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請諸位放掌。

大覺世間的學子們,大家晚上吉祥!今天是《淨土或問》的第十一講。隨著對於論文的講解,它對於教法的闡述,對於核心心地法門的多角度的解析,是讓我們大家在聽法的時候,要提足了十二分的心力。特別是從今天晚上的內容,一旦落下的話,可能你就全盤也再入不進來了。天如惟則法師雖然是禪宗的大佬,但是他在教法上也是非常的嫻熟。在教法上又是以天台宗的智者大師為代表,來解析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本身天台宗的部類就很繁瑣,邏輯強,而且觀法又高妙。這裡邊智者大師還有他後面的一些天台子孫,像四明知禮進一步的解釋,所以全部都濃縮在今天的內容中來了。大家一定要用心來聽。

在上一講的時候,我們講到了淨土本來是沒有所謂修不修,本來就是淨土。因為大家有迷惑,所以才有了法門,但是法門也由於眾生的根機不一樣,而顯得各種各類。但是總而不出有三種,第一種就講到了觀想法門。觀想,就是用我們的心念,轉化現前的境界,用智慧,佛陀聖言的穿透力,來抹除遮擋在我們心海中的這些煩惱,讓本來的清淨心顯現出來。所以觀想的功德,就是衝破現前的業障煩惱,然後見到整個法界的真如實相,和法性的清淨無染。

在講到觀想的時候,首先天如惟則大師他引了一個最核心的經典,這個引的可以說是這一段就到位了,就是《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的「心作心是佛」的這一段話。我們今天再念一遍,以加深印象。

「如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作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

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原話,也就是講到觀想法門最原始的開示,但是這段話聽到就了不得。可以說真的是釋迦牟尼佛在靈山王宮中,一代教法的講法中,因緣最殊勝的時候所出的成果,也就是當時他們的狀態,就是達到了最佳狀態,把整個佛法都給一揮而就。當然說到狀態,佛的狀態是如如不動的,但是眾生的機緣中有差別相。所以講這個法的時候,與會大眾的因緣的感召力是極強的,否則就不會有福報能夠召感出釋迦牟尼佛如此切要的開示。

當然我們知道《觀無量壽佛經》的背景裡面,最主要當時的感召力,就是韋提希夫人的出離心,這是給我們最好的教導。不要說的談玄說妙,怎麼空呀有呀,最基本的,一個佛弟子首先的底板,就是要有出離心。韋提希夫人在遭受了如此大的宮廷政變以後,生出來巨大的出離心。有了出離心,她就有道心了;有了道心,她修行就心切了;心切了,這種極為謙卑求法的狀態中,就能夠召感到這樣的圓頓了義法門。所以一切都是從出離心開始的,大家想想看。從中我們也要慚愧懺悔,為什麼我們天天聽法,聽的都是腰來腿不來,羊皮上颳風。說慚愧的話,包括我講法也皆是如此,不走心,不起勁。所以這段話是因緣最殊勝的成果。

後來《徹悟禪師語錄》裡邊,徹悟禪師就讚歎這段話。說《觀無量壽佛經》裡面講到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兩句話,不僅僅是《觀無量壽佛經》一部經典的宗旨綱要,他說這是整個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的大法的一個宗旨綱要。而且不僅僅是釋迦牟尼佛一尊佛的綱要,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藏的綱要。

如果我們能把這些字、這段話、這個法,能夠既透得過來,沒有其它的法透不過來的。這個宗旨能夠明白,沒有一法明白不了。所以淨土宗呀,這裡講到的觀想阿彌陀佛法就是佛法的成就法,眾生轉凡成佛的法。就是因為他即凡夫心,啟動念的觀照,現前即是佛法。這個理他就是已經開明在我們常講到的現前觀佛念佛的心中了,只要你觀佛念佛起來,這個理就能夠實現這個境界。所以為什麼叫做圓頓修法,真的是越三祇於一念,觀佛的一念。釋迦牟尼佛因為這段表述簡明直接,可是有時候經的功用太無上甚深了,有些根基不能夠納受。這樣就需要祖師們來進一步的作論,而證明此法是可修可作之法。

天如惟則法師在這裡不但引用了釋迦牟尼佛的開示,接著就又引用了天台智者大師對這段開示的進一步的闡述的解釋。我們再往下看「天台疏曰」,這是指的智者大師,對於《觀無量壽佛經》寫過註釋叫《觀無量壽佛經疏》,這也是本經註釋裡面權威之作。可能我們現在也沒辦法回到歷史的曾經,其實在佛教史上,那會人根比較利,大家還都喜歡坐禪中修這個觀法。所以《觀無量壽佛經》的修法,要遠遠比淨土的另外經典所說的乃至持名,當時要火的多。所以很多大德像淨影慧遠、智者大師、包括中觀宗的吉藏大師,都對這部經典有過註釋,註釋最多的,從中也可見它的重要性,有一斑。

我們來看智者大師是怎麼解釋的。因為今天的內容太緊湊了,文字緊湊你可能連段落都不會斷,所以給大家一段一段的配上來,為了幫助大家學習理解。我們來看:

「天台疏曰,諸佛如來下,泛明諸佛。是故應當下,遍觀彌陀。」

這是一個總的條理劃分。古人在註釋經典的時候,比如從這段開始,這句話前面的幾個字提一下,後面加一個「下」,就表示從這開始下面的話。再解釋一段的時候,再提幾個字,一句話說下面某某某下,所以這樣就不會亂掉。這裡其實就是說,從「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一直到「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這是總的來說諸佛,不僅是光說一尊,十方諸佛皆在其中,都有這個功德,都有這個妙用,都在這個境界。後面「是故應當下」是,是故「應當一心憶念諦觀彼佛」。「彼佛」是指專門來觀阿彌陀佛了,所以這叫做「遍觀彌陀」,只一心繫念著阿彌陀佛這一尊佛上。這其實可謂我們也講到的廣學多聞,理上要廣的來明,行上要一門的來入,也沒有違背這個原則。

後面再講,「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云入。」

這是又一個角度的解釋,就是解釋「法界身」是什麼內容呢?「報佛法性身」,這是什麼境界?從最圓滿莊嚴的報佛上,來體現他平等不二的法性清淨身,就是法身。大家想我們不究竟的應化身,凡夫身上都可以體現法性身,但是這裡「法界身」是用圓滿的「報佛」來體現的。也就是說,在這個層面已經把佛的功德發揮到極致。《金剛經》裡面「佛說大身,即非大身,是名大身。」這裡就是這個意思,報佛已經圓滿了,稱法性而顯現。但是我們要知道,化身包括凡夫身都是稱法性而顯現的。但是他這裡引用的是報佛,最究竟的事相。法性身是無窮,無處不在的,只要我們眾生的心體清淨,法身自在功能就可以隨著眾生清淨的心而顯現,就叫做「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所以這裡說「故云入」。

後面打了一個比喻,「如白日昇天,影現百川。明佛身自在,能隨物現也。」

這個就很簡單了,不要多說了,就像太陽一樣,一下子升到天上了,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能影現出來。就比如佛身是自在的,只要眾生的心清淨,他就能影現就能入,所以這叫做「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是智者大師對於這一段前面經文的解釋,大家要跟上來。

後面再看,又換了一層角度:「又法界身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云入心想也。」

前面講的是入的層面,怎麼入的。這裡「入心想也」,怎麼呈現成這樣的呢?大家來看,「法界身是佛身」,我們知道法界它是週遍的,說明佛身也是週遍的。以法界為本體,也就是本來境,本有的本來面目,以這個法界為本體,能觀法界,就能夠入正法境,也就是得「觀佛三昧」。以法界為體,見法性能夠入,這就是「觀佛三昧」。這樣的話,你一方面在教法上、義理上能夠解;另一方面你隨著教法義理又能夠觀,觀入進去,這就叫「觀佛三昧」。

雖然理這麼的究竟,對這個理的理解,你得心地功夫上真的能觀、能受持。如果你能夠理解佛的「法界之身」是週遍的,你就能知道自己心能跟其相應,眾生的心能跟其相應。你只要理解,就是心念跟進了說「佛的身就是法界身」,我們現前就這麼觀照一下,說明當下我們的自心就跟他是相應的。然後你能夠理解自身心,就是自身,心想是一念想立的,是能夠週遍法界。就是我們現前一念的心地能夠週遍法界,那我們就知道佛一定也能與此心相應。知道自心能跟佛的法界身相應,知道佛能跟自己的法界心相應,這就叫做「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前面就入的概念,這裡是入心想中呈現出來的狀態,怎麼交匯到一起的。講起來好像這麼的難以合作,可是一念動的觀照起來的時候,已經具足了此法。

後面我們再看,一個是「故云入」,進而「故云入心想也」,後面開始就這兩句了:「是心作佛者。」「是心作佛者」是怎麼解釋的呢,「佛本是無,心淨故有。」大家看多妙呀!既然能夠以此法界心觀法界身,說明我們的心就即能夠作佛呀,那佛怎麼作的呢?「是心作佛」,佛本來是一空到底的,像《心經》裡面講到的「無智亦無得」,最後成就了佛,即是佛。從「無智亦無得」的角度講,佛本來是無的。可是無雖然沒有真正的載體,但是你也得有這個境界,怎麼顯現呢?如果說,眾生的心地清淨,徹底不執著了,那麼就是顯現佛的境界。反面破,破的是畢竟無所得;正面立,立的是究竟圓滿境。所以這就是「佛本是無,心淨故有。」這就所謂的「是心作佛者」,淨你的心,有所作,那麼一直淨淨淨到最後,徹底是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無佛,無煩惱、無解脫的時候,就是清淨心,故而生的佛境就顯現出來了。

「是心是佛者」這是他進一步解釋的,「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故云即是。始學明作。終成即是。」這一句話是又從另一個頭牽起來,前面這麼解釋「佛本是無,心淨故有」,結果大家一聽「佛本是無,心淨故有」,會生起對前一句話的執念。所以智者大師真的是祖師意,即刻他就跟進來破斥。一聽「佛本是無」,那麼佛就是一個概念,「心淨故有」,心淨又是一個概念。好像佛就是佛,心就是心,成了彼我條然的兩條線、兩個版塊,這就錯了。所以在此又補了一句「是心是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之所以要分開說「是心作佛」和「是心是佛」,因為「始學名作」剛剛開始起修的時候,那麼往佛邁進,有動作。

「妙宗釋曰」。妙宗是什麼呢?天台宗後來的又一位大師,叫做四明知禮大師。他把智者大師解釋《觀無量壽佛經》的《觀無量壽佛經疏》,又進行了再解釋,就叫做《觀無量壽佛經疏妙宗鈔》。我們有時候說「疏鈔」,「鈔」是對「疏」的進一步解釋。

怎麼講的呢?「欲想佛身。須明觀體。」這句話說得是非常妙!等一下我們再來理解。「體是本覺。起成能觀」。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眾生來修「諦觀彼佛」的時候,要明白一個道理,觀佛的本體,就是這件事情的本質,觀的本體,是怎麼一回事情?怎麼個原理?本體就是本來就是佛的覺性,佛的佛性,覺的覺性,這一切都是佛身的法性,叫做「本覺」,大家有可能聽過這個詞(《大乘起信論》裡面)。雖然是由自己的能力起觀去觀佛,我們一般都是這樣自我感覺。現在大家一起來觀一下阿彌陀佛,好像我的能力起動了「觀」的能力,然後觀阿彌陀佛。但是實際上是怎麼回事呢,其實我們自以為自己的這個能力,還是本有的那個覺性的能力而起的作用,讓我們感受到是自己在觀的感覺。也就是說,我們所謂的開始修行的「始覺」,沒有離開「本覺」的作用。這就叫做「體是本覺。起成能觀」。當體本來就是本覺,但是因為起作了起來,以為我「能觀」,有一個「所觀」。其實能所本來都是平等,就是一個「覺」。這四句話很重要。這個法,眼前你都不知道,也沒聽過。

好,我們再往下看,「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這就開始配觀佛的「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這個道理了。前面是根本,就是你要知道觀佛身,要知道觀的作用是怎麼起來的?從哪來的?背後的根本點是什麼?然後再用「觀一切諸佛如來法界身」的修法,來往根本道理上去配。

所以大家看,「本覺乃是諸佛法界之身,以諸如來無別所證全證眾生本性故也。若始覺有功。本覺乃顯。故云法身從心想生。」

這就是對智者大師的他對於《觀無量壽佛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段話的進一步解釋。他前面講到本覺始覺,本覺從這個法門這段話來看,就是諸佛的法界身,表的就是本覺的角色。因為大家要知道,所謂的佛不是新成立的一個佛境界,而是見到眾生的心與佛的心無異了,證到眾生的本性了,見到眾生的本性跟佛性是一樣的,所以說法界身的容量就出來了。那這個容量是怎麼來的呢?是因為開始始覺的修行有了力度,完善到位了,本覺的面貌就顯現出來。鑒於這個關係作用,所以說「故云法身從心想生」。所以才說「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這是一個角度。

好,我們再轉一下,這是四明知禮《妙宗鈔》裡面的內容,大家文義要搞清楚屬於哪一部分。再貼一段文字出來:

「又彌陀與一切佛,一身一智,應用亦然。彌陀身顯,即諸佛身。諸佛相明,即彌陀體。故泛明諸佛,以為彌陀觀體。」

其實這裡如果我們調個個兒更好理解。就是「故泛明諸佛。以彌陀為觀體」,是這樣子的。「又復彌陀與一切佛」,阿彌陀佛是什麼意思,無量光、無量壽呀!無量光、無量壽其實就是常寂光,就是法性土,就是遍一切處的法身佛。所以他與一切諸佛都有一個平等同一的法身,不僅法身是平等同一,平等同一的智慧、平等同一的應機示現、神通妙用度化眾生的功德,都是平等同一的。在這種情況下,阿彌陀佛的清淨身顯現的時候,也就是一切諸佛的清淨身顯現;諸佛的功德相顯現的時候,當體也就是阿彌陀佛無量光壽的體(這個光聽話是沒有用的,要隨著話來觀);阿彌陀佛的清淨身顯現,就是一切諸佛的清淨身同步了。為什麼?佛佛道同呀!

諸佛的功德相顯現,每一尊佛各種功德相全體也是阿彌陀佛無量光壽的當體的妙用。所以這個道理就是在說明佛佛道同、光光互攝,見一佛境界就見一切諸佛境界。所以在一些言教裡面就說,我們只要念阿彌陀佛,能見到阿彌陀佛一毛孔光,就見到十方諸佛的光了,與阿彌陀佛一尊佛相應,就跟一切諸佛相應。所以「泛明諸佛」,就是說的時候先泛泛講一下「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可是當觀的時候,「是故應當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就一尊彌陀。這個很微妙很微妙,一門入,門門入。

記得以前跟大家講過這個妙理,今天我們再複習一遍。原話是,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的船,也沒有一個此岸彼岸往來度化眾生;阿彌陀佛雖然在極樂世界,也沒有個此岸彼岸這樣的分別。總的「佛佛道同」的境界中,就好比一燈分照八鏡,一個燈中間立著,八面方向立了八面當台明鏡,鏡子影過來。這樣的情況下,鏡子雖然有東、西,但是光影是無二的。釋迦牟尼佛為了說方便法,他沒有指東方的鏡子、南方的鏡子、北方的鏡子,他只指了一個什麼呢?獨指西鏡,指的西方極樂世界。可是我們只要見到西鏡,就等同於見到東西南北之鏡,也就等同於見到東西南北之鏡裡邊影出來這一燈所有的光,都匯在一起。這就是為什麼說「泛明諸佛」,就是所有的鏡子有東、西,但是光影是沒有東、西的。「泛明諸佛」就代表光影,「獨指西鏡」就代表以彌陀為觀體就可以了,就是這個意思。

好,我們再往下貫一段經文。大家來看,這是又起了一個線索:「從法界身下。是約感應道交釋。從又法界身下。約解入相應釋。」這兩句話就是解釋智者大師對於《觀無量壽佛經》的解釋。怎麼解釋的呢?

前面智者大師說「從諸佛如來下,是泛明諸佛,是故應當下,偏觀彌陀。」所以大家來看他對智者大師解釋的說明,前面智者大師說到了,說「天台疏曰,諸佛如來下,泛明諸佛。法界身者,報佛法性身也。眾生心淨,法身自在,故云入。」然後,「能隨物現」。四明知禮大師給冠了一個名字,叫做「感應道交釋」,說這是從感應道交的這個層面來解釋的。

「又法界身下」,指的是智者大師解釋的「是佛身,無所不遍,法界為體。得此觀佛三昧,解入相應,故云入心想也。」這個四明知禮大師給冠了一個解釋,叫做「解入相應釋」。前面是從感應道交的角度來解釋的,這是從解入相應的角度來解釋。

後面又來了一句「融心解雲」,《融心解》是四明知禮大師的又一部著作,「融心解」很有意思,就是把教法融入到心地上來起觀,就叫「融心解」。天台宗非常注重觀法,所以「融心解」是由「若無初釋,則觀非觀佛。若無次釋,則生佛體殊。二釋相成,是今觀法。」這就是說如果沒有智者大師說的感應道交的解釋,觀想就不是在觀佛了,因為「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佛入就是在觀佛;如果沒有後面的解入相應釋,這就說明眾生跟佛的體性有了差別,不是同一體性。

因為不能解入相應,不能入了呀!所以四明知禮大師在這裡說,兩種解釋是相互成就,正因為既有感應道交,又有解入相應,也可以說解行相應吧,才說明就是這裡講到的「妙觀」,「是今觀法」叫做妙觀。到此為止大家要看出來了,是智者大師對釋迦牟尼佛經的解釋,是四明知禮大師《妙宗鈔》對智者大師的解釋,《融心解》又進一步對智者大師解釋的評論,可以說是點評吧。「是今觀法」,到此為止。

下面開始,「妙宗又曰」,這又回到四明知禮大師的《妙宗鈔》中來了。好,我們把這段經文再給大家貼出來。

「妙宗又曰,今之心觀,非直於陰觀本性佛,乃托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

哎喲,非常難理解。這是什麼意思?《妙宗鈔》裡又說,這裡所講的心想佛時,就是我們前面說的一心繫念諦觀彼佛,就是用心的這個觀法,觀想的方法,說這個觀法呢,並不是直接從現前眾生的五蘊中來觀照。觀音菩薩不是說「照見五蘊皆空」嗎,每個眾生觀照的時候就是四大非有、五蘊皆空,五蘊本空。但是它這裡講到的觀佛的這個法呀,不是直接從我們從現前眾生的五蘊法中來觀照,來顯現本有的佛性,來見佛性。如果我們觀五蘊,就等於說攝境歸自心,它是用什麼來觀的呢,「乃托他佛」,而是借他佛。在這種自他的分別心中,把心外仰在他佛上的觀照,來顯現我人的本有佛性,這就叫做送心他境。

所以「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所以經文裡面才說「佛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因為眾生心裡想佛的時候,眾生的心就是佛之身呀!「次明」,進一步說佛身全體都是本覺。大家知道佛的報身究竟莊嚴,但是當體都是法性本覺,實際上我們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是本覺。所以眾生心想佛時即是佛之心,大家聽明白了,眾生想佛的時候即是佛之身,眾生心想佛時即是佛之心。既是他的身,又是他的心,身心俱是佛之身心,所以叫做「是心作佛」,而能成就「是心是佛」,就仰仗觀他佛來得的這個效果。

大家要如理作意,為什麼這裡對比這樣說,這個觀法不是直接觀自己現前五蘊身,因為你攝五蘊歸自心的話,就是我們說的照見五蘊皆空,送自心歸他境。也就是說,照見五蘊皆空的法是用自力當體來穿透,這個觀他佛的法是借他力從中來拔出。但是不管你自力穿透還是從中拔出,最後只要能夠五蘊皆空,這兩者都是其實服務於五蘊皆空的,最後顯現出的效果就是能夠見到本性。

所以這裡才說,《妙宗鈔》裡面又這麼解釋這個法門不是直接觀五蘊,而是觀他佛。既然托他佛顯乎本性,所以就是要先講諸佛是法界身,入我的心想中。然後再說佛身已經入了我的心想了,佛身全體是本覺,我的心跟入我心想的佛身代表的本覺,能夠感應道交。這個時候應佛,就是我們觀想佛的形相顯現的時候,我們自然而然就見到本性了。

那麼「托外義成,唯心觀立」,也就是說我們觀到應身佛的身形的時候,是唯心所現。雖然是唯心所現的,如果我們能夠分毫不差地觀察明瞭,借唯心所現,認真地讓他現,觀想佛嘛,一旦現成功以後,也一定是本性全部能夠顯現明瞭的,這就叫做「相入成就之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心作」,就是你觀這個形相,觀成了;「是心是」,就是你從觀形相的過程中,你同時也一定會見到本性,法報一體嘛,一念心性淨土就成就了。非常難理解啊,就看大家的造化吧。

好,這是又一段解釋的了結。下面開始又重新立了一個題目,這個題目是這樣子的,單把天台宗修觀的觀法給做了一個匹配,又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用天台宗的三觀來進行橫向的對比,把它們兩個給融匯貫通了。所以在講這一段話之前,我們先要看一下什麼是天台宗的三觀。

我們再把文字給大家貼出來。「若論作是」,就是要說,進一步說一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話怎麼個意思呢,「即不思議三觀也。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則三諦俱非破立。」

能看得開嗎?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天台宗有一個觀法,叫做空觀、假觀、中觀,這是天台宗的修行特色。空、假、中三觀如果說從淺深的層次、次第而言,比如說第一個觀,觀空觀,就是從假入空,體悟到世俗的所有的執著萬象,它的本體皆是了不可得的,是空的,從世俗的萬法中觀入到空的本質,也就是說從緣起上見性空緣起是假的;可是你停滯在空上面也不行呀。

所以,其次就叫做從空入假,從性空中來觀緣起。但是這個假觀,不是體認真實的生活就在這投入進去,而是帶著空性的背景,來用真理的觀點真實地認識緣起的萬法,所以說從性空中觀緣起;但是不管性空還是緣起,緣起性空只要掰成兩半,它就走偏了。所以空觀也罷,假觀也罷,只能顧得了東就顧不了西。那麼第三個觀就是中觀,中道實相。沒有前面兩種有偏見的理念,它就是最全面、單純、體貼,真如實相的認知,叫作中觀。

這三種空、假、中觀法,如果是次第三觀的話,從天台宗,我們前面給它介紹過了,就是別教菩薩所修的,不是最上法門。最圓頓的觀法叫做一心三觀,有時候又叫圓融三觀,也叫做不思議三觀。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空、假、中一體並觀,一心中就具足了這三種觀法的效果。所以真正的所謂的圓融三觀,就是對真如實相認識到極致,沒有對待,大家仔細體悟。能觀的是中道智慧,所觀的是中道境界,當體就是對空、假、中的圓融。在這樣的一種圓頓觀法中,能觀的主體、所觀的對像、以及觀成的結果,或者沒觀之前的境界,都是同一個,這叫做不思議三觀,這叫做三觀。天台宗的空、假、中三觀,鈍根就是次第三觀,利根一心就具足三種觀法,這才是圓滿的。

為什麼在這裡匹配呢,因為四明大師作為天台宗的傳人,他是行家呀,他就把心作心是的圓頓狀態與我們天台宗的圓融三觀進行了會通。怎麼會通的呢,「以若破若立名作,空假二觀也。」就是說,如果論破或者論立,空觀就是破一切法,假觀就是立一切法,有破有立,只能算是「是心作佛」的範疇。為什麼?你有作,有修作的行為,有起作的行為,你用了刻意了,所以就是這裡的「是心作佛」。

「不破不立名之為是」,就是不去破什麼,不從空的角度去破,也不從假的角度去立,不破不立,空假一如,本來當體就是這樣的,這就是「是心是佛」,中道觀。所以你看他會通的太妙了,全體即心是佛,一念具足三觀,只要你諦觀阿彌陀佛的時候,就已經把這個道理非常深邃,理解上甚至極其難度大的觀法,直接就給它觀起來了,空、假、中,為什麼,空觀和假觀就是「是心作佛」,中觀就是「是心是佛」,一念中,就是心作心是,皆是佛。

後面講到「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俱立。全作而是,則三諦俱非破立」,又出來一個概念,什麼是「三諦」呢,就是真諦、假諦、中諦。三觀修圓滿了呀,修空觀就是見真諦,修假觀就是見假諦,有時也叫俗諦,修中觀就見了中諦,「諦」就是真理的意思。好,我們來看這兩句話,把它白話了就行了,說多了根本理解不了。

如果從全體「即心是佛」,立足於「心即是佛」的這個背景而來表達於「是心作佛」的表達。從這個角度來講,就叫做「全是而作」,空、假、中三諦都要破,為什麼?因為都是執著。都要立,為什麼?因為都是觀法。所以這就叫有所修作,就是「是心作佛」,但是它的背景是「是心是佛」。「全作而是」,從全體「是心作佛」的修為法中,而立足於是心本就是佛的陳述,什麼真諦、俗諦、中諦,什麼三諦,不破不立,根本就不理會。因為你一句破,就是空見;一句立,就是有見。空有兩邊都是刻意的作為,不破不立,當體便是「是心是佛」的陳述,所以說「全作而是,則三諦俱非破立」。

下面的一段呢,又開始引入一個線索,我們再把文字給大家貼出來。

「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乃諸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

就是如果在中道實相觀的「是心是佛」,而進行空觀假觀的「是心作佛」,這就叫作「即中之空假名作」。這樣的話,就能夠破三惑,這個觀法觀起來就能夠破見思惑、塵沙惑和無明惑。就能夠立三法,能夠見到真諦、俗諦、中諦之法。所以「故能感他佛」,就是能感召到阿彌陀佛的法身、報身、應身三身圓滿的應現,觀修成了,佛圓應來了。不但如此,也能同時成就我心本具,觀法如果成就的話,我們自心本具的法身、報身、應身三身,當來的殊勝果報,也能夠成就。這就叫作「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這是就中而說空假叫作「是心作佛」。

我們再看,就空假而說「是心是佛」,到了這個地步就不一樣了,即空假而說是心是的話,全體的煩惱就是智慧,因為不破不立嘛。三障就是三德了,業障、報障、惑障就是般若、法身、解脫三德。為什麼,因為不破不立,當體就是真如實相,所以「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當體我們的心即是應化身,即是果報佛,三身圓滿具足。

這麼一溜講下來,哎呀,說實在的我今天也講得比較吃力,可能是有點特別害怕大家聽不懂。所以這麼一段一段的切開來,斷斷續續地講。

最後這一句是總結,大家明白了就知道。「故知作是一心。修此三觀,乃諸觀之總體,一經之妙宗也」,就是說,你如果能明白了上面所有理,一層又一層一環又一環的細細講來的道理,就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就會明白,都是同於這一念的心體,一念現前的心體,修空、假、中三觀的法門,就這個現象,這個操作。它是所有佛陀講的法門,觀法的根本,也就是總持的訣竅。一心修此三觀是什麼呢,《觀無量壽佛經》裡面不是有十六種觀法嘛,十六觀法的總體出不了這一心三觀。因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就代表一心三觀,它是通的,一心三觀,核心的濃縮的十六種觀法的狀態。所以就是十六觀之總體,整個這部《觀無量壽佛經》一部經的宗旨妙用,「一經之妙宗也」,就是這個意思。

好,今天就這麼給大家貫幾段吧,我也不知道聽懂了沒有,估計夠嗆。但是今天也是絲毫不敢再把它鋪張開來,因為一旦鋪張開來,就是聽前顧不了後,往東就落了西。所以就盡量這樣緊湊的,白話直白的翻一遍。當然中間也有一些言語,我感覺到有點來回倒騰,也算是為了讓大家更加的體己吧。

不管怎麼樣,一個小時的佛事又圓滿結束了,隨喜大家的聞法功德,我們一起來合掌迴向。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