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講)

《楞嚴經》修學法要,常欽和尚尼慈悲,諸位法師,諸位在家菩薩,阿彌陀佛!

請大家打開講義第三十六面。

本經的修學方法有兩個重點,第一個就是理觀,第二個是事修。那麼在理觀當中,又分成自力法門跟他力法門;這個自力法門就是我們一般說的聖道法門;他力法門就是屬於淨土法門。那麼這兩個法門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呢?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本經把我們生命的現象,分成兩部份:

第一個、我們講的是一個[個體的生命]──就像一個水泡一樣,我們由於過去善惡的業力,把今生的五陰身心給創造出來,你現在有你的色身,你內心有一時的感受、一時的想法。

五陰身心它的特色是什麼呢?它是有固定的相狀──可能是一種安樂的相狀,也可能是一種痛苦的相狀;可能是一個善良的相狀,也可能是一個邪惡的相狀,有各式各樣的相狀。我們今生的身心世界有它的相狀,因為你一定是有時間相、空間相,在時空的交集下,才構成你的個體生命。當然有相狀的東西,它是變化的、是狹隘的,這是事實。

第二個、生命的現象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那是離一切相、即一切法;它雖然沒有相狀,但確是具足了無量功德之法。如果以聖道門的思考模式──它一定是直接契入無相──從空性入門,沒有一個例外。我們看唯識宗、三論宗、天台宗,不管用什麼樣的方法來修學,其實道理只有一個,就是──把你從五陰身心的相狀,帶回到無相的真如;唯一的目標,都是要你離一切相,返妄歸真──把心帶回家!

但淨土宗的修行方法──它是從一個無相的心性當中,重新出發,可以說是從空出假。所以修淨土宗的人,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相狀,你沒有相狀,你沒有辦法修淨土。

念佛人的心中,要有兩個相狀:

第一個、你對[名號功德]的相狀要建立起來。什麼是『阿彌陀佛』的名號?那也是一個相狀。

第二個、什麼是[淨土的莊嚴]?

一個淨土宗的人,你對名號的功德、對淨土的莊嚴,這兩種相狀沒有建立起來,你根本不可能感應道交。

淨土法門是一個阿彌陀佛本願攝受的法門。也就是說:修淨土宗的人,你所有的功德,都是來自於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所以修淨土宗的人,只要做一件事情:

想盡一切辦法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以你的心力啟動佛力!

如果你心中沒有相狀,你怎麼感應道交?你跟誰感應道交呢?感應道交是雙方面的。

淨土宗的修學特點是──你在無相的真如當中,要建立兩個重要的相狀,就是名號的功德、淨土的莊嚴,來建立對阿彌陀佛的感應道交、啟動阿彌陀佛的加被。所以這裡,我們要注意的是──在二十五圓通當中,這個念佛圓通是特別的,其它二十四個圓通,都是無相三昧,而念佛法門是有相三昧,你心中是要有相狀的。所以古德說念佛法門是從有相入無相,雖然它表面上是有相,但是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是從有相慢慢的趨向於無相,道理是一樣。

戊二、他力法門(分三:己一、白佛歸敬之儀,己二、正述所修法門。己三、結答圓通方便)

己一、白佛歸敬之儀

第一段,先說明這位菩薩白告佛陀,表達他內心皈依、恭敬的一種身口的儀式: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

這個念佛法門的當機菩薩是大勢至菩薩。為什麼叫大勢至呢?因為這位菩薩他具足廣大的威德之力,他一舉手、一投足,都能夠震動一切魔王的宮殿,乃至於能夠震動整個三千大千世界,這麼大的威德之力,這叫大勢至。

這時候,他與其同倫;同倫是指同類,就是同修淨土念佛法門的五十二個階位;這五十二不是數目,是五十二個階位。五十二個階位是什麼呢?就是幹慧地、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跟等覺,這表示念佛法門攝機特別的廣,從幹慧地的凡夫位,乃至於到等覺位,都是依止念佛而成就圓通的。這麼多菩薩就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這是說明對佛陀白告之前的一種皈依、恭敬的儀式,以下才正式的敘述他所修的法門:

己二、正述所修法門(分四:庚一、陳白古佛授法。庚二、詳喻感應道交。庚三、法合顯示深益。庚四、述己自利利他。)

庚一、陳白古佛授法

先陳述古佛所傳授的法門,也就是說──每一種法門,在佛教裡面都是要有本,不像外道。外道的法門是無本之學,哪一個外道在山洞打坐,突然間看到什麼影像,持牛戒、持狗戒…外道的法門,是在禪定中,妄想出來的,不是一個道,沒有通往涅槃的力量。而佛教的法門,它肯定是有傳承的,一定是每一尊佛、每一尊佛傳承下來的。那麼這尊佛是誰呢?是古代的一尊超日月光佛。我們看經文: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大勢至菩薩回憶他過去在凡夫位的時候,這樣恆河沙劫的時間,有一尊佛出現於世,叫無量光佛。從無量光佛到超日月光佛,這中間這一小劫的時間,有十二尊如來,相繼的出現於世間。而這最後一尊佛對大勢至菩薩的啟發是非常的重要,為什麼呢?因為彼佛教我念佛三昧。他告訴我:所有的法門當中,[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你直接從有相行,契入無相的三昧,這個是最容易得到成就的。

念佛三昧蕅益大師解釋說──實質上從本經的教義來看,是有三種的差別:

(一)惟念自佛:惟念自佛就是他在念佛的時候,是憶念他內心的佛性;自佛就是自心的佛。所以我們看禪宗他也念佛,但是他念佛不是一種皈依的心,他念佛的時候,把佛號創造出來──南無阿彌陀佛,之後他就開始思惟,欸!我為什麼能夠念佛呢?念佛是誰?他從音聲當中去找那個能念的心。所以他是依止佛號的假相,從這個佛號的假相當中,把心帶回家。所以這個惟念自佛蕅益大師說,跟前面二十四個圓通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說他的下手方便是從佛號回家而已,從音聲回家。因此惟念自佛是屬於聖道門所收攝。

(二)惟念他佛:惟念他佛是我們一般人比較習慣的──憶念十萬億佛土外的阿彌陀佛。當然它的缺點就是有一點心外求法,你心是向外攀緣的;向外攀緣的心,就容易被破壞,因為它是生滅變化的,就不牢固。所以惟念他佛的缺點,就是你那念佛的心,在臨終的時候,很容易被你的煩惱,跟外境的障礙所破壞。這個我們前面說過了。

(三)自他俱念:自他俱念是最圓滿的。

什麼是自他俱念呢?蕅益大師說:首先先憶念自己的佛性──了達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迴光返照我一念心性,跟諸佛的心性平等無二;那麼從自他不二當中,提起佛號,所謂──托彼名號,顯我自心。在禪淨雙修當中,我們所要觀的第一個是禪觀,所有的修行者第一件事情──都是先把心帶回家。

你一定要把你五陰身心──攀緣的心,帶回到一念心性,然後再提起佛號!

懺公師父在打佛七的時候,常常開示一句話──

念佛人,要緊的就是在本來無一物處當中,提起佛號!

提起佛號不是在那個亂七八糟、那個顛倒心中提起佛號,不是啊!你在顛倒的心中提起佛號,那個佛號是沒有力量的!那是生滅心啊!你的佛號要在本來無一物的當中,提起佛號,這就是禪淨雙修──自他俱念。

這三種念佛有什麼特色呢?其實惟念自佛不算是淨土法門,惟念他佛跟自他俱念才是屬於淨土念佛法門。我們看它的特色:附表第八──淨土念佛法門之特色:

淨界法師:楞嚴經修學法要

淨土法門在整個中國佛教的傳承當中,是特別受到重視的,它是一個勝異方便,那麼它的殊勝處有兩個,什麼叫殊勝處呢?就是它不共於聖道門的地方有兩點:

第一個:它是他力門。

第二個:它是果地教。

他力門──這個他是誰呢?就是佛陀本願的攝受力。

果地教──這果地是什麼呢?是淨土的攝受。

所以念佛人基本上,你那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如果你方法正確,你應該是啟動兩個力量,第一個是阿彌陀佛的加持,第二個是淨土的攝受,兩個都要具足才是正確的。首先我們在念佛的時候,心中跟佛號接觸的時候,我們啟動了阿彌陀佛本願的加持,能夠成就業障消除,福慧增長,成就現世的安樂;有這個滅惡生善的效果──消業障、增福慧。其次,我們在念佛的時候,我們累積的一個往生的力量,臨終的時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一種解脫道——帶業往生,橫超三界。

安樂道、解脫道這兩個,我們簡單做一個說明:

在佛教的歷史當中,最早把淨土法門列入判教的是龍樹菩薩。什麼叫判教呢?把這個教法的它的定位、它的重要性,把它安立下來,叫做判教。

龍樹菩薩在《十住毘婆沙論》當中,他首先為整個大乘,判定了難行道跟易行道。他說依止自力的修學,這個勤苦久遠,這個過程非常的辛苦,時間非常的久遠,謂之難行道,因為過程很多障礙,你所花費的時間是多生多劫。那麼易行道的特點是超越而迅速,它的過程是超越,因為佛力加被,那麼時間也特別的迅速——是一生成就的。所以在難行道跟易行道的比較,龍樹菩薩講出一個譬喻說:難行道就好像一個人陸道步行──一個人徒腳去爬山一樣,你一步一腳印,每一步都要靠你自己的力量往前走,你稍微一懈怠,一不小心,可能會從山上一下子,一腳踩空就落到原點,所以聖道門的退轉是很快的。淨土門它不一樣,它是水道乘船,即便你稍微在船上打個瞌睡、休息一下,這條船有阿彌陀佛本願的攝受,它是很迅速的、很輕鬆的可以達到彼岸。

不過,在龍樹菩薩的難行道跟易行道判教當中,他並沒有強調往生淨土的思想。為什麼?因為他的時代背景是正法時代。龍樹菩薩是出生於佛滅度六百年左右,正法時代的人,他的特點──善根強、煩惱淡薄,所以他在這個時候念佛,只是用來破除障礙。天台宗的一心三觀叫做多障眾生念佛觀,所以在正法時代的念佛法門,並不是為了求生淨土。欸!我最近有障礙啦,念念佛、念念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念本尊咒來破障,它正式的修學,還是修習一心三觀。所以早期的念佛法門,在正法、像法時代,整個憶念佛菩薩功德,主要的目的是啟動他力門,以他力為助力。

但是到了末法時代,念佛法門就不是這樣了,開始重視淨土的往生。這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道綽大師跟曇鸞大師(道綽大師是曇鸞大師的弟子)。道綽大師在《安樂集》當中,提出了聖道門跟淨土門的思考,他說:我們念佛不再只是消業障而已,更重要的是要為菩提道求生淨土、要離開五濁惡世。他的理由有兩個:

第一個、他提出了[五濁惡世]的思考。他說:我們現在所處的環境,已經不是正法、像法時期,外在環境對你的刺激、對你的干擾,達到一種非常嚴重的狀態,會使令我們善根退化。你這一念心啊,你把它放在正法時代,你那個心在修習止觀,運轉得很順暢;你把這個明瞭的心,放在末法時代,糟糕了,這個外境…人事的刺激、干擾太厲害,所以你的善根容易退失,這是第一個內因力的羸弱。所謂的魔強,這個魔不是魔王,這個魔是指世俗的誘惑、人事的干擾,叫做魔強,這是五濁惡世的思考。

第二個、[去佛久遠],就是外緣力。我們生長在離佛時間越來越遠了,到末法時代,被邪師惡友的思想所誤導。就是說:我們已經沒辦法去判定誰說的話是對的?,末法時代的特點是各說各話,他這樣子講、他那樣子講…我們在這樣的一個魔強法弱時代,法門的力量特別的薄弱,正法之法乳,已經滲入了太多的水,牛奶的成份越來越少。因為我們雖然有善根,但還是要靠法的力量──雖然有內因力,你得有外緣力。

所以在這樣魔強跟法弱的兩個因素之下,道綽大師說:譬如小樹未成,經歷暴雨啊,終為所折。這個幼苗…說我要生生世世在娑婆世界要行菩薩道!志向可嘉,但是沒有智慧。為什麼沒有智慧呢?你沒有判定現在是什麼時代,你這樣講不合時宜,你要是生長在正法時代,這些話是對的。所以在末法時代,你不求生淨土,那就好像說──你一個菩提的幼苗這麼小,你一定要把它放在暴風雨中去摧折,結果只有一個──就是這樣白白犧牲掉,對佛教、對眾生沒有好處。

道綽大師這時候,提出了往生淨土的思考,這一點對我們淨土法門太重要了。所以念佛跟求生淨土在早期是兩回事,但是到了末法時代,念佛的人,少部分為了消業障,真正的目的是為了菩提道,求生淨土。這個果地教到末法時代更是重要,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一個魔強法弱的時代,我們開始以智慧來思考──我們是不是應該到一個比較好的國土,去成就聖道,再回來廣度眾生,這是一個果地教的思考。

基本上,念佛的人──

你內心的準備,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個、你的信心;第二個、你的願力。當你具足了對阿彌陀佛的信心,當然信心指的是誰?對阿彌陀佛要有信心。願力指的是誰?對淨土法門要有願力,要有往生的願力。你有信心,你啟動了他力門;你有願力,你同時啟動了果地教;所以一句佛號信願具足。所以一個真正念佛的人,他應該同時要具足信心跟願力。這個時候,他跟佛號接觸,他同時消業障、增福慧,同時也積集了往生的資糧,這才是一個真正會念佛的人。他於對佛陀的信心,對於淨土的願力都要具足。

龍樹菩薩他提出一個概念說:佛陀有兩種功德,一者善根,二者福德。他說佛陀的善根是不能跟人家分享的;佛陀說:我把智慧送給你不可以!佛陀要把智慧傳給眾生,佛陀只能開方便門,示真實相。頂多講一些語言文字,讓你自己去思考,你自己去覺悟。所以智慧別人幫不上忙,說我把智慧迴向給你,沒有這回事情,你要打妄想,誰也救不了你,你自己要跳火坑,佛陀在你旁邊也沒有用。

蕅益大師說:沒有一個人可以進入到你心中的妄想,把你帶出來!誰有那個力量?

你活在你自己的妄想當中,你一定要住在你的妄想,說實在,誰也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走出來。但是福德就不同,佛陀所修的福德是可以跟眾生分享的。

所謂的他力門跟果地教──

是約著佛陀所成就的福德:他因地當中的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這五個波羅蜜的福德,這些廣大的福德力,他把它放在一句佛號當中。所以我們一念心跟佛號接觸的時候,只要你把心準備好,你就可以啟動他力門,你也可以啟動果地教,淨土大德把這個稱作是:即眾生心,投大覺海。即是什麼?就著一個苦惱的、沒有資糧的心,當我們正確的憶念佛陀名號的時候,就能進入阿彌陀佛廣大的功德之海中,是這個意思。

在蕅益大師的《靈峰宗論》中,講一個小故事:

他說在桐城的地方,有兩個好朋友,這兩個好朋友一起到外地去做生意,其中一個朋友,突然間生病,就死掉。死掉之後,另外一個人就把他埋葬,繼續去做生意,做完生意,他把賺的錢,分一半給他往生朋友的夫人,如是、如是…的報告;說:很遺憾,你先生病死了,我把這個錢分一半給你!但是他往生的朋友的太太,對這件事情心存疑惑。說:你是不是謀財害命啊?他覺得很冤枉啊,就說:我帶他去的時候,我也不知道他為什麼會這樣子啊?而且我也如實的把錢分一半給你們啊!他太太還是不相信,他沒辦法啊,跑到他死掉的朋友埋葬的地方,跪在那邊哭訴,說:我實在很冤枉,你看我把錢分一半給你同修,你同修還冤枉我。欸!哭著、哭著,他朋友就在陰暗的地方現身了,變一個鬼神現身了,說:沒關係,我替你作證,你改天把我帶回家,我跟我太太解釋。這時候,這個鬼神就跟這個人回家。

在路中,突然間遇到一些障礙,他就念阿彌陀佛!念佛的時候,身上放大光明,那個鬼神看到光明就怕啊…彈出去好幾公尺。後來他停止念佛的時候,這個鬼神就跑回來說:欸…某某人啊,你不要念佛,你一念佛啊,有一種強大的力量把我推開來,我不能靠近你。他那朋友說:好,那我盡量不念佛好了!但是過了一段的時間,又遇到一個障礙,他又念佛,這個時候又產生強大的光明,又把這個鬼神彈開來。後來鬼神就說:你這樣子,我真得沒辦法跟你回去;這樣子好了,你把我太太帶過來,我就住在這個樹上,你把我太太帶過來,我就跟她說明,洗清你的清白。他那個朋友就把他太太帶過來…

蕅益大師講這個故事的時候,他說:這個叫做什麼呢?叫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換句話說說︰阿彌陀佛有大悲心想救拔我們,但是他必須在佛跟眾生之間,要有一個橋樑,這個橋樑就是誰?就是名號!阿彌陀佛他也不能經常在人世間住世,所以阿彌陀佛必須把凡夫跟佛陀中間,要有一個彼此感應的橋樑,就是這個萬德洪名,所以就把這個功德放在名號當中。當眾生跟佛號一接觸的時候--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啟動了他力門──消業障、增福慧;同時也啟動了果地教──蒙佛接引往生西方。這就是整個淨土念佛法門的特色,成就這兩種的功德。

庚二、詳喻感應道交

那麼念佛法門它是有相行,你心中一定要有一個相狀,由這個相狀構成所謂的感應道交。這個相狀,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這個地方把感應道交的過程,它整個心地的方法描述得很清楚,我們看經文:

【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

佛陀把這個感應道交的相互因緣,他講出一個譬喻說:比方說世間上有兩個人,某甲跟某乙,某甲的內心是經常的憶念某乙,一專為憶──某甲經常的憶念某乙的好處;但是某乙呢,卻已經把某甲給忘掉了。那麼感應道交當然不是單方面,某甲憶念某乙,但是某乙去憶念其它的事情。這兩個人未來因緣會發生什麼情況呢?若逢不逢,或見非見。這兩個人即便是相逢,相逢就是生長在同一個國家、同一個地方,乃至於彼此能夠見面,也都是視若無睹、當面錯過,因為沒有緣,沒有緣就算你見面也沒有用!為什麼叫沒有緣呢?因為某乙沒有憶念某甲。這是一種情況。再看第二種情況…

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假設某甲跟某乙,二人相憶──就是偶爾的彼此互相憶念,某甲把事情忙完以後,偶爾憶念某乙,某乙也偶爾的憶念某甲,那麼這兩個人產生一個因緣,當然因緣就比較淺,比較淺未來的相逢,可能是一生、兩生,比較少生的相處、相遇。假設是二憶念深──就是經常的憶念,某甲經常的憶念某乙,某乙也經常的憶念某甲,這兩個因緣就深啦!那麼這種情況,在未來的生命當中,從生至生,這個生是一生,下面那個生是多生;因緣淺的話是一生、兩生,因緣深的話叫多生,他們兩個之間的因緣,就像身形跟影子一樣,就彼此不會分開而經常相逢。

這個地方就說明了,人跟人之間的相逢,那是得有緣的啊!你看:為什麼他會跟你做夫妻、他會跟你做子女,他會跟你做朋友,因為你們兩個過去生,都有彼此在憶念對方。

有人問我說:欸,師父啊!你看我會不會出家?我說: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想到什麼?我們也可以測試一下你未來出家的因緣,出家不是絕對的好,但它也是一個因緣。如果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的憶念是──出家很枯燥、很無聊,那你今生不會出家,你來生也不會出家;如果你心中去憶念出家法的時候──欸…不錯哦,出家很清淨、享清福。懺公師父說的:世間人享鴻福,出家享清福。鴻福是帶業,雖然有福報,但是很躁動。所以如果你憶念出家法的時候,你是一個美好憶念,你今生即便沒有出家,你來生一定有因緣出家。

其實:你世間的因緣,你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你心中的想像已經產生一定的力量。就像你做母親的,你最在乎子女什麼?你說,這個子女很會讀書,這個是最重要的嗎?未必吧!一個做母親的、做父親的最在乎的:你這個兒子心中有沒有我的存在,是嘛!你心中沒有我的存在,你結了婚,你心中只是憶念太太。欸!他心中沒有你的存在,你們的因緣就淡了。他再怎麼會讀書、怎麼有用,跟你就沒關係。所以我們看人跟人之間的因緣,最重要就是你心中有沒有我,這個是合乎佛法的緣起論,因為他心中沒有憶念你,你跟他因緣就淡了,即便他名義上是你的兒子,有這個兒子等於沒有這個兒子。所以我們講:相逢就是有緣,這個因緣的關鍵就是心中的憶念!

有些人觀念不正確,他說:為什麼我們應該要往生到彌勒淨土?彌勒淨土在三界比較近,極樂世界十萬億佛土比較遠。其實你往生跟遠近沒有關係。你心中不憶念,就算它在你隔壁都沒有用,你相不相信?

[往、不往生]——是你心理的問題,跟十萬億佛土、二十萬億佛土…都沒有關係的。我們這一念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哪有什麼距離?

[往、不往生]——跟距離沒有關係,是你自己心理準備好沒有?障礙是來自於你心;你心中不憶念佛陀,佛陀在你前面都沒有用、住在你隔壁都沒有用,當面錯過!

我們要知道──阿彌陀佛會不會去救拔某一個人…關鍵就是你心中有沒有佛的存在,你有沒有把阿彌陀佛當一回事,問題在這個地方。下一段就講很清楚了,前面只是一個譬喻,這以下合法:

佛陀,他把他的內心世界──他要怎麼度化眾生講出來,他說:

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佛陀說:身為一個佛陀,在一念的寂靜的涅槃心中,我那個大悲心啊,不斷的憶念十法界眾生,就好像母親憶念兒子一樣。但是佛陀也講出一問題是若子逃逝,雖憶何為?佛陀不斷的憶念眾生,就像母親憶念兒子一樣,但是身為兒子,他一心一意只想在外面攀緣,甚至於想要離家出走,那麼母親單方面的憶念,這樣子彼此間也沒有相逢的因緣。所以問題就是──這不是單方面的。

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假設身為一個兒子,心中不斷憶念母親的好處,就如同母親憶念兒子一樣的至誠懇切,那麼母子兩人,生生世世,就經常相逢而不再分離了。為什麼我們生長在末法時代?為什麼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會跟佛陀同時出世呢?事出必有因──因為舍利弗尊者跟目犍連尊者,在過去生經常憶念釋迦牟尼佛。不過我們也不錯,末法至少還有佛法,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因緣是在尾端,至少法還在,沒有跟人結緣,跟法結緣。所以說,佛陀跟眾生的感應道交,叫做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亮它是平等的照耀一切眾生,它釋放了很多的光明來加被我們,但是我們手上的水,如果是波動的或是平靜的,產生月亮影子的光明就不一樣。

這裡講出一個非常重要的消息:感應道交──能感的是我們一念心,我們一念至誠懇切的信心跟願力;所感的是佛號的功德(無量光、無量壽)。

那我現在問大家一個問題──

感應道交能念的心跟所念的佛,心力跟佛力,誰主動?心力主動,還是佛力主動?心力。答對了!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不能主動救拔我們,你要記住這一句話,因為佛陀是無念的。說,欸!佛陀主動救拔你,那佛陀動念頭了,那他就不是佛了。佛陀的心是安住在一個無念的心體,他是永遠存在法界的一種強大的力量,但是他不能主動救拔你,一定是你釋放一個力量,他才能夠有所響應。

我看有些人在解釋淨土宗,他講他力的攝受,講到最後…我聽那個意思就像外道的思想…佛陀可以完全把你…好像你不想去…他硬把你帶去那種感覺!沒有這回事情!

即便是他力門──也是你自己要有所準備──

菩薩清涼月,常游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薩影現中。

我們一定要把前後的因果搞清楚,佛陀的心,他是不動念頭的,他常游畢竟空;那麼是在眾生心垢淨的條件之下,佛陀影現中、諸佛影現中。你看《阿彌陀經》也是這樣,《阿彌陀經》說:是人終時,心不顛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臨命終的時候,你要先不顛倒──正念分明,然後才是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這一段經文,你一讀就知道誰是主動、誰是被動。

我講實在話:你今天沒有把自己內心準備好,阿彌陀佛光明是進不來的,進不來!即便他是他力門,但是他永遠也是被動的,你讀這一段經文就知道。佛陀憶念眾生這句話沒有錯,但是你不憶念佛陀,這個是沒有用的,不能構成感應道交的。

我們從這段經文,我們深深的知道──

佛陀創造了四十八種廣大的功德力在法界當中,但是這個功德要變成對你的一種加持,你一定要釋放一種信心、釋放一個願力,才能夠轉他成自──把佛的力量轉成你的力量。這個關鍵在於什麼呢?啟動佛陀的功德最關鍵是什麼?憶念──我們從這個地方得到啟示了,你要憶念佛的功德,你要憶念淨土的莊嚴,這才是一個正確的方法。

庚三、法合顯示深益

那麼假設我們正確的憶念以後,產生了感應道交,這樣子有什麼功德利益呢?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前面是講到一個念佛的方法,就是你要透過一個正確的憶念,以你心中憶念的力量,來啟動阿彌陀佛的他力門、果地教這兩種的加持。前文是講方法,這以下是講它的果地的功德。

眾生明瞭的心,他能夠產生一個正確的憶佛、念佛;憶佛它是心中的想像,它是一種觀;念佛是一個止,對於佛號的一種專注、一種無分別住。那麼我們透過憶佛跟念佛這兩個方式,能夠使令我們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約著平時,平時的感應道交;當來指的是臨終。感應道交之後…去佛不遠,你跟阿彌陀佛的功德,就彼此相應不再分離了,結果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必假借其它的方法,你就可以成就心開。

心開有兩層意思:

一、約著現世來說消除業障:它能夠幫你打開你心中的業障;你一個人有業障的人,心是打不開的;也可以說心開,約著消業障來說。

二、約著你往生以後華開見佛悟無生:這個心開約著破無明證法身,更深了。

所以所謂心開,第一個是打開你的業障,第二個打開你心中的無明妄想。一個是約現世的安樂,第二個約來世的解脫,都可以叫心開。關於這一點──憶佛、念佛,我們用附表來加以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