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講)
好,阿彌陀佛!各位大覺世間正法學子們,請大家一起來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阿彌陀佛!請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是我們講《金剛經》的第四講了,在上一講的時候,我們把經文開始貫到了第一句,就是「如是我聞」。那麼說到「如是我聞」,特別注重地給大家交代,這次學習《金剛經》要從兩條線來進行,第二條線就是觀心,要從觀心的這個解釋經文上,用心去觀照,觀照每一句經文,所對我們心地上的開顯和明瞭。
這是這次學《金剛經》的一個最主要的特色吧。當然這個特色,也不是我們自己在這兒杜譔,其實歷來講經就是文字上的一種說明。那麼你在講經,我們來聞法的這個條件下,你怎麼利用這個條件來啟動心地上的功夫,這就是聯繫到我們這個觀心釋,從觀心的層面來解釋經文,用解釋經文來成就我們,學會觀心,觀照自己內心,觀照心地法門。這其實是我們在講法,是最具代表的天台宗教下,智者大師在講經說法,逐漸形成了這樣的一個基本的套路,非常實用,而且有據可循。所以這就是說我們從教下來講,怎麼樣從佛法上來了悟自心。所以講到這裡,上一次給大家講到「如是我聞」,它既是文字法又是表的心地法自性法,這樣從自性上去體會。
當然,今天一開始再補一句,就是這個「如是我聞」為什麼在每一部經典裡面都會出現。那麼到底說阿難過去怎麼跟釋迦牟尼佛接的這個無上的因緣,那我們從心地上來講的話,有時候大家往往會覺得好像沒這麼簡單,其實很簡單,怎麼個簡單法呢?常講到「初發心即成正覺」,初發心即具因緣,就本具了這個殊勝的因緣。阿難之所以成為佛的代言者,也是有過去的願力發心所招感來這樣的一個師徒關係,和為眾生去轉載這個法本的這樣的一個能力。
所以說,這裡的主人翁阿難,除了他沒人能夠持佛的這個法藏,因為阿難無量劫來,他就修習的就是這個多聞的法門,所以他的本願就是他的願力發心中的就得了這個陀羅尼。這個陀羅尼的功德,意思就是一經於耳根,只要被他聽了以後就永遠不會忘記,永遠不會漏失,這是除了阿難沒人具足這個因緣功德。
所以你看佛在《法華經》裡面就解釋過這個因緣,怎麼成就的。說他跟阿難,過去一起在空王佛住世的時候,大家聽到了空王佛所,同時發心,你看他倆發心所依的佛的名號叫做空王佛,以空印空,佛也是在了不可得的空性中來講真實不虛之法,阿難也是在了不可得的空性中來傳達這個真實不虛之法,這樣的,這種發心,那麼因為佛比較精進,阿難專修多聞,所以這一世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已經做佛了,阿難常樂多聞來持,就是受持弘揚他的法藏,這都是過去的因緣。
今天講到了,就跟大家講講這個曾經的過往。有一世,釋迦牟尼佛在迦葉佛住世的時候,他只是一個沙彌,就是剛剛出家都沒受戒的一個沙彌,迦葉佛時代他的老師就讓他每天都要去誦經,要上到一千這樣的數量,每日誦經千言,還要為他的本尊去乞食。所以這個沙彌就一會兒誦經,又怕時間不夠,那麼去給他師父乞食呢,又害怕耽擱誦經。你看,我們現在很多時候也有這樣的情況,那麼心裡就非常憂患,非常恐懼,不痛快。阿難當時是一位長者,他在路上看到這個沙彌面露憂鬱之色,就問他為什麼?他得知這個情況以後,就給這個沙彌說,我日日供養你糧食,你的飯食,你不要再去乞了,你只管安心誦經,不要憂惱就可以了,由於這樣的一個願力,所以呢後來長者就發了一個願言,說等這個沙彌成佛的時候,我就做他的受持法藏的首席弟子。所以由於這個夙願滿了以後,阿難就真的得了這個多聞的智慧。
所以大家看通過這兩則過去的因地因緣,就發現這就叫發心即具因緣即成正覺,最重要的就是發心發願,那麼阿難由於這個願這個因緣,他才能得到這個聞法的自在,因為所有的眾生,不能夠領會,全部領會佛的教言,只有阿難能夠領會,一切的眾生縱然能夠領會佛的教言,但是不能夠常記而不忘,阿難可以,他能夠做到不忘。那麼一切眾生縱然能夠做到憶念不忘,但是他不能夠聞法而圓滿自在,只有阿難於聞法中能夠圓滿自在。
大家可能會覺得說聞法就只管聽還有什麼叫聞法自在?這個功德了不得,聞法自在就是說,佛這麼講,他就能這麼領會,佛這麼講,意在於此,他就領會此,在於彼他就領會彼。我們現在聞法中,它是一種被動的,包括我們這樣講,其實也是一種灌輸式的,從思想上,步調上所謂的一致的,這樣的來緣這個法,但是阿難聽佛講法,他是當即就能得這個法的真實利益。不是聽空就執著空,聽有就執著有,他不管佛怎麼樣說他即刻就能入這個般若智慧,這也是聞法得自在。那更重要的是什麼呢?他能夠聽完佛講法能夠為一切人去複述去解說,也具有佛這個功能,也叫做聞法自在。所以諸如此類的種種,這裡講到「如是我聞」,為什麼由阿難來承擔了,就是這個因果,就是這個因緣。
我們再往下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再講一下這個「一時」,就是指的要說這部經典的「時候」。大家知道,如來如果不出世,這個法寶是不可得的,所以說如來出世要講這個法寶的時候,比如說一切的狂妄,如聾若啞的眾生,活在完全冥頑而不知道有佛法這些眾生,他能夠聽聞如來說,將要醒將要悟的時候就叫做「一時」,有正知見的佛作為導師,講了正知見,引導正確行法、教法,那麼諸位學者,依著佛講的正教來正學正修,這些因緣聚在一起的時候稱之為一時,就是眾生將要得道的時候,這個正法,這個講法者,這個聽聞者要聚會在一處,具足三種因緣才能夠了生脫死,成就佛道,這叫「一時」。
所以我們有時候對這個「一時」呀,就以為是一個時間段。你看每一部講經開始都要講到這一段,其中這個「一時」的內涵深不可測。智者大師在解釋這個的時候,我給大家轉述一遍,他說「一時者,言則當理,理亦如言。」就是說佛在這個時候講這個法跟真理是完全同步,一模一樣,既不會有出入,也不會有前後。就正在這個時候,這個真理要顯現,就到了顯現的時間點,這個時和這個理,所說的因緣完全到了該說的時候。那麼「令人開悟,聖不虛說,言必會機,故言一時也」也就是說,「聖不虛說」大家知道聖人不會說那種白說沒有作用的話。
我們現實生活中,如果大家善於觀察善知識,會親近善知識,你就能夠觀察一位具德的,特別是這些大權菩薩,歷代祖師示現這種聖者,這樣的善知識,他們的一言一行都在自他上,必須得利益,能自己得利益,又能夠善護當機者的心,也就是說,不要說在講法的正在進行了,他在生活中,你親近他,他點化你,無時無刻不在說這個道,在顯這個道,在行這個道,在住這個道,否則他就不會說,或者不去行,因為沒有意義,這才是真正的善知識。一言一行,無時無刻不在利益眾生。不捨己道,善護他心,都是在做這個功德,所以這才叫做「令人開悟,聖不虛說」,不會白白地說。我們現在白白的說得多了,聊聊天兒,說說是非,鬥鬥嘴,抬抬杠,這些與道上沒有用,只能夠徒增知見儲蓄煩惱。
那麼聖人不是這樣子的,人家會把所有的因緣聚在一起的時候,比如說像佛陀的話,他自利已經圓滿了,那麼他只在度生在利他。所以到了他講《金剛經》這樣的大利益大究竟法的時候,他不是虛說的,也就是應當成就這個因緣,就在此時就在此刻,包括時和刻也是一種方便,只不過因緣會聚顯現在這個點上的時候,我們叫做「一時」,當而之時,你真正的如果從般若的空性上來講的話,哪有一時,哪個時候算一時?連「一」的這個概念都是假的,有一就有二啊,那這個到底是一時呢?還是二時呢?所以這個也是要往心地上匯,這就叫「一時」。
那麼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理解的話,「一」就是是指的什麼呢?步調是一致的。這個真理與佛所講的法,眾生聽到的道理,這個領悟的能力,都是齊整的,都是統一的。在這個因緣中已經達到一個統一的水平。但是如果說一個凡夫來講的話,他就做不到這一點,做不到「一」,為什麼呢?因為我們有時候說是這麼說,但是行就行的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了,到不了「一」這個完全一致的水平,所以我們的所言所行皆不當理,也就是跟真理不脗合,不是步調一致的。
佛呢?他所要表達的理,所行的境界,所說的言論皆是在一個水平線,一個境界上,沒有二,這就叫「一」。那麼既然在這個水平上「一」,就一定是有這個「時」,就是機感成熟的時候,否則呢,比如說雖然佛的所言所行,所表的境界都在這個道兒上,都是「一」的,但是眾生的根基,不在這道上,那就不能叫「一時」,他所說的話一定是會有利於此時此刻這些眾生這個根基都成熟的,一挑撥馬上就熟,一逗這個根基就顯,這叫做「一時」。也可以這樣來理解。
當然,我們講了這麼多的「一時」,可是你要領略時間的這個心地法的話,那這部《金剛經》裡面也講過說,三心不可得,過去、現在、未來心不可得,只是現前一念而已,大家要明瞭。我們再進入觀心釋,從觀心地上來解釋,就是現前一念。大家想想過去時,我們有一個過去時概念,過去時離得開我們現在的想法嗎?這起心動念的一念嗎?過去時在哪裡呢?真的是離開我們現前的一念而別有一個過去嗎?或者別有一個未來嗎?我們有沒有反思,有這種疑惑,到底是時間我們覺得在流淌,那麼是這個時間跟著我們的心呢?還是我們的心跟著時間的執著而有時間的感覺呢?
大家再提起來參悟一下,這是到底是時間跟著我們的心才有感覺,有時間,還是我們的心去對時間有執著而才感覺有時間?這裡邊哪個是主哪個是客呢?哪個是本體,哪個是現象呢?大家想想。其實這裡邊沒有主也沒有客,沒有體也沒有相,怕就怕我們的心動。心念一動,就有主有客了,由於你心一動,覺得真的有個時間,那麼這個時間就會真的讓我們的心有所感受,這兩個一拍即合,煩惱妄想就起來了,就淪落到一二三四五六時中了,就像我們現在覺得我們八點開始講,但是我們一直講到九點,離開我們現前一念了嗎?沒有。所以為什麼不說這個時那個時就說了個「一時」,連「一」都是多餘的,就是因緣匯聚的這個法中也不離空性的成就,就這樣。所以叫做「一時,佛在舍衛國。」
這個「佛在舍衛國」就是開始標顯說教的法主了,「佛在舍衛國」。這是講到說教主釋迦牟尼佛當時安住在舍衛國這個地方,這是我們字面上的理解。那我們要知道佛在哪裡呢?佛是無處不在的。那麼佛通常住,怎麼個住法呢?佛在,怎麼個在法呢?在哪裡?怎麼在呢?有外在有內在。如果從外相上來講,你看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住在娑婆世界呢?他也可以住在他的淨土啊,也可以住在他有緣的他方國土,為什麼此時住在娑婆世界的舍衛國呢?這是因為他要在這裡度化,與舍衛國這個王國中有他度化的因緣,所以他住在此處。這叫做「佛在舍衛國。」
而佛所住的,還有一個特點,是異俗住,就是他有別於俗人。舍衛國是個都城,住在他們家,住在公共場所的某一處,娛樂場所,或者是買賣場所,貿易場所。佛住在哪裡呢?住在伽藍蘭若。他一定是住在舍衛國後面祇桓精舍中,是一個修道場所,這是佛所住的,所以叫做異俗住,有別於俗人環境的清淨之處,佛在住。
這是從環境上來講。如果從主體的佛的形象上來講,叫做威儀住,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對於威儀很注重,我不知道諸位同修這段時間有沒有看到一張特別有名的照片,可能在佛教徒的圈兒裡轉發地比較多了,就是一位僧人出家師,在坐火車的時候,大家都東倒西歪,只有他端坐在那裡,被攝影師給搶拍下來讓人生起肅然起敬之心,還得了獎了。為什麼?這就叫威儀住。威儀住,雖然《金剛經》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是在著相眾生來講,威儀特別重要。行住坐臥皆要安住在這種威儀攝受力中,這是佛的外在,佛在舍衛國的外在、外住。外相上而言,他住在娑婆國土,住在舍衛城,住在有別於俗人住的精舍蘭若中。那麼從身行上來講,行住坐臥都要安住在四威儀上。這是佛所在,這是在外來講。
那麼從內而言,這就是佛的多面的功德,也就是他所表的世出世間法,但是,這個世出世間法都要修的。從佛的內心,他住在哪裡呢?如果就人天福報來講,他住在佈施,佛能夠施,觀音菩薩都是施無畏者,佛呢,更能夠三輪體空地等無差別地行財施、法施、無畏施。或者住在內心這種清淨無染的戒功德中,這叫做天住。
如果他像菩薩發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那麼這叫做凡住,清淨無染,無我利他。如果作為聖住來講,那他就住在解脫門中。我們以前也跟大家講過空無相無願解脫門。我們一般都以為說山門就是廟裡面的三道門。其實這三道門,就代表空解脫門、無相解脫門和無願解脫門。這個概念以前也給大家講過,在這裡不細講了,我們想要了解去查一下,這叫做聖住。
那麼真正的佛住,他是住在諸法實相,就是《金剛經》要所講的般若空性。這才是這裡講的佛在舍衛國的所在,除了外在,還有內在,內在前三種「在」都屬於方便在,只有佛住的這個「在」叫究竟在,無住無不住,是為了眾生假名在這裡說「佛在舍衛國」,你看每一句話都提供給我們心地上解悟。這就是大概「一時佛在」。
下面我們要了解一下第五個內容,就是標明這個住處。前面「佛在」是所說的教主,說教之主,我們來了解一下「舍衛國」了,因為你看《金剛經》的序文中,前面講的跟《彌陀經》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我們在講的時候,可能這個觀心釋上來講,那就有別於《彌陀經》了。《彌陀經》念念是讓我們往信願上匯,那大家會覺得《金剛經》難道就是往空性上匯嗎?沒錯,可是這個空性是怎麼來的,也是需要你有信願的。我們不要以為說只有修淨土了,才有真信切願,《金剛經》也是需要你有真信切願的。從願上來講,就是你要出世間,要住空性,要究竟圓滿,從信上來講,你要相信每一句佛講的聖言,每一句佛表的聖法都是般若波羅蜜,就是以信的能量,來住、入到般若空性中來。
所以說第五講到舍衛國,我們雖然要講佛當時所在的處所就在舍衛國,但是我們就要從這個舍衛國,包括後面的祇樹給孤獨園中,來悟到這個萬法皆空的本質,這就是一個場景,就是如夢幻泡影中因緣法中給這個主觀因緣又提供一個客觀表達因緣的一個場所而已,所以一切就真的是如夢幻泡影。你說我們在此時此刻講舍衛國,舍衛國在哪裡呢?而我們現在似乎又在這個新時代大家可能在北京,我現在已經不在北京了,我現在在九華山,今天接到地藏王菩薩的加持,非常殊勝。那我在九華山,諸位在北京或者你各自的地方聽。那麼,我們又在講舍衛國,你說這三個地方哪個地方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我們的一種以為和認知而已呢?所以大家先這麼了知一下。
但是我們還是要依著文字給大家了解一下,因為經典中佛所在的弘法中心區,就是這麼兩個地方。一個為什麼他住在王舍城,那是受頻婆娑羅王的祈請,住在王舍城弘法。那麼到舍衛城,是受到須達多長者的祈請而住在舍衛國的。因為他老人家一輩子的弘法的兩個中心點就一個是王舍城一個是舍衛城。
那我們首先要了解一下,這也是佛為報恩而做的一個顯現表法。為什麼呢?他報恩無非就是報兩種恩,一種叫做法身的恩,一種叫做生身的恩。為了報法身恩,所以他住在王舍城。為什麼呢?因為佛是在王舍城的摩羯陀國而得道成佛的。所以為了報這個成就法身的這個恩,一直住在王舍城來弘化。那為了報這個生身的恩,才住在舍衛國。那我們都知道說可能你這點講的不對吧,因為大家都知道佛是出生在迦毗羅衛國,怎麼就成了舍衛國呢?我告訴大家,其實釋迦牟尼佛也就是釋迦族,他的上祖輩是在舍衛國住的,是後來移民一樣,移到迦毗羅衛國的這個地盤上,所以從這點上來講是為了報他的生身之恩,而常駐舍衛國。
當然還有更為周全的考慮是什麼呢?就是說這兩處地方,在當時來講就是很多重量級的人物,也就什麼叫重量級的人物呢?當然不是為了攀附權貴,而是把這些重要的人物一度以後,他的因緣中又可以展開度無量無邊的眾生。所以說,佛才選擇了在這些人住的比較多的地方來教化眾生。
因為在經裡面講到,像這個舍衛國裡邊當時有九億戶、有九億家人,人數達到十八億,光住戶就有九億家。《賢愚經》也講過。而且在這兩個國中很多的人都比較有智慧。特別是當時最有名的外道,六大外道六師等等這些都住在這個地方,那佛就知道是外道的煩惱畢竟比一般的俗人要薄的多,那他就選擇了住在這個地方。
那麼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舍衛國,說明是他佛總的住處,祇樹給孤獨園就是他別的住處了。那你看前面講到佛住,有一個叫做異俗住,就是指的祇樹給孤獨園了,那說起祇樹給孤獨園,我們就太清楚了太了解了,以前講的這已經搜刮到最後了,這次呢再給大家搜刮一下,講講祇桓精舍的來歷。我們就當故事聽聽,當然悟性高的人,還是能夠同步,如夢幻泡影。
舍衛國的國君叫波斯匿王,波斯匿王下面有一個特別德行的大臣,就是我們這裡的主角叫須達多長者。因為他老佈施貧窮困苦的人,所以說大家都叫他給孤獨長者。那麼這個長者,其實跟我們現在也是一樣,他救濟的人很多很多,可是他的財富也是在自己的使用範圍之外還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去佈施眾生。那就像我們現在一個平凡的人而言,他能夠發大心佈施,那麼肯定他也會先保證,自己和眷屬所需求的這些資糧,物質資糧,在這之外才能夠顧及到佈施。
這是我們凡夫來講,也是一個人之常情,那麼這個長者也是這樣的,他太富有了,而且他是人財兩旺,他的人丁也非常多,他有七個兒子。那麼這七個兒子,他最偏愛的就是我們也是人之常情,最偏愛老幺,最小的。他想挑一個好媳婦兒給他,就讓熟悉的婆羅門的到處去打聽。結果終於打聽到王舍城也有一個大臣叫做護珍,保護的護,珍寶的珍。這個婆羅門怎麼知道護珍家有一個適合須達多長者第七個兒子的媳婦呢?是這麼回事兒,這個婆羅門知道須達多長者想給他的第七個兒子挑一個好媳婦,那麼他乞食到這個王舍城的護珍大富長者家裡的時候,他看到了這個小女孩了。為什麼?因為在王舍城的法度裡面,就是他的風俗裡邊,要佈施別人東西,需要他們家最純潔的童女拿著去供養佈施。那婆羅門乞食的時候就看到護珍長者的閨女了,就覺得這個閨女長得又好,福氣又大,就告訴須達多長者說,只有護珍家裡的那個女兒能夠配上你們家的老七。所以須大多長者就到護珍的家裡面來提親,這個因緣。
大家來看,在這個一步步的夢幻泡影中的它就往這兒引,結果護珍家裡面是信佛的,半夜起來就收拾美食、飲料拿來供養佛。這個須達多長者就很奇怪,以為他們家還要辦喜事,最後問了以後,才知道說他要供養佛。說佛是誰呢?這個護珍長者就說,你不知道這個佛是淨飯王的太子,他出家成道了,現在是大聖者有智慧的。這個須達多一聽到佛這個詞兒,他的心就酥軟了,就像被電擊了一樣,就生了恭敬心,半夜就想見佛。
你看這個人總歸都是有障礙,我們修行也是如此。這麼上根器的人,須達多長者半夜想見佛的時候,這個天就自然就亮了。結果他以為天亮了他就走走走,走到祭拜天神的地方做禮拜。你看,我們現在有去過印度的也知道,印度的神廟裡面拜祭好多都是這個天道,這些天主或者這些大梵天,摩醯首羅天等等。結果他拜了天神廟裡邊的這個,就忘了念佛的心了,就想不起來了,本來要去見佛的,就把這個心給蓋住了。由於蓋住了以後,本來還是半夜是他想見佛才以為天亮,結果天就暗下來了,暗下來以後,他就生了後悔的心了,因為心力不夠,諸位都是修行,心力不夠的時候,往往就是這個樣子。
結果天神就告訴他,你不要後悔,並且告訴他說我是你曾經的善知識,由於我聽聞了佛法,現在生到天道了,你應當前去見佛。你應該去見世尊,你能夠得無量的利益,你所得的利益,是你所有一四天下的珍寶都不如你現在趕緊邁步去見世尊所得的利益大,百千萬倍都不如這個。這就是他的善知識。還是起了善知識的這個功用,那麼長者聽到這個以後,就更加增進他見佛的心了,天又亮起來了,那麼他去到佛所,佛就知道他來了,就到外邊來經行,經行的時候,見到須達多長者,他不懂禮數。就像我們現在很多人,初次去到寺院或者見到法師,他不懂該怎麼辦,雖然見到世尊了,也不知道頂禮,就在這兒大概示意了一下就開始想問兩句話了,結果這個時候天人又化作四個佛的弟子來到佛跟前給他表這個法,先給佛頂禮,然後又問訊,右繞三匝,長跪合掌。長者看到這一系列的時候,善根也給引發出來了,深深地生起這種恭敬心,也起坐,也禮敬世尊。佛呢,當時就給他說四諦法,苦集滅道。那麼須達多長者聽了以後就證了二果聖人,這就是他的根器。
那麼由於他得了佛法的利益以後,他就力邀佛去舍衛城去弘法。佛就說你舍衛城讓我去弘法,我是出家人,出家法是跟世俗法有別的。所以我所住的地方,也不能夠混到你們俗人家中了,那你讓我怎麼住呢?你那連個精舍都沒有,我怎麼去呢,我現在還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中還有的住。這也是觀到宿世的因緣了,這個須達多長者就願意供養,而且對佛陀說,請一位弟子跟他一塊兒去舍衛國去考察,哪個地方適合。
由這個夢幻泡影的因緣又引發了佛讓舍利弗跟他一塊兒前往。那麼舍利弗一塊兒跟這個長者去到以後到處去找,最後,物色到祇陀太子的園林,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個情節大家知道的比較多了嘛,祇陀太子跟他開玩笑說:「如果你把黃金鋪滿地,我就給你。」結果須達多長者真的當以為真了,就真的用黃金鋪滿地,結果這個祇陀太子還反悔了,說我就是說個玩笑而已,這個時候就有了爭執了。兩個人就請了一個主事人來判這個公案,說到底誰對誰錯要聽誰的,結果這時候天人又害怕辦案的大臣的偏向於祇陀太子,所以他又化作一個人來說太子不能有戲言,這樣給將了一軍。太子沒有辦法,答應了須達多長者。最後,也被感動了,說你出黃金,那麼種樹的這些地方你就不要管了,我算一份兒供養佛,所以才叫祇樹給孤獨園。
這個都是我們所知道的。今天再挖掘一點大家所不知道的,不要以為就像我們現在建寺安僧一樣,不可能沒有違緣,因為眾生的福報不夠。所以當時,太子要把這個精舍跟須達多長者一起建起來還是有違緣的,為什麼呢?因為印度的外道特別多,外道聽說要給佛建精舍,他們就害怕,一聽說了,特別是六師外道是最著名的。他們就不服氣,就要到國王面前,要跟佛弟子舍利弗鬥法。說憑什麼就給他建立精舍,難道他比我們還厲害嗎?在這樣的情況下,舍利弗就跟六師外道真的鬥了一場法。我們看過西遊記好像是唐僧師徒四人不是有一個什麼道法三仙觀還是什麼,就是那個鹿仙、羊仙和老虎仙,在那一塊兒鬥法一樣的。當時在建精舍的時候也是這樣子,結果給孤獨長者須達多長者還犯愁了,舍利弗知道以後就安慰他說,你不要擔心,說這些外道,哪怕他們多的像三千大千世界一樣多,都不能動我一根汗毛。舍利弗他就入定,在定中他看見這次來參加鬥法大會,這些大眾我慢山非常高,邪知邪見入心已經太久了,他就不知道以什麼德行來降服,最後沒辦法,只有發願。
你看,這裡又是一個願心來表法。他發了一個什麼願呢?說如果我無數劫來,我的慈悲心,孝順父母,供養沙門出家人的這個慈悲心,有功德的話,讓我今天在入大眾法會中,所有的人見我都為我做禮。果不其然,一開始舍利弗在那打坐,大家都等不及了,這個須達多長者更害怕了,說他來都不敢來,結果呢?去請舍利弗,舍利弗就來了,入到眾會中的時候,所有的六師外道看到舍利弗的威儀,就坐不住了,就全部起立,不自覺的給他行禮。
但是畢竟這個六師外道裡邊有厲害,真的有厲害的。有一個叫做牢度叉的這麼一個外道。他呢非常善於變幻咒術。所以他當時就跟舍利弗鬥法。又想起我們《西遊記》裡面二郎神跟孫悟空鬥法來了。這個牢度叉外道,他用咒術咒了一棵大樹。結果舍利弗,就以神力,變成一陣颶風就把這個樹根連根拔起來。那麼這個牢度叉又用咒力變出來一座七寶莊嚴的寶山。舍利弗就化成一個金剛力士給他擊得粉碎,牢度叉在虛空中,化成一個有十個頭的這麼一條龍,而且在空中下雨一樣的下種種珍寶。舍利弗就化作一個金翅鳥王把它給吃了。這個牢度叉變成一個夜叉,頭上點燃火,眼睛像血一樣,舍利弗就化作毗沙門天,夜叉非常恐怖,最後舍利弗就把他收拾了,夜叉沒辦法只有給舍利弗頂禮。就在這樣的神變中,才把六師外道給降服住,得以建這個祇桓精舍。
所以大家要知道,舍利弗讓佛派去收拾這幫六師外道,也是佛的智慧所觀到的這個因緣。當時舍利弗,身在虛空,大家非常歡喜,舍利弗就給他們說法,所以這些六師外道大部分都與舍利弗出家修佛道來了。這就是最後把這個風波平息了以後才建的祇樹給孤獨園。那麼在這個如夢幻泡影的因緣中,還有一段公案,再給大家講講。就是長老舍利弗後來不是可以建了嗎,就跟須達多長者一塊兒去丈量精舍的地有多大,去丈量一下。那麼在丈量的時候,舍利弗拿著繩子的一頭,長者拿著繩子的一頭,他們在那兒丈量的時候,舍利弗就不由自主地,面目非常祥和地在那兒笑。長者就問他為什麼笑,結果舍利弗說,您老的發心真實不虛,現在剛剛發心要給佛陀建立精舍,莊嚴寶地,你在六欲天每一天的天宮的果報已經成就了。
你看大家發現了,這個什麼意思呢?就是須達多長者在發心要給佛供養精舍的時候,他在六欲天天宮裡邊的每一個天都已經有了他供養的果報,天宮成就,等著他要去住了,所以這也是我們現在現前世界中,大家在建寺安僧起立塔像中,一磚、一瓦、一塊木頭、一片金箔,都是真實不虛的人天福報,你看六欲天宮。結果呢,這個長者當時沒有道行,還是舍利弗借給他道眼讓他全部看見。當時給孤獨長者還問舍利弗說,六欲天裡邊哪個天道最殊勝?舍利弗就告訴他說,其他地方的都不好修行,只有第四天兜率天的內院少欲知足,內院是有一生補處的菩薩常生到其中。須達多長者就說,那我就生在第四天中吧,結果此言一出,六欲天其他五天所有的宮殿都不見了。只有在第四天兜率天,他將來要所招感的生在這兒的宮殿依然如故。
大家看,這就叫唯心所現,一念就是生滅,心念念念如此,就像放電影一樣。所以大家想,我們說到一念供養心生出來六欲天的天宮,就具足了、成就了。那我們一念信願行生起來,確實極樂世界的蓮苞就顯現,就是這樣子。當然這是從好的方面考量喲!
如果你不做好還是很麻煩,為什麼呢?因為過了一會兒呢,須達多長者在跟舍利弗在拉繩子的時候,舍利弗又面色非常的憂慮,剛才是笑,這會兒是愁了。那麼須達多長者就問舍利弗說,為什麼呀?舍利弗說,他看到這個地裡面的螞蟻,長者你看到了沒有?長者說我也看到了。舍利弗說這個螞蟻它在過去毗尸佛在世的時候,它在這個地方就當螞蟻,毗尸佛在世你也在這個地方起立供養過精舍,這個螞蟻在那個時候是個螞蟻,現在生到這會兒了還是個螞蟻。九十一劫之中它一直是個螞蟻,不得解脫。所以這又從反面表法,給長者說,看來這個生死太久遠了,如果不修福不修慧,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很憂愁的給長者說。所以這也是給長者表法,當然這裡表的修福法比較多,因為畢竟他是在家人,而且當時是以這種供養法來起的這個因緣。所以說舍利弗就跟他表修福的重要性。其實也是告知我們現在所有的聽聞者。
當然這個「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因緣,是我們在釋迦牟尼佛的佛法中,才能夠了知到,這是一個場景的因緣。大家知道,生生世世的這種舍利弗的願力也罷,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也罷,還有給孤獨長者的供養心也罷,他不是一生一世而就的,而是生生世世皆是如此。
今天我們可以再給大家挖掘一段。在過去第四佛拘留孫佛在世的時候,須達多長者就在這兒給佛供養過精舍,而且那個時候還比較大一點,地廣有四十里。在拘留孫佛住世的時候,佛和人的壽命有四萬歲,那個時候須達多長者叫作毗沙長者,他當時是用的金板布地了,不是金磚,是金板布地,寶衣彌覆在上面來供養的。到了拘那含牟尼佛的時候,人壽就只有三萬歲了,須達多長者就叫做大家族長者了,那個時候他是以什麼呢,可能因緣福德就差一點,不是以黃金,而是以白銀來布的地,其中是以乳牛之子而為供養,當時的精舍廣度有三十里。到了第六迦葉佛的時候人壽還是三萬歲,但是須達多長者就是以七寶來布地了,當時園林的廣度有二十里,就小了一點。
那像釋迦佛在世的時候的人壽只有百歲了,這個地只有十里了,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當時的祇樹給孤獨園,用的是金磚布地,但是這個地廣度只有十里的範圍,面積比較小了。到了將來彌勒佛出世的時候,跟諸位講還是由須達多長者,他到時候已經變成名字叫做螺王,因為他的顏色非常白,就像白海螺一樣,所以他叫做螺王長者,而且他那一世在彌勒菩薩出世他供養的時候,還是供養精舍,用的是七寶布地了,那個時候人壽和佛的壽命都是有八萬歲了,廣度非常大,還是有四十里,但是所不一樣的是什麼呢,在彌勒佛出世的時候,須達多長者就現的是出家相,得阿羅漢果了。你看,這就是功德,生生世世的供養修福,那麼智慧也現前了,跳出三界。
給大家講這些戲劇性的場景、生生世世的因緣,希望我們能夠從中了知到這就叫「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一生一世的因緣中,我們講的時候好像有前後的生生世世,其實如果同步地來觀一下的話,我不知道諸位有沒有了解過《華嚴經》,《華嚴經》後來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不是參彌勒菩薩的時候嗎,彌勒菩薩後來不是把他帶到一個樓閣裡邊,樓閣裡邊到處都是鏡子,重重無盡,一目瞭然。我們今天講《金剛經》說到這個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因緣,每一生每一世的因緣,其實也就跟鏡子相互輝映,同時顯現是一個道理,一個境界。這個地方就是般若空性的無限因緣演繹的時空點。所以大家要知道,我們此時此刻聽法,其實也是這個樓閣裡面的一塊鏡子裡面輝映出的一個景象,這才叫做空性。那麼這是我們講到的「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就以這個風格給大家講講吧。
後面的「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那麼我們就明瞭了。但是這裡講到的「與大比丘眾」也是很巧妙的一個安置。為什麼這裡跟《彌陀經》就不一樣了?《彌陀經》說皆是大比丘,眾所知識,然後長老怎麼怎麼樣,後面還有並諸菩薩摩訶薩,後面還有及無量諸天大眾俱。但是這裡沒有,《金剛經》裡面沒有這些內容,後面的菩薩和天人。只有聲聞比丘眾,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要知道,一個是釋迦牟尼佛出世,講法的時候,比丘是最先入道的,而且因為比丘從身而言,從心而言都殊勝。從身而言,他的形貌殊勝,有別於俗,他是僧寶的形象;從心而言,比丘他心地上的靈光和智慧優勝於比丘尼,這就是我們常給大家講到,真的在佛法的悟性上,在家眾真的不如出家眾,女眾真的不如男眾。所以說身心兩方面都是殊勝。
再一個比丘是如來的內眷屬,是佛的內眷屬,與佛共住常在佛邊。而且比丘能夠受持正法,能夠說正法,有助於佛去弘揚度化。而且聲聞眾從威儀上他是殊勝於菩薩的,菩薩的話一會兒示現這個一會兒示現個那個,有的時候是個壞人,有時候還是個貪、嗔、癡更加具足的這樣的一個顯現,所以他是反常來度化。但是聲聞眾那就不一樣,所以這裡講到的「與大比丘眾」。
那麼《金剛經》的超然之處在於哪裡呢?奧妙之處也在於這個大比丘眾,為什麼就讓聲聞乘作為當機者。來聽聞《金剛經》呢,為什麼?只把聲聞比丘列在此,為什麼,就是為了破除聲聞的只知然而不知所以然,就專給聲聞人來講般若的畢竟空,因為菩薩已經修到般若的畢竟空,聲聞人還沒到。讓他們從聲聞藏而入菩薩法藏,入第一義空,所以才這裡把與大比丘眾作為唯一的當機眾。
大家要把這個層次聽明白,前面講的都是聲聞的優勢,可是要知道聲聞還有劣勢。不管從優勢劣勢,在此時此刻他都應該聽這個金剛般若波羅蜜法了,這是安立大比丘眾的原因。那麼「千二百五十人俱」這個就眾所知周知了。迦葉三兄弟一千人,目犍連舍利弗二百人,耶舍五十人,那當然還有五人最先度的。這是舉最根本的常隨大數叫千二百五十人。好,那麼我們就這一段兒,大家也來再進行一個從心地上的觀照。佛,就是我們本有的每個人的自性天真佛,每個人本有的自性天真佛本來就是這樣的,一直就在,這才叫做「佛在舍衛國」。
那麼祇樹給孤獨園而言,這個祇陀太子呀,他的漢語的意思叫做什麼呢?戰勝。我們每一位眾生,只要戰勝色、受、想、行、識、五蘊魔,悟到五蘊皆空,就能夠紹隆佛種,就是自性的祇陀太子,當體就能夠繼承佛位,每一位眾生都是如此,那麼繼承佛位靠的什麼呢?靠的是福慧莊嚴的這個福慧之樹福慧之靈,這就叫自性,祇樹的樹。什麼叫做給孤獨園呢?我們每一位眾生都是逃離大富長者,而去流浪生死的逃逝之子。現在我們返回到這個本有的家園來承接大富長者的功德法財。而且這個法財就是我們本具的,就是大富長者直接繼承的,就是不勞而獲的這就叫做自性給孤獨園,自性給孤獨園都可以,這就是給孤獨園的心地觀法。
大家要知道什麼叫做園呢?是我們本有的家園。那什麼叫做給孤獨呢?孤獨長期佈施窮人,這些窮人就是靠他救濟,直接他給他,他就能受用,他就能吃他就能喝,我們每個人也是這樣的孤獨者。但是我們的孤獨呢,就是靠佛來給我們,然後點撥我們,發現自己本有的寶藏,不勞而獲,這才叫做給孤獨園。
「大比丘僧」,大比丘眾的這個「大」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其大無外,我們每個人的現前心體是圓滿無缺的。這個比丘就是指的我們自性的僧寶,每個人都是本來清淨無染的。千二百,就是指的我們耳根的聞性具足千二百功德,不管是東西南方來的聲音,我們都能夠反聞自性,有這個功德。那麼這千二百五十五人,這五十五人就是指的什麼呢?十住、十行、十信,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還有四加行,再加十地,最後等覺,這個從佛學知識上來講,就叫五十五位妙莊嚴路,都是我們內心自己走出來的本性莊嚴路。
所以大家看每一句話都在表一個法,每法都能夠貫通到我們現前的一念心地法門上來,這就叫觀心釋。當然後面這一段兒呢,講的比較深奧,未必能夠人人或者說念念能夠領解,大家做個熏習,慢慢兒的在我們從心地上匯的話,不僅是光在那兒想著說,當時佛在印度的祇桓精舍有這麼一個舍衛國這個歷史場景,一直傳達到我們現在。你要知道我們每個人都是現在在如是我聞,一時,我在哪裡,那我是誰呢,在這個地方又是哪呢?我在哪裡聽?我的家庭有幾個人,我的共修,我們這個大覺世間有五個群了,又有這麼多的人,是一樣的道理。
也跟「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一模一樣的,表達的這個法,這個法是分毫不差。所以並不是我們要探著脖子伸著耳朵就要飛到會到兩千多年前印度,你就在你現前的生活、當下的聽法的這個境界中來悟這個「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好,今天的法就到這裡,那麼非常的,也可以說是特別格外的感謝這個時代和這個因緣。因為眾所周知,那麼我的因緣轉化呢,已經離開法源寺離開北京,現在正在往南走的路上,今天路過從南京到九華山,接受在九華道場地藏王菩薩座下跟大家做這個《金剛經》的講解、分享,這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因緣,那麼因為有這樣的網絡,這樣的微信功德,我們才能夠把學修同步在這樣的一個道場裡。
所以我此時此刻,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說真的感激感恩這個時代。感恩我們共同的業感果報,能讓這樣的一個殊勝的情況出現,能讓我們的聞思如此的便利。雖然在地域上好像一個王舍城、一個舍衛城的分別一樣,實際上呢,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無處不在的,我們的法身也是無處不在的,借這個金剛般若的法語,希望能夠讓它顯現,能夠讓它更加的自在,更加的神通吧!
謝謝諸位,晚上的聽聞,下面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