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

丁二、八種發心分二:戊一、引言;戊二、分述

戊一、引言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十八頁,我們講到第二科,八種發心。

佛陀出世以後,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就是說,我們的生命就像一個無止盡的水流。這說明什麼事呢?就是我們的生命不是今生才開始的,而是曾經有很多次生命的經驗。然後到了現在是關鍵時刻了。我們從過去的生命經驗中,享受過很多的快樂,當然也承受了很多的痛苦,但這些都過去了,快樂跟痛苦的果報都是一時的。問題是,快樂過去了,痛苦也過去了,我們內心卻留下很多的痕跡。人生會留下痕跡,留下很多的妄想,是因為我們在享受快樂、承受痛苦時,打了很多的妄想,把這部分留下來了。這部分我們需要處理,不管你願不願意,你一定要繼承你過去的妄想。

歷代祖師聖賢把我們內心世界分成兩塊:一個是人心,一個是道心。我們曾經在很多的五欲當中享受快樂,但是也留下了後遺症,留下了很多的妄想執著。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修行很困難,佛號經常被妄想干擾,當初享受快樂時沒有發菩提心,讓我們陷進快樂當中,今生留下後遺症。這是人心這一塊。

第二個,我們也曾經在聖賢的教示裡面熏習,苦讀聖賢之書,苦修聖賢之道,也留下美好的一念道心。所以人生也不要那麼悲觀,不一定要完全否定你的過去,你的過去也做出一些好的事情,這就是所謂的道心。我們現在什麼都有,好的、壞的都有,所以你的來生有無量的可能性,看你怎麼做。

從淨土宗的角度,我們要想辦法把人心這一塊壓到最低,把道心這一塊慢慢地強化起來,才能夠達到臨終的正念。因為你平常是什麼念頭,臨終就是什麼念頭。蕅益大師說,我不相信你平常起顛倒,臨終突然就有正念,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不合乎心念的等流性。所以平常的功夫才能夠引導到最後臨終的正念,我們必須在平常的修行中,在我們內心世界要有一個操作的方法,叫作調伏力跟引導力。你要好好地引導你的心念,調伏你的心念,讓道心增長,讓人心降低。

這跟修福報沒有關係。如果你只修福報,沒有心地法門,你的思想不會改變的,因為你沒有做出改變,它就不會改變。按照正常人的軌則,再來人的情況我們不講,慾望的勢力是超過道心的勢力,古人就有明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一個人不自我調整,很容易往下墮落。這說明了我們過去生放逸的時間多,在聖賢之道修習的時間少,所以我們的心態要調整才可能往生,如果不調整,正常情況是往下墮落的。

在調整之前,先要知道我們現在的定位,到底要下哪一方面的功夫。所以我們要先了解自己,現在是什麼水平,然後哪些要加強,應該多一點調伏,還是多一點鼓勵,多一點引導。佛法完全是個人化的。諸位要知道,雖然一部《楞嚴經》講完,一部《佛法修學概要》講完,只能做通途的原則性說明,怎麼操作,你要把它消化成你個人的,這是關鍵。因為佛法修學都是根據你的病,而每一個人的病不一樣,你要先了解自己,到底需要什麼,這很重要。因為你的時間很少,法門太多。所以我們在真實地做調伏跟引導之前,先講八種發心,看你現在的水平是停留在哪一個階段,先了解自己,然後再做調整。

戊二、分述分四:己一、邪、正;己二、偽、真;己三、小、大;己四、偏、圓

我們來看看。祖師把我們的心態分成八種:

八種發心──邪、正、偽、真、小、大、偏、圓。

我們雖然在一起共修,但是內心世界有八種不同。當然在臨終之前你都有資格調整,都可以換跑道,在死亡到來之前你還有機會。

己一、邪、正

我們先看第一對,邪正的差別。請合掌。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在佛法修學當中,有些人的發心是錯誤的,就是他已經往邪惡的方向走了,自己可能不知道,已經走上一個通往三惡道的跑道了。他是怎麼回事呢?有一種修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他整天在外面動來動去的,從來沒有在內心當中做一種調伏跟引導的工作,這個結果就嚴重了。因為我們的煩惱是重的,慾望是重的,從生命的經驗當中,我們放逸的時間多,修學聖賢之道的時間少。這樣子他的內心有幾種可能:第一個,多求利養,追求物質享受;第二個,有些人對物質享受看得比較淡,他喜歡別人恭敬讚歎或好名聞。利養跟名聞有可能是他今生的追求、今生的因緣;稍微好一點的人是追求來生的因緣。總而言之,追求名聞利養這種發心名之為「邪」。這種心態如果沒有改變,他的心已經走上了三惡道的跑道,就是他的發心、他生命的引導力、調伏力是往邪惡的方向走。

佛在世時,有一個很特別的比丘尼,叫蓮華色比丘尼。她在比丘尼僧團裡面,有三種特別:第一個,她出家的身份特別,她是一個妓女,長得非常漂亮,是妓女出家;第二個,她是第一個證得阿羅漢果的比丘尼;第三個,她是神通第一的比丘尼。她在比丘尼僧團跟目犍連齊名,目犍連是男眾的神通第一名,蓮華色比丘尼是女眾的神通第一。

當然事出必有因,她有這三種的結果,一定有她的過程。我們先談談她的前生,就是她出家的前生是怎麼回事。經典裡面對蓮華色比丘尼談得很多,我們簡單講出她兩個很重要的因緣:

第一個,跟她今生出家有關。蓮華色比丘尼在迦葉佛時代(就是釋迦牟尼佛前一尊佛),她是一個演員,一個戲女——演戲的女眾。她因緣不錯接到一個劇本,演一個出家比丘尼。她很敬業也很投入,演完戲以後,深受這個角色的感動,她就發願,總有一天要好好成就出世的聖道。她對比丘尼這種清淨的功德在心中產生一種引導力,所以她許下了願望。這是她第一個很重要的過程,是在迦葉佛時代。

第二個因緣,她為什麼墮入當妓女呢?這個地方有她的故事了。她前生(就是她這一生的前一生)也是個女眾,嫁給一個做生意的。她先生跟她在一起時,也曾經有過一段恩愛的生活。但是後來她先生做生意到處跑,到外地去做生意了,去了幾年以後,就把她拋棄了,因為她前生長得不是很莊嚴。她苦等,但她先生沒有回來,她非常地埋怨。她的好姐妹就說,我帶你去外面走走散散心。就走到了山中去遊玩,結果在山中因緣不錯,遇到了一個辟支佛。這個辟支佛看到這兩個人以後,知道這兩個人有善根,就在空中顯神通。蓮華色比丘尼看到這個辟支佛顯神通,生大歡喜,就竭盡所能地供養這個辟支佛。

這個辟支佛接受供養以後說,你心中有什麼願望呢?蓮華色比丘尼就跪在地上說,我有兩個願望,第一個,我希望以後成就聖道時,有你這麼殊勝的神通力。這個願望還不錯,不算很差也不算很好,還算不錯。第二個就很糟糕,她說我今生被人家拋棄了(她又不知道業力,就怪罪自己長得不莊嚴)。她說:我來生要長得很莊嚴,要迷倒所有的男眾。這是邪願!

她發了這兩個願以後,心中就有一種引導調伏的力量,所以她今生長得非常漂亮。在經典上說,她的皮膚是晶瑩剔透猶如蓮花,臉色紅潤。她長大以後,有兩次婚姻,第一次婚姻嫁給一個大富長者的兒子,譬如我們現在說的富二代,當然享受榮華富貴。但是這當中有個問題,就是說,她跟她先生生了一個女兒,但她先生趁她在生小孩時,跟她的母親發生了不淨行,這叫亂-倫。就是蓮華色比丘尼的先生跟蓮華花色比丘尼的母親發生了不淨行。她知道了以後非常傷心,就離家出走。離家出走以後就到處流浪,後來遇到一列商人隊,商人隊經過時,商人隊的商主,看到蓮華色比丘尼長得很莊嚴,就把她娶回來當太太,這是她第二任丈夫。但是商人把她娶回來以後,偶爾也要到外面去做買賣。商人去外面做買賣時,遇到一個少女,又把她娶回來。娶回來以後,兩個人一相處,才知道她先生娶回來的第二任太太是她的女兒,這對她的打擊太大了!她第一任丈夫跟她的媽媽發生了不淨行,第二任的丈夫娶了她的女兒。她深受打擊,又離家出走了。這時她不再結婚,就去當妓女,遊戲人間,玩弄世間的感情。

她到了中年時,佛陀知道這個人善根成熟了,就派目犍連尊者去,說你先顯神通然後再度化她。目犍連尊者到了蓮華色比丘尼面前時,蓮華色比丘尼還不知道怕,還想用色來誘惑目犍連尊者。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讓她看到自身的臭穢,這時蓮華色比丘尼就起了大慚愧心,看到自己的身體膿血屎尿,只是這一層皮膚好看而已。她起慚愧心了,目犍連尊者這才為她講苦、集、滅、道的道理。蓮華色比丘尼當眾證得了初果,然後就隨佛出家,後來證得阿羅漢果。

這個地方,我們要講的是蓮華色比丘尼,她的福報來自於她曾經供養一個辟支佛。但是我們看她這一生,經典講得很多,福報沒有給她帶來快樂,她一點快樂都沒有,因為這是一種雜染的福報,帶業的福報。諸位要知道,福報有兩種:有些人享受福報很輕鬆的,是清淨的福報。懺公師父說清福,有些人福報是清福,福報沒有給他太多的痛苦。但是有些人的福報,卻為他帶來很多的不幸,這種福報是帶業的,這跟他的因地有關係。諸位!你在修善業時,如果發的是不淨願,以後得果報時,會讓你很痛苦,快樂中帶有痛苦,因為你發了邪願,招感了很多邪惡的因緣,物以類聚的結果。你看有些人得福報,他很自在,受用很莊嚴,因為他的福報不帶業。我們生命的每一樣東西,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諸法因緣生,事出必有因。

過去已經過去了,關鍵是未來你要怎麼做。我們修行的福報有兩種可能:第一個,我們把它引導到淨土去,享受清淨的快樂。其實想想看,你發的願檔次高一點,你還是快樂,但是不會受到染污因緣的干擾,是一種高檔次的快樂,清淨的快樂。第二個,如果你追求的是那種世俗的因緣,發心很低,那你得果報時糟糕了,你就招感雜染的因緣,這個福報讓你非常痛苦。就像蓮華色比丘尼,她兩屆的丈夫都是大福報,都很有錢,她不愁吃不愁穿,但招感的因緣就是這麼的惡劣,這跟發心有關。

所以,我們發心,古人叫作種下種子,你種下什麼種子,來生就準備接受這個果實。有些人得甜美的果實,這個果實沒有毒藥;有些人的果實是有毒藥的,那你要很痛苦地付出代價的。所以,你現在一開始發心修善業,發心的檔次是貪求世俗的欲樂或追求來世的果報,你來世享受快樂時,你要小心!你會很痛苦,因為你前生因地種下的,就是這種種子。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我們要發志向高一點,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你發長遠心,來生照樣得到快樂。你發了菩提心,就算來生不往生,你照樣快樂,這不是你要不要,因果如此。你造了善業一定會快樂。但是你快樂時,是享受清淨不帶業的快樂,這種快樂不會障你的道。所以說我們的發心,會影響最後的結果。就是你這個種子是有毒素的種子,還是沒有毒素的種子,這地方是有差別的。這是第一對,邪正一對。

己二、偽、真

我們再看「偽」、「真」一對。先把這個文念一遍。請合掌。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前面我們講邪、正,這是大的區分,偽、真就更細了。這個「偽」什麼意思呢?「偽」就是說,這個人不是沒有發菩提心,有發,但是不純。就像黃金,它有黃金的成分,但是它也有礦石的雜質在裡面。就是這個人他發菩提心,但是隱隱約約又貪求世間的果報,但是到佛堂用功時,他又發了菩提心,所以這個人心中是染淨夾雜。

我們看說明:「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那麼他有過失不懺悔,也不對治,所以這個人的目標不明確,就是有時候精進,有時候懈怠。「內濁外清,始勤終怠。」剛開始精進,最後終於懈怠。你說這個人不好,他也有一點好心。到了佛堂時,他用功起來,也有一念的道心,但是離開了佛堂,多為名利之所夾雜。所以這個人名利心帶有道心,道心中帶有名利心。「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我們一般人剛開始都是這樣子,叫真妄交攻。我看到這段論文,想到以前有一位常住的居士。大概在將近二十年前,這位是台灣中部的居士。他很年輕就學佛了,是男眾居士,非常發心。不但在家裡面做功課,拜佛念佛非常精進,來到道場,二話不說,一定到廚房去幫忙,什麼事都做,默默地做。大家吃完飯都走了,他一定留到最後,把碗盤洗乾淨再離開。師父跟他講話,他一定合掌恭敬。這個人非常有道心。他精進用功,真的是有用心在修福報,所以他的福報變得很快。他本來很窮,後來沒有多久,我記得好像三五年而已,他整個人的相貌都改變了。另外一個居士就看上他,找他合夥做生意,開餐廳,兩個人合夥,他也跟朋友借一點錢,把這個生意做得非常好。一個高檔的素食餐廳,走日本式路線的高檔餐廳,在當時的台灣很少,所以生意非常好。但這個人福報現前時就糟了,放逸了。他後來結婚了,結婚以後跟一個女眾發生了婚外情。諸位要知道,破戒是最傷福報,最傷福德力的。婚外情以後,他又玩股票,後來輸了好幾千萬,不但把這幾年賺的錢虧掉,還負債累累。最後身敗名裂,後來到哪裡去了不知道。

我們看這個緣起。這個人「雖有好心,終為名利之所夾雜」。就是說他這個發心,蕅益大師說,雖然說是中途變節,但是他剛開始因地一定有問題。我認為他出了什麼毛病呢?其實他剛開始在因地就夾雜,認為這個是合理的。對一個初學者,你不能過度地要求他一開始的發心又純又正,是吧?我認為他最後沒有學教理是可惜了!我個人的判斷,他都在事修上用功。你想想看,我們是個有煩惱的眾生,誰禁得起福報的誘惑呢?他沒有好好地學習教理,就不知道怎麼調伏自己,引導自己往好的方向走。

其實一個人在貧困中,反而最安全。諸位!你們都想要富貴,對不對?一個人栽跟斗都是在富貴時,真的!你看中國的命盤,命相學,一個人走大運時,大吉之際,必有大凶。他的命盤一定有個大凶出來,雙忌夾煞一定有的。人生的邏輯就是這樣:在貧窮當中,反而不可能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一個人一生當中會造重大的罪業,都是在福報現前時,因為你有自在力。

怎麼辦呢?你要不斷地增上,不斷地研究教理,加強你心中的光明,調伏跟引導。所以,我們今天看到這個「偽」,這個人發心,道心中夾雜名利,剛開始不要過度地訶責。初學者都是這樣,帶有妄想來修行。所以這個居士的發心,我認為沒有錯,錯就錯在他沒有好好地在心地上用功,只知修福,後來被福報迷惑了。所以說我們剛開始發心帶有妄想,帶有雜染,這個沒關係,因為你可以不斷地調整。人只要保持進步就有希望,要不斷地一再產生觀照力。

我們看「真」。這種人不簡單,「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這種人一定經過長時間佛法教理的學習跟觀照調伏,才有這個結果。他的內心非常地堅定,心中只有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他的志向非常地堅固,雖然佛道是三大阿僧祇劫,他也不退怯;雖然眾生的煩惱粗重,他也不厭倦。就好像登高山萬仞(這個仞就是七尺),登這個高山,他總有一天一定要達到目的;「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這個是我們的目標——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也就是說,我們可貴的是不斷地了解自己,然後只要保持進步,就是趨向光明。

己三、小、大

我們看第三對的「小」、「大」。請合掌。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前面都是約著凡夫的發心,邪、正,偽、真。這個地方是聖人的境界,小、大,是說格局大小不同。

我們先看小格局的發心:「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小乘人,他有兩種情況:第一個,他所接觸的環境太痛苦,所以在《八大人覺經》上說,菩薩要修福德,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盡量不要讓生命陷入太痛苦。雖然這個果報只是暫時,但是它產生很大的後遺症,人可以有稍微的痛苦,因為痛苦會激勵我們,但是極度地痛苦,會產生後遺症,會傷到慈悲心。極度的痛苦對你內心的傷害,會讓你對人生產生極度的厭惡。這個地方麻煩了,傷到大悲了!所以《八大人覺經》說,菩薩為什麼要積集善業?你不能墮入到極度痛苦的果報,這個是約著不求生淨土的人—為什麼他要積集資糧。

你說,痛苦怕啥?我可以歷練。但是你不見得有辦法歷練。如果你的痛苦,你人生所受的遭遇太過不堪,會有後遺症,就是這個問題——「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因為痛苦給你的感受太強烈,所以講什麼都沒有用,對人生產生極度的悲觀。所以造成他不敢去關心眾生,因為一想到生死,要回入娑婆度有情,他太怕了!這種後果就糟糕了!「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小格局的發心是成不了大器的。我們看阿羅漢尊者,當然是聖人,但是相對於大乘來說,非常可惜,他做得也不少。你打開《法華經》一看,舍利弗尊者做的事情還少嗎?他跟佛陀抱怨說,「我等同入法性」。我跟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同樣證得空性。每一部經典,舍利弗尊者幾乎都沒有缺席。他說:佛陀,為什麼我得到的只是一個阿羅漢?我什麼事都不能做,只能在山中修空、無相、無願,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卻能夠坐千葉寶蓮到十方世界轉大法輪,萬德莊嚴?他的意思就是:佛陀你老人家是不是偏心了?

佛陀說這個是「法性量等虛空,眾生發心自小」。佛法的功德是無量的,為什麼佛法的功德跑到你的心中變這麼小呢?因為你發心小!你把這個法的功德弄小了。佛陀說,天上下的雨水會偏心嗎?雨水普潤大地,你是小草,你吸收的雨水少;你是大樹,你吸收的水多,跟雨沒有關係吧?雨就表示佛陀的法水。佛陀說,為什麼我講觀一切法空,無我無我所,大乘菩薩就從空性裡面從無住而發菩提心,你無住以後什麼事都不做?偏空了唄。所以是你自己的心態操作錯誤,不是法門錯誤。每一個法門,我們後面會講到,每一個法門都是成佛之道,沒有差別。所以格局是你自己畫地自限,你自己障礙自己了。天台智者大師說,聲聞人就是對苦諦太過執著,對痛苦感受太深了,會產生極度的厭離,傷害了他的慈悲心。

我們看看大乘是怎麼發心的?「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他有無量無邊的願力,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那麼他發了無量無邊的願力,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是發心,名之為‘大’。」我們現在每一個人都在佛法中剛起步,我希望大家,一開始就把它做好。就像蓋房子一樣,我們今生做的有限,你蓋房子,一開始這個地要買大一點,要圈大一點,你可以只蓋一小部分,但是你一開始就買小塊地就糟了,最後不夠用。

我要提醒所有淨土宗的學者,雖然我們求生淨土是短期目標,但是你最好把成佛之道也放進去,因為你沒有損失。你做同樣的事情,發成佛的心到淨土,你的因緣更殊勝,何樂而不為?你為什麼要把自己弄得那麼小格局?到了那個地方然後再回小向大,弄得滿身的法執。你是一張白紙,是一個初學者,你跟人家學鋼琴,人家收你一百塊,因為你是一張白紙很好教。你是老參,他收你兩百塊。為什麼呢?因為他要花雙倍的時間,因為你以前學的操作錯誤,你一開始不跟最優秀的老師學,貪便宜跟第二級的老師學,學到最後很多高等的手法你不會,對不對?你還得乖乖地跟第一級的老師學,他收你兩倍的錢,因為他要改正你的錯誤,得多花一倍的時間。

我們遲早要成佛,你最好有遠見。為了菩提道而求生淨土,你也做同樣的事情;你不想到佛道,只是為了求生淨土而求生淨土,也做同樣的事情。但諸位!你們到了淨土會有不同的結果,因為你們內心當中產生的調伏力、引導力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後半段走得很順,有些人後半段走得障礙重重。整個《法華經》都在講這個觀念,就是說你一開始就要做好圓滿的佈局。

諸位要知道一個觀念,佛教的修學它分成兩塊:有理想化的這一塊,也有實際的這一塊。發願,越理想越好。你先不要想做得到做不到,其實沒有人做得到,只有佛做得到。要「誓斷一切惡,誓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眾生」,只有一個人做到,那就是佛陀。但是佛陀要你發願一定有道理,所以你在發願的過程,要越理想越好,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要務實,先找你做得到的。所以事修跟理觀不一樣,理觀要理想化,事修要務實。

我們很快就要面臨來生,與其來生後悔,不如今生就做好規劃跟佈局。你就大大方方地發心大一點:我為了成佛而到淨土去,你照樣往生,但是到那個地方結果不一樣,你後半段會走得很順。所以這個小格局的發心跟大發心,產生的胸量格局不同。現在你發心小,一般人也看不出來,你做的事跟我做的事一樣,但是到後半段,就是你跳躍了生死以外,到了淨土就完全不一樣了。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注意你的種子,你播下的種子是不是圓滿。我們灌溉可以慢慢來,但是種子不能有差錯。

己四、偏、圓

看最後一段的「偏」、「圓」。請合掌。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那麼「偏」跟「圓」這兩個都是不簡單,都是大乘的發心。只是說這兩個人智慧的理觀有點不同。

我們看什麼是「偏」。是說這個人「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他沒有在真如本性如實地安住,他是心向外攀緣的。雖然他內心有調伏力,有引導力,但是缺乏安住力,缺乏空性的安住力,所以最後的結果怎麼樣呢?「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功勳是約著他所修的善法來說;知見是指他能修的心那個自我意識。欸,這件事誰做的?我做的!心裡把它記下來。也就是說他沒有安住空性,心中經常有自我意識在活動,有「我」就有「我所」,那麼這種發心名之為「偏」。

古人對這種人定義為有悲無智,有悲願來救度眾生,但是理觀太薄弱,般若波羅蜜的智慧太薄弱。這種人會有兩個結果:第一個容易退轉,因為你的心向外。如果你生長在正法時代、像法時代可能沒有事,但是不幸的是你生長在末法時代。末法時代的人我是非很多,你沒有站在一個本來無一物的角度來修學聖道,你去取這個相,可怕的是末法時代的相大部分是雜染的。所以智者大師說,正法時代修學聖道,就像是在一個乾淨的地方追求珍寶;末法時代修習福報,就像是在垃圾堆裡面追求珍寶,你要忍受那個垃圾。

第二個,心中向外攀緣的結果呢?你很容易受傷。受傷是怎麼回事?是你自己要取的,因為你現在生長在一個雜染的環境。就是大家煩惱比較重,帶著煩惱來修行,沒有安住空性,沒有站在一個本來無一物的角度去做你該做的事,你去取外相的我相人相,你自找的嘛。你就是生長在一個佛陀說的魔強法弱的時代,充滿垃圾。智者大師說,我們大家在末法時代修行,是在垃圾堆裡面追求珍寶。

你如果不向內安住,第一個容易退轉,第二個進步很慢。你站在自我意識來修學,就是說,你認為有自我意識,就糟糕了!就是煩惱是真的,業力也是真的,生死也是真的了。你站在煩惱的角度來對治煩惱,站在罪業的角度來懺悔業障,站在本來有生死的角度來了生死,你花的時間就要很多很多,而且效果非常差。套一句《法華經》的說法,你坐了一個不好的車乘,你沒有坐上大白牛車。就是你修了幾十年還是這副德性,因為你沒有掌握一個正確的方法。

那怎麼辦呢?我們看最後一個:「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如此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這個圓滿發心不錯,能夠法法銷歸心性。先找到生命的本來面目,「達妄本空,知真本有」,叫稱性起修。站在真如本性的角度發動菩提心,發動六波羅蜜,所謂的眾生只是心中的影像,所謂的佛道也是心中的影像,是借假修真,假借這個影像來修真。

所以,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當歷練,不是在受用人生。如果你沒有安住空性,逆境對你是傷害;你安住空性,《楞嚴經》說,叫「順逆皆方便」,酸甜苦辣對你都是幫助。你把人生當真實有來受用,進步就很慢;你把人生當做一種借假修真的歷練,那又完全不一樣。借你的順境來啟發我的信仰,借你的逆境我自己感到慚愧,因為我今天會遇到這個逆境,有這個罪業,我要自我反省。所以順境逆境對我們來說,通通是增上的力量。人生的酸甜苦辣,全部是增上的力量。但是你的心理素質要夠,就是要安住。所以安住真如的結果呢?就是不見一法,離心別有,完全消歸心性。人生只是自我要求,外境只是給我一個歷練的對像。所以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最後證虛空之果,「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如果我們很認真地學《楞嚴經》、《法華經》,會得到一個很重要的真理,就是我們內心世界有一個軌則:你放下的越多,結果得到越多。這種思考模式,跟我們一般思考模式剛好相反。我們認為要去取,要去追求,一般人認為你追得越多,你的心貪得越多,得到越多。這種思考模式跟經典剛好相反。佛陀說:你把所有都放下,結果你成佛;你本來就沒有,結果你萬德莊嚴。你追求世間的快樂,結果你障礙重重;你放下世間的快樂,你照樣有快樂,但是你那個快樂叫作功德莊嚴,一種自在的快樂,你一點都不會損失的。所以我們最好早一點告訴自己真實的道理,就是你要訓練一個佛的知見,這很重要!要訓練一個好的思考模式,你才有辦法達到臨終正念,這不是強求的。

丁三、結示法要

我們看最後的總結,結示法要。

淨界法師:佛法修學概要

我們在修行當中,有發心、修行、證果。發心就是成佛的親因緣,就是種子,就是你對未來的規劃如何。我們淨土宗兩個規劃:第一個求生淨土;第二個圓成佛道。短期目標求生淨土,長期目標圓成佛道。這就種下一個成佛的種子。那麼由這個種子,慢慢地經過我們的調伏跟引導,懺悔業障,積集資糧,環境的滋潤,最後有一個真實的果實出現。所以我們慢慢會發覺佛法跟外道有所不同。你們看,佛弟子做慈善事業,外道也做慈善事業,為什麼結果不同?諸位要知道,因為佛法是先調整內心。佛法所有的修學是由內而外,先端正其心,做心理建設,然後才有資格去修善法。你內心有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安住空性發菩提心,調伏愛取,導歸淨土。你的心態是先做好心理建設再去修善,這樣修的善叫作波羅蜜,到彼岸。外道或者慈善家沒有做心理建設就去修善,這純粹叫作善法,帶業的善法。因為他在修善的時候夾雜著煩惱,所以得果報的時候帶業,這兩個果報不一樣。一個是清淨的福報,一個是帶有業力的福報。

也就是說,先做好心理準備很重要,理觀這一塊很重要。你看我們前面的理觀講得很慢,因為這個心理建設太重要了!不能有任何差錯!到了事修,你懈怠一點,走得慢一點亂不了,至少你這個跑道是對了,修行上路了。你上了高速公路,三不五時跑去休息站休息一下,喝杯咖啡也沒關係,因為起碼你已經上路了,我們放心了嘛。修行最怕你沒有上路,還在原地打轉,就很糟糕了!你抓不到路頭,認不清路頭,這樣弄到最後,學佛跟學外道沒什麼差別。

佛法是先有覺悟才有行動的。佛法是先有心理建設,才叫作稱性起修,才有後面的行動。是先有道前基礎,然後再往後蓋房子的。所以修的善法,才有資格叫波羅蜜。憑什麼我們佛弟子修的佈施叫作波羅蜜,外道叫作善業?憑什麼?因為我們內心有安住力、調伏力、引導力,我們有佛陀清淨的傳承教授,怎麼樣去操作內心的世界,我們有正確的方法,外道缺乏這一塊。當然我們也隨喜他的善法。

這個地方,整個發心篇即將結束,我們下一堂課會做一個總結,把發心的功德再帶一下。

我們先回答一個問題。

【師父答疑】

【學員提問】請法師慈悲開示,三輩往生中,上輩者要捨家棄欲而作沙門,但弟子緣分不好,身不能出家,有大德說,品位決定於心量的大小,心出家,大心凡夫也可以上品上生往生嗎?

【師父開示】佛法是論心不論境,原則上我同意你的看法。但是原則下呢?我講講差別因緣給你參考。佛陀說:你出家,因為你沒有家庭的牽掛,所以容易做大功德。因為你能夠把生命獻身三寶,可以到處弘化,可以做很大的功德。但在家居士因為有家庭的束縛,所以在因緣上,相對要成就大功德就困難。因為上品上生除了你的善根以外,還要福慧雙修,智慧高,修的福報也大。當然有例外,有些人結婚跟沒有結婚差不多,他的心跟出家眾的心一樣,完全獻身三寶,這個例外。

但是正常人多少會受環境影響。你出家,就有出家的加持;你在家,多少會受家庭的牽累,這個一般人都會這樣。也有一些在家不受影響的,那個就例外。其實原則上是以心態為主,理論上是這樣子。但事實上有些因緣,對我們的確會有影響。因為我們很難完全安住空性。如果你完全向內安住,稱性起修,外境對你來說完全是歷練,那在家出家我認為對你沒有差別。

但是我們一般人大概是七八分的向內安住,多少有兩三分的攀緣,那這兩三分對你就會產生影響,完全看你的心理素質,看你的功力了。外境對你的影響到什麼程度,答案是不一定,看你的心理素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果報,這是前生造的,每一個人都要承受過去的果報,不管你滿不滿意,我們都要繼承前生的業力。但是面對這個果報時,你也可以不受影響。如果你心理素質高,操作得當,這個果報可以把它發揮到最好,順逆皆方便,這個果報它不一定會障礙你。但是如果你心理素質、智慧水平太低,可能你會覺得這個人生有很多障礙。問題是,這是一個既成的事實,你不能改變外境。諸位!你只好提升你的心理素質。

我講實在話,你心理素質不好,順境也會產生障礙。按蕅益大師的說法,諸位你們認為順境的障礙大,還是逆境的障礙大?你們覺得呢?(答:順境)對。高手!因為這個軟賊,它傷你殺你於無形,它用感情來束縛你,這個是最麻煩。它不把你當一回事,你也不把它當一回事,這最好修行,逆境反而激發我們的出離。但是如果順境就糟糕了!因為順境有太多的牽掛,你的腳邁不出去。所以這是快樂果報還是痛苦果報,答案都很難講的,完全看你怎麼面對它。

當然有人說,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對不對?這個說得很好,我讚歎!但是從《楞嚴經》講它不是這樣。《楞嚴經》講先放下它。你沒有放下它,你很難面對它,也很難處理它。所以《楞嚴經》是先假設你是本來「無」,所以你要先放下它。因為你本來沒有這個家庭,本來沒有這個果報。如果你相信這個道理,這個對你是最有力量。你要先放下它,才有資格面對它,才有辦法處理它。你體會一下,這兩個思考模式是不一樣的。人生要先放下,才有資格面對。它是完全徹底地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先大死一番,然後再重新面對。我講的是一個很高的——就是《楞嚴經》的思考模式。你看比較高水平的經典,判教比較低的不談,你看《楞嚴經》、《法華經》都是這種思考:先放下它,再面對它,再處理它。先告訴自己本來沒有,那麼因緣有,好,我好好面對,然後再假借這個因緣來增上,再處理它,這是轉逆緣成菩提道。

所以我們是先求安住,才能夠調伏跟引導。我希望大家好好體會,不同的思考模式,會給你產生不同的結果。就是說我們都想往生,對不對?我們目標一樣,但是每一個人坐的車不一樣。你說我要去 downtown(市中心),我騎腳踏車也可以,但是騎得很慢,你開車就很快。所以如果能夠有一個很好的思想,很好的方法,這個苦集滅道,這個道諦最重要。苦集二諦都是給你參考,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誰能夠掌握一個正確的道路,誰就超越得快,就是這麼回事。佛陀的出世,就告訴你一個佛的知見,如何去思考。你只要養成佛的思考模式,自然會出現佛的結果,這叫作一切唯心造。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來學習?就是要了解佛陀出世,他老人家遇到事情是怎麼思考的。

好,我們今天就上到這,向下文長,付在來日,迴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