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講

諸位正法學堂的學子們,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稱)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請大家放掌。

諸位同學,今天我們到了學習《淨土或問》的第十五講。隨著對於淨土的專學展開,我想提醒大家兩點,在我們現實的學修過程中,還是有差別相。現在我們每週這樣常規的講法,已經不僅僅是聽聞的層面,也就是說,這種常規講法應該超越到體悟的方面。每次我們到道場或者自己做功課的時候,都會講到體解大道,就是從體解的層面,來完成聞法的過程。聽了這麼久了,一開始是在求知的層面。這次比如在普陀山的三皈五戒法會,其實還是一種編排,曾經內容的一個總匯吧,但是我感受到有一些剛剛開始結法緣的同修們,他就是一個求知的這樣的一個圓滿。我們一直聞法的過程中,已經這麼久了,希望大家也能夠提到體解的功德上來,來這樣的做一個共修吧。

這樣的話,也正好是我們現在講到在第七問裡邊,說到念佛的「眾行」這個版塊上來了。那我們在上一講的時候,把《華嚴經》的功德、迴向、十大願王皆是念佛法門,做了一個闡述,最後到往生極樂世界,生蓮花中,蒙佛授記,是這樣的一個功德圓滿。

今天我們開始進入到下一段的論文。

「又如法華經云,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大菩薩眾圍繞住處。生蓮華中,寶座之上。」

這是講到從《華嚴經》到《法華經》,這裡面也有表法的。因為在釋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講解中,開場白是《華嚴經》,富貴的經中之王。謝幕的時候講的是《法華經》,純圓獨妙的無上醍醐。所以為什麼祖師爺表法,把這兩部大經結合起來,讚歎這其實也是念佛法門中,一種眾行的念佛修法。這裡他特別講到,如果聞者聽聞《法華經》依之依教奉行修行的話,命終的時候也能夠引導行者,還是前往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清淨海眾的圍繞住處,能夠在蓮花化生,寶座之上,來現這個法。那大家想為什麼能在蓮花中寶座之上,有這樣的功德呢?

「不復為貪慾所惱,亦復不為瞋恚愚癡所惱,亦復不為憍慢嫉妒諸垢所惱。」

在我們的純真的一念心體中,無明啟動了,為什麼我們常說到熄滅貪瞋癡,大家有心細的體悟過貪、嗔、癡的生起,用智慧的觀照來體悟它的生起,這也是一個修行過程中可以得利的一個觀法吧。現前你們可以觀照自己的這一念心性,等我們凡夫心生起,分別心啟動的時候,它一定一開始是一個沒有分別的分別,就是最初的那個混沌中的分別,其實它是沒有目標、沒有方向的。只不過好像就是平白無故的一躍而起,其實這就是根本愚癡嘛,愚癡一躍而起的時候,它似乎是一種想要弄個究竟明白,這樣的一股心勢。在這樣的驅使下,才會把心和外境截然分開來,本身是一體的東西截然分開,然後又用妄心去貪婪外境。

等於說這個路走的冤枉不冤枉,不離地的冤枉,由於外境激盪著內心的無明越來越熾盛,越來越細化。外境激盪內心,內心又不斷地去貪婪外境,使得外境的呈現也配合的豐富多彩。你看,我們現在的生活,每天所有的這些心向外求的東西吧,五光十色、多姿多彩,貌似這就是所謂的真實的生活世界,實際上都是一念無明所作祟而呈現出來的幻相。

在這個幻相中,如果你的貪慾不斷的演繹,那這個貪慾作為主人,順著你的時候,你把貪慾強化。逆著你的時候,你會生起來這種瞋恚心,也是把貪慾強化。然後在順的時候,不斷的強化強化,就演繹成一種憍慢的心緒。如果自己比別人強的時候會憍慢,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無上的嫉妒,天生就有。

所以何嘗我們把自己本能的這些煩惱,作一個最初原始的觀照,就會發現原來真的是一念而已。一念與佛相應,迴向往生蓮花寶座,也是這一念,它是回歸清淨的。所以大家設想,如果我們帶著這種向道之心,往生到極樂世界,端坐在寶座之上的時候,等於就已經把自己立在法王法主位上了。在這一念的這種功德中,我們一定是自然就入道,就生慈悲心,生攝受眾生心,讓眾生現見我們的功德心,都是這樣的一種心勢。

「得菩薩神通,無生法忍。」都是配套的,這是講到的《法華經》。後面我們看,《法華經》的內容比較少。

「又如大寶積經」,這也是一部大部頭的經典,裡邊對於一些名相,教法次第,也講得非常的豐滿、豐富。

「發十種心,往生極樂。佛告彌勒,如是十心,非諸凡愚不善丈夫具煩惱者之所能發。」

我們後面看這個十心,其實都是大乘心地上的本具功德,以這十種願力而引發讓它現形。可是你如果被煩惱、不善法,給障蔽自己心緣的時候,這個心都發不出來。講到發心,我們從開始學佛三皈,一直到最後成就,念念離不開發心,實際上看上去有信解行證、信願行,真正佛法的核心就是不斷的發心,念念發心,願生西方淨土中,願消三障諸煩惱,眾生無邊誓願度,往昔所造諸惡業,所有的這些都是為了調動發心。

可是,大家也要從言教的開示中,看到什麼情況下能夠障礙發心。

第一個,「凡」夫心,因為凡夫心自私,我執太強。坦誠的講,像我們現在所謂的學佛還叫自利利他,什麼大乘法,簡直是連自己的凡夫心都發不圓滿。也就是說,做人都做不好,凡夫心都不圓滿,不要說你去發什麼二乘心,大菩薩心了,凡夫心我們都發不圓滿的。也換一句不客氣的話說,就是天地之間,我們要當個正直的人,都當不全。

「愚」是指的什麼?如果高規格的判別一下,就是指的二乘。雖然超越了凡夫心,可是他在修道上就只管自己,從功德而言。(當然我們現在的功德,給羅漢提鞋都沒資格。)可是單說這一念發心上來講,確確實實有時候凡夫入大乘法,他的心地要比二乘還要廣大。因為二乘就是急切的要了生死,要得解脫,要入涅槃。就跟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說「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就即刻要往生。你看這裡居然用的是「愚」,不入大乘心地法。

還有第三個是「不善丈夫」,就是在結法緣的過程中,他入道不是以正知、正見、正念入的道,我們可以這麼解讀。就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不知道為了什麼學的佛法,一開始發心就不正確,不是偏就是邪。從這點來講,他的緣起中種了不善法的話,在後續的發心中,他縱然行持猛烈,修學精進,可是真的這個見解第一下子沒建立起來,很麻煩。為什麼我現在這段時間也一直在反思,也在有時候勸誡,就是我們第一念,特別也給他們講到說,有的來山拜菩薩,要問我們為什麼?不是說我們不能夠去追求人天善法,但是我們一定要立足於大背景下,有了大的見地的這種心地,再來發揮人天的功德,那麼就比稀裡糊塗,追求現前那點小心小眼的求世間的同樣的法,差別相要大的多。

再一個就是「具煩惱者」,就是障礙太多了,或者他也有善根也有大心,可是就磕磕碰碰怎麼也走不到前面,總是比別人的障礙之多,這也跟過去的心業有關。

所以這十種心,不是這樣的人能所發的,後面主要介紹何者為十。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就是沒有損害眾生的心,這個「眾生」,包括一切眾生。夏天來了,比如蚊子吃你的血,你會一巴掌就下去了,這等於我們無意識的,有時候就是這個心是在沒有刻意發的情況下,就會損害眾生。可是真正的大慈是要予樂的,而不是損惱的。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

這就等於說是拔苦。這兩條都是慈悲的分說,如果要說成俗話,頭一個可以表達成,人家跟你無冤無仇,但是你就為什麼要生起害他之心。第二個來講,就是遇到這個人,你有了主動權,你會不會去利用這個去讓他不舒服,或者置他於煩惱之地。不要生這樣的心。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

這就要講到守護了。當然我們來宣講聽聞佛法,也是守護的一種,可以說是其中最主流的表達方式。種種因緣住持道場,種種因緣發揮佛法佛教,一切佛的元素,這都屬於守護。現在我們主要的兩個層面,一個就是弘法,一個就是護法。實際上在有的經典裡面講到,弘法的功德,尚還不如護法的功德勝。打個比方,護法就是說俗的話,就是得有人搭台有人唱戲,這個台沒搭起來的時候,你雖然會演會唱,很精彩的戲你沒地兒去演唱。古來的話對於道場,就像祇樹給孤獨園長者去佈施一樣,他搭這個台,那他的功德要大於(弘法),如果沒有這個台,佛也沒辦法在這講,從這個層面而言的。但是不管怎麼樣,這都屬於「樂守護心」。

在此我也順便讚歎一下咱們大覺世間正法學堂裡面的這些義工菩薩們,我們也不說他們有沒有捨了命這樣的去(護持正法),可是確實捨了時間,捨了精力,捨了在外面的吃吃喝喝玩一玩,來一心一意孤寂的、枯燥的來守候法藏,我們確實要感恩,也要隨喜。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這就是對於世間的一切事物,沒有留戀,沒有在乎心,沒有熱衷於什麼東西,清冷海的這樣一個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這些法講起來都是明瞭的,名聞、利養這是世間人最難以摒棄的,貪心中的明顯的一個煩惱的兩條線。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就是一心一意向道,一個道心永遠不捨。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就是一切眾生,在你眼裡都是平等的。我們一般的凡夫心中看眾生,無非就是這兩種心態。一個是攀附權貴,看不起窮人,看不起老百姓,非常勢利的這種,我們常說的勢利眼。另外一種,我也坦白很容易犯這一種,就是他是不屑權貴的,但是反而又執著窮苦老百姓,就是這種我慢表現在,你好像很有地位,我還不理你呢,我就愛和窮人,或者手無寸鐵呀,或者吃了上頓沒下頓,他愛和這號人打交道。其實這也是一種於諸眾生的下劣分別心,不隨緣,不應景。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這就是我們現在特別要提倡的一點。大家都在說,佛法要跟上時代,要應機,你聽不懂,講那麼多有什麼用,都是大部頭那麼艱澀。問題是我們也可以不艱澀,也可以弄點雞湯,也可以說點趣聞等等,可是這屬於「世論」。其實我有時候呢,有一點點反對,就是大家都說這個法師好像非常的學識淵博,學識淵博從哪裡來的,世間的書來的呀。說實在的,至少說一個出家人吧,你連深入經藏尚且不能,然後天天去攻讀世間不必看之書,這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所以這叫「不著世論」,一個從狹義上來講,就世間的學問,世間的名著,世間討論的熱點時事等等這些。從廣義上來講,就是散心雜話,世間的吃喝玩樂,在這上面計較得多。乃至有的人比較小資一點,在複製佛法,再弄點好像稍微脫俗一點的東西,其實都屬於世論。說實在的,真正從解脫法上來講,天天我們都這麼熱衷於聽法,而不去觀心,還是一種世論。所以大家看「於菩提分,生決定心。」就是只注重心法在道上。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前面也講到了,我們在發第一念心,我們在做這件事,等等諸如此類的時候,你有沒有把這個心勢發到最佳狀態。說實在的前段時間,當然我們也不點名了,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情。有人跟我聯繫,說要供養全山的師父,不知道一種什麼產品吧,現在所謂的生物新的產品,我也沒搞清楚。那好,我說也就成就嘛,畢竟我回了普陀山了,成就大家來觀音菩薩的道場培這個福。可是呢,他當時也確實發心,把貨發過來了。我也大大咧咧的,拜託其他的法師,我這邊還不太熟,就這麼各個寺院都攤發下去了,有的法師比較有經驗,人家一看,再連一個月不到,這個東西就過期了,在此之前的很長時間,都沒過期的保質期內,沒有說要供養。

那當時我也算是生了分別心了,我也不知道人家的發心,從我們的這個分別心上來講,你說快要過期的,當然好歹算是一個捨心吧。可是十有八九的人都會有一種說,哎呀,壞了,這太可惜了,或者太損福報了,那趕緊就勢,我們也不說跟施捨一樣或是怎麼樣,就勢好像得了一個好聽的名目,供養了。實際上你的發心一定夾雜著處理的心態。這個是非常不讚嘆的,至少是不隨喜讚歎的,也不能說完全是罪過吧,可是有雜染比較大,甚至是決定性的雜染。所以真正會培福的人,總是把最好的、最鮮的、最進步的來往諸佛菩薩、諸佛聖法、三寶這上面來做因緣,這個一說極盡明瞭。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諸佛菩薩,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薩。現在我們有時候,還會覺得自己相應的先讀誦了這個經,和這個佛有緣,又讀誦了那個經,就覺得這個佛那個佛功德的差別。實際上這裡提倡的,就是對於諸佛菩薩的功德,我們沒有分別,而且又不失恭敬,是最佳狀態。

這是十種心。

「是名菩薩發十種心。由是心故,當得往生。若人於此十心,隨成一心,樂欲往生彼佛世界。若不得生,無有是處。」

大家看到又來了一個打保票的,這十種發心中,我們成就一種心。這裡面隨個人的根性,我們現在來講的話,最相應的就是「與佛正法,樂守護心」。或者修慈悲心,於一切眾生不起損惱、厭惡、嫌棄心,這都是殊勝功德。乃至念念不忘,我這輩子就要成道,我生怕墮地獄,真的怕輪迴,這就是「於一切時,無忘失心」嘛!所以這種心一樣修成了,就等於說是往生的正業。但是前提要「樂欲往生彼佛世界。」其實這也是說的迴向的意思。

《大寶積經》表的眾修法就到這裡。下面我們來看,回歸到淨土的根本教典上了。

「又如觀經云,」就是《觀無量壽佛經》。「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這個是屬於世間的福。淨業三福,顧名思義,就是斷惡修善法。不損惱自他,有利於自他。在這種善心念中,把福德提升到一個飽滿、正念的狀態。

首先從世間的手段上,孝順自己的父母,師長,然後發慈悲心,不惱害眾生。大家發現了沒有,最簡單的一句,雖然分了三條,其實就是,從上要敬,從下要悲,要慈悲、愛護。就這麼簡單,就是做人,還加上修十善業,這是分門別類了。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這就屬於戒福了,也可以說是威儀福。就是從一個自己的受用上,心地清淨,福德增加。再一個從表法上,給人以法的形象,所以這就是內外皆有了,可以說是轉向出世間的目光了。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這就叫出世間福,又叫大乘福、大乘善,前面叫世間善、小乘善,第三個叫大乘善。前兩者是世間福,第三者是出世間福。這就是淨業三福。我們在講《觀無量壽佛經》的時候,已經細細的剖析過了,今天就這麼一過就可以了。

「此三種業,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淨業正因。」

淨業正因是什麼呢?一個都是從這兒起步的,是成佛的正因。再一個都在這方面著手度眾生,教眾生這麼做,這是度眾生的正因。成佛、度眾生全以三福為正因,大家要搞清楚。

「疏曰」,這個疏應該是智者大師的疏了。「初業共凡夫」,這還是講的第一種福是凡夫,「次業共二乘」,小乘,「後業乃大乘不共之法也。」這是從淨業三福說起。再往後就是《無量壽經》裡邊的三輩了。

「又如大本,」這就是指的《無量壽經》,「三輩發菩提心,」這是修行的根本。「及諸經論所明誦經持咒,建塔造像,禮拜讚頌,奉持齋戒,燒香散華,懸繒幡蓋,凡一行一事,足以求生者,資之以信願迴向之力,無不生也。」

前面是正統的、有序的,從十大願王到寶積十心,後面開始是專業的。這裡講的是泛泛的,哪怕就著所有的佛陀的善法、定法、智慧法中,但凡有一件佛事、一樣佛法,都可以。這裡配的是「資之以信願迴向之力,」這是往生的根本,也是決定因素。前面不管是憶念還是觀想,乃至眾行,無一例外的,大家不敢忘了啊,信願!如果說觀想、持名是正業,如果說眾行來講的話就必須迴向。要把所有的這些善法,一攬子的迴向往生西方才能得以成就。

「如上泛引」,泛泛地說這麼多。「通名眾行」,都是往生的資糧。

好,我們到這裡呢,也捋一捋吧。天如惟則法師在講解真正邁入實修的層面上,也可以說是有一些修法因緣的道人,以觀想做為首選。為什麼把憶念放在中間呢?特別是持名,也屬於憶念,是因為持名一法,可以普被上面的觀想的根機也行,能憶念,下面的這些眾善根基也能憶念,所以有這個意寓在裡面。

但是就現在我們身邊的人,也比比皆是。不管怎麼給他說要一門深入,要以憶佛念佛為根本。可是他就沒辦法,一定要今天弄點兒這個,明天弄點兒那個。那這樣的人,他還有往生心,也無妨。終不如前兩者,根本有保障。但是這個保障,一旦我們說有攀比心的時候,他會出現一種對於淨土的不圓滿詮釋,不如前面兩種根本保障。那後面為什麼要補了這一大段,就是你修什麼法都行,就是要告訴我們,淨土的根本保障就在信願持名、觀想、迴向。觀想、持名、迴向雖有所不同,但是信願是必須的。這就是一路走來就印證了蕅溢大師所說的「得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往生品位呢,看你修行何法。

「無不生也。如上泛引,通名眾行。然願行既有大小之不等,而又各有理事之不同。」

就是這麼多眾行裡面,發的心、行的願,所依的事、體悟的理,還是有差別相的。為什麼?因為因地有三六九等,果上就有三輩九品。《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特別是後面的九品三生,裡面微細的差別相還是有條理的。你做到哪一點,才能生到哪一步。當然後面還有這個問題,就這個內容進行解答。

「且如華嚴十願,寶積十心之類,生於極樂者,其所感依正之勝,及所見之佛,所聞之法,較諸小行常流,應必懸異也。」

也就是說,這麼多的眾行,每個人的信、願、行,都不一樣。是事相上走的多,還是理上同時有體悟,也不一樣。所以,由於差別心,導致往生後依然還有差別相。「所感依正之勝」,就是你見到的極樂世界,美到什麼程度,莊嚴到什麼程度。「所見之佛」,就是見到的阿彌陀佛,屬於什麼身,顯現的什麼功德,比如他的妙相莊嚴,你看到的莊嚴到什麼層面,他是一直在全盤展示,可是你的功德所見不同。「所聞之法」,亦是如此。

在《九品往生章》裡面講到,如果在這喜歡聽聞聲聞乘的法,西方三聖把你接去以後呢,一旦往生在極樂世界,剛剛才出現,即刻就給你接上你所喜歡聽聞修學的法,快速把你導引到那邊,大家都在修的常態法,就是這樣子的。但是就極樂世界的層面,渾無差別。就往生者的水平,所現有異。為什麼後面要加這麼一個總結陳詞呢,就是要告訴我們,還是要以前面的為本,前面的保本。後面的,就是容易貧富不均了,有了兩極分化了,還是自己召感吧,果報。

我們到這裡呢,就把這個第七問,篇幅可以說是最長之一的一問,終於講完了。

不管怎麼樣,這三種行,其實我們都在行。我建議大家要以眾行為輔,也就是在行眾行的時候,隨緣就好,要以持名為本。就是其它的修行,有也行,沒有也行。只有持名這一法,決不可以沒有,一定要行。要以觀想為巨大的增上,因為有時候,我們持名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時候,如果你能攝住心,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的心容易走亂,請你把憶念投向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著經典的描繪,怎麼想、怎麼能觀莊嚴,怎麼觀得廣闊,怎麼能觀得平整,無有高下,清淨海眾,你就盡情的觀。但是切記,這個觀法還是有方立向的,就在西方。這樣長期長養,等於打了個三保險。各種營養都有了,在講行法的問題中,主食也有了,就的大菜也有了,水果甜品也有了。我們在修的時候要分主次,千萬不能頓頓吃水果,那是不行的。也不能頓頓不吃主食,也是不行的。以前也講過,關於這方面的一個配比,今天算一個明確吧。

下面我們來學第八問。第八問,包括第九問,也是從這一行法中,引發出來的後續問題。有點類似於,比如我有時候出去講經,這一大座經講完了,就會引發有些人聽完了以後,就聽的內容中引發的思考,提出來討論。所以是一些附屬的問題,我們來了解一下。

「問曰,吾聞善財童子,圓頓利根,一生取辦。今乃不生華藏,而勸生極樂,此何意耶。」

這是他提出來的問題,我們聽聞,要給大家講明白。這個問題的核心點在哪裡?一是善財童子的根性作為代表,「圓頓利根」,這是最上上的根器。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叫「善財」,再退回來講一下。在普陀山還有個善財洞,這個善財洞確實香火鼎盛,功德箱的錢也比別的地方要多很多。所以從這個現象,我們一聽就明白表的什麼法,熙熙攘攘,皆為利來,皆為利往,都去「行賄」善財童子。可是從根本法上來講,大家知道他為什麼叫「善財」?這裡的善財不是指的人民幣啊,他的正指指在哪裡呢?是指積累功德法財,是他無量劫來的修行,就善於積累功德法財。所以積累到這一世,顯現的是「圓頓利根」。

再從這一世顯現上來講,他恭敬謙卑,去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去請益教法,指點心性。說明是不管從過去和這一生來講,都是善用法財,善積法財的這樣一位行者。所以才說他修的法門能夠「一生取辦」,就是一生就圓滿了,不經歷第二生的。

整個釋迦牟尼佛的一代教法裡邊,也是只有《華嚴經》才講一生就圓滿。這樣的經典,這樣的根性,這樣的參學經歷,為什麼最後還要不讓他生華藏世界海?因為那是《華嚴經》裡面描繪的,華藏世界海見毗盧遮那佛,那才是世界的終極狀態,而勸生極樂。

聽過來聽過去萬變不離其宗,終是覺得這是上上根器,終是覺得往生西方有所委屈。為什麼前面祖師講過,一信就全信,一疑全疑。所有的問題之中,他的立場都是輕視淨土,這是其一;要麼就都是高推淨土,與己無分,這是其二。

所以有時候在網上回應同修的這些問題,我現在也有了經驗,真的是你就把這個法講到多麼的,至少從文字上多麼透,多麼酣暢淋漓,可是回饋回來的問題,就永遠沒有長進,從來都是那樣。

我今天也算是要呵斥一下了。不要再問我你的感情或者家庭的瑣事,或者想要日子過得好點,最近就是高考的非常多,終歸都是這樣。我那天在普門講堂講那三講的時候,就提出來了,我們現在為什麼不能深入淨土,就在淺法上在乎的多。我說我每天在普濟寺圓通寶殿上完早課,菩薩慈悲給大家積福結緣,那大家都來打打普佛,文書上寫你有什麼願望,寫出來就好。好的,大家都寫願望,就萬變不離其宗,不是財源廣進,就是家宅永安,或者說長命百歲,最近最火的就是金榜題名,就出不了這個範疇。我就有時候想,死都聽不到個,你至少祈禱一下或者帶上一個正法久住、法輪常轉嘛,哪怕你不想這麼出世高調,那你說一個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這也是一個世俗的大心吧,沒有。所以就說到這兒了,就是說永遠出現的就是那一個問題,就是一個水準。

我們看他怎麼答的。

「答曰,華嚴疏中,自有此問。」說這個問題早就討論過了,你看,還是一樣的回答。說早就說過了,《華嚴疏》中清涼最權威的註釋中,早就已經把這個問題給答過了,我今天就述而不作引出來回答你。

「彼所答雲。」第一個,「有緣故」。

為什麼叫「有緣故」呢,因為與極樂世界偏有因緣,與阿彌陀佛,與觀世音菩薩,他們師徒倆也偏有因緣,與大勢至菩薩「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就是弘這個法呀。所以既然偏有因緣,因為我們常說隨緣隨緣,就是要隨順這個因緣,這是一個。

第二個,「歸憑情一故」。

「歸憑情一故」就是鎖定一門,才好深入。鎖定一佛,才好攝心。我們現在有時候把這個貪心太能夠全面地發揮,有時候甚至發揮到學佛修法上來。就覺得萬佛懺比千佛名好,千佛名就比八十八佛好,八十八佛就比五十三佛好,五十三佛就比三十三佛好,總歸是多就比少好,這個就是凡夫心。就因為如此,平心而論,比如說拜八十八佛確實功德非常大,一佛一佛這樣的拜著去發懺悔。可是如果有這個經驗的人,也可以反思的想,我們拜八十八佛的一佛又一佛,南無普光佛,南無普明佛,一佛又一佛。你如果攝心比如說觀想的話,你就一樣一樣的這樣觀過去,都有時候覺得腰來腿不來,就攆不上,心就亂了。或者一佛又一佛,你在泛思維中,顧及到這個佛什麼功德,那個佛有什麼妙用,都會亂心的。永不如說死守著一佛來的純粹和快速入道,這就叫「歸憑情一故」。為什麼在《懺悔文》裡面最後說「法界藏身阿彌陀佛」,就離不開他呀,所以往生西方念阿彌陀佛是有緣由的。

第三個,「不離華藏故」。

前面不是提出來為什麼不往生華藏世界海,就偏偏往生一個小極樂國土,這就是我們的不通之處。華藏世界海是世界究竟圓滿的呈現,已經說盡了。可是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海的一份子,而且本質上講,當體就是華藏世界,不是兩個世界。就如同我們說這個人多麼多麼好,可是我們一下子看不全這個人多麼多麼好,我們就先說這個人的手好、眼好。讓以手或者眼為緣,讓這些人先來入這個人,來仔細看這個人。不管你是從手入還是從眼入,可是手也是這個人,眼也是這個人,手和眼不是跟這個人對立的兩個人。所以這裡才講到的「不離華藏故」。這是從依報國土上。

從正報上而言,「即本師故」。

什麼意思呢,就是華藏世界海盧遮那佛嘛,因為《華嚴經》裡面講到,毗盧遮那如來過去修了微塵數劫的功德莊嚴,然後才顯現的華藏世界海。實際上一念心體中華藏世界海也是本具的。你看這裡說,釋迦牟尼佛其實也是毗盧遮那如來當體無二無別的。

我們打個比方,毗盧遮那如來就是這個人,釋迦牟尼佛就是他的手。可是我們不要錯誤的理解手就一定小,人就一定大,手就是人,人就是手,手人人手,見手就全體就是人。這個法我們現在用分別心來合的時候呢,還是在分別。如果你悟到這個不二中的話,真的手就是人,人即是手,沒有大小的。這裡叫「即本師故」,互為主伴。

「謂華藏中所有佛剎,皆微塵數。極樂去此十萬億土,並未出於剎種之中,故不離也。」

這是對後面不離華藏的解釋,華藏世界海里邊動不動都是微塵數佛剎,不可說,不可說,微塵數什麼,蓮花海呀等等這些。等於說極樂世界跟娑婆世界都在華藏世界海中,應該在第十三層。雖然娑婆跟極樂這麼遠,可是它同在華藏世界海的一個層裡邊,所以不離。

第二個又講到「即本師」,解釋的話。

「經云,或有見佛無量壽,觀自在等共圍繞,此讚遮那隨名異化,故即本師也。」

這確實是在經典裡面描繪過相即不相離的。在一些祖師們的論典裡邊也說過,像《華嚴經》裡面就明文的說起,華藏莊嚴世界海是毗盧遮那如來修行成就的,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也可以說是華藏世界,為什麼呢,因為華藏世界是以蓮花成國土的,所以才叫華藏。那麼極樂世界,蓮花化生也是受最上的妙樂,所以叫極樂。它是一處,兩個異名,也就是極樂是把華藏給摘出來一段描繪的一個攝受方便口。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用心感受,什麼叫做攝受方便口,通道。

那如此來講的話,無量壽佛,觀世音菩薩,乃至毗盧遮那,他隨名異化顯現的方便和因緣。所以這裡意思就是毗盧遮那佛即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釋迦牟尼佛即無量壽佛。所以特別是非漢傳佛法中會講到,說某某大德是十方三世的總集,又是觀音菩薩,又是文殊菩薩,又是地藏菩薩,總的化身等等,其實都是就這個理上而言的。比如說,誰來了都能有求必應地滿足他的願,來慈悲他,盡量的引導他。這其實不是就是具足了觀音菩薩的「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和有求必應法的功德了嗎?那這會兒就可以說你就是他的化身、總集,從這個層面上也可以這麼理解「即本師也」。

「又曰,普賢為善財海眾,結歸極樂者。蓋為信解圓宗之人,入文殊智,修普賢行。福慧事理皆稱法界。此大心人,雖妙悟本明,頓同諸聖。然猶力用未充,未及如來出世普利眾生。」

這一段是什麼意思,《華嚴經》裡邊描繪的華藏世界海已經這麼恢宏到位了,可是最後勸誡讓華藏世界海眾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呢?就是說雖然華藏世界海是很到位了,毗盧遮那佛已經究竟了,可是這麼多的大菩薩,哪怕是登地的大菩薩,他在聽《華嚴經》的時候,已經入到「信解圓宗」,也就是信心解悟已經開了,信心決定,大開圓解,已經入到文殊菩薩的智慧,修的是普賢菩薩的德行了。這種根器,這種大菩薩,他所得的功德,已經福慧事理皆稱法界,跟整個法界一心了。可是大家要知道,這個時候因為他還在因地啊,為什麼叫因圓果滿。因要一點兒一點兒的添,才能圓滿,果要一點一點的滿。大家想滿了以後有什麼現象?要溢出來,已經滿得盛不下了,向外流淌,這才叫佛的圓滿。流淌是什麼意思,就是要有度眾生的功德。

可是這些人「雖妙悟本明,頓同諸聖。」頓然就入了這個法界了,這樣的大心人。可是他的力量還不夠足,也就是沒有滿的溢出來,所以不能跟如來出世普利眾生的功德,還沒有能隨意的發揮。

「所以暫依淨土,親近彌陀,直至成佛,意在此也。」

最後給出了為什麼要不生華藏,先去極樂。「暫依淨土」,有一個點評,就是前面講到「歸憑情一故」嘛,一門深入。親近彌陀,因為偏跟彌陀有緣呀,跟彌陀的緣要比跟毗盧遮那如來的緣要足,要近。親近彌陀即是親近毗盧遮那如來,實際上緣也是不二的,在顯現上才有差別,然後直至成佛,意在於此。

所以我們大家看到了嗎,這個問題講到這個層面的境界,就等於已經到了文殊、普賢、觀音、彌勒、地藏的水準了,還要發願往生西方,為什麼?為了能夠像如來出世普利眾生的功德,快速得道。所以看《印祖文鈔》裡面常會講到,往生到極樂世界,圓成佛道。我們引用蕅益大師解釋的最好了,他說為什麼這樣的人也要往生西方,因為不離見佛聞法、供養僧眾,常親近三寶能速速得圓成佛道。

到極樂世界見佛,那就等於跟佛的侍者一樣,能夠見佛這個人,見佛的心,見佛的度生事業,那不是快速圓滿嗎。從聞法來講,聞佛與人說法,聞佛觀根性而說法,聞佛說三乘法,一乘法,這種聞法跟咱們這的聞法一樣嗎?供養僧,供養皆是未來佛自性的佛法僧,自性三寶,從自性僧寶來講,人家極樂世界的供養就叫現前平等供養,不像咱們這還要論個修行好壞,戒律清淨不清淨呀,他怎麼怎麼樣,是不是有名,是不是高僧,開悟沒有。不在這上面論了,只論發心了,快速成就。而且不僅僅供養他僧,還供養自僧,都不能忘的,一切都要週遍平等。

說到這兒,我又有一點小悟。有時候在普濟寺也普供一下眾,供養這些金剛道場的羅漢師父們。那我每次就盡力的發平等心,不管是從大和尚到當家師、執事到清眾什麼都一樣。但是突然有一天我發現我功德有虧,為什麼呢,忘了供養觀音菩薩了。都是活靈活現的人,可是毗盧遮那觀音天天坐在圓通寶殿,他老人家我居然給忘了。所以後來又有一次的時候,我就恭恭敬敬真的去包了一個紅包,平等的跟所有在場做功課的師父們,一模一樣的也供養了,但是是給塞在功德箱了。這個說明什麼呢,這就比我前一次肯定就圓滿了。

用這個來表法給大家說,那說明什麼,我們在娑婆世界就是總是差這兒差那兒,差了一大截圓滿不了,分別心重,思來想去。極樂世界任何情況下都是圓滿的,沒有落。我們這兒圓滿,是今天不行,下一次又想起來了,進步一點兒。極樂世界是「頓圓」的,即刻就是圓滿的。

好,今天就把第八問講完了,意在此也。請大家合掌。

聞法功德殊勝行,無邊勝福皆迴向,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隨喜大家聞法,下次再見。