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八十七頁。我們講到六度法門,這是菩薩道的六度。

佛教的修學,從淺入深,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主要的次第:

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的時候,第一個修學的重點,叫作「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這是第一個階段。

我們剛開始在佛教的修學,是改造我們身口意的行為,就是業力的行為。既然面對的是我們的善惡業力,它一定帶有相狀。你心中沒有相狀,你是不可能去改造業力的。以佈施來說,我們今天要做義工,要做佈施你一定有個所緣境:你是針對哪一個道場,針對某一個人來修佈施,來做義工。但是,這個時候的相狀會有問題,因為當我們的心接觸相狀的時候,會產生三種力量:

第一個是感受。這個感受它沒什麼道理的,它完全是業力。我們前面說過,只要有感受,就有業力。所以我們剛開始的佈施,是受感受的牽動——我對他感覺不好,我就沒辦法佈施了。

所以我們剛開始在修習善法的時候,是選擇性的修善。因為你一定是先有感受,感受以後牽動了想像,然後打妄想,安立名言,帶有個人的情感,最後產生執取。也就是說,我們剛開始在修習善法的時候,是帶相修行。我們對這個相狀,先感受它好不好,然後再打一些妄想,最後就住在這個相狀,心有所住。

所以說,我們剛開始所修的善業會帶有兩個過失:第一個,不得圓滿。一個剛學佛的人,你很難創造一個廣大的功德,你很難的。我們剛開始修學佛法所積集的資糧是少得可憐,不管你花多少時間,因為你的心不廣大,因為你深受感受的影響。所以我們剛開始在造善的時候,是付出太多,得到太少,因為我們的心理素質太差。

所以一個剛開始修學的人,他頂多是一個慈善家,他還談不上是一個宗教的修學者,因為他心裡干擾太多。他心裡面充滿了感受,充滿了妄想,充滿了執著,幹不出什麼大的功德,沒辦法的。所以我們剛開始這種帶相的修學很難圓滿,這是第一個不得圓滿。

第二個,更嚴重的是不得清淨。我們雖然造了善業,但是也帶動了內心的煩惱跟執著,也就把十二因緣裡面的生死業力給啟動了。所以我們在創造善業的時候,也付出了生死輪迴的代價。就好像說,我們吃一個美好的蛋糕,雖然善業會創造安樂的果報,來生讓你受用,但是你受用的時候,「初雖美味,終成大患」,這個蛋糕是有毒藥的。為什麼會有這個結果呢?因為你因地不清淨。所以你得果報的時候快樂,但是這個果報帶業,你在享受人世間快樂的同時,必須要付出三種代價:「以有煩惱故,有諸罪業故,有老病死故,非實安樂住。」人天的快樂是要付出代價的。所以我們剛開始的帶相修學是障礙重重,因為我們心理素質太差。

於是我們就從一種有相的修學,慢慢提升到一種無相行——「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這時我們一定要學習佛法。第一個階段只要有信心就夠了。你相信有生死輪迴,相信生死輪迴是由業力所主導的,善業招感安樂的果報,罪業招感痛苦的果報,剛開始你只要相信就好。但是你一旦要調伏心中的妄想,調伏心中的感受,你一定要看經典,因為日常生活給你的經驗已經不夠用了,你世間上所受的教育已經不夠用了。

所以我們慢慢地從佛教的學習,知道了人生是無常無我的,知道我們活在一個動盪不安的世界。我們的世界不是一個靜止狀態,是變化的,我們是活在一個動態的世界,所以沒有一個人有安全感,因為你不知道來生要去哪裡。所以我們依這種無常無我的智慧,讓我們的心跟相狀慢慢地脫離、脫相,做到無我相、人相的分別。

所以到了一定程度,你的心一定要靜下來——調伏愛取。當然這個調伏愛取,是先調伏愛,再調伏取。我們剛開始的修學要先思惟苦諦。苦諦也有相狀,你要先創造、觀想一個痛苦的相狀,讓你對三界極度地厭離,然後再修無常無我,調伏那個執著。

這時你就從一種動態的善業修學,提升到一種調伏愛取的修學,你的生命會開始靜下來。你可能會有一段時間拜佛、打坐、修止觀,你這個時候外出的時間也減少了,因為你開始在清理你內心的垃圾。這個時候你會從一種慈善事業,提升到一種修道的生活。這個時候叫「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你開始放下人世間我相、人相的對立,把心中的垃圾開始打掃乾淨了,這是一種解脫道的修學——無相行。

那麼從無相的階段,你可能會經過三年,可能經過五年,慢慢地房間整理得大致上乾淨了以後,你開始又把房間的門打開了,從空出假,重新面對眾生。你又接觸了相狀,但是你的心態已經不一樣了。你在面對相狀的時候,內心多了一種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開始走入了大乘。

所以,我們前面的人天乘是帶相修學,二乘是無相修學,到了菩薩道又帶有相狀,但是那個相狀會給你創造無量無邊的功德莊嚴,它不會給你留下過失。因為你的心理素質提升了,你除了信仰以外,多了一分智慧的觀照——內觀真如,外觀因緣。內觀真如,就是安住;外觀因緣,觀察人世間的不淨、苦、無常、無我,這叫作調伏。

所以我們從這種菩薩道,開始又回復到正常生活——「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但是這個時候的菩薩,他是一個覺悟者了,所謂的「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可能他看到的是昨天的青山,但是夕陽已經不是昨天的夕陽,因為他內心的素質不同。

我們現在進入到整個佛教最高水平的境界,叫作菩薩道。菩薩道的主修有六個法門,就是六度法門,我們叫作六波羅蜜。這波羅蜜叫作「度」,度的意思就是到彼岸,我們透過佈施乃至於智慧六種的法門,能夠超越生死大海,到達大般涅槃的彼岸,這叫六度。

六度它是有條件的。為什麼我們在人天乘的時候的佈施、持戒、忍辱叫作善業,有漏的善業,到了菩薩道為什麼叫波羅蜜呢?能夠有超越生死的力量呢?

這個地方,第一個總標六度所依很重要,因為他所依止的心態已經不同了,這是講講心態;第二個,再講到別示六度的行相,怎麼修六度才能夠圓滿;第三個,結嘆六度的功德。

戊一 、 總標六度所依  分三:己一 、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己 二、以大悲為上首。己 三、以無所得為方便。

我們先看總標六度的所依。就是用什麼心態來修習這個法才有資格叫作度,叫作波羅蜜呢?

菩薩道之所以能夠超越人天乘,是因為它從一種有漏的有所得心——貪求果報貪求功德的心,提升到大乘的菩提心。這個菩提心必須具足三個條件:第一個,一切智智相應作意;第二個,以大悲為上首;第三個,以無所得為方便。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一、一切智智相應作意。

我們先看第一個,一切智智。

一切智智,簡單地說,就是大乘空性的智慧,大乘的空正見。我們以大乘的空正見來相應,來做一個作意,這個作意就是觀照。一個菩薩要經常地能夠正念真如,安住空性。我們的心過去都是向外攀緣,所以我們抓了很多的相狀。這個相狀就刺激我們的內心,產生很多的感受、妄想跟執著,所以你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離相,要離一切相。

但是大乘佛法的矛盾在於:你既要離相,但是你又要面對相狀。因為你沒有眾生,你就沒辦法行菩薩道。你佈施、持戒、忍辱,一定要面對眾生。所以大乘佛法它難就難在:你要面對相狀,但是你又不能執取相狀,而關鍵就在這個空觀——空觀的智慧。菩薩道,你一定要先找一個安住的點,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你要安住在「何期自性,本來清淨」那個心性的本體,這個很重要。

我們看禪宗的傳承,五祖傳到六祖,是很關鍵的一個傳承。因為禪宗以前的修學是很雜亂的,初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是沒什麼太多章法,每一個宗派各自發揮,反正契機就是妙法,治病就是良藥。禪宗真正定出它的一個核心思想,是從六祖開始,為整個禪宗的修學定調,什麼叫禪宗,他把它的基本思想安定下來。所以五祖傳到六祖,是一個關鍵的傳承。

這個地方我們解釋一下。五祖要傳法給六祖的時候,他那個時候是要大家寫個偈頌。諸位!你們跟著五祖學這麼多年,你們把自己的心得寫一個偈頌,我看看你們的見地怎麼樣。

當時兩個人呈上偈頌,一個是神秀大師,一個是惠能大師。

神秀大師他的偈頌是這樣:「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六祖大師他的偈頌是:「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這兩個偈頌,它是不同的觀照。我們先看看神秀大師,他的中心思想在於後面兩句,就是「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這個人很用功,他很重視調伏,心中有塵埃就把它消滅掉,心中有執著就把它消滅掉。但這個缺點在哪裡呢?只有調伏沒有安住,因為他沒有看到生命的根本。如果你是活在「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你的修行就進步很慢很慢,你只是點狀的修學。

所以六祖大師的高明,來自於他看到了「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他看到我們生命最早的根本。雖然我們經歷過很多次的生命經驗,每一次的生命經驗都留下了很多不好的影像,但是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影像沒有真正染污我們的內心。所以我們還是那個明瞭的清淨心,那個本性沒有失掉,而這個就是我們的安住處。

但是我們也不能說神秀大師的方法是錯的。我們應該說,以六祖大師為根本,叫第一義諦;神秀大師「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頂多隻能夠稱第二義諦。它是先從「本來無一物」以後,你才有資格講到「時時勤拂拭」。一個人要站在「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對治煩惱,這個是大乘佛法非常重要的概念。你這個概念沒有建立起來,你菩薩道就走不下去了。所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是整個菩提心的根本。

我相信諸位很多人都受了菩薩戒,菩薩戒很重要的就是——你要得到菩薩的戒體,你必須要得到佛陀的一個因種。你如果沒有得到戒體,你所修的一切就不能叫菩薩行,那叫人天善法。而你要得到菩薩戒體,很重要一個概念,在菩薩戒裡面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諸佛是已成之佛,其體無別」,這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如果你不能夠在凡夫跟佛陀中間找到他們的共同點,你就很難得菩薩戒體了。

雖然我是業障深重,雖然佛陀是萬德莊嚴,諸位!你們認為凡夫跟佛有沒有交集?其實是有交集的。從因緣的角度,佛陀果然是萬德莊嚴;從因緣的角度,我們真的是業障深重。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種因緣的假相撥開,把佛陀的因緣假相也撥開,其實我們的體性是相同的,那個明瞭的心性是沒有差別的。

我們必須要找到我們凡夫跟佛陀最重要的共同點——現前一念心性,這個是一切成佛的因種,找到它你才可能得到菩薩戒體。你要從這個地方開始出發,因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根本——安住空性,離一切相。

己二、大悲為上首

這個工作做完以後,我們就可以做第二個工作,以「大悲為上首」。菩薩安住空性以後,因為他那個空是融攝一切萬法,具足一切萬法的,所以他發起大悲心,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安住空性是沒有相狀的,但是大悲心開始產生了兩個相狀,所以菩薩的心中只有兩個相狀而已:一個是佛道的相狀,他緣佛的功德相,激發自己上求佛道;一個是他緣眾生的苦惱相狀,激發自己盡量地去幫助眾生,下化眾生。他在清淨心當中,建立了兩個相狀來激發自己,上求下化,這是他第二個要做的工作。

己三、無所得為方便

第三個以「無所得為方便」。前面是講安住,這個地方講調伏。我們雖然安住空性,但是我們有習氣,理可頓悟,事要漸修,所以這個時候菩薩不斷地思惟苦諦,不斷地思惟無常無我,來調伏自己的愛取,不斷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所以在六度當中,也就是說你開始行菩薩道的時候,你心中要先建立三種力量:第一個,安住力——安住空性;第二個,調伏力——思惟苦諦、調伏愛取;第三個,引導力——引導到佛道,引導到淨土。這個時候你就有資格來修習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的法門。

我們前面在修習人天善法的時候,是不要求你什麼心理素質的。你只要有歡喜心、有信仰就可以修行。菩薩道除了信仰以外,它多了智慧跟慈悲這兩個。智慧是安住跟調伏,慈悲就是引導。

這是我們修菩薩道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止——就是我們的菩提心、空正見。

戊二、別示六度行相

分六:己一 、佈施度。己 二、持戒度。己 三、忍辱度。己 四、精進度。己 五、禪定度。己 六、智慧度。

己一、佈施度  分三:庚一 、佈施自性。庚 二、趣入修習佈施方便。庚三、修習佈施差別內容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庚一、佈施自性

我們先看佈施度。這當中有三段,我們先看第一段,什麼叫佈施,它的體性是什麼。請合掌。

《廣論》云:云何施自性?謂諸菩薩不顧自身一切資具,所有無貪俱生之思,及此所發能捨施物身語二業。

什麼是佈施呢?在《廣論》上說,就是菩薩他能夠不顧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資具,包括財物、飲食、衣服、臥具等等。他面對這些資具,必須要有兩個心態:

第一個,無貪。他不能有貪著的心。沒有貪著的心,當然包括了「安住」跟「調伏」兩種力量,他安住空性,調伏愛取。所以他對於自己暫時用不到的這些資具,他有安住力、調伏力,這是第一個功德。

第二個,他有一個俱生之思。這個「思」就是誓願。他有大悲的願力來悲憫一切眾生。這個菩薩就以這個無貪的善根跟慈悲的願力結合,所發動的這種佈施的身業跟語業,佈施物品,還有身語二業,這個叫作佈施。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它的定義,這個定義很重要。這個定義搞錯,你就不知道怎麼佈施了。佈施,有三個法才能成就佈施:第一個,你要有能佈施的心;第二個,你要有所佈施的對像;第三個,你有佈施的行為。它的定義安住在佈施的心,它不以行為跟對像來做安住,這個很重要!一個人成敗的關鍵就是在這裡——你的心住在哪裡。你不能住在佈施的行為跟佈施的物品,因為這都是生滅法,你要從一種佈施的心來安立菩薩道,來安立佈施波羅蜜。

為什麼呢?這個地方宗喀巴大師有解釋。他說,為什麼不以佈施的物品來安立佈施呢?他說,佛陀他過去生蓋了很多塔廟,但這些塔廟都消失了,都破壞了,成住壞空。如果我們今天安住在外境,這有個過失:佛陀所蓋的塔廟,在因地菩薩道的時候所蓋的塔廟都消失了,那麼佛陀的佈施就不能圓滿,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如果安立外境做佈施波羅蜜,那麼多人還在貧窮當中,佛陀你因地發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但是那麼多人還在貧困當中,那表示佛陀的佈施沒有圓滿,所以不能安立外境。

他的意思就是說,菩薩因為佈施,慢慢地棄捨他的貪心;菩薩因為佈施,慢慢地加強他的悲願,結果他的貪心完全消滅了,他的願力成就了,他的佈施就圓滿。以內心安立,不以外境安立,這個地方很重要!

幾年前有一個居士來找我。我們在討論佛法的時候,他跟我講一件事。他說:「師父!我真是後悔。」我說:「怎麼回事呢?」他說:「我以前花了很多錢,佈施在台灣南投埔裡建了一個大殿,結果九二一大地震來的時候,把我捐建的這個大殿都破壞了,我的功德也被破壞了。」我說:「你的功德的確被破壞了,但是不是被地震破壞的,是被你的後悔破壞。你幹嘛後悔呢?」

所以他這個道理不懂。就是說,當你發起佈施心的時候,一念的慈悲願力,一念無貪的善根,你緣的是三寶的境,心境和合,你的業已經成就了。至於事後被破壞,那是眾生的共業,跟你沒有關係。

所以到菩薩道的時候,它完全是心地法門。諸位!菩薩道是有相行,人天乘也是有相行,有什麼差別?人天乘是住相佈施,所以它的果報是很脆弱的,它住在相狀。諸位!你永遠要注意你的因地!你今天的心是住在相狀,你的功德果然受到破壞,是因為你自己執著那個相狀,所以你被牽進去了。你的心安住在菩提心,地震來的時候,你的功德沒有被破壞,因為你是以菩提心為住。

我再講清楚一點,同樣在修佈施,有些人的功德是容易破壞的,的確,因為你心住在外境嘛。外境的這種業力的風一吹,你的心就心隨境轉,是因為你自己的心後悔了,你自己破壞自己,因地的時候你就是這樣想的嘛。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凡夫幹不出什麼大事,因為你的心住在外境,這個八風一吹,你的心就動。一個人沒有安住的心,做不出什麼大功德。

為什麼菩薩他所修的一切的功德完全不受外境的影響?因為他住在菩提心而修一切善法,菩提心是不可以破壞的!你的心態影響到你未來的果報。這個地方很重要!所有的佈施是依止兩個安立:第一個,無貪的善根;第二個,慈悲的願力。菩提心跟無貪的善根安立他的佈施,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定義。

庚二、趣入修習佈施方便 分 二:辛一 、加行。辛 二、正修

辛一、加行

基本定義清楚以後,我們就有資格來修佈施了,但是修佈施之前有些心理建設。這以下有四段。我們先看第一段,加行的第一個。請合掌。

《攝波羅蜜多論》云:

資財無常現可見,若能任運起大悲,

當知佈施極順理,猶如他物寄自捨 。

我們怎樣去培養無貪的善根呢?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貪求自己的財物,衣服、飲食越多越好。這個地方我們菩薩必須要做一些心理的教育,我們要告訴自己一件事:其實世間的資財,我們真正使用的很有限,大部分的資財都是隨無常而破壞。

我們大部分人死掉之前都留下很多東西,沒有把它處理掉,非常可惜。你本來有機會可以把它轉換成功德的,但是你死亡以後你就失去這個機會了。所以我們一個人死掉的時候,一般人大部分的資財都沒有處理掉,最後被無常給破壞掉。

一個有智慧的人,如果在他生前,能夠任運生起大悲的願力來做佈施,是非常合乎大乘的道理的。因為這個資財不是你的,是「他物寄自捨」,是業力暫時先把東西借給你,你還是要還的。有智慧的人他在操作的過程中,會趕快把資財轉成功德;一個愚癡的人他就是一直受用、受用、受用,受用到死掉的時候,他剩下的資財就沒了,業力全部要回去了。因為這是他人的物品,只是暫時寄放在你家中而已。

這個地方是說明,我們必須把無常敗壞的資財轉成恆常受用的功德,這是有智慧的人。這第一個講到無常,從無常的角度來觀察佈施是合乎道理的。

第二個,我們看第二段。

由施能生他世樂,不施現法亦生苦。

間諸財如流星,定無不捨諸財物。

菩薩為什麼要佈施呢?我怎麼樣來說服自己去佈施呢?看第二段,心理建設。

他說,你佈施,能夠引生他世的安樂。你如果不佈施,不要說他世,你今生就會產生很多的痛苦。為什麼不佈施就會痛苦呢?這個道理你要弄清楚。就是說,你不佈施就表示你慳貪。凡夫的心沒有中道,因為它是對立面的,執著都是對立面。你不佈施表示你慳貪,你的心就會對你所擁有的資物過度地執著。

而不幸的是,這個資財是變來變去的。你今天有,明天可能就沒有了;你今天很多,明天變少,所以就帶動你很多的怖畏。「得時多怖畏,失時懷憂惱」。你就很操心了,你做了一些沒有必要的操心。因為這本來是由業力決定的,本來我們是沒有說話餘地的,我們是沒辦法主宰我們人生的,但是因為我們的執著,在因緣變化過程當中,就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痛苦。

所以「人間諸財如流星」,它是一時的因緣,「定無不捨諸財物」。就是說當我們不佈施的時候,我們今生會帶來很多的怖畏跟罣礙、憂惱,會帶給你很多不必要的痛苦,這是第二點。

看第三點。

諸未施財無常滅,由施反成有財庫。

饒利有情所惠施,諸財無堅亦有實。

為什麼我們要佈施呢?我們怎麼去說服自己去佈施呢?除了離開痛苦以外,還有很重要的就是得到安樂。但這個安樂偏重在來世。我們看這個偈頌。就是說,假設我們沒有佈施,最後死亡到來的時候,錢財被無常破壞了,你到最後什麼都沒有。

一個有智慧的人利用佈施,趕快把這種無常敗壞的資財轉成一種財庫——功德財庫,這是可以帶走的,可以穿越生死,來生繼續受用。所以,凡是為了饒利有情,依止大悲願力所發動的佈施,他可以把無慳的資財轉成真實的功德,讓未來的生命繼續受用。這是第三個我們必須要告訴自己的心理建設。

《大智度論》對佈施,龍樹菩薩講出一個譬喻。他說,在森林當中有兩戶人家,這兩戶人家住在隔壁。突然起火,把兩棟房子都燒得非常厲害。那麼愚癡的這戶人家就急著救火,而另外一戶有智慧的人家,一看這火沒辦法救了,他放棄救火,趕快把裡面的珍寶取出來。結果兩個房子果然都燒壞了。第二個人他及時把握時間,把珍寶拿出來了,又到另外一個地方蓋了一棟房子住。而第一個去救房子的人,結果沒有房子住了。

那麼龍樹菩薩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我們貪求世間的財物,結果死亡到來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我們在死亡到來之前,應依止大悲心,把財物轉成一種佈施,轉成一種功德,我們來世還是可以受用,這第三點就是創造來世的安樂,這是第三個理由。

我們看第四個。

由捨不起染污執,慳非聖道生煩惱。

若施即是道中尊,聖呵餘者為惡道 。

前面三個,佛菩薩在開導菩薩佈施的時候,都是從離苦得樂的角度,從安樂道的角度。那麼這個地方是從解脫道、菩提道,就是佈施不但是轉成快樂,它還可以成就一種殊勝的善根。

我們看,由佈施我們不會生起一種染污的執取,能夠調伏愛取。那麼這種慳貪,它是非聖道,就是障礙我們的聖道,尤其是障礙菩提心,而且引生很多的煩惱,引生我們很多的怖畏、憂惱。佈施是整個殊勝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佛陀呵責不佈施是容易墮惡道的,因為你沒有福報。

我們看最後一段的總結。

如是善思攝持過患,而生極大怖畏 ;善思能捨勝利,而能引發廣大歡喜,則能任運 生起惠施之心,乃至啟發至心施他一切所有。

菩薩在佈施之前,他必須要做四種心理建設:我佈施,一方面創造一種善業,讓來生快樂;我佈施,調伏內心的慳貪,我能夠成就大乘的善根;我們能夠思惟佈施的功德,還有貪求的過失,這樣產生廣大的佈施的歡喜,就能夠生起佈施的心。

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如果你的水平是在修人天的善法,你要佈施就佈施,就不要什麼心理建設了。因為你追求的是一種不得圓滿、不得清淨、不得莊嚴的善業。但如果你要成就波羅蜜,你的心理建設很重要。諸位!當你進入大乘菩薩道的時候,有一句話很重要,叫作「以願導行」,所有的善法一定有菩提的願力引導,沒有例外。

前幾天有人問我一個問題,說:「師父,我在念佛的時候,我怎麼把一種完成任務式的念佛,轉成一種歡喜心的念佛?」這個就是要心理建設了。如果你念佛的目的,只是要追求人天的福報,讓你身體健康,讓你兒子能夠考上好的學校,你不一定要起歡喜,反正一句佛號無量光、無量壽,進入你的身口意,自然就能夠創造福報。

但是如果你的念佛是要了生脫死,是要波羅蜜到彼岸的,你記得:只要你修一個法是要超越生死的,你一定要有願力,一定要有心理建設,否則這個佛號是超越不了生死的。

這就是為什麼在修佈施之前,菩薩要先修佈施方便。你所有的行為都要發自內心強大的願望。你要有願望,你為了要往生,為了要成佛,然後才發動佈施,這叫波羅蜜。你只是一時的慈悲心被刺激到來修佈施,叫人天的善業。

所以我們整個到最高級菩薩道的時候,所有的菩薩道都是以願導行,隨著你心理的建設,心理的調伏跟心理的引導,這個就很重要了,因為它完全是心地法門。這是講到佈施之前的一個方便。

辛二、正修 分二:壬一、過失相;壬二、功德相

我們看正修。

我們有了心理建設以後,開始知道為什麼要佈施了,就主動積極地去投入佈施。那麼應該怎麼做呢?這個地方有兩段:先看過失相,再看功德相。

壬一、過失相

這裡有五種過失相要斷。先把它念一遍。

由能損害他人方便而行惠施;自懶惰住教他行施;於來求者呵責嗤笑,旁言輕弄,粗言恐嚇而後給與;違越佛制學處而施;不能如有資財而施,長時積集然後頓施,是為應斷。

這裡有五種過失在實際的行動要斷除:

第一個,你由於「損害他人的方便而行佈施」。你把別人的錢財偷過來,去損害他人的利益再來佈施三寶,這個不可以!這種佈施不能構成菩薩道的波羅蜜。

第二個,「自懶惰住而教他行施」。你自己不佈施教他人去佈施,你自己沒有去參與,這個不能構成波羅蜜。

第三個,「於來求者呵責嗤笑,旁言輕弄,粗言恐嚇而後給與」。人家來向你求錢財,你訶責,然後就是嗤笑,你輕慢地去譏嫌說:「喔,想不到你也有這一天。」你就譏笑他,旁言輕弄或者用拐彎抹角的方式來調弄對方,來輕慢對方;或者以粗惡的言詞來恐嚇對方,然後才給他。雖然你還是給他,但是這樣的給與,不能構成波羅蜜。

第四個,「違越佛制而行佈施」。就是你佈施的錢財,是透過殺盜淫妄的行為獲取的,這個不可以構成佈施波羅蜜。

第五個,你不能夠在「如有資財的當下」,就是你不能把握當下的因緣。你就是把這個錢財,說我三十年後再佈施,二十年後再佈施,經過長時間的積集再佈施。這個無形中就已經產生一種很堅固的慳貪之心,這種佈施也不能構成波羅蜜。

以上的五種是不能構成波羅蜜的,一個菩薩應該要斷除這五種過失。

壬二、功德相

好,我們再看正修。應該用什麼態度佈施才能夠構成波羅蜜。我們把它念一遍。

謂舒言平視,含笑先言。隨對何田,皆應恭敬。親手應時,於他無損,耐難行苦,而行惠施。

佈施當中有三種態度:

第一種,「舒言平視,含笑先言」。我們在佈施的時候,最好講一些柔軟的言詞來安撫對方。因為接受者本來就有自卑感了,所以你佈施者要先低下頭來,講一些柔軟的言詞來安撫他,而且要用平等心來安慰他,不要有對立的心。「含笑先言」,我們可以主動地來跟他做一些言詞上的溝通,消除他內心的罣礙。

第二種,「隨對何田,皆應恭敬」。不管面對的是敬田、恩田,還是悲田,我們要把它當做是自己行菩薩道的一個很重要的資糧。我們必須要仰仗眾生的相狀,才成就我的佈施波羅蜜,我們要心生感恩、恭敬。

第三種,「親手應時,於他無損」,最好是親自去做。你不能說:「欸,我把錢交給你,你幫我佈施。」不可以!因為你親自去做,你眼睛看到,耳朵聽到,你就很容易激發你的菩提心,所以最好是親自去做。「於他無損」,不要在傷害他人利益的情況之下去做。「耐難行苦」,你要有堅定的意志力,遇到困難也絕不放棄行惠施。

這三種情況的佈施就能夠構成波羅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