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講)

各位正法學堂的學子們一起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感恩諸佛菩薩成就,感恩一切護法的護持,今天因緣得以具足,我們講《金剛經》的第十八講,請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依然是星期一的《金剛經》。一直講了這麼多無住,不可得,不生分別的念,好像把一個法講的實在是走到絕境上了。這大概就是佛門裡常說到的,念頭打死了,法身才能活吧。為什麼我們要這樣翻來覆去地一直在講呢,語言這個東西也是虛幻相中的一種,為什麼一定要依照著語言上的表達來講。這裡邊有一個原則,就是雖然佛的境界,也就是我們所修的這個道不可解,不能用語言來理解,但是入道之道,不可不解。這個方便怎麼契入到境界中的,這個方法一定要掌握,而且還不能搞錯,不能偏頗,不能走入誤區,這就是所說的佛說法的意義所在,我們來聞思的可貴性。

所以我們今天接著跟諸位同修,非常法喜充滿的來再進行往下貫解經文。為什麼這麼說,就是每學習一段經文,其實就是我們修證的過程,過去世也是全憑這麼點點滴滴,生生世世,這麼艱難的,好不容易的這種積累,這輩子才有這個果報,現行的坐在這裡來聽聞《金剛經》,來學修佛法。所以上一講講到「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我們剛才講到了,「無法可說」的用意在哪裡,「是名說法」為什麼要說,這就釐清了。今天我們接著往下看: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

前面都是講到須菩提,須菩提,這裡多了一個「慧命須菩提」。也就是須菩提當機的這個法,是佛的法身相續的命脈,他有這個緣法,須菩提號稱解空第一。所以真正的般若的出生諸佛的法門,就是要須菩提來相續、承載、傳達,把佛的智慧法身和一切眾生,特別是盡未來際到我們這個時代眾生的慧命,能夠相續在一脈上,叫「慧命須菩提」。

為什麼這裡提到「慧命須菩提」,他的用意在哪裡呢,「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你看他就問佛,如果未來世有眾生聽到這個法的話,能不能夠相信,不信了怎麼辦。因為剛剛佛講到了「無法可說」,這是我們上一講的結束點。既然「無法可說」,還有何法可信呢。也沒有心可以發,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沒有法可以說,自然就沒有信可以信了。

可是這裡須菩提他做了「是念」,「做是念。當有眾生。當信佛法。」既然這樣,大家都會覺得怎麼會沒有佛法可信,大家注意了,沒有佛法可信,這又是一種表達般若,也就是我們修證空性的入口,無法可信。因為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捕捉,那一旦有捕捉就是有靠,說到究竟處信仰也是一種情見上的執著點,有靠。可是我們都會認為信仰,這是佛弟子根本的命根子,大家想想一說皈依三寶,我信佛,我相信因果,我相信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那麼這些都是從相上來講的,如果從本性的回歸上而言,你真的要達到「無所住」的境界的話,大家想,我們一定得把我們常規的自以為是,能夠依靠有依賴性的這種信仰,也要突破。

為什麼在般若法門的下面都是說自性,「自性眾生誓願度,自性佛道誓願成」。在極樂世界念佛、念法、念僧,念的是自性三寶,什麼意思,就是不是自己內心去找個靠,自己本身就是具足的,本身就是靠。這才能夠徹底的突破,把所謂情見上的信仰也給它放下空卻。

我們設想一下那是什麼風景,以前從沒這麼說過,真正的般若空性。大家都覺得,「那不成,沒有信仰怎麼辦呢。」大家已經把世間法替換得差不多了,試著把出世間法的信仰,也把它徹底放下,那是個什麼境界,妙不可言。能信這個跟這個信仰對接,才是真正的叫做「實相信仰」。

所以這裡你看,雖然須菩提在問,佛好像當場就破斥他這個妄想。我們很多時候祖師爺們開示也是這樣,好像來的末學晚輩們問法的時候,他根本就不正面回答,不知道繞到哪去了,直接就把它掐斷。此時佛陀用的手法正是如此,大家來看: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同時就是破除須菩提對眾生的執著,說眾生能不能信呢?佛就當時說「能不能信且不說,從根上來講,什麼是眾生。」破斥對於虛幻的執著的念頭,佛言「非眾生,非不眾生。」為什麼,如來說眾生者,不是真正有一個眾生這樣一個真實的一個相貌或者狀態,他是一個假名,是名眾生。信心上就從這個上面來確立起建,這是佛與弟子的演法的問答,大家發現了沒,已經到了非常微妙的地步,「彼非眾生。非不眾生」。就沒有正面回答他說能不能信,說信什麼呢,眾生要信,信什麼呢,信佛法。有佛法就有眾生法,有能信就有所信。

首先就從能信的角度上來講,眾生本身就是一個假名,雖然有你我他,大家想想他是一個假名。我們來特別提出理論上理解一下,什麼叫「非眾生。非不眾生」。非眾生而言的話,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他怎麼會沒有信心,須菩提提的問題就是,既然一切眾生都有佛性,天然就本具這個能力,怎麼會沒有信心呢。一切眾生本來是佛,從這個角度來講,本來是佛,非眾生。

非不眾生是什麼,但是他沒有到頭還在凡夫地,所以他不可能說他不是眾生。也就是心性上本來是佛,這叫非眾生,可是行為上還是眾生,這叫非不眾生,非不眾生雙重否定,是肯定,他還是一個眾生。

這個又比較繞了,大家慢慢的要嚼一下,雖然行為還是眾生,但是他的心性一顯就是真性,只要有緣就能夠顯了。就像我們這裡講到的,當體就信實相法。為什麼,因為我們本具的就有實相的功能嘛。這就是為什麼每一位大家在聽的時候,只要我這麼一講,你們即刻就是能心裡有這種相應度。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本具這種功能,這個不是外來的,只是我們現在起建這麼一個緣分。這是從理論上來理解「非眾生非不眾生」。

從心地觀法上來講,大家看「非眾生非不眾生」什麼意思,很簡單,你既不要有「是眾生」這樣的一個執著點,也不要有「不是眾生」這樣的一個執著點,這才叫「非眾生。是名眾生。」你執著真的有個眾生,那佛就說「非眾生」,你認為確定真的沒有一個眾生,那佛就是「非不眾生」。怎麼辦呢,既不要有眾生的概念,也不要有反對眾生的概念,本來就沒有你反對什麼呢。所以從這個角度才能夠理解什麼叫做「是名眾生」。

我們繼續再往下看: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個時候,須菩提已經悟到了般若無所得的這個根本的法。他只不過這裡是為了進一步證實,佛的境界其實也是無所得的這個結論。他就問佛世尊:「你在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過程中,真的就是連一法都不可得,就是沒有一點牽掛,沒有一法可得嗎?」佛就首肯他「是的是的,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才是真正的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

我們來看這段經文,回顧一下,就是佛的身口意三業,都是跟無住無得的實相同步的,才能稱之為佛,叫做覺悟者、大圓滿覺。為什麼,前面曾經講過的,不可以色身諸相來見如來,說明從身業而言。中間又說無所說法,「無法可說是名說法」,這是從口業而言,無所住實相裡。此處說「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無有少法可得,於無上正等正覺沒有一點法可得,是從意業上而言,身口意三業。

所以不論身口意業,都沒有離開現前一念的了不可得之心,這個是非常難的,大家盡量的來相應,提起來。就是現前一念,無念心。你不要刻意再去找無念,放下現在的念頭,不是再去追隨一個我要無念。所以為什麼有時候叫做「莫向外求」,我們總是離不開向外求。

所以說,我們通常成佛之道,大乘的菩提之路,我們常說菩薩有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他一定是說獲得了什麼位次,才能證到什麼法。那我們總是以為,一定是證到什麼法,一定是得到什麼位次,得到一個什麼樣的境界,實際上他是空到什麼地步了,無所得到什麼質量了,這才叫做階位。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集體錯誤性的執著,前面不是講到了「一切聖賢於無為法而有差別」,但是我們一聽說有點得,那一定是說這個人他開悟了,或者修行他已經登地了,乃至入菩薩位了。那我們下意識的就會想到,這個修行者太厲害了,他到了什麼地步了,一定擁有什麼東西。現在我們有時候講到某位老和尚,或者大家親近的善知識說「人家有道有法」。這些著相眾生一看,有道有法,下意識的趕緊就認為這是高人,手裡或者心內握著個什麼,擁有個什麼,藏著個什麼。殊不知真正的是看你空到什麼地步,放下到什麼光景了。所以這裡我們一定要從知見上,看到聖賢之道就是無有一法可得,你有得就得不了道,以畢竟無所得,才能成就佛道。

所以大家要知道真正的,雖然我們號稱有修因證果,我們總是正面的去錯誤的理解,修因證果是因地付出了什麼,果位上得到了什麼。結果沒想到是,因地上就決定的處在這一個無所得的角度來發心,那麼果位上當體就證得就是從始至終無有一法可得。沒有少法可得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是真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所以大家來看,我們通常說修因證果,真正的不生不滅的因果,就從這個上面來觀察和抉擇的。你得果位,你得到個什麼果呢。就像我們有時候老打妄想想開悟,你悟個什麼呢。得果你沒有一法可得,無所得的果才叫得果,這就是我們常講到的「原來退步是向前」,悟後的人才知道「原來退步是向前」。

從修因而言,你要修個什麼行,沒有一行可以行,無所行才是正因行。大家不要錯以為,那就是不修行了,不相信因果了,不是啊。真正的正因,成佛的因,就是無所行的因,不要刻意的因,一刻意就落入到外道凡夫的因,只有無所行的正行,才是成佛的因。這裡講到就是我們常說的「不斷妄想不求真」,這才是真因,大家記住這兩句。從因地上來講,就是祖師們開示的「不斷妄想不求真」,從果位上來講「原來退步是向前」。

那大家想想,我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要放下現前一切娑婆世界的所得呢。因為我們沒有匯通過這個法,心也沒有到過那,根本就想不到原來如此,就總會說「原來退步是向前」,是不是就不讓求生西方了呢。「不斷妄想不求真」,大家想想是不是念阿彌陀佛,念的相應了。是不是相信極樂世界,相信的如如不動了,唯有往生念佛為是,其他的都不在此層面再論,這才叫做「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家要善於用「心」來「應」法義。這是這一段,我們再往下看一段經文,現在因為每一段經文的都比較簡短。其實《金剛經》今天第十八講,應該再有兩講,就差不多圓滿了。好,我們再往下看一段經文。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大家要聽啊,聽仔細了,不要走神。正因為無所得無有少法。前面一直在講「無所得」,一點法都不能得。所以我們來這裡溝通一下「是法平等」的體驗。是不是就是「無所得」中收穫來的。 只要有所得,哪怕有少法可得,這個「法」能夠平等嗎?能夠無有高下嗎?為什麼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菩薩有次第修行,因為有法可得,就有高下,有大乘、有小乘,有凡夫、有菩薩。這個分別心一出來,只能在漸次行進的佛道上,而不在頓修的佛道,圓修的佛道上。所以說,只有「無有少法可得」的時候,法界才是平等的,才是無有高下的。

我們常聽過一句話:「唯願我佛垂雙手,撫得人心一樣平。」 其實表的就是這個法「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人無貴賤,法無好丑,淡然平等,就是菩提。這裡特別要指出,有人又開始動念頭了,一動念頭就開始想:「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大家都得平等的,什麼都是平等的,都是一樣的,又錯了。「平等法」不是「等於法」,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不是等同法,是從差別相上來用心,無差別的心來對待。不是都要一樣,老有人誤會,認為「是法平等」,好像沒有個男女老幼,好像沒有差別相。真正的「平等法,無有高下」,就是讓你在差別相上,來見平等心,不去隨著差別而起差別心,這個很重要,大家要了解。

講一個公案,禪宗裡面有一個溈仰宗。溈山禪師和仰山禪師,他們是歷史上最著名的大祖師,開山立宗的大祖師。 他們倆有一次鬥法,問話鬥法。溈山禪師指著山間的梯田一樣的田地,問仰山禪師,他說:「這丘田,那頭高,這頭低。」就是說,這個山地那邊兒高這邊兒低。仰山禪師說你錯了「卻是這頭高,那頭低。」因為他們兩個站的角度不一樣,所以溈山禪師就說:「你說錯了,我怎麼看見是這頭高,那頭低呢。」溈山禪師回答說:「你若不信,向中間立,看兩頭。」意思說,如果你不相信我說的那頭高這頭低,你就站在中間,往兩頭看。 結果仰山禪師就回答說:「不必中間立。亦莫住兩頭。」不知道大家聽出來沒有,這就表法了。這個「立」和「住」,「高」和「低」,都是執著念。所以一個說這邊高那邊低;一個說這邊低那邊高,他們兩個相反。結果一個說,你不信的話,站在中間看一看。結果最後一個回應說:你也不要住在兩頭了,有一個高低。我們就以為高低抹平了,徹底平了,有個中間,中間也不能執著,依然是高是高、低是低,也沒有高低的相,既然沒有高低,就沒有一個高低之間的中間。

說來說去就是這麼個意思,表的就是「法無高下」。接著後續,溈山禪師說:「若如是,著水看,水能平物。」意思是,既然這麼說的話,那高呀低呀,就不說了。你看水,水是平的,能夠平物嘛,這就是剛才理解的,出現了一個偏差的理解,以為沒有差別相了,跟水一樣,永遠都是平的,水不可能平湖中有一個高低。結果仰山禪師也沒有上他的當,沒有走入他引導的誤區,他們倆在鬥法嘛。他回答,「水亦無定。」意思說,水的高低也是不定的。怎麼不定呢? 「但高處高平,低處低平。」就是不管水在高也罷、低也罷,都是平的。比喻我們不管看到貴也罷、賤也罷、好也罷、丑也罷,心是平的就可以了。在貴中沒有一個「貴」的見解,在賤中沒有「賤」的差別。這才叫做「法無高下,是法平等。」說到這兒,溈山禪師就不說話了,沒上他的當。

可是大家要知道,平等真不是好修的。住在兩頭,說明已經不平等了,立在中間,也說明不平等了,因為有中間,就有兩頭。 雖然水能夠平,但是物不平。什麼情況下能夠平呢,「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才能徹底平。高也平,低也平。為什麼,因為沒有「得」了嘛,在上面沒有見解,沒有意見了,沒有「感」和「覺」了。這種感覺是一種凡夫的感覺。所以這裡「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難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徹底沒門了嗎?怎麼去感受「無上正等正覺」呢? 前面講「無有少法可得」,後面又說「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兒又說,修善法才能得,好像是牴觸的,不是這樣的。

大家知道,「無有一法可得」,得在一切法上修過來、試出來了、考驗出來了,在一切善法上修出來了,才能練出這種狀態,才叫做行家裡手。並不是說一句「無有少法可得」,然後就真的沒有少法,估計一樣都放不下,就是看在我們的經歷中,能否過得去。如果我們在心的平等中,來感悟正等正覺。如果這樣,其實一切的善法都是「現證」的。不知道聽出來這個法義沒有,就是當我們心真的平等的時候,不用再去我要修善法,要證個什麼無相等等。只要經過善法中,每一善法當體就會讓我們「現證」這個「平等」。在這種情況下,就成就了「一切法皆是佛法」。在一切善法中,只說去證它,就是已經嘗到「平等」的味道了,而不論去修了。修什麼呢,吭哧吭哧修的時候,你就已經不平等了。只有在一切「修」中,當體就能「證」,這才叫「真修」。

大家把心跟上來,否則這些聽起來是非常澀的。這裡我們再過一遍,為什麼這裡講到「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是講到佛的無上正等正覺。但怎麼得這個「正等正覺」,又說要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的心態,去修一切的善法,才能夠得。

這裡有一個佛學詞彙要了解,就是「無上菩提」有四個意義,才能稱之為「無上」。

第一個角度,就是無所得。因為無所得了才叫做「無上」,如果有所得的話,得了這個,還有另外一個比這個強,或者不如這個,這就出現了還有「上」的空隙。

第二個法界平等,是法平等。就是沒有我,沒有人,無我無人,就沒有人我是非了,哪裡還有「上」呢,誰比誰上呢。這也叫「無上」。這是從正面表顯,顯現這個法而說的。還要從側面,從離開的角度,從遠離的角度來講。如果有「我」的概念,有「人我」的概念,就不是「無上」了,無人無我,叫做無上。這是從反面的角度來表顯。

第三個,修一切善法,才叫「無上」。為什麼,前面的「無所得,法界平等」或者「離我,離人」的知見,都是從「果位」上而言,就是修成就了以後說的。從「因」上而言,修一切善法中,用「無上」的知見,去應對一切法中的圓滿,修圓滿,都過了關,這才叫「無上」,修一切善法即得「無上正等正覺」。

從這四個角度,前三者都是講「理」的,道理。講圓滿的「果」。只有最後一個,是在現實的生活中去練,練的時候,還是用果位的視野來練,不再去有所差別相上進行積功累德,只要領略這個功德就可以。

這段經文,確實也是在《金剛經》裡面比較重要。特別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然後又以無我相人相來修一切善法。無有高下的才叫「無上正等正覺」,修一切善法才能得到「無有高下」的「正等正覺」。把這個思路搞清楚就可以了。好,不多講了,聽不懂我們就結個緣吧。

下面再看: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佈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段經文讀的有點快。但我們也搞清楚了,就是跟前面的內容八九不離十。因為在此前說過好幾次,一會是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一會說恆河沙的身家性命,一會又說內財外財都能夠捨。可是不管怎麼捨,都捨不過受持讀誦為他人說《金剛經》的福德。為什麼就不斷的比,就是比不過呢?

首先我們要看,為什麼在這一段經文後面又來了一段,說佈施功德比不上持經的功德,用意何在? 因為前面講到,修一切善法能夠得無上菩提。有人就會覺得受持經文章句、四句偈,就得不到菩提嗎?這就是般若法門,從兩個口入都可以。從事相上入,就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從道理上入、理性上入,就是直接用經的法義來框你的人生觀和現前的心念。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把心調成「無住」的心就可以了。

這裡為什麼舉三千大千世界中的須彌山王呢?大家都知道,每一個世界中,都是以須彌山為核心的,須彌山是所有山之王,最高。這麼多的七寶佈施,還不如般若實相的功德。可是前面也講過,但是有個差別,前面講到的佈施七寶,只說了不如受持四句偈或是為他人說。這裡講的「佈施」,不但不如受持四句偈,甚至連受持四句偈,讀誦為他人說的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的分之一,都沒有,就差這麼多。所以說到這種絕話的份上,我們心裡篤定要相信一個概念,相信一個差別。是什麼呢?就是有為法,生死中三界內的法,永遠不能與「無所得」的、無礙的「無為法」相比較。不在一個法境中。一個是起心動念,那永遠相續不完。一個是真相圓滿,徹底一了百了。

所以這兩種福德,為什麼這麼多分之一都比不上呢?說這麼多分之一,都是因為要比一下,讓大家有所明瞭,其實他根本就沒有可比性。那麼這裡做這麼一個比較,它也是從幾個點。

從殊勝,就是為什麼讀誦和受持經典比佈施殊勝,一個從數量上,「乃至算數所不能及不能譬喻。」為什麼?因為持經的福德,不可以用有為的算數來進行描繪,你說不完呀,數是有量的,持經的功德,持的是無為法,它是無量的。

再一個,從經典所產生的力量上而言,就是力量的強和弱那沒得說。強和弱能夠到什麼地步,相比較,我們打個比方,就像我們現在,你佈施再多的物體,將來回收再大的果報,永遠就跟仰天吐一口痰一樣,看上去吐出去了,好,離得好遠了,可是它遲早還得落下來,落下來就跟你吐出去一樣的,還是那個死樣子。為什麼,輪迴不息。可是《金剛經》受持四句偈的法義,一旦入心的話,就如同徹底脫離了地球引力,就像火箭一樣 「咵」地就推出去,永遠都不在這個地球引力的範疇內了,它在宇宙中怎麼飄蕩都沒有障礙。所以你說這兩種在一個水平上嗎,力量的強弱不一樣,受持《金剛經》的力量要殊勝。

第三個就是我們剛才講到的類別殊勝。第一點是數量殊勝,第二點是經的力用殊勝,第三點就是類別殊勝。就好比說貴賤的兩家人,他不能夠在一塊兒比較一樣。

我不知道大家都看過沒有《鎖麟囊》,那個鎖麟囊戲唱的是兩家,一個是富貴人家的小姐,一個貧賤人家的小姐。富貴人家的小姐隨便把她陪嫁的一個錦囊,一個袋裡面裝幾件珊瑚寶貝,在她來講只不過是多餘,錦上添花的一些首飾,給了貧家的小姐,她就能夠安家,一輩子就安置住了。所以說沒在一個比較性上,佈施和受持經典也一樣,不在一個法境中,這是類別勝。

那麼最後一個就是因果勝,因果殊勝。這部《金剛經》的因果勝過一切世出世間法的因果。因為他就是以無念無所得的不生滅為成佛的正因嘛,直接就是因地跟果位就同步了,已經把它統一掉了,所以佈施在這裡校量的就是這個意思。

我跟大家講,當時我們禪宗不是西天有二十八代祖師嗎,達摩祖師屬於二十八代了,到我們中國來弘揚禪法,算是第二十八祖,在中國算是初祖。第二十七代祖師叫做般若多羅尊者,禪宗第二十七代,從釋迦牟尼佛到他二十七,般若多羅尊者,在當時有一個叫香至王時代,這個國王供養佈施他一個無價寶珠,就供給了祖師爺。

祖師爺就在他們家王宮裡面,當體就來看看誰是法器,就來問這個國王的兒子們,這些太子們說,「哎呀,這個圓珠這麼漂亮,這個寶珠無價,有沒有比它更厲害的。」結果第一王子,王子裡面第二就老二,都說「哎呀,這個珠是七寶中最尊貴的了,再也沒有能夠比它厲害的了,要不是尊者您老人家這樣的道行,這樣的德行的話,誰能夠受得了這種供養呢,誰能夠拿得起呢,能夠受之呢。」就這麼說。結果老三就跟這倆不一樣了,老三就說「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你看,他說寶珠再怎麼珍貴,它是世間的寶,它跟法寶中比不了的。祖師爺一聽,老三是個法器,就問:「所有的這個事物中,什麼物力量最大呢。」這個三王子就說「於諸物中法性最大。」

《金剛經》不是就是講法性,受持讀誦為他人說,這個福德就是這裡的法性福德,不可比的。所以跟大家講在普陀山,這段時間就到了普陀山了嘛。普陀山我們大和尚每次來應機施教,真的在旁邊能夠看得到一些,這種方便善巧,妙不可言。有時候有的這種來求福的人,他在觀音菩薩道場,來捐贈寺院,或者一些寶鼎等等做功德,捐個一百萬五百萬,大和尚讚歎說,「哎呀,真的功德無量,有捨有得,有捨有得,捨了才能得。」

不斷地讚歎他高興死了,為什麼,我做了這麼大的功德,那將來果報不可思議呀。這就跟第一王子和第二王子一說,「哎呀,這個寶珠太尊貴了。」如果有的人是法器,還真是這樣,有的特別大富的這種人,他心性上也特別靈,看到有的人捐得更多,像我們普陀山這段時間,有一些小寺院收回來重建,會有一些海內外的功德主他自己一個人就說,這個寺院我來負責建,就是等於說包圓了,包圓了捐了一千萬,心裡還有點可能這種我慢,還是什麼的。和尚就開始又說另一種法了。說什麼呢,「你幾張紙呀,有什麼好值得誇的。」就捐一千萬,不就幾張紙嘛,用的著這麼沾沾自喜,因為也是比較相應的弟子,知道他能接受得了這個法,那就又換成這種說法。

所以大家看這就是相和性的差別。前面是須彌山王七寶來佈施,也好,功德無量。可是你能接得上四句偈的《金剛經》,法性之寶,真的那麼多錢就成了幾張紙了。法性是無為法的,世間的一切法不可為喻嘛。所以這就是「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這是講這一段經文。

那好,我們今天再往下貫一段經文,大家注意聽: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又講到「所言即非是名」了。這段經文又是從一種懷疑的情見中來的,所以大家看《金剛經》一直叫做斷疑生信,就是後面跟前半部分經為什麼內容重複,結果又有新的高度呢。就是一卯一環扣著就讓他從前一個問題的領略中,又產生了一種懷疑的情見,那麼後一段的經文就破他這個懷疑的情見,一卯一環扣得絲絲入扣。這裡大家就要弄明白這個血脈是怎麼下來的呢,前面講:

「法無高下,是名無上正等正覺。」既然法無高下,無有高,誰最高呀,佛最高。無有下,什麼是下呢,眾生最下啊。那既然沒有高,諸佛也就不高了,無有下,眾生也就無下了。這就是常說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了。可是實際上我們的見解中,明明常講到佛出世度眾生,四弘誓願裡面:「眾生無邊誓願度,佛道無上誓願成」。既然說法無高下,可是明明佛為高,眾生為下,有佛在度眾生,有佛有眾生的呀。為了這個疑惑,所以此處才講到說「實無眾生可度」。須菩提,你不要這麼想,你不要說如來心裡還有這一個念頭,自我的一個肯定地說我當度眾生。佛說「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那就不叫如來了。

如果見有眾生可度,大家設想一下,那佛就有了我的感覺了。眾生是怎麼出現的,由於我們本來是眾生,所以才能見到唯心所感的眾生。眾生的概念就是還是在凡夫煩惱海中嘛,他就是被度的對像。被度的對像來講,由於我們是眾生,所以見到有眾生。那自己還是眾生還是被度的對像,你怎麼去度眾生呢,你不能自度怎麼能度眾生呢。所以佛的知見中也有眾生,可是佛在成佛的時候,見一切眾生皆成佛了,沒有佛和眾生的差別,即無有佛可成,也沒有眾生可度,隨順著世間而說成佛度眾生。所以大家要搞清楚在成佛度眾生的前提下,你把佛跟眾生擺平,就同時即成佛又度眾生,這就是佛法,成佛之法。

如果認為佛看見眾生,還有一個我在度眾生的感覺,那眾生也看見眾生也要說度眾生,這樣的話眾生能夠度佛嗎?這就有大過失了,所以不應該說佛真的見有眾生可以度。所以這裡講到「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則有我人眾生壽者」。為什麼下面又說「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呢,為什麼又來這麼一句呢,因為如果沒有眾生可度,那佛何故又說我要度眾生呢。為什麼呢?因為是隨順著我們人世間的套路,隨順世俗常規的分別心而說有我,實際上沒有一個真正的我存在,所以就是「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可是為什麼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呢?如果說無我的話,世間人一天都是我來我去,我生我死的,我怎麼會沒有我呢?這就是凡夫在無我法中非得說有一個我的最根本的執著。

所以大家,這今天講到快結束了,五十幾分,我們在起個觀,觀心觀照一下。你就在現前自己的身心世界中來到處找,一定要找到我在哪裡,因為除了我們的身心世界,你還能觸摸到什麼境界嘛,無非就是自己的身心世界,色受想行識,地水火風四大。那不管說五蘊也罷,四大也罷,我們不考慮這些了,就現在你現前在你當下處的念頭中,你找我在哪裡呢?你看我叫宏海,宏海我坐在這,但是我找個宏海,你找嘛,這到底在手上,還是在這個經文上,還是在手機上,還是在身子上,哪兒呢?哪都找不著,真的找不著,這不是佛說的一種抽像法,然後我們好像夠不著,離得很遠。完全夠得著,這會兒就在,無我法就在。你就找我在哪裡,為什麼每天日用而不知,就是你天天活在這個真空妙有中,你都不知道,真的以為有一個實在的我。可是我在哪呢,你推敲一會就山窮水盡了,就沒有。可是凡夫之人就以為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這就是佛的連環扣了,徹底給你這堆垃圾剛剛掃完,下一次執著又生起了,他直接又給你掃蕩。

你看「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為什麼要緊跟這麼一句呢。因為前面講到本來沒有我,但是凡夫之人以為有我,好像把我給破掉了。破掉我的同時,因為凡夫的秉性,他就是聽什麼執著什麼,即刻就認為說真的有個凡夫,錯以為有我的存在。而實際上凡夫認為是錯的,凡夫認為的我是不存在的,「我」倒是好像感覺到把他破了一點了,實際上一點都沒有,凡夫的見解又立起來了,馬上就生了定見,有個凡夫。所以這裡講到,「凡夫者即非凡夫,是名凡夫」,實際上凡夫的概念,你也不要生起了,沒有一個真正的凡夫的相,只是一個假名而已。

我們再一起來觀照一下,實際上一切都是假名都是概念。我們所有的生活內容都在追逐名相。哎呀,佛法裡面講到的名相,這個詞用絕了。你就去現在觀照一下這個名相,我們為什麼不用說名詞或者名字呢。名相這個詞用的呀,他跟名詞和名字都不一樣,為什麼,因為我們所有我們的幻相,都會給它賦予一個名,名詞。在名詞和它的相貌結合的輪廓中找到一個存在感,其實一切相,都是用名字給攪和起來,以為真的有一個存在,所以大家我們現前觀照所有的名相。

今天晚上講了這麼一個小時的法,你看我在說「講」就是一個名,那我們下意識聽到「講」這個名詞的時候,就會心中或者念頭裡,就一個幻相就出來了,講呀,一個人在說。好,又出現了一個人在說。說,怎麼出現的說呢,我們給四大組合的舌根裡面,不斷的吐出來動靜結合的一種音聲符號,然後你的第六意識再辨別思維接收,不斷地用妄想來堆積成一個自以為是的一種道理。看,還是一種名和相,輪廓的結合存在。我又在講「看」還是名和相,我們在理解「看」還是名相,又會一系列的產生出來。「看」是在幹什麼呢,我這麼一說「看」,大家馬上用念頭一起來作意來思維,說原來都是假相,這就又引發了後面一系列名相的產生,發現了沒有,這就叫「色受想行識」。

相續不斷,相續不是真的有個我,而就是這個妄想的一個幻相,和結合我們名詞給他進行一個包裝,然後好像所有的東西都有實體了,其實都沒有,不管是物質性的,還是精神性的都沒有。所以這裡只是以點代面的在講法的正在進行中,說到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那麼害怕大家把凡夫就真的當作,我認為有一個凡夫,這個名相進來了,所以佛直接就把它破掉,「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是名凡夫」。

我要是告訴大家,我要告訴大家者,如來說即非我要告訴大家,是名我要告訴大家。我不知道你們聽明白了沒有。聽明白沒有,如果來說即非聽明白沒有,是名聽明白沒有,又是一個幻相,執著。執著者如來說即非執著,是名執著。好了,不能再說了,明白了就好了,反正如來說明白者,即非明白,是名明白。下面我要迴向,迴向者,即非迴向,是名迴向。一系列的心念,你能跟得上,就叫做「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好,請大家一起來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願以今日的講法聞思功德,一起迴向給普陀山的首座上道下生長老,祈願他老人家不違本誓,乘願再來。也願此功德迴向一切有緣,精進行持,信心不退,一切吉祥。好,下次再見,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