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講)

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堂的學子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請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週一,又是我們講《金剛經》的日子,今天是第十三講。《金剛經》與我們東土的眾生來講,真的是太有緣了。多少人能夠聽聞、學習、讀誦、受持。聽聞就是說知道這部經典,但是不管是解波羅蜜,或者行波羅蜜,也需要金剛的精神。你要來受用,一個是時間要能夠堅持得長久,再一個知見一定要篤定,還有一個就是長期的要專修深入,修般若海。大家想想,你只要在你的覺中,為什麼是覺即菩提,要麼你就能夠放棄捨離這一切世間法,一切相,一切的世間相。同時你要麼就能夠體認現前的這一切法,一切境界,一切相的真實相,要體認這個真實相。所以,總而言之,其實就是一個法門,就是你要持這個覺,這個覺一定要在。

其他的不講,就算我們禪宗的祖師,這是修學般若最典型的代表了,達摩祖師。那他在《二入四行論》裡邊就講過,入般若要麼是從理入,道理上入。我們此前也給大家說了,從知見理體上入,入空性的境界。要麼是從行入,我們現在一般人來講,從理入確實比較難,雖然這個理非常地痛快直接,但是你時時刻刻心念能夠相應得上非常難,哪怕我們自以為是的相應上了,其實也是落到行入中。大家知道理入,這個頓悟就是一下子就要入到無相的實相中。那就意味著你所有的分別心和執著相都要頓歇下來,沒有久而久之的鑽木取火,就沒有這個效果。所以說,很多時候都是入在行入上,像祖師爺開示說:隨緣行,就是在生活中一切境界、一切人事中隨緣。不想前不想後,當下也不要在乎,就是這樣依任因緣。真正能做到隨緣的,只有佛陀老人家一位。他是徹底能夠悟到住到無生法中,然後應緣來度化眾生。你哪兒想,他回應,你不想,他不要主動地去刻意地去起動攀緣心,不會的,這叫隨緣行。

還有無所求行,對於世間的既然是無處不在的這種虛幻之相,你就不要在上面起奢盼祈求之心。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外在的境界,或者我們心地上的法,進行一個自然的一種劃分。覺得有些法,好像是捨了是對的,有些法就不自覺地下意識地覺得,既捨不掉又找藉口不該捨。其實從無所求上來講,一切法都得捨。「捨到究竟」就是我們根本覺得沒有辦法撼動、身為佛弟子的修行信仰等等,這一切的幻相都得捨到究竟,才能入真修。還有稱法行就是隨法理,報冤行就是有些不好的遭遇,你把它觀想說償還,來還他,報我過去惱亂他(的業),這種冤家債主。隨便這麼一行,只要你能夠堅持以這個方便入這個覺海,那麼所有的覺就在你的這一行中,就具足了,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大家受持《金剛經》,其實最重要的就是「金剛」,要把金剛的功用給持起來。你看上一講的時候我們講到了怎麼如法受持。後面講到,「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其實我跟大家講一切法都是這樣子的。包括我們修淨土,又說到淨土,因為這段時間講《金剛經》,我們一開始的主題思想是有補助於淨土。所以我也擔心大家會把淨土給散掉泄掉,這個不可以。

所以我們《金剛經》講完了,又要導歸淨土,但是看上去是兩門修法,其實是一個道理。你想從信願行,也是要入覺海,一開始我們說你要信要發願要真信要念要持名,就跟我們所說的般若波羅蜜,修著修著好像信願行當體就具足了,你不要再去加油啊,發動啊,已經信了還要不斷地說什麼呢。這就是即非般若波羅蜜,那麼最後還是什麼呢,是名般若波羅蜜,就是依然在清淨的心下面來受持這個法,依然是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中,去信、去願、去念佛。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就是講的「所說即非是名」這個概念,一樣的法。

所以大家不要搞錯。禪宗為什麼說「有禪無淨土,十人九蹉路」。「蹉路」就是繞遠,因為本來真正的畢竟空法,圓滿的禪法,它是無修之修,就是以不修為修,那當我們一定刻意要起修,當然這個起修是必然的,大家不要以為是錯誤的。可是這種必然的起點中,已經就帶了跟終點相違背的意願,所以最後雖然回到了還是徹證無修之修,可是開始刻意起修已經就繞遠了,就這樣子。所以,真正的不會繞彎的就是「只要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不要愁住不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可以的。

我們上一講講到了「受持」,特別講到為什麼這部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個細節就是在經典的中途,怎麼開始就問這部經怎麼稱呼,怎麼受持,這都給大家講過了。所以佛給須菩提說到,這個經叫《金剛般若波羅蜜》,以這樣的名字你應該受持。

當然大家也一定要能夠反應過來,這個受持。我們上次講到的解行並進,所說的「般若波羅蜜」,既沒有一個定法當真是「般若波羅蜜」,你當下就是在所說的「般若波羅蜜」中,要具足這個沒有定法的「般若波羅蜜」。它是因緣所生的,應緣而有的稱謂,有此比喻而已。可是當體上,它既然是個假名,就沒有這個相。這才是所說的「般若波羅蜜」,就是這麼個說,就這麼個「釋名」,只要你在法上不取不捨,就能見實相。三祖的《信心銘》裡面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所以這一切的波羅蜜也是一個假名,我們聽到的般若波羅蜜是一個假名的感覺也是假的,我們覺得這個感覺是假的,生起自以為是的智慧也是假的。那什麼是真的?去掉假的就是真的了。所以說,哪裡有什麼真真假假,聽聽就算了,這個法就是聽聽就算了,這不是我說的是佛說的。

佛後面說:「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所以大家看佛法就是一個斷捨離法。前面講「佛說般若即非般若」,這是讓我們從心行上斷。也就是從你的心理體驗上,不要有法的真實感存在。那麼這裡「如來無所說法」是讓我們從哪裡斷呢,是從語言上斷。你不要以為真的有這個話,有這個法,有這個講。而且這部經典的來處呢,就是要楷定成佛的必由之路無非就是般若,所以這個是諸佛所成佛的常法。

這裡有一句叫「如來有所說法」,前面也講過這個話,但是怎麼說的,是說「佛說般若波羅蜜」。意思是只有釋迦牟尼做了如是的說。這裡「如來所說法」是表達十方三世的如來,所有的諸佛如來,皆作如是說。不僅僅釋迦佛的法是此所說的無所說法,所有十方諸佛皆是異口同聲說這個無所說法,大家看多麼殊勝,像我們在讀《佛說阿彌陀經》的時候,不是也有一個讓人非常心動的一個篇章嗎。這個情景就像六方佛出廣長舌,「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這裡講到的「如來有所說法不。世尊。如來無所說。」也是同樣的道理。這是《金剛經》在《大品般若經》中講般若的時候,十方諸佛各個都現前,而且同時都在說般若,誰來請問這個般若呢,都是釋提桓因,帝釋天在請。誰來解釋的呢,都是須菩提來解釋的,所有的佛都是如此,所以大家看,多麼殊勝。

好,我們再往下看一段經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大家看這段,又講到了三千大千,但是這裡不是說七寶了,而是說所有的微塵多不多。這段經文講空,講虛妄之相,最有代表性。大家看出來了沒有,非常巧妙,也就是根本上告訴我們什麼呢,你看它一個是引用了三千大千世界,一個是引用了佛的三十二相,就是告訴我們所謂的世界,它是幻相變現的。這個依報,就是承載我們這個世界,我們感覺到的國土、世界等等,這都是唯心所現的,這個依報它是假的,是虛幻的,同時我們每個人由於唯心所現,取相做種種想做種種相,這麼多相也是假的,了不可得的。

這是就外在的世界而言。那就我們自己而言呢,大家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在活著,我們一說起漂亮就是明眸皓齒,眉清目秀,還是幻相是假的。所以說依報的世界和正報的色相,都是空的。空到什麼地步,所有依報世界裡面最大的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正報有情中最莊嚴相好的無非佛的三十二相,可是問題是,這都是分別的了知心,而不是法性心。所以這裡講到的一個是微塵世界,一個是三十二相。

但是我們從經文上來連貫地理解,佛講法時他的次第很嚴謹。這裡講世界的時候,先用微塵來講。那表明什麼呢,微塵是指的真正有一個實在的物質性,我們以為真實的物質法其實是空的,再用一個世界的稱謂,一個概念性的稱謂叫世界,來辨明假名世界也是空的。大家想我們的世界從哪裡來,世界這個概念其實是一個總的對外在物質的和合相的統稱。也就是說對一個世界的理解,不論你是從實質的物質組成和抽像的和合概念來講,不管是從別相來講和總相而言,都是虛幻之相。光這裡講到的微塵組成的世界。說微塵非微塵,是名微塵,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當然在世界的組成中,我們以前學過《楞嚴經》都知道,觀地性,說粗大為地,粗大的叫做地,微細的叫做微塵,最小的質叫做鄰虛塵。我不知道大家對微塵到底有多微多大的東西有沒有概念。這個微塵是我們人的眼力所能見到的最小的東西,叫微塵。小到什麼地步呢?七個微塵叫一個金塵,「黃金」的「金」,七個金塵叫一個水塵,就是喝的這個「礦泉水」的「水」。可是金塵和水塵有多大,我告訴大家,金塵和水塵都能夠在金屬或者水的空隙中來往,就這麼點。再往大,七個水塵可以組成一個叫兔毛塵,就是兔子的毛的尖端,這麼大點。這是往上組合。而微塵再往下組合,它還有可能分出七個叫做極微塵,我們肉眼就看不見了,只有天人的眼能夠看得見。極微塵已經到了毗鄰物質的和虛空的最邊際,不可以再分析了。這個時候呢,就叫做鄰虛塵。

那我們從理論的這種分析講解上來講,世界的物質就是一個一個的微塵構成。那麼當體其實微塵本來就是幻相,何況微塵組成的世界呢。所以這一段經文,為什麼要在這裡設置,就是說告訴大家,為了說明,還是前面的法叫佈施,雖然多,但是還是煩惱、染因,只能得生死顛倒的果報。只要你是有所得佈施,那麼還是雜染因。就好比說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的微塵雖然多,可是最終它成就的還是一個世界而已,這樣的果報。修行福慧圓滿以後,修的三十二相雖然是在這個世界來講,最最圓滿莊嚴,可是它只不過還是世間的分別心所見的色相之法。所以這裡又論證:佈施雖然多,福報少。受持經典為人講說,雖然少,四句偈就可以,可是它的福德無量無邊。

這麼一大段就是為了論證推比,說我們最大的依報就是世界,最殊勝的正報就是佛的相好,可是還不是最上法,還是無常之境,只有《金剛經》的不住一切法而生心,這才是真正的福德。所以這裡講到不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如來所說的三十二相,從法性上來講,也是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我們再往下看: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這裡開始又講到了,若復有人,相對而言說,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佈施,大家發現了沒有,這裡講的佈施步入高規格。那我們常講,前面講到的佈施佈施,都屬於什麼,七寶呀,七寶是什麼,是身外之物,在佛教的語言中叫做外財。雖然你用七寶,甚至用恆河沙世界的七寶都屬於外施,外財的佈施。外財的佈施是所有佈施中,是屬於下施,最下的佈施。

那麼這裡,以恆河沙等身命,就是以內財來佈施,什麼叫內財,就是我的命,這個色身就叫內財。內財的佈施屬於什麼呢,屬於中等佈施,大家聽明白了,並不是上上佈施,只屬於中等佈施,可是已經非常難得。誰能夠捨命,只有佛陀捨身飼虎、割肉餵鷹。像我們現在一般的凡夫,想一下渾身都打個哆嗦,害怕。而且這種佈施,這裡講到的不是說佈施一條命、兩條,一生佈施一次自己的生命。生生世世佈施,恆河沙這麼多的生生世世佈施叫做「恆河沙等身命佈施」。

可是這樣的佈施,依然還是中等佈施,比外財佈施,要強一些。但是它還是比不上「於此經中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你看都到了這種地步,能夠捨生忘死的去佈施尚屬於有為法。說到內施,大家想我們說為什麼要有佈施生命的情況。有時候你想不想佈施都得受這個,甚至是一種果報而已。

在這個內財佈施中,就是生命的佈施中,受施的情況有幾種。有一種它是只需要你的身,不是需要你的命。這什麼意思,如果從一種不太令人接受的角度來講,就是牛羊,肉給我們吃也是佈施。那麼吃肉的人呢,在接受牛羊佈施的時候,假如牛羊是佈施,那麼他是只需要它的身體,不是想斷它的命,因為他只想吃肉。那麼還有一些,比如說我們遇到冤家了,向冤家佈施生命的時候,他要的不是你的這塊肉,而是要你的命,要討這個債。那我們佈施生命的時候,就等於說是佈施給他命而不是身,這是有差別相。當然還有一些就是既要命又要身,總歸我們要明白,無得無依的佈施,無所得無所依的無相佈施,才可以稱之為上等佈施。

所以大家看最後雖然是佈施,也導歸到無得無依無相之法上。還是金剛般若波羅蜜,所以這個法就是這一個法,就是這個究竟法,就一個訣竅。最後都會到這裡來了。好,那我們再往下看,因為這幾段經文也比較流暢,通俗易懂,我們這麼貫一下就可以了,下面再看。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則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來看這一段,這又在一個「爾時」了,爾時,須菩提聽聞了《金剛經》以後,就是「聞說是經」。緊接著一句話「深解義趣」。大家看到,這其實就是聞思修,「聞說是經」就是聞,「深解義趣」就是思和修。他明瞭實相的理了,這個道理,無相的道理,那麼他信解了。他就直接信解以後就證解到這個境界,就叫「深解義趣」。

什麼叫深解,就是不可思議的解。不可思議之解才叫深解,諸佛所行之境才叫做深。不可思議,才叫做解。那這個太不容易了,我們一般的凡夫,現在要從這裡講到的深解,就從解而言,從字面上來淺的解一下是可以的。因為有的人如果沒聽過,可能覺得雲裡霧裡或者說這些佛學術語都沒怎麼聽慣,聽起來就不順暢。

那順便這裡講到,也有的同修,或者說微信上有興趣的人在問,總說講的法他聽不懂,聽不懂。我就試著測試了幾次,到底是我講的太繞了,還是表達不明白或者怎麼樣。最後我測試幾次,我發現是什麼原因,是他聽的太少。為什麼說要多聞熏習,多思多聞,就是讓你首先要常熏習佛經法義。你完全沒有感覺,那麼在世間法裡邊你那麼熱忱地去投入,新出來的事物三兩天馬上就進入狀態,網絡上出來一個詞,即刻就上口就流行起來,這些東西你原來也不懂啊。所以我們聽法還是要拿點時間出來,有點誠意來聽。這才能得點解,這只不過是雲裡霧裡的就是理解的解,字面上淺解。有的人也會生起幾分這種暢快的覺受吧,似乎是一種法喜充滿,也不知道。還有的呢,就著一些知識說幾句,甚至自以為是的稱性發揮,其實這些跟大家講都屬於解,淺解。

問題是淺解了還算好,有的他怎麼樣,他會跑偏。落到斷滅空頑空上面,這樣的話,他就會執理廢事了。你看今天下午的時候,我還去了一下道生長老的屋裡,道老房間剛好有人來求字,這有時候因緣也妙的很。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道老他知道我們晚上要學習《金剛經》。求字人寫了一堆,法師在那念說他們要寫「凡所有相皆是空」。當然用空,只要我們的心行上相應的話,用空來表達,畢竟空也是對的,但是這裡他說「凡所有相皆是空」,大概道老就觀到他的根器,說:不可以這樣說,應該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空,什麼都沒有。你看,我們一般以為一說空性的理解,就把它執著到這個頑空中。所以前面屬於淺解,後面屬於偏解,都不屬於正解,更不算是深解。

那大家要知道,要理解「深解義趣」,你也得用深度的理解才能理解的了,真的是深啊。大家想想,我們修行一場,在次第中這樣不斷的上台階。這樣的苦修、精進修,勇猛堅持修。可是一定要懂得它的原理,就是退步是向前,全憑是放了又放,空了又空。是種最後徹底的破斥否定法。解縛,解開我們的束縛,不是往上面再綁。很多時候,我們現在修行的基本上都在綁,綁的越來越多,借著佛法的藉口在綁。如果真能領略一句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佛法也要捨的時候,還真是讓人有點受不了。因為我們凡夫的煩惱,他最根本的體現的特點就一定要想方設法抓住一個東西。你不信仔細想想,我們在世間法裡面,你能放下一個東西的時候,肯定是要找到更好的一個自以為是、更好更值得的。就包括我們學佛法,也是才發現,世間法如何如何,終於走進佛法。可是什麼是佛法呢,佛法的本懷是一種怎樣的純粹狀態,我們能不能接受,有沒有去走進,不一定的,甚至還受不了。象《金剛經》講最究竟法,就是讓本質上沒有一個東西給你可抓。

所以這裡講到的「深解義趣」真得很深,直到我們說的桶底脫落的這種感覺,就不可見底了,就這麼深。不可見底的深,你只要不脫落桶底,那你一定有一個停處,站處,靠處,脫不了。所以就這點來講,我們在放棄,在這種空的過程中,永遠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要拋棄一切的成果。除了世間還有出世間的,大家一定要明白,還有出世間的。這才能叫做「深解義趣」,有時候我們的心根本上不到這裡,不想上來。

可是須菩提這裡聽了以後,確實深解義趣而且還濃濃的哭了一鼻子。何以故,涕淚悲泣。這可以說是一種悲欣交集。他來深解本經的一種相貌體現,就是他聽完這個法以後,就控制不住成這樣一個狀態。每當釋迦牟尼佛講法的時候,總有其中的聽法弟子就是這種狀態,要麼是很歡喜。解了這個經體以後呢,非常的歡喜,就像《法華經》裡面的舍利弗,非常踴躍歡喜,《淨土經》裡邊說,大家歡喜信受作禮而去等等。這都是「深解義趣」了以後,生起了歡喜心。那麼還有一些「深解義趣」以後起了悲泣心,象《金剛經》(裡的須菩提)。還有一些就是悲欣交集。

為什麼一會兒喜呢一會兒悲呢,喜的是終於悟到了實相真理了。這個道呀,為什麼我說道人道人,說他悟道了悟道了,說他入道了,太珍貴了。悲的是無始以來,就在這個道上沉迷顛倒。喜的是今天突然間心開意解了,有種暢快淋漓的解脫感。悲的是無量劫來就在三界之內,火宅之內,虛生浪死。這就叫悲欣交集、涕淚悲泣。也是這樣的一種狀態相貌。就等於我們是喜極而泣嘛,喜的是一切眾生到了這個地步,明白了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悲的是一切眾生,現在尚還在背覺合塵在煩惱中。喜的是佛說的是這樣的一種第一稀有、成佛難遇之法。那悲的是能夠承擔,能夠信解受持的太少太少,像鳳毛麟角一樣,聽都不想聽呀,聽起來都枯燥了,因為嘗不到這個味道,得不到這個法喜。

但是呢,人家須菩提這裡確實是入到這個法中來了,所以這裡你看「而白佛言,希有,世尊。」說佛講這樣的「甚深經典」,說他「我從昔來」,就是他隨佛以來,這個以來可以說他這世以來,也可以說他生生世世以來,雖然到這一地步,也得了慧眼,「所得慧眼」,慧眼就是二乘人的一種境界,小乘法中,小乘人羅漢,他觀我空嘛。

在這裡加一個知識,大家聽過一個詞叫五眼圓明,就指的佛,那麼這個眼是什麼概念呢,狹隘的說他的見聞,實際上是指他的見地,即對佛法的一種見解,到了什麼層次、境界的意思。從肉眼來講的話,就是凡夫的境界。天眼來講的話,就是天道眾生的境界。

慧眼,這裡須菩提說的,是指的羅漢境界,就是能見到人我空的道理境界。法眼就高了,是菩薩的境界,他不但見到人我空還能見到法我空。可是最究竟圓滿是佛眼,佛眼具足了前面五眼,五眼圓明就是指的佛的境界,佛的見地,超勝一切。

所以這裡須菩提說他從昔來就是已經得了慧眼,羅漢這個境界了,從來沒有聽過這樣的經。一方面,因為他停留在慧眼的層面,他入不了大乘。另外就是因為沒有經典法義給他聽,他超越不了慧眼,但是現在已經得了法眼了,這就是表明自己已經得了這個解了,深解。下面是表明說,除了他之外還得有人得這個「深解」。所以這裡講說「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假如果有人,可是這個假如果得多難呀,我們現在還在釋迦牟尼佛的法中呢,可是法滅了以後,你想想下一尊佛要是不出來,誰能夠聽到《金剛經》的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呀。所以從中可見,這裡講到的說,如果有人能夠聽到這句經典,我們「得聞是經」怎麼樣呢?「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大家要把這個聽明白。

「信心清淨」什麼概念,一方面他是要斷疑,就是不存疑慮。不僅僅不存疑慮,就是對實相法,而且沒有麻木感,他一定是清明和篤定的。這從相貌上來講什麼叫做信心清淨。

如果從行持上來講的話,就是不會再動了,一切時一切處都不能壞他執持《金剛經》,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生心,就執持這個,這叫不動,這是從行持上。

當然從根本的心地上而言,這三方面其實一體的,我們分開給大家講一下,就是為了好理解。從心地上而講,信心清淨就是無所住心,就是無相之心,因為清淨了。所以每一句,其實真的都不好理解,你想這個「則生實相」,這就是由信心得了清淨解了以後,那麼就入這個無相之解。你由這個信心,我們不是說修行是所謂的信解行證嗎,其實後面都是信心最圓滿和更加充實的表現,只有信了以後,清淨的信心才能導致你清淨的理解。

什麼叫清淨的理解,就是無相之解,什麼叫清淨的行呢,就是無相行。什麼叫生實相,就是證到清淨的境界了,那麼就見到實相。所以就是由信心清淨直接就導致這個結果,所以《金剛經》的這種痛快呀,真實法。

大家從平常的道理上我們可以推敲一下,我們說到的轉凡成聖,轉迷為悟,可是實際上就是在我們本有的心地、念頭中要麼是迷,要麼就是悟,怎麼轉呢。怎麼從迷慢慢到悟,它中間難道有百分之多少百分之多少,有這樣的情況?實際上沒有的。真正的就是以為這種情況,只不過是我們現在的修行依然還是在顛倒中修,可是慢慢的趨向於不顛倒的實相。就是在迷中又有迷中之迷和迷中之悟,迷中之悟就是趨向於悟的方向,往那兒走。可是真正的悟,說悟了就悟了,悟就是悟,悟中沒有迷的,迷中其實也沒有悟的,要麼就是迷,要麼就是悟。那麼能夠理解這個辯證法的話,你覺得信心清淨了,那一定就能夠體驗實相。因為信心清淨了,就是無相的信心,當體就是實相。

大家有時候會有一種誤解,好像就是信心生起,慢慢兒把這個實相真理給生出來了嗎,不是這樣子的。大家如果有修行體驗的話,就會知道。這個實相裡它是如如不動的,本身是不生滅法,你怎麼能夠把它生出來呢?所以它真正意義上的操作,是實相上把這個虛幻之相給去掉,給擺平了,那麼實相就顯現出來了,用什麼呢,就是用的智慧的觀照。所以說實相根本不是生出來的,是隨著智慧的這種練習、提升而照見的,《心經》裡面講的「照見五蘊皆空」嘛。

所以為什麼這裡講到「則生實相」呢,是相對於我們智慧的轉化,從煩惱轉化成智慧,相對的境界,那麼就提供出一個實相的境界,列的這個名字。這又是一個法門大家發現了沒有,「信心清淨,則生實相」。所以說八萬四千法門只多不少,每一句話就是一個法門,大家就著此情此景,我們體悟一下,在般若中也就是中觀中它有一個說法,大家不妨從知識上這樣了解一下。

怎麼個說法呢,中觀裡面把般若叫做中道實相,所以它就是要麼是從觀來啟發中,或者說從中來發這個觀,中就是中道實相,觀就是般若正觀。那麼從觀來發這個中,就是說由中觀,觀照的智慧慢慢顯發,就是這講到「則生實相」,顯發出來的中道實相。由中來發觀,是什麼呢?就是由中道實相的道理,引發你能夠觀照的智慧,也就是改變你的人生觀,那麼慢慢起中道的正觀,人生觀慢慢趨向於正確。正確的觀就會引發出正確的相對的外在的實相道理。正確的實相道理,能夠指引你啟動正確的般若正觀,所以他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其實這裡講到的由觀來發這個中,就是由般若正觀來引發中道實相,就是這裡講的「則生實相」。

這個知識可能有點澀,大家這麼一聽吧,但是我們雖然在這裡說什麼中發觀觀發中,可是實際運用中,就是說觀就是中,中就是觀,它是不二的,這才能真正意義上出生中道實相。所以大家看,永遠都是讓你當下這一念就轉,即刻就轉即刻就悟,即刻就轉即刻就迷,就在當下這一念,永遠都離不開當下,僅此而已。

「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這就不必說了,成就了第一希有功德。

「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這個就很好理解了,「實相者,即是非相」,那麼就是等於說一切的虛幻之相你把它堪破了,實相就顯現出來。所謂若見諸法實相的話,就是要見諸相非相,所以「如來說名實相」,在這種情況下佛把它稱之為實相,包括實相還是一個假名,就是包括實相也是要去實相,才能夠得到實相。繞來繞去把大家繞糊了哈。

那下面我們再來看吧,這段開始就是明確的講解自己也罷,他人也罷,來受持這個,有難有易。容易的來講,對自己而言,從須菩提來講還是比較容易的。可是對眾生而言,特別是對末世的眾生而言,太難。

「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

首先它為什麼明確說從須菩提來講「信解守持,不足為難」。為什麼呢,大家想,人家的般若緣深啊。因為過去世久久的就在培植善根福德因緣,久久的一直在培德。現在善根福德顯現的時候,又顯現的是身在現前值佛之世,能夠遇到佛,那所以對他來講「不足為難」。可是他人受持信解就難了,為什麼,一個是「若當來世,後五百歲」,生在後五百歲,就我們現在,這更在後了。這個時候就信般若者少,不信般若的屬於主流,也就是整體的這個世界眾生中佛法已經流傳不開了,甚至你看現在的佛法就是一個邊角地帶了。那麼這個時候這些眾生他的善根福德過去本身已經就不夠了,現世又不會栽培,又不能夠生在佛世,內因外緣都不具足,所以才太難了,

大家掂量掂量,我們講《金剛經》,大家在聽。那說實在,在常寂光佛土中諸佛菩薩都非常的欣慰,說這個時代我們還能夠來學修。那為什麼這麼難呢?「何以故」就是解釋為什麼這麼難信。如果要相信的話,意味著什麼。

說「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這就解釋為什麼這麼難信,因為還是有相和無相的問題。大家一聽說,哎喲,我就太厲害了,因為我現在在聽法師在講,我也知道無我相、人相、眾生相,我受持住了,我信了,信解受持了,我成為第一稀有了。我告訴大家,錯了。大家知道這裡的「信解受持」意味著什麼,前面也講過,真正意義上的「深解義趣」,我可以打保票,幾乎我們現在都是在淺解,都是在「有所得」解。

比如說我們來信的話,一定是下意識就會說,「哎呀,有我,這是一個能信,有般若這個道理就是無相之道理,我一定要信,一切都是幻相,有般若為所信。」你有我就是人,有般若就是法,人法生了定見了,怎麼叫信呢。所以說,其實這種信心我們是能生得起來的,現在大家在聽講已經就似乎生的起來了。可是這個信心也不難,難是難在什麼了?這個「第一希有」,希有在哪裡呢?信這個法怎麼信的,在哪個高度,他沒有一個我的感覺,我能信,這就是沒有我見。也不見真的有般若這個定法為我所信,這就是法空,沒有法見。這才叫做第一希有,信解受持,這才叫做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為什麼呢,你看,我相即是非相,我相是諸相中的一相,幻相中的一相。那沒有我相,人我眾生相都是非相,你能夠見一切相,能夠離開,那見到一切幻相上的真相,才叫做諸佛,離一切相。當然大家從理解上也是很難反轉,就我們在說無我相的時候,不是說有一個我相,然後我不取我相,這才叫做無我相,是要意識到實際上本來就沒有一個我,所以你取怎麼去取,哪取去,沒有嘛。才叫做「我相即是非相」,是這個角度,在大品經裡面講到眾所著的相,如果有一絲一毫一點點是真的,一丟丟是真的,我們就離不了。因為眾生所著的相沒有一絲一毫是真的,所以我們當然能離開。所以這裡叫「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大家現前觀照「離一切諸相」,這就是我在聽法,法師在講法,我用手機在聽,我們在微信圈裡在學,今天晚上這是一個週一,明天怎樣怎樣,一系列這種妄想,哎喲,一念壓著一念,沒完沒了,這都是相。若見諸相非相,把一念提起來,你到底找找這個相在哪裡,沒有!

好,今天就到這裡。下面請大家一起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