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 佛學次第統編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時,先成色界諸天,次成欲界諸天,次成人及餘眾生界,後成地獄。...世界壞劫之相。末世眾生,尤宜詳知。茲述壞劫之相,所謂三災。三災者,劫末起三種之災害也。有小大二種: 一...大三災壞劫之相,謂能壞初二三禪,遞次增上,至三禪止。 一、壞初禪 一大劫盡,有一火災,壞至初禪。 ...世間生滅之相,亦非亂生亂滅,皆有其一定不易之律。所謂因果,故明生滅後,更須明其因果。...因果之義,若分敘之,有種種義,於下逐次述之。 茲明因果總義。謂因者能生,果者所生,因必有果,果必有因,...就因之義分之,說有因緣。因緣者,於一物之生,賦與強力曰因,旁添弱力曰緣。例如種子因也,雨露農夫等緣也。 ...就果之義,若分別之,亦可說為果報二義。果者結果,報者報得,果有總義,報具別義。於一果體上,有種種之報境也。...一切有為法,有總別之二相。如無常無我之相,則通於一切,謂之總相。如地有堅相,水有濕相,謂之別相。 一、...由因果之差別,則現三時之業。三時業者: 一、順現業 此生造善惡之業,直於此生得受苦樂之果報,順現法受業...或分為四種業報。 一、現報 現報者,謂今生作極善惡之業,即於今生現受善惡果報也。 二、生報 生報者...由先後言之,又分為四人果報。 一、先苦後樂 謂或有人,先生卑賤家,衣食不充,受諸困苦。然心無邪見,自念...由報之定不定,分為四種。 一、時定報不定 時即時節,報即果報。謂於三時,決定不改,由業有可轉故,受報不...就報上觀之,又有三種果報。三果報者,謂異熟、等流、增上三者。 第一、異熟果 善惡之業,異世而熟,其所受...因果各義,上已述之。茲專就人類因果言之。...人生有五種因,言五因者: 一、生因 即惑業。謂眾生依惑業而生此身。 二、和合因 如善法與善心和合,...人生因果之大要,觀於辯意長者之十問、釋尊之五十答解,極為明晰。 一、以何因緣得生天國? 答:一者、...觀種種眾生,居種種生滅海中,生此死彼,遷流不息,無非一輪回之相而已。蓋眾生自無始以來,展轉生死於六道之中,...所輪回者,不外三道,故三道亦名輪回三道,又名三輪:一惑、二業、三苦也。 一、惑道 又名煩惱道,為無明、...眾生所以處處著者,為有所迷故。迷故有著,著故三道生,三道生故輪回現,故著可為輪回之總因,而迷又為著之原因也...種種生滅,盡是一漏落之相,故曰有漏。而有漏分晰之,有四種相,謂有漏果報四相。即苦、空、無常、無我,有漏之果...苦相者,謂內外身心二苦,此二苦成一切諸苦相,有三苦、八苦等之苦。 一、三苦 三苦者,謂苦苦、壞苦、行苦...世間一切之法,生滅遷流,剎那不住,謂之無常。無常有二: 一、剎那無常 謂剎那剎那,生、住、異、滅之變化...無我者,有漏之果報中,無我之實體也。又曰非我,我之意義,謂常一之體,有主宰之用者為我。 一、人我 於人...諦觀眾生,非惟苦、空、無常、無我,亦且不淨。謂七不淨。前四是在胎不淨,後三是出胎不淨。 一、種子不淨 ...眾生生滅因果,不出二義,所謂因緣相續是也。正因助緣,使現生起,是為因緣。因果次第,不相斷絕,是為相續。 ...四聖證道,因果至深,縱費多文,難詮少分。並各差異甚遠,未可統括。況欲於數條文義約之,豈有可能。惟此篇所敘,...前言世間,所謂六趣三界,總稱六凡。茲敘出世,亦有四聖。聖者正也,聖人行於正道,故謂之聖。如何謂之正道耶?能...前言世間,乃有妄惑。茲敘出世,說有真智。真智非他,轉妄即得。夫眾生與佛,本來不二。眾生是當下一念迷成,佛亦...前言六根,茲明須淨。即謂如欲了於自心,須不迷於現境,淨其六根,不著六塵,而轉六識。 所謂淨其六根者,以...前言六塵,茲明須舍。即謂欲淨六根者,宜不著於六塵。所謂不著六塵者,以要言之,即諸根之能清淨也。所謂眼不着色...前言六識,茲明須轉。即謂淨六根不著六塵,自能轉其六識。所謂轉其六識者,即轉諸染識成淨智也。蓋識體即智,為染...前言三境,茲明無相。即謂一切諸境,皆由妄生,分別而有。了其虛幻,則諸境自空,一切法空,觀男女一異等相,實不...前言三受,茲明依空。蓋領納諸境而成受,原生於妄而為繫縛。如識其妄,即此係縛,皆是其空。空者謂因緣所生之法,...前言世間,乃有三毒,茲明出世。須明三學,蓋智者知一切業苦,成於三毒。為除業苦,當除三毒。對治三毒,故修三學...前言世間,不出愛見,茲言出世。須依無我,一切妄惑,皆由愛見二種執我而起,故除妄惑,當除愛見。除愛見者,即離...前言一切妄念,須知凡屬妄念,皆是煩惱。因此煩惱,遂造一切諸業。故修道人,斷此煩惱,依於菩提。菩提者覺也,煩...前言世間,皆由業造。而一切業,皆是染污,茲明出世。須明清淨,清淨非他,不染即得。故須轉染,實依於淨。所言染...前言三業,茲明須淨。蓋業為繫縛,係縛是苦。欲離苦本,當離繫縛。離繫縛者,謂離所依。所作即業,故當息業。業息...前言善惡,本屬對名,茲敘真實。宜知不著,蓋對待於惡,姑有善名。究竟指歸,宜雙不取。 一、滅惡 無殺無盜...前言諸定,對動得名。若住靜中,又墮一邊。故宜不住,雙舍兩非。蓋三界之中,一切行業,無非三種,善惡不動三者是...就世間分別比較,善道樂,惡道苦。但如實言之,生死之果報皆苦也。所謂三界火宅,誰得而安是也。惟有出世,乃得真...凡夫所受報得,皆是業報,業報謂業果也。由過去之業因,招現在之果報。善因感善果,惡因感惡果,皆是苦縛,不得解...眾生虛妄生滅,是為生死。諸聖涅槃境界,不為生死之所流轉。涅槃梵語,又作泥日、泥洹、泥畔、涅槃那。舊譯諸師,...六趣三界,總曰六凡。六凡豈是定凡,但不作凡,即便是聖。聖有差別,約相說四。然聖亦非聖,即是六凡所轉者耳。聖...前言世間,說有六凡。茲合世出世間,則為十界。然凡聖本來是一,但因迷悟不同,而差別於是迥殊。迷有輕重,悟亦有...迷於事理為迷,開真實之智見為悟。迷之義亦多矣,如曰迷惑,即謂謬於事理為迷,不明事理為惑。如曰迷妄。即謂闇於...迷悟既分,所為乃別,是則名為有漏無漏。漏者,漏泄之義,為煩惱之異名。貪嗔等之煩惱,日夜由眼耳等之六根門頭,...由迷悟之心,行有漏無漏之業,則得十界之果。十界者,即十法界。合四聖六凡,是為十也。法界之義有多種,約二義能...心淨則佛土淨,心染則國土穢。淨土穢土,悉依一心染淨而現。...業由心造,境隨業轉。心有淨染,故境有自在及不自在。染心為業所拘,則境不能自在。淨心無所罣礙,則境隨心自如。...前言世間,但就眾生而說世間。茲合凡聖而說,亦分之為三世間。 一、器世間 即國土世間,舉如來所化之境。 ...報境不外乎二,所謂依報正報是也。依正二者,亦即身土。茲言身之分別,凡聖不同。先述凡夫二乘之身,次論佛身。凡...茲說佛之三身,金光明經玄義云:三身者,身、即聚積之義,謂聚積諸法而成身也。所謂理法聚名法身,智法聚名報身,...前說世間,但明凡夫世間。茲合凡聖,須明凡聖染淨之土。惟諸家說土不同,茲就台家所立四種淨土: 一、凡聖同...一浮幢佛剎,具下之數項: 一、一香水海。 二、海上一蓮花。 三、花上一世界種。 四...華藏世界海,有一百一十一之香水海。...娑婆世界所在之一浮幢佛剎,此佛剎之名。如: 一、無邊妙花光香水海。 二、一切香摩尼王莊嚴蓮花。 ...一、遍照十方熾然世界種,在華藏世界之中心。 二、遍照十方熾然世界種,最近之十浮幢佛剎圍繞,東方離垢焰起...凡夫總相,即是生死。聖者之相,即是涅槃。涅槃非相,即就生死,說不生死,是涅槃相。...生死為凡夫之相固矣。二乘之人,亦有一種生死之相,故說二種生死。二種生死者,謂分段生死,變易生死也。 一...就生死總說涅槃,就涅槃亦說有其差別,故依涅槃有有餘、無餘二種。新譯作有餘依、無餘依。依、有漏之依身也,對惑...約大乘義立說,有三種涅槃: 一、性淨涅槃 謂諸法實相之理,不可染,不可淨。不染即不生,不淨即不滅。不生...前言世間,明六凡因果。茲合世出世間,以明凡聖因果。惟但舉其略,不加詳及,故說十界業因及十界業果。言十界者,...前言世間,而略說世間義。茲言出世,亦略明出世間義。茲之所言出世間義,亦就前世間觀相,相對所轉之出世間觀相耳...前世間觀,可以輪回觀總之。出世間觀,亦可以解脫觀總之。蓋凡夫受輪回故,不得解脫,諸聖得解脫故,不受輪回。 ...凡夫之相,不外惑業苦。聖者離惑業苦,即是智淨妙相。 一、智 智者謂言照了,無有惑也。 二、淨 淨者...凡夫具惑業苦三縛,大聖則具三德,如涅槃經說大涅槃所具之三德: 一、法身德 佛之本體,身有常住不滅之法性...凡夫流轉,故成苦、空、無常、無我、不淨,諸虛偽相。聖者解脫,因得常、樂、我、淨,四真實相。 一、常 ...世間一切皆生滅虛妄之相。無生者,謂無虛妄之生。既無有生,云何有滅?不生不滅,乃究竟實相也。...世間之相,虛妄不實,皆是因緣相續之假。若夫聖人所得之法,則是真常。真者真實,離迷情、絕虛妄,是曰真實。常者...小乘者,對大乘而言。乘者,運載之義,以喻能乘人而到其果地之教法也。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別。言小乘者,小根小機所...佛乘宗要論曰:小乘的宗要,為超出世間的,則必先將一切世間之法打破。欲求打破,必先了知。了知矣,打破矣,而後...小乘之果位者,即小乘之趨向。而小乘之極果,即阿羅漢辟支佛是也。阿羅漢辟支佛之果位,可以四句簡單表明之。 ...茲敘小乘之法,以信、解、行、證四分說之。信解行證者,是佛道之一期。先信樂其法,次了解其法,次依其法而修行,...信者,信受。一切佛法,起原於信。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又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故信為入佛法...信心者,信受所聞所解之法無疑心也。能深信樂諸法實體,三寶淨德,世出世之善根,使心澄靜,謂之信心。學道之人,...信根者,由信而能增長也。信三寶、四諦、正道、助道及一切無漏禪定解脫,使善萌增長而不退壞,是名信根。學道之人...信力者,謂由信而有勢力也。信根增長,破諸邪信,信正道助道,遮諸煩惱,不為偏小所動,故名信力。學道之人,非有...小乘之人,信有世間。信此世間,是大苦聚。信有其道,可以出此世間。信出世間後,有清淨之涅槃可得。茲分二條說明...信三寶者: 一、信佛 信佛為大導師,堪作依止,不信其餘邪師。 二、信法 信法可依之修行,不信其餘邪...一切惑業,若逆溯其源,無不歸納於無明。蓋一切惑業,因果循環,不外惑業苦三道。苦由業,業由惑,惑由苦,苦又由...反之由無明而順推之,則無不是由無明演繹而成一切煩惱。蓋由無明故,所以成迷。由有迷故,所以成著。由有著故,見...一切煩惱,皆由有我而起。若無我者,則一切皆無。因見有我,故曰我見。因有我相,故曰我相。執為有我,故曰我執。...三煩惱毒,能為一切障故,又云三煩惱障。煩惱者,即惑也。惑者,迷妄之心,迷於所對之境,而顛倒事理之謂,為貪嗔...一切煩惱,由其生起之相上說,分為二惑。 一、見惑 謂意根對法塵,非理籌度,起諸邪見。如外道之計斷計常,...眾生煩惱,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稱四住,即三界見思之煩惱也。 一、見一切住地 三界一切之見惑。 ...一切眾生,內外心境根塵,可以十八界括之。 十八界者,謂合六根、六塵、六識以言,謂之十八界。界者各成界限...十二處者,謂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十二處也。亦名十二入。即合六根六塵以言,謂之十二...六入之義,前條已敘,茲總明之。六根或六塵,皆謂六入。但分別言,六根為內六入,六塵為外六入也。...十八界十二處,於心境開合,各有不同。若詳言心而略言境者,五蘊是也。觀於凡夫一切心行,不出五蘊。蘊者舊譯作陰...名色者,五蘊之總名。受想行識之四蘊曰名,色之一蘊曰色。受等之四蘊,皆為心識之法,無形體可見,僅可知其名,故...一切諸法,可以七十五法括之。立七十五法者,以一切諸法,不外有為無為二種。 有為法者,略分四種:一者色法...蘊等三科開合不同,實乃相攝。 一、五蘊中色蘊之五根五境,即十二處中之十處,十八界中之十界。 二、五...一切諸法,心為之王。心有多名,義異體一,故宜得解,如心、意、識三者是也。 一、心 心之義云何,如論中言...一切心法,分別有三種性,謂善性、惡性、無記性。 一、善性 與一切善法相應曰善性。 二、惡性 與一切...緣者由藉之義。謂依他而所藉者,起者生起之義。緣起者,有事之起始,及事物之待緣而起二義。一切有為法等,皆從緣...一切有為,即是生滅。法若生滅,應是有為。與此相違,是無為法。是故知一切法相,應知生滅。生滅之相,所謂四相。...一切有為,即是生滅。然能見生者,方能知滅。是故欲知生滅,尤應知生。一切生相,生所生時,不離因緣和合。何法說...六因者,一能作因,二俱有因,三同類因,四相應因,五遍行因,六異熟因。 一、能作因 一切有為,唯除自體,...
世界成壞時之先後。 一、世界成 一、器世界先成。 二、有情界次成。 二、世界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