提供給我們後人,那比我們自己看完《法華經》所得出的一些結論,得到的一些觀點,得到的認識,要高妙得多。現成的東西就放在你眼前,你不去學那不太可惜了嗎?如果有好的東西給你學,你也學不進去,所以還得有好的老師,沒老師怎麼行呢?有些人說,我無師自通,那都是瞎說。沒有無師自通的,所謂無師自通就是以前已經拜了無數的老師了,學了無數次了。這輩子也不要拜,差不多了,自己看就懂了。沒有這些過程,哪來的無師自通。
六祖慧能頓悟也是一樣的。我們跟大家也探討過無數次,說過無數次,當然不算探討,跟佛學院學生也在說,沒有真正的頓悟,頓悟是由無數的小悟、漸悟積累而成的。什麼東西都是講因果的,你不可能憑空一下就能悟得這麼快,悟得這麼深。那是因為你前面鋪墊得更厚,厚積而薄發。為什麼別人可能只是漸悟呢,因為他前面鋪墊得太淺了太少了。所以他還得再做這個資糧,再積累資糧。什麼時候積累到無數的小悟、頓悟、漸悟之後,他也突然到哪一世可能多少世之後,也像六祖慧能才能頓悟的。沒有突如其來的,偶然的這種因素突然頓悟了,不可能。
但是也有這種可能性,就是他們過程是不一樣的,時間差不多。有些呢一開始就是漸修,一步一步地按步走,循序漸進。然後一小悟一小悟,慢慢悟得越來越深,越來越高。到後面呢,突然(頓)悟,然後我們看過程他悟了無數次。有些人呢,他就不著急悟,我先學。但是我學了這些東西是為了最終最後一次大的頓悟就夠了。是這樣子的,明白嗎。
打個比方,你是掙錢,實際上你們掙的錢總數都是一樣。我要蓋個房子一百萬,但是你一年說句實話,你可能只能掙幾萬塊錢或者十萬塊錢,你得用十年的時間才掙夠一百萬。然後呢,有些人他方法步驟不一樣。他第一年掙了十萬,先打個地基;第二年又掙了十萬,開始砌牆;然後再有第三年,慢慢封頂;然後再裝修。每一年他都有所進步,他都有所小小進步、改變,到最終十年,結束了,房子修成。這是漸修。有些人就不著急。我十年錢先放在那不動。等到第十年,一百萬存夠了,一下,房子一下子就建成了。這叫什麼。你看著,哎呀怎麼這麼快啊。頓悟啊。他怎麼一年就建成房子了。沒看到他前面做了九年的準備,十年準備。差不太多,知道吧。只要你們修學的方法差不多,使用方式是另外一回事。
好,今天時間也快差不多了,下面要講三諦了。三諦又是新的一個章節了,算是。沒多少時間,都十一點了,大家能聽明白吧。能聽明白當然最好的,能聽明白的話,以後你們這個種子成熟得更快。如果聽不明白的話,不要怪我,怪我沒有用的。首先我的種子沒這麼好,所以我沒辦法給大家提供更多的這個種子。你要去種菜,你要有更好的種子,到種子公司去。其次你這個種子也不行,你的這個培育能力也不行,所以這好的種子,有時候種不出好的菜來。結不出好的莊稼。所以這些都是大家自己的、自然的一種因緣,是怎麼樣的它就怎麼樣。但是我們現在得努力,爭分奪秒,真的是要精進努力。這樣的話,以後我們成就的時間可能會快一點。如果你想快一點的話,想早點解脫的話,你就自己努力去吧。百分之七八十的事情或者八九十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別人是幫不上太多的忙的。
好了。這裡呢還有兩個問題。順便給大家回答一下。
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好。第二十一講《法華玄義》有云:【別人謂,不空,但理而已。欲顯此理,須緣修方便。故言,一切法趣不空】。敬請師父開示,什麼是緣修方便。念佛是緣修嗎?禪宗呢?感謝法師。
這問得都很深奧,不容易。咱們講講也可以,真正把它展開來說,能說多明白,也未必。
「別人」是指別教人,別教人這種根機。他所理解的理是什麼呢,是種但空的一種真理。雖然他說不空,也只是一種但理。他說的中道,是種什麼呢,但中。藏教的真是叫偏真,他是但中。中就是中,中與空和假是不一樣的,他是有嚴格的一個界限。空就是空,假就是假,中就是中。你菩薩就是菩薩,聲聞就是聲聞,佛就是佛。菩薩和聲聞跟佛還就是不一樣。
比如說聲聞他修什麼,修空觀;菩薩呢,可以修假觀;而佛才修中觀。但是即使是別教的佛,他認為他這個中觀修成了,成就佛道。他這個佛道跟這個世間,跟這些下面的這些二乘菩薩,是不能相容的,明白嗎。按我們世間就是不兼容,好像這不兼容太淺了。在我佛這裡管用,你們這裡不管用。為什麼呢,你沒有,只有我才有這個功能。你要什麼,你要更新換代才行,你不更新換代不行的。更新換代怎麼辦啊,花錢唄,修行唄。我們說花錢就是積累資糧,你得做夠更多的福德智慧資糧,你才能去升級換代。升級換代從什麼時候?從二乘升到菩薩的資格,從菩薩又升到佛的資格。好,明白了?這叫但中。
這個但理,怎麼才能顯現這個理呢,需要緣修的方便,這個緣修就太多了。這個因緣能夠成就,最終這個中道的理性能夠顯現。所以說,一切法趣不空。這時候一切法趣不空是什麼意思呢。用圓教的理來接別教的體。因為他但空的話,是不包含一切法的。明白嗎?他這個一真法界是獨立於九法界之外、之上的佛法界。他的一法界跟九法界之間是不包容的,是不融合的。但是一切法都能趣不空的話,就九法界它跟佛法界是相通的。這是圓教的道理。他可以最終進入到佛法界之中。
怎麼去進呢?這裡說念佛是緣修嗎?禪宗是不是緣修?當然都是啦。怎麼不是呢?所有的宗派都是緣修。但是呢,一般我們說肯定還是有區別的。大乘的宗派跟小乘宗派截然不同。小乘的宗派,都談不到別教的這種地步。別教是屬於菩薩之法,純粹的大乘法門。那麼小乘的法門根本都摸不著邊,它沒到那個境界,等於是小學生。你都不知道大學在哪裡。他們學的是什麼內容,搞不清楚。那麼好。現在有個學校,小學,中學,大學,全部都有啦,你去學吧,包羅萬象。那麼念佛法門也好,禪宗法門也好,都是緣修。但是你得明瞭大乘的了義才行,不明瞭大乘的了義,即使修念佛,即使參禪,你也參不透。
打個比方,我們就說你念佛作為一個例子來說明。念佛有四種念佛。有什麼呢,持名念佛,有觀像念佛,有觀想念佛,有實相念佛。真正能夠跟圓教相對接的是實相念佛,大家一定明瞭啊。 我們經常也說持名念佛最終也能得實相,但是它不是直接通實相。是因為我們學了這些佛理,明瞭這個真如實相之後,把這種理論、方法融入到持名念佛的這種方式之中,明白嗎?持名念佛當下它本身是不具備這種能力的。就叫你知道聽聞南無阿彌佗佛,知道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發了四十八願,要接引念佛的眾生,只要眾生念佛,我們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好,我就念佛,我相信,我發願,我持名,就去了。這叫事修。只知道這些事相的一些表面的現象而已。背後的現象呢,知不知道啊?為什麼要念佛啊?念佛是為了什麼呢?是為了往生嗎?不僅僅是為了往生,是為了成佛。
所以我們說,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起碼要明白這個意思,每個眾生的心跟佛心是一般無二的,雖然現在我們是虛妄的,是染污的,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東西慢慢修煉成真實和清淨的佛心,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那麼好,佛的這個名號之中,不僅僅是個名字這麼簡單,它代表佛的一種功德、智慧、願力,他有種種力量能夠幫助你,讓你的善根慢慢激發出來,激活,知道嗎?要激活你的善根,激活善根,提高你的認識之後,提高你的智慧之後,你才知道,原來我也有這個能力,你就會有這個自信。否則你沒這個自信。
真正的佛土不是靠佛接引,是要靠自己的願力去的,我們能夠去的世界,阿彌陀佛這個凡聖同居土,是需要佛來接引的。真正的常寂光土還需要接引嗎?比如說實相念佛生的是常寂光土,到處皆是西方極樂世界,西方極樂世界不僅僅存在於西方十萬億佛土之外,當下娑婆世界也就是西方極樂世界。要達到那種境界,你才了不起。你說,表面上生只是一種過程,給大家演示一下而已,實際上生則無生,無生而生,這才是真正成圓教了。
是心是佛,還得是心作佛,心作心是,心是心作。一個是理具三千,一個是事造三千。是心是佛是理具三千,因為我們眾生都具有佛性,理具三千實際上比是心是佛的意義還更廣,明白嗎?三千代表什麼呢?十法界,是心是佛只是指佛法界。我們不僅是是心是佛,是心是人,是心是天,是心是鬼,是心是畜生,是心是惡鬼,是心是聲聞,是心是緣覺,都是。你都有這種能力,十法界你都能去,關鍵看你造什麼東西出來,造什麼業。你造的是世間的有漏的業力,那好六道輪迴;你造的是出世間的無漏的業力,清淨的,好,四聖法界,就能成就。就這樣子,有區別嗎?沒有區別,都是這顆心,你心有無量的潛力。當然了,付出的代價不一樣。你要墮地獄很容易的,做壞事還不容易?最容易成就的就是做壞事,要做個好人就很難,要做一輩子好人更難,你要做無量世的好人,最終成就佛道,就更難。
如果你說,太難了,我不想做,沒關係,你願意做啥做啥,誰都不勉強你。然後你一想,成佛很容易,就像我們所說,經常描述的,就是為了鼓勵大家,實際上哪有那麼容易?沒那麼容易!但是,你敢不敢呢?你有沒有這個勇氣呢?有沒有這個毅力呢?有沒有這個願心呢?沒關係,先做,現在覺得難,以後就不覺得難。現在覺得時間很漫長,以後時間就覺得過得很快,快樂的時間總是很快,總是很短的。就像我們在娑婆世界,你過了一劫,西方世界太快樂了,人家才過了一天。我們的一劫相當於西方極樂世界的一日,你覺得這個時間怎麼去衡量?為什麼?說明他們快樂的程度跟我們是日劫相倍,差這麼多倍,他才會過得這麼快,但是人家就覺得很快,就一天過完。
跟前面說,這個日月燈明佛在開示的時候,大家入座,聽《法華經》,六十小劫如一飯頃,吃一頓飯的時間就過去了。要讓你過六十小劫,你都不知道多少生死,哎呀太難熬了。有快有慢嗎?沒有真正的快和慢,都是根據眾生不同的業力、不同的感受,得出來的一個相對的概念而已。你的生命之中也可以不斷地去重複、去體現這些東西。痛苦的時間總是漫長的,快樂的時間總是覺得非常短暫的,自己都能體驗得到。
修行也是一樣的,往那一坐,一念佛,一入定,幾個小時過去了,怎麼我覺得好像就過了幾分鐘一樣的,一出來看,本來是五點,到八點鐘了,到十點鐘了,時間在你這裡不過是個虛幻的概念,隨著你自己個人的修學的狀態、生命的狀態,它是發生不同的變化。所以說,修行無量劫實際上也很快,到時候你還覺得慢一點,不著急,慢慢走。
大家好好念,關鍵要懂得這個實相義,要懂得第一義諦,那就能從別教轉入到實教,就是圓教的第一義諦,一切法皆趨向佛法。佛法包含一切法,不僅僅是出世間法,世間法也在無上的佛法之中,這才是究竟的佛法。但是說,一切法到了佛法這裡,到了無上佛法這裡,都通通開粗顯妙,都變成無上的醍醐之味。就像我們說的百川入海,無復河名,大家都叫做海,原來大家都是不同的河,不同的江,現在都叫海。
還有一個問題,南無阿彌陀佛,師父吉祥,第二十一講,《法華玄義》有云:乳教有別,圓入別,圓三種二諦,有別教二諦,有圓入別二諦,有圓教二諦,二粗一妙,請問師父,其中圓入別,佛陀是怎麼接引別教菩薩的?是讓別人發四無量心修六度萬行,進而修中諦理性,是嗎?
這個問題問的也是,講講也就算了,還問我開示,還圓入別,佛陀怎麼接引別教菩薩。別說別教菩薩,我藏教菩薩都算不上,你讓我這麼一個資格的人去談論這麼高深的問題,怎麼接引的,然後還說是發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六度萬行,然後修中諦理性,是嗎?好像是,也好像不是。
四無量心,不要說是別教的菩薩修,在三藏教的時候就已經在修了,六度萬行也是一樣的,三藏教的菩薩也在修六度萬行。
實際上修的法門,本身從表面上看,區別不是特別大,關鍵看他的內質,他的實質是什麼樣?好像包裝,大家盒子裝的都是一樣的,但是包裝裡面放的這個產品,放的這個東西是不一樣的,知道嗎?有些是放的鐵佛,有些放的銅佛,有些放的銀佛,有些放的金佛。藏通別圓,真正的裡面是金佛,這是圓教。其他的包裝一看挺漂亮的,跟別的一樣,你也挺歡喜,都是一樣的,打開一看,一個鐵佛,是不是?六度萬行也是一樣的,看你怎麼修,怎麼去理解,就跟前面講的這個念佛法門,你理解到什麼程度,你的智慧善根達到什麼程度,你修同一個法門達成的效果,或最終達到的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當然法門不能說完全沒有分別,對不同的人是有分別的。法門的當下,自體,客觀的主體來說,即是相對於我們主觀地來說,它也是有分別的。但是對於佛,對於菩薩,對真正有智慧的人來說,這些外在的客觀的差別,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明白嗎?他修任何法都能成佛,叫圓人學法,無法不圓,學到最終,全部都成佛。
那麼好,要是別人說法,就無法不別;三藏人學法,就無法不三藏;要是我們凡夫學法,就無佛法不凡夫。佛法就變成世間法,學來學去走樣了。走樣了你自己還在那得瑟,還高興呢,就覺得我學得挺好,就怕這個。你沒學好就沒學好,老實一點,慚愧心有就可以了,佛也不怪你,別人也不怪你,結果自己還不知道,不自恥,就怕這個。不可能不學走樣的,明白嗎?所以不要什麼東西過分地去苛求什麼事情,苛求別人,就跟苛求自己是一樣的,只能學得更好一點,相對差一點,只有相對的,沒有最好的。但是我們說,去挑的話,選出相對最好的一個東西來,進而修正中諦理性,所以你必須要明白這個中諦理性,才能去真正把這個四無量心、六度萬行,修到圓滿的境界,才是修對路了。
那麼這個中諦理性怎麼理解,就跟前面講的這個一回事,一切法趣不空,當然他是說的二諦,實際上是非空非有的中道,就一切法趣中諦理性,或者說中道理性。我們中道理性是無所不包無所不容的,它是最圓滿最究竟,那麼怎麼去描述它呢?實際上描述不清楚,我們只能用空假去描述。非空非假,亦空亦假。就是我們既要看到事物的性空的一面,同時要理解到緣起的一面。我們簡單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緣起相,是因果相。壞的事情不要做,壞的事情做惡因會有惡果;好的事情要多去做,善因有善果,這說的事相因果,這不是真正的出世間法,這是出世間法之前的準備。
最重要的是什麼?自淨其意。做了壞事,自己要知道慚愧,要懺悔,要改正;做了好事,不要自得,不要自滿,不要驕傲,要放下,不要執著。不要自己老是圖什麼果報,得什麼利益,得到別人的稱讚,不要這種想法,從開始發心,從做事情的過程,到做完事情,你心都應該處於最好的一種狀態。有人一發心就是這樣的,我就是為了得到大家的稱譽,我才做這些事情,有些人我是為了得到歡喜、快樂,因為我做好事我快樂,所以我願意做,他是有動力,他是有目的的,都不純粹,本來就是應該你做的。你的歡喜不應該是僅僅建立在你做了點好事就洋洋得意,不能是這樣子,更不應該去得到別人的回報,名利的錢財的回報都不要。做事情的過程之中可能也會發生很多事情,保持平常心,認真做,做到自己能夠達到的極點就可以了。然後過程不斷地總結,不斷地改進,不要遇到點困難,就半途而廢。不要受到別人質疑懷疑,就覺得自己好像心裡多大的委屈,心裡多彆扭,都不能有這些。還得做,繼續努力做,暫時沒有因緣,先停一段時間接著還得做。做完之後,也別說這下終於圓滿了,我終於可以休息了,我做了很大的功德,足夠了,都沒這種心理。
所以我們學佛也是一樣的,過去、現在、未來、當下,為什麼說當下呢,佛教講究注重當下。實際上僅僅當下是不夠的,當下過去了,就是過去,當下的當下就是現在,沒有來的當下就是未來。就是我們的能力太差了,所以你只能專注於當下,這一瞬間。打個比方就是你這個抓取能力太差了,能抓住一點就不錯了,跟前面講那個專心致志是一樣,你能夠把一點去攻破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何況你還去看很多的點、面呢,那是以後的事情。
所以大家好好修,大家一門深入,好好先把這個念佛,先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我們現在學這東西,法華的東西當然可以部分地去運用到我們自己對於佛法的思考、理解,甚至幫助我們修行,你修學的這思維是不一樣的,修學境界不一樣。但現前你不可能會有太大的受用,更談不上果報。有一點點受用,不會多大,因為這個太高深了,就是我們離這個最終的目的是很遠的,無量劫,還不是八萬四千里,還不是十萬八千里,無量萬的,無量億的,我們現在走路你每天是以多少裡計算的,能夠走個幾十里能把你腳都磨出泡來了,你想走多少才能走到頭。沒關係,一步一步走,相信終究有一天,你會越走越遠,會越走越快,越走越輕鬆的,這都不用擔心的,你心要在這裡就行了。
今天就給大家說到這裡,非常感謝大家,我們這個學《法華經》應該是最歡喜的一件事情,真正把《法華經》學完了,想明白了,我覺得世界上事情基本上可以看破放下差不多。不僅僅是世間的事情看破放下,佛法都能看破放下。佛法也需要看破放下,如果你執著於佛法的話,本身也是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樣的。所以我告訴你能夠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宗教,是了不起的。因為真正的真理,是沒辦法運用宗教、用種種語言、種種思維去描述出來的。他只能達到一定的境界,他只能給你指明一個方向,但是順這個方向去看,我們說指月之指,就看到月亮。有幾個人能看到月亮?但你方向沒有錯就行了。終究有一天,你們不斷地前行,不斷地去走,你能走到目的地的,就可以了。其他的不要去求得太多,怎麼還沒看見月亮?不是月亮,月亮就在天邊,你肉眼看不見,怎麼辦?就看不到這個星星一樣的,太遠了,離得太遠了,你的視力太淺了,太弱了。
好,最後大家一起合掌,我們做一個迴向: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好,今天的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