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一
沙門法寶撰
分別隨眠品第五之三
◎論。如是已辨至為復有餘。結前四門生後門也 問意雲。隨眠並纏。世尊就過差別說為漏.瀑流.軛等。為唯有爾所過名。為更有餘義立異名耶 此下第二半頌更立五義。垢非纏.隨眠故別為一門。
論曰至復說五種。列五名也。一結。二縛。三隨眠。四隨煩惱。五纏。
論。且結云何。自下五義並垢有六數也。此下五行半頌。第一明結。於中三種。一九結。二五下分結。三五上分結。此兩頌半明九結也。
論曰至九慳結。列九名也。
論。此中愛結至當辨其相。出愛結也。所以九種總名結者。正理論雲。於境於生有繫縛能。故名為結。或有此故。令諸有情合眾多苦。故名為結。是眾苦惱安足處故。此中愛結。謂三界貪。此就所依及所緣說 依三界身。緣三界境。未離三界染之貪。名三界貪 所言貪者。謂有心所樂可意相所攝受行。即於諸有及諸有具。所起樂著。說名為貪。何緣此貪說名為愛。此染心所隨樂境故 餘隨所應當辨其相者。謂恚結等。如餘處釋當辨其相 正理釋雲。恚謂於違想。及別離欲所攝受行中。令心憎背慢謂七慢。如前已釋言無明結者。謂三界無知。此約所依非所緣故。以諸無漏法不墮界故。無明亦用彼為所緣故。此廣分別如緣起中。見結.取結。俱邪推度相。別顯彼相廣如五見中。於前分別邊執見處說計為我有漏行中計斷計常名邊執見。於中斷見名何所目。謂執死後行不續生。豈不此即是撥後有邪見。雖有此責。現見世間。有行相同而體差別。如慈與愛體異行同。如何行同而體差別。如起加行欲饒益他。若屬染心從愛所起。若從慈起屬不染心。是謂行同而體差別。如是於行見不續生。從邪方便生。此屬斷見。離方便而起生此屬邪見。亦是行同而體差別。此斷.常生方便如六十二見中說。
論。見結謂三見取結謂二取。此分五見為二結也。
論。依如是理至隨眠隨增。下別引本論問答。此即問 頗有見相應法者。謂見取.戒取相應法。以此二取是五見中二見故 為愛結系非見結系非不有見隨眠隨增者。謂為九結中愛結系。不為九結中見結系也。而為十隨眠中見隨眠隨增也。
論。曰有。答也。
論。云何。重問。
論。集智已生至彼隨增故。廣引 謂。集智已生滅智未生。見滅見道二取相應法。出法體時也。集智已生時。謂已斷苦.集遍行隨眠故。苦.集下身.邊二見。及邪見。此三見結已斷故。不能系滅.道下二取相應法。滅.道下有邪見。是不遍見結。緣無漏故。不緣滅.道下二取相應法。亦不與相應。由此不為見結系也。而為滅.道下貪緣故。為愛結所緣系也。五見俱名見隨眠故。二取即是見隨眠攝。與彼相應故有相應隨增。亦容緣故有所緣隨增。
論。何緣三見至為取結耶問也。
論。三見.二取至立為二結。答也。有二義故分見為二結。一為物等。二為取等。如文可解。正理論雲。說此物等於義何益。於結義中見有益故。此言意說。如貪.瞋等一一獨能成一結事。三見.二取。各十八物和合各成一結事故。若異此者。應說五見各為一結如貪.瞋等故見.及取各十八物。共立一結方敵貪等。若爾身見.邊見.見取有十八物。戒取.邪見十八亦然。豈非物等。不爾。本釋其理決定。所以者何。以取等故。三見等所取。二取等能取。
論。何故纏中至非餘纏耶。問也。
論。二唯不善至故唯立二。答也。十纏中慳.嫉.忿.覆四纏。自力起。唯不善。慳.嫉入結。忿.覆非結 若立八纏除忿.覆二唯有慳.嫉二纏。自力起。唯不善。餘纏皆闕二義。無慚.無愧。唯不善。非自力起。悔通善.惡。唯自力起。餘。二皆無。睡眠.掉舉.惛沉。
論。若纏唯八至亦具兩義故。難也。若纏有八。唯慳.嫉。具二復立為結義即無違 許纏有十。忿.覆具二而不入結。慳.嫉具二因何入結。故釋非理。
論。由此若許至及自部故。更為別釋也 應言嫉慳過失尤重者。是總句 謂此二種數現行故者。釋尤重義 正理論雲。應作是釋。唯嫉.慳二過失尤重。故十纏中立二為結。由此二種數現行故。謂生欲界雖有九.六.三結.無結。而經唯說嫉.慳二結。惱亂人.天。謂雖生在二善趣中。而為賤貪重苦所軛。現見。卑賤及諸乏財。乃至極親亦不敬愛。又二遍顯隨煩惱故。謂隨煩惱總有二種。一戚俱行。二歡俱行。嫉.慳遍顯如是二相。又此二能惱二部故。謂在家眾於財位中。由嫉及慳極為惱亂。若出家眾於教行中。由嫉及慳極為惱亂。或能惱天.阿素洛眾。謂因色味極相擾亂。或此能惱人.天二眾。如世尊告憍尸迦言。由嫉.慳結人.天惱亂。或此二能惱自.他眾。謂由嫉故惱亂他朋。由內懷慳惱亂自侶。故十纏內立二為結。
論。佛於餘處依差別門。此下兩頌第二明五下分結也。
論曰至防邏人故。此敘第一釋也。此師意以欲界名為下分。順益欲界故名順下分結。後二不令出。前三卻令入。舉喻可知。
論。有餘師說至順下分名。第二釋也。此師意說。下有二種。一下有情。謂諸異生。二下界。謂欲界。由前三故不超下有情。由後二故不超下界。
論。諸得預流至斷三結耶。問也。預流果斷身見.邊見.戒取.見取.疑.邪.見六種煩惱。何故經說斷三結故得預流果。
論。理實應言至但說斷三。略開二門答前難也。佛依此故略說三也。
論。謂所斷中至攝彼三門。牒前門釋見所斷惑總有三類。唯一。通二。通四部故。謂身.邊見唯苦下。戒取通苦.道。見取.邪見.疑通四部說。身見攝一部。戒取攝二部。疑攝四部。
論。又所斷中至已說斷六。第二釋也。見斷煩惱三隨三轉。所隨是能隨根。說彼所隨即兼能隨 故說斷三已說斷六者。雙結兩釋。
論。有作是釋至故說斷三。敘異說也 謂由身見怖畏解脫不欲發趣者。恐得涅槃我斷故不欲發趣 由戒禁取依執邪道者。非道計道名戒取故 由疑於道深懷猶豫者。疑於正道是道。非道。故佛偏說三兼亦顯餘。故但說三不說六也。
論。佛於餘經如順下分。已下一頌。第三明五上分結也。
論曰至名順上分。結釋也。此以不超上界順益上界故名順上分結。則是上界為上分也。正理論雲。如是五種體有八物。掉舉等三二界別故 上二界別成六 唯修所斷名順上分。順益上分故名順上分結。要斷見所斷彼方現行故。見所斷惑未永斷時。亦能資彼令順下分 故未斷見惑時。上界二貪及掉舉.慢.無明。有力資令卻生下界 故要永斷見所斷惑方現行者名順上分 又云。於少是結。謂聖者於少非結。謂異生有位是結。謂已離欲貪。有位非結。謂未離欲貪 又云。掉舉擾惱三摩地故。於順上分建立為結。即由此理順上分中不說惛沉。順等持故 婆沙雲。問何故唯修所斷立為順上分結 答令趣上生名順上分。見所斷結亦令墮下。故不立為順上分結。復次上人所行名順上分。上人是聖非諸異生。見所斷結唯異生起。故不立為順上分結。於聖者中。唯不還者所起諸結。立順上分 問因論生論。何故預流及一來者所起諸結。非順上分。答順上分者。謂趣上生。預流.一來所起諸結。亦令生下。故不立為順上分結。
論。已辨結縛云何。此下一句。明三縛也。
論曰至作此定說。釋也。繫縛有情名之為縛。何緣唯說此三為縛。由三受故。約自相續有相應.所緣隨增。若他相續唯所緣也。正理論雲。以能繫縛故立縛名。即是能遮趣離染義。結.縛二相雖無差別。而依本母說縛有三。一者貪縛。二者嗔縛。三者癡縛。所餘諸結品類同故。攝在三中。謂五見.疑同癡品類慢.慳二結貪品類同。嫉結同嗔。皆三結攝。又為顯示已見諦者。餘所應作故說三縛。通縛六識身置生死獄故。又佛偏為覺慧劣者。顯麁相煩惱故但說三縛 有餘師說。由隨三受勢力所引。說縛有三。謂貪多分於自樂受。所緣.相應二種隨增。少分亦於不苦不樂。於自他苦及他樂捨。唯有一種所緣隨增。嗔亦多分於自苦受。所緣.相應二種隨增。少分亦於不苦不樂。於自.他樂及他苦捨。唯有一種所緣隨增。癡亦多分於自捨受。所緣.相應二種隨增。少分亦於樂受.苦受。於他一切受唯所緣增。是故世尊依多分理。說隨三受建立三縛。何類貪等遮趣離染說名為縛。謂唯現行。若異此者皆成三故。則應畢竟遮趣離染 後釋同俱舍。前釋三縛通一切煩惱等。偏說三者。是餘染法之本母故。說三亦攝餘也。
論。已分別縛隨眠云何。自下一句。第三明隨眠。
論曰至如前已說。指前說也。
論。隨眠既已說隨煩惱云何。自下半頌。第四明隨煩惱。
論曰至如雜事中。釋頌文也。根本煩惱亦名隨煩惱。以隨心為惱亂事故。此即心為所隨。煩惱為能隨 復有此餘異諸煩惱忿等染污心所是行蘊攝。隨煩惱起故亦名隨煩惱。此是根本煩惱為所隨。忿等為能隨也。非是忿等不名煩惱。但隨他故。廣說如法蘊足論第九卷雜事品中說。
論。後當略論纏煩惱垢攝者。生下文也。下明纏.垢。先辨其纏故言且也。自下有兩行半頌。第五明纏。前一行頌出纏名體。後一頌半明纏從生。
論曰至更加忿覆。敘異說也。准經說欲貪纏為緣。故知根本煩惱亦名為纏 品類足八。毘婆沙十。正理論雲。如是十種繫縛含識。置生死獄故名為纏。或十為因起諸惡行。令拘惡趣故名為纏。
論。無慚無愧如前已釋。指前根品釋也。
論。嫉謂於他至如前已辨。此釋嫉.慳.惡作指前。
論。眠謂令心至亦如前釋。釋眠.掉舉.惛沉指前釋也。悔通善.惡唯取不善。眠通三性唯取染污為纏 正理論雲。令心昧略。惛沉相應不能持身。是為眠相。眠雖亦有惛不相應。此唯辨纏故作是說 又云。眠不與加行善相應性相違故。唯生得善。性羸劣故 通不善.有覆無記 又云。無覆無記唯異熟生。起工巧等眠便壞故。有餘師說。於眠位中亦有威儀.工巧心起。然非初位彼可即行。於後夢中方可行故 婆沙三十七雲。無覆無記者。謂威儀.工巧.異熟生。非通果。威儀者如夢中自謂行等。工巧者如夢中自謂畫等。異熟生者如夢中除前所說餘無記轉。有餘師說。唯異熟生是睡眠中無覆無記。以心惛昧不發身.語。故無威儀.及工巧性。
論。除嗔及害至說名為覆。釋忿覆也。
論。於此所說至是疑等流。自下釋十纏是根本煩惱等流。由此名隨煩惱。不名煩惱。
論。有說覆是至如其次第。敘異說。如文可知。
論。餘煩惱垢其相云何。自下一行半頌。第六明六垢也。前之半頌出垢名.體。後一頌明從生。
論曰至名煩惱垢。此說是煩惱之垢也 相麁故別與垢名。釋六垢相也。別釋相可解 正理論雲。恨與忿相有差別者。如樺皮火。其相勐利。而餘勢弱說名為忿。如冬室熱。其相輕微。而餘勢強說名為恨。由此故有說恨相言。忿息已續生令心濁名恨 又釋誑名雲 謂先籌度設此方便。令彼後時生顛倒解故名為誑。然世間說。為利為名現相惑他。名為誑者。諸誑所引身.語業事。是誑果故假立誑名如以通名說通果事。
論。於此六種至諸見等流。釋六垢從根本煩惱等流。如文可解。論。此垢及纏至隨煩惱名。釋十纏六垢名隨煩惱所以。
論。此垢及纏為何所斷。此下大文第三義門分別。就中有五。一三斷。二三性。三三界。四六識。五五受相應 此一頌三斷分別也。
論曰至見此諦所斷。謂無慚.無愧.惛沉.掉舉.睡眠。此五。通與見.修所斷煩惱相應故。通見.修斷也。
論。餘嫉.慳悔至名自在起。明唯修斷。如文可解。
論。此隨煩惱誰通何性。下半頌。第二三性分別也。
論曰至皆唯不善。明眠.惛.掉三。在欲界中。身.邊見相應是無記。餘是不善。自餘纏.垢皆不善性。
論。上二界中至無記性攝。明上二界唯無記也。
論。此隨煩惱誰何界系。下半頌。第三界系分別也。
論曰至今復重辨。釋諂.誑通二地所以。如文可解。
論。惛掉憍三至唯欲界系。十纏六垢之中。諂.誑通二地。惛.掉.憍三通三界。此五如前已辨。自餘十一唯欲界系。
論。已辨隨眠及隨煩惱。此下一頌。第四六識分別也。
論曰至無容起故。明唯意識。相應有三種。一見所斷。二慢.睡眠。三自力起隨煩惱地。此三種或五識無容起也。
論。所餘一切至皆容起故。釋通六識者。謂修所斷貪.瞋.無明。及無慚無愧.惛沉.掉舉。及大煩惱地所攝隨煩惱。依六識身起。
論。如先所辨樂等五受。自下有四行頌。第二明受相應。就中有二。一明本惑。二明隨惑。此兩頌第一明本惑。
論曰至遍六識故。明貪.瞋.無明三相應也。如文可解。
論。邪見通與至罪福業故。此釋邪見。受相應也。先造罪者。後謂無因果。心則生歡喜。先造福者。後謂無因果。心則生慼。
論。疑憂相應至心愁慼故。釋疑。受相應也。疑心猶豫求決定智。正疑之時於境不決故生憂慼。
論。餘四見慢至唯意地故。明四見.慢相應也。以歡行轉唯意地故不通樂受。正理論雲。有餘師說。不應此五。唯喜相應。現見此五現行位中亦有憂故。謂世現見。執有我者。亦自感傷。我受苦故。執我斷者亦生憂慼。故契經言。諸愚夫類於我斷壞心生驚恐。執自苦行為淨勝者。內心必懷極愁慼故。已之聞.智.族等下劣。每為他人所輕凌者。與慢俱起必有慼故。由是此五亦憂相應。彼說不然。異心起故。謂自感傷我受苦者。此但緣苦而自感傷。當於爾時不執有我。若起我見現在前時。於我必應有歡行轉。懷斷見者見斷德故。不因斷相而生驚恐。懷常見者於斷生怖。然生怖位則不計常。執自苦行為淨勝者。必異心中緣自所受種種苦事而生愁慼。若執苦行為淨勝時。必應生歡。見彼德故。為他輕凌而生慼者。如是憂慼必在異心。誰有為他輕凌生慼。而即起慢侮衊於他。故五。喜俱誠為善說。
論。已約別相至必住捨受。明諸惑皆捨受相應。如文可解。
論。欲界既爾至諸受相應。釋上地也。
論。若諸地中至故不別說。重廣述也。初禪有四識。受有喜.樂.捨。喜意。樂三。捨通二禪已上唯有意識。二禪有喜.捨二受。三禪有樂.捨二受。四禪已上唯有捨受。上地煩惱隨其所應通四識一識。即與彼識所有諸受相應 顯宗二十七雲。何緣二疑俱不決定。而上得與喜.樂相應。非欲界疑。喜受俱起 以諸煩惱在離欲地。雖不決定。亦不憂慼。雖懷疑網。無廢情怡。如在人間求得所愛。雖多勞倦。而生樂想 又說色界喜.樂。與疑得相應者。俱寂靜故。依平等義建立相應。既等寂靜。相應無失。如欲喜根。非處生故相不寂靜。疑即不然。由此喜.疑無相應理。謂世現見。有貧賤人 乃至 匱食。乏衣。復為重擔之所鎮壓。雖遭此等種種艱辛。而有歡娛歌舞嘯詠或見他苦而反生歡。如是喜根有非處起。疑即不爾故無等義。由不等故無相應理 有說色界雖復懷疑。而於疑中生善品相。故彼得與喜.樂相應 謂彼現見。諸離欲者多分因疑能引正定 有說初二.三靜慮中與疑俱生。應全無受。故但應與本性受俱。
論。已辨煩惱諸受相應。自下有兩行頌。第二明隨煩惱受相應也。
論曰至唯意地故。嫉.悔.忿.惱.害.恨六隨煩惱。唯戚行轉故憂根相應。唯意地故。非苦相應。正理論雲。有餘師說。惱喜相應見取等流 故下破。
論。慳喜相應至極相似故。此注別有文。憂相應。慳得即喜。慳。不得即憂。已上注。
論。誑諂眠覆至憂慼心行。此四通二行故憂.喜相應。唯意地故非苦.樂相應 或時以歡喜心行諂.誑.眠.覆。即與喜相應 或時以憂慼心行此四種。即憂相應 正理論有餘師言。既說誑是貪等流故。但應歡行。不應說與憂根相應。是歡等流。不應慼故。又正誑時不應慼故。或應說誑是癡等流。
論。憍喜樂相應至與喜相應。釋憍通三界也。歡行轉故不與憂根相應。唯意地故。下地不與樂根相應。通上地故至第三禪與樂相應。
論。此上所說至遍相應故。自前所釋諸隨煩惱。皆遍與捨受相應。三禪已下增盛如前說。相續斷時皆捨相應。四禪已上若盛。若欲斷時。皆捨相應。地法無餘受故。又捨與歡.慼。六識上下諸地一切無遮皆遍相應。譬如無明遍與諸煩惱相應也。
論。餘無慚愧至地法攝故。釋餘四也。此四遍與五受相應。無慚.無愧不善地故。通與一切不善相應。不善通六識。五受故。惛沉.掉舉是大煩惱地故。通與一切染心相應。一切染心通五六識受.上下地故。由此通與五受相應。
論。所說煩惱隨煩惱中。自下一頌。大文第四明五蓋也。
論曰至五疑蓋。引經列名體也。
論。此中所說至通三界耶。問也。惛.掉.及疑既通三界。為唯取欲。為通上耶。
論。應知此三至非色無色。答也。以唯不善立為五蓋。上非不善故不立蓋正理論雲。為顯惛沉.掉舉二種。唯欲界者有立為蓋。故與眠.悔和合而立。眠.悔唯是欲界系故。為顯眠.悔唯染污者有得蓋名。故與惛沉.掉舉二種和合而立。惛.掉唯是染污性故。疑准前四在欲可知。
論。何故惛眠至合立一耶。問也。
論。食治用同至食非食同。此略答也。
論。何等名為至心性沉昧。釋惛.眠蓋。食.及非食.事用同也。
論。掉悔雖二至二合為一。釋掉.悔三事同。並總結也。如文可解。正理答此問雲。欲貪蓋食謂可愛相。此蓋對治謂不淨想。瞋恚蓋食謂可憎相。此蓋對治謂慈善根。疑蓋食謂三世。如契經說。於過去世生如是疑。乃至廣說。此蓋對治。謂若有能如實觀察緣性緣起 餘二蓋食等如俱舍說 又云。或貪.瞋.疑是滿煩惱。一一能荷一覆蓋用。惛.眠.掉.悔.非滿煩惱。二合方荷一覆蓋用 此同婆沙等擔義是蓋義。
論。諸煩惱等至唯說此五。問也。
論。唯此於五至建立為蓋。答也。正理論問雲。此五名蓋其義云何。謂決定能覆障聖道.聖道加行。故立蓋名。若爾所應諸煩惱等皆得名蓋。一切皆能覆障聖道.及加行故。如世尊告諸苾芻言。若為一法所覆障者。則不能了眼是無常。一法謂貪。乃至廣說。一一別說如雜事中。何故世尊說蓋唯五 理實應爾。然佛世尊。於立蓋門唯說五者。唯此於五蘊能為勝障故 准上問答。釋蓋名應言能覆障聖道.及加行名蓋 或覆五蘊故名蓋也。
論。若作如是至應先慧障故。難也。
論依如是理至怖畏掉悔。述異師說障也。此問答蓋前後。如文可解。然此論意。取惛沉障定。掉舉障慧。正理不許。恐煩不錄。
論。有餘別說至唯有此五。述有餘師立五因也。正理破此師云。乍可枉謗當聖慈尊。以聖慈尊猶一生隔未證無等大乘智故。寧可枉謗現能寂尊。彼說何緣名枉謗佛。以彼所說前後相違。及與契經理相違故。如何彼說前後相違。謂若欲貪.瞋恚二蓋現起能障將入定心。障既現前何能入定。若別修治伏已入者。則不應言正入定位。於止.及觀不能正習。又不能習止.及觀者。云何名為正入定位。又彼所說正入定言。為聞.思所成。為修所成定若言我說聞.思所成名正入定。則不應說後出定位思擇法時。聞.思所成有分別故即思擇法。何待出時。若說我言修所成。定名正入定。理亦不然。修所成心正現前位。惛眠.掉悔何容現前。若不現前。寧障止觀。如何彼說經.理相違。謂彼所言惛.眠。掉.悔。如其次第障奢摩他.毘缽舍那。違前教.理。故。彼所說唯立五因。無有功能證蓋唯五。由此前說理善。可依 何故無明不立為蓋。不說成故。如契經說。無明所覆。覆即是蓋。有餘師說。等荷擔者立諸蓋中。無明於中所荷偏重。是故不說。若立無明為一蓋者。一切煩惱所荷障。能合比無明猶不能及。故不立在諸蓋聚中 慢復何緣不立為蓋。以有由慢能修勝法。為蓋義劣不立蓋中。有餘師言。夫為蓋者令心趣下。慢則不然。以能令心趣上法。故非慢有力能壓伏心令其趣下。故不立蓋 諸見何故不立蓋中。見諸有情。闕無我見者。雖執有我。而能離染故 有說。諸見慧為體故。性捷利故。不順蓋義。為蓋必與此義相違。隨煩惱中餘不立蓋。准前所說應如理思。上二界惑不立蓋者。離三界染初非障故。初為障故建立蓋名。又上界惑唯無記故。蓋唯不善。如前已說。
論。今應思擇至斷由何因。自此已下。大文第二明斷。文中有六。一明斷因。二明對治。三明斷所從。四因論明四道五明斷重得。六明斷遍知。此文第一明斷因也 於中有三。一頌前問答。二舉頌文。三長行釋。此文頌前問也。問意他界緣惑。見自界苦.集時。斷不見所緣。見所緣時不斷 滅.道有漏緣。見滅.道斷時。不見惑所緣。見苦.集時見彼惑所緣。而彼不斷 此兩種惑斷由何因。
論。非要遍知所緣故斷。答也。
論曰至無漏緣。此明遍知所緣故斷。見苦.集斷自界緣。及見滅.道斷無漏緣。由能斷道遍知煩惱所緣故斷。苦.集貪.嗔.慢等。雖不親述諦理足上而起。然所緣境是苦.集故。苦.集忍起緣苦.集諦。彼即斷故。雖有二義。從遍知所緣斷也。此苦.集自界緣言。此說欲界。若色.無色他界他地緣。亦是遍知所緣斷也。以苦.集類忍起時。遍知上二界故。此中有三斷。一自界緣貪.慢等。二上界緣見.疑等。三自界緣見.疑。雖三類不同。苦.集類忍皆遍知彼所緣故。從遍知所緣故斷。正理論雲。一由遍知所緣故斷。謂欲界系見苦.集。斷自界緣惑。色.無色見苦.集。斷所有諸惑。以上二界他界地緣。亦由遍知所緣斷故。緣苦.集諦類智忍生。俱能頓觀二界境故。及通三界見滅.道斷無漏緣惑。如是諸惑皆由遍智所緣斷故。
論。二由斷彼至彼隨斷故。明第二斷也。正理論雲。二由斷彼能緣故斷。謂欲界系他界緣惑。以欲界系見苦.集斷自界緣惑。能緣於彼此惑。於彼能作依持。依持斷時彼隨斷故。如羸病者卻倚而立。去所倚時彼隨倒故。如何於彼能作依持。由此於彼能為因故。豈不此即說由害因故斷。實爾。此彼但是異名。然為止濫故作是說。謂欲界惑自他界緣。皆有此彼互為因義。然無此彼展轉相緣。故於此中說能緣斷。欲令易了唯他界緣。由斷此因彼便隨斷。
論。三由斷彼至彼隨斷故。明第三斷也。正理論雲。如羸病者杖策而行。去彼杖時彼隨倒故。何緣於此所斷惑中。有斷能緣故說所緣斷。如緣欲苦.集起現觀時。有斷所緣故說能緣斷。如緣諸滅.道起現觀時。雖實爾時此彼俱斷。而由所斷有勝有劣。故勝斷時言劣隨斷。謂若於彼惑所緣中。無漏慧生。能為對治彼惑名勝。所餘名劣。何緣彼惑偏得勝名。於彼所緣無漏慧起。專為敵彼發功用故。依如是義故可說言。緣欲苦.集所起現觀。於自所斷煩惱等中。以自界緣為勝怨敵。緣諸滅.道所起現觀。於自所斷煩惱等中。以無漏緣為勝怨敵。由勝斷故餘劣隨斷 解雲。見苦.集斷自界緣。名見彼所緣斷。據根本也。理實亦通所緣斷故斷。
論。若修所斷。已下。可解。正理論雲。豈不一切見所斷惑斷時。亦由對治道起以若此部對治道生。則此部中諸惑斷故。理實應爾。然於此中。為顯三界修所斷惑。無不皆由九品道斷。治道決定故說此言。見所斷中。唯有頂惑對治決定。如前已辨 解雲。有頂唯見斷修道唯無漏斷。故名決定 又云。或見所斷諸惑斷時。方便定三。故就別說。修所斷惑能斷方便。不決定故。就總而說。解雲。修所斷若觀苦.集諦斷。即是見彼所緣。若觀滅.道諦斷。即不見所緣。若世俗道斷。即無間道見所緣。解脫道不見所緣。由不定故說由對治。見道三斷義即決定。故就別說。
論。所言對治總有幾種。已下半行頌。第二明四種對治也。
論曰至得更遠故。釋前三對治也 言斷對治者。謂無間道正斷惑得故 二持對治。謂此無間後解脫道。持彼所斷此品染法斷得故。准此。得染法無為。非是由同部同品所緣縛斷故得無為也。故正理雲。一斷對治。謂道親能斷諸惑得。即無間道。二持對治。謂道初與斷得俱生。即解脫道。由如是道持斷得故。令諸惑得不相續生。
論。有餘師說至得更遠故。述異說也。准此。諸道更無異釋。有人云。持對治隱顯合論。即通四道。以皆能持彼斷得故。遠分對治。若隱顯合論。亦通四道。以皆能令彼所斷惑得更遠故 此是抑度作義。無所憑據。
論。四厭患對治至深生厭患。辨第四對治也。此上次第是婆沙本義。若依婆沙十七。有捨對治。如捨破戒惡等。與此不同。
論。然此對治至起精進道。論主以前釋厭患在後。非是義便故改於前。然厭患對治多分在加行道。所以前說。理實不定。或於無間道前。或在勝進道後。無間.解脫道中。緣苦.集諦。亦得名為厭患對治加行道亦不定。或一加行至無學果。或二。或多。由不定故。婆沙說在勝進道後。此論從多說在無間道前。
論。諸惑若斷為定從何。第三半行頌明斷所從。
論曰至不復生故。明煩惱得永斷。故令遠離所緣。令於所緣不復生故。婆沙二十二雲。然此中說。諸隨眠於所緣可斷。非於相應者。依心名有隨眠義說。不依隨增義說。以隨增義俱可斷故。
論。斷未來惑至云何說斷。論主難也。若令不生名之為斷。應唯斷未來。如何亦斷過去。
論。若謂頌說至定何所從。遮釋也。頌說從所緣言。意顯遍知所緣斷者。准前四種方便。非唯遍知所緣斷。亦有能緣斷。故斷等三種斷也。從其所緣義即不定。
論。自相續中至究竟斷故。論主自為有部釋出斷所從也。由無間道力。令自相續煩惱得斷。由得斷故。過去.未來於其所緣。無隨增力。不能繫縛於所緣境。由斯他相續中諸煩惱。及一切色.不染污法。亦名為斷。不為自相續中煩惱縛故。准正理釋。一切煩惱斷。皆由見彼煩惱所緣斷。是其根本。餘之三斷是其末也。故正理雲。諸惑永斷定從所緣。以於所緣遍知力故。令惑永斷。如前已說。然惑所緣總有二種。謂有系事。及無系事。緣有系事為境諸惑。及從此惑力所引生。不緣此事為境諸惑 解雲。緣有系是自界緣。或力引生不緣此事為境諸惑是及他界緣惑。如是二惑。於一有情現相續中。引起諸得。設無染污心現在前。此得恆行無有間斷。為去.來世諸惑果因(已上緣有系事) 如是應知。緣無系事為境諸惑。及因此惑勢力所引。隨後現行不緣此事為境諸惑。所引起得類亦同前 緣無系事為境諸惑。是滅.道下無漏緣惑。此惑勢力所引。乃至言不緣此事為境諸惑。是滅.道下有漏緣 言為去.來惑果因者。謂此諸得在現世時。是過去惑等流性故。說之為果。是未來惑生緣性故說之為因 有得可生。無得不生 然此諸得與斷對治等流諸得現行相違。能持去.來所斷諸惑故。令一切緣此事惑。及緣餘惑相續而轉。緣此事境諸斷對治等流起時惑得便絕。所得諸惑於自所緣。雖體猶有。而由因.果得永絕故。可說名斷(由道知自界緣惑境故。他界緣亦斷。由道知無漏緣惑境故。有漏緣亦斷) 以於少境若未遍知。緣此境惑。及因此惑力所引起緣餘境惑。所引去.來惑果因得。現相續中無間而轉。若於少境得遍知時。惑所引得便不復轉。故知惑斷定從所緣 准上道理證知。惑斷定從所緣。要由道見此根本惑所緣境故。餘緣此境惑斷。及所引惑斷故。故知惑斷定從所緣斷 然於此中雖惑與道無俱行理。而道觀見苦等境故。諸惑便斷。此義難了。應舉喻明。譬如有人為鼠所囓。雖無熱悶迷亂等時。而由熱等因毒在身。故恆名有病者。非無病人。要服毒相違阿揭陀藥方名無病者。非有病人。雖阿揭陀與熱等病。不俱時在一身中行。而阿揭陀威德力故。滅身中毒熱等不生。說阿揭陀能除眾病。如是聖道。雖與諸惑不俱時在一身中行。而聖道生威德力故。滅果.因得諸惑不生。能令行者身器清淨惑不續故。說名為斷 准上論文。應知從所緣可令諸惑斷。非是自身中結法。及一果等。由斷同部同品能縛故得無為也。是由治道見惑所緣斷其得故。於其所緣不復現縛。亦斷過.未性縛之用。准此論文。即是自身結法。及一果等。由道力故。令果.因得斷。於所緣境無縛能故。名之為斷。不是不被他緣縛故。名之為斷。婆沙亦爾。非是明斷所緣縛得無為義也。因何古今諸德誤解此文。
論。所言遠分遠性有幾。已下第四明四遠也。
論曰至亦名為遠者。釋相遠也。雖同一聚極相隣近。以相不同故亦名為遠。
論。二治遠性至亦名為遠。釋第二遠也。如持.犯戒雖同在一身處極相近。同無表色相又非遠。能治.所治性不同故。亦名為遠。
論。三處遠性至亦名為遠。釋第三處遠也。如東.西海。同在一世界中。同是水故相又非遠。同現在故時又非遠。東.西處隔故名為遠。
論。四時遠性至亦名為遠。如過.未世雖復俱依一法上立。相非是遠。處亦無隔。時分隔故亦名為遠。
論。望何說遠。論主問也。
望現在世。有部答也。
無間已滅及正生時與現相隣如何名遠。論主難也。
由世性別故得遠名。
非久曾當方得名遠。有部答也。
若爾現在亦應得遠名以望去.來世性亦別故。論主難也 解雲。去.來與現性不同。過去.未來得名遠。現在亦與去.來別。現在亦應得遠名。
論。若謂去.來法無作用故名為遠者。諸無為法作用既無。云何名近。若謂由現遍得無為故名近者。去.來二世例亦應然。虛空無為如何名近。乃至。不應一向說名為遠。上來皆是論主遮轉計也。
論。若依正理至去.來已捨法自相故。論主述經部義釋時遠也。
論。等言為明舉事未盡者。四遠之中。此略舉故義未盡也。正理釋雲。與現相隣如何名遠。彼非一切五識境故。亦非一分意識境故。或時分中有作用者說名為近。過去.未來定無作用。故說名遠。不可難言諸無為法永無作用應名為遠。以時遠近依時而立。故於三時。若有作用說名為近。若無作用說名為遠。諸無為法越一切時。如何約時難令成遠。如處遠近依處而立。非處不然。若難無為相有異故應成相遠。理亦無遮相遠貫通一切法故。若爾何故無為名近。且虛空體遍一切處。相無礙故說名為近。非擇滅體不由功用。於一切體一切處時皆可得故。說名為近。擇滅無為諸有精進正修行者。斷諸惑時。於一切體無有差別。速證得故。說名為近。無為名近理趣既然 而經主說。去.來二世例亦應然 謂在去.來靜慮等法。如無為法等。速得故亦應近者。由先釋理為例不成。無多有情於一切體。無有差別共得義故。或許例然亦無有失。如一切法雖互相望相有異故皆名相遠。而依餘理許說少分名近無失。如是去.來雖約時分無作用故皆名時遠。而依餘理許說少分名近無失。非依餘理名為遠故。與相.時分遠義相違 經主此中作如是說。若依正理應說去.來離法自相故名為遠。未來未得法自相故。過去已捨法自相故 彼說偏與正理相違。諸自相無皆非遠性。此成遠性必有自相。遠性攝故。如餘遠性。謂見所餘相違性等是遠性攝。自相非無。既許去.來是遠性攝。必應許彼自相非無。說自相無而名遠性。故彼偏與正理相違。
論。前言惑斷由治道生至有重得耶。第五一頌明重得。
論曰至彼勝得義者。總明惑無再斷。無為有重得也。
論。所言重得總有幾時。問起也。
論總有六時。答六數也。
何等為六問六位也。
論。謂治道起至重起勝得。答六位也。治道果四。練根為六。正理論雲。若據住此能證離系。目無間道。若據住此正證離系。目解脫道。
論。然諸離系至唯具二時。述不同也。
論。謂欲界系至具六時得者。此據次第者說 見三諦斷。是預流果前。自治為一。四果為四。及練根故有六時也。
論。色無色界至除預流果者。明五時也。以道類智時是得預流果故。後治生得果唯有五時。欲修五品預流果後雖存治生。果闕一故同五時得。
論。第六離系至除前二故。明四時得也。
論。第九離系至除前三故。明三時得也。
論。有頂第九至即得果故。明二時得也。
論。如是且就容有至除預流等故者。前說六時等。據容有鈍根次第者說。若說利根。即除練根。前六.五.四.三.二位皆除一故。即有五.四.三.二.一。若超越二果。即除預流。若超越三果。即除預流.一來。若鈍根次第。通取世俗道。得即有七時。若利根次第及超越。通世俗道。即有六時等。然治生時有其二種。世俗治生是正斷惑。無漏治生即有二種一者斷惑無間.解脫。二者重印。隨重印道亦得名為無間.解脫。超越忍智亦得名為無間.解脫故。煩惱先斷亦名遠分。又正理論雲。隨離少多入聖道者。彼得離系。隨其所應有具六時。乃至。唯一以利根故 又六十一雲。依根本地起煖等善根。彼於此生必定得見諦。以利根故厭有深故 准正理。超越是利根也。詳其隨信行人入見道有七十三人。故知超越雖利根。非是利種。所以重起無間.解脫。以二乘鈍故。欲起後道必依前道次第而起。諸佛超次第起。正理論雲。諸有先離無所有染入聖道者。唯除菩薩。餘亦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系得無漏得。彼皆必於二界修斷自勝果道遍現前故。如是理趣以何證知。說聖者生第四靜慮已上諸地定成樂根。及說聖者生於無色定有色貪盡斷遍知得故。菩薩何緣不亦如是。不由加行。一切功德能現前故。如滅定等。謂聲聞.獨覺無自在功力能超間起諸對治道。欲證後道必藉前道以為加行方能證故 准此。重修對治道。即是更重修印。證無間.解脫道也。與四道不違。婆沙一師。鱗覺佛同菩薩。又準正理論。已至果位更不卻修此果向道。如先離欲超得阿那含果已。不更卻起欲斷對治亦不更得斷欲無為。乃至。得羅漢果畢竟不得。以先無無漏得故。無得可捨。後亦不得。准阿那含果。超越一來義亦准此。故正理論雲。先斷六品入見諦者。彼見所斷六品離系。亦五時得。除一如前。彼修所斷六品離系。唯世俗道治生時得。必不起彼無漏對治。是一來果向道攝故。非住果時起彼向道。以住勝果不起劣故 那含准此。已後起印證見道得見道六品。不起修道六品故。不得修道六品無為。超越那含若依根本入見諦者。彼欲界見所斷九品離系亦一時得。如前應知。根本非欲斷對治故。若依未至。若依根本。彼修所斷九品離系。亦一時得。必不起彼無漏對治。是不還果向道攝故。根本地雖起見道。非對治故不得欲界無為 又云。前言斷欲六品.九品入見諦者。彼先修斷六.九離系無無漏得。為永不得。暫不得耶。應決定言彼永不得。豈不證得阿羅漢時。必得先時見.修所斷一切離系諸無漏得。若彼先時所斷離係有無漏得。今時捨者於彼今應得無漏得。若先無者。今時亦無得離系時。唯自治起。及捨劣道得勝時故 問離欲得根本。根本非欲斷對治。起見道時不得欲無為。離下三禪得第四。第四非是下對治。依四起見道。亦應不得下三地無為 答正理論雲。謂設先離無所有染。隨依何地入見諦時。必得二界諸見所斷無漏斷治。彼見所斷。是一斷治頓所斷故。上地見道現在前時。必修未來下地道故。下靜慮遍能為上斷治故 解雲。上地道所斷惑。下地道遍能斷故。上地道所斷之惑。即皆是下地道能斷也。起上地道修下地道。是同治修。下地道。所斷惑上地道非皆能斷。故下地道不修上道 正理又云。豈不已離無所有處染。依第三定等入見諦時。應修未來上地見道。同為有頂斷對治故 不爾。未離此地染者。即依此地入見諦時。自及上諸地見諦所斷。見一一諦時。能頓斷故。如有未離第四定染。依第四定入見諦時。頓斷五地見所斷染。乃至未離初靜慮染。依初靜慮入見諦時。頓斷八地見所斷染。上地曾無斷下地故。非第四等與第三等。所對治法一切皆同。由是已離第三等染。依第三等入見諦時。雖上地能治自上地。而非與下所治恆同。故依下時不能修上 又云 諸異生位以世俗道斷見所斷所有離系。唯由下地見道勢力。於自.上地無漏得起。謂依上地見道現前。必修未來下地見道。由彼勢力於下離系。得無漏得非上地故。由此學位。定應遍於色.無色攝見斷離系得無漏得。非欲理成。欲唯未至地見道所斷故(已上釋也) 豈不應如第四定等非第三等下地對治。然第四等見道現前。能修未來下地所攝一切見道。由彼道力於諸下地見斷離系得無漏得。如是根本雖非欲治。然根本地見道現前。應修未來未至地攝一切見道。由彼道力。應於欲界見斷離系得無漏得(已上難也根本不斷欲。不得欲界斷。上地不斷下。如何得下斷也) 此例不齊。見道有二。一欲界對治。二上界對治。欲治有三。謂斷對治。厭患對治。遠分對治。色無色治三種亦然。欲治三中。初斷對治唯未至攝。餘通六地。上治三種皆通六地。然上二界斷治見道。唯能對治自.上地染。餘治見道亦治下地。上地雖非下地斷治。而上見道現在前時。遍修未來下地見道。下與上地同所治故。無有欲界斷治見道。能與根本同一所治。可根本地見道現前。能修未來未至地攝欲見斷法斷治見道。由彼道力。能於欲界見斷離系得無漏得。故彼所引為例不齊(已上釋也) 又云。諸根本地欲界厭患遠分對治。色.無色界三種對治見道現前。還修未來未至地攝。如是二種三種對治。非由未來欲界厭遠對治力故。便於欲界見斷離系。得無漏得。唯斷對治力能斷系得故。諸先離欲。若依未至入見諦者。欲界厭患遠分對治見道現前。亦修未來欲斷對治。欲斷對治地道正現在前故。由如是理。非先離欲入見諦者。皆於欲界見斷離系。得無漏得。諸先離欲入見諦者。畢竟無容於欲修斷所有離系。得無漏得以未至攝欲界修斷斷對治收無漏修道。於不還果身中現前。及未來修俱非理故。理無容有不還果身中有一來.不還二向道故。諸有先離無所有染入聖道者。唯除菩薩。餘亦定於二界一切修斷離系得無漏得。彼皆必於二界修斷。自勝果道遍現前故。如是理趣以何證知。說聖者生第四靜慮以上諸地定成樂根。及說聖者生於無色。定有色貪盡斷。遍知得故 一斷欲見道不與上地同斷。依根本地雖修未至。俱修餘二對治。不修斷對治。依未至等斷初禪等惑。必與上地同一道斷。由斯依上地道修下對治 二上二界修斷不合治故。依第二禪已上道得修下地。不修斷治。超越者勝果道中必修斷治。以是後果向故。其道必須次第修故 三諸後果道已上必不卻起前向道也。以無用故。准此。超者未必次第。亦得超起上道。以超越那含等不起向中下地斷治道。即起初禪斷治道等故 有人。於此作問答雲。已斷斷治既不現行。如何名為自對治起。前言自治唯是無間.解脫道故。解雲。似自治故名為自治。或自斷治得現行故。名自治生。非斷治起。或此所言自治生者。非要斷治。遠厭治起亦自治生 今詳論意。自治生者有其二種。一正斷惑。二不斷惑。正斷惑者。如前四道。不斷惑者。謂無漏道。擬儀無間.解脫。起勝果道。如先所斷惑煩惱品次第所起之道。名自治道。非是正斷。亦可望正斷惑名為遠分對治。擬儀無間.解脫。不同餘勝進道。名自治生也。
論。即諸離系至此於果上立因名故。已下第六明斷遍知。先明遍知有二。一智遍知。謂無漏智能遍知苦等四聖諦故。二斷遍知。體即離系 問能遍知故名為遍知。是智異名。如何目斷 答是智果故。如業.解果。謂契經說六處名業。是業果故。又說無為應果名解。是解果故。如是遍知目斷無失 問若爾忍果應非遍知 答忍皆是智眷屬故。於忍所為立智作名。如臣所為亦名王作。或金剛喻定等持相應無漏智力。能總集諸斷無漏離系得故。忍果爾時亦成智果故。又漸得果等得一來.不還忍果無漏離系得已成智果故。
論。為一切斷立一遍知。已下問答分斷為九。文中有六。一分斷為九。二明六對果。三明建立緣。四明成就位。五明總集處。六明得捨。此一行半頌分斷為九也。
論曰至立三遍知。此釋初句。總答九也。謂見六修三。
論。且三界系至立六云何。且問見斷。
論。謂欲界系至立三遍知。答也。謂欲界見苦.見集合一遍知。見滅.道各一遍知。合成三也。
論。如欲界三至六種遍知。類釋上二界也。上二界亦同欲界。苦.集合一。滅.道各一。合成三也 如是名為三界見諦所斷法斷六種遍知者。總結。
論。餘三界系至三云何。問修斷。
論。謂欲界系至並前立故。答也。斷欲修斷第九品時。立一遍知。名五下分結盡遍知。所以不名欲貪盡。名五下分結盡者。以爾時度界.得果集遍知故。集遍知法並前立故。
論。色界所繫至三種遍知。答上二界也。離色界染名色愛盡者。爾時不集遍知。唯以色界修道斷無為為體故 斷無色染名一切結盡遍知者。爾時度界及得果故集遍知也。爾時次第者。以三界一切擇滅無為為體故。名一切結盡也 如是名為已下。是總結也。
論。以何因緣至非見所斷。問也。何故見斷無為兩界合立為三。修道無為兩界各立為一。
論。以修所斷治不同故。答也。斷見惑時二界合斷。同用一道對治是同。斷修惑時二界別斷。對治不同各別立也。由此遍知合開有異。
論。如是所立至幾何道果。已下兩行半頌。第二明六對果異也。依婆沙有八對十六門。六對如此論。更有兩對治。此論已重故不述。
論曰至是修道果故。此釋忍.智果多少也。忍果有六。智果有三。如文可知。婆沙六十三雲。問幾是見道果。答六謂前六。有說七謂前七。問幾是修道果。答三謂後三。問幾是忍果。答應說如見道果。問幾是智果。答應說如修道果 兩說無評 問兩說之中何者為正 答據義別立竝不違理。六據次第。七兼超越。所以諸論多說得六。不說七者。有二因緣。一根本建立遍知。就次第者立故。二合說方成故。謂超越者雖得五下分結盡遍知。爾時不得色.無色道諦下遍知。爾時集遍知故。於前位中唯有其五。即超越者極多。唯成五遍知也。次第之人多成六種。兩人合說故成其七。若據次第。唯六者正。若兼超越決定有七。若不爾者。超越人至道類智時。所得遍知為名何物。不可說彼得上界道下遍知。爾時集遍知故。亦不可說不得遍知。評家雲。菩薩.獨覺。爾時得五下分結盡遍知故。亦不可說是智果。爾時忍為無間道故。亦不可說上界見斷是客。欲界修斷為主遍知。不名欲貪盡故遍知。既名五順下分結斷。欲貪即是順界下。上二界見惑兼順界下有情下及防邏故。俱順下分。[烈-列+就]為主客亦不可以是第三說故不是正義。婆沙上下無此例故。第二說正例非一故。亦不可多論說為正。諸論多據次第說故。如俱舍雖說有六。而得捨中捨五得一。謂五下分結盡遍知。故知俱舍許是忍果等。據次第說言得六也。亦不可言得名不得體。隨所得者即是體故。亦不可說得體不具故不名得。超越那含得羅漢時。亦得一切結盡遍知故。獨覺.菩薩依根本禪得五下分結盡遍知故。此釋決定無煩多解。順婆沙評家義故。
論。如何忍果說為遍知。問也。
論。諸忍皆是至同一果故。答也。有二義。一以忍是智眷屬故假名為智二以智.忍同一果故 同一果者。有兩釋。一無間.解脫同一果故。二忍所得者至不還.阿羅漢果。亦為智果故。應依後釋。正理.婆沙皆同有此釋。
論。今次應辨至煩惱等故。此釋第二對也 就第二對中。先釋未至。後釋根本。此釋未至也。謂此地能斷三界煩惱。所以具得九遍知也。
論。根本靜慮至未至果故。此第二釋靜慮根本果也。就中有二。一述正義。二述妙音義。此述正義也。依婆沙宗。上地道不許斷下惑。下能斷上。依根本靜慮唯斷上界惑。不斷欲惑。其得修諸道。若依未至見道能修三界見道斷治。不修修道欲斷治也。若依根本四靜慮。皆通修上二界斷治。以同治故。不修欲界見.修斷治。以非同治故。所得無為得系屬斷治道故。所以靜慮根本唯五遍知。正理五十六雲。豈不依止根本靜慮入見諦時。亦修未來依未至地欲斷治道。得斷治故亦應證彼欲見斷法斷無漏離系得。寧說根本唯得五果 此責不然。爾時所修依未至地斷對治者。唯色。無色斷對治故。根本地道。既不能為欲斷對治。彼現起位。如何能修欲斷治道。由彼所修未至斷治唯治上界。故果唯五 婆沙六十三雲。問幾是根本靜慮果。答五。謂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二。有說第二.第四.及後三為五 婆沙無評。何者為正。此論同何 有人解雲。前師所以說得第六不說第七者。據全得彼第六體故。後師所以言得第七不言第六者。據能得彼第七名故。且奪第六與第七名。五下分中雖於欲界見.修所斷不得遍知。能斷上界見斷三結。總相而言五中得三。以少從多。得第七名。若作此解。各據一義並不相違。俱舍說五。或同婆沙前師。或同婆沙後師。文不別顯。隨同無失 今詳。此釋未成分別。婆沙自有分明評文。正理.俱舍亦有明文。因何浪釋。婆沙六十三成就遍知中雲。問獨覺學位為成就幾。答部行喻者如聲聞說。麟角喻者如菩薩說 此與正理不同。正理同聲聞不同菩薩。無超越道故。論意各別不應和合。必若欲釋應雲。麟喻獨覺有其二類。一勐利根。一少鈍於上。於勐利根者如菩薩說。少劣上者起次第道 又云。問菩薩見聖位成就幾耶。答有多說。一雲如預流向。一說見斷中唯得色.無色苦.集.滅二遍知。不得欲界三遍知 又問。菩薩何時得色愛盡遍知。一說道類智位即得。更有兩解。評曰不應作是說。無一念頃得果.向故。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色.無色界見道斷法斷遍知。及色愛盡遍知。總集遍知故。無容修彼斷對治故 准此評家。依根本地得五下分結盡遍知集遍智故。此即是婆沙評家以後說為正。正理五十六得捨中雲。超越人若依未至。捨五得一。謂五下分結盡。若依根本。捨二得一。謂五下分結盡 准此。正理同婆沙評家。亦以後師道為正。及許見道忍果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也。俱舍得捨中雲。超越人捨五得一。謂五下分結盡遍知。正理雲。應言依未至定捨五得一。以依根本捨二得一故 准此。俱舍許見道及忍果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亦以後說為正。此即是文。憑何文意。以前說亦得為正。又於此時具二緣故定集遍知。不應此時得第六遍知。此即是理。故知前師全無理趣。忍果智果.見道果.修道果。二說容據次第.超越義別。靜慮根本果前師定非。無異端故。此是得體不盡。非是得名不得體也。此如超越二果。不得前六品修道無為。及依根本地得阿那含果。後得阿羅漢果時。皆得體不盡。豈是得名不得體耶。由此論中亦應二說。此既不爾。彼云何然。婆沙六十三雲。問若已離色染入正性離生者。彼何時得色愛盡遍知。一說道類智時。評曰不應作是說。非住果時名住向故。有說彼後若離空無邊處染。爾時乃得色愛盡遍知。謂彼爾時修未來無漏諸靜慮地彼斷對治故。彼亦不應作如是說。爾時但修未來無漏諸靜慮地。無色對治非色對治故。又說。得阿羅漢果。金剛喻定現在前時。乃得此色愛盡遍知。彼亦不應作如是說。爾時諸斷總集為一。名一切結盡遍知。如何說得色愛盡遍知。應作是說。彼定從果起勝進道現在前時。方乃得此色愛盡遍知。若不許彼決定從果起勝果道現在前者。諸已離第三靜慮染。依下地入正性離生。道類智時得第三果。既不起勝果道現在前。彼若命終生第四靜慮。或無色界。應不成就無漏樂根。若爾便違十門納息。如說誰成就樂根。答若生遍淨。若生遍淨下。若聖者生遍淨上。勿有此失。故必應許諸得果已。彼定從果起勝果道。爾時方名得色愛盡遍知。
論。所言八者至彼見道果。第二述妙音義。就中有二。一明根本靜慮有欲斷治。二明欲修斷唯在未至。此即初也。准正理論五十六。一師亦同彼師計根本禪起見道時決定起四法智忍故。故知能斷欲界煩惱。諸有先離欲界染者。依根本地入見諦時得修別道引無漏得故。由此亦得欲界見道三果。此非正義。
論。除順下分結至斷對治故。明根本地無慾界修道斷對治也。以依根本不起斷欲修惑無間.解脫道故。亦不修下斷對治故。彼師意以依第四禪入見道修六地斷治。修道不爾。正理破雲。此不成證。謂所修地雖復不同。然俱唯修上界治故。
論。中間靜慮如根本說。類釋中間禪也。
論。今次應辨至遍說知果故。明第三對也。依世俗道容依空處近分離第四禪染得色愛盡遍知。依上近分。無離色染之義故。唯空處近分得一果也。下三根本依無漏道。皆容斷非想染得一切結盡遍知。由此三地根本亦得一也。非想無能斷非想惑及下惑義故。此地中無遍知果。
論。今次應辨與世俗道至三界法故。明第四對也。世俗道不能別斷欲.色.無色見惑。由此不得見道忍果。有漏亦不能斷非想修惑。由此不得一切結盡。六行能斷欲.色修染。所以得五下分結盡。及色愛盡。聖道能別斷見.修三界惑故。由斯得九。
論。今次應辨與法類智至得後二果。第五對也。如文可解。
論。今次應辨與法類智同品至通攝知及忍故。第六對也 此中言同品者兼忍說也 又云。類智同品果五者。謂類忍果三。謂上二界見斷三也 類智果二。謂上二界修斷也。此據次第者說。下文雲。捨五得順下分結盡遍知者。說超越也。若合說二種應言得六。婆沙六十三雲。問幾是類智品果。答五。謂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二。有說六。謂第二.第四.第六.及後三 婆沙前師據次第。後師兼超越。二師不相違也。此論亦爾。據次第五。據超越亦許得五下分遍知。所以得知。得捨中雲。捨五得五下分結盡遍知故。正理亦云。捨二得一也。婆沙更有兩對。一見道.修道果。二靜慮無色果。以重故此論不說。
論。何故一一斷不別立遍知唯就如前九位建立。問也。此下一行頌。第三明建立遍知緣也 何故一一斷者。此是見道八諦。修道八十一品。一一斷不立遍知。非謂隨系事量立遍知也。故正理論雲。何緣一一道所得斷。不各各立為一遍知 若依婆沙.雜心等。見道四緣。修道五緣。此論見道三緣。修道四緣。以俱系離即是俱因滅時故 問何故三緣四緣方立遍知 答此顯永斷相故正理論雲。何緣一一道所得斷。不各各立為一遍知。以永斷時說遍知故。如契經說。吾今為汝宣說遍知。乃至廣說。此中何等名為遍知。謂貪永斷。嗔永斷。癡永斷。乃至廣說。說永斷言。顯所得斷都無隨縛方名遍知。云何名為有隨縛斷。云何名為無隨縛斷。斷具三種。或四種緣。名無隨縛。不具名有。謂或有斷。雖得離系得。而闕餘得故容非是永捨。或復有斷。餘得雖生。未缺堅牢生死之首。以八地染雖數曾離未能缺彼故。還墮惡趣獄。或復有斷。雖亦缺彼。而餘煩惱繫縛未除。於永斷義未得圓滿。或復有斷。餘縛亦除。而猶未能越所屬界。以同類惑未斷無餘。於永斷義亦未圓滿。如是諸斷名有隨縛。是故於彼不立遍知。唯九位中三.四緣具斷無隨縛可立遍知。
論曰至闕即不爾。明見道三緣。顯永斷義 有漏法斷雖多體者。隨系事量。無為亦爾 雖多位者。謂見道八。及修道八十一也 而四緣故但於九位立九遍知也 且由三緣立六忍果者。其實忍果亦通第七。據次第說故言忍六 言三緣者。一得無漏離系得。二缺有頂故。三滅雙因故。雜心論等有四緣。更加俱系離也。
論。如異生位至不名遍知。此指事釋也。於中有三位。此第一在凡位也。闕二緣故不立遍知。一未有無漏得。二未缺有頂 言缺有頂者。於彼地中有五部惑未斷一分為未缺。
論。若聖位中至未滅雙因。第二位也。苦類忍現行以前。雖得無漏得得無為。爾時非想五部惑俱成就故不名為缺 言雙因者。謂自部自品因名自因。自部他品及他部全名為他因。聖斷見惑九品。同一品斷故。若斷自部自品。即斷自部他品。不由自部他品不成遍知。但由他部不成遍知。修道所斷但由自部他品不成遍知。不由他部不成遍知。以必先斷他部因故。由此婆沙見道以他部為一因。修道以他品為一因也。所以但立雙因不。立俱系者。正理論雲。雙因.俱系雖依一物 一物者俱是據斷立也 而系與因其義各異。謂於五部令起名因。即於其中能縛名系(系因義別也)且苦智生集智未生。二部雖無互令起力。而有展轉能為因性。見集斷惑縛義如本。見苦所斷縛義都無故。非滅雙因。即是離俱系。又不可說因義即系。以無漏緣惑不系他聚故。由此我宗二種俱說。今不說者。但可說言說此彼自成。不可言無異。體.義寬故。且說雙因(體寬者。謂相應.俱有法等。義寬者。謂同類.遍行。相應.俱有義皆是因也)。
論。至苦類智集法忍位至諸遍行因故。第三位。爾時具二闕一不成遍知。
論。至後法智至建立遍知。此明具緣位也。至集法智。集類智。滅法智。滅類智。道法智。道類智。於此六位三緣具故。建立遍知 問超越者第四.第五心項雙因先滅。苦法智位得無漏得。苦類智位又缺有頂。三緣既具。何故不立遍知 答建立遍知。據次第者作法。其超越者當次第者立遍知位。方立遍知。於前位中雖具三緣。不立遍知。
論。具由四緣至皆全離故。此明修道四緣也 問因何見道立三不立越界。修道立越界耶。答見道遍知唯是染法上無為故。至斷雙因永斷相顯。彼同縛煩惱皆已斷故。修道煩惱不緣此故。修道遍知以染.不染無為為體。雖斷雙因等。由有同類煩惱未斷。斷相未顯不立遍知 問准下文雲捨五得一謂五下結盡遍知。正理又云。依根本禪捨二得一。謂五下分結盡遍知 准此。五下分結盡亦是忍果。何故但言智果三也。又準婆沙六十三。成就遍知中雲。不還果成就一。謂五順下分結盡。從道類智。或離欲染第九解脫道。乃至未起彼勝果道名不還果。彼成就一五順下分結盡遍知。又評家雲。應作是說。菩薩聖位決定不得色.無色界見道所斷法斷遍知.及色愛盡遍知。總集遍知故。無容修彼斷對治故 准此第七亦有忍果。因何但言忍果六也 答建立門唯據次第故。言智果三.忍果六也。
論。有立離俱系至方可建立。述雜心論等釋也。若依彼立。見道四緣修道五緣。
論。此離俱系至而不別說。述自不立意也。雖五緣中離俱系。與滅雙因.及越界緣。雖義有異亦合別立。然說此俱因離時。即成俱系離等。雖義有異。用無別故而不別說。
論。雖諸越界位至未立遍知。釋疑難也。若雙因滅時必離俱系。用無別故唯立四緣。越界之時必雙因離。如何雙因離外。別立越界。答雲。雖越界時必俱系因。離色.無色界離下三地惑時。雖滅雙因。而未越界。由此別立越界緣。非如離雙因必定俱系離。若是俱系離。必定離雙因。
論。誰成就幾遍知。自下有一行頌。第四明成就遍知果也。
論曰至亦未成就。明不成就。有二位。一一切凡夫。二見道五心。謂從苦法忍至集法忍時不成遍知。
論。至集法智至便成就。五明見道十五心前五心不成遍知。後十心成就五也。
論。住修道位至皆成就六。此明修道。若未離欲。若離欲退。皆成就六。未集遍知故。
論。至全離欲至亦一如前。明修道有學。未得色愛集遍知位唯成一也。集遍知故。准此論雲。或先離欲從道類智未起色盡勝果道。前唯成一遍知。謂五下分盡。故知超越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及禪根本果五中。見道二修道三為正。
論。有色愛者至名如前說。明有學位成二遍知也。
論。住無學位至永盡遍知。明無學位也。集遍知故唯成就一。即三界一切有漏法。擇滅無為為體。
論。何緣不還至立一遍知。自下半頌。第五明集遍知也。長行釋如文可解。婆沙六十二雲。復次要具二義處方總集遍知。一者於三界中隨越一界。二者於五趣四生中隨盡一種。得初二果。二義俱闕。離色染時。有一闕一。得不還果時。二義無闕。一越欲界。二盡人趣胎生。得阿羅漢果時。亦具二義。一越無色界。二盡天趣化生 正理論雲。所言集者是合一義。若於無色分離染故得預流果。全離染故得阿羅漢果 分謂見道。全兼修道 若於欲界分離染故得一來果。全離染故得不還果(分離。謂修道六品。全離。謂修道九品也)。若於色界分離全離。俱不得果。唯於二處具足二緣。謂得果時亦即越界。故阿羅漢.及不還果。集所得斷立一遍知。爾時總起一味得故。餘二果時得雖一味。而未越界。色愛盡時雖是越界。無一味得。故於彼位不集遍知。要具二緣方總集故。
論。誰捨誰得幾種遍知。已下半行頌。第六明得捨遍知也。
論曰至離欲退。此中先明捨。後明得。捨中有捨一。捨二。捨五。捨六。無捨三.四。此即第一明捨一也。於中有三位。謂從無學退捨一切結盡遍知。色愛盡退捨色愛盡遍知。全離欲退捨五下分結盡遍知也。於此三位各捨於一。
論。言捨二者至得阿羅漢時。明捨二也。於中有二位。一謂不還已離色愛退起欲纏捨二。謂色愛盡及五下分盡。二謂若得阿羅漢果亦捨二。如前說。准正理論。依根本禪入見道者亦捨二。謂色.無色見苦.集遍知一。見滅遍知一。集遍知故不得道下遍知。
論。言捨五者至捨前五故。明捨五也。此是欲界見三。無色界見苦.集所斷。及見滅斷。集遍知故不得見道斷也。准上捨二捨五。故知二論超越忍果。亦得五下分結盡遍知。前文言得六者。標次第也。准此文。俱舍.正理皆云捨五。或言捨二。故知禪根本果。見道二修道三為正。
論。言捨六者至得離欲時。明捨六也。即是見道六遍知也。
論。得亦然者至唯除得五.已下明得也。得同其舍有一.二.六。故言亦然。唯除得五。從多言亦也。
論。言得一者至起色纏退。明得一也 謂得未得者。即是次第者斷見道惑得六遍知也。及進斷修惑於位位中漸得一故。及從無學起色纏退得五下分結盡遍知。
論。言得二者至諸纏退時。明得二也。謂得色愛盡。及五下分結盡二也。
論。言得六者謂退不還者。得見道六遍知也 已下結文。可知。
俱舍論疏卷第二十一
一交了
保延三年九月二十四申時點了
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