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講)

 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時間過得特別的快,總是覺得,咱們從二零一七年開始講這個《法華經》以來,今年算是第三個年頭了。實際上講的內容上也沒有特別的多,因為有時候課時、課程的話都會有些安排,咱們,特別去年啊?二零一八年課程相對少一點,所以咱們現在你看也就講了,如果是九百頁,現在已經講了剛剛三百頁左右,三百頁剛過,它大概也就是三分之一略多一點的這麼一個情況,已經花掉兩年的時間了。

上一節課有個地方有一些疑問。後來我回去又想了想,當時講到這一段的時候,大家看啊?講這五種三智。實際上這五種三智啊?它前面什麼中智入空智,什麼如來藏智入空智。後來我想想,實際上回顧一下,三種智它的根本組成是哪三種呢?就是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說它有五種的話,實際上就是跟藏通別圓四教做一個對應。

比如我們說,如果按照實際來說,三智應該只有別教和圓教才是真正的具備。前面的藏教和通教,從真正意義來說,都不具備或者是不完全具備三種智慧。就是三智的話實際上是屬於大乘佛教,菩薩乘乃至佛乘的這麼一種智慧。

所以,這裡說,若歷五味教者,就是用五種智慧、五種三智,分別對應這個五時教,華嚴、阿含……這裡說的實際上就是乳教、酪教、生酥、熟酥乃至醍醐,醍醐就是指法華時。跟它進行對應的話,乳教有三種三智,實際上乳教就是正說圓教,兼明別教。

那麼圓教本身就有一種三智,別教本身也有一種三智。那麼另外一種三智是什麼呢?實際上就是把圓教的智慧引入到別教之中,實際上也可以說圓入別三智。如果是這樣自己換個名稱的話,可以這麼去理解,它就有三種三智了。那麼酪教一種三智,實際上這地方這種說法呢?可能不是特別的嚴格。

酪教的話只有三智的名,實際上沒有三智之實。酪教就是講《阿含經》,它只講三藏教,三藏教是不具備三智的,甚至說它基本上可以說完全不具備三智的。因為三藏教它不能被接,它不能被後面的別教和圓教接。

但是通教還稍微有點特殊,通教從它自己本教來說,它自己當下這個教來說,通教實際上也不具備三智。但是通教有一類的根機是什麼呢?他可以被接入到別教和圓教。所以下面講這個生酥味。生酥味實際上是四教並談,四教並談就把藏教、通教這兩個教都排除在外了,它不具備三智。

但是呢?它有別教和圓教。別教三智,圓教三智,圓入別三智,然後呢?還加上圓入通,別入通,就成了五種三智。大家明白嗎?就是通教它可以被接入別教和圓教,所以圓教和別教的這三種智慧是可以接入到通教之中的。就是前面說了中智入空智、如來藏智入空智。

就是把別教的中智和圓教的如來藏智,引入到通教的空智之中,它反而就具備三種智慧了。本來它是不具備一切種智的,但是到這裡呢?它開始具備一切種智的這個算是一種初行。

再往下,熟酥教也是,熟酥教只談三種教,它沒有三藏教,只有後面的通別圓。反正三藏教就沒有三智,沒有關係,是吧?那麼通別圓也是,別教有三智,圓教有三智,所以圓入別有三智,還有個通教,通教本身它也不具備三智,但是呢?可以圓入通、別入通,所以它也是五種三智。

粗妙可知就不用說了。前面的四種三智都是什麼呢?也不說前面,就除了圓教的三智之外其他的都是粗。哪怕是圓入通、圓入別,它還是粗,只有圓教本身的三智才是妙。法華,就是法華、涅槃時屬於醍醐,醍醐味,它只有圓教的三智,純圓獨妙,只說圓教,沒有前面的藏通別三教,所以它只有一種三智。

大家回去再好好理解一下啊?對照前面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當然這個《法華玄義》上沒有明說,實際上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啊。我自己回去又反覆地想了想,不然的話,你這個地方不好去解釋的。

好,今天是講到這個地方了,講一諦明智者。

【五、對一諦明智者,既是如實智也。】前面講了二智、三智,現在就講一種,就是如實智。以前不是一實諦嘛,是吧?現在對應的就是一如實智。

【釋論云:】《大智度論》說,【「諸水入海,同一咸q味。」】所有的河流都匯入大海之中,最終都變成了跟海水一樣的味道。河水也不叫河水了,江水也不叫江水了,都叫海,都是同一個味道。意思是什麼呢?你說有多少種智,但是所有的智,最終都匯入到一如實智之中。用一種如實智,把所有的智慧全部統攝無疑。

【諸智入如實智,失本名字。】它原來的名字就不需要再用了,就像這河入海之後,這個河就不叫河,都叫海了,只有一個海。

【故知如實智,總攝一切智,純照一境。】這個一境就是一諦,一實諦是吧?前面不也講到四諦呀、三諦呀、二諦呀,反正你要分解也可以,但是最終實際上就是一實諦,一如實智。具體怎麼去理解這一實諦或者一如實智呢?實際上就是指中道實相。或者說我們現在講什麼呢?中道智也可以,講一切種智也可以。

【故總眾水,俱成一咸也。】所有的河水都叫什麼呢?都叫海,都是一咸味,其他的味道都沒有了。

【若待十智為粗,】這十智是什麼呢?是《大品般若經》裡面說的有十一種智慧,最後一種智慧叫如實智。前面的十種智慧都叫粗,【如實智為妙。】只有最後的如實智才是妙。

【若待諸實智,諸實智名粗,中道如實智名妙。】他就說了,跟其他的實智比,其他的實智又是粗,只有中道的如實智名妙。他把如實智可能又分成幾個種類,因為前面的十種智,這裡說若待實智,這種實智是什麼?主要是指二乘的智慧。

但是即使大乘的實智裡面,它也有種種的不同,有大乘的權教,有大乘的實教。比如說,天台講有別教,有圓教。那麼別教的如實智跟圓教的如實智比,還是不一樣的。那別教的又是粗,圓教的又是妙。

所以下面說,【若開粗顯妙者者,非但諸實智為妙,十智亦名妙(云云)。】

這裡兩個實智,一個是實在的實,一個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十。若開粗顯妙,就不僅是中道如實智之妙,其他的都成了妙。就等於說這些河水全部匯入大海之後,都成為海水了。前面的是百川,相對於海來說它是河水,這邊是海水。河水是粗,海水是什麼?是妙。

但是一旦河水匯入到海水,這河已經不存在了,都成了一片大海之後,那麼好,前面的所謂的原來的河還有沒有?河水實際上有,它只是現在都匯入大海了,它本身也成為這個妙的一部分,它也只有妙,沒有粗了。所以說前面這些實智呀,也都成為,也叫妙了,叫但妙無粗了。所以我們說經過法華的開顯,所以法華叫什麼?開權顯實、開跡顯本、開粗顯妙,都有這個意思。

就是打個比方,就是我們本來是不明白道理,然後呢?佛陀給我們講佛法之後,一下明白道理了,這我們就是開粗顯妙。原來是暗,現在是明;原來是粗,現在是妙。實際上大概都是這個道理啊?實際上這都可以形容的。

就是說,就是我們世間每個人在世間學習也好,在佛法中學習也好,他都是在一個不斷上升的一個次第,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往上走。但是到最終的頂峰,成佛的時候,達到最究竟處的時候,只有一個位置。前面所有的人,實際上都是為了最終的這個目的地,而努力在準備著。

我們所有的修行人,不管你是修哪個法門也好,不管你是修哪個宗派也好,最終的目的不都是為了成佛麼。在成佛之前千差萬別,甚至相互之間還不認同,有時候還會有打架是不是?還會有爭論。但是等到成佛之後,你說還會爭論嗎?沒有了。

大家一看,哎喲,原來我們都是一樣的,原來只是走的不同的路而已。在走的時候,開始出發的時候,你還說,往這條路才準確,往這條路才正確,你走的是偏了,怎麼怎麼著。那最後走到一起的時候,哎呀,你也來了,我也來了,都到這裡了。你也沒走錯,我也沒走錯,是吧?都可以通向最終的淨土,通向我們說的佛果菩提。這樣的話就前面說,有差別嗎?實際上好像沒有差別。你說有差別是在原來的地方有差別,實際上到了最終一看的話,是沒有差別的。

好,我們再看無諦。現在講的一如實諦,下面又來個無諦,是吧?

【無諦無說者,既言無諦,亦復無智。】既然都沒有諦了,哪裡還有什麼智呢?這相對境妙來說,是吧?前面是境妙,後面是智妙。既然都沒有境妙了,哪兒會有智妙呢?既然都沒有諦境了,哪兒還需要什麼智慧去觀照這個境界呢?

打個比方,如果都沒有這個世界的話,你長一雙眼睛也是白長了,你就沒必要你這雙眼睛,我們這個眼睛就是為了看這個世界的。當然,沒有這個世界,它本身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是吧?就是,它都是相對應的,能照、所照,等於我們能看的人,和所看的這個世界。

【若歷諸處明無諦者,餘方便無諦無智為粗,中道無諦無智為妙。】前面的藏通別,如果它有個什麼無諦的話,它那些無諦、無智啊都是粗。只有最後的中道的,特別是圓教所說的中道的無諦無智,才是妙。

【若以杜口絕言無諦無智者,亦無粗無妙,無待無絕,】這就說得更進一層的意思了,本來就是不可言說的。杜口,把口都得閉上,不能談論的。那麼既然是無諦,還能言說嗎?一言說,就落於有諦了。既然是無智,能說嗎?也說不出來。不然的話,就成了有智了。所以說他實際上在他這個境界,既然是無諦無智的話,也就沒有粗妙的分法了。這是從絕待的意思來說。無待無絕,既沒有相待,也沒有絕待。反正了無一言,了無一智,是吧?了無一境。

【歷一切法,皆無粗無妙也。】當然那是另外一種境界,實際上跟我們之間不太相干。但是我們知道明白就是了。就是真正最高的境界是聖人的境界,不可言說的。當然,他要言說也不是說就沒有,但那個言說都是方便說。

下面,【二、展轉相照者,六番之智,傳照前諸境。】實際上展轉相照,就是用智慧來照種種因緣境。傳照前境,就是六番智慧,分別照前面的種種境界。

下面就分別講了。【思議因緣,下智中智,照六道十如性相等;】有思議十二種因緣,有不思議的十二種因緣。思議因緣之中的下智和中智,分別照的是六道十如是。就照我們這六凡法界。

【下中二智觀十二因緣滅者,】下中二智之中,它又能夠不僅僅照六道十如,而且也能觀十二因緣滅。它裡面就是能【照二乘十如性相等;】它能分成兩種,一個是照世間,一個是照出世間。就思議因緣裡面有一半是可以照六道的十如是,有一半的出世間的智慧是照二乘的十如是。

比如我們前面講,簡單講啊,我們用苦集滅道,可能大家比較容易理解。苦、集是講世間的因果,滅、道是講出世間的因果。一個是世間的,一個是出世間的,他都講。世間的種種十如是的性相,在苦集二諦裡面,它會做一個非常全面的概括。

那麼在滅道的二諦裡面,它就是講出世間的,你怎麼修行,怎麼出離煩惱,最後怎麼了脫生死,最後怎麼證入涅槃,這不就是講二乘的?但是它為什麼叫作二乘呢?沒有講菩薩乘、沒有講佛乘呢?因為它是思議十二因緣,既然是思議的,它屬於二乘的境界,它不是屬於大乘佛教境界。後面才是上智,這是菩薩乘以上的智慧了。【上智照菩薩性相本末等;】上智才能照菩薩性相本末等,能照菩薩法界了。前面最多隻能照到二乘法界,聲聞緣覺法界。

最後是【上上智照佛法界性相本末等。】

大概是這麼理解啊。實際上我們說,就把前面思議因緣裡面有下智、中智分成這兩部分:能照六道的十如是的,又有下中二智能照十二因緣滅者,它能夠照二乘的十如是,這就是有四種了。下面是上智,再加上上上智,就成了六種,六種智慧。

四種四諦境,你看,這裡就說了,下面就解釋了。

【四種四諦智照十法界者,生滅、無生等苦集智,照六道十如相性;】生滅是三藏教的智慧,無生是什麼呢?通教的智慧。不管是三藏教還是通教,他們的苦集諦智,都是照六道的十如是。

【生滅、無生道滅智,即是照二乘十如相性;】那麼藏教和通教生滅、無生的道滅二諦智呢?分別是照二乘的十如是。 如是什麼呢?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什麼呢?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反正就是十如是都包括了,一直到本末究竟等。

後面,【無量、無作苦集智,照菩薩界性相等;】無量是別教的四諦智,無作是圓教的四諦智,又把它中間分開來,無量、無作其中的四諦智之中的前面兩諦,苦集二諦智,是照菩薩界的性相。

【無量、無作道滅智,照佛法界相性本末等。】後面的道滅,無量、無作的道滅二智,所照的是什麼?是佛法界的相性本末。

這一講大家實際上可能就比較容易理解了,是吧?就是你有什麼的智慧,你就能看到多大的境界,是吧?你的眼睛有多大的這個視力,有多大的智慧,就能看多遠,看得多深刻。就像我們的每個人的視力不一樣,有些人視力不太好,戴眼鏡,得靠眼鏡才能看清這個世界,不然看得都是模糊的。如果你的視力越好,你能看得更遠,同樣的條件你能看得更遠。

如果你修到天眼,你門外的被障礙住的東西,你也能看得見,是吧?打個比方,天眼能看到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天道是最上的,那麼天道,他自身都能看見,他有這個神通,他能看到什麼?人道,甚至地獄道的一些眾生,他下面的情況都能看得到一些,當然他未必都有這個能力,就是他具備這個能力。那麼二乘的是有慧眼,他能看到慧眼就二乘以下的,包括六道眾生的這些境界,法界。

那麼菩薩呢?能看到菩薩,但是二乘能看到菩薩法界的這個境界嗎?看不到,他知道你,你不知道他,因為你沒這個本事,你沒這個智慧,你心裡想什麼,他心裡清清楚楚,但是他心裡想什麼,因為你的境界不如他,你不知道,是吧?大概就這麼一個意思。

在佛法之中也是這樣的,你修到什麼階段,具備什麼樣的智慧,你才能照到什麼樣的法界,才明白這些情況。就像我們學習也是一樣的,你學習越多,學習能力越強,越用功,或者有很好的老師指導你,那你學的東西是不是越多啊?知道東西的知識面就越廣啊?佛法也就越廣。如果你自己說:哎呀,我就自己學吧,我也不要老師,我就學這本書,一本經就學到底,一本書就看到底,是吧?你看了一輩子,看了幾十年,我估計你知道的也非常非常有限。

你有什麼樣的智慧,最終從一個因緣上你只能產生那麼多智慧,你的根器本身就有限,哪怕你的根器不錯,說實話,都有點浪費了,是吧?比如說,我確實利根上智,就看一本書,你說我因為智慧是上,所以看這本書的話,甚至看世間的書,甚至看二乘的書,我都能看出佛法的智慧來,真了不起,是吧?

但是即使這樣,你也不如直接看大乘佛教圓教的經典好啊。你有相應的根機,還需要相應的外在的因緣,好馬還得配好鞍呢?是不是?好的學生如果再加上好的老師再教,那就是相得益彰嘛。你光自己一個人,說實話,還是浪費了很多的機會。當然說浪費機會也是他暫時沒有這個機會,就不是最好的一種搭配。

下面,【四種四諦智照四十二因緣者,生滅、無生苦集智,照思議兩十二因緣也;】那又回到前面來了,是吧?它都是屬于思議生滅和思議不生滅兩種十二因緣的。那麼好,生滅的苦集智和無生滅的苦集智,分別對應,照的也是不同的十二因緣。生滅的苦集智照的是什麼呢?思議十二因緣。無生的苦集智,照的什麼?思議的不生滅十二因緣。

【生滅、無生滅兩道滅智,是照兩思議十二因緣滅也;】那麼生滅的、無生的兩道滅智呢?兩種道滅智分別照也還是思議的十二因緣裡面的滅,一個是流轉門,一個是還滅門。它所對應的也是一樣的,一個是照什麼呢?思議生滅十二因緣滅,無生的道滅照的是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滅。

它關鍵加個滅,就是逆觀十二因緣,從果推因,最終找到我們眾生生死的這個根本所在——無明。前面呢?只能說,我知道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一直往前推。現在是倒過來推,找到最終能夠把這個無明根株給破掉,能夠滅了。

下面是【無量、無作兩苦集智,照不思議兩十二因緣也;無量、無作道滅智,照不思議兩十二因緣滅也。】就說你要找到問題,還要找到什麼呢?解決問題的辦法。簡單跟大家這麼一講,大家就知道了。比如說,生滅、無生苦集智,只找到問題的所在,知道我們現在真的很苦啊,生死真的很可怕啊。

只知道可怕、很苦,想擺脫,沒辦法,想脫離,沒辦法,是吧?那麼你得用什麼呢?生滅無生的道滅二智。我告訴你,怎麼去破煩惱,怎麼去離生死,那你就知道了嘛,知道解決問題的辦法了。那就是不同的地方,所以為什麼把它分開來講呢?

同樣是智慧,有些智慧只能觀察到。打個比方,有些人,我家里人誰走了,我父親死了,生前我們感情特別的好。師父,你幫我看一看,我父親到哪裡去了?他是不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者到善道裡面去了?他有沒有墮落啊?是吧?我非常牽掛他,非常想知道結果。然後呢?師父肯定沒這個本事啊,那你去求佛菩薩吧?是吧?求佛菩薩終於得到感應,得到感應之後呢?有一天就託夢給你,你就看見了,父親在哪裡,或者在惡道裡面受苦,或者在天道裡面享福。

在惡道裡受苦的時候,看到他很痛苦,你心裡很焦急啊,很難受啊,但是你沒辦法啊。你看見了,但是你無能為力,是吧?這只是其中的一種智慧,就靠佛的神通,給你一雙眼睛,能夠看見他的所在和他所處的境界,生活的狀態。但是呢,這種智慧是有限的,最終你還不只是要求,不僅僅求佛菩薩要讓你看見,還得求佛菩薩幫你解決問題,那就得道滅二智。

佛教叫什麼?自度度人,你得自覺覺他,你自己都不度,你怎麼度人啊?前面只是看到問題所在,後面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且,把問題給解決了。道,就是解決煩惱的辦法。滅,就是把問題通過這個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前面的苦,只知道苦,只看到的一種苦果。集呢?是找到苦的因,雖然知道苦的因,那也沒辦法去找到解決這個苦因的辦法。

下面,【七種二智照十法界者,生滅、無生滅兩權智,及入通等二,合四權智,照六道性相;】生滅是三藏教的,生滅二諦。無生滅是什麼呢?通教的無生滅二諦,以及入通的二種,就是圓入通、別入通的兩種智慧,它其中的權智,大家記住啊,生滅二智,有權智、有實智,是吧?那麼前面四種權智,都是照六道的性相;然後生滅、無生滅二智之中的兩種實智,照的是二乘的性相;然後別入通權,圓入別權,這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就是入通裡面的什麼呢?實智,用別教入通的權智和圓教入別的權智。

這裡還不是這樣子的啊,這我們看看,這是講實智的。

【生滅、無生滅兩實智,照二乘性相等;】這是藏教和通教,【別權、圓入別權,有邊是照六道性相,無邊是照二乘性相;圓權,則通照九界性相;】這是講這方面,後面終於講到這個地方了啊。【別入通實,空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菩薩性相;圓入通實,空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照佛界性相;】

大家一看可能容易(糊塗),最好自己下去列個表,就知道了。每個權智和實智它所對應的這個境界又是不一樣的。你看這裡有邊無邊,就實際上相當於後面的空邊和不空邊,有點這個意思,但不完全一樣。就是別教的權和圓入別的權,它這個有邊相對境界是比較低的,它相對無邊呢?反而是境界高。有邊是照什麼呢?三界之內的,就是六道性相;無邊是照什麼呢?照二乘的性相。然後呢?圓教的權,則通照九界性相。那麼好,難道別教就沒有能夠照九界性相或是照菩薩法界性相,照佛法界性相的嗎?有沒有啊?有,那是別教的實智才能照。我們再看,後面就會講的啊。

圓入通實,空邊是二乘性相,不空邊是照佛界性相;【別實,是照菩薩性相;】你看,這裡就說了吧?那麼別教的權是照什麼呢?照菩薩法界以下的性相。一個是有邊,一個是無邊。有邊是照六道的性相,無邊是照什麼呢?二乘聲聞緣覺的性相。別教的實智呢?是照菩薩性相。那麼,即使是圓入別的權,也是跟別教的權照的性相是一樣的,但是圓入別的實呢?就不一樣了。

【圓入別實、圓實,俱照佛法界相性也。】這個地方就講得很清楚了。哪怕是別教的實智,它最多隻能照到什麼?菩薩法界。別教裡面按道理說,別教也有佛啊。但是別教的佛到圓教這裡就成了菩薩了,他不是究竟佛,明白嗎?他沒有究竟的成佛,他到圓教這裡一比,他的段位、他的階位就相當於什麼呢?菩薩。但是他是屬於法身菩薩,但是他的法身菩薩只照前面的十二個階位,後面還有三十個階位他沒有達到,上不去。只有圓教才能達到什麼呢?俱照佛法界相性。

但是這裡面又說,講到圓教的權嘛,圓教的權則通照九界的 性相。就是菩薩法界的九法界的性相,是屬於圓教的權所照的。那麼好,就是圓教的權智,所照的範圍,就相當於別教的實智加上別教的權智所照的範圍。

前面講了,就是前面的實智,相對於後面的實智來講,它都是屬於權智。比如說三藏教,它的權智就不用說了。即使是三藏教的實智,相對於通教來說,它就屬於權。通教的實智,相對於別教來說,它又是屬於權。別教的實智,相對於圓教來說,它又是屬於什麼?屬於權。你別說跟後一教的實智比,哪怕前一教的實智跟後一教的權智比,有時候你的實智都變成權智,人家的權智反而比你還更利害。大家明白這個意思吧?

打個比方,因為他這裡沒有分解這麼多,這裡簡單地再給大家講一點。比如圓教的權智,通照九法界性相。圓教的權智實際上就比什麼呢?比別教的實智照菩薩法界的性相,它的範圍要更廣。是不是啊?為什麼更廣呢?前面的九法界,我們說八法界就不說了,九法界是包括菩薩法界、聲聞法界、緣覺法界乃至六道法界。

我們就把其他八法界全部摘開來,就說圓教的權智所照的菩薩法界的性相,比別教的實智所照的菩薩法界的性相,範圍要更廣。廣到哪個地方呢?問問大家,考試一下啊,別教的實智最多隻能照到哪個階位的菩薩呢?相當於圓教的二行位,十住、十行嘛,他最多就相當於圓教的二行。

圓教的十住,他已經超越了,最高的他的這妙覺位就相當於圓教的二行,十行之中的初行,第二行位。那麼二行以上、三行以上,這個菩薩性相他就照不到了。但是,圓教的權智呢?除了妙覺佛果之外,等覺菩薩以下所有菩薩的階位全部都能夠照得到。

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就簡單這麼說。就是人家這裡還沒形成最高智慧,是權智的時候,屬於方便智的時候,就已經超越了前一教別教的實智。就是你這裡班上的,你這個次等班,下個年級的,成績最優秀的,到了人家那裡,相當於最好可能就是剛及格,就這個意思。

打個比方,我們一個年級分好多班,是吧?有普通班,有尖子班。我們最尖子的那個班,最差的一個學生,他考的班上他只考八十分,其他都是八十幾分到九十分,到一百分。這是尖子班的。那下面呢?是普通班,有好幾個普通班,然後大家一考試,選拔出一個考試最好的,按照他們的卷子一考試,拿了一百分,那是按照他們題目的難度啊。然後呢?拿尖子班的試卷一考,結果八十分都不到,還不如前面尖子班最差的一名,可能弄不好就考六十幾分,也就這個意思,大家明白嗎?

佛教裡面也有這種情況,我們在現實之中都能找到相對應的這些例子。佛法之中也是一樣的,說這些的話,都是有點客氣的,實際上你六十分都考不到,我告訴你。我估計你大概能考個幾分就不錯了,你連試卷都看不懂:哎呀,這個題目從來沒看過,怎麼解答搞不清楚的。他不是一個難度級的啊。

所以我們想想佛法真的是廣如大海,廣大如大海,而且像大海一樣的深,像大海一樣的廣。我們說句實話,大海的一滴味道可能都沒嘗夠呢。給你一滴水,到底什麼味道,沒有完全嘗出來,你還喝這麼多海水,你受得了嗎?世間實際上也是一樣的,咱們在世間生活,做人都不容易,對自己認知很有限,對別人認知那真是人心隔肚皮,更不知道他心裡想什麼,是吧?你能知道多少東西?知道多少世界?即使通過書本,通過別人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得到的一些東西,都是很有限的。

下面,【七種二智照四種因緣者,】四種十二因緣嘛。【前四權是照思議兩十二緣;】前面四權就跟前面一樣的,生滅、無生,然後圓入通、別入通二智的權智,照的是思議兩十二因緣,思議生滅和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然後呢?【別權、圓入別權,有邊是照兩思議十二緣,無邊是照兩十二緣滅;】兩思議十二因緣滅,他把思議兩個字簡略了,減掉了。【圓權則通(云云);】能夠通照四種十二因緣。

然後【別入通實,空邊是照思議十二緣滅,不空邊是照不思議十二緣;圓入通實,空邊同上,】空邊同上,就是空邊同照思議十二因緣,空跟別教的圓入通是一樣的。【不空邊是照不思議十二緣滅;】這裡還講得不夠確切。圓教入通的實,空邊能照思議和不思議十二因緣。能照思議十二緣滅和思議不思議十二因緣。不空邊是照什麼?不思議十二緣滅。

【別實,照不思議兩十二緣滅;圓實,照兩不思議十二緣滅等。】這兩個道理都差不太多,但實際上它的範圍肯定還是不一樣的。和前面的所照的可以進行個比較。跟這裡照十法界意思大概差不多,差不多。具體我們就不說這麼多了,因為這個你一講的話,數字都能把腦袋弄糊塗了。

【前四種權智,是照生滅、無生滅兩苦集;又三權智,】這三權智照無量,哪三權智啊?別教的權,圓教的權,【照無量、無作苦集;】還有圓入別的權。

【二實智,】是別教的實智和圓教的實智,【是照思議兩道滅;】思議兩道滅是哪兩種實智啊?是圓入通,別入通的實智。它照的是思議兩道滅。

【又五實智,是照不思議兩道滅。】這兩實智還不是啊,是生滅和不生滅啊。後五種實智是什麼呢?圓入通,別入通,圓入別,別教和通教,實智。所以總共是七種實智、七種權智。

回去大家整理一下,這方面就不要一個一個去說了。實際上相對應大概都是這個情況,列個表,列個表大家就清楚了。

五種三智照十法界者,所以你看這裡也是很複雜,這個智照那個境界,這個智照那個境界。一會兒照十法界,一會兒照十二因緣,一會兒照四諦。

【五種三智照十法界者,五種道種智,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五種一切智,照二乘、菩薩性相本末等;五種一切種智,照佛法界十如相性等。】簡單是這麼講啊。

比如我們說五種三智,反正你不管它是哪三智,只要是道種智,都是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一切智,是照二乘、菩薩性相本末等;一切種智,是照佛法界十如性相等。這是簡單的一種解釋。實際上如果分開來講的話,可能裡面還不僅僅是這麼簡單就把它劃分了。

因為我們在解釋這三種智慧的時候,一切智是一切法的總智,道種智是一切法的別智。就是知道一切法的總相。一切法的總相是什麼呢?空。一切諸法,皆是性空,一切法,皆是自性空。這是一切法的總相。

不管你這個人長什麼樣子,但是你都是沒自性,你都是緣起法,緣起皆無自性。那麼好,緣起是不是有種種差別相呢?道種智就是看這些差別相的,叫作別相。他為什麼有這個分別呀?你不要僅僅說他長的不一樣。他為什麼長的不一樣?以前造的業不一樣。那麼好,你就追他的前因後果了。

那他前世做了什麼事情今生才有這個業呢?才會受這個果報呢?你都得知道啊,這就是屬於道種智。比如說,知道眾生的興趣、愛好、根機,包括他過去的因緣,什麼樣的因緣生到這個道裡面來,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人,會做這樣的眾生。

一般的聲聞就看不到,聲聞當然也不是說他就沒有宿命通啊,他也能看到一些,但是看到的非常有限。不是佛在世的時候度那個老人家,想出家,不讓出嗎?舍利弗一看,八萬四千劫,什麼好事都沒做過,也不能說什麼好事都沒做過,起碼是佛法的這個善因緣沒有,他說你出了家也沒用,算了,別出家了,出什麼家呀,你根本不夠資格。但是佛一看:哎呦,八萬四千劫以前,有一世,他是砍柴的一個樵夫,有一次碰到一隻老虎,嚇得不得了,就趕緊爬到樹上去了,終於脫險了,念了一句「南無佛」。這個善根,度他出家了。

所以就是這樣的,你看不到,並不是他沒有。這個道種智就是觀察這些東西的,觀察種種因緣,觀察種種差別。你光看,我自己證得空性,空性之後,你還從空出假。所以道種智還沒有這麼簡單,僅僅照六道性相本末等——我才不這麼理解,道種智不僅僅能照六道凡夫的種種如是性,十如是,即使是聲聞菩薩法界,三聖法界的,也能照得到,沒問題啊!

打個比方,佛的道種智,就能照什麼呢?照菩薩,照聲聞、緣覺。但是菩薩的道種智,估計就夠嗆了,他就只能照他以下的,他自己本身,或者他這個階位以下的。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就是我知道你的出處在哪裡,你不知道我的出處在哪裡,因為你的地位比我低。當然也不是完全這樣的。

就是,最終你跟我拼還是拼不過的。你能看得多遠?你能看到100米,我能看到200米,我能看到2000米。不能說他沒有,只是他這個道種智之間有差別而已。

那麼好,說一切智,也是一樣的。一切智,雖然都叫一切智,但是菩薩的一切智跟佛的一切智,別教的一切智跟圓教的一切智也差得很遠了。你空,你能人空,我不僅能人空,我還能法空。我不僅能夠法空,我還能畢竟空。空智修的程度也是不一樣的。一切種智實際上也是這樣的。一切種智如果說究竟的話,只有佛才有。但是法身菩薩,法身大士,也具備部分的一切種智,沒有圓滿證得而已。他的一切種智跟佛的一切種智就相當於這個月亮,你是圓月,人家是非圓月。就這個差別。

所以大家不要簡單好像就理解了啊。說一切種智是照佛法界十如性相,這個問題不大。前面的一切智和道種智,這裡面,可能有時候在理解方面,有些不同的宗派,有些不同的高僧大德的說法是不完全一樣的。

打個比方,我可以按照另外一種方式去講。這個說法我覺得可能會有一定的道理,大家就做一個參考啊。比如說這個十如是裡面,道種智主要是照性、相、體、力、作、因、緣、果、報、本末究竟等,大家明白嗎?就照後面這個性、相這些東西,具體的這些差別的東西。你是長什麼樣子,你有什麼樣的能力,你有什麼樣的資源,你做的什麼因以後會得什麼果,就是照這些。

這個一切智是照什麼呢?照「如」。如,大家都是一樣的。你別看有種種差別,你也是人,他也是人。你別看你是人,它是畜生。你有佛性,它也有佛性啊!狗子也有佛性啊,就是一條狗它都有佛性。這就是如,一切如,眾生如、佛如,一如無二如。這是總相。這個總相就是在空,在佛性空等這個方面,大家都是平等的。在相上,是有差別的。

那麼好,一切種智呢?是照什麼呢?如是的這個「是」,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說不清楚了,你不能說它是總,也不能說它是別;你不能說它是空,也不能說它是有;你不能說它是平等,也不能用差別;連不二也不二了;連空也空了,空也空,有也空,二邊俱空,這就是中道的佛性,也是諸法實相,這就是一切種智。這是我另外一種解讀啊?大家可以參考一下,真的很有意思的啊。

【又,五種三智照四種十二因緣者,五種有智,照思議兩十二因緣;五種一切智,照兩思議十二因緣滅,又是照不思議十二因緣;五一切種智,是照兩不思議十二因緣滅。】

大家看看啊,五種有智照思議兩十二因緣,五種一切智是照兩思議十二因緣滅。這裡面的說法我們先參考一下吧,雖然是《法華玄義》智者大師所作,但是有些道理可能他不一定完全把這個東西通過文字講出來了。

比如說這個有智,就相當於前面說的道種智,五種道種智照的都是思議生滅和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五種一切智跟前面一切智都是相對應的,照的是兩種思議十二因緣滅——思議生滅十二因緣滅、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滅。後面是什麼呢?又是照不思議十二因緣,就是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後面的五種一切種智,是照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滅、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滅。

反正有點繞口啊,就是前面是以思議開頭,後面加上生滅和不生滅兩種情況,後面更高的別教和圓教,是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和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

簡單是這麼說,實際上具體對應的話,我不完全這麼看。我這個人有時候不太那個,祖師寫的東西我有時候都提出懷疑,這好像不太對,對祖師不太恭敬,自己是不是考慮成熟?有時候捫心自問,可能有點問題。

但是可能也不是這麼簡單,因為講到這五種三智的話,五種三智按道理都是屬於別教以上的智慧,別教三智、圓教三智,即使通教被接入別教和圓教的話,它實際上已經不是通教本教所能夠涵蓋的範圍了,它實際上已經被接入到別教和圓教的這個境界之中去了,那麼它所照的這個十二因緣可就不僅僅是前面的三藏教的、通教的兩種十二因緣的境界了。

按我的理解,我恨不得這麼說,五種有智,給大家講一講啊,大家當個參考,千萬也不要以為這是對的啊,不要說:啊,容通法師這樣說的——我先自我否定,但是為什麼要說呢?我還不得不說,因為不說不痛快。我這個人就是這樣的,說,說的對不對再說。

五種有智照思議、不思議四種十二因緣,都可以照,但是它不能照四種十二因緣滅。五種一切智只能照兩思議十二因緣滅,能照不思議十二因緣,這個問題可能不是特別大。但是一切種智肯定能夠照到兩不思議十二因緣滅。就是,道種智只能照到十二因緣,沒有照到十二因緣滅,就是只屬於流轉門,沒有還滅門。就是說只能找到問題所在,但是沒有找到給你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後面的一切智呢?能夠給你提供一部分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又不究竟。簡單這麼說啊,實際上這樣說都還不太完全準確。

應該這麼講,我還是換一種說法,(前面)這種說法我推倒啊。

應該一切智是相當於最初級的智慧,一切智是給你提供解決一部分問題的辦法,但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圓滿、不徹底。那麼好,一切有智是道種智,是給你提供解決問題的一些辦法和你的問題所在,指出你這個問題到底是在哪個地方,同時也給你提供相對解決問題的辦法,它應該比這個一切智更進一步。當然一切智一個是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另外它也包括解決了一部分的問題。但是解決的問題主要是針對它是在空智上去解決的,所以它不圓滿,後面還得從空出假。所以這個有智,應該是在這個一切智之上,道種智要超過一切智。不但是把自己的一部分的問題解決了,而且能夠幫助別人解決一部分的問題。

這麼講可能大家就明白了。打個比方,你把這個書學過之後,終於明白一些道理了,但是你的明白不可能完整,不圓滿,但是並不是說你就不能給別人去分享啊。然後跟別人去分享,教給別人一些經典的道理,把自己思考獲得的一些收穫給別人分享,然後別人也能得到這種收益,那就叫道種智,這是菩薩。

那一切種智呢?是把這個問題完全解決了、解決徹底了。那麼好,他自己解決徹底了,以後他能幫助眾生解決這個問題,也能幫助徹底。簡單這麼說的啊,就像我們說的,你什麼樣的老師教出什麼樣的學生來,你老師能夠教出的學生,最高能夠達到跟你相應的位置。簡單是這麼說,但是這是有點機械化。

就是你把你自己所有的東西都教給這個學生,學生百分之百都把你的知識都學到,他最多是跟你完全平等的。但是有些人:師父,不是這樣子的,徒弟可能還超過老師了。

這裡面他就有一些基本條件,就是這個學生的根機跟你老師的根機,基本上是均等的,所以最終你能達到百分之百把你的東西全部教給他,他也百分之百全部學會了,跟你是一樣的。然後,有些學生甚至根機比你高,你把百分之百的學問都教給他之後,他從你這個百分之百的學問裡面又能增長,他理解力比你更強,他的智慧比你更高,他能達到百分之一百二十,甚至百分之二百都有可能。是不是有這種情況?也會有啊。

另外弄得不好,這個學生可能也不僅僅只是跟你一個老師學,他跟其他老師也學啊,他不僅僅把你的學到手,甚至你沒有的,別的老師有的,你沒有的他也學會了。是不是這個情況?有這種情況在啊。當然我們這是簡單這麼說,起碼你能教給他的,最多也就是你的百分之百,這是毫無疑問的。至於別人能學到什麼程度,跟你所教的、你的能力沒有關係。大家明白嗎?是他自己聰明,或者他自己從其他地方學到,跟你沒關係。

那麼好,菩薩能夠教會眾生的最多是讓他當菩薩,那最終眾生要成佛,跟這個菩薩學是不夠的,他還得親近諸佛如來,他最後還得拜佛為老師,最終他才能超越這個菩薩階位,進入佛的境界。

我這麼一說大家可能就會相對應了。打個比方,道種智就是這樣的,菩薩的道種智只能成就眾生達到跟他這個菩薩階位相等的地位,最多達到等覺菩薩,到頂了。但是佛的道種智,最終能夠超越,讓眾生從道種智直接達到一切種智究竟圓滿,就能形成這樣的。

所以,最後講三智實際上就是一智,大家不要簡單這麼(理解)。三智實際上又是一智,講三智的話是從這個差別相上去講,空只是說空。實際按照天台宗說空中也有有,空中也有中。但是你要分別講的話,空、假、中它是三個層次的。

所以你說分別照,你知道是分別照是吧?要是圓教的三智,哪兒有什麼分別照?你想想,圓教的三智恨不得一智就能照一切境,了無差別。但是別教以下的三智,它確確實實有嚴格的這個界限,至於這個界限怎麼劃,大家不要僅僅看這個書上,書上還有很多東西沒有講的,也許智者大師他故意給我們留點那個,留點白嘛,不要把事情把話全部說滿了,讓我們這胡思亂想一下也好,是吧?

再往下,【五種三智照四種四諦者,】這實際上前面一樣的,我也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五道種智,照生滅、無生兩苦集;五種一切智,照生滅、無生兩道滅,亦是照無量、無作兩苦集;五種一切種智,是照無量、無作兩道滅。】

也不是這麼簡單,他說的是屬於次第的這種說法。如果沒有次第的話,應該還不僅僅是這麼個情況啊!你如果是按這麼一說的話,道種智照的境界好像比一切種智照的境界要低了,大家看看是不是?跟前面十二種因緣也是一樣的,道種智只能照什麼呢?苦集二諦,而一切種智呢?反而能照道滅二諦,而且能照無量無作的苦集二諦,是吧?大概是這麼分的,大家先那個吧,不能說太多,說太多腦子都爆炸了,我自己心裡沒完全明白,還有點糊塗。

【五種三智照七種二諦者,五道種智,是照四種俗諦;五種一切智,是照兩種真諦,亦是照別、圓入別、圓三種俗諦;】你看,四俗,兩真,三俗,你看,後面呢?【五種一切種智,是照五種真諦。】大家加一下,就七種二諦,被三智所照。前面的四種俗諦,藏教的俗諦,通教俗諦,然後呢?圓入通,別入通,照四種俗諦。

這裡面還得好好理解一下啊。照四種俗諦,哪四種俗諦?七種二諦,藏通別圓,這地方還真不好完全去對應啊。

五種一切智,是照兩種真諦,這兩種真諦好對應。就是五種一切智,照三藏教的和通教的兩種真諦,也是照別教的、圓入別、圓教的三種俗諦,這就好用了。前面的四種俗諦就是什麼呢?圓入通、別入通了,俗諦。

五種道種智,五道種智是照什麼呢?藏教、通教、圓入通、別入通四種俗諦,大家記一下。五種一切智,是照三藏教的真諦,通教的真諦,也照別教的俗諦,圓入別的俗諦,圓教的俗諦。

五種一切種智,是照五種真諦,這五種真諦就不包括藏教和通教,只照後五種真諦。大家明白吧?明白這個意思了吧?這裡是四加三,這是二加五,看清楚了嗎?這是四,俗諦是四加三,真諦是二加五,看見了吧?隔行了啊?隔了一行,四種俗諦,這裡是別、圓入別、圓三種俗諦,然後這裡是兩種真諦,加上後面的五種真諦,所以它這數字就對應上了。

當然仔細再分別的話,我這人就老是胡思亂想,想的不一樣,我不是這麼簡單看,我認為前面說的這個的話,我比較容易接受,就是照這個權智和七種二智照四種十二因緣,這比較容易理解,知道嗎?就是前面的實智相對於後面的實智來說,它是屬於權智,前實不是實,前實反而變成權,因為它相對應的是後面的權,相對於後面的權實。前前為權,後後為實,大家就明白這個意思。

那麼反過來也是一樣的,既然是五種三智,那五種三智裡面,你就不能簡簡單單用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去劃分了,不好劃。

因為你這種道種智跟後面的道種智它的範疇是不一樣的,大家明白嗎?前面的一切智跟後面的一切智也是不一樣的定義,哪怕是一切種智的定義都不完全一樣,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嗎?所以說你簡單說它去照這個十二因緣境,哪兒能說專對應的都是同樣的這個範圍的十二因緣境呢?可不是這樣的,是不是?大家想想,明白這個意思,那就好。

所以咱們就是說,主要還是從這個智慧上去分別就可以了,用權實兩種境界你就知道了。三智也沒什麼問題,但是三智不好判斷。二智也沒什麼問題,二智更好判斷一點,一個權智,一個實智。

三智反而容易把人弄亂了,那麼照的境界也是一樣的,他哪兒是說就恰好就對應的是一樣的境界?沒有。比如前面的這個道種智,別教的道種智跟圓教的道種智能比嗎?圓教的道種智,可能弄得不好,你別教的一切種智你都比不過人家,說得不好聽一點。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你的一切種智是你的最高的一種智慧,但是跟別教跟圓教的一切智甚至道種智比,你可能都還不如。

為什麼呢?圓教是一智皆有三智,一即三,三即一。所以說,他有三智,實際上是一種智。但別教呢?三智就是三智,先一切智,再道種智,再一切種智。即使是一切種智,他也不究竟,最多他的智慧相當於圓教菩薩第二行的階位,那麼第二行的一切種智,到了圓教,跟它最低的一切智比,比不過啊!

你不要不服氣,我告訴你,因為人家說是說一切智,實際上一切智就是道種智,道種智就是一切種智。就跟那個圓教的三觀一樣的,「空,一空一切空;假,一假一切假;中,一中一切中。」你呢?先空、次假、後中,空就是空,空不具有假,假就是假,假中哪兒還會有中呢?即使有個中,中還不完整,不究竟圓滿。那麼好,人家雖然說圓教的空,一空一切空,它空中是包括假和中。既然包括假和中,它這個假和中還是圓滿的中,我告訴你。那麼好,它的空比你前面的別教的中智還更高。

大家好好去思考一下啊,我這個思路相對是比較科學的,比較有道理的。當然你要說從這個文字上現在去講,照什麼二諦可不好說了,沒法去說,你要說出來下面還得加註釋,怎麼怎麼著。這個情況照多少,那個照多少,同樣都是一種智慧,照的不一樣,因為有五種道種智,有五種一切智,有五種一切種智,哪兒是這麼容易都是照呢?照的不一樣的。

再往下走,【一如實智,是照佛界十如性相,又是照不思議十二因緣,又是照無作四諦,】

這方面比較容易理解了,照佛界十如是,既然是一如實,如實智,這就是指最高的智慧。圓教的如實智,它能夠照佛界的十如性相,也能照不思議十二因緣。如果嚴格講,應該照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應該後面再加個不生滅十二因緣。如果不思議生滅十二因緣這個如實智的話,那就不叫如實智了。

它不思議之中竟然還有生滅?它可不如實啊?是吧?還不夠實在,還不夠真實。照無作四諦,這是圓教的四諦。

【又是照五種真諦,】實際上照這五種真諦,就大概這麼說而已。實際上它真正能夠照到圓教的真諦。【又是照五種中道第一義諦。】它是從這個三諦來說。實際上你這個五種真諦,前面通教、別教,他們的真諦哪兒能跟圓教的真諦比呀?比不了。但是它能照,沒問題。但是它主要照的真諦,它真正所對應的是圓教的真諦。第一義諦也是這樣的,它真正對應的是圓教的第一義諦,中道第一義諦。

【無諦無說,與十相性「如」合,】無諦無說,與十如相,十相、性「如」合,跟它相合。【與不思議十二緣滅合,與四種不生不生合,與真諦無言說合,與中道非生死非涅槃合。】這是說無諦。既然是無諦無說,那麼它就與十相性,十相性後面加了個「如」字,大家知道這個如,如就是講空,不可說。講到空的話,就是不可說,跟這反而相合的。

但這簡單也就這麼講,實際上我也不能完全認同,到這裡我又得說話了。

無諦無說什麼境界?僅僅就跟「如」合嗎?我覺得應該跟「是」合更相應,跟十相性「是」合,講「如」合也可以,但「如」合還不夠。如「是」合,「是」才代表中道實相。難道無諦還僅僅只相當於空嗎?可不僅僅呢,無諦是空假中都有,它只是不用言說而已。

與不思議十二緣滅合,應該是不思議不生滅十二因緣滅。應該是這樣的。

與四種不生不生合,這倒是可以。與四種不生,哪四種不生啊?就是四種都不能說。生生不可說,生不生不可說,不生生不可說,不生不生也不可說。四種皆不可說。生也即是無生,無生也即是無生,無生,生和無生還是無生。大家一下就弄反了吧?搞不清楚了,是吧?就是四句。

我們認為有生滅的,實際上是無生滅。如果你執著有個無生滅的話,對不起,又要被否定了——還是不生,連這個無生的道理你都不能執著,叫無生無生。然後有些人可能說:既然又不是生,也不是無生,那麼好,是不是還有個生與不生呢?亦生亦不生呢?它又是生,又不是不生——對不起,又不對了。

最後你說不生不生,是不是就究竟了?生也不生,不生也不生,也不對。你就是生也不是,不生也不是。說亦生亦不生也不是,說不生不生還不是。反正你怎麼說都不是。因為它無諦無說嘛。你怎麼去講,怎麼去定義,都有問題所在。

與真諦無言說合,當然它可以與真諦無言說合,真諦主要代表無言說,空嘛,是吧?實際上你說中諦的話,它就一定得有言說嗎?也未必。

與中道非生死非涅槃合,所以它這裡來個中道第一義諦,非生死非涅槃合——這才是真正的合。你說無言說,言說肯定是不對的。有言說的話,肯定就會落於文字相。但是你如果要真正執著就無言說那才是對的——那也不對,明白嗎?又把你這個給否定。

所以說非生死,叫非二邊。有些人:那不說——你不說就代表你就對嗎?好像你顯得多深沉,好像多明白嗎?未必。你說出來好像就顯得你多高嗎?也不行。說得天花亂墜也不代表你多高。它是高的就應該是高,它不用去說,或不用不說去表達,它應該就在那裡。當然這個事情有時候不好判斷,反正不是佛來的,肯定都是有問題的。

就跟維摩詰居士,咱們這是維摩講堂,誰來了都得被剋一頓。舍利弗來了,被批評一頓;目犍連去了,被批評一頓。所以這大阿羅漢只要去,都受過他的教訓。所以維摩詰一旦生病之後,他們都不敢去,害怕了。

不但是聲聞弟子不敢去,很多菩薩都不敢去。好多菩薩曾經也被維摩詰居士教育過。他說,我去看病,釋迦牟尼佛讓他們去看病,去慰問,都不敢去。說我以前就被他教育過,現在去看病,弄得不好又得受教育。受教育了多沒面子,倒不是自己沒面子,你佛派去的使者去慰問他,結果你跟他的地位呀,跟他的境界不相當,說不上話,一說話就是錯,知道嗎?

後來沒辦法,佛就說:文殊菩薩,你去吧。只有文殊菩薩才去得了,他跟維摩詰居士旗鼓相當。在佛座下的弟子,只有文殊菩薩才沒受過維摩詰居士的教訓,其他都受過,所以說大家都不敢去。後來文殊菩薩說:行,那我就去吧。其他弟子當然也都跟著去了,有他帶頭就不怕了,是吧?

所以這裡面就反應這種思想。就是你真正沒有這個境界的話,你不說話,你不用說話,別人看得出來。你不要以為你不說話,好像就顯得我多深沉,不犯錯誤,我不說就不犯錯誤——你不說也錯,你心裡在想什麼,人家都知道。

你不說話,心裡在想,知道嗎?就是你這個東西往人家面前一擺,你這大原形,一下就看出來了。你自己還看不出你自己來呢,人家都看出來了,到底長什麼樣——不是表面上的模樣,內心的這些見思惑、塵沙惑,什麼東西,一大堆,哎呀,太多了,亂七八糟的東西。

你說,那就更麻煩了,本來裡面的東西不倒出來還好,還表現出來,還到處散發,更污染環境。所以說我們世間人的差別都是這樣的。有些是現行,有些沒現行而已。可不是嗎?有些是種子,暫時還沒有遇到因緣,沒產生現行。有些是現行了,也不願承認,還不知道,還覺得自己了不起。都是這樣子的。

【如此等諸智,傳傳照諦。】

算了,也不休息了,沒時間了,講來講去時間就忘了。

傳傳照諦,就是相互之間,你可以照他,他也可以照你。就一種智,可以照諸境。一種境,可以被多種智慧所照。大家明白嗎?打個比方,你這雙眼睛,既可以看北京,也可以看上海;可以看國內,也可以看國外。你只要到處去,都可以看。那個境界放在那個地方,它就等著你們去參觀的,去看的。

【諦若融,智即融。】如果對一個真理的理解能夠明白的話,那麼你照見真理的這些智慧自然也就融和了,就是我們說「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你得認識到一切萬事萬物宇宙萬法之中,它都有真理的存在,它實實在在地都擺在那個地方。但是你如果沒有智慧,你就看不見。

你認為每個東西長的是不一樣的,你看到是有差別的,是因為你本身長的有差別的眼睛,是你內心有這個差別的煩惱,有種種執著。所以外在的境界在你面前成相的,它就是有差別的境界。

大家明白是什麼意思嗎?就是你能夠見到的,是跟你所應該見到的是什麼呢?相稱的。然後最終所見到的之後,進入你自己所能見的這個眼睛或者說六根之後,你產生的反應,也是跟你自己本身的這種智慧,或者是這種能力,又是相應的。又有先天的,又有後天的。先天就有很多的局限性,後天又重複性地犯錯誤,你說什麼時候能解脫?就這個意思啊。

【智、諦融,名之為妙。】智融了,境也融;諦融了,智也融;智融了,諦也融。就是這樣子。

打個比方,佛看一切眾生,眾生皆是佛。那麼佛,是代表智融,眾生是所看到的境界,是佛所看到的境界。本來眾生是有差別的,按我們理解是有差別的,但是,差別的眾生到了佛這裡,竟然皆是佛,融為一體了,沒有差別了。是不是因為智融,所以諦也融。所以有智慧的眼睛、有藝術家的眼睛,看一切事物都有藝術的一面,都有美的一面。

像我們沒有發現美的眼睛,看什麼東西都不美,或者這個美,或者那個不美,是吧?他不能融。反過來也是這個,諦融,智也融,但是諦融智融,諦本身它這個理上是融的。但是如果我們不通過學習佛法,去認識到它本身具有真諦、俗諦或者第一義諦的這個道理的時候,你怎麼去真正理解它真實的這種奧妙呢?如果沒有這個作為基礎的話,你怎麼相信你以後能通過自己修煉達成那種智慧,能夠完全地看明白它的這些奧秘呢?所以說,這裡面它都是相互之間相輔相成的。

就我們用另外一種境界,用另外一種方式,可能大家比較容易理解一點。比如當你的智慧不夠的時候,你可以求佛菩薩加持,當我們自己沒有了脫生死的時候,我們這個分別執著暫時一時半會是消除不了的,但是我們可以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呀,是吧?

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種清淨的境界,那種清淨的境界是佛的願力所形成的,他實際上應該叫什麼融呀?叫諦融。有這個淨土幫助我們清淨我們自己內心的心智。本來我們的心是不清淨的,但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因為有清淨莊嚴的國土,我們的心就變得越來越清淨了,這就叫諦融智亦融。明白這個道理嗎?因為外在的環境能夠改變我們自己內在的心靈,內外相互之間都是影響的。

【如此等,皆是方便說言稱妙、不妙。見理之時,無復權實,非權非實,】方便說言稱妙不妙,這裡這斷句都有問題啊,你說妙也好,說不妙也好,都是差別說,都是方便說,所以有妙和不妙的差別。如果真正見理的時候,哪兒有什麼權實的分別?哪有什麼妙的差別?無復權實也。非權非實,【亦無妙與不妙,】的差別,【是故稱妙也。】這才是真正的妙,這個妙叫什麼?絕待妙,也就是非妙非不妙,非妙非粗,這才是絕待妙。有粗就必然有妙,有妙必然也就有粗,這是相待的妙。

【七種二諦、五種三諦更相間入,】諦境之間也是相互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餘諸境亦有此意。】這就有點像什麼呢?《華嚴經》所講的事事無礙,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七種二智、五種三智既相間入者,餘諸智亦有此意,例自可作(云云)。】

諦之間,諦境之間能夠相互相入,能夠相互融入,智與智之間也能相互融入,這是最後做了個小結,是吧?講了個什麼呢?境妙。一個什麼呢?智妙。境有很多種,智也有很多種;境有很多的差別相,智也有很多的差別相;到了最終圓教這裡,一切境皆無差別,一切智也了無差別。

這個境界之中有其他境界的影子,那個境界之中也有這個境界的影子,相融相入,相攝相入。可以這麼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我們說的這個天帝釋的因陀羅網,一個珠子之中能夠徹見一切珠子,相互之間什麼呢?相互照射。

就像我們擺兩個鏡子一樣的,這個鏡子能照那個鏡子,那個鏡子也能照這個鏡子,這個鏡子不僅僅能照那個鏡子,而且能夠照到那個鏡子照到這個鏡子之中的重複的影像,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它會一層一層地又去照 ,奇怪,不是一次性地照,而是反覆地照,是吧?一次二次地疊加,就等於我們這個方丈室一樣的,第一次照只是看到這個鏡子這個位置而已是吧?這個鏡子所顯現出來的是這個鏡子跟它距離的一種影像投射到這裡去。

反過來呢?投射影像的那個鏡子,這個鏡子進入這個影像之後,它同時又能照什麼?又反覆照原來的這個鏡子,鏡中像竟然也能照實際之中存在的那個鏡像。鏡中鏡像,又能照實際中的那個鏡像。鏡中鏡鏡像……反正又一直反覆地照。

大家如果做個實驗就知道,這個鏡子越離越遠,因為它在鏡中,本身是我們看見這個視覺是有距離的,它跟原來本身這個鏡子的位置是往後退了,再往後退,再往後退,是吧?所以這個裡面重複的鏡子會越來越遠、越來越小。

所以世界很奇怪呀!是不是?我們就是用這個實驗,法藏大師用這個實驗說明,一切萬物之中皆具備一切法。如果你真正明白的話,它這些差別、它這些相互之間的一種隔礙就不存在了,時間、空間、大小,種種差別都不存在。不僅僅說是相貌差別不存在,個體與整體之間的差別甚至都不存在,這就是佛法所講的那種境界。

那麼具體應用到我們學習佛法,認識萬事萬物,認識世間法,認識出世間法,我們修學佛法,包括修學佛法怎麼去認識種種智慧,怎麼去修種種觀行,後面會講行妙,都是一樣的。

當然,如果不明白,沒學到那個程度,肯定相互之間就有差別,而且現在即使說沒有差別,你也修不了,你還是先差別修吧。你沒有差別,哪兒有無差別啊?是吧?道理上先學,但你修,還得一步一步地去積累,積累到最後的時候,才能跟你所明白的道理完全相應,我們叫按圖索驥,你先看那個圖,哎呀,好像那個圖就在自己的手掌上,從這裡到這一站有多遠,從這一站到那一站有多遠,有無數站,好像就這個圖就全部給你畫出來了,你就看到整個線路了。但是你要走的話,實際上還沒開始起步呢,且走呢,一步一步走吧!

下面是行妙,行妙我們只能有點點時間講個開頭吧。

諦妙、智妙,我們大家還稍微總結一下啊。諦妙是十妙之中的第一位,知道嗎?就是按我們認識所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用心去看世界也好,用眼睛看世界也好,用六根去感知這個世界也好,這個世界它應該是什麼樣的一個樣子?不是用我們凡夫的眼光去分析,而是用佛法,用佛菩薩他們的法眼、慧眼、佛眼幫助我們分析。

先告訴你,你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你先相信佛的眼睛就可以了。相信佛的眼睛,你雖然知道他本身是具備這麼一種真實的諦理,他原來的真諦,比如說,都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真,有俗,有中,但是怎麼才能真正地親證到或者證實到真和俗呢?你得修煉種種智慧,你得具足種種智慧。這個智慧,有相應的智慧,就能有相應的見識的這種境界,到達不同的地方,目的地。

下面就是講具體的修行了,怎麼才能獲得智慧呢?要修行,這個智慧也不是憑空就給你的。

【第三行妙者為二:一、通途增數行;二、約教增數行。夫行名進趣,非智不前。智解導行,】因為有前面的智慧,所以你這個修行才有了方向,智慧就像我們的眼睛,你的眼睛先能看清楚,眼睛先得擦乾淨,先得明亮,不要走錯路。但是光看不行啊,你還得走啊,才能到目的地啊!所以智是解,來指導我們的修行,智解導行。

【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涼池。】所以這三方面是什麼呢?完全是一個整體。境要正,我們對境界的這種理解要正確,然後用智目和行足,最終就能達到這個清涼池,就能成佛。先給你個目標,這個目標是建立在佛給我們指引的基礎上。

佛先給我們講,這個自性,每個人的自性皆是佛。你先相信就完事了,其他的你不要去管。然後呢?怎麼才能見到佛呢?要有智慧,要有修行,最終你就能見到佛。

【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解是修行的一個根本,算是一個基本吧!沒有解的話,你沒有辦法去起行。打個比方,我們要做件事情,你要有做這件事情的辦法,炒個菜知道要什麼東西呢,先買菜,到哪裡才能買到菜呢?回來摘菜,洗菜,切菜,怎麼炒?這都是有方法的,沒有鍋怎麼炒啊?沒有火怎麼炒啊?沒有油怎麼炒啊?都得用,這就是行。

行當然是具體炒的過程,做的過程。但是明白怎麼做的步聚,這就是智。光給你擺出來一看,一看這個圖,這個菜做得很好,很香,確實很好,你想做嗎?想做。佛想不想成啊?想成。怎麼成呢?告訴你成佛的步驟。理論上的就是智,修行實踐上的就是行。這樣講大家就比較容易了。行能成智,行能圓滿智慧,只有修行了,才能圓滿智慧。行和智都圓滿的話,最終什麼呢?也就能達到理了。

【故行滿而智圓。智能顯理,】前面這個智並不是說什麼東西都真正明白了,只是思想上明白了,我們說解智,有解智。最終的智慧是什麼呢?應該是證到果智,要證果了,才能是真實的智慧。智能顯理,有智就能照理,它就像一面鏡子,能夠照見真理。【理窮則智息。】既然真理已經達到最窮盡的地步了,已經證得無上的真理了,那麼智慧就不要再用了,智是用來照理的,達到理之後就不用智了。

為什麼不用智了?不用智是不是這個理就突然不見了呢?不會的,它一旦呈現之後他就永遠存在的,它不會再失去。然後,你說:那我們的智慧是不是沒有了呢?也不會。因為理都有了,智還沒有嗎?我們經常叫理智理智,正是因為我們的理還不夠究竟,所以我們的智慧很有限,有限才說明你的理還沒有真正地窮盡。

真正明白道理的話,他肯定就會有智慧。就是你還不完全明白,或者你這個明白不是真正證到理的理,證到理的話,這個智慧本身就是有的,因為理是根本。就像這個月,月亮的本體就是理,月亮它本身能夠發光的,實際上月亮是不能發光的,不要用科學去推究了啊,月亮能發的光就是智。怎麼照見?我們從哪個地方能夠登月啊?這就是行。

【如此相須者,則非妙行。】如果相互之間,你需要我,我需要你,需要先有行,才能智圓,需要智圓,才能照理,這都不是妙行。

真正的妙行是什麼呢?【妙行者,一行一切行。】它就不是次第的,一行之中就具備一切行。【如經:「本從無數佛,具足行諸道。」又云:「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當然這都是講最高的修行了,一行一切行。那我們現在的話,一行都成不了,你還一切行?

【又云:「盡行諸佛所有道法。」既具,復深,又盡。】你看,具足三個,既具足,又非常的深廣,又能夠徹底的究竟。【具即是廣,深即是高,盡即究竟。此之妙行,與前境智,一而論三,三而論一。】他實際上就是把行跟前面的境妙和智妙合為一體而說,分開來說它就是三個,合起來說三個就是一個。

【前境說如法相,法相亦具三,名秘密藏;前智是如法相解,解亦具三,如面上三目;今行是所行如所說,行亦具三,名伊字三點。】

實際上意思是說,他們本體是一樣的,一中有三,三中有一。前面說的是諸法實相,法相不是我們簡單說的,應該是「諸法實相」,這是境,這是理,對諸法實相能夠如實地去理解,「如法相解」,不要理解歪了,不要理解偏了,這是智。如所解去修行,「如所說行」,實際上就是如法相解而起行,這就是現在所講的這個行妙。

名伊字三點,實際上伊字三點就是摩醯首羅天,他臉上有三個眼睛,長三個眼睛,我們是兩個眼睛,他這裡還再長個眼睛,面上三目,伊字三點,伊字是寫著三點,這三點不在一個橫上,也不在一個豎上,它是在一個圓圈裡面,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圓圈一樣的,哪個是始點?哪個是終點?這個既是始點,也是終點。是個圓的話,它就沒有始點,也沒有終點。

要是一條線就麻煩了,一條線為什麼麻煩?這頭可能是始點,那頭可能是終點。要是中間的話,就不是始點,也不是終點。但是圓圈上面這些所有的點,你發現,它既可以為始點,又可以為終點,任何一點都有這種可能性。他是用這種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間,你不多,我也不少。

【若三若一,皆無缺減,】你也不多,我也不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故稱妙行耳。】當然,你要達到這種高度的話,你肯定得什麼呢?如法相解,如所說行。要知道諸法實相。你不知諸法實相,你後面怎麼去修這個行?你的行就肯定不是妙行。

所以我們修行的話,有時候,大家也不用太著急,知道嗎?先好好學佛法,先把佛法理解透了,你理解得越深刻,越廣大,這裡說的,越究竟,越徹底,你再起行,你的速度反而比別人更快,你的效率反而比別人更高。

你要是著急,剛學一點就趕緊去做,做不好,又得重新來,浪費時間了,耽誤功夫了,是不是?白花錢了,下面又回頭又得學,又學了兩點又去,不行。多學幾點再去做,一次就成功,時間也節省了,速度也快了,修行也更高了,這多好?所以學習佛法也是這樣的,你得了解種種佛法,不同的法門,不同的宗派。最後經過學習,經過思考,經過比較,然後才發現,哪種是你最可取的,然後再去修行。

【前對境明智,今亦應對智明行。若直對一種智增數明行,則行若塵沙,說不可盡,況對諸智各導眾行?則浩若虛空。得意亡言,不復可說。】就說哪怕是對一種智,說種種行,也是如塵沙一樣的多,如果對各種智來說種種行,那更是如虛空一樣的,說不可盡了。

【《釋論》云:「菩薩行般若時,以一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一法為行,攝一切行。或二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二法為行,攝一切行。乃至十法、百法、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或無量十法、百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行雖眾多,以智為本。智如導主,行若商人;】

打個比方,就說你如果真有這種智慧的話,我們要解決一個問題,可能會有種種辦法,會有不同的辦法。你具備這種智慧,你同時這樣走也可以,那樣走也可以,這樣解決問題也行,那樣修行也行,他根本的這個智慧不會太變。但具體在修行的步驟上,可能會做些調整,方式方法做些調整。

【智如利針,行如長線;智御行牛,車則安隱,能有所至。用此增數諸行,為前十如諦智所導,乃至一實諦智所導。若得此意,以正智導眾行,入正境中。此義唯可懸知,不可載記(云云)。】大概說這個,關鍵就是你要有這個智慧,你要有能力的話,你怎麼做都是對的。如果你沒有智慧的話,那就很麻煩,你最終就不可能成功。

【二、約教增數者。】我們首先看這個約教增數,增數就是從一到二,二到三,一個一個增加,從這個數字。

【若三藏增數明行,】這是三藏教的。【如阿含中:「佛告比丘:‘當修一行,我證汝等四沙門果,】你只要修一種行就可以了,就能證得四種沙門果,也就是聲聞四果。什麼叫作一行呢?

下面就說:【謂心不放逸。若能護心不放逸行,廣演廣佈,則所作已辦,能得涅槃。’又告比丘:‘當修一行,謂他物莫取。’】他物莫取,這多簡單?別人東西不要取,你就能證沙門果了。

【比丘白佛:‘我已知已。’佛言:‘汝云何知?’比丘白佛:‘他物謂色聲香味觸法。’】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你不拿別人東西你就能證果」。什麼是自己的東西?有沒有自己的東西呢?沒有!我們觸目所見,都是他物,是吧?所以我們不能執著於外在的境界,不能貪求於外在的這些色聲香味觸法,那就等於還是「心不放逸」嘛,心莫取他物,心莫取一切境,你一放逸,心就逃到其他地方了,你看其他地方,心就被它吸引住了。或者就因為它,有種種罣礙了,有種種執著了,是不是?

【佛言:’善哉!若能不取此六,即所作已辦,能得涅槃。’」】但說這麼說,哪兒這麼容易啊?你閉上眼睛也不行,是吧?閉上眼睛還在想,還在想,是不是?你把耳朵塞住,那也不行啊,心裡在聽,是不是啊?耳朵聽不見了,他想,我聽不見,我心裡聽,到底還有什麼聲音,自己聽自己也可以,是不是?所以這些東西他是遮不住的,說他物莫取,什麼都是他物,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是自己的。那你不取,你怎能不取啊?是自己的總會關心吧?

突然咬你一口,你肯定也害怕啊,是吧?趕緊躲開。你還「勿取」?一下就會取相,他就是取相,知道嗎?取就是執著。打個比方,你這個鏡子不要照萬物,怎麼能夠不照?是吧?心裡面這個鏡子不要起作用,不要起心動念,實際上就這個意思,一起心動念,就麻煩了。

【所言廣演廣佈者,以不放逸心,歷一切法,謂三界六塵,皆不放逸,得至涅槃。】所以我們心是時時刻刻都在放逸的。就是我們心中,比如禪宗說叫牛,是吧?就像牧牛一樣的,你這個心牛啊,老是到處跑,它待不住,它不會老實,說「你原地不動啊」,說不動,它立即就走了。

你只要背後一不管它,一不小心,它又走了,這就叫放逸。你要是有根繩子把它拴住,哪怕它不動了,這已經有本事了,是吧?什麼時候這根繩子都不用拴住它,這個心牛還老老實實都待在原地,它不動,那就真正高了。

第二,【增二數明行者,阿含云:「阿練若比丘,】就是阿蘭若比丘,在寂靜之處修行的這些比丘,【當修二法為行,】你看這就是說,修什麼呢?【謂修止、修觀。若修止時,即能休息諸惡,戒律、威儀、諸行禁戒,悉皆不失,成諸功德。若修觀時,即能觀苦,如實知之;觀苦集、苦盡、苦出要,如實知之,得盡漏,不受後有。怛薩阿竭,亦如是修。】

所以我們實質上就是說用止和觀來什麼呢?說明修行,總結修行的辦法,一個是止,止惡;一個是觀,這個觀的話,不僅僅是修善的問題了,他是觀察這個事物的本質,觀察它的道理。比如說這個苦、集,為什麼會有苦呢?是因為有種種煩惱,造了種種業。怎麼才能去離開這個苦呢?那好,就不要造種種業。那怎麼才能遠離煩惱呢?你要修種種法門。怎麼去修呢?那你就去修唄,修到法門成就,你就能出離苦海,這就是觀。觀察佛法,用正確的心,用正確的智慧,去觀照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這樣最終才能真正地解決問題。

怛薩阿竭,這個怛薩阿竭就是指如來,如來的一個稱呼,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就是指佛。佛也是這麼修行,才證道的,證果的。不要說你們,你們也是這樣的,佛也是從你們這樣剛剛開始修的。

下面,【增三數明行者,】就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謂戒、定、慧。此三是出世梯隥,佛法軌儀。戒經云:「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簡單就是把它歸納一下。但是分開來講,你要把它擴展出來,諸惡莫作,都不好做,什麼叫作惡呢?有些世間的人,哦,我們從來不做壞事——他說不做壞事,他認為惡的那個界定,跟佛法所謂的那個惡,那差得太遠,這個標準完全不一樣。按照佛法一看,他做的惡事太多了,他是以世間的、以他自我的一個標準來定義的。所以你先得學佛法,認識什麼是惡。真正在佛法之中定義是惡,它是比較高的、比較嚴格的一個界定,你都沒有認識到你犯惡的時候就已經犯惡了,犯惡了你還不知道自己已經犯惡了。

眾善奉行,什麼是善?你善惡先得分清楚。不但要分清楚,還得去做才行。最終才是自淨其意。自淨其意就有點兒相當於什麼呢?就是修智慧了。前面的話,大概還是戒、定,主要是戒,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主要屬於戒,自淨其意就屬於定、慧了,是諸佛教。

【諸惡即七支過罪,輕重非違,】哪七支啊?身三、口四,主要是行為上的、語言上的。

【五部律廣明其相。】天竺的,就是小乘的五部律,律分五部律嘛。最早是一部律,後來因為佛教產生一些分裂了,這個分裂當然並不是說不好,就是各種因緣,他這些弟子裡面有些地方往這邊去了,有些往西邊,有些往東邊,有些往南,有些往北,住的地方不一樣,時間長了,相互之間可能聯繫不多,或者見解不完全一樣,你執著於這個,他執著於那個,各自有各自的側重,各自修各自的法門,差別就越來越大了,變異就越來越多了,就分為五部了。

當然實際上根本的差別並不多,就是些細微的差別。以前給大家講過這個五部嘛,是吧?曇無德部、薩婆多部、彌沙塞部、迦葉遺部、婆粗富羅部之類的,五部。我們現在傳到中國來的主要就是一部,就是從四分律裡面出來的,四分律,主要是從曇無德部這裡面出來的。

【如是等惡,戒所防止。】就是這裡面所說的種種相,就是什麼才是犯了這種業相,輕重啊,種種罪過,犯了這個罪過,就是作了惡,犯了這些事,就是作惡。戒所防止,是我們所立的這些戒律他所防止的,是禁止你去這麼做的。

【諸善者,善三業,】善三業就是身語意三業。【若散若靜,前後方便支林功德,悉是清升,故稱為善。自淨其意者,即是破諸邪倒,】就是邪見,顛倒知見。【了知世間出世間因果正助法門,】正行和助行種種法門,【能消除心垢,淨諸瑕穢,豈過於慧?佛法曠海,此三攝盡。】就是用戒定慧來攝一切佛法,簡單就這麼說。

【若得此意,四五六七,乃至百千萬億法為行,攝一切行亦如是,是名下智導行也。】下智就是三藏教裡面說的。比如我們說四,用四來概括的話,用哪四種比較合適呢?

比如說,我們說四念處也可以,四念處不就是四嗎?五,五根、五力;六,六度;七,七覺支;八,八正道;九,九種禪法;十,十種智慧。反正各種都有,說十度的也有。當然這都是一種方便說法,就是你用種種方式,這個數字並不重要,但這數字它裡面所代表的含意,它修行的具體內容你要去學習。

今天我們時間也就到了,不多說了。說的具體的修行方法就是把這些東西通過數字來表明,就是我們平時所接觸的一切法門,都可以用數字來概括。

這裡有個問題。提問:「師父吉祥,《玄義》第二十九講云:【上上智觀者,觀受由觸,乃至行由無明。知十二支三道即是三德,豈可斷破三德更求三德?則壞諸法相。煩惱道即般若,當知煩惱不暗;般若即煩惱,般若不明。煩惱既不暗,何須更斷?般若不明,何所能破?暗本非暗,不須於明。如耆婆執毒成藥,豈可捨此取彼?】恭請師父開示其中的‘壞諸法相’怎麼理解?」

這裡不是剛才講了這個法相嗎?法相能壞嗎?壞不了,是吧?諸法實相你能壞嗎?你能破壞它嗎?你再作惡多端,你再像是邪魔外道,邪見再深,你都沒辦法破諸法實相。不要說破諸法實相,就是外在的法相你都破不了。它該因緣生它就生,該因緣滅它就滅。

它的真實相和它的緣起相,實際上你都破不了的。我們所要破的是什麼?修習佛法是破對這個法的一種執著,明白嗎?比如說我們對這個法相,它是假的,它是緣起的,它是虛幻的,它是無常的,但是呢?你執著於常,或者你貪求它,這就是一種執著——破的是這個!破的是法執,而不要破法相。法相你不用破,你也沒辦法去破。如果要破法相,那就有點兒像撥無因果了,知道嗎?

因果就是講緣起法嘛!因為有因緣,它才會生起這個法。所生起的這個法就是果,能生起的種種條件就是因。因果法你能破嗎?佛也不能違背因果法啊,所以佛也得順著這個因果律來救度眾生,化導眾生。告訴你作什麼樣的因就會有什麼樣的果,作善因有善果,作惡因有惡果。所以這些法相的東西他不能破,他破的是你對法的一種錯誤的見解和觀念。大家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了啊。

不僅僅對於佛法、世間法不能破,對於出世間法同樣也是不能破的。如果你真正明白出世間法最高的境界,你就知道法相是不可以破的。我們經常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這個捨,是捨執著,是對佛法的執著,並不是要壞這個法相。大家明白嗎?

打個比方,你沒有佛法你怎麼得度啊?你還壞掉它。有些人說:把書全部燒掉,我破壞佛法。你燒掉書,書是誰寫出來的?是誰說的?佛說的,你還能把佛給殺掉啊?破得了嗎?破不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真正的法是破不了的,你能破掉的只是外在的暫時的因緣法,實際上它不是真正的破。

真正的內心的問題,是我們眾生自己的煩惱和執著、愚癡和無明。所以你真正明白這些東西的話,反而這些煩惱啊,這些生死啊,或者我們認為這些負面的東西、障礙我們學佛的東西,能夠轉化成什麼呢?三道變成三德。

本來是煩惱道、本來是業道、本來是苦道,這是三道。十二因緣不就是講三道嗎?哪三道?比如煩惱道對應的十二因緣的什麼呢?講過的,大家可能又忘了,是吧?三支:無明、愛、取,這是煩惱道;行和有是業道;剩下的七支都是苦道。

大家就記住啊!記住!無明、愛、取是煩惱道,行和有是業道,什麼識、名色、六入、觸、受,它這些東西基本上都是屬於苦道,包括後面的什麼?生和老死,總共是七個:識、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其他就不說了啊,一時半會兒也容易弄糊塗,反正剩下的七個,就是苦道的七支。

這裡就說的三道即是三德,那麼煩惱道對應的就是般若德。然後業道對應的是什麼?解脫德。後面苦道對應的是法身德。沒有煩惱,怎麼證得菩提啊?是吧?沒有煩惱,怎麼成就般若啊?就是說,我們如果沒有問題、沒有困難來考驗你,你怎麼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呢?我們世間講「失敗是成功之母」,沒有失敗哪兒會有成功?沒有煩惱哪兒會有智慧?是吧?

人都是從大自然之中去學習的。遇到問題了,就在這兒琢磨:哦,我怎麼把問題解決了啊? 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智慧就出來了,以後就把它寫到書上:啊!這辦法不錯。這就是智慧。學習佛法也是一樣,佛法從哪裡來?也是佛通過修行之後,他發現有種種煩惱。

怎麼去除這個煩惱呢?用種種智慧的法門,就叫作般若。光有般若還不行啊,你得起行,得解脫,就得實踐,就得行妙,通過修行最終才能什麼呢?破除這些生死之業,不要造惡業了,要做什麼?造修行的業,知道嗎?然後才能解決這個。

修行的業才能成就解脫,因為你那些業最終給自己什麼呢?一個一個的繩索把自己給綁住了。

最後的法身德也是,怎麼證得般若真如法身,證得自己的佛性?是吧?你不要離開我們這個虛假的世界,你不要認為這個東西是真正的苦,沒有這個假的身體的話,最終法身從哪裡來?我們說法身遍一切處,一切法皆是什麼呢?佛!

一切處皆是道場,一切法皆是佛法。你如果認識的話,它立即當下就是,處處皆是淨土,是吧?「處處皆成華藏界,個中無處不毗盧。」所有的世界,所有的三界,都成了什麼?華藏世界,都成了佛的淨土。我們認為是生死的世界,原來是淨土。每一個人認為都是生死的凡夫,都變成了像佛一樣的,變成了毗盧佛,毗盧遮那佛嘛。

所以,不離開這些東西而得到這些東西。所以這裡說了,般若就是煩惱,煩惱就是般若。為什麼呢?沒有煩惱就沒有般若,所以煩惱也不暗,般若也不明。煩惱是黑暗的暗,般若是光明的明,是吧?既然那個不暗,就不需要斷煩惱;既然這個不明,就不需要什麼呢?修般若。

那什麼能夠破這個暗呢?是吧?當然我們現在還得破,並不是表達說不破啊!說不破是從理上去說,講三道即是三德,這是從理上,從事上你還得修啊!你這個理怎麼證得?要通過事修,通過修行,從事上起修,慢慢地去發現真理,去證得你這個佛果。

所以這裡說,這個耆婆執毒成藥,本來是毒,但是他卻變成了藥。這個毒如果能夠善巧地加以利用的話,毒能夠成為良藥,能夠治病,以毒攻毒嘛,是吧?

所以可以捨此而取彼嗎?沒有!打個比方,我們這個蓮華是在什麼?在淤泥之中才能生長,離開這個淤泥它能生出來嗎?生不出來,沒有另外一種蓮華是憑空生出來的,所以這裡說,「如耆婆執毒成藥,豈可捨此取彼?」就是這樣子的,我們既不能捨棄這個東西,不能離開它,但是呢?你千萬又不要執著它,大家明白什麼意思嗎?佛教叫不即不離。

說不離的話,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因緣條件,大家都在生死、在煩惱之中,是不是?你不能離開這個苦海,你就必須在這裡修行,這是現實的一部分。從理論來說,如果離開我們這個苦海,另外去找個什麼淨土,你實際上也是找不到的。

打個比方,你天生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嗎?不會的!是吧?你能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是因為你現在還不在西方極樂世界,你在其他的穢土,在三界之中,然後阿彌陀佛就建立那個淨土來接引你。你是從此土到彼土,從穢土到淨土的。

所以你本身修行的這個階段,是不能夠離開這個穢土而修行的。如果你本身都不需要穢土就直接在淨土,那需要阿彌陀佛幹什麼呢?你早都已經修成了,就跟佛是一樣的了,是吧?但實際上不會這樣子的,有沒有天然就已經成佛的?沒有。佛性是天然的,但是圓滿的佛沒有天然就出生的,都是經過無量劫修行才修成的。那麼修行,他的基礎在哪裡呢?都是在三界之中。

所以,我們想想啊,用這個比喻就知道,既然是這樣的,但是我們沒辦法,離不開的話還得修,但是修呢?又不能滿足於此,好好一步一步什麼呢?向著菩提大道,向著西方極樂世界,不斷前進吧!努力吧!

大概是這個道理啊!所以我們實際上從理上先要明瞭,理上明瞭只是一方面,更多什麼呢?事上要去修行,而且事上的修行,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和步驟,這個特別特別地重要,別光天天誇誇其談的,沒什麼意思啊,還得修。但是你不能說:那我就不學習——那不行,不思考也不行。即使你修不了,你先要明白這些道理,以後就會有用!

好了,今天就到這裡!最後請大家一起合掌,我們做一個迴向:

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

和南聖眾。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

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

南無阿彌陀佛!(三遍)

好,今天課就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