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講)

戊二、四禪定 分二:己一、釋義;己二、種類

己一、釋義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七十九頁,我們看戊二的四禪定。

我們前面講到欲界諸天,他們共同的修學是十善業,包括身業、口業的行為,也包括意業的調伏。所以身為一個天人,他應該是一個某種宗教的修行者,他已經不是一般的在那個地方跑來跑去的生死凡夫了,因為生死凡夫造不出這麼堅固的善業來招感天福。所以一般來說能夠生天都一定有宗教信仰。

天人當中其實還分成兩類,就是一般的天人跟天王。在經論上說,什麼因緣能夠生天王呢?他除了十善業以外,他要加修四無量心:慈無量、悲無量、喜無量跟捨無量。就是說,同樣十個人去造一件善事,如果你在善事的時候,你想要去幫助眾生的心特別強烈,慈者與樂,悲者拔苦,你不是說只是應付,反正大家集合你去我也去,你只是應付的,那你就很難變天王。天王的心,他是一種很強烈的慈悲心。第三個,他在造慈悲心的時候,是非常歡喜的,主動積極。他可以同時打幾十通電話,把大家集合起來,他願意在中間穿針引線,幫大家安排車子,安排飲食。就是他在慈悲的過程當中,他比一般人更加主動積極,他有大歡喜。第四個是捨心。這個很難,他造功德的時候不執著,當然他不執著不是說能夠修到像聖人一樣不執著,就是相對凡夫來說,他對名利心相對淡薄。這種人就有可能做天王。就在十善業的過程當中,加上很堅定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這是天王的果報。

前面的都叫作欲界天,也就是說,這個欲界諸天雖然快樂,但是他還有三種慾望:有男女的慾望;有飲食的慾望;還有睡眠的慾望。這些果報體跟我們一般人道的果報體都有三種特性,都必須要有男女、有吃飯、要睡覺等等。到了戊二四禪定的時候,這個四禪天,其實這個地方應該是天,不是定而已,應該是天的一種果報,不是修四禪定。四禪天的果報,已經沒有男女的慾望、飲食的慾望、睡眠的慾望,他完全是享受內心中殊勝的三昧樂。

好,我們看講義。先把這個前面的前言,把它念一遍。

言「四禪定」者,為行者厭離欲界「粗、苦、障」之感受,欣求上二界「淨、妙、離」之禪味,修習世間禪定,降伏世間五欲,使令內心歸於「凝然不動,心一境性」之狀態。於中就其定境之淺深,有四種差別,名「四禪定」。

他為什麼修禪定呢?

首先我們看看,他修行禪定的動機。他不是說為了要了生死或者成就佛道,他不是為了解脫,為什麼要修禪定呢?就是這個行者「厭離欲界果報的粗、苦、障」。就是說欲界雖然有很多很多身心快樂的感受,但是這個快樂的感受有三種過失:

第一個,粗,就是躁動不安。我們在欲界享受快樂的時候,身心是躁動不安的;第二個,苦。在受完快樂的時候,身心是一種逼迫的感受;第三個,障。這個快樂的獲得我們是不得自在,有很多很多外在因緣的具足,才有這個快樂的出現。所以欲界的快樂,有粗、苦、障三種過失。

這個修行者,他特別羨慕上二界,就是色界跟無色界禪定引申的快樂,因為這個禪定的身心會出現快樂,這種快樂,它是靜——它是寂靜的、安穩的;它是妙——它有無量無邊的安樂,週遍身心;第三個,他獲得快樂的過程當中是自在的,他自己可以作主的。

這是他修學禪定的動機。他希望能夠換一種快樂的模式,不希望那種粗重的快樂,他追求的是一種非常清淨微妙的快樂。他還是追求快樂,只是換一種更高級的快樂。這就是為什麼他願意去打坐,去修禪定的一個動機。

那麼他怎麼做呢?「修習世間禪定,降伏世間五欲」。禪定這一塊,我們在以後的課程「六波羅蜜」會講。為什麼禪定前面加一個世間呢?因為這個禪定只要沒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全部叫世間。就是禪定中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叫出世間禪定;只要沒有我空、法空的智慧就叫世間禪定,就是以有沒有智慧來判定這個禪定的性質。

以這個禪定降伏世間五欲,四禪天人他之所以沒有男女的慾望、飲食的慾望跟睡眠的慾望,他不是勉強把它脫離,在經論上說,他根本不需要。當我們沒有飯吃的時候,我們隨便吃一個饅頭就很滿足了,但是如果你經常吃一些很精美蛋糕的時候,你就不需要饅頭了。禪定的人亦復如是。他那個三昧樂一出現的時候,那是比世間的五欲快樂更加殊勝,所以他根本就不需要前面粗重的、很粗糙的快樂,是這個意思。他不是說把它調伏了,其實他根本就不需要了,他有更殊勝的快樂。

最後的功德,使令內心歸於「凝然不動,心一境性」的這種禪定的境界。「凝然不動,心一境性」就是在解釋這個禪定內心的相貌,它是不動的,它是專一的。

己二、種類 分四:庚一、初禪;庚二、二禪;庚三、三禪;庚四、 四禪

就著他的定境的淺深,有四種差別。所以古人說:禪中無慾,欲中無禪。只要你心中還有慾望,你就進不了禪定了。這個禪定的淺深有四禪:

庚一、初禪

我們先看第一個初禪。看看初禪的相貌,請合掌。

初禪,亦名「離生喜樂地」,謂行者禪定初成,內心已離欲界五欲,而生起初禪之喜樂。此中行者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氣息悉皆出入,入無積聚,出無分散,心中猶存覺、觀二種粗細之心理活動,是名「初禪」。

初禪,又叫作離生喜樂地。這個「生」指的是什麼呢?離開了欲界的五欲叫作生,他遠離了欲界五欲的需求。他身心出現什麼呢?出現兩種的感受「喜」跟「樂」。這個「喜」是比較粗重的,它是種粗重的快樂;這個「樂」是比較微細了。

在唯識學上說,這個「喜」跟「樂」就像一隻鳥,一隻鳥要飛到空中的時候,它振動它的翅膀,這個是比較粗重的動作叫作「喜」;它在空中飛翔的時候,它的翅膀只要保持平衡就好,那個就是「樂」。就是剛開始從平等的感受要生起快樂的時候,是先喜,喜是很粗重的。慢慢慢慢快樂到一個程度的時候,保持穩定的時候叫作樂,比較精細。所以他這粗細兩種快樂都具足。

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就是禪定初成。這個人他到過欲界定,到未到地定,最後才達到初禪,他也經過一段長時間的修行。他要修專注,要調伏慾望,要減少飲食睡眠,有很多的功課要做。這個時候,他那個初禪成就以後,就不再需要前面的粗重的五欲了。一個人在修禪定的過程,他要勉強自己調伏五欲。但是他得到禪定以後,自然不需要五欲,因為他有更好的東西。

所以在因地的時候他是調伏,在果地的時候叫作脫落,他自然就不需要。所以他產生這種初禪很殊勝的喜樂。這個時候——「身心凝然」,第一個他是寂靜不動;第二個,他身體會產生變化。前面身心凝然,是指他的內心狀態是寂靜不動的。這以下講他的色身變化,他的毛細孔開始自動地呼吸。他是怎麼呼吸呢?「入無積聚,出無分散」,特別的順暢。

這個禪定人,在止觀的書上說,他散亂的心慢慢地收回來。比方說, 他注意呼吸或注意佛號——心於佛號專一安住,心於佛號相續安住。我們一般是心光外泄,心的能量是散亂的,今天攀緣這兒,明天攀緣那兒。他把那個心的能量,慢慢集中起來以後,變成一個強烈的水柱的時候,你的身體產生變化。

第一個,最重要就是身體那個地水火風,風大生起了,你會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氣息,從丹田開始生起,然後慢慢慢慢週遍身心,它會有一種很殊勝的氣息。禪定的力量,那個氣息改變就是一個徵兆。所以一個人要得禪定,第一個先產生氣,精氣神的氣。因為他的精神集中,所以他精力的能量加強,由精轉成氣,由氣再提升為神,所以他的氣開始生起的時候,這是禪定的最重要的徵兆。他不需要靠鼻孔呼吸,他全身毛孔都開始呼吸,而且他的氣息是週遍身心。

但是初禪也有缺點。他有覺觀兩種粗細的活動。這個覺觀我們解釋一 下。

這個覺觀是怎麼來,為什麼禪定的喜樂當中又有覺觀呢?因為他是從欲界慢慢爬上來,欲界有貪愛煩惱,禪定是進不去的。你整天打坐,你只要煩惱沒有調伏,你進不去禪定。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關卡。所以他必須要修觀,觀身不淨。觀察我們色身是種種不淨物,充滿於身內,內相不淨;然後常流出不止,如漏囊盛糞,利用九孔慢慢排出來。所以他慢慢慢慢觀察,我們色身是不可愛樂的,這個時候他對男女色身的愛取,慢慢地調伏了,慢慢地他那個波浪調下來了,這個時候他才能由專注力跟不淨觀兩種加持力,從欲界而進入到禪定。

所以他這個覺觀,是幫助他脫離欲界,進入禪定的一個很重要的助緣。當然這個地方入了禪定以後變成累贅了。他前面透過覺觀的智慧,從欲界把他帶到初禪,但是他到禪定的時候,他這個覺觀的波動對他禪定的寂靜產生了干擾,我們到二禪就會說明。

大方向來說,我們可以知道,禪定的人有三種功德:第一個寂靜,第二個安樂,第三個自在。在欲界,寂靜跟安樂是永遠不共存的,有它就不能有另外一個,有另外一個就不能有它,所以在禪定當中他很難得,他身心世界是非常的快樂,但是他的心還是如如不動,還是寂靜安穩,這個是非常難。

其實這個四禪定四空定,它已經是介於安樂道跟解脫道的中間了。嚴格來說,它已經不是安樂道了。他不像欲界那種散亂顛倒的快樂境界了,但是他又不真的是聲聞、緣覺、菩薩那種出世間的解脫道,因為他沒有空正見。所以禪定這個四禪四空,剛好是介於安樂道跟解脫道中間的一個過渡。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禪定的修學者他認為他成就聖道了,因為他很多的相貌跟涅槃的功德是非常像的。比方說他同時具足了寂靜,又同時具足了快樂,這不是世間的快樂所能夠比的,已經有點像出世間的涅槃寂靜安穩樂,更重要的是他這種快樂不共於欲界,它是自在的——老僧自有安心法,八風吹來亦無妨。

我們娑婆世界的快樂,欲界的快樂要很多條件。比方說你喜歡吃餃子,你要身體健康,你要脾胃很健康,要有人幫你把餃子準備起來,你心情還要快樂,所以你要很多內外的因緣具足了,你那個樂受才會出現。不是說你福報大就會快樂,娑婆世界不是這樣,需要很多外緣的配合。禪定的人不需要。只要有一個地方讓他坐,他雙腿一盤,馬上能夠創造快樂,馬上進入禪定,自己就創造快樂了,他不需要別人跟他配合,不需要。當然聖人也入禪定,凡夫也入禪定,而凡夫入禪定是貪著禪定,不過我們看阿羅漢也入禪定,阿羅漢入禪定是要暫時休息。

在律上說,有一個阿羅漢,他遇到雨季的時候去托缽,經常把衣服淋濕了,淋濕的時候,把它曬一曬,曬乾的時候,他出去托缽又淋濕了。所以他覺得很苦惱,乾脆不去托缽了。但不去托缽,他沒有飲食滋養會死掉,所以他就入禪定。

當然阿羅漢入的定是很深的,叫滅盡定,是四禪四空的第九次第定。那麼滅盡定有一個問題,他入進去以後很難出來,因為它定太深了,所以他入定之前一定要咒願,你什麼時候出來,要先預設,要先設定一下。他說,我太陽出來的時候就出定。結果那場雨下了將近一個月,他入定太久,出來以後身體壞掉了,不能再用了,他只好入涅槃。

所以這個禪定,因為你不是一個天的果報,所以不能入定太久。如果你今天是生到了四禪天,天的果報你經常入定,你入個一劫兩劫都沒有事。但是你是一個欲界的果報,你是在欲界裡面修禪定,這個地方就很矛盾了。就是說,你的果報體是欲界的果報體,但是你的心入到四禪的定境,那你出來的時候又要面對現實了。你這個欲界的果報體,不能經常坐,他的氣血已經阻塞了,會導致不能用。你看《虛雲老和尚年譜》,他也有講到這一點。虛雲老和尚有一次入定入太久,出來以後他的腿癱瘓了,不能動了。後來他求迦葉尊者,迦葉尊者給他加持以後,才恢復原狀。

禪定,它是一種過人之法,它不是欲界的。所以說,他的這個禪定是快樂、是自在的,可以隨心地讓這個快樂出現,這是初禪。

庚二、二禪

我們看看二禪,二禪的禪定就轉深了。我們看二禪的相貌。

二禪,亦名「定生喜樂地」,謂行者厭患初禪覺、觀之渾濁內心,以種種因緣,訶責捨離,使令定境轉深,內心凝然,豁爾明淨,而生起微細之喜樂感受,是名「二禪」。

二禪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叫「定生喜樂地」。也就是說,初禪的禪定是不圓滿的。我們前面講過,初禪的人是透過覺觀的力量,修不淨觀,調伏他欲界的慾望,才成就初禪。但是他不淨觀的覺觀,對不淨相狀的觀照,他留下的後遺症也使令他的禪定不堅固。所以到了二禪的時候,他把覺觀去掉了,他的禪定轉深了。這個時候他身心的喜樂,就更加殊勝,他喜樂這兩種感受就更加強烈了。

我們往下看。說這個修行者,他厭患初禪的覺觀。這個覺跟觀他經常在那個地方覺,經常在那邊觀,渾濁內心。但是他已經把慾望調伏了,所以他能調伏的覺觀已不需要,所以他用種種的因緣來訶責捨離。他就告訴自己說,我一念心性,我不需要覺觀兩種作用,這個覺觀在我一念心中,就像長瘡一樣,如病如瘡如癰如毒,就像身體生病、長毒瘡一樣,我應該把它割掉。所以他不斷地用這種過失來訶責覺觀。我們知道諸法因緣生,你不斷地訶責它,這個法就不活動了,所以他這個覺觀的力量就消失了,作用就暫時不起了,這個時候禪定轉深,所以內心更加寂靜,更加開闊明瞭,乃至於色身出現更加微細、更加強烈的喜樂感受,這個就是二禪。

在止觀的書上說,初禪轉到二禪,就像一個人從一個小房子,從一個三十平米的房子轉成一百平米的房子,這房子更大,他的內心更開闊,裡面的設備更好。那關鍵是什麼呢?他把心中這種覺觀的活動停掉了,他訶責它,停掉了。所以二禪禪定的定境更加寂靜,更加的法喜快樂。

庚三、三禪

三禪,亦名「離喜妙樂地」,謂行者復厭二禪之喜心湧動,定不堅固, 以種種因緣訶責於喜。喜心既滅,定境轉深,綿綿之樂,內心湧發,樂法增長,週遍身心,於世間有為之樂,最為第一,是名「三禪」。

三禪它的另外一個名稱,叫作「離喜妙樂地」。他離開了這種粗重的喜,而成就更加微妙的樂。我們往下看就知道了。說這個行者他把前面的覺觀給消滅以後,在二禪出現的殊勝的喜跟樂,但是世間的快樂都是常則生厭,他就開始厭惡這種喜心太粗重,在心中經常波動,它干擾他定境的寂靜,所以他就以種種因緣來訶責喜。他就觀想我一念心性,我根本不需要這個喜的感受,它如病如癰如毒如瘡,就像我身體長瘡一樣,這個瘡對我來說一點都沒有好處的。他就用這個過失來訶責這個喜,慢慢地這個喜的感受的活動就消失掉了。這個時候定境轉深,而且色身有綿綿不盡的快樂出現,從內心發動出來。這個快樂不是從外來,是內心發動的,從定境的三昧裡面發動出來的,樂法增長而且是週遍身心。諸位要知道,所有的禪定的快樂都是週遍身心的,世間的快樂都是局部的,欲界的快樂都是局部的。在世間有為之樂當中,最為第一,是名「三禪」。

不過三禪,在四禪八定裡面,是最危險的地方。佛陀警告所有的佛弟子,盡量不要入三禪,乃至於聖人都要小心,除非你是一個初地菩薩。諸位你要知道,三禪的快樂,在經論上說,如果你沒有證得空正見,一進去你就跑不出來,你肯定被三禪的三昧樂所醉,你根本跑不出來了。

所以在整個阿羅漢裡面的修法,他要入三明六通八解脫,他八解脫裡面是跳過三禪,連阿羅漢都不輕易入三禪,雖然他有空正見,但是三禪的快樂實在太殊勝了。阿羅漢的八解脫是包括前面的初禪二禪三禪,還有四空,還有滅盡定。所以阿羅漢不在三禪裡面修法,不在三禪,因為三禪的修法,你根本沒辦法修法,那個快樂的衝擊太厲害了。所以它是有為快樂當中最為第一,就世間的有為樂最為第一。再往上升就是涅槃樂了,但是涅槃的快樂它是寂靜的。

諸位!你要知道一個觀念,只要一個東西,它的口味是很重的,就不能持久,時間長了你就會厭惡。這就是為什麼到了三禪,世間快樂最為第一,它還要往上升,因為只要是快樂,它就是擾亂內心的。所以到四禪的時候,他覺悟到這一點,他已經追求那種沒有快樂的寂靜,四禪是所有禪定裡面最為殊勝的。

庚四、四禪

我們看四禪。請合掌。

四禪,亦名「捨念清淨地」,謂行者復厭三禪之樂法擾心,復以種種因緣,訶責捨離。樂既謝滅,不動真定,與捨俱發。此時行者出入息斷,苦樂不起,一心在定,如明鏡離垢,淨水無波,湛然而照,萬象皆現,是名「四禪」。

四禪又叫作捨念清淨地。他捨什麼念呢?他捨四種念。一個是覺,一個是觀,就是初禪的覺觀,他也捨掉二禪三禪的喜跟樂,他捨掉四種念覺觀喜樂。他的心是什麼相貌呢?是一片的清淨,清淨而寂靜。

就是說,這個修行者,他常則生厭。雖然三禪的快樂是綿綿不斷週遍身心,但是它有個缺點,樂法擾心。經常修禪定的人,他最討厭人家干擾他的寂靜。所以這個快樂的法經常出現,雖然會帶給他樂受,但是同樣也對他產生干擾。所以他就以種種的因緣來訶責這個樂受,觀想這個樂受,如病如癰如毒,就把樂受給消滅了。

這個時候,「不動真定,與捨俱發」,他的禪定夾帶一種強烈的捨心。這個捨心就是沒有快樂也沒有痛苦,非常平淡的一個寂靜的力量。這個時候,「行者出入息斷」,他也不需要呼吸了。所以四禪他不需要靠呼吸來滋養色身,他也沒有苦樂的感受,「一心在定」。就好像一個非常明亮的鏡子,遠離種種的污垢。這個污垢指的是誰呢?前面的覺觀喜樂,就是禪定鏡子裡面的污垢。這個時候就像淨水無波——「湛然」,很清楚地照了,「萬象皆現」,是名「四禪」。

佛陀在經論裡面是以種種的因緣讚歎四禪。幾乎所有的聖人要成就聖道,都是在入四禪修我空觀,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成就初地、二地乃至於十地,四禪是最好的。但是如果是一個外道的行者,他沒有佛教的正見,他進入四禪,會有個缺點,會有個過失。因為四禪的境界跟涅槃寂靜是非常非常相似的,它沒有快樂的感受,也沒有痛苦的感受,不苦不樂,這個跟涅槃很像;第二個是產生廣大的寂靜,而且內心清楚明瞭,明瞭又寂靜,寂靜又明瞭,跟涅槃的境界很像。

經論當中講出一個公案說,佛在世的時候,兩個比丘在一起修行,有一個比丘證得四果阿羅漢,另一個比丘證得四禪。但是這個四禪的比丘,他沒有學教理,他以為自己也成就四果了。但是成就阿羅漢的比丘,也不好意思直接跟他講,因為跟他講,他不見得能夠了解。

有一天,這個阿羅漢就帶著四禪的比丘去托缽,經過一座森林的時候,阿羅漢比丘說:「你在這邊等一下,我去方便一下。」這個四禪比丘在等的時候,阿羅漢比丘就用神通力變現一隻老虎。突然間叢林草叢裡面跳出一隻老虎,四禪比丘看到老虎以後,嚇得滿身是汗,就趕緊跑。跑到一棵樹下,看老虎沒有追來,就稍微歇息一下。這個時候,他一回想,欸,我不是證得四果阿羅漢嗎?我為什麼還會害怕呢?有害怕就是有自我意識,所以他就知道,他沒有證得阿羅漢果。這個時候,證得阿羅漢的比丘就出現了。他向他懺悔——他增上慢。後來阿羅漢比丘就教他怎麼修習四果阿羅漢:你要在禪定當中修無常無我的智慧。後來這個人也證得阿羅漢果。

所以這個四禪是很容易產生誤解的——誤解為涅槃寂靜樂。一般來說,只要是要顯神通,一定要入四禪,所有小乘的學者,除了法身菩薩以外。法身菩薩是沒有什麼禪定跟散亂心,是動靜一如,這不思議境,這個大乘的神通力,那是從法身表現出來,這個不談。初地以下的菩薩、權位的菩薩乃至於四果的聖人,要成就神通,一定要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當然他禪定的淺深不同,他的神通力有所不同。

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佛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要害佛陀。這一天佛陀帶著諸位比丘要去托缽,提婆達多把象灌醉,一群像從正面衝過來。當然在這個緊急情況之下,諸位阿羅漢裡面有的是有禪定的,有的阿羅漢是沒有禪定的,慧解脫沒有禪定的,沒有禪定的人,他沒地方跑;有禪定的人,趕緊入禪定,就飛到空中去了。佛陀不可思議。佛陀他那個三昧力,他入慈心三昧,手舉起來,他的手自然出現五個獅子頭。大象再怎麼醉,看到獅子,就醒過來了,所有的大象就跪下去了,因為獅子的威德力。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阿羅漢的神通頂多隻能夠自保,遇到事情, 他只能夠往上空飛,他沒辦法說,我飛上去,同時調伏對方,那是不思議的禪定。當然阿羅漢神通也各式各樣。你看目犍連尊者顯神通,他的變化可以先顯 A,然後再轉換成 B,從 B 又轉換成 C,他這個神通還可以變化,那表示什麼?表示他禪定不斷地變化。有些神通,是要入到初禪去才可以顯現的,有些神通要入到二禪,有些神通要入到三禪、四禪。

一般來說,鈍根的阿羅漢,他神通只能夠顯現一個,他不能變。他要把這個神通顯現完了,然後出定;再入另外一個定,再顯現一個,他不能產生神通變化,他只有神通,不能變化。大阿羅漢例外,因為大阿羅漢他本身對法的執著相對比較少。

菩薩,他可以神通,又可以在過程用種種的變化,所以菩薩的三昧力叫作師子奮迅三昧。像獅子,他可以跳到一個山頭,又跳到另外一個山頭,再跳一個山頭。也就是說,大乘的菩薩他可以從初禪跳到三禪,他不要經過二禪;他可以從三禪又跳回初禪,或者從二禪直接跳到四禪,他三昧的變化是很快速的,叫師子奮迅三昧。

一般的鈍根阿羅漢做不到,鈍根的阿羅漢他一次只能夠做一件事情。你要我顯一個花,這個顯花的神通要入初禪,他只能夠從初禪裡面顯一個花。你說:「欸,你現在把花趕快給我變成一個蘋果。」他做不到。那他說:「慢!我要先從禪定出來,再進入另外一個禪定。」所以這個禪定有淺深、自在的問題。

當然佛陀的禪定,那不可思議了,那是不思議三昧。佛陀的禪定,他不用作意,八地以上就不用作意,無功用行。佛陀的心,他有一種自動控制的系統,他知道這個時候要現什麼三昧,他要現慈心三昧,入火光三昧,用無量三昧,他自己會顯現出來,他不要作意。

阿羅漢不行。阿羅漢要顯神通,他要作意一下:我現在要入二禪,然後就入二禪;我現在從二禪裡面出來,再進入三禪,要現什麼神通,他一定要作意,他必須用念頭來帶動禪定。佛陀的禪定是自然顯現,任運而成。

所以這個地方同樣是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跟捨念清淨地,同樣這四個本質,但是佛陀操作跟阿羅漢在操作這四個的時候,那有淺深、自在的不同,這個地方值得說明。

好,在欲界諸天裡面,相對來說,四禪還是比較好的,因為他撇開了欲界的放逸,也遠離了四空的暗鈍。四空定,整天像喝醉酒一樣,暗暗鈍鈍的。相對來說,他的心還是明瞭寂靜,尤其是四禪,他沒有快樂的干擾,他那種寂靜力更殊勝。

戊三、四空定 分二:己一、釋義;己二、種類

我們再看下一個,四空定。

己一、釋義

言「四空定」者,已無形色,名之為「空」;心無分散,名之為「定」。謂行者厭患色塵,如鳥之在籠,不得自在,故而攝心諦觀,思惟「四無色處」,逐漸滅除一切對外境之感受及思想,以達「清淨無染,虛空寂靜」之精神境界,名「四空定」。

四禪定,一般來說到達四禪的人,如果是佛弟子,他有佛法的無常無我的智慧,他應該這個時候就入了聖道。等他入了聖道以後,他就不修四空定了,因為他成就聖道,不需要四空定了。

諸位!四空定它不是必經的過程。但是四禪,從聲聞法,小乘來說, 是必經的過程。從佛弟子來說,他不修四空定了,所以修四空定有兩種人:第一個外道,他喜歡修四空定;第二個,鈍根的聲聞人。這個人根機特別鈍,他一定要把四禪八定都修完了,才可以修學聖道,他一定要初禪到二禪,二禪到三禪乃至於把四空全部修完了,他才可以成就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他這個過程不走一遍,他是不能入聖道的。這種人的智慧就比較鈍,他不能有超越的情況。所以修四空定,兩種人:第一個是鈍根的聲聞人,第二個是外道。

好,我們解釋這個四空。四空定這個「空」是什麼意思呢?它沒有形 色,名之為「空」,應該說他沒有業果色。我們的色法有兩種:一個是業力變現的,這個色就固定了。你今生是個男人,你在這個壽命中就保持這個男人的色身;你今生是一個女人,你從小到大就保持這個色身,因為它業力沒有釋放完畢,你的色身是固定的,叫業果色。但是四空定沒有業果色,它只有定果色,叫作定自在所生色。

所以四空的天人,基本上今天你看到他,他可能是一隻小鳥,明天他可以化成一棵樹,後天他變成一個石頭,他沒有固定的形象,他完全是隨心,他心想什麼他就出現什麼形象,他沒有固定的形象,所以叫作四空定。

這個指的是它的「空」。

那為什麼叫定呢?「心無分散,名之為定」。他的心是專注的。

他是怎麼修的呢?說這個修行者,他厭患色塵。前面的四禪定,是討厭欲界裡面那個快樂充滿了粗重,充滿了障礙,充滿了逼迫的苦惱,所以他才修四禪定。四空定,他不是討厭那個快樂的粗重感受,他討厭色身。他說這個肉,這一個身體,這個幾磅的肉在那邊走來走去,對我就是一個累贅。「如鳥在籠」,就像這個籠子,把我們這個心關住了。我有這個色身,使令我心「不得自在」,所以他就非常討厭這個色身。

他就「攝心諦觀,思惟四無色處」,觀察廣大的虛空的色身。他就不斷地觀想:我就是那個虛空,虛空就是我。所以慢慢就把對於色身的感受跟思想給消滅掉了,達到「清淨無染,虛空寂靜」的一種精神狀態,名為四空定。

所以四空定,他的整個修行的動機,就是他討厭這種色身,他認為色身把他的心障礙住,就像鳥被關在籠子裡面不得自在。所以他整個修行,都是在厭離色身。只是由淺入深,安立作四空定,是這個意思。

己二、種類 分四:庚一、空無邊處定;庚二、識無邊處定;庚三、 無所有處定;庚四、非想非非想處定

庚一、空無邊處定

一、空無邊處定,謂行者厭患色如牢籠,不得自在,心欲出離,乃攝心諦觀,加功用行,破於色故,思惟「無邊虛空」之相。此定成已,如鳥出籠,自由自在,已無業果色法,惟存定果色法,名「空無邊處定」。

前面的四禪,他的色身雖然怎麼精妙、怎麼光明、怎麼莊嚴,四禪還是有固定的色身,只是那個色身特別的清淨美妙而已。但是到了四空,它是討厭色身,所以,他就厭患這個色身就像牢籠把他的這個明瞭寂靜的心給關住了,不得自在,他想要從色身的牢籠裡面跑出來。

他怎麼做呢?他就「攝心諦觀」,而且「加功用行」,他就今天觀,明天觀,一年、兩年、三年、十年,破除色身的障礙。他怎麼做呢?他跑到一個空曠的高處,他眼睛就取無邊虛空的相狀。把那個相狀取出來,取出了以後在心中就思惟:我的生命體一定可以把它變成虛空的相狀,我一定可以做到的,不斷地這樣思惟。思惟以後,「此定成已,如鳥出籠,自由自在」。他就沒有固定的業力所變現的色法,只有隨心自在的這種定果色,叫作空無邊處定。

這個無邊的虛空相狀,我們解釋一下。佛教的空,它是一個道理,是一個哲理,它是一個法。外道在觀這個空,他是執著一個相狀,它這個空是一個死的,它不是一個法理,它是一個相狀,這地方有差別。同樣是進入虛空,我們是進入空性,外道是進入空相,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空相,只要有相就是生滅法,就是生死輪迴了。空性是一個真理,那是解脫自在的,所以這個地方諸位要分清楚。外道他沒有佛法的傳承,他不知道怎麼去思惟「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從因緣生裡面去思惟一切法是自性空,他只是去取虛空的相狀,然後把自己觀想成虛空的相狀,最後把業果色給消滅掉了。所以這個人他也是相狀,只是說他活在另外一個相狀,一個更寂靜的相狀而已,所以他還是有相狀的。

庚二、識無邊處定

二、識無邊處定,謂行者厭「虛空」之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即捨「虛空」,轉心緣「識」。此定成已,心定不動,清淨寂靜,名「識無邊處定」。

前面的空無邊處定,它的修行的特點叫作厭色依空,他討厭色身,特別讚美虛空無邊無際的相狀,他厭色依空,依止空。這個地方是厭空依識。這個時候他虛空不要了。我們看看。

他說,他討厭虛空的相狀。為什麼討厭它呢?因為「緣多則散」。這虛空太廣大,範圍太廣,雖然會讓我色身的障礙消除了一點,但是讓我內心散亂,因為虛空太廣了,會破除我寂靜的禪定。那怎麼辦呢?他把虛空的相狀給消滅掉了。

他接下來幹什麼呢?迴光返照。他去觀察,我為什麼能夠緣虛空呢?我一定有一個明瞭的心,我緣這個明瞭的心不是更好嗎?我緣明瞭的心,我也可以脫離色身的干擾。所以他就緣內心那一念明瞭寂靜的心識,就是識無邊處定。這個時候把虛空的相狀捨掉了,轉而依止那個明瞭寂靜的心識,因為心也無相。同樣是無相,你向外攀緣是廣大的虛空;向內攀緣,是內心這種無相的寂靜的心。內心的心比較好緣,所以他就怎麼樣呢?「此定成已,心定不動,清淨寂靜,名識無邊處定」。

所以這個人更高明了,他捨掉外在的虛空,安立在內心的寂靜的心不動,這個叫識無邊處定,厭空依識。

庚三、無所有處定

三、無所有處定,謂行者復厭「識心」之無邊,緣多則散,能破於定,故捨於「識」,轉心緣「無所有法」;此定成已,空色雙亡,識心都滅,十 方寂然,迥無攸往,名「無所有處定」。

前面是厭空依識,這個地方他空識俱滅。這個行者認為明瞭寂靜的心也不可以依靠,因為你經常依靠明瞭寂靜的心,緣多則散,破壞我的禪定。所以他把那個明瞭寂靜的心那個相狀也放棄了。那麼他的心放棄,他住在哪裡呢?住在無所有,他自己捏造一個無所有的相狀。他說虛空也靠不住,我一念明瞭的心的相狀也靠不住,這兩個都干擾我的寂靜。

怎麼辦呢?他自己捏造一個無所有的相狀出來,然後心就住在這個無所有的相狀。這個時候「空色雙亡,識心都滅」,內心寂靜的力量更強,而且「迥無攸往」,空空蕩蕩的,「名無所有處定」。這個人外不依空,內不依心,住在一個無所有的相狀,這個叫作無所有處定。

庚四、非想非非想處定

這個是整個三界裡面最高的境界了。

好,我們看。

四、非想非非想處定,謂行者捨前「識處」之有想,並捨前「無所有處」之無想,緣念「非想非非想」之法,具足而安住之。此定成已,諸想不起,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名「非想非非想處定」。

這個定其實是非常矛盾的。他有時候是非想,就是無想;有時候是非非想,非非想就是有想。這個非想,無想指的是什麼呢?是前面的無所有處定,是非想;但是他有時候又有想,有想是包括前面的空無邊跟識無邊都是有想。

他的心一下子有想,一下子無想,怎麼回事呢?我們來看。這個修行者,他捨離了前面的識處,這是虛空,這個「處」就是虛空——空無邊跟識無邊的這種有想。他覺得空跟識的了別活動障礙他的禪定,但是他又覺得無所有處的這個相想,就是無想,也不好。所以這個有為諸法是常則生厭。

那他怎麼辦呢?他就緣念一個相狀。這個也不是有想,也不是無想,這個不是有想也不是無想的相狀,就在那個地方,住在那裡。這個時候諸想不起,想也不生,不想也不生,「如存不存」,這個心識的活動,好像有,又好像沒有;「若盡非盡」,這個心識的活動,好像斷,又好像沒有斷,名「非想非非想處定」。

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他的心識幾乎是停止了,他前六識幾乎是停止的,表示說還是在活動。在唯識學上說,這個入非想非非想處定的人,就好像是一個微細的流水,你眼睛看沒有流動,但是你丟個稻草,你看這個稻草是輕微的活動,就是這個非想非非想處定,他能夠入八萬大劫。

四空定,佛陀對它是訶責的,因為它是暗鈍。所以智者大師給四空定一句話,說是「為三昧酒所醉」。因為你在那個地方,一下子虛空,一下子識;一下子有想,一下子無想,你根本對解脫沒有幫助。蕅益大師給四空定一個評語,叫作「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認作本來人」。就是說這個四空定完全活在自我的相狀,這個自我相狀是生死的根本。四空定的這個癡人,把愚癡的四空定當作本來面目安住。他不知道只要有相狀,只要你想出一個相狀,這個相狀就是生滅的,他不知道這個道理。所以佛弟子是不入四空定的。

一般來說,諸天都有個共同點,四禪除外。這個欲界天也好,四空天也好,在死的時候都很痛苦,幾乎沒有例外。欲界天的痛苦,來自於他福報享盡了,因為,在《楞嚴經》上說,這福報花費得超過了。所以欲界天死的時候,因為他禪定還在,他的神通還在,他會知道他來生要變成一隻村莊的豬,或者做一頭牛、一隻羊,他心裡是非常恐慌的,但是他又沒辦法改變。他會預知來世的果報到三惡道。所以欲界諸天他直接墮三惡道去。

四空定他有什麼過失呢?他會說他也沒有享受快樂,他也沒有損福報,但他容易起顛倒。四空定在死亡的時候,他會起一個重大的邪見,他會謗佛、謗法、謗僧。他說原來世間沒有涅槃,這些佛陀都是打妄語,我證得了四空定,竟然還會失掉,世間上根本沒有真理,沒有涅槃,沒有佛陀,沒有聖人,生死輪迴是不能改變的,沒有一個人可以離開生死輪迴。這種謗佛、謗法、謗僧,四空定是直接到地獄去了。因為他受的刺激太大了,他在八萬大劫當中,他每一刻每一秒都認為他已經成就了聖道,結果突然間暴風雨來的時候,業力的風一吹,那龍卷風一來的時候,把他的四空定全盤破壞了,他內心的沮喪跟傷心是不可思議的。

諸位!我們在娑婆世界活了七八十年,我們死的時候都很不甘心,只有七八十年。他在那個定境活了八萬大劫,你可想而知他失掉的時候,他內心的那種不甘心。所以這個四空定,他也很容易墮落,他的墮落來自於邪見。

四禪好一點。但是如果沒有聖人的無常無我的智慧,在四禪定也容易去貪著三昧樂,也有問題。這個就是我們講到諸天。這個諸天已經把世間的快樂操作到極限了,從一種痛苦而轉換成快樂,從快樂轉換成寂靜、享受。就像一個人喝果汁喝多了,他鳳梨汁也喝過,蘋果汁也喝過,最後喝白開水,寂靜最好了。諸天就是這種心情,常則生厭。但是這種寂靜,它又不是真實的涅槃,還不是真實的涅槃。

我們今天上到這裡。

我們下一堂課,會把人天業果的五戒十善的法門,還有諸天的法門作一個研討。

好,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